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0

2023/10/19

第2章 解決問題的工具
Problem-Solving Tools

2-2

本章重點

2-1  以下列探索性工具來選定計畫:
… … … … …。 步驟1
2-2  以下列紀錄工具來獲得並呈現相關資料:
… … … … …。 步驟2  步驟3
2-3  以下列量化工具來發展理想的方法:
… … … … …。 步驟4

1
2023/10/19

2-3

探索性工具

 帕列多分析(Pareto analysis)
 魚骨圖(Fish diagrams)
 甘特圖(Gantt chart)
 計畫評核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
 工作及工作現場分析指引(Job/worksite analysis
guide)

2-4

帕列多分析(第2週實習)
 又稱80-20法則(80-20 rule)

2
2023/10/19

2-5

魚骨圖(第2週實習)
 又稱因果圖(Cause-and-effect diagrams)

2-6

甘特圖

3
2023/10/19

2-7

計畫評核術
 三種時程預估
 樂觀時間(Optimistic time, o)
 最可能時間(Most likely time, m)
 悲觀時間(Pessimistic time, p)

 期望時間 =

2-8

2 + 5 + 3 = 10週,有3週的浮時
計畫評核術 3 + 4 + 6 = 13週

 計畫評核圖
 事件(Event)
 弧(Arc),活動
 虛擬活動
(Dummy activity)

4
2023/10/19

2-9

計畫評核術
 網路圖上的四種時間
 最早開始時間(Earliest Start, ES)
 最早結束時間(Earliest Finish, EF)
 最晚開始時間(Latest Start, LS)
 最晚結束時間(Latest Finish, LF)

2 - 10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5
2023/10/19

2 - 11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0 4

0 2

0 3

2 - 12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0 4
2 7

2 2
0 2

0 3 3 7

6
2023/10/19

2 - 13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 2
7 13
0 2

0 3 3 7

2 - 14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13 15
2 2
7 13
0 2

0 3 3 7

7
2023/10/19

2 - 15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13 15
2 2
7 13
0 2

15 18

0 3 3 7

15 20

2 - 16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13 15
2 2
7 13
0 2

15 18

0 3 3 7 20 24

15 20
20 24

8
2023/10/19

2 - 17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13 15
2 2
7 13
0 2

15 18

0 3 3 7 20 24

15 20
20 24

2 - 18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13 15
2 2
7 13
0 2
25 27
15 18

0 3 3 7 20 24

15 20
20 24

9
2023/10/19

2 - 19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13 15
2 2
7 13
0 2
25 27
15 18 25 27

0 3 3 7 20 24

15 20
20 24
23 27

2 - 20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24 25
13 15
2 2
7 13
0 2
25 27
15 18 25 27

0 3 3 7 20 24

15 20
20 24
23 27

10
2023/10/19

2 - 21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24 25
13 15
2 2
7 13
0 2
25 27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20 24

15 20
20 24
23 27

2 - 22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24 25
13 15
2 2
7 13
0 2
25 27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20 24

15 20
15 20 20 24
23 27

11
2023/10/19

2 - 23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0 4
2 7 24 25
24 25
13 15
2 2
7 13 13 15
0 2
25 27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20 24

15 20
15 20 20 24
23 27

2 - 24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10 13

0 4
2 7 24 25
24 25
13 15
2 2
7 13 13 15
0 2 7 13 25 27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20 24

15 20
15 20 20 24
23 27

12
2023/10/19

2 - 25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9 10 10 13

0 4
2 7 24 25
5 10 24 25
13 15
2 2
7 13 13 15
7 7
0 2 7 13 25 27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3 7 20 24

15 20
15 20 20 24
23 27

2 - 26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9 10 10 13

0 4
5 9 2 7 24 25
5 10 24 25
13 15
2 2
7 13 13 15
7 7
0 2 7 13 25 27
3 5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0 3 3 7 20 24

15 20
15 20 20 24
23 27

13
2023/10/19

2 - 27

最早開始取大值,最晚結束取小值
4 5 7 10
9 10 10 13

0 4
5 9 2 7 24 25
5 10 24 25
13 15
2 2
7 13 13 15
7 7
0 2 7 13 25 27
3 5
15 18 25 27
21 24
0 3 3 7 20 24
0 3 3 7 20 24

15 20
15 20 20 24
23 27
要徑:C-F-I-J-K-M-N-P

2 - 28

 表2.1 網路表 浮時 = 最晚開始 – 最早開始


活動 節點 最早開始 最早結束 最晚開始 最晚結束 浮時
A 0 4 5 9 5
B 0 2 3 5 3
C 0 3 0 3 0
D 4 5 9 10 5
E 2 7 5 10 3
F 3 7 3 7 0
G 7 10 10 13 3
H(虛擬) 2 2 7 7 5
I 7 13 7 13 0
J 13 15 13 15 0
K 15 20 15 20 0
L 15 18 21 24 6
M 20 24 20 24 0
N 24 25 24 25 0
O 20 24 23 27 3
P 25 27 25 27 0

14
2023/10/19

2 - 29

正常 壓縮
 表2.2 活動 節點 週數 成本 週數 成本 每週成本
A 4 4,000 2 6,000 1,000
& B 2 1,200 1 2,500 1,300
表2.3 C 3 3,600 2 4,800 1,200
D 1 1,000 0.5 1,800 1,600
E 5 6,000 3 8,000 1,000
F 4 3,200 3 5,000 1,800
G 3 3,000 2 5,000 2,000
H(虛擬) 0 0 0 0 0
I 6 7,200 4 8,400 600
J 2 1,600 1 2,000 400
K 5 3,000 3 4,000 500
L 3 3,000 2 4,000 1,000
M 4 1,600 3 2,000 400
N 1 700 1 700 ---
O 4 4,400 2 6,000 800
P 2 1,600 1 2,400 800

2 - 30

節 正常 壓縮第一次 壓縮第二次
 延伸 活動 點 週數 成本 週數 成本 增加 週數 成本 增加
A 4 4,000 3 5,000 1,000 2 6,000 1,000
討論
B 2 1,200 1 2,500 1,300 --- --- ---
C 3 3,600 2 4,800 1,200 --- --- ---
D 1 1,000 0.5 1,800 1,600 --- --- ---
E 5 6,000 4 7,000 1,000 3 8,000 1,000
F 4 3,200 3 5,000 1,800 --- --- ---
G 3 3,000 2 5,000 2,000 --- --- ---
H(虛擬) 0 0 0 0 0 0 0 0
I 6 7,200 5 7,500 300 4 8,400 900
J 2 1,600 1 2,000 400 --- --- ---
K 5 3,000 4 3,600 600 3 4,000 400
L 3 3,000 2 4,000 1,000 --- --- ---
M 4 1,600 3 2,000 400 --- --- ---
N 1 700 --- --- --- --- --- ---
O 4 4,400 3 5,200 800 2 6,000 800
P 2 1,600 1 2,400 800 --- --- ---

15
2023/10/19

2 - 31

工作及工作現場
分析指引

2 - 32

記錄與分析工具(實習)

 操作程序圖(Operation process chart)


 流程程序圖(Flow process chart)
 動線圖(Flow diagram)
 人機程序圖(Worker and machine process chart)
 組作業程序圖(Gang process chart)

16
2023/10/19

2 - 33

操作程序圖(第3週實習)
 定義
 依時間前後順序,顯示製造或商業流程中,所有的生
產、檢驗、時間寬放以及物料,即由原物料的進料到
最後成品包裝的整個過程。
 使用符號
 操作符號 ○
 檢驗符號 □

2 - 34

流程程序圖(第4週實習)

 定義
 可以表示製程中之操作、檢驗、搬運、延遲及儲存現
象,可記錄所需時間及移動距離等。
 ASME流程圖的標準符號

17
2023/10/19

2 - 35

動線圖(第4週實習)

 定義
 將流程程序圖上所有活動,在圖像式的工廠佈置平面
圖的對應位置,以動線標示出來。

2 - 36

人機程序圖
(第6週實習)
 用來研究、分析以及
改善ㄧ特定工作站時
的工具。可顯示人員
工作週期與機器運轉
週期二者間準確的時
間關係。

18
2023/10/19

2 - 37

組作業程序圖(第6週實習)
 為人機程序圖的衍生版,可顯示機器的運轉和閒置週
期與共同操作該機器的多位操作員的每週期閒置與操
作時間之間的的確切關係。

2 - 38

量化工具和人機關係(第5週實習)

 同步服務作業(Synchronous servicing)

 隨機服務作業(Random servicing)

 同步與隨機的混合服務作業

19
2023/10/19

2 - 39

同步服務作業(第5週實習)
 作業員應負責的機器數

 總預期成本(Total expected cost, TEC)


 比較下列二者成本大小來決定作業員應負責的機器數

2 - 40

隨機服務作業(第5週實習)

 可用n部機器中有m部故障的機率

 總預期成本

20
2023/10/19

2 - 41

同步與隨機的混合服務作業
 第5週實習

2 - 42

生產線平衡
 以數個作業員為一組,工作內容不同,且有前後
作業順序之關係。
 全組生產率將由操作最慢之作業員(瓶頸)來決
定。
實際標準時間 閒置時間 允許標準時間
作業員編號
ST DT AT
1 0.52 0.13 0.65
2 0.48 0.17 0.65
3 0.65 --- 0.65
4 0.41 0.24 0.65
5 0.55 0.10 0.65
總計 2.61 0.64 3.25

21
2023/10/19

2 - 43

生產線平衡
 生產線的效率可由總實際標準時間對總允許標準
時間的比例計算而得。
∑𝒊 𝑺𝑻𝒊 2.61
𝑬= × 𝟏𝟎𝟎% = × 100% = 80%
∑𝒊 𝑨𝑻𝒊 3.25

 閒置時間百分比:
∑𝒊 𝑫𝑻𝒊
%𝑰𝒅𝒍𝒆 = 𝟏𝟎𝟎 − 𝑬 = × 𝟏𝟎𝟎% = 20%
∑𝒊 𝑨𝑻𝒊

2 - 44

生產線平衡
 理論上,做得快的作業員必須等待最慢的作業員
跟上;實際上,他們很少去等待,而是減緩動作
的步調,以配合最慢的作業員。(變相偷懶)
 生產線平衡的目的:使生產線的所有作業員或工
作站,均可用相同的速率生產。
 生產線平衡的方法:
1. 調整作業員人數
2. 工作單元分擔

22
2023/10/19

2 - 45

生產線平衡
 調整作業員人數
1. 對目標生產率而言,先估計需要的總作業人數 𝑵 :
∑ 𝑺𝑻
𝑵=𝑹× 𝑨𝑻 = 𝑹 ×
𝑬
𝑹:預期的生產力,𝑬:效率
 某一條組裝線,包含八項不同作業。
 每天(8小時)必須生產700個產品:
𝑅 = 700/480 = 1.458個/分鐘
 作業1,1.25分鐘;作業2,1.38分鐘;作業3,2.58分鐘;
作業4,3.84分鐘;作業5,1.27分鐘;作業6,1.29分鐘;
作業7,2.48分鐘;作業8,1.28分鐘。

2 - 46

生產線平衡
 調整作業員人數
 假設 效率𝐸 為 100%,所需 作業員人數𝑁 為:
∑ 𝑺𝑻 𝟏. 𝟐𝟓 + 𝟏. 𝟑𝟖 + ⋯
𝑵=𝑹× = 𝟏. 𝟒𝟓𝟖 × = 𝟐𝟐. 𝟒
𝑬 𝟏

 假設 效率𝐸 以較為實際的 95% 來計算,所需 作業員人數


𝑁 為:
∑ 𝑺𝑻 𝟏. 𝟐𝟓 + 𝟏. 𝟑𝟖 + ⋯
𝑵=𝑹× = 𝟏. 𝟒𝟓𝟖 × = 𝟐𝟑. 𝟔
𝑬 𝟎. 𝟗𝟓
 將以24位作業員作為該組裝線的編制人員數。

23
2023/10/19

2 - 47

生產線平衡
 調整作業員人數
2. 對各項工作而言,估計各需要多少作業員人數:
 每天生產700個產品,所以生產一個產品需要 0.685 分鐘
(480/700)。 作業 ST 所需人數 編制人數
 估計作業員人數可以 1 1.25 1.83 2
採用實際標準時間 2 1.38 2.02 2
除以單位產品生產 3 2.58 3.77 4
4 3.84 5.62 6
時間而得。
𝟏. 𝟐𝟓 5 1.27 1.86 2
𝟏. 𝟖𝟑 = 6 1.29 1.88 2
𝟎. 𝟔𝟖𝟓
7 2.48 3.62 4
8 1.28 1.87 2
總計 15.37 24

2 - 48

生產線平衡
 調整作業員人數
 為了找出最慢的作業,將各項作業的實際標準時
間除以預估的作業員人數。 作業 修正後標準時間
 作業2是瓶頸機台,決定了 1 1.25 / 2 = 0.625
全線的生產量: 2 1.38 / 2 = 0.690
3 2.58 / 4 = 0.645
2人 × 60分鐘
= 87個/小時 4 3.84 / 6 = 0.640
1.38分鐘 5 1.27 / 2 = 0.635
= 696個/天 6 1.29 / 2 = 0.645
7 2.48 / 4 = 0.620
8 1.28 / 2 = 0.640

24
2023/10/19

2 - 49

生產線平衡
 調整作業員人數
 如果生產率不適當,想增加生產率:
 讓 作業2 的作業員加班。
 作業2 的工作站雇用兼職作業員。
 將 作業2 的工作重新分配至 作業1 或 作業3 中。
(工作單元分擔、工作分割的概念)
 改善 作業2 的工作方法。(改善都是成本;能不
改善,則不改善;刪除與合併是最好的做法)

2 - 50

生產線平衡
 工作單元分擔
 在工作週期中,有閒置時間的作業員,分擔其他
工作站的工作,以使得整條生產線更有效率。
 圖 2.19

 步驟一,將工作單元分割。
 有時候,分割工作單元並不是十分經濟,甚至會降低
效率,因此要謹慎處理。
 一次鎖八個螺絲;一人鎖六個、另一人鎖兩個???

25
2023/10/19

2 - 51

生產線平衡
 步驟二,
決定工作單元的順序。
 優先順序圖 & 優先順序矩陣。

2 - 52

生產線平衡
 步驟三,計算各工作單元之位置權重。
 位置權重是將各工作單元以及後面所有工作單元之工
作時間加總。

26
2023/10/19

2 - 53

生產線平衡
 步驟四,指派工作至各工作站中。
 根據位置權重以及系統週期時間作指派。
 位置權重高者,優先指派。
 優先指派至「緊鄰之前項工作單元」的工作站中。
 舉例來說,每班 450 分鐘內,須生產 300 個產品。系
統週期時間為 450 / 300 = 1.5 分鐘。
 組裝線平衡如 表2.4。
 整體週期時間為 1.32 分鐘(工作站4)。
 每週期閒置時間:

0.04 + 0.22 + 0.17 + 0.11 + 0.77 = 1.31 分鐘


0.04 = 1.32 − 1.28

2 - 54

生產線平衡
 步驟四,指派工作至各工作站中。

27
2023/10/19

2 - 55

作業一(交大工工)
1. 請計算出下列各工作項目之期望時間。
工作項目 𝑜 𝑚 𝑝
A 4 6 14
B 3 4 11
C 4 5 6
D 7 7 7
E 3 3 9
F 2 8 14
G 13 17 21

2 - 56

作業一
2. (承上題)各工作項目之網路圖如下所示,請利
用期望時間計算出各工作項目之ES、EF、LS、
LF、浮時,並指出要徑為何?

28
2023/10/19

2 - 57

作業二:習題6
根據以下的資料,每天(8小時)最低的產量要求為
90 個組裝產品。下圖為分析師所建立的優先順序矩
陣。對於工作站的數量與工作的安排,請提出你的
建議。(效率假設為100%)

2 - 58

自行練習之習題

生產線平衡:習題 9 & 14
計畫評核術:習題 17

29
2023/10/19

2 - 59

Q&A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