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国古代还有“病有十不治”的说法。

第一种是“纵欲淫不自珍重”。即人过分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不知道爱自己的身体,这种人不
能治。作为病人,首先要学习爱自己,如果不爱自己,就谈不上去爱别人,如果不珍惜现在的这条
生命,也不会去想未来的问题。
第二种是“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假如这个人整天郁闷难受,总是不开心,没有一点情趣爱
好,医生也没法给他看病。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已经灰心丧气。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培养点爱好,比如读书、刺绣等,老了以后,即使喜欢遛
鸟也可以,这也是人生的一点点寄托。
第三种是“怨天尤人,广生烦恼”。古人认为君子是“人不知而不愠”,而“小人多怨”。就是说
别人要是不了解他,他也不怨怒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君子;而反过来,如果他总是在那儿
抱怨,永远觉得天底下的人都对不起他,这种人会广生烦恼,而烦恼不去,病就不会好。所以人要
正确地看待人生。
第四种是“今日预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这就是典型的杞人忧天。有一些老人就是这样,
一天到晚瞎操心,明明知道儿女不会听自己的,还没完没了地管,儿女不听话他们就生气,就会得
病。如果不把这种瞎操心的毛病改掉,即使吃药恐怕也很难对身体有好处。
第五种是“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室人”就是屋里人,指妻子。这条是对女人的一个要
求。这个女人一天到晚在屋子里唠唠叨叨,丈夫回到家,也没个清静之所。其实,家是最自由的地
方,家是人们最随性的地方,在家里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最放松的状态。如果丈夫在外面辛辛苦苦
工作一天,回到家之后,妻子还没完没了地叨唠,即使丈夫自己想快点把病养好,也办不到。这条
对家庭主妇的要求就是女人要宽厚、要仁慈,这样家庭才能够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六种是“听信巫师祷赛,广行杀戮”。过去巫师作法的时候,经常要杀鸡,或者杀猴,取点
动物的血。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如果病人通过杀生的方法来延续自己的这
条命,那就离生命的本意更加远了。
第七种是“寝兴不适,饮食无度”。“寝兴不适”就是该睡觉的时候不睡,不该睡觉的时候总睡;
“饮食无度”就是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不该吃饭的吃饭总在吃。违反规律的事,自然对身体不好。
第八种是“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即讨厌别人说自己有病,或者是今天相信这个医生,
明天又相信另一个医生,这对治疗是很不利的。其实这种人是急功近利,他总是希望有个医生用一
两副药就能马上把他的症状消除。但是人得病不是一天两天得的,是“积劳成疾”,是有时间跨度的。
如果他看了一个医生,吃了一两副药,没解决,就马上换医生,这对治疗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因为
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个医生说是寒证,开了补药,那个医生又说是热证,开寒药,他胡乱地把
虚实寒热的药都给吃下去,麻烦会越来越多,不仅治不好病,身体还会越来越虚弱。
第九种是“多服汤药而涤荡肠胃,元气渐耗”。有些患者不明医理,喜欢用偏方。他今天听来
一个方子,就开始用这个方子,喝了几天药之后,又听来另一个方子,赶紧换着喝。他没考虑到这
些药是否真的对自己的身体有益。乱吃药只会造成元气渐耗。
第十种是“以死为苦,与六亲眷属常生难割舍之想”。这种人就叫不通透的人,所谓不通透的
人就是一天到晚想着自己如果死了怎么办,恨不得天天吃点长生不老药。天天要和家里人说“我舍
不得你们,我不能死……”反正就是害怕死。
扁鹊的“六不治”和中医的“十不治”,实际上都是想让大家在医患关系方面处理得更好一些,
患者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求医态度,或者可以去读书,认
认真真地学习,培养情趣,这样也会使我们的人生得到某种放松
六不治,出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司马迁著:
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阴阳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中医十不治,出于《友渔斋医话》:
纵欲贪淫,不自珍重;
窘苦拘囚,无潇洒之态;
怨天尤人,广生懊恼;
今朝预愁明日,一年营计百年;
室人聒噪,耳目尽成荆棘;
听信巫师赛祷,广行宰割;
寝同不适,饮食无度;
多服汤药,荡涤肠胃,元气渐耗。
讳疾忌医,使寒热虚实妄投;
以死为苦,与六亲眷属,常生难舍之想。
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记载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天下至道谈》中,提出透过两性性生活的须知及养生之法,主张去除和
防止七损,并以八益来达到养生保健之效。

七损八益出自《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此用,则早衰之节也。“

《天下至道谈》:“七损
: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所谓七损:一是精道闭塞,二是精气早泄,三是精气短竭,四是阳痿不举。五是心烦意乱,六是陷
入绝境,七是急速图快徒然耗费精力。

《天下至道谈》:“八益
: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积气,七曰待盈,八曰定倾。”所谓
“八益”是指八种有益于身心的男女和合之道,有益于保精、惜精、护精、固精这一养生观念的做法一曰
治气,是指交合之前,双方先操习房中气功导引术,使其周身气血流畅,达到精气充冲,故称之为“治
气”。二曰致沫,是指收缩肛门,吞咽津液,使其阴精之气通达下部,故称之为“致沫”。三曰知时,是指
男女“神和意感”之后,选准最佳的时机进行交合称之为“知(智)时。四曰畜气,是指交接对将背部放松,
作收缩肛门的动作,引导内气下行,从而蓄积阴精之气,称之为“畜气”。五曰和沫,是指交接时“勿亟勿
数,出入和治”,“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动作徐缓,吞引津液,故称之为“和沫”。六曰积气。是指
适度交合,勿太过或不及。以积蓄精气称之为“积气”。七曰待盈是指临结束前,静待不动,并配合吐纳
运气,使其精气持盈而不泄,安静的休息以待精力的恢复。故称之为“待盈”。八曰定倾。是指房事结束
时男女双方都要使精神与体力迅速恢复其常态,以防出现损阳或伤阴之象,故称之为“定倾”。

阴阳大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男子八岁肾气始盛,至四八而极,此为男子的四益;女子七岁肾气始
盛,至四七而极,此为女子四益——合为八益。男子肾气五八始衰,至八八而竭,此为男子的四损;女
子五七始衰,至七七而竭,这是女子的三损——合为七损。

针对房事交合中对人体有害的七种做法,古人又提出了房室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八种做法,即“八益”,
是指:“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
顷(倾)。”
这里逐一地介绍了治八益的具体做法。即:一、调治精气,二、致其津液,三、掌握适宜的交接时
机,四、蓄养精气,五、调和阴液,六、聚积精气,七、保持盈满,八、防止阳痿。

《黄帝内经》

七损八益:七损者阳消也,八益者阴长也,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用,其扶抑之术,则阳长
盛而阴不乘,二者可以调和。
七损
①行房时产生性器官疼痛,为闭。
②行房时大汗淋漓不止,为泄。
③恣情纵欲,行房无度,耗绝精气,为竭。
④欲行房时,因阳痿而不能进行,为怫(音弗)。
⑤行房时心慌意乱,呼吸喘促,为烦。
⑥女方没有性欲,男方强行,汗泄气少,心热目冥,如陷绝境,为绝。
⑦行房过于急速,既不愉悦情志,于身体又无补益,耗费精力,为费。

八益
①早晨起床,先盘膝而坐,同时挺胸直腰,放松臀部的肛门肌肉,连续做提肛运动。并用意念使内
气下行,为治气。
②吞咽口中津液,臀部下垂,挺直脊背,继续进行提肛运动,用意念引内气直达前阴,为致沫。
③行房前男女互相嬉戏,以激发性兴奋,等双方性欲亢奋时,开始性交,为知时。
④行房过程中,放松背部肌肉,提肛敛气,导气下行,为蓄气。
⑤行房过程中不要急躁,不要图快,不要频繁过快地抽动阴茎,阴茎抽送时要轻柔舒缓,以激发女
方的性兴奋,为和沫。
⑥行房过程中可在适当时候中断片刻,静卧或起床,平息一下精神,射精后阴茎没有完全萎软时就
抽出阴茎,停止性交,为积气。
⑦行房接近结束时,不要再抽动阴茎,放松脊背,深呼吸,吸入清气,用意念引内气下行,平静地
等待女方性高潮的到来,为持赢。
⑧性高潮出现时射出精液,在阴茎还没有完全萎软时就抽出阴茎离开女方,为定倾。
古人所谓的七损八益的房室养生法,首先强调事前嬉戏,使双方性兴奋都达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行房,
如有一方尚未激起性兴奋,则不可强行其事。其次强调房事生活要适度,不可恣情纵欲,滥施泄泻,过
度消耗精力。

善用
《天下至道谈》:“故善用八益,去七损,五病者不作。”何谓“五病”?“疾使内。不能道,产病出汗,
喘息,中烦气乱”为其一也,即指如果急速而不控制地进行房事活动,就无法使气机通达,因而使人生
病,症状为出虚汗,喘息和心烦意乱。“弗能治,产内热,饮药、灼灸以致其气,服饵以辅其外”为其二
也,系指其一症候未能及时治疗,则必产生内热,此时应内服中药与外用灸法相结合的治疗,借以疏通
气血,调和阴阳。另外,还应当辅助其饮食或食疗等方法治之。“强用之,不能导。生痤,肿囊”为其三
也,此段是指在体力不足的情况下。勉强进行房事,也无法使气机通达,因而会造成痤疮和睾丸肿大病
症出现。“气血充赢,九窍不导,上下不用。生痤、疽”为其四也,系指虽然身体健康。气血充实,但若
五官及前、后二阴有所阻滞,体表组织器官不畅通,而人体上部与下部功能减退时,则可使人发生痤疮
或疽病,总之“五病”系指上面所论及的出汗、喘息、中烦气乱、痤和肿橐、痤和疽五类疾病而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