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9

何昕家

2009/03/31

環境 倫理 與空 間概論
【 V.5 】
目標

 作業時間
 BOT !「尋找快樂與適居的居住環境」
 儒家 _ 環境觀
 建築計畫
 西雅圖 _ 蛻變
 寫給南華未來環境的一封信
誰來分享?
大巨蛋到底為了誰?
想一想 ?
 大家為什麼想去山上或海邊?
 如果是當地居民,希望 BOT 嗎?如果不希望又如何能維持生計

 如果是民間集團想要 BOT 嗎?如果希望,會如何對待當地居民

 如果你 / 妳的下一代無法看到如此自然景象,會作何感想?
 身為環境規者,若財團委託開發,會作如何規劃及處理?
想一想 ?

 透過「尋找快樂與適居的居住環境」專欄文章中,思考臺灣地區
是否有必要往山上及海邊開發?到達山上或海邊是否一定要花很
短時間到達?
 花錢與省錢間是否沒有用心評估?
 盲目的環境規劃?
 大家心中適合居住的條件有哪些?
從以下內容每個人選擇儒家思想的一
個概念或一句話,思考如何與建築景
觀專業結合,可以結合至哪些面向?
儒家環 境思想

 中國早期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為貴 」的精神。
 荀子最早提出「人為貴」(《荀子‧王制》)思想,認為
人類是 自然界 中最 珍貴的 生物 ,地位 高於 大
自然 。
 所以中國早期的儒家環境思想,是具有「人類中心」特
色的環境思想。
 早期儒家的環境思想並不像西方著重科技,任意濫用自然
資源的「強 化的 」人類中 心主義 ,而是類似「弱化的
」人 類中 心主義 ,或是西方的「保育 主義」 ,具有
「永 續利 用」 的特色。
 孔子認為「釣而不綱,弋而不射宿」(《論語‧述而 26 》),就是
指在釣魚而打獵的時候,不要一網打盡所見的全部獵物。 
 孟子:「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3 》)
,就是指順應自然萬物生長的時序,就可以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自然資源,這是典型的「永續利用」思想。
 按適當時令耕作,榖物就食之不完;不用過密的漁網在池塘撈捕,魚
鱉就食之不盡;適當的時候才許上山砍伐林木,林木就用之不乏。榖
物食之不完,魚鱉食之不盡,林木用之不乏。
早期儒 家重視 「人 為貴」 精神 的環境 思想 原

 保護 大自 然原則
 孔子是中國保護動物的鼻祖,但孔子的思想仍是以人為優先考量
的對象,其次才是動物。
 例如,孔子曾說:「鳥獸不可與同 群」,也就是雖然我們必須

愛護動物,但畢竟人與動物不同,所以「不可與同群」。因此,
人依舊是高於動物,高於自然萬物。 
 孟子也認為必須先做到「仁民 」之後,才進入「愛物 」的階段,
也就是必須先關懷人類,關心周遭的人們之後,再將仁慈擴展到
自然萬物。
 雖然孔子、孟子、荀子的關注焦點仍是以「人為貴」為主的環境
思想,重視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但他們的關注範圍,卻已
擴展到自然萬物,是一個相當廣泛的環境觀。
 愛心 管理 大自然原 則
 孔子認為人類珍愛萬物,並以節用自然資源的態度過著簡樸的生
活。
 孟子認為「親親而仁 民,仁民而 愛物 」(《孟子‧盡心上 4
5 》),認為「愛」和「關懷」是面對親人、他人、自然萬物的
重要態度,而且「愛」和「關懷」是有等級、差別和順序的,但
總而言之,孟子最終是提倡「愛物」的,也就是以愛心來管理自
然萬物 。 
 荀子雖然提出「人為貴」(《荀子‧王制》)認為「人有氣有生
有知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也就是
人具有理 性、智能、 情義,可以表 現道德行為 ,所以, 人的
地位高於 自然萬物, 是最尊貴的生 物。
 但荀子也提出「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荀子‧天論篇》)
,也就是雖然人為萬 物之尊, 但人類不 能任意牽制或 濫用自
然萬物, 當用則用, 不當用時,則 必須自我節 制,這才 是
「知其所 為」和「知 其所不為」的 涵義。
 荀子更提出「其生不傷」(《荀子‧天論篇》)的人道關懷,認
為人類應 本著仁慈 之心,關懷 大自然中萬 物的生命。 除非為
了滿足人 類基本生存 所須,不應違 反「其生不 傷」的原 則。
 尊重 生命 及大自然 原則
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21 》)說明了
知者或仁 者的君子是 喜愛親近大自 然的,這也 隱含了尊 重大
自然的意 涵。 
 孟子曾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7 》)則
是明確的說出尊重動物的生命,因此,不願見到生命的逝去。又
如孟子曾對「牛山濯濯」而感概,也說明了孟子的尊重生命觀是
包含植物的,因為他不願見到原本 茂密的林木 ,成為光 凸的山
嶺。
 所以,由此可見,雖然早期儒家思想,是以「人為貴」為主軸,
但他們也充份展現了 尊重自然 萬物的觀 點,尤其是對 於生命
的尊重 。
儒家中 的生態學

 「方 以類 聚,物以 群分」生 物結構 說


 生態學中認為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角色和地位,稱為「區

位」,例如在食物網中,各種不同類型的生命,以生產者、消費
者、分解者等角色和身份,扮演者它們獨特的功能,一旦食物網
中的一部份受到干擾或被破壞,就會影響整體食物網的平衡和穩
定。這也就是生態學家卡曼納所主張的「物物相關」原則。
 在《荀子》中曾有「萬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論》),
「萬物得其宜」(《荀子‧儒效》)和「各得其養以成」(《荀
子‧天論》),就是指自然萬物在自然界中佔據不同的位置,伴
演不同的角色,依賴不同的環境和營養,而得以發展其生命。 
 「得 養則 長,失養 則消」的 生態流 程說
 生態系中的物質會藉由能量的帶動而產生各種物質循環,例如:
碳、磷、氮和水的循環,使得物質或元素在無生命的自然環境,
和有生命的生物個體之間流動。 
 這裏所說的“養”首先是一種自然活動,或徑稱為“天養”,用
現在話說,就是自然再生產。古書有時也談及“人養”,但“人
養”是建立在“天養”的基礎上的。
 對於物質的循環,荀子曾說:「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
草木殖」(《荀子‧王制》)就說明自然界中的物質是循環流動
的,人類所飼養的家畜,平常吸取自然界的(如植物)養份以生
長,但家畜死亡後,養份又重新被分解,回歸自然界,再被植物
所吸收。所以,物質確是循環流動的。
 「雖 有鎡 基,不如 待時」的 季節節 律說
 生態系的演替過程,是生態系重要的特性之一。所以我們必須順
應和尊重季節的時序,以及生態演替的次序,才能有所收穫。
 孟子曾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孟子‧公孫丑上》),此處的「鎡基」就是指古代如來之類
的農具。這就是指雖然有良善的農具,但仍然必須配合季節時令
,才能有好的收成。 
小結

 雖然中國早期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為貴」的精神,認為
人類是自然界中最珍貴的生物,地位高於大自然,使得中
國早期的儒家環境思想,是具有「人類中心」特色的環境
思想。 
 但早期儒家的環境思想,並不像西方任意濫用自然資源的
「強化的」人類中心主義,而是類似「弱化的」人類中心
主義,具有「永續利用」的特色。
 儒家自然生態觀的理論基礎是“天人 合一”論。
合一
其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就就是“人本 主義”。儒
主義
家自然生態觀的基本特徵是:
 認為人是天地之傑出,萬物之精靈。天地間人是第一位的。對人與自然
的關係問題上,主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在客觀上存在著一種
相互依存的關係。
 認為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人們只能發現規律,順
應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而不能違背規律,無視規律,人為的消
滅規律。違背規律就必將受到懲罰。
 認為自然界是人類衣食之源,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是同等重要
的。
 認為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許多矛盾,人能改造環境,環境也能改造人。
 儒家自然生態觀的具體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 4 點:

 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 勤儉節約,保護環境。
 重視資源,合理利用。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儒家的自然生態實踐觀:
 儒家一向主張積極的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十分重視從
自身生產與生活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做起。
 如提倡植樹造林保護森林,反對濫砍濫伐;提倡興修
水利,反對水資源浪費;提倡保護土地資源,反對亂
占耕地;提倡淨化環境,反對空氣污染;提倡節約,
反對浪費等等。
建築計畫概論

建築物 是因人的需求 而在環境中產生。

1. 對環境人的影響
1. 構築的方法 1. 生理的需求
3. 對環境物的影響
3. 樣式的設計 3. 心理的需求
5. 善用及配合環境
建築物

1. 構築的方 法
2. 樣式的設 計


環境
1. 生理 的需 求
1. 對環境 人的影 響
2. 心理 的需 求
2. 對環境 物的影 響
3. 善用及 配合環 境
環境: 敷地計劃、景觀學、都市計劃
1. 探討 建築物  與 環境 人 關係  的 方法
2. 探討 建築物  與 環境 物 關係 的方 法
3. 探討 建築物  善 用及 配 合環 境 的 方法

人: 建築法規、環控學
1. 探討 人對建 築物 生 理的 需求
2. 探討 人對建 築物 心 理的 需求

建築物
1. 構築 的方法 >>>> 營造施工、結構學、設備
2. 樣式 的設計 >>>> 建築史、建築類型、色彩學
設計流程的前置計劃。

計劃 構思 設計 建造
Progamming Concept Design Construction
引 用 發 現 創見

過去 目前 未來
經驗研究 實際檢討 敏覺需要
得到的資料 得到的資料 得到的資料

更完備 的建築 計劃
環境倫理學的理論模型
環境
 通常被我 們認為是: =「自然 」、
=「土地 」、=「地 球」,甚 至=
「世界」 。
 BUT : 「環境」 概念比「地 球」

、「土地 」、甚至「 自然」 更抽象


,它本身 沒有物理界 線,也很 難定
義。
環境的意 義有著 豎軸上 的歷 史傳
統, 及橫 面上的自 然與 社會 ,就形
成一 個整 體的生態 文化 範疇 。

「 環境 」 是指屬 於個 人存在 的 「 所
在」 (dwelling) ---海德 格 (M. Heidegger) 〈存
有與時 間〉
環境倫理學 的理論模型
( theoretical model )

拓荒倫理觀
( frontier
ethics )
救生艇倫理觀
( life boat
ethics )
太空船倫理觀
拓荒 倫理觀 ( frontier ethics

 或稱為美國「牛仔倫理」( cowboy
ethics ):以人類做為自然界的主宰的倫
理觀。在此觀念之下,不屬於人類的其他
物種是沒有任何權利可言,也不 得人類
尊重。
 人類對自然界的掠奪,有如牛仔與殖民主
義者,利用地球豐富的資源,創造了人類
的繁榮,經濟發展及高度生活水準。
 「拓荒者」對資源掠奪,其唯一理據在於
「自然資源無窮盡」與「科學的至尊」
( Scientific Supremacy )說。認為自然
資源無限,即使自然資源是有限,也能藉由
科學的力量,使資源不至貧乏。
 問題是:人類現在是否應該像牛仔一樣,繼
續不斷地消耗資源?並順這個方向不斷地發
展經濟?其合法性又何在?現代人仍然貪得
無厭地掠奪地球資源,其道德根據又是什麼

 科學不能解決「拓荒倫理」或「牛仔倫理
」所導致的困難。事實上,人類目前正處
於污染、人口膨脹、工業化及資源耗盡的
危機中。而許多人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的
滿足,不惜犧牲地球上其他的人的利益,
將導致「共有地的悲劇」。除非人類將地
球上的共同利益置於個人之上,否則將無
法避免這種困境, 「科學的至尊」也將無
能為力,沒有任何科技能阻止這種命運。
救生 艇倫 理觀 ( life boat
ethics )
每個富國都相當於比較擁擠而富裕的救生
艇。世界上的窮人則擠在另一個擁擠得多
的救生艇上。比方說,窮人漸漸地從他們
的救生艇上掉了下去,在水中游了一會,
希望被允許進入富人的救生艇,或者希望
以某種特別的方式得到一點船上的「好
處」。在富人救生艇上的乘客應該怎麼做
?這是「救生艇倫理觀」的中心問題。

-----凱里特 . 哈定 Garrett
1. 將地球視為海洋。
2. 每一個國家皆比擬在海洋漂流的船。
3. 貧窮國家比擬坐由漁船上乘客過於擁擠
而瀕臨翻船,船民於是努力游向人口不
擁擠的其他船隻。
4. 發達或富有的國家變成了「救生艇」。
5. 救生艇倫理:富有的國家是否應該搶救
或幫助貧困國家?
第一種 可能情況:
將美國視為救生艇。世界上貧民人數比美國
富有的人數多了許多,為了確保船上乘客的福
祉,就必須考慮「安全係數」-在現在的載重
量和實際的載重能力之間有一個差額,這個差
額允許對生態變化做出某程度的靈活反應。倘
若本著基督教「博愛精神」或馬克斯主義「各
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倫理,就該讓任何人上
救生艇。但是,倘若如此做,則沈船將是必然
的事情。結果是:若要完全公義,便會導致全
面性的災難( Complete justice , complete
castastrope )。
第二種 可能情況:
只容許部分人士上船。但是,如何這樣
做?因為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選擇誰該
上船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易解決。
第三種 可能情況 :
只保護船上的生還者,維持安全係
數,並且不准其他人登上代表富有國
家的船。
 這是哈定所堅持的辦法:倘若富有的
國家提供資源給窮國,那麼,「救生
艇」最後必沈沒。
他甚至 對援助窮國 的行為也 感到厭
惡,理 由是:
如果窮國得不到富國的經濟援助,則
他們人口便會自動下降。反之,富國援
助窮國,反而使窮國人口暴增。至於一
旦把地球資源變成各國共有,其結果必
然出現「共有地的悲劇」,因為必然會
有更多人只為了個人利益而產生更多污
染,屆時便將導致全體毀滅。
棘 輪效 應
生態環境有一
種自然存在的關
係,一旦一 個
族群過度使用其
自然環境,就會
造成該族群的滅
絕,而使大自然
終究恢復平衡。
 大自然會自己處理共有地的悲劇,當人們
拒絕自己控制自己,大自然就會進行干預
,幫他們控制(如:人口生育)。
 現在有些善心人士出手化解了自然的鐵則。
他們送食物到人口過剩的飢荒地區,讓他
們暫時脫離飢荒之苦。結果只是人們繼續
繁殖,人口繼續增加,直到超過大自然的
負荷,然後有更多的人挨餓,善心人士必
須花更大力氣去改善這些更加惡化的狀況。
大家竭盡心力,這些人再度獲救。但這過
程只是一次最終的滅亡。
 棘輪效應會因為不顧人口與環境的自然
關係,而使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這群人
沒有控制人口的意願,送食物給他們只
是有如在養大腫瘤。
 哈定認為,根據棘輪效應,對那些人口
過剩地區伸出援手是不對的,它只會造
成更悲慘的局面。
總之…
 救生艇倫理不是要救眾生,而是要救自
己或發達國家的人民。目的不是建立人
類對待環境的規範,而是針對環境的過
度負荷而提出什麼人及其子孫才有權力
生存下去。企圖申辯發達國家人民的生
存權,而不是全人類平等生活的權力。
 這種倫理觀是反人類,沒有顧及人類之
間的平等性原則與分配的正義。
太空船 倫理 觀 ( spaceship
ethics )
我們必須把地球當作一個小小的、相當擁擠
的宇宙太空船,目標不明,人們不得不在不斷
重複的物質轉換循環中尋找某種生活方式的蛛
絲馬跡。在宇宙太空船內,不可能有任何輸入
或輸出。即使必須有能量輸入,水也必須通過
腎和小藻進行循環,食物、空氣都同樣如此,
…不可能有物質輸出或輸入,缺少將能量轉換
為物質的機制。…這意味著必須節省一切要經
過不可能逆轉變化的東西。
------肯尼思 . 鮑爾丁
Kenneth Boulding
太空船及地球
 太空船及地球在某種程度上說,皆是封
閉系統,其能源總有耗盡的一天。
 太空船及地球的乘客,其負荷量皆為有
限,因此,倘若資源不能回收或翻新,
系統必會損壞。
 太空船及地球是藉著系統整體的互動、
均衡及自我維護才能存活生命。
 人與自然之間沒有主從或優先性問題。因為
兩者是結合成一體的。富人船隻與窮人船隻
上的乘客,彼此也沒有優先關懷的待遇,而
是把全球人民視為同在一艘太空船上,彼此
要同舟共濟,分享與節省有限的地球資源。
 太空船的比擬表明地球生活環境的有限性,
及環境系統的封閉性。因此,主張限制工業
化、人口膨脹及經濟擴張,而資源則需設法
翻新或回收,並且視之為倫理責任。倘若不
斷地擴張和膨脹,則有限的太空船必然導致
生存危機。
延伸思 考
 現今的世界由於科技不斷發展,工
商業的成長,衍生了許多環保相關
的議題,在我們個人的小小範疇之
下能如何去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如
垃圾分類、垃圾袋的儉用、冷氣機
的使用上……等等,你在日常生活中
做到了多少?
生態守 則
 宇宙是受造物共同體
 地球是單一複雜的實體,我們無法以零碎的
方法拯救她
 我們必須承,認破壞我們星球的生命系統是
邪惡的
 不會再有拯救地球的機會
 我們有能力承擔保護和養育地球的責任
 人們依賴地球的安寧
 試深思 ……… .
治療地 球
 淨化水源
 回收垃圾
 拯救海洋
 保護動植物
 維護新鮮空氣
 保護森林
 節約能源
 ……
惜物、惜福
人類面對自己的行為引起的危害災難,自己製造出的垃圾、污
染的空氣水源、吃食殘害動物時… . 任何一層面的自私、貪婪
、苛虐、短視及無知,均將造成我們生活空間無法彌補的嚴重
後果。惟有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善待環境資源,期以全球思
考,地區意識、瞭解及行動,重新建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和
諧,將環境倫理理念與心懷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使我們的一意
一動,都建立在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基礎上,共同為「環境
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奮力不懈。
自然環 境能買賣 嗎?

寫給十年後的環境或自己的一封信。
 邁向 生態城 市系 列報導 —蛻變中 的西雅 圖
何昕家
2009/03/31

環境 倫理 與空 間概論
【 V.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