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 SA1 - For Mock Exam 3 2009 - For P6 Pupils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14

第一部分:(30 题 50 分)

从第 1 题到 30 题,每题都提供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
正确的。选出代表正确答案的数字(1,2,3 或 4),然后把电脑
作答卷上相应的空心椭圆涂满。

(一) 句子选择:(10 题 10 分)
从所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个。
Q1. 游览
(1)伟明整天在街上游览,不务正业。
(2)这些珠宝都是非卖品,只供大家游览。
(3)傍晚时分,一群小孩子在草地上游览。
(4)这次到中国旅行,我游览了不少名胜地。

Q2. 次序
(1)同学们按照次序,一个个排队走进课室。
(2)老师有事出去一会儿,他叫班长维持次序。
(3)观众们耐心地排队,井然次序地走进会场。
(4)主要是找出问题的所在,次序是如何解决。

Q3. 阻塞
(1)感冒的时候,有时鼻子会阻塞。
(2)我的手被阻塞在瓶子里抽不出来。
(3)路旁的大树被风吹倒了,造成交通阻塞。
(4)叔叔因为事业上遇到阻塞,所以心情不好。

Q4. 守望相助
(1)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守望相助。
(2)我和同学之间感情很好,常常守望相助。
(3)看守灯塔的老人守望相助,让船只安全行驶。
(4)这里的居民守望相助,所以这一带的治安良好。

1
Q5. 害群之马
(1)警察把那个偷我的钱包的害群之马捉住了。
(2)安安弄坏了我心爱的笔,真是个害群之马。
(3)国华怎么也不肯借钱给我,真是个害群之马。
(4)新加坡美好的名声让你破坏了,你真是害群之马。

Q6. 连续
(1)时间还没到,你可以连续作答。
(2)傍晚六点,宾客们连续抵达会场。
(3)为了如期交货,工人只好连续赶工。
(4)大雨连续下了几天,很多地方都淹水。

Q7. 得过且过
(1)学习要有计划,得过且过是不对的。
(2)考试越来越近了,我一定要努力,得过且过。
(3)这次的考试我很幸运,每个科目都得过且过。
(4)你要什么东西我都给你了,希望你不要得过且过。

Q8. 冷淡
(1)到了晚上,这条小路就变得很冷淡。
(2)这些饭菜都冷淡了,我拿去热一热。
(3)天气很热,喝一杯冷淡的汽水真舒服。
(4)我说错了话,难怪他对我的态度这么冷淡。

Q9. 扣留
(1)天色暗了,老张扣留我在他家住一夜。
(2)由于主人热情扣留,客人不好意思拒绝。
(3)警方怀疑他是杀人犯,所以扣留他的护照。
(4)我写错了一个字,被老师扣留了一分。

2
Q10. 特效
(1)这是一种特效药,吃了马上能止痛。
(2)你想的办法果然特效,我很快就睡着了。
(3)那台冷气机的特效是能够自动调节温度。
(4)这个手提袋有什么特效,怎么价格这么贵?

(二) 选词填空:(10 题 20 分)
根据短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从括号中选出适当的词语。

丽华是我的好朋友,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女孩,是我们学习的
Q11.( 1 样板 2 模样 3 榜样 4 模型) 。
记得有一次,我告诉丽华,爸爸送我一支 Q12. ( 1 名气 2 价值
3 珍惜 4 名贵)的圆珠笔,她听了便向我借来看。那天晚上,我发现
圆珠笔不见了。我心想,只有丽华知道我拥有这支笔,一定是她偷走
的,我气得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像平日一样一起走路上学,由于昨晚
Q13. (睡觉 2 睡眠 3 精力 4 安眠) 不足,我的精神很差。丽华大
概 Q14. ( 1 发觉 2 察看 3 察觉 4 感觉) 出我心情不好,问我发生
了什么事。我 Q15.( 1 控制 2 忍受 3 停止 4 支持) 不住自己的脾
气,大声问她:“你为什么偷我的笔?”“我没有… …”我急得眼泪
流出来:“你偷了还不承认?”丽华连忙安慰我:“好,你先告诉我
那支笔的牌子、颜色和 Q16. ( 1 面貌 2 形状 3 高低 4 样貌) ,我
回去查看有没有拿错你的笔。”
第三天早上,丽华把那支笔还我。放学回家后,弟弟对我说:
“姐姐,你的笔,那天我借来用,忘了还你。”我一时呆住了,
Q17. ( 1 原因 2 结果 3 真相 4 目的) 终于大白。放下书包后,我
冲到丽华的家,见到她,我 Q18. ( 1 激动 2 冲动 3 冷静
4 镇定) 得流下泪来。“丽华,对不起!”我充满 Q19. ( 1 信心
2 抱歉 3 活力 4 歉意) 地说。
丽华就是这样的人,Q20. ( 1 凡是 2 凡事 3 全体 4 所有)都为
别人着想,不怕自己吃亏。

3
(三)阅读理解一(10 题 20 分)
根据短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选出适当的答案。

A 组 (Q21-Q22)
西南社区发展理事会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自上个月起,合作展开
一项为期一年的试验性幼儿阅读计划,希望借此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孩
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当局每个星期会安排义工到联络所或居民委
(wRi)员会,和幼童进行一对一的阅读指导,每次的阅读时间长达一小
时。
当局鼓励家长参与这项阅读活动,因为这不但能拉近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也能从义工那里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共有48
个家庭将参加这项计划,而目前有40名义工已接受训练。

Q21 阅读计划会在哪里举行?
(1)幼童的家中。
(2)国家图书馆管理局。
(3)联络所或居民委员会。
(4)西南社区发展理事会。

Q22 家长参与这项阅读活动有什么好处?
(1)和义工一起接受训练。
(2)和幼童进行一对一的阅读指导。
(3)从义工那里学习阅读的技巧。
(4)能拉近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4
B 组(Q23-Q25)

今天上华文课的时候,教室里的播音器忽然响了起来,那是陈校
长的声音,他正在向各班同学报告。

火警演习
各位同学:
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几天举行火警演习,目的是让
大家在遇到真正的火灾时,能够保持冷静,迅速地逃到
安全的地方。
当你们听到紧急的铃声时,立刻跟着老师以最快的
速度离开教室,到操场集合,沿途不可以谈话和玩闹。

Q23 同学们在哪里听到陈校长的报告?
(1)礼堂。
(2)操场。
(3)教室。
(4)办公室。

5
Q24 学校为什么要举行火警演习?
(1)要同学们保持冷静。
(2)这是学校的常年活动。
(3)火灾时能迅速逃离课室。
(4)让同学们更快到达安全地点。

Q25 陈校长要求大家在演习时怎么做?
(1)全程保持安静。
(2)在教室里保持安静。
(3)注意听紧急的铃声。
(4)要等待老师给指示。

6
C 组(Q26-Q30)

清朝有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平时喜欢下棋,很多人都不是他的对
手。
有一次,将军准备上战场打仗,他听别人说附近有一位白发老
翁,是个下棋高手,而且自称是“天下第一棋手”。他很不服气,便
去找那位老翁下几盘棋,结果老翁败下阵来。
将军得意地说:“你这个‘天下第一棋手’的牌子该拿下来了
吧!”老翁点点头,客气地拿下了牌子。
后来,将军打了胜仗回来,发现老翁还是挂上那个牌子,很不高
兴,于是再找老翁比试,结果三盘棋都输(shU)了。
将军觉得奇怪,便问老翁为什么会这样。老翁笑一笑说:“那一
次将军准备去打仗,所以我故意输棋,让你在战场上充满必胜的信
心。这一回你战胜归来,我怕你自高自大,不再让棋了。”
将军听了,惭愧得脸都红了。

Q26 将军第一次和老翁下棋,结果怎样?
(1)老翁输了。
(2)双方不分上下。
(3)将军低头认输。
(4)将军很不服气。

Q27 将军为什么要找老翁下棋?
(1)因为他平时喜欢下棋。
(2)因为老翁不是他的对手。
(3)因为他准备上战场打仗了。
(4)因为老翁自称天下第一棋手。

7
Q28 老翁败下阵后,将军要他做什么?
(1)以后再找他比试。
(2)从此不可找人下棋。
(3)以后不要再这么得意。
(4)拿下“天下第一棋手”的牌子。

Q29 第二次下棋,将军为什么会输?
(1)因为他自高自大。
(2)因为他无心下棋。
(3)因为他技不如人。
(4)因为他刚从战场回来。

Q30 第一次下棋时,老翁为什么故意输棋?
(1)他想戏弄将军,让他觉得不好意思。
(2)他想让将军觉得惭愧,因为他太骄傲。
(3)他想让将军在打仗时充满必胜的信心。
(4)他想让将军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棋手”。

8
第二部分:(13 题 40 分)
本试卷的试题从第 31 题开始到第 43 题结束,一共 13 题。所有
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写在本试卷上。
(四) 完成对话:(5 题 10 分)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表中选出适当的短语或短句,然后把代
表它们的数字填写在括号里。
1. 我觉得耳朵有点不舒服。
2. 爬到高山上有什么不同?
3. 有什么节目吗?
4. 什么是气压?
5. 学校假期快到了。
6. 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7. 我们身体里面也有压力吗?
8. 山顶的空气特别清新。

美铃:爸爸,今天是星期天,Q31 Q31. ( )
爸爸:美铃,我们很久没去爬山了,想不想跟我去爬
山?
美铃:上次跟你去过。那一次,快爬到山顶时,Q32 Q32. ( )
爸爸:那是自然的反应,因为人到了高山上,耳朵会因
为气压关系,感到不舒服。
美铃:Q33 Q33. ( )
爸爸:气压就是空气的压力,这股(gW)压力从四面八方
压着我们。
美铃:Q34 Q34. ( )
爸爸:有。在平地上,身体内外承受一样的压力,所以
没什么感觉。
美铃:Q35 Q35. ( )
爸爸:爬得越高,气压越低,体外压力比体内小,耳朵
就会不舒服。
美铃:我明白了。

9
(五) 阅读理解二(8 题 30 分)
根据短文的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A 组 (Q36-Q39)

诸葛(zhU gR)亮小的时候失去父母,跟着叔父到隆中这个地方躲
避战乱。那里有位老先生,为人正派,有真才实学。诸葛亮想拜他为
师,学习兵法。老先生看他仪表非凡,便收他为徒。
一天,有人送来一条活鱼,老先生叫诸葛亮拿进厨房里煮。鱼煮
好后,盛在碗里,诸葛亮便去挑水,回来时,看见老先生板着面孔,
责问面前的十几个弟子。
老先生看见诸葛亮时,气愤地说:“诸葛亮,你煮的鱼怎么少了
一半?”
“真的吗?” 诸葛亮装出惊慌的样子,丢下水桶,高声说:
“老师,不好了,要出人命了!那条鱼煮好之后,加上毒药,放在那
里,我是想用它来毒死老鼠的。”
他这一叫,有个弟子脸色苍白地跪倒在地上,哭着说:“老师,
救命!鱼是我偷吃了。”
这时,诸葛亮放声大笑,大家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Q36 从文中找出表达下列意思的词语,然后把它们写在括号里。
(4 分)
(a)人的外表 ( )
(b)生气、愤恨 ( )

10
Q37 诸葛亮为什么要拜老先生为师?(3分)老先生为什么肯收
诸葛亮为徒?(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38 老先生交待诸葛亮做什么事?老先生后来为什么那么生气?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39 诸葛亮想到什么办法,找出偷吃鱼的人?(2分)照你看,诸葛
亮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B 组 (Q40-Q43)

每个星期我都会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店吹洗头发,两个师父负
责设计发型(xGng),一个学徒专门洗头发。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小
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因为工作量多,那两位师父对她
不理不睬,小学徒只能默默地看着,在洗发水中消磨她的青春。
机会终于来了,那两位师父突然说他们不干了。老板娘请不到
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速成训练”,另外请个小工负责
洗头发。小学徒升级后,很没自信,许多老顾客也不来了。生意顿时
冷清下来,小学徒焦急万分,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里,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
头发。她紧张极了,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一小时后,我朝镜子
一望,哎呀!难看极了!不过,我还是露出笑容,说:“梳得真不
错,谢谢你!”这个“善意的谎言”,给这位少女带来了自信心。
再去时,我还是指定由她吹头。她脸上有笑,双手不抖。过后,
照向镜子时,我不由得真心说道:“你确实梳得很好!”她笑了,好
像一朵美丽的鲜花。

Q40 作者为什么说小学徒“在洗发水中消磨她的青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Q41 文中“小学徒焦急万分,老板娘脸如黑锅”是什么意思?她们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42 作者说了什么谎? (2 分) 这个谎言起了什么作用?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43 从作者“善意的谎言”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举出
两个例子加以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卷-
13
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