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第三章

阅读理解怎么教
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读得比另一个人好

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

阅读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语文课,教了什么?
我曾经在台湾许多小学教室观察语文课教学的情形,以

下是五年级和二年级教师中,语文教学内容与使用时间的

纪录:

五年级(分钟数)
第一节 整洁活动(5)、默读 (4)、讲解 (3)、全文大意

(5)、归纳 (1)、生字新词教学(9 )、书空练习

(6)、新词 (7)

第二节 生字新词复习(2)、朗读(5)、课文深究(9)、

破音字(1)、造句(5)、习作:纲、感想(15)

第三节 秩序管理(2)、默读(2)、习作:改写句子(13)、

习作:接写句子(13)、习作:写短语(9)

二年级(分钟数)
第一节 轮读—范读—朗读(10)、课文深究(10)、生字新

24 分享“悦”读体验
词(11)、书空(7)

第二节 秩序管理(5)、书空—抄写(8)、造词(25)、学生

写作业(2)

第三节 整洁活动(7)、秩序管理(6)、朗读—范读—分组

读—朗读(12)、课文深究(问答)(12)、圈出生字

新词(5)

第四节 习作(4)、朗读—范读(4)、习作:找句子(26)、

习作:全文大意(3)、习作:照样造句(5)

仔细看看上述的教学事例,不难发现在语文课堂上,与

“生字新词”相关的教学活动,包括圈出新词等,所占的时

间比率较高;其次是读课本,包括朗读、默读或分组读;而

以写作为主的教学活动也占去不少上课时间。

根据参与国际阅读素养研究测试学生的班级老师所填写

的阅读教学问卷,与上述的观察结果是很接近的。也就是

说,台湾小学的语文课教学活动中,“生字新词”的教学占

去了最多的教学时间。

不论是国际阅读素养研究2005的试测或是国际阅读素

养研究2006的正式测试,均显示台湾小学课堂中,四年级

的语文课是以“教科书”为重,以“全班”为主;其中阅

第三章 25
阅读理解怎么教
读理解教学比率不算高,约67%老师报告他们有很高的频率

在教字词,相对的只有33%的老师勾选自己以很高的频率教

导阅读策略,例如每天都有“找出大意”的教学活动者只有

15%~17%(请参见下表)。其次,执行学生独自阅读的教师大

约有一半(有兴趣了解国际阅读素养研究报告全文者,请参阅

台湾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相关网址http://www.sec.ntnu.

tw/PIRLS/PIRLS2006/)。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发生百分比
全班一起 使用教科书
教学方式 独自阅读 找出大意
与 上课 (课本)
教学内容 都是 常常 每天 一星期 每天 一星期 每天 一星期
1-2次 1-2次 1-2次
2005 40 36 19.4 49.2 76.2 15.8 15.6 64.6
2006 50 40 50 33 81 14 17.5 69.6
注:2005年,25校,1200位学生参与。2006年,150校,4500位学生参与。

有效率教生字,师生双赢
或许有老师会问:不教生字怎么阅读?没错,就如上一

章提过的,“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不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来说,许多字即使是之前没教过的,也不一定要教,因为学

26 分享“悦”读体验
生很可能早就认识了。所以,进入每一篇新课文之初,教师

可以先确认是不是每个生字都得一笔一划仔细地教给学生。

翻开语文课本,每一课课文下面都有以较大、较黑的字

体列出的生字。这些是编纂课文或是教学手册的作者认为学

生不认识的生字;或是这篇课文之前没有出现过的,需要老

师仔细将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

练习的生字。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这些生字之后,回家的作业也会要

求他们抄好几遍以熟悉这些字。教学与练习的方法从低年级

到高年级只稍微不同。到了高年级的阶段,教师可能会让学

生自己查字典并让他们上台板书,但学生仍然需要花费相当

多的时间练习以熟悉这些生字。

好几次演讲,我请在场小学的中、高年级老师(每次都多

于50人)举手表示课本中生字对学生来说有多“陌生”,我得

到绝大多数的反映如下:就每课课文的生字来说,多数学生

认得大多数的生字,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只有少数学生(少于

20%)不认得少数的字(少于五分之一)。那么,将三分之二的

语文课上课时间用于少数学生和少数生字的学习,压缩了教

导阅读理解的时间,岂不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么?

第三章 27
阅读理解怎么教
所以到了中、高年级针对生字教学,具体的建议是,教

师在开始教导生字之前先询问学生,哪几个字不认识?教师

只教多数学生不认识的生字,或针对学生提问的生字才进一

步教导。少数人不认得的少数生字,则不要占用全班的语文

教学时间,可以利用小组教学与练习,或是请小老师帮助少

数学生学习这些生字。除此之外,关于有效率教导生字的方

法,还有以下建议:

● 提出清除目标:如“谁能为我们‘正确地’读这个

字?”班上一定会有认得字的学生可以做出良好的

示范。

● 鼓励学生自己想方法学习生字:如“请你说说‘怎

么记住’这个字?”“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分

享认字与记住字的方法。

● 非常具体的鼓励:如“你说的有意义。”

● 把学习还给学生:如“慢慢来,先想一想”,或是

让学生互相讨论他们是如何找出生字的意思。

这样一来,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就节省下来,教师可以

利用多出来的时间,进一步带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深究或文

章形式深究的活动,帮助学生练习深入思考。如此有效率的

生字教学,相信是师生双赢的好结果。

28 分享“悦”读体验
七大阅读理解教学方针

1997年,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教育部组织一个国家层级的

阅读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NRP),评鉴有研究基础

且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当时他们号召了相关领域的学者,

分成拼音、理解、流畅性、研究方法、师资培训和科技等六

组,回顾1996年以来的研究论文,提出一些论证,并通过老

师、父母、学生、决策者的公听会审视之后,于2000年公布

“教导学童阅读:评鉴阅读科学研究及其阅读教学应用”

手册。

在这本手册中,美国国家阅读小组对于阅读理解教学,

提出了7件有证据支持、有效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效的就是

监督理解。其次是成人或同僚可以帮助学童搭建阅读桥梁、

促进阅读理解的做法。包括介绍学生一些促进阅读理解的方

法。第三就是读者自己利用这些促进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

各项阅读活动等。

而这期间有证据支持、有效的阅读理解教学方法如下:

● 理解监督:教导学生留意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

状态。

第三章 29
阅读理解怎么教
●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合作学习阅读策略。

● 教导学生使用图示、语义组织帮助理解。

● 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习回应老师或成人的问题,并

得到立即的回馈。

● 提出问题:教导学生如何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不同角

度自己提问。

● 教导学生采用文章结构,如故事结构,帮助理解。

● 教导学生摘要。

简单来说,上述的七大阅读理解教学方针就是要教导学

生阅读时,留意以下五个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

● 监督自己的理解;

● 善用图示;

● 回答问题与提问;

● 采用文章结构;

● 摘要。

而这五个有效的阅读理解教学重点,将在本书各章中分

别说明。(请参考下表)

30 分享“悦”读体验
阅读过程 章 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
阅读前 第4章 找出我想读的 结构
(确认要不要读) 文章
第5章 想看懂,先掌握
线索
第6章 善用关键词语读 图示、结构
懂说明文
阅读中 第7章 我读懂了 图示、结构
吗?——文章接下来
是……
第8章 我读懂了 提问
吗?——关于这篇文
章,我的问题是……
第9章 我读懂了 摘要
吗?——整篇文章的
阅读后 重点是……
第10章 作者说完,该 提问
读者说

仔细的读者也许会问上述五个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怎么

都没提到“监督自己的理解”呢?理解监督不是很重要吗?

是的,因此每一章都会提到理解监督的方法,特别是从第五

章开始,当学生试图检视自己在阅读中和阅读后是否理解文

章内容时,就是在进行理解监督的阅读策略了。

教师示范、学生合作,班级阅读乐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上述的阅读策略呢?首先,请找出一

第三章 31
阅读理解怎么教
篇文章或读本进行示范,让学生清楚了解何种状况可以选用

哪种方法。透过教师示范、再示范、回馈、澄清、找出自己

阅读时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地方加以修饰,便是学生最好的

学习方式。

关于教师示范,就是请老师在学生面前拿着书依照“阅

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请参见上页表格)的顺

序,把可以运用的了解策略“用”出来,这当中包括监督自

己的阅读理解,如此可以让学生看见老师是在“哪里”用

“哪种”阅读策略进行理解的。此外,除了教师,学生彼此

也是学习的对象,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以合作

方式彼此观摩,进行上述的一些阅读理解策略(请参见

下图)。

小组 ( 互相观摩 )
过程:教师向全班
个人练习 学生自己做
说明与示范
教师巡视

责任:教师 学习责任转移 学生

重点:请看教师这么阅读 师生一起阅读 学生可以自己读

范例:教学生问问题 ( 第八章 )
教师自问自答 学生自问自答 学生自问自答
小组 ( 学生互问互答 )

32 分享“悦”读体验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为学生引介一篇文章或一本

书之前,必须先了解学生对此篇文章(或是这本书)所拥有的

背景知识。若学生全然不熟悉,需要先对学生做一番介绍,

让学生试着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些背景知识与所拟阅读的文

章有所连结,之后再开始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比较容易看

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三章 33
阅读理解怎么教
教师的示范引导以及与同僚合作、互
动,更能促进阅读上的理解。

34 分享“悦”读体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