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5

图书信息:

书名:飞蛇与龙
副标题:人类爬虫祖先的故事:为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
作者: [美]R.A.鲍勒
译者:刘仲敬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1
ISBN:9787511208866

各大实体书店及网络书店有售
当当网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84988
卓越网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c_df_B004FLK8EI325735/?asin=B004FLK8EI&tag=do
uban-23&creative=2384&creativeASIN=B004FLK8EI&linkCode=asn

豆瓣链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33598/

引进出版者 尚书文化传媒 的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15472/

媒体评论:
“并非只有中国人才是龙的传人,实事上,我们全都是!《飞蛇与龙》揭示了这个人类有史
以来最大的历史之谜:我们不是进化论的产物,而是来源于谜之行星“尼比鲁”上的爬虫类
诸神。

-- 鲍勃·索拉利昂(Rob Solàrion) ,“宇宙树”理论创建者
《谜之行星尼比鲁》(Planet X Nibiru: Slow - Motion Doomsday)作者

“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密码学家和美国国家密码学学校(NCS)的教师,鲍勒对
远古创造之谜的破译显示出情报专家特有的技巧,令人折服。 ”
-- 埃里克·冯·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
《众神之车》(Chariots of the Gods)作者

“从《飞蛇与龙》光焕迷人的初版到博大精深的修订扩大版,鲍勒极大地扩展了他的视野。
必须承认,他的离世(2009 年)是学界的一大损失。”
-- 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
《地球编年史》
(The Earth Chronicles)作者

“鲍勒的大作解决了撒迦利亚·西琴在其巨著《地球编年史》中搁置的一个问题:远古外星
诸神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模样?他们在造人的过程中究竟做出了何种基因选择?那些来自创
世之初的异次元蜥蜴人今日安在?鲍勒的回答精彩绝伦。 ”
-- 大卫·艾克(David Icke)
《矩阵之子:一个异次元种族如何控制世界数千年,直至今天》 (此书中文版预计在 2011
年 8 月或 9 月上市) (Children of the Matrix: How an Interdimensional Race has Controlled the
World for Thousands of Years-and Still Does)作者

精彩看点:

龙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世界各地都有关于飞蛇的传说?
我们应该称其为他们、牠们、它们还是祂们?

美国国家安全局密码专家和远古历史研究者雷尼·鲍勒通过对古代各宗教及民间文献进行全
面深刻的分析研究,以情报专家特有的技巧破译远古创造之谜!
-----------------------------------------------------------------------------------------------------------
飞蛇与龙——那些来自远古的外星爬虫类高智能生物光临地球,建立了美索不达米
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文明。这些龙蛇异族究竟是何方神圣?本书对众多最重要的历
史之谜作出了回答:
上古诸神为什么不愿让人类目睹其真容?
造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亚当与夏娃是爬虫类还是哺乳类?
亚当为何在伊甸园中丧失了不朽的机会?
自天而降、与人类女性杂交的纳菲尼姆到底是谁?
为何蛇在历史中蒙受不白之冤?
为何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不穿衣服?
古代诸神为之战斗的“水晶”或“宝石”是什么?
古埃及“天国之舟”与《圣经》的“天国战车”是什么?
„„
极具原创性的作品,对我们关于过去和人类起源的先入之见发起了严肃的挑战!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我们人类的神明或是祖先可能来自外星。
这个理念并不算新颖,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的祖先不仅是外星生物,而且还是爬行类,
比如飞蛇或是龙?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基于古代宗教以及民间文献的全面而深刻的研究著
作——《Flying Serpents and Dragons》所提出的观点。作者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
并非只有中国人才是龙的传人,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人类也许并不是进化论的产物,而是
来源于谜之行星“尼比鲁”上的爬虫类诸神。此书在 90 年代初次推出时,可以说颠覆了所有
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和理念。传统的基督教以及主流科学显然无法接受这一“荒谬”的想法,
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随着一些事实性证据逐渐累积,如今这些论断已经不再是那么
得天方夜谭了。甚至于今天,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讨论,事实上我们的祖先真的很有可能是两
栖的外星种群。

作者简介:
雷尼·安德鲁·鲍勒(Rene Andrew Boulay) ,1950 年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历史系,此后任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密码学家(cryptologist) 、情报记者,从事多种分析工作。鲍勒先生也在国家密码学学校
(National Cryptologic School)任教。研究古代历史一直是他的业余爱好。1979 年,他
从公职退休后,便全心投入历史难题和未解之谜的研究。1990 年出版的《飞蛇与龙》是他
十余年心血所积的登峰造极之作。2009 年,鲍勒先生逝世于佛罗里达州的克利尔沃特
(Clearwater) 。
目录:
插图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为什么上古诸神如此羞涩?
导言

第一章 伊甸园之龙
第二章 看不见的《圣经》
第三章 西方或欧洲的龙
第四章 非西方的龙
第五章 龙倒底是什么?
第六章 蛇神降临地球
第七章 龙的苏美尔名字
第八章 蛇神的苏美尔名字
第九章 新一代诸神的治迹
第十章 在万神殿中获得力量的企图
第十一章 《旧约》中的异教诸神
第十二章 大洪水前的物理环境
第十三章 大洪水发生在什么时候?
第十四章 龙入地下
第十五章 创造亚当:爬虫人
第十六章 人的堕落,或创造“现代人”
第十七章 先祖:大洪水之前的半神
第十八章 巨人族:巴勒斯坦的战神
第十九章 食人与人牲
第二十章 传说中的提尔蒙国土在哪里?
第二十一章 巴尔贝克太空设施的毁灭
第二十二章 入侵西土:巨人族,西奈山,所多玛和娥摩拉的毁灭
第二十三章 太古蛇神的飞船
第二十四章 凤凰浴火象征火箭发射
第二十五章 太古无线通讯
第二十六章 《旧约》中的“石头”或水晶
第二十七章 苏美尔语中的“石头” 或“MEs”
第二十八章 Mes 或“能源石”的四大基本用途
第二十九章 苏美尔 Mes 或“能源石”一览
第三十章 苏美尔语中的 Mes 有机器人或机械设备的含义

跋 飞蛇与龙:诸神和先人的真面目

附录 A:伊斯塔尔从恩基窃取的 Mes 一览表


插图目录

图1. 欧洲和亚洲神话中的龙
图2. 新月沃地
图 3. 中古记录中两腿或四腿的龙
图4. 有翅无腿的龙居住在河、湖中
图 5. 圣乔治屠龙
图6. 埃及飞蛇
图7. 埃及蛇-飞行器象征
图8. 代表恶的埃及蛇
图9. 中华民族的龙
图10. 花灯上的中国龙
图11. 玛雅龙(翼蛇)
图12. 玛雅蛇神
图13. 阿兹特克羽蛇神奎扎科特尔右手握蛇
图14. 中墨西哥洞穴壁画上,奥尔麦克神驾有翼(火焰?)战车
图15. 奥尔麦克石刻
图16. 《旧约》中先祖漫长的生命周期
图17. 《国王列表》中大洪水前诸王令人难以置信的统治时期
图18. 英雄吉尔伽美什
图 19. 多角冠冕是神的特色饰品,放在代表安、恩利尔、恩基、宁呼尔萨格的祭坛前
图 20. 巴比伦诸神及其神圣象征物
图21. 巴比伦万神殿
图 22. 马杜克,晚期巴比伦的主神
图23. 苏美尔数字系统
图 24. 水神恩基,水流、鱼群穿过其肩部
图 25. 恩基在水宫阿布祖
图26. 传说中恩基就是奥安尼斯
图27. 美索不达米亚的恶龙
图 28. 沙马氏图像
图 29. 度量衡之神沙马氏
图 30. 沙马氏和宇航员
图31. 亚述壁画,有翼的阿达德及其雷霆象征物
图 32. 女战神伊师塔
图33. 伊师塔的象征物昴宿七星
图 34. 伊师塔与昴宿七星
图 35. 主要神明的象征物
图36. 尼努尔塔大战邪神祖
图37. 祖在恩基面前受审
图38. 攻击邪神祖
图 39. 赫梯之神阿达德
图40. 阿达德和伊师塔在安纳托利亚
图41. 大洪水前的波斯湾
图 42. 大洪水后的美索不达米亚
图43. 巴比伦造人传说
图44. 圆筒印章上的蛇神图象
图 45. 颅骨对比图
图 46. 不朽的食物和饮料
图 47. 遗址上的鹰翼宇航员
图48. 亚达帕的故事
图 49. 该隐与赛特世系的巧合
图50. 先祖麦基洗德:第三支世系
图51. 公元前3千年代及以后利乏音人的分布情况
图52. 喜克索人的斜堤要塞
图 53. 外约旦的利乏音人东支
图54. 公元前1000年,喜克索-亚玛力王朝的末日
图55. 吉尔伽美什前往迪尔蒙
图56. 伊师塔与吉尔伽美什
图57. 黎巴嫩,古迪尔蒙
图58. 迪尔蒙简史
图59.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西土
图60. 苏萨出土的公元前2200年的石碑
图61. 亚伯拉罕时代年表
图62. 约公元前2085年东方诸王的入侵
图63. 约公元前2085年的西订谷战役
图64. 埃及的本本石或太阳石
图65. 小金字塔或太阳石
图66. 太阳神居所圆锥形神石
图67. 有天线的芦苇小屋
图68. 伊师塔的门柱象征物
图69. 《旧约》中的家神像
图70. 抉择胸甲
图71. 以弗得祭袍与胸甲
图72. 蛇神可能的长相
图73. 爬虫人
亚当和夏娃是人吗?

《旧约》(the Old Testament)中亚当(Adam)和夏娃(Eve)在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偷吃禁果的记录,我们都很熟悉。许多别的古代宗教文献也描绘了同一事件,却鲜为
人知。这些文献讲述的故事多么不同,多么可怕!
例如,在以色列口述传说的源泉《哈加达》(Haggadah)中,他们偷吃禁果的下场是这
样的:

第一颗果子使亚当和夏娃全身赤裸。在那以前,他们身上覆盖着一层角质
硬皮(horny skin),并笼罩光云(cloud of glory)。他们一旦违命,光云和角质
硬皮就从他们身上脱落,他们赤身裸体而立,感到羞愧。

另一早期资料,可以追溯到 1 世纪的基督教诺斯替派(Christian Gnostic)文献,其


描绘的这段情节如下:

现在夏娃相信蛇的话,看看树,摘了些果子吃,也给了她丈夫一些,他也
吃了。然后他们的心灵打开了,因为他们吃果子时,知识之光照亮了他们。由
于知识,他们知道自己赤身裸体。他们看到了他们的造物主,厌恶其兽形。他
们非常明白。

显示亚当和夏娃在身体上不同于现代人的古代宗教文献很多,这只是其中两例。美索不
达米亚(Mesopotamia)也有许多神话显示,我们的祖先可能是爬虫类(reptilian)。“光云”
和“角质硬皮”就是指他们鲜亮的蛇皮。
既然亚当和夏娃是按“神的形象”所造,显然我们的古神不是哺乳类人类,而是异形爬
行类。古神从不想让人类看见真容,原因可能在此。
(下文为前言至第八章内容)

再版前言

本书是作者 1990 年出版的《飞蛇与龙》的新版,增加了最新搜集的材料。此外,作者


将同一题材的第二本书《龙的力量》(Dragon Power)中的材料,也补充到了这一版中。
尽管我们的神和祖先可能是外星爬虫类高智能生物的见解已经不再新奇, 《飞蛇与龙》
仍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基于古代宗教与世俗文献的深度研究。提供实物证据作为支持,
则不在本书范围之内。
如果没有三位对作者影响极大的伟大作家打基础,本书是不可能出现的。他们是伊曼纽
尔·维利科夫斯基(Immanuel Velikovsky)、艾里克·冯·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
和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维利科夫斯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再度提出了灾变
进化论(catastrophic evolution),令学界主流耳目一新。本书袭用了他订正的年表
(chronology),对于拼接蛛丝马迹大有助益;冯·丹尼肯给整整一代人介绍了人类祖先来
自外太空、足迹遍及全球的想法,这种想法今天似乎已经根深蒂固;西琴在他的 阿努纳奇
(Anunnaki) 神系列作品《地球编年史》(The Earth Chronicles)中,描绘了地外生命殖民
美索不达米亚的细节,他们创造现代人作自己的奴仆种族。
《飞蛇与龙》1990 年出版时,人类爬虫祖先的说法似乎纯属异想天开。不过,从那以
后,新事物层见叠出,软化了本书的冲击。今天,世界各地都在争论,甚至暗示,我们的祖
先可能出自爬虫类太空人(reptilian astronauts)。
遵循学术惯例,苏美尔(Sumerian)词用大写字母标识,如 ANUNNA(阿努纳神) ;闪族
语(Semitic)词(阿卡德语[Akkadian]、巴比伦语[Babylonian],等等)用斜体标识,如
Anunnaki(阿努纳奇神),两者都是蛇神(serpent gods)的名字。
前言:为什么上古诸神如此羞涩?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诸神住在一个高踞平原之上的金字塔形神殿里。在这里,
诸神不为公众视野所及,休息、进餐都在圣所(cella),或称“内殿”进行。在场的祭司拉
下窗帘以保证私密。这种做法足以启人疑窦:是不是他们的进餐仪式极为血腥,连自己的信
徒都必须回避?或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旧约》中,希伯来神明(Hebrew God)对私密有强烈的需求,耶和华(Yahweh,或雅
赫维[Jehovah])也非常强调此事。《出埃及记》(The Exodus)记载的事情众所周知:神明
住在帘幕遮盖的地方,凡夫俗子无由得见。摩西(Moses)必须接受专业化的训示:如何准
备神明的宴飨,然后将宴飨放置在帘幕遮盖的神明密室附近的烤架上,以便神明在无人能见
的情况下随时享用。
在西奈山(Mount Sinai),摩西请求让他看到神的面容。他得到的答复极为尖锐:“你
不可面见神的尊容,因为见我面容的凡夫俗子必不得活命。”整部经文中,凡人不得见神的
禁例一再重申。推到极端,连制作“雕刻神像”或画像都在禁止之例。显然,不许任何凡人
猜测神的尊容,以免他们瞎猫碰上死耗子,偶然造出真容。
为何设立禁忌?是不是神的真容过于另类、过于恶心,足以激起人类反感,因而不能不
避人视野?从逻辑上讲,神明果真如经文中所说的那么优越和伟大,理应很乐于接受人类的
赞美,让他们复制威严端庄的尊容才对。
只有极少数特权人士才能与神明接触。在犹太人的《律法书》(Torah)中,只有利末
(Levite)祭司有此特权;在美索不达米亚,只有半神(demi-gods)——神和人交配的后代
——有此特权。半神自成一种贵族阶级,诸神信托他们照管神明的需要,构成神人之间的壁
1
垒。甚至这些“偷换的孩子”(changelings) 外形也极为古怪,可能有某种非人类的特质。
神话中的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就是个好例子,他的古怪体型让他在普通人当中鹤立鸡群,
人人畏惧。 《圣经》(Bible)中,大洪水(Deluge)之前的长老的体型也与众不同,正如诺亚(Noah)
的儿子看到父亲赤身裸体时,诺亚的狂暴反应一样。
根据公元前3世纪巴比伦(Babylon)祭司贝罗苏斯(Berossus)记录的巴比伦古代传统,
人类的远祖和起源可以追溯到水神奥安尼斯(Oannes)。奥安尼斯是两栖动物,来自波斯湾
(Persian Gulf),他把文明的技艺传授给人类。贝罗苏斯称其为“安妮多蒂”(Annedoti),
在希腊语(Greek)中,意思是“恶心的东西”。他还称其为“慕莎如丝”(musarus),意
思就是“可憎之物”。可见巴比伦传统把文明的建立归功于“恶心、可憎之物”。
如果说传统是人为创造的产物,那么更常见的态度,就应该是把这些东西美化成辉煌灿
烂的诸神或英雄。而事实是:他们选择了这种方式描绘其先祖,这本身就能保证记录的真实
性。
古籍中的“蛇神”、“飞蛇”、“龙”是极其常见的。《旧约》中诸神的爬行类外型一
般都严格保密,偶尔才会泄露天机,例如《出埃及记》中彰明昭著的“铜蛇” (brazen serpent)
或“六翼天使撒拉弗”(seraph)崇拜,摆明就是与耶和华信仰平起平坐的犹太教源头。苏美
尔人在他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史诗中,更为坦率地管诸神叫乌-苏美-加尔
(U-SHUM-GAL),意思就是“伟大炽热的飞蛇”。苏美尔语辞典没有费心解释这一复杂问
题,只是不加说明地将这个词翻译为“龙”了事。
可悲的事实在于:我们西方人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不取任何其他方式。这样一来,
我们就隐藏了造物主的真实身份。世界上有许多别的文明却因为自己是“龙”或“飞蛇”一
脉相传的后裔而自豪。在神秘的中国古籍《易经》(Yih King)中,最初的人类是上古女神

1
译者注:changelings,偷换的孩子,或译为掉包儿。神话中,精灵偷走人类的漂亮婴儿,换上丑八怪。
2
女娲(Nu Kua)抟成的,她的形象就是一条龙 。中国早期诸帝自诩是这位上古女龙神的传
人。
在印度文明中,最古老、最受崇敬的印度教经典之作《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
呵婆罗多》(Mahabharata),记录了早期人类与其蛇神先祖的交流。中美洲与非洲神话也塞
满了飞蛇或龙形物自天而降,向人类传授文明的必要知识的故事。
在古代世俗和宗教文学中,我们惊愕于龙形物传说分布之无远弗届。如果这都是先民想
象的产物,怎么可能遍布四海、不约而同?这些龙显然是驾着烈焰熊熊——大约是火箭排气
——的航天器飞越长天的蛇神。

2
译者注:英语原文如此。女娲实为人首蛇身。参见汉画《宓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宓羲即伏羲。
导言

主流学术界认为,作为初民丰富想象力的产物,龙和飞蛇只是虚构的生物。然而龙无所
不在的事实,让这种理论很难成立。如果说龙是其他事件的象征符号——创伤事件的结果、
3
深深扎根于人的潜意识——可能性反而较大。 在世界各地不同文明与种族的文献记录或口
传神话中,龙和飞蛇总是联袂出场,先民描绘它们毫不费力地驾着“火焰战车” (fiery
“天国之舟”(boats of heaven)翱游太空。他们住在“天国的居所”
chariots)、 (heavenly abode)
里,经常从那里下来干涉人间事务。
我们地球上最早的文化源自美索不达米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龙和飞蛇对其殖
民化的记录,保留在最有价值的古代文献之一:苏美尔《国王列表》(King List)中。《国王
列表》记录了自开天辟地以来,至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苏美尔诸王传位和在位的时间。根据
此书,先祖自天而降,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冲积平原上建立了许多城邦。
苏美尔人管这些神叫阿努纳,意思是“安的儿子” (the sons of AN)
。安(AN)是他们
的主神和领袖。后来,闪族人管这些神叫阿努纳奇。我们将要揭示阿努纳神是异形蛇神。它
们需要有一个劳工阶级做必要的仆役工作,为此才造出了人类的初民。它们将土著猿人
(ape-man)的基因与自己的爬虫类基因拼接在一起,成功地创造了人类。用这种方法,它
们造出了《旧约》中的“亚当” 。这个亚当半人半虫,可以称为爬虫人。这次实验失败了,
主要原因在于“骡子类” (mule)品种不能自我复制。
地球环境开始变化,气候变得干燥,食物不再丰盛。于是它们决定改良“亚当” ,使之
具备自我复制能力,由此给了实验品更多哺乳动物的特征。这就是《圣经》中“人的堕落”
(Fall of Man)。亚当得到“知识” ,也就是性爱繁殖能力。这次基因修改使人类丧失了大部
分爬虫特征——光滑、有斑点的皮肤和鳞片,但也获得了哺乳动物的特征——柔软、有弹性
的皮肤、体毛、出汗的需要、通过性爱复制幼体的能力。他不再赤身裸体活动,为了舒适和
安 全穿 上了衣 服。 在所有 这些 方面, 他已经 是现 代人 。现代 人,也 就是 克罗 马隆人
(Cro-Magnon Man)自此登场。这次实验大获成功,人类迅速繁衍。诸神视之为必要的邪
恶,永远没有原谅人类远离爬虫类型。
大洪水之前的岁月里,人类受到“神圣的”造物主的严酷考验。它们有的降临地面,与
人类女性交配,这一种族在《旧约》中以“纳菲力姆(Nefilim)”而闻名。它们不仅制造杂
合体,还不断开展基因实验,经常因误差而造出怪物。在这段艰难时期内,人类不折不扣就
是诸神俎上的鱼肉。地球变迁的突然终止,肇端于一场自然界的浩劫,这就是著名的大洪水。
诸神撤回飞船,听任人类及自己的半神后裔自生自灭。大洪水退后,诸神再度下船登陆,在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建立新的城邦。
诸神再度与人类杂交,产生半神种族统治它们在地球的帝国。于是,一个战神种族君临
中东(Middle East)。他们是“纳菲力姆”的传人,以野蛮的“利乏音人”(Rephaim)而闻
名,困扰人类数千年,甚至到了扫罗(Saul)和大卫王(King David)的时代还没有完全消亡。

3
译者注:根据后文,这是指我们是龙/蛇的后代,身上有其基因,以及对祖先的记忆。
第一章 伊甸园的飞龙们

飞龙无所不在!

龙已经渗透到全世界人类的意识深处,在一切文明的神话与文学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
迹。有时,它们以飞蛇的形象出现。更常见的是,它们是喷火的飞蛇。一般来说,它们是友
善、利他主义的生灵,但在某几种特定的文化中,它们被视为邪恶之源。
列举龙在欧洲、中国、印度、中东、美洲的不同外观,任务不轻(见图1)。可以这么说,
喷火飞龙的故事到处都能发现。在许多地方,它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说。例如,在英国,七
十多个城镇和乡村有龙的传说;中国皇帝被称为龙的传人。我们要弄清楚龙的原型,就有必
要集中研究这些文化中的重要传说。

图1. 欧洲和亚洲神话中的龙(作者的诠释)。

我们追本溯源,深入史乘,寻访龙的蛛丝马迹。穿越中古(Middle Ages)欧洲,早期基
督教会(early Christian Church),罗马希腊传说将我们引向小亚细亚(Asia Minor),许多龙
的传说都起源于此。
从小亚细亚开始,我们循中东闪族文明的步伐前进,就会发现黎凡特(Levant)——巴
勒斯坦、叙利亚、约旦、黎巴嫩(Lebanon)这片土地的古称——是文明之母美索不达米亚的
一个亚种。我们追溯龙的踪迹,回到亚述(Assyrian)、巴比伦和阿卡德(Akkad,也写作Agade) ,
最终回到一切文明的原型和母体——苏美尔。
正是在苏美尔神话和传说中,我们第一次找到了龙的出处(见图2)。上古苏美尔神话是
屠龙母题(dragon-slayer motif)和许多《旧约》传说,诸如人的创造、人的堕落、路西法的
堕落(Fall of Lucifer)的源头。古代希伯来祭司和后来的早期基督教教会,对这些传说的原
有含义姿意歪曲,并给蛇以邪恶的名声。
图2. 新月沃地(Fertile Cerscent)。
Black Sea 黑海
Anatolia 安纳托利亚
Tarsus 塔尔苏斯
Euphrates River 幼发拉底河
Tigris River 底格里斯河
Edessa 埃德萨
Haran 哈兰
Alalakh 亚拉拉克
Aleppo 阿勒波
Ebla 以伯纳
Ugarit 乌加里特
Lebanon 黎巴嫩
Mari 马里
Byblos 毕博罗斯
Baalbek 巴勒贝克
Damascus 大马士革
Sidon 西顿
Tyre 推罗(又译为提尔)
Canaan 迦南
Megiddo 米吉多
Mediterranean Sea 地中海
Hebron 希伯伦
Ur-Salem 乌尔-撒冷
Giza 吉萨
(谭红:余下CASPIAN SEA 里海
Khorsabad 豪尔萨巴德
Isin 伊辛
Eridu 埃利都

神话和历史

地球是人类独享的活动区域,没有其他的物种阑入。记忆如是说,编年史如是说。以这
种方式,人类将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从时间的长河吸取经验,远远超出个人短暂的生
命。人类是唯一能体验历史的物种,因为他有能力记录记忆,代代相传,“创造历史”。
传统学术强调, “神话”和“历史”应界限分明。以此范式,历史由记录的事实,如姓
名、日期、战争、条约、革命、政治和社会事件之类组成。另一方面,神话属于幻想、诗歌、
小说的领域,可以置之一边。不过,古人对二者并不区隔。
其实,一切神话都来自历史事实或历史事件。以历史事件为核心或种子,一代复一代地
增添、润色,就成了他们的史实,亦即他们的“神话”。成文历史事实上是史实和神话的混
合物。政治、宗教和社会事件无不如是。神话自有其可信之处,史实片断和考古证据——壁
画、浮雕、雕像和其他文物为其提供了支持。我们都知道“天使”没长翅膀,特别是宗教绘
4
画上那些脆弱的天使。翅膀只是一种诸神及其宠臣的象征,祂们 神通广大,可以飞越大地,
直上“天国的居所”。神话超越历史最好的事例,可能就是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龙”。
这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看法:《旧约》,特别是《创世纪》(The Book of Genesis),是
早期编年史作者搜集的诸多经文的缩写版。严肃的研究人员从他们接触到的大批古代经籍,
如《外传》(Pseudepigraphal books)和《伪经》(Apocryphal books)中去粗取精,发展成
《旧约》传说。犹太人口传典籍宝库归总于名为《哈加达》的一本书。还有许多宗教古籍失
传,只留下非希伯来语(Hebrew)——拉丁语(Latin) 、埃塞俄比亚语(Ethiopic)、斯拉夫
语(Slavic)、科普特语(Coptic)的文本。

伊甸园有腿的蛇

根据《创世纪》和其他古籍,早在人类存在之前,蛇就生活在伊甸园了,一切必要的养
护工作都是它们在做。《圣经》中的蛇不仅仅是一个爬在地上的蛇,它能和夏娃交谈,知道
智慧之树(Tree of Knowledge)的真相。它的身高足以让它毫不犹豫地挑衅神明。《创世纪》
宣称“蛇是上帝创造的所有生灵中最精明的”,就是对这一点的承认。
古犹太传说把伊甸园之蛇描绘为人形——外貌像人、谈吐也像人。《哈加达》部分章节
把定居伊甸园的蛇描绘为直立行走的物种,身高跟“骆驼”相等。据说蛇是伊甸园百兽之君。
“上帝对蛇说,我创造你君临百兽,创造你直立行走。”《哈加达》似乎并不怀疑蛇有腿而
且直立。夏娃的诱惑者其实不是一条蛇,它和其他动物一样有腿。因此,许多“夏娃的诱惑
图”把蛇画成卷曲在智慧之树上,其实是误读了经文。
在《创世纪》中,蛇因为引诱亚当、夏娃堕落,遭到严惩,从此才命中注定用腹部爬行。
《创世纪》以这种方式暗示,蛇一度是有腿的物种,只因偷吃禁果才丧失了四肢。《哈加达》
的原始资料说得更加直白: “卸了他的手和脚” 。
表面上,有腿的蛇一定是可怕的生物,像人类一样君临百兽。其实,《创世纪》纪述,
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身穿“皮袍”。但是,既然那时亚当夏娃都吃素,直到大洪水之

4
译者注:在教会中使用的诗歌文本里面,歌词中往往将指向上帝或耶稣的第三人称,用[祂]来表示,与指
向一般人的[他]作为区别。
后神才允许人类吃肉,那么这些皮必定是蛇褪下的皮。许多古籍证实了这一点。
古犹太传说显示:不仅亚当、夏娃穿的衣服是蛇皮制成,蛇皮还能保护他们免遭掠食者
之害。“亚当夏娃得知:只要身穿皮袍,大地上所有的物种都会怕他们。”蛇皮是统治种族
的象征,不仅让亚当夏娃回想起他们的来源,而且是个法宝,保护他们不受野兽袭击。
蛇的形象变为邪恶,已经是晚近早期基督教时代的事了。其实,《圣经》中的蛇往往与
神圣的知识、治疗和不朽有关。希伯来语中,引诱夏娃的生物拿札叙(nahash)被翻译成蛇,
其实字面意思是“他知道所有秘密”。
5
《创世纪》置永恒的敌意于人蛇之间,龙/蛇 便成了诱惑与邪恶的象征。为了让人类回
忆起其他传说中龙的破坏性,人类得到了数不清的借口,追逐杀害大地上的每一头龙。希腊
罗马人奉龙为家神,香火不绝。往日的先知迅速消失,不能继续传授他们的智慧了。

伊甸园的飞龙

有时,古老的宗教典籍会留下一鳞半爪有关龙的资料。有一部斯拉夫语的《亚伯拉罕启
示录》(Apocalypse of Abraham),可以回溯到1世纪,清楚证实引诱夏娃的蛇是有翅的飞
龙:

飞龙站在伊甸园树下,树上的果实酷似酿酒的葡萄。树后的东西外形像龙,跟
人一样有手有脚,背上左右各有六只翅膀。龙手持树上的果实,喂给纠缠在一起的
两人。

在早期宗教文学中,龙的传说相当普遍。另一部古籍,1世纪成书的《所罗门的遗嘱》
(The Testament of Solomon)只有希腊文版,记载所罗门修耶路撒冷(Jerusalem)神庙的事迹。
此书描写了龙对神庙工程的干扰。
龙有“人的脸和脚,背上生翅,有龙的四肢,满嘴冒烟。”龙喷出的火点燃了大片森林,
此中的树木原本是用于修筑神庙的。黎巴嫩森林也着火了。所罗门无计可施,只得用石头修
庙。一头龙破坏修庙,今天看起来太夸张了。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就不那么离奇,它显示了宗
教的权威与龙的象征。
《旧约》中的天使往往有翅膀,特别是基路伯(Cherubim,遮掩约柜[Ark]的基路伯)
和撒拉弗(Seraphim,六翼天使)。其实,常常有人认为,六翼天使就是龙的含糊的宗教
来源。《圣经》中最著名的龙,大概就是《圣经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中的龙,代
表了邪恶和大撒旦(great Satan)——以色列人和基督教会的迫害者,“七头、十角、长尾
的红色巨龙”。根据此书,仅仅在世界末日前夕,人才会崇拜龙。

六翼天使:飞蛇或摩西的龙

《旧约》详细叙述的蛇神祖先,在几个世纪的选择和编辑中渐渐消失。每次提到翼蛇,
人们仅仅视为单纯的寓言。但是《民数记》(The Book of Numbers)中提及的金蛇和铜蛇产
生了许多问题,令圣经学者无法圆满解释。
出埃及(Exodus)第二年,以色列部落离开西奈山下的营帐,深入沙漠,与住南地(Negeb)
的迦南人(Canaanites)亚拉得王(King of Arad)打了一场前哨战。希伯来人(Hebrews)克
服种种困难,最终获胜。铜蛇事件就发生在那时候:

5
译者注:龙/蛇,本书中的龙、蛇是同一生物,龙即蛇,反之亦然。在行文时,根据原文,也代之为怪物、
海怪等。
希伯来人旅途日久,人困马乏,不愿前进。人民开始反对上帝和摩西:“你为
什么让我们离开埃及,死在荒野里?这里没有面包也没有水,我们不得不以甘露
(Manna)为生。”上帝把撒拉弗蛇送进人民之中,咬死了许多以色列人。人民来
到摩西面前,说:“我们说上帝和你的坏话,我们有罪。请你祷告耶和华把蛇拿走
吧。”摩西为人民祷告,上帝回复摩西:“做一个撒拉弗蛇,放在准衡(Standard)
上,谁被蛇咬,看一眼就会痊愈。”摩西造了铜蛇,放在准衡上,有人被蛇咬,看
一眼就痊愈了。

我们无法避免下面的结论:这一事件是《圣经》严令禁止的赤裸裸的偶像崇拜。摩西的
撒拉弗蛇显然有治愈的能力,这是飞蛇时时具备的属性。在希伯来语中,seraph是个不寻常
的词,在《旧约》里只出现过几次。《以塞亚书》(The Book of Isaiah)提到过密奥夫撒拉
弗(me ofef seraph),意即飞蛇。巴勒斯坦和南地自古以来就是蛇人(serpent people)
的家园,大洪水后是其后代巨人的土地。《以塞亚书》是这样说的:

亚哈斯王(King Ahaz)去世那年,神喻降下:“非利士人(Philistia),不要庆
幸打击你们的大杖(Rod)破了。因为蝮蛇必从蛇的根出来,它的果实是会飞的蛇
(密奥夫撒拉弗)。贫寒人的长子,必有所食,穷乏人必得安卧。但我会杀了饥荒
的根,所余剩的人必被杀戮。”

飞蛇在《以塞亚书》30章提及南地时再度出现:“这片土地的麻烦和痛苦来自公狮与母
狮,蝮蛇和飞蛇(密奥夫撒拉弗)。”
摩西奉上帝命令所造的铜蛇保存在耶路撒冷神庙中,直到公元前8世纪希西家王(King
《国王列表》卷二称:
Hezekiah)在位时,依然香火不绝。

希西家王在位第三年,他移动了祭坛,打破了柱像,砍倒亚舍拉(Asherah)
神像,把摩西所造的铜蛇打成碎片,因为直到那时,以色列人还在给它上香。

这里提到的亚舍拉神,是被奉为神圣的迦南(Canaan)女神的阿施塔特(Astarte),女
神像安装在一个木杆上,两边是铜飞蛇,也立在木杆上,形如拿札叙。也就是说,伊甸园的
飞蛇其实就是“他知道所有秘密”。这东西是不是公元前1450年摩西所造的撒拉弗蛇,还不
能肯定。但不管是真品还是仿制品,都证明以飞蛇为代表的蛇神崇拜,早已在列王和士师
(Judges)时代的以色列建立起来了,而且还暗示,耶和华当时的形象可能就是飞蛇。这一
点以后还会讨论。
多年以来, 《圣经》的译注者对撒拉弗蛇的译注颇费周折。
《钦定圣经》 (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译为“火蛇”,但现代的译本倾向于照引希伯来文,不予意译。撒拉弗蛇一词
对于分类或翻译来说都不方便,可能是从美索不达米亚传下来的迦南外来语。
复数的撒拉弗蛇据说是众天使的一部分,随基路伯和奥帕尼姆(Opannim)守卫天国王
位。5世纪成书的希伯来语《伊诺克启示录》(Apocalypse of Enoch)称四位撒拉弗或六翼天
使戍卫天国王位,但不在神圣战车(Shekinah)上出现。撒拉弗有六翼。《以塞亚书》6:1-2
也描绘过六翼物种,先知说:

乌西雅王(King Uzziah)驾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战车填
满圣殿。六翼天使在他上面,它们各有六个翅膀,两个遮脸、两个遮脚、两个飞行。
早期希伯来人显然把龙和飞蛇视为一物,统称撒拉弗——天国戍卫天使。诺斯替派文献
中也有这些材料,撒拉弗,或龙形天使,戍卫天国。

撒拉弗一词的来源

撒拉弗一词可能出自美索不达米亚。立在木杆上的飞蛇或火蛇受信徒崇拜,因为它有治
病的神力,代表苏美尔医疗之神恩基(Enki)。后者经常以蛇形出现。后来,希腊人的墨丘
利节杖(Mercury caduceus)也是这个蛇盘杖顶的造型,也是象征治愈,其间的雷同耐人寻味。
正如我们所见,在苏美尔艺术中,蛇是永恒的象征。
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中,主人公吉尔伽美什追求永生,但
诸神通过他的祖父乌特纳比西丁(Utnapishtim,苏美尔的诺亚)之口,拒绝给他这一恩惠。
乌特纳比西丁没有让吉尔伽美什空手而归,他把如何采集怯病延年的魔法植物的秘密传授给
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拿着魔法植物返回老家乌鲁克(Uruk),准备与乌鲁克城邦的公民
们共享。回家的路上,他在一座湖泊前停下来洗澡,把衣服和魔法植物留在岸上,无人照看。
就在他洗澡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条蛇攫取魔法植物飞走了,临行前褪下蛇皮,象
征再生。在这部史诗中,蛇的名字叫撒鲁(seru),与Seraphim一词极其相似,暗示它们有
相同的词源。
6
蛇人,或那伽 (Nagas)一词来源于古梵语(Sanskrit)。据说它们居住在印度和中国西
藏(Tibet)的群山里,名叫萨帕(sarpa)。神智学家H·P·布拉瓦茨基夫人(H. P. Blavasky)
在她发表的名作《秘密学说》(The Secret Doctrine)中,对这些古老种族做了一番综合研究。
她宣称,那伽或印度的萨帕“毫无疑问都是《旧约》里的犹太飞蛇”,撒拉弗(serapi)就
是蛇的意思。
全世界的各种文化中都有飞蛇或龙的踪影,它们一般是友善、助人的生灵。在大多数情
况下,它们是人类的祖先。所以,欧洲人把龙视为邪恶化身,反倒是异数。犹太文学如《密
西拿》(Mishnah)——犹太伦理学注疏《塔木德》(Talmud)的一部分——之类普遍认为
龙的本性邪恶。在哪些图画可以被允许的争论中,龙的图画被归入禁止一类:

7
如果餐具上发现日、月、龙的形象,就得扔进死海(Dead Sea,象征毁灭) 。
日、月、龙以外,别的行星都可以画。

《塔木德》其他篇章重复了不准画龙的警告。为什么别的星星都可以,唯有日、月不行,
且龙也在禁止之列,这看上去很奇怪。原因可能是日、月与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承袭的苏美尔
神有关——沙马氏(Shamash,或写作Shemesh)是苏美尔太阳神,月是万神殿(Pantheon)
主神辛(Sin)的象征,西奈山就是以辛命名的。自然,龙代表了苏美尔万神殿的全体爬行
类神明。

伊甸园的住民

《创世纪》对于确定伊甸园居民的身份帮助不大。很明显,亚当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人

6
Naga,那伽,是梵语和巴利语(Pali)中的一个词汇,用来指代一种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该生物的外表
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或多个头。
7
译者注:这就是说:日、月、龙都是偶像崇拜,必须禁止;也就是说:龙神是存在的,一如日神和月神
是存在的。
类”。上帝从他身上取出肋骨(rib或TI),为他造出配偶。大多数批评家同意这一点:夏娃
来自亚当肋骨一说是古希伯来人的蓄意歪曲,目的在于确立男性的统治地位。《创世纪》的
造人说在中东没有任何类似版本。苏美尔语和闪族语的“rib”就是生命之义。《创世纪》
的早期编辑者要么是犯了一个天大的翻译错误,要么就是蓄意歪曲“TI”的涵义。更合乎逻
辑的解释是:“TI”代表“生命力”或“生命的本质”,早期苏美尔人用这个词表示人类的
创造。
早期基督徒与希伯来人的作品显示:伊甸园中还有其他的居民。诺斯替派对创造亚当的
看法是:伊甸园的原住民是苏菲亚(Sophia),他将“生命的气息”赋予亚当,然后把女儿
若伊(Zoe)嫁给亚当为妻。
早期的《律法书》的评注,如《米德拉什》(Midrash)纪述:伊甸园的住民名叫莉莉
斯(Lilith),亚当是作为她的配偶而被创造出来的。亚当不想要她,因为她不肯在性交中屈
居下位或横位。她离开了伊甸园。在那以后,夏娃才被创造出来,作为亚当的配偶。
根据5世纪在巴勒斯坦定稿的《创世纪》的一段评注,夏娃不是用亚当的肋骨,而是用
亚当的尾巴——也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创造出来的。上帝切去了亚当的尾巴,剩下那一段
无用的残桩还留在亚当的下身尾椎上。这一来,作为堕落的结果,伊甸园的居民亚当就失去
了他的爬行类尾巴。也许,爱开玩笑的上帝故意留下一段残桩,好让亚当别忘了他的爬行类
血统。
这样看来,根据上古宗教典籍的记录,伊甸园的原住民种类繁多,但除了两种以外,都
被从《圣经》中删除了。哪儿也没有提繁殖下一代的事,可见伊甸园的住民一定是像闪族典
籍所载,是通过“克隆(clones)”繁殖的,也就是说,它们是造物主分别创造出来的。《创
世纪》以外的宗教典籍中写得很清楚,女性形象占统治地位,夏娃经常被说成“生命之母”。
母神是大地之母,象征丰产,《创世纪》蓄意略去了这些内容。

爬虫人,伊甸园的原住民

在美索不达米亚史诗中,相对于宇宙的创造、外太空人对地球的殖民化,人类的创造是
次要、甚至偶然的事件。人类的创造并不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自生自发的结果,其实倒是为
了满足一群外星爬虫类的不满而采取的权宜之计。造人是为了给神提供服务,人就是神的供
养人、看守人和劳工。
苏美尔记录清楚地显示:《圣经》中的亚当绝不是今天的智人(Homo sapiens)。可以
管他叫爬虫人,一种兼有哺乳类、爬虫类特性的混合生物。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也是创造现
代人的第一步。在很短一段时间内,人类在进化上突飞猛进,迅速由野蛮的猿人飞跃到现在
称为克罗马隆人的杂交新种。
杂交新种是以神明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外观上可能更像爬虫。《创世纪》特别强调这一
点,“然后上帝说:‘我要按我的形象造人。’”后来,因为人类和他的近亲物种通婚,爬
虫类特性日益退化,外观越来越像人类,越来越不像爬虫类。人类基因压倒了爬虫类基因,
人类就更多“人化” ,更少神性。这可以解释人类生而有“罪”,
“从荣耀中堕落”。原罪(Original
sin)就是人类偏离了神族或爬虫类原型。《创世纪》再三重复,人类堕落以前,赤身裸体,
占有伊甸园。直到他偷吃了禁果,才意识到自己赤身裸体,从此开始着衣。别的宗教古籍也
支持此说,它们还对人的赤身裸体作了解释。
《哈加达》纪述:“亚当、夏娃身上覆盖着一层角质硬皮” ,甚至说亚当的硬皮“明如日
光,覆盖在他身上,犹如闪亮的外套。”即亚当外形如蛇,有鳞片和光滑的皮。这就是为什
么亚当、夏娃一丝不挂,而且还不需要衣服的保护、遮蔽。
《创世纪》也清楚地显示:亚当在伊甸园里不出汗,出汗也是偷吃禁果的惩罚。亚当得
知:“你必汗流满面,才能挣得面包”。
亚当堕落前不出汗,简单地说,出汗是人类的特性,不是爬虫类的特性。亚当、夏娃只
要还在伊甸园里,就不会繁殖。他们是“骡子”,不能自我繁殖的物种。《圣经》中提到的
人类的堕落,就是他得到了人类的许多特性,能够繁殖下一代。夏娃的惩罚是像人类一样忍
受生育之苦,这就表达得很清楚了。
这些创造了现代人的变化和进程,在此书别的地方也有提及。用诺斯替派文献的说法最
能清楚地展示问题:因为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看到了他们的造物主,从此厌恶自
己野兽似的体型”。早期基督教文学中有这样的描写,实在令人惊讶。诺斯替派遭到早期基
督教教父们的迫害,教派被革出教门,信徒被处死,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章 看不见的《圣经》

人们一般认为,《创世纪》是上古人类历史真实事件的浓缩版。不过,《创世纪》引起
的问题比解答了的问题还要多。为了理解此书,解释其遗漏和矛盾之处,过去三百年来,众
多学者集中精力研究圣书文本和《创世纪》可能从中取材的相关著作。用圣杰罗姆(Saint
Jerome)的话说:《创世纪》是“圣书中难度最高、岐义最多的部分,《创世纪》蕴涵的秘
密跟它的字数一样多,每个字都隐藏着其他几个秘密。”
撰写《创世纪》的上古编年史作者不甚重视大洪水前的事件。有关的章节都特别短,词
句语焉不详,总共只有短短七章。这一时期的事件都很模糊,主题变化得很迅速,显然遗漏
和窜改之处甚多,大概经过教士和誊写员多次上下其手。
《创世纪》记录的事件主要传达了两种渠道的信息,一是对这些事件的宗教评注,二是
这些事件的世俗来源。如果亚伯拉罕(Abraham)公元前2000年来自美索不达米亚“迦勒底
的乌尔(Ur of the Chaldees)”,可以设想,《创世纪》那些传说是他亲历的事件,特别是
大洪水以前那些事件。
公元前6或7世纪,《旧约》初定稿时,许多文献或是早已失传,或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有
意留下。许多非希伯来语的文本,例如《外传》,都没有纳入。《外传》其实早已完全失传,
直到《旧约》确定为我们今天所见的面貌,都没有重新找到。
经过教士们几个世纪的修改,现存的《旧约》已经变成他们接触过的大量文献的深度反
,分成《以诺一书》[Ⅰ Enoch]、
思版本。《伊诺克书》(The Book of Enoch,也译为《以诺书》
《以诺二书》[Ⅱ Enoch]和《以诺三书》[Ⅲ Enoch]三本)、 《禧年书》
(The Book of Jubilees)
和其他文献讲述了伊甸园、造人、人的堕落的不同版本。《圣经》中还有许多“失传”的篇
章,可以解释《旧约》中诸多莫名其妙、前后矛盾之处。

希伯来文献

《律法书》的狭义解释就是《摩西五经》(The Five Books of Moses),即《希伯来圣经》


(Hebrew Bible)的第一部分;但广义解释涵盖了《律法书》的所有分支,包括拉比(rabbis8)
所作评注、从《律法书》引申出的法律,以及所有详细阐述的诠释。另一部希伯来圣书《哈
加达》 ,意即“阐释” ,是《律法书》的评注。这两部书充满了《圣经》遗漏故事的细节和资
料,可以解决《圣经》中明显的自相矛盾处,回答疑问,协调不同来源的寓言,排除道德寓
意,添加当代历史隐喻,讨论有关的神学课题,沉湎于列传轶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这
两部书对了解《旧约》的人物与事迹实为不可或缺。
《哈加达》包含数百篇传说与寓言,其作用在于为《圣经》文本提供注疏。这些材料中
最古老的部分,源于公元前6世纪巴勒斯坦犹太教堂的拉比们对《圣经》所作的注疏。这些
注疏称为《米德拉什》或“穷尽经文”。《米德拉什》与《哈加达》的不同,在于《哈加达》
出自口传律法。但《米德拉什》和《哈加达》都与《塔木德》有关。后者是后《圣经》时代
犹太文献的大全集,从4世纪巴勒斯坦的《塔木德》到5世纪巴比伦的《塔木德》,包罗万象。
《卡巴拉》(Kaballah)由基于神秘主义的口述传说组成,也就是说,是巴勒斯坦和埃
及犹太人的秘传哲学,文本界定了圣哲风闻的秘偈内典。这些秘偈号称蕴涵了历代先贤的智
慧,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想勘破其秘密。
基督教会所用的《旧约》是“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为托
勒密王朝所译。据说,托勒密二世(Ptolemy II)委派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七十名学者
将《旧约》译为希腊文,是以得名。另一种译文通称“通用本”(Vulgate),是天主教会

8
Rabbis,拉比,犹太人对师长和有学识者的尊称。
(Catholic Church)钦定的拉丁文译本。
这些版本无一能符合探索历史谜案的严肃研究者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圣经》中提到
的众多典籍已经无影无踪,估计是永远失传了。

《旧约》中失传的典籍

《旧约》中提到的许多文献要么业已失传,要么已遭禁毁。例如, 《约书亚书》 (Joshua)


10:13涉及日头在天空止步一事时,有这样的话:“《雅煞珥书》(Book of Jashar)不是有
这样的记录吗?” 《撒母耳记·下》 (2 Samuel)1:17中,大卫哀悼扫罗死于亚玛力人(Amalekite)
之手时,也提到《雅煞珥书》。显然,《雅煞珥书》是以色列先民流浪荒野、入据迦南、扫
罗和大卫血战沙场的史诗。 这部失传的典籍可能与《耶和华的斗争之书》 (the Book of the Wars
9
of Yahweh )有关, 《耶和华的斗争之书》21:14提及以色列人离开西奈、阑入迦南时,遭遇
摩押人(Moabite)的抵抗。
另一部失传的典籍显然是应约书亚(Joshua)的请求编成的七卷书,书名阙如。《约书亚
书》18:9提到过此书,纪述分割迦南土地给以色列各部族的经历。
《旧约》中还提到过其他许多失传文献。《创世纪》5:1提到过《亚当传说之书》(Book
of the Story of Adam),似乎是亚当到诺亚这前十代先祖的详细记录。《以赛亚纪》(Isaiah)
34:16提到过《雅赫维纪》 (Book of Yahweh) ,好像是关于农事和畜牧的书。
其他失传的典籍有: 《列王记·上》 (1 Kings)11:41提到过的《所罗门记》 (Book of the Acts
of Solomon) ,记录所罗门在位四十年的事迹; 《列王记·上》14、15、22提到过的《犹太列
王记》 (Chronicle of the Kings of Judah);
《列王记·上》14、15、16提到过的《以色列列王记》
(Chronicle of the Kings of Israel),详细记录了所罗门帝国分裂后南北二国早期诸王的事迹。
其他的典籍还有: 《系谱纪》 (Book of Genealogy)、
《利未众子纪》
(Chronicles of the Sons
of Levi),甚至连《死海古卷》 (Dead Sea Scrolls)也摘录了的《先祖拉麦书》(Book of Lamech)。
《旧约》记录的希伯来历史脱漏极多。例如:以色列人在沙漠中流浪四十年,只有两年
有记录,其他三十八年一片空白。所罗门晚年的记录极为简略,暗示他祭拜外教多神的事迹
已从本纪中删除。他后宫的妃嫔大概没有跟史官搞好关系,她们也没有被记录在册。

《外传》

《圣经》以后的时代也有丰富的典籍。 《圣经》定稿数千年来,欧亚非三洲犹太人对《摩
西律法》(Mosaic Law)疏注甚多。其中包含了大量《圣经》时代的历史文献和逸话。公元
前200年~公元200年,大批犹太文献先失传,后重现,已经来不及编入希伯来正经了。
《外传》就是这些文献的合集,书名的希腊语意思就是“假名”。当代学者不用这个词,
因为它的现代含义是指伪造的文献。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原来的书名在全球范围都保留了下
来。
这些文献包括《禧年书》和《伊诺克书》的三个版本——希伯来文版、埃塞俄比亚文版、
斯拉夫文版,也包括《以斯拉书》(Ezra)、 《巴鲁书》(Baruch)和上古先祖的许多启示文学,
失传的犹太-希腊著作,《旧约》的众多纬书。
了解《外传》所述时代,除了《外传》,还有许多同样重要的古犹太和早期基督教文献,
如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的犹太哲学家斐罗(Philo,约公元前20年~公元50年)的著作、
犹太将领和史家约瑟夫·弗拉维斯(Flavius Josephus,约37~100年)的作品、《死海古卷》
(公元前150年~公元70年) 、
《塔古姆》(Targums,《希伯来圣经》阿拉姆语[Aramaic]意译

9
Yahweh,雅赫维,是上帝耶和华的本名。
本)、赫尔墨斯文书(writing of the Hermetics,完成于3世纪,推定为赫尔墨斯[Hermes]及
其门徒所著)、诺斯替派的拿哈玛地藏书(Nag Hammadi papers,与1世纪至4世纪诺斯替传
统有关的科普特律法书[Coptic codices])、希伯来文《旧约》所没有却在希腊文献中保存的
伪经或文书。

诺斯替派,教会第一次镇压异端

早期基督教会将其重量级对手诺斯替派的文献完全逐出《圣经》。在基督教早期,诺斯
替派遭到迫害,一败涂地,为人遗忘。
在最初三百年的基督教各派中,诺斯替派组织最有系统、最为严密,其势力从巴勒斯坦
经小亚细亚延伸到北非,直抵罗马帝国的欧洲边界。罗马军团所到之处,本地的宗教和习俗
就要重新整合。诺斯替派如此深得人心,使早期罗马教会面临严重挑战。2世纪,诺斯替派
重要思想家瓦伦廷(Valentinus)竞选罗马教皇,功败垂成。这一事件标志着诺斯替派的极
盛时期。罗马主教震于诺斯替派(他们把教士看成不必要)实力的增长,在罗马皇帝君士坦
丁(Constantine)的默许和支持下,于325年召集主教会议,宣布诺斯替派为主要的异端,
称其宣扬错误的教义。
后来,随着罗马教会权力日增,诺斯替派的所有文献都被罗马帝国禁绝。诺斯替派的文
本从各个学术中心消失了,或是不准誊抄,以便达到同样目的。直到最近,我们只能从早期
基督教教父驳斥诺斯替派的著作中了解诺斯替派。1945年,在埃及小镇拿哈玛地(Nag
Hammadi)的陶罐中发现了大批诺斯替派论文。这次发现对《圣经》研究的意义不下于《死
海古卷》在巴勒斯坦出土。
诺斯替派文献中,蛇神的存在是清晰可见的。伊甸园的蛇是高贵有德的生灵。女人莉莉
斯首先被创造出来,然后才创造了亚当作她的配偶。这就是为什么早期诺斯替派的思想家摩
尼(Manicheans,圣奥古斯丁改变信仰之前,就是摩尼的门徒)死得如此之惨的原因。诺斯
替派的信仰破坏了早期基督教会男尊女卑的基石。更严重的是:诺斯替派哲学认为,人与上
帝之间不需要中间人。

《旧约》借来的故事

《圣经》护教学者故意回避《旧约》故事从何而来的问题,尽管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留下
了先祖的遗迹。苏美尔人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后来中东的各文明——阿卡德人、
巴比伦人、亚述人的神话和传说都起源于此。闪族文化就是这样产生的,然后向西方——巴
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安纳托利亚(Anatolia)传播。
阿卡德语——闪族语的一种——取代了早期的苏美尔语。两个民族、两种语言最终混在
一起,形成了一种新语言,即苏美尔-阿卡德语(Sumerian-Akkadian)。从苏美尔-阿卡德语
的环境中,先产生了闪族语,最终产生了希伯来语。希伯来人没有发明他们的语言与文学形
式,他们的文化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迦南文化的继承。大家都应该明白:《圣经》名人亚
伯拉罕、诺亚在世之日,还不存在希伯来人。传统上讲,犹太人、阿拉伯人都自称亚伯拉罕
后裔,但定居美索不达米亚首府乌尔(Ur)的民族,既不是犹太人也不是阿拉伯人,而是闪
族人。
亚伯拉罕离开乌尔时,应当是随身携带着苏美尔文化传统的。据《创世纪》所载,亚伯
拉罕的父亲是高级教士。其他材料显示,此公也是乌尔城邦统治集团的一位王子。因此,造
人、亚当夏娃、人的堕落、大洪水都源自苏美尔文学和神话。古代世界所有民族的知识和信
仰都发源于此。
《旧约》定稿为目前的形式,不会早于公元前6、7世纪。另一方面,大多数苏美尔故事
和传说形成并印在泥版上,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或稍后这个时期。我们知道:《圣经》中的
伊甸园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 River)河口,苏
美尔人称此地为伊丁(E-DIN)或“上帝的土地”(Land of the God)。
另外,许多《旧约》中的英雄所在时代已经向前推移。例如,约拿(Jonah)的故事遍
及全球。赫拉克勒斯(Hercules)被鲸鱼吞下去,就在约帕(Joppa)——发生约拿故事的同
一个地方。波斯英雄传奇说他们的英雄贾姆希德(Jamshyd)先被海怪吞下,又被它安然无
恙地吐到岸边。
约伯(Job)的故事来自于巴比伦诗歌,有德之士塔布-乌尔塔-贝尔(Tabu-utul-bel)因
为神秘的原因,受到诸神的残酷折磨。但以理(Daniel)和狮子的故事,来自公元前1500年
前迦南北部的诗歌,参孙(Samson)的故事对希伯来传说而言很奇怪,富于异国情调。这
说明它是从迦南神话中借来的。事实上,参孙的名字Samson,是源自统治黎巴嫩的苏美尔
太阳神沙马氏。
善与恶之间的斗争是犹太-基督传统中罪恶概念的根基,基本上源于苏美尔神话中善恶
之神为争夺万神殿而斗争这一主题。祖(Zu)的神话描述了邪神祖先占领天国,又被万神殿
派来的英雄之神剿灭的故事。这个故事脱胎于邪恶的天使路西法(Lucifer)占领天国和他的
失败,而后被放逐到下界地狱的神话。

路西法堕落故事的起源

善恶之神决战的故事以多种形式遍及中东各地。其源头无疑是苏美尔故事中祖的神话,
这场争夺天国的战斗会在后面的章节里细说。在许多古代宗教文献中,都可以找到路西法堕
落的故事。例如,斯拉夫语《伊诺克启示录》(Apocalypse of Enoch),也称《以诺二书》
中就有战斗细节的文献。这部书只在斯拉夫文本中保存下来,且有可能源于阿拉姆文本。天
使萨麦尔(Samael)叛变,占领了天国,像邪神祖一样自立为王,凌驾诸神之上。这部著作
还说,神把他扔回地球,落入无底深渊冥府(Sheol):

有个天使偏离正轨,打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主意:把王座设在云端上,以便与
神的权力平起平坐。神把他扔了出去。

《圣经启示录》12:7提供了争夺天国之战的另一个版本,把堕落天使叫做龙:

现在战斗已经上达天庭,米迦勒(Michael)和他的天使大战恶龙,恶龙和其
帮手迎战失利,在天庭无法立足。巨龙被扔出天国。这是名叫魔鬼(Devil)和撒
旦(Satan)的古蛇。

《圣经启示录》最有趣的一点在于:蛇、龙、邪恶天使完全对等,对此,本书以后还会
细论。邪恶的概念,例如堕落天使撒旦或路西法,在基督的时代已经树立起来。325年尼西
亚会议(the Council of Nicea)力图划定异端的界限,把撒旦的概念标准化了。而在中世纪,
邪恶之神的概念已经众所周知,并且出现在中世纪的手稿和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上。撒旦的
形象通常是半人半羊,有角有尾,一把山羊胡,偶蹄。这种造型活像希腊潘神(Pan)——
滑稽与色情放纵之神。希腊诗歌描写人类与潘神淫乱者颇多。早期基督教会对这样的活动皱
起眉头,大力鼓吹生活应该严肃拘谨,人生使命在于摆脱原罪。罪孽与放纵有关,希腊潘神
就一变为撒旦或路西法的象征。
第三章 西方或欧洲的龙

在欧洲,龙的传说和龙的称谓混为一谈,不仅指会飞的野兽,也指陆行蛇和海怪之类。
各种各样的怪物都被称为龙。
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分为两类:飞天的算真龙;没翅膀的只能归为怪物。不过,在某
些特例下,没翅膀的也可以用作龙的象征。例如,古埃及死去的法老形象就是骑蛇飞天,凌
跨群星,与先王和天国众神会合。

有翅膀的奇怪物种

欧洲传说中描述的龙是一种混合物种,身体类似于爬行动物,有两只或四只脚(见图3)

有四只脚时,后脚强健有力,各有四趾。前脚较小,经常用翅膀代之行动。还有能卷起的长
尾。

图3. 中古记录中两腿或四腿的龙。

大头、长鼻子、分岔的舌,口中密布尖牙,通常头上还有角和两只大眼睛,后者用于在
阴暗的洞穴中视物。两眼之间有第三只眼似的构造,叫龙石(dracontia),通常被说成珍贵
的宝石,具有魔力。
龙的身体覆盖着绿色的鳞甲,鳞甲下面是亮黄色的皮肤。有时,它从头到尾覆盖着一连
串锋利、保护性的刺。大多数情况下,龙的翅膀色彩鲜丽,形状更似蝙蝠而不像鸟类。当它
的翅膀完全展开,开始挥舞时,声势非常惊人。
大凡有洞穴的地方,多半就有龙。那里黑暗、清凉、舒适,是蛇天然的避难所。洞穴通
常离城镇不远,以便它们捕食。它们吃农场里的家禽家畜,有时也吃人。
这些不合群、生性多疑的生灵最喜欢峭壁上的岩穴迷宫,因为这里为它们提供了攻不破
的藏身要塞。它们飞出高巢,翱翔天际,锁定猎物,俯冲猎杀,带回巢穴,不受干扰地享用。
水也是龙的避难所,许多有翅膀的海怪因此被归类为真龙(见图4)。它们定居在全世界
的海洋里、河里、湖里。
图4. 有翅无腿的龙居住在河、湖中。

在欧洲,特别是在英格兰,人们相信龙是财宝的守护者。或许此说源于希腊罗马时代,
那时经常用蛇守卫神庙或圣地。
龙也和许多贵重宝石有关。无疑,宝石象征龙的神力。欧洲的龙前额间往往嵌入魔石,
东方的龙有白色或水晶状物含在口内或悬于前方空中。据说这东西对龙起保护作用或是给它
以魔法力量。

希腊罗马的龙

希腊遍布龙的传说,善恶皆有。例如,谷神刻瑞斯(Ceres)驾双龙战车升天。美狄亚
(Medea)驾龙车离开丈夫伊阿宋(Jason) 。
古往今来,最著名的希腊龙也许是提丰(Typhon) 。据说它的头大到可以够着星星,翅
膀宽得可以遮住阳光。它一声怒吼,就能引起可怕的风暴。它口中不仅喷火,而且咳出岩石。
提丰最后被宙斯(Zeus)杀死,葬于埃特纳火山(Mt. Etna)。今天,埃特纳火山仍然时时
喷出烟雾,暗示怪物并未死掉,等待着翻身之日。
除了这些孤例,希腊人相信龙-蛇是知识和智慧的来源,是神圣的动物,并拥有预言能
力。神喻所(shrines)就有蛇,它们的智慧通过女祭司之口传达给信众。德尔菲(Delphi)
神庙就由一条巨蟒守卫,直到阿波罗(Apollo)杀了它。
希腊海怪经常被误认为龙。希腊英雄珀尔修斯(Perseus)杀的怪物并不是飞怪。传说
中,奥林匹亚(Olympian)诸神赐珀尔修斯有翼的鞋子,准他飞行。当他飞越红海(Red Sea)
海岸时,瞥见一个少女被绑在海岸岩石上。她就是安德洛墨达(Andromeda),埃塞俄比亚
(Ethiopia)和卡斯奥普(Cassiope)国王克普斯(Cepheus)的女儿。克普斯根据神喻,将女儿作
为祭品献给扰害王国的海龙。当海怪破水而出时,珀尔修斯驾着翼鞋,凌空而起,盘旋在龙
背上,一剑刺穿了它的厚皮。海怪一声惨叫,沉没于波涛之下。
在卡德摩斯(Cadmus)传奇中,屠龙事件发生在维奥蒂亚(Boetia)洞穴中。奥维德(Ovid)
在《变形记》(Metamorphoses)中描写龙的外形,说它有伟岸的背脊,金光闪闪。它的眼睛
赤红,呼出刺骨的毒气。龙吞食了卡德摩斯手下所有的人,卡德摩斯杀了龙,然后将龙牙播
种在犁沟里。立刻,龙牙化为武士,长出地面。但这些武士很快就自相残杀,只剩五人。这
五人建立了底比斯城(Thebes),几百年后,这些家族的后人还在他们的盾牌上画龙,显示
他们的龙牙族血统。
希腊罗马诗人可能已经将龙引进了他们的寓意系统,赋与其戏剧性的力量和凶猛的形
象。荷马(Homer)绘影绘声地描写赫拉克勒斯的盾牌:“恐怖的、有鳞的巨龙盘曲在原野
中,无法形容的斜眼喷出火焰,回敬注视它的人。
”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
也对这块盾牌作了生动的描绘,但他把蛇和龙区别开来:

龙喷火的眼睛回瞪过来,眼中充满难以言喻的恐怖。龙的口中长满利齿,连成
一条白线,可怕之至、无法接近。盾牌上还有十二个可怕到无法形容的蛇头,吓坏
了大地上胆敢向宙斯的儿子挑衅的人类。

根据罗马史家李维(Livy)的说法,第一次布匿战争(First Punic Wars)时期,罗马人深


受海怪或龙的折磨。公元前256年,罗马将军阿蒂乌斯·雷古鲁斯(Atilius Regulus)渡河时
与大水怪遭遇。水怪硕大无朋,凶恶无比,卢古鲁斯大军无法靠近河面。许多军团战士要么
被它的血盆大口吞下,要么被它的尾巴碾碎。罗马军团用飞弹攻击它,却打不破水怪的藏身
之地。最后,罗马军团四面环攻,剑石如雨,才把水怪击毙。水怪的血污染大地,尸体发出
恶臭,使得罗马军团不得不把军营从河边移走。对人类来说,不仅龙怪呼出的气息有毒,甚
至连它的血也是有毒的。

龙充当不朽的卫士

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伟业之一,就是杀掉守卫金苹果树(tree of golden apples)的恶龙拉


冬(Ladon)
,把金苹果交给国王欧律斯透斯(King Eurysthus)
。据说,金苹果蕴涵智慧与不
朽的秘密。从赫拉克勒斯的传说中,我们看到了龙和不朽的联系。《创世纪》中伊甸园的传
说也出自同一母题。
伊甸园有两棵树——智慧之树和生命或不朽之树(Tree of Life or Immortality),蛇守卫
智慧之树的果子,很像恶龙拉冬守卫金苹果树的苹果。据《创世纪》所述,亚当可以吃伊甸
园所有的果子,唯独智慧之树的果子除外。这就是说,亚当可以摘生命或不朽之树的果子,
即那时亚当是不朽的,用不着摘那棵树的果子。只有当他偷吃智慧之树禁果之后,他才被禁
止摘那不朽之树的果子。所以这两棵树应该是两两互斥的,对人类来说,不可兼得。
一份犹太古籍称,这两棵树原来是同一棵树,长到一定高度才分岔为二。只有在《旧约》
中,两棵树才分得这么彻底;别的文献都认为只有一棵树,即不朽之树。也就是说,自《旧
约》起才开始强调智慧之树上的禁果。似乎这一套都是希伯来编年史家发明出来的,为的是
灌输给人类原罪论的思想。
不朽之树的概念不是《旧约》原创,而是借自更早的苏美尔典籍。寻找长生或不朽的母
题在苏美尔神话中屡屡可见。从历史上看,蛇总是跟永生有关。正是伊甸园有腿的蛇(长生
的象征),导致人类不能永生。

罗德岛不幸的龙

龙的传说在中世纪欧洲源远流长,也许是宗教机构想要强调善恶斗争,故意培育出这样
的 说 法 。 罗 德 岛 ( Rhodes) 的 龙 名 气 很 大 , 该 岛 位 于 安 纳 托 利 亚 海 岸 附近 的 地 中 海
(Mediterranean Sea),圣约翰慈善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ers of St. John)在1309年被穆
斯林(Moslems)逐出圣地(Holy Land)之后占据了该岛。
但是统治该岛也并非轻而易举,因为当地人民苦于龙或巨蛇的折磨。龙或巨蛇藏身岩穴,
天天出洞掳掠牛马。一些倒霉鬼因碰巧太靠近岩穴,也会被龙喷出的火焰所击毙。
六名优秀骑士想要平魔除害,都送了性命。骑士团大首领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伤亡,禁止
他的骑士再作尝试。但是,来自普罗旺斯(Province)的年轻骑士希欧多尔(Theodore)急
于表现自己的勇气,不顾大首领的禁令,带上长矛、剑和两头训练有素的猎狗,前往目的地
屠龙。
当他接近怪兽时,它口中喷出火焰和毒液,前来迎战。希欧多尔挥动长矛,但龙皮太厚,
无法刺入。然后龙尾将他扫倒在地,他拔剑乱砍,忠实的猎狗也从下方攻击怪兽,咬它脆弱
的下腹部。龙吃痛不住,腾空而起,想甩掉猎狗。希欧多尔抓住机会,一剑刺入龙的下腹部。
龙痛苦不堪,跌落在地,黑血自伤口喷涌而出,待血喷尽,就倒在希欧多尔脚下,气绝而亡。
似乎中世纪传说都带有道德寓意。希欧多尔在群众的欢呼中凯旋而归,骑士团大首领却
愤怒地召见他:“鲁莽的年轻人,你破坏了我的禁令。告诉我,我们圣团的最高义务是什么?”
希欧多尔轻声回答:“服从。”于是,不管他的勇气和功绩,希欧多尔的佩剑和骑士徽章都
被收回。大首领下令将他关进最深的地牢,直到人们忘却他的名字。希欧多尔恭顺地服从了。
他脱下闪光的甲胄,解下佩剑,放在大首领的脚下。他顺从自己的命运,绝望地离开房间。
这时,他忽然听到大首领狮子般大吼,声震屋宇:“回来吧,我的孩子,你已经又一次证明:
你配得上十字架。你征服了自己,可以接受征服龙怪的荣耀了。把你的剑拿回去吧。你已经
凭这把剑在最勇敢、最高尚者之间赢得了一席之地。”希欧多尔功成名就,后来,他继任为
圣约翰骑士团大首领。

中世纪博凯尔的龙

在中世纪的法国,最有名的龙大概是德拉卡(Drac),它住在罗纳河畔(Rhone)的博
凯尔城(Beaucaire)。据当地人说,德拉卡是个巨大的、闪光的、有鳞的怪物,它眼晴赤红,
爪子锐利。这条龙的奇怪之处在于:它在河岸附近漫游时是不为世人所见的。村民知道它的
存在,却看不见它,没法阻止它抓走家畜,拖到河底享用。有时它甚至吃人,尤其是喜欢吃
无人照料的小孩。
有一天,城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少妇,她抱着儿子到河边洗衣。她正洗着,忽然看到河岸
上有只镶着大珍珠的金杯漂过来。她够着了金杯,想把珍珠摘下来,身体却失去平衡,跌入
河中,落入龙爪。德拉卡把她带进海里,住在他孵卵的水晶龙宫里。
年轻少妇不得不当了七年的保姆,在龙宫侍候幼龙。等幼龙长大,能够自理,老龙父母
才以珍珠为酬,送她回博凯尔家乡。

友善的阿尔卑斯龙

在法国的阿尔卑斯山区(Alpine regions),龙的传说非常普遍,最流行的传说就是友善
的龙,当地人称之为薇薇尔(vouivre,美女蛇)。这显然是源于拉丁文花斑蟒(vipera)一
词。据当地人说,薇薇尔龙是美丽的怪物,在山巅的石巢守卫传奇宝藏。
据说它会飞,鳞片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它头戴珍珠王冠,前额正中是一块血红宝石,
仿佛一只独眼。红宝石光芒四射,以致于龙飞起来就像沐浴在火中。
但是,每年有一天晚上,龙会变得易于受伤。这时龙会出洞,飞到湖边饮水、沐浴。它
下水时会取下红宝石,放在水边的地上。要是红宝石没了,龙就会变成无助的瞎子。
尽管乡村居民知道它的弱点,但没人胆大到敢接近龙,偷走红宝石。据说,龙一旦瞎了,
就会憔悴而死。不过,火龙生活了几百年,明摆着没人敢算计它和它的财宝。要不就是本地
人对本地龙感情很深?
阿尔卑斯山区还有一个传说:一年秋天,有个造桶匠搜集造甜酒桶的木材时,落入一道
深深的裂缝。他爬不出来,就在里面另找出路。但是,这里其实是两条有翅的龙的家。它们
似乎很同情造桶匠的遭遇,让他在里面过冬,把龙尾卷起来给他取暖。等春天来了,龙变得
烦躁不安,不断展翅,跃跃欲飞。当它们飞出裂缝时,造桶匠抓住龙尾,随之出来,重获自
由。最后他回到家里,成了本地传说中的英雄。
这些法国龙最有趣之处在于它们都很温情、友善,对人类没有恶意。人类也报之以善意,
让它们不受骚扰和攻击。但英格兰的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英格兰诸龙

或许英国文学中,最早的龙传说出现在上古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中。贝奥武
甫是耶阿特人(Geats)的领袖,因杀湖中怪物格伦德尔(Grendel)而闻名。贝奥武甫与龙
大战,但无法击穿它披甲的头,只得刺其腹部,切断其喷火来源,然后用匕首取出龙的五脏,
幸而没有被龙咬到或用毒气喷到。有一种传统看法,认为龙住在土冢之下,守卫秘密宝藏。
在另一种传说中,贝奥武甫葬于海边峭壁,四周围绕着龙的黄金和宝藏。
在英格兰,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几百年来当地人都说自己见过龙。相比其他国家,龙的
传说在这里可能维持得更久。马克·亚历山大(Marc Aleksander)在他的《英国民间传说》
(British Folklore)一书中,汇集了共计七十多个城镇与乡村的龙的传说。
793年,在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面世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中,人们看到火龙伴着闪电飞天。1113年,克莱斯特彻奇(Christchurch)的一群
牧师遇到自海中飞来的鼻孔吐火的飞龙。它绕村飞行,喷出的火焰烧掉了村里的全部房屋,
甚至还烧毁了停在附近的船与船员。1170年的本地记录也显示,一头巨龙从科尔切斯特
(Colchester)附近地面起飞,把一所住宅化为灰烬。

藏宝的龙

英格兰有三百多个土冢或土丘,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一般认为,古代
头领入土时往往以宝物殉葬。根据传说,他们用龙看守宝藏。龙夜间扰乱乡村,飞行时喷火。
大约8世纪成书的《贝奥武甫》印证了这些传说。一般设想古墓内有秘道,通向守宝的龙所
住的龙洞。古墓的年代可能比《贝奥武甫》成书时代早数千年。贵人以宝器殉葬,以龙守墓
的说法可能就是本地头领散布的,目的在于吓阻盗墓毁墓者。
莱斯利·格林瑟尔(Leslie Grinsell)在《不列颠史前遗址上的传说》 (Folklore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Britain)中汇集了许多本地——特别是中部和北部诸郡——墓主的名字,提示龙守土
10
冢宝藏的传统起源甚古。例如,德拉克娄(Drakelow )、德拉岗霍德(Dragonhoard)、德
拉克·豪(Drake Howe)之类的名字,就在提示龙守土冢宝藏的传统。牛津(Oxford)附近
有著名的龙山(Dragon Hill),因为白垩山岩(chalk hillside)上刻着一头龙(被错误地称为
马[horse])。
布鲁姆菲尔德(Bromfield)的萨洛普郡(Salop)有圈成圆形的土冢群,传统上认为它们是
由龙守卫的。在林肯郡(Lincolnshire)靠近瓦尔姆斯盖特(Walmsgate)的地方,传说长土
冢是一条龙被刺杀后的葬身之处。瓦尔姆斯盖特古称沃姆斯盖特(Wormsgate,虫门之意),
虫(worm,或者写作wirm)即无翅龙的本地称谓。北约克郡(North Yorkshire)至少有十个
土冢与龙有关。

龙的道路与leys

有一种理论认为:英格兰自古以来由一条名叫leys的路线贯穿前后,联接古老的圣地、

10
译者注,Drake,龙的音译。
土冢、独石(monoliths)、石圈(stone circles)。Leys非别,就是古德鲁伊教(Druids)信
奉的真实的龙路(dragon paths)。
首先,想想古代德鲁伊(Druids)和凯尔特人(Celts)的商路,他们开辟直道,以便许
多情况下可以直穿山顶,不必绕行。这暗示他们可能有一套大地测量学网络系统,以地球形
状为基础,而不用磁学。
英国编年史家蒙茅斯的杰佛里(Geoffrey of Monmouth)在《不列颠诸王史》(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中纪述:贵人葬于土冢,与leys的路线相连。哥弗雷明确地将土冢和石
圈联系起来,还认为后者是梅林(Merlin)用法术从爱尔兰运来的。哥弗雷称: “巨环”(Giant’s
Ring)是贵人的坟墓,且巨石有医药功能,土人用其治病。他的这些说法支持了土冢、石圈
与leys的路线构成了微妙能量联系的假设。研究leys的路线是新兴的大地能量科学(Earth
Energy)的一个重要项目,目前在英国正方兴未艾。
在中国发现的类似能量网路叫龙脉(Dragon Paths,或者Lung Mei)。中国人相信它们
是看不见的能,在地球表面形成绵长连贯的线路。龙脉有两种,一阴一阳,一正一负,以青
龙白虎为代表。龙脉循地脉山势,阳者凌峰而上,阴者依丘而走。阴阳会聚则地灵。几百年
来,甚至直到最近,不看龙脉、风水,不定吉地,不避邪气,任何建筑都不会开工。

不幸的格洛尔德传奇

英国的龙传奇以亚瑟王(King Arthur)和圣乔治(St. George)的故事最为有名,下面还


会讨论他们。英雄格洛尔德(Gerolde)的传奇鲜为人知,事实上完全配得上屠龙传奇的名
声。在有关传奇中,格洛尔德第一次杀的龙比较小。那天,他穿上一副自己甲胄中最亮光闪
闪的一套,其反射的阳光让龙目眩,它还没反应过来,格洛尔德就一矛刺穿了它。人民向拯
救者欢呼,格洛尔德在乡间巡回,收受赞美和礼物,其中包括丝绸与花环。人民请求格洛尔
德把丝绸与花环附到带来好运的盔甲和长矛上。格洛尔德没有适可而止,就此离去,反而接
受了用绸带制成的彩衣。他一披上彩衣,就好似一面五色斑斓的彩旗。
不久,他披着彩衣,遇上了一条巨龙。格洛尔德信心十足,发动进攻,然而他闪闪发光
的甲胄已被彩衣遮盖,太阳又被云挡住。巨龙喷出一道火流,格洛尔德立刻化为灰烬。他的
随从收集英雄遗灰,以最高荣誉葬在附近山下。
格洛尔德传奇还有法国版,显示中世纪欧洲可能广泛流传这个传奇。维托特修道院长
(Abbe de Vertot)的《慈善骑士史》(History of the Knights Hospitalers)也有类似情节,只
是英雄的名字改为圣恩爵士(Sieur Dieudonne,或者写作Sir Godgiven),地点改在法国。

职业屠龙者圣乔治

古代屠龙传奇颇多,例如条顿人(Teutonic)有齐格弗里德(Siegfried)传奇,英国有
贝奥武甫的故事。然而,这些屠龙者跟圣乔治(见图5)比起来,都很业余。圣乔治作为职
业屠龙者,可谓当之无愧。他的声名遍及全欧,影响很大,以致早期教会封他为圣徒。许多
国家把他当救星,其中包括英国、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和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甚至埃塞俄比亚还奉他为主保圣人(patron saint)。事实上,圣乔治传奇可以追溯至罗马
时代。
圣乔治的原型出生在君士坦丁(Constantine)皇帝时代的巴勒斯坦(他的罗马名字不为
人知,可能是乔治乌斯[Georgius]),此时帝国已经趋于解体。他途经北非利比亚(Libya),
在那里第一次因屠龙而获得名声。他经过塞利安(Silene)地区时,镇民告诉他附近沼地里
有条龙,是从山上搬来的。它在本地农场里大肆掠夺,先吃羊,抓不到时就拿本地居民大块
朵颐。
吓坏了的人民把孩子献给恶龙,满足其胃口。最后只剩下国王的女儿,她也被绑起来献
给恶龙。圣乔治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毫不犹豫地深入龙穴,一矛刺向惊讶的龙。龙狂叫起来,
向四面八方喷出毒液和烈火。圣乔治乘它扑过来的时候,又一矛把它刺穿。龙倒在地上,口
中毒液流到地上,随即失去毒性。圣乔治把死龙带回镇上,在围观的人民面前一剑砍下它的
头。

图5. 圣乔治屠龙。

但是,圣乔治虽然身经百战,终归不得善终。他之死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是罗马皇帝
戴克里先(Diocletian)把他逮捕、处死;一说是他企图劝波斯皇帝改信基督教,被波斯皇
帝砍头。还有说他因为爱情纠葛被女子嫉妒的丈夫所杀。不过,他去世数百年后,基督教会
封他为圣徒。16世纪,教皇克莱蒙特三世(Pope Clement III)断定圣乔治屠龙的故事不可能
全是真的,便从官方传记中删去了所有与龙有关之处。最近,罗马教会取消了他的圣徒资格,
给他以最后的羞辱。
圣乔治是中世纪英格兰的英雄,1349年封为主保圣人。英国的资料说他途经英格兰,最
后在伯克郡(Berkshire)征服了一条龙。这种说法更有可能,即参加十字军(Crusaders)的
英国人带回了这个故事,并用这个名字作为更大众的战斗口号。他名扬四海,并常常以十字
军骑士的形象出现在彩绘玻璃和手工绘本中。他大战恶龙的地点以伯克夏当斯(Berkshire
Downs)之名垂诸永久。那里所谓的奥芬顿白马(Uffington Horse)明显更像龙而不像马。
龙山位于埃夫伯里石圈(Avebury)和斯通亨基巨石阵(Stonehenge)附近,以其白垩
岩上刻的巨马像闻名。巨马或奥芬顿白马源于神秘的远古,一千年前的文献就曾提到过它。
奥芬顿白马长365英尺,方圆几英里都能看到它。这匹马最有趣之处在于它看上去绝不像马,
它有着龙一样的长颌。这长在一匹马身上的确是很滑稽的。本地居民坚持认为它根本不是马
的画像,而是龙的略图。
巨龙之子亚瑟王

蒙茅斯的杰佛里称:罗马人撤离后,第一个不列颠王是沃蒂根(Vortigern),自称不列
颠之王(High King of Britain)。他和入侵者撒克逊人(Saxon)作战,在不列颠北部建立了
坚固的城堡。
据传奇所述,那些天里,不管他的石匠干得多漂亮,一旦到了晚上,城堡的地基还是会
沉入地里。德鲁伊大师梅林向国王解释:这是因为城堡的地基建在两龙白天睡觉晚上交战的
地穴上。地穴导致地基不稳、石头倒塌。
沃蒂根让部下挖开地基,发现了龙穴。这有两条龙,一白一赤。梅林说白龙象征撒克逊
入侵者,赤龙象征不列颠人民。于是,赤龙不仅成了威尔士(Wales)的象征,还成了亚瑟
王之父尤瑟王(Uther Pendragon)的标志。Pendragon,意思就是巨龙之首。这个传奇使亚
瑟王类似于中国皇帝和苏美尔列王,成为龙的传人。亚瑟王为了强调龙族血统,还在头盔上
佩了一个龙头徽。
威尔士的经典著作《马宾诺吉昂》(Mabinogion)也与梅林的龙传奇有关。它讲述沃蒂
根王朝五百年前,两龙怎样成为当地居民的负担:它们经常出洞,在天上交战,直到精疲力
竭,落回地面。根据传奇,沃蒂根被最后一位罗马领袖安普罗修斯(Ambrosius)围困,城
堡被毁。安普罗修斯的兄弟名叫尤瑟·彭德拉根(Uther Pendragon,即尤瑟王),因为他
出生时,火龙在天。
在亚瑟王宫廷与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t King Arthur’s Court)的传奇中,
龙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兰斯洛特(Launcelot)途经佩莱斯(Pelles)王统治的法兰西时,就
曾与龙交手。佩莱斯的王国被一条每夜出来残害、杀戮人民的恶龙折磨。兰斯洛特出现时,
国王求他帮忙。
英勇的兰斯洛特直探龙穴,龙甫一出现就被一剑刺穿。佩莱斯王大为感激,把自己的女
儿伊莱恩(Elaine)赐予他。但兰斯洛特的真心已经献给了基尼维尔皇后(Queen Guinevere),
谢绝了国王的提亲。佩莱斯王希望从英雄身上取得继承人,就乞灵于魔法和媚药。伊莱恩假
扮基尼维尔皇后,邀兰斯洛特入闺房,兰斯洛特毫不迟疑地接受了。九个月后,伊莱恩生下
了加拉哈特(Galahad),他后来成为最伟大的圆桌骑士。
第四章 非西方的龙

德拉威人或那伽,印度的蛇族

1920年代,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IndusRiver Valley)有了惊人的发现:两座古城的废墟
出土了,一座是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另一座是哈拉帕(Harappa)。与美索不达
米亚和尼罗河谷的城市类似,它们都建立在冲积平原上。但与其他城市不同,它们好像是有
计划地建立的,布局一模一样:没有金字塔,每座城市都有十米高的土冢,一种人造平台。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并不是从原始村庄发展而来,而是纯粹作为城市在一百年内建成
的。它们似乎是借助外力以一个现成的蓝本建设而成。换句话说,它们是殖民地建设的产物,
也许是苏美尔人的殖民地。可以假定,它们是苏美尔人的主要设计师恩基的杰作。根据考古
证据,城市建成于公元前3500~3000年之间。后来,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毁于一旦。废墟上
的基建设施骨架有高度的放射性,好像是发生的原子浩劫毁了城市。
历史学家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居民与雅利安人无关。500年后,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在
旁遮普(Panjab)和恒河平原(Gangetic Plain)上建立定居点。这两座城市的居民跟苏美尔
人一样,讲一种未知的语言。历史学家相信,他们是古代蛇人德拉威人(Dravidians)的家
园。
古籍《多基安之书》 (Book of Dzyan)或许是最老的梵文古籍,其中提到蛇人自天而降,
教育人类。通神学家H·P·布拉瓦兹斯基夫人(Madame H. P. Blavatsky)用了三年时间在西
藏、不丹、锡金收集了上千部梵文古籍,用以校订《多基安之书》 ,并成功地复原了古籍的
晦涩之处。根据此书,萨帕(Sarpa),或巨龙(Great Dragons)是第五个定居地球的种族。
第四个种族是巨人族(giants) ,生活在大洪水之前,在大浩劫中灭绝了。此书叙述了大洪水
后,人面蛇尾的蛇神或龙,重新降落于地球,把文明的技艺传授给人类,并在地球上建立了
神圣的王朝。 《多基安之书》的第五种族,就是当今文明之祖。这些神的领袖叫巨龙。
据说,德拉威族或那伽族(Nagas,也译为龙族)是蛇神与人类杂交的后裔,他们举止
粗俗、好食人类、皮肤黝黑、鼻子坍塌、智慧出众,穴居于地下。许多梵文经籍说他们是驾
神车飞天的智蛇。这描绘得倒更像龙。后来,雅利安人进入蛇人的废墟,在他们的古典神话
中生动地写道:

“靠近博伽瓦谭(Bhogavata)的地方居住着蛇人族,他们的城市道路宽广,城
墙环绕,军队守备森严。蛇人青年个个长着可怕的毒牙,蛇王婆苏吉(Vasuki)高
踞宝座,君临此邦。”

德拉威族、达萨瓦尔那族(Dasyus)或那伽族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名字,印度壮丽的史诗
《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记载了他们的存在。这两部史诗都有早期雅利安人与蛇人族
接触的记录。有友好的蛇人族,但更多的是与人类敌对之辈。由于雅利安人与蛇人通婚,两
部史诗渗透了爱恨交织的情感。
在史诗《摩呵婆罗多》中,一群天神驾云车参加雅利安国王的婚礼:

“诸神驾云车来临,观看如此美好的场面。阿迭多(Adityas)亮光灿灿,马尔
殊(Maruts)御风而行,苏帕纳斯(Suparnas)有翅,那伽有鳞。神圣的天空一尘
不染,清凉高爽,乾达婆(Gandharvas)奏起音乐,阿普莎拉(Apsaras)凌空,星
车灿烂,行于无云的高天中。”
诗中写了各类德拉威人:阿迭多是太阳神,马尔殊是风暴神,乾达婆是乐神,阿普莎拉
是仙女。有鳞的那伽与雅利安人通婚,生出了国王和英雄。和埃及、苏美尔一样,印度诸神
与人通婚,生出了半人半蛇、半神的王。古印度也宣称天神降世,对哺乳类、特别是猿猴作
生物学实验。其实,《罗摩衍那》中与罗摩(Rama)比肩的猴王哈努曼(Hanuman),就是
湿婆神(Shiva)用圣饼喂养猿猴安加(Anjan)的产物。这明显是指基因实验造就了《罗摩
衍那》中的英雄之一,超猴哈努曼。

《罗摩衍那》:关于蛇神的印度史诗

印度伟大的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叙述了北方王子罗摩和新娘悉达(Sita)的故事。楞
伽城(Lanka,欧洲人则称之为锡兰[Ceylon]。)的蛇王罗波那(Ravan)劫走悉达,罗摩在
猴王哈努曼及其猴军的帮助下,穿越印度找回新娘。
蛇神罗波那撤回到楞伽王国,他以为这里很安全,罗摩的追兵到不了。但罗摩有哈努曼
帮助,造了一座岩桥,连接大陆和海岛,于是罗摩可以越海营救悉达。
整个故事中,罗波那表现野蛮,更像爬行类,而不似哺乳类——他“以人类为食”、 “饮
敌人之血” 。他在战斗中极为强大,用纳噶特种武器(Naga weapon),使敌人瘫痪,并吸尽
其生命力。这几乎击败了罗摩。
罗波那的楞伽岛国是蛇民的要塞,中国古老的文献称之为那伽族的家园。在涉及楞伽城
的文字中, 《罗摩衍那》提到雅利安人占据印度之前,楞伽城就和中国开展贸易了。楞伽城
人是奇怪的蛇种。楞伽城凭它的宝石和香料,以及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与中国贸易的重要
港口,中国商人也常来此处。
中国古代朝圣贸易者法显(Fa-Hsien)报告说:该岛原来被那伽族或蛇神所据,各国商
贾云集。那伽族从不以真身示外人,只把价格标签附在他们的珍贵商品上,外商根据价格标
签买货、取货。

《摩呵婆罗多》与巨蛇祭

另一部印度史诗《摩呵婆罗多》 ,在世界各种语言写成的作品中都是最长,也许也是最
伟大的史诗。它比《罗摩衍那》更古老,由88,000行诗组成。全书围绕着俱卢(Kurus)家
族的两个分支,俱卢族(Pandavas)和班度族(Kauravas)的竞斗展开。库茹柴陀(Kuruksetra)
之战,俱战和班度两败俱伤,两个家族几乎灭亡。
故事开始于俱卢族帕瑞可西特大君(King Pariksit)用弓箭射鹿。他追逐逃鹿,遇见苦行
僧,问他有没有见过受伤的鹿。苦行僧鞠了一躬,不肯回答。国王大怒,拿一条死蛇挂在圣
者脖子上。圣者的儿子萨马噶(Srnga)盛怒之下,诅咒帕瑞可西特大君。两族世仇自此开
始。
值得留意的是:第三个党派插手了。蛇人震怒于帕瑞可西特大君对本族的侮辱,蛇人王
德叉迦(Taksaka)派蛇害死了帕瑞可西特大君。
血仇的故事其实发生在微茫的过去。公元前14到13世纪以来,俱卢古王国在恒河
(Ganges)下游繁荣昌盛。事件发生在雅利安人初入印度,与那伽族接触的时代。
事实上, 《摩呵婆罗多》史诗开篇讲的就是帕瑞可西特大君之子、镇群王贾亚梅贾亚(King
。国王举行祭仪为死者报仇时,讲述了整个故
Janamejaya)的巨蛇祭(great snake sacrifice)
事。蛇祭叫“亚基纳”(yaina) ,战争的故事和别的故事都穿插在这个漫长的祭仪中,其目
的显然是为了象征那伽族的毁灭。在此,蛇神被设想成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人形或蛇形的物
种。
祭仪中,祭司呼喊蛇神的名字,同时将活蛇投入火中。蛇王德叉迦之子阿斯提卡(Astika)
插手干预,要求镇群王贾亚梅贾亚让他的族人活下去。印度历史学家赏弥(Kosambi)认为,
《摩呵婆罗多》主讲的不是大战,而是“亚基纳”(yajna)蛇祭。换句话说,这个故事是象
征性安抚蛇人祖先,同时把它们从文化遗产中驱逐出去。
古印度的飞蛇神可以精确地称为龙。不难设想,喷火飞蛇在印度神话中扮演了模棱两可
的角色。埃及神话中也有爱恨交织的关系,但是历史成因却不一样。

埃及飞蛇亦善亦恶

在埃及神话中,埃及独特的龙并不像欧洲、中国、印度的龙那样在空中漫步,但飞蛇(见
图6)经常作为不朽的象征出现。
古埃及对待飞蛇的态度模棱两可,因为飞蛇既是善源又是恶源。这可能是由特殊历史事
件造成的。
在古王国(Old Kingdom)与中王国(Middle Kingdom)时期,后者大约在公元前1450
年结束,蛇是利他的生灵,与诸神和不朽有关。但在后来的新王国时期(New Kingdom,) ,
特别是第18王朝,它变成有罪的生物,被憎恶的对象,驱邪仪式的假想敌。变化是怎么产生
的?

图6. 埃及飞蛇。

早期列朝,列王墓壁上都有飞蛇图。飞蛇被认为是友好的生灵,载着国王的亡灵飞向星
空(见图7)
。那时,蛇被当作王权或神权的象征,法老的头饰上都有神蛇标志。埃及神话中,
作为象征符号的翅膀随处可见,许多神像都有翅膀。最常见的埃及象征符号就是有翅神蛇,
象征太阳神及其飞行本领。
图7. 埃及蛇-飞行器象征。
古王国时期的墓室壁画摹本。
顶部,奥西里斯(Osiris)坐蛇船游下界;底部,蛇载法老登星空会诸神。

直到中王国末期,有翅神蛇仍旧是埃及神话中必要而有益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没有多少
疑问。但是,中王国末期到新王国建立之间,发生了长达数百年的大混乱。
第18王朝的开国之君建立了新王国,驱逐了可憎的喜克索人(Hyksos)——这些外来入
侵者占领埃及四百年,毁坏了古老国度里与宗教有关的所有神庙与碑铭。这时,蛇开始具备
邪恶的特性,在典礼上成为驱邪的对象,被称为阿匹卜(Apep)或阿普布(Apop),即希
腊的冥府之蛇阿波斐斯(Apophis)。这是埃及人厌弃喜克索蛮族的表征,这些入侵者曾对埃
及文化恣意破坏(见图8)。我们将会发现,希伯来人把喜克索人叫做亚玛力人,是利乏音人
的支脉,上古纳菲力姆人的后裔。

图8. 代表恶的埃及蛇。
从第18王朝起,新王国期间,法老和赛特神(seth)经常袭击恶蛇阿普布。恶蛇代表可
憎的喜克索人,巴勒斯坦的蛇王。它们在出埃及时代入侵,毁灭了中王国的文化。

阿普布是喜克索人原有的统治者,他的后裔统治着埃及的第14到第17王朝。许多喜克索
统治者,特别是末代国王沿用阿普布这个名字。阿普布成了蛇人,也就是在出埃及时代统治
巴勒斯坦和入侵埃及的喜克索人/亚玛力人的象征。在典礼上,阿普布以各种绰号和名字遭
到诅咒,为的是尽可能毁灭他。典礼酷似古印度的“亚基纳”蛇祭,后者也用各种名字呼唤
蛇,同时将它投入火中。

《亡灵书》,埃及人的不朽指南

埃及王室,以及后来的埃及平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后升天,与诸神相会,从而永生不
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精确的操作指南,提醒死者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所谓《亡灵书》
(Book of the Dead)就是这些操作指南的合集,可以追溯到埃及早期列朝。这是一部讲述“路
线图”的书,引领人们如何通过艰难的道路觐见诸神。这些圣书最初引起注意,是因为它们
出现在大约建于公元前2400年的乌纳斯(Unas)的金字塔墓室的壁画上,后者是第5王朝的
末代法老。在古王国其他法老墓室里,也有同样的发现。
这些圣书又叫《金字塔之书》 (Pyramid Texts)
,因为它们是符咒和指南的合集,给法老
提供他死后生活所需的全部信息:怎样克服无数的障碍,如何避开陷阱、敌对的诸神和恶魔,
最终觐见天上的诸神。
大多数权威人士同意:金字塔反映出埃及人民星崇拜的信仰,即诸王死后前往群星。图
画上的形象往往是诸王骑蛇登宵。他的行程是模仿每天驾舟横渡天空的太阳神。
中王国时期的《金字塔之书》逐渐平民化,继而出现在木棺之上,可以称之为《木棺之
书》(Coffin Texts) 。最后,这些仪文抄在纸莎草纸文书上,飞入寻常百姓家。
总的说来,这三种文本都可以称为《亡灵书》。你可以称它们为等价的升天不朽自助手
册。

友善的龙和遇难的水手

埃及早期传说中的蛇是友善和父爱的化身。中王国第12王朝(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金
字塔墓室的纸莎草纸文书上,纪述了一位水手的历险记,书中的水手和120名精选的船员出
海贸易,前往国王的矿山,大概就在非洲。
出海后,飓风来临,全船沉没,只有水手一人幸存。他登上一座荒岛,发现这里是货真
价实的乐园,各种蔬果鱼禽应有尽有。水手生火,让自己安顿下来,准备长住。但几天之后,
森林里一声巨响,大地颤动,他吓得要死。
一个怪物从森林中出现,他吓倒在地。据他的叙述:“我偷偷窥探,一条躯体长达30腕
尺、胡须长达2腕尺的大蛇向我爬过来。它全身金光闪闪,眉毛是天青色的,在我面前卷起
身体。”
“小东西,谁带你上这儿的,”大蛇问道:
“你胆敢拖延,我就把你烧成灰烬。 ”水手害
怕被火蛇烧成灰烬,就把遇难的故事告诉他。大蛇表现得很友善,对水手的关切之情溢于言
表。它告诉水手不必担心,四个月之内就会有船来救他。在这四个月内,大蛇讲述了自己悲
惨的故事,即它是怎样在这座孤岛之上落单的。
大蛇以前跟它的兄弟姐妹和孩子住在一起,总计七十五条蛇。有一天它外出时,一颗星
星从天而降,烧死了它全家,只剩下它形单影只。据推测,这次事件并非自然灾害,而是诸
神的武器下落。自大洪水以来,诸神就用这些武器在天上殴斗。
故事没有提到翅膀,大蛇的外观完全像龙,遍体生鳞,能够喷火,可以把水手烧成灰烬。
值得注意的是:载着死去的法老登宵的蛇也没有翅膀。蛇神有飞天之能,可能是件理所当然
的事,因此用不着专门描绘。
然而,在中国历史和神话中,飞蛇或龙通体生辉,不仅是善良的神灵,而且是上古历代
先皇的祖先。

仁慈的中国龙

西方的龙往往与邪恶、毁灭、贪婪的护宝者相联系,东方的龙则通常是善良的生灵,虽
然有时很任性,但对人类是友好的。龙的神话传说渗透了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四个主要的龙
群(见图9、10)
。其在宇宙中的职责分工如下:

天龙(Celestial Dragons):

天界巨龙是中国天庭的卫兵。它们住在天上,维护宇宙秩序,防止陆海灾变。

守卫藏宝的龙:

地下的龙掌管埋藏于大地的珍宝和矿物,每条龙口中都含着一颗巨大的宝珠,据称是智
慧白珠(white pearl of wisdom)
,用它碰一下任何东西,都会使之倍增。在这一点上,它类
似中古史上的哲人石(Philosopher’s Stone)。阿尔卑斯、法国的龙传说中也有类似的宝物,
一触某物就会使其倍增。

水土龙:

它们决定河流的流经,规定其流量,保护河堤。避免所有河流泛滥成灾是它们的责任。
中国有水/土龙王(Earth-Dragon King)
,从它的宫殿中支配下界诸水。

气象精灵之龙:

它们御风而行,与青天同色,呼风唤雨,吞云吐雾,恩泽万物。中国人对它们毕恭毕敬,
因为它们一旦发怒或受到冷落,人类就会大祸临头。

图9. 中华民族的龙。
图10. 花灯上的中国龙。

龙祖

上古时期,亚洲诸龙与人类共享世界,和平共处。就此而言,它们与中国文化渊源极深。
据中国历史记载,女娲(Nu Kua)抟土造初民时,她自己部分是龙,部分是蛇。
龙也是中国十二生肖(Chinese Zodiac)中的动物之一,后者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
中国的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些动物,除
龙以外,今天都能见到。这暗示十二生肖形成时,中国人认为龙也是实际存在的。
据中国历史,创世之初,亚洲诸龙与人类共享世界。与西方的蛇一样,龙与人类的发展
关系密切。龙教给人类必要的艺术,怎样生火、织网捕鱼、制作音乐。
中国人选择龙作民族标志,有深层次的原因。他们相信天龙是上古神皇第一王朝之父,
龙的图案标志可以上邀天佑。在智慧上,龙首屈一指,无可匹敌,其力量能造福万民,象征
爱民如子的皇帝——龙子龙孙。龙与皇室的亲密关系体现在皇室装饰上:皇帝高据龙座,乘
龙舟,睡龙床。
与龙友好的信仰深深织入中国早期史传。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易经》 (Yih King)源
于微茫的远古,其时人龙杂居,和平相处,甚至相互通婚。许多古帝号称龙形,例如自公元
前2697年在位的黄帝(Hwanti)。自公元前2356年在位的尧帝(Yaoh),据说也有龙的面容,
百姓称为“龙形”(dragon faced)

柳毅传说,人化为龙

中国上古史传与美索不达米亚传说极为类似。在这个传说中,人类取得不朽之身,化为
飞龙。
在传说的开头,中国书生柳毅(Liu Ye)应举不利,仕途无缘,意气消沉。他在长江边
休息,看到一个牧羊女孩荆衩布裙,不掩花容月貌。柳毅出于好奇,问她家世。女孩自称龙
族公主,是八百里洞庭湖龙王之女。
她许婚河伯,为夫所弃,加以法术,贬入凡尘。柳毅为其所动,施以援手,循女所示,
间关千里,跋涉洞庭。旬月,得至龙宫。
柳毅甫入龙宫,龙王佩玉以志不朽之阶,高据龙座。柳毅传书告变,以公主手镯佩玉为
证。
柳毅言未毕,龙座之后怒吼已发,有龙喷火暴起。洞庭湖龙王解释:这是舍弟,强大的
钱塘巨龙,其脾气暴烈,不愿化为人形。他显然听到了柳毅所说之事,狂怒之下,立刻赶去
营救侄女。
片刻,有绸衣人入殿,手携穿牧女服的公主,正是钱塘巨龙。他自述已诛薄幸郎,化其
宫室为飞灰。
但他伤人毁稼,数千农人受难,事毕乃赴天帝处请罪。主龙决定:他既已得悉凡人的痛
苦,可以自行选择人形。钱塘言方毕,柳毅见宫室忽然变态显形。飞龙展翅盘尾,目光如炬。
龙王声如雷霆,“凡夫从我。”然后将女儿的手递给柳毅,报以微笑。柳毅脱去凡胎,
化为龙形,神仙眷属,永居天国。
柳毅御风而行,奋翅碧霄,日暖金鳞。公主龙形,伴飞在侧,双飞入云。
这个追求不朽的故事明显源于苏美尔神话,有些汉学家认为,中国文化源于美索不达米
亚,中国和埃及、印度、美索不达米亚都是苏美尔的殖民地。苏美尔语与汉语言彼此相似,
都是象形单字,然而前者反而在古中东是个异数。时至今日,象形汉字仍基于苏美尔式绘图
古法。

中美洲的龙

在中美洲的玛雅(Maya)文明中,蛇的象征符号无处不在。大多数蛇被画成有羽能飞
的形象(见图11)。换言之,它们被看作飞蛇或龙。玛雅文明初次出现在中美洲的来龙去脉,
并未记录在案。据基切印第安人(Quiche Indians)的回忆而著成的《先知集》 (Chilam Balaam)
写道:尤卡坦(Yucatan)半岛初民号称查恩(Chanes),或曰蛇民(People of the Serpent),
由其领袖伊扎姆纳(Itzamna)统率,自东方大海而来。

图11. 玛雅龙(翼蛇)。

玛雅学家J·艾里克·汤普森(J. Eric Thompson)称,itzem这个词源自于神的名字,其


实就是lizard,蜥蜴或爬虫的音译。其实,圣城伊扎玛尔(Itzamal),取自神伊扎姆纳之名,
字面意思就是“蜥蜴之地”。这个神有很多人类学、语言学上的变形,常常被描述为半人半
蛇的形象(见图12)。他是玛雅万神殿的主神,诸神之首,天空的统治者,玛雅诸神中少数
与死亡毁灭无关的神。他是造物神,把生命的气息注入人体。

图12. 玛雅蛇神。
阿兹特克(Aztec)文明取代玛雅文明后,善良的羽蛇神奎扎科特尔(Quetzalcoatl)也
出现在万神殿(见图13)。羽蛇神奎扎科特尔施恩于墨西哥文明。奎扎(quetzal)这个名字
的意思是绿色长尾羽的鸟(绿鹃鸟),科特尔(coatl)的意思是蛇。羽蛇神教给人所有的艺
术与科学,可能是阿兹特克诸神中最为重要的。据说他驾飞舟来临人间(见图14)。

图13. 阿兹特克羽蛇神奎扎科特尔右手握蛇。

图14. 中墨西哥洞穴壁画上,奥尔麦克(Olmec)神驾有翼(火焰?)战车。

像苏美尔诸神一样,玛雅诸神同样争吵内斗,最著名的大概是善神奎扎科特尔与另一个
强大的神,代表毁灭混乱、牺牲人类的特斯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的斗争。
特斯卡特利波卡制定了一系列计划,用以毁灭奎扎科特尔。有一天,他把奎扎科特尔灌
醉,又命令奎扎科特尔的姐姐加入喝酒,让他们一起淫乱,为时甚久,以致奎扎科特尔为纵
欲抛弃了生命的纯洁。
等奎扎阿科尔明白过来,征服了罪恶,就筑起一个巨型火葬堆,身披绿羽袍,头戴绿蛇
面罩,自焚于烈焰之中。他的身体化为灰烬后,一群鸟儿从火焰中飞出,展翅凌空。其中之
一变成了启明星。
这个故事跟埃及的凤凰传说(Phoenix bird,又译为长生鸟)可作对照。显然,到处都
有鸟儿从火焰中升起,象征不朽,且与飞蛇神有关的传说。它们应该有共同的来源(见图15)。
本书以后还会讨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凤凰传说的起源,太阳神就是在那里驾着飞行机器,在
火焰与雷霆的爆炸中升起,产生了全世界的凤凰传说。
图15. 奥尔麦克石刻。
石刻显示奥尔麦克神在盘蛇保护下,右手提小桶,这与苏美尔水桶(situla)的不朽之
水(图46/47)传说相似。奥尔麦克神乘坐蛇形船畅游下界,和埃及奥西里斯神话(图7)相
似。
第五章 龙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故事讲到这一步,已经可以总结出全世界对龙的外形和行为的理解了。纵观所有
这些喷火飞蛇的故事,能找到一条贯穿其间的主线。

它们都有翅膀
龙被描绘成会飞的巨蛇或蜥蜴,这一能力来自其蝙蝠般的翅膀。在有些文化中,翅膀是
有羽的,但隐喻飞行之意与前者则毫无二致。

它们都是有腿的蛇
许多传说显示龙是有腿的蛇,要么是两条腿,要么是四条腿。这跟海怪不同,后者既没
有腿,也没有翅膀。有的龙有翅无腿,住在湖泊或河里(参见图4)。

它们都会喷火
龙的主要特征就是会喷火,有时出于自卫,更多情况下则是为了把受害者烧成灰烬。这
种防卫法是龙独有的,从古自今,无论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还是鸟类都没有喷火的独门绝
招。从生物学上讲,这个特性是不合理的,不能合乎科学的解释。

它们与人和平共处
这些物种存在的时间并不久远,因为它们与初民分享地球。它们与人的关系,要么是人
类的祸害,像欧洲的龙;要么是人类的恩主,像东方的龙。在中国十二生肖中,龙和其他十
一种今天还存在的动物并存。中国古人一定认为,龙是真实地存在着的生灵。

它们与珍宝有关
龙一般占有珍宝或宝石,有时是这些宝藏的收集或守卫者。有些龙占有大红珠或大白珠,
它们有神奇的功能,与不朽有关。

它们造人
龙出现在造人现场,大多数情况下,造人的其实就是它们。它们教给人类所有建立文明
必须的艺术和工艺。许多文化声称,人类是这些蛇神的后裔。

它们掌握不朽的秘密
它们掌握长生的秘密,经常把秘密授予人类。有时,珠宝可以提供无限的财富。龙是魔
法和秘传知识之源。

对有些人它们是友好的,对另一些人它们被认为是邪恶的
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它们被视为邪恶之物。在世界其他地区,由于宗教背景不同,
人们认为它们是友善、仁厚的巨兽。

它们被视为神灵,受到崇拜
苏美尔、埃及、印度、中国的许多国王认为它们是半神,因为他们自己是蛇神的传人。
他们声称有诸多龙的特征。

它们生活在地下
龙往往生活在地下或水下的水晶宫,在那里,它们有收集、守护财宝,特别是珠宝的习
惯。

它们在空中彼此交战
龙总是不断争吵,彼此交战。有时是为了争夺领地,有时是为了珍贵的宝石。许多文化
都有恶龙是争斗之源的说法。

合乎逻辑的结论:

它们不是恐龙
我们必须排除恐龙(Dinosaurs),不仅因为恐龙生活在数百万年前,那时爬虫人尚未出
现;而且因为会飞的恐龙无一吻合传说中对龙的描绘(翼手龙[pterodactyl]差得很远)。

它们不是想象的产物
全世界都知道龙。所有文化对龙的描绘都很相似,只有细微的不同。因此,它们应该有
共同的来源。它象征或是代表了什么?

它们贪恋珠宝
珠宝是巨龙传说的核心母题,它们有无法克制的冲动,要隐藏和保护这些宝石。有时,
占有和保护这些珠宝是它们最重要的存在目的。这些“宝石”是不是苏美尔的“能源水晶”
(power crystals),能给它的拥有者以超能力?

它们会飞
关于它们的飞行能力,可以归纳如下:龙的翅膀象征蛇神随心所欲翱游天地、甚至上抵
群星或“天国家园”的能力。初民赋予它们翅膀,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现它们的飞天神力。
赋予诸神或半神翅膀的构图全世界可见。

它们会喷火
龙呼吸出火焰或喷火的能力有两个来源:其一,蛇神翱游天空、彼此交战,时时把偶然
撞见它们的初民化为灰烬;其二,火焰代表某种喷火武器,也可能是飞行器排出的炽热尾气,
一如《以西结书》(Book of Ezekiel)、《伊诺克书》所述。

它们明显的爬虫类来源
全世界的飞蛇形象充分显示:我们的造物主和先人不是哺乳类,而是异类蜥蜴。几乎所
有文化都把人类先祖归为凌空或跨海而来的爬虫类生物。蛇(而非哺乳类)占据着人类所有
的神话与传说。
第六章 蛇神降临地球

每当我们追溯龙的西方概念的前身和起源,总会追踪至美索不达米亚。许多历史学家称
之为“条条大路通苏美尔” (all roads lead to Sumer)
。千真万确,所有龙的传说都基于内容
丰富的苏美尔传说。
无疑,美索不达米亚是与龙有关的传说和传奇起源的沃壤。就是在这里,飞蛇神(flying
serpent-gods)-龙第一次被提到。大洪水后的一段可怕的时期,蛇神在天空中互斗,人类退
到地下避难所里偷生。与龙和宝石有关的传说也源于此。

苏美尔王统

许多苏美尔文献记载诸神成群结对自天而降,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三角洲建立文
明。据其史册,苏美尔王统起源可以追溯至24万年前先祖降临地球。名叫阿努纳(ANUNNA,
苏美尔语)或阿努纳奇(Anunnaki,闪族语)的祖神远在大洪水前就建立了文明。撒迦利亚·西
琴在他的《地球编年史》 (The Earth Chronicles)系列( 《第十二个天体》 [The 12th Planet]、
《通往天国的阶梯》 [The Stairway to Heaven]、《众神与人类的战争》 [The Wars of Gods And
Men]、
《失落的国度》 [The Lost Realms]、《当时间开始时》 [When Time Began])中首先提
出外星诸神降临、殖民美索不达米亚。
《国王列表》是关于史前先祖的最了不起、最有价值的文献,记载了阿努纳或阿努纳奇
降临,随后殖民地球的经过。 《国王列表》源于公元前3000年代,其政治目的原本是根据正
统王位理应从一个城邦传到另一个城邦、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正统的理论,逐次纪述统治美
索不达米亚的列王。书中关于公元前4000年代和公元前3000年代的记录往往有考古证据支
持。许多人都认为, 《国王列表》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苏美尔学家,已故的塞缪尔·诺亚·克莱默(Samuel Noah Kramer)总结说: 《国王列
表》提供了罕见的材料, “去粗取精地运用,就能显示一个无价的历史框架。”克莱默的作品
《苏美尔人》 (The Sumerians)也采信了最新、最完整版本的《国王列表》中的材料。索凯
尔德·雅各布森的《苏美尔国王列表》 (The Sumerian King List)中的早期王统,也对《国王
列表》中的各种神王(god-kings)与变种作了分析。
《国王列表》所载苏美尔诸王名录及其在位时间从历史开端算起。那是遥远的过去, “王
权自天而降” ,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五个城邦。
《国王列表》随后记录了一个中断期“洪水横扫大地”——大洪水。接下来是再度“王
权天降” ,看来是通过飞船轨道器降临。伊辛(Isin)王朝列王自公元前1950年临御。
一般认为,这些原始的苏美尔人(Proto-Sumerians)是西方文明的鼻祖,始于美索不达
米亚,即“两河间地” 。“诸神” “降临”记录在它们的传人——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
伦人的楔形文字泥版上。
大洪水后,苏美尔城邦在美索不达米亚冲积平原上重建。公元前3500年,人们在处女地
上初建城邦,而这次重建显然没有选择第一代城邦的废墟为地址,原因在于大洪水使波斯湾
水位上升了150英尺,古城已遭浸没。聚讼不已的大洪水前古城和伊甸园原型,如今已在毗
邻的波斯湾水下。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是苏美尔,两河交汇处平原的远处是阿卡德。阿卡德城邦巴比鲁
(BAB-ILU)声名远扬,最后全区都以此得名——巴比伦。
良好的灌溉系统、密集的水网建成后,平原人口密度锐增,文化勃兴。美索不达米亚低
地化为锦绣花园,苏美尔语称为伊丁,即“君子之乡”(the abode of the righteous ones)。
《圣经》的伊甸乐园滥觞于此。
神话的语言与起源

关于原始的苏美尔人,语言学家有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其语言用固定的单字,不像闪
族语系和印欧语系(Indo-European)存在词尾的变化,且结构近似土耳其语系(Turkish) 、
汉语语系(Chinese)、芬兰-乌拉尔语系(Finno-Ugarian)。总之,它在构词、文法、句法方
面独树一帜,与已知语言,无论是正在使用的还是已经消亡的,都不相同。
语言学家找不到苏美尔文化、语言任何可能的来源,好像它们真是凭空产生的。这样一
来, 《国王列表》中关于早期外星殖民者的说法就显得更为中肯、更为重要了。
大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苏美尔文字首先出现在楔形文字泥版上,一直沿用到公元前
100年,这或多或少是出于学术或宗教目的。阿卡德语、巴比伦和亚述的闪族语几乎同样古
老,在公元前2400年到大约公元前100年之间,它们屡屡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书版上。另
一种古语言——赫梯语(Hittite)——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印欧语言。大多数赫梯文泥版出
土于哈图什(Hattusa) ,即现今土耳其的博阿兹柯伊(Bogazkoy) ,制成时间约在公元前1650~
1200年之间。
叙述飞蛇和龙的苏美尔传说的大多数文本,制成时间集中在古苏美尔时期(Old Sumerian
Period,公元前2500~2200年)与爱好收藏苏美尔古文化的新苏美尔时期(Neo-Sumerian
Period,公元前2200~1900年)。
古巴比伦时期(Old Babylonian , 公元前1900~1600年)和中巴比伦时期(Middle
Babylonian,公元前1600~1300年),神话的新版本出现了,复制了早期苏美尔传说。巴比
伦人倾向于编辑旧作,有时也改写它们,以适应自己的传统。
尽管大多数神话文本用闪族语写成,原苏美尔文字的断简残编并不鲜见。从中可见,最
古老的神话形成于大约公元前2500年,源于远古微茫时代的口传。开始时,苏美尔文字是象
形的图画,跟埃及、中国古文一样,这暗示大洪水后的早期,它们的关系很近。但由于缺乏
便宜而丰富的书写材料,像纸莎草、羊皮纸之类,苏美尔人便用泥版纪事,烘干后永久保存。
由于泥版不便作画,加上将符号压进湿泥版上更为方便——楔形文字就这样诞生了。

《国王列表》与《圣经》中巨大的数字

《国王列表》记载了这些人不可思议的寿命长度:传说时代中各朝的诸多统治者以及更
早的大洪水前列王。就此而言,这也是《旧约》中先祖有漫长的寿命(见图16)这一说法的
佐证。
图16. 《旧约》中先祖漫长的生命周期。
(谭红:这是按顺序的)
大洪水前
亚当 930
赛特 912
以挪士 905
凯南 910
马哈拉尔 895
雅列 962
伊诺克 365+300
玛士撒拉 969
拉麦 777
诺亚 950

大洪水后
闪 600
亚法撒 438
沙拉 433
希伯 464
法勒 239
勒伍 239
色鲁格 230
拿鹤 148
德拉 205
亚伯拉罕 175
以撒 180
雅各 147
约伯 140
列维 137
摩西 120
约书亚 110
大卫 70
注意:伊诺克(Enoch,也译为以诺)在天上呆了6禧年,即300年,加上地上365年,共
665年。大洪水后先祖寿命递减,是蛇族基因消减吗?

苏美尔《国王列表》记载的寿命周期,激起了研究者无穷的困惑或惊讶。以当前的标准
来看,大洪水前的数目纯属异想天开。《国王列表》中到处都是这样的数字,表面看来一定
有问题。历史学家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大多数研究者将其与大洪水前先祖的寿命对比,觉得
其中必有隐含的逻辑。
这些数目完全有可能不是我们所知的地球年(Earth years)。楔形文字泥版经常提及圣
年(divine year)或“安的年(year of An)
”,其意义不明,但有可能不等于通常的地球年。
《旧约》 (诗篇90:4)有一处可资对照:一圣年等于一千年。
古代纪年不用地球年并非鲜见,例如:在《禧年书》中,1禧年等于50个平年(regular years,
一平年即364天),也就是7个星期年(week years,一星期年等于7年)加一个赎罪年(one year
。在赎罪年,一切活动应当暂停。
added for atonement)
《国王列表》记载:大洪水前,阿努纳从天而降,建立了埃利都(Eridu)城邦,两位
国王统治该城64,800年。随后,王都迁往巴地比拉(Badtibira) ,埃利都由此被废弃。三位
国王统治巴地比拉108,000年。随后,王都迁往拉勒克(Larak) ,一位国王统治该城28,800
年。第四座王都是西巴尔(Sippar) ,一位国王统治该城21,000年。随后,王都迁往舒鲁帕
克(Shuruppak),一位国王统治该城18,600年。这样,如图17所述,八位国王总共统治了
五座都城,共计241,200年。 《国王列表》随后简洁地陈述大洪水横扫大地,一切活动随之
结束。

图17. 《国王列表》中大洪水前诸王令人难以置信的统治时期。
(谭红:按顺序排的)
城邦 诸王 在位时期 每城 除以3600(莎儿) 除以
600(尼罗)
埃利都 阿鲁利姆 28,800 6 48
阿拉加尔 36,000 10 60
二王共治 64,800 18 108
巴地比拉 恩门路安纳 43,200 12 72
恩门加安纳 28,800 8 48
杜姆兹 36,000 10 60
三王共治 108,000 30 180
拉勒克 恩斯帕兹安纳 28,800 8 48
西巴尔 恩门杜兰纳 21,000 5.83a 35
舒鲁帕克 乌巴图图 18600 5.16a 31
五城 八王共治 241,200 67 402
给恩门杜兰纳(Enmenduranna)加600年,给乌巴图图(ubartutu)减600年,就会得到
整数6和5。

苏美尔人采用六十进位制数字系统,10和6都是要素。因此,序列1,10,60,360,600,
3600在神话学中有特殊意义。如果把列王统治期限制成图表,显然六十进位制构成图17《国
王列表》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的基础。苏美尔人认为,3600这个数字在图表中有特殊意义,
叫作“莎儿” (shars)
,苏美尔列王的朝代年份稍加调整就可以被这个数字分割。此间显示,
一位大洪水前的苏美尔王的统治时期被推算为一“莎儿” ,或许每3600年为一轮回。
在撒迦利亚·西琴的理论中,时间长度为1800年的轮回对阿努纳奇非常重要,因为这代
表了它们母星尼比鲁(Nibiru)的轨道周期,尼比鲁在自己的星系每3600年公转一周。

苏美尔城邦

这些自称阿努纳的爬虫类出于什么原因或目的来到这个行星,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
它们的神话传说来看,它们可能有商业上的动机。它们建立的早期城邦的功能似乎是取得金
银和其他稀有金属。西琴在《第十二个天体》中设想:大洪水前的城邦满足了阿努纳奇对金
属的需要。《国王列表》中大洪水前的五城邦都与金属的生产转运有关。一座王都就是金属
生产中心、发射平台、飞行控制中心、医药中心。西琴进而推论:母星尼比鲁需要黄金,以
便防止它们日益稀薄的大气层消散。
苏美尔创世传说这样描绘第一批城邦的建立:

当君王自天而降,
安建立了五城邦,
给它们命名,
分派它们的任务。

第一座城邦埃利都,安给了努迪穆德(Nudimmud,恩基的尊号)。埃利都是地球上第
一座城邦,地球的名字——太阳系第三行星Earth——可能也由此而来。Earth的词源已经在
混沌的荒古中消失了,但从逻辑上、语言学上追查,都可以归溯至Eridu一词。例如,古高
地德语(Old High German)中,Earth是Erda;在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中,Earth是Erthe;
在希腊语中,Earth是Era;在阿拉姆语中,Earth是Ereds;在希伯来语中,Earth是Eretz。这
些名词无非都大同小异。语言学上条条道路都可以归溯至Eridu——我们的爬虫类先祖在这
个行星上建立的第一个城邦。
恩基在埃利都管理地球的方方面面。他监督这些活动:排干沼泽、建设城市、发明农牧
业、开发矿业——据估计是在非洲,包括在巴地比拉加工、转运矿产。
在苏美尔语中,巴地比拉(Badtibira)就是“矿产加工之地”的意思。它历史悠久,在
大洪水之前的一半时间里都贵为首邑,堪称史上历时最久的王都之地。这彰显了它在全局中
的重要性。
拉勒克是第三座王都,也是综合太空控制中心。这座城邦知名度不高,像巴地比拉一样,
考古学家还没有发现其位置。
西巴尔是航天飞机站台,还是金属运输船的特别转运站。一篇苏美尔神话称,该城为乌
图(Utu)所建。乌图以其闪族名沙马氏闻名。大洪水后,太空活动西迁,沙马氏在黎巴嫩
的巴勒贝克(Baalbek)再次出现。这时黎巴嫩已经成为诸神之家和新伊甸乐园。
舒鲁帕克即“终极康复之地” ,女神宁呼尔萨格(Ninhursag)是探险队医官兼护士长,
她和恩基致力于造初民,使之为神服役。
乌鲁克是阿努纳的祭拜中心,大神在地球上的家园。大洪水后,阿努纳似乎从万神殿消
失了。他的孙女伊南娜(Inanna)接管该地,以此为大本营,做了许多著名的策划。
尼普尔(Nippur)是恩利尔(Enlil)的城邦,他在伊库尔(E-KUR)或“山宅”(house on the
mountain)统治该地。在这里,他统治大洪水前所有的阿努纳。一首献给恩利尔的赞美诗,
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通讯线路和各种电器的控制中心。据说恩利尔从“山宅”居高临下“审
视大地”,“以光束搜索大地的心脏”。这明显是通讯或控制中心。
大洪水后,尼普尔易地重建。根据希伯来语《伊诺克启示录》 (Apocalypse of Enoch)

上帝的神圣战车或太空船在此,直到伊诺克时代。同时,这里也是伊甸园之门。后来上帝突
然返回天国的居所,除特殊场合外,再也没有回来。以西结(Ezekiel)在尼普尔的迦巴鲁河
(Chebar)边看到了喷火的战车,并在《以西结书》里作了生动的描写。
每座苏美尔城邦都奉献给一位主神,为其恩主和保护人服务。宫室和神庙中有一处特别
的安全区,其中心设一金字形神塔(ziggurat) ,俯窥城市。金字形神塔是人造的阶梯型建筑,
从无树的平原上升起,其低层归祭司住宿。祭司由档案员、教员、书吏、学者、数学家和其
他公职人员组成,控制邦国全部财富。
金字形神塔顶上是圣庙,圣庙之中有内殿,号称“圣中之圣” (holy of holies)
,专为诸
神在地球上休息而设。在这里,诸神与挑选的人类交配,以便生产出半神族,充任国王、将
军和其他人神中介者。这些半神族可以起调节作用。
美索不达米亚所有的伟大英雄都自称是人神杂种,或称“混血儿”。英雄吉尔伽美什(见
图18)自诩母亲是女神宁桑(Ninsun) 。另一位英雄,阿卡德王朝开国之主萨尔贡(Sargon),
也自称是人和女神的“混血儿” 。
图18. 英雄吉尔伽美什。
上方,吉尔伽美什的名字写在泥版上;
下方,亚述壁画展示了吉尔伽美什搏狮的画面。
第七章 龙的苏美尔名字

蛇神或龙降临大地

有翅、有腿的蛇,喷火、飞天的爬行类看来都源于苏美尔。楔形文字泥版上随处可见龙
的故事,还特地描绘了它们的名字。
传统译文一概视其为隐喻,换句话说,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些都是有趣的修辞法,古
人生动想象的产物,而不顾文献中把诸神称为喷火蛇的现象反复出现。无疑,这些文献有真
实事件和过去的历史经验为依据。后来的各朝代不断改编文献,反映出它们的文化差异。但
神话本身及其所依据的事件却是有真实依据的。古人完全清楚他们的神是来自天外某处、有
能力飞天的蛇种。古人大概也见证过诸神在天上谋权、夺霸的斗争。
形成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早期苏美尔泥版残篇,记载了大洪水前很久诸神从天而降的
故事,这时地球浓云深锁。从下面的文字看,诸神的爬虫类特性无庸置疑:

爬虫的确降临,
地球璀璨如浇灌良好的花园,
那时恩基和埃利都还没有出现,
日光暗淡,
不见月光。

这一残篇毫无用隐喻掩盖诸神特性的企图。后来的文本把诸神写成喷火、有翅的飞蛇,
是文学艺术表现手法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他们知道,想让寻常百姓看懂,就只能这样写。
苏美尔人(和以后的苏美尔-阿卡德人)给飞蛇取了许多名字。有些神话中,蛇神仁慈、
同情人类,名字也富含人类对其仰慕之意。另一些神话中,蛇神邪恶,成了《圣经》路西法
堕落之类的恶龙故事的源头。
苏美尔人最著名的喷火飞蛇术语是乌-苏美-加尔(U-SHUM-GAL),这个术语也是对大
神恩基和其他主神的尊称。现代的译文一般把这些复合词简化为一个“龙”字,且不加说明。
最近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出版的《苏美尔语词典》 (Sumerian Dictionary)第二卷
也是这么翻译的。学者们似乎对U-SHUM-GAL的含义迷惑不解,只好选择最容易的办法,就
译一个“龙”字了事。
但是,如果我们把复合词分解为基本词根,那就是U、SHUM和GAL,就可以弄懂其基本
涵义。基本词根SHUM的意思是“飞蛇”,用在各种各样描写飞蛇活动的复合词术语里。因
为SHUM可以代指空中的飞行器,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因而传统译者索性就存而不论了。
这也有一个例外:英国学者J·肯尼尔·威尔逊(J. Kinnier Wilson)。他是训练有素的
地质学家和语言学家,多年客居美索不达米亚,对翻译古苏美尔文献颇有另辟蹊径之功。
大多数学者对古苏美尔文献提到的术语和事件的神话和宗教意义,取严格限制态度。就
是说,他们认为这些事件是虚构或想象的产物,似乎不可能当真发生。威尔逊主张,这些神
话确实基于自然事件。他以其科学专长,把神话和奇异、罕见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在他的
书《叛逆之地》(The Rebel Lands)中,他提出:古人看到地壳的裂缝喷出毒气、火焰,有
时还射向天空,便在恐惧慌乱中编出了火龙、毒气的故事。
威尔逊不顾严格限制解释古代神话的惯例,翻译出了从学术上看完整而宝贵的译文。新
译法不再把什么都压缩进宗教格式里,从而令人神清气爽。从新译本来看,我们讨论的飞蛇
其实就是某种太空飞行器。本书采用的译法,许多来自威尔逊译本。
乌斯胡格尔作为苏美尔龙

苏美尔用几个不同的名字称呼诸神,这些名字都有火焰飞蛇的基本涵义。分析乌-苏美-
加尔(U-SHUM-GAL)的词根,可以发现很多东西:U的意思是“飞行、炽热、鸟形”,其
双重涵义显示了苏美尔人把飞行和火焰联系在一起;我们以前提到过,SHUM就是“飞蛇”
的意思。我们以后还会讨论,闪族语MUSH也有同样的涵义;GAL在苏美尔语中指“伟大或
高贵”,一般用于诸神或其活动,同时也有恐怖可畏的意思,经常用来形容诸神可怕的武器。
综合起来,复合词U-SHUM-GAL就是“伟大的火焰飞蛇”,推想应该是诸神的太空飞行器的
隐喻。
在早期苏美尔时代,巨龙或USHUMGAL有赞美之义,指的是仁慈的蛇神。这从《恩基和
伊南娜:地球组织与它的文化进程》(Enki and Inanna: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arth and its
Cultural Processes)的神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在这首诗中,恩基被赞颂为“伟大的USHUMGAL”,
创造了伊丁沃土,使大地绿意盎盎、丰饶多产。
许多古文化视描写诸神及其活动的词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因而只能在描写诸神及其活动
时使用。或许就因为这一点,苏美尔语没法翻译成在美索不达米亚取代它的闪族语,而只能
逐字替换。这样USHUMGAL就变成了阿卡德语中的U-shum-gallu。《旧约》中的许多词(希
伯来语是闪族语西支)是从苏美尔借来的。以喀巴德(kabod)为例,这一术语是用于描写
以西结所见的飞车。
在上述的同一个故事里,USHUMGAL用作杜姆兹神(Dumuzi,伊师塔[Ishtar]或伊南娜
的丈夫)的尊称,词形为U-SHUM-GAL-AN-NA,即“天国伟大的火焰飞蛇”。恩基在地球上
分配任务时,杜姆兹被分配驯养动物和主管农业。他身为伊师塔的丈夫,是许多故事的主题,
大多数都是讲伊师塔背叛、害死杜姆兹的事。
另一个神话《伊南娜和艾宾》(Inanna and Ebih)中,SHUM也用作飞蛇的称谓。故事
讲 伊 师 塔 或 伊 南 娜 和 尼 努 尔 塔 ( Ninurta ) 毁 灭 一 片 无 名 山 地 的 经 过 。 尼 努 尔 塔 叫
U-SHUM-IGI-HUSH,即“目光如火的飞蛇”。后面还要提到的HUSH也是飞蛇的意思,因而尼
努尔塔也叫MUSH-SHA-TUR-GAL-GAL,同样是“目光如火的飞蛇”的意思。威尔逊称,这两
个术语是同一个意思,MUSH和SHUM可以互换。在赞美恩利尔神的诗的残篇中就有证明,
恩利尔叫MUSH-ZU-DINGIR,即“智慧的飞蛇神”。Dingir是苏美尔语表示神的象征物(泥版
上画作一颗星),在书写版上通常置于神的名字前。

飞蛇或MUSH-MUSH

天空蛇神别名MUSH,通常双写为MUSH-MUSH,频繁地被隐喻为龙。苏美尔语经常以双
写表示强调,所以MUSH-MUSH就是伟大的飞蛇。《伊南娜和艾宾》中还有一个复合词:战
斗中的尼努尔塔叫MUSH-SHA-TUR-GAL-GAL,即“伟大的目光如火的飞蛇”,可能指他用的
某种火焰武器。尼努尔塔与后面还要讨论的邪神祖开战时,也叫MUSH-KUR-RA,即“山地光
明或火焰蛇”。
为了强调火焰的特性,HUSH或火焰经常加到MUSH上。在闪族语系的阿卡德语中,就成
了Mush-hush-shu,用于天国中,推测就是轨道飞船上的诸神。《亚达帕的故事》(Tale of
Adapa)中,诸神给予凡人不朽,却被拒绝。叙述者亚达帕(Adapa)是恩基的侍从长,登
天向主神安报告。他先经过守卫“天门”的两个卫兵,就是上面提过的杜姆兹和与不朽有关
的苏美尔小神宁吉兹济达(Ningishzida)。宁吉兹济达常被说成生命之树的主人,后来成了
治愈之神。他有一条蛇象征神圣,常被描绘成人头蛇。这两个神都叫MUSH-HUSH。
MUSH与SHUM以另一个音节合在一起,一般是指与声音和火焰有关的装备或交通工具。
在鲜为人知的神话《恩基与埃利都:水神出游尼普尔》(Enki and Eridu: the Journey of the
Water-God to Nippur)中,MUSH-KU是恩基控制下的活怪物,KU是苏美尔语“明亮”的意思,
不过指的是金属的光泽。所以MUSH是指明亮、炽热的金属物体——火箭飞船的精确写照。
另一个复合词是SHUM-KA,是《创世史诗》中恩利尔造出的生物,通常译为怪物。因为
KA的意思是“说或口”,用于发声器具的打开,SHUM-KA可能是发声的飞蛇,也是指恩利
尔用的某种太空船。
苏美尔语MUSH在闪族语西支中有一个同义词se-er-ru,通常缩写为seru,与以色列人在
出埃及时代拜的飞蛇seraphim同一词根。以后的章节还会讨论这一点。
第八章 苏美尔蛇神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不把他们的爬虫类来客称为“神”,是后来的文化把神明的观念渗
入了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中。这些爬虫类被称为“居高者”(lofty ones),有占据天国之意。
西方的“神”一词意味着超越性的精神存在,远离人类及其缺陷或错误。而人类一般被认为
是有瑕疵、不完美的生物,背着原罪的负担,命中注定对无法企及的神顶礼膜拜。可是,苏
美尔诸神根本不是精神存在,而是货真价实的血肉之躯,会犯严重的错误,还会判断不公。
可以称之为超人(supermen)——如果这个词在遗传意义上能适用于蛇种的话。
苏美尔诸神只把人看成便利的用具,没有赋予更深的意义。人类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维修他们的城市,为他们的军事投机当炮灰。诸神是残暴而没有同情心的物种,只把人看作
不守规矩的孩子,比宠物好不了多少,只配辣手无情的待遇。一度,人类跟牛羊一样,是诸
神的盘中餐。读者可能以为这话失之夸张,但我们从以后的事情会看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苏美尔语LU既可以指羊,又可以指人,从美食学角度看来实属同源。
蛇神在地球上建立殖民地时,有四个高阶级的神统治他们全体:先祖大神安,很少降临
地球,总是和他的三个孩子留在幕后。探险队长恩利尔,也是阿努纳在地球上一切活动的领
袖。他的兄弟恩基是总工程师,监督阿努纳在地球上所有建筑、开矿、技术事务,包括基因
工程活动。第四个高阶级的神就是宁呼尔萨格,总医官兼护士长。恩利尔和恩基子孙众多,
但只有几个高阶级的神在我们的故事中起重要作用。
大洪水后,恩利尔子孙被派往中东。长子兰纳(NANNAR,闪族语中的“辛”)得到美
索不达米亚和西方的土地,直抵地中海,除黎巴嫩以外。黎巴嫩是巴勒贝克、太空港和发射
装备所在地,分给了兰纳的儿子乌图(沙马氏)。
恩利尔另一个儿子伊希库尔(ISHKUR,阿达德[Adad])分得安纳托利亚,就是《圣经》
中的赫梯人(Hittites)之地。我们会展示:伊希库尔就是《旧约》里的耶和华或雅赫维。兰
纳有一个女儿,也是乌图的妹妹,名叫伊南娜(伊师塔),因为性别的原因,没能得到封地,
于是不断地要求获得权力。
另一个儿子叫尼努尔塔,对我们的故事来说至关重要。尼努尔塔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以
东的埃兰(Elam)土地,万神殿的决议往往漏掉了这里,它从未享有合法地位。尼努尔塔
是恩利尔的参谋长,万神殿派他跟邪神祖交锋。
苏美尔诸神总是头戴多角冠冕(multi-horned headdress)或王冠(见图19)。角冠(Horns)
是神的属性,开始时严格限制为诸神专用,后来的日子里,有雄心的国王也模仿这种装饰。
图像中,四个高阶级的神通常画成头戴多角冠冕的样子。
图19. 多角冠冕是神的特色饰品,放在代表安、恩利尔、恩基、宁呼尔萨格的祭坛前。
(参见图20和21)

一块巴比伦加喜特王朝(Kassite Dynasty)时期的界石(boundary stone),被确定为公


元前15世纪之物,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Museum)。石上刻有巴比伦万神殿的图景
(见图20)。第一幅有标记的画就是四个高阶级的神——安和恩利尔头戴多角冠冕;祭坛上
作赎罪祭的公羊头和半羊半鱼代表恩基;祭坛上的脐带和割断脐带的剪刀是护士长宁呼尔萨
格的象征。

图20. 巴比伦诸神及其神圣象征物。
11
公元前2千年代 加喜特王朝时代的巴比伦界石,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描绘了巴比伦万

11
,公元前 2 千年代是指公元前 2999 年~2000 年。
Millennium,千年代。一千年是一个“千年代”
神殿的情景。
第一幅雕刻:顶部是美索不达米亚三主神象征物,从左到右,依次为:辛的新月、伊师
塔的八角星、沙马氏的四角星芒或日轮。底部是次要神的象征物,安和恩利尔的两个角冠神
坛,恩基的半鱼半羊和公羊,宁呼尔萨格的脐带和剪刀。
第二幅雕刻:三战神。翼狮豹头象征下界之神奈格尔(Nergal)。秃鹰三叉弯戟象征肉
搏之神扎巴达(Zabada)。弯弓象征尼努尔塔。
第三幅雕刻:龙和三角器或马录(marru),代表巴比伦主神马杜克(Marduk)。祭坛
上的泥版代表马杜克之子那布(Nabu),智慧之神和书吏保护神。还有治疗女神古拉(Gula)
及其神圣号角。
第四幅雕刻:公牛与叉状闪电神坛代表阿达德,凿与锤代表的神不明,灯可能代表努斯
库(Nusku),犁代表宁吉尔苏(Ningirsu),停在杆上的鸟可能是本地神殊卡穆纳(Shuqamuna)
的象征物,另一只鸟代表神的配偶希玛丽亚(Shimaliya)。
第五幅雕刻:一捆禾谷象征原谷物之神尼萨巴(Nisaba)。蝎子代表伊斯哈拉(Ishara)。
角蛇可能是恩基之子宁吉其达(Ningizzida),建筑工程之神的象征物。

公元前12世纪,尼布甲尼撒一世(Nebuchadnezzar I,公元前1125~1104年)树立的界
石显示了不同的巴比伦万神殿景观,这块界石现藏于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见图21)。
宁呼尔萨格的地位下降了,不再与“三巨头”安、恩基和恩利尔平起平坐,而是排在次一级
的本地神马杜克(见图22)和那布之后。楔形文字写成的神名总是冠以前缀dingir——代表
神性的符号。在原先的象形文字中,代表神的苏美尔词是一颗星,在楔形文字中规范化,成
了象征性的缀词dingir。它不仅代表主神“安”的名字,也代表“天国”的含义。Dingir译成
闪族语系的阿卡德语,意思是“神”,与“ilu”或“el”同义。

图21. 巴比伦万神殿。
大英博物馆所藏,公元前12世纪尼布甲尼撒一世时的巴比伦界石。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巨蛇凌跨万神殿,象征万神殿为蛇神而设。
第一幅雕刻:伊师塔的八角星、辛的新月、沙马氏的四角星。
第二幅雕刻:神坛三角冠代表次要的神,安、恩基和恩利尔。
第三幅雕刻:龙和三角器代表巴比伦主神马杜克龙。第二个神坛象征马杜克之子那布,
神坛泥版代表书写、保护神。第三个神坛献给宁呼尔萨格,母亲女神,以接生婆象征物展示。
第四幅雕刻:三叉弯戟象征扎巴达。两头狮代表奈格尔。马可能是加喜特的象征物。第
四个停在杆上的鸟可能代表本地神。
第五幅雕刻:两个身份不明的神,一个坐在神坛上,另一个是蝎神。
第六幅雕刻:公牛与叉状闪电神坛象征阿达德,甲虫和蝎子代表的神身份不明。灯一般
代表努斯库。

图22. 马杜克,晚期巴比伦的主神。
左边:马杜克及其蛇-龙象征物一起出现;
右边:公元前1100年尼布甲尼撒时代,巴比伦伊师塔门上的蛇-龙绘。

有时,除了前缀dingir以外,苏美尔诸神的名字也可加以描述性的前缀,如USHUMGAL
(阿卡德语的Ushumgallu),即“伟大的火焰飞蛇”。
每一位神,无论其性别,都有其神圣的动物或象征物。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列朝的界
石,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参见图21和图22)。

四个高阶级的神

古老的高阶级神安总是退居幕后,不直接卷入地球上的是是非非,因而对我们的故事来
说,他并不重要。可能他已经死了,或是回到他的母星上了。阿卡德语中的安或安努(Anu)
是 最伟 大的先 祖, 位列其 余诸 神之上 。 他的 住宅 和王 座设在 天上, 即轨 道飞 船,或
URU-SAG-AN-NA(意思就是“天国首邑”)。据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传说所述,他不直接参与
开发地球,只是不时出面解决他两个儿子恩基与恩利尔之间的纠纷。

恩利尔,地球探险队队长

虽然恩利尔(阿卡德语Ellil)只是安的小儿子,却是苏美尔万神殿中仅次于安的强大神
灵。他号称“统帅之主”(Lord of the Command),是地球探险队队长。他的圣城在尼普尔。
诸神在地球上召开议事会时,恩利尔便在伊库尔,或“山宅”主持会议。他的庙宇是金字形
神塔。奉献给恩利尔的庙宇称为杜尔安基(DUR-AN-KI),或“连结天地之结” (bond of heaven
and earth),他从这儿监视地球上的一切活动。
恩利尔确保诸神反对人类的决议得以执行。他厌恶人类,只因为人类能给诸神提供财富
才勉强容忍。根据苏美尔传说,就是他制造的大洪水毁灭人类,因为人类吵闹喧嚣的声音打
扰了他休息。
恩利尔在美索不达米亚诸神中非常不得人心,从记述他事迹的苏美尔及后继文明的传说
和艺术作品极其稀少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相反,恩基就为人类所拥戴,许多神话和艺术
作品都把他描绘成仁慈的神。

恩基,总执行官

虽然恩基是安的大儿子,其地位却低于他异母弟弟恩利尔。恩利尔是安和另一个妻子,
12
也是安的同父半姊(half sister )所生。根据苏美尔继承法,恩利尔是安的王位继承者,恩
基的地位逊于恩利尔(见图23)。恩基愤恨失去继承权,又与恩利尔争夺地球的控制权,因
而两人不断发生直接冲突。

图23. 苏美尔数字系统。
苏美尔数字的写法是:把大/小芦管尖端以一定角度压入泥版。数字以其位置简化标志,
其所处位置决定其数值大小。
数字有时用作密码,这样,有些主神的名字可以写成数字。

恩基,或“大地之主”(Lord of the Earth),又称艾(E-A),即“他的住所在水上”。


这提示他第一次降落地球时,是在水上宫室执行操作。恩基身兼探险队的工程师、科学家、
造人者,可以说是无所不兼。
身为总工程师,他监督排干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将之垦为良田乐园的工作。他部署、
监督运河建设工程,河道堤防,沼地排水。在自赞诗中,恩基自诩化沼地为鸟类和鱼类的避
难所,且发明了犁和轭,驯化了动物,把建筑艺术引入地球,以建立和维修城市。
恩基有许多别号:智慧之神(God of Wisdom)、矿产之神(God of Mining)、海与造
船之神(Lord of the Sea and Shipbuilding)、排水之神(Lord of the Flowing Waters)。他的
神像往往被画成一股带鱼的水流从肩上流过,象征他开辟通航水道、保证美索不达米亚各城
市饮水的能力(见图24)。

12
half sister,半姊,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姐妹,在此特指同父异母的姐妹。
图24. 水神恩基,水流、鱼群穿过其肩部(参见图25)。恩基常被用半鱼半羊连在一起
代表,两者都是其圣物。

恩基家在埃利都,爬虫类太空人在地球上建立的第一座城市,位于水源丰富的平原边缘。
有个苏美尔故事描绘恩基喜欢坐他所称的“翼艇”(the ibex)在这些水道上航行,“翼艇”
由四方群山所产的敏捷的山羊牵引。这样一来,“翼艇”和鱼尾山羊就成了恩基的象征物,
出现在苏美尔印章和碑铭上。
恩基身为矿产之神,他的神像往往被画成人类矿工的形象,手握挑着金属锭的长杆。金
属熔铸成圆柱形,中间有洞,方便用带把手的长杆运送(见图25)。最重要的是:恩基是人
的创造者,而且为了人类反对善变的恩利尔。

图25. 恩基在水宫阿布祖(AB-ZU)。
大英博物馆所藏,约制造于公元前2200年的圆筒印章。恩基在水宫做矿神。右边的人手
握挑着金属锭的长杆。

阿布祖,或恩基的水宫

爬虫类蛇神抵达地球,开始建设城市,排干沼泽。此时,恩基需要一个临时定居点,以
便就近监督使大陆适于居住的各项工程。这意味着他最初的住宅就是飞船,然后才以两河三
角洲为基地,建立家园和施工中心。恩基的神像往往被画成他居住在阿布祖或水宫里(参见
图25)。
水宫可能是密闭的水下建筑。其实,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当巴比伦的诺亚乌特纳
比西丁造“方舟”时,他被告知:一定要密封得不透水,“你要像密封阿布祖一样封好它”。
苏美尔名词AB-ZU,或闪族名词阿普苏(Apsu),源于AB或AP,意思是“父亲、造物主、
伟大”,ZU或SU意思是“智者、了解者”,AB-ZU就是知识或智慧之源。
阿布祖原指太阳。更古老的传说《创世神话》(Creation Myth)讲述了宇宙的形成,称阿
布祖为我们太阳系行星的“原初者”或“创世者”。后来,阿努纳抵达,工程开始,阿布祖
明摆着是恩基的住宅,位于埃利都附近。
许多传说都提到,恩基在奇诡的水宫执行了他的大多数操作。在神话《恩基和世界秩序》
(Enki and the World Order)中,阿布祖貌似富丽堂皇的神殿,鸟儿在树荫下筑巢,鱼儿挤
满了通航的运河。恩基在这伊甸乐土似的花园里,驾起神舟MAGUR,愉快地畅游沼地和运
13
河。恩基称MAGUR为阿布祖的“翼艇”,暗示四周群山里野山羊的存在。
名词MA-GUR源于苏美尔名词MA,就是船或艇,GUR的意思是“转身”。这一来,恩基
遨游三角洲的MAGUR神舟还真像我们今天的敞篷小轿车。
恩基还在阿布祖控制MEs或命运石(Tablets of Destiny),此物形如水晶,用于储存信息
或能源。伊师塔前往阿布祖,为了从恩基手中弄到几块命运石,只好先把恩基灌醉。

恩基是巴比伦传奇中的两栖蛇

美索不达米亚古籍称,两栖先祖教会了人类文明的艺术与工艺。公元前3世纪,巴比伦
祭司贝罗苏斯记述文明起源时,即取此说。尽管贝罗苏斯大部分作品已经失传,还是有残编
断简保留在他同时代人阿波罗托罗斯(Apollodorus)、波里希斯托(Polyhistor)和其他人的
作品中。
这些记录说,从波斯湾出来的一群生物叫安妮多蒂,由奥安尼斯带领。它们是两栖类,
有人一样的头和腿,鱼一样的身体和尾巴。晚期巴比伦文献中的奥安尼斯头戴苏美尔诸神的
三角冠冕,身上还被画上了羽毛,显示它能飞行(见图26)。

13
译者注:这句话的意思要结合前文理解。前文提及“
‘翼艇’由四方群山所产的敏捷的山羊牵引。

图26. 传说中恩基就是奥安尼斯。
晚期巴比伦人描绘出的奥安尼斯的形象为鱼形两栖,给人类带来文明。奥安尼斯头戴苏
美尔诸神三角冠,鱼皮下有翅,说明他能飞。奥安尼斯拿着松果与水桶——长生不朽的食物
和饮料。

阿波罗托罗斯称,奥安尼斯和安妮多蒂为慕莎如丝,希腊语意即“可憎的”。Annedoti
一词也意味着“令人恶心”。换句话说,古巴比伦人坦率地称自己文明的奠基者为“令人恶
心的生物”。
如果传统是人为捏造的,更普遍的作法是把这些东西美化为光荣的神和英雄。不过,他
们描绘祖先的方式反而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巴比伦传统把他们的文化和知识归功于来自大
海、面目可憎、令人作呕的生物。
这一事实更深的意义在于:贝罗苏斯和阿波罗托罗斯作品中的奥安尼斯与苏美尔的恩基
如出一辙,后者也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创造者,将艺术和科学教给人类。恩基住在波斯湾
岸边的阿布祖水宫,水宫是密封的,而且可以推测安置在水下。据说奥安尼斯每天晚上回水
宅过夜。
甚至安妮多蒂这个名字也很像恩基,可能源于后者,也携带了蛇种和面目可憎、令人作
呕的含义。

宁呼尔萨格,总医官和母亲女神

高阶级的神是宁呼尔萨格,即“山顶夫人”(Lady of the Mountain Top)。她是恩基和


恩利尔的同父半姊。在早期,宁呼尔萨格地位高于恩基,当三者一起出现时,她排在恩基和
恩利尔之前。但后来由于她和恩基策划造人或其他原因,她的地位有所下降。实际上,作为
一种重要势力,她从万神殿消失了。新兴的女神伊师塔取代她的位置,成了一切苏美尔事务
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苏美尔以西各地——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嫩,伊师塔以多种形式
取代了宁呼尔萨格作为母性和丰产女神的地位。
宁呼尔萨格也以其他名字,如“NIN-TI”,即“赋予生命的女神”;“NIN-MAH”,即
“尊贵的女神”;“MAM-MU”,即“造物主女神”。她统治着大洪水前的舒鲁帕克城邦,
以脐带和用来切断脐带的剪刀为神圣的象征物。
她和恩基一起,在她舒鲁帕克金字形神塔的实验室里作生物学实验,造出了不成功的原
人。最后,在恩基的水上工作间,她协助恩基造出了半哺乳半爬虫的第一批复合种人类。

SEBBITI或七神统治

除了“四巨头”外,还有另外三个神统治万神殿,合称SEB-BI-TI,即阿卡德语“决定命
运的七神”。除了恩基、恩利尔、宁呼尔萨格,还有晚辈兰纳、伊希库尔、乌图、伊南娜。
危急时刻,七神共议人类的命运。后来,七成了幸运数字。在亚述和巴比伦时期,诸神与七
星相连。犹太军人兼作家约瑟夫斯(Josephus)认为,犹太人神圣的枝状大烛台或烛台的七
个分枝代表了巴比伦七星诸神。
神话学家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的假说是:数字七的密义,如七日创世、七日
一周和其余种种,都可以追溯至巴比伦七星诸神。
尚书文化传媒 是一家民营图书策划与发行公司,选题方向以社科综合类图书为主,目前已
引进出版了《地球编年史》系列,《蒙淘克工程》系列,《被禁止的科学》《被禁止的历史》
《2012 玛雅宇宙的生成》《黑暗任务:NASA 不可告人的秘密》
《霍金究竟知道什么》 《谁建造
了月球》 《古箭计划》《种子的欺骗》《转基因赌局》 《完美伴侣:缓慢性爱》《超级笨蛋》《爱
上赖特》 《奥弗顿之窗》《阿波罗的伦敦爱情故事》《伊甸园的秘密》等一系列神秘文化、生
活健康、外国文学、社科时政等类别的图书。

更多新书动态请关注:
尚书文化传媒 微博 http://weibo.com/shangshuwenhua
博客 http://hi.baidu.com/尚书文化传媒/home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15472/
豆丁网小站(可免费下载所有图书的简介及部分连载资料文档)
http://www.docin.com/shangshuwenhua

神秘文化类

第十二个天体 通往天国的阶梯 众神与人类的战争 失落的国度 当时间开始

宇宙密码 被埋没的天才 2012:科学还是迷信 2012 玛雅宇宙的生成 飞蛇与龙

谁建造了月球 被禁止的历史 被禁止的科学 古箭计划 黑暗任务


霍金究竟知道什么 猎户座之谜 天鹅座之谜 遗失的姆大陆之谜 失落的利莫里亚文明

蒙淘克工程:时间实验 重返蒙淘克:同步性探险

外国文学

百万杀人实验 阿波罗的伦敦爱情故事 奥弗顿之窗 伊莎贝拉计划 情人与独角兽

爱上赖特 双重束缚 伊甸园的秘密 盛宴上的骷髅 超级笨蛋

一走了之 死亡的化学反应 骨头的记录 死者的低语


社科时政 生活健康

种子的欺骗 转基因赌局 完美伴侣:缓慢性爱 凯特式王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