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會玩股票 還要買投資型保險嗎?

現年 37 歲,擔任證券業副理的萍萍,在股市闖盪多年
且協助過無數上市上櫃老闆買賣股票,稱得上是股市老手。
在萍萍未接受保險顧問的理財規劃前,萍萍的錢,除了用來
買賣股票之外,其他的都放在銀行;萍萍表示, 30 歲以前,

她幾乎將 300~500 萬元不等的年收入都花光,和現在年輕


人所稱的月光族沒兩樣。
或許你會好奇,身為股市老手的萍萍,投資的專業能力
是無庸置疑的,在這種情況下,她會願意將資金交由保險顧
問安排嗎?結果,在與保險顧問討論了資產配置的觀念後,
她接受了投資型商品。
其實,萍萍在股票市場進進出出,自己也很清楚,「玩
股票」這檔事是高冒險性的投資,虧錢的機率遠高於賺錢;
而投資型保險所連結的共同基金是屬於中長期投資規劃,投
資收益相對穩定,兩種投資工具並不重複。即使萍萍買了投
資型保險,股票仍然照玩,「我現在將短期與長期投資分得
很清楚,股票賠錢就算了,但是投資型保險我將它當成老本,
並且是我和夫婿阿杰退休之後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短時間絕
對不會去動它。」萍萍說
而另一個讓萍萍與阿杰願意每年拿 500 萬買投資型保單
的原因就是「稅」。萍萍說「每一年到了要繳稅的時候,只有一
個『痛』字可形容。只要想到遺產稅,就會想喊『 Oh My

God !』」。大家都知道,買保險有節稅的功能,那麼,買傳
統保險商品就可以了,為何要透過投資型保險呢?
「相較於傳統壽險,投資型保險誘人之處在於它同時兼具保
障和投資的功能,重點是,在同一張保單中直接提高保障就可以
了,而且投資型保險不論是「保費帳戶」或「投資帳戶」中的錢,萬
一被保險人身故時,都屬於保險給付,依據目前稅法規定,不用
課徵遺產稅。」這就是她的保險顧問為她所做的解釋。
因此,在兼顧退休收入來源及稅的考量上,讓股市高手的萍萍,
也接受了時下的投資型保險商品。誰說,會玩股票的客戶一定對
投資型保險沒興趣?

資料來源--第 184 期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