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

解剖學 Anatomy

M58 & CM50 #骨骼肌肉系統


9
顱腔&腦部血液供應 Cranial cavity and Blood supply of brain

上課時間 2017/11/13
時間流
授課教師 蔡孟宏老師

系級 姓名 學號
動腦時間~~
顱腔 cranial cavity .............................................................................................. 2

A. 腦膜 Cranial meninges ....................................................................................... 2


B. 硬腦膜 Dura mater ........................................................................................ 3
C. 蜘蛛膜 arachnoid mater 及軟腦膜 pia mater ........................................ 10
D. 腦 Brain ............................................................................................................ 12
E. 腦室系統 Ventricular system ............................................................................ 13

腦部血液供應 Blood supply of brain ................................................................ 16


A. 動脈 .................................................................................................................... 16
B. 靜脈 ................................................................................................................... 21

孟宏的 REVIEW........................................................................................................ 25

國考題集錦 ................................................................................................................... 26

哆啦 A 夢的百寶袋 .................................................................................................... 27
製作組別:醫學系第九組
組長:陳易暘
組頭:賴東志
學藝:劉沅鑫

1
顱腔 cranial cavity 編輯:立諭

A. 腦膜(Cranial meninges)
一、基本功能:
1. 為一種緻密結締組織,可以保護頭腦。
2. 提供空間讓動脈、靜脈、靜脈竇行走。
3. 在蜘蛛膜下腔(subarahnoid space)有腦脊液(CSF),可以提供防震。
二、分三層及三個空間
頭骨(skull)
硬膜上空間
為一潛在空間,正常情況不會出現。
(Epidural space/Extradural space)
脊髓的 Epidural space 有脂肪及靜脈叢(vertebral venous plexuses)
硬腦膜 (Dura mater)
硬膜下空間(Subdural space) 為一潛在空間,正常情況不會出現。
蜘蛛膜(Arachnoid mater)
具有蛛網膜絨毛(arachnoid villi),絨毛上有蛛網膜顆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
這些顆粒滲入硬腦膜靜脈竇內,常見於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
將 CSF 回收至靜脈系統。
蜘蛛膜下腔(subarahnoid space) 為一實在空間,平常即存在,有 CSF 充填在內。
軟腦膜(Pia mater)
緊密貼合於腦,在柔腦膜(leptomeninges)中可視為臟層(visceral layer)
註:若潛在空間出現表示處於病理情形,可能有出血堆積,產生血腫(Hematoma)。

三、血腫 Hematoma:分成兩種
1. 硬腦膜上血腫 Epidural hematoma:主要是因為動脈出血,因此會快速壓迫
腦組織而致命。
2.硬腦膜下血腫 Subdural hematoma:主要是因為靜脈出血,因此出血會較
為緩慢,短時間內沒變化。
【師說】因為血腫不一定很快,所以如果腦震盪的話,即使當下檢查沒問題,
但還是會跟你說回去觀察 2,3 天,因為怕會是靜脈出血,當下檢查不出來,但
不代表沒事。

2
B. 硬腦膜 (Dura mater )
一、結構:
1. 硬腦膜可細分成兩層結構
(1) 外層的骨膜層(periosteal layer):附著於頭骨,但頂部的附著比較鬆,
是容易產生淤血的位置。
(2) 內層的腦膜層(meningeal layer):緊貼著蜘蛛膜。
2. 靜脈竇:硬腦膜在大部分區域,骨膜層與腦膜層癒合成獨立的一層,但在
某些地方會裂開,形成空腔,充滿內皮細胞,形成一種特殊顱內靜脈管道,
稱靜脈竇 (dural venous sinus),負責收集輸送顱內靜脈血。

3. 當腦膜往下延伸至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之後,硬腦膜兩層構造會分
離,骨膜層(periosteal layer)在枕骨大孔及其他孔洞處和頭骨外面的骨膜
(periostenum)相連續,腦膜層(meningeal layer)通過枕骨大孔後和脊髓硬脊
膜(spinal dura mater)相連,也就是只有單層的硬腦膜會進入脊髓腔包覆脊
髓。
Ps:雖然英文在腦膜跟脊髓膜所用的是同一單字,但中譯為體現其不同將之
分為硬腦膜(兩層)和硬脊髓膜(只有單層,meningeal layer)。

3
二、硬腦膜隔板(Dural partitions)
簡介
由內層的腦膜層(meningeal layer of dura mater)向下
凹陷,不僅可將顱腔作分隔,也有支撐的作用。可
分為大腦鐮、小腦鐮、小腦天幕、鞍隔。
1. 大腦鐮 (Cerebral falx)
(1) 為一個半月型(crescent-shaped)的結構,隔開
左、右兩半球,在左、右腦半球間由顱頂硬腦膜向下延伸。
(2) 大腦鐮前方附著於篩骨雞冠(Crista galli)和額骨的額嵴(frontal crest),延
伸至後方附著於小腦天幕(Cerebellar tentorium),後側同時也附著於枕內
隆凸(int. occipital protuberance)。
(3) 隔板頂端的血管為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底部為下矢狀竇
(inferior sagittal sinus),皆是腦回收血液處。
【師說】大腦鐮之於小腦天幕就像一片半月型結構坐在一片椅子上。

4
2. 小腦鐮(Cerebellar falx)
(1) 小鐮刀狀(small sickle-shaped)結構,隔開兩小腦半球,為後顱窩中線處
小小的硬腦膜突起。
(2) 小腦鐮上方附著於小腦天幕(Cerebellar tentorium),延伸至後方附著於枕
骨之枕內嵴( Internal occipital crest)。
(3) 包含後緣的枕竇(occipital sinus),於小腦鐮前端。

3. 小腦天幕(Cerebellar tentorium)
(1) 為橫走型的半月狀結構,支撐著枕葉並覆蓋於小腦之上,將小腦與大腦
後半球分開。
(2) 前端附著於蝶骨鞍部的前後床突(anterior & posterior clinoid process) ,
向後附著於枕內隆凸(In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左右兩側的橫竇溝
(Groove for transverse sinus) 。
(3) 補充:直竇(straight sinus)走在小腦天幕上面,是由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與大腦靜脈(great cerebral vein/vein of Galen)匯合而成。
(4) 補充:小腦天幕的前緣和內緣為游離緣,在中線處形成一卵圓形的開口,
稱為天幕切跡(Tentorial notch),中腦由此通過。

5
Straight sinus

Tenorial
notch

4. 鞍隔(Sellar diaphragm)
(1) 為圓形疊(circular fold)摺疊的腦膜。
【師說】可以想像腦下腺躺在一個床上,叫做 sella turcica,鞍隔就像蚊
帳附著在 4 個柱子上,也就是前、後床突(ant./post/ clinoid process)。
(2) 鞍隔在蝶骨蝶鞍(sella turcica)上並覆蓋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分隔腦
下垂體與腦。
(3) 中間有一個開口,為腦下垂體的漏斗(infundibulum)通過處,將腦下垂
體連於腦基部(腦下垂體藉由 infundibulum 與下視丘連接),另外還有
伴隨的血管通過。

6
Sella Diaphram
infundibulum

三、硬腦膜的神經分布(innervation of the dura mater) 編輯:奕彣


1. 硬腦膜的神經都是感覺支,都是用來傳遞一般感覺。
2. 主要有兩個分布
(1) 小腦天幕以上(前、中顱窩底部及後顱窩頂部):由三叉神經支配,大
致上由前顱窩到後顱窩是 V1-3 支配。
(A) 篩前神經(anterior ethmoidal n.)為 V1 的分支,支配前顱窩底和大腦
鐮前部。
(B) 中顱窩內側由 V2 來支配,外側則是由 V3 來支配。
(C) 後顱窩頂部由 V3 支配,但小腦天幕例外,是由 V1 支配。
Ps.此乃因 V1 由上眶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進入腦後,馬上發出
一迴返支 Tentorial n.(recurrent meningeal branch of ophthalmic nerve),
故後面靠近後顱窩處反而是由 V1 所支配。
(2) 後顱窩底部、枕骨大孔兩側:頸神經叢頸支支配(C2、C3)
(3) 補充:篩前動脈通過前、後篩孔,V2 通過圓孔,V3 通過卵圓孔與棘孔,
頸神經叢分別隨 XII 與 X 通過舌下神經孔與頸靜脈孔。

7
四、硬腦膜的血管供應 Blood supply of the dura
1. 前腦膜動脈(Anterior meningeal artery)
(1) 來源:內頸動脈(Internal carotid artery) → 眼動脈(Opthalmic artery) →篩
動脈(Ethmoidal artery) →前腦膜動脈(Anterior meningeal)
支配前顱底。
2. 中腦膜動脈(Middle meningeal artery)
(1) 外頸動脈(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上頷動脈( Maxillary artery)第一段
→經顳下窩→中腦膜動脈(Middle meningeal artery) 。
(2) 是供應硬腦膜最大的動脈,經棘孔(Foramen spinosum) 進入顱內,主
要支配顱頂。
【比較】從上頷動脈尚有分支(也是在第一段分出):副腦膜動脈(accessory
meningeal artery),與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不同,是從卵圓孔(Foramen
ovale)進去(這條動脈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
3. 後腦膜動脈(Posterior meningeal artery)
(1) 外頸動脈(External carotid artery) →咽升動脈(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 →後腦膜動脈(Posterior meningeal artery)
(2) 補充:穿過頸靜脈孔(Jugular foramen) &舌下神經孔(Hypoglossal canal)

8
4. 其他腦膜動脈分支(Other Meningeal branch)
(1) 枕動脈(occipital artery)的腦膜支經由頸靜脈孔(jugular foramen)和乳突
孔(mastoid foramen)進入後顱窩。
(2) 來自椎動脈(vertebral artery)的腦膜支經由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進
入後顱窩。
【師說】硬腦膜的血液供應最大、最重要的是中腦膜動脈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與其分支副腦膜動脈(accessory meningeal artery),其他參考就好。

9
C. 蜘蛛膜 arachnoid mater 及軟腦膜 pia mater
一、 結構介紹(建議搭配彩圖)

1. 蜘蛛膜由細緻且呈透明狀的薄膜構成。
2. 蜘蛛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裡會有腦脊髓液(CSF)。蜘蛛膜下腔可分隔
蜘蛛膜和軟腦膜(pia mater)。
3. 蜘蛛膜上有蜘蛛絨毛(arachnoid villi),其頂端有蜘蛛膜顆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凸進硬腦膜的靜脈竇(venous sinuses)。
4. 軟腦膜(pia mater) (上圖紅色線的部分)貼在腦表面上,不可分離。
5. 蛛網膜下池(subarachnoid cisterns):蜘蛛膜下腔在某些位置會形成膨大區,
其中含有血管和腦脊髓液。其中又可以細分為幾個部分:
(1) 小腦延髓池(Cisterna magna=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最大的蛛網膜
下池可以分成 post.和 lat.。它位於小腦和延腦之間。它通過正中裂
(median aperture)從第四腦室接受 CSF。其中有椎動脈和小腦後下動
脈通過(post. inf. cerebellar a.)
補充成年人抽取 CSF 都從脊髓進行穿刺。不過在剛出生的嬰幼兒,因
為他們的 post. 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 較大比較好穿刺,所以醫生
有時候會考慮從這個地方進行穿刺。
(2) 四方池(Quadrigeminal cistern=superior cistern):位於中腦背側。其中有
大腦大靜脈(great cerebral v.)以及松果腺(Pineal gland)。
(以下老師沒有特別提及,所以只提供中文翻譯給大家參考)
(3) 橋小腦池(Pontocerebellar cistern):位於橋腦前方。
(4) 腳間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位於視床下方。
(5) 視交叉池(Chiasmatic cistern):視交叉上核前下方。

10
二、柔軟膜(Pia –Arachnoid=leptomeninges) 編輯:韋媛
師說:有學者認為此構造很類似體內臟器的雙層漿膜,例如:心包膜、肺膜、腹膜等。
1. Arachnoid mater 蛛網膜(類似壁層):往靜脈竇(venous sinuses)突出形成蜘蛛
絨毛(arachnoid villi),在頂端會有蛛網膜顆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的特殊
構造。
2. Pia mater 軟脊膜(類似臟層):緊貼
在大腦上面,不可分離。
3. 蛛網膜和軟脊膜在許多臨床文獻
和報告中被合稱為 Pia-Arachnoid,
或稱「leptomeninges」。
4. 在壁層和臟層之間的漿液為 CSF。

11
D. 腦 Brain
師說:在現階段先從外觀觀察腦就好,內部核區的結構到下學期的神經解剖學再學!
一、腦的外觀:有很多的裂縫或者凹陷,而裂縫具有深淺之分。

二、裂(Fissure):較深而大
1. 縱裂(longitudinal fissure):位於腦的正中央,把大腦分成左右半球(即大腦鐮
的位置) 。
2. 橫裂(transverese fissure):位於大腦和小腦之間(即小腦天幕的位置)。

三、溝(Sulcus):較淺而小,將大腦表面壓成一條一條迴帶型結構-腦迴(gyrus),為
高等哺乳類特有。有三條比較重要的溝(建議搭配彩圖)
1. 中央溝(central sulcus):把大腦分成前後兩部份,前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
為運動區),後部分為頂葉(Parietal lobe,為感覺區)。
2. 側溝(lateral sulcus):中央溝下方,上是額、頂葉與下是顳葉(temporal robe)
3. 頂枕溝(parieto-occipital sulcus):分頂葉與枕葉(occipital lobe)。在腦的內側
面,由外面看不到,剝開腦在內面才看得到。
(補充)由腦的內部圖可見在大腦的下方有一相連左右腦的構造,稱作胼胝體
(corpus callosum),由具有髓鞘的神經纖維所構成,所以外觀呈現白白的。

12
E. 腦室系統 Ventricular system

一、腦並非實心,打開後會看到空腔,通稱腦室系統(ventricular system)。空腔裡充
滿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
二、腦室系統分布在腦中不同的區域,以區域的不同分類如下:
1. 外側腦室(lateral ventricles):位於大腦左右半球內,為月形構造,亦稱作第
一第二腦室(first and second ventricles)。
2. 第三腦室(third ventricle):位於間腦。

13
3. 第四腦室(fourth ventricle):即橋腦、延腦、小腦之間的空間,向下延伸會連
接到脊髓的中央管。
4. 大腦導水管(mesencephalic aqueduct/cerebral aqueduct):位於中腦,把第三與
第四腦室接起來的水管狀導管,有腦脊髓液充填其中。若不小心損傷此構
造,CSF 無法正常循環,導致腦室開始脹大,即臨床上所稱的水腦症
(Hydrocephalus)。
5. 中央管(central canal):脊髓的中央管。因為也含 CSF,所以也算腦室系統。

三、CSF 的循環 編輯:郁萱


1. CSF 是由脈絡叢(choroid plexus)過濾血液所形成。脈絡叢是腦室系統一種血
管特化的構造,第一至第四腦室皆有,存在於腦室上皮,由軟腦膜的血管
皺壁和表面覆蓋的立方上皮細胞組成
2. 接下來以脈絡叢為起點介紹 CSF 如何在腦室系統進行循環
(1) CSF 從脈絡叢流到外側腦室
(2) 外側腦室通過下面的室間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走到第三腦室
(3) 加入第三腦室的脈絡叢分泌的 CSF
(4) 通過大腦導水管走到第四腦室
(5) 到第四腦室也會加入當地的 CSF。接著 CSF 有兩種走法:
(A) 再往下走成為脊髓中央管內的 CSF,一路走到脊髓尾端進入蛛網膜
下腔,在往上回到腦頂端
(B) 往兩側通過內側孔(median aperture)和外側孔(lateral aperture)走到
蜘蛛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往上填充到腦頂端
(6) 兩種路徑回到腦頂端後皆被蜘蛛膜顆粒(villi, arachnoid granulation)送回
到靜脈竇,回到體循環

14
3. 蜘蛛膜顆粒:
為一個腦頂端的特化結構,
突起到靜脈竇把 CSF 送回到
靜脈竇完成 CSF 循環。
圖中以上矢狀竇解釋。蜘蛛
膜顆粒會突起嵌入硬腦膜的
靜脈竇中,將 CSF 送回。

15
腦部血液供應 Blood supply of the brain
前言:這學期只介紹兩條最主要的血管(內頸動脈、椎動脈),至於其他進入腦的
小分支,有一部份會在神解教完腦的詳細構造以後才會教。
A. 動脈
一、內頸動脈(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供應腦的前、中段

1. 路徑
(1) 總 頸動脈在 C3-C6 處
(因人而異)會形成內
頸/外頸動脈兩大分支。
其中外頸動脈會支配顏
面部,而內頸動脈支配
腦部。又內頸動脈在頸
部沒有分支,經由顳骨
的頸動脈孔穿入顱內。
(2) 在解剖學上,將內頸動脈的路徑依位置不同分為 4 大區:
(A) 頸段(cervical part):發出後沿著頸部一路往上走(在此區無分支)。
(B) 岩段(petrous part):過了頸動脈管(carotid canal)以後進入顱腔,走
在顳骨裡面,接著在破裂孔(foramen lacerum)旁邊向前轉個彎進入
海綿竇(cavernous sinus)。
 特別體醒:破裂孔為骨學限定的構造,在活體或大體老師中會被結
締組織填充,觀察不到孔洞。
(C) 海綿段(cavernous part):沿著垂體窩(hypophysial fossa)旁的海綿竇
(carvernous sinus) 向 前 走 之 後 會 再 往 上 轉 彎 , 其 中 經 過 前 床 突
(anterior clinoid process)時會發出眼動脈(ophthalmic artery),之後
又向後轉進入大腦。詳見下頁
(D) 腦段(cerebral part):進入大腦後會分成前/中大腦動脈,兩側的前
大腦動脈之間還有交通支。
(3) 在臨床上分成 C1-C7 共 7 段(以後再學)。

16
後面觀
 圖中間圓圓的地方是垂體窩,
座落在蝶鞍(sella turcica)上,兩
側有前/後床突。整個來看叫蝶
骨體(body of sphenoid bone)。
 海綿竇位於蝶鞍兩側,而內頸
動脈(旁邊那條彎曲的線)會
走在裡面,最後經過前床突往
上進入腦部。
側面觀,把上圖轉九十度
 內頸動脈經過前床突下緣時會
發出一條分支,稱為眼動脈,
會穿過視神經管(optic canal)去
到眼眶。之後內頸動脈又往後
上方轉,進入大腦。
 如下面兩張圖所示,當我們在
臨床上要看 cross-section 時,會
因為切面不同而有不同結果
(想像從左圖中間剖一刀)。

在視交叉之前的切面 在視交叉之後的切面
有四個洞 只有兩個洞

17
2. 分支
(1) 眼動脈(ophthalmic a.):和視神經(optic n.)一起經過視神經管(optic
canal)進入眼眶中。
※見下圖(腦的下面觀,請把 ICA 開口從上頁中間那張圖接過來)
(2) 中大腦動脈(middle cerebral a.):供應大腦中段血液。
(3) 前大腦動脈(anterior cerebral a.):供應大腦前段血液。在視交叉(optic
chiasma)前,左、右前大腦動脈會藉前交通支(anterior communicating
branch)形成吻合。

18
【圖表整理】內頸動脈的路徑(參考,有興趣的自己看)

二、椎動脈(vertebral artery) :後半大腦與小腦血液供應


1. 路徑
(1) 為鎖骨下動脈(subclavian a.)第一段的分支,發出後會沿著頸椎的橫突孔
(transverse foramen)上行,由 C1 穿出(椎動脈溝!)經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進入顱腔,再貼附著延腦繼續上行。
(2) 接著左、右兩側的椎動脈在橋腦(pons)和延腦(medulla oblongata)交接處
合併成一條基底動脈(basilar a.)。
(3) 最 後 基 底 動 脈 走 到 中 腦 時 又 分 成 左 、 右 兩 條 後 大 腦 動 脈 (posterior
cerebral a.),會以後交通支(posterior communicating branch)和內頸動脈
互通有無。
2. 分支 ※注意:到底是由合併前的椎動脈、還是合併後的基底動脈所發出?
後下小腦動脈(PICA) 供應小腦後下半段,在臨床上非常重
來自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 要。
椎動脈
前脊髓動脈(anterior spinal a.) 支配脊髓前部
前下小腦動脈 匯合成基底動脈後馬上分出;供應小
來自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 腦前下半部。
基底 上小腦動脈(superior cerebellar a.) 供應小腦上半部
動脈 由基底動脈最末端分出,供應後半段
後大腦動脈(posterior cerebral a.)
大腦。有後交通支和內頸動脈會合。

19
三、動脈環(arterial circle)
1. 藉由前交通枝和後交通枝的連結,會使內頸動脈與椎動脈兩大系統的動脈
分支形成循環,稱為威氏環(Willis circle)。
2. 大約位在腦幹的地方:因為腦幹是生命中樞,血液供應十分重要,所以此
動脈環可以讓腦幹免於缺血的風險。
3. 其組成動脈有五條:下圖標號 1-5,前後大腦動脈加上前後交通支,以及中
間的內頸動脈。注意中腦動脈並不是其中之一。

Groove for
vertebral a.

C1 後弓

椎動脈穿過 C6 到 C1
的橫突孔,最後經過
C1 後弓的椎動脈溝轉
向進入枕骨大孔

20
B. 靜脈 編輯:璟鋒
一、觀念:基本上大腦的血液都是由伴隨動脈的同名靜脈回收,再匯入硬腦膜靜脈
竇(dural venous sinus),接著經由內頸靜脈回到體循環之中。

PS:海綿竇(Cavernous sinus)有三條回收的血管可以走,分別是 Superior petrosal sinus、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和 Pterygoid venous sinus,前兩者最後還是會匯入內頸靜脈,
但由海綿竇流入 Pterygoid venous sinus 的血液最後會再經由 Maxillary v.回到體循環,
所以也並非所有大腦血液都是靠內頸靜脈來送回體循環
(海綿竇的內容在後面)

21
二、硬腦膜靜脈竇(dural venous sinus)

組成:六組成對、四條不成對。老師只挑一些重要的來講:
(1) 上矢狀竇(superior sagittal sinus):最大。起於雞冠(crista galli),沿大腦
鐮(cerebral falx)上緣,向後走在顱頂的上矢狀竇溝(groove for superior
sagittal sinus)裡,沿途回收大腦頂端與內側面之靜脈血液後注入匯竇。
(2) 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大腦鐮下緣也有,不過比前者小。回
收大腦半球內面血液,先和大腦大靜脈(great cerebral v./vein of Galen)
匯合,再注入直竇。
(3) 直竇(straight sinus):位於大腦鐮和小腦天幕(tentorium cerebelli)的交
接處,收集前者與大大腦靜脈的血液後注入匯竇。
(4) 枕竇(occipital sinus)(見下頁上圖):最小。位於小腦鐮(falx cerebelli)
游離緣,收集小腦表面部分血液後注入匯竇
(5) 匯竇(confluence of sinuses):位於內枕隆凸(int. occipital protuberance),
收集來自上矢狀竇、直竇和枕竇的血液,再送入兩側的橫竇。
------以上為不成對,以下為成對------
(6) 橫竇(transverse sinus)、乙狀竇(sigmoid sinus):位於小腦天幕邊緣,接
收來自匯竇的血液後,沿著枕骨的橫竇溝(groove for transverse sinus)走
到顳骨岩部,在岩部的尖端處向下轉彎至後顱窩底部,此段 S 字形即稱
為乙狀竇;最後穿過頸靜脈孔(jugular foramen)之後半(※前半是給神
經走的)往下注入內頸靜脈,回到體循環。

22
23
(7) 海綿竇(cavernous sinus):位在蝶鞍(sella turcica)兩側
(A) 回收前方眼靜脈(sup./inf. ophthalmic v.)與側邊中大腦靜脈(middle
cerebral v.)的血液後:
(a) 往後注入橫竇
(b) 往後注入由下岩竇再到乙狀竇/內頸靜脈上球
(c) 直接往下注入顳下窩之翼靜脈叢(pterygoid venous plexus)。
(B) 如下圖,海綿竇包含許多神經與血管:
(a) 位於中央:內頸動脈穿過頸動脈孔後立刻進入海綿竇,其上攀
附有交感神經叢(由上頸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神經),一旁還有
CN VI 外旋神經(abducent nerve)。
(b) 位於管壁:由上而下有 CN III 動眼神經、CN IV 滑車神經、CN
V1 眼神經、CNV2 上頷神經。3、4、5-1、5-2
(C) 若顏面部(危險三角)受到感染且透過位於眼靜脈進入到海綿竇,
會使顱外的感染變成顱內腦膜的感染;而感染傷害到外旋神經或海
綿竇側壁上其他和眼睛相關的神經,便可能造成眼睛病變。
(8) (在講義上但老師沒講)上/下岩竇(sup./inf. petrosal sinus):走在岩部
的上/下緣,扮演著連接的功能,向前連接海綿竇、向後連接橫竇;其
中下岩竇還可以直接接到內頸靜脈上球(sup. bulb of internal jugular v.)
去。

24
孟宏的 REVIEW 時間~ 師說:這個太簡單了不會考喔

(還是打給大家複習一下 QwQ by 組長)


1. The scalp consist of five well-defined layers.
2. The meninges are composed of three membranous connective layers: Dura
mate(outer) , arachnoid mater , Pia mater(inner)
3. Infolding of the dura mater: Cerebral falx , Cerebellar falx ,
Cerebellar tentorium , Sellar diaphgram
4. The ventricular system is a set of four interconnected cavitivities in the brain,
where the CSF is produced.
5. Brain receives the blood from two vessels: Internal cartoid a. and
vertebral a.
6. Dural venous sinuse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layers of dura. Together
the dural venous sinuses from the major drainage pathways to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s .

25
國考題集錦
編按:為 101-105 年國考題,考得不多,國考比較愛考的大多下一次才會上ˊˇˋ

1. 下列有關上頸神經節(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不在頸動脈鞘(carotid sheath)內
(B)頭最長肌(longus capitis)通常在它的前面
(C)節後神經與 CN IX 及 CN X 共同形成咽神經叢(pharyngeal plexus)
(D)節後神經會經由 CN V 的分支到唾液腺
2. 位於大腦鎌(falx cerebri)與小腦天幕(tentorium cerebelli)交接處的構造是?
(A)下矢狀竇(inferior sagittal sinus) (B)直竇(straight sinus)
(C)匯竇(confluence of sinuses) (D)枕竇(occipital sinus)
3. 耳下腺導管(parotid duct)穿過下列何者開口於口腔?
(A)嚼肌(masseter muscle) (B)內翼肌(medial pterygoid muscle)
(C)頰肌(buccinator muscle) (D)外翼肌(lateral pterygoid muscle)
4. 手術摘除耳下腺時,最不可能傷害下列何者?
(A)面神經(facial nerve) (B)鼓索神經(chorda tympani)
(C)面橫動脈(transverse facial artery) (D)耳後動脈(posterior auricular artery
5. 下列何者的破裂最可能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
(A)中腦膜動脈(middle meningeal artery) (B)大腦動脈(cerebral artery)
(C)大腦靜脈(cerebral vein) (D)硬腦膜靜脈竇(dural sinus)B

(耳下腺、頭皮相關資料請參考解剖共筆 8)

答案:BBCBB

26
哆啦 A 夢的百寶袋

27
9-10 BC 11-15 CBABC
16-19 DBCB 32-35 DDCA
36-40 BBADA 41-43 CAC

28
Ans:
B CCCBB
CAA

29
【M57 CM49 共筆補充】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