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我们的传统游戏

我国馬來西亞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巫印三大民族,再
加上少数的土著民族,各族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种族文化,如宗
教、语言、教育、风俗习惯、节庆以及传统游戏等,促使我国成
为一个多元文化特色的国家。

1.0) 马来同胞的传统游戏

我国马来同胞的传统游戏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有马来
风筝、陀螺、皮影戏、藤球以及馬來播棋等。

1.1) 马来风筝(Wau)

马来风筝是一种传统风筝,在马来西亚东海岸的吉兰丹州
尤为盛行。过去的人们常在收割稻米后放风筝,普遍上巨大的风
筝不逊人的高度——长达 3.5 米。所有的马来传统风筝加上
‘响弓’都会发出声音,這‘弓’在风筝起飞時要架在风筝头部,
在空中持续发出‘wau wau’聲,就是马来传统风筝 Wau 的名字
由來。

马来风筝的种类
在东海岸上空飘扬的巨大风筝拥有各种精细复杂的样式,
形状大小也不一。其中,最常见的是月亮风筝,因其新月形而得
名。五彩缤纷的风筝上画满了当地的动植物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吉兰丹每年都举办一项重要的风筝竞赛,吸引来自各地的参赛者。

吉兰丹每年都举办国际风筝竞赛

风筝打斗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参加者努力将对手风筝
的绳索给割断,或将其从空中弄掉下来。风筝的绳索上黏上了玻
璃碎粉末,以便风筝拥有‚切割的能力‛。操纵风筝以及风向的
技巧是参赛者取胜的关键。
1.2) 马来陀螺(Gasing)

Gasing 是一种巨大的陀螺,由木和锡制成, 重达 5 公斤
(10 磅),大小像个盘子。这是一种流行于乡间的游戏, 尤其
是在东海岸登加楼和吉兰丹两州丰收的月份。

马来陀螺的种类

过去的人们常在收割稻田前玩陀螺,它需要力量、协调性
和高超的技巧。先将一条绳子绕在陀螺上,然后猛拉绳子,陀螺
便开始旋转。这时用一根中间开叉的木棍将陀螺挑起来,送到一
个带金属容器的矮桩上。如果拉绳动作熟练,陀螺可以一直旋转
2 个小时, 谁能让陀螺转得最久,谁就是胜利者。
抛陀螺比赛

1.3) 皮影戏(Wayang Kulit)

皮影戏是一种传统戏剧表演,它像木偶剧一样好玩,又像
影子戏一样令人琢磨不透,简单却又百看不厌。皮影戏的玩偶道
具是用水牛皮或奶牛皮制作。扁平的木偶先是精心刻制,然后手
工描画,过后撑在细细的竹竿上。每个木偶都是风格夸张的人形,
并被赋予独特的相貌,其手臂与牵线木偶一样,可以自由活动。
演出时玩偶置放在布幕后,而灯光则从玩偶后方打在布幕上,形
成所谓的‚皮影戏‛。

皮影戏一般是讲述古印度神话,说故事者一面手操玩偶,
一面配合着音乐叙述 Ramayana 的传说故事。整出统戏是由一位
故事者,即 TOK DALANG 一人导演,有時甚至可以指挥多达 45
个玩偶。
皮影戏的玩偶 – 国王与王后

TOK DALANG 手操玩偶


1.4) 藤球(Sepak Takraw )

藤球运动源于 15 世纪的苏丹国统治下的马六甲一带地区,
由马来西亚的‚sepak raga‛运动发展而来。当时,人们在劳动
之余,围成一圈,不用手和胳膊,用头顶球、用脚踢球,使之不
落地,传踢一个藤球(raga),使其在空中停留尽量多的时间。

藤球运动是我国很受欢迎的一种传统球类运动。它现在也
是东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以前的藤球是用竹条编成。现在
的藤球则多数用合成纤维制造。

用天然竹条编成的藤球 用合成纤维制造的藤球

藤球游戏进行时,参与的双方在一面球网两边把一个藤球
相互踢着。除了前臂和手,比赛者可以用身体任何部位, 包括
脚跟,脚底,腳背,臀部,肩膀和头來踢球和頂球,尽可能不让
球掉落地面。

现今的藤球有两种玩法:围成一圈(bulatan)或踢过网
(jaring)。最初的玩法是比赛者围成一圈,确保不让藤球落地。
现代玩法是场地中间设有球网,双方将球踢到另一方的半场。
运动员使用各种杂技式的动作来踢球

藤球也是东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1.5) 馬來播棋(Congkak)

馬來播棋是在 15 世纪由印度或阿拉伯商人通过马六甲引入
东南亚。它是一种数学游戏,深受女性的喜爱。古时候的道具很
简单, 在地上挖几个洞,再找一些罗望子种子。现在是用一块
椭圆形木块,上面有两排洞,每排各有 5 个、7 个或 9 个洞,
末端的洞叫做‚家‛。

馬來播棋是一种两人游戏,可以用贝壳、弹珠、小石子或
罗望子种子来玩。游戏的目的是比赛看谁可以先将七颗弹珠把洞
填满, 胜利者有赖于计算的本领。

馬來播棋深受小女孩的喜爱
各式各样馬來播棋

2.0) 华裔同胞的传统游戏

由于我国华人的祖先都是从中国移民过来的, 所以华裔同
胞的传统游戏都跟中国的传统游戏息息相关。我国华人的传统游
戏包括中国象棋、扯铃、跳房子、提灯笼、跳绳子等。

2.1)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
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
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
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经典产物,艺术价
值泛属于整个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个分枝。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
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
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
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
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
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中国象棋,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其本身更具有
文化特征和教育功能。象棋是极严密的逻辑思维,每动一子都可
能影响全盘局势和应变机会,充满了思维辩证哲学。

中国象棋
2.2)扯铃

扯铃又被称为空竹,古称胡敲、空钟、空筝,俗称嗡子、
响铃、转铃、老牛、闷葫芦、风葫芦、响葫芦、天雷公公等,属
于汉族民间传统玩具。在当时扯鈴属于杂耍表演,因此,许多人
都曾见识过这种奇妙的玩意。

在十八世纪时,扯铃穿传入英国,英国人接触扯铃后,将
扯铃冠上了‚两根棒子上的精灵‛的美称,而扯铃也被歐洲人命
名为‚Diabolo‛,並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很多华小都有扯铃协会, 用于推广这种传统游戏,
让这个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老师教导学生扯铃的技巧
我国举办国际扯铃竞赛

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以
竹或木制成,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轮内空心,轮上挖有四
五个小孔,孔内放置竹笛,两轮间有轴相连;单轮的空竹则形如
陀螺,一侧有轮。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空竹
游戏一般称为抖空竹,也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嗡子,江南又称
之为扯铃。不过,一般大都简称为‚空竹‛。

空竹
2.3)跳房子

跳房子,也叫跳飞机,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我
国华人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趣味性、娱乐性极强,曾深受
广大儿童的喜爱。有些儿童游乐场、公园和小学操场等都会有跳
房子的位置。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
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房子‛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

跳房子游戏的成本很低,不需要特殊的游戏材料,是一种
比较简单和廉价的游戏。玩的时候,只需要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
一个粉笔头或者比较硬一点的能在地面上画出痕迹的东西,还有
小瓦片或石块、砖块等。游戏开始前,先在地面上画出大小适中
的方格状或飞机状等形状的房子,区分出方格和半圆之间的轮廓。

跳房子是男女都适宜玩的有游戏
游戏的规则简单易懂、具有可变性;游戏开展的随机性较
大;游戏的设计也较科学,如单脚跳几格之后双脚跳,能够避免
游戏参与者因连续用单脚跳而失去平衡摔倒,且有助于促进双腿
的协调发展。

跳房子运动量不算大,却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锻炼平衡技巧。所以非常适合老少
同玩。

2.4)提灯笼

提灯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起源于 18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
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喜庆的象征。

琳琅满目的灯笼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
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
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
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灯笼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
来起着丰富劳动人民精神生活,反映美好愿望,美化节日环境的
作用。

每逢中秋节, 我国许多华团都会举办提灯笼活动,借此机
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的交往与交流,使国家持续繁荣稳定。

提灯笼游行
3.0) 印裔同胞的传统游戏

我国印裔同胞和华裔同胞一样, 祖先都是从外地移民过来
的, 所以印裔同胞的传统游戏都跟他们祖国传统游戏息息相关。
我国印裔的传统游戏包括蛇梯棋、抛海芒果、Thayam/ Chukkini
棋盘游戏、丢手帕等。

3.1)蛇梯棋(Snakes and Ladders)

蛇梯棋,又被称为蛇与梯子、蛇梯棋,游戏源自古印度,
它的棋盘绘有多条长短不一的蛇和梯子,看起来有点可怕,但却
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游戏。

蛇梯棋
蛇梯棋的游戏很简单,胜负单纯靠运气,常会见到火大的
孩子 , 嘴里说着:我不玩了。但下一盘开始,又见到他们来抢
骰子。蛇与梯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计算骰子点数和学习上下左
右空间概念;多人共同游戏,可以培养孩子轮流和守秩序的好习
惯和培养孩子挫折容忍度,因为无论成人或小孩遭蛇吻时,尤其
是在终点附近,都会不高兴的,而这就是要训练的地方。同时培
养小孩子的耐力和做事的持久性。

3.2)抛海芒果(Pandu Atta)

抛海芒果是印度泰卢固社群男生爱玩的‚丢了逃‛体能游
戏。游戏中,两队人马把球或海芒果互相抛掷,成功把球或海芒
果击中每位对手的队伍就是胜者。 ‚Atta‛意为海芒果。

小孩玩 Pandu Atta, 乐在其中。


3.3)Thayam/ Chukkini 棋盘游戏

Thayam 棋盘游戏是一个使用一对印度骰子和种子,可供数
人一起玩的古印度策略游戏,源自兴都族群。游戏在一块方形面
板上进行,玩家以抛骰子决定走向路径,到达终点的玩家即完成
游戏。游戏途中,玩者可把对手的种子淘汰消灭。

Chukkini 棋盘游戏的玩法技巧和 Thayam 大同小异,虽也属


印裔童玩,但来自马拉雅利族(Malayali),两者不同之处,在
于骰子的形状和使用。

Chukkini 棋盘游戏
3.4)丢手帕( Kola Kolaya Mundhirikai)

丢手帕是印度社群的吟唱游戏。游戏中会选出一头‚狐
狸‛,负责在围成圆圈的参与者中,在其中一人身后抛下手帕。
游戏进行时吟唱民谣,‚Kola Kolaya Mundhirikai‛就是这游
戏特定吟唱的民谣的首句歌词,意思是‚很多串葡萄……。‛。

印裔小孩围在一起玩丢手帕游戏

4.0) 其他种族的传统游戏

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的传统游戏。例如踢彩盒、英
雄荡秋千等。
4.1)踢彩盒(Sepak Manggis)

踢彩盒是沙巴州巴瑶族(Bajau)和依拉农族(Iranun)男
子的一种户外游戏。参赛者面对面围成一圈,目标是击打 10 米
高杆上挂着的山竹花车。获胜者将赢得花车中装着的奖金、礼物
或食物。这种游戏除了在节庆上制造热闹气氛,也能促进友谊。

踢彩盒游戏

4.2)英雄荡秋千(Permainan Tibau)

砂拉越州马兰诺族群在收获季节过后, 就会庆祝一年一度
的祭海节(Pesta Kaul)。马兰诺人的祭海节有一些禁忌,例如
祭海仪式开始后,渔民不可出海长达三天之久,以免发生不幸。
据说,一些而祭海节的第三天,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游戏。
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莫过于‚英雄荡秋千‛了。

英雄荡秋千(Tibow)是一种挑战勇气的传统游戏,也是马兰
诺男人以此向心仪的女生展现自己的实力。整个秋千以竹竿、棕
榈树干或硬木搭建。 攀爬架有很多层,形状像金字塔。一般高
达八至十米的秋千架斜斜地竖立在平地上。秋千架上系着藤制的
绳子,供人去悬挂摆荡。秋千的两个部分都必须搭建得十分稳固,
以策安全。游戏者一个接一个地跳上秋千捉住绳子,直到秋千停
止摆动为止。

据说,最早期的英雄荡秋千是一边进行一边朗诵班顿
(Pantun),内容主要是向心仪女生表示爱意的诗词。另一方面,
英勇的男人在荡秋千展现实力时,其实也有被群众里的女生看上
而被女生家人提亲的可能性。因此,早期的英雄荡秋千被马兰诺
人视为可以促成美好姻缘的好机会。

英雄荡秋千是祭海节节目系列中最受曙目的传统游戏
传统游戏除了可以让人们空闲时消遣, 也有助于加强各族
之间的团结,促进彼此的合作,展现个人的创意和提高耐性。除
此之外, 传统游戏也可以促使我们勤于思考以及容易融入朋友
圈子与社会。我们应该推广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游戏,让这个
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六维班
组员 : 陈维庭
: 黄慧琪
: 陈悦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