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8

何昕家

2009/03/10

環境 倫理 與空 間概論
【 V.2 】
分組心 理測驗

 古代文人,喜歡竹子的聖潔高雅,種植竹子用來提醒「志
節」。在命理概念中,找尋跟自己相應的東西,可帶來幸
運。今天的心理測驗,幫你分析適合你的擺飾植物。

拿出 1 張紙,分別畫 4 條往上下左右方向的線


,再以螺旋狀圖樣收尾。在這 4 條線收尾處,
畫上ㄇ字型方框,感覺一下,在畫ㄇ字型方框
時,哪個讓你有穩定感 。
什麼是 設計

 設計:具有美感、使用與紀念功能造型 活動 。
 設計不只等於 建築,也等於藝術。從文藝復
興開始,就慢慢形成以建築專業為首,並結合繪
畫技藝與雕塑技藝的傳承,三者合稱為造形
藝術及設計。
空間設 計

廣義空間設計:以空間與實體為處理對象的設計專業
。 建築設計
景觀設計
狹義空間設計
 廣義空間設計 展示設計
舞台設計
環境設計
家具設計與其他

狹義空間設計:類似於以往我們所稱的室內專業。考
慮實體空間、虛體空間及空間品質。
建築設 計及景觀 設計

 建築設計以建築物為標的物的設計。
 建築設計、都市設計兩者共通特性為:以建築物或建築群為造
型工具,創造出可用、可感、可看的空間、實體、立面及
舒適可親的人造環境。

 景觀設計以景觀為標的物的設計。
 庭園設計、都市景觀設計與大地景觀設計三者共通特性為:視覺
上的取景、造景與遮景,與相對於活動上的路徑及場所的
安排。
環境規 劃設計

建築
景觀
人
行為活動
環境規 劃設計的 要素

 環境規劃設計主要處裡的四個部分

 使用 : 瞭解空間的主要用途,將使用人數、空間
大小等等推估量依活動與使用性質做空間性質的歸類,即
可將空間整理出秩序來。

 營造 : 空間營造與材料部分,設計者主要是透過物理學
,特別是力學的原理、建材性質的理解、營造施工機
具的理解、營造施工程序、方法、技術的理解。
 美感 :
 一般美感元素;包括形體、色、光、質感、量感、構圖等。
 一般美感原則;包括和諧、平衡、韻律、對比、漸變層次等等。
 空間美感元素;如包被感、穿透感、開敞感、方向感、深遠感、
轉換感等。
 空間美感原則;包括使用向度秩序感、營建構造向度秩序感、連
續視景的統一與變化以及以人為尺度的統一與變化。
 空間美的典範:重要歷史建築;包括自己傳統建築空間與論述及其
他人類文化遺產。
 意義
 建築、地景、空間;特別是公共空間,很容易成為人們成長過程中

的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是一個團體溝通與認同的要件。
從計畫 書內容瞭 解

 敷地(基地)計畫
 ( 一 ) 建築物配置計畫

 ( 二 ) 開放空間留設計畫-沿街步道式,廣場式等

 ( 三 ) 綠地留設計畫

 ( 四 ) 植栽設置計畫

 ( 五 ) 戶外照明計畫

 ( 六 ) 建築量體設置計畫

 ( 七 ) 建築出入口與基地及都市道路配置計畫
 建築計畫
 ( 一 ) 建築設計計畫

 ( 二 ) 建築工程計畫

 ( 三 ) 綠建築計畫

 ( 四 ) 建築經費計畫

 ( 五 ) 使用計畫

 ( 六 ) 拆除計畫 ( 包括材料回收再利用等 )
敷地( 基地)計 畫

 在土地安排結構物。

 並用來形成其間空間樣式的一種藝術,為結合建築學

、工程學、景園建築學與都市計畫學的一門藝
術。

 涉及建築物、土地、活動的位置與品質,並關係到

所有的生物,針對空間與時間來設置標地物與活動

 規畫可能涉及一小簇住宅、一座獨棟建築及其庭

院,或是更大的範圍,譬如整體作業下的小社區建設

土地規劃、設施配置、測量放樣、植栽規
劃、草透視圖、各種圖面與施工規範。
敷地( 基地)計 畫的意義

 處理問題是人與地﹝環境﹞的關係,

 整合工程、建築、景觀建築及都市計劃。

 將量體與活動安置在空間與時間中的藝術。

 目標在求得人與環境最好的契合,一方面要讓人類能
獲得身心的安適與滿足;另一方面,也要讓自然不論在生
態或視覺環境上,得到最佳的安排。
 設計及規劃師的責任在於找出基地的場所精神,並

在強勢與弱勢的使用者間扮演平衡桿的角色,釐清

計劃目標、找出問題並發掘解決問題上新
的可能性。
 設計者的責任是要規劃出具有場所感 / 地方感、適
合動植物生存和適合人們生活生存的環境。
環境倫 理與規 劃設 計

 在生態觀還未萌芽之前,人類往往本著:
 宇宙萬物為我所用 ,一切以人為中心的本位主義是人與自然生態環境
之價值觀上最大的分歧點 。

 環境規劃設計
 一方面要滿足人類的生活機能,另方面需符合自然生態之功能

 若僅從人類活動行為來考量空間利用之類型、方式、時

段、交通方式及基地規劃中土地利用、連繫動線和空
間需求。
 忽略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兩者之互相影響。

 漠視經由人為作用造成對自然界生物與非生物之

影響。
 如對土壤、植物、動物、水、空氣、陽光等方面之
衝擊,那將是一個不健全的價值觀。
 如果將以人為本、以自然為尊、以生物多樣性為依
歸,這三種不同的思想加以分析。
 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其價值觀念是宇宙萬物為我所用。以人定勝天的

運作方式來創造人為的環境。

 以自然為中心的思想其價值觀念是所有考量以自然為主,用創造自然
生態環境的運作方式來保育生態環境。

 以生物多樣性為依歸的思想其價值觀念是宇宙萬物互利互用、共

生共榮,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運作方式來維護生物
多樣性。
討論

 從周易和儒家對於環境的態度中,對於一個環境規劃設計
者,是否有所啟發,從以上的內容選幾個理念、觀念或一
句話來闡述。
周易與 自然關係
 何謂周易?
 《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
和宇宙觀。
 周朝人對宇宙人生之周匝變易的現象,一種經由“觀察”而得的簡明周延
具永恆性的描述與判斷。
 原始文明發展最早都來自對自然的觀察。
 周易取象自然
 繫辭傳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
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德。以類萬物之情。」
 上古時候的伏羲氏治理天下,上則觀察天上 日月星辰晝 夜四時 等種種現
象,下則研究 地上變化等 種種法則 ,並仔細地分析鳥獸身上羽革 的文
采 ,和山川水土的 地利 。近則取驗於自己一身,遠則取象於萬物的性能
,如此歸納而創作了八卦。由這八卦的功用,上可以融通神明造化之功,
下可按類區分萬事萬物的情狀。
周易的 生態觀
 化生說 :即 萬物是 天地 互相 感應發 生變 化生成 的。 (太陽 與
土地)
 物質運 動說 :即萬 物在 物質 運動變 化的 過程中 生成 的。( 水
流與石 頭)
 周期說 :即 生態有 一個 過程 ,就是 有「 生、旺 、衰 、死」 的
周期規 律。 (建築 生命 週期 )
 生生不 息說 :生命 形成 以後 就一代 一代 的繁衍 、發 展。在 繁
衍的過 程中 一些種 類滅 絕了 ,新的 總類 又會產 生, 一種生 態
平衡被 打破 後又會 出現 新的 生態平 衡。
 「方以 類聚 ,物以 群分 」的 生物分 類說 。
周易的 環境觀

 「辨物 居方 」的「 生態 觀」
 這些論述強調的是「居方」,用現代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就是各種生物群
屬所需求的生態條件是不相同如生長在溪河水中的生物群,就不能在陸地
上活動,生長在熱帶的生物群,就不能在寒帶裡生存,活在海水的生物群
,也不能在淡水裡生存反之亦同。因此就讓這些生物群各居在其合適的場
所,即「居方」,適合的環境這樣生物群才能繁殖下去。
 重視土 地的 「環境 觀」
 < 周易 . 說卦傳 > 曰 : 「坤也者,地也,萬物階致養焉」。

 坤,地也,故稱乎母,把大地稱為萬物之母,就從這裡開始的。人類從地
球上產生、發展,至今仍然不能離開地球而生存,所以人類更應該保護地
球的環境不能汙染它,否則就會大禍臨頭,譬如:土石流的發生就是人類
超限利用山坡地的反撲。易學很早就提出地球是人類的母親,這是卓越的
智慧,是人類思想的明燈,是合乎現代保護地球環境的觀念。
 < 周易 . 離卦 . 彖傳 > 曰 : 「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 就是說太陽、月亮附麗在天上,五穀百草樹木附麗在地上。就此証明說人
類賴以生存的五穀百草樹木都是從大地而來的。
 「養而 不窮 」的水 環境 觀
 這是水循環及水汙染的問題,在 < 周易 . 井卦 . 彖傳 > 曰 : 「巽乎水而上
水,井 : 井養而不窮也」。
 意思就是說水順沿地面滲透至地下成地下水,往地下開孔引水,便是水井
,水井裡的水養育生命的功德是無窮盡的,這是易學的智慧,在兩千多年
前就明確的指出水養生命,一切生物都離不開水,最重要的水不能汙染。
 < 周易 . 井卦 > 又提出:「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井底汙泥沉澱不可飲
用,像這樣年久失修的井,連禽鳥也不屑一顧。
 在 < 周易 > 裡面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就已經認識到水汙染的問題。
 環境整 治觀
 汙染的環境,可以透過整治變成好的環境。

 < 周易 . 井卦 > 曰 : 「井無咎。井冽,寒食泉」。其意就是說被汙染的水


井,不能隨意捨棄不用,經過整理,去掉汙泥,就變成清淨的井,猶如寒
泉就可食用。
 兩千多年前在易學裡就可以看到治理環境的思想。
 自從十九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到廿十世紀末。

 人們的眼中,所有地球上的自然資源,無論是土地、空氣、水、
礦物、生物都是無窮盡的索取,而且不需代價,在短短一、兩百
年間,將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破壞怠盡,地下水汙染、空氣汙染
、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出地球容忍的程度,保護地球的大氣層破
洞越來越大,已經威脅我們地球的生態環境。
 想想看地球村上的其他居民(生物)以及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都
還要再生存,生活下去。
 我們古代先賢創造了 < 周易 > ,在幾千年間已經樹立了典範如何
善待生態環境?
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樹立「天人合一」的觀念,是把天(即大
自然)與人合在一起,不分開、不對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離不開大自然,我們不提倡「征服大自然」、「戰勝大自然」。

 地球之怒

 自然倫理篇
儒家環 境思想

 中國早期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為貴」的精神。

 荀子最早提出「人為貴」(《荀子‧王制》)思想,認為人類

是自然界中最珍貴的生物,地位高於大自然。
 所以中國早期的儒家環境思想,是具有「人類中心」特色的環

境思想。
 早期儒家的環境思想並不像西方著重科技,任意濫用自然資源的
「強化的」人類中心主義,而是類似「弱化的」人類中心主義,
或是西方的「保育主義」,具有「永續利用」的特色。
 孔子認為「釣而不綱,弋而不射宿」(《論語‧述而 26 》),
就是指在釣魚而打獵的時候,不要一網打盡所見的全部獵物。 
 孟子:「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
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
上 3 》),就是指順應自然萬物生長的時序,就可以獲得取之不
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這是典型的「永續利用」思想。
 按適當時令耕作,榖物就食之不完;不用過密的漁網在池塘撈捕
,魚鱉就食之不盡;適當的時候才許上山砍伐林木,林木就用之
不乏。榖物食之不完,魚鱉食之不盡,林木用之不乏。
早期儒 家重視 「人 為貴」 精神 的環境 思想 原

 保護大 自然 原則
 孔子是中國保護動物的鼻祖,但孔子的思想仍是以人為優先考量的對象,
其次才是動物。
 例如,孔子曾說:「鳥獸 不可與同群 」,也就是雖然我們必須愛護動物
,但畢竟人與動物不同,所以「不可與同群」。因此,人依舊是高於動物
,高於自然萬物。 
 孟子也認為必須先做到「仁民 」之後,才進入「愛物 」的階段,也就是
必須先關懷人類,關心周遭的人們之後,再將仁慈擴展到自然萬物。
 雖然孔子、孟子、荀子的關注焦點仍是以「人為貴」為主的環境思想,重
視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但他們的關注範圍,卻已擴展到自然萬物,
是一個相當廣泛的環境觀。
 愛心管 理大 自然原 則
 孔子認為人類珍愛萬物,並以節用自然資源的態度過著簡樸的生活。

 孟子認為「親親而仁 民,仁民而愛 物」(《孟子‧盡心上


物 45 》),認
為「愛」和「關懷」是面對親人、他人、自然萬物的重要態度,而且「愛
」和「關懷」是有等級、差別和順序的,但總而言之,孟子最終是提倡
「愛物」的,也就是以愛心來管 理自然萬物 。 
 荀子雖然提出「人為貴」(《荀子‧王制》)認為「人有氣有生有知且有
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也就是人具有 理性、智
能、情義, 可以表現道 德行為,所 以,人的地 位高於自 然萬物,是
最尊貴的生 物。
 但荀子也提出「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荀子‧天論篇》),也就是
雖然人為萬物之尊 ,但人類不 能任意牽 制或濫用自 然萬物,當 用則
用,不當用 時,則必須 自我節制, 這才是「知 其所為」 和「知其所
不為」的涵 義。
 荀子更提出「其生不傷」(《荀子‧天論篇》)的人道關懷,認為人類 應
本著仁慈之 心,關懷大 自然中萬物 的生命。除 非為了滿 足人類基本
生存所須, 不應違反「 其生不傷」 的原則。
 尊重生 命及 大自然 原則
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21 》)說明了知者或
仁者的君子 是喜愛親近 大自然的, 這也隱含了 尊重大自 然的意涵。  
 孟子曾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7 》)則是明確的
說出尊重動物的生命,因此,不願見到生命的逝去。又如孟子曾對「牛山
濯濯」而感概,也說明了孟子的尊重生命觀是包含植物的,因為他不願 見
到原本茂密 的林木,成 為光凸的山 嶺。
 所以,由此可見,雖然早期儒家思想,是以「人為貴」為主軸,但他們也
充份展現了尊重自 然萬物的觀 點,尤其 是對於生命 的尊重 。
儒家中 的生態學

 「方以 類聚 ,物以 群分 」生 物結構 說


 生態學中認為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角色和地位,稱為「區位」,例如
在食物網中,各種不同類型的生命,以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角色和
身份,扮演者它們獨特的功能,一旦食物網中的一部份受到干擾或被破壞
,就會影響整體食物網的平衡和穩定。這也就是生態學家卡曼納所主張的
「物物相關」原則。
 在《荀子》中曾有「萬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論》),「萬物得
其宜」(《荀子‧儒效》)和「各得其養以成」(《荀子‧天論》),就
是指自然萬物在自然界中佔據不同的位置,伴演不同的角色,依賴不同的
環境和營養,而得以發展其生命。 
 「得養 則長 ,失養 則消 」的 生態流 程說
 生態系中的物質會藉由能量的帶動而產生各種物質循環,例如:碳、磷、
氮和水的循環,使得物質或元素在無生命的自然環境,和有生命的生物個
體之間流動。 
 這裏所說的“養”首先是一種自然活動,或徑稱為“天養”,用現在話說
,就是自然再生產。古書有時也談及“人養”,但“人養”是建立在“天
養”的基礎上的。
 對於物質的循環,荀子曾說:「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
(《荀子‧王制》)就說明自然界中的物質是循環流動的,人類所飼養的
家畜,平常吸取自然界的(如植物)養份以生長,但家畜死亡後,養份又
重新被分解,回歸自然界,再被植物所吸收。所以,物質確是循環流動的

 「雖有 鎡基 ,不如 待時 」的 季節節 律說
 生態系的演替過程,是生態系重要的特性之一。所以我們必須順應和尊重
季節的時序,以及生態演替的次序,才能有所收穫。
 孟子曾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
公孫丑上》),此處的「鎡基」就是指古代如來之類的農具。這就是指雖
然有良善的農具,但仍然必須配合季節時令,才能有好的收成。 
小結

 雖然中國早期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為貴」的精神,認為人類是
自然界中最珍貴的生物,地位高於大自然,使得中國早期的儒家
環境思想,是具有「人類中心」特色的環境思想。 
 但早期儒家的環境思想,並不像西方任意濫用自然資源的「強化
的」人類中心主義,而是類似「弱化的」人類中心主義,具有
「永續利用」的特色。
 儒家自然生態觀的理論基礎是“天人 合一”論。其這
合一
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就就是“人本主 義”。儒家自然生

態觀的基本特徵是:
 認為人是天地之傑出,萬物之精靈。天地間人是第一位的。對人與自然的關係問
題上,主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在客觀上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 認為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人們只能發現規律,順應規律,
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而不能違背規律,無視規律,人為的消滅規律。違背規律
就必將受到懲罰。
 認為自然界是人類衣食之源,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是同等重要的。

 認為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許多矛盾,人能改造環境,環境也能改造人。
 儒家自然生態觀的具體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 4 點:

 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 勤儉節約,保護環境。

 重視資源,合理利用。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儒家的自然生態實踐觀:

 儒家一向主張積極的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十分重視從自身生
產與生活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做起。
 如提倡植樹造林保護森林,反對濫砍濫伐;提倡興修水利,
反對水資源浪費;提倡保護土地資源,反對亂占耕地;提倡
淨化環境,反對空氣污染;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等等。
敷地計 畫概論 _ 何謂敷地計 畫

 1. 何謂敷地( What’s the meaning of Site )


 敷:佈置( to make arrangement ) / 陳設( to spread out ) / 安排( to
arrange ) / 配置( lay-out )
 地: a. 狹義:土地( Land ) / b. 廣義:環境( Environment )

 敷地: a. 安排土地( To arrange land )或環境 /b. 配置土地( To lay-out


land )或環境 /c. 陳設土地( to spread out land )或環境

 2. 何謂計畫( What’s the meaning of Plan )


 制訂實施方針(經深思熟慮的)

 預籌的辦法
敷地計 畫意義

 ( 1 )敷地計畫的對象:【 The Subject ( or object ) of Site


Plan 】
 人( Men )

 活動( activity )

 土地( land )

 環境( environment )

 ( 2 )敷地計畫的目的:( The Purpose of Site Plan )


 深謀遠慮( To think and plan for ahead )

 安排活動( To arrange activity )

 滿足需求( fulfil a need ,to satisfy a demand )


 ( 3 )敷地計畫的對象分析:
性別(male or female)
考 慮
a.人 年齡(The age of person)
consider
職業(occupation)

教育程度(The degree of education )

經濟水準(The level of economic)

宗教信仰(religious belief)

風俗習慣(customs and habits)

道德倫理(ethics and morals)

社會意識(The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ty)


類型(Pattern)
考 慮
b.活動 行為(Behavious)
consider
規模(Scale)

對象(Object)

時段(Times)

需求(Demands)

設施(Facilities)-包括建築物(building)

設備(equipment)
類型(Category)
考慮
c.土地 地形(Topography)
consider
地勢(Terrain)

地貌(Landscape)

地震(Earthquake)

地質(Geology)

地下水(Ground Water)

特徵(characteristic)
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nment)
系統(System)
人為環境(men-made environment)

考 慮 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
d.環境 種類(Kinds)
consider 有機環境(organic environment)
【生物環境(Bio- environment)】

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

經濟環境(economic environment)

人工環境(artifical environment)

基地內(in site)
範圍(Range)
基地外(out site)

生態環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階層(Class)
生存環境(Survival environment)

生活環境(Living environment)

生產環境(Productive environment)
 ( 4 )敷地計畫目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purpose of site
plan )

 安排是要 深謀遠慮
 過程是要 項目清楚 +步驟明確
 滿足是要 落實可行
 需求是要 瞭解深入
 小結
 安排人群在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中活動的過程 ,以滿足 人
類活動的需求。
 Site Plan={ 安排 +[ 人群 + 環境 + 活動 ]+ 過程 }+{ 滿足 +[ 人群 + 活動 ]
+ 需求 }
 狹義的敷地計畫:

配置建築物與基地環境之關係,以滿足人類活動的需要。

 廣義的敷地計畫

安排人類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營構生存環境、生活環境與

生產環境的行為,以滿足人類生存、生活與生產的需要。
敷地計 畫的內容

 內容的描述
 計畫目標與原則研擬

 基地環境資料蒐集與調查

 基地環境分析與表達

 問題的發掘與願景的確立

 操作方法與工具的選擇

 構想提出與發展預測

 方案研擬與替選方案產生

 評估準則研擬與方案模擬

 配置替選方案評估

 方案選定與實施
敷地計 畫的類型

 依地形分:  依使用性質分:
 平地之敷地計畫  住宅區基地敷地計畫

 山坡地敷地計畫  商業區基地敷地計畫

 海埔地敷地計畫  工業區基地敷地計畫

 水岸地敷地計畫  其他使用分區敷地計畫

 其他地形敷地計畫

 依區位分:
 都市土地敷地計畫

 鄉村土地敷地計畫

 其他區位土地敷地計畫
為什麼 要進行敷 地計畫

 發揮基地環境的特質與潛力 著立於基地環境調查與分析
 塑造高品質活動環境 利用環境共生手法
 滿足使用者需要的多元環境 著立於使用者需求調查與分析
 建立便利、快捷、舒適的交通環境 著立於交通調查與分析
 供應充分、多樣、安全、舒適的公共設施與設備環境

 創造安全、健康、舒適、美觀的生活環境

 符合永續發展與環境共生理念的生存環境
 建構具有經濟價值,並達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傷害最小化的生
產環境。
 實現具有生態價值的新環境,並滿足視覺景觀意象高品質性。

 基地環境利用的合法性與豐富性。
建築計畫概論
思維論

建築物 是因人的需求 而在環境中產生。

1. 對環境人的影響
1. 構築的方法 1. 生理的需求
3. 對環境物的影響
3. 樣式的設計 3. 心理的需求
5. 善用及配合環境
建築物

1. 構築的方 法
2. 樣式的設 計


環境
1. 生理 的需 求
1. 對環境 人的影 響
2. 心理 的需 求
2. 對環境 物的影 響
3. 善用及 配合環 境
技術方法論
建築計劃牽涉到的範圍很廣,各方面都必須
顧及。

環境: 敷地計劃、景觀學、都市計劃
1. 探討建 築物 與 環境 人 關係  的方法
2. 探討建 築物 與 環境 物 關係 的方

3. 探討建 築物 善 用及 配合環境 的方

人: 建築法規、環控學
1. 探討人 對建築物 生理 的需求
技術方法論

建築計劃牽涉到的範圍很廣,
各方面都必須顧及。
這是整個設計流程的前置計劃。

計劃 構思 設計 建造
Progamming Concept Design Construction
環境: 敷地計劃、景觀學、都市計劃
1. 探討 建築 物 與 環境 人 關係  的方 法
2. 探討建 築物  與 環境 物 關係 的方法
3. 探討建築 物  善用 及 配 合 環境 的方法
人: 建築法規、環控學
1. 探討人 對建築 物 生理的需 求
2. 探討 人對 建築物 心理的 需求
建築物
1. 構築 的方 法: 營造施工、結構學、設備
2. 樣式的 設計 : 建築史、建築類型、色彩學
建築類型介紹

居住類
如:個別住宅 、集合住宅
公共服務類
如:學校建築、幼稚園建築、
展覽類建築、圖書館建築、
醫院建築、警察消防建築、
表演集會建築、公共行政建築、停車場、
商業娛樂類
如:娛樂休閒建築、大小型商業建築 、
辦公建築、銀行、餐廳
資料集成類之應用。

引 用 發 現 創 見

過去 目前 未來
經驗研究 實際檢討 敏覺需要
得到的資料 得到的資料 得到的資料

更完備 的建築 計劃
敷地計畫

建築計畫
推薦書 籍

 尋找問題 - 建築計畫入門
 本書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
份為計畫工作入門;不管你
是建築師、學生或者是預備
好開始進行某個建築專案的
業主,這個部份的內容都可
以幫助你瞭解一種計畫方法

 第二部份則為附錄—其中收
集了一些用以擴大說明入門
部份所解釋的原則之定義、
案例、考慮原因、活動項目
和技術。
 基地規劃導論
 全書分為三篇二十二章,內
容涵蓋建築、土木、景觀、
城鄉規劃、氣候、生態、環
保、水文、測量 .... 等領域。
 環境規劃設計導論 ( 第三
版)  第十章 景觀植栽
 第一章 基本原理  第十一章 空間量體
 第二章 氣候  第十二章 視覺景觀
 第三章 土地  第十三章 交通動線
 第四章 水  第十四章 空間結構
 第五章 植物  第十五章 居住
 第六章 景觀特質  第十六章 社區規劃
 第七章 地形  第十七章 都市設計
 第八章 基地規劃  第十八章 區域規劃
 第九章 規劃發展  第十九章 規劃思維
 第二十章 展望
 永續建築及景觀的實務生態學
 本書章節涵蓋實現永續發展的生
態學途徑的相關內容,如應用生
態科學概述、建築生態學、景觀
生態學、恢復生態學、城市生態
學、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
工業園區、生態旅遊、永續綠校
園及生態農業等。
 永續建築 — 原則、典範與案例研究
 第一章 永續的起源
 第二章 條約的矛盾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第四章 環境經濟
 第五章 永續與建築材料間的關係
 第六章 改變的案例與永續建築
 建築設計計畫:從理論到實務
 第一部分 — 計畫工作的準備階段
 第一章 概論
 第二章 思索思考
 第三章 客戶
 第二部分 — 建築計畫專案
 第四章 專案背景研究
 第五章 釐清目標和目的
 第六章 資訊收集和分析
 第七章 釐清計畫策略
 第八章 建辛定量需求
 第九章 設計問題的綜合工作
 第十章 文件系統
 第十一章 建築計畫的綜合工作
 環境規劃與基地開發 ( 第二版 )  第四部份 基地計劃
 第一部份  9  探索基地潛力
 1  何謂敷地計劃?  10  基地平面圖的製作
 2  敷地計劃相關之環境規劃  11   Fort Park 案例研究
 第二部份 基地清冊  第五部份 永續性都市環境規
 3  基地清冊製作導論 劃
  12  環境清冊為永續性地方
4  實質環境
社區評估結果意函
 5  自然環境
 13  社區環境規劃 — 發展
 6  社會環境的層面:土地使用 21 世紀地方議題方法的解說
、土地管理和景觀特徵
 14  鄰里環境的永續性「行
 第三部份 人的空間
動」— 應用 21 世紀地方議
 7  環境設施與生活品質 題
 8  使用者的需求  15  基地和使用者資料收集
與呈現技巧
 16  評估基地潛力的技巧
 筆記大自然
 然而,親近自然不但要眼到、心到、耳到還要手到。也就是用手
把所見、所聞、所聽與所思記錄下來。記錄說起來簡單,要好好
地做起來可非易事,還真有許多學問在裡面呢?你若想用手記錄
自然界的現象與過程,就不妨看看這本《筆記大自然》的教導。
這也是一本體貼,細心、實用的入門之書,兩位作者不但鼓勵著
你走向大地然,還充實你記錄自然的自信心。
其實你不必等待看完《筆記大自然》就可以開步走向自然。從逐
日閱讀中,接近大地,自然必會教導你。
 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
進路
 第一篇 古代中國篇
第二篇 當代西方篇
第三篇 中西環境哲學的對話
代結論 : 環境哲學的新典範-
中西整合論
山窮海 盡 BOT 之海
 埋葬美麗灣 - 哭泣台東海岸
 有可能你與家人朋友曾在杉原海岸戲水,留下許多歡樂的影像;
也有可能你是開著車奔馳,
但搖下車窗,讓綿延的海岸美景,伴隨速度從眼前閃過。
杉原海岸,是一個許多人,許多生物,都曾有記憶的地方。

但是,你知道嗎,
杉原給予人們的喜悅,
已經隨著官商合作的旅館開發案而消失了。
 一座離海岸 40 公尺的水泥旅館,
因為台東縣政府與美麗灣集團的聯手而誕生,
此後,你可能會遇到警衛請你繞道而行,因為你不小心闖進了私
人海灘。

但這並不是最嚴重的。
可怕的是這座蓋在細軟沙灘上的龐然大物,
竟然沒有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直接得到台東縣政府允諾開發。
 7 月 9 日,行政院環保署確認這件開發行為的違法,
要求台東縣政府命令開發公司停工,
但是工程仍然持續趕工中,
只要再一兩個月,旅館的主體建築就將完工了。

這項違法的開發案,從 2005 年執行至今,竟然沒有任何力量可以


阻 止。
 8 月 1 日台東環盟與賴幸媛辦公室合辦了記者會,
環保團體帶著影像與照片,
出示開發公司將工程廢土偷偷掩埋在沙灘底下,
另一項違法的證據赤裸裸地呈現。
現場所有的與會者肯定環保署的裁決,
並且已經預備好支持環保署執行公權力,
未料大家得到一個跌破眼鏡的答案,
「無法過問台東縣政府的行政程序。 」
 地方政府不處理,中央政府自認為沒有權力介入(其實中央政府
可以依職權介入)台灣東部美麗的海岸,只有等待死亡。
山窮海 盡 BOT 之海

海
分組想 一想

 大家為什麼想去山上或海邊?
 如果是當地居民,希望 BOT 嗎?如果不希望又如何能維
持生計。
 如果是民間集團想要 BOT 嗎?如果希望,會如何對待當
地居民?
 如果你 / 妳的下一代無法看到如此自然景象,會作何感想

 身為環境規者,若財團委託開發,會作如何規劃及處理?
何昕家
2009/03/10

環境 倫理 與空 間概論
【 V.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