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题名(中英对照):
大学生的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研究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n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n Social Media

作者姓名:陈霭婷

指导教师姓名
及学位、职称:晏青 博士 副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传播学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论文提交日期:2020.7.7

论文答辩日期:2020.6.6

答辩委员会主席:支庭荣

论文评阅人: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暨南大学 2020.7.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论文采用混合方法的解释性时序式研究设计,旨在探究社交媒体环境下,人格对浪漫
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通过调查 537 名大学生获得定量数据,再从中针对性地选取 20 名
作为定性研究的被访谈者,第一阶段定量研究是为了从宏观上考察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
露的关系,结果显示,外向型和神经质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随和型、责任型以及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关。
第二阶段的定性研究目的是为了解释定量研究中的结论,结果发现,高外向型个体因
为社交原因而更多地进行自我表露,但是当外向型个体认为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目的不是
社交,而是为了服务浪漫关系本身时,外向型人格与自我表露无关。神经质型个体将社交
媒体看作是情绪的宣泄口,所以情绪波动较大的高神经质型个体会更多地进行浪漫关系的
自我表露。高随和型个体与朋友关系较好,不担心自我表露会影响他人,而低随和型个体
并不在乎自我表露对他人的影响,所以随和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表露无关。责任型强调的
是在学习与工作领域上对自己要求高,与社交媒体上自我表露无关。开放型个体认为“秀
恩爱”已经不是新鲜现象,所以开放型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关。论文发现,
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心理活动不同,人格对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也产生不同
的影响。

关键词:人格;社交媒体;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混合方法研究

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nducted by a mixed-methods sequential explanatory design,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the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n social media. This article collects quantitative data among 537 college students
and 20 of them is selected as interviewe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positively predicts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n social media, and agreeableness, conscientiousness
and openness does not affect individuals' romantic exposure.
The purpose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to explain the conclusion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 founds that highly extroverted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disclosed thei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ue to social reasons, but when extroverted individuals believed that the
purpose of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s for the romantic relationship itself, then
extravers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lf-disclosure. Neurotic individuals viewed social media as
a vent of emotions, so highly neurotic individuals with large emotional fluctuations is more
likely to disclose romantic messages. Highly agreeable individuals have better relationships with
friends, and do not worry about self-disclosure affecting others. Lowly agreeable individuals do
not care about the impact of self-disclosure on others and agreeable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nscientious individuals placed high demands on
themselves as for their studies and work, so conscientious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lf-disclosure on social media. Open-minded individuals believe that "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is no longer a new phenomenon, so open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n social media. The study find out that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are different, and personality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elf-disclosur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n social media.

Key words: personality; social media;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elf-disclosure;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II
目录................................................................................................................................................ III
1.绪论.............................................................................................................................................. 1
1.1 研究的提出........................................................................................................................ 1
1.2 研究综述............................................................................................................................ 2
1.3 相关概念界定.................................................................................................................. 10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
1.5 研究方法:解释性混合方法.......................................................................................... 13
1.6 研究创新与意义.............................................................................................................. 15
2.定量研究: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相关关系................................................................ 17
2.1 理论与研究假设.............................................................................................................. 17
2.2 研究设计.......................................................................................................................... 19
2.2.1 数据收集与样本状况............................................................................................ 19
2.2.2 变量测量................................................................................................................ 20
2.3 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回归分析.......................................................................... 27
2.4 研究小结.......................................................................................................................... 30
3.定性研究:人格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影响的原因........................................................ 32
3.1 研究问题.......................................................................................................................... 32
3.2 研究设计:深度访谈...................................................................................................... 33
3.3 数据分析.......................................................................................................................... 36
3.3.1 社交因素影响外向型个体表露浪漫关系............................................................ 36
3.3.2 情绪宣泄动机影响神经质型人格表露浪漫关系................................................ 38
3.3.3“第三人”的评价与感受影响随和型表露浪漫关系..............................................39
3.3.4“高要求”特征影响责任型人格表露浪漫关系......................................................40
3.3.5“追求新鲜”特征影响开放型个体表露浪漫关系..................................................42
3.3.6 维护关系的压力影响男性表露浪漫关系............................................................ 43

I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研究小结.......................................................................................................................... 44
4.结语............................................................................................................................................ 46
4.1 结论与讨论...................................................................................................................... 46
4.1.1 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 46
4.1.2 神经质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 47
4.1.3 随和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影响........................................ 47
4.1.4 责任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影响........................................ 48
4.1.5 开放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影响........................................ 48
4.1.6 男性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 49
4.2 不足与展望...................................................................................................................... 49
注释............................................................................................................................................... 51
参考文献....................................................................................................................................... 65
附录............................................................................................................................................... 66
致谢............................................................................................................................................... 70

IV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1.1 研究的提出

社交媒体为公开“秀恩爱”(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PDA)提供了平台。2017 年,


鹿晗在微博附文“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瞬间引爆网络热议,
同时在微博和朋友圈出现了一股“秀恩爱”的模仿狂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秀恩爱”也
是朋友圈信息流中的常规内容。社交媒体上的“秀恩爱”是浪漫关系正向自我表露的一种表
现,2006 年 Greene 等人在进行人际关系中自我表露的研究梳理时就强调,区分个人自我
表露(personal self-disclosure)(揭露关于自身的信息)和关系自我表露(relational
self-disclosure)(揭露关于与他人关系的信息)很有必要1。而微信朋友圈中的“秀恩爱”就
是一种在社交媒体上针对浪漫关系的公开正向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对浪漫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重要作用2。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点击模式(the clicking model)、隐私辩证理论(dialectical-privacy
theories)解释了自我表露与浪漫关系的影响机制3,社会渗透理论强调个体间自我表露随
着对方自我表露程度的加深,而逐渐慢慢深入。点击模式强调个体在确定对方为自身喜爱
个体时,会迅速加深自我表露程度。而隐私辩证理论认为随着关系深入,双方自我表露程
度可能进一步深入,也有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等复杂心理而降低自我表露程度。浪漫关系
的自我表露不仅存在于伴侣之间,公开的自我表露也应该被重视。同时,浪漫关系的自我
表露也因媒介的发展而从线下延伸至线上。
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得处于其中的个体比在现实世界中更倾向于表露自己4。社交
媒体环境中存在两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一种是指在社交媒体中情侣两人间分享过去、
喜欢、感受以及欲望,这是不会与“第三人”分享的5,另一种是公开的自我表露,即本文开
头所提及的“秀恩爱”,这是一种理性的、表现性的行为,其中情感是展现给公众看的,而
不仅仅是情侣之间6。相对于向伴侣表达爱恋之情,“秀恩爱”在社交媒体上更像一种人际仪
式(interpersonal rituals),是表演式地呈现理想化的浪漫关系,同时社交媒体评论、点赞
等功能体现了“秀恩爱”过程中观众的能动性,社交媒体的“秀恩爱”已经形成了一套表达秩
序7。
究竟在朋友圈中“秀恩爱”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倾向于表露

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浪漫关系呢?这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人格与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存在联
系8,同时目前也存在有关于性别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公开自我表露的研究,表明女性
比男性更倾向于进行自我表露,也比男性更容易让伴侣自我表露9。然而目前研究中暂无针
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公开自我表露与人格的研究。理论层面上,进行人格与社交媒体
中浪漫关系的公开正向自我表露可补充该领域的研究角度,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格
与自我表露的关系。实践层面上,探究人格与朋友圈“秀恩爱”的关系有助于情侣间更好地
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本文将研究 Goldberg 1992 年提出的五大人格(Big Five)
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公开正向自我表露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浪
漫关系自我表露行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2.1 自我表露与浪漫关系

社会渗透理论是用于解释自我表露与浪漫关系的经典理论,最早由 Altman 和 Taylor


于 1973 年提出。根据社会渗透理论,在关系的最开始,双方都局限于对对方的固有印象
和最浅层的行为认知。但随着关系的逐渐深入,个体会表露更多的信息,包括更加私人的
信息以及表露更宽泛的话题。同时个体会根据与对方的积极和消极的经历,以及与前任对
比下的价值形成对对方的印象。如果这个印象受个体喜欢,关系会继续;如果这个印象不
受个体喜欢,关系则会终止。随着关系深入,自我表露的数量和深度都会加深。2006 年
Gibbs 等人在研究自我表露与线上约会的关系时,发现线上约会的双方的自我表露行为符
合社会渗透理论10。而 2008 年 Rosen 等人在社交媒体背景下研究自我表露与关系亲密度时
表明,在私人对话框当中,自我表露与关系亲密度仍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支持了社会渗透
理论。但是在公开的自我表露情境下,只有积极和娱乐性强的自我表露才与关系亲密度存
在关系,特别是在阅读朋友更新的状态时,但此时在人际交往模型(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model)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回应(responsiveness)不再重要11。这说明社会渗透理论在线上
非公开的自我表露情境下同样适用,但在公开的自我表露情境下,自我表露与关系亲密度
的关系视自我表露的内容而定。
人际交往模型认为,个体自我表露个人想法和情感,表露接受者对于此自我表露进行
回应,原始自我表露者在感知到表露接受者的回应后,感到被理解、被关心和被支持12。

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回应被认为是这个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指的是自我表露接受者对于自我表露所做
出反馈,这个行为意味着对于这场对话感兴趣与理解自我表露者。Laurenceau 等人运用事
件追随记录方式验证了人际交往模型,指出个体自我表露和伴侣自我表露程度间存在着强
关联,同时伴侣的回应在其中充当中介变量。此外,情绪的自我表露相对于事实和信息的
自我表露与关系亲密度的联系更强13。
放在社交媒体的环境下考察自我表露与亲密度的关系,自我表露的数量和自我表露的
积极性正向预测关系亲密度,然而自我表露的诚实性与关系亲密度无关14。同时,归属感
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在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两者中起中介调节作用15,个体的归属感
需求为个体从交往中获得快感的需求,它是个体建立、维系和修复一段积极关系的动力。
这说明,在社交媒体背景下,自我表露与关系亲密度不一定符合人际交往模型。
自我表露与关系中的喜爱度一直是学界研究重点。自我表露与关系中的喜爱度之间存
在线性关系16。Collins 和 Miller 通过元分析总结出自我表露与喜爱度的三条关系:个体对
于喜爱的人表露得更多;个体对于向自己表露的人更加喜爱;个体对自身自我表露的接受
者更加喜爱。三条关系中,关联性最强的是喜欢一个人的程度与自我表露程度的关系17。
在自我表露与喜爱的关系中,真实自我表露与感知到的伴侣的自我表露,两者跟喜爱的关
系有所区别。感知到的伴侣的自我表露(perceived other disclosure),相对于向伴侣的自
我表露,更强烈地预测了喜爱。对于男性而言,真实的伴侣的自我表露(actual other
disclosure)与喜爱呈正相关关系18。自我表露与喜爱程度的关系受三个因素影响,第一是
人际归因,即个体认为伴侣进行自我表露是出于伴侣对自身的喜爱。第二是性格归因,即
个体认为伴侣进行自我表露是由伴侣性格决定的。第三是环境归因,即个体认为伴侣对自
身进行自我表露是受环境影响的19。而在社交媒体背景下,Jiang 等人建立了模型:自我表
露和喜爱之间通过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s)联系在一起,在浪漫关系中,自我
表露者表露程度越高,表露接受者对于自我表露者的喜爱程度越高。同时,研究还发现,
相比线下浪漫关系,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浪漫关系的双方,更倾向于将自我表露进行
人际归因20。Kashian 等人的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模型,自我表露可以促进接受者的人际归
因,这增加了接受者对自我表露者的喜爱,但是接受者的人际归因并不会导致互惠性
(reciprocity)自我表露的产生21,即个体不会因为对方自我表露程度加深而进行更多的自
我表露。
自我表露对于关系满意度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Knomarovsky 首次在婚姻关系中研究
自我表露,研究调查了 58 对夫妻,发现自我表露和婚姻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性22。Hendrick
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发现,自我表露正向预测了婚姻满意度,而在婚姻中夫妻双方态度的相似性(attitude
similarity)也正向预测了婚姻的满意度23。Gilbert 发现,开心的夫妇之间有更高的自我表
露水平,不开心夫妇之间会表露更多的消极信息24,这说明并不是表露的数量决定了表露
的结果,真正决定婚姻满意度的是自我表露的内容。
自我表露也被运用到临床夫妻研究上,Chelune 等人研究调查了临床夫妻(关系亲密
度较低的夫妻)(从精神科门诊抽样)和非临床夫妻(自愿参与)自我表露的范式。发现
可以通过自我表露量表区分临床夫妻和非临床夫妻,临床夫妻交流时间少,口头表达内容
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相似度低。同时研究还显示,区别临床夫妻和非临床夫妻的并不是他们
谈话的内容,而是他们谈话的方式25。这个研究结果给婚姻治疗师提供了参考,不仅要鼓
励夫妻双方沟通交流自己的感受,还需要注重沟通交流的方式。Chelune 和 Rosenfeld 继续
深入研究临床夫妻的自我表露。调查发现,临床夫妻在自我表露上存在着不平等性,妻子
的表露比丈夫多,而非临床夫妇在自我表露上表现出相对的公平性并且表露的内容和形式
更具互惠性(reciprocity)。同时,当临床夫妻做亲密的自我表露交流时,相对于非临床夫
妻,效果受表露内容的影响大,这样的自我表露常常会导致更多的误解26。可见,临床夫
妻(处于紧张关系中的夫妻)受自我表露的内容和方式影响大。
自我表露还与浪漫关系中的性满意度密切相关。性喜好信息的交换和关系满意度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作为中介变量调节性的自我表露和性满意度的关系。同时,自
我表露通过两个途径影响性满意度,第一为由于对于性喜爱有相互分享行为,性的自我表
露(sexual self-disclosure)在关系中提升性的效果。第二为性的自我表露提升关系满意度27。
Byers 和 Demmons 在大学生群体中做了研究,发现这些学生与伴侣进行的非性自我表露
(nonsexual self-disclosure)比性的自我表露多。性的自我表露、非性的自我表露与性满意
度、关系满意度和性交流满意度(sexual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有关 28,结论支持了
Cupach 和 Mettes 的观点。MacNeil 和 Byers 的研究也验证了性的自我表露与性满意度之间
的两条影响路径。根据工具式途径(instrumental pathway),性偏好的自我表露让伴侣更
加理解这些偏好,使得性剧本(sexual script)消耗更少成本,获得更多回报。这样性回报
与成本间达到更好的平衡,让自我表露者获得更高的性满意度。而根据表达式途径
(expressive pathway),相互的自我表露使得关系满意度增加,从而促进性满意度提升29。
近年针对疾病性信息的自我表露的研究越来越多,Derlega 和 Winstead 研究调查了 145
名患有 HIV 的个体,他们承认,宣泄、履行责任或教育大众、有亲密或支持的关系是影响
他们向伴侣表露自身患有 HIV 的因素;而隐私、自我责备、害怕被拒和保护他人是影响他
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们不进行自我表露的因素30,这些影响因素符合 Derlega 等人的结论。研究表明,在浪漫关


系中,个体选择自我表露的原因包括:告知是一种义务;拥有亲密并且能让人信任的关系;
寻求帮助;而不进行自我表露的原因包括:担心失去对方的尊重;担心关系遭到挑战;保
护他人31。Sparrevohn 和 Rapee 在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人群中,展开了关于他们伴
侣的自我表露和亲密度的关系研究。48 名社交恐惧症患者和 58 名控制组人员以及他们的
伴侣参与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恐惧症患者相对于控制组个体在浪漫关系中表达较少的
情感、进行较少的自我表露和体验较低的关系亲密度32。
一部分研究集中在依恋类型与自我表露的关系上。研究表明,浪漫关系中依恋类型与
自我表露有关,Keelan 等人运用问卷和行为观察两个方法对比不同依恋类型个体的自我表
露程度。结果表明,安全型依恋个体,相对于陌生人,对伴侣表露更多亲密信息,然而恐
惧型(fearful)、超脱型(dismissing)和多虑型(preoccupied)依恋个体并不会。同时,
安全型依恋个体会向伴侣揭露更多个人信息,在与伴侣自我表露过程中感觉更为舒适。
Mikulincer 和 Nachshon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个体和焦虑型(ambivalent)依恋个体比回
避型(avoidant)依恋个体自我表露程度更高。安全型依恋个体和焦虑型依恋个体,相对于
低程度自我表露者,他们对于高程度自我表露者表露更多。相反,回避型依恋个体的自我
表露和对对方的喜爱程度,不受对方的自我表露影响。安全型依恋个体相较于焦虑型和回
避型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表露灵活性和回应热烈度33。Fox 和 Warber 在社交媒体背景下研
究浪漫关系的人际电子监视(interpersona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行为,简称 IES,即利用
电子设备对浪漫关系中的对方进行行为监视。结果发现,依恋类型与关系的不确定性和 IES
有关。依恋类型预测了不确定性和 IES,同时多虑型依恋类型和恐惧型依恋类型更强烈地
预测了两者34。
国内对于自我表露和浪漫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癌症患者家庭为讨论对象,倪倩倩的研究
发现,妇科癌症患者向配偶的自我表露的程度与关系亲密度呈正相关35,伴侣间适当的自
我表露是对亲密关系的保护36。吴丹燕等人通过研究乳腺癌患者发现,关系亲密度在自我
表露与益处之间起中介作用37。

1.2.2 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将 情 景 延 伸 至 线 上 , 对 于 以 网 络 为 中 介 的 交 流 环 境 (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 CMC),社会信息交流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指出即

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使在 CMC 环境下,相对于在面对面(Face-to-Face,简称 FtF)环境下,进行交流缺少非


语言线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浪漫关系的发展38,但是个体能够通过 CMC 环境下的语
言线索发展关系。同时,个体还会使用内容和语言的策略来获得对方的信息39。CMC 个体
还会比 FtF 的个体问更多问题和表露更多个人信息,只是 CMC 的交流比 FtF 交流所需时
间更多40。根据超人际理论(hyperpersonal theory),因为 CMC 交流缺少非语言线索,所
以个体能够夸大或理想化对方的形象,同时选择性的表露自身以理想化自己的形象41。这
说明,在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与线下的自我表露存在差异。
社交媒体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使得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的动机和影响因素也变得复
杂42。关于网络自我表露影响因素的研究,谢笑春等人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发现,社会文化、
网络环境、性别、年龄和个体心理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43,受教育程度同
样对自我表露有显著影响44。影响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我表露的因素包括提供帮助动机、
获得信息动机以及娱乐消遣动机45。而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秀恩爱”的动机可分为社会动机
和人际动机,社会动机包括吸引他人注意,告知恋爱状态和炫耀等,人际动机则是向伴侣
表 示 忠 诚 46 。 Carson 的 研 究 显 示 , 确 认 伴 侣 ( assuring one’s partner ) 、 自 我 认 同
(self-verification)和开放性可以预测 Facebook 的浪漫关系公开自我表露,控制伴侣的形
象和确认伴侣调节了焦虑与 PDA 的关系,开放性调节了自尊与 PDA 的关系,而社交认可
调节了社交渴望与 PDA 的关系47。
很多研究发现性别与浪漫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有关。Murstein 和 Adler 的研究结论显示,
无论是情侣还是夫妻,女性都比男性表露更多情感。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要求女性比男性
表露得更多,而当前的观念认为双方都需要较多并且平等地进行自我表露48。Rubin 等人研
究对比了两种性别角色观念的情侣间的自我表露,231 对大学生情侣参与了调查。研究显
示,大部分情侣会较多地并平等地向对方进行自我表露,但是女性会在特定的方面表露得
更多,比如恐惧。持潮流观念的情侣无论男女自我表露都比持传统观念的情侣多49。而将
情景搬到线上,FBO 是在 Facebook 上宣称自己的状态是“处于一段关系中”以及将自己的个
人资料与伴侣联系在一起的行为,这是一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露浪漫关系的形式。Fox
和 Warber 在此背景下研究了性别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会有更强的意
愿认为 FBO 意味着关系的排他性和严肃性。同时,男性和女性进行 FBO 的动机均包括人
际交往原因(向伴侣表达承诺、让关系中的双方了解关系的严肃性、让对方知道自己对其
的关心)和社交原因(寻求关注、吹嘘这段关系、告诉其他人伴侣已经“名花有主”、报复
他人、寻求认可)50。
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社交媒体背景下,学界除了关注性别对浪漫关系中自我表露的影响以及自我表露的
动机之外,社交媒体的使用对浪漫关系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Tokunaga 发现情
侣间会通过社交媒体使用监视(surveillance)对方,即人际电子监视(interpersona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行为,包括常常翻阅伴侣的社交媒体页面,在其他朋友的页面上阅读关于伴
侣的评论等 51 。Muise 等人研究发现,情侣间对对方社交媒体活动的监视会诱发嫉妒
(jealousy)情绪52。FBO 行为是一种宣称占有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照片可能会给
浪漫关系带来嫉妒问题53。有趣的是,对于嫉妒程度低的个体而言,监视与认为社交媒体
有助浪漫关系有关,对于嫉妒程度高的个体而言,监视与认为社交媒体有助浪漫关系无关。
研究还说明,伴侣的脱离感(feeling of disconnection)可能会导致个体在社交媒体上过度
表露浪漫关系54。
Fox,Osborn 和 Warber 针对大学情侣进行了深度访谈。有吸引力的新朋友的出现、周
末活动中“可疑”的照片或者是具有挑逗性的评论出现在伴侣的社交媒体上,甚至有人故
意发布信息来引起嫉妒的产生,这些都是诱发矛盾的因素。更糟糕的是,这些因素的存在
使得情侣中的一方会想方设法地看对方 Facebook 的页面内容,出现 IES 行为。而当关系破
灭后,很多个体会保留以往浪漫关系的信息从而吸引对方注意,或者以解除 FBO 的方式来
伤害对方。Facebook 的使用会使与前伴侣的分离过程变得艰难。在 Facebook 上仍然可以
看到与前伴侣的信息。此外,因为共同朋友的存在,即使不通过前伴侣的页面也能看到其
最新动态55。

Ouytsel 等人调查了 57 名年龄在 15 到 18 岁之间的青少年,被试认为社交媒体会诱发


关系的嫉妒体验的产生,并且会诱发控制行为,例如要求共享密码或者监控对方的主页。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而言,年龄反向预测了 IES 行为,年轻的成年人更倾向于进行 IES。研
究发现,与前任伴侣的互动与 IES 行为不存在关系,同时处于长距离浪漫关系相对于近距
离浪漫关系的个体并不会有更多的 IES 行为。将社交媒体的使用融入生活日程中的个体或
者很重视社交媒体使用的个体有更多的 IES 行为56,这与 Billedo 等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
Billedo 等人的研究从使用 Facebook 的年轻成年人人群中取样完成了线上问卷。结果表明,
处于长距离恋爱关系相对于近距离恋爱关系的个体有更高水平的关系维护行为。同时,这
些个体会有更深程度的监视行为和嫉妒体验57。
针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与关系亲密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中
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与关系满意度有关。自我表露的程度与关系亲密度呈正相关,但是对

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过度表露而言(在社交媒体中比在线下表露得更多),自我表露程度与关系亲密度呈负
相关。另外,个人使用社交媒体水平与关系满意度和亲密度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然而个体
感知到的伴侣使用社交媒体水平却与关系亲密度呈负相关关系58。这可能是因为社交媒体
为个体的不忠行为提供了平台,如与前任伴侣的互动等。越多不忠行为,夫妻之间的关系
满意度越低,关系矛盾水平越高,焦虑水平也越高59。已婚伴侣之间对于网上的不忠行为
的不可接受性达成了高度统一,女性更加关注自己和伴侣的行为,更有可能监控伴侣的在
线活动60。

1.2.3 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

人格是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在一定时间内,个体的人格特质相对稳定61。
五 大 人 格 首 先 由 Tupers 和 Christal 于 1961 年 提 出 , 其 中 包 括 外 向 型 ( Surgency or
Extraversion)、随和型(Agreeableness)、责任型(Conscientiousness or Dependability)、
神经质型(Neuroticism)和开放型(Culture, Intellect or Openness) 62 。1963 年,Norman
选择了五个因子中每个因子载荷最高的四个变量进行研究,发现五大人格在研究中的多种
情景下都适用63。1999 年,Mowen 和 Spears 用结构方程的方法验证出五大人格的存在64。
外向型人格表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外向程度低的人常常被认为是安
静、保守、害羞的65;随和型指个体存在同情、礼貌、善良、信任和宽容的倾向;责任型
人格代表可靠、负责、有组织和自律的倾向66;神经质型人格是指缺乏情感安全感和情绪
容易波动的倾向;开放型是代表个体的好奇心、开放的心态和探索新想法的意愿。
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上,Amichai 等人的研究表明神经质型人
格与社交媒体的使用呈正相关关系67,而后续的研究(2003 年)也显示,高水平的神经质
型个体与社交媒体的使用存在着强烈正相关68。Correa 等人也对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进行
了研究,结果发现外向型正向预测社交媒体的使用,包括状态的更新、图片的发布等行为,
同时开放型人格与社交媒体的使用呈正相关关系69。Bachrach 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外向
型和神经质型人格准确预测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随和型、开放型与责任型人格与社交媒体
使用的关系都较弱70。2013 年,Seidman 对人格与线上自我表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外向型个体与真实的自我表露存在正相关关系,神经质型人格正相预测 Facebook 上情
绪性自我表露,责任型个体与一般性自我表露和情绪自我表露呈负相关关系71。Hollenbaugh
和 Ferris 也发现责任型与 Facebook 上自我表露的数量呈负相关72。2015 年 Marshall 等人对

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格与线上自我表露的话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责任型人格与社交活动、日常生
活的话题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浪漫关系的话题无关73。

1.2.4 人格与浪漫关系

成人依恋理论是学界解释浪漫关系常用的理论。成人依恋来源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婴
儿-父母依恋模型,指的是婴儿与父母之间基于爱的联系。根据依恋行为系统(The
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儿童在确认依恋对象在附近,是可以接近的,并且是关注自
身的时候,会表现出更高的社交性和探索环境的欲望74。Hazan 和 Shaver 研究发现,浪漫
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75,同时浪漫关系由依恋、呵护和性三大行为系统组成76。依恋类型分
成安全型(secure)、焦虑型(anxious)和回避型(avoidant)77。研究者发现依恋类型与
外向型和神经质型人格强烈相关78。Keelan 等人的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模式表现出低焦
虑和低回避的特点,研究表明,安全型个体会对伴侣表露更多亲密信息,在与伴侣进行自
我表露过程中感觉更为舒适79。2012 年曲晓艳和甘怡群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型依恋模式
正向预测了外向型人格,焦虑型依恋模式正向预测了神经质型人格80。
同时也有学者将焦点放在人格与浪漫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上。Neyer 和 Voigt 的研究发现,
比起受伴侣人格的影响,个体的关系质量受个体自身人格影响更大81。Saslow 等人的研究
表明,在社交媒体中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的情侣,浪漫关系的满意度更高,而反过来,浪
漫关系满意度越高,表露浪漫关系的频率就越高82。所以,通过人格与浪漫关系满意度的
关系可以推测出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关系。2004 年 White 等人的研究显示,外向型
正向预测了关系的满意度和亲密度,随和型和责任型反向预测了关系的不忠行为83。Malouff
等人后续的研究验证了此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外向型、随和型和责任型个体人更有可能
拥有令人满意的浪漫关系84。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从以上的文献梳理中可以发现,以往国内外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研究为未来的研究
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具有一定不足,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的
研究角度不够多元,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目前仍具有提升空间。
(1)国外大量研究集中于发生在浪漫关系之间的自我表露对关系满意度和亲密度的
影响上,研究场景为线上社交媒体背景下和线下面对面场景中。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方向转

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对患者家庭中自我表露与浪漫关系亲密度、满意度和对患者的好处之间的关系,然而这
部分研究中的自我表露只停留在处于浪漫关系之间的两人中,不涉及公开的自我表露,表
露内容与主题也不是关于浪漫关系本身。
(2)国外学者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的研究较多,国内的研究较为缺乏,
研究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主要集中在对于 PDA 的动机研究以及 PDA 对于浪漫
关系的影响研究,然而并没有研究专门对人格这一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梳理过往文献发现,
人格与自我表露、浪漫关系以及社交媒体的使用都存在联系,在社交媒体背景下考察人格
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是自我表露影响研究的重要视角,未来研究应从这一角度丰富
自我表露的研究,同时进行此角度的研究还能弥补国内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研究
不足的现状。
(3)从方法的角度上看,上述讨论浪漫关系与社交媒体关系的研究大部分采用定量
研究方法,主要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对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缺乏解释,
同时不同研究背景下进行的讨论结论不一致,针对于特定研究背景下产生的结果的原因缺
乏深入阐释,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数据不能解释的因素没有被合理地分析讨论。
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批判和继承,笔者将在社交媒体的视角下,研究讨论人格对于浪漫
关系公开自我表露的影响,不仅从数量层面上分析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通过运用混
合方法进一步解释产生结论的背景以及被试的具体心理,进一步丰富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
研究,丰富国内关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研究文献。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浪漫关系

浪漫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是一种同伴间特殊的亲密关系,是指情侣之间在交
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85。有学者将浪漫关系定义为“自愿交往的双方以表达喜爱,
已发生或期望发生性行为为特征的心理关系”86。西方最早将浪漫关系理解为两个“灵魂”的
亲密结合,而在爱情的三角形理论当中,浪漫关系被定义为三个部分的叠加:亲密、激情
和承诺87。Hazan 和 Shaver 首先用亲子关系来定义浪漫关系,他们认为浪漫关系是一种依
恋关系,是从婴儿时期延续到成人时期的一种联系88。Markey 等人认为浪漫关系中包含关
系满意度、承诺和感受到的矛盾等方面89。青少年的浪漫关系是其社交关系中重要的一种

1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类型,Bucx 等人将浪漫关系分成早期浪漫关系与后期浪漫关系90,早期浪漫关系与跨性别
的友情之间差别不大91,而后期的浪漫关系则包括了关系亲密、承诺和性爱等强烈情感。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于浪漫关系的界定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不同研究根据研究
背景选取不同的概念,研究对浪漫关系的定义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划分:一是按照心理学上
的心理关系进行划分,将浪漫关系判定为一种依恋关系,通过依恋理论进行研究;二是根
据行为特点进行划分;三是通过年龄特征进行划分92。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的浪漫关系属
于后期浪漫关系,是一种情侣之间交往所形成的亲密的恋爱关系93。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即个体恋爱信息的揭露。

1.3.2 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的概念最早由 Jourard(1958 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向他人分享


私密情感、判断以及信息的过程。此后,在不同的研究中,学者根据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
定义。一般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语言行为,但其实自我表露包括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
行为、衣着都能表露一定信息。1971 年,Jourard 在自我表露定义中加入了自愿(willful)
一词94,2006 年,Greene 等人定义自我表露为个体向至少一个人揭露自身信息、想法和感
受的自愿的活动,强调研究当中的自我表露是一种主动行为95。同时,自我表露是一种交
流方式,发生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个体在其中充当在认知、情绪和行为层面上的表露者
和表露接受者96。Derlega 在 2013 年研究自我表露与浪漫关系时采用的定义为:自我表露
指个体使自身为他人所了解的过程,自我表露可帮助个体了解自身和他人,在浪漫关系中
能够使双方配合默契并且增进对对方意图和行为的理解97。
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也就是公开展示情感(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PDA)。PDA
指在公共环境中情侣之间发生的亲密举动,这种举动是允许其他人观察的。PDA 是他人了
解这对情侣的一种方式98。将 PDA 搬到线上社交媒体场景中即是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
我表露。国外研究多以 Facebook 为研究背景,FBO 是国外研究当中线上 PDA 的表现,其
中包括个人主页显示“在恋爱当中”、信息流中表露浪漫关系的信息以及与伴侣社交媒体主
页相互关联等具体行为99。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背景,研究大学生恋爱关系正向信息的公
开揭露情况,其中包括设置情侣头像、社交媒体主页封面设置成情侣照片以及信息流发布
有关恋爱的内容等。

1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3 人格

人格即人格特质,指的是个人所表现出的行为与思考模式,个体的人格特质在一定时
间内相对稳定。研究表明,五大人格模型(Big Five)能够很好地解释人格100,同时五大人
格模式也被证明具有普遍性101,故本文选取五大人格作为研究的因变量。五大人格最早是
由 Tupes 和 Christal 于 1961 年提出,其中包括外向型、随和型、责任型、神经质型和开放
型102。
外向程度高的个体更喜欢人群,更倾向于与人进行沟通交流,较为自信、主动和健谈,
而外向程度低的个体则为内向,与人交流往往有所保留,较少言谈,较少主动与他人发起
对话103。
神经质型是当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的焦虑与敏感的倾向。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会长期表
现出情绪不稳定、沮丧、非理性、低行为控制能力等,相反,神经质得分低的个体会被认
为是冷静、不易兴奋、性格沉稳的104。
随和型的评判标准是与人相处的共情程度,随和程度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
为,更多地助人行为,更多顾及别人的感受,相反,随性程度低的个体更多地表现利自行
为,并且认为别人存在敌意,往往与他人保持竞争而不是合作的关系。
责任型人格指的是个体约束、管理和控制自身行为和想法的能力,强调个体有组织性、
自律性和责任感。责任性程度高的个体常常被认为是工作或者是学习上的完美主义者,对
事情完成质量要求较高。
开放型也被称为智力型或想象型,表示个体的好奇心、开放性和探索新思想的意愿105,
高度开放的个体往往表现出强好奇心以及对新颖事物的追求上;开放水平较低的人倾向于
遵循惯例和既定模式106。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研究内容为探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五大人格分别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产生怎
样的影响,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定量研究阶段与定性研究阶段。定量研究阶段通过梳理以
往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再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五大人格分别
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定量研究的结论提出定性研究阶段的研究问
题,定性研究部分主要为解释定量研究的结论,为什么某些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关

1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显著,为什么某些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关系不显著以及解释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与
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深入了解被试的谈话背景与心理。通过两大部分的研究最终
解释五大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的影响。本文的整体框架可以分成四个部
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提出、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思
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及以及等。
第二章:定量研究阶段。通过梳理文献提出定量研究的假设,然后进行研究设计,收
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定量研究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讨论。
第三章:定性研究阶段。根据定量研究的结论提出定性研究问题,然后进行研究设计
与数据收集,再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定性研究阶段的结论。
第四章:结语。包括结论与讨论部分,反思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结论部分结合定量研
究与定性研究结论,解释本混合研究的研究问题:五大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
露的影响,从形成怎样的影响(定量研究的结论)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影响(定性研究
的结论)两方面进行总结,同时讨论不同背景与语境下,人格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的
不同影响。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图 1 所示:
图 1 研究框架示意图

研究的提出、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思
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定量研究阶段: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相关关系

定性研究阶段:人格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影响的原因

结论与讨论、不足与展望

1.5 研究方法:解释性混合方法

本文研究内容为在社交媒体背景下,五大人格对于浪漫关系公开正向的自我表露存在
什么影响。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整理后发现,关于人格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的研究较

1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缺乏,仅有的针对自我表露主题的研究结果显示,五大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主题
的自我表露都无关107。然而有研究显示,人格与自我表露以及社交媒体使用间存在着一定
联系,但人格与社交媒体的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仍无定论,不同研究背景下研究结论并不
一致。通过整理文献发现,针对人格与自我表露和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的定
量研究法或者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在整体上解释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难以展示个体
谈话的语境和背景,而定性研究由于研究数量有限,以及往往会加入研究者的阐释,研究
结论很难推及更广的群体。本文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将定量与定性研究联结在一起。比起
单一的研究方法,混合方法研究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更多证据108。
20 世纪 50 年代,学者们开始在研究当中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当中出现定量与定
性方法同时使用的研究逐渐增多,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学界对于是否能在同一研究中使
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辩论,有学者认为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哲学假设不同,所以两种范式
并不能结合109,但是也有实用主义者认为,多种范式可以结合来解决研究问题110。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研究者们就开始通过论文著作阐述将定量和定性研究有机结合的
混合方法研究,比如英国社会学家 Fielding、英国管理学学者 Bryman 和美国教育学家
Creswell 等,他们解释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原因以及探讨具体研究程序。之后混合方法
研究被运用到更多的学科领域当中,混合方法研究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各个国家的学者对
混合方法研究也越来越有兴趣111。
混合方法的名称有很多,有的学者称其为“整合”或者是“联合”研究112,也有学者称其为
“定量和定性方法”113,还有“三角互证法”114和“混合方法学”115,最近该研究方法被称为“混
合研究”(mixed research)。混合方法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需求可分为六种设计范式,包
括一致性平行设计、解释性时序设计、探索性时序设计、嵌入式设计、变革式设计和多阶
段设计,本文采用解释性时序设计,又称为时序模型、顺序三角互证和迭代设计等。这种
混合方法设计第一步是进行定量研究,在得到结果后提出第二阶段定性研究的研究问题,
再通过第二阶段的定性研究解释之前定量研究得出的显著性、不显著性结论,或者是意料
之外、异常结论116。在本研究中,解释性时序设计的第一阶段定量研究,其目的为全方位
阐释五大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在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后,第二
阶段的定性分析用于解释为什么第一阶段的某些人格会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影响,某
些人格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某些人格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与
前人的研究结论不符等,总体而言就是定量数据及其分析能够使我们对于研究问题有宏观
的认识,定性研究数据及其分析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对自我表露产生影响的语境与背
1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景,进一步阐释数据统计的结果。定量研究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变量,抽样与
发放问卷等流程收集定量数据信息,再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五大人格这一自变量与社交媒
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这一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定性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首先从第一阶
段定量研究中选取 20 名访谈者,通过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
了解被访者的看法、行为与态度,收集文字资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回答与解
释定量研究的结论,因此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之间存在相互联系117。本文混合解释性时序
式研究设计过程如表 1:
表 1 混合方法解释性时序式设计流程
阶段 程序 成果

问卷设计与调查 定量数据收集(n=537) 数字型数据

定量数据分析 数据分层回归分析 因变量与自变量对应相关关系

访谈对象选取与建立 在典型回答中抽样(n=20) 被访者确定与建立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

面对面访谈 8 名被访者,电话
定性数据收集 录音资料与文本资料
访 12 名被访者

定性数据分析 数据编码、分析与整理 人格对自我表露的影响及对应情景

定性结果对定量结果的补充、
整合定性与定量结果 讨论与未来研究启示
说明与解释

1.6 研究创新与意义

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为两个方面,分别为研究对象的创新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人格与社交媒体的浪漫关系自我表露,通过文
献整理发现,过往研究表明人格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及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都产生影
响,但是研究并没有专门在社交媒体的视角下,从人格的角度来探讨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
的影响,故本文首创以人格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从而丰富
社交媒体中自我表露影响因素的研究角度。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过往针对自我表露影
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通过定量研究进行讨论,对于数据背后被试的心理以及产生相关关系的
原因缺乏探讨,同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不同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1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究竟在什么情景下人格对自我表露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界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解释性
时序式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定量研究得出宏观上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相关关
系,再通过定性研究解释定量研究中得出的相关关系的原因,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了解
不同背景下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情况,为更好地理解人格对社交媒体浪漫关系
自我表露的影响提供依据。
针对论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讲,本文补充了社交媒体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的
研究,从人格角度分析其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深入阐释在不
同情景下人格对社交媒体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不同影响,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本文
的研究结论有区别于以往研究的新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参考。
从实践层面上讲,了解人格对社交媒体“秀恩爱”的影响有利于情侣之间加深理解,对伴
侣的“秀恩爱”行为能进行正确归因,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产生,从而促进关系满意度以及
关系亲密度的提升。

1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定量研究: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相关关系

2.1 理论与研究假设

以往研究表明,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的使用,包括状态更新、图片发布等行
为118,外向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在年轻人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外向型个体会
频繁地更新自己的社交活动和每日生活内容,这是由于他们有沟通和连接他人的需求119。
同时,外向型个体更可能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和他人交流,与真实的自我表露存在正相关关
系120。而在关于人格与浪漫关系满意度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外向型个体更有可能拥有
令人满意的浪漫关系121,而且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了关系的满意度和亲密度122,这说明外
向型人格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中反映自身真实的、令人满意的浪漫关系。同时外向型个体
在使用 Facebook 来发展社交网络过程中,表露更多亲密和私人的信息123。依恋类型与外向
型和神经质型人格强烈相关124。安全型依恋模式表现出低焦虑和低回避的特点,安全型个
体会对伴侣表露更多亲密信息,在与伴侣进行自我表露过程中感觉更为舒适125。安全型依
恋模式正向预测了外向型人格126。可以推断,外向型人格通过影响依恋模式,从而对自我
表露产生影响。因此,年轻的外向型个体很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中表露令人满意的浪漫关系,
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 1(H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研究表明,神经质型人格更依赖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社交媒体的使用呈正相关关系127。
社交媒体会吸引感到孤独或者较难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个体。社交媒体被神经质型个体看作
是减少孤独感与增加归属感的一种工具128。Ross 等对此认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神经质
个体与他人关系紧张129,常常感到孤独130,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弥补神经质型人格的缺失,
帮助他们寻求更多的关注与社交支持131。同时有研究表明,自尊与浪漫关系的线上自我表
露呈负相关关系132,也就是说,低自尊(low esteem)个体更倾向于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
表露,而低自尊是与神经质型人格相关联的一种人格特质133。同时,神经质型人格正相预
测 Facebook 上情绪性自我表露,比如发布关于生活中遇到的戏剧性事情134。焦虑型依恋个
体表现出“害怕被抛弃”和“不相信真爱”的特点,在浪漫关系中,渴望关注与陪伴,他们更
容易体验嫉妒情绪以及产生更多 IES 行为135。焦虑型个体为了巩固浪漫关系,通过在社交
媒体上进行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来树立正面形象,向威胁浪漫关系的个体做出声明136。而焦

1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虑型依恋模式正向预测了神经质型人格137,故可推断,神经质型人格通过焦虑型依恋模式,
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神经质型人格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 2(H2):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神经质型人格正向预测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对于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学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显示,
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之间关联较弱。Bachrach 等人发现,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使
用的关系较弱138,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的使用无相关关系139。然而,有研究发现,随和
型人格正向预测了 Facebook 上的寻求归属感的行为,随和型人格与真实自我表露存在正相
关关系140。Hollenbaugh 和 Ferris 随机在使用 Facebook 且年满 18 岁的人群中抽样,结果发
现,随和型人格反向预测了 Facebook 上自我表露的数量141。同时,随和型人格与浪漫关系
间的消极互动呈负相关关系142。再者,随和型正向预测了关系的满意度和亲密度143,反向
预测了关系的不忠行为144。可以推测,随和型人格更有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浪漫关系。但
是本研究与前人研究背景差异大,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的自我表露关系不明确,故本研
究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1(RQ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随和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存在什
么样的关系?
责任型人格强调个体有组织性、自律性和责任感,责任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之间的
关系还没有定论。已有研究表明,责任程度高的个体相比程度低的个体,使用社交媒体的
频率更低,因为他们会更专注于自己的任务,尽量避免社交媒体的干扰。但一旦他们开始
使用社交媒体,责任型个体会十分谨慎。责任型个体更少在 Facebook 上发布照片145,较少
地花费时间来完善自己的个体主页146。他们较少通过发布 Facebook 状态来吸引关注与认可
。Lee 等人对人格与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责任型人格与在 Facebook 中
147

更新状态和发布照片行为无关,但是与发表评论呈负相关关系148。在社交媒体背景下,责
任型个体与一般性自我表露和情绪自我表露呈负相关关系149。Marshall 等人对人格与自我
表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责任型人格与发布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内容呈
正相关关系,但是与发布浪漫关系的内容无关150。同时,责任型人格正向预测了关系满意
度和亲密度151,反向预测了关系不忠行为152。可以推测,责任型个体更有可能拥有满意的
浪漫关系。但由于研究背景不同,责任型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之间关系并不能通过以
往的研究进行推测,故本研究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2(RQ2):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责任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存在什么
1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样的关系?
开放型也被称为智力型或想象型,表示个体的好奇心、开放性和探索新思想的意愿153,
高度开放的个体往往表现出强好奇心以及热衷追求新颖事物;开放水平较低的个体倾向于
遵循惯例和既定模式154。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重度使用者更有可能是高水平的开放型个
体155,开放型人格与社交媒体的使用呈正相关关系156,同时开放型人格正向预测了 Facebook
多元化功能的使用157,Marshall 等发现,开放型个体更倾向于发布知识性的内容158。然而,
Moore 和 McElroy 的研究结论显示,开放型人格与 Facebook 的使用不再有相关关系159,与
Facebook 上的自我表露也不再存在相关关系160。对此,有学者解释,开放型个体将 Facebook
看作是社交的替代性工具161,在社交媒体还是新鲜的应用程序时,开放型个体出于好奇与
探索心理,倾向于尝试性地创建与完善个人主页。但当 Facebook 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工具,
不再是新体验时,开放型人格与 Facebook 的使用之间就不存在关系了162。然而此解释尚不
明确能否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中,鉴于缺乏现有证据,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3(RQ3):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存在什么
样的关系?
综上,定量研究阶段的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为:
H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H2: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神经质型人格正向预测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RQ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随和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RQ2: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责任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RQ3: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2 研究设计

2.2.1 数据收集与样本状况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采用滚雪球采样法,同时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分布、不同性
别,最后采用的样本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包括江西、广
东、湖北、北京、江苏、辽宁、广西、吉林、河北、福建、陕西、山东和上海等地。被试
通过微信链接进行网上问卷的填写。从 2019 年 11 月 3 日开始发放问卷,截止 2019 年 11
月 10 日,共向 567 人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 537 份,问卷的成功回收率为 94.7%。男

1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受访者(n=220),占比 41%,女性受访者(n=318),占比 59%。本科生(n=295),占


比 55%,硕士研究生(n=188),占比 35%,博士研究生(n=55),占比 10%。

2.2.2 变量测量

(1) 自变量
本研究采用国际人格题库163来评估人格特质。它是一个包含 50 个题目的衡量标度,
用于测量五大人格结构中的每种人格:外向型、随和型、责任型、神经质型和开放型。该
题库要求被试对一个 5 分(1 非常不准确,5 非常准确)评价量表做出回答。其中外向
型测量题项包括(1)聚会中活跃气氛的中心人物;(6)话不多;(11)在他人面前感觉
很自在;(16)喜欢呆在幕后等 10 项;随和型的测量题项包括(2)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
(7)对于别人充满兴趣;(12)会羞辱别人;(17)同情别人的感受等 10 项;责任型人
格的测试题项包括(3)面对事情,总是做好了准备;(8)总是丢三落四;(13)注重细
节;(18)总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等 10 个题项;神经质型人格测量题项包括(4)很容易
感到紧张;(9)常感觉很放松;(14)会担心很多事情;(19)很少感到忧郁等 10 个题
项;而开放型人格测量包括(5)有丰富的词汇量;(10)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15)
有丰富的想象力;(20)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等 10 个题项。所有题项中,有 24 个题项进
行了反向赋值,每个人格对应的 10 项相加的得分即为五大人格的赋值,由于神经质型的
题项分数总和越高表明情绪越稳定,所以神经质型对应题项全部反向赋值表示情绪不稳定
程度。
将各个人格对应的题项进行信度检验,外向型人格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 0.73,随
和型为 0.70,责任型为 0.69,神经质型为 0.82,开放型为 0.70。而问卷题项信度系数在 0.70
以上是可接受的最小信度值。针对外向型,题项(11)、(21)、(41)和(46)CITC
值介于 0.2-0.3 之间,说明以上题项与其他分析项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所以删除以上选项,
修正后α为 0.73,而神经质型的测量题项中,(4)、(14)、(9)和(19)的 CITC 值小
于 2,说明与其他题项的关系较弱,进行删除后α为 0.88. 针对随和型,题项(2)、(22)、
(32)和(47)对应的 CITC 值小于 0.2,而题项(12)CITC 值在 0.2-0.3 之间说明以上项
与其余分析项关系较弱,故进行删除修正,修正后α为 0.85,信度较好。针对责任型,题
项(8)、(18)、(28)、(38)的 CITC 值在 0.2-0.3 之间,删除题项再次对信度进行
检验,责任型α为 0.84,信度较好。而针对开放型,题项(10)、(20)、(30)CITC 值

2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于 0.2,同时题项(45)CITC 值介于 0.2-0.3 之间,对题项进行删除检验,修正后的α为


0.84,信度较好。修正后,共有 6 个题项用于测量外向型,5 个题项用于测量随和型人格,
6 个题项用于测量责任型人格,6 个题项测量神经质型人格,6 个题项用于测量开放型人格,
如表 2。
表 2.1 大学生外向型人格测量题项有效百分比比率表(单位:%)
变量 题项 非常不准确 不太准确 一般 比较准确 非常准确
1.聚会中活跃气氛
15.48 22.18 47.70 11.51 3.14
的中心人物
6.话不多 5.23 18.20 45.19 20.50 10.88
16.喜欢呆在幕后 7.95 29.92 43.10 12.76 6.28
外向型 26.没什么话讲 4.60 18.62 44.14 23.01 9.62
31.在派对上会与很
9.83 26.99 45.19 15.48 2.51
多不同的人交谈
36.不喜欢把注意力
6.90 26.99 46.65 12.55 6.90
吸引到自己身上

表 2.2 大学生随和型人格测量题项有效百分比比率表(单位:%)
变量 题项 非常不准确 不太准确 一般 比较准确 非常准确
7.对于别人充满兴
6.90 15.90 55.23 16.95 5.02

17.同情别人的感受 4.60 3.56 32.85 46.65 12.34
27.很容易心软 5.02 3.56 31.59 45.19 14.64
随和型
37.愿意为他人花时
4.81 7.95 50.00 32.64 4.60

42.能够理解他人的
4.18 3.35 35.36 48.95 8.16
感情

表 2.3 大学生责任型人格测量题项有效百分比比率表(单位:%)
变量 题项 非常不准确 不太准确 一般 比较准确 非常准确
3.面对事情,总是做
6.69 16.53 48.54 23.43 4.81
好了准备
13.注重细节 4.81 5.65 40.38 39.33 9.83
23.能立即把家务事
9.62 24.27 44.77 18.62 2.72
责任型 做完
33.喜欢把事情按秩
5.02 7.95 46.44 32.01 8.58
序安排好
43.遵循计划行事 4.81 7.11 50.00 32.22 5.86
48.对待工作很严格 4.60 5.44 47.70 35.77 6.49

2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2.4 大学生神经质型人格测量题项有效百分比比率表(单位:%)
变量 题项 非常不准确 不太准确 一般 比较准确 非常准确
24.很容易分心 7.95 30.13 44.56 12.34 5.02
29.很容易不开心 4.81 15.48 46.23 24.69 8.79
神经质型 34.情绪经常变化 4.81 23.64 48.54 16.74 6.28
39.情绪波动频繁 3.14 18.41 47.07 22.38 9.00
44.很容易被惹生气 3.14 15.48 42.05 28.45 10.88
49.经常感觉忧郁 3.97 16.11 42.05 25.73 12.13

表 2.5 大学生开放型人格测量题项有效百分比比率表(单位:%)
变量 题项 非常不准确 不太准确 一般 比较准确 非常准确
5.有丰富的词汇量 9.00 19.25 59.62 10.46 1.67
15.有丰富的想象力 4.39 6.90 46.65 31.38 10.67
25.常有出色的想法 4.81 13.39 60.88 16.11 4.81
35.能够很快地理解
4.39 8.58 50.21 32.01 4.81
开放型 事物
40.会使用很难的词
7.95 31.80 48.54 9.41 2.30

50.总是满脑子的主
5.02 13.39 60.04 15.48 6.07

对测量人格的量表进行因子分析,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 0.4,说明研究
项信息可以被有效的提取。同时,KMO 值为 0.937,大于 0.6,意味着数据具有效度。5 个
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 13.583%,13.314%,12.713%,12.223%,8.858%,旋转后累积方差
解释率为 60.691%>50%,说明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的提取出来,如表 3。
表 3 人格量表因子分析
因子载荷系数 共同度(公因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因子 5 子方差)
1. 聚会中活跃气氛的中心人物 0.349 0.401 0.092 0.290 0.466 0.592
6. 话不多 -0.063 0.066 -0.198 -0.217 0.757 0.667
16. 喜欢呆在幕后 -0.293 -0.136 -0.069 -0.087 0.698 0.603
26. 没什么话讲 -0.044 0.021 -0.348 -0.164 0.726 0.678
31. 在派对上会与很多不同的人交谈 0.103 0.518 0.202 0.393 0.400 0.635
36. 不喜欢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0.224 -0.166 -0.199 -0.044 0.566 0.440
7. 对于别人充满兴趣 0.524 0.390 0.186 0.176 0.091 0.500
17. 同情别人的感受 0.653 0.277 0.118 0.285 -0.184 0.632
27. 很容易心软 0.692 0.205 0.235 0.241 -0.164 0.661
37. 愿意为他人花时间 0.570 0.208 0.139 0.396 -0.029 0.545
42.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 0.605 0.317 0.152 0.439 -0.069 0.687
2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子载荷系数 共同度(公因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因子 5 子方差)
3. 面对事情,总是做好了准备 0.265 0.291 -0.084 0.626 -0.046 0.555
13. 注重细节 0.313 0.389 0.044 0.489 -0.287 0.573
23. 能立即把家务事做完 -0.000 0.092 0.065 0.718 -0.104 0.539
33. 喜欢把事情按秩序安排好 0.233 0.253 0.169 0.734 -0.027 0.687
43. 遵循计划行事 0.348 0.149 0.148 0.688 -0.055 0.641
48. 对待工作很严格 0.208 0.346 0.103 0.584 -0.207 0.557
24. 很容易分心 0.533 0.191 0.481 -0.096 -0.183 0.594
29. 很容易不开心 0.228 0.129 0.725 0.045 -0.182 0.629
34. 情绪经常变化 0.291 0.151 0.767 0.152 -0.049 0.722
39. 情绪波动频繁 0.211 0.087 0.816 0.065 -0.099 0.731
49. 经常感觉忧郁 0.114 0.081 0.749 0.064 -0.233 0.639
44. 很容易被惹生气 0.026 0.247 0.743 0.120 -0.100 0.638
5. 有丰富的词汇量 0.329 0.588 -0.017 0.164 0.019 0.482
15. 有丰富的想象力 0.447 0.551 0.191 0.216 -0.038 0.588
25. 常有出色的想法 0.202 0.734 0.072 0.282 -0.036 0.666
35. 能够很快地理解事物 0.250 0.667 0.083 0.306 -0.094 0.617
40. 会使用很难的词语 -0.047 0.696 0.309 0.017 -0.062 0.586
50. 总是满脑子的主意 0.147 0.678 0.276 0.229 -0.030 0.612
特征根值(旋转前) 11.438 3.423 2.110 1.303 1.148 -
方差解释率%(旋转前) 35.744% 10.695% 6.593% 4.071% 3.587% -
累积方差解释率%(旋转前) 35.744% 46.439% 53.032% 57.104% 60.691% -
特征根值(旋转后) 4.346 4.261 4.068 3.911 2.834 -
方差解释率%(旋转后) 13.583% 13.314% 12.713% 12.223% 8.858% -
累积方差解释率%(旋转后) 13.583% 26.897% 39.610% 51.833% 60.691% -
KMO 值 0.937 -
巴特球形值 7115.189 -
df 496 -
p值 0.000 -

(2)因变量
本研究中因变量是浪漫关系自我表露,对这一构念量表的研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基本
步骤:一是借鉴 Jourard 编制的自我表露量表(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简称 JSDQ)164
确定量表的基本层面以及通过开放式访谈共同确定基本问题。开放式访谈被试为暨南大学
15 位学生,内容为:“你认为微信朋友圈中的‘秀恩爱’行为有哪些?”,对访谈结果归纳整
理出因子并设计题项。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发现,被试对于“秀恩爱”的判定分成两类,一
类是对恋爱过程中经历的事件进行公开表露,偏向“事实表露”,如“就是很多人在网上晒周
年男女朋友准备的惊喜呀,或者是和女朋友一起很甜蜜地打游戏之类的”;一类是对浪漫关
2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的感受和想法的自我表露,偏向“情感表露”,如“他们会发:感谢你一路相伴,什么有你
真好,就是表达对对方的喜欢吧”。
二是将搜集好的 18 条目进行审查。请 1 位心理学教授、2 位传播学教授对条目进行审
查。根据这些专家提供的建议对量表进行补充或删减。三是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
验证性因子分析,经过以上步骤研制出来的量表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Chelune 认为自我
表露是个体与情境互相作用的结果165,为了降低外部环境对于自我表露的影响,问卷要求
被试想象在无现实环境约束的情境下,根据其自我表露的意愿在“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
合”、“一般”、“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间进行选择,选项从 1 到 5 进行赋值。本研究对于
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正向自我表露设置两个因子:浪漫关系的事实表露和浪漫关系的情
感自我表露,浪漫关系的事实表露即对浪漫关系中双方共同经历事件的描述,浪漫关系的
情感自我表露即对有关浪漫关系的情感的表达。“事实表露”和“情感表露”分别根据各题项
赋值之和计算。
表 4 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测量题项
因子 题项
1. 我会发布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的感动的事情
2. 我会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的有趣的事情
3. 我会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的浪漫的事情
浪漫关系的事实表露
4. 我会发布与伴侣的恋爱周年纪念日所经历的事情
5. 我会发布伴侣生日经历的事情
6. 我会发布在特殊日子里与伴侣经历的事情
7. 我会发布对伴侣感谢的感受
8. 我会发布对伴侣喜爱的感受
9. 我会发布对伴侣欣赏的感受
浪漫关系的情感表露
10. 我会发布对伴侣特殊的心理感受
11. 我会发布想对伴侣说的话
12. 我会发布对伴侣所做事情的看法

首先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量表进行 KMO 和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对浪漫关系的自


我表露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 KMO 为 0.951,大于 0.6,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要
求,意味着数据可用于因子分析研究。数据通过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p<0.05),说明研究数
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如表 5。
表 5 浪漫关系自我表露量表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KMO 值 0.951
近似卡方 8322.178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
df 66
2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值 0.000

因子分析一共提取出 2 个因子,这 2 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 45.198%,


41.668%,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 86.866%,如表 6。这里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 Procedure)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如表 7 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 0.4,
意味着研究项和因子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子可以有效的提取出信息。根据因子载荷
系数绝对值分析题项与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 0.4 说明该项和因
子有对应关系,同时依据 Reis 和 Shaver(1988 年)对自我表露的分类,可以得出,题项
1-6 对应因子“浪漫关系的事实表露”,题项 7-12 对应因子”浪漫关系的情感表露”。
表 6 浪漫关系自我表露量表方差解释率
特征根 旋转前方差解释率 旋转后方差解释率
因子编
方差解释 方差解释 累 方差解释 累
号 特征根 累积% 特征根 特征根
率% 率% 积% 率% 积%
1 9.639 80.326 80.326 9.639 80.326 80.326 5.424 45.198 45.198
2 0.785 6.540 86.866 0.785 6.540 86.866 5.000 41.668 86.866
3 0.314 2.615 89.481 - - - - - -
4 0.291 2.424 91.905 - - - - - -
5 0.186 1.553 93.458 - - - - - -
6 0.161 1.338 94.796 - - - - - -
7 0.143 1.195 95.991 - - - - - -
8 0.122 1.018 97.008 - - - - - -
9 0.108 0.903 97.912 - - - - - -
10 0.094 0.783 98.695 - - - - - -
11 0.089 0.745 99.440 - - - - - -
12 0.067 0.560 100.000 - - - - - -

表 7 浪漫关系自我表露量表旋转后因子载荷系数
因子载荷系数
名称 共同度(公因子方差)
因子 1 因子 2
1. 我会发布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的感动的事情 0.788 0.471 0.843
2. 我会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的有趣的事情 0.855 0.384 0.878
3. 我会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的浪漫的事情 0.828 0.453 0.891
4. 我会发布与伴侣的恋爱周年纪念日所经历的事情 0.813 0.448 0.862
5. 我会发布伴侣生日经历的事情 0.807 0.459 0.862
6. 我会发布在特殊日子里与伴侣经历的事情 0.812 0.437 0.851
7. 我会发布对伴侣感谢的感受 0.592 0.697 0.836
8. 我会发布对伴侣喜爱的感受 0.550 0.738 0.848
9. 我会发布对伴侣欣赏的感受 0.516 0.773 0.864
10. 我会发布对伴侣特殊的心理感受 0.420 0.854 0.906
11. 我会发布想对伴侣说的话 0.394 0.862 0.898

2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子载荷系数
名称 共同度(公因子方差)
因子 1 因子 2
12. 我会发布对伴侣所做事情的看法 0.402 0.850 0.885

为了验证因子与分析项的相关关系,本文对量表继续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所有题项
呈现出显著性,且标准载荷系数值大于 0.70,说明题项与因子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同
时进行聚合效度分析,如表 9,2 个因子对应的 AVE 值全部大于 0.5,且 CR 值全部高于
0.7,说明本次分析数据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为了验证区分效度,进行了 CFA 分析,两
个因子分别对应的 AVE 平方根值最小为 0.92,大于因子间相关系数的最大值 0.86,所以研
究数据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如表 10。对题项进行信度分析,发现事实的自我表露α系数
为 0.97,情感的自我表露α系数为 0.97,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
表 8 因子载荷系数表格
非标准载 标准载荷系
因子 分析项 标准误差 Z P
荷系数 数
1.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
1.000 - - - 0.906
历的感动的事情
2.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
1.019 0.030 33.797 0.000 0.919
历的有趣的事情
3.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
1.041 0.029 35.893 0.000 0.938
历的浪漫的事情
因子 1
4.恋爱纪念日所经历的
1.045 0.032 33.124 0.000 0.913
事情
5.伴侣生日所经历的事
1.067 0.032 33.314 0.000 0.914

6.在特殊日子中,与伴侣
1.047 0.032 32.365 0.000 0.905
经历的事情
7.对伴侣感谢的感受 1.000 - - - 0.900
8.对伴侣喜爱的感受 1.036 0.032 32.342 0.000 0.911
9.对伴侣欣赏的感受 1.025 0.031 33.308 0.000 0.921
10.对伴侣特殊的心理感
因子 2 1.012 0.029 34.354 0.000 0.931

11.想对伴侣说的话 1.023 0.031 32.947 0.000 0.918
12.对伴侣所做事情的看
1.004 0.031 32.327 0.000 0.911

表 9 模型 AVE 和 CR 指标结果

因子 平均方差萃取 AVE 值 组合信度 CR 值


因子 1 0.838 0.969

2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子 2 0.838 0.969

表 10 区分效度:Pearson 相关与 AVE 平方根值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1 0.916
因子 2 0.858 0.915
备注:斜对角线加粗数字为 AVE 平方根值

2.3 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回归分析

对五大人格与“事实表露”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接触微信的年限、每天使用微信时长、
性别和年龄是控制变量,五大人格是自变量,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事实自我表露是因变
量。在分层回归分析中,设置了 M1、M2 共 2 个模型,模型 M1 中自变量为接触微信年限、
每天使用微信时长、性别、年龄这几个控制变量,M2 是在控制变量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五
大人格作为自变量,所有模型中,事实的自我表露都为因变量。
从表 11 可以看出,M1 模型 R 平方值为 0.103,意味着接触微信年限、每天使用微信
时长、年龄和性别可以解释事实的自我表露的 10.3%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 F 检验时发现
模型通过 F 检验(F=10.822,P<0.05),也即说明接触微信年限、每天使用微信时长、年龄和
性别中至少一项会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影响关系。
接触微信年限的回归系数值为 0.553,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2.492,P=0.013<0.05),每
天使用微信时长的回归系数值 0.896,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4.637,P=0.000<0.01),意味着
接触微信年限和每天使用微信时长会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的回归
系数值为 0.081,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0.174,P=0.862>0.05),意味着年龄并不会对事实
的 自 我 表 露 产 生 影 响 。 性 别 的 回 归 系 数 值 为 -1.888 , 并 且 呈 现 出 显 著 性 (t=-3.277 ,
P=0.001<0.01),意味着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倾向于进行浪漫关系的事件层面的自我表露。综
上,接触微信年限、每天使用微信时长会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男
性相较于女性更倾向于进行事实的自我表露。但是年龄并不会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影
响。
针对模型 2,其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加入五大人格后,F 值变化呈现出显著性(p<0.05),
意味着五大人格加入后对模型具有解释意义。另外,R 平方值由 0.103 上升到 0.162,意味
着五大人格可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 5.9%的解释力度。具体来看,外向型人格的回归系数
值为 0.249,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3.493,P=0.000<0.01),意味着外向型人格会对事实的自
2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神经质型人格的回归系数值为 0.191,并且呈现出显著性
(t=3.621,P=0.000<0.01),意味着神经质型人格会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和型的回归系数值为-0.046,责任型的回归系数值为 0.124,开放型的回归系数值为 0.190,
三者都没有呈现显著性,所以开放型、随和型和责任型并不会对事实的自我表露产生影响。
表 11 人格与事实的自我表露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M1 M2
常数 11.080(8.158**) -0.564(-0.216)
接触微信年限 0.553(2.492*) 0.359(1.599)
每天使用微信时长 0.896(4.637**) 0.823(4.352**)
性别 -1.888(-3.277**) -1.560(-2.716**)
年龄 0.081(0.174) -0.150(-0.326)
外向型 0.249(3.493**)
神经质型 0.191(3.621**)
开放型 0.190(1.780)
责任型 0.124(1.277)
随和型 -0.046(-0.414)
R² 0.103 0.162
调整 R² 0.093 0.144
F(5,472)=10.822 F(10,467)=9.015
F值
p=0.000 p=0.000
△R² 0.103 0.059
F(5,472)=10.822 F(5,467)=6.571
△F 值
p=0.000 p=0.000
因变量(Y):事实的自我表露
*p<0.05 **p<0.01

针对人格与“情感表露”的分析,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共涉及 2 个模型。模型 1 中的自


变量为接触微信年限、每天使用微信时长、年龄和性别,模型 2 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加入五
大人格,模型的因变量为情感的自我表露。
从表 12 中可知,将接触微信年限、每天使用微信时长、年龄和性别作为自变量,而
将情感的自我表露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1 的 R 平方值为 0.082,意味着接
触微信年限、每天使用微信时长、年龄和性别可以解释情感的自我表露的 8.2%变化原因。
对模型进行 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F=8.435,P<0.05),也即说明接触微信年限、每
天使用微信时长、年龄和性别中至少一项会对情感的自我表露产生影响。
接触微信年限的回归系数值为 0.516,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2.285,P=0.023<0.05),每
天使用微信时长的回归系数值为 0.730,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3.716,P=0.000<0.01),意味

2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接触微信年限和每天使用微信时长会对情感的自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的回
归系数值为 0.191,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t=0.405,P=0.686>0.05),意味着年龄并不会对情
感的自我表露产生影响。性别的回归系数值为-2.293,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3.911,
P=0.000<0.01),意味着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倾向于进行情感的自我表露。总结分析可知:接
触微信年限和每天使用微信时长会对情感的自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男性相较于女
性更倾向于进行情感的自我表露。但是年龄并不会对情感的自我表露产生影响。
针对模型 2,其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加入五大后,F 值变化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
着五大人格加入后对模型具有解释意义。另外,R 平方值由 0.082 上升到 0.121,意味着外
向型和神经质型人格可对情感的自我表露产生 3.9%的解释力度。具体来看,外向型人格的
回归系数值为 0.230,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3.132,P=0.002<0.01),神经质型人格的回归系
数值为 0.169,并且呈现出显著性(t=3.132,P=0.002<0.01),所以外向型和神经质型人格会
对情感的自我表露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开放型回归系数为 0.099,随和型回归系数为
-0.033,责任型回归系数值为 0.115,故随和型、责任型和开放型人格与情感的自我表露无
关。
表 12 人格与情感的自我表露的分层回归结果
M1 M2
常数 12.138(8.782**) 2.081(0.774)
接触微信年限 0.516(2.285*) 0.361(1.561)
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 0.730(3.716**) 0.662(3.401**)
性别 -2.293(-3.911**) -2.055(-3.474**)
年龄 0.191(0.405) 0.025(0.053)
外向型 0.230(3.132**)
神经质型 0.169(3.132**)
开放型 0.099(0.901)
责任型 0.115(1.150)
随和型 -0.033(-0.292)
R² 0.082 0.121
调整 R² 0.072 0.103
F(5,472)=8.435 F(10,467)=6.456
F值
p=0.000 p=0.000
△R² 0.082 0.039
F(5,472)=8.435 F(5,467)=4.193
△F 值
p=0.000 p=0.001
因变量(Y):情感的自我表露
*p<0.05 **p<0.01

2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4 研究小结

定量研究阶段通过数字型数据分析,考察五大人格与浪漫关系的正向自我表露之间的
关系。研究发现,外向型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事实的正向自我表露和情感的自我表露都
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与 H1 相符,说明外向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
漫关系。神经质型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事实的自我表露和情感的自我表露都呈正相关关
系,结论与 H2 相符,意味着神经质水平越高的个体越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
随和型、责任型和开放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正向自我表露不存在关系,无论是
事实层面的自我表露还是情感层面的自我表露,这三类人格与之关联都较弱,所以对于
RQ1、RQ2 和 RQ3,随和型、责任型和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存在相关关系。
Ross 等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外向型、神经质型和开
放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的使用166。本研究中外向型与神经质型同样正向预测线上自我
表露,但开放型与线上自我表露无关,这可能是因为 Ross 等人研究背景是社交媒体刚兴起
的时期,开放型人格由于好奇而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普及的今天,开放型人
格与社交媒体的使用关联较小。

对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社交媒体使用频率本文的量化阶段也做了相应分析。结论显
示,社交媒体使用年限越长,每日使用时间越长,线上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就越多。与以
往研究结论相反的是,本研究发现,男性相较于女性而言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进行浪漫
关系的正向自我表露,这与 Dindia 和 Allen 的研究结论截然相反。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
通过观察法还是自我报告的方法,女性在浪漫关系中自我表露都比男性多167。“秀恩爱”的
动机包括宣称对方被自己“占有”和对对方“秀恩爱”的回应168,女性比男性更看重浪漫关系
自我表露行为对恋爱关系的正向影响。但正是这种观念的差异使得关系中出现矛盾169。笔
者猜测,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是出于保护关系的压力。因为男性认为
如果没有伴侣的压力,他们很少会在社交媒体中“秀恩爱”170,而女性更倾向于对伴侣的社
交媒体进行监视171。因此,迫于伴侣的压力,男性比女性更多地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进一步原因分析本文将在定性研究阶段进行讨论。

外向水平高的个体在社交媒体更容易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这与 Seidman 的研究


结论一致,研究发现外向型与社交媒体中情感的自我表露有着强关联172。神经质水平高的
个体在社交媒体中更容易进行浪漫关系的正向自我表露,神经质型在社交媒体中的活跃行

3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往往被认定为寻求认同与社交联系,神经质型正向预测了归属感相关的行为,神经质水
平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进行理想化、非真实的自我表露173,存在一定的修饰行
为。现实生活中,神经质型个体拥有满意度较低的浪漫关系174。笔者推测,为了弥补线下
生活中不愉快的浪漫关系,神经质型个体通过在线上进行正向的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来寻求
认同感。

Hazan 和 Shaver 认为,浪漫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175,同时浪漫关系由依恋、呵护和性


三大行为系统组成176。依恋类型分成安全型(secure)、焦虑型(anxious)和回避型(avoidant)
177
。成人依恋理论是学界解释浪漫关系常用的理论。研究发现依恋类型与外向型和神经质
型人格强烈相关178。安全型依恋模式表现出低焦虑和低回避的特点,研究表明,安全型依
恋模式会对伴侣表露更多亲密信息,在与伴侣进行自我表露过程中感觉更为舒适179。安全
型依恋模式正向预测了外向型人格180。可以推断,外向型人格通过影响依恋模式,从而对
自我表露产生影响。焦虑型依恋个体表现出“害怕被抛弃”和“不相信真爱”的特点,在浪漫
关系中,渴望关注与陪伴,他们更容易在体验嫉妒情绪以及产生更多 IES 行为181。焦虑型
个体为了巩固浪漫关系,他们倾向于通过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来树立正面
形象,向威胁浪漫关系的个体作出声明182。同时,焦虑型依恋模式正向预测了神经质型人
格183,故可推断,神经质型人格通过焦虑型依恋模式,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随和型、责任型与开放型人格都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正向自我表露不存在相关关
系,这与 Marshall 等关于人格与线上表露话题的关系研究结论一致。研究发现,随和型、
责任型与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话题的自我表露无关,但责任型与社交活动、日常生活和
孩子关系的自我表露呈正相关关系,开放型正向预测了成就的自我表露184。

3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定性研究:人格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影响的原因

3.1 研究问题

第一阶段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交媒体背景下,外向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呈正相关关系,虽然大量研究显示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中自我表露行为185,然而
2015 年 Marshall 等人的研究却发现,外向型人格与浪漫关系内容的自我表露不存在相关关
系。由于定量数据无法解释在何种情况下,外向型人格会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正向影
响,又在何种情况下外向型人格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产生影响186,本文旨在利用定性
研究解释为什么预测变量对于不同类型被试的“贡献”程度不同,故本文在定性研究阶段提
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1(RQ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外向型人格为什么会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产生正向影响?
同时,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高神经质型的个体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
这与 Ross 等人(2009)的研究结论相符,然而对于高神经质型个体的内心活动,Ross 等
人并没有做出研究解释,而定量研究得出的数字型数据也无法解释个体的心理活动,所以
本研究将在定性研究阶段探讨神经质型人格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原
因,故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2(RQ2):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神经质型人格为什么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产生正向影响?
对于随和型人格而言,定量研究发现,在本研究背景下,随和型人格对于浪漫关系的
自我表露不产生影响,这与 Bachrach 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然而学界对于随和型人格对自
我表露的影响一直没有定论,Seidman 的研究显示,随和型人格正向预测自我表露187,而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随和型人格与 Facebook 上自我表露呈负相关关系188,这说明不同情境
下,随和型人格对于自我表露的影响不同,为了深入探讨随和型人格对自我表露影响的原
因以及个体的心理活动,本文在定性阶段解决随和型人格对自我表露的影响机制问题,故
定性研究阶段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3(RQ3):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随和型人格为什么不会对浪漫关系的自我
表露产生影响?

3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于责任性人格而言,定量研究结果发现,责任性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存在
相关关系,然而 Seidman 的研究显示责任型人格会对自我表露产生负向的影响189,为了了
解两项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文在定性研究阶段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4(RQ4):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责任型人格为什么不会对浪漫关系自我表
露产生影响?
定量研究阶段的结论发现,开放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存在相关
关系,这与 Moore 和 McElroy 的研究结论相符,然而 Correa 等人发现开放型人格正向影响
社交媒体使用190,为了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开放型人格正向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又在
何种情况下开放型人格不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本文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5(RQ5):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开放型人格为什么不会对浪漫关系自我表
露产生影响?
定量研究结果当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这与 Dindia
和 Allen 的研究结论截然相反。已有研究通过多种调查方式验证了女性在浪漫关系中相对
于男性更倾向于进行自我表露,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看重“秀恩爱”对于浪漫关系本身的促
进与证明作用191。然而本研究结论却与过往研究结论相反,究竟为什么在本研究当中,男
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进行自我表露,定性研究阶段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故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 6(RQ1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男性为什么比女性更倾向于进行浪漫关系
的自我表露?
综上,定性研究阶段的研究问题为:
RQ1: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外向型人格为什么会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产生正向影响?
RQ2: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神经质型人格为什么会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产生正向影
响?
RQ3: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随和型人格为什么不会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产生影响?
RQ4: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责任型人格为什么不会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影响?
RQ5: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开放型人格为什么不会对浪漫关系自我表露产生影响?
RQ6: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男性为什么比女性更倾向于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3.2 研究设计:深度访谈

为了解释定量研究中的影响机制,定性研究阶段采用半结构化问卷对处于浪漫关系中

3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定性研究阶段的被试从定量研究中抽取。
在混合方法解释性时序式研究中,对于定性研究阶段的被试选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典
型回答(typical response)中选取少量被试,一种是在极端回答中选取被试192。为了能够更
好地解释定量研究阶段得出的结果,以及使得定性研究阶段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定性研
究的被试将从典型回答中选出。典型回答为人格得分在人格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内的回
答,193首先根据典型回答的定义对定量研究中的回答进行筛选,之后对筛选出的被试进行
随机抽样,最后选出 20 名被访者。其中 11 名男生,占比 55%,9 名女生,占比 45%。对
于年级而言,10 人为大学本科生,占比 50%,6 人为研究生,占比 30%,4 人为博士生,
占比 20%。通过被访谈者在定量研究中各项人格的得分来判断被访谈者的人格倾向,人格
得分高于平均值的个体定义为此人格的高程度表现者,人格得分低于平均值的个体定义为
此人格的低程度表现者,20 名被访谈者基本信息如表 13。
表 13 深度访谈被试基本信息汇总表
编号 性别 年级 接触微信时长 每天使用微信时长 人格
HX 女 本科 t≥4 年 2≤t<3 小时 低外向型、低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XD 男 本科 3≤t<4 年 t≥4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低责任型、高开放型
W 女 研究生 t≥4 年 2≤t<3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K 男 本科 t≥4 年 2≤t<3 小时 低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低责任型、低开放型
XS 男 本科 3≤t<4 年 t≥4 小时 高外向型、低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低责任型、高开放型
AY 男 本科 t≥4 年 t≥4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YYT 女 研究生 t≥4 年 1≤t<2 小时 高外向型、低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YY 男 研究生 t≥4 年 t≥4 小时 低外向型、低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XZ 男 博士生 t≥4 年 2≤t<3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XC 男 本科 t≥4 年 t≥4 小时 低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FA 男 本科 t≥4 年 2≤t<3 小时 低外向型、低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GK 男 研究生 t≥4 年 2≤t<3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XT 男 研究生 t≥4 年 t≥4 小时 低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3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XK 女 本科 t≥4 年 1≤t<2 小时 低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CC 女 博士生 t≥4 年 t≥4 小时 低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NN 女 本科 3≤t<4 年 t≥4 小时 高外向型、低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低责任型、高开放型
JA 女 博士生 t≥4 年 3≤t<4 小时 高外向型、低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低责任型、高开放型
JK 女 本科 t≥4 年 3≤t<4 小时 低外向型、高神经质型、高随和
型、高责任型、高开放型
XY 男 博士生 t≥4 年 3≤t<4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高责任型、低开放型
GA 女 研究生 t≥4 年 3≤t<4 小时 高外向型、高神经质型、低随和
型、低责任型、低开放型

访谈采用线上与线下(面对面)两种方式进行,线上共对 12 人进行访谈,每次访谈
时间在 30-40 分钟范围内,访谈内容在征得被访对象同意后进行录音,之后研究者将录音
转化为文字资料。线下访谈共对 8 人进行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在 60-90 分钟范围内,面对
面访谈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直接纪录。所有访谈都已对被访对象进行信息保密声明,被
访者所有信息都将保密,研究中采用的信息避免让人联想到被访者本人,同时访谈内容采
用匿名方式部分引用于研究当中。访谈录音或面对面访谈的实时笔录都在 2 天内进行了文
字稿件整理,文稿中不清晰或者与访谈当时矛盾之处,研究者都已通过微信方式与被访者
进行确认,最终整理出文稿 2.5 万余字。
访谈问题主要包括:(1)被访者基本信息(2)被访者在微信朋友圈秀恩爱的形式(3)
被访者在微信朋友圈秀恩爱的内容(4)被访者认为五大人格分别对其在朋友圈秀恩爱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5)根据自身真实情况举例说明这些影响(6)被访者认为为什么男性会
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所有访谈问题按照提纲思路与逻辑提问,访谈具体问题根据被访
谈者的回答而进行语言上的调整,如被访谈者描述新内容会对其进行该内容的追问,被访
谈者未对问题所涉及内容进行回答,会采用延伸法进行追问,以确保访谈提纲中的所有问
题都被有效回答。访谈过程中,为了让被访者更好地理解五大人格特征分别的含义与表现
形式,笔者对每个人格进行详细阐述,提问时也将人格对朋友圈“秀恩爱”的影响具象为
此人格的具体特征对“秀恩爱”的影响。由于每个个体都同时存在五种人格,区别在于不
同人格在同一个体中表现的程度高低不同,为了避免人格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问时会针对

3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该被访谈者表现出的人格进行提问,如对高外向型人格个体的提问方式为:你认为你自信,
健谈,外向的人格特点对你在朋友圈“秀恩爱”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呢?有什么具体的例子
吗?对低外向型人格个体的提问方式为:你认为你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特点对你在朋友
圈“秀恩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3.3 数据分析

3.3.1 社交因素影响外向型个体表露浪漫关系

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了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定性研
究阶段对于此结论,从高外向型个体与低外向型个体两种群体的心理活动出发探讨原因,
同时发现外向型人格还存在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关的情况,以及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不
相符的情况,下面将对这三种情况,根据深度访谈所得出的数据进行阐释。
外向型个体将朋友圈看作为连接他人的社交场景,外向性程度高的个体具有更强的社
交能力,也更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194,在社交媒体中也更愿意与好友分享生活与情感,喜
欢在社交媒体中互动与社交。他们倾向于将在朋友圈中表露浪漫关系看作是日常生活内容
的揭露,将发生于情侣之间好玩有趣的时刻记录下来,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中,一方面是分
享日常生活,寻求朋友圈中的好友与其进行互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告知好友的作用,使
得他人能够通过朋友圈了解其生活状态。所以外向性程度高的个体将社交媒体看作是社交
的重要场所,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是高外向型个体的社交方式。在社交媒体中,高
外向型个体基于社交原因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
“可能就表现方式就是我都比较喜欢发朋友圈,就是发朋友圈就是想跟别人互动吧,也
是社交的一种,然后发一些好玩的东西,然后朋友们看到或者其他人看到他们会来跟我互
动,然后这也算是一种社交吧。”(20191231XS)
“就是当我们发生了一些特别有趣或者好玩的事情,我就特别想在朋友圈里发出来,可
能是我自身的问题,因为我比较喜欢去分享,去发朋友圈。”(20191231XD)
“就是我谈恋爱了,我希望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恋爱了,就是我不想有一种地下恋情
的感觉,就是我愿意跟别人谈论我的男朋友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就是分享我的恋爱。”
(20191231YYT)
而低外向型个体因为更倾向于独处,不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表现更为保守、清醒、

3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冷漠和缺少活力195。由于低社交性的特质,外向性程度低的个体会因为不愿意让不熟悉的
人关注自己的生活而选择不表露浪漫关系或者表露后屏蔽不熟悉的个体,低外向型个体相
较于高外向型个体比较排斥向不熟悉或者陌生人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社交媒体
中围观朋友圈的人大部分为不熟悉的个体,所以在社交媒体上较少发布有关浪漫关系的内
容。而当外向性程度低的个体感觉有需要与熟悉的他人分享自己的恋爱状态,他们会倾向
于进行单次地、设置权限地分享浪漫关系:
“我觉得不单是浪漫关系吧,就是我不太愿意把我自己的一些东西或者是想法暴露给我
不太熟的人,就我觉得我朋友圈内有大量的我不熟的人,如果需要的话,我更愿意跟我亲
密圈子的人说。”(20191229XK)
“透露一些恋爱的信息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就是你懂吗?就只想两个人开心就好,对
于不熟的人没有必要分享,对于熟的人就见面说一下,或者就发一条,哦,我恋爱了这样
子,告知一下他们我有谈恋爱就够了。太频繁地发你希望别人回复什么呢?最多点个赞,
没有意义的。”(20191223CC)
部分个体将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与日常生活自我表露区分开,认为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为更为私密的内容,针对的对象为伴侣本身,与“第三人”关系不大,并且此内容的社
交意义不重。他们认为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是为了向伴侣证明爱意,是记录恋爱生
活的仪式,是否进行浪漫关系的表露由关系本身好坏决定,与外向型人格无关:
“就比如会选在纪念日或者情人节的时候发,就感觉比较有仪式感,就是能让他感受到
爱意吧,然后还有,就相当于一种礼物的形式发出去……因为我这种外向主要是面对正常
的一些朋友吧,但是男女朋友感情问题的话和这个没什么关系,不太受影响,这个和感情
观有关系,和外不外向没什么关系。”(20191223GA)
“不会影响吧,因为我更多是看双方感情,更多看生活情况,就不会说什么都会晒的。”
(20191231JK)
研究中发现,由于线下生活中的人格特质与在社交媒体中表现出的人格特质不一致,
在网络中,个体会因为网络特点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我”的人格196,本文测量人格特
质的工具设置场景为线下生活,所以出现个体测量结果为线下高外向型人格但网络表现为
低外向型人格的情况。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高外向型个体在网络中变现为低外向型,他们并
不认为社交媒体为重要的社交工具,他们会将社交活动集中于线下面对面生活当中,独处
时不愿意另外花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于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低外向型的人格特
质:
3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这样子的,我觉得我这个人有点矛盾,如果是面对面的话,我很外向,跟他们很健谈,
什么都可以聊,但是我不是很喜欢回别人消息,也不是很喜欢在网上去发某一些生活上的
东西,比如说炫啊,比如说晒恋爱的朋友圈,炫自己买的什么东西,我一般不喜欢去做这
种事情。可能就是因为我这个人会把控一个度,我需要社交,但是我社交会有一个度,我
社交会放在面对面的时候,在面对面的时候我社交够了以后,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用微
信的时候,我不希望别人太打扰我,因为我也希望很很多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自
己的时候是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社交上面,不想回别人消息,不想看微信啥之类的。而且
如果要是发朋友圈的话,那就证明代表着我要花很多时间去看别人的评论回复,回复别人,
或者有些时候看到朋友圈过来找我,然后我还要回复他们,就我不是特别喜欢去炫那些东
西,我反而会喜欢去发那些别人不怎么评论我的,发一些歌呀什么的。”(20191225XZ)

3.3.2 情绪宣泄动机影响神经质型人格表露浪漫关系

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质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呈正相关关系,
定性研究阶段探讨了神经质型人格的心理活动,下面将结合访谈结果阐释神经质型个体更
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的原因。
神经质型个体情绪波动较大,短时间内可能连续经历较为亢奋的状态以及消极状态。
基于宣泄情感的动机,高神经质型的个体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当高神经
质型个体情绪波动较大,个体体验消极情绪时,社交媒体充当了宣泄情绪的出口,作为调
节情绪的方式。而当个体体验积极情绪时,高神经质型个体会因为亢奋状态而大量分享、
表露情绪。有趣的是,神经质型个体会经历更多朋友圈整饰行为(social grooming),神经
质程度高的个体在情绪波动时,他们很有可能会短时间内发布大量朋友圈,而当这些个体
情绪恢复后又会大量删除朋友圈内容。同时高神经质型的个体还会有抑制表露自我的经
历:
“我觉得这种情绪不稳定可能是会特别的开心,所以就会发好多东西,不开心的会就不
发朋友圈了,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删以前的朋友圈吧。很简单就是如果分手了就全删了,然
后谈恋爱就狂发嘛。我觉得我的情绪波动较大是很亢奋吧,是很容易亢奋吧,然后消极的
话,不会很消极,但是我觉得我调节消极的速度很快,就很容易亢奋,所以其实很多时候
我发朋友圈就那一刻非常亢奋就会发出来,然后我自己会感觉到那种感觉,所以我会尽量
抓着那个时候发朋友圈。”(20191231GK)

3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会发布,但是我发布任何有关恋爱关系的内容,这是我情绪的一个宣泄口,总得需
要一些情绪的宣泄口。就像写日记一样你知道吧,日记就是情绪的宣泄口,我为了把我自
己的情绪调节好。”(20191225XC)
“很低沉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发,发以前美好的,人生感慨一大堆,就是发
了心理还是不舒服的。之后冷静下来看到了就觉得自己很傻,就删呗,留着新加的朋友看
到就会觉得我情绪不稳定呀,就会对我有看法的。现在我也尽量让自己不发,烦了也不发,
憋着就好。”(20191223CC)
“我情绪变化特别快,会显得变化无常。所以我不会在朋友圈里边完全去展现自己,因
为我的情绪波动起伏太大,对于在正常线上的人来说我显得太不可控太不靠谱,所以我不
太会去表露。”(20191127W)

3.3.3“第三人”的评价与感受影响随和型表露浪漫关系

定量研究结果说明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无关,定性研究通过
深度访谈的方式探讨了随和型人格不影响自我表露的原因,同时发现存在低随和型个体和
高随和型个体都倾向于进行较少的浪漫关系自我表露行为的情况,下面将对这三种情况,
结合深度访谈所得出的数据进行阐释。
基于担心招来他人的恶意评论,低随和型的个体更不容易表露浪漫关系。随和性程度
低的个体往往认为他人存在敌意,与他人常常保持竞争的关系而不是合作的关系,在社交
媒体中,低随和型个体往往会认为发布有关浪漫关系的内容会引来他人的恶语评论,同时
会让他人感到厌倦,所以低随和型个体较高随和型个体更不容易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
系:
“就是我觉得经常发秀恩爱朋友圈的人会遭到朋友,就是背地里大家议论这个人可能就
是太油腻了,发太多,我觉得看得都有点审美疲劳之类的,所以我不想成为这种人,这是
真的,我不想成为这种人,这也是我不发朋友圈的原因。”(20191231XZ)
“有吧,就是不会担心别人的恶意评价就不敢去发吧,我会直接屏蔽掉,不想让前男友
知道我会直接屏蔽掉这样。”(20191231YYT)
基于考虑“第三人”的感受,高随和型个体不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高
随和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共情程度,因为公开的“秀恩爱”能够让浪漫关系以外的第三人
了解伴侣间的恋爱信息,社交媒体中的“第三人”会受到“秀恩爱”的影响,顾及到“第

3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人”的感受,避免朋友圈的好友感觉不适,高随和型个体会因此少发表露浪漫关系的朋
友圈:
“我会考虑别人怎么想,比如一个朋友最近失恋了,我会想我发这个什么会不会影响到
他的心情。”(20191127W)
“因为有些人如果他比较讨厌别人在朋友圈发这些的话,那可能会,因为可能我跟他关
系好的话,我可能会少发一点吧,就是不是什么都发。”(20191226K)
“朋友圈里会有很多单身的朋友,那你在情人节在朋友圈里肆无忌惮的发,而且不仅仅
你发,很多人都会发,他看到了也会不舒服的吧。就是单身的朋友比较多我就尽量不去打
扰人家,对吧,本来好好的,有人提醒我单身我就不高兴了就不好了吧。”(20191231NN)
基于与朋友圈中的好友关系密切,故不担心表露浪漫关系会对好友造成影响,于是
随和型人格对表露浪漫关系的影响较弱。高随和型个体因为与人友善程度高,与朋友关系
较好,认为发布有关浪漫关系的内容不会引起好友的厌恶以及令其反感,于是不会对表露
浪漫关系做更多干预,于是在此情况下,随和型人格不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我觉得还好呀,我觉得没什么呀,随和型跟我与朋友之间的相处有关系,感觉没什么
影响,谈恋爱后可能和朋友联系没这么密切了,可是我还是会努力去维持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还没有,我跟我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挺好的,他们都不会对我的男朋友产生很大的意见,
然后也很尊重我的想法,我跟他们相处就是比较平等吧,就他们也比较愿意听我说,基本
不会影响我秀恩爱。”(20191229XK)
而对于低随和型个体而言,基于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所以不担心表露浪漫关系会对他
人造成困扰,故随和型人格对自我表露的影响较弱。针对低随和型个体,因为与他人相处
时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与想法,所以在社交媒体上,低随和型个体不会考虑浪漫关系的自
我表露对“第三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不会影响在社交媒体中的“秀恩爱”行为:
“我觉得我会经常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我觉得应该不会吧,我反正是我不会因为说是别
人的感受而不去发,或者因为别人的感受去发这样子。就是我会觉得这是我的朋友圈,我
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考虑别人的感受很少,你不喜欢你就别看。”(20191224FA)

3.3.4“高要求”特征影响责任型人格表露浪漫关系

在定量研究阶段,宏观上数据显示责任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存
在相关关系,但是在深度访谈当中,笔者发现除了责任型人格不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有关

4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情形外,还存在着低责任型个体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和高责任型个体更不倾向于表露
浪漫关系的情形。下面将对以上三种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基于更倾向于追求享乐活动,低责任型个体会更多表露与伴侣经历的享乐活动。相较
于高责任型个体对自我的“高要求”,低责任型个体更倾向于追寻有趣、快乐以及轻松的
事情,低责任型个体在恋爱关系中与伴侣更多经历轻松愉快的事件,这些有趣的经历促使
低责任型个体将经历分享在社交媒体中,故基于追求享乐活动的特性,低责任型个体会更
多表露与伴侣共同经历的有趣的事件:
“玩得多有趣的东西多一点,好玩的东西多一点,就多发一点。”(20191226JA)
“喜欢享乐的话可能就有关系,就是朋友圈看起来都是吃喝玩乐,就没做正经事的感觉,
我甚至不会发那种社团活动的合照那种,发浪漫关系这种就觉得好玩就发。”(20191231XS)
基于对发布在社交媒体中的内容的“高要求”,高责任型个体会较少表露浪漫关系。
高责任型个体对生活表现出较高的要求、较强的自律性以及自控能力,高责任型个体认为
发布在社交媒体中的内容需要较为精致,对于浪漫关系中不符合审美要求的图片以及内容
会选择不发布,同时高责任型人格还会影响浪漫关系表露内容的选择以及排版形式:
“我有一些东西我觉得它没有达到我的审美要求我就不会发,但是我觉得有时候发朋友
圈的东西好蛮生活的,不一定要审美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但是一旦伴侣加进来以后,我
要是你跟伴侣没有特别好看的合照,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发,我就不会去发。”(20191231YY)
“我喜欢编辑,就是喜欢秀恩爱的朋友圈编辑得好一点,然后再发,因为我希望我的生
活还有我的感情都是往那个方向去的,就好像我心里面有一个标准吧,不好的东西就不发。”
(20191231JK)
基于只对学习和工作要求较高,对社交媒体内容不作要求,所以责任型人格不影响社
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部分高责任型的个体更多将精力投入在学习与工作中,对
于这两个领域的内容要求较高,而对于社交媒体的内容呈现以及社交媒体主页关注较少,
所以责任型人格对个体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影响较弱:
“针对工作或者学习方面的,可能就跟朋友圈的关系就不大,两者没什么联系。”
(20191231CC)
“我觉得不会(影响),我对学习的要求比较高,就是对自己,比如健身、思想层面各
方面的,对发一些‘秀恩爱’的东西,想发就发吧,也没有说一定要照片多好看,内容多么
积极向上,因为不一样,和他在一起真实就很好,哪怕只是街边摊吃串串,哈哈哈,也挺
好的。”(20191224HX)
4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5“追求新鲜”特征影响开放型个体表露浪漫关系

本文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无关,定性
研究阶段也探讨了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原因,同时访谈过程中,笔者也发现
了开放型个体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的情景,下面将对这两种情况,根据深度访谈得出的
数据进行原因分析。
基于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高开放型人格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好奇
心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与体验是开放型人格的特征。而高开放型个体会与伴侣拥有更多
新奇有趣的共同经历,这些有趣的经历促使高开放型个体将其分享在社交媒体中,从而表
露更多跟浪漫关系有关的事件:
“会,和她一起去玩得新鲜的东西多嘛,所以呢就会拍很多照片,拍了之后就会发朋友
圈让大家都看看。”(20191226XT)
“高开放型就是更加愿意去分享自己经历的事情,就是和男朋友一起经历的有趣的事
情,就是不喜欢遮遮掩掩藏着掩着的。”(20191226JA)
基于在社交媒体中尝试新奇玩法,高开放型个体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
系。高开放型个体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时,往往采用新奇的方式,随着社交媒体软
件功能的更新,高开放型个体会根据更新的功能进行浪漫关系表露,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心
尝试新鲜功能,一方面也是好奇伴侣在面对不同“秀恩爱”方式的反应:
“因为有些时候就是会去发一些比较新奇的朋友圈,特殊的与别人的不同的吧。我这个
人喜欢搞与别人不同的东西嘛,现在很多花式秀恩爱的,图片虽然还是图片吗,不过可以
9 宫格地放,和朋友圈背景呼应着放,玩法还是有的,看到了就忍不住去试试看嘛,很正
常。”(20191224FA)
“就是想让他感受一下不同的感觉的,就是取悦另外一半,用不同的方式,好奇心这一
块就是看他的反应。哈哈哈,这个挺好玩得,抖音上面也有各种玩男友的,就是想看他的
反应。”(20191231JK)
基于社交媒体使用已成为普遍的体验,开放型人格此时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无关。
开放型个人追求新体验,但由于社交媒体的引入时间较长,开放型个体已熟悉社交媒体的
各项功能,认为在社交媒体中进行自我表露的形式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新奇,所以开放型
人格不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秀恩爱也没有什么好有创意的,就是发照片而已,所以觉得没有什么影响了。”
4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1231CC)
“以前谈恋爱做过的现在就不想做了,朋友圈以前发得多吧,现在也发也没什么新意,
反正我们两个关系好就行了,这个......这个可能是厌倦了这种形式吧,就感觉没新意,就
这样了。”(20191223XD)

3.3.6 维护关系的压力影响男性表露浪漫关系

定量研究阶段发现,男性比女性在社交媒体中更多地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深度
访谈中,笔者设置了关于为什么男性更多进行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问题,同时在访谈过程
中,笔者还发现了女性进行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时的心理动机。下面将对这两种情况进行阐
释。
女性更倾向于认为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是对感情的重视与珍重,认为在社交媒
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是必然的行为,为了向伴侣展示对关系的重视,女性会更多地在社交媒
体中表露浪漫关系:
“他是很重视的,他很认真。”(20191224CC)
“就很开心,就觉得说和你这么久你还愿意把生活中的小事发出来,感觉她很珍重珍惜
这段感情。”(20191225K)
“看到自己的痕迹就觉得很开心,就觉这个人很喜欢自己”。(20191223JK)
“我个人觉得发到朋友圈中更真诚一点,就是收到礼物有可能我不是真的喜欢它,但是
我肯定会跟送我礼物的人说谢谢,但是发了朋友圈就说明我是真的喜欢它,不是那个应该
回复的谢谢。”(20191231HX)
基于女性伴侣的要求与压力,男性会更多遵从女方的要求而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在访谈过程当中发现,11 位男性中有 8 位反映自己表露浪漫关系都是在女方要求下进
行的,而男性表示女性伴侣常常向自己表达希望能多发有关浪漫关系的朋友圈的愿望,而
自己较少有此愿望,男女双方甚至因为“秀恩爱”观念的不一而多次发生争执:
“对方有表达过希望我在朋友圈秀恩爱。”(20191223XD)
“不过大多数是女朋友让我发,她觉得我很久没发了就让我发一下,平时出去吃饭她也
会让我秀一下,就是说你好久没发了,没以前那么多了,她会想让我发吧。”(20191225K)
“情侣头像,会但是从来都不是我想去使用,一般都是女朋友提出来。”(20191211XT)
“用过情侣头像,这个我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就是我女朋友想用,然后大部分我

4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遵循他的意愿的,就是她比较想用,然后我觉得也挺好看的,然后就用了,对于头像的
这件事。”(20191211FA)
“一方是觉得可以秀一下,另外的方面可能是女朋友给的一些压力吧。”(20191223XZ)

3.4 研究小结

在对深度访谈文本进行编码与分析之后发现,对于外向型个体而言,社交因素影响其
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存在两种影响情况,第一种是外向型人格对浪漫关系的自我
表露持正向影响,高外向型个体将在朋友圈发布内容看作为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外向
型个体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分享生活等方式进行社交,其中表露浪漫关系是分享生活的组成
部分,所以高外向型个体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同时低外向型个体较排斥与不熟悉的好
友分享生活,他们认为社交媒体中存在大量不熟悉的个体,所以低外向型个体更不容易在
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我表露,包括浪漫关系的表露。第一种情况是对 RQ1 的回答。第二种情
况为外向型人格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产生影响,部分外向型个体会将在社交媒体中表
露生活信息与表露浪漫关系区隔开,他们认为,表露生活信息为基于社交原因,然而表露
浪漫关系是根据浪漫关系本身而定,与关系、感情好坏有关,与社交无关,所以在此情境
下,外向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无关。在与被试深度交流中发现,个体线下生
活中的人格特质与在社交媒体中表现出的人格特质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如今测量五
大人格的量表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行为而设计的,从而会出现现实生活中表现出高外向型人
格特点的个体,在社交媒体中表现出低外向型的人格特点,从而影响定量研究的测量结果。
针对神经质型人格,深度访谈结果解释了神经质型人格正向影响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
原因。基于情绪宣泄的原因,当神经质型个体处于消极的情绪时,表露浪漫关系成为情绪
的宣泄口,如同日记一般,通过记录与宣泄进行自我调节;当神经质型个体处于亢奋的情
绪时,表露浪漫关系也为情绪的宣泄口,通过发布朋友圈表达内心亢奋的情绪,所以在社
交媒体中,神经质型人格正向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而访谈过程中,笔者也发现,神
经质型个体会有更多整饰行为,常常在情绪波动阶段发布大量朋友圈,当情绪恢复后又会
对朋友圈进行大量删除。所以对于 RQ2,神经质型人格因为情绪宣泄原因而更多地进行浪
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对于随和型人格而言,社交媒体中的“第三人”因素是影响其表露浪漫关系的主要因素。
访谈过程中发现随和型影响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低随和型个体较

4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少发布有关浪漫关系的信息的情况,高随和型个体基于对社交媒体中第三人的考虑与关
心,会选择少发或者不发布有关浪漫关系的信息,由于低随和型个体往往认为发布浪漫关
系朋友圈会招来恶语评论,所以会减少对浪漫关系的表露。第二种情况为高随和型个体为
了照顾朋友圈中”第三人”的感受而少表露浪漫关系,此情境下,随和型人格会对浪漫关系
的自我表露产生负向影响。同时访谈结果也解释了随和型人格不影响浪漫关系表露的原
因,高随和型个体因与好友关系密切,并不认为好友会受到自身表露浪漫关系的影响,而
低随和型个体因不在乎“第三人”会受到自身表露浪漫关系的影响,在这两种情境下,随和
型人格不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回答了 RQ3。
针对责任型人格,“高要求”的性格特征影响责任型人格表露浪漫关系,具体在访谈过
程中发现存在两种影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责任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呈负相关情
况,当个体认为社交媒体上的内容也需要达到很高的要求时,高责任型个体则会对与伴侣
的合照与视频进行审视,只有符合审美要求的合照才会进行发布,此时责任型人格对浪漫
关系的自我表露有负向影响。而低责任型个体基于对轻松享乐的活动感兴趣,会更多地与
伴侣经历有趣好玩的事情,促进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将有趣的共同经历发布出来,此时责任
型人格也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呈负相关关系。第二种情况为责任型人格不影
响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情况,当个体只对学习与工作持高要求,认为社交媒体
中的内容只是生活内容,没必要做到精致无瑕时,责任型人格与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不产
生影响,第二种情况回答了 RQ4。
针对开放型人格,好奇的性格特征影响其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访谈结果发现
开放型人格存在两种影响情况,第一种是开放型人格对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产生正面影
响。高开放型个体会追逐社交媒体软件的新功能,依附新功能进行新型的浪漫关系自我表
露,同时出于好奇的目的观察伴侣面对不同类型“秀恩爱”的反应。除此之外,高开放型的
个体会与伴侣有更多探索新鲜事物的经历,促使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浪漫关系中的有趣
经历,在这两种情境下,开放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呈正相关关系。第
二种情况为开放型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关,当社交媒体的功能对于大众来讲已经司
空见惯时,开放型人格开始认为在社交媒体表露浪漫关系已无新意时,开放型人格与在社
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便不再有关,第二种情况回答了 RQ5。
关于性别与“秀恩爱”的关系,维护关系的压力和需求影响个体表露浪漫关系。当女性
认为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表示对对方的喜爱,表示对关系的珍重时,女性会选择更
多地进行浪漫关系的表露,而当女性将此愿望强加于男性身上时,男性则会因压力而进行
4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更多地表露关系。所以对于 RQ6,男性因为维护关系的压力而更多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

4.结语

4.1 结论与讨论

4.1.1 外向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

从统计数据上看,外向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呈正向影响,高外向
型的个体更倾向于表露浪漫关系,定性研究结果对其做出了解释。因为高外向型个体将在
社交媒体中分享生活作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表露浪漫关系也包含在分享生活的范畴
当中,高外向型个体强社交的特点使得其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中分享有关浪漫关系的动态。
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低外向型个体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的程度较低,深度访谈当中
发现,那是因为低外向性的特质使得个体较为排斥向不熟悉的朋友分享生活,而微信朋友
圈中存在大量弱关系,所以低外向型个体分享生活的意愿以及程度较低,分享与揭露浪漫
关系的信息可能性也较低。这与 Correa 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研究发现外向型人格正向预
测社交媒体的使用,包括状态更新、发布图片等197,Marshell 等人的研究说明外向型个体
频繁更新自己的社交活动和每日生活内容是由于他们有沟通和连接他人的需求198。
定性研究阶段还发现了外向型人格不影响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情况,结果发现,即使
外向型个体有通过分享生活而达到社交的需求,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分享浪漫关系有关内容
能达成社交的目的。他们认为分享浪漫关系有关内容只与浪漫关系的感情好坏,只与关系
本身有关,表露浪漫关系是出于对伴侣的喜爱,所以在此情况下,外向型人格与浪漫关系
自我表露无关。这解释了 Marshell 等人(2015 年)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外向型人格不影
响表露浪漫关系相关主题的内容。
本文通过混合方法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定量研究阶段,被试通过量表测
试,得出结果为高外向型人格特质,而在定性研究阶段,该被试表示,他自身在线下面对
面生活中确实为高外向型人格,但是在线上社交媒体环境中,他却成为低外向型人格,因
为线上与线下环境的不同,个体会出现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双重人格199。网络人格是随
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在网络上交往频率提高而形成的,它是指个体在网络交往过程中
4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表现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200。Kanfer 等人认为,网络人格的评估模式需结合当前人格评
估模式与网络人格发展程度而制定,网络人格评估模式能更好地阐释网络中个体的交往方
式201。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探讨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现实人格的
测量工具,忽视了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差异。同时因为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差异,可
能影响已往定量研究中的数据准确性,出现得出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对于研究人格与网络
中传播现象的文章应该采用怎样的人格评估模型以及如何结合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还需
后续研究进行讨论与完善。

4.1.2 神经质型人格正向预测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

根据定量分析结果,笔者发现,神经质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有正向
影响,定性研究解释了其中原因。高神经质型个体情绪容易波动,常常体验时而亢奋时而
阴郁的情绪,此时社交媒体充当了情绪的宣泄口。当高神经质型个体情绪亢奋时,他们会
倾向于将正面的情绪表现出来,而当个体体验阴郁情绪时,他们也会将自己内心想表达的
话记录在朋友圈当中,作为调节情绪的方式。这与 Seidman 的研究结论相符,研究显示,
神经质型人格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进行情绪性表露202。然而有研究认为,神经质型人格
与社交媒体使用正相关的原因是,社交媒体能够弥补神经质型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缺
失,社交媒体能够帮助神经质型个体寻求关注与社会支持203,减缓孤独感204。这些原因在
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

4.1.3 随和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影响

本研究中统计数据显示,随和型人格不影响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通过对
定性数据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原因。对于高随和型个体而言,他们往往与好友关系较为密
切,将浪漫关系有关内容发布到朋友圈时,他们认为好友们都会持正面评论且不会因此对
他们造成不良影响,好友们的观看并不会影响其发布有关浪漫关系的朋友圈,所以高随和
型个体认为随和型人格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无关。而对于低随和型个体而言,他
们往往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纵使认为发布表露浪漫关系的朋友圈可能会引起好友的反
感,但是他们仍然不会因此而改变表露或者不表露的行为。此时,随和型人格不影响社交
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这个结论也与 Bachrach 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以往研究显示,
随和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自我表露有关,其中原因本文在定性研究阶段做出了分析。研究

4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现,低随和型个体往往认为他人存在敌意,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之后往往会担忧
招来他人的恶语评论,所以低随和型个体倾向于少发或者不发有关浪漫关系的朋友圈。而
高随和型的个体往往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在社交媒体中,高随和型个体担心浪漫关系的自
我表露会使得朋友圈中的“第三人”感到不适,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高随和型个体会减少
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或者对降低表露的深度。此时随和型人格反向影响浪漫关系的自我表
露,结论与 Hollenbaugh 和 Ferris(2014)的研究结果相符。

4.1.4 责任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影响

从统计数据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责任型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无相关
关系,定性研究解释了原因。高责任型个体往往将高要求集中在学习与工作方面,对于社
交媒体的关注度较少,所以对于社交媒体的管理以及要求也较低,此时责任型人格与浪漫
关系的自我表露无关,这与 Lee 等人的解释一致。他们认为高责任型会更专注于自己的任
务,尽量避免社交媒体的干扰,所以责任型人格不影响个体发布图片或者更新主页205。
定性研究还发现了责任型人格对于社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的负向影响。对于低责任
型个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做较为有趣、轻松的事情,所以他们与伴侣会有更多好玩的经
历,而这些好玩有趣的经历在某种层度上促使个体将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分享给好友,
此时,低责任型人格促进了社交媒体上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而对于高责任型个体来说,
如果高要求涉及到朋友圈的内容以及形式,每当个体想要发布与伴侣的照片或视频等内容
时,都会对其进行审美判断,如果不符合高责任型个体的要求,他们会选择不发布。这种
情况下,责任型人格对浪漫关系的表露造成了负向影响。上述两种情形以及个体心理活动
解释了责任型人格反向预测了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行为206的原因。

4.1.5 开放型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无影响

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宏观层面上,开放性人格与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无关。
定性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开放型个体认为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实践无非是发发
照片,写写文字,并无更多新意可言,所以开放型人格不对自我表露产生影响。然而定性
研究结论中还发现了开放型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证据。高开放型的个
体认为,自己更倾向于追寻新奇事物,也更倾向于与伴侣一起探索新鲜事物,所以与伴侣
会有很多有趣、好玩以及新奇的经历,这些经历促使个体与朋友圈的好友分享,所以此时

4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开放型与浪漫关系的表露呈正相关关系。同时,高开放型个体会随着社交媒体软件的功能
更新而研发更多更新的玩法,更多新奇的“秀恩爱”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好奇心,高
开放型个体也渴望知道伴侣在面对不同“秀恩爱”形式时的不同反应,所以此时开放型人
格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这为解释 Amichai 和 Vinitzky(2010)的研
究结论提供了证据。

4.1.6 男性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

定量研究结论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表露浪漫关系,这个结论与以
往研究结论截然相反。Dindia 和 Allen(1992 年)以及 Mod(2010 年)的研究结果都指向
女性更倾向于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定性研究结论给出了回答,由于女性更倾向于认
为在社交媒体表露浪漫关系是证明关系的仪式,是表明对方重视这段感情的证据,所以女
性往往要求男性在社交媒体中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此时男性出于压力下不得不进行
表露,然而这种表露为被动的自我表露而不是主动的自我表露。Mod 的研究结果也说明,
如果不是因为女性伴侣的压力,男性会较少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浪漫关系。所以,在本研究
中,男性受制于维护关系的压力而更多地进行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4.2 不足与展望

虽然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影响社交媒体自我表露的因素以及影响
机制,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第一,本文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被试覆盖 12 个省份,
但江西省占比较高,相对于全国省份总量而言,样本地区代表性不高,抽样方式的不足可
能影响定量研究中数据的准确性,影响定量研究的结论。第二,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研
究了五大人格与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关系,未能深入探讨更多人格,如自恋(narcissism)、
自尊(self esteem)等,未能深入研究人格与线上自我表露的因果关系。人格评估模型除了
五大人格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人格特质,在未来研究中加入更多自变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
究,有利于从更全面地理解人格对社交媒体中浪漫关系自我表露的影响。第三,本文采用
国际人格题库来测量五大人格,测量工具中题项的设定是按照现实生活的经验而来,故测
量的是个体的现实人格。由于个体可能存在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双重人格,本文研究的是
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现象,单一采用测量现实人格的测量工具,忽略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
影响关系,可能造成定量研究中数据准确性不足,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第四,本文研究对
4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象为大学生,未能涉及更大范围的群体,研究结论仅适用于大学生群体,无法推及更大群
体。

后续研究需完善抽样方法,尽可能覆盖更多被试,使得研究结论能够推及更大的群体。
完善理论模型,加入更多维度的人格进行研究,同时对于中介作用、影响机制做更深入探
讨。后续研究还需分析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关系,分析在研究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现象时
应采用何种人格测量模型,完善研究中的测量工具,扩大调查群体,进一步提高和深化研
究。

5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注释

1 Greene K, Derlega V J, Mathews A. Self-disclosure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J].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6: 409-427.
2 Derlega V J, Metts S, Petronio S. Margulis (1993)[J].
3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Folk-Barron L. Reasons for and against disclosing
HIV-seropositive test results[J]. 1997.
4 Parks M R, Floyd K.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6, 1(4): JCMC144.
5 谷玲玲. 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J]. 資訊社會研究, 2013, 24: 1-26.
6 Mod G B B A. Reading romance: The impact Facebook rituals can have o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2010 (2): 61-77.
7 张雯宜. 影像传播与亲密关系: 社交网络秀恩爱仪式研究 [D][D]. 复旦大学, 2014.
8 Hollenbaugh E E, Ferris A L.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s, social
cohesion, and mo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 50-58.
9 Dindia K, Allen M. 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losure: 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2(1): 106.
10 Gibbs J L, Ellison N B, Heino R D. Self-presentation in online personals: The role of
anticipated future interaction, self-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success in Internet dating[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6, 33(2): 152-177.
11 Rosen L D, Cheever N A, Cummings C, et al. The impact of emotionality and self-disclosure
on online dating versus traditional dat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5):
2124-2157.
12 Reis H T, Shaver P.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J].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88.
13 Laurenceau J P, Barrett L F, Pietromonaco P R.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5): 1238.
14 Manne S, Ostroff J, Rini C, et al.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model of intimacy: The rol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partner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4, 18(4): 589.
15 Park N, Jin B, Jin S A A. Effects of self-disclosure on relational intimacy in Facebook[J].

5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5): 1974-1983.


16 Cozby P C. Self-disclosure, reciprocity and liking[J]. Sociometry, 1972: 1
17 Collins N L, Miller L C.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116(3): 457.
18 Sprecher S. The effects of self-disclosure given and received on affection for an intimate
partner and st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87,
4(2): 115-127.
19 Newman H. Communication within ongo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81, 7(1): 59-70.
20 Jiang L C, Bazarova N N, Hancock J T. The disclosure–intimacy link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 attributional extension of the hyperpersonal model[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1, 37(1): 58-77.
21 Kashian N, Jang J, Shin S Y, et al.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7, 71: 275-283.
22 Komarovsky M, Philips J H. Blue-collar marriage[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7.
23 Hendrick S S. Self-disclosur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 40(6): 1150.
24 Gilbert S J. Self disclosure, intimacy and communication in families[J]. Family Coordinator,
1976: 221-231.
25 Chelune G J, Vosk B N, Waring E M, et al. Self‐disclos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rital
intimacy[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984, 40(1): 216-219.
26 Chelune G J, Rosenfeld L B, Waring E M. Spouse disclosure patterns in distressed and
nondistressed couple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985, 13(4): 24-32.
27 Cupach W R, Metts S. Sexual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M]//Sexuality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Press, 2014: 109-126.
28 Byers E S, Demmons S. Sexual satisfaction and sexual self‐disclosure within dating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99, 36(2): 180-189.
29 MacNeil S, Byers E S. Role of sexual self-disclosure in the sexual satisfaction of long-term
heterosexual couples[J].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9, 46(1): 3-14.
30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Greene K, et al. Reasons for HIV disclosure/nondisclosur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Testing a model of HIV–disclosure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23(6): 747-767.
31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Mathews A, et al. Why does someone reveal highly personal
5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nformation? Attributions for and against self-disclosure in close relationships[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008, 25(2): 115-130.
32 Sparrevohn R M, Rapee R M. Self-disclosure,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intimacy with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of people with social phobia[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9,
47(12): 1074-1078.
33 Mikulincer M, Nachshon O.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1(2): 321.
34 Fox J, Warber K M.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uncertainty, and partner surveillance on Facebook[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4, 17(1): 3-7.
35 倪倩倩, 周利华, 王维利, 等. 妇科癌症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自我表露, 亲密关系的调
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5): 529-533.
36 罗群, 王维利, 周利华, 等. 癌症患者与配偶亲密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11): 1352-1356.
37 自我表露对乳腺癌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亲密关系和自我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
38 Sproull L, Kiesler S. 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 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32(11): 1492-1512.
39 Walther J B. Anticipated ongoing interaction versus channel effects on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4,
20(4): 473-501.
40 Walther J B.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2, 19(1): 52-90.
41 Walther J B.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6, 23(1): 3-43.
42 Zhao X, Schwanda Sosik V, Cosley D. It's complicated: how romantic partners use
facebook[C]//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12: 771-780.
43 谢笑春, 孙晓军, 周宗奎. 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 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2): 272-281.
44 谢新洲, 安静. 社交媒体用户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分析[J]. 出版科学, 2016, 24(1): 10.
45 周林、范海玲:《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路交往动机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
2012 年第 8 期。
5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6 Fox J, Warber K M, Romantic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Facebook: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merging Adults' Perceptions, Motives, and Behavio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Vol.16, No.1, 2013, pp.3-7.
47 Carson S D. Why Individuals Engage in 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on Facebook[D]. ,
2014.
48 Murstein B I, Adler E R. Gender differences in power and self‐disclosure in dating and
married couples[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5, 2(3): 199-209.
49 Rubin Z, Hill C T, Peplau L A, et al. Self-disclosure in dating couples: Sex roles and the ethic
of openness[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80: 305-317.
50 Fox J, Warber K M. Romantic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Facebook: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merging adults' perceptions, motives, and behaviors[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3, 16(1): 3-7.
51 Tokunaga R S. Social networking site or social surveillance site? 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interpersona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2): 705-713.
52 Muise A, Christofides E, Desmarais S.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 ever wanted: Does
Facebook bring out the green-eyed monster of jealousy?[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9,
12(4): 441-444.
53 Mod G B B A. Reading romance: The impact Facebook rituals can have o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2010 (2): 61-77.
54 Seidman G, Langlais M, Havens A. Romantic relationship-oriented Facebook activitie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belonging needs[J].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2019, 8(1): 52.
55 Fox J, Osborn J L, Warber K M. Relational dialectics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role of
Facebook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escalation, maintenance, conflict, and dissolu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5: 527-534.
56 Van Ouytsel J, Van Gool E, Walrave M, et al. Exploring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ithi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dating experienc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55: 76-86.
57 Billedo C J, Kerkhof P, Finkenauer C.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in long-distance and geographically close romantic relationships[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5, 18(3): 152-157.
58 Hand M M, Thomas D, Buboltz W C, et al. Facebook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timacy
and couple satisfaction associated with online social network use[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5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3, 16(1): 8-13.


59 McDaniel B T, Drouin M, Cravens J D.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hide? Infidelity-related
behaviors on social media site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7,
66: 88-95.
60 Helsper E J, Whitty M T. Netiquette within married couples: Agreement about acceptable
online behavior and surveillance between partne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916-926.
61 Berger D, Fukunishi I.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psoriasis[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7,
80(3): 877-878.
62 Tupes E C, Christal R E. Recurrent personality factors based on trait rating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2, 60(2): 225-251.
63 Norman W T.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ratings[J].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3, 66(6): 574.
64 Mowen J C, Spears N. Understanding compulsive buy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hierarch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999, 8(4): 407-430.
65 Digman J M.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0, 41(1): 417-440.
66 Costa P T, McCrae R R.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1): 5.
67 Amichai-Hamburger Y. Internet and personalit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
18(1): 1-10.
68 Amichai-Hamburger Y, Ben-Artzi E. Loneliness and Internet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 19(1): 71-80.
69 Correa T, Hinsley A W, De Zuniga H G.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2): 247-253.
70 Bachrach Y, Kosinski M, Graepel T, et al. Personality and patterns of Facebook
usage[C]//Proceedings of the 4th annual ACM web science conference. ACM, 2012: 24-32.
71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72 Hollenbaugh E E, Ferris A L.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s, social
cohesion, and mo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 50-58.
73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5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74 肖君政, 江光荣. 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D]. , 2006.
75 Hazan C, Shaver P.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511.
76 Bowlby J. The Bowlby-Ainsworth attachment theory[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79, 2(4): 637-638.
77 Bartholomew K. Adult attachment processes: Individual and couple perspectives[J].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1997, 70(3): 249-263.
78 Bakker W, Van Oudenhoven J P, van der Zee K I. Attachment styles, personality, and Dutch
emigrants'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18(5): 387-404.
79 Keelan J P R, Dion K K, Dion K L.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 of a
self-disclosure explan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1998, 30(1): 24.
80 曲晓艳, 甘怡群.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D]. , 2012.
81 Neyer F J, Voigt 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network effect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dyadic 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18(4): 279-299.
82 Saslow L R, Muise A, Impett E A, et al. Can you see how happy we are? Facebook image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3, 4(4):
411-418.
83 White J K,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7): 1519-1530.
84 Malouff J M, Thorsteinsson E B, Schutte N S, et al.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f intimate partner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0, 44(1): 124-127.
85 孟雅雯. 大学生浪漫关系研究述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1): 39.
86 曾玲娟, 韦丹茜. 青少年浪漫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
科学版), 2019 (5): 18.
87 Sternberg R 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2): 119.
88 Hazan C, Shaver P.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511.
89 Markey P M, Markey C N. Romantic ideals, romantic obtainment, and relationship

5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xperiences: The complementarity of interpersonal traits among romantic partners[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7, 24(4): 517-533.
90 Bucx F, Seiffge-Krenke I.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intra-ethnic and inter-ethnic adolescent
couples in Germany: The role of attachment to parents, self-esteem,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skil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10, 34(2): 128-135.
91 Shulman S, Scharf M, Livne Y, et al. Patterns of romantic involvement among emerging
adults: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and precurs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13, 37(5): 460-467.
92 刘文, 毛晶晶 . 青少年浪漫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7):
1011-1019.
93 孟雅雯. 大学生浪漫关系研究述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1): 39.
94 Jourard S M. Self-disclosure: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transparent self New York[J].
NY: Wiley-Interscience, 1971.
95 Greene K, Derlega V J, Mathews A. Self-disclosure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J].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6: 409-427.
96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Greene K. Self-disclosure and starting a close relationship[J].
Handbook of relationship beginnings, 2007: 153-74.
97 Communication, intimac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M]. Elsevier, 2013.
98 Carson S D. Why Individuals Engage in 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on Facebook[D]. ,
2014.
99 Mod G B B A. Reading romance: The impact Facebook rituals can have o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2010 (2): 61-77.
100 Funder D C, Furr R M, Colvin C R. The Riverside Behavioral Q‐sort: A tool for the
description of 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0, 68(3): 451-489.
101 McCrae R R, Costa Jr P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7, 52(5): 509.
102 Tupes E C, Christal R E. Stability of personality factors based on trait ratings[J]. No. 61-97.
USAF ASD Tech. Rep, 1961.
103 Costa P T, McCrae R R.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1): 5.
104 Costa P T, McCrae R R.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1): 5.
105 Costa P T, McCrae R R.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5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ersonality Inventory[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1): 5.


106 John O P, Srivastava S.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1999, 2(1999): 102-138.
107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08 Creswell J W, Clark V L P.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M]. Sage
publications, 2017.
109 Smith J K. Quantitative versu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issue[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3, 12(3): 6-13.
110 Rossman G B, Wilson B L. Numbers and words: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 single large-scale evaluation study[J]. Evaluation review, 1985, 9(5): 627-643.
111 Creswell J W, Clark V L P.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M]. Sage
publications, 2017.
112 Steckler A, McLeroy K R, Goodman R M, et al. Toward 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n introduction[J]. 1992.
113 Fielding N, Fielding J L, Fielding J L. Linking data[M].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6.
114 Morse J M. Principles of mixed methods and multimethod research design[J]. Handbook of
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2003, 1: 189-208.
115 Tashakkori A, Teddlie C, Teddlie C B. Mixed methodolog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M]. Sage, 1998.
116 Creswell J W, Plano Clark V L, Gutmann M L, et al. Advance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s[J]. Handbook of 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2003, 209: 240.
117 Hanson W E, Creswell J W, Clark V L P, et al.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5, 52(2): 224.
118 Correa T, Hinsley A W, De Zuniga H G.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2): 247-253.
119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20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5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1 Malouff J M, Thorsteinsson E B, Schutte N S, et al.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f intimate partner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0, 44(1): 124-127.
122 White J K,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7): 1519-1530.
123 Hollenbaugh E E, Ferris A L.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s, social
cohesion, and mo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 50-58.
124 Bakker W, Van Oudenhoven J P, van der Zee K I. Attachment styles, personality, and Dutch
emigrants'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18(5): 387-404.
125 Keelan J P R, Dion K K, Dion K L.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 of a
self-disclosure explan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1998, 30(1): 24.
126 曲晓艳, 甘怡群.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D]. , 2012.
127 Amichai-Hamburger Y. Internet and personalit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
18(1): 1-10.
128 Butt S, Phillips J G. Personality and self reported mobile phone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2): 346-360.
129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 578-586.
130 White J K,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7): 1519-1530.
131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 578-586.
132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33 Judge T A, Ilies R.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o performance motiv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4): 797.
134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35 Marshall T C, Bejanyan K, Di Castro G, et al. Attachment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Facebook‐related jealousy and surveillan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0(1): 1-22.


136 Carson S D. Why Individuals Engage in 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on Facebook[D]. ,
2014.
137 曲晓艳, 甘怡群.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D]. , 2012.
138 Bachrach Y, Kosinski M, Graepel T, et al. Personality and patterns of Facebook
usage[C]//Proceedings of the 4th annual ACM web science conference. ACM, 2012: 24-32.
139 Hughes D J, Rowe M, Batey M, et al. A tale of two sites: Twitter vs. Facebook and the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social media usag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2):
561-569.
140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41 Hollenbaugh E E, Ferris A L.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s, social
cohesion, and mo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 50-58.
142 Donnellan M B, Conger R D, Bryant C M. The Big Five and enduring marriage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4, 38(5): 481-504.
143 Malouff J M, Thorsteinsson E B, Schutte N S, et al.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f intimate partner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0, 44(1): 124-127.
144 Schmitt D P, Alcalay L, Allensworth M, et al. 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 Are models of self and of other pancultural construct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4, 35(4): 367-402.
145 Ryan T, Xenos S. Who uses Facebook?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Five, shyness, narcissism, loneliness, and Facebook usag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5): 1658-1664.
146 Moore K, McElroy J C.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Facebook usage, wall postings, and
regre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1): 267-274.
147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48 Lee E, Ahn J, Kim Y J.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presentation at Facebook[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69: 162-167.
149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6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50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51 MARSHALL L E, Serran G, Cameron C. A group satisfaction scale[J]. Unpublished
manuscript available from the first author. www. rockwoodpsyc. com, 2010.
152 Schmitt D P. The Big Five related to risky sexual behaviour across 10 world regions:
Differential personality associations of sexual promiscuity and relationship infidel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18(4): 301-319.
153 Costa P T, McCrae R R.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2, 4(1): 5.
154 John O P, Srivastava S.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1999, 2(1999): 102-138.
155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 578-586.
156 Correa T, Hinsley A W, De Zuniga H G.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2): 247-253.
157 Amichai-Hamburger Y, Vinitzky G. Social network use and personalit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6): 1289-1295.
158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59 Moore K, McElroy J C.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Facebook usage, wall postings, and
regre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1): 267-274.
160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61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 578-586.
162 Wang J L, Jackson L A, Zhang D J,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self-esteem, narcissism, and sensation-seeking to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use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6): 2313-2319.
6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3 Goldberg L R, Johnson J A, Eber H W,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domain personality measure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6, 40(1):
84-96.
164 Jourard S M. Self-disclosure.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Transparent Self, Wiley
Interscience, 1971.
165 孙传英. 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研究综述[J]. 科教导刊 (中旬刊), 2012 (1):
142.
166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 578-586.
167 Dindia K, Allen M. 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losure: 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2(1): 106.
168 Mod G B B A. Reading romance: The impact Facebook rituals can have o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2010 (2): 61-77.
169 Elm M S. Young people's presentations of relationships in a Swedish Internet community[J].
Young, 2007, 15(2): 145-167.
170 Mod G B B A. Reading romance: The impact Facebook rituals can have o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2010 (2): 61-77.
171 Helsper E J, Whitty M T. Netiquette within married couples: Agreement about acceptable
online behavior and surveillance between partne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 916-926.
172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73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74 White J K,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7): 1519-1530.
175 Hazan C, Shaver P.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511.
176 Bowlby J. The Bowlby-Ainsworth attachment theory[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79, 2(4): 637-638.
177 Bartholomew K. Adult attachment processes: Individual and couple perspectives[J]. British
6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1997, 70(3): 249-263.


178 Bakker W, Van Oudenhoven J P, van der Zee K I. Attachment styles, personality, and Dutch
emigrants'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 18(5): 387-404.
179 Keelan J P R, Dion K K, Dion K L.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 of a
self-disclosure explan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1998, 30(1): 24.
180 曲晓艳, 甘怡群.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D]. , 2012.
181 Marshall T C, Bejanyan K, Di Castro G, et al. Attachment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Facebook‐related jealousy and surveillan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3, 20(1): 1-22.
182 Carson S D. Why Individuals Engage in 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on Facebook[D]. ,
2014.
183 曲晓艳, 甘怡群.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D]. , 2012.
184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85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86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87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88 Hollenbaugh E E, Ferris A L.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aits, social
cohesion, and mo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0: 50-58.
189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190 Correa T, Hinsley A W, De Zuniga H G.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2): 247-253.
191 Fox J, Warber K M, Makstaller D C. The role of Facebook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6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evelopment: An exploration of Knapp’s relational stage model[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3, 30(6): 771-794.
192 Creswell J W, Creswell J 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velopments, debates, and
dilemmas[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s: Foundations and methods of inquiry, 2005: 315-326.
193 Ivankova N V, Creswell J W, Stick S L. Using mixed-methods sequential explanatory
desig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 Field methods, 2006, 18(1): 3-20.
194 White J K,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7): 1519-1530.
195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之因素結構探討[D]. , 2015.
196 彭文波, 徐陶.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2, 4(04): 2012.
197 Correa T, Hinsley A W, De Zuniga H G.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2): 247-253.
198 Marshall T C, Lefringhausen K, Ferenczi N. The Big Fiv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as
predictors of the topics people write about in Facebook status updat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85: 35-40.
199 彭文波, 徐陶.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2 (4): 13-15.
200 周洪英, 孙崇勇. 网络, 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关系思考[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3(3): 113-114.
201 Kanfer A, Tanaka J S. Unraveling the web of personality judgment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s on personality assess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3, 61(4): 711-738.
202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203 Ross C, Orr E S, Sisic M, 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2): 578-586.
204 White J K, Hendrick S S, Hendrick C. Big five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construc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7): 1519-1530.
205 Lee E, Ahn J, Kim Y J.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presentation at Facebook[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4, 69: 162-167.
206 Seidman G. Self-presentation and belonging on Facebook: How personality influences
social media use and motivat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 54(3):
402-407.

6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蒋索, 邹泓, 胡茜.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01): 114-123.


[2] 张丹如. 自我表露研究综述[D]. , 2011.
[3] 吴巧云, 牛晶晶, 魏红艳. 网络情境下的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2(27): 74-77.
[4] 谢笑春, 孙晓军, 周宗奎. 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 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2): 272-281.
[5] Manne S, Ostroff J, Rini C, et al.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model of intimacy: The rol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partner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4, 18(4): 589.
[6] Laurenceau J P, Barrett L F, Pietromonaco P R.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5): 1238.
[7] Sprecher S. The effects of self-disclosure given and received on affection for an intimate
partner and st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87,
4(2): 115-127.
[8] Farrer J, Gavin J. Online dating in Japan: A test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9, 12(4): 407-412.
[9] Billedo C J, Kerkhof P, Finkenauer C.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in long-distance and geographically close romantic relationships[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5, 18(3): 152-157.
[10] Fox J, Warber K M. Romantic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Facebook: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merging adults' perceptions, motives, and behaviors[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3, 16(1): 3-7.
[11] Fox J, Osborn J L, Warber K M. Relational dialectics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role
of Facebook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escalation, maintenance, conflict, and dissolu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5: 527-534.

6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大学生人格与社交媒体浪漫关系自我表露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是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人格与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特别邀请您来参加我的调查,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都会成为我研究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的方式,您在问卷中所作任何回答将予以保密。最后,十分感谢您对
我调研工作的配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填写说明:1. 请根据自身情况在相应的位置划“√ ”。

A 微信使用情况
A1 接触微信的时长
(1)未曾使用过微信
(2)t<1 年
(3)1≤t<2 年
(4)2≤t<3 年
(5)3≤t<4 年
(6)t≥4 年

A2 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
(1)t=0 小时
(2)0<t<1 小时
(3)1≤t<2 小时
(4)2≤t<3 小时
(5)3≤t<4 小时
(6)t≥4 小时

6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 人格情况
请根据自身情况在符合的选项框里划“√ ”。

非常不准确 不太准确 不确定 比较准确 非常准确

1. 聚会中活跃气氛的中心人物
2. 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
3. 面对事情,总是做好了准备
4. 很容易感到紧张
5. 有丰富的词汇量
6. 话不多
7. 对于别人充满兴趣
8. 总是丢三落四
9. 常感觉很放松
10. 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11. 在他人面前感觉很自在
12. 会羞辱别人
13. 注重细节
14. 会担心很多事情
15. 有丰富的想象力
16. 喜欢呆在幕后
17. 同情别人的感受
18. 总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19. 很少感到忧郁
20. 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
21. 总是首先与他人发起对话
22. 对于别人的问题不感兴趣
23. 能立即把家务事做完
24. 很容易分心
25. 常有出色的想法
26. 没什么话可以说
27. 很容易心软
28. 总是忘记把东西放回原处
29. 很容易不开心
30. 没什么想象力
31. 在派对上会与很多不同的人交谈
32. 对他人不敢兴趣
33. 喜欢把事情按秩序安排好
34. 情绪经常变化

6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 能够很快地理解事物
36. 不喜欢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37. 愿意为他人花时间
38. 容易逃避责任
39. 情绪波动频繁
40. 会使用很难的词语
41. 不介意成为焦点人物
42.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
43. 遵循计划行事
44. 很容易被惹生气
45. 会常常回想过往的事情
46. 在陌生人面前很安静
47. 让周围的人感到舒服
48. 对待工作很严格
49. 经常感觉忧郁
50. 总是满脑子的主意

C 个人信息
C1 您的性别是?
(1)男 (2)女
C2 您的年龄是?
(1)17 岁及以下 (2)18-20 岁 (3)21-23 岁 (3)23-25 岁 (4)25 岁以

C3 您所在的年级?
(1)大学本科生 (2)硕士研究生 (3)博士研究生
C4 您的联系方式

D 朋友圈中浪漫关系的自我表露
请根据自身发朋友圈的情况,在符合的选项框里划“√ ”。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一般符合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 我会发布日常生活中与伴侣
经历的感动的事情
2. 我会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
的有趣的事情
3. 我会日常生活中与伴侣经历
的浪漫的事情
6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我会发布与伴侣的恋爱周年
纪念日所经历的事情
5. 我会发布伴侣生日经历的事

6. 我会发布在特殊日子里与伴
侣经历的事情
7. 我会发布对伴侣感谢的感受
8. 我会发布对伴侣喜爱的感受
9. 我会发布对伴侣欣赏的感受
10. 我会发布对伴侣特殊的心理
感受
11. 我会发布想对伴侣说的话
12. 我会发布对伴侣所做事情的
看法

再次感谢您的作答,祝您学习进步!

6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学术研究生三年时光已悄然度过,2017 年有幸参加暨南大学推免夏令营,从此与暨大
结缘。三年里我在暨大图书馆认真阅读过,在 9 栋学生宿舍楼中焦虑失眠过,在体育场上
奋力奔跑过,暨大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记录着我的经历,我的情绪,都是熟悉的
地方如今便要挥手告别。研究生学习生活中,需要感谢晏青导师。初入“青门”参加文献
阅读会使我对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流程等有了更深入具体的理解,指导写作个
人学术论文过程中,我导更是耐心地多次给予意见,为论文写作点清方向。同时还需要感
谢同门刘会,景宜,黄小青,谢冉和衡畅,学习过程难免遇到困难,同门之间相互帮助相
互鼓励,“青门”始终让我充满归属感。还有我在研究生期间结交的珍贵的朋友们,我贴
心的闺蜜符妙妙和王晓露,两位是我研究生阶段交往最频繁的朋友,我们无话不谈,无事
不说,快乐的趣事一起分享,大声欢笑,忧伤的苦恼共同探讨。两位都富有个性且可爱,
每每想起两位心中都会浮现一丝温暖。还有我细心恬静的室友吴丹和周祎宁,两位超强的
自律能力,规律的作息都耳濡目染地影响着我,633 宿舍永远是一个可以沉下心来好好自
习的宿舍。还要感谢张凯与蔡鮀森两位男性朋友,男生理性的思维总能让我眼前一亮,两
位都是不仅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也很厉害的朋友,特别感谢张凯,在 2019 年秋季校招
期间不断给我鼓励与信心,为我排忧解答。收获的友谊都是我的财富,毕业后大家各奔东
西,只望忙碌过后一句问候便能重新拉近彼此。
我还要感谢舞蹈,还记得第一次进入暨大街舞协会进行自我介绍,当大家得知我是研
究生时竟自发地鼓起了掌,其中满是尴尬之余也透露出我对舞蹈的喜爱。开始学习舞蹈较
晚,但是热爱让我从协会到校外 studio,不断为变成成熟舞者而努力。舞蹈也从一开始的
休闲娱乐,到现在的必须坚持,并且咬牙坚持的事情。练习舞蹈我从 0 开始,各项基本功
从头练习,这时才发现,舞蹈并不是一种休闲方式,反而是一件必须有强大意志力才能练
好,才能跳好的事情。舞蹈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魅力点。真正的
酷不是染个黄头发,在身上纹个身,而是经过一次一次磨练之后展现出的坚定。感谢舞蹈,
让我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7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