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6

学术论文写作要领

(辅导讲座)

主讲 庞柏树
一、什么是学术论文?
 学术论文,顾名思义," 学术 " 是指专
深而有系统的学问, " 论文 " 是指研究、
讨论问题的文章。学术论文就是专门对
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问题,
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VDC 001.81 、
CB 7713-87 号文给学术论文的定义为:
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
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
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
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
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
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
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
般的“学术体会”;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
学规律的提示,而不是某些现象的直录、
材料的罗列、事件经过的描述;是对真
理的探求和发展,而不是对他人研究成
果的简单重复。

 学术论文的作者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
度来观察和分析带有学术价值的问题,
引述各种事实或道理去论证自己的新发
现、新见解,向学术界表述自己研究的
最新成果。
二、学术论文的特点
 ① 学术性
 ② 科学性
 ③ 创造性
 ④ 理论性
第一、关于学术性
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学术”,所谓学
术,是指较为专门、系统的学问。所谓学术性,
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
即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
象。当然也有的学术问题,仅凭一个专业的知
识解决不了,就会由两个或几个专业的专家联
手合作研究,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个
学术问题,写出学术论文。
 其次,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更是富有
明显的专业性。学术论文是作者运用他
们系统的专业知识,去论证或解决专业
性很强的学术问题。有时候,单纯从题
目上还难以判断是否学术论文,必须从
内容上加以辨别。

 从内容上看是否有明显的专业性是学术
论文和一般议论文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 再次,从语言表达来看,学术论文
是运用专业术语和专业性图表符号
表达内容的,它主要是写给同行看
的,所以不在乎其他人是否看得懂,
而是要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
确、规范,因此,专业术语用得很
多。
第二、关于科学性
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准确、
思维严密、推理合乎逻辑。科学性是学术论文
的重要特点,也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所在。
开展学术研究,写作学术论文的目的,在于揭
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从而
促进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这就决定了学术论文
必须具有科学性。
 学术论文要做到科学性,首先是研究态
度的科学性,这就是老老实实、实事求
是的态度。我们要以严肃的态度、严谨
的学风、严密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
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从大量的材
料出发,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而不
能先有结论,再找材料去论证。从事实
验研究,就应对课题进行系统的多方面
的实验,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分析综合,
得出正确的结论。
 学术论文要做到科学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就
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进行科学探讨。科学性在思唯方式上
的重要表现就是逻辑性。王力先生说:“撰写论文,第一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
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
头脑。”

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就是先用归纳法,再用演绎法,而不
能反过来。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
以归纳为基础,再作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对结论还要多
设疑问,反复思考论证,凡是先有结论,再找材料的研究,
都是反科学的研究方法。
 学术论文要做到科学性,第三是内容
的科学性。什么样的内容才符合科学
性?这就是论点正确,概念明确,论
据确凿充分,推理严密,语言准确。
论点(观点)即学术研究的成果结论,
这个结论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
律,揭示客观真理,符合客观实际,
经得起实践验证,经得起推敲和逻辑
推理。
第三、关于创新性

 创新性被视为学术论文的特点之一,这是由科学
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如果科学研究只作
继承,没有创造,那么人类文明就不会前进。人
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不断发明也就是不断创
新的历史。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这个民
族就要衰亡。同样,一篇论文如果没有创新之处,
它就毫无价值。
 学术论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 A. 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
 B. 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创新
 C. 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见解
 D. 推翻前人的定论
 E. 对已有资料进行创造性综合
第四、关于理论性
 学术论文与科普读物、实践报告、科技
情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理论性的
特征。所谓理论性就是指论文作者思维
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
达的论证性。
A. 思维的理论性

即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思考,不是
停留在零散的感性上,而是运用概念、判
断、分析、归纳、推理等思辨的方法,深
刻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经过高度
概括和升华,使之成为理论。
B. 结论的理论性
学术论文的结论,不是心血来潮
的激动之词,也不是天马行空般的幻想,
也不是零散琐碎的感性偶得。学术论文
的结论是建筑在充分的事实归纳上,通
过理性思维,高度概括其本质和规律,
使之升华为理论,理性思维水平越高,
结论的理论价值就越高。
C. 表达的论证性

学术论文除了思维的理论性和结
论的理论性外,它还必须对结论展开逻
辑的、精密的论证,以达到无懈可击、
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三、学术论文的类型
 按学术论文的性质功能,学术论文可分为:
 ① 论说性,即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材料,正面阐
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考证性文章归入此类。
 ② 综述性,即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情况加以概括总结,分析现状,指出问题,并明确
发展方向和趋势。
 ③ 评论性,即对某一学术成果、期刊论文或专著的
内容进行估价、鉴定、指出其成就,分析其价值,
挑明其中的问题与不足。
 ④ 驳论性,即反驳对方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见
解。我们常见的商榷性文章就属此类。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步骤

选题→收集整理资料→
编写提纲→行文(初稿、
修改稿、定稿)→投稿
(一)选题
 选题综合地反映了作者的理论功底、
专业素养以及对该研究领域的了解
程度和科学分析判断和洞察构思能
力。
 选题总的要求是:正确、集中、新
意。
选题原则:
① 要在学术上有理论意义,或在实际工
作中有现实意义。
 ② 要摸清自己要研究的课题以前有人研
究过没有,研究的成果如何,结论是什
么,有哪些需要补充或修订。
 ③ 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扬长避短,
要力求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
 ④ 要尽量选小题目,鼓励“小题大做”。
关于题目大小的确定,一般应
遵循“由大到小”的原则
 例:刑法中的犯罪构成问题
 一级——论犯罪构成
 二级——论犯罪主观要件
 三级——论犯罪主观中的故意(过失)
 四级——论犯罪主观中的直接(或间接)故意
 五级——论犯罪主观直接故意中放任的内涵
选题方法:

第一,从自身实际出发选题。
第二、关注当前社会上的疑、难、
热、焦点问题。
第三、当前理论界深入研究探讨的
课题。
(二)收集整理资料

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料的收
集非常重要,是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 可借鉴的资料越丰富、全面、广泛,论文
的质量越有保证。
 资料收集的目的:了解研究状况;进行文
章构思;寻找必要而充足的论据。
1 、资料的种类:
 直接资料—调查实践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事
实资料)
 间接资料—看书、看文章获得的第二手资料;
 发展资料—作者自己的所思所想。
2 、资料搜集的方法步骤:
① 首先要研究论文的题目,弄清它所包括或
涉及的学科范围 ;
 ② 利用图书馆目录和参考工具书,获得研究
课题的一般知识,了解该课题的各个方面,
找出影响并作用于它的诸因素 ;
 ③ 利用检索工具进一步弄清楚该课题历史上
已经作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 ;
 ④ 根据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
3 、资料的分析研究
( 1 )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
 ( 2 )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

每个想认真思考和独立领会这个问题
“
的人,都必须再三追究,反复探讨,从
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彻底的了
解。” ( 列宁语 )
4 、资料的筛选与整理
 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创造性思维的结果首先
体现在对材料的筛选与整理上。用观点来统
一,组织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分
门别类,排列组织起来。
 精选出核心材料,辨明外围辅助材料,坚决
淘汰掉那些虽然有用但不能说明论点的材料,
要忍痛割爱,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三)谋篇(编写论文提纲)
 谋篇犹如房子的总体设计图纸、下棋的布局。
写论文关键在于思路、构思。编写论文提纲,
可以帮助我们统摄全篇论文的写作。

 一篇论文在内容上的总体结构:
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引论——写作动机、中心论点、目的意义。要有吸引力。
本论——三要素 [ 论点、论据、论证 ] ,详细具体,展开多
方面和多角度论述,要有说服力。
结论——研究结果、展望。要简洁准确。
编写论文提纲时要注意:
 ① 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
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 ② 疏通思路,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及内部联系,
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 ③ 结构完整统一,有头有尾,还有中间发展,是现
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某种思想世界的横断面,前
后要连贯。
 ④ 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
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 ⑤ 要适合论文的不同类型。
(四)行文(拟出初稿、修改稿、定稿)
 所谓行文,就是用收集到的论据对论点进行
论证(论点和论据在行文前已经解决)。学
术论文的写作,“看是基础,思为主导,落
实到写”。
 “ 写”就是按照论文提纲的设想,运用丰富具
体的材料,一步步进行科学的论述。把自己
的思想观点准确、充分地表达出来。如果前
四步做得很好,“写”便是顺着思路、文潮的
澎湃直泻,一发而不可收,直至功成文就。
在“写”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
 1 、论文题目(要简洁、精练、醒目、得体)
 2 、引言(入题要快,开门见山)
 3 、正文论述(论证的方法主要有:例证、引证、
考证、喻证、反证等)
 4 、结论(收束全文、深化主旨,画龙点睛)
 5 、引文和加注
 6 、编列参考文献
 7 、论文的修改和定稿
 8 、学术论文的眷清定稿
关于论文的修改
 修改什么?
 观点的修改:更见鲜明、具体、准确。
 结构布局的修改: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 材料(论据)的修改:更典型、新型。更有说服
力。
 语言的修改:易懂、流畅、准确、精炼、生动。

 怎么修改?
 热改法;冷改法;求助法;诵改法等等。
[ 参考文献 ]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1 卷 [M]. 北京 : 人民
出版社 ,1995.
 [2] 黑 格 尔 论 矛 盾 [M].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
馆 ,1963.
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1 卷 [M]. 北京 : 人民
出版社 ,1956.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46 卷上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9.
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42 卷 [M]. 北京 : 人
民出版社 ,1979.
五、学术论文(投稿)的格式规范
 一篇完整的、规范的学术论文稿件按前后顺
序应该包括这几个部分:题目、作者姓名和
工作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稿件正文、
参考文献,还有作者详细的通联方式,包括
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
论文稿件编排顺序:
 ( 1 )题目;
 ( 2 )作者姓名;
 ( 3 )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
 ( 4 )中文摘要;
 ( 5 )中文关键词;
 ( 6 )中图分类号;(非必备项目)
 ( 7 )文献标识码;(非必备项目)
 ( 8 )正文;
 ( 9 )注释、参考文献;
 ( 10 )英文题目;
 ( 11 )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
 ( 12 )作者单位英文名称;
 ( 13 )英文摘要;
 ( 14 )英文关键词;
1、 标题
 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符
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
择关键词。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必要时
可加副标题。
 正标题用黑体,加粗,三号,居中;副标题前面加
破折号,用宋体,四号,居中。

 例: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
2. 作者及作者单位
 作者姓名:楷体,四号,居中。
 作者单位、邮编:仿宋体,四号,居中。该项用
圆括号括起来。

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
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
不缩写。例: ZHANG Ying ( 张 颖 ) , WANG Xi-lian ( 王锡联 ) 。
   
 文章应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
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
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
(1.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北京 100084 ; 2. 华中电力集
团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7 ; 3.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6)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摘要
 一般采取直述方式,主要介绍创新点内
容。中文期刊论文不超过 300 个字。一
般不分段落一段话即可完成。图表和文
献索引一般都不应放入摘要。

“摘要”两字用黑体,五号,加粗,加方
括号;其内容用宋体,五号,左右各缩
进 1 公分。
4. 关键词
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 , 对文献检
索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文章要有中英文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 每篇文章可选 3 - 8 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
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加任何标点。
 中文例:关键词:道德修养;主体;能动性
 英文例: Key words:
moral cultivation; objective; initiative
 “ 关键词”三字用黑体,五号,加粗,加方括
号;其内容用宋体,五号,左右各缩进 1 公分。
5. 正文
 一般地,科研性论文约 4000 - 6000 字,
经验性论文约 2000 - 3000 字,具体看征
稿要求。如果是向学报投稿,您务必要找到
该学报最近出版的一两期进行研究和模仿。

 正文内容用宋体,标准五号(有些刊物要求
用小四甚至四号), 1.5 倍行距。
6. 正文中的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 1 2 3…… 依次排序

二级标题用 1.1 1.2 1.3…… 依次排序

三级标题用 1.1.1 1.1.2 1.1.3 …… 依次排序;

四级标题用( 1 )( 2 )( 3 )……
7. 参考文献(黑体,五号,加粗)
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照的文献书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中
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格式如
下:
  [ 1 ]作者( 3 人及以下全列, 3 人以上加“等”).题名[ J ].刊
名,出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引自期刊)
  [ 2 ]作者.书名[ M ].版次(初版不写).译者(指译著,所有译
者全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引自著作)
  [ 3 ]作者.题名[ 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引自报纸)
  [ 4 ]作者.题名[ A ].见:论文集编者.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引自论文集)
  [ 5 ]作者.题名[ Z ].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引自会议论
文)
  [ 6 ]作者.题名[ D ]:[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引自学位论文)
  [ 7 ]作者.题名[ DB / OL (联机网上数据库),或 DB / MT
(磁带数据库),或 M / CD (光盘图书),或 CP / DK (磁盘软件),
或 J / OL (网上期刊),或 EB / OL (网上电子公告)].出处或可获得
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引自电子文献)
 (用宋体,五号)
请注意:
 ( 1 )书名、文章名和杂志名不用加书名号;
 ( 2 )作者、文章名、书名、书的出版时间后用圆
点,不用句号;
 ( 3 )出版地和杂志的卷号(或期号)后用冒号;
 ( 4 )书的出版社和出版时间间用逗号;
 ( 5 )杂志的名称、出版年和卷号(或期号)之间
用逗号;
 ( 6 )起止页码之间用“~”,不用横线“ -” ;
 ( 7 )每项参考文献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结束语:
 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
括:“或问文章无体乎?曰,无。又问文章有
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
大体须有。”学术论文也是如此。以上仅就学
术论文及其撰写,给初学写论文的同学们提
供了一个“大体”,仅供参考。学习撰写学术
论文有助于你更好地表述思想。
 祝同学们勤学多思,刻苦钻研,勇于探索,
不断进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