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孝順經典 選輯 海濤 選輯

- Page1 (S1-16 經典系列) -


目 錄 ------------ contents

<佛 說父 母恩難 報經 > .................................... 4 二 十八 . <大方 等陀羅 尼經 >節錄 ................. 17

<佛 說盂 蘭盆經 > ........................................... 5 二 十九 . <菩薩 地持經 >節錄 ........................ 17


<佛 說孝 子經> ............................................... 7
報 恩孝親 法句 輯要 ........................................ 8
一 . <長阿 含經 .善生 經 >節 錄 ....................... 8
二 . <增壹 阿含 經 >節 錄 .................................. 9
三 . <閻羅 王五 天使者 經 >節 錄 ....................... 9
四 . <賢愚 經>節 錄 ......................................... 9
五 . <雜寶 藏經 >節錄 ................................... 10
六 . <六度 集經 >節錄 ................................... 10

七 . <大方 便佛 報恩經 >節錄 ........................ 10


八 . <彌沙 塞部 和醯五 分律 >節錄 ................. 11
九 . <根本 說一 切有部 毘奈 耶 >節 錄 ............. 11

十 . <優婆 塞戒 經 >節 錄 ................................ 11


十 一 . <梵 網經 >節錄 ................................... 11
十 二 . <舍 利弗 問經 >節錄 ............................ 12

十 三 . <大 薩遮 尼乾子 所說 經 >節 錄 ............. 12


十 四 . <大 方廣 佛華嚴 經 >節 錄 ..................... 12
十 五 . <大 方廣 如來不 思議 境界經 >節錄 ...... 13

十 六 . <大 般涅 槃經 >節錄 ............................ 13


十 七 . <不 思議 光菩薩 所說 經 >節 錄 ............. 13
十 八 . <正 法念 處經 >節錄 ............................ 13

十 九 . <佛 說未 生冤經 >節錄 ........................ 14


二 十 . <四 十二 章經 >節錄 ............................ 14
二 十一 . <佛說 觀佛三 昧海 經 >節 錄 ............. 14

二 十二 . <佛說 大乘菩 薩藏 正法經 >節錄 ...... 14


二 十三 . <佛說 觀無量 壽佛 經 >節 錄 ............. 15
二 十四 . <分別 經 >節 錄 ................................ 15

二 十五 . <中陰 經 >節 錄 ................................ 15


二 十六 . <大乘 本生心 地觀 經 >節 錄 ............. 15
二 十 七 . <最 勝 佛 頂 陀 羅 尼 淨 除 業 障 咒 經 >節 錄

................................................................... 16

- Page2 (S1-16 經典系列)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 Page3 (S1-16 經典系列) -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譯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
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若父母
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慳
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如是信
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
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
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
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養子,是謂比丘
有二子。是故諸比丘!當學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 Page4 (S1-16 經典系列) -


<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
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
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搏飯。食未入口,化成火
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啼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
「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
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
今當為汝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罪障消除。」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
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鋌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
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
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
鉢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在父母、
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
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受無量快樂。」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
食時,先安在佛塔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爾時目連比丘及此大會大菩薩眾皆大歡喜,而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是時目連其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爾時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
未來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此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
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
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
願便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得生
人、天中,福樂無極。」
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
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
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爾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Page5 (S1-16 經典系列) -


佛說盂蘭盆經

- Page6 (S1-16 經典系列) -


<佛說孝子經>
佛說孝子經
失 譯
佛問諸沙門:「親之生子,懷之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
言。既生之後,推燥臥濕;精誠之至,血化為乳;摩拭澡浴,衣食教詔;禮賂師友,
奉貢君長。子顏和悅,親亦欣豫;子設慘慼,親心焦枯。出門愛念,入則存之;心
懷惕惕,懼其不善。親恩若此,何以報之?」諸沙門對曰:「唯當盡禮,慈心供養,
以賽親恩!」
世尊又曰:「子之養親,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樂眾音以娛其耳,名衣上服光耀
其身,兩肩荷負周流四海,訖子年命以賽養恩,可謂孝乎?」諸沙門曰:
「唯孝之大,
莫尚乎茲!」世尊告曰:「未為孝矣!若親頑闇,不奉三尊;兇虐殘戾,濫竊非理;
婬 外色,偽辭非道;酖愐荒亂,違背正真。兇孽若斯,子當極諫,以啟悟之。若
猶瞢瞢未悟,即為開化,牽譬引類,示王者之牢獄、諸囚之刑戮,曰:
『斯為不軌!
身被眾毒,自招殞命;命終神去,繫于太山;湯火萬毒,獨呼無救。由彼履惡,遭
斯重殃矣!』設復未移,悲泣啼號,絕不飲食。親雖不明,必以恩愛之,痛懼子死
矣!猶當強忍,伏心崇道。若親遷志,奉佛五戒:仁惻不殺、清讓不盜、貞潔不婬、
守信不欺、孝順不醉者,宗門之內,即親慈子孝,夫正婦貞,九族和睦,僕使順從,
潤澤遠被,含血受恩;十方諸佛、天、龍、鬼神、有道之君、忠平之臣、黎庶萬姓
無不敬愛,祐而安之。雖有顛倒之政、佞嬖之輔、兇兒妖婦、千邪萬怪,無如已何。
於是二親處世常安,壽終魂靈往生天上,諸佛共會,得聞法言,獲道度世,長與苦
別。」
佛告諸沙門:
「睹世無孝,唯斯為孝耳!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
朝奉而暮終者,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
孝養,猶為不孝!無以孽妻,遠賢不親,女情多欲,好色無倦,違孝殺親,國政荒
亂,萬民流亡。本志惠施,禮式自撿;軟心祟仁,蒸蒸進德;潛意寂寞,學志叡達;
名動諸天,明齊賢者。自穢妻聚,惑志女色,荒迷于欲,妖蠱姿態,其變萬端。薄
智之夫、淺見之士,睹其如此,不覺微漸,遂迴志沒身,從彼妖媚、邪巧之辭,或
危親殺君,吝色情蕩,忿嫉怠慢,散心盲冥,等行鳥獸,自古世來無不由之殺身滅
宗。是以沙門獨而不雙,清潔其志,以道是務,奉斯明戒。為君即保四海,為臣即
忠。以仁養民,即父法明、子孝慈,夫信、婦貞。優婆塞、優婆夷執行如是,世世
逢佛,見法得道。」佛說如是,弟子歡喜。
佛說孝子經

- Page7 (S1-16 經典系列) -


報恩孝親法句輯要

一. <長阿含經.善生經>節錄

《長阿含經.善生經》 節錄
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
一者、供奉能使無乏;
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 Page8 (S1-16 經典系列) -


二. <增壹阿含經>節錄

《增壹阿含經》 節錄
世尊告諸比丘:
「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
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床蓐臥具、病瘦醫藥,即
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
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
順,不失時節。」

世尊告阿難、難陀、羅雲:「汝等舉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

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
「惟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
弗告諸天:
「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
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
報恩。然諸天當知!過去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世尊皆自供養耶維舍
利;正使將來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皆自供養。」

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
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
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

三. <閻羅王五天使者經>節錄

《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節錄
佛告諸比丘:「人生在世間時,不孝父母,不敬沙門、道人,不行仁義,無可用心,
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魂神當墮閻王地獄。」

四. <賢愚經>節錄

《賢愚經》 節錄

- Page9 (S1-16 經典系列) -


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
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
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五. <雜寶藏經>節錄

《雜寶藏經》 節錄
佛言:「非但今日讚嘆慈孝,於無量劫,常亦讚嘆!」

六. <六度集經>節錄

《六度集經》 節錄
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七. <大方便佛報恩經>節錄

《大方便佛報恩經》 節錄
(如來)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
馬、七寶、輦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勤修精進、戒、施、
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
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父母、眾僧,宜應讚歎軟語,常念其恩。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
內最勝福田。何以故?眾僧之中,有四雙八輩、十二賢士,供之得福,進可成道。
父母者,十月懷抱,推乾去溼,乳哺長大,教誨技藝,隨時將養。及其出家,修得
解脫,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眾生。」
佛告阿難:「父母、眾僧,是一切眾生二種福田。所謂人、天、泥洹、解脫、妙果,
因之得成。」

- Page10 (S1-16 經典系列) -


八.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節錄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節錄
畢陵伽婆蹉父母貧窮,欲以衣供養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
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
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大重罪。」

九.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節錄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節錄
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
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

十. <優婆塞戒經>節錄

《優婆塞戒經》 節錄
我(世尊)於往昔為四事故,捨離身命。
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
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
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
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十一. <梵網經>節錄

《梵網經》 節錄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
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 Page11 (S1-16 經典系列) -


十二. <舍利弗問經>節錄

《舍利弗問經》 節錄
(文殊師利白佛言:)
「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
其誰為最?」
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與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
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
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
次之耳!」

十三.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節錄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節錄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若有不孝眾生,不念父母生養之恩,捨背父母,與妻子
居,所有衣食、病瘦、醫藥念給妻子,不與父母。父母衰老,出入無力,曾不生憂,
親近扶侍,於其妻子晝夜不離。得一美味,不敢自噉,持與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財
寶,私共妻子歡樂食噉。父母善言,不肯隨順;妻子惡語,信用無捨。或為妻子呵
罵父母,或共親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於婬欲,無慚愧心。如是眾生,攝在
何等眾生數中?」(大薩遮尼乾子)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劫奪眾生數中,
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當知!父母恩重,至心孝養猶不能報,何況棄捨、違逆教
命!是名世間最大劫賊。」

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節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 節錄
地神常言:
「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不以為重,亦無厭心。於三種人,我恆
厭倦,不欲勝持。何等為三?一、心懷叛逆,謀害人王;二、念棄恩親,不孝父母;
三、撥無因果,毀謗三尊,破法輪僧,障修善者。如是三人,我極患重,乃至一念

- Page12 (S1-16 經典系列) -


不欲任持。」

十五.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節錄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節錄
供養父母、和尚、尊師及世間中曾致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何以故?
以知恩者,雖在生死,不壞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斷滅,作諸惡業。故諸如來稱讚
知恩,毀背恩者。

十六. <大般涅槃經>節錄

《大般涅槃經》 節錄
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
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
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

十七.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節錄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節錄
非飲食及寶 能報父母恩
引導向正法 便為供二親

十八. <正法念處經>節錄

《正法念處經》 節錄
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來;四者、說法
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

- Page13 (S1-16 經典系列) -


十九. <佛說未生冤經>節錄

《佛說未生冤經》 節錄
夫善之極者,莫大於孝;
惡之大者,其唯害親乎!

二十. <四十二章經>節錄

《四十二章經》 節錄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二十一.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節錄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節錄
佛告阿難:
「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銅狗張口,化十
八車,狀如金車,寶蓋在上,一切火焰化為玉女。罪人遙見,心生歡喜:我欲往中、
我欲往中!風刀解時,寒急失聲,寧得好火,在車上坐,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
便命終。揮霍之間,已坐金車。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身;身下火起,如旋
火輪。譬如壯士屈伸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從於上鬲,如旋火輪;至下鬲際,
身遍鬲內。銅狗大吼,囓骨唼髓。獄卒、羅剎捉大鐵叉,叉頭令起遍體火焰,滿阿
鼻城。鐵網、雨刀從毛孔入。化閻羅王大聲告敕:
『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
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汝不知恩,無有慚愧,受此苦惱,為樂不耶?』」

二十二.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節錄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節錄

- Page14 (S1-16 經典系列) -


世間父母極親愛 眾生慢心不尊重
欲令摧折我慢幢 是故出家為救護

二十三.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節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節錄
欲生彼國(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二十四. <分別經>節錄

《分別經》 節錄
(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時,亦更為人償債,奴婢、兒子、父母不
可稱數,皆有一時之緣,難可免脫,至今得道。現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緣,不由
償債。父母世世放捨,使我學道,累劫精進,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
不可不精進孝順,一墮失人種,累劫不復。

二十五. <中陰經>節錄

《中陰經》 節錄
(佛問彌勒:)「閻浮提兒生墮地,乃至三歲,母之懷抱,為飲幾乳?」彌勒答曰:
「飲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血分。」

二十六.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節錄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節錄

- Page15 (S1-16 經典系列) -


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
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

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
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
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
父母恩!

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
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
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沈香立諸房舍、百寶莊嚴床臥敷具、
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
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
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
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徵復速於彼。

慈父悲母長養恩 一切男女皆安樂
慈父恩高如山王 悲母恩深如大海
若我住世於一劫 說悲母恩不能盡
我今略說於少分 猶如蚊虻飲大海
《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咒經》 節錄
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
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

二十七. <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咒經>節錄

《最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咒經》 節錄
父母生養,劬勞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長養教誨,艱憂備盡,冀其成立,才
藝過人;又望出家,度脫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難報。

- Page16 (S1-16 經典系列) -


二十八. <大方等陀羅尼經>節錄

《大方等陀羅尼經》 節錄
(阿難白佛言:)﹁若有父母、妻子不放此人至於道場,當服何藥趣向道場?﹂佛
告阿難:「此人應父母前,燒種種香,長跪合掌,應作是言:『我今欲至道場,哀愍
聽許!』亦應種種諫曉,亦應隨宜說法,亦應三請。若不聽者,此人應於舍宅默自
思惟,誦此經典。」

二十九. <菩薩地持經>節錄

《菩薩地持經》 節錄
眾生知恩欲報德者,爾時菩薩勸令修善,不須世間財利酬報。報之大者,當供養父
母,乃至持戒。求報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薩報恩巧方便。

- Page17 (S1-16 經典系列) -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頌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
回向往生者○○○罪障消除 永離三塗 往生淨土
回向現世者○○○病苦消除 消災免難 身心安康 共證菩提

- Page18 (S1-16 經典系列) -


海濤法師的弘法悲願

海濤法師,現任各地佛陀教育中心負責人、中華護生協會理事長、生命
電視台台長、中華印經協會理事長及慈悲佛曲傳播協會理事長,多年來,法
師的弘法行腳遍及校園、監獄、軍隊、全省寺院以及一般社會團體,並遠至
海外弘法及朝聖旅遊。
以下一一介紹法師的弘法悲願以及所屬的弘法機構道場:

一、佛陀教育中心
1. 在台灣及海外各地成立佛陀教育中心,免費贈送經書、錄音(影)帶、
VCD 與大眾結緣,內設有佛教圖書館供人借閱經典,設有講堂,定期舉
辦佛學講座及推廣八關齋戒。
2. 成立法音傳播公司、出版部、錄音室,製作弘揚正法的多媒體節目、錄音
帶、VCD,透過現代化科技媒體,宣揚佛教的慈悲與智慧。
3. 定期至各機關團體、學校、監獄、軍隊舉辦勵志人生講座,並分送佛教書
籍、錄音帶、VCD 與大眾結緣,為社會注入清流,淨化人類心靈,促進
世界祥和。
4. 定期舉辦海外佛教聖地旅遊,藉由旅遊萬里行之便,讓信眾對佛法的了解
更加深入,並贈送各類佛書、錄音(影)帶到世界有華人的地方。

二、中華護生協會
基於佛陀教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眾生平等、慈悲相待」之理念,
並培養、喚起世人「萬物一體、慈悲大愛」之廓然心胸,在各地成立放生團
及放生保育地,藉由不同方式、地點,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護生、救
生活動,以教育化導世人學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只尊重愛惜自己生
命,也尊重愛惜別人生命,更要擴大心量尊重愛護一切大小生靈物命。
讓人與人間,人與一切萬物間,皆能互愛互助、共存共榮;彼此尊重包
容,和平快樂共處;進而締造出一個純真純善至美至慧的生命共同體,讓人
間變得更幸福,世界更安祥,地球更美好。

三、生命電視台
生命電視台以「保護一切眾生、傳播生命大愛」為辦台宗旨。
最終目的是為了將佛法教育結合現代、面向世界、貼近社會,宣導佛陀
慈悲本懷,教育社會大眾尊重生命以及珍惜一切生命。期盼透過聲光影音無
遠弗屆的傳播效應,來教育世間人學會尊重生命,傳遞「慈悲、戒殺、念佛、
放生、吃素、濟貧、佛學、教育、讀經、助念、佛曲、梵唄」等全方位的理
念,創造出一個完全清淨慈悲的公益電視台。
歡迎大家一起踴躍發心護持生命電視台,共同護持佛教節目的製作,讓
生命電視台成為我們的電視台!

四、中華印經協會
1. 結合有志之士,大量印贈各類佛教經典、佛教漫畫書、錄音帶及 VCD,
並致力翻譯各類經典,廣為流傳海內外,期使大眾閱讀經典,認識生命的
本質及意義,培養書香社會、關懷人文的胸懷。
2. 成立佛教讀書會、共修會,倡導讀誦經典、念佛等活動,藉由大眾共修之
力,積極推廣讀經與念佛之風氣。
3. 將一系列的佛陀教育叢書,贈與國內外各佛學機構、佛學院、機關團體、
學校、監獄、軍隊等。

五、慈悲佛曲傳播協會
為了讓佛法充滿人間,為了讓梵音傳播人間,慈悲佛曲傳播協會因此成
立。我們要在每個月推出一張乃至二張佛曲,免費傳播與大家結緣,請大家
來護持慈悲佛曲傳播協會,讓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音樂修習佛法。
各地佛陀教育中心通訊錄
台北市 台北縣 桃園 台中 彰化 嘉義

台北生命道場(生命電視協會) 桃園中心 彰化中心


電話:(02)2550-9900 電話:(03)334-5558 電話/傳真:(04)727-8980
地址:台北市民生西路300號2樓 傳真:(03)334-5596 地址:彰化市介壽北路158號
地址:桃園市春日路236號4樓
台北流通處 員林中心
電話:(02)2522-4049 桃園流通處 電話:(04)837-8206
傳真:(02)2522-4076 電話:(03)302-7589 傳真:(04)835-4748
地址:台北市松江路26巷5號1樓 地址:桃園市慈光街91巷12號 地址:彰化縣員林鎮三民東街411號

北投中心 中壢中心 和美中心


電話:(02)2892-7611 電話:(03)422-8806 電話/傳真:(04)757-4282
傳真:(02)2898-4163 傳真:(03)422-8798 地址:彰化縣和美鎮和線路20號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110之2號2樓 地址:中壢市環北路400號15樓之1
永靖中心
萬華中心 新竹中心 電話:(04)824-1670
電話:(02)2304-7669 電話:(03)535-5861 地址:彰化縣永靖鄉永安街41號
傳真:(02)2307-2820 傳真:(03)535-5863
地址:台北市萬大路486巷37弄90號1樓 地址:新竹市竹光路154號 溪湖中心
電話:(04)885-8799
基隆流通處 苗栗中心 地址:彰化縣溪湖鎮員鹿路四段836
電話:(02)22422-5553 電話:(037)265-376
地址:基隆市信義區壽山路17號 傳真:(037)991-554 田中中心
基隆市大佛襌院 地址:苗栗市上苗里站前1號9樓之4 電話:(04)874-5314
地址:彰化縣田中鎮中州路一段4號
新店講堂 漢口中心
電話:(02)2917-8855 電話:(04)2299-1377 南投中心
傳真:(02)2917-2345 傳真:(04)2299-1712 電話:(049)224-6373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中正路54巷28號3樓 地址:台中市北區漢口路三段189號6樓 傳真:(049)224-8424
地址:南投市信義街5巷31號
板橋中心 大里中心
電話:(02)8252-3580 電話:(04)2487-0698 草屯中心
傳真:(02)8252-3581 傳真:(04)2487-0697 電話:(049)231-5999
地址:台北縣板橋市吳鳳路50巷53弄3號 地址:台中縣大里市東明路277號 傳真:(049)231-6116
1樓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正興街70號
太平中心
鶯歌中心 電話:(04)2279-2270 虎尾中心
電話/傳真:(02)2678-8439 傳真:(04)2276-7443 電話:(05)636-5339
地址:台北縣鶯歌鎮信義街50號1樓 地址:台中縣太平市東村路45號 傳真:(05)636-1118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新生路36號
三重中心 清水中心
電話:(02)8985-6701 電話:(04)2623-9653 斗六中心
傳真:(02)8985-6703 傳真:(04)2623-9652 電話:(05)536-0827
地址:台北縣三重市自強路5段32號1樓 地址:台中縣清水鎮光華路39號 傳真:(05)536-0828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大智街43號
新莊中心 豐原中心
電話:(02)2904-0400 電話:(04)2527-3068 嘉義中心
傳真:(02)2904-0389 地址:台中縣豐原市大明路78號 電話:(05)216-6700
地址: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516之1號3樓 傳真:(05)216-8208
草湖中心 地址:嘉義市興業東路326號
永和流通處 電話:(04)2496-5556
電話:(02)2923-3788 傳真:(04)2496-5508 布袋中心
地址:台北縣永和市中山路一段90號 地址:台中縣大里市西湖路35號 電話:(05)347-1721
傳真:(05)347-6208
大甲中心
地址:嘉義縣布袋鎮太平路108號
電話:(04)2686-5028
地址:台中縣大甲鎮新政路180之3號 大林流通處
電話:(05)265-5666
傳真:(05)264-2682
地址:嘉義縣大林鎮忠孝路569巷13弄39號
台南 高雄 屏東 東部 東北部 海外地區
台南中心 屏東中心 菲律賓中心
電話:(06)236-4722 電話:(08)734-2929 電話:(632)715-1859.715-2090
傳真:(06)236-6094 傳真:(08)734-2727 地址:700PinaStreetSta.Mesa.
地址:台南市東門路一段336號2樓 地址:屏東市公園西路86號 Manila Philippines

林森中心 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心
新營中心 電話:(08)721-5779 (慧光精舍)
電話:(06)632-3571 地址:屏東市林森路1巷19號 電話:(603)9100-2623
傳真:(06)632-8790 地址:No,2Jln.Damai Indah12,
地址:台南縣新營市新進路223號 東港中心 Tmn. Damai Indah,
電話:(08)832-3727 Cheras 56000
大同中心 傳真:(08)832-1719 Selangor, M'sia.
電話:(06)215-5161 地址:屏東縣東港鎮延平路24號
傳真:(06)215-5110 馬來西亞新山中心
地址:台南市大同路一段70巷21號 東港流通處 (彌陀文化傳送)
電話:(08)835-3042 電話:(6012)772-7784
麻豆中心 地址:屏東縣東港鎮富漁三路103號 地址:No,10 Jalan Bakawali 23,
電話:(06)571-9119 Taman Johor Jaya, 81100
傳真:(06)572-5169 潮州中心 Johor Bahru, Johor,
地址:台南縣麻豆鎮安業里80-1號 電話:(08)780-8250 West Malaysia.
傳真:(08)788-6605
高雄講堂 地址:屏東縣潮州鎮光華路172號 古晉慈雲佛教正信會
電話:(07)281-3333 電話:60(82)257634
傳真:(07)281-3911 新園中心 地址:Lot7372, JaianSherip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二路472號14樓 電話:(08)868-6128 Masahor, 93250 Kuching,
傳真:(08)868-4958 Sarawak. Malaysia
北高雄中心 地址:屏東縣新園鄉興安路160號
電話:(07)312-5195 印尼泗水中心
傳真:(07)322-0088 九加中心 電話:62(031)734-5135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112號 電話:(08)739-6662 地址:JI.Raya Darmo Permai III
地址:屏東縣九加鄉九塊村九龍路152號 Plaza Segi Delapan blok C
左營中心 No.801-802
電話:(07)363-5723 恆春中心 SURABAYA-INDONESIA
傳真:(07)363-9116 電話:(089)888-0311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後昌路643巷19號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中山路180號 印尼北竿巴魯中心
台東中心 電話:62(761)22579
鼓山中心 電話:(089)345-826 地址:Teuku Umar.No37A.
電話:(07)521-6792 地址:台東市新生路648號 Pekanbaru 28141.
傳真:(07)531-4789 RIAU-INDONESIA.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正德路108號 花蓮中心
電話:(03)831-1673 印尼巴淡島慈海禪寺
路竹中心 傳真:(03)831-1672 電話:62(778)310159
電話:(07)607-3377 地址:花蓮市建國路160號 地址:Vihara Maitri Sagara
傳真:(07)607-3366 Tiban 3 Biok C II No.17
地址:高雄縣路竹鄉中正路189號 羅東中心 BATAM-RIAU.
電話:(03)958-0286
岡山中心 傳真:(03)958-3619 印尼雅加達中心
電話:(07)622-2555 地址: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三段541號 電話:62(21)66695336
傳真:(07)622-1666 地址:Pluit Sakti Raya No.67
地址:高雄縣岡山鎮公園東路8號 外島地區 Jakarta Utara-Indonesia

翁園流通處 澎湖中心 新加坡中心


電話:(07)783-1120 電話:(06)926-9181 電話:(65)6836-9088.6836-0966
傳真:(07)783-1755 傳真:(06)926-9182 地址:271 Bukit Timah Road
地址:高雄縣大寮鄉翁園村翁園路233號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36號 #01-06 Balmoral Plaza
Singapore 2597
生命電視台 金門中心
電話:(07)221-2323 電話/傳真:(082)312-321
傳真:(07)221-2313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162之1號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二路472號7樓之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