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
第二节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五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第六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七节 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
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如果忽视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态
环境的保护,则可能导致“有增长无发展”;

经济发展的体现——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通过社会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
经济发展过程包括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 ;生产居于支配地位;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交换;
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分工深化和扩展,生产结构多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提高,文化、教育、科学、艺术等非生
产活动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能力的发展;
“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
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列宁全集》,
中文 2 版,第 37 卷, 1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的生产目的各不相同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满足
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是支配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
换和消费的根本规律;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
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 个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社会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深化的根 的公共需要
本动力;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实现的,是以消灭私有
制和商品生产为前提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价值规 律的调节作用为
前提的,无论是非公有制企业还是公有制企业,都要追求利润,而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
直接目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不发挥作用了呢?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包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
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 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载《人民日
报》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以人民为中心 or 以资本为中心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自由主义,体现的就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
其政策主张是:崇尚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崇尚自由市场而反对国家调控,崇尚市场效率
而反对社会公平,崇尚资本主权而反对劳动主权,崇尚无条件开放而反对独立自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共享
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的理念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落实
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作用;
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建议》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协调发展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
《建议》以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为出发点,提出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
发展整体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绿色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建议》以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
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放发展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
《建议》以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为出发点,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
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
《建议》以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
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节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表 9—1 : 1978—2014 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

年份 国民生产 国内生产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


总值(亿 总值(亿 增加值(亿 增加值(亿 增加值(亿 生产总值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1978 3650.2 3650.2 1018.4 1736.0 895.8 382

1990 18824.8 18774.3 5017.0 7678.0 6079.3 1654

2000 98562.2 99776.3 14716.2 45326.0 39734.1 7902

2014 634043.4 636138.7 58336.1 271764.5 306038.2 46629

年均增 11.9% 11.9% 9.2% 11.6% 13.5% 11.0%


长率

注:各年度数据均为现价;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5 )
图 9—1 : 1978—2014 年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平均 GDP 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缺图

图 9—2 : 1978—2014 年中国与世界各收入组别国家的平均 GDP 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缺图

图 9—3 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 1978— 2011 年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 Penn World table 数据库 8.1 版

图 9—4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缺图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表 9—21978—2014 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年份 城镇居民人 农村居民人 城镇居民人 农村居民人 人均储蓄


均可支配收 均纯收入 均消费支出 均生活消费 存款余额
入(元) (元) (元) 支出 ( 元 ) (元)

1978 343.4 133.6 405 138 21.88

1990 1510.2 686.3 1279 585 623

2000 6280.0 2253.4 4998 1670 5076

2010 19109.4 5919.0 13471 4382 22619

2014 29381.0 9892.0 19968.1 8382.6 35477

年均增 10.2% 9.8% 8.8% 9.1% 17.4%


长率
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三重优势

1 阶段优势

我国工业化发展程度
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化阶段转向高加工度化阶段;
产业链条将大幅延长,工业部门对上下游的带动能力大大强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城市化发展程度
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布局合理、节约土地、
功能完善;

现代化进程
2015 年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发展空间巨大;
2 大国优势

劳动力优势
劳动投入数量不断增加: 13.6 亿人口 ,9.2 亿劳动年龄人口; 2014 年
就业人口为 7.7 亿,与 1978 年相比增长了 90%;
劳动质量不断提高:科教兴国战略;升学率提升;

空间优势
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带来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产品种类繁多带来范围经济,促进了分工的不断扩大;
区域差异带来梯度效应,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内需优势
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市场需要;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资本积累优势
高储蓄与高投资并行;
3 制度优势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经济主体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
解决了传统体制中存在的激励不足问题;价格决定的市场化,使价格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资
源的稀缺状况,解决了传统体制中的信息搜集和传递难问题;竞争作用日益充分地展开,推
动了技术、产品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解决了传统体制的创新缺乏问题;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劳动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分工与交换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解决了传统
体制下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不足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既发挥
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公有制为主体同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政府有效调控同市场有效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
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中央集权同地方分权相结合,兼顾当
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展、改革与稳定,等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融合了多种制度的优势和长处,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比较充分有效的利用,极大
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时间、空间和制度优势的三重叠加,造
就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也使得唱衰中国的预期屡屡落空。这种三重叠
加优势的继续存在,是中国仍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和经济发展总体向好
的基本格局得以成立的依据所在。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

1 增长速度的变化

经济运行客观趋势——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
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
剩问题突出;
图 9—5 国内生产
宏观调控目标取向——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
总值增长率 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
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
缺图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
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为此, 2016—2020 年
经济年均增长率必须保持 65% 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
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
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
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 经济结构的优化

需求结构优化
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
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

城乡结构优化
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
在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
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
拓展着区域发展的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
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
一定的时间。因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3 发展动力的转换

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创新驱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新
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

多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由
“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产业、产品、生产方式、产业组织、
商业模式、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深入;但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存
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人口、资源、环
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越用越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既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挑
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历史机遇。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
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在战略竞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通
过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4 开放水平的提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
在,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世界第一,吸收外资世界第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
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对外开放海强陆慢、东快西慢的特征
明显,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产品不
多,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对外开放优化升级,实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
势的转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
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日益增强,中国正在
从世界经济规则和秩序的“接受者”向倡导者、构建者转变,这是当前对外开放
的一个重要变化,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的必然要求。在此新条件
下推进开放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5 挑战与机遇的辩证法

挑战与机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挑战如果应
对得当,就变成了机遇,机遇如果不能抓住,就变成了挑战。挑战变机遇,机遇
变挑战,是有条件的,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
中国的经济运行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如投资增长乏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金融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疲软等。但是,如果我们不囿于短
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而放眼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就会认识到,这些困难
和挑战并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在克服困难、应对挑
战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迈向新台阶,赢来新机遇,包括: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
步,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改革不断深入,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优化结构
升级,新增长点日益增多,空间格局进一步拓展,扩大内需空间巨大,等等。因
此,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新常态展现了新前景,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
对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四、科学认识“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由世界银行在 2006 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指新兴经济体人均收入达
到 3000 美元后,快速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经济长期徘徊停滞而无法进入高等收入国家的行
列。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具体历史的,与所
谓的中等收入其实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人均收入这一概念只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而不反
映任何经济规律;
中国会陷入 把现阶段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相
中等收入陷 提并论,都列为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对象,虽然对我们有警示作用,但却
似猫虎相比,没有意义,无助于我们正确廓清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我国
阱吗?
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不是人均收入,而是生产能力,特
别是科技创新力;决定国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收入的平均水平,而是收入的合理分
配;
发展中国家长期锁定于不发达状态而难以自拔: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身;
从不发达国家的内部状况来看,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对落后,不发达国家在世界资
本主义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使其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特殊的困境;

综上所述,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如何在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中摆脱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宿命,提高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缩小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工业化是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
阶段。早在 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956 年党的八大提出把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
工业化的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取得
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快速
发展,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2015 年我国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91%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
716% ,均达工业化后期阶段; 2015 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561% ,接近工业化后期标准。

进入新世纪,中国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遇到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信息化革命是继农
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正在经历着的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的实质是
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自动化和
网络化控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 +” 应用领域的发展,信息革命的内容不断丰富。信
息化是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
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中国要走的工业化道路,
就不同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工业化过程,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的工业化。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的依次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的出现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传统工业化道路依靠大规模资源投入来推动,不能依赖资源的大规模投入;
传统工业化道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中
占得先机,取得优势,是决定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会大大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大大降低信息的搜集、处理、传输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
资源消耗低;
新型工业化将大力依靠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加大产业聚集和创新驱动,以技术和
管理不断升级促进工业发展,形成基础能力有效提升、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改造
升级、节能减排效果突出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环境污染少;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高知识、低污染的特点;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使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形成工业
化与环保的良性循环。
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与经验教训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1953 年“一五”计划,国家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或矿区就业,掀起第一波城市化小
高潮;
1958 年“大跃进”开始, 1960 年出现严重饥荒,为缓解饥荒,国家将部分城市人口疏散
到农村;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三线建设”、“上山下乡”等运动兴起,城市人口比重
重新回到“大跃进”前的水平;
从 1978 年开始我国拉开了改革的大幕,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小城镇
获得了快速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初,广东等南方省份工业部门的迅速崛起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迁移;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弱、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
积极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统筹城乡,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前提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保障农
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
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
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
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 参见习近平 :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人民日报》

优化布局,建立合理的城市结构
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的合理布局;
城市区域合理布局;
提高城市内部规划的科学性;
功能完善,突出城市的特色定位
科学界定各个城市的特色定位,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道路;
节约土地,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
协同推进,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推进
同步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推进还必须考虑粮食安全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任务

城镇化率仍需大幅提升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率大约要按每年 1% 的速度推进才能在 2020 年达到 60% ,
城镇化才算进入后期阶段;

城镇化要有足够的就业容量
按一年 1% 的城镇化率计算,每年将有数百万甚至近千万的人口进入城市,如何为他们
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而不至于失业,这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解决结构与功能优化的问题,走集约化、科学化的城镇化路径;
新型城镇化必须在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走大、中、小协调发展的路径;

要从民生角度解决可能出现的城市病

要从工农互促的角度解决协调发展的问题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补偿政策,让农民能够真正分享城镇化的增值收益;
促进并引导优质生产要素向农业部门流动,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增产增收以及粮食
安全提供保障;
第五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自主创新战略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
自主创新是国家意志与企业行为的结合;
自主创新是有选择和有重点的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特殊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凭借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地位,按
照社会的共同和长远利益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科学技
术和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取得的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三峡工程、探月工程、移动通信、
量子通信、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
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
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的强国。”
—— 《毛泽东文集》,第 8 卷, 341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
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
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自主创新不足,使我们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国际分工,获得微薄的利
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核心技术上依赖他
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使许多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并被跨国公司主
导,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自主创新不足,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升级缓慢,资
源和环境压力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减弱。自主创新不足,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
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
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
安全和战略利益,都要求有强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 ;
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
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
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
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
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
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第六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提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
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
点也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力
得到了极大释放,农业保持了近 30 年的持续增长,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的“大农业”结构基本形成,农民收入
不断保持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和农业发展道
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
一系列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
路的重大决策,指明了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
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
智力支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
现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社
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农业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
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
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维护粮食安全: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不断
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农业发展在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加大的国际风险。
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
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需要农民、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其他社会组织等各个主体的相互配合协调行动;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应选择三条基本途径:
技术创新: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
安全。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运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电气
化、信息化。强化政府投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
在现代育种、机械生产、农业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节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
领域的重点突破;
制度创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转来提高土地配置效率,通过发展
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程度,通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来
增加农业要素投入,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来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革,在农村土地产
权、农业生产组织、农村金融和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区域实现:应根据各区域之间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差异,选择符合各自实际的发展模式和
战略重点。比如,东部地区宜选择高效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中部地区宜采取产业化型现
代农业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宜实施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东北地区宜选用商品型规模
农业发展模式;
第六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区域发展,事关现代
化建设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区
域发展道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 “ 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提出了“建立工业基地”的要求——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
是老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其次是华东和华北,并开始考虑战略重点向内地转移,同时将
沿海地区的少数工厂搬迁至内地;
• “ 三五”时期到“四五”时期,基于国际环境的考虑,我国的生产力布局进行了战略转
移,按照一、二、三线布局工业,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地区”;
•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将产业布局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了向东部沿海区域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地
区的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 1995 年 9 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逐步形成 7 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渤海湾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
• “ 十五”( 2001—2005 年)计划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
标;

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对特殊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显著加大;
区域合作广度深度持续拓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二、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一)东部沿海率先发展
创办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区;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 年 11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主要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
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共 14 个省市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
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区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是我国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具有相当规模的
以重化工为主的城市和区域,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
活力不足;产业机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事业的历史包袱沉
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较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2003 年,中央颁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升
级工业结构、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资源型城
市经济;

(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 6 个相邻的省份;
“ 十五”计划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
伐;
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把“中部崛起”写进了党的全会的文件;
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
装备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
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统筹区域发展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
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
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健全合作机制;
健全互助机制;
健全扶持机制;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着力培育若干竞争力强的大都市经济圈,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建立以经济核心区、城市群和重要经济带为主体的网络型经济体系,形成
各有特色、分工合理和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图景

(一)“一带一路”战略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在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
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4 年,中央和地
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调研。 2015 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
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
动》。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由中国倡议,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进一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其旨在促
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
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
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4 年 2 月 26 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研究打
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随后,中央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
组”, 2015 年 4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旨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同时,着力优化
京津冀三省市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
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
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四川、云南、贵州 11 省市,面积约 205 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 ,在区域
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3 年 7 月,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
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习近平冒雨考察武汉新港》,见新华网, 20130721 。 2014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2014 年 9 月 12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
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2016 年 3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审议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目标是要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发挥长江黄金
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
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打造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做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
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并因此能够经受一次
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一回事。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
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发展阶段,低级阶段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社
会主义,高级阶段则是人们所说的共产主义。这两个阶段虽然在发展程度上有所差别,
但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而是同一个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它们
在本质上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
划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生产目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
果、人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等等;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是
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
绝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其本质和灵魂所在。
“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
就是要搞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 1 版,第 3 卷, 137 页,北京,人民出版
社, 1993
“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
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同上书, 116 页。
“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
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同上书, 137 页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始终不能离开
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背离了这一远大
理想,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犯颠覆性错误。
建设共主义是否是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
共产主义并不遥远,就在眼前。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
一个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各项措施,如践行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
富裕的道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步骤和具体行动,都是在向共产
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度进入了黄金
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发生的苏联东欧剧变,使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在庆贺
不战而胜的狂欢中,竟然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终点的幻觉。然而,时代的车
轮并没有停转。进入新世纪之后,资本主义在全球迅猛扩张、高歌猛进的同时,它的内
在矛盾日益尖锐,深刻弊端日益暴露:经济持续低迷,失业日趋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霸权主义和军事干涉盛行,金融资本的寄生性和掠夺性日益加深,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环境和生态危机不断恶化,财政赤字无节制膨胀,垄断资本对民主政治和社会舆论的操
控加强。这些矛盾和弊端的相互交织和集中爆发再次证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
资本自身,“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
制的手段,只是使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面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7 卷 278 页,人民出版社, 2009 ),从而使矛盾和危机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区域里
爆发,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并被新的、更高级的、更合理的社会所代替,
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
共产主义既是客观的历史趋势,也是鲜活的奋斗实践,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
永恒向往,它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这种发展最终必
然导向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
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53 页,人民出版社, 2009 )。在《 1857—1858 年经
济学手稿》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凭借其高瞻远瞩的洞察力,从科学技术发展的
一般规律中,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的可能趋势作出了精辟至极的科学预测。他
指出,一旦生产力发展到这样的程度:社会知识作为直接的生产力而发生作用,
社会生活越来越受智力的控制和改造;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
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财富的创造较少取决于直接的劳动时间,从而使直接形式
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本身就成了财富的尺度,以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石的资本主义生
产就会崩溃。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信息化革命的不断深化,消灭阶
级剥削、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日益成熟
起来。
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
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
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
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
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所保护的财产的关系,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的范围。社会
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的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
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
的最终的命运了。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历过的时间,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
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社会的瓦解,
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
消灭的因素。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教育的普及,将揭开
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
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 197~19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