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127 ・

      史  学  月  刊             2008 年   第 5 期

・读史札记 ・

中华书局校点本新旧《唐书 ・地理志》勘误六则

宋  卿

  两《唐书》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唐朝历史的两部重 县 ,属茅州”。校勘记中这样记载 :“
‘丹徒’, 各本原作
要典籍 ,其中华书局校点本之《地理志》部分在记载福州 ‘丹阳’。据本卷下文及《寰宇记》
卷八九改 。

都督府和营州都督府所督诸羁縻州的州县设置时 ,有一 或在校勘记中罗列出各史籍记载后 ,表明自己的看
些词语 、
时间和州名出现脱 、
误现象 ,试勘误如下 : 法 。如《旧唐书》
卷 40《地理志》: 安州中都督府 “隋安陆
,
郡 。武德四年 , 平王世充 , 改为安州 , 领安陆 、
云梦 、

一  福州都督府 阳、
孝昌 、
吉阳 、
应山 、
京山 、
富水八县 。其年 , 于应山县
《旧唐书》
卷 40《地理志三》: 福州中都督府 “隋建安
, 置应州 , 领应山一县 。于孝昌县置  州 , 领孝昌一县 。
郡之闽县 。贞观初 ,置泉州 。景云二年 , 改为闽州 , 置都 以富水 、
京山二县属温州 。改应阳为应城县 。安州置总
督府 ,督闽 、
泉、建、
漳、湖五州 。开元十三年 , 改为福州 , 管 ,管  、
应二州 。七年州废 ,  、
应二州县属安州 。改
依旧都督府 , 仍置经略使 。二十二年 , 罢漳 、
湖二州 , 令 为大都督府 ,督安 、
申、阳、
温、复、
沔、光、
黄、蕲九州 。六
督福 、
建、泉、
汀四州 。旧属岭南道 ,天宝初 ,改属江南东 年 ,罢都督府 。七年 ,又置 ,督安 、
隋、温、
沔、复五州 。十
道”。我认为这里的“令督”
应为“今督”。 二年 ,罢都督府 。
”对于“六年 ,罢都督府”这条史料 ,作者
该条史料中提到 , 开元二十二年 , 罢漳 、
湖二州 , 令 在卷后《校勘记》中 , 这样记载 “
: 按上文已言武德七年 ,
督福 、
建、泉、
汀四州 ,也就是说开元二十二年 , 福州都督 此处不当又有六年 。且下文有七年 ……十二年 , 而武德
府督福 、
建、泉、
汀四州 ,其中福州原称闽州 ,开元十三年 无十二年 。
《合钞》卷六 ○
《地理志》
‘六年’上有‘贞观’
改为福州 ; 建州 , 武德四年置 ; 泉州 , 隋建安郡 , 又为泉 二字 ,当是 。

州 。此三州在都督府设置之始 , 即由其都督 , 开元二十 而关于“福州中都督府”的“令督”,校勘记中却是这
二年福州都督府督此三州毋庸置疑 。那么依此推理 ,则 样记载的 “
: 令督福建泉汀四州 《寰宇记》
, 卷一 ○○无
开元二十二年应该有汀州的设置 , 否则何言督之 ? 但是 ‘令’
字 《合钞》
, 卷六 ○
《地理志》
‘令’作‘今’。
”这里作者
两《唐书》
地理志却明确记载汀州设置于开元二十四年 。 既未据《合钞》
将正文的“令督”改为“今督”,也未在校勘
《旧唐书》
卷 40《地理志》“
: 汀州 ,下 ,开元二十四年 , 记中表明自己的明确看法 。
开福 、
抚二州山洞 ,置汀州 。天宝元年 , 改为临汀郡 。乾 由以上史料考证 ,很显然 “令督”
, 之“令”无法说通 ,
元元年 ,复为汀州 。天宝领县三 ,户四千六百八十 ,口一 此处应为“今督”“令”
, 乃为“今”之误写 。“今督”之前的
万三千七百二 。在京师东南六千一百七十三里 , 至东都 “二十二年 ,罢漳 、
湖二州”
之后应为句号 。
五千三百七十里 。
” 严耕望先生在考证《旧唐书 ・地理志》中涉及“今
《新唐书》
卷 41《地理志五》“
: 汀州临汀郡 ,下 。开元 督”
的都督府时 ( 严耕望《括地志序略都督府管州考》, 载氏著
二十四年开福 、
抚二州山洞置 ,治新罗 ,大历四年徙治白 ) ,仅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1991 年版 。

石 ,皆长汀县地 。土贡 : 蜡烛 。户四千六百八十 , 口万三 列出代州 、


营州 、
黔州 、
兰州 、
广州 、
桂州 、
安南都护府 7
千七百二 。县三 : 长汀 、
宁化 、
沙。” 条 ,漏掉了此条 。
此外 《新旧唐书合钞》
, 卷 60《地理志》
中此处的“令”
二  崇州 ( 北黎州)
作“今 。
”点校《旧唐书》的作者已经发现该条史料 , 但并
未引起足够重视 。考《旧唐书 ・地理志》作者“点校中文 《旧唐书》
卷 39《地理志二》“
: 营州上都督府 ……( 贞
字不主一本 ,择善而从 。
”《
( 旧唐书》
“出版说明”。本文所提 观) 三年 ,又督师 、
崇二州 。

《旧唐书》卷 39《地理志二》:
新旧《唐书》皆是指中华书局 1975 年校点本) 校勘记中说明各 崇州 “武德五年
, ,分饶乐郡都督府置崇州 、
鲜州 , 处奚可
种史籍的记载 ,分析考证 , 或纠正于原文 , 如卷 40《地理 汗部落 ,隶营州都督”。
三》: 润州上 “隋江都郡之延陵县
, 。武德三年 , 杜伏威归 《新唐书》
卷 43 下《地理志七下》: 崇州 “
, 武德五年
国 ,置润州于丹徒县 ,改隋延陵县为丹徒 ,移延陵还治故 析饶乐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 。贞观三年更名北黎州 ,治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28 ・

营州之废阳师镇 。八年复故名 。后与鲜州同侨治潞之 县 ,唐贞观十九年于营州界内置 ,处契丹乙失革部落 ,隶


古县城 。县一 : 昌黎 ……右初皆隶营州都督 , 李尽忠陷 营州都督 。万岁通天元年 , 迁于青州安置 。神龙初 , 还
营州 ,乃迁 ……崇 、
慎二州于淄 、
青之境 , ……神龙初乃 隶幽州都督 。

使北还 ,二年皆隶幽州都督府”。 综合以上史料 ,带州 ,以契丹乙失革部落置 , 隶营州
以上史料明确记载 , 崇州于武德五年置 , 隶营州都 都督府 ,其设置时间 ,史籍记载不一 《旧唐书》
, 《
、太平寰
督府 ; 贞观三年 , 更名为北黎州 , 依然隶于营州都督府 。 宇记》
记为贞观十九年 《新唐书》
, 记为贞观十年 , 然《旧
《旧唐书 ・地理志》
“营州都督府”条的记载有误 , 应是 唐书 ・地理志》
“营州都督府”条贞观十年 , 营州都督府
“营州上都督府 ……( 贞观) 三年 ,又督师 、
北黎二州 。
” 又督慎州 ,而未提及带州 ,显然 ,带州的设置时间非是贞
观十年 ,应是如《旧唐书》《
、太平寰宇记》所载 , 为贞观十
三  夷宾州
九年 《新唐书
, ・地理志》
“带州”条“贞观十年”处脱落
《新唐书》
卷 43 下《地理志七下》: 夷宾州 “
, 乾符中 “九”
字 ,应为“贞观十九年”。
以愁思岭部落置 。侨治良乡之古广阳城 。县一 : 来苏
……右初皆隶营州都督 ,李尽忠陷营州 ……( 乃迁 ) 夷宾 五  玄   州
州于徐州之境 , ……神龙初乃使北还 , 二年皆隶幽州都 《旧唐书》
卷 39《地理志二》: 玄州 “
, 隋开皇初置 , 处
督府”。
契丹李去闾部落”。
《旧唐书》
卷 39《地理志二》: 夷宾州 “
: 乾封中 , 于营
《旧唐书》
卷 199 下《契丹传》“
: ( 贞观 ) 二十二年 , 窟
州界内置 ,处 愁思岭部落 , 隶营州都督 。万岁通天
哥等部咸请内属 , 乃置松漠都督府 , 以窟哥为左领军将
二年 ,迁于徐州 。神龙初 , 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 。户
军兼松漠都督府 、
无极县男 ,赐姓李氏 。

一百三十 ,口六百四十八 。来苏 , 自徐州还寄于良乡县
《新唐书》
卷 43 下《地理志七下》: 玄州 “
, 贞观二十
之古广阳城 ,为县”。
年以纥主曲据部落置”。
《太平寰宇记》“
: 夷宾州 , 唐乾封中于营州界内置 ,
《新唐书》
卷 219《契丹传》“
: 帝伐高丽 , 悉发酋长与
处 愁思岭部落 , 隶营州都督 。万岁通天元年 , 迁于
奚首领从军 。帝还 ,过营州 ,尽召其长窟哥及老人 ,差赐
徐州 。神龙初 , 还隶幽州都督 。领县一 : 来苏 。寄治于
缯采 ,以窟哥为左武卫将军 。大酋辱纥主曲据又率众
良乡县之古广阳城 。

归 ,即其部为玄州 , 拜曲据刺史 , 隶营州都督府 。未几 ,
综合以上史料 , 关于夷宾州设置时间 《
, 旧唐书》、
窟哥举部内属 ,乃置松漠都督府 , 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
《太平寰宇记》
记载为乾封中 ( 666~668 年) 《新唐书》
, 记
诸军事 、
松漠都督 ,封无极男 ,赐氏李”。
载为乾符中 (874~879 年 ) , 但其后却记载“李尽忠陷营
《资治通鉴》
卷 199《唐纪十五》: 贞观二十二年 “
, 契
州 , ……( 乃迁) 夷宾州于徐州之境”。很显然 , 夷宾州的
丹辱纥主曲据帅众内附 ,以其地置玄州 , 以曲据为刺史 ,
设置应在李尽忠陷营州之前 , 据唐人所撰“大唐故右金
吾卫中郎将裴府君 ( 昭) 墓志铭并序 “
: 万岁通天二年秋 , 隶营州都督府”。

斩啜等陷营府 ,及于幽州”。(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 《旧唐书 ・地理志》载玄州置于隋开皇初 , 然据《隋


) 李尽忠陷营州在万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128 页 。 书 ・地理志》
记载 ,隋朝另有一个正州玄州 《隋书》
, 卷 30
岁通天二年 ( 697 年) ,因而《旧唐书》《
、太平寰宇记》的记 《地理志中》: 安乐郡 “
, 旧置安州 , 后周改为玄州 。开皇

载时间应该是准确的 ,即乾封中设置 , 而《新唐书 ・地理 十六年州徙 ,寻置檀州”, 安乐郡亦称玄州 , 因而隋初以


志》
“夷宾州”
条“乾符中”
应是“乾封中”。 契丹李去闾部落所置州是否为唐玄州之前身 ,不可考 。
唐代玄州的设置时间 《新唐书
, ・契丹传》记载 , 在
四  带   州 “帝伐高丽”班师回军途中路过营州之后及松漠都督府

《新唐书》
卷 43 下《地理志七下》: 带州 “
, 贞观十年 设置之前 ,据《册府元龟》卷 80《帝王部 ・庆赐第二》记

以乙失革部落置 。侨治昌平之清水店 。县一 : 孤竹”。 载 ,太宗在贞观十九年征高丽的回军途中路过营州 , 在


《旧唐书》
卷 39《地理志二》: 带州 “
, 贞观十九年 , 于 营州召见营州父老及契丹等首领 ; 另据《旧唐书 ・契丹
营州界内置 ,处契丹乙失革部落 , 隶营州都督 。万岁通 传》
载 ,松漠都督府设置于贞观二十二年 ,因而玄州设置
天元年 ,迁于青州安置 。神龙初 ,放还 ,隶幽州都督”。 时间应在贞观十九年 ———贞观二十二年之间 , 参之《新
《旧唐书》
卷 39《地理志二》: 营州上都督府 “
: 隋柳城 唐书 ・地理志》所载 , 则玄州设置的时间应是在贞观二
郡 。武德元年 , 改为营州总管府 , 领辽 、
燕二州 , 领柳城 十年 ( 648) ,处以内附的契丹辱纥主曲据部落 。
《资治通
一县 。七年 ,改为都督府 , 管营 、
辽二州 。贞观二年 , 又 鉴》
的记载错误 “
, 贞观二十二年”之“二”应是一衍字 。
督昌州 。三年 , 又督师 、
崇二州 。六 年 , 又 督 顺 州 。十 另外 《旧唐书
, ・契丹传》
“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
年 ,又督慎州 。今督七州”。 都督府 、
无极县男 , 赐姓李氏”中的“松漠都督府”应是
《太平寰宇记》
卷 71《河北道二十》“
: 带州 ,今治孤竹 “松漠都督”“府”
, 为一衍字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29 ・

载初年号只存一年 ,因而“载初中”
应是“载初元年”。
六  沃   州 基金项目 : 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研究项目 ( 项字
《旧唐书》
卷 39《地理志二》: 沃州 “
: 载初中 , 析昌州 第 12 号)
置 ,处契丹松漠部落 , 隶营州 。州陷契丹 , 乃迁于幽州 ,
隶幽州都督 。
” 收稿日期  2007 —08 —20
《新唐书》
卷 43 下《地理志七下》: 沃州 “
, 载初中析 作者宋卿 ,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讲师 , 专门史
昌州置 。万岁通天元年没于李尽忠 ,开元二年复置 。后 专业博士研究生 。
侨治蓟之南回城 。县一 : 滨海 。
” 【责任编辑  殷  铭】
两《唐书 ・地理志》
皆载沃州于载初中析昌州置 ,但

李觏《周礼》学述论

夏  微

  李觏是北宋杰出的平民思想家 ,他既是范仲淹所领 成独尊之势 ,故他所力主“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 ,谓


导的庆历新政的思想立论者 ,也是王安石所推行的熙宁 之《周礼》”《
( 周礼注疏》卷一 , 第 1 页 ) 的见解被普遍接受 ,
新法的思想先驱者 , 其提倡改革 、
谋功用世的思想对当 代表着官方意见 。宋代经学以变古求解放 ,宋人承袭何
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仅如此 ,李觏还博通儒家 休、
临硕 、
赵匡 、
陆淳之说 , 不但批驳郑《注》、
贾《疏》, 还
经典 ,他“善讲论六经 , 辩博明达 ,释然见圣人之旨”《
( 盱 大胆质疑《周礼》本经 。如欧阳修就从现实政治的角度
江外集》
卷一《范文正公二首》,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095 册 ,上海 出发 ,认为《周礼》
所载职官体系庞大 ,治费冗杂 , 又难行
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338 页) ,故“东南士人 ,推以为冠” 于世 ,其中虽有“周之大法”,但只是“不完之书”( 欧阳修 :

( 盱江外集》卷一《告词》,第 336 页) 。诸经之中 ,李觏“尤长 《诗本义》卷十四《豳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70 册 ,第 292 页) 。
于《礼》”《
(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建昌府重修李泰伯先生墓 与欧阳修的疑经之见大相径庭 , 李觏尊信《周礼》,
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517 册 , 第 607 页) , 而《周礼》最受其 他斥责何休 、
临硕曰 :“鄙儒俗士 , 各滞所见 , 林之学不
推重 。其《周礼》
学著述不仅包括《周礼致太平论》十卷 , 著 ,何说《公羊》诚不合礼 , 盗憎主人 , 夫何足怪 ?”《
( 全宋
还包括《礼论》、
《富国策》、
《安民策》、
《强兵策》、
《平土 文》卷九 ○一《周礼致太平论》, 巴蜀书社 1992 年版 , 第 425 页)
书》《
、常语》《
、明堂定制图序》等带有政论性 、
学术性的 认为他们对《周礼》的怀疑不过是狭隘之论 , 实不足信 。
文章 。李觏经常在这些文章中援引《周礼》并加以诠释 , 李觏赞同刘歆 、
郑玄的主张 , 认为《周礼》是周公兴致太
以阐述自己的思想 。
《周礼》既是李觏学术思想的经典 平之书 ,他说 “
: 觏窃观‘六典’之文 ,其用心至悉 , 如天焉
依据 ,也是其功利思想的理论源泉 , 可是学术界对李觏 有象者在 ,如地焉有形者载 。非古聪明睿智 ,谁能及此 ?
的研究多聚焦于他的功利思想 ,其《周礼》学迄今尚无专 其曰周公致太平者 ,信矣 。
”《
( 全宋文》
卷九 ○一《周礼致太平
文进行论述 ,这无异于知标而不知本 ,治末而未理其源 。 论》,第 425 页) 他从《周礼》文本的内容和思想入手 , 认为
有鉴于此 ,本文拟对李觏《周礼》学作一探讨 , 以期对李 《周礼》
“言其大则无事不包 , 言其小则庶事之一”《
( 全宋
觏的学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 文》卷八九八《礼论后语》,第 381 页) ,可谓文繁事富 , 体大思
精 ,非周公无人能及此 , 故相信《周礼》是周公所作治国
一  李觏对《周礼》
的基本认识
平天下的圣典 。
《周礼》是儒家诸经中发现最晚的一部 , 始见于西 因为李觏尊信《周礼》,所以他对《周礼》记载的制度
汉 ,就其书之真伪及成书时代问题 ,历代学者聚讼纷纭 。 十分推崇 ,他不仅驳斥学者对《周礼》所载制度的怀疑 ,
刘歆 、
郑玄推尊《周礼》, 认为“周公致太平之迹 , 迹具在 还在儒家典籍有关具体制度记载不一致时 ,坚定地维护
斯”《
( 周礼注疏》
卷首《序周礼废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周礼》
之说 。如李觏在《常语》中评论孟子所言诸侯封
版 ,第 8 页) ,而何休 、
临硕怀疑《周礼》, 斥其书为“六国阴 地疆域时 ,曰 “
: 世俗疑《周官》
‘五百里’, 以其大也 ,是亦
谋之书”“
、末世渎乱不验之书”《
( 周礼注疏》卷首《序周礼废 不思耳矣 。诸侯之于天子 , 非若敌国然也 。大国贡半 ,
兴》,第 9 页) 。由于郑玄的《周礼注》由汉迄唐久立学官 , 次国三之一 ,小国四之一 。诸侯有其地 , 天子食其税 ,譬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