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安文,安娜,米雅,马龙

刺激 – 反应论
主要内容

1 关于行为主义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中
2 概括提炼出语言习得的强化理论

3 对该理论的评价
关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创始人是华生。

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理论。
其理论内容:
华生的主要观点:
1. 心理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2. 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3. 人类一切行为的构成要素都只是反应,或多种反应的组
合。成的多数是在环境中由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形
斯金纳观点:

人类语言行为只是刺激和反应。看见,听见和感觉到的东
西是刺激,说出的话是反应。

刺激一反应的哲学基础是洛克的白板说,强调后天经验的
重要性。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行为,学会某种语言就是在后
天环境中养成某种习惯,儿童的语言能力来自一系列的刺
激(成人语言)他们通过模仿做出反应,如果反应正确就
会得到强化,一定的刺激和相应的反应多次重复就成为习
惯从而学会语言。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中概括提炼出语言习得的强化
理论:

提出者:斯金纳( Skinner , 1957) - 操作性条件反射基本观


点:

( 1 )斯金纳认为,婴儿刚出生时如一张白纸,心灵及智慧
均一片空白,所有知识和心理能力都要从后天学习中获得,
语言习得就是一个强化和模仿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一方面
是儿童自主或无意发音受到父母或家人的强化。另一方面是
模仿成人的发音及对词汇和语法应用。儿童学说话实际上是
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合适的反应,如果反应是正确的,
成人就会给予物质或口头上的鼓励。通过多次重复和强化,
儿童就能辨別哪些是正确的单词,词组及语法。儿童就是在
这样长期的训练中习得语言的。
( 2 )斯金纳还认为儿童学习说话必须学会适合每种语言反
应的情境,使语言行为受到环境的控制。
积极的意义

刺激一反应论确实有很多合理的成份。可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某些
现象。

1. 假定儿童处于多语的环境中,儿童最先学会的就提他接触最多的那种语
言。
2. 儿童常因观察,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话语而获得快乐。模仿确实是儿童习得
语言的重要手段。
3. 词语与反复出现的语境之间的联系确实能使儿童理解语义。儿童最初习得
的词语很可能就是通过刺激一反应一强化的过程建立的。
4. 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等方法,对儿童达
到语言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5. 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缺乏语言交际环
境的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要比正常儿童推迟一年多)。
理论不足

1. 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也有很多难于观察,测量的心理
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行为,不能只用“刺激一反应”来解释。理论根据不充分,他
们只承认言语行为,不承认有复杂的符号系统的存在,把言语混同于语言。他们看不到
语言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言语行为受规则支配,而是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其他
行为,甚至认为与动物的行为毫无差别,将动物在实验室中的刺激一强化一反应的实验
结果简单地推广到儿童的语言学习,强调刺激与反应的直接情境中的固定的,机械的联
系,否定了人的语言潜能和言语行为的特殊性,否定大脑加工外部信息的能动性,把主
体当作被动消极的语言训练对象,这不符合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事实,因而不能解释实
际存在的许多问题 .
2. 语言中的句子是近乎无穷的,儿童不可能也没必要通过模仿强化去学会每个句子,然
后再使用。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只有掌握话语的规则体系才能创造性的
运用。人们能说出无限多的包括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的能力。儿童刚开始说话时就基
本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会创造出新的词组,句型和符合特定情境的恰当的表达方式。
3. 不能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以及过了关键期后,学习和强化效果急剧下降的事
实。
4.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得到的强化是有限的并往往是在意义方面得到强化,那么儿童
是如何习得语法规则的?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他的反应不一定都能得到强化,而且
成人所关注并给予强化的往往是句子的内容(意义),而是它的形式。
总结

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强调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养
成习惯,忽视认知能力的作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