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9

目 录

 第一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第三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第四节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建立起具有中
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两个层次,都是社会生产关系。
 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的,反映了社会基
本的生产关系,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本规则,
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基础。
 社会的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资源配置
的具体方式和具体规则,如经济决策权的分配规则、经济信息的传
递规则、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经济活动的协调规则,等等。

例如,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公
有财产的管理方式和劳动报酬的支付形式,则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二者都是社会的生产关系,但是基本经济制度反映的是深
层次的生产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经济体制则是表层的生
产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变化。
一般来说,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变化
反映了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
性,不仅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还受社会生产力状况、政治环境、
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类型
与经济制度体系中的两个层次相对应,社会经济制
度的变迁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在给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
内,寻求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适当形式。这个意义上的制
度变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它只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
形式,而不改变其性质。二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这种
变迁涉及社会所有制结构、阶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变化。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相互联系
制度变迁的这两种方式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基本经济制度是
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在给定的基
本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例如在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共产党的领导
的前提下,改革的内容就是寻求实现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和
共产党领导的有效形式。这个意义上的改革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或者
说是基本经济制度约束内的改革,虽然不改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的内容,但可以使基本经济制度得到有效实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另一方面,基本经济制度是由许多具体的体制组成的,经济体制
变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应调整。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二、改革与革命

 改革与革命的比较
一方面,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但是
二者的性质有所不同。革命是要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改
变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性质,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主动进行的,是在社会
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实现
形式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二、改革与革命

 改革与革命的比较
一方面,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但是
二者的性质有所不同。革命是要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改
变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性质,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主动进行的,是在社会
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实现
形式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改革和革命的
作用有相同之处,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为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对于改革至关重要。习近平多次强调:
“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
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
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对于改革至关重要。习近平多次强调:
“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
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
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 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
具体说:一是指封闭僵化的老路,即否定改革开放的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二是指改旗易帜的邪路,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走
资本主义道路。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等同于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异同
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
革方向。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有一种误解,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
革方向等同于市场化改革方向,严格地讲,不能这样简单等同。这是因为,
作为改革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市场
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二是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
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求建立自主经营的企业制度、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
健全的市场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些方面的改革可以简称为市场化改
革。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则要求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实
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这些方面的改革显然不能用市场化改革加以概括,
而是相反的,是对市场经济的局限和弊端的纠正、调节和超越,是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所在。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一、激进式改革
 激进式改革的背景
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是
围绕着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发展商品关系和发挥市场的作用展
开的。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社会
主义制度被否定瓦解,以此分界,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
过渡形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即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苏联东
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一、激进式改革
 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激进式改革包括稳定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制度化四个部分,它
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放开价格,全面推进私有化,在短时期内实
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激进式改
革的理论基础是“华盛顿共识”,其核心内容是政府的角色最小
化、快速的私有化和快速的自由化。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一、激进式改革
 激进式改革的结果
激进式改革的设计者们认为,虽然实行激进式改革会造成经济的
短期衰退,但是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建
立,经济发展就会走向繁荣。然而,实践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在
《转型与经济学》一书中,美国学者热若尔 · 罗兰概括了转型
的结果出人意料的若干事实:经济学家事先没有预料到价格自由
化和宏观稳定化之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私有化的结果导致了
“内部人”获益;有组织的犯罪活动的增长引人注目,俄罗斯的
所谓黑手党现象严重;如此之多的国家分崩离析……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一、激进式改革
 各国 GDP 比较柱状图
激进式改革的设计者们认为,虽然实行激进式改革会造成经济的
短期衰退,但是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建
立,经济发展就会走向繁荣。然而,实践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在
《转型与经济学》一书中,美国学者热若尔 · 罗兰概括了转型
的结果出人意料的若干事实:经济学家事先没有预料到价格自由
化和宏观稳定化之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私有化的结果导致了
“内部人”获益;有组织的犯罪活动的增长引人注目,俄罗斯的
所谓黑手党现象严重;如此之多的国家分崩离析……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二、渐进式改革
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与苏联东欧激进式改革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被称作渐进式改革,其主要特点
是:
( 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坚持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和基
层单位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2 )双轨过渡,增量先行,在保留计划调节的前提下,通过在新增资源中逐步扩
大市场调节比重的办法来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 3 )整体协调,重点突破,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分部门、分企业、分地
区各个突破,由点到面,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
( 4 )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
一起来。
(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大胆试验,摸着石头过河,先试验后推广,并
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的思路。
( 6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践标准,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
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二、渐进式改革
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
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看,激进式改革比渐进式改革显然更接
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准,也更符合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比如:激进式改革目标明确,理论完整,而渐进式改革则摸着石
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激进式改革整体推进,一步到位,渐进
式改革则分步推进,双轨过渡;激进式改革崇尚自由市场,反对
政府干预,渐进式改革则主张有效市场与强有力政府的结合;激
进式改革全盘移植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渐进式改革
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走全盘西化的道路;等等。因此,在西
方主流学者看来,激进式改革的成功与渐进式改革的失败是大概
率事件。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了成功,
而激进式改革却陷入了困境。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三、对渐进式改革经验的不同解释
 以萨克斯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
功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有利的初始条件,如落后的经济结构、传
统体制的松散性等,因而不具有普遍意义。具体来说,中国是
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开始改革进程的,而东欧和苏联则已经完成
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面临的是典型的经济发展问题,即劳
动者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转移的问题,
而苏联东欧国家面临的则是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即削减被政
府补贴的低效率工业部门的就业,使劳动者向新的高效率的工
业和服务业转移;标准的经济发展通常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即
所有的社会群体都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受益,而经济结构的调
整则很可能引起利益上的巨大冲突。因此,苏联东欧国家和中
国在经济结构上的差别,是导致二者经济绩效不同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三、对渐进式改革经验的不同解释
 斯蒂格利茨认为:不完全且代价很高的信息、不完全的资本
市场、不完全的竞争,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现实。以完全竞
争范式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不仅在转型经济和制度选择中
用处很小,即使在解释发达的市场经济方面也存在着根本的
局限。
 阿姆斯登和泰勒等人认为: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更需要的是
“看得见的手”,而不是新自由主义的“看不见的手”,国
家在制度的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东欧建设的是缺乏资本长
期积累制度的“假资本主义”。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证明,在
经济转型这样不确定的环境下,私人行为更倾向于短期化,
市场失败的范围更大,强有力的政府的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
的有效保证。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三、对渐进式改革经验的不同解释
 蒙勒等人认为:市场是信息加工的手段,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
只能以旧体制下获得的信息为基础,根据一个预定的时间表进
行一揽子改革必然会面临信息不足的问题。因此,改革只能采
用渐进方式,最成功的改革将属于那些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不
断进行变革的国家,而不是那些用经济战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
造成突然断裂的国家。
 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
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
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
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
同时,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采取了一条代价小、风
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三、对渐进式改革经验的不同解释
 世界银行在对中国经济的考察报告《中国: 90 年代的改革和
计划的作用》一书中,把中国改革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概括
为五个重要特征: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强调市场化而不是
私有化;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重视发展出口以及进入世界
市场;发挥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 樊纲认为: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在旧体制因阻力较大还
“改不动”的时候,先在旁边或周围发展起新体制,并随着
新体制的逐步壮大逐步改革旧的体制。
 张军认为: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在于,
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去捕捉获
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对经济扭曲和短缺作
出的反应更迅速。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四、中国为什么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 第一,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
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因而在制度变迁道路的选择上不搞推倒重
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这里,新旧体制之间一开始就不是泾渭
分明、截然对立的,而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它们之间的
转换要经历许多不同阶段,经过许多中间环节,采取许多中间形式。
同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必然要经历一个从
建立到完善,再到成熟定型的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绝不可能一蹴
而就,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可能选择苏联东
欧国家当年实行的那种激进式改革。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经济改
革的过程中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避免了激进式改革的灾难性后
果。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四、中国为什么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 第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固然需要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具体的
实施方案,并有计划地加以推进。但是,社会制度的变迁毕
竟不同于修路、盖房子,必须事先有一个精确细致的施工图
样,遵循固定的工艺流程。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市场经济形
态,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自发的价值规律调节着经济生
活,与此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自发演进的特点,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和预先
设计。之所以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摸
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在深化改革的
过程中,就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基层单位的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
有机统一起来。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四、中国为什么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 第三,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目
的在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障各方面的利益,推动生产
力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
的事业。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情况复杂的大国
里,各方面的利益是极其复杂、多种多样的,包括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国内和国外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个人和集体
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当前和长远之间等各个方面的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中既要注重坚持原则,整体设计,统筹
兼顾,系统推进;又要尊重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鼓励探索
试验,包容多元多样,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性,避免整齐划一,搞一刀切。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 四、中国为什么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 第四,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对改革得失的判断,
必须以此为标准,并由实践的效果加以检验,这种检验过程,
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交换、比较、反复的过程,这是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
过程作基础,而只从抽象的理论和原则出发设计改革方案,并
自上而下强行推行激进的改革措施,就很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
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
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这就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
获得了制胜的法宝。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
改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改革目标的提出和调整、改革方案的设
计和选择、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宪法制度的修订、市场规
则的建立、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等,无不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指
导推动的结果,因此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点。
 此外,中国的经济改革又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点。改革的发
动虽然是自上而下的,但这不过是对社会生活中早已存在的改革
要求的一种承认;改革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但各具体部门、
地区和单位的改革措施、内容和步骤却丰富多样;改革中提倡大
胆创新、大胆试验,并在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情况下加以普遍推广;
个人、企业和其他基层单位在制度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实
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却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二、整体协调与局部改革相结合
 与激进式改革相比,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被称作局部改革或分
部改革,它强调从一个个局部性的变化入手来改革旧体制,
最终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局部改革有两种表现形式:
( 1 )新旧体制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 2 )新旧体制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 采取分部改革的优点:
采取分部改革的方式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具有合理性。
( 1 )先从那些改革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部门开始改革,阻力
小而收益大,容易取得实际效果。( 2 )一些部门率先改革并首
先获得成功可以产生连锁效应,推动其他部门改革。( 3 )按照
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改革次序,可以逐步分解改革难题,降低改
革的风险。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三、双轨过渡与增量先行相结合
 价格双轨制:
在各种形式的双轨制中,价格双轨制具有代表性。所
谓价格双轨制,指的是同一商品的价格在同一时间、同一
市场有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两种不同形式。价格双轨制在
历史上早已有之,但在改革以前它只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
于计划经济的夹缝之中。 1984 年,随着扩权让利改革的推
进,国务院规定允许企业超产自销价格浮动 20 %, 1985
年初,国家规定工业生产资料价格超计划生产部分可以自
由定价,从此,价格双轨制得以正式确立,并推广到了其
他一些部门。之后,市场价格部分的比重逐步增大,最后
成为价格体制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三、双轨过渡与增量先行相结合
 改革中的双轨制
双轨制是中国改革最具有特色的形式,它不仅存在于价格改革中,
而且渗透在企业改革、部门改革、所有制改革、外汇改革、财政改革
等各个方面。从经济体制的总体格局看,可以把双轨制概括为以下几
种类型:
( 1 )价格和市场的双轨制。包括商品价格以及工资、利率、汇率、地
价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和价格形成中的双轨制。
( 2 )所有制结构的双轨制。主要是国有与非国有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
式。
( 3 )部门结构的双轨制。不同部门的改革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市场化
部门与非市场化部门并存。
( 4 )区域结构的双轨制。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完全相同,沿海地
区市场化快于内陆地区,发达地区快于落后地区。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三、双轨过渡与增量先行相结合
 双轨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对于双轨制的地位和作用,历来有不同看法。但是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
即双轨制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结果,而是实践对现实改革难题作出的自然选择。
采取双轨过渡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保持现有经济体制、经济秩序和利益关系的
相对稳定性,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引入新的经济体制,为
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和调节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当
然,采取双轨过渡的形式,意味着新旧体制并存的双轨经济的长期化,旧体制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要继续发挥作用,从理论上说,这有可能会降低资源
配置的效率,还有可能导致旧体制的复归。但是,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条件下
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计划体制的存在具有自己的历史合理性,市场体制的成长
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双重体制在过渡时期就是有效率的体制。从新的进化论
观点看,没有多样性,就没有选择,制度和组织的快速变化,往往会牺牲效率。
相反,旧体制的存在,制度变迁中的摩擦,会保留制度的多样性,为新体制的
选择和产生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促进新体制的成长。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四、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
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使中国的
所有制改革走出了一条所谓的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
特殊道路。
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特
别是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传统国有体制存在的一些特殊矛
盾,如企业难破产、政企难分离、历史包袱过重等,使得单纯从国
有制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而非国有经济的发
展则可以绕过这些难题,创造出比较充分的市场关系和竞争的市场
环境,增强经济活力,创造更多税收和就业,大大促进市场经济的
形成和发展,并会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四、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
 国有经济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第一,公有
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
义性质。第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
定协调持续发展。第三,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没有国有经济体
制内的深入改革而单纯依靠非国有经济在体制外推进,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国有经济的改
革与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推动了中国渐进式改
革的顺利进行。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五、增长与稳定相结合
 与“休克疗法”不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社会相
对稳定的条件下推进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
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稳定化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改革、
发展和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不仅要考虑总量问题,
而且要考虑总量、结构和体制问题的相互关联。这种
综合了需求、供给、结构和行政协调等多种因素而形
成的渐进主义的宏观政策,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
长,避免了“休克疗法”所引起的严重的衰退问题。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五、增长与稳定相结合
 休克疗法:
激进式改革中的宏观政策就是通常所说的“休克疗法”,它试图通
过严厉的经济紧缩,消除经济生活存在的超额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一步
放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竞争的市场,促使国有企业破产和重
组,在短期内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 休克疗法”的鼓吹者信奉的是新古典主义,这种理论认为,生产
要素的调整是无摩擦的、瞬时的,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一个单纯
的货币现象,因而,只要消除了过剩的货币,取消计划经济的束缚,自
由经济就会建立,资源配置就可以实现合理化。但“休克疗法”在许多
国家引起了灾难性的后果。
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紧缩,也不同于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情况,而
是形成了一种与一般的经济循环不同的经济衰退,它的严重程度远远超
出了人们的预料,甚至超过了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六、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改革与开放的内在一致性
现代市场制度是按照两种不同的变迁道路发展起来的:
一种是内源性变迁,这是西欧的变迁道路;一种是外源性
变迁,即西欧以外广大的国家和地区的变迁道路。
作为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是资
本主义列强外部入侵冲击的产物,它最初是一种被动的反
应,是一种外源性变迁。后来这种被动的反应转变成为主
动的回应,外源性变迁推动和刺激了内源性变迁。改革就
是对外部挑战所作出的主动回应。从历史上看,对内改革
是对外开放的一种必然结果,改革与开放具有内在的一致
性。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六、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改革与开放的矛盾性
改革与开放是一致的,但又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从总体上看,现代的世界体
系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秩序在其中起着支配
性作用,支配世界市场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则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则,因此,在
现实中,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在与世界资本主义秩序保持相对独立的条件
下才能实现。
作为国家现象的社会主义与作为世界现象的市场体系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又相互分割、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
工和国际竞争,可以促进国内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也会使
国内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受制于国际资本主义秩序的影响。
因此,为了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对外开放必须是渐进的,有条件的。独立自主与改革
开放的这种有机结合,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

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在发生着重要而深刻
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1 )政治民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了很
大的发展。恢复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
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形成。
( 2 )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逐步形成,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了可靠的保
证。
( 3 )党政分开。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上的领导,政策上的领导,党要在宪法
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制度的确立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政
府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 4 )政企分开。政企分开使企业开始摆脱对政府的行政依附,这从根本上打
破了传统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政治与经济合二为一的局面得到了改变。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
( 5 )行政分权。地方分权获得了空前广泛的发展,各级
政府具有了更加明确独立的权力、利益和行为目标,中央
和地方的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 6 )社会分层。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日益显著,中
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结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日益
分化,等等。
所有这些变化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但却是持久而深刻的。
这种深刻变化既是经济体制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是经济体
制变化的前提。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八、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中
国逐步形成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坚持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一个根本原则。中央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政治
和文化中心,代表着国家全局和长远的利益,承担着
制定发展战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正义、推动
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能,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和
对外开放的主导性力量。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八、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在坚持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经济领域中的地方分权得到了广
泛发展,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首先,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间财政分配的“大锅饭”被打破
了,地方政府成为了一个具有明确利益的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这充分调
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
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其次,地方分权改变了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利益结构和信息结构,
形成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适应了市场
经济发展的要求,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高了政府调控的效率。
最后,地方分权的改革增强了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提高了地方政府
在改革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为各地区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
大胆试验,选择和推行合理有效的改革政策和体制机制,创造了广阔空间。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 九、目标与过程相结合

 作为改革目标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理
解这一复杂系统需要把握以下特点:
( 1 )整体性。
( 2 )历史性。
( 3 )不确定性。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选择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存在
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之
所以成功,是因为实行了所谓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而
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则在于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程度不
够,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比重过大,政府干预和社会调节
过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不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由此得出
的结论是,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继续减少与取消政府干
预和社会调节,对国有企业实行彻底的私有化,进一步加快与
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并逐步引入西方式的所谓“民主化”的
宪政体制,为自由市场的作用奠定政治和法律的基础。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选择
另一种观点则对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质疑。这种观点在
西方一些新左派学者中比较流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化的改
革造成中国国有企业比重下降和私营企业比重上升,收入与财富分配越
来越不公平,经济的扩张日益依赖外国投资与出口,资源与环境的危机
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如果不改变市场经
济导向的改革方向以及相应的所有制和阶级结构,这些问题是不可能克
服的。
上述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相通,它们都否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
经济结合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的历史意义。不同的是,新自由主义否定的是社会主义,西方新
左派否定的是市场经济。这当然不是什么新见解,而是那种把社会主义
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右”的和“左”的传统教条观点的再现。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二、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起来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
向,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为充分有效的结合,最重要
的是处理好以下重大关系:
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
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觉划清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在继续鼓
励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切实贯彻按
劳分配原则,解决财富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
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二、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微观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国家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克服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以及寡头垄断、经济危机、贫富分化、
金钱政治等严重弊端。
四是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坚决维护国家的
主权和经济安全,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五是统筹规划与兼顾各方的关系。在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整体规划
的原则下,坚持尊重群众和基层单位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
个积极性,努力使改革决策兼顾各方利益,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六是公共部门的商业性与公益性关系。深化公共部门改革,在坚持公
益性为主的前提下,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适当引入市场竞争,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三、坚持完善渐进式改革方式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不是还需要采取这种渐
进式改革方式呢。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采取了渐进
式改革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的特
殊性质决定的,因而并不会因为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 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具体方式较之前的四点不同:
与以往的经济改革相比,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
务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改革的具体方式也必然会有所不同:一
是随着经济体制日渐成熟,人们对改革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这就需要在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整体设计,统筹安排,系统推进。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三、坚持完善渐进式改革方式
二是随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人
们对改革的认识的分歧和争论也会加大,这就需要在深化
改革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增量与存量、
新体制与旧体制长期并存的双轨制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
需要更加注重存量改革,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四是随着
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任务的逐步落实,社会领域和民生领域
改革的重要性上升,这就需要在深化改革中更加注意保障
公平正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对外
开放
目 录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 第四节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外
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
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以资本
主义的全球扩张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把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独立自主相结合,走自主
发展的道路,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参与
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前进。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突破国家的
界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的过程,是减少乃
至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不同国家的经济相互
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
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
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方面的
合作日益加强等众多方面。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1 、古代社会
早在公元前 3000 年,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在进口原
料,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洲际贸易;
巴比伦和印度从事贸易开始于公元前 800 年;横跨欧亚大
陆的丝绸之路将西方的罗马帝国与东方中国的汉王朝联系起来。
不过总的来说,在古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多体现为
军事和文化的征服以及人口的迁移、帝国的形成、世界性宗教以
及游牧民族的迁移运动和农业社会向未开发地区的扩展,这一时
期世界各民族和人民之间的联系被有的学者定义为地区间以及文
明间的相遇。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 、地理大发现时期
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并随着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15 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
大利北部的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已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16 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使欧洲贸易中心
从地中海扩展到大西洋沿岸,如葡萄牙的里斯本、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
伦敦等先后成为繁华的国际贸易港,它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
资本主义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经济闭关自守的状态
被逐渐打破。在这个时期,西欧殖民主义者使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强制手段,
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他们开采矿山,建立种植园,发展了以奴
隶劳动为基础、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农场主制度,从而建立了早期的资本主义
国际分工。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 、近代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中期,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
为重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
础,而且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机器大工业强烈要
求有发达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又促进了现代交通(航海、铁路、
航空)的发展和大规模的使用,而这反过来又成为世界市场发展的
重要条件。在大工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产生“一种和机器生产
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
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工业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农业国则沦为工业国的殖民地,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已具雏形。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 、近代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以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以重化工业的兴起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
界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环球铁路网的建设、海洋航线的开
辟、电报电话的开通等,各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日益转变为世
界性的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
中,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在这一阶段,与商品输出不同
的资本输出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
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
完毕,从而“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
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5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被两次世界
大战所打断。为了克服贸易上的保护主义和金融上的利己
主义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巨大灾难,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
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主要机构就是号称国际经济领域中三大支柱
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后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使世界资本主义的
发展进入了战后的黄金时期。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6 、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入到了全
面深化的新的阶段。第一,信息革命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
成为基本的技术范式,赋予了资本和生产难以想象的流动性,
为资本控制劳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削弱了社会和国家的
干预,并导致了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过程的跨国化。
第二,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新
自由主义政策逐步占了上风,并推广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
在这一政策的支配下,各国纷纷进行了放松政府管制、削减
福利支出、解除金融约束以及私有化的变革,推动了资本的
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三,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苏联东
欧的剧变,两极对立的世界体系解体,资本主义制度急剧
扩散并遍及了世界的所有地区,资本主义全球化在地理上
逐步接近空间极限。
第四,在国际贸易加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全球化有
了重大突破,跨国公司和生产的全球化突飞猛进。在这些
因素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巨大的
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2 、金融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
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
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
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
各地区、各国的金融市场
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
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
体系的趋势。 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1 、贸易的全球化

20 世纪 70 年代后,国际贸易高速增长, 1973—2000 年,每年平均


国际贸易增长率达到 4.1% ,高于 3.3% 的世界产出增长率,其中 1986—
1990 年国际商品贸易年均增长 13% , 1990—2000 年达到 7% , 2000 年国
际贸易总额达到 6 万多亿美元,是 1950 年的 120 多倍。 2001—2008 年,
国 际 商 品 贸 易 出 口 总 额 的 年 均 增 速 为 12.41% 。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的 爆 发
后, 2009 年全球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下降了 22.29% ,但是仅过了一年的时
间又重拾上升势头。 2010—2014 年期间,年均增速达到 9.08% 。截至
2014 年,全球商品贸易出口总额已经达到 19 万亿美元,与 2000 年相比增
长了 1.92 倍。
新世纪之后的服务贸易增长势头也异常迅猛, 2000—2014 年期间,年均
增速为 9.52% ,截至 2014 年达到 4.9 万亿美元,与 2000 年相比增长了
2.43 倍。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1 、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使各国在世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重新配置资源。从
使用价值上看,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互通有无,获得自己所
需要的产品。从价值上看,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可以
出口国内生产成本低、比较利益高的商品,进口国内生产成本高、
比较利益低的商品,从而节约劳动消耗。世界市场强化了市场竞
争环境,促使参与经营的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结构,加
强质量控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
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
一方面使欧美等发达国家
的金融中心蓬勃发展,另
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
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
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
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乃
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可以
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 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
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为银行。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以场外外汇交易为例,合约金额总计在 1995
年为 6877 亿美元, 2013 年增至 5.34 万亿美元,增长了 6.77 倍。
其中,即期交易增长了 318 倍,直接远期交易增长了 6 倍,外汇
掉期交易增长了 3.04 倍,货币掉期交易增长了 13.21 倍。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3 、生产的全球化
生产的全球化也包括了两种主要形式:第一种形式以传统的垂直型分
工为基础,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如落后国家从事
农业生产及初级产品的生产,先进国家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或落后国
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
品的生产,世界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着各国企业的生产以及资源配置。第二
种形式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
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环节,或按照产
品零部件,或按照产品型号进行,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是以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为基础的生产
的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外国子公司相关数据(万亿美元,万人)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990 2013


 3 、生产的全球化 年 年
年份 跨国公司数量变动统计表
跨国公司母公司数 跨国公司子公司数
1968 7276 27300
销售额
4.72 34.51
1973 9481 82266
1978 10727 98000
就业人数
2062 7073
2002 64000 870000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003 年世界投资报告》
出口额
1.50 7.72
总资产
3.89 96.63
创造增加
价值额 0.88 7.49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014 年世界投资报告》
创造增加
价值占比 3.95 10.0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3 、生产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把传统的国际分
工变成了企业内部的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直
接配置,组织跨国经营,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它
加速了资本的国际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增进了国
际范围内的分工和协作,促进了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推动了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社会经济的运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全球化以及在此
基础上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也是如此,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
化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一
体化过程。
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
的更高阶段,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
的推动作用。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加速了商品、
资金、信息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知识和技术传播与扩散
的速度,密切了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提高了全世界
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
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
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
技术跨越。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可以
促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
的稳定。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
化,但是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创造全球市场的这
种冲动,成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 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
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
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
支配。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
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69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生产的社会化和世界经
济发展的同时,又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矛盾。对发展中
国家来说,它是机遇,更是挑战。
第一,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是
资本主 义的全球化。在这一过程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中心”地位,垄断着资金、技术、生产力、军事、政治等资源,
并在制定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成了支
配的一方,它们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
“外围”地位,处于依附地位,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第二,经济的全球化是与经济的自由化和放松国家对本国市
场的调控相联系的,因而是一个不断削弱主权国家经济权力的过程。
与此同时,由于世界经济的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主要的
国际经济组织也主要由发达国家控制,跨国公司建立的全球性经济
网络也日益突破国界的限制,把资源和财富日益集中在自己手里,
这就会严重制约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
第三,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性经济危机也
在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把生产与消费、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
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性的矛盾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和更广的范围,
这样就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失调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了世界性经济危
机的爆发,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形成严重冲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第四,全球市场的发展还使得人类生态环境问题更加尖锐。
以利润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
发了地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森林过度砍伐和土地沙漠化,许多种
类植物群和动物群灭绝或濒临灭绝,空气、水和土壤被严重污染等
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第五,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对称的全球化,即货
物和资本市场倾向于被全球化,而劳动力市场却被分割成许多板块;
一方面是越来越全球化的经济,另一方面是不同主权国家和政治社
会的继续存在。全球化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南北差距的不断扩大和民
族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的持续存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因此,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
两种发展趋势:一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
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二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
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
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
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依附性发展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
的道路或模式,即依附性发展和自主发展。依附性发展的概念是由
依附论学者们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这一体系从它诞生起就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后
进国家、宗主国和殖民地、中心国和外围国,最上层是主要生产高
利润、高技术、高工资的多样产品的中心国,最下层是主要生产低
利润、低技术、低工资且产品种类不多的外围国,这两类国家的关
系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中心国通过榨取外
围国的剩余而得以发展,而外围国则由于处于依附地位而失去了自
主积累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依附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多斯桑托斯对依
附下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义: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依附性发展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
的道路或模式,即依附性发展和自主发展。依附性发展的概念是由
依附论学者们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这一体系从它诞生起就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后
进国家、宗主国和殖民地、中心国和外围国,最上层是主要生产高
利润、高技术、高工资的多样产品的中心国,最下层是主要生产低
利润、低技术、低工资且产品种类不多的外围国,这两类国家的关
系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中心国通过榨取外
围国的剩余而得以发展,而外围国则由于处于依附地位而失去了自
主积累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依附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多斯桑托斯对依
附下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义: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我们把依附确立为一种历史状况,它造成了一种世界经济结构,
即有利于一些国家却损害另外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并决定了
这些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了它们的经济—社会现
实。”

—— 特奥托尼奥 · 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 305 页,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依附性发展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空间上依赖于市场贫富两极分化的不
断扩张,这种扩张不外乎两个途径:在国内,资本通过侵入非资本
主义经济领域,把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过程置于资本的控制
之下;在国外,资本通过武力和非武力的侵入和占领,把越来越多
的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过程置于发达国家资本的统治之下。
资本主义制度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扩张,必然在资本主义国家
范围内和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造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两极分化:在资
本主义国家内部造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在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内造成少数发达国家(富国)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
(穷国)的两极分化。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依附性发展产生的原因
那么,发达国家是如何控制和剥削不发达国家的呢?或者说,中心
国对外围国进行榨取和剥削的机制和过程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
不少学者作过具体分析。例如,多斯桑托斯曾经把剩余榨取机制概
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 1 )国际价格。世界市场的垄断造成的不平等交换,使中心国通
过国际价格吞占了不发达国家的成果。
( 2 )服务。由于知识产权的垄断,依附国生产的大量剩余通过服
务费的形式(主要包括运费、保险费、技术服务费、商标和专利
费)转移到发达国家。
( 3 )资本输出。通过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市场,中心国把全世界
大部分劳动者置于国际资本的剥削之下,直接攫取外围国家的剩余。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4 )依附的积累机制——外债和国际“援助”。通过外债和所谓
的国际“援助”。使外围国对中心国的依附不断加深。萨米尔 ·
阿明把塑造当代帝国主义统治和导致全球两极分化的机制概括为 5
种垄断。这 5 种垄断是:( 1 )对新技术的垄断;( 2 )对全球范
围内的金融流动的垄断;( 3 )对地球自然资源的获取的控制;
( 4 )对通信和媒体的手段的控制;( 5 )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
控制。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我国学者对依附性发展的概述:
依附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资,关键部门被外
资控制;生产技术主要依靠模仿、购买外国专利或设备,自主的核
心技术缺乏;被动融入国际分工,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出口,局限于
低层次的产业;金融体系依附或受控于西方,主要依赖外国,资本
积累的能力低下;政策缺乏自主性,受制于他国,经济主权受到严
重侵蚀;自主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

参见高峰:《 20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载《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自主发展呢?
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因素;二
是生产关系的因素。
( 1 )从生产力的方面看,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自主发展或自主
创新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个国家所具有的科技水平
从根本上决定着它们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进而决
定了它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世界经济体
系中,中心国拥有关键的自主技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因而处于支
配的一方;而外围国则不具有关键的自主技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因而处于依附地位。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四、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

( 2 )从生产关系的方面看,主要取决于制度和政策的自主选择或
国家的自主能力。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障,发
展中国家只有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自主地选择适合国情的制度与政
策,才能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而制度和政策上的自主
性又是以存在着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为前提的。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
府,就不可能保障制度和政策上的自主性,就不可能在全球化的条
件下实现国家的自主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
国际贸易中,各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
较劣势的产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就实现了互利互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
又主要取决于该国具有的资源或要素禀赋。因此,
各国应该按照本国的资源禀赋,专门生产需要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
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去交换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比如,
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因此,中国应当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资
本价格相对便宜,美国应当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结果对
美国和中国都是有利的。这一理论还认为,商品的流动实际上等于生产要
素的移动,因此,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具有均等化的趋势,
因此,各国的福利水平最终将趋于一致。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合理性,具有一
定的科学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强调要按照既有的资源禀赋和国际
分工体系确定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忽视国家自主发展的极
端重要性和可能性,因而受到了众多的批评。同时,这一理论的成
立是以一系列极其严格的假定为基础的,它忽视了生产方式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和垄断力量等重要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否认国际经
济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因而存在很大局限性。具体来说包括
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第一,这一理论把资源禀赋作为一国比较优势的源泉,忽略了技术
进步对一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非历史的和静态的。
第二,这种理论颠倒了生产与流通的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在一个国
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这一理论只看到了自由贸易的互惠互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
自由贸易中不平等的一面。
第四,这种理论隔离了经济与政治的密切联系,忽视了政治因素和
国家利益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为什么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国
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是紧密联系、高度融合、相互影响的。
因此,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立足国内,充分运
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
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既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的优势,始
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又要积极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不断提高我国出口商品
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更加注重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
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的约束,充分利用境外资源特别是战略
性资源,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既
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也要鼓励具备资金、
技术、人员和管理等方面优势的企业,到海外进行投资,
把资源优化配置扩展到国际市场,形成一批我国自己的跨
国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的著名
品牌;要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
承包和劳务合作,加大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力度。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加快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
转变,形成更加完善的内外政策协调机制:一是形成国际贸易摩
擦的有效应对机制。目前,国际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贸易摩擦也
在增多。因此,要加强政府、中介组织、企业的协同配合,全方
位开展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二是建立有效的金融调节机
制。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对我国的影响将
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金融体系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三
是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四是破除一切阻碍
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改革,推进包
括放宽市场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在
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
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和发展。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处理上也存在着重要差
别。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性质不同的两类关系构成的。第一类关
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即所谓的中心与外围的关
系或南北关系,这类关系是以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为特征的,
其发展的趋势是两极分化。第二类关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相互竞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力图保持自身的优势,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则要奋力追赶,这就成为
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动力,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
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乃至爆发战争。

参见高峰:《 20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载《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 1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和发展。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处理上也存在着重要差
别。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性质不同的两类关系构成的。第一类关
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即所谓的中心与外围的关
系或南北关系,这类关系是以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为特征的,
其发展的趋势是两极分化。第二类关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相互竞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力图保持自身的优势,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则要奋力追赶,这就成为
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动力,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
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乃至爆发战争。

参见高峰:《 20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载《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 1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和发展。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处理上也存在着重要
差别。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性质不同的两类关系构成的。第一类
关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即所谓的中心与外围
的关系或南北关系,这类关系是以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为特
征的,其发展的趋势是两极分化。第二类关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
间的关系,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相互竞争,先进
的资本主义国家力图保持自身的优势,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则要奋力
追赶,这就成为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动力,并在一定条件下导
致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乃至爆发战争。

参见高峰:《 20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载《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 1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这两种关系的不同性质及其发展规律,都是资本主
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决定的,都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的。与此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是以互助合
作为基础的,平等互利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
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战略原则。

毛泽东曾指出,“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
受到损害。”
—— 《毛泽东文集》,第 6 卷, 36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邓小平指出,中国与外国的经济交往,“帮助是相互的,贡献也
是互相的”
—— 《邓小平文选》, 1 版,第 3 卷, 79 页,北京,人民出版
社, 1993 。
“ 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
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
国家的正当关切。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
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
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
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
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
情。”
——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目标,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经济全球化使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
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
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
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
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
好的地球家园。””
—— 《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 : 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一贯
坚持的方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毛泽东就提出“自力更
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 《毛泽东文集》,第 8 卷, 15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如何
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成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
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 《邓小平文选》, 1 版,第 3 卷, 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
( 1 )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
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2 )保持强有力的国家调控,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始终保持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
在对外开放中切实保障维护国家的利益,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 3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货币金融政策,维
护国家的货币主权,保障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序推进
金融开放,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
( 4 )建立创新型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实
现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 5 )在坚持扩大出口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
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走内
需主导的发展道路。
( 6 )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优化引
进外资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把引进外资与提升产业
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带动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结
合起来。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
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
体系,包含着深刻的弊端,例如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
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全球性的经济混乱和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依附的加深,
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法则支
配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经济
治理,努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二,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矛盾和危机日益深化,资本主义制度
由盛转衰的征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群体力
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新兴市场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世
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势难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
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变革迹象。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三,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我
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
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
游市场,是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日益增强,中国正在从世界经济规
则和秩序的接受者向倡导者、构建者转变。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国际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发展更高层次
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
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
利益共同体;要求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打破少数国家对全球经济法律规则的“垄断”,使规则向
着更为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经济
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积极引导全
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
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总之,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
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
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
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提
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
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
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
利益的汇合点。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
1979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处于沿海地带的广东省和福建省在对外经济活动
中率先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的管理办法。 1980 年 8 月,国家又进一步设立
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
1984 年 4 月,中央政府在肯定改革开放前 5 年的经济成就,特别是总结了对
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建立经济特区的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
放的步伐,开放沿海的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
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 14 个港口工业城市。
1985 年 2 月,中央又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闽南厦门、漳州、泉
州三角地区的 51 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 年 3 月,中央决定
将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北方沿海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的一
些市县。紧接着在 4 月又作出了批准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至此,我国的对
外开放区域从沿海个别地区和少数城市,扩展到了共有 293 个市县、 2.8 亿
人口、 42.6 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广大沿海地区。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阶段 1990 年 4 月,中央决定开
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992 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随后中
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和出台了众多措施,在全国
范围内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高潮。
至此,我国对外开放已经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众
多领域,形成了沿海、沿江、沿线、沿边、内地的多层次、
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阶段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 开放事业全面推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出
现许多新的变化,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十八届三中全
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
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
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
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
 开放事业全面推进
2013 年 8 月,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
间提出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
社会高度关注。 2015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15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
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
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1978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206.4 亿美元,到 2001 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快速增长到 5096.5 亿美元。到 2013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进一步上升到 416 万亿美元,跃居世界
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2015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3.95 万
亿美元,其中,出口 2.27 万亿美元,进口 1.68 万亿美元,贸
易顺差 5934.9 亿美元。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
断提高,出口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逐渐上升。 2015 年,中
国机电产品出口 131 万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 576% 。纺织
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 7 大类劳动密
集型产品出口 4718 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 20.8% 。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贸易条件日益改善, 2015 年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为
112.1 ,表明中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 12.1% 的进口商
品。从商品出口方式看,中国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商品出口结构
进一步改善。 2015 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 12157 亿美元,占总出
口额的 53.4% ;加工贸易出口 7977.9 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
35.1% 。
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迅速,逐步
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热点。 2015 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长 30% 以上,市
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长 60% 左右。此外,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多
元化成效也日益显著。 2015 年,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及其贸易额占
比分别是:欧盟 14.3% 、美国 14.1% 、东盟 11.9% 、中国香港
8.7% 、日本 7.0% 、韩国 7.0% 、中国台湾 4.8% 、澳大利亚 2.9% 、
印度 1.8% 和巴西 1.8% 。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 18% 左
右,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国内 18 亿人就业,有效地缓解
了国内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同时,外贸发展对国家税收的
贡献也十分显著,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
重高达 18% 。此外,对外贸易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国
际收支。 2015 年,我国外汇储备达 3.33 万亿美元,居世
界第一。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 对外贸易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的发展
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全
球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下,世
界经济增速放缓,基础不稳,经济复苏之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
性。全球消费和国际贸易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国际市场争夺也
更为激烈,这势必制约我国外部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其次,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将增加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各国围绕市场、
资源、人才、技术和标准等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滥用贸易保护
措施赢得利益博弈可能会成为一些国家的政策选择,全球贸易
摩擦将会日益频繁,我国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从而影响中
国外贸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
 对外贸易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再次,中国国内外贸经营成本的集中上升将削弱中国的外
贸竞争优势。目前,随着国内能源、土地、环境等要素价格改
革的推进,国内企业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增强。随着人口结
构和新一代劳动力就业观念的变化,部分出口产业集中地区劳
动力供求矛盾将日益突出,劳动力禀赋优势将逐步减弱。同时,
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供求矛盾长期存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
性问题更加突出,国内资源能源供给偏紧状况将持续。此外,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金
融成本可能也会上升。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中国国内要素成本上
升,从而使得依靠低廉价格优势推动出口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利用外资的发展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之一,分为利
用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举借外债,后
者主要是外商投资办企业,包括举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
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利用外资在推动中国的改革开
放和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是:
可以弥补经济发展中资金的不足,带来外国先进技术、管
理经验和体制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培
养和打造国际化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推动经济体制的
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改
善国际收支等等。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利用外资的发展
1991 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
以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是吸
收外资的主体,对外借款一直占
外资的 60%-70% ,外商直接投资
( FDI )较少。 1992 年之后,我
国年度实际使用 FDI 超过间接投
资额,占据了主体地位。从 1993
年起,我国连续数年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第二大 FDI 接收国。 2015
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262.7
亿美元 , 吸收外资的规模已连续
24 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三、利用外资的发展
总的来看,中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包括:
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转移价格、偷逃税款;合资外方以技术、设
备、品牌等投资时高估价格,造成外资实际投资本金不足,侵
害中方利益;在技术转让中限制过多,制约对我国的技术扩散
效应;向我国转移高污染产业或高污染企业;跨国公司凭借强
大的技术手段、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方法、雄厚的资金实力,
占领甚至垄断国内市场,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一些战略
产业严重依赖于进口技术,并被跨国公司主导,威胁国家安全;
外商投资的大量增加,造成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的双顺差,造
成人民币被动投放增多,助长流动性过剩。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
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SWIFT )统计,至 2014
年 12 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
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的《 2015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快
速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
断深化。具体有以下四点表现: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1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跨境直接投资中的使
用。 2014 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达 6.55 万亿元,
同比增长 41.6% 。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人民
币结算金额分别达到 1865.6 亿元和 8620.2 亿元,分别
同比增长了 117.9% 和 92.4% 。
( 2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据不完全统计,至
2015 年 4 月,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
余额约 6667 亿元;截至 2014 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
存款余额约 19867 亿元,人民币国际债务未偿余额约
53511 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3 )人民币外汇交易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形成
机制更加灵活、更加市场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开放。
2014 年,“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也
更加便利,中国朝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稳步推进。
( 4 )人民币国际合作。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 2015 年 5 月末,
中国已与 32 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规模达 31 万亿元
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且本币互换协议的实质性动用明显增
加;在 15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
中东、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地。
随着人民币被纳入 SDR (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改革开放的
不断深化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
实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望进一步稳步发展。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
( 1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当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中
国的不利影响,减少因巨额外汇使用和积累所产生的成本,获取一定
的国际铸币税。同时,货币本身是一种权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
主要货币,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权力和影响。
( 2 )人民币国际化要求国内完善金融体系、扩大金融规模、人民币
汇率自由浮动、资本账户有序开放,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中
国的对内对外金融改革,提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使中国经
济更积极、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
( 3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外贸企业持有越来越多
的外币债权和债务、面临巨大的汇价波动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充分发
展之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大量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这将大幅
度降低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 1 )人民币国际化会加大中国的对外金融风险。人民币国际
化进程的推进,必然要求中国在汇率自由化和金融开放方面进
行配套改革,这可能会使人民币(包括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
和国内金融资产成为国际游资炒作的对象,进而加剧人民币汇
率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对中国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 2 )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就不能
只考虑本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还要考虑其他经济体的宏观经济
状况。同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快速发展使离岸市场人民币汇
率、利率对国内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也会降低货币政策
的有效性。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 3 )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中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人民币国
际化会增加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
也意味着中国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人民币国际化要走出一
条不同于美元霸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就必须考虑相应
国际责任的问题,而这种考量就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 4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某些既得利益国
家打压和干扰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当今
国际货币体系某些既得利益国家的利益,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
考虑,还是出于国际政治方面的考量,这些国家都有可能打压
和干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对于中国来说蕴藏着较大的风险,
需要谨慎应对。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的应对
( 1 )实体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确
保中国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化解相关风险的根本保障;
反过来,人民币国际化也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和贸易的发
展作为主要出发点,稳步推进,而不宜过于冒进。
( 2 )要深化对内金融改革、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顶层
设计、厘清对外金融开放(包括汇率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
放)最优顺序,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基础,防范金融
风险,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
( 3 )加强国际沟通与协调,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统一战线,
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五、推进“走出去”战略
对外开放不仅意味着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即实行
“引进来”战略,还包括发展对外投资、技术和劳务输出,即实行
“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始于“十五”时期,“十一五”时
期取得了突出成就。“十二五”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实施“走
出去”战略后,我国境外投资从少到多,逐步扩大, 2015 年剔除金融
类的对外投资额达到 11802 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从 2012 年起连续
四年位居世界第 3 位,拥有一批具备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
经营管理的国际化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当然,我国还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增强企业
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需要政府在金融、
财税、外汇、对外关系等多方面的支持,需要建立和完善政策促进体
系并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监管和调控体系、市
场服务体系,防范对外投资风险,推动“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 经济规模稳步提高,在世界产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经济
产出的 1.6% 。到了金融危机发生前的 2007 年,中国经济
的产出规模已经达到 3.5 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产出的比
重也上升到了 6% 。金融危机后,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经
济复苏的疲软,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前在世界经济产出中的比重超过了 13% ,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 世界贸易大国地位逐渐形成
外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 236 亿美元和 189 亿美元,占世
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只有 1% 和 08% 。而到了 2013 年,
中国的对外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 24 万亿美元和
22 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分别达到
104% 和 97% (见图 8—4 )。当前中国已经是世界贸
易中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 双向资本流动局面逐渐形成,对外开放进入资本输出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从 2000 年的 9 亿美元迅速增长至
2014 年的 1160 亿美元,在 15 年的时间内增长了 120 多倍,
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接近 9% 。

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逐
渐增大
2003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市市值为 5130 亿美元,仅相当
于世界股市市值的 1.6% 。 2014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市
市值超过 6 万亿美元,占世界股市市值的比重为 9.5% 。
第四节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

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基础牢固、平稳运
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内部的,也有
外部的。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安全问题是随着国家经济对外开
放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而逐渐突出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
主要来自外部。因此,我们应主要从对外开放的视角对国家经
济安全进行理解和定位:经济安全就是指国家经济在对外开放
背景下,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危机冲击及各种侵袭与干
扰的能力,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国外资源和市场能够稳定与持续,
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外经济利益不受根本威胁。
第四节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
· 国家经济受外部经济波动冲击的风险日益加大
· 大规模资本流动使金融市场面临较大冲击
· 频繁的贸易摩擦制约企业发展
· 外资并购使民族产业遭遇生存危机
· 海外经济利益保护问题凸显
· 霸权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干扰日趋明显
第四节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措施
· 牢牢地把握国家经济主权,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争取
更多话语权
·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经济抵御各种干扰和侵袭的
能力
· 完善有关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防范各种风险的力度
· 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推进外贸市场多元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