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6

版權信息

書名:麻將雅玩——初學八章

作者:羅俊揚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9-01

ISBN:7810513060
前言
打麻將作為中國民間最流行的一種娛樂形式數百年經久不衰,其間不
乏高雅,亦夾雜庸俗,故事幾多,譭譽參半。時至今日,中國麻將究
竟應該向何處發展,正是本書主要探索的問題。技巧取勝是比賽的宗
旨,僥倖取勝是賭博的特徵。麻將牌如承襲僥倖取勝的打法,總會有
人將其作為賭具,改麻將牌由大眾遊戲娛樂的屬性而走向專司賭博的
道路。這將使麻將本身因其作為賭博工具給社會造成危害而遭禁絕,
使這一傳統的大眾喜愛的娛樂項目受到限制而趨向消亡。作者曾力主
對麻將牌進行技術改革,倡導將麻將牌引入遊戲比賽項目,主張剔除
人為的僥倖成分,融入科學計算方法,提高打牌技巧,改賭具為遊戲
器具,賦予麻將牌以新的生命力。為此,作者經長期摸索、總結,在
傳統打法基礎上,運用了數學原理和合縱連橫的排列原則,對麻將的
打法編排出4種組局形式,近300個牌目;用牌張、牌組和進牌三個基
本概率,計算牌目方差,以使麻將的牌目標準及值數更趨科學和規
範。為便於初學,對牌路、牌目、算方、計分等關鍵環節,編有口訣
以助記憶、掌握和運用,為麻將的普及、提高和健康發展提供了一種
參考。

本書對麻將的啟蒙入學、比賽競技做了較系統的介紹和學術探討,深
入淺出,雅俗共賞。然而,畢竟是新的嘗試,除了麻將牌本身內容
外,多少還涉及到文史、數學、力學、美學以及邏輯學、心理學和古
代兵法等方面的知識,雖反覆推敲並臨桌實踐驗證,欲求無暇,終因
學識所限,難免掛一漏萬,先致歉意,望君賜教。

作者

1998年10月
1 第一章 起源與發展
麻將牌,原稱麻雀牌,是遊戲器具,由馬掉腳、馬吊牌演變而成。馬
吊牌系古代博戲,據明朝馮夢龍《馬吊牌經》記載,馬吊牌始於明中
葉,起源於馬掉腳。

相傳馬掉腳創於驛站。早在戰國時期各地就設驛站,到唐代通道上每
三十里設驛一所,分馬驛、水驛。驛站備人夫、騾馬、車船,供傳遞
文書人員及過境官員使用。過往官貴文人有時在驛站住數日歇腳採
風,同驛夫侍女攀談,閒時以馬為題,擬就一種紙牌戲以消遣。紙牌
為萬貫、索子、文錢三門,以身邊騾馬相喻,比馬的四蹄少了一腳,
故取名“馬掉腳”。輸贏以等比級數計籌。因等比級數數差極大,故附
有值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以至十萬、百萬、千萬、萬
萬等籌碼,作記勝負之用。明代中葉將籌碼面值較大的前十一籌改作
牌張,成為一門,加入牌內,合成四門,仍以馬相比,吊來一腳,改
稱“馬吊牌”。至萬曆時,馬吊牌已風行南北,據吳偉業《綏寇紀略》
記載:“萬曆末年,民間好葉子戲,圖趙宋時山東群盜姓名於牌而鬥
之,至崇禎時大盛。”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八)進一步說
明:“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而今之朝士,若江南、山東,凡於無
人不為此。”據清人金學詩《牧豬門月話》所述:馬有四蹄,故馬吊牌
成四十葉,分為萬貫、索子、文錢、十萬貫四門,自相統轄。萬貫、
索子皆始於一、尊於九;文錢最尊為空湯,次枝花,再次自一至九,
共十一頁,空湯繪人形;十萬貫自二十萬貫始至萬萬貫,共十一頁,
均繪有人形與萬貫筒。打牌時,四人同玩,每人起八頁,餘置中央,
出牌以大打小。

由於“馬掉腳”、“馬吊牌”具有吸引人們的趣味性,又通過星羅棋佈於
全國的驛站傳播,因此馬掉腳和馬吊牌很快風行於朝野。至清代康熙
年間,政治較為穩定,隨著生產的發展,文化娛樂活動伴之而興。人
們肯定了馬掉腳分門別類的邏輯形式,亦肯定了馬吊牌增置牌張的發
展勢頭。但由於馬吊牌在馬掉腳三門牌的基礎上另加一門,四人入
局,各持一門,互不牽制,反而降低了爭鬥的趣味和技巧。於是根據
古典數學原理,剔除了馬吊牌將馬掉腳的籌碼發展而來的“十萬貫”一
門,保留筒、索、萬三門,並將“空湯”、“枝花”改為“中、發、白”,將
張值改為不分大小,張數增至一百餘頁。採用了古典數學《洛書》的
排列形式,縱橫組局,使之變化多端,大大增添了打牌的邏輯性與趣
味性。通過改進後的牌,因以隨人群棲息的麻雀作該牌的么索圖案,
而叫“麻雀牌”。由於“麻雀牌”葉數太多,使用不便,後將張面改小,
花紋簡化,用骨塊、象牙等材料雕刻,工藝十分講究。因打法採用古
典兵法佈陣,“四組一對”組局,其中三組為戰隊,一組為衛隊,另一
對為正副將領,從而在“麻雀牌”的基礎上,改稱“麻將牌”。

麻將牌是我國古代數學的產物。它體現了我們祖先的高度智慧和數學
水平。以“馬掉腳”、“馬吊牌”、“麻雀牌”“麻將牌”的牌張、牌組及計籌
的情況與《周易》對照,不難看出其牌明顯地反映了古典數學的原
理。如牌張的設置:依《八卦》設“坤”的原理,在實數前設“么
頭”。“一筒”中心為“太極圖”,四周均布乾、坎、艮、震、巽、離、
坤、兌“八卦”,居牌張“中”央,外置東、南、西、北四張方位牌,故
設“中”為“筒”的“么頭牌”;按《周易序》“形一受其生,神一發其智”,
發而生萬物,動物如么索即雀鳥,植物如二至九索即葉片、蓮藕、竹
節等,故設“發”為索的“么頭牌”;按《周易序》“太極無極也”,即是虛
數“零”,再依《洛書》設從一至九的九個實數牌張,故
設“白”作“萬”的“么頭牌”。又如牌張的組合:從一至九的九個數,按
《洛書》的三階排列,橫向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三組,縱向成
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三組,若將此排列按順時針方向挪動半個方
位,即四十五度,再將其上與下,左與右各一數字對調,即成為《洛
書》排列,也就是現流行於世的“幻方”。再如勝負的計籌:“馬掉
腳”的籌碼值數就有從一至萬萬的巨差,何來其巨差,是《八卦次
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等比數列要
求的。雖這種籌碼較大值的十一籌(即萬萬貫、千萬貫、百萬貫、九
十萬貫、八十萬貫、七十萬貫、六十萬貫、五十萬貫、四十萬貫、三
十萬貫、二十萬貫),“馬吊牌”改成牌張,但等比數列痕跡仍依稀可
見。

由於麻將牌是由相當普及的“馬掉腳”、“馬吊牌”演變而成,因此,仍
沿著“馬掉腳”、“馬吊牌”的舊跡,遍及祖國南北的官廷公寓、市肆農
家,成為各階層人們喜愛的遊戲器具,成為中國的國牌。繼而由華人
傳到東南亞各國和日本,清末門戶開放,又傳到了歐洲和北美,麻將
牌早已遍及半個世界。但由於當時生產麻將牌的工藝落後,要靠手工
用骨塊、象牙雕刻,價錢昂貴,故很難在平民中發展。

麻將牌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本應該發揚光大,可是在一段歷
史時期中,未能取得應有的地位,對其打法放任自流。因此在廣闊的
國土上,四面八方各行其道,加上某些出版物不顧字義,聽信方言,
以訛傳訛。如麻將牌本來只筒、索、萬三門,而將其么頭牌、方位牌
也各作一門,誤為“五門”;將“三色”中的“筒”誤為“它”、“索”誤
為“條”;將橫向組牌的“款”誤為“坎”、“搭”,將縱向組牌“項”誤
為“放”、“套”、“順”;將打牌時某方牌局合乎規定要求的“和(這裡讀
hu胡,不讀he何)牌”,誤為“符牌”或“扌骨牌”;將反映等比級數計分
的“番”,誤為等差級數計分的單位詞等等。尤其是在清末民初,有的
在136張之外,另加陞(本應為陛)、總、合、元、喜、它、索、萬
八張王牌,或另加花牌和百搭各四張,王牌和百搭代替牌張組局,花
牌直接計籌;有的隨意擬定牌目,毫無根據地確定其值數,甚至在無
稽的牌目值數基礎上,確定以中、發、白、令風、門風、槓牌或自摸
吊牌,作為加“番”計籌的依據。因此,大大增添了僥倖成份,降低了
打牌技巧,使麻將牌面目全非,逐漸演變成了賭具。從此,麻將牌失
去了作為遊戲器具的意義,也就失去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解放後,因將麻將牌視為“賭具”,此遊戲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只因
牌的打法中僥倖成份的存在,仍有少數人暗中或玩或賭。十年浩劫
中,不曾全面評價麻將牌,只一味地將其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資
產階級的玩具”、“傷風敗俗的賭具”予以收繳,難以計數的麻將牌毀之
一炬。殊不知麻將牌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遊戲器具,是民族的文化遺
產。因禁賭博而焚琴煮鶴乃是因噎廢食之舉。

80年代以來,人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在滿意的物質生活的條件
下,進而需要文明的精神生活,加之製作牌張的材料改用塑料,價廉
物美,麻將牌很快又遍及街頭巷尾、山寨農村。參加人數之多,涉及
層面之廣,都是史無前例的。不少單位還組織麻將牌的比賽活動,有
的報刊刊載怎樣打麻將牌的文章,書店也出售關於麻將牌技巧的讀
物,國內開始與國際麻將牌愛好者進行技術交流,從而形成了中國歷
史上麻將牌最為興盛的時期。

然而,由於缺乏積極有效的引導,一些麻將讀物為追逐經濟效益,大
肆介紹賭博玩法,灌輸靠命運贏錢的毒素,致使部分好閒之人求贏心
切,離經背道地將一副完整的麻將牌剔除么頭牌和方位牌,玩時只湊
成項、款、對即和牌進錢,童叟相博,通宵達旦,賭風日盛!對此,
群眾是厭賭的,但他們卻需要娛樂消遣,苦於找不到麻將牌的科學玩
法,仍沿用賭博打法,違心地搞點“小刺激”,無形中推波助瀾,助長
了賭博風氣。中國麻將何處去?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社會問題,也是
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歷史需要我們這代人作出正確回答。如果
只收集整理麻將牌過去作為賭具的打法,承襲其僥倖成份,加以推
介,則總會有人利用其作為賭具,從而使賭博隨麻將牌的發展而發
展。“強盜出於賭博”,禁賭株連麻將,真是玉石俱焚!如果能認真總
結麻將牌的發展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剔除僥倖成份,增強打牌
技巧,制定一個規範的打法,積極進行疏導工作,則可以使中國麻將
牌成為世界性的遊戲比賽項目,為炎黃子孫爭光,給人類帶來智慧和
歡樂!
2 第二章 牌張與牌具
一、牌張
(一)質地、大小

製作牌張的材料質地要求細膩堅硬,比重一般用1.5 g/cm3左右為宜。
過去大多以骨塊作牌面,鑲嵌在竹片上,也有用象牙作牌面的。現代
大都改用塑料或熒光玻璃製作。牌張的長、寬、高之比一般用4∶ 3∶
2,因為4∶ 3的長寬之比,接近1.364∶ 1的銀幕之比,看上去順眼,適
宜排列各種不同花色,橫豎排列整齊;3∶ 2的寬高之比,看上去與長
寬協調,又便於打牌時牌張豎立而不易倒伏。牌張大小既要打牌時上
手,又要攜帶方便,一般以33.3 × 25 × 16.7 mm較多,也有用35 ×
26.25 × 17.5 mm和30 × 22.5 × 15 mm的不等,因人而異,各有所
愛。總之,牌張要求光潔端正,大小如一,雕刻精巧,書法講究,花
紋清晰,排列工整,色彩鮮豔。

(二)色類、花數

麻將牌有筒、索、萬“三色”,各自一至九,分別冠以中、發、白作么
頭牌,故稱中、發、白為“三元”。另加東、南、西、北四種方位牌,
合稱“四風”。筒、索、萬各自一至九,即27種花,中、發、白、東、
南、西、北7種字,共34種牌,每種牌各四張,共136張(見牌譜)。

二、牌具
(一)骰子
骰子相傳為漢魏曹植所造,初為盧(黑)、雉(紅)等顏色的“色
子”,也叫“投子”。瞿佑《色子》詩:“卻憶咸陽客舍裡,呼盧喝雉燭
花底。”“呼盧喝雉”作為成語襲用至今。唐時將有色的投子,改用玉
石、骨塊製作,故更名“骰子”。現在所用的骰子,用17 mm左右的立
方體骨質或塑料作材料,六面鑽有一至六的點子,點子以一六二五三
四相對排列,兩顆為一副。投擲時以仰面的點數相加選定方位、垛數
(見骰子圖)。

圖中的圓圈表示紅色,黑點表示黑色。骰子上的六圖中的圓圈表示紅
色,黑點表示黑色。骰子上的六
骰子立體圖及六面展示圖

(二)籌碼

籌碼是我國古代使用文字之前,用來計數的工具,後來作為玩牌的計
數用具,使用頗為方便。籌碼用竹片、有機玻璃等材料製作,每根長
75~80 mm。備紅色小籌10根,每籌值一分;黃色小、中、大籌各9
根,每籌分別值十分、百分、千分;蘭色小、中、大籌各9根,每籌
分別值萬分、十萬分、百萬分,計64根籌,共值一千萬分為一股籌,
四股為一副籌。

(三)記局卡、記分簿

記局卡是比賽時用來記錄每局和牌的牌局的,分組局式記局卡和對局
式記局卡2種。記分簿是用來記錄參賽人的成績的。
記局卡
記分簿
(四)警告牌

用長50 mm、寬25 mm的紅色紙板或塑料片製成,是裁判員用來對牌


手嚴重違例進行警告用的。

(五)牌桌

牌桌大小高矮要適宜,過小置不下眾多的牌張,過大又不便於取牌,
一般以邊長750 mm正方為宜。為減少牌張磨損和撞擊之聲,桌面上
可鋪桌布或絨毯,桌布四角要固定,以免皺摺影響置牌和投骰。

(六)計時器

用於計算牌手每次進出牌時間,計時器設“出牌鍵”與“暫停鍵”,啟動
之後,按調定值數亮燈。
3 第三章 局式與牌目
一、局式
打麻將牌4人入局,在136張牌中,每人先起13張,隨後進1張,打出1
張,反覆留優打劣,使14張牌按一定的組局形式,組成理想的牌局。
局式有下列幾種:

(一)色組式

以色為主體編組的組局形式。由3張同色而花相連接的牌組成項,或3
張同色同花或同字的牌組成款,合成4組,另同色同花或同字的一對
牌作將。色組式是打麻將牌的基本局式,可以用項式吃牌縱向組局,
用款式碰牌橫向組局,用項、款結合縱橫組局,可容納數十種牌目,
選擇性十分廣泛,是常用的局式。

(二)花組式

以花為主體編組的組局形式。花組式的編組形式同色組式相似,但其
組內的牌張結構與色組式截然不同。是由3張花數相連的筒索萬各一
張組成項,全牌局中每項小中大3種花的順序,限與三色的排列順序
同一;由3張同花異色的牌,或中、發、白各1張,或除門風外的另三
風各1張組成款;另花款內的兩張牌作將。全牌局中碰牌的基礎牌和
將牌限兩色或兩種風。花組式是色組式的姊妹式,所容納的牌目同色
組式不相上下,也是常用局式。

(三)色對式
以色為主體配對的組局形式。由同色同花或同字的七對牌組成。色對
式是打麻將牌的輔助局式,不吃牌,不碰牌,組局秘而不宣,有利進
攻和防守。但進牌和組牌的方式單調,可容納的牌目不到組局式的一
半。

(四)花對式

以花為主體配對的組局形式。由同花異色的兩張牌配對,么頭牌亦算
同花,中、發、白為異色;東、南、西、北除門風外的另3種牌中的
任何兩種各1張,亦可配對。組局時,限於兩色或兩種風組成7對。花
對式是色對式的姊妹式,其組局的利弊與色對式相近,也是打麻將牌
的輔助局式。

以上4種組局形式可以同桌並用,但牌手在每一牌局中只能選用其中
一種,不得一局中出現多種組局形式。由於色組式同花組式的牌張結
構各異,縱橫矛盾交叉,一方示“吃”,一方示“碰”,爭牌激烈;色組
式和花組式猛吃猛碰張揚組局;色對式和花對式不吃不碰秘密組局,
這4種局式本身就形成智力對峙。

二、牌目
牌目是根據牌局的組局形式(色組式、花組式、色對式、花對式)和
牌張的組合形式(項、款、對)及色類、花數的縱橫關係,按照“合縱
連橫”的組牌原則編排而來的,共排列出280餘個牌目(詳見牌目圖
解)。

(一)牌目分科

為便於記憶和查對,牌目分為五科。

1.色科
以全副牌的筒、索、萬“三色”及其么頭牌和方位牌作大的縱向分割,
從而排列出“清一色”、“湊一色”、“全風”、“全字”等牌目。

2.花科

以筒、索、萬“三色”中的花數作大的橫向分割,從而排列出“全
夭”、“全小花”、“全中花”、“全大花”、“全單花”、“全雙花”、“全間
花”、“全帶夭”、“全帶二”、“全帶三”、“全帶四”、“全帶五”等牌目。

3.項科

以牌張縱向組牌作小的縱向分割成項式。先將項式牌組縱向串連成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為“一條龍”;牌組內的花數頭咬尾,一搭疊串
連成一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八九為“節節高”;二搭疊串連成一
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五六七、六七八、七八九為“步步
高”,又將項式牌組橫向並連,同本色並連成“一般高”,同三色並連
成“姊妹花”,再將項式牌組縱橫交叉組成“花色龍”、“喜節高”和“喜步
高”。

4.款科

以牌張橫向組牌做小的橫向分割成款式。先將款式牌組縱向串連,分
為常數相連、奇數單連、偶數雙連和三等差間連;又將款式牌組以
筒、索、萬橫向並連組成“喜相逢”;再將款式牌組縱橫交叉組成“喜相
連”、“喜單連”、“喜雙連”和“喜間連”。

以上牌科與牌科之間、牌目與牌目之間、牌組與牌組之間合縱連橫、
縱橫交織,宛如一張計算紙,色科、花科、項科、款科像粗格線,牌
目與牌目、牌組與牌組像細格線,縱橫分割成為既有規律又千變萬化
的格局。

5.進科
以摸、吃、碰、槓、吊等進牌方式的特定條件,排列出“全求人”、“不
求人”、“碰四款”、“摸三款”、“門前清”等牌目。

綜上所述,編牌目歌如下:

門類分為色和風,

花分首尾大小中;

一連二搭三重疊,

合縱連橫花與門;

縱向串連單雙間,

橫向並連萬索筒;

組牌方式項款對,

進牌摸吊槓吃碰。

(二)牌目分類

為便於掌握和運用,牌目分為三類。

1.基本牌目

以3組牌為主體編列成“戰隊”,是進攻的主力陣營。色組式和花組式3
組以上、色對式和花對式3對以上的牌組為基本牌目。3數以上縱向有
合縱之形,橫向有連橫之勢,縱橫成行,三點一線。同時牌張也佔了
全牌局的重要部分,是定局的基礎。

2.輔助牌目
以另一組牌作“衛隊”,用於防守,配合進攻。“衛隊”與“戰隊”要緊密相
依,搭配成齊整的陣勢,組成牌局。色組式和花組式兩組以下、色對
式和花對式兩對以下的牌目,以及受某種特殊限制的牌張,作為輔助
牌目,是在扣牌張進行防守的前提下,用來彌補開和方的不足以及組
成理想牌局的重要手段。

3.花樣牌目

以有趣的花樣,命以祝福的目名,可以人為地合成,大部分靠幸運偶
合。因此,花樣牌目只能在助興時用,不能用於比賽。慶新婚,願
出“天作之合”、“喜慶有餘”;鬧洞房,願出“丹鳳朝陽”、“明珠入蚌”;
祝壽誕,願出“壽比南山”、“鹿鶴同春”;送親友,願出“一帆風
順”、“八仙過海”等等。花樣牌目,有的含有詩情,如碰白板、碰一
筒、東風作將,稱為“三難新郎”,使人聯想起蘇小妹的洞房詩:“閉門
推出窗前月”難住新郎的情景,要不是其兄蘇東坡投石啟發,新郎豈能
詠出“投石衝開水底天”的妙對;有的寓以畫意,如由“雙花龍”和一對
五萬組成的“龍舟競渡”,會使人聯想“龍舟競渡吊屈原,萬民歡慶鬧端
陽”的熱烈場面。還有以“七姐下凡”、“八仙過海”、“喜鵲架橋”、“五鼠
鬧東京”、“武大郎賣燒餅”等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為名的牌目,細細品
味,有無窮的樂趣。因而,花樣牌目深受人們喜愛。

三、牌目圖解
(一)色組式牌目

1.基本牌目

(1)清一色:筒(中)、索(發)、萬(白)中的一色組局。

牌例1
牌例2

牌例3

(2)湊一色:筒、索、萬中的一色帶風組局。
牌例4

牌例5

牌例6
(3)全字:牌局中全是字。

牌例7

(4)全夭:牌局中全是夭。

牌例8

(5)全帶夭:4組1對內均帶夭。

牌例9
(6)全帶二:4組1對內均帶二。

牌例10

(7)全帶三:4組1對內均帶三。

牌例11
(8)全帶四:4組1對內均帶四。

牌例12

(9)全帶五:4組1對內均帶五。

牌例13
(10)全帶六:4組1對內均帶六。

牌例14

(11)全帶七:4組1對內均帶七。

牌例15
(12)全帶八:4組1對內均帶八。

牌例16

(13)全小花:牌局中均是一、二、三的花。

牌例17
(14)全中花:牌局中均是四、五、六的花。

牌例18

(15)全大花:牌局中均是七、八、九的花。

牌例19
(16)全單花:牌局中均是一、三、五、七、九的花。

牌例20

(17)全雙花:牌局中均是二、四、六、八的花。

牌例21
(18)全間花:牌局中均是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的
花。

牌例22

牌例23
牌例24

(19)項組式:由同色花相連的3張牌組成項,項1對組局。4

牌例25
(20)青色龍:同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三項。

牌例26

(21)花色龍:筒、索、萬各一項組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牌例27

(22)雙青龍:同色一二三、七八九各兩項。

牌例28

(23)雙花龍:同色一二三、七八九兩項與另一色一二三、七八九兩
項。
牌例29

(24)大節高:同色一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八九4項。

牌例30

(25)節節高:同色一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八九其中相連3
項。

牌例31
牌例32

(26)喜節高:筒、索、萬各一項組成一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
八九其中相連3項。

牌例33

(27)大步高:同色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五六七、六
七八、七八九其中相連4項。

牌例34

牌例35
(28)步步高:同色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五六七、六
七八、七八九其中相連3項。

牌例36

牌例37

(29)喜步高:筒、索、萬各一項組成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
五六、五六七、六七八、七八九其中相連3項。

牌例38
(30)大般高:同色同花4項。

牌例39

(31)般般高:同色同花3項。

牌例40

(32)雙般高:同色同花兩項與另一色同花兩項。

牌例41
(33)姊妹花:筒、索、萬同花各1項。

牌例42

(34)款組式:由同色同花或同字的3張牌組成款,4款1對組局。

牌例43

(35)大四風:東、南、西、北各1款。

牌例44
(36)小四風:東、南、西、北三款1對。

牌例45

(37)大三元:中、發、白各1款。

牌例46

(38)小三元:中、發、白兩款1對。

牌例47

(39)連四款:同色花相連4款。

牌例48
(40)連三款:同色花相連3款。

牌例49

(41)喜連三款:筒、索、萬各1款花相連。

牌例50

(42)單連四款:同色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4款。

牌例51
(43)單連三款:同色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3款。

牌例52

牌例53

(44)喜單連三款:筒、索、萬各一款組成一、三、五、七、九其中
相連3款。

牌例54
(45)雙連四款:同色二、四、六、八各1款。

牌例55

(46)雙連三款:同色二、四、六、八其中相連款。3

牌例56

(47)喜雙連三款:筒、索、萬各一款組成二、四、六、八其中相連
3款。

牌例57

(48)間連三款:同花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3款。

牌例58

牌例59

牌例60
(49)喜間連三款:筒、索、萬各一款組成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
3款。

牌例61

牌例62

(50)喜相逢:筒、索、萬同花各1款。
牌例63

(51)全求人:吃、碰、吊共進5張牌。

牌例64

(明牌)

(52)不求人:全不吃、碰、吊。

牌例65(暗牌)
(53)碰四款:碰進4款。

牌例66(明牌)

(54)摸四款:摸進4款。

牌例67(暗牌)

(55)摸三款:摸進3款。

牌例68(暗牌)
2.輔助牌目

(56)令風:一款令風。

牌例69

(57)門風:一款門風。

牌例70

(58)無風:牌局中無風。

牌例71

(59)缺色:牌局中筒(中)、索(發)、萬(白)任缺1色。
牌例72

牌例73

(60)斷么:牌局中無一。

牌例74
(61)獨么:牌局中只1組或一對牌有一。

牌例75

(62)斷五:牌局中無五。

牌例76
(63)獨五:牌局中只1組或1對帶五。

牌例77

(64)斷九:牌局中無九。

牌例78
(65)獨九:牌局中只1組或1對帶九。

牌例79

(66)獨中:牌局中只1組或1對無夭。

牌例80
(67)四歸一:同色同花的4張牌在14張牌局中。

牌例81

牌例82
牌例83

(68)老少配:同色一二三、七八九2項。

牌例84

(69)半條龍:同色一二三、四五六或四五六、七八九兩項。

牌例85

牌例86
(70)一般高:同色同花兩項。

牌例87

(71)小姊妹花:筒、索、萬其中同花兩項。

牌例88

(72)小喜相逢:筒、索、萬其中同花兩款。

牌例89

(73)三元款:中、發、白其中1款。

牌例90

(74)四六款:自摸四或六1款。
牌例91

(暗牌)

(75)暗槓:自摸同色同花或同字的四張牌開槓。

牌例92(暗牌)

(76)明槓:同色同花或同字的四張牌,其中自摸3張,碰進1張開
槓。

牌例93(明牌)

(77)門前清:不吃不碰。

牌例94(明牌)
(暗牌)

牌例95

(明牌)

(暗牌)

(78)邊吊:有一二或八九吊三或七成項和牌。

牌例96
(79)嵌心五:有四、六吊五成項和牌。

牌例97

(80)嵌吊:吊某項牌的中張和牌。

牌例98
(81)嵌邊絕:吊和嵌張或邊張同色同花已打入牌堂或已仰出的第4
張牌。

牌例99

(明牌)

(暗牌)

(82)摸吊:自摸吊牌。

牌例100

(明牌)
(暗牌)

(83)吊將:吊1張配對作將。

牌例101

(84)二五八將:用二或五或八作將。

牌例102
(85)兩頭忙:牌局中無款無字,有兩張同色花相連的牌,吊其首
尾。

牌例103

(二)花組式牌目

1.基本牌目

(86)全字:牌局中全是字。

牌例104
(87)全夭:牌局中全是夭。

牌例105

(88)全帶夭:四組一對內均帶夭。

牌例106
(89)全帶二:4組1對內均帶二。

牌例107

(90)全帶三:4組1對內均帶三。

牌例108
(91)全帶四:4組1對內均帶四。

牌例109

(92)全帶五:4組1對內均帶五。

牌例110
(93)全帶六:4組1對內均帶六。

牌例111

(94)全帶七:4組1對內均帶七。

牌例112
(95)全帶八:4組1對內均帶八。

牌例113

(96)全小花:牌局中均是一二三的花。

牌例114
(97)全中花:牌局中均是四五六的花。

牌例115

(98)全大花:牌局中均是七八九的花。

牌例116
(99)全單花:牌局中均是一三五七九的花。

牌例117

(100)全雙花:牌局中均是二四六八的花。

牌例118
(101)全間花:牌局中均是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的花。

牌例119

(102)項組式:由三色順序一致花數相連的牌組成項,4項1對組
局。

牌例120
(103)花色龍:三色順序一致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3項。

牌例121

(104)雙花龍:三色順序一致的一二三、七八九各兩項。

牌例122

(105)大節高:三色順序一致一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八九4
項。
牌例123

(106)節節高:三色順序一致的一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八
九,其中相連3項。

牌例124

牌例125

(107)大步高:三色順序一致的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
六、五六七、六七八、七八九其中相連項。4

牌例126
(108)步步高:三色順序一致的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
六、五六七、六七八、七八九,其中相連3項。

牌例127

(109)大般高:三色順序一致同花4項。

牌例128

(110)般般高:三色順序一致同花3項。
牌例129

(111)花款式:由同花的筒(中)、索(發)、萬(白)各1張或除
門風外的3風各1張組成4款。

牌例130

(112)風四款、除門風外的3風組成4款。

牌例131
(113)風三款:除門風外的3風組成3款。

牌例132

(114)元四款:中、發、白4款。

牌例133

(115)元三款:中、發、白3款。

牌例134

(116)連四款:花相連4款。

牌例135
(117)連三款:花相連3款。

牌例136

(118)單連四款: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款。4

牌例137

(119)單連三款: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款。3
牌例138

(120)雙連四款:二、四、六、八各1款。

牌例139

(121)雙連三款:二、四、六、八其中相連3款。

牌例140

(122)間連三款: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3款。

牌例141
牌例142

(123)同花四款:同花4款。

牌例143

(124)同花三款:同花3款。

牌例144

(125)全求人:吃、碰、吊共進5張牌。
牌例145

(明牌)

(126)不求人:全憑自己摸牌成局。

牌例146

(暗牌)

(127)碰四款:碰進4款。

牌例147

(明牌)
(128)摸四款:自摸4款。

牌例148

(暗牌)

(129)摸三款:自摸3款。

牌例149

(暗牌)
2.輔助牌目

(130)令風:令風兼門風開槓。

牌例150

(131)門風:門風開槓。

牌例151

(132)無字:牌局中無東、南、西、北、中、發、白。

牌例152
(133)斷么:牌局中無一。

牌例153

(134)獨么:牌局中只1組或1對帶一。

牌例154
(135)斷五:牌局中無五。

牌例155

(136)獨五:牌局中只1組或1對帶五。

牌例156
(137)斷九:牌局中無九。

牌例157

(138)獨九:牌局中只1組或1對帶九。

牌例158
(139)獨中:牌局中只1組或1對不帶夭。

牌例159

(140)四歸一:同色同花的四張牌在14張牌局中。

牌例160
(141)老少配:一二三、七八九兩項。

牌例161

(142)半條龍:一二三、四五六或四五六、七八九兩項。

牌例162

牌例163

(143)一般高:同花兩項。
牌例164

(144)三元款:中、發、白1款。

牌例165

(145)四六款:自摸四或六1款。

牌例166

(暗牌)

牌例167

(暗牌)

(146)同花兩款:同花兩款。
牌例168

(147)暗槓:自摸東南西北各1張,其中門風開槓。

牌例169

(暗牌)

(148)明槓:東南西北各1張,其中碰進1張,門風開槓。

牌例170(明牌)
(149)門前清:未吃未碰。

牌例171(明牌)

(暗牌)

(150)嵌心五:有四、六吊五成項和牌。

牌例172
(151)嵌邊絕:吊某種已打入牌堂或已仰出的第張牌。4

牌例173

(明牌)
(暗牌)

(152)二五八將:用二或五或八作將。

牌例174

(153)摸吊:自摸吊張。

牌例175(暗牌)
(154)吊將:吊1張配對作將。

牌例176

(155)嵌吊:吊某項牌的中張和牌。

牌例177
(156)邊吊:有一二或八九,吊三或七和牌。

牌例178

(三)色對式牌目
1.基本牌目

(157)對組式:同色同花或同字7對牌組局。

牌例179

(158)清一色:筒(中)、索(發)、萬(白)其中1色組局。

牌例180

(159)湊一色:筒(中)、索(發)、萬(白)其中1色帶風組局。

牌例181
(160)全風:由東、南、西、北組成7對。

牌例182

(161)全字:由東、南、西、北、中、發、白組成7對。

牌例183
(162)全夭:牌局中全是夭。

牌例184

(163)全小花:牌局中全是一、二、三的花。

牌例185
(164)全中花:牌局中全是四、五、六的花。

牌例186

(165)全大花:牌局中全是七、八、九的花。

牌例187
(166)全單花:牌局中均是一、三、五、七、九的花。

牌例188

(167)全雙花:牌局中均是二、四、六、八的花。

牌例189
(168)全間花:牌局中全是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
的花。

牌例190

(169)四風對:東、南、西、北各1對。

牌例191

(170)三元對:中、發、白各1對。
牌例192

(171)五連對:同色花相連5對。

牌例193

(172)四連對:同色花相連4對。

牌例194

(173)三連對:同色花相連3對。

牌例195
(174)喜連三對:筒、索、萬花相連各1對。

牌例196

(175)單連五對:同色一、三、五、七、九各對。1

牌例197

(176)單連四對:同色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4對。

牌例198
(177)單連三對:同色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3對。

牌例199

(178)喜單連三對:筒、索、萬、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各1
對。

牌例200

(179)雙連四對:同色二、四、六、八各1對。

牌例201

(180)雙連三對:同色二、四、六、八其中相連對。3

牌例202
(181)喜雙連三對:筒、索、萬二、四、六、八其中相連各1對。

牌例203

(182)間連三對:同色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3對。

牌例204

(183)喜間連三對:筒、索、萬各1對組成一、四、七或二、五、八
或三、六、九。

牌例205

(184)喜相逢:筒、索、萬同花各1對。

牌例206
2.輔助牌目

(185)令風:令風兩對。

牌例207

(186)門風:門風兩對。

牌例208

(187)無風:牌局無風。

牌例209

(188)缺色:牌局中筒(中)、索(發)、萬(白)任缺1色。
牌例210

(189)斷么:牌局中無一。

牌例211

(190)獨么:牌局中只1對一。

牌例212
(191)斷五:牌局中無五。

牌例213

(192)獨五:牌局中只1對五。

牌例214
(193)斷九:牌局中無九。

牌例215

(194)獨九:牌局中只1對九。

牌例216
(195)獨中:牌局中只1對無夭。

牌例217

(196)色四歸:同色同花兩對。

牌例218

(197)風四歸:東、南、西、北其中1風2對。

牌例219
(198)元四歸:中、發、白其中一元兩對。

牌例220

(199)同花兩對:筒、索、萬其中同花兩對。

牌例221

(200)摸吊:自摸吊牌。

牌例222
(201)二五八將:吊二、五、八配對。

牌例223

(四)花對式牌目

1.基本牌目

202)花對式:筒(中)、條(發)、萬(白)中

(的兩色同花或門風外的兩風配對,7對組局。

牌例224
(203)全字:牌局中全是字。

牌例225

(204)全夭:牌局中全是夭。

牌例226
(205)全小花:牌局中均是一二三的花。

牌例227

(206)全中花:牌局中均是四五六的花。

牌例228
(207)全大花:牌局中均是七八九的花。

牌例229

(208)全單花:牌局中均是一、三、五、七、九的花。

牌例230
(209)全雙花:牌局中均是二、四、六、八的花。

牌例231

(210)風四對:風4對。

牌例232

(211)風三對:風3對。
牌例233

(212)元四對:么頭牌4對。

牌例234

(213)元對三:么頭牌3對。

牌例235

(214)連五對:花相連5對。

牌例236
(215)連四對:花相連4對。

牌例237

(216)連三對:花相連3對。

牌例238

(217)單連五對:一、三、五、七、九各1對。

牌例239
(218)單連四對: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對。4

牌例240

(219)單連三對:一、三、五、七、九其中相連對。3

牌例241

(220)雙連四對:二、四、六、八各1對。

牌例242
(221)雙連三對:二、四、六、八其中相連3對。

牌例243

(222)間連三對: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3對。

牌例244

(223)同花四對:同花4對。

牌例245

(224)同花三對:同花3對。

牌例246
2.輔助牌目

(225)無風:牌局中無風。

牌例247

(226)斷么:牌局中無一。

牌例248

(227)獨么:牌局中只1對一。

牌例249
(228)斷五:牌局中無五。

牌例250

(229)獨五:牌局中只1對五。

牌例251
(230)斷九:牌局中無九。

牌例252

(231)獨九:牌局中只1對九。

牌例253
(232)獨中:牌局中只1對不是夭。

牌例254

(233)同花兩對:同花2對。

牌例255

(234)風兩對:風張兩對。

牌例256
(235)元兩對:么頭牌兩對。

牌例257

(236)摸吊:自摸吊牌。

牌例258

(暗牌)

(五)花樣牌目

(237)天作之合:莊主開局就和牌。

牌例259
(暗牌)

(238)地發千祥:吊和莊主打出的第1張牌。

牌例260

(明牌)

(暗牌)

(239)人壽年豐:起完牌就定局,將手中牌全部伏倒“報定”待和。
牌例261

(明牌)

(暗牌)

(240)福祿壽喜:筒、索、萬各1款九,令風作將。

牌例262
(241)福如東海:吊和海底東風。

牌例263

(242)壽比南山:吊和開槓補張或搶槓南風。

牌例264

(243)喜慶有餘:筒、索、萬同花各1款,其中一花四歸一。

牌例265
(244)喜鵲架橋:搶槓和牌。

牌例266

(245)斷橋相會:吊嵌心五組成一條龍。

牌例267
(246)中秋賞月:中、西、五萬、八萬各1款。一筒作將。

牌例268

(247)鐵樹開花:吊和開槓補張。

牌例269
(248)家財萬貫:發財開槓,其餘均是萬組局。

牌例270

(249)龍鳳呈祥:清色索龍,一款一索。
牌例271

(250)龍舟競渡:雙花龍,五萬作將。

牌例272

(251)海底拾寶:吊海底和牌。

牌例273
(252)海底撈月:吊和海底一筒。

牌例274

(253)大海撈針:吊和海底一萬。
牌例275

(254)孔雀開屏:青一色索:其中一、九索各款。1

牌例276

(255)孔雀東南飛:一索、東、南各1款。

牌例277
(256)丹鳳朝陽:歸一索,一筒作將。

牌例278

(257)明珠入蚌:吊和一筒、歸一筒。

牌例279
(258)一箭雙鵰:兩張一索作將,吊一萬和牌。

牌例280

(259)一帆風順:令風、門風各1款,一作將。
牌例281

(260)兩龍護梁:雙花龍,一萬作將。

牌例282

(261)雙龍戲鳳:雙花龍,一索作將。

牌例283
(262)二龍戲珠:雙花龍,一筒作將。

牌例284

(263)雙龍抱柱:雙花龍,二索作將。

牌例285
(264)二度梅花:花組式碰五筒,吊五筒。

牌例286

(明牌)

(暗牌)

(265)二泉映月:花組式兩次碰二筒,吊一筒和牌。

牌例287
(明牌)

(暗牌)

(266)雙跳龍門:青色龍,另一項四五六,五作將。

牌例288

(267)三喜臨門:中、發、白各1款,門風作將。

牌例289
(268)三難新郎:碰白板,碰一筒,東風作將。

牌例290

(明牌)

(269)三打白骨精:碰3款,白板作將。

牌例291

(明牌)
(暗牌)

(270)四方進寶:東、南、西、北各1款,發財作將。

牌例292

(271)五鼠鬧東京:歸五索,東風作將。

牌例293

(272)五大郎賣燒餅:4組均帶五,一筒作將。
牌例294

(273)六月風雪:碰六萬、北風、白板。

牌例295

(明牌)

(274)鹿鶴同春:歸一索、歸六索,東風作將。

牌例296
(275)七姐下凡:一、二、三、四、五、六、七各1對。

牌例297

(276)八仙過海:吊和海底八。

牌例298
(277)九九登高:步步高或節節高,九作將。

牌例299

(278)九九重陽:3款九,西風作將。

牌例300
(279)十三太保:自摸東、南、西、北、中、發、白、筒、條、萬
的一和九各1張,其中1張配對。

牌例301

(暗牌)
4 第四章 概率與算方
在一副牌中任意取出部分牌張,組成某種牌目可能發生的事件,稱
為“隨機事件”。用數學方法研究隨機事件統計規律的概率論,是解決
麻將牌計分問題較為科學的方法。組成牌目可能性的大小,決定於牌
張利用率、牌組選擇率和進牌受限率三個方面。以組成牌目的可能性
大小來確定其值數的方法叫算方。

一、牌張利用率
牌目規定的“牌張組合”在全副牌內確定了一定的取牌範圍,這個範圍
大,取牌的可能性就大,牌目就較容易組合,故其值數就較低。反
之,其值數就較高。因此,運用概率論中的“逆事件”式,將全副牌的
張數減去可用張數(即可利用範圍)得出不可利用張數,用不可利用
張數除以全副牌張數,其得數稱為牌張利用率。如筒、索、萬中的一
色組局的“清一色”,牌張自一至九各4張,么頭牌4張,共40張,從全
副牌136張中減去40張,餘下96張為不可利用張數,佔了全副牌張總
數的70.59 %。又如色組式同色同花各一款的“喜相逢”與中、發、白
各一款的“大三元”,可取張數均為12張,餘下124張為不可利用張數,
佔全副牌的91.18 %,兩個牌目的牌張逆利用率相同。再如色組式“同
色花相連四款”與“同色花相連三款”,“連四款”可利用16張,而“連三
款”就只12張,它們不可利用的張數分別佔全副牌的88.24 %和91.18
%,兩個牌目的牌張逆利用率不同。

在計算牌張利用率時,還有兩種情況應當注意:一種是可用牌張超過
組局形式需要的牌張,如色組式的“全帶夭”,三色中的一二三、七八
九均帶夭,中發白、東南西北均是夭,共25種,計100張牌;而4組一
對組局,最多容納13種,只52張牌可能有用。另一種是可用牌張超過
牌組形式限制的牌張,如色組式的“全夭”,三色中的一和九及中發
白、東南西北共13種夭,計52張牌;而“全夭”限制4款一對,只能用5
種,共20張牌可能有用。因此,將可能有用的牌張,作為可用張數。

二、牌組選擇率
牌目規定的牌張數量,牌目與牌目之間有多有少。如“清一色”要求全
牌局14張牌均為同色,而“青色龍”卻只要求牌局中一至九相連的9張牌
是同色。如不分它們的內部結構,只就牌張看,14張顯然比9張難於
得到。在麻將牌中不論哪種同色同花或同字的牌均為4張,每一張牌
佔該一種牌的25 %。如縱向組成同色一二三的項式,即佔同色一二三
的三種牌各25 %,相加即75 %;橫向組成同色同花3張的款式,即佔
同一種牌的75 %;同花異色的3張牌,即佔3種牌的各25 %,相加即
為75 %。同色同花或同花異色兩張組成的一對牌,分別佔同一種牌的
50 %或兩種牌的兩個25 %,相加即為50 %。因此,凡3張牌的一組
牌均計75,凡兩張牌組成的一對牌均計50,作為牌組基數。如“清一
色”四組一對或七對14張牌,計牌組基數350,“青色龍”3項9張牌,計
牌組基數225。

牌目規定的“牌張組合”,也確定了牌組的選擇範圍。可用的牌組因受
色類花數、縱橫組合等方面的限制,造成選擇面的不一。如:受色類
限制的“清一色”,色組式可取從一至九縱向組成的一二三、二三四、
三四五、四五六、五六七、六七八、七八九計7項,同花4張共可組成
28個項式,橫向可組成10款;色對式可取20對。如受花色限制的“全
大花”色組式可取12項、9款;花組式可取12項,但可取款數也增至12
款;色對式可取18對,花對式也可取18對。如受縱橫限制的色組
式“喜相逢”可從一至九的9組中選擇,而“大三元”僅只一組沒有選擇的
餘地。受縱向限制的“連四款”只能在6組中選擇,而“連三款”卻有7組
可供選擇。

牌目規定的選擇範圍和需要牌組,凡受色類花數限制的,以基本組式
——“項”、“款”、“對”為單位;凡受縱橫組合限制的,以組合牌組為單
位。

牌組選擇率的計算程序是:將牌目組合的牌組基數,除以可供選擇的
組數,乘以需要組數,得出牌組選擇率。如色組式的“喜相逢”與“大三
元”同是3款9張牌,牌組基數均為225。由於“喜相逢”有9組可供選擇,
則用225 ÷ 9 × 1,選擇率為25;而“大三元”只一組,選擇率以牌組基
數÷ 1 × 1,仍為225,比前者高了9倍。

三、進牌受限率
起牌、摸牌是進牌的基礎,隨後進行吃、碰、吊進牌,組成一個牌組
或一對,均需兩張花相近或一對牌作基礎,或以某張牌作將,吊另一
張完局。所以稱上述兩張牌和一張將牌為基礎牌。由於組局形式和組
牌形式不同,基礎牌的可用張數有多有少。如色組式的項式、花組式
的項式和款式,花對式的對牌,兩張基礎牌,均可在兩種牌,即8張
牌中取得;色組式的款式,色對式的對牌,兩張基礎牌,只能在一種
牌,即4張牌中取得。不論哪種局式的將牌,一張基礎牌,均在一種
牌的4張牌中取得。8張牌中取2張和在4張牌中取1張,顯然比在4張牌
中取2張來得容易。難於取得的基數則高,易於取得的基數則低。因
此,設一種牌的進牌基數為100,在4張牌中取2張作基礎牌,其基數
為50 %;8張牌中取2張,其基數為25 %;4張牌中取1張,其基數仍
為25 %。

以起進、摸進的牌張作基礎,運用吃、碰、吊進牌張,組成牌組。但
由於組局形式與組牌形式不同,造成進牌機會不一。如色組式的受限
項式,花組式的項式、款式和將牌,花對式的將牌,均可進4張牌;
色組式的不受限項式,可進8張牌,款式只可進兩張牌;色組式、色
對式的將牌可進3張牌。又如不論哪種局式在4家牌手中,項式有3家
不能吃牌,而款式的碰牌、將牌的吊牌,均只一家不能進牌。可以
吃、碰、吊進牌張數的多少和不可進牌的家數,給組牌提供了不同的
機會。因此,以可進牌張數除以不可進牌家數,得出進牌機會率。
重疊牌組的牌目進牌基礎與進牌機會均增加了難度,如色組式同色同
花4項的“大般高”,其基礎牌第一組可在8張中取2張,佔25 %,第二
組因除去第一組取去的2張,只能在6張中取2張,佔33.33 %,第三
組、第四組就只能在4張或2張中取2張,分別佔50 %或100 %。

最後,用牌組基數,除以進牌機會率,得出一個牌組的進牌受限率。
以一個牌組的進牌受限率,乘以牌目規定的牌組數,得出牌目受限
率。根據上述計算方式,

列牌組受限率一覽表如下:

牌組受限率一覽表
四、牌目方差
將牌張逆利用率、牌組選擇率和進牌受限率相加,作為牌目概率基
數,以基數開平方,再四舍五八成整數,就成為各種牌目的計分基礎
——方(詳見本章算方概率表)。

為驗證上述計算方法確定的牌目值數是否準確,對色組式和花組式、
色對式和花對式的基本牌目,分別進行了統計比較。組局式99個牌
目,總概率基數為23618.81,其中牌張利用率7617.83,佔總概率基
數的32.25 %;牌組選擇率8190.38,佔總概率基數的34.68 %;進牌
受限率7810.60,佔總概率基數的33.07 %。對局式52個牌目,總概率
基數為19174.42,其中牌張利用率4361.89,佔總概率基數22.75 %;
牌組選擇率4939.68,佔總概率基數的25.76 %;進牌受限率
9872.85,佔總概率基數的51.49 %。以上數據說明:組局式由於組局
的牌張、牌組、進牌三個基本因素均衡,所以利用率、選擇率、受限
率幾乎各佔總概率基數的三分之一;由於對局式的進牌機會比組局式
少,不吃牌、不碰牌,因此受限率佔了總概率基數的一半,利用率和
選擇率約各佔總概率基數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以牌張、牌組和進
牌作組成牌局難易的3個基本因素是正確的,以利用率、選擇率和受
限率作計算依據是科學的,以概率確定的牌目值數是準確的。

色組式、花組式、色對式、花對式4種組局形式的138個基本牌目,通
過算方,有從10~27共18個級數。除正式比賽時應按此級數計分外,
平時玩牌計分可以簡化,將10~12三個級數合併為10;將13~17五個
級數合併為15,將18~22五個級數合併為20;將23~27五個級數合
併為25,基本牌目成為4個級數。如此眾多的牌目及其方值,看起來
似乎不好掌握。其實因為牌目是按“合縱連橫”的組牌原則,縱串橫並
連接編排而來的,而且方值是依據概率計算出來的,經合併後仍有規
律可循,方值也是不難掌握的。為便於掌握諸牌目的方值,編出如下
口訣:

標準方值切莫忘,
同色三組(對)十五方;

字、增、疊組(對)均加五,

花、色不限減五方。

也就是說由同色3個牌組或3對牌組成的牌目作基礎,以15方作標準方
值。在此基礎上,若遇由字組成的3個牌組(對)、或在3組基礎上每
增加1組(對)、或3個牌組花色重疊的牌目,均加5方;若遇上不受
同色限制或不受花數限制的牌目,均減5方。如:“青色龍”既非字組,
又未增組,花數也不重疊不夠加,既限同一色,又限成“龍”的花又不
夠減,15方不變;“花色龍”因不限於同色,減去5方,計10方;“雙青
龍”因由4組組成比3組增加1組加5方,計20方;“雙花龍”雖增組加5
方,而不限於同色減5方,仍計15方。又如:色組式的“一般高”、花組
式的“同花三款”3個牌組花數重疊加5方,但花組式不限同色又減去5
方。再如:色組式的“清一色”除將牌外,由同色4組組成,由於比3組
增加1組加5方,花數不受限減5方,均計15方;色對式的“清一色”除將
牌外,由同色6對組成,由於比3對增加了3對,加15方,花數不受限
減5方,計25方。還如:色組式由東、南、西、北各一款組成的“大四
喜”,因由字組成加5方,增一組加5方,花、色均受限不夠減,計25
方;“全字”字組、增組各加5方,但不限於某幾種字減5方,計20方。
根據口訣一眼就能判定某牌目的值數,運用十分方便,具體方法請參
考本書牌目值數簡易計算表。

對於輔助牌目的值數,因其絕大多數要與基本牌目內的牌組搭配才能
組成,不便於計算概率,但由於有了基本牌目的概率方值作基礎,參
照確定其值數,同樣會相對準確。如色組式的“姊妹花”,概率值數12
方,常用值數併為10方,倘若將其拆成3個“小姊妹花”,而成為3個輔
助牌目。若將“小姊妹花”值數定為4方,即12方,雖與概率值數相等,
但高出了常用值數,將造成計算糾紛;若將“小姊妹花”值數定為2方,
即6方,低於概率數一倍,明顯差距懸殊。因此,以“小姊妹花”的值數
定為3方,即9方,與“姊妹花”作為基本牌目值數比,既低於概率值
數,又接近常用值數,是較為合理的。從而以“小姊妹花”為範例,推
定出其他輔助牌目的值數。

對於花樣牌目的值數,因為花樣牌目絕大多數靠幸運取牌僥倖完局,
不可能用概率計算其值數,只能憑打牌的實踐隨心所欲地將花樣牌目
分為“一、二、三、四”4個等級,可供玩牌時參考。
5 第五章 換算與計分
通過概率把反映千差萬別的牌目組牌難易程度的數據,運用方差,把
級差合理地進行了縮小,為麻將牌計分提供了條件。但是,由於方差
小,對打牌技巧的高低,反映還不明顯。因此,繼承麻將牌傳統打法
的計分方式,按全牌局所容納牌目方數的和,以等比數列換算成分
數,換算與計分的步驟如下。

一、以局加方
以14張牌局內所容納的各種牌目方數相加,得出全牌局方數。在不動
基本組式的情況下,牌目規定的牌張組合內不得重記方數。但是牌目
規定牌張組式與其餘組式搭配,可以反覆重記方數。如:色組式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3項索,可以組成“青色龍”,計14方,但不得用其
中的一二三、七八九重配“老少配”;若其餘一項是一二三索則可與其
中的一二三配成一般高,加記3方,並與其中的四五六配成“半條龍”,
加記3方,再與其中的七八九配成“老少配”,再加記3方。若以二索作
將,還可加記“清一色”14方、二索“四歸一”2方,二將1方;若自摸二
索和牌,還要加記“摸吊”1方,牌局中有4個項式,再加記“項組式”11
方。該局共計52方。又如:“摸四款”定局之後,摸進一張牌完局,可
加記“不求人”,但不得重記“門前清”和“摸吊”。

二、定開和方
開賽前依牌手水平,規定開和方數,因計分一般只20個檔次,若開和
方數定得過低,高方組局容易“滿貫”;若開和方數定得過高,又難以
組局,而容易“亡牌”。一般開和方數定25方者為宜。
三、方換算分
為了使牌局中的各牌目密切相依,多容納牌目,儘量爭取高方組局,
改變僥倖取勝的狀況,計分方法不是以方計分,而是以2為底將牌局
總方數減去開和方數作指數,所得之結果作為該局的分數。

其公式為:2牌局方數-開和方數 =分數

方換算分列表如下:

計分方數:0 1 2 3 4 5 6 7 8 9

換算分數:1 2 4 8 16 32 64128 256512

簡化記分:1 2 4 8 16 32 64128 250500

計分方數:10 11 12 13 14 15 16

換 算 分 數:

1024204840968192163843276865536

簡 化 記 分:

1000200040008000160003200064000

計分方數:17 18 19 20

換算分數:1310722621445242881048570

簡化記分:1280002500005000001000000

開和方數以下不計分,本數即2的零次方計1分,餘數以上逐級按等比
差數遞增,至100萬分滿貫。方換
算方的計算口訣是:

零方計一分,一方計兩分,

五方三十二,十方一千分,

十五三萬二,二十百萬分,

連二隔位四,除降或乘升。

將實和方數,先減去開和方數,得出餘數,視餘數接近口訣那個方
數,其分數作基數,對低於那個方數的用除法,對高於那個方數的用
乘法。與那個分數相連的用2相乘除,與那個分數隔位的用4相乘除。
如某牌局和44方,減去25開和方,餘19方,接近“二十百萬分”,但少
於20方,按“除降”規則用除法,又因為19與20相連,按“連二”的規則
以2相除,即100萬分除2,得50萬分。又如某牌局實和37方,減去25
開和方,餘12方,接近“十方一千分”,但多於10方,按“乘升”規則,
採用乘法,又因為12與10隔位,按“隔四”的規則以4相乘,即1000分
乘4,得4000分。對餘數為1、2、5、10、15、20的,可從口訣中直
接得出答數,分別為二、四、三十二、一千、三萬二千、一百萬。

四、記增減分
按和牌者所得分數,另3家不分莊家與非莊家都要分別如數記減,以
促進精誠團結協同作戰。將3家記減之和,加記給和牌方。如東和
16000分,南、西、北各記減16000分,3家共記減48000分加記給
東。比賽記分要先將組局形式與牌張組合填入記局卡,依記局卡的實
得分數填入記分簿;平時玩牌記分不必用記局卡,可筆記增減分數,
也可直接付籌,以籌碼多少衡量勝負。

五、牌目值數簡易計算表
色組式牌目

續表
續表
續表

花組式牌目
續表
續表

色對式牌目
續表

花對式牌目
續表

六、牌目值數一覽表
色組式基本牌目
續表
續表
續表
色組式輔助牌目
續表
花組式基本牌目
續表
續表
花組式輔助牌目
續表
色對式基本牌目
續表
色對式輔助牌目
花對式基本牌目
續表

花對式輔助牌目
花樣牌目
續表
續表
6 第六章 組局與打法
一、組局
由於麻將牌張值不分大小,又用牌目概率算方,以局加方,舍開和
方,方換算分的辦法計分,因此,牌張分不出優劣。東來東組局,西
來西組局,從根本上改變了僥倖狀況,全靠運用技巧,依勢組局奪取
高分。組局主要有三個環節。

(一)利用牌張

牌張是組局的基礎。一副牌136張,4人入局,平均每人34張,先起13
張,再摸1張,即起手14張牌,佔了可取牌張的四成以上,而且隨後
的吃、碰、槓、吊進牌,均依靠已取之牌作基礎。所起牌張有時同色
花數相同或相連較多,有時異色同花不少,有時對牌較多,有時單牌
不少;有時色類單一,有時花數偏大或偏小,牌手要用如此複雜的牌
張作基礎依勢組局。

(二)運用局式

局式是組局的形式。組局形式有色組式、花組式、色對式和花對式4
種,按所起牌張的結構輪廓因勢利導,確定其中一種局式。如牌張花
數相連和同色同花或同字的對牌較多,可運用色組式;如牌張同花異
色的對牌較多,可運用花組式;如牌張中同色對牌很多,可運用色對
式;如牌張中同花異色對牌多,又集中於兩色,可運用花對式。運用
局式是組局快慢成敗的關鍵,不可忽視。

(三)選用牌目
牌目是組局的內容。牌目有色、花、項、款、進五科,共200餘個牌
目。同樣以所起牌張結構輪廓為基礎,運用組局形式,儘可能將取得
高方的牌目巧妙地安排在14張的牌局內。如色類單一的牌多,可選用
色科的清一色、湊一色、四風等牌目;如花數偏大或偏小的牌多,可
選擇全大花、全小花、全夭等牌目;如縱向相連的牌多,可選用項科
的青色龍、花色龍、步步高等牌目;如橫向對牌相連的牌多,可選用
款科連四款(對)、連三款(對)等牌目;如起牌後牌張基本成局,
可選用進科的不求人、全求人、摸三款等牌目。在確定基本牌目的同
時,要注意輔助牌目的搭配,別小看1方的牌目,在高方牌局中可增
計幾萬甚至幾十萬分。

不論是運用局式還是選用牌目,均取決於牌手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
力,既不能優柔寡斷貽誤良機,又不能魯莽從事因小失大。以上簡述
以牌張作基礎的主觀牌勢,在臨場實戰中,還要注意觀察和分析對手
牌的變化,掌握對手的牌勢,運用謀略克敵制勝。

二、打法
(一)擇座

打麻將牌4人入局,由裁判員將東、南、西、北牌各1張伏於桌面,出
賽人各摸1張,按所摸方位順時針方向就坐。記分員將參賽人姓名填
入記分簿的方位欄內。

(二)推莊

東座出賽人用一手抓住兩粒骰子,投擲於桌面,推選“莊主”。按所投
的骰子點數,從自身為一起算,從右至左,以二順、三對、四反、五
自手,如此類推,確定莊主。

(三)洗牌
將牌伏於桌面和亂,繼之將2張牌1垛,共69垛,每人座前築成17垛的
牌牆。四面牌牆中間叫“牌堂”。為便於別人取牌和自己理牌,四面牌
牆可擺成“--”磨架形。

(四)牌路

起牌摸牌的先後順序,採用“⊕”字形牌路。如莊主居東,隨後順序為
西、北、南、西、東、南、北返回東。在碰牌槓牌之後,中斷原牌路
行進順序,將牌發向前方,由前方牌手繼之。口 是其 訣:

前方來牌轉左側,

右側來牌發前方;

吃牌之後照常走,

碰槓之後發前方。

(編者按:本書所介紹的牌路是作者對麻將牌的一項大膽的革新,使
牌路更加科學、合理,進一步剔除偶然因素,增加了競賽的樂趣,看
似複雜,操作起來簡便易學)

(五)起牌

由莊主抓骰投於“牌堂”選定起牌方,起牌方再投骰,將莊主和起牌方
所投的兩次骰子點數相加,作為起牌時的留牌垛數。如留牌垛數超過
十七垛,即在該方的下方牌牆上補足。莊主將骰子收於自己座前,以
示此局的莊主。隨後去起牌方的牌牆上,自右至左在留牌垛數後面起
兩垛(即4張),按牌路順序,先前方的莊客繼之,4人輪番起3次,
最後再各起1張,從而每人起滿13張牌。按色類或花數排列直豎在座
前,莊主在起最後一張牌的同時,跳過3張牌“起牌帶摸”1張,從而先
滿14張。如恰能組成4組1對或7對,叫“天和”;如不能完局,即打出1
張認為價值不大的牌,仰放在牌堂內。如莊客恰吊這張牌完局,叫“地
和”。通過開局莊主打出的第1張牌後,莊客雖未完局,但已“定局”,
即將手中所有牌伏倒“報定”,專待來牌完局。凡“報定”不得摸進換
張。

(六)摸牌

在莊主“起牌帶摸”打出1張牌之後,按牌路順序的下手繼而從牌牆牆頭
上摸進1張。對摸進的這張牌,如認為對組局有用就留下,換手中的
另一張打出去;如認為對組局用途不大,也可立即打出去,仰放在牌
堂內,下手繼之。

(七)吃牌

當手中有兩張花數相近的牌,在上手打出的一張恰能與其組成一項牌
時,如果需要,揀手中用途最小的牌打出1張,以示“吃”下,但動作要
略微遲緩,以優先其他兩方的“碰”和“吊”。如上手打出五萬,打色組
式的若手中有三、四萬、或四、六萬、或六、七萬,均能將五
萬“吃”下,組成三四五、或四五六或五六七的一項牌。打花組式的首
先要依手中牌勢,從筒索萬、筒萬索、索筒萬、索萬筒、萬筒索、萬
索筒6種排列中,選用其中適合安排小、中、大花數順序的一種。排
列順序在本局中不得變換。若確定用索筒萬排列,手中有三索四筒,
可以“吃”下五萬組成花項,隨後拾來被“吃”的那張牌組成一項牌,仰
放在左前側的桌面上,不再摸牌。

(八)碰牌

打色組式的當手中有兩張同色同花或同字的牌,在任何一方打出與其
同一種牌時,可以“碰”上。打花組式的首先要依手中牌勢,從3色中包
括么頭牌選擇其中兩色,從除門風外的3風中選擇其中兩風作為基礎
牌,去碰另一色或另一風牌。基礎牌的色類在本局中不得變換。如選
擇筒、萬兩色作基礎牌,自然包括中、白兩種么頭牌。若西為自己的
門風選擇南、北為基礎牌時,當手中有兩張同花筒、萬的牌,在任何
一方打出同花的索牌時,可以“碰”上。中、白各1張,南、北各1張,
當任何一方打出發或東時,也可以“碰”上。但在本局中再不得用同花
的筒(中)、索(發),同花的萬(白)、索(發)去碰同花的萬
(白)、筒(中),也不得用東、南或東、北去碰北、南。碰牌要眼
明手快,當某方打出的牌,是自己需要的碰張時,立即揀手中用途最
小的牌打出1張,以示“碰”牌。由於自己的遲疑,當別人已示“吃”牌之
後,不得開碰。打色組式的和打花組式的搶碰同一張牌時,要優先上
手,碰牌要優先吊牌。如前方上手打出東風,自己打花組式有南、
西、北3風張,若自己的門風為西,可用南、北“碰”上東;而打色組式
的下手,以1對東風同時示碰,此時自己的碰牌有效,可將所碰的東
拾來與南、北組成花款,仰放在左前側的桌面上。前方牌手繼之摸
牌。由於碰牌後,牌路順序由前方繼之,有可能造成左側或右側的牌
手摸牌輪空一次。

(九)槓牌

打色組式的當手中有3張同色同花或同字的牌,用其中1對碰進1張組
成1款時,手中另一張,可以同時開出去,放在那款牌一起,也可以
適時再開出去;或先碰組成了一款,後又摸進與其同一的牌,可以立
即開出去,也可以適時開出去。上述叫“明槓”。當摸進4張同色同花或
同字的牌,可以適時開出去,這叫“暗槓”。暗槓伏於自己桌前,不予
宣告是何種牌。打花組式時當碰進或摸進門風以外的3風張組成1款
時,又摸進門風1張,亦類似色組式的方法即時或適時開“明槓”或“暗
槓”。因為開槓,手中少了一張牌,不能組局,因此,在槓牌的同時從
牌牆的尾垛起一張牌。出牌後,由前方牌手續之摸牌,有可能造成左
右側牌手摸牌輪空一次。

(十)吊牌
手中13張牌,只差1張即能組成牌局,叫“定局”。這時就不論是摸進的
牌,還是任何一方打出的牌,開明槓的牌,只要符合需要,就“吊”來
完局,將摸進或吊來的這張牌另置一旁,將所有的牌仰出去,叫“和
牌”。兩家以上吊同一張牌,要優先上手。如摸到牌牆最尾端的那張牌
恰好是所吊的牌,叫“海底和”;如不需要那張“海底”,不準換張即擺
出去叫“亮底”。待其他三家吊和,如兩家以上同吊這張“海底”,要優
先上手;如均不能和牌,叫“亡牌”。

從洗牌、起牌開局至和牌或亡牌結局,叫“一局”。若莊主和牌或亡
牌,下一局繼續坐莊;若莊客和牌,下一局的莊主即按順時針方向輪
到下方,原莊主叫“垮莊”,下方叫“上莊”。4人輪完為1“圈”,4圈為
1“盤”。第一圈為東風令,第二、三、四圈分別為南、西、北風令,這
叫“令風”。莊主居東,左、前、右方分別為南、西、北,這叫“門
風”。

不論是和牌還是亡牌結局,再從洗牌開始打下一局,如此循進。

(十一)雙打

同樣是4人入局,東、西兩人為一方,南、北兩人為另一方。一方兩
人中任一人和牌為勝,以方記分而不以人記分。除擇座時兩方各派一
名代表,摸東、南兩張牌就坐,另兩人分別在牌友對面就坐外,其餘
打法跟單打一樣。
7 第七章 比賽與競技
一、比賽
(一)項目

團體比賽與單項比賽。

1.團體比賽

由女子單打、女子雙打、男子單打、男子雙打、男女混合雙打5盤組
成。

2.單項比賽

女子單打,女子雙打,男子單打,男子雙打,男女混合雙打。

以上還可按年齡分組。如分中老年組、青年組、少年組等。

(二)編組

1.團體和單打編組

因打麻將牌要4人入局,比賽以四四編組,預賽每組前兩名進入複
賽,兩名被淘汰。如餘數不夠一組時,可採取替補、輪空。預賽有人
不到,則替補人補上,替補不上輪空,直接參加複賽。複賽一般採用
循環方式選優,如參賽人數太多,也可採用淘汰方式進行,直至最後
4人決賽。

以15人參賽為例,圖解如下:
在團體比賽中,女子雙打、男子雙打,男女混合雙打均在本組內進行
循環賽,每項循環3盤,以3盤的平均分數,加上女子單打、男子單打
計算總分,按總分排列名次。

2.雙打編組

因每方兩人參賽,用二二制編組,餘數作為預賽輪空,直接進入複
賽。

(三)勝負

打麻將牌按方位順序4人輪流各做1次莊主為圈,1 4圈為1盤。以盤定
勝負,決定於同桌角逐的得分多少。因此儘量開展循環賽,但參賽者
過多,全面循環是不可能的,可在複賽或半決賽中進行。如未進行循
環賽的最後名次只能取4名。但可將進入半決賽的人選,命為種子選
手,為下一屆比賽打下基礎。

(四)規則
麻將牌是文明的遊戲比賽項目,違例規則也十分嚴格。比賽違例規則
有以下10種:

1.超時停輪

在上手打出牌後10秒鐘內,完成進出牌,在必要延長時,每人每局可
啟動兩次“暫停鍵”,每次延時秒。定時器亮燈後,本輪不得進出牌。
上手出牌後3010秒鐘內未進牌出牌者,停一輪出牌。

2.叫牌陪局

用聲音、動作要牌或妨礙他人出牌,或要碰不碰、要和不和者,或無
故仰牌者,本局不得開和。違規者將手中的暗牌和亂,排列成行橫伏
於自己桌前,隨後每輪到摸牌時取進一張放在右側牌行之尾,再從左
側牌行之頭取一張打出,如此陪著別人和牌或亡牌。

3.少張不補

未及時收張、拾張、補張者,下手出牌後不得補牌。

4.多張不和

早摸、偷牌、漏出牌者,本局不得和牌。

5.竊密受罰

觸倒、偷看牆上和他人的暗牌者,罰3輪不得進牌。

6.放炮賠盤

在一方已仰出由4組牌組成牌目中的3組,而為其提供色科、花科牌目
的第4組或將牌的吊牌,或提供項科第4組的吊牌叫“放炮”。對其中“全
帶 ×”的牌目,只限於提供“×”才叫“放炮”。放炮者承擔未和牌三方應
付的籌碼或應減的分數,加記給和牌方。

7.差和累罰

凡未滿開和方數仰牌者,初次罰一局和牌不給記分,第二次兩局和牌
不給記分,如此累罰。

8.多算反扣

和牌者由自己加分計分,少計不補,多算多少就反扣多少。

9.起鬧警告

不服裁判或與他人爭吵或自語汙穢語言、或拍桌、扳牌者,由裁判員
出示警告牌,置於被警告桌前。

10.累犯停賽

期間,3次被警告或10次違例犯規者,

在整個比賽停止本屆出賽資格。停賽的缺位,由裁判員臨時指定一名
參賽候補人員頂替,按規則2的規定,陪打至本局終結。

(五)記局、記分

每局和牌後,由記分員將該局和牌的牌張組合和進牌情況,填入記局
卡,劃好進牌記號(明槓前記“□”,暗槓後“□”,暗牌下記“——”,吊張
上記“V”,吊絕張上記“▽”),隨後將該局分數填入記分簿,記好增減
分。如本局中途參賽者有違例行為,按裁判員決定,記入違例欄。
二、競技
麻將比賽4人入局,同桌角逐,相互制約。因此,在麻將牌的單打中
自己有時與另兩方組成“統一戰線”去對付進攻的一方,有時又被其他
三方“共同防禦”阻止自己進攻,而且這種配合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無須約定而默契地進行。因此,打麻將牌的競技,集中表現在巧妙地
把客觀牌勢與主觀牌勢相結合,以求搶先高方和牌。主觀牌勢已在組
局一章中說過,客觀牌勢主要

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進攻為上

進攻就是高方組局,儘快和牌。兩者原是一對矛盾,正確處理這對矛
盾,才能組織有效進攻。在4組1對的牌局中,要充分發揮其中3組的
戰隊作用,組成進攻的陣營,並且儘量將另一組衛隊和正副將領密切
配合戰隊投入進攻。一般採取“四看”,看起牌基礎,初定組局方案;
看摸進牌張,修正組局規劃;看上手留牌,確定縱向牌路;看仰出牌
張,調整組局牌目。

(二)攻守並舉

進攻要注意防守。在制定進攻方案後,往往因防守需要而改變進攻方
案,做到進可攻退可守。一般是3組戰隊1組衛隊,但要臨場應變,如
我方牌勢很好,將全力轉入進攻,如對方發展較快,也可將戰隊改作
衛隊。如原打算組成“清一色”萬進攻,或因某方以“全字”進攻,可
扣“字”不發,改為“湊一色”,或下方以“清一色”筒進攻,可運用牌路的
順序,將筒發給對方;如下方、對方兩家均以筒進攻,也可扣筒不
發,改為“姊妹花”或“喜相逢”等等,以達到既能阻止對手進攻,自己
也能達到繼續進攻的目的。
(三)以攻代守

當低方已經定牌,只要再換幾張牌,即可組成高方牌局時,恰遇某方
也已定牌。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圖快不攀高”和牌,打破對方的進
攻。

(四)轉攻為守

這往往發生在雙方對峙的白熱階段,自己已經定牌,但手中的餘張,
又極大可能是某方所要吊之牌,這時寧願拆散已經組成的牌組,扣餘
張不發。

(五)轉守為攻

久扣餘張,可能迫使他方改變主意,調換所吊之牌,或已澄清手中的
餘張不是對方所吊之牌,這時可將餘張打出去,再一次組織進攻。

(六)團結戰鬥

在雙打比賽中,雙方要配合默契,依牌友的牌勢優劣,或你攻我守,
或你守我攻。進攻者要勇往直前,儘快高方和牌;防守者既要卡住對
手的需要之牌,又要適時地為牌友提供急需牌張。兩人均要充分利用
出進牌路,為牌友提供好牌,向對手傾倒“垃圾”。

(七)鋪路拆橋

在雙打中,往往有犧牲自己,支持戰友,壓制對手的舉措。如對方西
出牌後,按牌路將由對方東摸牌,為阻止對方進攻,我可拆散牌組,
碰對方西的出牌,或在牌路“轉左側”之前開槓,拆斷原牌路,將牌發
向前方,供給戰友急需的牌張。倘若戰友未如願,也能依碰、槓牌
後“前方牌手繼之摸牌”的規定,由戰友摸牌。達到了拆敵人之橋,鋪
自己之路的目的。

(八)阻擊打援

在競賽中,判斷對手或對方高方牌局已經定局,當上手打出某張牌確
認是下手或對方所吊之牌時,自己明知吊該牌組局,雖然能組成4組1
對或7對,但不夠開和方數,故意搶先“差和”,打破對手或對方的高方
進攻。這種“合理犯規”,將以付出下一次和牌的得分機會為代價。

以上是幾種最常用的競技。當然,打麻將牌還有許多技巧。如戰略上
的“審時度勢”、“察顏觀色”、“誘敵深入”;戰術上的“聲東擊西”、“施
餌誘釣”、“借屍還魂”等等,都要靠各自在實踐中去研究和體會,很難
用三言兩語說清楚。
8 第八章 普及與提高
麻將牌的普及與提高,同文學藝術有相同之處,必須堅持在普及的基
礎上提高,在提高指導下普及,兩者相輔相成。在現階段後者尤為重
要。因為麻將牌在我國已有300多年曆史,代代相傳,傳遍全國,而
且早已飄洋過海,流傳半個世界。只是由於人們對於麻將牌的認識不
一,有的認為是有趣的遊戲器具,有的則認為是可惡的賭具。所以麻
將牌始終處於“欲止欲行行又止”的狀態中。再加之麻將牌的打法不
一,十里之內互不相通,僥倖成分與日俱增。因此,麻將牌始終在遊
戲與賭博之間徘徊,不然的話,恐怕早已成為國技,童叟皆能,列入
競技項目了。值得注意的是,曾作為國際賭具的撲克牌,經改變其打
法,更名“橋牌”,幾經倡導和推廣,成了世界性的體育比賽項目。難
道比橋牌更為完美的麻將牌,就不能流行於世?

“技巧取勝是比賽的宗旨,僥倖取勝是賭博的特徵。”為什麼賭徒不利
用象棋、圍棋和橋牌的規範玩法去進行賭博,皆因為這些項目均靠技
巧取勝,誰情願將金錢白白奉獻給棋手、牌師。因此,麻將牌的提高
在於剔除僥倖成份,增強打牌技巧,並將麻將牌列入體育範圍作為遊
戲競賽項目。任何體育項目在進行比賽過程中,都會發生機遇事件。
一個技巧高超的球隊,有時因不能正常發揮,輸給了技術不如自己的
對手,遊戲競賽亦然。打麻將由於某些牌張摸進打出的方位不同,出
現的先後不一,造成某方組局的難易和完局的遲早,這種機遇事件同
樣是存在的。但是,現今麻將牌在流行的打法中,人為地參雜著大量
的僥倖成份,阻礙了打牌技巧的發揮,如不剔除其僥倖成份,麻將牌
是不可能進入文明的競賽範圍的,而只能長期為賭徒們所利用。要將
麻將牌改變成純遊戲器具,有必要進行一些技術性改革。

一、剔除王牌花牌
古典麻將牌是沒有王牌、花牌和百搭的。由於加進的王牌、百搭可以
代替任一牌張組局,花牌直接記籌,大大地增添了取勝的僥倖成份,
從而使麻將牌由娛樂器具逐漸變為賭具,因此,應剔除王牌、花牌,
恢復其原貌。

二、取消僥倖牌規
麻將牌最初的打法是仿兵法要領,精心佈陣,能攻善守,知己知彼,
注重外交,依技巧取勝的。可是後來摻雜了不少憑幸運取勝的僥倖牌
規,如“天和”、“地和”、“報定”、“搶槓和”、“槓上開花”、“海底
和”、“海底撈月”等僥倖牌目;又如自摸加倍等僥倖計籌,這些不靠技
巧靠幸運的僥倖牌規應予以取消。

三、改進牌路順序
古典的麻將牌就有東、南、西、北的方位牌張。我們的祖先早就發明
了“八卦圖”、“指南針”,對方位歷來是十分講究的。可能是流傳的失
真,在一段時期的打法中,把本來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排列的東、南、
西、北,卻變成了逆時針方向排列。這種不科學的定位,應予以糾
正。另外,還由於進出牌順序環形輪流,牌路單調,不便於技巧的發
揮,改進成“⊕”字形牌路,即東—西—北—南—西—東—南—北—東,
這樣一方可收發兩方牌,同時溝通了與前方的往來,便於充分發揮出
進牌技巧。

四、加入雙打項目
麻將牌歷來的打法是“人自為戰”,這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方式,我
們不能苛求前人。開展麻將雙打,不但開拓了新的打牌技巧,而且還
可以在遊戲中培養人們的合作精神,而牌路的改進,也為麻將牌的雙
打提供了有利條件。
五、增加組局形式
麻將牌的古典打法僅“4組1對”局式(即色組式)一種,近二、三十年
來,出現了別具一格的“爛花”、“七對”牌目,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
排列數十種牌目的“花組式”、“色對式”和“花對式”勢在必然。花組式的
牌組同色組式縱橫相對立;色對式和花對式組局秘而不宣,同色組
式、花組式張揚組局相對抗,對打牌技巧有促進作用。

六、統一牌目方差
麻將牌的牌目及其值數,從古典打法開始,昔往今來均未能統一,人
們為適應需要任意擬出牌目,確定“番值”,因而產生了相當大的僥倖
成份,不利於麻將技術的提高和普及。因此,用合縱連橫的排列原
則,編排牌目;用牌張、牌組和進牌三個基本概率,統一計算牌目方
差,使麻將牌的牌目標準及其值數科學化、規範化。

七、捨去取牌優勢
古典麻將牌的打法,有定開和標準的規定,至今仍有許多地方襲用。
由於取牌屬於“隨機事件”,有可能因牌比較齊整而僥倖取勝,因此在
定開和方數的基礎上,對開和方數以下的方不計分,以此捨去取牌優
勢。

八、採用比差計分
古典牌局的計值,是以等比差數(即番)進行計算的,現今仍有許多
地方按老法,以牌局內每增一“番”即加一倍計分。以“番”算分是古典
打法的精髓,比差計分是體現打牌技巧的最好計算方式。
九、廢止主客加番
莊主與莊客之間的加番付籌,是封建社會等級觀念在娛樂上的反映,
是古典打法中的糟粕。主客間的不平等,造成了莊主與莊客均不耐心
組局,草草和牌,去應付“加番付籌”,這種不利於打牌技巧發揮的方
式,應予以廢止。

十、制定打牌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園。在統一牌目方差和打法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
打牌規則,約束入局者的臨場舉止,避免糾紛,以保證比賽順序進
行。同時,牌手可運用牌規,合法地作為或不作為,克敵制勝。

以上改革設想,其目的是堅持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取其精華,恢復
古典打法的長處,發揚新型打法的優點,以增強打牌技巧;去其糟
粕,改造古典打法不科學的內容,糾正後人增添不合理的牌規,以剔
除僥倖成分,從而使麻將牌成為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的遊戲器具;堅
持在提高指導下的普及,統一打法,開展比賽,使中國麻將牌持久開
展和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名詞解釋
張 牌的最小單位。如1張牌。

色 筒、索、萬各為一色,總稱“三色”。

花 “三色”中的數字從一至九叫花,每色中9種花,“三色”即27種花。

元 中、發、白各為一元,總稱“三元”,分別為筒、索、萬的么頭牌。

風 東、南、西、北各為一風,總稱“四風”,為方位牌。
字 “元”、“風”總稱“字”,計7種牌,28張。

夭 一和九的花以及“字”,統稱“夭”,計13種,52張。

種 同色同花或同字的牌為一種牌。如筒、索、萬“三色”各一至九,分
別冠以中、發、白各1種作么頭牌,計30種,另加東、南、西、北4種
方位牌,共34種牌。

副 34種牌各4張,共136張為一副牌。

項 縱向排列的3張牌叫一項牌。如色組式的同色一二三或二三四;花
組式筒、索、萬各1張組成的一二三或二三四。

款 橫向排列的3張牌叫一款牌。如色組式的同色同花或同字的3張;花
組式同花異色的3張,或東、南、西、北4張中除門風外的3張,或
中、發、白各1張。

組 項和款的合稱,如1項3款合稱4組。

對 同色同花或同字和同花異色或“三元”、“四風”中特定的兩種字的兩
張牌,稱一對牌。

連 尚差一張牌即可成項的兩張牌。如一二或八九叫“邊連”,二三或六
七叫“相連”;二四或四六叫“嵌連”。

將 組局式4組之外的那對牌,對局式完局時的第對牌。7

目 依牌張色類、花數的縱橫關係,根據“合縱連橫”的原則,編排成“牌
目”,如“清一色”、“全帶夭”、“青色龍”、“喜相逢”等。

科 按牌目的屬性分別列成牌“科”。如色、花、項、款、進五科。

局 打牌時從起牌至和牌或亡牌的全過程為一局牌。

輪 打牌時4人各起1次牌或各摸1次牌為輪。
圈 打牌時按方位順序4人輪流各做1次莊主為圈。1

令風 開局後第一圈為東風令,第二、三、四圈分別為南、西、北風
令,叫“令風”。

門風 莊主居東,左、前、右分別為南、西、北,叫“門風”。

盤 4圈為1盤。

方 ①牌目的記值單位。由牌目合成難易的概率開平方所得的“方”。②
打牌時4人入坐的方位。分東、南、西、北四方,上方、下方或左
方、右方、前方。③雙打時的兩組牌手,稱“我方”、“對方”。

手 ①打牌時按牌路順序稱“上手”、“下手”。②單打時對其他3人稱“對
手”。③某方自起牌至和牌的過程中所控在手的牌叫“一手牌”。

明牌 凡打入牌堂中的牌和某方運用吃、碰方式組成的項、款、明槓的
牌組,叫“明牌”。

暗牌 凡牌牆上的牌和某方取進後未仰出的牌或開暗槓的牌,叫“暗
牌”。
結束語
我1937年生於湖南長沙東鄉,小學畢業後,投身於農村掃盲教育。由
於工作關係,自50年代起就開始收集整理民間遊戲。麻將牌是流行最
廣泛的遊戲項目之一,30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從起源到發展的過
程,至今已家喻戶曉,童叟皆知,成為中國的國牌。對於麻將的褒貶
是非,在本書中已談及過了,這裡不在贅述。我從眾多遊戲中發現,
遊戲有比賽與賭博的雙重性,“技巧取勝是比賽的宗旨,僥倖取勝是賭
博的特徵”。由於麻將的打法僥倖成份與日俱增而使其漸成賭具,成為
社會的一大公害。禁賭豈能株連群眾喜愛的遊戲!因此,應當因勢利
導地對麻將的打法進行改革,剔除僥倖成份,增強打牌技巧,改賭具
為遊戲器具,中國麻將才會有新的生命力。為此,拋出《麻將雅玩》
這塊“磚”,意在引出眾家之“玉”,願與有志為中國麻將改革的同志們
合作,共同努力,促使中國麻將成為世界性的遊戲比賽項目,為炎黃
子孫爭光,給人類帶來智慧和歡樂!

羅俊揚 1

1998年10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