You are on page 1of 1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4704355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11.12
(21)申请号 202120469990 .9

(22)申请日 2021 .03 .04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

地址 350012 福建省福州市新店镇埔党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5
楼503室

(72)发明人 李兆雄 刘晖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40
代理人 谢静

(51)Int .Cl .
G05B 19/042 (2006 .01)
G01D 21/02 (2006 .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
环境监测系统, 其结构包括环境数据监测装置、
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用户PC、数据查看微信
小程序, 本实用新型针对茶园大多位于山区的特
点, 旨在利用NB‑IoT技术,设计一种广覆盖、低功
耗、少维护的茶园生态环境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及时、持续地获取数据, 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数
据管理软件, 建立茶园的生态环境大数据。
CN 214704355 U
CN 21470435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其结构包括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 数据接收
与分析云平台(2)、用户PC(3)、 数据查看微信小程序(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获取所测的数据之后通过NB‑IoT网络传送至数据接收与分
析云平台(2)的数据库中, 系统允许同时接入n个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 , 所述用户PC(3)通
过互联网接入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
数据监测装置(1)包括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 NB‑IoT网络模组(12)、
二氧
化碳传感器(13)、 光照强度传感器(14)、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5)、 大气温湿度(16)、 太阳能
供电器(17) , 所述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与二氧化碳传感器(13)、 光照强
度传感器(14)、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5)、 大气温湿度(16)导线相连, 且通过NB‑IoT网络模组
(12)传送各项环境监测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
能供电器(17)包括太阳能板(171)、 蓄电池(172)、
电源控制模组(173) , 所述电源控制模组
(173)将太阳能板(171)产生的电能存入蓄电池(172) , 并为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
输器(11)提供直流电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有
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包括主板(111)以及多种接口, 所述主板(111)上设置有
MCU处理器(112)以及继电器开关(113) ,所述主板(111)与NB‑IoT网络模组(12)连接, 将获
取的数据通过NB‑IoT网络传输至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

2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1/4 页

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属于茶树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茶树生长对大气温湿度以及土壤的温湿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研究表明:在适宜的
温度条件下, 土壤含水量在最大持水量的80%~90%时, 茶树生长速度快、 叶芽量大、持嫩
性强、 茶叶品质优;而如果高于93%,
茶树会出现烂根现象, 低于40%时,茶树就会不同程度
地出现枝叶受损、 生长缓慢,叶芽凋枯、 枝叶焦黄的现象,甚至于死亡。福建茶区多位于海拔
500~1500m丘陵地区,茶园土壤温湿度保持主要依靠自然资源, 土壤温湿度随自然因素变
化波动较大, 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测管理, 一旦发生环境因素重大变化, 将对茶
树生长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茶园大气温湿度、 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及时准确地获取大
气、土壤环境信息, 获取持续监测的结果, 形成茶园生态环境因子的大数据, 对研究茶树生
长规律、 指导茶园管理,保证茶树健康生长、 提高茶叶品质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0003] 茶园环境指标的测定, 传统方法往往是使用便携式的检测设备, 定期定点测量,获
取的数据是零散的, 不及时的,用户如果需要采集多种环境因子, 需要逐个购买设备,给用
户的实际使用也带来麻烦, 如果想把各类数据汇总, 也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各厂家的设备接
口不统一, 数据汇总困难;二是有的设备没有联网功能, 只能通过人工记录的方法进行数据
记录, 带来很大工作量。因此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茶园精细化管理的要
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
测系统, 以解决测定茶园环境指标的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当前茶园精细化管理要求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NB‑IoT
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其结构包括环境数据监测装置、 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用户PC、 数
据查看微信小程序, 所述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获取所测的数据之后通过NB‑IoT网络传送至
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的数据库中, 系统允许同时接入优选的n个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 所
述用户PC3通过互联网接入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 查看和下载环境监测数据,用户也可
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所述数据查看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各项环境监测数据。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数据监测装置包括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NB‑
IoT网络模组、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大气温湿度、太阳能
供电器, 所述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 光照强度传感器、 土壤
温湿度传感器、 大气温湿度导线相连,且通过NB‑IoT网络模组传送各项环境监测数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供电器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 电源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控
制模组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存入蓄电池, 并为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提供直
流电源。

3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2/4 页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包括主板以及多种接口, 所述
主板上设置有MCU处理器以及继电器开关, 所述主板与NB‑IoT网络模组连接,将获取的数据
通过NB‑IoT网络传输至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开关的通断时间可以调整, 在数据采集完毕后, 可以断开二
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大气温湿度的供电 , 同时关闭NB‑IoT
网络模组, 进入休眠状态,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传感器通过RS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至带有
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后通过NB‑IoT网络传输至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
[0010] 进一步地,分析云平台2可查看和下载环境监测数据, 用户也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
备通过所述数据查看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各项环境监测数据。
[0011] 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 针对茶园大多位于山区的特
点, 本系统旨在利用NB‑IoT技术,
设计一种广覆盖、低功耗、少维护的茶园生态环境数据实
时采集设备, 及时、持续地获取数据, 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管理软件, 建立茶园的生态
环境大数据。

附图说明
[0013]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境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供电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MCU模块电路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NB模块电路图;
[002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管理模块;
[002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8路光耦IO输入接口;
[0022]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8路带开关的485控制接口;
[002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RS485通讯接口;
[002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信小程序界面一;
[0025]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信小程序界面二;
[0026]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信小程序界面三;
[0027]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户PC界面一;
[0028]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户PC界面二;
[0029]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用户PC界面三;
[0030] 图中: 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主板‑111、
MCU处理器‑112、 及继电器开关‑113、
NB‑IoT网络模组‑12、
二氧化碳传感器‑13、
光照强度传
感器‑14、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5、大气温湿度‑16、太阳能供电器‑17、太阳能板‑171、蓄电
池‑172、 电源控制模组‑173、
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用户PC‑3、 数据查看微信小程序‑4。

4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3/4 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2] 请参阅图1‑图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NB‑IoT的茶园环境监
测系统, 其结构包括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 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用户PC3、 数据查看微信
小程序4, 所述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获取所测的数据之后传送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的数
据库中, 系统允许同时接入优选的n个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 所述用户PC3通过互联网接入数
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 所述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包括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
11、NB‑IoT网络模组12、 二氧化碳传感器13、 光照强度传感器14、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5、 大气
温湿度16、太阳能供电器17, 所述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与二氧化碳传感器
13、 光照强度传感器14、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5、 大气温湿度16导线相连, 且通过NB‑IoT网络
模组12传送各项环境监测数据, 所述太阳能供电器17包括太阳能板171、 蓄电池172、 电源控
制模组173, 所述电源控制模组173将太阳能板171产生的电能存入蓄电池172, 并为带有开
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提供直流电源, 所述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包
括主板111以及多种接口, 所述主板111上设置有MCU处理器112以及继电器开关113, 所述主
板111与NB‑IoT网络模组12连接, 将获取的数据通过NB‑IoT网络传输至数据接收与分析云
平台2, 所述继电器开关113的通断时间可以调整, 在数据采集完毕后, 可以断开二氧化碳传
感器13、 光照强度传感器14、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5、 大气温湿度16的供电 , 同时关闭NB‑IoT
网络模组12, 进入休眠状态, 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传感器通过RS485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
至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后通过NB‑IoT网络传输至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
2,分析云平台2可查看和下载环境监测数据,用户也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所述数据
查看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各项环境监测数据。
[0033] 本实用所说的将带有开关控制的多接口数据传输器11、 主板111、MCU处理器112、
及继电器开关113、 NB‑IoT网络模组12、二氧化碳传感器13、 光照强度传感器14、 土壤温湿度
传感器15、 大气温湿度16、太阳能供电器17集成到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中, 由处理器统一管
理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工作, 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NB‑IoT网络模组12的NB‑IoT入网功能,
能实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用户PC3通过互联网接入数据接收与分析云
平台2, 查看和下载监测数据,用户也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数据查看微信小程序4
查看所有采集到的数据, 方便使用, 由于采用了传感器和NB‑IoT网络模组12供电时间可调
节, 极大地降低了能耗, 使设备仅使用太阳能就可以长期工作, 十分适合安装在分散于山区
无供电的茶园。
[0034] 例如: 在进行使用时, 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获取所测的数据之后, 通过NB‑IoT网络
模组12的NB‑IoT网络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的数据库中, 系统允许同时接
入n个环境数据监测装置1, 分别安装于不同茶园的不同位置。用户可以使用用户PC3通过互
联网接入数据接收与分析云平台2, 对相关业务进行配置, 也可以查看和下载所获取的数
据。 同样的, 用户也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数据查看微信小程序4实时查看各项环境
监测数据。本系统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 设计制作低功耗设备使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
使设备具有覆盖广、 连接多、 速率快、成本低、 功耗低、 架构优等特点。 当前, 中国电信等通讯
服务商积极跟进NB‑IoT技术发展, 已在全国布署NB‑IoT网络,只要手机信号覆盖到, 即可应

5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4/4 页

用。
[0035]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测定茶园环境指标的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当前茶园精细
化管理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 针对茶园大多位于山区的特点,本系统
旨在利用NB‑IoT技术,设计一种广覆盖、低功耗、少维护的茶园生态环境数据实时采集设
备, 及时、持续地获取数据, 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管理软件,建立茶园的生态环境大数
据。
[003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0037] 此外,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6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2 页

图1

图2

7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12 页

图3

图4

8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12 页

图5

9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4/12 页

图6

图7

10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5/12 页

图8

11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6/12 页

图9

12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7/12 页

图10

13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8/12 页

图11

14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9/12 页

图12

15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0/12 页

图13

16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12 页

图14

图15

17
CN 21470435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12 页

图16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