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书法基本认识

中国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艺术之一、 不但可供日常应用,而且可供人欣赏,
其书写要求是实用和艺术的辩证结合。中国书法历史悠远。 它起源于象形文字、 与汉
字的历史曾是密切地交织在一起。 但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有它自己的发生与发
展过程。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深化和变革, 汇成我国书法艺术的丰富宝藏和优异的传统、
以独具的艺术魅力给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增添了特色。中国书法随着汉子产生和发展,
仅其大类有篆,隶,草,楷,行等书体。所以我们无论学习,欣赏哪一类书体的书法作
品,对此都应该有所了解。

(一)古茂浑朴的篆书
篆书又称篆文、 包括大篆和小篆。
一、 大篆
大篆是相对于小篆而言、 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前者专指籀文; 后者指小篆
以前所有的书体、 包括甲骨文、 金文和籀文。 这里所述的是广义的大篆
二、 小篆
小篆由籀文演变而来。 早在秦始皇削平群雄前的 120 余年就已产生。 秦孝公
十八年( 公元前 344 年) 时的《 商鞅方升》 铭文( 44 字) 已是很规范的
小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实行“书同文” 政策、 命李斯等人“ 罢其不与
秦文合者” 进行整理改革、 颁行全国定为标准文字。 所以、 小篆也称为
“秦篆” 。 “秦篆” 的资料、 李斯等作的字书在汉以后已经失传。 而秦
始皇巡视各地时所立的刻石、 如《峄山》 、 《泰山》 、 《琅琊》 等等,
也惜多无存。 现能看到的是秦二世元年补刻的《 泰山》、 《琅琊》 残石上
的几个字。

(二)化圆为方的隶书
隶书是由小篆简化演变而成的
一,古隶
古隶即汉以前的隶书、 有人称之为“ 秦隶” 、 也有人称之为“草隶”,
如“睡虎地秦简” 、 “ 青川木牍上似篆非篆的书体, 即秦人写的古隶。
二,今隶
今隶即汉以后的隶书、 亦称之为“汉隶” 。 指汉代刻在碑碣上或书写在
帛与简牍上的书体。 如《张迁碑》 、 《武威汉医简》 等。 汉代人把古
隶和今隶统称为“ 佐(也可作左)书” 或叫作“史书” 。 古籍中、 也
有把汉隶称为“八分书” 或“八分”。

(三)变化无穷的草书
草书的起源甚早、 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已经萌芽。 《说文解字》 说:
“汉兴有草书。” 草书是快写的汉字书体。 梁武帝在《草书状》 中曾曰: “ 以篆
隶之难不能求速、 遂作赴急之书、 盖今草书是也。 ” 可见草书的出现和应用、 是
人们为了省事省时间、 将笔画能简的就简, 能连的就连。但“草书” 的“ 草” ,
并非“潦草” 或“草率” 之意、 而是“ 简略” 的意思、 正如东汉辞賦家赵壹所指
出的、 草书是“示简易之指” ,“ 删难省烦、 损复为草" 。草书在不断丰富、 发
展和变化过程中、 因派生的母体不同、 形成了章草和今草。
(四)端严方正的楷书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 人们用它取代隶书而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 就是“字
体端正”, 用笔合法之谓也”(青周星莲《 临池》)。 “楷书” 之名似手由此而得。
楷书始于汉末、 真正的发展和高峰时期是六朝和唐代。所以,楷书主要包括六朝和唐
代碑刻两大体系。其共同特征是:完全笔画化,彻底完成了汉字由象形向表意的过渡;
完全方块化,世称汉字为“方块字” 由此而来。
六朝碑刻体系是楷书的发展时期,代表作有《云峰山诸刻石》 、 《龙门二十
品》 、 《张猛龙碑》 、 《爨宝子碑》 、 《爨龙颜碑》 、 《始兴忠武王碑》 以
及《龙藏寺碑》 等等。 各抒天真。而隋一代的楷法,不仅“荟萃六朝之美”。 且
“风神疏朗, 体格峻整、 大开唐风”。

(五)非真非草的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 吸取、 融汇今草结体和书写方法而派生出来的、 是介
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书体。 按照唐代张怀瓘所说: “不真不草、 是曰行书。”
清宋曹解释得更明白: “所谓行书、 即真书之少纵略、 后简易相间而行、 如云行水
流、 稼纤间出、 非真非草、 离方循圆、 乃楷隶之捷也。” 道出了行书的性质、 笔
法、 意态和风姿。
行书的起源、 古人认为是由东汉的刘德升所创。 张怀瓘就这样说:“案行书者,
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 并称赞他“虽以草创, 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惜其书迹后世失传。 从现有资料看,于刘德升前,崔瑗等人已有成熟的行书问世。

文房四宝的介绍

(一)砚
砚堂: 又称墨堂、 墨道、
砚是适应研磨颜料或墨的需要而产生的。 新石器时代、 古人要在陶器上描绘色
彩与图案、 为了研磨和调色,就制作了盛用颜料的器物。 这些器物中、 有的就像今
天我们所用的研钵、 调色碟, 非常简单: 外围隆起、 中间低凹、 犹如反转过来的
瓦片。 先秦时期、 人们以瓦来命名这种外围隆起、 中间低凹的研磨器、 称为瓦砚、
其实并非真的用瓦来制砚; 真用瓦来制砚、 是隋唐以后的事,汉未央宫瓦砚、 铜雀瓦
砚即是。
作为研磨用品、 砚台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图片

砚心。 指砚的中心研墨处、 它砚的核心部位、 石质好坏使用价值高低都由它决定。


以往中小学生习字用的长方形砚台、 砚堂在它的下方、 占五分之四的位置。 如果是
一方名贵的砚台、 砚堂的部位和大小就因材真而异、 不拘一格了。 有些名贵石品、
如端砚独有的鱼脑冻、 蕉叶白、歙砚的刷丝纹、 眉子等, 在制硯工人的精心设计下 、
往往都保留在砚堂这一部位。

砚池: 它的别称很多、 有称砚海、 砚泓、 砚湖、 砚沼的、 也有从墨的角度称其为


墨池、 墨海的。 它指砚的低洼处、 用来存积清水或墨汁、 它可大可小、 一般因材
而异; 有些圆形砚台的砚池设计在砚的边缘、 也有干脆不设置砚池的。 不过、 用名
贵石料制作的上品石砚、 除砚堂外、 一般都会开挖出很小的一处作为砚池; 砚池毕竟
是砚的重要特征。

砚额: 也叫砚头、 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的部位。 砚的主要工艺雕刻、 纹


饰一般都安排在这一部位、 以提高砚的观赏价值。
砚岗: 指砚堂中间稍高的部分、 再向四周渐渐低下去、 使研墨时所得墨汁随时可向
四周低洼处流下而贮存起来。

砚边: 或叫砚缘、 砚唇、 指砚堂周围略高的边缘带、 形成砚的轮廓、 好像砚的堤


坝、 它能起到蓄水和蓄贮墨汁的作用。 也有的不设置砚边不设置砚边的往往是一些名
品、 这些名品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胜于实用价值。

除此之外、 砚的表面部分称“砚面”、 砚的背面部分称“砚背” ; 砚的两侧称“砚


侧”。有的砚台还加了盖。 在砚背和砚侧上通常加刻有款识、 或砚名、 或诗词、 或
题跋、 或绘画、 或印鉴等。 当然,加刻这些边款、 铭文的、 大多数是古砚和名砚 。

(二)墨

墨源于黑。 中国古代人的书画作品,几乎都是黑色的几乎都是黑色的、 它与西


方书写绘画用蓝、 赭绿色的习惯不同。 这种情况与我们华夏民族的尚黑意识有关、
这种意识可以一直追溯到遥远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
用黑色来装饰器物。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彩陶盆上、 画着三条鱼,
都是黑色的;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盆上的纹饰、 也用黑色颜料绘就。 显然、 尚
黑是华夏民族先祖们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内容。

这种尚黑意识不仅在器物上反映出来、 同时也体现在当时体现在当时一些重大
的社会活动和宗教仪式上。据《韩非子》 记载: “髒天下、 虞舜受之、 作为食器…
…流漆墨其上。 ”“ 舜禅天下而传之禹,禹作祭器, 墨染其外、,朱画其内。”
《礼记》 中也说:“ 夏后氏尚黑。”上古时期、 古人出行、狩猎、 祭祀或发动战事,
他们都“先以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乃吉。”( 《 文房四谱、 墨谱》)安阳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有用墨线勾画的痕迹、 就是一个实证例子。 “食墨乃吉” 并不
是说祭祀、占卜时、由于墨的消失(食)表示出一种吉兆、而是指用墨表示的文字内容
即占卜、祭天的意愿,被神灵采纳了。 这种场合为什么不用朱色而一定采纳黑色、 原
因何在? 除了黑色更能使文字、 图案清晰地表现出来, 是否还有更深层次除的缘由
呢? 据考“ 黑” 的上半部意为缺角的兽形、 “鬼” 字头即由此转化而来;“ 黑”
的下半部分是一种装饰、 这个字反映远古先民的一种歌舞活动、 或是图腾崇拜、或是
宗教仪式。 那么,“ 黑” 的最原始的本义、 究竟是指远古时期先民们的一种仪式,
而黑色仅仅是从该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色彩意义呢,还是先有黑彩的意识,进而环绕
这种意识、 展开了那种歌舞仪式? 由于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佐证、 这里就不妄加揣
测了。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运用黑色颜料这是不争的事实。

(三)毛笔
砚和笔,墨的诞生,好比是孪生兄弟,它们几乎同时出生,并且互相联系, 相
互影响, 相互促进。 它们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形于商周,成长发展于秦汉,兴
盛于唐宋,明清为其鼎盛时期,并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正渐渐地成
为实用而精美的艺术品,在各个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特色,并产生了些光耀古今的代表
人物及艺术作品。

我国古代的笔就是毛笔、 它究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什么时候、 目前还没


有比较确切的定论。然而、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许多彩绘陶器、 上面所绘图案清
晰流畅、 粗细得宜、 色彩和水份饱和、 这就不是一般竹木削成的笔所能表现出来的 、
而必须用蓄水多、 柔软而有弹性的裹束起来的毛才能做到。 毛笔的雏形可能就在这
个时候出现了。

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商时期陶器上就有用笔书写的痕。1932 年发掘出一片写有
“祀” 字的陶片,笔锋清晰。 1936 年又出土了一件用朱笔书写的陶器和一些先写(亦
用朱笔) 后刻的卜辞甲骨片。这说明、 我国的毛笔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代已
开始运用于绘画和书写了。
古代制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 最初人们曾经利用过各种禽兽、 牲畜的毛来制笔,
如鸡毛、 鹅毛、 雉毛、 羊毛、 鹿毛、 猪毛、 豹毛、 虎毛、 甚至还有用人的须和
胎发的。 但长期的实践告诉人们,兔毛才是制笔的最好原料,尤以秋冬的山兔毛为佳 、
因其质坚和健。 春夏的兔毛则不堪用。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毛笔,当是湖南,河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毛笔。笔管
竹制、,髹以漆汁、,用麻丝把兔箭毛包裹在竹杆的外周,形成笔头,笔锋坚而挺。
1954 年、 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笔身套在一支小竹管, 笔杆竹
制,长 18.5 厘米,径 0.4 厘米,笔毛长 2.5 厘米, 那是极佳的野兔箭毛所制,极
宜书写简牍。 1975 年、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也掘出一支毛笔,其形制和战国笔大致相
同并有所改良。 该笔竹管的端部凿成腔,以藏纳笔头。 整枝毛笔纳入一个和毛笔等长
的细竹筒 8.5 厘米的竹筒中呈长方形空糟,竹筒的外表髹以黑漆,并绘有朱色线条。

(四)纸
纸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一起,
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
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 开始用甲骨
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
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于是才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 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 1957 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东郊灞桥附
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掘出一批称之为“灞桥纸” 的实物,其制作年代当不晚于西汉
武帝时代。之后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和甘肃的居延等地,也曾发掘出汉代的纸的残片。这
些都是中国人民用麻头、破布等植物原料,创制的最初的麻纸。到东汉时,宦官蔡伦改
进造纸方法所制的麻纸,被称为“蔡侯纸”

中国古代,纸的发明虽然很早,但是,它没有及时得到广泛的应用,政府文书仍
用简牍,缣帛书写。 到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进一步提
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洁白、 细腻、 柔软、 匀密、 色泽光亮、 纸质上佳、 世称
“左伯纸” ,其中尤以五色花笺纸、高级书信纸为上。

魏晋时期,造纸原料逐渐增多,纸才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 这时,造
纸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
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纸的名目亦繁多、如:竹帘纸、纸面有明
显的纹路、纸质紧薄而匀细;剡溪所产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
不留墨; 东阳有鱼卵纸、又称“鱼笺” ,柔软,光滑。当时,江南以稻草、麦秆纤维
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北方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
轻薄软绵、拉力强 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称棉纸。

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还发明染纸新技术,即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
有的先写后染,有的先染后写。浸染的纸叫染黄纸、呈天然黄色、所以又叫黄麻纸。
黄麻纸有灭虫防蛀的功能。

写字姿势

写字必须注意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仅能为写字做好准备,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在书法中,专门研究姿势的这部分称为“身法”,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正确的书写姿势能使身体各关节相互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写起来挥洒自如、
走笔不浮。 可以说姿势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写字的效果。 如果姿势不正确、 像
趴在桌前、 侧着身子、 歪头弯背等坏习惯,不仅会影响书写的速度和效果,还给身体
发育带来不良后果。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考虑,长此下去也是不恰当的。
错误的姿势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过来。 许多学生从小不注意学习姿势、 造成眼睛
近视、 这与平时趴着写字、 躺着看书不能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 写字姿势必须
正确、只有姿势正确、才能做到“下笔有神”、精神贯注、力达笔端。
写字姿势一般分为" 坐势” 和“ 立势” 两种。

(一)坐势
正确的坐姿可用四条、 八个字来概括、 即“头正、 身直、 臂开足安” 。
1、 头正
头正、 写字时头部要端正、 不可歪斜或探得过低。 眼睛与书写的纸面保持
约 30 厘米的距离。 头略前倾、 两眼直视笔尖、 目光集中。 下笔时要心平
气和、 全神贯注、 一丝不苟、 准确无误。 千万防止双眼离纸太近、 偏头、
佝腰等毛病、 否则将会导致视力下降或斜视。
2· 身直
身直、 就是整个身体坐得要端正、 腰部挺起、 两肩齐平、 形成居高临下
之势。 这样提起身子就不致于压住手臂。 全身力量即可通过手臂、 腕、
指贯注于笔端、 腕、 肘能灵活运用、 有利于用笔过程中的提按、 而且呼
吸通畅、 不易疲劳。 胸部离桌沿要有 6 厘米的距离、 这样有利于肺部的呼
吸,写起字来才不会感到气闷。 否则、 身体紧靠桌子斜趴在桌上,运笔不
便,直接影响书写效果。
3. 臂开
臂开、 就是左右两手臂自然张开、 成两侧均衡之势。左手按纸、 起支撑作
用,既可保持平衡、 又可随时调整纸张的位置;右手执行笔、 和左手形成
对称的状态。 两臂要撑开一些、 不要挟拢、 这样写字才会感到轻松,不吃
力、 活动范围大、 伸缩自由、 放得开、 收得住、 笔画易写得舒展开拓。
4、 足安
足安、 即两脚向前伸展、 自然放在地面上、 两脚外侧大约与肩部齐宽、
不要随意乱放、 或靠得很紧、 或过于分开。 臀部坐满椅子。 与双脚形成
三角支架、 稳稳地支住上身、 使身体重心平稳。 这样有利于身体上肢部位
的活动、 便于书写。如若两脚放不稳、 脚尖着地、 左右乱伸、 或跷起二
郎腿相互交叉、 就会造成写字时身体不平衡不能力达笔端。

(二)立势
立势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把纸铺在桌上、 悬肘站着写; 二是将纸挂在墙上
或在板壁上书写。 前者为“ 立势俯写" , 后者为“ 立势书壁” 。
1、 立势俯写
立势俯写的姿势可概括为“ 头俯、 身躬、 臂悬、 足开” 。
( 1) 头俯、 头向前倾、 但不要前倾角度太大。居高临下、 俯向桌
面、 有利于笔力的发挥及气势的贯通。
( 2) 身躬、 上身略向前躬、 腰部微微弯曲、 不可过直、 使腿、
腰肩、 臂活动能灵活自如。
( 3) 臂、 左手按纸、 右手悬空、 腕、 肘都不要靠在桌面上。 (
4) 足开、 两脚自然分开、 左脚稍前、 右脚稍后、 距离同肩宽大致
相当以便书写时站得稳健、 右手运动灵活自由、 挥洒自如。
2、 立势书壁
立势书壁的姿势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即“ 头平、 身正、 臂曲、
足稳” 。
( 1) 头平、 为了视觉准确无误、 头要与所写的地方基本保持平行 、
仰面、 低头都不利于书写。
( 2) 身正、 上身要尽力保持直正、 书写的高低变化可用两腿屈直
加以调节。
( 3) 臂曲、 执笔的右手臂适当弯曲、 以舒适、 自然为好。
( 4) 足稳、 两脚要站得平稳、 无论腿部怎样曲直、 都要顶得住支
得牢。
立势书壁有一定难度、 故米芾主张:“人学之法、 在先写壁,作字必悬手”。
立势书壁更能训练运腕、 用墨技巧、 墨多会流下来、 墨少不能使字圆润丰满,这就
要求准确控制濡墨量。
执笔基本要领

执笔对书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执笔的基本要领前人已有很多论述。 如晋代卫


夫人、 颜真卿等书法家都是很讲究执笔的。 虽然说法不一致、 但人们比较公认的是
要注意以下五项、 即“ 指实、 掌虚、 掌竖、 腕平、 肘起" 。
1、 指实
指实、 要求手指有机配合、 力聚管心、 坚实地把笔控制住。 除大姆指外、 其
余四指要紧贴在一起、 实不透风。古人认为“ 骨生于指、 指能实、 则骨体坚
定而不弱" 。 执笔坚实、 用笔才会稳健有力, 否则、 将会出现软弱飘浮的笔
画。 执笔松紧要适度、 太紧、 手会抖动、 笔画不易拉直、 用笔不活、 写字
费力、 也容易感到疲劳; 太鬆、 笔难以被控制、 笔画乱转、 结字无力。
2、 掌虚
掌虚、 指用笔时掌心空虚、 里面大约能容得下一个鸡蛋、 大姆指和食指间形成
一个椭圆形、 切不可合在一起。 写字时无论如何运动、 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能碰
到掌心。 掌虚用笔才能灵活、 掌实手指将活动不便。
3、 掌竖
掌竖、 即执笔时、 手掌是竖的。 这样有利于中锋行笔、 掌竖则锋正、 令笔心
常在点画中行。 笔画圆润丰满、 四面势全。
4、 腕平
腕平、 要求手腕尽量与桌面平行。 康有为说: " 欲一身之力、 必平其腕、 竖
其锋” 。
5、 肘起
肘起、 书写较大的字时、 光靠指、 腕的活动已不能满足需要、 还要借助于手
臂的运动。 这就要求肘部不要放在桌面上、 而是悬在空中。 这样活动范围就会
增大、 便于运笔时做各种大幅度的运行悬肘书写有一定难度、 初写时手会拿不
稳笔、 易于出现手臂酸痛等现象。只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练习、 就会逐步掌
握这种基本功、 不断提高运笔的技能、 技巧。

执笔的高低虽没有严格的规定、 但也需要注意、 执笔太高、 用笔易出现浮滑不


稳; 执笔太低、 运笔不活。 通常不超过 4 厘米× 4 厘米大小的字、 执笔可低些、 无
名指以下有 3 厘米就行了; 写 4 厘米× 4 厘米以上的中字、 执笔高一些; 写 8 厘米×
8 厘米以上的大字和写行书时执笔适当再高些; 写草书时更高一些、 但以不超过 10 厘
米高为标准。 当然写特大的字、 执笔高度要根据需要而定。 高则灵活、 笔画流畅 ;
低则沉滞、 下笔不浮。 但太高影响力度、 太低显得笨拙。
执笔形态如图 2-1 所示。
书法常见格式

书法的格式应根据不同内容、 不同用途、 不同的场合等因决定。 传统的格式


主要有直幅、 对联、 橫披、 扇面、 册页等格式。
1、 直幅般可分为条幅和条屏等。
条幅的形状为长方形的独幅作品、 常常使用整张宣纸书写、 可不按纸的
比例组成、 长短根据需要来自行设计。 书写时按自上而下、 自右而左的顺序
来写、 将一幅作品安排在一长方形的框内、 形一个整体。 一般条幅尺寸较大 、
适宜挂在厅堂当中、 因此又称中堂、 两边也可配上楹联。
条屏由成组的偶数条幅组成、 大小一致、 一般分为四条屏、 六屏和八
条屏。 书写时一般用同一种字体来写、 有时也可以字体条不一致、 但写出来
要能使整个条屏融为一体、 不可看上去有强行拼凑的感觉。 内容上可只写一
篇诗文、 如同条幅那样、 只是分开写不在一个条幅上、 也可各自独立、 分
写不同内容的作品。 但要异中有同、 协调一致、 一脉相承、 天然成趣。
2、 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 、“楹帖” 或“对子” 等、 左右对称。 对联要竖
着书写、 文字内容对仗工整。 按照传统习惯、 右边为上联、 左边为下联、
先右后左。 写时上下一定要对齐、 中间可字字对正、 也可错落有致、 但不
能一幅长一幅短、 上下两联不相配。 如果写长联、 一行写不下时、 上联要
自右向左排列、 下联要自左向右排列、 相互对称、 对联往往配有横披。
3、 横幅
横向长、 竖向短的作品为横幅作品。 书写的字数可多可少、 传统书写
为自右到左排列。 字数较多、 长度较长的作品也称长卷或手卷、 现在街面上
挂的招牌、 广告、 匾额等字形较大、 往往只写行。 也有打破传统的书写习
惯、 采用自左向右的书写顺序进行创作的。
4、 扇面
扇面通常有两种式样、 一种为团扇式、一种为折扇式。 团扇大多为椭圆
形、 当然还有圆形、 六角形等多种形状、 扇面一般书写成椭圆形、 圆形、
方形三种形式。椭圆形写时只要外部轮廓基本和扇面相仿、 留出一定的边缘空
间即可; 圆形要注意伸缩弯曲笔画、 使幅作品团抱相聚成圆; 方形按照前面讲
的成形为方就可以了。 写扇面要注意对称均衡、 协调统。
折扇一般按辐射式折痕形成的格子、 写成辐射状的行气线。 字体从外到
内逐渐变小、 也可行与行的字数不同、 要注意比例的均衡。 折扇也可以写出
一行弧形的书法作品
5、 册页
册页指的是尺寸较小、 形状长方、 有许多页折叠在一起的作品。 它可
像长卷一样整幅只写一篇、 也可每页相对独立、 写不同的内容。这种作品便
于携带和翻阅,可随时欣赏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