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文教法律研究所整併案

陳情書

中華民國 100 年 5 月 30 日
陳情書
陳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學會會長 蔡宜均 代全體文法所學生


地址:1067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 2 段 134 號 (國北教大創意館 E813 室)

電話:(02)27321104#2242

1
陳 不服 貴部臺高(一)字第 10000062986 號,有關學校增設調整特殊項目院

情 系所學位學所申請案之初審結果,校方在未取得師生共識及未經合法校務

請 會議程序通過前,違法決議將文教法律研究所(以下簡稱本所)併入教育

求 經營與管理學系,嚴重侵害學生程序參與權及學習權,且該整併案悖離我

國國家整體文化政策走向,未落實專業審查,與高教政策之提升高等教育

品質之理念相違背, 故本所學生提出如下請求:

1. 請 貴部執行招生員額總量控管政策時,實質審查政策之實施是

否配合國家政策方向。

2. 國立大學既具有其公共事務性質,請 貴部實質審查國立大學所

做行政行為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或高等教育政策方向。

3. 就校內行政行為送專家委員審查時,應依大法官釋字第 684 號

解釋文之精神,落實保障學生權益,應於程序上具備保障學生

意見充分表達之制度性保障。

4. 本案侵害學生學習權益,亦侵害學生程序參與權,違反請 貴部

依法駁回本所整併案。

5. 本所為國家文化政策之一環,除專任員額不足外,其他皆符合

貴部所期待之高等教育品質,為維續本所之經營,請求 貴部專

案補足本所所需師資。

2
事實

本所於 2005 年順應教育大學轉型政策,並配合國家發展文化產業政策而成立1,

成立初時依本校 96 年員額分配會議2,校方同意增設本所後再聘任兩名專任教

師,以補足本所專任教師之不足,惟 97 年起,校方即以新分配辦法尚未作成為

由,凍結本所專任教師之聘任3,致使本所至今仍僅三名專任教師,而無法符合

貴部所訂之標準,導致本所招生員額遭核減。而校方於 2010 年 10 月份 貴部

核減本校研究所 100 學年度招生員額後,急欲除去本校師資不足、成本較高之

獨立所,在事前完全未召開公聽會或說明會的情形下,於同年 10 月 26 日通知

本校各獨立所所長,以學校員額不足的理由,強制各師資不足之獨立所與其他

系所進行整併,其中將本所併入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爾後在 11 月 23 日舉行

校務會議,在本案尚有眾多出席教師質疑及本所學生在場外表達異議的情形下

4
,未經表決程序,而由主席(林校長新發)逕行一人裁決通過整併案5,於 11

月 30 日將本案送部審, 貴部於 2011 年 4 月 28 日來臺高(一)字第 10000062986

號函,通知本校初審結果。

1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文教法律研究所籌設計畫書,94 年 5 月 10 日
2
96 學年度員額分配會議記錄
3
97 學年度員額分配會議記錄
4
本所學生於會議前認為本案攸關學生權益及本所未來,因此向校長請求列席校務會議,惟校長一口回絕,亦
不願於會前召開公聽會或說明會,致使本所學生完全無從表達意見,故在場外抗議並向師長發表聲明
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第 23 次校務會議記錄

3
爭議問題
本所被整併成為教育經營管理學系碩士班之理由,係源因本所專任師資人數被

現行之招生員額政策在認定上認為不符標準,而核減招生員額,校方急於解決

此問題,才草草整併校內各獨立所,因此就本個案情形,從員額部份政策及整

併案本身之爭議問題討論。

壹、 教育部關於大學招生員額總量控管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實務面上

並未達到政策所欲達成之提升高等教育教學品質之目的

為因應少子化現象,「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依「大學

法」第 12 條訂定,立法目的在於建立系所、碩博士班之品質管制機制,

控管招生名額成長,提升高等教育教學品質6等,在此立法目的下以本所情

形為例,政策上將導致如下與立法目的違誤之結果。

一、 以專任師資數之絕對值做為核定招生員額之基準並不合理

以專任師資數來評估計教學品質之方式,並未能真實反映教學場

域之品質。本所在生師比上遠低於標準,可完善而充分提供學生良好

的教學環境。而單就兼任教師部份,在校方刻意凍結校內員額分配的

情形下,本所在設立之初的三位教師聘任完畢後,便無法新聘專任教

師,僅得以聘任大量兼任教師之方式來補足文化法部份研究教學之不

6
高教司「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制定重點簡報」

4
足,亦即本所在學校凍結教師員額的措施下,兼任教師已成為本所發

展專業之學術研究及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故以專任師資數之絕對值

來做為核減招生員額標準,在本所的狀況下並無法真實反映教學場域

之品質,請 貴部重新審慎思考以專任教師數量來衡量系所教學品質之

措施。

二、 「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通過於本所成立後,法不應溯

及既往

本所於 2005 年既得以三位專任師資之標準專案設所,彼時所適用

者為「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總量發展方式審查要點」,

則於新舊法規適用有所變更時,就是否核減招生員額時,對於此種限

制學校權益之行為,應僅採消極審核是否符合標準,亦即就系所師資

條件,如在設所時已經審核通過可得設立,則若非系所申請增加招生

員額,否則不應再以嗣後高於設立時之「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

件標準」審查標準進行招生員額之核減。

三、 「國家重大政策科系」採計方式不合理

「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於實施上,因單一標準無

法完全符合政策目的,因此彈性開放「新興學門」及「國家重大政策」

之科系得不受「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之規範,惟於「國

5
家重大政策」之認定上,僅以系所名稱作為認定標準,而未實質去審

查系所宗旨是否符合此一政策目的。在此種方式下,本所為全台唯一

之文教法律研究所,亦即為目前國內唯一就文化相關法律進行專業研

究之場所,所培養文化法方面學生多方面接受文建會、國藝會等文化

類相關實務專家授課,所培育之學生亦發起「台灣文化法學會」之成

立。是故是否符合國家重大政策,應實質審查該系所之課程、論文成

果等研究產能,而非僅以系所名稱作為認定標準。國家政策目標之實

現,需仰賴各部會在熟稔該政策理念之情形下,共同實施相關配套措

施行為,就「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之彈性開放「國家

重大政策」科系之認定上,嚴重關乎本所存亡,請求 貴部就政策實施

進行實質審查。

貳、 教育部就國立大學系所整併行為應進行實質審查

依「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第 3 條之規定,
「教育部應依國家

整體人才培育政策、社會發展需求、學校資源條件、師資專長、總量發展規模

等面向,核定大學增設、調整院、系、所與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亦即

就大學系所整併, 貴部仍具有監督、干涉之權限。

高師大客文所與本所同樣為國家重大政策之一環,亦即客文所在其校方政

策下,同樣招致被整併之命運,而在其師長及學生抗議後,由 貴部專案核給該

所師資員額解決其整併問題。是故本所請求 貴部,對於相同之整併爭議案,

6
政府應以同等標準審查對待,於消極面依「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

第 11 條之規定,審查大學之行政行為是否違法,而積極面則依同法第 3 條之規

定,臚列國家整體人才培育政策、社會發展需求、學校資源條件、師資專長、

總量發展規模等審查標準,進行大學調整系所之核定。

實質審查本案現有瑕疵如下:

一、 校方程序違法

依大學法第 16 條之規定,學院、學系、研究所之設立、變更與停辦係屬校

務會議審議事項,而另依「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第 11 條之

規定,
「學校申請增設、調整院、系、所及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應提

經校內相關會議通過。未經校內相關會議通過、未依限提報或提報資料錯

誤、不完整、涉及不實記載者,教育部得駁回其院、系、所及學位學程增設

調整申請案,並追究相關責任。」惟在本案中,除學生之程序參與權未獲保

障外,校務會議亦未投票表決,而由校長一人裁決通過,非為經校務會議通

過,已違反「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之規定,亦違反關於系所

整併之由下而上取得共識之精神7,請 貴部依法駁回本案。

二、 整併案侵害學生權益及學術自由, 貴部應實質審查辦學成效及整併

所造成之影響

本所在現行校方凍結員額之情形下,文化法專業之學術研究及教學,皆

7
100 學年度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提報作業說明,頁 12
整併或更名案應經校內審慎討論、建立共識,通過校內相關會議後方提出申請,並應充分考量學生權益。

7
僅能以兼任教師之師資來彌補教學生之不足,但整併案之結果造成本所不再

是獨立之專業法律研究所,而僅為教育相關科系下之碩士班,此嚴重影響本

所兼任師資任教之意願8,亦影響學生就讀之意願,在現行開課制度或教師

聘任皆由系務會議決議之情形下,本所教師之開課或未來聘任,皆受到教經

系開課需求之限制。一旦整併為教經系文法碩士班,本所所受影響絕非僅單

純更名,而亦包括學門所屬之變更。在此欠缺師資及學生的情形下,整併完

成後,本所文化法領域形同消滅,則本所現有專研文化法方面之同學勢將因

無法開課受有權益侵害,進而導致進行學術研究上之困難,而此皆未在計畫

書或專家學者審查時列於考量之點,為保障本所學生之學生權益及學術自

由,請 貴部駁回本案。

三、 整併案侵害違背國家整體人才培育政策及社會發展需求

行政院於二○○九年五月十四日提出「文化創意」為「六大新興產業」

的重大政策之一,二○一○年一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通過,政府亦預

計編列一百億元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文化部也將於二○一一年成立,為因應

此一時代潮流,本校「99 到 103 年度校務發展五年計畫」


,明定本校發展目

標為積極轉型、培養文教專業人才等。

本所成立設置後,確實吸引各不同背景之教育、文化、法律專業人才前

來就讀,教學內容及研究成果廣受各方肯定,亦為全國唯一之文教法律研究

8
請參考附件<來自校友的聲音-廖凰玎律師>

8
所。而今校方僅因教師員額問題便驟下整併本所之決定,完全未考慮本所於

整併後將因由獨立「法律研究所」轉變為「教育學院」科系之碩士班,此轉

變將嚴重降低法律專業人才前來就讀之意願,亦將喪失專業師資前來授課之

意願,甚至未曾考量將本所整併至教育學院底下後,將完全喪失文化專業部

份之發展,而抹煞本所於文化法方面近六年來學術上之努力成果,影響本所

未來發展甚鉅,亦悖於國家政策致力推行之發展走向。請 貴部依「大學總

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第 3 條之規定駁回本案。

參、 教育部就大學系所整併行為應保障學生程序參與權

在本案中,學生意見自始即未進入決策者之討論或決策的任何一環,而如前

所述,整併案嚴重侵害本所學生之權益,是故本所學生程序參與權受侵害情

形如下:

一、 整併案於校務會議決議時,並未有本所學生之意見表達

大學法第 33 條為保障學生權益,制定校務會議應有十分之一學生

代表9,惟在本校,就學生代表之選舉,研究所學生自始無選舉權,亦

即無程序參與權獲得保障之可能性,是故於校務會議決議時,校方既

拒絕本所同學列席校務會議,校方亦未於事前對學生召開公聽會或說

明會,使本所同學於決議前並未有正式管道可得表達意見,已違反大

學法之規定及其保障學生權益之精神。
9
大學法第 33 條
大學為增進教育效果,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有關規章
之會議;學生出席校務會議之代表比例不得少於會議成員總額十分之一。

9
二、 送審計畫書亦無學生意見之呈現,或本案之優缺點分析等項目

本案之計畫書係由校方單方面呈現其意見,而未能使學生意見表

達其中,而關於本案所造成之影響,在校方刻意忽略的情形下,並未

能呈現在計畫書中一併報部審查,影響審查專業性,就程序保障面而

言,應一併列入正反之意見,使受整併案影響之各方看法皆得於計畫

書中呈現。

三、 外審之專家學者因名單保密,至使整併案實質上無對此案承擔責任之

就現行之大學法第 8 條規定,校長應負校務發展之責,惟整併案

報部後校長所舉辦之學生說明會,對於整併案是否負校務發展之責校

長避而不達,陳稱係為教育部政策10,且現行系所整併亦係由大學向 貴

部提出申請案,而 貴部之審查係交由名單保密之外部專家委員審理,

則造成本整併案實質上學生並無法請求任何人負擔責任,亦無從表達

意見或得知整併案是基於如何的整體分析下所做成之決策。

基於前述,本所學生向 貴部提出如下陳情:

1. 請 貴部執行招生員額總量控管政策時,實質審查政策之實施是否配合

10
參照附件之 2010 年 12 月 7 日說明會逐字稿,頁 16-18

10
國家政策方向,而非以形式上之系所名稱作為審查依據。

2. 國立大學既具備公益性質,請 貴部依法實質審查國立大學所做行政行

為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或高等教育政策方向。

3. 就申請案送審查時,應依大法官釋字第 684 號解釋文之精神,落實保障

學生權益,應於程序上具備保障學生意見充分表達之制度。

4. 本案侵害學生學習權益,亦侵害學生程序參與權,請 貴部依法駁回本

所整併案。

5. 本所作為國家文化政策之一環,除專任員額不足外,其他皆符合 貴部

所期待之高等教育品質,為維續本所之經營,請求 貴部專案補足本所

所需師資。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5 月 30 日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