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22 卷 第 1 期 辽宁 省交通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 22 No.

1
2020 年 2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Feb. 2020

文章编号 : 1008-3812(2020)01-015-03

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测量方法研究

葛鹏
(中铁 十八局集团第 一工程有限 公 司, 河北 涿州 072750)

摘 要 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测量 方法,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 以沉降变形传感技 术 为


基础, 介绍了一种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 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自动测量传感技术。 重点研 究了 高速
公路路基表面沉降自动测量系统, 提出了以自动测量系统为主, 人工测量为辅的沉降测 量 方案 , 并
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研究表明 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沉降自动测量传感技术在高速铁 路路 基表
面沉降测量中具有很大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表面沉降测量方法; 沉降变形传感技术 ; 液力测量
中图分类号: U216.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降变形传感技术为基础 , 介绍了一种基于液力测
近 年来, 我国 高速铁 路 建 设规 模 不断 扩大 , 量原理的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自动测量传感技
高铁建设发展迅速。 高速铁路是国家交通技术创 术, 重点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基表面沉降自动测量
新和发 展的 重要 标 志, 所涉 及 到的 技 术 领 域 很 系统 , 提出了以自动测量系统为主 , 人工测量为
多, 系统联动和专业协同特征明显, 新时期下我 辅的沉降测量方案, 并在实际工程中进 行了应
国高 速铁路事业 朝着更 安全 、 更智能 、 更 绿 色 、 用。
更先进的方向不断前进。 对于高速铁路的使用寿 2 基于液力测量原理路基表面沉降测量技术工艺
命和耐久性,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路基沉降变形 2.1 沉降变形监测装置
稳定性, 路基表面沉降测量数据能反应路基的稳 液体压差测量沉降变形的原理为在路基选
定性及工程后期发展趋势 , 所以对路基表面监测 取 一 固 定基 准 点 , 设置 基 准 传感器 、 储 液 罐 、
的标准与要求需大大提高 , 以达到路基变形控制 储液箱和基准微压传感器 , 每相 应测点处的基
标准。 准 微压 传 感 器 采用 柔 性 连 通 管 连 接 [2]。 当 路 基
目前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测量方法主要有 发生沉降变 形时 , 相 应测点 处 的 柔性 连 通 管和
布设沉降板、 观测桩和常规的自动化路基面沉降 基 准微 压传 感 器会 产生 变 形, 微 压传 感 器 可测
监测系统 [1], 布设沉降板和观测桩容易遭到外界
量出各监测点处的压力Po, P , P …,Pi,…, i 3
破坏, 且会干扰施工, 无法很好的完成铁路铺轨 Pn, 将各压力换算成各监测点距离液面的高度
完成前后的连续监测; 常规的自动化路基面沉降 H , 再算出各沉降监测点相对基准点的高程差
i

监测系统可以完成施工连续监测 , 能准确 、 直接 hi, 进行监测点高程差时间相关分析得到各监测


的测量沉降 , 且具有密测次 、 多测点的特点 , 但 点的高程信息, 最后根据测得的相对沉降量和
该系统容易受到光照、 大气及湍流等的影响。 在 监测基准点的沉降量得到所有监测点的绝对沉
常规的自动化路基面沉降监测系统的基础上, 基 降量。 基于液体压差测量的沉降测量技术的基
于液力压差测量变形原理 , 构建一套新的路基面 本设计 原理 如图 1 所示 。
沉降变形自动监测系统, 可以全面 、 有效的对高
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进行连续远程测量 , 且抗干
扰能力强 , 耐久性好。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 , 以沉

收稿日期 : 2019-09-21
作者简介 : 葛鹏 (1985— ), 男, 河北涿州人 , 工程师。 研究方向 : 测绘工程

• 15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年

3 工程实践
3.1 工程实例
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已于 3 个月前铺 设完
成, 该高速铁路预留框架桥采用顶进法施工, 铁
路南部设有工作坑 , 框架桥已大致建成, 且框架
桥处于填埋阶段。 框架桥顶进工作完成后, 即在
图1 液体压差测量原理图
传感器装置抗干扰能力强, 稳定性好, 体积 高速铁路南部开始 U 型槽施工工作。 经现场调查
较小, 现场安装方便, 能适用于多点测量及观测 和数据分析, 该高速铁路左右线测点布设的位置
频率较高的路基。 微压传 感器采用压 力量程 相同, 每条测线从框架桥中心线起向东部方向共
10kPa 以下的压力传感器, 通 常选 用 Motorola 公 设有 12 个监 测点, 往北部 方 向 共设 有 9 个监 测
司生产的 MPX2010 型硅压阻传感 器 , 该 传 感 器 点, 框架桥中心 设有 1 个 监测 点 , 共计 22 个监
作为沉降监测系统的敏感元件 , 能提供高功率及 测点。 经决定采用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路基表面
高精度的电压输 出。 单片式硅膜片通 过 激光 修 沉降自动测量技术对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进
复, 迅速集成薄膜电阻网络 , 完成温度补偿、 量 行自动监测, 监测过程中应保持准确性, 不仅能
程和偏移量校准。 为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 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性 , 而且能根据相应情况调
监测相关要求, 应选用低热胀冷缩系数和低挥发 整高速铁路施工参数 。
的 液 体 , 使 得 MPX2010 型 硅 压 阻 传 感 器 在 3.2 监测方案
根据高速铁路的施工和设计技术要求, 确定
200mm量程内的精确度能达到±0.2mm。传感器
装置实物如图 2 所示。 该高速铁路的竖向最大变形量为 5mm, 最大变形
值为 1mm, 该工程选择采用自动监测为主, 人工
监测为辅的测量方法, 这样有利于及时控制工程
施工质量及高速铁路影响程度, 且控制质量较
高, 可应对该高速铁路路基面沉降量较小的情
况。 自动监测采用液力测量原理的高速铁路路基
表面沉降自动测量技术 , 对各监测点进行自动测
量。 人工监测主要由重点校验及全面监测两部分
(a) 储液 罐与连 通管 (b) 封装后的传感器
图2 液体压差测量传感装置 构成,采用数学水准仪,最大误差为±0.3mm,
直接反应需监测范围内整个高速铁路的沉降变形
情况, 并对之前的自动监测过程进行检测 、 校
2.2 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体系
在常规沉降变形传感器基础上, 基于液力压 正。 自动监测与人工检测两者所得数据经对比分
差测量变形原理, 构建自动监测系统, 由数据采 析后均录入测量数据库中。 自动监测与人工检测
集、 数据传送、 数据管理及传感器等元件构成, 如图 4 所示
系统组成如图 3 所示。 传感器上设有数据采集接
口, 用于采用监测数据 , 并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传
送到信息管理分析系统, 完成信息数据的分析、
汇总和储存 [3]。

图3 自动监测系统

图4 现 场 监测

-16 •
第1期 葛鹏: 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测量方法研究

3.3 实施过程 两者同步开始测量 [4]。 自动监测每两天收集一次


自动监测设备箱和基准点应布设在高速铁路 测量数据, 并每日制定一份测量数据表, 直到测
非影响处, 监测范围通常在 15m 外, 且需要在高 点测量结果稳定收敛为止。 人工检测每天测量一
速铁路两侧路肩上布设基准点 , 避免破坏高速铁 次, 直到监测线路不再具备测量条件为止。 取每
个相同测点的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的累积沉降差做
路既有设施。在需测量点处开挖20cmxlOcmx
20cm 的沥青混凝土沟槽, 将仪器箱布设在沥青 平均值作为自动监测的一个测量周期的最终沉降
混凝土沟槽处, 监测管线经处理后全部埋入沥青
量。
混凝土中, 传感器安装在高速铁路基床的级配碎 3.4 测 量 点沉 降 变 形分 析
石处。 自动监测系统配置有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 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和人工检测方式同步测量
采集仪器, 分为两套子监测系统, 共含有4个基 沉降变形, 监测过程中, 检测系统运行稳定, 取
准点跟 44个测量点。 人工监测布设情况与自动 测量点 20L 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 比较自动
监测相同, 布置在高速铁路两侧路肩上。 监测和人工检测所得到的一个观测周期的累计沉
自动监测系统跟人工监测测点布设完毕后, 降量和沉降速率, 具体数据如表1、 表2所示。

表1 累计沉降量对比

观测周期 (d)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自动监测沉降量
0 -0.55 -1.12 -1.48 -1.78 -2.04 -2.09 -2.13 -2.15 -2.51
(mm)
人工检测沉降量
0 -0.75 -1.29 -1.53 -1.73 -2.13 -2.32 -2.24 -2.46 -2.71
(mm)

表2 沉降速率对比

观测周期 (d)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自动监测沉降量
0 -0.68 0.12 -0.59 -0.23 -0.21 -0.12 -0.18 -0.06 0.01
(mm)
人工检测沉降量
0 -0.72 -0.09 -0.41 -0.24 -0.06 -0.29 -0.31 0.01 -0.21
(mm)

根据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路基变形测量值可 降自动测量系统, 提出了以自动测量系统为主,


知, 两种方式沉降变形基本一致, 每个测点的累 人工测量为辅的沉降测量方案, 并在实际工程中
进行了应用, 研究表明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沉降
计沉降量差均在0.5mm之内,可以得到两者反
应的沉降变形情况及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沉降速 自动测量传感技术在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测量
中具有很大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率差均在0.2mm之内。两者监测方式综合使用
能有效满足高速铁路路基面沉降测量的精度要
求, 证明了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沉降自动测量传 参考文献
感技术在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测量中具有很大 [1] 邢玉科. 高速铁路沉降与变形分析及对策 [J] . 智能城市 ,

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019, 5 (04): 108-109.


[2] 李传宝. 桩 板 结 构处 理 高铁 采 空区 路基 变 形监 测 研究 [J] .
4 结语
铁 道工程学报 , 2019, 36 (02): 33-37+87.
为了有效的测量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 , 本
[3] 秦红丽. 高铁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的研究 [D] . 石 家庄 : 石 家
文基于液力测量原理, 提出了一种沉降自动测量 庄 铁道大学 , 2018.
传感技术, 相比于其它沉降测量技术 , 该技术可 [4] 张玉芝, 杜彦良, 孙宝臣 , 等. 基于液力测量的高速铁路无

以全面、 有效的对高速铁路路基表面沉降进行连 砟 轨道路基 沉 降 变形监 测方法 [J] . 北 京 交 通大学学 报 ,

续远程测量, 且抗干扰能力强, 耐久性好。 本文 2013, 37 (01): 80-84+89.

依托实际工程, 重点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基表面沉

・17・
第22卷第1期 辽宁 省交通 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 Vol. 22 No. 1
2020 年 2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Feb. 2020

文章编号 : 1008-3812(2020)01-018-04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整治技术研究
范会新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 要 本文以建立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脱空病害进行分析, 主要研
究了支撑层中间部位脱空对各层结构的静力影响以及支撑层伸缩缝位置脱空对各层结构的静力影
响。
关 键词 高速铁 路路 基 ; 脱空病 害; 静力 影 响分 析

中图分类号: U216.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是本文重点研究的病害内容 。 本文通过有限元软
为满足高速铁路安全舒适的基本要求, 必须 件进行了建模处理 , 建 立的结构模型 包 括四层 ,
保证高速铁路路基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 但由于长 既无砟轨道板, 砂浆, 支撑以及基床表层, 以分
期遭受高速荷载以及环境作用 , 难以避免路基产 析在静力荷载的作用下, 模型的内力还有位移的
生沉降变形 , 对于高速列车的安全性而言是较大 变化。
的威胁。 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 , 研究高速 对于无砟轨道板而言, 鉴于其特殊的柔性基
铁路路基沉降的整治方法。 层表面以及刚性支撑层结构 , 若有不均匀沉降发
2 有限元模型 生 在路基, 将会导 致基 层 表面 和支撑 层 发生脱
轨道板基床表层和支撑层相互接触面的脱空 空, 致使支撑作用散失 , 而因为无砟轨道板和支

收稿日期 : 2019-09-21
作者简介 : 范会新 (1987— ), 男 , 辽宁省大石桥人 , 工程师 研究方向 : 高铁桥梁、 路基 、 无咋轨道施工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Subgrade Surface Settl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Ge Peng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subgrade surface settlement of high-speed rail­
wa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utomatic measurement and sensing technology of subgrade surface settl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ydraulic measurement via the actual project and the settle­
ment and deform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It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 system
of subgrade surface settl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and puts forward a settlement measurement scheme
with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 system as the main part and the manual measurement as the auxiliary part,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actual projec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ettlement automatic measurement and
sen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ydraulic measurement has great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in the settlement measur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surface.
〔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surface settl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settlement deform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hydraulic measurement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