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7

地球科學領域開發高中教

材及高中生研習活動

教育部顧問室「基礎科學前瞻性人才培育計
畫」
九十五會計年度

主 持 人:吳清吉
協同主持人:許晃雄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合作學校:鄒治華 1 、洪志誠 2 、翁雪琴 3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2.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
3. 臺北市立松山高中  
空氣污染
大綱
一、空氣污染的定義
二、瞭解空氣污染
三、環境跟生物、人體健康的影響
四、空氣污染的防制
五、國際社會與空氣污染
六、生活中空氣污染議題
七、總結
一、何謂空氣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
一般定義
空氣污染的定義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之定義:
 空氣污染是以人為方法將污染物質溢散到戶外空氣中,
而因污染物質的濃度及持續時間,使某一地區之大多數
居民引起不適之感,或危害廣大地區之公共衛生以及妨
害人類、動植物之生活,此狀態稱為空氣污染。

 一般定義:
 因為外來因素(包括人為及自然因素),使乾淨空氣中
含有污染物質,導致改變原有的空氣組成。而此物質因
為量的增加、濃度的加深、以及持續時間過久,使人類
、動植物之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傷害。
工業革命之後
 燃煤
 石化燃料
 工業發展與人為開發

= > 改變環境與大氣組成

左圖來自: BBC 新聞網


右圖:微軟多媒體資料庫
污染物質的來源
 自然:多為暫時性、局部性。
 火山爆發
 森林大火
 沙塵暴

 人為:人類活動產生,持續性長、污染範圍大。
 工廠、交通工具等。

圖片來源: BBC 新聞網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2060000/newsid_2061600/2061677.stm
二、瞭解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的分類
污染物質介紹
空氣污染的分類
 污染物產生情況

 是否使用燃料?
 燃料使用之種類

 污染源的分佈特性
1 、分類:污染物產生情況
 一次污染( primary pollution) 或稱原生性污
染:污染物從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氣所形成的污染。
 二次污染( secondary pollution) 或稱次生性
污染:從污染源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經過一連串
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反映所形成的污染。

常見污染物質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硫化合物 H2S , S02 SO3 , H2SO4 ,硫酸鹽


氮化合物 NO , N2O , NH3 NO2 、硝酸鹽
有機化合物 C1 ~ C5 之化合物 酸、醛及酮類
碳氧化合物 CO 、 CO2 無
PAN (peroxy acetyl nitrate)( 過氧乙醯硝酸鹽 )

 NO + 碳氫化合物 ---->PAN + 其他化合物

 NO2 + 碳氫化合物 --->PAN + 其他化合

 PAN 性質
微褐色、異味
對眼睛、鼻子、喉嚨有極大刺激性

( 來源: http://daphne.palomar.edu/calenvironment/smog.htm)
1 、分類:是否使用燃料?
 燃燒污染源:工廠煙囪排放或汽機車排氣管排放的空
氣污染物。
 可再依照燃料使用之種類而分。
 煤煙污染: 1952 年冬天,英國倫敦發生的煤

煙霧災害,造成數千人死亡。
 光化學煙霧污染: 1944 年夏天,美國洛杉磯

盆地發生燃燒石油化學物,排出氣體經過光化反
應形成煙霧,造成上千人死亡。

 非燃燒污染源:例如營建工程於拆除、整地、建造等
過程產生的塵埃微粒。

http://aerosol.as.ntu.edu.tw/earth/ch4/sec4-1.htm
煤煙污染

 1952 年 12 月,連續五
天,英國倫敦市內被一
種黃色的濃霧所籠罩,
數千人因污染死亡。

• Smog ( 煙霧 )
Smoke+Fog

上兩圖: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2540000/newsid_2548300/2548383.stm
下圖: BBC 新聞網
光化學煙霧污染

形成光化煙霧的要素:

氮氧化物
( NOx)
碳氫化合物 UV

光化煙霧
O3
 N2 + O2----->2NO
 2NO + O2----->2NO2
 NO2----->NO + O
 O+ O2----->O3
 O3 + NO<------>NO2 + O2

( 來源: http://daphne.palomar.edu/calenvironment/smog.htm)
1 、分類:污染源的分佈特性
 固定污染源:
固定地點排放污染物的
污染源,如:工廠、營
建工程等。

 移動污染源:
交通工具,如:汽、機
車造成的污染。
2 、主要污染物質的種類
( 1 )氣態污染物
 硫氧化合物: SOx
 一氧化碳: CO
 氮氧化合物: NOx
( 2 )粒狀污染物
 懸浮微粒( PM10 ):粒徑小於 10μm 的顆粒,能較長
時間漂浮於大氣中。還有 PM2.5 是指粒徑小於 2.5μm
的顆粒,能直接達到人體肺泡血液中。
 落塵:粒徑大於 10μm 的顆粒,易受重力影響容易沈降
到地面。
( 3 )其他:衍生性、毒性、惡臭污染物等等。如:臭氧、氟
化物、戴奧辛、硫酸、硝酸、含金屬的氣體等。
( 1 )常見之氣態污染物
二氧化硫 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或處理含硫物過程時所產生的
SO2 ,例如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工廠渦爐,以及來
自汽車排放的廢氣等
氮氧化物 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高溫燃燒的工序
NO 、 NO2 中產生,例如發電及汽車引擎操作時,便會形成。

一氧化碳 炭或燃料未能進行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的,汽車廢氣
CO 是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臭氧 並非直接由工業或汽車廢氣排放出來的,而是氮氧
O3 化物經過太陽紫外光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產生光化
學作用而產生的。
( 2 )常見之粒狀污染物質
 來源:是柴油汽車、建築工程以及工廠所產生的,亦有
些來自大自然。
 成分:包括多種類化學無機物質、鉛和其他微量金屬、
以及多種有機物質。

影響:
PM10 跟 PM 2.5 的懸浮
微粒,能進入人體肺部,
並積聚於肺部的深處,影
響健康。
三、空氣污染有何影響

生態環境與氣候
人體健康
1 、生態環境與氣候
( 1 )氟氯碳化物→南極平流層的臭氧洞
( 2 )硫化物等酸性物質→酸雨,酸沈降
( 3 )溫室效應氣體→全球暖化、溫室效應
( 4 )懸浮粒子→全球變暗、冷卻效應、亞洲褐雲?

不單為區域問題,亦為
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圖片取自: BBC 新聞網


( 1 )南極平流層的臭氧洞

http://140.115.123.30/gis/globalc/CHAP0502.htm
南極的臭氧
 專家估計,臭氧層濃度
降低 1% ,海平面的 UV-
B 增加約 2% ;平流層臭
氧若減少 10% ,皮膚癌
發生率昇高 50%~90% 。

右圖:魏國彥、許晃雄,全球環境變遷導論, 1997 年 10 月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
署, http://taqm.epa.gov.tw/emc/default.aspx?
( 2 )酸雨,酸沈降
大氣中含有大量的 CO2 ,故
正常雨水本身略帶酸性, pH
值約為 5.6.
環保署研究報告中,當雨水
PH 值達 5.0 以下時,正式定
以下
義為「酸雨」。

右圖來源:
http://microbiology.scu.edu.tw/lifescience/wong
1/images/env24.jpg
( 2 )酸雨,酸沈降?!
 「酸雨」,顧名思義,雨是酸的。其正確的名稱應為
「酸性沈降」,它可分為「濕沈降」與「乾沈降」兩
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
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者,後者則
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
性物質而言。

來源: http://acidrain.atm.ncu.edu.tw/understand/01.htm
使雨水酸化之
污染物質有:
SO2 、 NOx 、
HCl 、有機酸

台灣雨水酸化主要污染
來源及排放總量 (84
年)
( 資料來源 http://gaia.org.tw/air/care/air3-
酸雨對植物的影響

左上圖為葉子受酸雨為害的情形
右上圖為顯微鏡觀察葉子內部的組織

右上圖來源 :http://acidrain.atm.ncu.edu.tw/harm/05.htm
右下圖來源 :www.gdepb.gov.cn/ztzl/qqhjwt/t20051216_34688.htm
酸化湖泊中的魚類。
酸雨的影響
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會藉由食
物鏈擴散開來。

建築也受酸雨侵蝕。

德國賀騰 (Herten) 地方一座雕像,比較 1908 年 ( 左 ) 與 1969 年 ( 右 ) 所


照的相片,可以清楚地顯示酸雨對大理石所造成的腐蝕作用。
圖片來源: http://acidrain.atm.ncu.edu.tw/harm/03.htm
http://acidrain.atm.ncu.edu.tw/ty/2theme/damage.htm
( 3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 溫室效應氣體:
CO2 、甲烷、 N2O 、氯氟
碳化合物 (CFCs) 等易
吸收長波輻射氣體 。

美國溫室效應氣體的總排放佔全球 35 %
來源: 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c_grnhse.htm 香港天文台
地球大氣層的長期輻射平衡情況。大氣層的溫室氣體和雲團
吸收及再次釋放出紅外線輻射,使到地面更暖。
來源: 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c_grnhse.htm
全球暖化的影響
 經濟的影響
 農業的影響
 海洋生態的影響
 水循環的影響

上圖:在 1978 年和 2000 年,秘魯


(Peru) 的 Quri Kalis 冰河的照片

圖片來源: BBC 新聞網&


( 4 ) 懸浮粒子的冷卻效應
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地球表面陽光愈來愈少
,陽光量平均每 10 年下跌 1 至 2 %;稱為
「全球變暗」。
 主要成因與空氣污染有關,空氣中的懸浮粒子
增加,令陽光折射而不能到達地面﹔雲量增加
而遮蔽光線亦是原因之一。

來源 : 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development/dimming.htm
沙塵暴 & 污染的空氣

西非的沙塵暴 : 2005/09/04 中國地區的煙霧, 2005/09/01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aturalHazards/shownh.php3?img_id=13124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aturalHaza
亞洲褐雲?
( 1 )南亞地區上空主要由
生質燃燒及工業排放所
造成厚達 3 公里的霾雲,
稱之為「亞洲褐雲」。

( 2 )「亞洲褐雲」是由灰
燼、煤煙、酸性物質和其
他有害的懸浮微粒所組成
,其中 80 %的成因是人
為因素。

來源: http://taqm.epa.gov.tw/emc/default.aspx?pid=b0308&cid=b0308
亞洲空氣污染及霾害
1997 年和 1998 年肆虐東南亞地區的霾
害,造成該地區農業、運輸和觀光方面約 90 億
美元的經濟損失。

2005/8/11 ,印尼森林大火導致馬來西亞飽受霾害之苦,首都吉隆坡十日
籠罩在一片煙塵(右),與一月份所拍攝的清晰天際線(左)相去甚遠。
(美聯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12/today-int1.htm
2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 酸沈降(酸雨)致禿頭?!
 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呼吸
方面的問題。
方面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一
項沒有發表的研究顯示,
中國每年有超過 40 萬人
由於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

_ from BBC News
2005/10

2005 年 12 月,德黑蘭空氣污染嚴重 1600 人入院治


療。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510000/newsid_4517300/4517342.stm
常見氣態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
二氧化硫 會破壞呼吸系統,特別是患有氣管敏感或支氣管炎的人
SO2 ,會產生氣喘、呼吸急速及咳嗽等現象。

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可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妨礙紅血球把氧
NO 、 NO2 氣輸送到身體各部分。
二氧化氮則會刺激肺部,減低呼吸系統對病菌的抵抗能
力。
一氧化碳 能與血紅蛋白結合,阻礙氧氣的輸送。
CO
臭氧 臭氧具強氧化力會令呼吸系統受損,損害肺部功能。同
O3 時對於植物,包括農作物有不良影響。
微肺
粒暴
的露
結在
果不






來源: www.nies.go.jp/kanko/news/20/20-5/20-5-03.html
四、空氣污染的防制

污染物質的測量單位
監測與防制
測量空氣污染物質的常用單位
 每單位體積的空氣中含有多少的污染物質。

 粒狀污染物常用濃度單位:
mg/m3 ,及 μg/m3 。
 氣態污染物常用濃度單位:
ppm , mg/m3 , ppb , μg/m3 。
 ppm = 10-6 ( 百萬分之一)
 ppb = 10-9 ( 十億分之一)
 mg ,毫克; μg ,微克。
台灣的空氣污染監測
主要監測的污染物質:
懸浮微粒( PM10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

空氣品質監測站:
 一般、工業、交通、國家公園、
背景等。
衛星站
光化學測站
光達測站
逆溫測站
懸浮微粒( PM10 ) 臭氧 臺灣西南部地區空氣污染較為嚴重。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來源: http://210.69.101.136/chart/#


衛星監測影像
衛星所得的資料將有助於對全球的陸地、海洋
和較低層大氣動力發展和過程的了解。

衛星觀測項目有:
•海洋水色
•海表面溫度
•光學厚度

台灣地區空氣品質 _950825_Tera
圖片來源:
http://taqm.epa.gov.tw/emc/default.aspx?
pid=b0501&cid=b0502
地表的光達觀測顯示生質燃燒的羽狀以及低層雲。
右圖: http://asd-www.larc.nasa.gov/lidar/data/tra13ni5.gif

左上圖來源: http://www.se.fukuoka-u.ac.jp/geophys/am/welcome/img/lidar.JPG
左下圖來源: http://www.iasbs.ac.ir/physics/optics/lidar.jpg
空氣污染指標 PSI
(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 )
依據監測站當日空氣中
 PM10 (粒徑 10 微米以下粗粒
之懸浮微粒)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
 一氧化碳
 臭氧

-- 換算出該污染物之空氣
污染副指標值
-- 以當日各副指標值之最
大值為該測站當日之
PSI
空氣污染防制
 固定污染源:石化工廠、火力發電廠、鋼鐵工業。
 制訂嚴格的排放標準
 燃料脫硫→防制二氧化硫的產生
 排煙脫氮→除去一氧化氮
 消煙、除塵。

 移動污染源:汽機車、輪船。
 控制汽機車排氣
 發展新型無公害的交通工具。
減少空氣污染
 都市綠化
 林木吸收 CO2 放出 O2 的作用
 森林吸塵、吸收有害氣體
 植物具有毒氣警報作用

 都市規劃
 都市的地形與氣象條件~大氣邊界層

圖片來源: http://mt.leafportal.org/archives/IMGP5226-1.jpg
大氣邊界層和空氣污染
 大氣邊界層的性質控制大氣污染物的
傳送和擴散 .

 都市計畫、電廠、工業區選址
--- 環境影響評估時,先要調查當地大
氣邊界層的特性
五、國際社會與空氣污

氟氯碳化物排放→臭氧洞
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氣候暖化問題
臭氧問題 & 溫室效應氣體
 臭氧問題:
在 1987 年簽訂了「蒙特婁議定書」以促
使各國逐漸減少,終至完全禁用 CFCs 。

 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
於 1997 年 12 月於日本京都,會中通過「京
都議定書」。

http://taqm.epa.gov.tw/emc/default.aspx?pid=b0308&cid=b0308
六、生活中的空氣污染

台灣的空污
室內空氣污染
個人防制空氣污染的方法
台灣的空污情況
 造成台灣空氣品質不良的最嚴重的污染物為:
懸浮粒子和臭氧。
 境外污染,華南地區污染空氣飄移、沙塵暴。

中國大陸的沙塵暴 台灣的廢棄物燃

http://club.blogworld.com.cn/uploads/post-11099-1143441476.jpg http://www.epa.gov.tw/b/b0100.asp?Ct_Code=05X0005380X0005531&L=
室內空氣污染
因建築物內空氣污染所導
致人體產生非特異症狀。

原因:
1. 微生物
2. 揮發性有機物質
3. 環境香煙煙霧 ( 二手
煙)
4. 石綿
5. 室內燃燒物及油煙
上圖取自: http://www.mztv.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99
下圖取自: http://www.he.xinhuanet.com/shenghuo/2006-
08/24/content_6789722.htm
個人防制空氣污染的方法
 個人汽、機車廢氣排放要符合政府規定。
 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 避免購買使用氟氯碳化合物的產品。
 不要露天燃燒廢棄物或是農田稻草,造成濃煙

 其他……?

右下圖: BBC 新聞網


左下圖片來源:
http://ivy2.epa.gov.tw/out_web/e/jounnal/120
7/p2b_29.htm
太陽能板:
http://www.bbc.co.uk/nature/programmes/tv/state_planet/pollution.shtml
太陽能車圖: http://www.epochtimes.com/b5/6/4/23/n1296255.htm

科技發展
風力發電: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
add_year=2004&popsc_aid=121
黃色汽油電力混合動力車:
http://www.itri.org.tw/chi/news_events/feature/2005/fe-0940225.jsp

 低污染性的能源開發:太陽能、風力等。
 新型交通工具、新的防制空氣污染技術。
七、總結
 空氣污染影響了生物健康、生態環境、社
會經濟。

 已非局部或區域性,演變為全球問題。臭
氧層、溫室效應、酸雨、亞洲褐雲、沙塵
暴等…

 空氣污染的防制:科技跟法規,教育。
EN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