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第 40 卷第 2 期 岩 土 力 学 Vol.40 No.

2
2019 年 2 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Feb. 2019

DOI:10.16285/j.rsm.2018.0964

基于土颗粒级配预测非饱和
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
1 1 1 1, 2 3 4
张 昭 ,程靖轩 ,刘奉银 ,齐吉琳 ,柴军瑞 ,李会勇
(1. 西安理工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48;2. 北京建筑大学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3. 西安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4.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 301700)

摘 要:针对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研究中引入未知经验参数会降低预测可靠度的问题,对土样颗粒级配曲线上划分的粒组分
别构建形如立方体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与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通过分析两者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提出计算土孔隙半径
的理论表达式;将每个粒组对应的孔隙简化为理想圆柱形孔隙,基于天然土孔隙与理想孔隙内水分流量的相似关系,结合
Hagen-Poiseuille 公式,构建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依据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数据库 UNSODA 中 8 个典型土样
的持水试验结果验证了孔隙半径表达式在表征土孔径分布时的合理性。结合该数据库及已有文献中 26 个土样的非饱和渗透
试验结果对物理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值与其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其在 0.703~0.999 范围内
变化,并对土样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率关系的形态和吻合度描述较好,为研究土的非饱和渗透特性提供了一种无需引
入未知经验参数的新方法。
关 键 词: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土颗粒级配;孔隙半径;流量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TU 4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0-7598 (2019) 02-0549-12

Physical approach to predict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function based on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ZHANG Zhao1, CHENG Jing-xuan1, LIU Feng-yin1, QI Ji-lin1, 2, CHAI Jun-rui3, LI Hui-yong4
(1.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48, China;
2. 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co-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Arid Area of China,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48, China;
4. Sinohydr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Tianjin 301700, China)

Abstract: Unknown empirical parameters in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function may reduce the reliability of prediction. For this
purpose, cube-shaped assemblages of natural soil and idealized spherical particles a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fractions from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geometr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e two, a theoretical expression is then
developed to compute soil pore radii. In addition, pores for each fraction can be treated as an idealized cylindrical pore. Based on
Hagen-Poiseuille equation, a physica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predict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function by means of the water flow
similarity in idealized pores and natural pores. This new expression to present the pore radii distribution is also validated by the test
data of water retention of eight typical soil samples in UNSODA, a database of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soils. Finally,
the physical approach is also verified against the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data of twenty-six soil samples in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the data in UNSOD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values of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range from 0.703 to 0.999. This approach marches well to different types of functions without incorporating unknown
empirical parameters.
Keywords: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function; soil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pore radii; flow similarity

收稿日期:2018-10-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1877278,No. 41402258,No. 516791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 2015M572657XB)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
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No. 2016JQ4002);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No. 107-434016007)。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877278, 41402258, 51679198), the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15M572657XB), the Young Scholars of Provin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anxi (2016JQ4002) and the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anxi
(107-434016007).
第一作者简介:张昭,男,1983 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水力-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E-mail:zhangzhao_1983@126.com
通讯作者:刘奉银,男,1968 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与黄土力学方面的研究。E-mail:fyliu@pub.xaonline.com
550 岩 土 力 学 2019 年

内水分流量与其总流量之比与理想圆柱形孔隙的这
1 引 言
两种水分流量之比相同,在已知饱和渗透系数与理
土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k w 与体积含水率  w (或 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流量的条件下,将所有粒组对
基质吸力 )的关系(亦称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 应的天然孔隙内水分的总流量分配到不同尺寸的天
对模拟非饱和土体中的水分流动和溶质迁移至关重 然孔隙中,构建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
要。土壤学和岩土工程领域的学者们从土样的非饱 法。利用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数据库 UNSODA[20]和
和渗透试验结果出发,利用试验分析、理论推导等 文献[2122]中 26 个土样的非饱和渗透试验结果分
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主要 析物理方法对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率关系的
[1] [2]
有 5 种函数模型: Lobobezoo 、
① 经验模型: Taibi 、 预测效果,为研究土的非饱和渗透机制提供一条新
[34] [5]
刘奉银 和姚志华 等在分析了不同种土的非饱 途径。
和渗透数据规律后提出;② 基于孔径分布的模型:
2 物理方法的假定与思路
Burdine[6]、Brooks [7]
、Mualem[8]和 Zou[9]等用圆柱
形毛细管模拟土孔隙时提出的模型不仅可与持水模 依据 Hagen-Poiseuille 公式可知,土样内的水分
[10]
型结合,还考虑了水分黏滞系数的影响;蔡国庆等 流量可假定为土孔隙半径的函数[2325],而土孔隙半
提出了考虑初始孔隙比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Hu 径可由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干密度和土粒密度确
[11] [8]
等 利用 Mualem 引入的孔隙连通-迂曲参数,研 定。此外,在构建物理方法时还提出了两个假定:
究了孔径分布变化对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影响; ①理想圆柱形孔隙与对应的天然孔隙内的水分流量
[12] [13]
③ 基于分形理论的模型:徐永福 和 Cihan 等采 存在显著的相似性;②非饱和渗透系数(给定的体
用分形几何原理描述土的孔隙分布后提出;④ 考虑 积含水率所对应)取决于此时土样中仍处于饱和孔
[14]
电导率的模型:Doussan 等 将土壤溶液的电导率 隙内水分的流量,而非饱和孔隙的贡献可忽略不计。
与非饱和渗透系数建立关系;⑤ 模拟低含水率范围 理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的流量与其孔隙半径的
[15]
内薄膜流动的模型:Tuller 等 提出了模拟薄膜和 关系可依据 Hagen-Poiseuille 公式确定,笔者假定给
[16] [17]
拐角流动的非饱和渗透系数模型;Peters 、张昭 定含水率下理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的流量与所有饱
[8]
等提出了模拟薄膜流动的简化模型,可与 Mualem 和孔隙内的水分总流量之比等于天然孔隙内这两种
[18]
模拟毛细流动的模型结合;Tokunaga 结合 Langmuir 水分流量之比,旨在描述这两种孔隙之间的相似性。
在 1938 年提出的薄膜模型建立了等径球体颗粒集 利用这种相似性原理可计算天然孔隙内的水分流
合体内薄膜流动的非饱和渗透系数模型。 量,无需引入 Arya 等[25]使用的流量经验参数( c 和
上述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研究虽已取得了很多 x )。在该方法中,给定土样的孔隙比、颗粒级配分
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却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未知经验 布、饱和渗透系数,即可实现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
[19]
参数,而这些经验参数会随土类变化 ,影响对非 预测。
饱和渗透系数预测的可靠度。值得注意:由于土孔
3 土孔隙半径的计算
隙结构复杂,因而在非饱和渗透系数的预测过程中
若未考虑对水分流动过程的模拟而仅通过引入经验 要计算土孔隙内水分的流量,关键在于计算其
参数以实现对实测数据的预测,可能会削弱函数模 孔隙半径,以下将分述利用土样的干密度、土粒密
型的适用性。然而,若预测方法能够从反映土结构 度和颗粒级配曲线计算其孔隙半径的物理方法。
特征的物理力学性质(如颗粒级配曲线、土粒密度、 3.1 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内孔隙的几何特征和物
干密度及饱和渗透系数)出发,描述土孔隙内水分 理性质
的流动特征,可能适用性更强。 将颗粒级配曲线分为 20~30 个粒径较均匀的
为此,对土样颗粒级配曲线上划分的粒组分别 粒组[26],每个粒组中土粒的质量为 mi ,孔隙比 e 和
构建形如立方体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与理想球体颗 土粒密度  s (可由土样测得)均保持不变。对形如
粒集合体,力图推导这两者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 立方体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构建每个粒组对应的
土孔隙半径的表达式,计算每个粒组对应的孔隙半 若干个球体颗粒(球体颗粒质量同土粒质量)按立
径。将每个粒组对应的孔隙视为理想圆柱形孔隙, 方体排列形成的理想集合体,这两种集合体如图 1
每个理想圆柱形孔隙内的水分流量采用 Hagen- 所示(这两种集合体的立方体边长可由干密度  d 、
Poiseuille 公式计算。假定每个粒组对应的天然孔隙 土粒质量 mi 、球体颗粒半径 Ri 、球体颗粒数 ni 确
第2期 张 昭等:基于土颗粒级配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 551

定),这两种集合体的几何特征及物理性质之间的 故 ri (s)  0.523 Ri 。


差异如表 1、2 所示,其中对理想集合体的孔隙率及 (3)计算正方形面上的孔隙数:正方形面的总
其正方形面上的孔隙数和孔隙半径分别依据如下步 面积为 4ni2/3 Ri2 ,则其孔隙面积=总面积×理想孔隙率
骤计算: = 4ni2/3 Ri2 ×0.476=1.904 ni2/3 Ri2 ;又单个孔隙面积为
(1)计算理想孔隙率: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中 0.858 Ri2 ,故正方形面上的 孔隙数=1.904 ni2/3 Ri2 /
的颗粒数 ni  3mi / (4s Ri3 ) ,而其立方体边长为 (0.858 Ri2 )  2.219 ni2/3 。
2ni1/3 Ri (见图 1),则集合体的总体积为 8ni Ri3 ;又
球体颗粒的总体积为 (4 / 3)ni Ri3 ,故其孔隙体积 
集合体总体积  球体颗粒总体积  8ni Ri3  (4 / 3)
ni Ri3  3.811 ni Ri3 ,其孔隙率  (3.811 ni Ri3 )/( 8ni Ri3 ) 
0.476。
(2)计算正方形面上的孔隙半径:在理想集合
体中,若从任意一层球体颗粒的中心切开,即可得 (mi /  d )1/3 2ni1/3 Ri
(a) 天然土颗粒集合体 (b) 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
到球体颗粒与孔隙截面,该截面上的单个孔隙面积
图1 形如立方体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与
为 (4  ) Ri2  0.858 Ri2 ,将球体颗粒构成的孔隙截
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
面等效为半径 ri (s) 的圆形孔隙 (下标 (s) 表示按照立方 Fig.1 Geometry of cube-shaped assemblages of natural
体排列的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 ,即 ri 2(s)  0.858 Ri2 , soil and idealized spherical particles

表 1 天然土颗粒集合体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
Table 1 Geometr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ssemblages of natural soil
天然土颗粒 立方体的体积 土粒体积 天然孔隙体积 天然孔隙率 土孔隙半径 立方体的边长 正方形面的 正方形面上的 正方形面上的
集合体 / cm3 / cm3 / cm3 (n) / cm / cm 总面积/ cm2 孔隙面积/ cm2 土粒面积/ cm2

mi /  d mi /  s (mi /  d )  ( mi /  s ) 1  ( d / s ) ri ( n) (mi /  d )1/3 (mi /  d )2/3 (n) (mi /  d ) 2/3 (1  (n) )( mi /  d ) 2/3

表 2 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
Table 2 Geometr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semblages of idealized spherical particles
理想球体 立方体的 颗粒体积 孔隙体积 理想孔隙率 理想孔隙 正方形面上 立方体的 正方形面的 正方形面上的 正方形面上
颗粒集合体 体积/ cm3 / cm3 / cm3 (s) 半径 ri (s) / cm 的孔隙数 边长/ cm 总面积/ cm2 孔隙面积/ cm2 的颗粒面积/ cm2

8ni Ri3 (4 / 3) ni Ri3 3.811ni Ri3 0.476 0.523Ri 2.219ni2/3 2ni1/3 Ri 4ni2/3 Ri2 0.476(4ni2/3 Ri2 ) 2.096( ni2/3 Ri2 )

3.2 两种颗粒集合体的内在联系以及土孔隙半径 隙率;正方形面上单个孔隙的面积为 ri 2(n) ,其中 ri (n)


的计算 为土孔隙半径(下标 (n) 表示天然土颗粒集合体)。
分析这两种集合体的几何特征及物理性质(见 对按照立方体排列的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各正方
表 1、2)之间的差异即可发现,将理想球体颗粒集 形面上的孔隙面积为 0.476( 4ni2/3 Ri2 ),其单个孔隙面
合体转换为天然土颗粒集合体时其结构发生的变 积可描述为 ri 2(s) ;由 3.1 节可知,理想球体颗粒集
化。由于无法直接依据 3.1 节的思路计算图 1 中形 合体的孔隙率为 0.476。由此,利用假定①和②可得
如立方体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内的孔隙特征,故以 到这两种集合体孔隙半径的平方与其面积的正比例
构成这两种集合体的正方形面为研究对象,并作如 关系:
下假定:①这两种集合体中各正方形面上的孔隙均 ri 2(n) (n) (mi / d )2/3
可等效为圆形孔隙;②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与理想球  (1)
ri 2(s) 0.476(4ni2/3 Ri2 )
体颗粒集合体内孔隙半径的平方比与这两种集合体
中各正方形面上的孔隙面积之比成正比。 要将式(1)表征的比例关系变为恒等式以计算
由表 1 可知,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中各正方形面 土孔隙半径 ri (n) ,则需确定这两种集合体中正方形
上的孔隙面积为 (n) ( mi /  d ) 2/3
,其中 (n) 为天然孔 面上的孔隙数。由表 2 可知,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
552 岩 土 力 学 2019 年

中正方形面上的孔隙数为 2.219 ni2/3 ,然而,目前无 柱形孔隙构成,孔隙水分运动服从层流规律,则单


法确定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中正方形面上的孔隙数。 个孔隙的水分流量可采用 Hagen-Poiseuille 公式计
由文献[26]可知,当天然土颗粒集合体的土粒质量 算[2325]。理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层流的几何物理参
与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的颗粒质量相同时,前者的 数如图 2 所示,圆柱形孔隙内水分中任一点的剪应力
孔隙数目多于后者,而前者的孔隙尺寸小于后者。  与流速 u 沿孔隙径向的梯度 du / dy 成正比[24]:
这两种集合体的重要特征就是颗粒的形状及其长 du
   (4)
度,而其孔隙长度又取决于颗粒长度。在将球体颗 dy
粒转换为天然土颗粒的过程中,必须改变每个颗粒
式中:比例常数  为水分的黏滞系数(g  cm1  s1);
的形状,产生的孔隙长度较按照立方体排列的理想
等式右边的负号表示 u 随 y 增大而趋于减小。
球体颗粒集合体更长;不仅如此,形状改变后的颗
粒必须遵循天然土颗粒集合体的干密度重新排列。
1 2
因此,若给定天然土颗粒集合体的干密度和孔隙体 L*

积,则随着孔隙长度的增长,其孔隙的半径和个数  u( y )
y ri ( n )
水分(层流) y
分别趋于减小和增多。 2ri ( n ) umax
x
由此,笔者在土孔隙半径计算过程中提出考虑

长度因素的比例系数。由表 2 可知,理想球体集合 (a) 孔隙纵剖面 (b) 孔隙横剖面 (c) 流速分布
体的正方形面上共有 ni2/3 个半径为 Ri 的球体颗粒, 图 2 单个理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层流的几何物理参数
将这些颗粒首尾相连所得的总长度为 2ni2/3 Ri 。若将 Fig.2 Geometry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of water laminar
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转换为天然土颗粒集合体,其 flow through a single ideal cylindrical pore

颗粒总长度既要配合天然土颗粒集合体内正方形面
的总面积进行调整,又不能超过形如立方体的天然 在图 2(b)、2(c)所示的理想圆柱形孔隙(半径
土颗粒集合体的边长 ( mi /  d ) 1/3
。因此,总长度为 恒为 ri (n) ,亦即土孔隙半径)中,流速 u 在孔隙边
2n Ri 的理想球体颗粒必须在不超过 ( mi /  d )
2/3
i
1/3
的 壁因其黏附效应而减小至 0,但在孔隙中心处增至
长度范围内反复折叠,故需改变球体颗粒的形状并 umax 。在长度为 L*的水分流动路径中,若孔隙水分
在边长为 ( mi /  d )1/3 的立方体空间内按照天然土颗 截面半径为 y (见图 2(b)),则作用在这段孔隙截面
粒集合体的干密度调整其排列方式。由此可见,在 上的法向力 y 2  (压差   1  2 )应与作用在
将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转换为天然土颗粒集合体的 这段孔隙边壁上的切向力 2yL 相等,故剪应力亦
过程中,可引入比值 ( mi /  d )1/3 / (2ni2/3 Ri ) 以描述改 可表示为
变球体颗粒的形状及其排列方式的影响,并将其作  y
 (5)
为式(1)中的比例系数,则可将式(1)重新整理为 L* 2

ri 2(n) (n) (mi / d )2/3 (mi / d )1/3 联立式(4)


、(5)可得
 (2)
r 2
i (s)
2/3
0.476(4n R )
i i
2 2/3
2n Ri
i du  y
 * (6)
dy L 2
由表 2 可知, ri (s)  0.523 Ri ,将其代入式(2),
并进一步整理为土孔隙半径的表达式: 通过对式(6)进行分离变量,并对等式两边积
分,结合边界条件( u  0 时, y  ri (n) ),可求得流
(n) ( mi /  d )
ri (n)  0.268 (3) 速分布函数 u ( y ) :
ni4/3 Ri
 2
利用式(3)即可从物理角度计算土样颗粒级配 u( y )  (r  y 2 ) (7)
4 L* i (n)

曲线上每个粒组对应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构成的孔
隙半径,无需引入未知的经验参数。 由式(7)可知,水分层流的流速沿孔隙径向呈
抛物线型分布,故可得孔隙中心线处( y  0 )的
4 理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流量的计算 umax :

4.1 单个圆柱形孔隙内水分流量的计算 ri2(n) 


umax  (8)
若假定每个粒组内的孔隙体积由若干个理想圆 4 L*
第2期 张 昭等:基于土颗粒级配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 553

由此可得单个圆柱形孔隙的体积流量 qi (h) : 由此,第 i 个粒组横截面上形成的孔隙数 N ki 可


 r 4  通过 Akei 与单个孔隙的横截面积 ri 2(n) 相除而得:
qi (h)  ri2(n) umax  i (n) * (9)
2 8 L Akei  w Ad mi
N ki   (15)
ri 2(n ) M ri 2(n)
式中:下标(h)表示水分的 Hagen-Poiseuille 流动。
式(9)即为 Hagen-Poiseuille 公式。如第 2 节 所有粒组对应的理想圆柱形孔隙内的水分总流
所述,本文在计算非饱和渗透系数时仅考虑仍处于 量 Qt(h) 可将每个粒组对应理想圆柱形孔隙内的水
饱和的孔隙内水分流量,
不考虑非饱和孔隙的贡献, 分流量 Qi (h ) (由式(12)算得)累加而得:
因此,认为重力水充满单个圆柱形孔隙内,则压力 n
Qt(h)   Qi (h) (i  1, 2,, pˆ ) (16)
差    w g H ,其中:  w 为水分密度(g/cm ); 3
i 1

g 为重力加速度(cm/s2);H 为沿水分流动路径的
式中:p̂ 为土样颗粒级配曲线所分的粒组数,如 3.1
压力水头差(cm)。式(9)可重新整理为
节所述,一般取 20~30[26]。
ri4(n)  w g H
qi (h) 
8 L*
(10) 5 天然孔隙内水分流量及非饱和渗透
系数计算
依据文献[23, 25],在孔隙中充满的流体是重力
5.1 天然孔隙内水分流量计算
水而其两端置于大气压力条件下,孔隙中的压力梯
若已知天然土样的饱和渗透系数 ks (cm/s)和
度实际上是由重力所提供的。这里绝对压力在孔隙
土粒横截面积 Ad(可由干密度和土粒总质量确定),
两端是相同的。因而在整个流体中是常数,此时的
则可算得所有粒组对应的天然孔隙内水分的总流量
压力梯度为单位梯度,故可消去式(10)中的 H /
Qt(n) :
L* 。 在 25 ℃时取 0.008 9 g  cm1  s1, g  980 cm/
Qt(n)  ks Ad (17)
s2。将上述参数取值代入式(10)可得

qi (h)  43 221.56ri4(n) (11) 假定第 i 个粒组对应的天然孔隙内水分流量与


其总流量之比与理想圆柱形孔隙的这两种水分流量
式中:常数 43 221.56 的单位为 cm 1
s
1
。 之比相同:
4.2 第 i 个粒组及所有粒组对应的理想圆柱形孔隙 Qi (n) Qi (h)
 (18)
内的水分流量及其总流量的计算 Qt(n) Qt(h)
若第 i 个粒组横截面上形成的孔隙数为 N ki ,则
式(18)为计算每个粒组对应天然孔隙内水分
该 粒 组 对 应 理 想 圆 柱 形 孔 隙 内 的 水 分 流 量 Qi (h)
的流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将土样的饱和流量分配
(cm3/s)可表示为
到其孔隙中。第 6 节将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水分流量
Qi (h)  (43 221.56ri ) N ki 4
(12) 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 k w 随体积含水率  w 的变化曲
线,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
N ki 可依据如下方法计算:对形如立方体的 1 g
5.2 土样的体积含水率分布及非饱和渗透系数的
土样,令有效孔隙与土粒的横截面积之比为有效孔
计算
隙率,则该土样横截面上的有效孔隙面积 Ake(cm2)
对每个粒组的体积含水率  wi 采用如下关系计
可表示为
算:
Ake   w Ad (13) i
 mj
j 1
式中:  w 为土样的实测饱和体积含水率  w-max (该  wi   w- max pˆ
(i  1, 2,, pˆ ) (19)
 mi
参数将在 5.2 节详述)与孔隙率  (   1   d /  s ) i 1

之比; Ad 为土粒横截面积(cm ), Ad  ( M / d ) 2 2/3


, 式中: i 和 j 分别为不同粒组; w- max 为土样的实测
M 为该土样的土粒总质量;需注意的是, w 为有 饱和体积含水率或有效孔隙率。
效孔隙率。第 i 个粒组的有效孔隙面积 Akei 可将 Ake 由式(19)可知,对实测饱和体积含水率按照
按照该粒组的土粒质量分数( mi / M )分配而得: 颗粒级配曲线中相应粒组的土粒质量百分比进行分
mi 配即可确定  wi ,而实测饱和体积含水率可用于选
Akei  Ake (14)
M 取与之对应的饱和渗透系数 ks 。尽管真实的饱和体
554 岩 土 力 学 2019 年

积含水率很难确定,但出于实用目的,可选取实测 对 8 个土样绘制土孔隙半径计算方法对其持水
持水数据中 0.1 kPa 基质吸力对应的体积含水率作 试验结果的预测曲线,如图 3 所示,土样基质吸力
为该参数值 [20]
。理想状态下,土样的饱和体积含水 的预测值及其实测值的相关系数 R 2 ( ) 亦如图 3 所
率应等同于孔隙率。然而,依据文献[20]可知,实 示。土孔隙半径计算方法对这 8 个土样的持水曲线
测饱和体积含水率在 0.8~1.1 倍的孔隙率范围内变 形态预测较为吻合,相应的 R 2 ( ) 在 0.921~0.981
化。需注意:土样制备方法、气泡进入土孔隙、土 范围内变化,证明了这种计算方法在描述土孔径分
粒密度的选取、对土样干密度和体积含水率的测定 布特征及其持水特性时的有效性。需注意:持水实
均会影响饱和体积含水率的取值;干湿循环过程中 测数据在土样的采取、制备、处理以及试验步骤等
土样体积变化产生的影响也不可避免。 环节均可能产生误差,而第 3 节提出的土孔隙半径
若能确定第 i 个粒组的 Qi (n) 值,则可计算对应 计算方法未引入经验参数,故实测数据产生的误差
 wi 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k w : 对这种计算方法影响较小。
i
 Q j (n) 7 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预测及验证
j 1
k w ( wi )  (i  1, 2,, pˆ ) (20)
Ad
采用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数据库 UNSODA[20]以
式中:  wi 为第 i 个粒组的体积含水率; Q j (n) 为第 j
及文献[2122]中 26 个土样的非饱和渗透试验结果
个粒组对应的天然孔隙内水分流量;Ad 为土粒横截
验证笔者提出的物理方法的有效性。
这 26 个土样的
面积,其确定方法同式(13)。
编号、名称、砂粒和黏粒含量、干密度、饱和渗透
6 基于持水实测数据验证土孔隙半径 系数如表 3 所示。选取验证数据的主要依据是物理
的计算方法 方法输入参数的完整性,应包含颗粒级配曲线、干
密度  d 、土粒密度  s 、饱和渗透系数 ks 以及不同
依据文献[2730]可知,土的孔径分布对持水曲
体积含水率  w 对应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k w 实测数
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故可用这种曲线形态间接描
据。表 3 中有下划线的编号土样将在 7.2 节中讨论
述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基于该思路,采用非饱和土
物理方法对其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率关系的
水力特性数据库 UNSODA[20]中 8 个典型土样(砂
预测效果。
土样、砂质壤土样、壤土样和黏土样各两个)的减
7.1 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
湿持水试验结果(含相应的颗粒级配曲线)对第 3
(1)将每种土样实测的颗粒级配曲线绘制在半
节提出的土孔隙半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在对持水
对数坐标系内。如 3.1 节所述,将颗粒级配曲线分
实测数据的验证过程中,采用式(3)算得每个粒组
成 20~30 个粒组,确定每个粒组的土粒平均半径
的土孔隙半径后,即可根据毛细管原理确定该粒组
(即图 1 中的球体颗粒半径 Ri )和土粒质量 mi 。选
的基质吸力 i :
取  0.1 kPa 对应的体积含水率为  w- max ,并结合
 i  2 w cos  / ri (n) (21) 该参数和 mi ,由式(19)获得每个粒组对应的体积
含水率。
式中:  w 为水分的表面张力;  为固-液接触角,
(2)将土样的孔隙率 (n) (由干密度算得)、土
这里认为毛细管被水分完全浸润,故   0°。此外,
粒密度  s 、每个粒组的土粒平均半径 Ri 和土粒质量
对每个粒组的体积含水率  wi 采用式(19)计算。
mi 代入式(3)计算每个粒组形成的土孔隙半径。
为定量评价土孔隙半径计算方法对持水曲线的预测
(3)在确定土孔隙半径分布后,则可将其视为
精度,可分别计算基质吸力实测值及其预测值的相
理想圆柱形孔隙,进而采用式(11)~(16)计算
关系数 R 2 ( ) :
L
单个孔隙和第 i 个粒组对应孔隙内的水分流量以及
 (lg l预测  lg l实测 )2 所有粒组对应孔隙内的水分总流量。
R 2 ( )  1  l L1 (22)
(4)采用式(17)算得天然孔隙内水分的总流
 (lg 实测  lg l实测 )2
l 1 量。基于笔者提出的假定——第 i 个粒组形成的理
式中:  预测
l 和 实测
l 分别为基质吸力的预测值和实 想孔隙内水分流量与其总流量之比与对应天然孔隙
测值; 实测
为基质吸力的平均实测值; L 为对比分 内的这两者之比相同,则可由式(18)算得天然土
析所用的数据点数。由于基质吸力的变化范围较大, 样中第 i 个粒组形成的孔隙内水分流量。对粒组 j 
故式(22)中对基质吸力取 lg 型对数。 1~ i 时天然孔隙内的水分流量进行累加,并采用式
第2期 张 昭等:基于土颗粒级配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 555

105 1464 号砂土样实测值 105


1464 号砂土样预测曲线
104 1050 号砂土样实测值 104
R 2 ( )  0.941
1050 号砂土样预测曲线 103

基质吸力/ kPa
基质吸力/ kPa 103
102 R 2 ( )  0.967 102
R 2 ( )  0.946
101 101
1121 号砂质壤土样实测值
100 100 1121 号砂质壤土样预测曲线
R ( )  0.928
2
4160 号砂质壤土样实测值
101 101
4160 号砂质壤土样预测曲线
102 102
0 10 20 30 40 0 10 20 30 40
体积含水率w / % 体积含水率w / %
(a) 砂土样 (b) 砂质壤土样

105 4620 号壤土样实测值 105 2360 号黏土样实测值


4620 号壤土样预测曲线 2360 号黏土样预测曲线
4 104 4680 号黏土样实测值
10 4540 号壤土样实测值
4680 号黏土样预测曲线

基质吸力/ kPa
4540 号壤土样预测曲线 103
基质吸力/ kPa

103 R 2 ( )  0.974
R ( )  0.942
2
102
R 2 ( )  0.981
102
101
101 100
R 2 ( )  0.965
101
0
10

101 102
0 10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60
体积含水率w / % 体积含水率w / %
(c) 壤土样 (d) 黏土样
图 3 典型黏土、壤土、砂质壤土和砂土样的持水实测数据与基于土孔隙半径计算方法的预测曲线
Fig.3 Measured data of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typical clay, loam, sandy loam and sandy soil samples and prediction
curv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ethod of soil pore radius

表3 用于验证物理方法的 26 个土样的名称、干密度 d 、砂/黏粒含量、饱和渗透系数 ks 及其非饱和渗透系数 kw 和


体积含水率  w 实测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与预测曲线对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 R 2 ( kw )
Table 3 Twenty six soil samples used to validate the physical approach and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texture, bulk density d ,
sand/clay content, saturated permeability ks , the maximum value and minimum observations of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kw
and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 w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2 ( kw ) between predicted curve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土样 实测 d 砂粒含量 黏粒含量 ks k w- max k w- min  w- max  w- min
土名 R 2 (kw )
编号 点数 / (g/cm3) /% /% / (cm3/min) / (cm3/min) / (cm3/min) /% /%
4052 17 1.60 89.5 2.0 8.45×102 8×102 5×107 34.6 11.8 0.803
4490 37 1.50 95.5 1.5 1.92×101 2×101 1×105 22.0 2.1 0.835
4650 18 1.62 92.0 1.0 7.02×103 7×103 3×109 38.0 2.0 0.960
4660 25 1.37 91.0 4.0 4.34×101 4×101 1×108 46.3 5.5 0.784
砂土
4441 37 1.57 50.0 <0.8 6.67×101 6×101 8×103 30.0 3.7 0.703
Lakeland 27 1.59 92.0 4.9 8.28×101 3×101 2×106 38.1 6.7 0.914
Troup 10 1.53 86.7 2.0 1.38×101 5×102 3×104 28.1 13.0 0.941
Wagram 12 1.75 81.0 10.0 1.63×102 5×103 2×105 25.3 20.5 0.969

1381 39 1.73 45.8 11.2 1.66×102 3×103 7×106 33.7 19.7 0.777
3050 25 1.64 72.6 2.9 1.35×102 1×102 4×105 49.9 32.3 0.836
砂质壤土 4160 18 1.70 76.3 11.2 7.36×104 7×104 6×108 35.1 11.6 0.815
4161 20 1.62 64.8 11.7 3.76×103 3×103 1×107 36.4 12.3 0.754
4170 20 1.46 67.7 11.0 3.29×102 2×102 7×108 41.1 11.7 0.956
4500 59 1.65 77.0 10.0 1.04×101 3×102 1×105 27.3 11.2 0.861

1370 45 0.95 42.4 25.9 4.10×102 7×105 3×107 55.1 41.0 0.811
2320 10 1.80 33.0 15.0 6.94×103 2×104 2×106 29.2 23.6 0.927
壤土 3190 31 1.41 47.9 16.5 4.36×102 2×102 1×106 47.9 26.5 0.947
4102 20 1.53 40.0 18.3 7.36×102 5×102 7×108 38.4 17.8 0.828
4780 19 0.49 35.9 26.0 6.60×101 6×102 1×106 72.0 50.0 0.925
4790 27 0.96 61.6 27.0 2.46×102 2×102 3×106 50.4 14.2 0.973

1400 27 1.45 1.9 58.1 3.47×104 7×105 3×107 46.0 39.4 0.742
2360 12 1.42 17.0 45.0 3.47×103 2×103 3×107 47.9 31.8 0.999
黏土 2362 13 1.25 4.0 63.0 2.78×104 2×104 2×107 45.1 41.4 0.974
4120 22 1.24 14.2 50.8 3.53×102 2×103 7×108 52.5 29.5 0.968
4121 25 1.11 8.6 53.2 3.69×102 3×103 7×108 56.9 34.0 0.971
4680 24 1.10 10.9 47.3 1.20×102 1×102 7×109 55.4 31.6 0.988
556 岩 土 力 学 2019 年

(20)算得 k w ( wi ) 。 法对不同土样的适用范围及其对不同形状的实测
7.2 土样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率关系验证 k w ( w ) 关系模拟的稳定性。物理方法对 4 种土样的
26 个土样中按砂土、砂质壤土、壤土和黏土 4 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整体预测趋势如图 5 所示,
类各选取典型的 k w ( w ) 实测数据以及相应的物理 以更为完备地分析不同土类的整体预测效果,对图
方法预测曲线进行对比,如图 4 所示,以讨论该方 5 的讨论详见 7.4 节。

102 100
3
10 101
104
102
kw / (cm/min)

kw / (cm/min)
105
ks 实测值 103 ks 实测值
106
7
kw 实测值 104 kw 实测值
10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108 105
9
10 106
0 10 20 30 40 0 10 20 30 40
w / % w / %
(a) 4650 号砂土样 (b) 4441 号砂土样

101 101
2 ks 实测值 ks 实测值
10 kw 实测值 102
kw 实测值
103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103
kw / (cm/min)

kw / (cm/min)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4
10
104
105
105
106
107 106
8
10 107
0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50
w / % w / %
(c) 4170 号砂质壤土样 (d) 3190 号壤土样

101 101
102
102 ks 实测值
103 kw 实测值
kw / (cm/min)
kw / (cm/min)

103 104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104 ks 实测值 105


kw 实测值 106
105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107
10 6
108
13 23 33 43 53 30 40 50 60
w / % w / %
(e) 4790 号壤土样 (f) 4121 号黏土样

101
102 ks 实测值
103 kw 实测值
kw / (cm/min)

104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105
106
107
108
109
30 40 50 60
w / %
(g) 4680 号黏土样

图 4 典型砂土、砂质壤土、壤土和黏土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kw 随体积含水率  w 变化的实测数据与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Fig.4 Measured data of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kw of typical sandy soil, sandy loam, loam and clay samples
varying with volume water content  w and predicted curves by physical method
第2期 张 昭等:基于土颗粒级配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 557

1 砂土 yx 和黏滞系数不同于普通液态水。物理方法未考虑水
0 砂质壤土
1 壤土 膜厚度对土样体积含水率及其孔隙流量的贡献,因
2 黏土
/ (cm/min))

3
此,可能会产生潜在误差,其原因在于薄膜流动的
4 贡献随体积含水率降低而增大(尤其当饱和度低于
5
25%时)[15]。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何将薄膜流
预测

6
lg(kw

7 回归分析(639个数据点): 动引入物理方法。
8 yx0.557
9 R2=0.735 7.4 物理方法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预测值及其实
10 测值之间的吻合度分析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lg(kw实测 / (cm/min))
依据物理方法的输入要求和 k w ( w ) 实测数据
的合理范围选取了 26 个土样的数据进行验证,对比
图 5 26 个土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实测值
与其预测值的对比及其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该方法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预测值与相
Fig.5 Comparis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应的实测值既有吻合又有偏差,这种偏差没有明显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betwee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的趋势;土样的实测值与该方法的预测曲线相比,
values of 26 soil samples
大都局限于较小的体积含水率范围内;物理方法预
由图 4 可知,总体而言,物理方法对 k w ( w ) 的
测值及其实测值对应的体积含水率不同。因此,为
预测曲线与相应的实测值较为吻合,仅在较高体积
直接对比验证,笔者在实测的体积含水率范围内对
含水率范围内对其实测值存在一定偏差。不仅如此,
预测值采用多项式拟合,进而依据拟合公式的内插
预测曲线均为非饱和渗透系数随体积含水率变化的
求得与实测数据点相同的体积含水率对应的
光滑曲线,符合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基本规律。
k w ( w ) 预测值。基于这种分析方式,并对数据点取
需注意: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也存在对局部某个体
对数,即可准确对比分析 k w ( w ) 预测值及其实测
积含水率范围内的实测数据预测出现显著偏差的情
值,并采用预测值及其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况,如图 4(g)所示,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土样的
R 2 ( k w ) 定量描述物理方法的预测精度:
初始减湿阶段测定急剧变化的体积含水率时存在的
P
 (lg k w( p )  lg k w( p ) )
预测 实测 2
试验误差和不稳定性所致。然而,预测曲线对实测
p 1
关系的形态描述较为吻合。例如,物理方法的预测 R (kw )  1 
2
P
(23)
 (lg k w
实测
 lg k w(
实测 2
p) )
曲线既能描述如图 4(f)、4(g)所示的两种黏土样在较 p 1

大的  w 范围内变化较大的 k w ,也能描述如图 4(b) 预测 实测


式中:k w( p ) 和 k w( p ) 分别为非饱和渗透系数的预测值
所示的 4441 号砂土样在较大的  w 范围内变化较小
和实测值; k w实测 为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平均实测值;
的 k w 。由此可见,物理方法的参数确定虽较为简便,
P 为对比分析所用的数据点数。与式(22)类似,
但其预测曲线能描述不同形态的实测 k w ( w ) 关系。
由于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变化范围较大,故式(23)
7.3 物理方法假定的合理性讨论
中对非饱和渗透系数取 lg 型对数。
在物理方法中假定由 ks 实测值算得的天然土
如表 3 所示, R 2 ( k w ) 值最低为 0.703,最高为
样内的水分总流量可根据理想圆柱形孔隙内的水分
0.999。26 个土样中有 14 个土样的 R 2 ( k w ) 值超过
流量与其总流量之比进行分配,本质上就是依据土
0.9,7 个土样的 R 2 ( k w ) 值介于 0.8~0.9 之间,5 个
样内不同粒组对应的孔隙所占比重来分配其水分总
土样的 R 2 ( k w ) 值介于 0.7~0.8 之间。由此可见,总
流量。图 4 中的预测曲线对非饱和渗透系数与体积
体上,物理方法对其中 21 个土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含水率实测关系的形态和总体吻合程度证实了该假
预测精度较高。
定。将 Hagen-Poiseuille 公式与 ks 实测值相结合的
不仅如此,为显著分析物理方法对 4 种土样的
优势在于无需引入未知的经验参数计算天然土孔隙
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趋势,整理了 26 个土样(共计
内的水分流量。
639 个数据点)的 lg k w 实测值及其预测值,并绘制
物理方法的另一个假定为任意体积含水率下土
了 y  x 线和回归趋势线(见图 5),用以评价 4 种
样的水分流量实质上是仍被水分充满的饱和孔隙流
不同土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实测值和预测值的整体
量,未考虑非饱和孔隙流量贡献。然而,在干湿循
吻合程度。由图 5 可知,数据点大都集中于在 y  x
环条件下,孔隙内表面可能会覆盖有水膜,吸附水
线附近一个数量级范围内。这个数量级的非饱和渗
膜的物理性质由静电力控制,在给定温度下其强度
透系数变化范围报道较少,而文献[25, 3132]的研
558 岩 土 力 学 2019 年

101
究成果仅与图 5 存在类似的数据点趋势。
102
7.5 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的误差分析 ks 实测值
103 kw 实测值

kw / (cm/min)
在 7.4 节已通过物理方法的预测值及其实测值 104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2
之间的 R ( k w ) 验证了物理方法的有效性。然而,若 105

在该方法中考虑孔隙形状、迂曲度、连通度、孔隙 106
107
相互作用以及流体性质等因素[3334],则会增加该方
108
法的复杂程度,因此,在物理方法中增加参数或考 5 15 25 35 45

虑更复杂的因素可能有违初衷——实用的预测方法 w / %
(a)  w 实测值未调整(  w-max  41.9%)
既要简便,又需保证预测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土样的
非饱和渗透特征。在物理方法中,孔隙水分流量以 101
ks 实测值
理想圆柱形孔隙的 Hagen-Poiseuille 公式为理论基 102
kw 实测值
础,其参数恒为常数,因而对所有尺寸的孔隙均应 103 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kw / (cm/min)
104
按照相同的方式计算水分流量,无需引入未知经验
105
参数。误差可能源于 ks 实测值、颗粒级配分布、干
106
密度、土粒密度。此外,这里采用的 UNSODA 数 107
据库由不同国家的学者提供实测数据,这些试验结 108
5 15 25 35 45
果依据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标准测得,亦可产生误 w / %
差。 (b)  w 实测值已调整(  w-max  37.3%)
7.6 预测过程中选取饱和渗透系数与饱和体积含
图6 4100 号土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kw 随体积含水率  w
水率的重要性 变化的实测数据与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
饱和体积含水率  w-max 与饱和渗透系数 ks 在采 Fig.6 Measured data of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用物理方法计算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过程中至关 coefficient kw varying with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 w of
soil sample No.4100 and its predicted curve
重要。该数据点是 k w ( w ) 函数的起始点,因此,影 of physical method
响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近饱和段曲线形态的因素亦
会影响其余段的函数曲线。若  w-max 存在误差,则 8 结 论
k w ( w ) 函数会左右移动;若 ks 存在误差,则 k w ( w )
函数会上下移动。以 UNSODA 数据库中 4100 号砂 (1)对土样颗粒级配曲线上划分的粒组分别构

质壤土样的非饱和渗透试验结果及物理方法的预测 建形如立方体的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与理想球体颗粒

曲线为例(见图 6),由持水实测数据确定的  w-max 值 集合体,依据这两者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建立了

为 37.3%,而由非饱和渗透实测数据确定的  w-max 值 其内在关系,即天然土颗粒集合体与理想球体颗粒

为 41.9%。 集合体形成的孔隙尺寸平方比与这两种集合体正方

对比图 6(a)、6(b)中近饱和段的曲线形态可以 形面上的孔隙面积之比成正比。

看出,当  w-max 取 37.3%时整体调整实测数据会显著 (2)在所提出的比例关系中引入比值 ( mi /  d )1/3 /

改进实测值与物理方法预测曲线的吻合度。需注意: (2ni2/3 Ri ) ,以描述理想球体颗粒集合体向天然土颗

物理方法对 4100 号土样的试验结果预测总体较差, 粒集合体转化过程中改变球体颗粒的形状及其排列

故未列入表 3 和图 4 中。 方式产生的影响,推得了土孔隙半径表达式。

在物理方法中,由饱和渗透系数 ks 确定的饱和 (3)根据所提出的土孔隙半径表达式计算每个

流量(式(17))可依据式(18)的孔隙比例进行分 粒组对应的孔隙半径,将每个粒组对应的孔隙分别

配,因此, ks 实测值的精度也至关重要。室内试验 视为理想圆柱形孔隙以及几何形状未知的天然孔隙

对土样或土柱以及现场对 ks 的测定均可能存在误 (仅孔隙半径已知)。假定土样的水分总流量由给定

差,而且取样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体积含水率下仍被水分充满的孔隙内水分的流量组

这可解释图 4 所示物理方法的预测曲线在近饱和的 成,不考虑被水分部分充填的孔隙流量对水分总流

较高体积含水率范围对其实测值存在一定偏差的原 量的贡献。每个理想圆柱形孔隙内的水分流量采用

因。 Hagen-Poiseuille 公式算得,且流量公式中的参数恒
为常数;在由土样的饱和渗透系数 ks 算得所有粒组
第2期 张 昭等:基于土颗粒级配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方法 559

对应的天然孔隙内的水分总流量后,假定每个粒组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undisturbed and


对应的天然孔隙内水分流量与其总流量之比与理想 remolded Q3 loes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圆柱形孔隙中这两种水分流量之比相同,从而在已 Engineering, 2012, 34(6): 1020-1027.
知理想圆柱形孔隙内水分流量的前提下将所有粒组 [6] BURDINE N T. Relative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from
对应的天然孔隙内水分的总流量分配到不同尺寸的 pore size distribution data[J]. Journal of Petroleum
天然孔隙中。这种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的物理 Technology, 1953, 5(3): 71-78.
方法中所需的 ks 实测值较 k w ( w ) 实测值更易获取, [7] BROOKS R H, COREY A T.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而且无需引入未知经验参数。 porous media[R]. Fort Collin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4)利用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数据库 UNSODA 1964.
和已有文献中 26 个土样(包括 8 个砂土样、6 个砂 [8] MUALEM Y. A new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质壤土样、6 个壤土样和 6 个黏土样)的非饱和渗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J]. Water
透试验结果对物理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非饱 Resources Research, 1976, 12(3): 513-522.
2
和渗透系数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R 发 [9] ZOU Y Z. A macroscopic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现,该方法对其中 21 个土样预测效果较好,对剩余 relative hydraulic permeability of unsaturated soils[J].
5 个土样的预测效果较差,误差可能源于该方法中 Acta Geotechnica, 2012, 7(2): 129-137.
输入的参数以及 k w ( w ) 的实测值。 [10] 蔡国庆, 盛岱超, 周安楠. 考虑初始孔隙比影响的非饱
和土相对渗透系数方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5):
参 考 文 献
827-835.
[1] LOBOBBEZOO J P, VANAPALLI S K. A simple CAI Guo-qing, SHENG Dai-chao, ZHOU An-nan.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the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of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the relative coefficient of
unsaturated soils[C]//Proceedings of the 55th Canadian permeability of unsaturated soil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Geotechnical Conference. Niagara Falls: Canadian void ratio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Geotechnical Society, 2002: 1277-1284. Engineering, 2014, 36(5): 827-835.
[2] TAIBI S, BICALHO K V, SAYAD-GAIDI C, et al. [11] HU R, CHEN Y F, LIU H H, et al. A relative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s of un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model for deformable soils and its impact on coupled
functions of two fine-grained materials[J]. Soils and unsaturated flow and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Foundations, 2009, 49(2): 181-191. processes[J]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3] 刘奉银, 张昭, 周冬. 湿度和密度双变化条件下的非饱 2015, 58(11): 1971-1982.
和黄土渗气渗水函数[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12] 徐永福, 黄寅春. 分形理论在研究非饱和土力学性质
29(9): 1907-1914. 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28(5): 635-638.
LIU Feng-yin, ZHANG Zhao, ZHOU Dong. Density- XU Yong-fu, HUANG Yin-chun. Fractal-textured soils
saturation-dependent air-water permeability function of and their unsatura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J]. Chinese
unsaturated loes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6, 28(5): 635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9): 1907-1914. -638.
[4] 刘奉银, 张昭, 周冬. 湿度和密度双变化条件下的非饱 [13] CIHAN A, TYNER J S, PERFECT E. Predicting relative
和黄土渗透函数[J]. 水利学报, 2010, 41(9): 1054- permeability from water retention: A direct approach
1060. based on fractal geometry[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LIU Feng-yin, ZHANG Zhao, ZHOU Dong. Saturation- 2009, 45(4): W04404.
density dependent permeability function for unsaturated [14] DOUSSAN C, RUY S. Prediction of unsaturated soil
loess[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10, 41(9):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i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J].
1054-1060.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09, 45(10): W10408.
[5] 姚志华, 陈正汉, 黄雪峰, 等. 非饱和原状和重塑 Q3 黄 [15] TULLER M, OR 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variably
土渗水特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6): 1020 saturated porous media: Film and corner flow in angular
-1027. pore space[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01, 37(5):
YAO Zhi-hua, CHEN Zheng-han, HUANG Xue-feng, et al. 1257-1276.
560 岩 土 力 学 2019 年

[16] PETERS A, DURNER W. A simple model for describing America Journal, 1999, 63(5): 1063-1070.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26] ARYA L M, LEIJ F J, VAN GENUCHTEN M T, et al.
accounting for film and capillary flow[J]. Water Scaling parameter to predict the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Research, 2008, 44(11): W11417. from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data[J]. Soil Science
[17] 张昭, 刘奉银, 张国平. 土在全含水率范围内持水及非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9, 63(3): 510-519.
饱和渗透特性的模型描述[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27] VAN GENUCHTEN M T. A closed-form equation for
36(11): 2069-2077.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ZHANG Zhao, LIU Feng-yin, ZHANG Guo-ping. soil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80,
Models for water retention and unsaturated permeability 44(5): 892-898.
in full range of water content[J]. Chinese Journal of [28] FREDLUND D G, XING A. Equation for the soil-wat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4, 36(11): 2069-2077. characteristic curve[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18] TOKUNAGA T K.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adsorbed 1994, 31(4): 521-532.
water films in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J]. Water [29] BERKOWITZ B, EWING R P. Percolation theory and
Resources Research, 2009, 45(6): W06415. network modeling applications in soil physics[J]. Surveys
[19] IPPISCH O, VOGEL H J, BASTIAN P. Validity limits for in Geophysics, 1998, 19(1): 23-72.
the van Genuchten–Mualem model and implications for [30] 胡冉, 陈益峰, 周创兵. 基于孔隙分布的变形土土水特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J]. 征曲线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8): 1451-1462.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6, 29(12): 1780- HU Ran, CHEN Yi-feng, ZHOU Chuang-bing. A water
1789. retention model for deformable soils based on pore size
[20] LEIJ F J. UNSODA unsaturated soil hydraulic distribu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database[R]. Cincinnati: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2013, 35(8): 1451-1462.
Agency, 1996. [31] KOSUGI K. Lognormal distribution model for soil
[21] DANE J H, CASSEL D K, DAVIDSON J M, et al. hydraulic properties[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of the southern region: Workshop 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Troup and Lakeland series[R]. Auburn: [s. n.], 1983.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22] QUISENBERRY V L, CASSEL D K, DANE J H, et al. Riverside: U. S. Salinity Laboratory, 1999: 22-24.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of the southern region: [32] MINASNY B, HOPMANS J W, HATTER T, et al. Neural
Norfolk, Dothan, Wagram, and Goldsboro series[R]. networks prediction of soil hydraulic functions for
Clemson: [s. n.], 1987. alluvial soils using multistep outflow data[J]. Soil Science
[23] BATCHELOR G K. An introduction to fluid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4, 68(2): 417-429.
dynam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 MUALEM Y, DAGAN G.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soils:
1967. Unified approach to the statistical models[J]. Soil Science
[24] HILLEL D. Soil and water: Physical principles and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78, 42(3): 392-395.
processe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1. [34] TULLER M, OR D. Un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25] ARYA L M, LEIJ F J, SHOUSE P J, et al.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d porous media: A review of liquid
betwee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unction and the configuration-based models[J]. Vadose Zone Journal,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2002, 1(1): 14-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