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4

现象学美学阅读理论

蒋济永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目 录

引 论 /1
第一章 现象学美学 /1
一、什么是现象学 /2
二、现象学美学及其发展状况 /9
三、现象学美学的基本特征 /18
第二章 英伽登的现象学阅读理论 /29
一、关于作品层次论及其意义 /30
二、关于“具体化”及其意义 /51
第三章 海德格尔的阅读思想 /75
一、艺术作品 /78
二、葆真者、倾听者 /88
三、艺术作品的“阐释”及方法论意义 /93
第四章 杜夫海纳的现象学阅读理论 /106
一、美学思想的背景 /107
二、审美对象 /118
三、审美知觉 /126
四、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交流 /131
五、审美经验现象学的意义 /135
第五章 普莱的阅读现象学 /141
一、文学作品 /143

二、读 者
/147
三、阅读及其意义 /153 录
1
现 第六章 伊塞尔的现象学阅读理论 /169

学 一、文学作品 /172
美 二、读 者 /176

阅 三、本文与读者的交流结构 /181

理 第七章 结 /191论
论 一、现象学美学阅读理论和思想为阅读学提供什么 /191
二、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与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交流结构的比较
认识 /202
三、现象学美学阅读理论对当代批评理论的影响及其意义 /214
后 记 /231

2
引 论

引论旨在引出这样两个问题,即我为什么要对现象学美学阅读
理论进行研究,我又是怎样去研究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是基于以下理由去思考的:
首先,回顾 20 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它有两个重要源头:一是索
绪尔的语言学,它影响了俄国形式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
义;
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它发展成一种现象学美学,进而影响了新
批评、存在主义、读者反应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现象学美学起初
是一批现象学哲学家用现象学方法来分析审美感知、审美享受和艺
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杜夫
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出版和日内瓦批评学派的兴起,现象学
美学达到全盛,以至于为整个欧美批评界所重视。 1963 年科特・缪
勒・沃尔默出版了较早的现象学美学专著:
《走向现象学的文学理论:
威廉・狄尔泰诗学研究》,主要对现象学及其美学的另一个源头———
狄尔泰的诗学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尔后有 L. L. 杜罗奇的《批评面面
观》,沙拉・拉沃尔的《意识批评家》,C. S. 辛格尔顿的《阐释:理论与
实践》,R. 玛格廖拉的《现象学与文学入门》等。其中《意识批评家》

《现象学与文学入门》影响较大,前者主要介绍了日内瓦批评学派
的思想源流和代表人物的主要批评成果;后者除了介绍日内瓦批评
学派之外,侧重介绍了海德格尔、英伽登、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成
就。这两书互为补充,较全面地反映了现象学美学的概貌。但是由
于它们各有侧重,前者缺乏点的深入,后者缺乏面的展开,以致日内

瓦批评学派与现象学美学理论家的关系怎样、怎样更全面地认识现
象学美学理论方法和影响等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阐发。 论
1
现 中国国内对现象学美学的认识和介绍始于 80 年代。据笔者搜

罗的资料看,最早介绍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英伽登的是李幼蒸的长

美 文《罗曼・英伽登的美学思想》
( 1980)①。而在此之前,尽管有学贯德

阅 中的大美学家,如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蒋孔阳等,对德国美学家
读 席勒、康德、歌德、黑格尔、费希特、格罗塞、俄铿、费肖尔、朗格等都进

论 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但令人奇怪的是,
“现象学美学”这一概念几
乎没有在他们的著述中提及过 ②,而我们对西方现代美学的诸多流
派的研究,现象学美学及其影响的认识又是不可跨越的知识鸿沟。
如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早期对现象学就非常精通,并写过现象
学著作(如《声音与现象》);结构主义重要批评家罗兰・巴特,早期也
写过现象学批评著作(如《米歇莱》、
《 论拉辛》);利科、伽达默尔、米
勒、
费什等 20 世纪后期显赫的阐释学美学家、阅读批评理论家都或
多或少地受到了现象学和现象学美学的影响,不了解现象学美学,就
难以深入理解他们的理论和批评思想的脉络。
其次,当前中国美学界无论对现象学美学的译介,还是对现象学
美学的研究都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以致常常出现研究者们将现象学
美学与存在主义、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各自的学理混
淆的现象。
中国的学术状况是,文艺学界对现象学美学的重视比哲学界对
现象学哲学的重视要晚许多,现象学美学进入文艺学界视野是在 80
年代。继李幼蒸之后,1983 年林骧华译出韦勒克《西方四大批评家》
(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书,其中有对英伽登美学的基本观点的介绍,与
1984 年中译本《文学理论》
( 韦勒克、沃伦著,北京三联出版社)中对
英伽登的介绍一样,韦勒克是从新批评派的作品观出发,将英伽登关

“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客体存在”作了实在论解释,以为文
学作品本身可以分裂成五个层次,这种解释是有误的,我们将会在后

① 载《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1980
② 参阅张辉: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对德国美学的期待视野分析》,
载《文学评论丛刊》第 1 卷第 2 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
2
面的论述中分析到。 1984 年张金言在《外国文学动态》
( 第 8 期)上
发表《现象学的文学理论》一文,对现象学、现象学与文学、现象学与
文学理论和批评作了简要介绍,但对现象学与后者的关系没有作学
理上的辨析,只罗列了一些现象和说法。同年,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人民出版社)一书出版,第八章专门介绍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
《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的主要美学思想,但没有对杜夫海纳美学的
现象学方法作出说明。 1984 年台湾郑树森编的《现象学与文学批
评》
(台湾东大图书出版公司),对现象学美学的历史发展作了基本回
顾,
主要搜罗了海内外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文学、中国哲学的文章,有
一定的研究深度,并较早地将庄子美学与现象学思想结合起来加以
论述。同年,国际现象学学会主席安娜・特丽莎・提敏尼加《从哲学角
度看罗曼・英伽登的美学理论要旨》一文发表在《美学译文》第 3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该文对英伽登美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美
学观点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1985 年,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
( 论文
集)译成中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其中《文学批评与现象学》一文
使我们通过一位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的解释,能较为确切地了解现
象学美学究竟是什么;同年,韩树站将《〈审美经验现象学〉引言》译
出 ①,使人们对这部现象学美学巨著有了初步的印象。此时,朱立元
翻译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一文,刊登在《文艺理论研究》第
3 期上,这是一篇反映英伽登后期价值论美学的重要论文。 1986 年,
丁尔苏发表论文《现象学哲学与文学理论述评》②,从方法论角度谈
了现象学哲学对现象学美学的影响,但不够具体。由罗里・赖安、苏
珊・范齐编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
(四川文艺出版社)一书,有两
篇关于现象学的论文:
《文学和现象学透视角度》和《日内瓦学派:探
索他人的心灵》,是我国最早阐述日内瓦学派批评理论的译文;是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艺术与美学》
(第 7 辑)选译了杜夫海纳


《美学文艺学方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该“引言”也刊
① 引
载于《国外社会科学》, (4)。
1985
② 载《苏州大学学报》, (3)。
1986 论
3
现 的《审美经验现象学》第一编第一章,M. 李普曼编的《当代美学》
(光

明日报出版社)选译了英伽登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一书的

美 一部分,命名为“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1987 年,林骧华、朱立元等

主编的《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设“现象学美学”

读 和“现象学文学批评”条目,将“现象学美学”界定为“运用胡塞尔的现

象学方法研究美学问题”,并着重介绍了英伽登的《文学的艺术作品》

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对“现象学文学
批评”所指的日内瓦批评学派作了基本的介绍,其材料显然是借鉴国
外知识性材料,如“百科全书”之类,并不是立足于自己独立的研究。
同年,赵宪章主编《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
(江苏文艺出
版社)一书,对英伽登《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基本框架、观点作了简单
介绍,但未上升到研究高度。 1987 年,让・保尔・萨特的《艺术作品》
(《影像论》一书的第四章第二节)被译出,这篇最早把现象学用于艺
术作品 研 究 的 文 章,从 现 象 学 角 度 论 述 了“艺 术 作 品 是 一 种 非 现
实”①。1988 年,章国锋发表《现象学美学与艺术本体论》一文 ②,从本
体论的角度介绍了现象学美学对艺术本体研究的成果。同年,叶秀

《思・史・诗》
(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九部分专门对杜夫海纳的
现象学美学进行了研究,其最有价值之处就是,详细地论证了海德格
尔哲学与杜夫海纳美学中“艺术品”、
“ 艺术世界”的具体关系和前者
怎样对后者施加影响。 1988 年,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
著选》
(下)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十三章将现象学美学的重要文献
《艺术作品的本源与物性》
(海德格尔)、
《 什么是写作》
( 萨特著《什么
是文学》第一章)、
《审美对象的非现实性》
(萨特《想象心理学》一书选
译)、
《心与眼》
(梅洛・庞蒂《心与眼》选译)译介成中文,但令人遗憾的
是,编译者将以上文献都归结为“存在主义美学”;该书第十四章有专
门的现象学美学介绍,并有英伽登和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著作的部
分译文。1988 年,英伽登的《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一书由英文本

① 载《外国美学》第 4 辑,
405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② 载《河南大学学报》, (2)。
1988
4
译成中文(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译文语言不够精练、明晰。同年,萨
特的《想象心理学》也由英文本译出(光明日报出版社),该书除了对
想象作了现象学描述外,还对艺术作品的存在作了现象学描述,指出
审美对象是由“一种想象性意识所构成”,是非现实的 。由 M. Ф. 奥
符相尼科夫和 B. H. 萨莫欣编的《现代资产阶级美学》译成中文(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该书分别设专章介绍汉斯・泽德尔迈的现象学美
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1989 年,由胡经之、张首映主编的《西方
二十世纪文论选》
(第三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除一部
分与蒋孔阳选编的有相同之处外,还多了以下重要的现象学美学译
文:
《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 英伽登)、
《 为谁写作》
( 萨特《什么是文
学》选译),使人们对现象学美学多了一些了解。但将沃尔夫冈・伊塞
尔《阅读过程:一种现象学方法探讨》一文列为“接受美学”文献,将海
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与物性》一文归为“阐释学”文献,显然对现
象学美学与接受美学、阐释学的根本区分没有明确。 1989 年,
《 外国
美学》
(第 7 辑)发表署名怀双的《美学———通向哲学的一条特殊道
路:杜夫海纳哲学美学述评》一文,对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作了较
为系统的介绍,但很多观点没有深入。同年,
《文学理论与批评》发表
弋人的《海外华人学者现象学研究一瞥———读书札记》一文,使国内
对海外华人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文学状况有了宏观了解,并从中得
知早在 1966 年,香港学者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就将老庄
的心斋之心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意识作了比较;1975 年美籍华人
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中,也认为现象学美学之“存在”与道家艺
术主张的“道”有可比性,现象学提倡的知觉与知觉对象的不可分性
跟中国古代文论所论及的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观点有一致性;另
外,
如叶维廉、王建元等用现象学的某些观点、方法阐释中国古代山
水诗、作品,取得了很有影响的成绩,这表明海外华人在现象学研究
上较大陆深入得多。
进入 90 年代,
1990 年,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编的《美学的方法》

中专门介绍了现象学方法,其中编选了胡塞尔本人的美学思想资料,
使我们对英伽登的艺术作品层次论与胡塞尔的作品结构论的渊源关 论
5
现 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① 1991 年《北京大学学报》
( 哲学社科版)第 5

期发表了王岳川的论文《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其基

美 本观点与李幼蒸对英伽登美学思想的介绍差不多,没有将现象学美

阅 学方法与英伽登的认识论、价值论方法明确区分开来。同年,他为英
读 伽登作的传,思想不出其右;为杜夫海纳作传时基本上是对《审美经

论 验现象学》的简要介绍,并未从学术研究角度对杜夫海纳美学作出批
判性反思。② 由王逢振等编译的《最新西方文论选》
( 漓江出版社),
将乔治・普莱的《阅读的现象学》和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试界定其
范围》两篇现象学美学重要文献翻译了过来,为进一步认识审美经验
的现象学描述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和说明。海德格尔的《诗・语言・思》
由英译本翻译出版,这是较全面了解海德格尔现象学诗学的重要入
门材料。瑞士日内瓦学派批评家埃米尔・施塔格尔的《诗学的基本概
念》译成中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它对抒情、叙事、戏剧类风格分
别作了主题或称意识(回忆、呈现、紧张)现象学分析,使我们对日内
瓦批评学派重视意识批评的认识加深:它们不仅重视批评,而且有自
己独立的理论。1992 年,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汉译本由文化
艺术出版社出版,成为现象学美学研究中的盛事。其中程代熙为此
作的前言《现象学・美学・文学批评》一文,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
尔的“本体论现象学”、英伽登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以及日内瓦
文学批评作了较为准确而全面的介绍,是一篇有分量的现象学美学
论文。同年,杜夫海纳主编的《美学文艺学方法论 》一书译成中文,
其中有现象学美学的方法论介绍。 1993 年,乔治・普莱的《批评意
识》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中文版的出版,使我们对“日内瓦批评学派”
有了全景式的了解,因为该书对日内瓦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作了系
统阐释;同时,对普莱本人的意识现象学批评思想也作了深入阐发。

① 参阅〔日〕金田晋《现象学》一文,见〔日〕今道友信编《美学的方法 》
(李
1990。
心峰等译)一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② 阎国忠主编:
《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
( 下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英伽登”和“杜夫海纳”均由王岳川撰写。
6
同年,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有专章“现象学美学”,但将英
伽登美学中的现象学方法与认识论和价值论方法混为一谈,将杜夫
海纳美学中审美知觉的现象学分析与认识论的先验论分析都视为其
现象学美学思想的体现。① 1994 年,胡经之、王岳川主编的《文艺学
美学方法论》中有张法撰写的“现象学研究法”,在讲解现象学基本方
法时有意识地用一些自己的实例予以说明,很能启发人们对现象学
美学的理解。 1995 年,
《 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
(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译介了马塞尔・雷蒙、阿尔贝・贝甘、让・鲁塞、斯塔
罗宾斯基等日内瓦批评学派的部分文章,让我们对日内瓦批评学派
思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1996 年,由滕守尧、张金言编的《当代西
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王岳川撰写“英伽
登”,没有将英伽登美学的现象学方法与其认识论、价值论有意识地
区别开来,而将后两者看做英伽登现象学美学思想的一部分;金元蒲
撰写的“伊塞尔”,没有将伊塞尔的审美交流的现象学描述与阐释学
分析区别开来,其《文学解释学》
( 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年)、
《 接受
反应文论》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年)、
《 当代对话美学》
(《外国美
学》第 17 辑,
1999 年)都体现了这一论述方式。1996 年,法国日内瓦
学派加斯东・巴斯拉尔《梦想的诗学》
( 北京,三联书店)汉译本出版,
该书将诗的创造描述为女性化(阿尼玛)的想象,这是一种追寻创作
意识的现象学描述。 1997 年,莫里茨・盖格《现象学美学:其方法与
美学的实质内容》
(《外国美学》,盖格《艺术的意味》选译)和《艺术的
意味》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的译出,使我们对这位早期现象学美学
代表人物重视审美享受、审美经验研究深度有了进一步了解。 1997
年,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余虹
撰写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一章,对现象学美学与存在主
义、
阐释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没有很到位的说明和分析。 1997 年,
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对现象学美学


① 参阅朱立元主编:
《 现代西方美学史》第十三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
1993。 论
7
现 的哲学基础和英伽登、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

依然对英伽登、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美学方法缺乏明确界定,以至于他

美 们与前面的研究者一样,将英伽登的认识论、价值论混合在一个现象

学美学名称下;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论述艺术作品与其存在论的观

读 点合二为一。1999 年,王岳川出版《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 山东教

育出版社),试图将现象学、现象学美学、阐释学和阐释学美学的联

系、
区别加以梳理,但在论述英伽登、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和日内
瓦现象学批评时,没有能提供比以前著述更多的材料和更新的观点。
总之,中国现象学美学研究基本上处在翻译与介绍阶段,而且存
在着许多重要著作得不到系统、全面翻译和认识混淆、研究不深入的
问题。为此,如何对现象学美学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基于目前的
研究水平,我们一方面是精读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另一方面鉴于现
象学美学著作普遍存在的内容艰深、论述方式缠绕的特点,试图选择
一个切入点,将现象学美学中关于文学艺术、美学思想的内容厘定出
来,
使我们对现象学美学的操作方法、思维方式、主要贡献有一个明
晰的认识。这个切入点就是阅读学的视角。
什么是阅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尚未出现这一词,只有在“教
育卷”中有“阅读”词条:
“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
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
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阅读
学就是“研究阅读规律和阅读行为的科学”①。在我国理解的阅读学
基本上指 19 世纪末以来,与生理学、心理学发展相关联的阅读心理
学、生理学、认知加工理论、阅读技巧和方法、文体阅读理论等,并不
包括 20 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② 而我
们认为,阅读学还包括传统的释义学和现代文学批评。英国批评理
论家杰斐逊说过:
“虽然 19 世纪的文学史家会承认文学考据和文学
阅读之间有区别,但许多 20 世纪的批评实践都隐含着这层意思:批

① 《阅读学基础・前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黄葵、俞君立编著:
② 参阅黄葵、俞君立编著:
《阅读学基础》第二章“阅读学的形成与发展”。
8
评是阅读过程的延伸,批评家只是典型的读者,是特别善于表达的读
者。”① 因而,阅读学就是揭示读者“怎样阅读”文本符号及其相互关
系的学问,它包括阅读的生理心理过程和阅读的释义方法等基本含
义。就阅读学的基本构成来看,任何阅读都包含了三方面内容或构
成因素,即读者(谁在阅读)、文本对象(读什么)和阅读行为(怎样
读)。② 现象学美学又是怎样阐释读者、文本作品和描述阅读行为的
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确定现象学美学与阅读有没有关联。
从现象学美学的发展历史看,日内瓦文学批评派直接涉及阅读、
批评问题,主要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家们,如英伽登、杜夫海纳、普莱、
伊塞尔等,也都论及阅读问题。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在论述文学作
品的存在后,专门讨论了艺术作品“具体化”的问题,怎样具体化就是
怎样阅读的问题。他还区分了三种类型的阅读态度(一般消费型、学
者型和审美型),并对审美阅读的“时间透视”现象和读者的“原始情
感”作了现象学的描述。杜夫海纳在描述艺术作品和观众(听众和读
者)之后,还专门就两者之间的“审美知觉”作了现象学描述。普莱作
为“日内瓦学派”的代表之一,伊塞尔作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之一,也
都有专门的“阅读现象学”描述。即便是海德格尔这样一位专注于
“存在”与此在追问的哲学家,也对艺术作品的存在(本源)、艺术创作
(《诗人何为》)、语言的言说、读者的“倾听”颇为关注。因此,现象学
美学是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现象学美学的阅读与其他的阅读有什么区别和独特性呢?
现象学美学的阅读理论和思想研究对现象学美学的认识和对当代阅
读理论有什么作用呢?这正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

① [英]安・杰斐逊、戴维・罗比等:
《 当代国外文学理论流派》,卢丹怀等
译, 114 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② 本论点的提出是受到美国学者安爵・本奈特 ( Andrew Bennett)Readers
and Reading 一书的提示和启发。作者在《前言》中指出,阅读包含了两个基本问
题:即 Who is reader?What is reading?而将这两个问题进一步分解为十二个小问

题, 概括起来就是我们以上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参见:Readers and Reading ,ed.
by Andrew Bennett,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
1995,pp. 1 ~ 3。 论
9
现 本书展开论述的步骤是先对现象学美学的发展作一个概论,然

后选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阅读学思想进行分论,最后以结论的形式

美 揭示现象学美学的阅读理论和思想对现象学美学的认识作用,以及

它对当代阅读理论的影响和贡献。



10
第一章 现象学美学

20 世纪西方文论基本上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的:怎样写和怎样
读。探讨“怎样写”这一方面,作家、心理学家谈得比较多;探讨“怎样
读”,则批评家、读者谈得比较多。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到
解构主义、现象学阐释学等诸批评流派,批评家们就是围绕怎样读而
分流立派的。因此可以说,20 世纪批评理论大致是“怎样读”的理
论。
怎样读?有以文本为中心的,也有以读者为中心的。前者以俄
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代表,它们突出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强
调语言、语句本身的“奇特化”、张力、隐喻、反讽等所造成的效果,尽
可能排除读者的主观介入。后者以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
应批评为代表,强调读者对艺术作品意义生成、实现的本体地位。作
品意义解释的客观性与读者的能力有关。现象学美学与现象学哲学
一样,旨在打破主客观对立,强调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和融合不是
一般意义上主体对客体意义的理解、把握,也不是主体为客体所决
定,主体陶醉于客体情景的“迷狂”,而是一种在纯粹意识领域中意识
活动与对象之间意向指向与意向性给予的交流。在这里,主体( sub-
ject)不是主观( ideas of the individual),客体不是纯粹的物质形态,而

是一个能对我们的意识施加影响的准主体存在,也只有在这里,主客 一
体交流才排除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影响,走向客观性的交流。这 章
如何可能呢? 现
首先,让我们对现象学的一般方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象



1


学 一、什么是现象学


阅 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和哲学思潮,是与德国现象学大师埃德蒙・
读 胡塞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因为他创立了一套严密的现象

论 学哲学体系,而且因为许多现象学家都从他的理论中受益而发展为
渗透到各个领域的现象学运动。然而,
“ 现象学”作为一个思潮和运
动,从更远渊源看,还可追溯到 18 世纪以“现象”作为对象的哲学萌
芽期。据我国学者贺麟研究,
“ 现象学”
( phenomenologie)一词最早见
于德国启蒙思想家 J . H. 朗贝尔特( Lambert)的《新工具》
(1764 )一
书,此书所说的“现象”指的乃是“假象”①。尔后有康德的“一般现象
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G. 克拉斯 1866 年发表的《关于人类精
神的现象学与本体论》、E. 哈 特 曼 发 表 的《关 于 无 意 识 的 现 象 学》
(1875),等等。这些使用“现象学”之名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毕竟开创了以“现象”作为对象的研究方向。
1900 年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标志着一门新的“现象学”诞生。
其后,涌现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 舍勒的本体论现象学、海德格尔的
此在现象学、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赫勒的“生活世界现象学”
、舒
茨的社会现象学、
施密茨的
“新现象学”
,等等,大大拓展了胡塞尔所专
注的
“意识”
之外的许多新领域,
从而在德国、法国、波兰等地形成了广
泛的、
影响达半个多世纪的现象学运动。各现象学家不仅研究方法和
研究对象各异,
而且就连现象学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胡塞尔本人的观
点和方法以及研究对象也有前后期不同的变化和调整。加上现象学
发展进程中,
有些人自称为现象学者可能未必是;有些曾被胡塞尔认
可为现象学者的,
如海德格尔、
雅斯贝尔斯到后来拒绝归宗;有些成了
现象学者而原则上拒绝这个称呼,
如勃里埃尔・马塞尔;有些只是为他
们哲学的完整性而部分地采用这个名称,如恩斯特・卡西尔。情形如

① 贺麟、王玖兴:
《译者导言: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见黑格尔著
《精神现象学》
(上卷),中译本,
7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2
此错综复杂,
以至于著名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承认:
“即认
为存在着称作
‘现象学’的一个体系或学派,它具有严密的学说体系,
使我们对于
‘什么是现象学’这个问题能提供一种准确的回答。这个
问题本身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不管
怎么说,
关于有一种所有所谓的现象学者都赞同的统一哲学这种当做
基础的假设就是一种错误观念。
”① 我国现象学学者倪梁康在《现象学
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一书中也指出:现象学发展是
一个
“二律背反”问题,
“如果我们用‘面对实事本身’来概括现象学精
神,
那么,
‘向心倾向’
的过度发展会导致人们不是面对实事本身,而是
面对胡塞尔的文本本身,
或者说,
‘面对语词本身’
,有人也将这种倾向
讥之为
‘胡塞尔—经院哲学’
,现象学精神在这里已经丧失殆尽;而反
过来说,
离心倾向的过度发展同样会毁灭现象学精神:这种倾向或者
意味着对
‘实事本身’
之存在的根本否定,或者意味着对‘面对’态度之
可能性的根本怀疑”②。就这样,现象学运动就在既是现象学的,又不
完全是在某一固定标准的情形下发展着。
“现象学为何?
”这也是困扰现象学家的问题。如现象学大师梅洛
・庞蒂曾在 1954 年指出:
“现象学是什么?在胡塞尔早期著作出现后的
半个世纪,
我们还在提出这个问题,看来未免奇怪。不过,这个问题又
确实没有充分的答案。
”③ 1907 年,胡塞尔也曾对“现象学”作过规定:
“现象学:
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
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
殊的哲学方法。
”④ 胡塞尔的这个定义包含了“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和

① 〔美〕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现象学运动・第一版序言》
,6 ~ 7 页,王炳文、
张金言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② 倪梁康:
《现象学及其效应》
,31 页,
北京,
三联书店,
1994。 章
③ Merleau-Ponty“
: What Is Phenomenology?”in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Merleau-
Ponty,ed. by Alden Fisher,
New York, 现
Harcourt,1969,p. 27.

此文摘自倪梁康 《现象学及其效应》第 35 页;在倪译《现象学的观念》一
④ 学
书中,
“特殊的哲学方法” 译为
“典型哲学的方法”
,见《现象学的观念》
,24 页,
上海, 美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学
3
现 “作为哲学的现象学”两种含义。著名现象学史家施皮格伯格在总结

整个现象学运动发展史后,指出:
用每一位现象学家的成果“不可能构

美 成一个所有现象学家都同意的首尾一贯的体系” 。然而“至少在目前

阅 阶段上,它的最独特的核心就是它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在现象学家中
读 很少有分歧”①。显然,施皮格伯格认同的是现象学作为方法上的意

论 义。这样,尽管“作为哲学的现象学”———即“生活世界的现象学”———
在胡塞尔后期哲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并对许多哲学家发生过重
大影响,
但在施皮格伯格看来,
推动整个现象学运动发展的动力,主要
是来自胡塞尔及诸多现象学家一直遵循的某些方法原则。因此,他将
诸多现象学方法原则又归纳为七个方面(步骤)
,即研究特殊现象、研
究一般本质、
理解诸本质间的本质关系、观察显现的方式、观察现象在
意识中的构成、
将对于存在的信念悬搁起来、解释现象的意义,并进一
步指出:
“所有那些将自己与现象学运动联系起来的人都承认(至少是
含蓄地承认)
并实行前三个步骤。
”② 即现象学的描述、本质直观、本质
结构关系三个步骤基本上是所有现象学研究共同遵循的方法原则。
现象学作为方法原则,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
以上施皮格伯格概括为三个步骤,而实质上可简化为两个,即现
象直观和本质直观。因为,现象学的描述必须以现象直观为基础,它
对直观到的内容和显示方式予以表达和描述。本质直观由于它主要
通过“自由想象变换”
( freie Variation in der Phantasie)的方法达到,这
必然涉及构成本质诸部分的相互关联,因而本质直观亦包含本质结
构关系的直观。
什么是现象直观?现象直观就是对现象直接地“看”,不抱任何
偏见。“它要求将精神高度集中于被直观的对象上,而不要被它同化
以至于再也不能批判地观察它。”③ 如何做到不带任何偏见地“看”

① 〔美〕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现象学运动》
,918 页,王炳文、张金言译,北
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② 《现象学运动》922 页。

③ 《现象学运动》,918、
922 页。
4
呢?这就要运用胡塞尔称之为一般“现象学还原”、即悬置( epoche)
的方法。悬置从理论上表达就是将一切事物的存在放入“括号”
(加
括号),而被悬置的东西不是“排除”或“否定”,只是存而不论,暂时让
它不起作用。如阅读文学作品时,悬置纸张、油墨、封面装帧,看电影
时悬置银幕、布置氛围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书本中的文字、纸张,电影
银幕、布置氛围不要也行。悬置的目的就是让人的意识不再受到物
理的自然主义态度和经验的心理主义态度的影响,使意识进入一种
纯粹意识,意识结构达到一种“内在的超验性”。
在悬置了事物的存在之后,就进入真正自明的显现领域。直观
就是自明的显现,是悬置了事物存在之后,对象的直接给予性。它与
逻辑推理、证明无关,它是前逻辑的。如,同一律 A = A,它直接显明,
无须依据实在事物的存在以决定其真假。又如“飞马”并不存在,但
飞马的观念有意义,它是真的;
“ 圆的方”不但不存在,它的观念也不
可设想,但它的意思人人都懂,有其“意向对象”,在这一层次上它也
是真的。因而直观是以是否显现、是否自明来决定真假和是否有意
义的;不自明不显现,也就无意义。因此在现象学领域,一切理想的
东西,不现实的东西,非理性的东西,甚至自相矛盾的东西,都可以是
有意义的、真实的东西,是可能性或“不可能的可能性”。用胡塞尔的
话说,它们不是 real
(物的实在性),而是 reell
(心理的实在性)。①
悬置事物由存在领域而进入“现象”领域,然而这个“现象”领域
很容易与经验心理学的事实领域混同,如果是后者,那么“现象”就成
了杂乱无章的心理“材料”。现象学是一门本质科学,它自始至终坚
持着与经验心理主义作斗争。它认为心理主义的根本问题是混淆了
心理学的对象———判断行为和逻辑学的对象———判断内容,它将判

断内容的客观性“消融”在判断行为的主观性之中。因此,现象学在 一
一般的直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质直观。什么是本质直观呢?胡塞尔 章
指出:
“我们所说的‘把握’、
‘ 体验’、
‘ 意识到’不同于对经验存在,即 现


① 参阅邓晓芒:
《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 美
史》, (1)。
1997 学
5
现 个别存在的‘把握’、
‘体验’、
‘意识到’。它们不是现象之中的现象,

学 而是一个在完全改变了的意义上的体验。我们具有关于真理的意
美 识,正如我们具有关于一个种类,例如关于‘这个’红的一般意识一

阅 样。”①
读 “红的一般”,就是“红色”的类型。它首先不是一定波长的光的

论 物理化学把握(存而不论),而是直接诉诸“看”。通过“看”发现无论
什么样的“红”都不同于蓝色、黄色,不同于声音、气味,而且有许多
“红”我们从未见过,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固定不变的具有无限等级

“红”的系统。例如,艺术家就常调配出他也未曾见过的“红色”出
来,这正如飞机、专利发明一样。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个“红”已不
是观察具体个别之物的红,而是意指一般之物的红,或“ 红”的观念。
“多次进行这种观念直观( Ideation)的行为便可以使我们获得关于这
些在个 别 行 为 中 被 意 指 的 观 念 统 一 体 所 具 有 的 同 一 性 的 明 证 认
识。”② 这个被意指的观念统一体所具有的同一性就是“同一个属中
的诸种类”。这样,这个“红”并不只是一种心理事实,而是客观的本
质;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由我们发现的“红”的观念或“红”的一般。
然而由我们“看”而直观到的“红”的一般,是否只要我们对许多
红色的个别事物予以“多次直观”就能达到呢?现象学认为,要从个
体个别的直观达到观念的直观,不是靠数量上的逻辑抽象、概括,而
是靠一种“观念直观的抽象”。胡塞尔指出:
“我在这里所说的自然不
是那种意义上的抽象,即对某个在一个感性客体上的不独立因素的
突出,而是指观念化的抽象,在这种抽象中,被意识到、成为现时被给
予的不是那个不独立的因素,而是这个客体的‘观念’,它的普遍之
物。”③

① 〔德〕胡塞尔:
《逻辑研究》
( 第一卷),112 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
出版社,1994。
② 《逻辑研究》(第一卷),
113 页。
③ 〔德〕胡塞尔:
《逻辑研究》
(第二卷第二部分),
62 页,倪梁康译,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
1999。
6
现象学是如何进行“观念直观抽象”的呢?
这涉及“自由想象变换”和“内时间意识”问题。
胡塞尔将“自由想象变换”看做一种使本质之物能够摆脱事实之
物的方法。事实是指感性的(个体的)事实,而本质则是可以指个体
的本质,也可以指类本质或本质一般性。由于事实之物的感知依赖
于感觉材料的原初性、实在性、印象性和当下存在,因而它只能局限
于对个别事物的把握。而本质之物的感知材料是非原初性、非实在
性、非现时性的,因而它依赖于想象。想象是如何进行的呢?胡塞尔
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有很好的说明。
他指出,意识犹如一条河流,河流的“源头”是一个“原初印象”
(Urimpression),这原初印象就是感觉材料的感知。原初印象不断地
过渡到“保留”
( Retention),保留是一种“遗留”意识,它使原初印象本
身变更为一个映影( Abschattung)。映影的变更不是一个对另一个的
取代,而是原初印象不断向“保留”过渡,就是其“强度”不断地或急剧
地削弱的过程:
“随着变更的进行,削弱也在连续地进行,最后削弱到
无法察觉的程度。”当人们将“源头”重新唤到意识中时,原初印象被
“当下化”了,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回忆”。“回忆是一种再造意识”,
也就是想象,胡塞尔将之称为“第二性回忆”,以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
“回忆”。通常意义上的回忆包括保留和第二性回忆,胡塞尔认为保
留可称之为“第一性的回忆”,但不是真正的回忆,因为它是一个印象
的映影,是一个没有对象的“晕”
( Hof)的存在。
胡塞尔指出,意识行为不是一种单纯的感知行为,它总是跟保留
和前展( Protention)结合在一起出现的,这样意识内容就不是一个固
定的点,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现在”
( Lebensgegenwart),又称“时

间场”
( Zeithof)。场的核心是原初印象,周围是由保留和前展构成的 一
“晕”。同样,通过回忆(想象)而被当下化的“印象”,它的周围也存在 章
着一个由保留和前展形成的“晕”,构成另一个“时间场”。感知和想 现
象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例如,有人在我们面前演奏乐曲,我们听到一 象

段乐曲,这意味着我们知觉到时间场,这是一种“原初的自我给予”, 美
时间场是被直观到的东西。而记忆再现这段听过的乐曲,再度记忆 学
7
现 所提供的表象就不是直接的给予,所以感知和想象存在于不同的区

域。然而,不管怎样,由于时间场本身是过渡的,所以时间场的推移

美 就构成了时间之流。我们通过它而认识运动、连续和展示事物的整

阅 体。没有它,我们只能对当下感知的事物进行感知。在本质直观中,
读 对一个 事 物 的 直 接 感 知,只 提 供 了 一 个 出 发 点,一 个“ 前 图 像”

论 (Vorbild),我们让自己受到引导之后,进行自由的想象,创造出任意
多的“后图像” ( Nachbild),这些新图像“都与那个原初图像具有具体
的相似性”。譬如我们设想各种各样的事物以对“红”作把握,作为前
图像的那个红的因素,在后图像依然再现为“红”。这样,这个红的因
素就成了后图像(变项)中的常项。胡塞尔指出:
“一个事物的这种自
由变更中,必然有一个常项作为必然的一般形式保留下来,没有这个
形式,一个图像,如这个事物,作为它这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不可想象
的。”① 因此,
“观念直观抽象”的过程就是从各种变项中抽象出常项
的过程,或者说,从现实的红的事物中抽象出红的可能性的过程。②
当然,这种抽象方式必须依赖于几个个别直观的条件。
通过以上“观念直观抽象”的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说,本质直观
作为把握意识对象本质的方法,实际是一种把握意识行为本质的方
法。内在的意识行为经过“自由想象的变换”,我们看到的红的“看”,
不是在感性意义上的“看”,而是一种精神意义的或观念的“看”。当
我们在本质直观中将某物称之为“原本给予”时,这个某物已不是个
体感知事物所具有的“生动性”意义上的直接给予。这种对个体感知
对象的存在设定的扬弃,又称之为“本质还原”。本质还原标志着一
种从心理学的现象向纯粹“本质”还原,或者说,在判断思维中从事实
性的(“经验的”)一般向“本质”一般性的还原。经本质还原后,留存
下来的是本质或本质一般性。
然而,无论是一般“现象直观”还是本质直观,都是力求克服自然

① 〔德〕 胡塞尔:
《现象学的方法》,217 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
1994。
② 参阅《现象学及其效应》,
75 ~ 86 页。
8
科学(或物理主义)态度和经验心理学(或心理主义)态度,使主体意
识进入现象学的意向性活动中。在现象学的意向性活动中,意识总
是向客体的投射,客体对象则是在意向中被给予的对象,是自明的;
意向主体与被意向的客体相互包含。美国现象学学者詹姆士・艾迪
( James M. Edie)指出:
“现象学并不纯是研究客体的科学,也不纯是研
究主体的科学,而是研究‘经验’的科学。现象学不会只注重经验中
的客体或经验中的主体,而要集中探讨物体与意识交接点。因此,现
象学要研究的是意识的意向性活动( consciousness as intentional)。”①
意识的意向性活动如何展开?本书不打算对现象学哲学进行阐发,
只想就以上方法怎样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作一些探索。

二、现象学美学及其发展状况

现象学美学就是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文艺领域诸问题进行的理
论探索和实践批评。它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初,主要由德国的现象
学家沃尔德・康拉德( W. Conrad)和莫里斯・盖格(M. Geigers)率先将现
象学方法应用于审美领域。
第一本现象学美学著作是康拉德的《审美对象》,他在这本著作
中阐述了一个主要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审美对象)是一个“观念对
象”。理由是审美对象有别于我们对它的感知和显现。这一观点,像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说的那样,认为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客体,
这一观点对以后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看做现象学的“现象”产生了影
响。就在这本著作中,康氏将文学作品区分为四个方面,即声音符
号、意义、被意向的客体和被表达的。这一划分可以看做英伽登《文

学的艺术作品》中“文学作品四层次”论的雏形。几年后,较早将现象 一
学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而又基本被认可的是早期现象学运动成员之 章
一的莫里斯・盖格。他的著作有: 《 移情作用的本质与意义》 ( 1911)、 现


① “ Introduction”on What Is Phenomenology?James M. Edie,Chicago,1962,p. 美
19 . 学
9
现 《论美学享受的现象学》 (1913)、《现象学美学》 (1928)、
《艺术的意味》

(1937 年盖格去世后,由 Klaus Berger 编辑整理而成)等。盖格 1913

美 年在胡塞尔主编、他本人协助编辑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上发

阅 表了《论美学享受的现象学》一文,开辟了用现象学方法研究审美享
读 受、 审美经验的新领域。1928 年又在《美学入门》一书中明确提出了

论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最终在于我们自己的美感经验”。施皮格伯
格评价他“最重要的和最详尽的研究集中在审美享受的经验上”①。
盖格区别了审美享受与一般享受的特性。审美享受只能在具体的事
例中直觉到。引起直观的“全神凝注客体”是区分真假审美态度的标
准。他在享受现象学中区分了“经验深度”五种不同的意义,其中第
三种意义———经验的冲击点在于自我内心深处是产生艺术效果的最
基本因素,因为审美经验从本质上讲源于外界(艺术作品),而根源于
自我深层的经验,但这往往有可能陷入趣味主义危险。显然他受到
了 T. 立普斯移情美学中“深度感”观念的影响而带有心理主义色彩。
但盖格由于在审美享受领域所取得的出色成就,尤其是“经验深度”
划分的研究,而成为现象学审美经验研究的早期代表。 30 年代后,
盖格一直沿着这一研究道路延展,其最后一部著作《艺术的意味》,一
方面指出了现象学美学是“一门价值科学”,与关于事实性科学的心
理学不同;另一方面指出了审美经验中表层艺术效果与深层艺术效
果的区别、快乐与享受的区别、内在专注与外在专注的区别,尤其是
指出了审美意味的本质是“幸福”,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早期审美享
受理论。他说:
“我们之所以应当用‘幸福’来表示审美经验,还有一
个更为深刻的原因。幸福意味着比享受、比欢乐更多的东西;……因
为幸福是某种与生命欢乐的兴奋或者人们对经验自我的奉承不同的
东西。”②
与盖格同时代的美学著作有:克劳斯( L. F. Clauss)的《语言艺术

① 《现象学运动》,
300 页。
② 〔德〕莫里茨・盖格:
《艺术的意味》,232 页,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10
作品的理解》,考夫曼( F. Kaufman)的《艺术情绪的意义》,贝克( O.
Becker)的《美的脆弱性与艺术家追求冒险》等。在这些美学家中,克
劳斯、考夫曼与盖格一样,倾向于主观主义;贝克则与康拉德一样,倾
向于客观主义。英伽登的美学是这两方面的集大成者。他于 1931
年出版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就是客观论者对审美对象所作的本体
论探索的继承,这我们可以从该书的副标题“关于本体论、逻辑学和
文学理论的边界勘定”看出。 1937 年出版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
认识》则是主观论者对审美经验所作的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英伽登在这两部专著中提出了几个主要论点:
( 1)艺术作品的
存在是一个纯粹意向性客体,它的构成是一个分层的结构;
( 2)艺术
作品的结构包含了许多不定点,它的价值是潜在的,需经过具体化才
能实现;
(3)在具体化过程中包含了“时间透视现象”;
(4)对读者而
言,他是一个抱审美态度的、能熟练掌握作品语言的理想读者;
( 5)
审美前认识与审美具体化的反思认识不一样,前者直接专注于艺术
作品而忽视审美经验,后者涉及审美经验但仍意在得出有关具体化
的知识。
与此同时,海德格尔自 30 年代起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艺术、美
学的演讲、论文。具体有:
《艺术作品的本源》
(1935 ~ 1936)、
《 荷尔德
林和艺术的本质》
(1936)、
《“如当节日的时候……”》
(1939 ~ 1940 年
多次演讲, 1941 年出版)、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 (1940)、
《诗人何为》
(1946)、
《语言》 ( 1950 ~ 1951)、
《“……人诗意地栖居……”》 ( 1951 年
演讲,1954 年发表)等,以上著作体现了海德格尔以下几个基本思
想:
(1)在本体论上,采用了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将艺术作品与一般
物、器具以及关于物的一般观念区别开来,与英伽登搁置艺术作品存

在上的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态度是一致的,提出了“艺术品的本源 一
是艺术”或“艺术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的存在主义命题 ①; 章
(2)诗的本质在于诗性,诗性存在诗作中但不同于诗作品,如荷尔德 现


① 〔德〕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见《诗・语言・思》,
40 页、
21 页,彭富 美
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学
11
现 林,作为“诗人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有一种“诗”
( das Gedicht)的东西,

学 这种“诗”既不是某一首个别诗篇,也不是他的诗的全部,而是存在于
美 未被泄露的每一首诗作中,它能把诗人重新带回其原始本质,能在诗

阅 (3)诗语言是一切言说的本源,因为诗歌就是
歌上重建此在(诗人);
读 言说,说就是使一件事物显现,因而语言在诗中真正以其所是地显示

论 出来。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①,就是指语言是本真的,它
能在自身的存在中显现;
(4)由于作品自身能显现,因而读者面对作
品,
不是去分析、阐释,而是倾听、聆听,在倾听中应和诗之诗性。这
一观点与现象学阅读中“被动综合”、不带偏见地去“看”的还原思想
是一致的。
海德格尔的哲学和美学对现象学美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的存在论和语言观。1927 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
时间》一书将存在引入人的历史、世界,进而探索人的存在问题,
《艺
术作品的本源》是这一思想方法的延伸,主要探讨艺术作品之为艺术
的作品的存在问题。他的存在论观点对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产
生了直接的影响,并对现象学文学批评———日内瓦学派产生了影响,
如阿尔贝・贝甘( Albert Beguin)批评中的“在场”观点———“一切在场
都是意味着对存在的一种显示”②。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对现象学美
学影响很大。他所持的语言观是一种本体论语言观,认为画家使用
的颜料是使颜料的色彩更鲜明,雕刻家使用的石头是使石头显示出
它的沉重,诗人使用的语词是使语词保持语言的力量和光泽。③ 这
种观点对梅洛・庞蒂、萨特产生了影响。梅洛・庞蒂( Merleau-Ponty)在
《知觉现象学》中指出了语词本身的感性特征,是肉体与其沟通、交流

① 〔德〕海德格尔:
《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见《海德格尔选集》
( 上),358
页,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
1996。
② 《批评意识》,118 页,郭宏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
〔比利时〕普莱:
社,
1993。
③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
《 审美经验现象学》,46 ~ 47 页,韩树站译,北
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
12
的条件。他的遗著《可见的和不可见的》
(1963)说得更明白:
“ 在某种
意义上,正如瓦莱里所说的那样,语言就是一切,因为它不是一个人
的声音,而是事物、流水和森林的真实声音。”①萨特在《什么是文学》
(1948)中也指出:
“语言于我们就像肉体一样,它的声音、长短、阳性
或阴性词尾以及它的视觉形象,对他来说构成了一副肉体的面貌,这
面貌展现而不是表达意义。”② 这种语言观在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
(1953)中也有体现,它是构成审美知觉的首要条件(第四章有
象学》
论述)。
1938 年胡塞尔去世,接着二战爆发,现象学重心转移到法国,涌
现了萨特、梅洛・庞蒂、马塞尔等存在主义大师;与此同时,萨特的想
象论和梅洛・庞蒂的知觉论,分别发展了胡塞尔直观行为是由感知和
想象组成的思想 ③。萨特在其《影像论》
( 1936)、
《 关于想象的现象学
(1940)、
心理学》 《什么是文学》中,对文学艺术阐发了一个重要思想:
想象具有否定社会现实的作用,文学作品是一个非现实的存在物。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认为,事物存在由知觉来揭示。知觉的
中心是肉体,肉体是一种对世界开放并与世界发生联系的结构,意义
就在肉体与世界的辩证联系的关系中呈现。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
象学》中的“审美知觉现象学”部分就是依据梅洛・庞蒂这一思想展开
的。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是法国现象学、存在主义研究和发
展在现象学美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它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重要观
(1)审美对象的存在是一个自在—自为的存在,它的自为性就是
点:
审美对象的表现性,艺术作品能自我表现体现了它的存在是准主体
(2)审美知觉是通过肉体、想象、感觉与审美对象的呈现、再现
性的; 第


①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Edited by Claude Lefort,tr. Alphonso Lingis,North-
wester Univ. Pr. ,1968,pp. 203 ~ 204 . 现

② What Is Literature? Jean-Paul Sartre,tr. Bernard Frechtman,Published by 学
Methuen and Co. Ltd,
1950,pp. 6 ~ 7 . 美
③ 《现象学及其效应》 , 55 页。 学
13
现 和表现发生交流、沟通的;
(3)作为审美知觉的主体是一个审美对象

(4)对“审美经验如何可能”的问题进行先
的见证人,而不是表演者;

美 验论的、形而上学的探讨。在这些观点中,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看做

阅 一个准主体的存在,审美阅读就是与这个准主体构成“交感思考”,这
读 一观点对日内瓦学派认为艺术作品有一个作者意识的自我,批评或

论 阅读就是与作品的自我认同的思想发生了影响。可以说,杜夫海纳
认为作品中固有并能显示的作者意识的观点,成了日内瓦批评家们
认为批评就是追寻作品中作者意识论点的理论前提。① 他提出审美
知觉的肉体感知性与让・斯塔罗宾斯基( Jean Starobinski)有某些相
似 ②,
提出通过“参与”和“信任”③ 达到“我”与对象同一的观点又与
雷蒙提出“参与”的认同批评有某些相似。然而,不管怎样,杜夫海纳

“审美经验现象学”标志着现象学美学在审美经验领域的全面开
拓。
20 世纪 50 年代初至 60 年代,活跃在瑞士、法国等地的“日内瓦
学派”的批评家们出版了大量的批评著作,如让・皮尔・里夏尔( Jean-
Pierre Richard)的《文学与感觉》 ( 1954)、
《 诗与深度》
( 1958)、
《 马拉美
的想象世界》 ( 1961),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孟德斯鸠其人》 ( 1953)、
《让・雅克・卢梭:坦诚与伪饰》 (1957),让・鲁塞( Jean Rousset)
《 形式与
意义》
(1962),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早期的《米歇莱》 ( 1954)和
《论拉辛》
(1962)等,他们批评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审美经验领域读者
与作品中的作者内在意识的认同。如《马拉美的想象世界》,里夏尔
寻找马拉美诗歌中的不确定点,借此描画出马拉美心灵的“意识行
动”,以便确定马拉美想象经验的“具体现象学”和“主题的心理真
实”。然而,作品中的作者内在意识这一前提的确立,显然是受到了
杜夫海纳美学结论的影响。

① An Introduction :Phenomenology and Literature,Robert R. Magliola,Purdue U-


niversity Press,
1977,p. 29 .
② 参阅 《批评意识》 224 ~ 225 页。

③ 《审美经验现象学》,
433、
435 页。
14
然而,日内瓦批评理论不局限于此,进一步将作品中的作者意识
的探讨具体化,即通过凝结为文字上的作者“经验模式”去揭示作者
全部生活风格和世界。深受乔治・普莱( Georges Poulet)思想影响的
J . 希利斯・米勒( J . Hillis Miller),在其《查理・狄更斯小说世界》
(1959)
一书中指出:
“透过狄更斯全部作品,估量其想像力的特殊性质,彰显
其小说繁富多面性里持续不断出现的独特而又相同的世界观,并将
这个现象从一部小说到另一部的发展,依其生平次序追溯出来。”在
同一引言中又说:
“通过所有片断的分析,在显示某些迷惑、问题和态
度之外,批评者更希望能窥看到创作心灵的原始统一性。
”①
总之,日内瓦学派的批评通过读者的阅读经验追寻作者的“经验
模式”,已完全将文学的阅读置于“审美经验”领域了。它们强调批评
就是去与蕴含于作品中的意识认同,故有“意识批评”之称;它们探索
文学作品的意识方式的经验模式———主导作品的经验模式,又有“主
题批评”之称。
在日内瓦学派发展进程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就是
比利时人 普 莱。普 莱 之 前,有 两 位 先 驱 人 物 马 歇 尔・雷 蒙( Marcel
Raymond)和阿尔贝・贝甘。雷蒙 1933 年发表《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
主义》一书,成为日内瓦学派批评开端的标志,这部著作以探索“诗的
现代神话”为宗旨,努力追寻浪漫派诗人波德莱尔和超现实主义者深
层的内在生命(初始经验的意识根源),并通过自己的批评语言尽可
能地融入作家创造的世界中去。他还有《让・雅克・卢梭:他的内心生
(1941)、
活的两个侧面》 《品质的意义》
(1948)等作品,体现了他对“参
与”的认同批评的执著追求。贝甘承袭了雷蒙的观念,认为诗发生于
精神和物质的结合部,力倡批评乃是“与诗人的精神冒险相重合”。

(1942)、
他的主要著作有《贝玑的祈祷》 《在场的诗》
(1957)等,力图通 一
过拥抱具体的、在场“诗人”去达到人与对象的真正交流。用普莱的 章




① 转引自郑树森编:
《现象学与文学批评・译者前言》,14 页,台北,台湾东 美
大图书公司,
1984。 学
15
现 话说:
“终其一生,贝甘都在努力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
”①

学 这两位先驱人物开创了读者认同于文本中的诗人的批评方法,
美 但并未将其上升到存在论哲学高度上来思考,并未将文本反映的诗

阅 人意识视为人类经验模式的体现。因而,沙拉・拉沃尔评论道:
“他们
读 只是展示了它有别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但并没有赋予它一套文学存

论 在论的哲学色彩。只有乔治・普莱,这一批评观才显示出完全的哲学
意蕴,并对里夏尔、斯塔罗宾斯基、鲁塞和米勒产生极大的影响。
”②
普莱的著作有:
《人类时间研究》
(1949 ~ 1968,
4 卷本)

、圆的变形》
(1961)

、普鲁斯特的空间》
(1963)
《谁是波德莱尔》
、 (1969)
、《阅读现象
学》
(1969,
英文版)
、《批评意识》
(1971)等。普莱研究的时间主要指人
类的意识经验时间,他的《人类时间研究》使法国文学彻底摆脱了“作
家和作品”
单一的研究模式。③ 他从存在论出发,
指出文学作品反映的
经验不是别的,
而是人类经验的反映,因此,批评就是通过与作品的认
同,
揭示这种经验模式。如他在《圆的变形》中分析巴尔扎克的小说,
就是通过受害者和可嫉妒的人物,围绕着“贪欲”这个“圆”
(circle)而展
开的。拉沃尔对他的评价是:
“他是文学中第一个为人类经验提出分
类坐标系的批评家”④,
这个坐标系统就是意识的模式和内容。普莱认
为作品中有一个作家的意识,批评就是使批评家的心灵(mind)与作家
的心灵
(mind)
相一致,
这一观点在他的
《批评意识》
中得到了系统表述,
日内瓦学派的主要特点,
也在此得到了集中反映。
普莱也曾否认自己是现象学批评家 ⑤,但他在论述具体作品、作
家意识时,与其他日内瓦学派批评家一样,都采用意向性理论描述意
识。他的另一篇著名论文《阅读现象学》就是最显著的代表。他在论

① 《批评意识》,
115 页。
② The Critics of Consciousness,Sarah Lawall,Harvard Univ. Pr. ,
1968,p. 75 .
③ 《日内瓦学派》 ,参见《波佩的面纱》 ,2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
④ The Critics of Consciousness,p.75.
⑤ The Critical Quarterly,Vol. 8,No. 4,Winter,
1966,p. 315 .
16
文中,揭示了文学作品是一个“精神实体”存在;指出阅读就是批评家
的自我(第一个我思的自我)让作品的我思(第二个自我)占据,并思
其所思。他对思与占据的交流关系作了精湛描述,这对伊塞尔的“阅
读现象学”影响极深。
1972 年,
伊塞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有专章“阅读过程:一种现
象学的方法” (1976)一书中,第三部分
;在《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阅读现象学”和第四部分“本文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都对“阅读
活动”
作了现象学的描述。伊塞尔的“现象学阅读理论”阐述了以下几
个主要观点:
(1)构成审美阅读的本文不同于文献材料文本( docu-
ments)
和作家文本(text)
, 而是文学作品(Literary work)①;
(2)这个文学
作品是一个 “召唤结构” ,它包含了许多空白和否定因素,成为激发读
(3)读者不是一般的有见识的读者或超级读
者构造活动的潜在动力;
者,
而是一个经验被暂时“搁置” (4)阅读活动是一个
了的隐含的读者;
“被动综合”
的过程,
一方面文学作品中的空白需要填充,另一方面,在
读者的视点游移中建构意象,
主客体形成一个双向交流结构。
从普莱和伊塞尔的阅读现象学中,我们看到现象学美学自杜夫
海纳转向审美经验后,除了批评实践转向交流外,理论探讨也转向文
本与读者的交流探讨。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伊塞尔在《阅读活动:审
美响应理论》中设置了“剧目和策略”,明显地受到伽达默尔阐释学的
影响,强调阅读接受中前定“视界”的影响。普莱的阅读现象学中强
调批评者和作者的“我思”,明显地受到笛卡尔思想的影响,而带有明
显的唯心色彩。
另外,还有美国的保罗・布洛德克尔( Paul Brodtkorb)的《伊什梅
尔的白色世界:莫比・狄克的现象学阅读》
(1965),保罗・德曼( Paul De

Man)的《论浪漫派英诗意象的意向性结构》
(1970),他们虽不算日内 一
瓦学派成员,但也属于现象学批评,而且影响颇大,这也表明现象学 章



伊塞尔: 《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17 页,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
① 学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另参见 The Reading Process: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美
in the Implied Reader ,
Wolfgang Iser,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学
17
现 美学的影响跨越了欧洲大陆。

总之,现象学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它的初创、形成、兴盛、发展、扩

美 展的历史变化,它的初创期带有明显的心理主义或客观主义倾向,30
学 年代现象学美学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英伽登。与此同时,海德格

读 尔、萨特也探讨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因而这一时期又可称为本体
理 论探索时期。50 到 60 年代,现象学美学由本体论向经验论转向,以

杜夫海纳和日内瓦批评学派为代表。杜夫海纳主要研究了审美知觉
现象学和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交流;日内瓦学派主要追寻读者与
作品中的作者自我的认同及作家创作经验模式。 70 年代普莱和伊
塞尔的“阅读现象学”标志着现象学美学交流理论探索日趋成熟和圆
融;
而与此同时,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也渗透到其他流派的批评实
践中去。如渗透到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流派中去。
现象学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虽然没有现象学在哲学领域的影
响那么显著,但它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依然显示了其独特的思想
方法和理论特点。

三、现象学美学的基本特征

从以上现象学美学的发展历史看,现象学美学所涉及的问题非
常复杂,以下我们只能就各个时期几位主要代表人物如英伽登、杜夫
海纳、普莱、伊塞尔等的现象学美学理论,谈一些现象学美学的基本
特点。
现象学美学强调主客体间的相互融合和交流,而任何交流与融
合都涉及三方面内容或由三方面因素构成,即读者(谁在读或谁在
听)、文本对象(读什么或谁在说)和阅读行为(怎样读或交流方式)。
现象学美学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这三方面对现象学美学的基本特
点作一些阐述。
1 . 在文艺作品观上。在传统的语文学看来,文学作品就是由内
容与形式构成,或者就是由语音和词义构成,读者阅读就是把握作品
的内容和意义。在现象学美学那里,文学作品是一个分层结构,这个
18
分层结构是相互联结的有机体。如英伽登的《文学的艺术作品》,它
将文学艺术作品分为由语音、语义单位、再现客体( presented object)
和图式化外观( schematized aspect)四个层次构成。一个作品的词句
由语音和语义单位构成,这似乎在我们的常识范围内,而将一个作品
进一步分出“再现客体”层和“图式化外观”层,这在现象学美学之前
是没有过的,而且看来也是不可能的。但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来看,
这些层次的存在是可能的。我们理解了一连串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后,
肯定在意识中形成一个新的、大的意义单位。对于一个作品来
说,这个新的、大的意义单位已经超越了具体某句、某段的意义,这是
一个更高层次意义整体的关联物存在,英伽登称之为“再现客体”。
这个再现客体由于总是与人的意识发生意向性关系,因而此时的再
现客体已不像某个词义那样确定了,而是呈现为某种“图式化外观”
形式存在。“图式化外观”的“图式”,相当于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样
式”
( form)、
“图式”
( schema),但它不是某种心理的力、结构,而是由词
句意义指向关联物构成的样式、图式;它也不是日常理解的图形或样
式,后者是实体物的存在,而前者是意识对词句意义理解之后关联物
形成的基本轮廓特征。如,我们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许我们对
全诗记不太清晰了,但我们意识中形成了由“轻轻的、挥挥手、作别、
西天云彩”等词语意义构成的基本意义“图式化外观”,以至于人们给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 / ……”等词语,我们马上就能认
出这是《再别康桥》的诗句。每个作品都有这样一个图式化外观层。
以上的分析是想说明,现象学美学将文学作品不是放在一个与
我们意识相对立的客体位置上,即不是我们认识事物时主体意识指
向客体的活动———主体对客体的意向或指向,是单向性的,主体处于

与客体对立的位置,而且主体易受主观心理影响;而现象学美学的意 一
向性理论始终把文学作品放在与我们的意识发生意向性关系的层面 章
去考察它的构成、存在。这个意向性存在所呈现的再现客体层和图 现
式化外观层,包含了主体意识指向活动与对象直接给予两方面的双 象

向共构,即意向对象在意识活动中直接给予,而此时的意识活动不能 美
独立存在,它总是对某对象的意识。因而,当我们说对作品词句意义 学
19
现 发生了意向指向时,也就意味着作品词句意义在意向性活动中已经

被给予。意向的指向是多向的,而意义的给予也是多样的。如同样

美 一个“拿破仑”,我们将其意向为“滑铁卢的战败者”与“耶拿的战胜

者”,意义就是不一样的。意义在意向的活动中被直接给予。

读 然而,如何保证这种意识指向活动与意向对象的同一构成?现

象学采取的是还原方法,即对主体和客体进行现象学还原。对于意

识主体,它要求排除主观成见,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对于客体对象,如
艺术作品,则要将艺术作品同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基础区别开来,不
能将艺术作品当做书写的文字、纸张、书本本身。我们欣赏诗不是欣
赏诗的书法、字块、装帧,而是由书法、字块等因素所构成的诗文中的
诗意。因此,对艺术作品的物理因素的还原,使艺术作品脱去物质因
素而直接呈现给我们。文艺作品就是在直接与我们的意识(还原后
的意识)发生意向性关系中显示出它不同于一般物理对象,而是一个
与我们的意识发生意向性关系的关联对象。
从认识论角度讲,艺术作品的物质基础如雕塑用的石头,文学用
的文字、纸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现象学看来,
这是一种物理的自然主义态度,现象学首先就要将这种态度“搁置”
(加括号)。如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在《对文学的艺术
作品的认识》中对文本中的物理主义倾向予以批判,这种物理主义倾
向是在新实证主义影响下形成的,认为文学作品就是由语言实体构
成,甚至将词句归结到它的书写形式(如纸上的墨迹等)和语词、语音
等物理因素方面。① 英伽登指出字音不同于字的发声,语词不同于
书写形式和墨迹;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文学作品的
物性不同于物之特征、感觉的复合、有形的质量,也不同于器具;杜夫
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指出,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不同于自
然物、实用品、能指对象等 ②;普莱将文学作品( work)与书籍( book)区

① 参阅〔波兰〕罗曼・英伽登:
《 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第七节和第八
节及其注释,陈燕谷、晓禾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② 《审美经验现象学》第四章。
20
别开来 ①,书籍是文字、纸张等物质性的存在,而文学作品则是体现
在读者 阅 读 的 意 向 对 象 中 的 存 在;伊 塞 尔 将 文 学 作 品( the literary
work)与文献文本( document)和作家写作本文( text)区别开来 ②,认为
文学作品体现在审美阅读中的存在,跟作家写作出来的本文有区别,
作家写的本文是一种具有潜在审美价值(如不确定点、空白、否定)
的、
侧重在客体性存在的文学作品;至于文献文本或称文本,包括文
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它是一堆死的材料,与石头、斧头一样,属于物
质性存在。现象学美学所讲的文本就是伊塞尔所区分的本文,在进
行阅读现象学描述时,则讲文学作品、审美对象。“本文”概念为伊塞
尔所区分,而在其他现象学美学家那里我们依然用“文本”一概念,相
当于普莱讲的作品( work)。作如是区别,其目的就是让读者直接面
对文艺作品,而非面对文艺作品的物质载体和存在形式。也正因为
此,现象学美学探讨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问题,与认识论探讨的客体
对象的本体存在问题就很不一样。
认识论探讨客体的本体存在往往联系宇宙的发生、事物的起源、
物质的自在存在性。如唯物论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客观事
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它,它也在那
里,它可以在人类发生以前就存在。现象学美学则将文学作品的本
体存在放到与人的意识的意向性关系中去考察,因而我们在英伽登
那里看到的文学作品的存在,是一个被他称之为“纯粹意向性客体”
( the purely intentional object)存在 ③;在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文论中看
到的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本源)就是“能言说的诗”④,因为诗就是语
言,
语言与我们的意识发生意向性关系,故语言也就在对我们言说;

Phenomenology of Reading ,George Poulet. Literary Criticism since Platon ,ed.





by H. Adams and L. Searle,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p. 1147 . 章
② 《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17 页。另参见伊塞尔《隐含的读者》
( 英译
本)第十一章。 现

③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Roman Ingarden,trans. George G. Grabowicz,North- 学
western University Press,p. 117 . 美
④ 《艺术作品的本源》 ,见《诗・语言・思》, 169 页。 学
21
现 在杜夫海纳那里,文学作品就成了“准主体”①,因为作品的语言、结

构具有表现性,在与我们的意识发生意向性关系中,它就像一个会说

美 话的人在向我们的意识诉说、展示;在普莱那里,文学作品成了“精神

阅 实体”或“意识”②;在伊塞尔那里成了“召唤结构”③ 等,各美学家使
读 用的名称不同,但都表明,与我们发生了意向性关系的文艺作品的存

论 在不是一般物的存在,而是也能作用于主体意识的能动的东西。这
就是现象学美学用现象学意向性理论所得出的艺术作品的本体存在
结论。
现象学美学将文学作品与其物质形态、材料区分开来,意味着将
文学作品还原成其自身的存在。当然,这种还原是在纯粹意识领域
中进行的,因而,经过还原的文学作品就已进入了我们意识的意向性
活动视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诗性开始呈现,文学作品就不再是一
个自在之物,而是一个意向性对象。因而现象学的作品本体论与俄
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强调文本独立自足性的本体论有根本的不
同。后者并未意识到文本与其物质基础有区别,这样他们就把艺术
作品当做一个客体对象来看待,主客体分离,客体(作品)就成了被分
析、
分解的对象。俄国形式主义强调诗语言对日常语言规范的“背
离”,新批评突出词句间的张力、隐喻等,总给人感觉是文学技巧、修
辞手法等客体因素所带来的作品本体论,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本体
论。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论和要素主义的缺点。
由于现象学从与主体发生意向性关系(审美交流)中去展示作品
的本体存在,因而,艺术作品的存在就是一个被意向到的对象,这个
被意向到的对象不是自足的、封闭的,而是一个存在着大量不定点、
空白,需要读者去填充的意向性客体存在。不定点、空白,不是艺术
作品的缺点或不足,而是作品与读者发生交流联系的必需因素和动
力。论说文直接明确地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它的意义指向是确定的,

① 《审美经验现象学》,
337 页。
② 276 页。
《批评意识》,
③ 本术语出自伊塞尔的著名论文《召唤结构》
(1969)。
22
不存在“图式化外观”,不存在“不定点”、
“ 空白”,因而阅读它不是交
流,而是意义的提取和把握。因此,现象学美学对作品内部的“不定
点”、
“空白”的探讨,不同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所关注的作品已
有的或外显的技巧、修辞特征和功能,它关注的是作品与读者交流中
意向性构成的可能性。如孟浩然《宿建德江》诗句“野旷天低树”,我
们可以意向为:平野旷阔天压群树;也可以意向为:树群平远把天拉
下;还可以意向为:野旷、天、低树三个并列的视觉物象所构成的近乎
绘画的空间张力。因此,现象学所显示的作品内部的“不定点”、
“空
白”,是内隐着文本与读者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意
向性客体存在把握。总之,现象学的作品本体论与形式主义、新批评
的作品本体论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2 . 在读者观上。现象学美学的读者与我们日常所说的读者不
一样。日常的读者是一个有思想、感情、意志、个体经验、知识修养等
素质的读者,无论他读什么样的书籍,他都是一个读者,即便是专门
作艺术欣赏,他也仅仅是一个能在观赏中得到娱乐、享受的读者或观
众。现象学认为,同一个读者因采取不同的态度去看同一件艺术作
品,如一本诗集,当做应试之用与当做审美对象,其效果是不一样的;
同样一件绘画作品,对搬运工来说,他可能会把它当做与其他物品没
有任何差异的东西放在一个集装箱内托运,而对绘画爱好者而言,这
件作品可能就是一个值得珍藏、反复观赏的审美对象。因此,英伽登
要求读者具有审美态度,杜夫海纳要求将纯旁观者和带有实用目的
的读者与发生审美知觉的读者区别开来,普莱要求将参与阅读的“我
(I)”与“我自己”区别开来 ①,伊塞尔则将“隐含的读者”( the implied
reader)与理想读者、超级读者、普通的读者等区别开来。他们这样

做,
目的是将读者的日常经验以及个体的情趣、态度、知识修养等暂 一
时“搁置”起来———还原成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纯粹审美知觉或意 章
识,以便不带任何偏见地直接面对艺术作品,保证阅读艺术作品的忠 现
实、客观和审美的完全实现。否则可能因为个人的情趣偏好的介入, 象


① 《批评意识》,253 页。 学
23
现 而使阅读者不能客观地感知艺术作品本身;或者可能因为个人的功

利态度,而将艺术作品当做教化的工具来阅读,因此,将日常的“我”、

美 带功利态度的“我”
“搁置”起来,就是让主体排除先入之见,与作品处

于一个平等的相互交流的位置上。

读 现象学读者搁置经验、情感、知识修养等,并不是不要情感、知

识、经验等,就情感而言,它与移情论美学的读者不一样,后者将美的

发生视为主体主观情感赋予对象的结果,而现象学美学则强调读者
的“静观”、
“凝视”,将主观情感中立化。如杜夫海纳在论述到审美知
觉的深度感知时,就强调审美对象本身深蕴其中的情感特质的规定
性,读者审美感知的情感是对作品内在情感特质的认同、同情。这样
它就排除了审美知觉中主观情感的干扰。就知识结构、经验、素养而
言,
现象学并不是要求读者清除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素养等,相
反,它对读者的素养要求相当高。如英伽登,他要求读者能熟练掌握
母语,毫无障碍地阅读作品;伊塞尔提出的“隐含的读者”是能充分展
示本文潜在的阅读可能性的读者。现象学对读者的素养作如是高的
要求,与他们强调忠实、客观、完全把握艺术作品对象的理想是一致
的。在他们看来,日常的个体经验、知识往往是褊狭的,主观色彩太
浓,它们会影响读者对客体对象做纯粹的、客观的把握,因而,要求读
者将经验的、现实的读者搁置起来,就是让个体经验、知识情感暂时
不对当下纯粹的意向性活动起干扰作用。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读者,与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等强调的现实性读者不一样。阐释学美学强调阐释者已有的“偏见”
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没有“偏见”就不可能有视野的“融合”,也就
不可能有理解。接受美学继承了这一思想,也强调阅读中读者“期待
视野”与作品“视野”的融合。读者反应批评更是强调理想读者、超级
读者、一般读者等各类读者对文本的不同反应、理解。因此,他们在
分析文艺作品的欣赏、审美时,离不开对读者心情、阅历、知识结构、
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强调。我国现有的文学理论教材对“共鸣”产生的
原因分析,也持类似观点。然而,在现象学美学看来,这种突出个体
“视野”的审美感知,往往受到个体经验、知识水平等“前结构”的影
24
响,而使他们的感知很可能拘泥于具体的感知材料,而不能发现作品
的整体意义,使他们的想象囿于自己的经验而将对象主观化,使它们
的理解很可能受逻辑思想影响而将对象变成抽取意义的载体。现象
学意义上的感知则不一样,它强调全身心地体验感知;它也讲想象,
但必须是对审美对象的知觉中的想象;它也讲理解,但必须是不失掉
对象感性知觉的理解。因为只有在全身心的体验感知中,我们才不
把欣赏电影当做视觉所看到的画面,才不把欣赏音乐当做听觉所听
到的声音,艺术的感知是全身心的;也只有不脱离对对象的感知的想
象,
我们的想象才忠实于对象,而不至于变成臆想;也只有在对对象
的感性知觉中展开我们的理智,我们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深度结构。
因而,它强调感知的忠实性、整体性,从而保证了把握对象本质结构
的客观性。现象学美学强调对艺术作品的本质结构的感知和把握。
现象学美学的读者,在不同的现象学美学家那里称呼和含义有
所不同,在英伽登那里被称为审美态度的、能熟悉作品词句的读者,
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一个倾听者,在杜夫海纳那里,是一个审美知觉中
包含肉体感知、想象和理解的读者,在普莱那里是一个与作品作者的
“自我”交流的“我思”,在伊塞尔那里是一个“隐含的读者”,等等。名
称各异,但它们基本上把读者的“感知”当做一种经过现象学还原、中
立化的审美感知。
3 . 在阅读活动上。现象学美学探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读
者的审美感知,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讨主客体间相互交流、融合的可
能性。英伽登在《现象学美学:试界定其范围》中指出:
“ 应该把艺术
家或观察者和某个客体(尤其是艺术作品)之间的接触或交流这个基
本事实,作为我们对美学定义探讨的起点;因为那是一种特殊的接

触,
在某种情况下,它一方面导致艺术作品或美感对象的出现,另一 一
方面又产生出创作的艺术家或获取美感经验的观察者或批评家。”① 章
读者与艺术作品的接触和交流方式成为现象学美学的核心。普莱在 现


① Selected Papers in Aesthetics,Roman Ingarden,ed. by Peter J. McCormick,D. 美
C.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85,p. 30 . 学
25
现 《批评意识》一书中对“日内瓦学派”十几位批评家的评述,使我们了

解到如杜波斯强调“沉默”和“被动接受”、鲁塞强调“静观”、里夏尔突

美 出“感觉”、斯塔罗宾斯基要求“凝视”等,每一位批评家都在寻求与作

阅 品中的作家意识交流的方式。伊塞尔描述审美过程的“被动综合”、
读 杜夫海纳强调“审美知觉”和“感性”等,都表明现象学美学不仅仅关

论 心谁在读,读什么,而且还更关心“怎样读”。
文学艺术作品究竟怎样读呢?从上面介绍的现象学美学阅读观
来看,它们显然不同于一般的阅读理论的阅读观。据信息加工的认
知理论,阅读就是译码、解码的过程。如何译码?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取向,一种强调阅读就是将书写的符号、形式(视觉信号)转换、翻译
为声音之类的听觉信号;一种强调阅读就是从文本材料中提取意义
的过程。① 它们都是将书面材料当做信息媒介,将材料里的信息(如
文句意义)当做实体,于是就有了“译码”和“提取”一说。于现象学美
学看来,阅读不是在作品中“抽取意义”,相反,是要经过现象学还原,
努力抛弃自己世界观的偏见,在不偏不倚的中立中“直观”呈现于读
者面前的现象本质结构。② 如我们阅读孟浩然《春晓》一诗:
“ 春眠不
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倘若按字面意义,那
么全诗可理解为:春日的早晨,酣睡而未觉天已亮了,醒过来一听,到
处是鸟的叫声。昨天晚上听到风雨交加的声响,不知道有多少花朵
被打落。这是诗的意义直解,诗意索然。而此诗之所以能世代传唱,
有其独到妙处,即诗之妙在于“不觉晓”与“闻啼鸟”之间不觉与觉的
张力,知“风雨声”与“知多少”之间知与不知的张力,通过这两对张力
结构,全诗表现了两种诗意:一种是表现惜春情怀,即在那春暖融融,
鸟语花香的清晨,天已亮了,但人仍酣睡未觉;忽然想起昨夜风雨交
加,打落了无数落花而使这种美好的春景不再长久,实在令人惋惜悲
伤。另一种是表现喜春,即昨日听了一夜风雨声,想必窗外落红满

① 参阅张必隐:
《阅 读 心 理 学》,1 ~ 8 页,北 京,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1992。
② cf:An Introduction :Phenomenology and Literature,pp. 38 ~ 39 .
26
地;而今天一觉醒来,已是天亮了,外面鸟语花香,一派盎然生机,真
令人惊喜愉悦。以上两种诗意,都源于《春晓》提供的诗意本质结构:
不觉与觉,知与不知的关系结构,它们突破了字面意义的提取,而直
接深入到了该诗的内在诗意的结构构成中。
我国心理学家高觉敷和阅读心理学家张必隐考虑到阅读过程的
展开与人的动机、情绪、情感等有关,而将阅读定义为:
“ 是从书面材
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① 这种理解似乎
在强调主客体的相互影响,但仔细辨析就会发现,它强调阅读者不仅
仅是用自己的主观意愿、智力等将对象的意义提取,而且他(她)本人
在“提取”过程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产生情绪、情感等。严格地
说,这是一种主体(读者)的作用和自我作用的心理建构主义的阅读
观。80 年代我国文艺心理学在阐释审美鉴赏过程中所用的皮亚杰
“认知发生(建构)”理论,与此有某些相似。然而,这种阅读观依然是
主体心理学的,与现象学美学强调的作品与审美主体相互交流的阅
读观有着根本的不同。
深受现象学影响的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也强
调艺术作品与读者的沟通、交流、理解。但这种交流、沟通已不是建
立在对作品和读者进行还原的基础上,而是将作品和读者放在一个
历史文化背景中了。就文学作品的存在而言,它不再是现象学意义
上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存在,而是一个意义和效果迭新的历史性存在。
从文学研究发展角度看,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已将现象学美学中静
态的、封闭的艺术作品存在,变成一个在不断阐释中变化的、动态的
作品存在,这是一种新的艺术作品的本体存在观。与此相对应的,它
们对读者的要求也不像现象学美学那样将读者视为一个超越实际的

理想化读者,而是将其看做一个现实的读者,如尧斯接受美学中读者 一
的“期待视野”,就包括了既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语言、形式、 章
风格的审美经验)所形成的文学期待视野和既往的生活经验(对社 现
会、历史、人生)所形成的生活期待视野两部分。这样,阅读就预示着 象


① 《阅读心理学》,
4 页。 学
27
现 读者对文本的实现始终不是充分的,每一次阅读仅仅是文本潜在意

义和价值实现的一种可能。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所研究的阅读

美 问题,也就是不同的作品“视野”与不同的读者“期待视野”在融合与

冲突中如何才能达到理解的问题。现象学阅读理论不探讨某一具体

读 作品的阅读理解,而是企图回答文本的各种阅读如何成为可能的问

题,与现象学哲学一样带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现象学美学的阅读理论在文学艺术作品、
读者和阅读行为几方面已显示了其独特而又自成系统的理论方法,
对我们当前深入理解西方文论中本体论、阐释学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以及当前流行的文化批评思潮,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28
第二章 英伽登的现象学阅读理论

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兰现象学家、美学
家。师从特瓦多夫斯基( Twardowski)和胡塞尔,尤其受后者影响至
深。按胡塞尔本人的话说,他是“我最亲近的和最忠实的学生”。胡
塞尔对英伽登的著作评价很高。1929 年英伽登为现象学创刊的《纪
念文集》提交的论文,胡塞尔认为也许是全卷中最重要的文章。当他
接到《文学的艺术作品》
(1931,德文版)一书全文时,他在致罗曼・英
伽登的信中提到,他已创造性地先于自己,并表达了自己正在思考的
思想。可见胡塞尔对此是相当满意的。
而事实上,
《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在方法论上主要采用现象学

“搁置”方法和“意向性”理论,它的主旨是揭示文学作品的本质存
在,这与胡塞尔通过“搁置”的方法不再关心客体的存在有了很大的
不同。胡塞尔曾经把现象学定义为纯粹意识的本质研究,但他从未
将这种研究称为“本体论”研究;而英伽登关心客观事物存在的本体

研究,在哲学态度上与胡塞尔的区别是,一个持实在论态度,一个持 二
唯心论态度。据研究英伽登的专家奎多・孔恩的看法,
“ 英伽登的立 章
场同写《逻辑研究》和《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时的 英
胡塞尔的立场是相似的”①。即英伽登是持胡塞尔前期哲学思想观 伽

点:本质直观总是以其同具体殊相的经验接触为基础的。胡塞尔后 的
期思想认为这不彻底而走向超验现象学。 现

英伽登的本体论思想也受到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此在”本 学
体论思想的影响。从此书的阅读和 1927 ~ 1929 年与胡塞尔、海德格 阅


① 《现象学运动》,
326 页。 论
29
现 尔的通信中,他感到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上的根本区别:前

者强调通过现象学还原,将外在世界从自我中彻底隔离出来;后者认

美 为,必须将自我与“在世的存在”联系起来思考,因为自我作为“此在

(Dasein)”就是世界中的存在。海德格尔所做的是一种人的存在结构

读 的本体论研究,又称此在本体论。英伽登主要涉及艺术作品的存在

结构探讨,因而他的研究是一种实在的本体论研究。

作为哲学家,他的主要观点集中在《关于世界存在的论争》 (三卷
本,1947 ~ 1948)等著作中;作为现象学美学家,主要论著有: 《 文学的
艺术作品》 (1931)、《 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1937)、
《 经验、艺术
作品的认识》
(1937)、
《 经验、艺术作品与价值》
(1969),
《 艺术本体论
研究》
(1962)等。其中前三部著作分别代表了英伽登美学方面的主
要贡献:艺术本体论、艺术认识论和艺术价值论。
英伽登的美学是 20 ~ 30 年代现象学美学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
者。正如他自己《现象学美学:试界定其范围》一文中所回顾的,当时
将现象学应用于美学领域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盖格、L. F. 克劳斯和
F. 考夫曼的主观主义倾向,一种是康拉德、O. 贝克的客观主义倾向。
而他认为“将这两条探讨路线———( a)对艺术作品的一般探讨,
( b)美
感经验的探讨,———相互对立起来是一种错误”①。他的《文学的艺
术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就体现了这种调和。前者倾
向于客观论,后者倾向于审美经验论,而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由
于英伽登阅读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这两部著作中,下面我们将重点
评述这两部著作所提出的观点。

一、关于作品层次论及其意义

英伽登的作品层次论是他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的基本观
点,主要探讨艺术作品的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英伽登美学最成功、也最具创见性的贡献是他揭示了

① Selected Papers in Aesthetics . p. 29 .


30
文学作品是一个分层的、复调和谐的存在。即它由四个层次构成:
“( a)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高级层次的现象;
( b)由句子意
义和全部句群意义构成的意群层次;
( c)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
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
( d)在句子投射的意向性事态中描绘
的客体层次。”①
如果仅从这个简单的分层来理解,那么我们是看不出英伽登对
文学作品的存在有什么独特发现的,因为它与一般的认识论对某一
事物的内部结构的认识无异。如化学的原子结构描述,植物解剖分
层结构描述等。因此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意识到这是英伽登现象学意
义上关于文学作品存在的结构描述。也就是说,他描述的文学艺术
作品的分层结构的存在,不是一般的物质对象的存在,而是“纯粹意
向性客体”的存在。这个“纯粹意向性客体”的存在与主体经现象学
还原所达到的纯粹意识有关,而不是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主体经验
和想象之物。
英伽登是怎样探讨这一问题的呢?以下我们将遵循《文学的艺
术作品》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探讨。
在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问题上,英伽登继承了他的老师胡塞尔
在《逻辑研究》中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所进行批判的思想方法,
他首先批判了文学作品存在领域中的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观念。他
指出:
“ 我们看到有两个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着混乱,即文学作品的形

而上学领域和艺术或文学创造的心理学领域。它们是无数误解的来 二
源。”②对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 章
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实在论”;近的源头则是现象学家内 英
部对文学作品认识所持的“观念客体”论和在新实证主义影响下,对 伽

文学作品认识所持的“实在客体”论。英伽登针对其同时代的思想, 的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Roman Ingarden,trans. Ruth Ann 学

Crowley and Kenneth R. Ols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p. 12 . cf:The Literary 读
Work of Art ,p. 30 . 理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0 . 论
31
现 认为在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领域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实在客体

( real objects)论和观念客体( ideal objects)论。① 文学作品的观念客体

美 论是现象学家 H. 康拉德・马蒂乌斯( H. Conrad-Martius) 《 真正的形而

阅 上学》一书和 W. 康拉德( W. Conrad) 《 审美对象》一文所持的观点。②
读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自治的观念对象,构成作品的句子并非实

论 在的东西,它是由观念意义( Bedeutungen)复合所构成的特殊观念意
义( Sinn),观念意义复合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自成一体的整体。英伽
登指出,这种观点将文学作品看成一个超时空的存在,忽视了文学作
品在具体的时空中的存在,因而带有柏拉图主义的“理念”观念。实
在客体论,是英伽登对当时一些受弗雷格( Frage)等新实证主义影响
的文学作品观的概括。③ 它们的主要观点是,将文学作品的存在等
同于它的物理基础,如印刷文字符号、墨迹等。它的缺点是不能使文
学的艺术作品同其他的印刷品区别开来,进而排除了文学研究的可
能性。譬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们不能将其书法与作为作品的
文章混淆起来;同样,如英诗,整个英语书写都是由二十六个字母构
成,我们不能将庞德的《在地铁车站》说成是由 t,h,e,o,f 等字符构成
的。因此,这种物理主义观念将文学作品限定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文
学作品就可能因书本损坏、散佚而消失。
在文学艺术创造的心理学领域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心理主
义”倾向,它要么将文学作品等同于作者创作或读者阅读的心理体
验,要么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想象的客体” ( imaginative objects)。持
这种观点的有沃内( R. M. Werner,
《 抒情诗和抒情诗人》,1890)、皮埃
尔・奥蒂特( Pierre Audiat,
《 文学作品的传记性:一种批评方法的概
述》,1924)等,另外,波兰文学批评家如帕米特尼克・里特拉基( Pami-
etek Literacki)、库卡斯基( E. Kucharski)等也持类似观点。如库卡斯基
就否认语言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他认为语言最终依赖于人类的

① 参见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0,及该页注释 3。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p. 10 ~ 11,注释 2 和注释 5。
③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0,注释 3。
32
意识,因此艺术作品存在于人的观念中。波兰学者朱利乌斯・克莱内
说得更加直截了当:
“ 作品就是在创造者的心灵中。”① 从创作心理
来说,某个作品确实是某个作家创造的,但如果将艺术作品仅当做作
家心理的某种体验和观念,这就混淆了艺术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来源,
而且将作品等同于作家的心理意味着作品是独一无二、短暂的和不
可重复的对象。
至于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想象的客体”的观点,力图超越实在
客体论和观念客体论,它也同样没有将其与主观经验分开,因而,
“想
象的客体”必然被看做某种心理的东西。譬如,我们理论界探讨的
“心理意象”论就是这样,它把艺术作品的存在看做艺术作品描写的
对象在心理上的呈现。这种“心理意象”看起来是客观对象与心理反
映的结果,而实际上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意
象”,因而文学作品最终变成了各个主体主观呈现之物。
英伽登对文学艺术创造的心理主义批判,明显地承袭了胡塞尔
《逻辑研究》第一卷对当时在欧洲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心理主义批判
的思想方法,即心理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混淆了心理学的对象———
判断行为和判断内容。判断行为是指主体的理解、判断活动,判断内
容是指主体所理解、判断的对象。结果是将判断内容的客观性消融
在判断行为的主观性之中。因此,为了避免心理主义的倾向,英伽登
提出,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及其同一性基础不能依靠“想象的客

体”来说明,而必须通过揭示“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这一客观性存在 二
来保证。② 章
英伽登批判文学作品存在上的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观念,目的 英
是为他以下论述文学作品作为“纯粹意向性客体”而存在的论点作铺 伽

垫。 的
然而,这一超越作者、读者意识经验,又超越物质基础的“文学艺 现

术作品”存在究竟是怎样存在的呢? 学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3,注释 7。 理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9 . 论
33
现 英伽登提出了文学作品是一个复合的、分层次的客体存在的观

点,认为它的存在取决于作者或接受者的意向行为。

美 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分层的思想主要来源于 20 世纪初的两位理论

先驱人物。一位是波兰著名学者、 理论家朱利乌斯・克莱内(Julius Klein-

读 er)
,一位是德国的现象学哲学家 W. 康拉德。克莱内在
《诗歌的内容与形

式》

、文学研究的特征与对象》和《文学和哲学研究》三个著作中都提出

了文学作品的分层问题。在
《文学研究的特征与对象》
中,作者从文本的
内容方面
(spheres)
作了四方面的区别:
(1)词语物质材料的总体性
(材料
的个别化和组织化)

;2)对内容的认识把握和再创作;
(3)与
“生活真实”
相似,
但又有别于以特殊方式强加于意识之上的观念系统;
(4)在创作和
形式中自我显现的精神力和技巧。英伽登承认,
克莱内以上
(1)
和(3)

他产生过直接影响。
① 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是,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层
次”
也将艺术作品的语音、
语义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基本材料,
将整个文
学作品作为既不是物理客体,又不是心理对象,
既保持与“生活真实”的
相似,
又不同于生活真实的存在。但克莱内分层模式由于存在明显的心
理主义倾向,
而使英伽登最终与其区别开来。
对英伽登的分层观念影响最大的是康拉德。康拉德对文学作品
的分层主要体现在《审美对象》一文中。他在这一篇论文中将文学作
品区分为四个方面:声音符号、意义、被意向的客体和表达(或被表达
的客体)。他对文学作品的这四方面划分,或可看做英伽登作品分层
结构的雏形。当然,我们将要论述的英伽登文学作品的分层结构与
此有根本性的不同。这表现在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的本质看做一个
“异质层的复调”( the polyphony of the heterogeneous strata),在康拉德那
里是没有这样的认识的。更重要的是,如前面我们叙述英伽登批判
文学作品认识上的观念客体论,康拉德将审美对象当做一个观念客
体,这种柏拉图色彩的作品观是英伽登不能赞同的。
总之,在我们看来,尽管英伽登受到了克莱内、康拉德分层思想
和理论的影响,但无论从现象学分析的方法上还是从揭示文学作品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


pp.31 ~ 32. 注释 4。
34
存在的结果上,这两人都无法与英伽登相提并论。
以下我们具体考察英伽登关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分层结构。
其一,我们看文学作品的语音层。英伽登指出,我们面对文学作
品实际就是面对作品的词语、句子和句群,而每一个词句又是由声音
材料( phonic material)和意义(meaning)两部分组成。但这是一般的理
解。在英伽登看来,单词的声音( word sound)含义是指传达一种意义
的声音结构( sound-configuration),而不是指发这个单词声音的声音材
料。声音材料是指具体的发声,它包括音量、音高、音质等。同一个
单词声音会因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的不同时刻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并因该人的音量、音质不一样而会造成情感传达、意义表达的效果不
同。譬如说,同是《一月的哀思》
(李瑛作),受过专业训练的诗歌朗诵
者与普通的读者同时朗诵它,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英伽登将单词
声音与单词声音的声音材料区别开来,就是排除了具体化的发声材
料的各种变化的偶然因素,而将单词声音指向不论谁发这个单词声
音都指示同一个单词意义的那种本质“声音结构”。①
这种指向不变的单词意义的声音结构又与科学术语学中的词汇
相区别。后者虽不因场合和说话人的语调不同而改变其意义,但它
是无生命的( lifeless)。社会交往中一些陈词滥调也与它一样。相
反,有生命的单词或词组,它们本身拥有语调上的特点而不依赖于说
话者赋予它们以色彩的明显品质。它有一种纯声音的“格式塔特 第
质”,这种特质“能使单词意义和声音更加鲜明地自我显现”。② 在这 二

里,英伽登强调了单词声音发音本身包含的美学品质。这个观点与
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相似,即诗的语音因素具有第一重要的意义,甚 英

至“诗歌欣赏通常也可归结为对它的语音原型的知觉”③。强调字母 登


① The Poetic of Roman Ingarden ,Eugene H. Falk,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 象
na Press,
1981,p. 49 . 学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44 . 读
③ 转引自《艺术心理学》,82 页,维戈茨基著,周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理
1985。 论
35
现 本身的意义和色彩,如巴尔蒙特认为,A 明快亲切,M 令人痛苦,
И令

人恐惧等。我国也有类似的观点,譬如,人们总结汉语古典诗词中音

美 节声调中的平、仄规律时认为,平声字没有升降变化,发声舒缓,而仄

阅 声(上、去、入声)字有调值的变化,往往表示急促的情绪。汉语中阳
读 声韵收 ng、n 尾的字,声音比较洪亮,如“鹏、洪”等;而开口度小的细

论 音,如 i,往往给人收紧、抑制感,如“凄凄惨惨”。这些字词音节声调、
韵母本身具有自身的品质、色彩。①
然而,这种具有美学品质的单词声音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
英伽登认为,单词声音结构也是要通过声音材料的“具体化”来表现
的,但这种具体化又不同于因人而异发出的声音材料的具体化,而是
带有理想化,即把单词声音视为理想物。这样,尽管他未直接说明单
词声音是纯粹意向物,但已体现了现象学还原方法,即将单词的声音
同具体发此声音而可能产生的音量、音质变化暂时“搁置”起来了。
词语通常不是孤立出现的,常与句子的语境联系在一起,以致词
语发音的美学品质会受到相邻的单词的影响。例如诗对音节的要
求。音节的美学品质不仅仅依赖于一系列词语声音成分,而且依赖
于句子的整个意义。例如,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
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留”与“忧”声音相谐;如果把“烦忧”改成“烦
恼”,我们会立刻感到声音相拗,产生不顺畅感,
“ 留”、
“ 忧”在诗句中
传达出来的声音效果(审美品质)也就失去了。因此,单词的声音与
其意义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特殊关系。一般说来,声音—形式( sound-
formations)层的本体功能为所有其他层次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中与它
最紧密的词句意义就是被语音传递出来的。
其二,我们看意义层。意义层在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分层结构
存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用了三分之
一的篇幅来论述它。

① 这种音与义有无必然联系,语言界有争议。参阅石安石著《语义研究》
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一文,语文出版社,1994。另参见维戈茨基
《艺术心理学》,
83 ~ 84 页。
36
意义,它不能独立存在,它存在于作品的字、词、句构造中。通常
我们对意义的理解,就是把它等同于单词、句子所指的内容(对象、观
念、事物、事件等)和意图。如字典上的词义总有所指、有所表示。然
而如前面英伽登所指出的,这是实体论的意义观,即把单词、句子的
意义当做真实客体的存在(指称对象的独立、自主的存在),它们只适
用于科学著作、日常交流、历史论文中,而于文学作品的单词、句子的
意义存在,则不适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不能把“枯
藤、老树、昏鸦”当做干枯的藤蔓、老朽的树木、黄昏的乌鸦的字典意
义来理解,其在作品中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和意蕴———它们起着渲染
秋天悲凉、迟暮气氛的作用。因此,此时的“枯藤、老树、昏鸦”的词语
意义不是对具体的藤、树、乌鸦的描写,而是超越字典意义本身,带有
观念性的另一种存在。因此,英伽登指出:
“不管怎样,……意义单位
不是物理客体……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否认观念的客体的存在。人
们只是必须明确地将它们与意义单位区别开来。”① 即是说,文学作
品的词义不是固定的代表或指向某物、对象的物理客体存在,而是超
越了字面意义,有了另一层观念的意义。但这种意义的存在,不同于
观念客体的存在,因为后者将词义抽象化了。
然而,这种区别于实体论意义观的词语意义又是怎样存在的呢?
英伽登首先考察了名词性单词(或表达)、功能词和动词的意义
和功能。以名词性词语的意义为例,它的意向性指向可以是单指向

的,也可以是多指向的;可以是不变的和具体的( constant and actual), 二
也可以是多样的和潜在的( variable and potential)。然而一个名词性 章
词语意义如果与一个独立自治的客体有关,那么它的意义意向性指 英
向因素是不变的、具体的;相反,如果是纯粹意向性投射的客体( pro- 伽

jected object),那么其意向性指向因素是潜在的、多样的。例如“中国 的
的首都”,如果它的意向指向与独立存在的真实客体( real object)“北 现

京”
(地理位置)联系在一起,那么它就是指向一个真实的地名“北京 学
市”;如果它的意义为纯粹意向性投射,那么“中国的首都”则作为“首 阅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p. 99 ~ 100 . 论
37
现 都类的客体存在”( be of the type of real object),即它只代表国家政府

所在地,至于中国首都是否已经迁到西安、南京都无所谓。这样“中

美 国的首都”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一样,属“虚构的真实”。

英伽登不称这种词语意义的“类的真实客体存在”为“虚构的真

读 实”客体存在,而是称为主体意向的“相互关联物” ( correlates)。在这

个相互 关 联 物 中,词 语—意 义( word-meaning)与 词 组、句 子 的 意 义

(meaning-unit:意群)名称不同,前者称为客体,后者即为相互关联物。
因此,在意义层次上,与其说是谈论意义,还不如说是在谈论主体意
向性的客体或相互关联物。
由于意义是主体意向指向的相互关联物,因而在词语、句子的探
讨上,英伽登又对主体意向指向不同类的相互关联物作了区分。
在词语意义上,英伽登区别了两类意向客体,一类是原初的意向
性客体( originally intentional object),一类是派生的纯粹意向性客体
(derived purely intentional object)。原初的意向性客体,主要指作家创
作和说话者表达时所意指的那个独立存在的客体或客体关联物( ref-
erential object),它们是自治的。而派生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它是作家
和说话者意向到的最初客体形成作品词语和表达语句之后,读者(或
听众)通过意义单位的中介而指向的客体,它是派生的,故被称为派
生的纯粹意向性客体。派生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必须依赖于读者或听
众来再现,因而它是非自治的,它与读者发生的意义意向往往是多向
的、潜在的,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词语就属于这一类。
在句子意义上,句子是由众多词语组成。如果词语的意义是主
体意向指向的客体,那么句子的意义则是由一系列词语意义相互作
用、关联———即联合的意义( unified meaning),构成相互关联客体( ob-
ject-correlate),英伽登又称之为相互关联物( correlates)。他主要考察
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三类句子的相互关联物。指出陈述句的
相互关联物是事态( a state of affairs);疑问句的相互关联物由于不是
对一个事态的断定( affirmation),因而它不是一个事态,它是一个存在
性地联系句子意义意向的“问题”
( a problem);祈使句也是如此,它不
是一个事态,而是一个充当实施某个命令、愿望功能的相互关联物。
38
英伽登着重考察了陈述句及其事态。他区分了一般性的陈述句
和纯粹的陈述句。指出前者与原初的意向性有关,即一般性陈述句
的意义与独立的或客观性的事态有关;而后者与派生的意向性相联
系。纯粹陈述句的意义存在特性与名词性词语一样,也属于某类客
观性事态( be of the type of objective states),它的真实性也只是相似于
真正的真实。
英伽登在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上作出这样的区别,旨在揭示文学
作品的词语、句子的意义存在方式。它将虚构的文学作品(包括历史
小说)的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分别还原为准判断句( quasi-affirma-
tive)、准疑问句和准祈使句,是因为这些句子意向性指向的不是那些
真实相关的客体的独立存在领域,而是纯粹意向性事态或其他关联
物。因此,文学作品由这些纯粹意向的事态、相互关联物构成的再现
( representation)就不能理解为个别独立的模式( model)和真实的独立
事态客体的再现。
其三,再现客体层次。这是由词语、句子所投射的客体、相互关
联物共同构成的世界,英伽登称之为再现客体( presented object)。作
为文学作品的再现客体,首先,尽管它有一种现实的“外在形态” ( ex-
ternal habitus),是现实特征的模仿,但它不是真正感知的真实。其
次, 文学作品的再现客体是“被想象的客体” ( imagined object),它与另
一类“想象的客体”
( imaginative object)不同。前者是没有现成的对象

所指的,它是通过作品词句意义群( sense-units)这个中介去意向性地 二
指向对象( target)的,因而它遭遇而又超越了主体的意义活动或想象 章
活动;而后者就是主体的想象活动的结果,即它依赖于主体的可视直 英
觉的活动或直觉经验和材料,因而它是主观的和心理的。 伽

英伽登还专门探讨了再现客体的再现时空性,以便使它从心理 的
学的定义中分离出来。指出,在时空存在上,想象的空间( imaginative 现

space)不同于被想象的意向性空间,尤其是不同于再现空间。因为 学
文学作品再现的客体只具有实在的外貌,而并不独立存在于实在的 阅

时空之中。它与心理主义想象的空间的区别是:再现空间是被直观 理
地给予的空间,具有方向性。再现空间的方向中心是作品的再现世 论
39
现 界。当读者理解再现的空间时,他就虚构地把自己转化为文学作品

的方向中心,以至于忘了他自己作为现实存在的中心。而在想象的

美 空间里,文学空间的知觉被读者意向,他自己的方向中心就成了文学

空间的中心。

读 同样地,再现的时间也与现实的客观时间和意识主体的主观时

间不同。具体而言,再现的时间排除了作者和读者私人生活的写作

或阅读时间所再现的时间的真实性,也排除了柏格森所谓的“内在主
观时间”,因为他把时间视为持续不断地绵延( duration)、进而成为了
一种绝对主观化的时间。在文学作品中,再现时间是一种具体的主
体间性时间,或者主观时间的类似。在作品再现的时间中,尽管叙述
过程中展示了一系列的连贯性,但不必是简单地线性显示顺序,它能
使过去和现在都活生生地呈示在人们面前,甚至过去的时间也可以
表现为“现在”。而这在现实中现在时间中的过去一直被定格为过
去。因此再现时间与其特殊的显示方式有关。那么如何显示呢?这

《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有详细的论述,我们将在下一节谈
到。
以上只揭示了再现客体的时空存在特点。在再现客体层次中,
它的结构特性又与个体的真实客体的特别构造性质不一样。后者的
构造性质与这些性质的特别决定因素的具体单位是结合在一起的,
在任何给予的时间里,真实的客体是确定的,它的存在条件是绝对
的,
它是一个由许多特殊化了的确定点组成的具体单位;而前者,它
是由词语和句子所展示的客体、关联物,事态共同投射的客体,这个
客体是一个纯粹意向性客体。在形式结构方面,这个纯粹意向性客
体像一个“图式”。例如词句意义所投射的“桌子”,它仅仅是真实“桌
子”的图式结构,它的具体决定因素也仅仅是被投射的那些因素,这
个客体所有其他的决定因素,如桌子是红色的或是黄色的、棕色的
等,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等,都仍是不确定的和潜在的。因此,再现
的客体在各个方面从不是确定的和明确的,它仅仅是一个图式。
其四,
图式化外观层次。英伽登指出:
“再现的客体可以通过事态
而展现,
但永远不能真正直观地被理解。在文学作品中,这需要另一
40
个特别因素作为再现客观现实的直观显现( the intuitive appearance)的
基础。这个因素———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就是被再现的客观现实
的外观所建构。
”①这就是说,
再现的客体自身不能展露,其欲直观地被
理解,
须通过作品层次中的另一个因素———“外观”

我们在前已述,再现的客体是被词、句意义单位投射的客体,其
特殊结构除了确定的性质外,还存在着其他的潜在的不确定点( spots
of indeterminacy)。正是由于再现客体的特殊结构性质的不确定点的
存在,其特殊结构才显示为一个“图式”的存在。换言之, “图式”就是
在意义单位所投射的、潜含着不定点的再现客体的形式结构。
英伽登的“不定点”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是对“图式
化外观层”的极好描述,也是文学艺术作品这一客观存在形式最终区
别于真实客体的关键。可以说,没有不定点就构成不了文学作品图
式化外观,而若一个作品每一个词句都是具有确定的所指,那是科学
论文,而不是文学的艺术作品。因而不定点又是文学艺术作品区别
于科学著作的关键,它很好地把握住了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中国
古典文学中强调艺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实作则有尽,虚
作则无穷”,就是这种强调艺术意义的不确定性的相似表达,它构成
了对艺术审美的本质性把握。可见英伽登的观点与中国古典美学的
某些观点在此认识上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
于具体艺术作品的判断而言,
“ 不定点”也是我们判断一件作品

为艺术作品的重要视角。如,有人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 二
映红”,人们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因为它只是用诗句的形式叙述了 章
一件明确的事:去年的今天的门前,桃花盛开,相互辉映。然而再续 英
上“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就不 伽

一样了。人面、桃花之间的联系与去、留构成了对比,有了许多意义 的
空白。它是写人的美好还是写桃花的美呢?是通过去年的人面的在 现

和今年的已不在来表达作者对其所思念之人的怀念?还是在更高的 学
意义上,人面代表一种美好的事物,通过它的存在而又消失,来表达 阅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255. 论
41
现 一种对美好事物瞬间消失的惋惜之情呢?这就造成了许多供读者想

象、填充的余地。这就是诗的词句与一般陈述句不同的根本所在。

美 英伽登通过“不定点”去揭示文学作品作为意向对象的“图式化

外观”特征,为他最终揭示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客体”作了铺

读 垫。因为由不定点构成的图式化外观,尤其是“外观”,在英伽登艺术

作品结构层次中有着最终显明的地位。

“外观”相对于“图式”而言,后者涉及的是纯粹意向性客体的形
式结构特性方面,而“外观”则涉及形式结构特性中确定的和不确定
的诸特性的具体意向性展示。因而一个具体的外观就有许多可变因
素。由于“外观”的意向性展现,在“图式化外观”层中“再现客体”通
过“外观”而呈示出来,故英伽登指出:
“在文学作品中,只有图式化外
观能显示。”①
“外观”相对于“图式”而言,又是其总体结构中的具体方面。英
伽登认为,事物的外观离不开意识主体。通过主体的外在知觉活动
(an act of external perception)和内在知觉活动展现事物的外在的和内
在的知觉外观。它与“被知觉的事物”不同。后者的知觉依赖于感知
材料( sensory data),被知觉的事物本身是完全封闭的和确定的;而前
者依赖于一种特殊的直观特性( a special intuitive character),它能将隐
藏于事物“未完成的性质”展示出来。② 如前面例举的《题都城南庄》
一诗,如果我们拘泥于唐《本事诗・情感》关于崔护作此诗的历史轶
事,那么我们对该诗的理解就可能完全是封闭的和确定的。据《本事
诗・情感》记载,崔护举进士不第,清明日游都城南庄,叩人户求饮,有
女子开门奉杯水,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及来岁清明日,
复至其处,门已锁闭,因题诗于左门。女子见此诗,绝食数日而死。
适崔护又至,持之痛哭。女复活,遂娶之。有人据此事赏诗:
“诗中前
二句写遇艳情景,后二句写重寻不遇情景。”将此诗理解为艳遇诗,其
诗意理解就太据实了。如果将以上历史轶事隐去而直接面对诗本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64 .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p. 258 ~ 259 .
42
身,
“人面”、
“桃花”就指一切美好的人、事物;
“ 见”与“不见”,表明的
是一切美好瞬间的东西一去不复返,而不限于崔护的个人轶事。因
此,
此诗呈现于我们的审美知觉时,该诗所隐藏于崔护轶事之外的、
泛指一切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的人生体验就呈现出来了。因此“外
观”又是一个现象学上给予的客体得以展示的构成因素。
在纯粹意向性领域,
“ 图式化外观”是不考虑“外观”涉及的可变
因素的,因而它的显现也只是意向性的显现,对于具体的某个阅读行
为,
它具有先在的规定性,因而当不同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这个
图式化外观的实现(英伽登称之为“具体化”)可以显示出不同。如英
伽登举的例子:

罗曼・罗兰在小说《欣悦的灵魂》中,再现巴黎各种各样
的街道。对巴黎有感性认识的读者会根据自己对这些街道
的独特经验和先前了解,去使这些相关的图式化外观具体
化。当他具体化时,他超越了本文所限制的规定性,而依照
产生于先前对该城市的感受和体验的具体问题使街道重新
丰富化、具体化。对不熟悉巴黎的读者只有依据书中提供
的描述,在图式化和预先规定的范围之内去了解它们。他
们对这些图式化外观的进一步具体化,则仅仅只能凭借类
似经验加以想象了。可见,上面这两类读者所进行的具体

化常常不相同。 二

在这里我们看到,英伽登还是承袭了胡塞尔的先验思想,将纯粹 英
意向性领域的文学作品与具体化了的文学作品区别对待。它们之间 伽

的关系真有点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为现实世界,所不同的是,读 的
者具体化活动是一个参与构造的活动, 因为作品“图式化外观”存在着 现

许多不定点、裂隙
(gaps)
,需要读者去填充。 学
至此,文学作品就是由词语的声音、 词句意义的关联物、再现客体 阅

和图式化外观几个层次构成。这几个层次是从单一到整体、从低级到 理
高级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个分层的有机统一体的构成,如前所述, 论
43
现 是与英伽登采用的现象学方法密切相关的。他将词语声音与声音材

料、
词句意义的关联物与词句所指对象、再现客体与现实对象或“想象

美 客体”
、图式化外观与一般感知物外观区别开来。这种区分,就是一层

一层地将文学作品的词语声音、
词句关联物、再现客体、图式化外观与

读 个别的、
现实的物理材料、
对象、事物、图式的联系“搁置”起来,让我们

直接面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构成。

如何面对文学作品?还需将主体对待文学作品的物理主义和心
理主义态度搁置起来。作品在我们的纯粹意识中,文学作品的词语声
音不是指个体所发出的词语声音,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纯粹声音;词语
和句子的意义所指的对象不是实在存在之物,而是与实在物相似的关
联物;
词句的关联物在纯粹意识中结合、构造而成为一个再现客体。
再现客体与现实世界不一样,它是一个由意义构成的世界;它与想象
客体也不一样,
它主要是由纯粹意识意向到的作品意义世界,而不是
由主观经验回忆、
想象到的事物表象(客体)
。文学作品意义构成的世
界不是确定的,
它呈现为由许多不定点构成的图式化外观形式,这是
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根本区别之所在。非文学作品,如科学著作,
由于它所指的对象是确定的,因而它的意义世界不呈现为图式化外
观,
即便其著作中存在有图式化外观,
也是“非必须的、
辅助的”①。
总之,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在揭示文学作品本体存在
上,采取的方法不是传统的认识论方法,将文学作品看做一个客观的
实体存在;也不是近现代开始的心理主义方法,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
经验、心理的存在。他采用现象学方法,将文学作品的存在从物理主
义和心理主义的态度中解脱出来,还原为一个“既不是物理的客体,
又不是一个心理实体,也不是一个心理—物理客体,而是一个‘纯粹
意向性客体’”②。
这个纯粹意向性客体的存在是一个分层次的结构。这个分层次
结构与认识论对文学作品的结构构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传统认识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330.


② 转引自《文学的艺术作品》英译者序,p. lvii。
44
论对文学作品的结构认识一般是将文学作品看做由形式和内容两部
分构成。形式是由语言、结构、体裁等外表形式构成,内容是由语言、
结构等所表达和揭示的主题所指构成,它是文学作品中内在的东西。
现代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的作品构成论虽然也批判了内容与形
式的二分法,将文学作品的存在视为由作品的语言形式决定,但仍免
不了将作品语言形式划分为语音(音位、音节、节奏、韵律)和语义(各
种修辞、奇特化等),因此,现代形式主义的作品构成论尽管用形式一
元论取代了传统作品构成中的二元论,但它由于根本上是在认识论
方法之下去认识作品的构成,因而文学作品的形式构成依然被视为
一个可分为诸多要素、技巧构成的客体对象。
英伽登的现象学作品构成虽然也分为语音、
语义、
再现客体、
图式化
外观四个层次,
但由于它们始终与纯粹意识的意向关联,
因而整个作品
从个别到整体、从语音层到图式化外观层的构成犹如交响乐的演奏一
样,
构成一个复调和声。因而,
不能说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的构成划分为
语音和语义层次看做与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将作品看做由语言形
式构成的观念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后者将作品视为一个客观实在对象,
如词句、
字面意义、
隐喻意义等既可证实又可操作;
而前者将作品划分为
语音层、
语义层,是将它们放在意识、精神层面上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把
握。而且,
英伽登将文学作品进一步划分为再现客体和图式化外观层,
更是与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持作品实在论观点相区别。

传统的作品构成观将作品分为内容与形式两部分,
形式是为表达内 二
容服务的。作品通过外在的语言文字表达另一个内在对象,如中心思 章
想、
意蕴、
意味等,
常常称之为内容;
英伽登的现象学作品构成论吸收和 英
改造了这一观念,
他将作品词句意义所指的客体和关联物结合所形成新 伽

的、
更大的所指对象称为再现客体, 这与传统作品构成观中将作品形式 的
为表达内容服务、作品最终体现为超越形式层的某一中心思想、意蕴的 现

观念有某些相似。但英伽登的再现客体层与传统作品构成论的“内容 学
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传统作品构成论中的内容往往被视为对现实生 阅

活的反映,如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内容是与其所揭示的社会生活深刻、 理
真实程度联系在一起的,抒情作品的好坏以是否表达了作者真挚情感为 论
45
现 准则;
英伽登的再现客体则力避将其与现实联系起来。

当然,
传统的作品构成论中也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
认为文学作

美 品的内容是虚构的。但在揭示作品这一虚构的内容、
中心思想时,
总是

力图将作品表达的中心内容当做一个可以确定的内容对象。于是在阐

读 释作品内容、
题旨时,
常常出现本原意义与阐释意义之争,
最终目的是去

探究作品的本原意义。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尽管也批判了
“意图

谬误”
和“感受谬误”
,但从本质上仍想通过作品的修辞、
形式构造去确证
作品语义的变换规则。这种意义、
内容、
主旨是可以确定的作品构成观,
无疑是将作品的内容当做了某个实体存在。这种作品观最终是不能将
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区别开来的。如语文课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讲
解程序:
先字词句讲解,
后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最后指出人物性格和写
作特色,
这种讲解方式就没有与其他文章的讲解方式区别开来。在英伽
登的文学作品构成中,
他不仅指出了再现客体不指向真实存在物,
而且
指出了再现客体层本身是静态的,
不能使文学作品显现,
只有通过
“图式
化外观”
层才能使文学作品自我显现。
图式化外观层为何能使文学作品自我显现?是因为图式化外观
层包含了许多不确定点、裂隙。这些不确定点、裂隙使文学作品成为
一个潜在的“待机存在状态”
( holding-in-reading)①,并预示了只有经

“具体化”,它才得以在现实中展现和实现。图式化外观层为什么
包含了许多不定点?是因为再现客体不指向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
意义所指的真实客体存在,它是确定的、自治的),因而它在与纯粹意
识的意向性构成中,能投射( project)出诸多外观。如“正方形”,它可
以投射为“等边四边形”、
“等角的平行四边形”、
“等边平行四边形”或
“等边的四方形”等外观,这些等边、等角、平行四边形、四方形等就是
纯粹意识与再现客体“正方形”在意向性构成中所产生的可能性图式
化外观。因而在尚未“具体化”之前的图式化外观层中,究竟呈现为
“等边四边形”还是“等角四边形”,这就出现了不确定性。
一个文学作品的词句意义所呈现的图式化外观正是由于存在着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31 .


46
大量不确定性,才使得它与其他的科学著作、文论文等区别开来。英
伽登指出,科学著作的句子是真值判断,它所指的存在事态和客体是
客观的,其“纯粹意向性事态根本上是‘透明的’”①。因而它呈现的
再现客体是确定的。文学作品则不然,如前面所指出的,在它的再现
客体中尚包含了许多不定点,它不是完全确定的存在形式。在“具体
化”中它能使各种图式化外观呈现,从而成为文学作品意义理解、解
释的多样性的来源。
总之,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看做一个意义不确定的存在对象,从根
本上改变了西方传统认识论上的作品构成观———将文学作品看做一
个意义确定的对象。这一作品构成观的改变为阐释学、接受美学等
将文学作品的意义看做不确定的、需要读者去填充的观念提供了理
论基础。(具体论述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展开)
在这里,
英伽登从阅读的对象方面为我们展示了阅读的动力学。
他指出,
文学作品由意义的关联物呈现的再现性客体是一个静态的存
在,
只有由裂缝、
不定点构成的图式化外观,文学作品才能显现。而事
实上,
我们在欣赏文学艺术中,
文学作品的文义“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譬爻象之变互体”②,
只有于无字处见其意,扣虚无以求有,
才能发掘文
学作品深刻含蓄的意蕴美。否则,
一览无余,没有给人想象、填充余地
的文学作品,
是不会激发读者的兴味的。因此,我们在这里还发现,英
伽登通过现象学还原揭示文学作品激发审美的动力机制:不定点、裂

缝,
与中国古典美学强调虚与实、
隐与显、形与神并举而产生审美韵味 二
和审美境界,
有异曲同工之妙,
深得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堂奥。 章
正因为这样,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现象学美学家影响是巨大的。众 英
所周知, 伊塞尔在《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中提出的“空白与否定” 伽

的不确定性结构理论就是这一思想影响的结果。我们不赞同伊塞尔 的
批评英伽登的文本观是静态的观点,因为我们在前面已讲得很清楚, 现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29 . 读
②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 ,见周振甫等 《文心雕龙今译》
,352 页,
北京,
中华 理
书局,1986。 论
47
现 就阅读对象本身而言,英伽登已经揭示了文本显现的动力机制:文本

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不定点、裂缝所构成的图式化外观去展示。事实

美 上,
伊塞尔 70 年代初的著名论文
《文学的召唤结构》
中将文学作品的意

阅 义空白和意义未定点就称为“召唤结构”
,与英伽登的“纯粹意向性客
读 体”
或“图式化外观形式”
并未有本质上的区别。另外,英伽登将“再现

论 客体层”
视为静态的、自身不能展现,而“图式化外观层”为动态的、能
使作品展现———英伽登的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杜夫海纳对文学作品
结构的看法。杜夫海纳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先验结构时也指出,文学作
品的再现层必须经
“表现层”
的“表现”
才能显示作品的灵魂。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英伽登对文学作品存在领域实在客体论、
观念客体论和艺术领域的心理主义所实施“搁置”的操作方法,对文
艺理论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已知韦勒克《文学作品的存在模式》对下
列观念的批判:
“诗是一件‘人工制品’”、
“ 文学的本质存在于讲述者
或者诗歌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中”、
“诗是读者的体验”、
“诗是作者的
经验”等,据作者自述,其思想方法是来自布拉格语言学派、胡塞尔和
英伽登的。① 还有杜夫海纳、乔治・普莱和伊塞尔等在文学作品存在
上的“还原”操作方法,至少是受到了英伽登的启发。譬如现象学家
普莱和伊塞尔,他们在强调读者面对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审美客体存
在时,普莱将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 work)与作为物质 存 在 的 书 本
(book)区别开来;伊塞尔将审美极的文学作品( work)与作家极的文
本( text)和材料文本( documents)区别开来,这与英伽登将文学作品与
声音材料、字迹符号等区别开来的搁置方法是一致的。
最后,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层究竟是“四个层次”还是“五
个层次”的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
可以视为最早的“五层次”说的代表。尽管他们对“形而上性质”层面
是否可以单独存在用语有些犹豫:
“英伽登还提出了‘形而上性质’的

① 参见韦勒克:
《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模式》一文及作者原注,见朱通
伯选编:
《英美现代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另可参见韦勒克及
沃伦:
《文学理论》。
48
层面(崇高的、悲剧性的、可怕的、神圣的),通过这一层面艺术可以引
人深思。但这一层次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可以阙
如。”但他们接着又说:
“‘形而上性质’的层面使英伽登能够再次引进
艺术作品‘哲学意义’的问题,而不致犯通常唯理智论者的错误。”①
他们最终肯定了“形而上性质”层面的存在。韦勒克、沃伦持这种观
点是与新批评派的认识论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他们在《文学理
论》中对文学作品也划分为四个层面,其中第四个层面“存在于象征
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我们称这些象征和象征系统为诗
的‘神话’”②,就是与英伽登“形而上性质”相当的客体存在。
英伽登在 1965 年《文学的艺术作品》德文版第三版序中专门批
驳了韦勒克将其“形而上性质”作为一个层面的观点。他写道: “然
而,
《 文学理论》提到,我在其他层次上区别出第五个层次,即形而上
性质层。这是一个误解。我确实考察了一些形而上性质,但我从未
将这些性质作为文学作品诸层次的一个层次。如果我这样做了的
话,那会是绝对错误的。它们只是偶尔出现在再现世界的某些事件
和生活情境中。如果它们构成作品的一个层次,它们就会属于文学
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并据此出现在所有作品中。……在艺术作
品中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们密切联系着作品的审美价
值,基于此,我才认真地对待它们。”③
从英伽登的反驳看,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分层只能是四层次,形而

上性质不能算一个层次。理由是,文学作品的形而上性质并非每个 二
作品都存在,它们只是“偶尔出现在再现世界的某些事件和生活情境 章
中”。从《文学的艺术作品》第 48 ~ 50 节对再现客体所显现的形而上 英
性质的具体阐述看,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再现客体所显示的“崇高、 伽

悲剧、恐惧、震惊、玄奥、神圣、悲悯”等形而上性质是不能独立存在 的


① 〔美〕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159 页,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学

1984。 读
② 《文学理论》 ,165 页。 理
③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德文第三版序,p. lxxix。 论
49
现 的,它们的显现“不仅依赖于再现客体和情境的纯粹客观特征,而且

还依赖于使它们再现和显现的方式,或换句话说,依赖于我们已经列

美 出的文学的艺术作品的所有层次的共同活动和结构”①。也就是说,

阅 形而上性质是从其他几个层次中显现出来的,它们蕴含在其他层次
读 中,因此,它们并不是文学作品中独立显现的层次。另外,从英伽登

论 对“崇高、悲剧、恐惧”等形而上性质的特征看,这些性质并不是通常
意义上的客体属性,也不是某些心理状态的特征,它们常常从复杂而
又完全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像一种气氛,笼罩着该情境中
的人和物,并以其光芒穿透和照亮一切。②这种形而上性质往往是令
人出神入迷的,但仅仅出现在某些作品中,而且我们不能用理智的方
式去把握它,而只能体验和感悟它们。英伽登指出:
“ 当我们体悟到
它们时,正如海德格尔说过的那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
略的和几乎没有感受到的存在之深度和本源,向我们心灵之‘眼’突
然敞开。”③由于形而上性质的不具形性,而且只能在心理体验中感
知它们,因而,它们并不像再现客体、图式化外观一样是一个客观的、
意向性存在。所以,英伽登如果要对它们的存在加以描述,很可能就
只有依照心理体验的感知去描述,而这又是与《文学的艺术作品》反
对对文学作品的存在进行心理主义描述相矛盾的。因此,关于“形而
上性质”问题,英伽登一方面承认这在部分作品中存在,另一方面又
避免对这种“形而上性质”的存在进行体验式描述,这体现了英伽登
作品层次观上的唯理主义倾向。正因为此,韦勒克认为:恰恰是“‘形
而上性质’的层面使英伽登能够再次引进艺术作品‘哲学意义’的问
题,而不致犯通常唯理智论者的错误”。
韦勒克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的,认为作品的“形而上性质”既然
有、
存在,就应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不论这种存在与我们的心
理体验是否有关。而英伽登则从现象学角度出发,他要揭示文学作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97 .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91 .
③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92 .
50
品存在的一般本质结构,体现所有艺术作品存在的共性,因而,一些
作品的形而上性质尚不足以构成所有作品的一般性质特征;况且,它
们弥漫于作品再现世界中,并通过已经确定的四个层次的共同活动
和结构显示出来。因此,从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意义上来说,它实际
上就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
我国学者朱立元和王岳川也持“五层次”说 ①,不知何故,尚未见
到他们的辨析。就我个人的看法,从纯现象学角度来看,文学作品就
是四个层次构成,本文由于主要揭示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故而只论
述四个层次结构。

二、关于“具体化”及其意义

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英伽登主要揭示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纯
粹意向性客体的本体存在。据 G. J . 格兰鲍维兹的研究,英伽登对艺
术作品本体的探求的根本目的是为其哲学目标服务的。② 这一思想
在他于 1947 ~ 1948 年出版的《关于世界存在的论争》
( 三卷本)中有
集中体现。
然而,
从英伽登涉及的艺术作品领域的理论本身逻辑发展来看,

伽登揭示的纯粹意向性客体的存在是一种图式化结构形式的存在,
它包
含了许多不定点,
它需要读者在
“具体化”
活动中去填充。因而这个图式

化结构形式所蕴含的各个层次的特殊属性和艺术价值属性,
只是一个潜 二
在的存在,
它必然要求读者在
“具体化”
活动中将其实现或展现。 章
英伽登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主要揭示了两个问题:一 英
个是文学作品如何“具体化”,一个是对具体化及其他可能认识方式 伽

的认识。第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如何阅读的问题,涉及审美经验,与我 的


① 参阅朱立元主编: 《现代西方美学史》,494 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学

1993《
;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 第八卷),王岳川撰“英伽登”章,济南,山东

人民出版社, 1996。 理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xlvii ~ xlviii. 论
51
现 们探讨英伽登阅读理论密切相关。第二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

“具体化”的认识,我们也将提及。

美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具体化。具体化就是文学作品的“重

( reconstruction)。它包括不定点的填充和潜在性转换为具体性,
阅 构”
读 最终能恰当地使“意群具体化”。① 具体化离不开读者,它是在读者

论 对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揭示具体化活动之前,还
必须考察“读者”。
(一)读者
读者,英伽登并没有把他作为一般的读者或一般认识论的主体,
而是将其视为现象学意义上的主体,即“审美态度的读者”。
怎样才能获得“审美态度的读者”呢?英伽登对文学作品和读者
的条件首先进行了预设。
他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过程,它涉及许多
可变的条件。如果要对作品阅读“完成”的过程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明智的做法是简化这些条件,通过缩小它的主题范围以使研究变得
比较容易些”。因此,他说:
“ 我准备加以认识的是:一个完成了的文
学作品 用 一 种 读 者 完 全 掌 握 的 语 言 怎 样 呈 现 给 读 者 和 读 者 的 心
灵。”②具体而言,作品“完成”的条件是:
( a)作家已经完成了那种不
变的形式,即作品的两个语言层次———语音层次和语义层次———都
不会发生变化;
( b)作品是用一种和阅读同时代的语言创作的,至少
是在语言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读者参与阅读的条件是:
( a)读者完
全熟悉并掌握了作品语言,所以理想地说就是他的母语。“掌握”就
是指用母语“毫无阻碍地思维和说话,进一步加深我们的语言知识,
便能够毫无阻碍地、
‘流畅地’阅读文学的艺术作品”;
( b)只考虑那些
通过独自阅读获得的作品,而且没有同其他读者或听者磋商。阅读
过程中没有由于同别人磋商而被打断,作品的艺术统一性得到了很

①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37,注释 9。


②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5 .
52
好的保留,也排除了对作品理解的外在性。①
以上是英伽登对作品和读者作出的理想状态的规定,一方面是
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更可行,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事实上也需设定
一个理想的读者,它排除了读者外在的、客观条件差异下的阅读所造
成的干扰。
除了这一规定,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英伽登还对读者的主观条
件作了规定。这表现在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读者的区分上。
他根据阅读过程中的态度不同,将读者分为三种类型。即一般
消费型读者、学者型读者和审美鉴赏型读者。消费型读者,他们“只
是飞快地、不准确地、散漫地阅读,只是往前看故事是怎样结束的”,
寻求“大团圆的结局”,
“ 对艺术作品的具体化忠实与否毫不关心,也
不关心其呈现的价值,而只关心他们的体验和体验到的快乐”②。他
们常以不完满的、歪曲的形式满足自己的享受,将作品降为娱乐消遣
的工具。因此,这类读者的阅读属群众性艺术消费心理学、社会学研
究领域,顶多只能作为不应当如此阅读文学的例证。
英伽登更关心的是学者型读者和审美鉴赏型读者。他说:
“我们
必须考察在阅读中了解和认识文学作品的方式:一、为研究目的服务
的阅读,二、以审美态度完成的阅读。在这两种情况中,文学的艺术
作品及其具体化不再是某种其他目的的工具,而是成为读者活动,尤
其是他的意识活动的主要对象。”③

以审美态度实施的阅读,艺术作品成为读者情感评价活动的对 二
象,
人们容易理解。以研究为目的的阅读往往被人们看做“功利、解剖 章
式”
阅读而遭到否决。英伽登指出:学者型读者在处理文学作品时, 英
“绝不仅仅是科学家” ,他们在研究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艺术性作出评 伽

价之前,都是作为 “审美感受者和文学消费者来阅读文学的艺术作品” 的
的。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是艺术家, 必须进入作品的创作过程,理解作 现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p. 15 ~ 16 . 读
②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72 . 理
③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72 . 论
53
现 品的艺术意向和实施这些意向的手段,才能认识艺术作品的艺术成

就。因此,学者型的阅读和研究是以审美具体化的经验作为基础的。

美 然而,以研究为目的的学者型阅读毕竟是以审美阅读的经验作

为基础,因此,审美的阅读在英伽登现象学美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

读 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大量的篇幅是用来阐述艺术作品的

“具体化”的。而作为具体化中的审美读者又是怎样构成的呢?

英伽登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审美态度与研究态度和实践态度的
不同:
如果某人买了一幅古典大师的画,他就是以“实践”态度从事这
笔交易的。同样,当他把这幅画悬挂在书房的墙上时,他的态度也是
“实践”的。但是当他要研究自己是否被卖主欺骗,买了一个赝品的
时候,他就采取了学者式的认识的“研究的”态度,并力图获得关于他
买的这幅画的一系列特点和特征的知识。最后他倒在沙发上,陷入
观照之中,并试图在其艺术形式中观看作品的整体,只有在这时他才
采取“审美”态度,并且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发现作品的全部个性及
其呈现出来的价值。①
实践的态度就是要创造一个新的物理事态,改变或影响世界中
的某种东西,如“购买”的法律事态,
“悬挂墙上”的装饰事态等。研究
态度则不想在世界上创造任何新事态,他只想了解或获取关于对象
的知识,以便确认对象的存在和意义。如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他们总
想就作品的结构及其属性、类型等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总想发掘作品
后面可能蕴含着的尚未挖掘的作者的微言大意,作品成了某种需待
确证的文献。审美态度则不同,画作已不再是一个物理事物,而是一
个“审美对象”;读者在“审美体验”中发现作品的全部个性及其呈现
出来的价值。因此,审美体验既不是一种感官愉悦,也不是伴随某种
心理意象内容的自我怜悯的情感“移情”。持审美态度的读者,在整
个审美过程中,其感知和因此产生的情感是“被动的”
( passive)。②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73 .


②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p. 173 ~ 174 .
54
“被动性”是与“主动性”相对立的,它是英伽登读者理论中一个
关键概念。英伽登强调读者在审美过程中感知的“被动性”,这个思
想来自胡塞尔。胡塞尔提出过“被动综合”的概念,它指知觉受到对
象的引导并在被动的综合中构造对象的活动。英伽登将之应用到文
学领域,很好地体现了现象学审美阅读的思想,即要求读者首先面对
文本,让文本自身在我们心中诉说。被动的感知不是消极的感知,而
是将文本的意义感知为文本的意义。同样,在审美感知中感情呈现
的被动性,也是体现为读者的情感一定是感知到的审美对象的情感,
它排除了主观经验的先入之见和任意施情的可能性。“被动性”与现
象学的暂时“搁置”主体先在经验的思想密切相关。因而它与立普斯
的移情说很不一样,后者突出的是主观情感的主动投射,而带有主观
的心理主义倾向。
英伽登强调审美感知及其产生的情感的“被动性”,体现了审美
感知活动的“客观性”和审美活动结果(审美对象的形成、情感的激
起)的“客观性”。这与整个现象学美学的阅读理论是相一致的。与
英伽登同时代的另一位现象学、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也提出读诗、
赏诗就是“倾听”诗的观点。他在《语言》及《语言的本质》中指出,诗
的本质就是语言的言说。言说是一种命名、召唤、邀请。它“把它所
召唤的东西带到近旁”①。于是我们读诗、赏诗就是听诗言说,就是
去“应合”诗的召唤。② 诗成为一种召唤,
“倾听”、
“ 应合”、
“ 召唤”,对

读者而言,都要求其“被动的”状态。这使我们自然想起之后伊塞尔 二
称文学本文存在着一种“召唤结构”的观点。读者面对这样的结构, 章
伊塞尔指出了审美阅读过程是一个“被动综合”的过程 ③,这又使我 英
们回想到英伽登、胡塞尔。 伽

总之,英伽登提出审美感知的被动性是现象学的,而且对其后的 的
现象学美学的阅读理论产生了影响。然而读者这种被动的审美感知 现



《海德格尔选集》,
990 ~ 991 页,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6。
① 读
② 1003 页。
《海德格尔选集》, 理
③ 《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204 页。 论
55
现 怎样才能做到呢?

学 英伽登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指出,这种“被动的“审
美 美感知,也就是忠实地( faithfully)理解文学的艺术作品、对一个审美

阅 对象进行审美具体化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它要求读者坚持以下
读 原则:

论 1. 在阅读文学的艺术作品时,首先搁置读者以往的知识,因为
“以往的知识常常会成为错误联想的根源,或者更糟的是,它能导致
读者不把艺术作品作为艺术作品来读,而是作为相关于某种信息来
读”①。如《红楼梦》研究中的索隐派就是由于知识联想而造成了阅
读上的不当。蔡元培先生的《石头记索隐》对“贾宝玉”这样解释道:
“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
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余也。”② 由此推断,
宝玉倾向于汉人,
《红楼梦》亦寄作者反清复明主题云云。蔡先生作
如是解读,正如胡适所批判的:
“蔡先生考定宝玉为允礽,黛玉为朱竹
垞,薛宝钗为高士奇,试问允礽和朱竹垞有何恋爱的关系?朱竹垞与
高士奇有何吃醋的关系?”③ 这种利用已有的文字学、历史知识作任
意比附、发掘微言大义,而不求小说内在联系的解读方式,必然导致
误读。
2. 搁置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英伽登指出:
“为了忠实地
理解文学的艺术作品的恰当形式,不管它是否是‘历史的’作品,……
我们都必须使自己脱离熟悉的文学之外的现实,并使自己沉浸于艺
术作品所有层次的微观世界中。”④ 这样,如果以作品再现的客体和
那个现实是否一致来判断作品的价值,这也许有趣,但它“既无助于
审美分析,也无助于理解文学艺术本质”⑤。例如,胡适在《〈红楼梦〉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p. 162 ~ 163 .


② 高平叔编: 《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75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4。
③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138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④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63 .
⑤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63 .
56
考证》
(改定稿)中提出的“自传说”的解读方式。虽然他通过史料考
证曹雪芹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家曾盛极一时,后来家道衰败,
《红
楼梦》是曹雪芹倾家荡产之后,在贫困中所写下的历史事实,但这于
整个《红楼梦》小说阅读又有何益呢?其结果只能是《红楼梦》这个作
品成了证明曹雪芹“自叙”的历史材料,而不是真正将其当做艺术作
品来感知。
3. 阅读时,
“保持各部分连续的次序对作品忠实的审美具体化
的构成是非常重要的”①。如果这个次序改变,如调换各部分的位
置,会影响到作品构造的特征,并产生不同的效果。改变了作品原有
的时间透视现象,就会影响着以它们为基础的审美价值的构成。我
们还可以以《红楼梦》为例。从《红楼梦》现有的结构顺序去读,作品
写的是宁荣二府由盛到衰的发展历程,如果颠倒去读,可能就没有那
种深层的历史衰败之感。这正如侦探小说的阅读,知道真相、结果与
不知道真相、结果的阅读,其效果、意义是不一样的。
根据以上英伽登对读者的要求和描述,其阅读理论的读者是这
样一个读者:他首先是一个能理想地说母语、完全熟悉作品语言的读
者;
在阅读过程中他是抱审美态度,而不是抱实践态度或研究态度;
为达到此,他既要搁置自身以往的知识经验,又要搁置将文学作品与
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联想;在阅读中,他能忠实于作品本身的次序结
构,从而表现为一个被动的审美感知者。只有这样,一个在阅读中与

文学的艺术作品发生意向性关系的读者才得以构成。 二
在这里,英伽登要求搁置以往的知识经验和与现实的联系,这无 章
疑是一种理想型读者的要求,因为它既要不联系现实、以往的知识经 英
验,又要对作品进行充分忠实的阅读。要是有这样的理想读者诚然 伽

很好,但事实上,这在一般读者是难以做到的,我们能感知到作品的 的
美,往往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例如,同是汉语母 现

语系统的现代读者,要读古诗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汉语、音律、古 学
代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否则就不可能读懂。而事实上英伽登本人对 阅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64 . 论
57
现 读者的内涵已作了事先的设定:首先能熟练地掌握母语,并熟悉作品

的语言。这是一种对读者基本素养的要求,因此,英伽登要求读者搁

美 置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往的知识经验与读者基本素养的关系怎样

阅 呢?我们将在后面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读 (二)如何“具体化”

论 英伽登已从本体论角度论述了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纯粹意向性构
成,然而这个本体构成怎样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呢?他提出通过“审美
的具体化”将本体的纯粹意向性构成的作品变为实际的经验着的艺
术作品。如何“具体化”?具体化不是将艺术作品变成读者心理经验
之物,而是一种交流的意向和感知。英伽登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
认识》一书中指出“认识( cognition,波兰文为 poznawac)应当理解为同
文学作品交流的一种方式”①,而不是一种认识论的判断、分析、概括
式的认识。读者与文学作品如何交流呢?
英伽登的思路是,先从宽泛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具体化来探
讨,然后专门从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来探讨。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文本中的词语。词语的躯体由语音形式和视
觉形式两方面构成。英伽登不把印刷符号(视觉形式)当成是作品的
一个新层次。他指出:
“印刷品(被印刷的文本)不属于文学的艺术本
身的要素,而仅仅构成它的物理基础。”② 因为人们可以没有书写符
号而进行口头传诵,也不因为书写中墨迹、个性特征等物理形式而影
响了知觉,就一般典型的书写语言规则而言,在流畅的、很快的阅读
过程中,我们感觉不到个别字母本身,尽管它们并没有从我们的意识
中消失。因此,
“阅读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基本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
纯粹感性知觉,而是超出这个知觉,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词的物理的或
纯粹语音学形式的典型特征上”③。当我们“无声地”阅读文本时,读
者在想象中倾听相应的语词声音和说话韵律,但这种倾听并非特别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6 .


②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4 .
③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0 .
58
介意。只有词语声音比较重要时,读者才会不自觉地轻轻发出声音。
一般而言,读者的意向指向单词的声音是以很快的方式被听到并被
记住的,而几乎同时指向过渡到同它相联系的意义意向上。他指出:
“在理解语词声音时,人们就理解了语词意义同时积极地意指这个意
义。”①
在理解了词语声音之后,发现词语的意义意向,在文学作品的阅
读中,由于词语总是在句子中出现,它的意义受到更高级意义单位、
句法功能、语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孤立词语的意义考察则没有必要。
然而读者怎样才能理解语词的意义以及如何肯定自己是在正确地理
解它们?关于第一个问题,英伽登指出:由于作品是用母语写的,或
者至少是读者非常熟悉的语言,所以读者无需把文本翻译成自己的
语言,而是直接用文本的语言来思维。而如前所述,词语的声音意向
同时将其关联的意义意向引入。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肯定自己
是在正确地理解它们呢?这实际上涉及“主体间性”
( intersubjective)
问题。“主体间性”的概念提出始于法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娃,这种思
想早在胡塞尔《笛卡尔沉思录》那里已经被论及,后来又在《欧洲科学
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进一步被发挥。它的主要思想是指,经过现象
学还原后的自我是一个人同此心的自我,最终是个别的思与“普遍的
思”达到一致、认同。英伽登使用这个概念是想指出,读者与作者可
以通过作品的理解而达到沟通。他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就曾指出

过,
作家创作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大家熟悉的语言,否则就无法理 二
解。也正因为创作语言为大家所理解,因而这种语言(语词、句子等) 章
就有一种公共性。②作家就是用这种公共性语言创作的,虽然不同的 英
作家有个性化表述,但必须是为大家所能理解的,因此,读者阅读就 伽

是通过意群层次而重新意向一部作品的意义。正是这个层次,才使 的
文学的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超出了我们个别的意识行为,从而保证 现

了不同的主体之间的可接近性或同一性。 学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22 . 理
②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126 . 论
59
现 我在读一个句子时,起首词首先被理解并引起一个句子其他词

语的生成展开,由句子前几个词构成的生成活动所引起的阅读期待

美 和语境,可以使词语意义在句子成分所具有的细微差别被直接意指,

阅 其歧义被排除,于是句子也就被理解。理解一个句子意味着那个句
读 子实现了它的意义意向。一旦我们进入对句子的思维过程,在完成

论 了对一个句子的思考之后,与它相联系的后读句子常被理解为前面
句子的延续,前一个句子存在着一种对新句子的期待。随着阅读的
( reverberation)① 的形式处于我们经验
进展,已读过的东西以“回响”
的边缘域。以前的意向意义影响人们以后的阅读,
“即将来临的句子
的意义,可以补充它,修饰它”②。一般说来,后面的句子对前面句子
的限定只有在出现一系列顺序连贯的句子时才会出现。
在恰当地完成的阅读中,作品内容半自动地组成一个意向连贯
的、更高级的意义整体。
然而,就在这一阅读水平上,英伽登区别了两类阅读行为:消极
阅读和积极阅读。
消极阅读就是读者在理解句子意义时,往往限于所读句子本身,
没有作出理智的努力,从所读的句子进入到它们相应的和由它们投
射的对象。也即未能通过所读句子使自己进入作品的对象世界,因
此“在消极阅读中没有发生同虚构对象的任何交流”③。相反,在积
极阅读中,他们以一种特殊的能动性来思考所读的句子,以一种共同
创造的态度投身于句子意义确定的领域。“人们不仅理解句子意义,
而且理解它们的对象,并同它们进行某种交流。”④ 按照胡塞尔的说
法:意义是人们为了达到意指对象所经过的通道。在积极阅读中,人
们与其说注意的是句子的意义,不如说是通过它或在它之中所确定
所思考的东西。

①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4 . 亦可译为“反射”。


②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4 .
③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8 .
④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p. 39 .
60
如果您想~~
看到更多的本社电子书,请点击这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子书专卖店

了解更多本社信息,请点击这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试读更多 2004 年新书,请点击这里>>>

更多新书试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