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Chapter 2:生物電學(Bioelectronics)

組長:温修群 勘誤組員:吳承柏 學藝:伍丞偉 授課老師:黃豪銘 112. Sep. 25

單元大綱[製稿:温修群]
物理概念:電容的定義與公式、介電常數、交流耦合、電容抗
應用:生物等效電路、血球計數器(補充)
單元心智圖[製稿:温修群]

一. 電容器(Capacitor)[製稿:李昱霆]
1.結構:由兩金屬極板和中間的絕緣介電物質(dielectric materials)組成,是能夠儲存電荷(電位能)
的裝置,如下列圖表所示。
2.原理
A.電容效應(Capacitive Effect)
說明 圖示
電子流經電容器時,由於介電物質是絕緣體,因此電子無法通
過其中,但卻會排斥另一側的金屬板上的電子,使其堆積同數
量的正電荷。最後在正電荷與負電荷之間形成一個電場。

(1)右上圖:電容充電(charging)過程,異性電荷在兩極板間逐
漸累積。
(2)右下圖:充電完成,兩極板間形成電場,介電物質內存有電位
能。
B.第一個電容器:萊頓瓶(Leyden Jar)

說明 圖示
世上第一個電容器,也是人類第一個儲電裝置。

原理:將玻璃瓶內外側包上錫箔作為極板。充電時利用靜電
發電機或發電盤將電自上方電極導入,再經由銅鏈傳導將電
荷儲存於內層極板中。根據電容效應,外側極板將感應出等
量異性電荷,充電完成後在兩板間形成穩定的電壓並儲存電
位能。

C.介電物質極化(Polarized):介電物質內原子未施加外加電場前,其質子和電子分佈為對稱的非
極化(unpolarized)狀態。但當上述兩極板間存在電場,質子和電子便在原子中產生相對位移,
稱為雙極性(dipoles)。

D.介電質電場(Dielectric Field)
說明 圖示
當介電物質被極化,相鄰原子的正負電荷會被中和,但
在介電物質表層無法中和,故會在兩側產生異性電荷,
使介電物質內部產生一個與兩極板間電場方向相反的電
場,稱為介電質電場。

◎注意:當極板電場愈強,介電物質極化程度便愈高,
而儲存的電能也愈多。然而若極板電場過強,電子可能
被吸引而逸出形成自由電子,破壞電容的儲能效果。因
此介電物質要是不易產生自由電子的絕緣體。

二. 電容量(Capacitance)[製稿:吳承柏、莊人銘、李昱霆]
1.物理定義:在電容器中,每單位電壓儲存電荷的能力,以 C 表示。
𝑄
2.公式:𝐶 = (Q 表示電荷,V 表示電壓)
𝑉
3.常用單位:法拉(F),1 法拉在自然界中十分大,故經常以微法拉(μF=10-6F)、皮法拉(Pf=10-12F)作
為單位。
4.電容量大小決定因素
A.金屬電極板面積(A):表面積愈大,能儲存的電荷就愈多,使電容量愈大。
B.電容器兩端距離(d):距離愈小,電極板之間的電場愈強。電場愈強,板上的電荷數量愈多,間
接使電容量愈大。
C.介電物質種類、介電常數(ε):屬於材料性質(材料在單位尺寸下的基本性質,不會因尺寸大小
形狀不同而改變)。介電常數愈大,堆積在兩極板上的電荷愈多,電容量愈大。公式如下圖所
示。
D.材料性質:材料在單位尺寸下基本性質,不會為因尺寸大小形狀而改變。

5.介電常數(Permittivity Constant, ε)
A.一般物質的介電常數以相對於真空時之相對介電常數表示。
B.公式:ε=εr×ε0(εr 為相對介電常數,ε0 為真空的介電常數,值為 8.85×10-12 F/m)
C.表示物質被極化的難易程度,愈容易形成自由電子的物質愈不容易被極化,亦可視為絕緣性。
D.下表為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
6.電容器的串聯、並聯
A.電容器串聯:可看成合體後總距離(d)增加,所以 C 變小
𝑄1 𝑄 𝑄 𝑄 𝑄𝑒
因為 𝑉 = 𝑉1 + 𝑉2 + 𝑉3 + ⋯ + 𝑉𝑛 = + 𝐶2 + 𝐶3 + ⋯ + 𝐶𝑛 =
𝐶1 2 3 𝑛 𝐶𝑒

1 1 1 1 1
所以 = 𝐶 + 𝐶 + 𝐶 + ⋯+ 𝐶
𝐶𝑒 1 2 3 𝑛

B.電容器並聯:可看成合體後總面積(A)增加,所以 C 變大
因為 E=V1=V2=V3=…=Vn
所以等效電容 Ce=C1+C2+C3+…+Cn
7.電容器與直流電之反應:

說明 圖示
如右圖所示,當電容器接上直流
電源時,兩極板之間的電位差便
會在極短的時間內(5 伏特約為
充 10 的-9 次方秒)達到與電源相同
電 的值。 此後電路上便不再有電流
流動。因此,電容器在直流電路
中如同一個阻滯器,如同電容器
隔離直流電。
當電容器接上負載(被做功的對
象)時,因兩極板之間的電位差
放 使得電容器向其放電。 此時電路
電 上有電流流動,放電時間通常緩
慢,因此,電容器在直流電路中
如同一個直流電源。

8.電容器與交流電之反應:
說明 圖示
在進入交流電正半周的電壓上升階段
時,電容器極板兩側的電位低於電源的
電位,因此電流向極板充電。又當電源
電壓達到最大時,極板兩側的電位差亦
達最大值,與電源電壓相同。

當交流電進入正半周的下降階段時,極
板兩側的電位差大於供給的電壓,因此
電流的方向為由電容器至電源,此時為
電容器放電。

當電源進入下降的負半周時,電流的方
向為由電源至電容器充電,但方向相
反。
當電源進入最後上升的負半周時,電流
的方向又由下極板回流電源。

結論:因為在整個完整的交流周期中,電路上始終持續著有電流流動,因此可以視
為電路上的電流是導通的,此種現象稱為耦合交流(AC coupling)。

9.與交流電反應時,電阻和電容的差異:

電阻:I、V 同步 電容:I 比 V 快 90 度,I 的波型可被視為 V 的切線斜率,即


微分

如左上圖所示,由於電容器在開始充電時電位最低但電流最
大,因此其上的電壓與電流波形並不同步。
如右上圖所示,其中 Im、Vm 分別為電流與電壓的最大值,ω
為角頻率,其值等於 2pf。因此我們可以說通過電容上的電流
領先電壓 90 度。

三. 電容抗(Capacitive Impedance, Zc)[製稿:呂威勳、温修群]


1.物理定義
A.電容抗為電容產生的等效電阻,即電路因電阻產生的阻抗稱為電阻抗,因電容產生的阻抗稱為
電容抗。
B.電容剛開始充電時對電流的阻力很小,充電量增加時,因為極板上的電子數目增多,使後續流
入的電子受到逐漸增大的排斥力量(等同於電容抗增加),此時對電子流入的阻力漸大,電流
量漸少。
C.電容抗與電容量成反比。電容器放電需要時間,在電容量愈大時,電極板上可承載更多電
荷,使得導線上電流存在的時間增加,此現象類似於電容抗減少。
D.電容抗公式/捷運人流類比之一
說明 圖示
圖示左側為電荷尚未大量累積
公 時,電流尚由電容器流出。右側
式 則是電荷大量累積,提高電容抗
進而使電路上的電流降低。

如左圖捷運候車人潮,當人多
類 時,捷運站較不流通;反之,當
比 人少時,捷運站較流通。(人類比
電子,捷運站流通程度類比電流)

E.電容抗與交流電頻率成反比。電流改變方向的頻率提高,電極板因此難以累積電子而形成阻
抗,使電容抗降低。
F.電容抗公式/捷運人流類比之二

說明 圖示

當電流頻率較大,則電流表現近
公 似於穩定電流,此時電容抗較
式 小。反之,在電流頻率較小時,
電流表現較不穩定,近似高電阻
電路,故電容抗較小。

如捷運站人潮多寡程度,當捷運
類 班次多時,捷運站流通;反之,
比 當班次少時,捷運站較不流通。
(人類比電子,捷運站班次多寡流
類比電流頻率)

1
2.公式:Zc = 2𝜋𝑓𝐶
(f 為電流變動頻率,C 為電容量值)

3.常用單位:和電阻單位相同,歐姆(Ω)。
4.直流電與交流電的電容抗
A.供給直流電源時,因為直流電頻率為 0,此時電容抗無限大,電流為 0。因此直流電無法通過電
容器,稱為隔離直流。
1 1
𝑍𝑐 = = =∞
2𝜋𝑓𝑐 0

B.供給交流電源時,電容抗因電流頻率的不同而不同。

C.而當電流頻率極大時,電容抗值趨近於零。因此在高頻交流電路中,電容器的存在,形同短
路,此現象稱為耦合交流。

5.電容抗的科技應用
A.電容式麥克風:電容式麥克風:聲音藉由疏密波傳遞,密波擠壓極板,使極板間的距離改變。
𝐴
(電壓的波型會與輸入的聲波波型一致。)由 C=𝜀 𝑑 可知,d 改變,Zc 就會改變,造成極板兩

端的電荷持續改變而產生電訊號。

B.電容式鍵盤:手指壓下鍵盤時,改變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產生電訊號的原理與電容式麥克
風相似。
C.觸控螢幕:早期為電阻式螢幕,需施加一定外力使上下極板接觸,形成電壓變化而輸出電訊
號。新式為電容式螢幕,利用人體會導電的性質,改變螢幕上的電荷量。由電容抗公式可知電
阻改變,進而得知手指觸碰資訊。
D.指紋辨識:手指上帶有電荷,接觸面為絕緣層,底部還有一感應極板,因此可形成電容裝置。
(由無數個小電容組成)。由於每人手指上的凹紋與凸紋組成不同,觸碰辨識面板產生的電容
變化量與分佈也不同,故可以產生不一樣的電流波形圖,並藉此獨特性來辨識指紋。

四. 電容在生物領域之應用[製稿:陳旻廷、温修群]
1.磷脂質的電學性質:磷脂質有極性的頭部(磷酸根團)和非極性的尾部(長碳鏈),構成細胞膜。

2.細胞膜和電容類比
A.細胞膜有內外兩側帶有離子的液體,外正內負,類似電容器的結構。
B.脂雙層無法被離子等自由通過,可視為電容兩端間的介電物質。

3.細胞膜的電容性質
A.細胞膜的介電系數:因脂雙層導電性差且離子不易穿透,故此係數很小,約 10-6 S/m。
B.電容量值:因細胞膜厚度小,由電容量材料性質公式可知電容量因此變大。量值約 20mF/cm2
C.能夠隔離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現象。
D.細胞中的胞器(如過氧化體、液泡等等)也有電容性質。
E.就生物電學角度而言,生物細胞的介電性質重要性大於導電性質。
4.細胞、組織與身體的等效電路
A.細胞膜、細胞內外液皆非理想電路元件,故必考量其電容性和電阻性。

B.在交流電頻率在 1~500kHz 時,能忽略細胞內外液的電容以及細胞膜的電阻(簡化如下圖)。

C.組織和人體複雜的電阻可由數個等效電阻表示(右圖、下圖)。

5.直流電、交流電對細胞的穿透性之差異
A.直流電對細胞穿透性:直流電或低頻交流電(近似直流電)無法穿透細胞,因細胞有電容性。
B.交流電對細胞穿透性:高頻率的交流電(如變電箱電流)可以直接穿透細胞,干擾 DNA 配對。
C.差異的可能原因:高頻交流電並非人類演化的天擇因子,故人體細胞無防範其傷害的能力。
6.血球計數器(參考百土共筆)
A.血球細胞的導電度比起血漿(離子溶液)來的低(脂雙層導致),故當血球通過兩片極板中間時,
極板的電阻值會增加(如下圖),使電橋兩端的電位差改變。
B.因不同血球的大小差異,通過極板時造成的電阻變化也不同。白血球體積最大,故通過極板時
電阻增加最多。同理,紅血球次之,血小板造成的電阻增加最少。
C.若將電橋兩端輸出訊號放大,即可由示波器觀察到如下圖所示的訊號。縱軸為極板間的阻抗大
小,結合上一點可知高峰,A(白血球)>高峰 B(紅血球)>高峰 C(血小板)。觀察者可依計算出各
種血球的數量。此方法稱為「庫特計數法」(Coulter Counter Metho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