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品德與專業倫理 -

2014 年臺北捷運襲擊事件

第5組

組員: 90505135 鄧仁杰


90505138 蕭又銜
• 事件於 5 月 21 日下午發生在臺北捷運板南線的龍山
寺站和江子翠站之間的列車上。兇嫌鄭捷, 21 歲,
就讀東海大學環境工程學系二年級。於 16 時 22 分
至 26 分在編號 2118 和 3118 號、 117 與 118 編組的
車廂內行兇,隨後於江子翠站遭
員警和民眾制伏。事件
共造成 4 死 24 傷,傷者
的傷勢多集中在胸部和
腹部。
• 鄭捷自稱從小立志「做大事」。情緒冷靜、表情冷
漠,坦言犯案時攜帶兩把水果刀跟一把瑞士刀,沒
有相關的精神病就醫記錄,並表示小學時就有這種
殺人的想法。 被捕時,鄭捷問警方「會不會被判
死刑?」,他向警方說:「我從小學時就想自殺,
不過沒有勇氣,只好透過殺人被判死刑,才能結束
我這痛苦的一生。」
• 鄭捷供稱:「因為父母對我的期望太高,覺得求學太累、
活得很辛苦。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計畫這起殺人案,對於
砍人殺人的犯行一點也不後悔,還很舒坦,因為已經圓夢
了,如果再來一次會殺更多人。」他自白:「我從小就立
下個志願,要轟轟烈烈殺一群人,然後被判死刑也沒關係,
這個志願我國中跟高中都有跟朋友透露過,我也不管他們
相不相信,其中有一個同學知道我的立志時,有關心我勸
我不要這樣做,為了達成這個夢想,所以我才選擇要念軍
校鍛鍊身體,為什麼不念體育學校,是因為念軍校能有零
用金又不花爸媽的錢,還能夠拿錢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讓爸媽高興,為了完成這個理想;我從小到大都沒交過女
朋友,因為我自認是個沒有未來的人。」
• 2016 年 4 月 22 日,最高法院三審宣判,以以下 5 個理由判決鄭
捷四個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定讞。
一、鄭捷為現場被捕的現行犯、罪證明確。
二、鄭捷行兇時沒有《刑法》第 19 條心智缺陷或精神障礙得以減免刑責的情況。
三、鄭捷犯案情節嚴重,非判死刑不足以彰顯正義。
四、我國仍是有死刑的國家,鄭捷所犯符合《兩公約》所定最嚴重犯罪,情節也達
最嚴重程度,判死並無不當。
五、是否廢除死刑為言論自由,兩公約雖以廢死為目的,但法院仍應依法審判,
不能迴避。

• 死刑定讞後, 2016 年 5 月 10 日在臺北看守所收監等待執行槍決。


死刑定讞 18 天後執行死刑,鄭捷於 20 時 47 分至 20 時 51 分,
共遭開 3 槍完成槍決, 20 時 58 分死亡。
網絡上各類看法
結論及個人觀點
1. 家庭教育問題:鄭捷的父母從小就對他的期望太高,覺得求學太累、活得很辛苦,導致
從小就有自殺傾向。鄭捷從小就對文字語言有天賦興趣,鄭捷曾經打算讀大學的中文系或
外文系,卻遭家中反對,在家長的堅持下仍努力考上東海環工系,但因對理工沒興趣,鬱
鬱寡歡自此沉迷在網路,或撰寫奇幻小說成了現實生活唯一存在感。
2. 從小養成不良愛好:鄭捷在網誌《源頭》自述,自己是「男生們的大哥」,國小時每天
揍女生揍得很爽,但班上有兩個女的惹不起,發誓長大要殺了她們。長大後的鄭捷認為
「既然發了,就要對自己守信」,更補誓若沒殺她們倆,一個是 43 歲時自己人間蒸發,一
個就是搞一場大屠殺,因為要找兩女下落,之後,鄭捷的網誌開始圍繞著殺人,在《臺北
夜殺》描述自己幻想中的殺人場景,包括「雙足踹人月臺落,捷運爆頭軌道成血泊」。
3. 學校缺乏長期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東海大學主任呂秘書表示 4 月即已經掌握鄭捷異
狀,並在 5 月對他進行輔導。 2014 年 4 月底,鄭捷在自己臉書上寫著「要作大事」,發表
兩篇透露異常訊息的文章。同年 5 月 9 日,東海大學諮商中心教師、會同學校軍訓教官對
鄭捷進行約談,試圖了解其情況,並心理輔導,鄭捷在訪談中僅告訴校方,他在臉書上所
寫的內容純粹為一時的發洩情緒,並說他有寫恐怖小說的習慣,沒有其他用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