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0

SERCB Win

建築結構側推分析成果之合理性探討
Discussions on Pushover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宋裕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教授

報告內容大綱
一、前言
二、耐震設計規範中各種地震力之定義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六、側推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七、結論

2
SERCB Win

一、前言
一、前言

靜態側推分析
(Pushover Analysis)
X藉由施加側向力於結構物上,隨著力量緩慢增加,記錄
構材開裂、降伏、塑性變形和結構失敗等發展行為,並在
一連串的迭代過程中,依各不同受力階段之結構行為,修
正構材有效勁度與不平衡力,採用階段線性分析的方式,
直到塑性鉸發展至崩塌機制或到達極限塑性變形為止。

Y能清楚地提供結構物在各性能階段的受力與變形行為。

彈性系統與非彈性系統
δU
V R* =
δY '
Ve = ISaDW δ U R*
R= =
δY 1.2
δa R −1
Ra = = 1+
δY 1.5
V U = I S a D W / FU

VY = IS aDW / (1.4 FU )
Vd = IS aDW / (1.4αY FU )

δ d δY ' δY δe δa δU
δ
SERCB Win

二、耐震設計規範中各種地震力之定義
二、耐震設計規範中各種地震力之定義
(475年回歸期地震)
S a = PGA × C = S DS Sai = PGA × C / FU = S DS / FU
3
2.5
2
1.5
C 1

PGA 0.5
0
PGA
0 1 2 3 4 5
PERIOD ( sec. )

彈性 非彈性
C
短週期彈性結構 短週期非彈性結構

S a = S DS = PGA × 2.5 S ai = S DS / FU = PGA × 2.5 / FU


PGA = S DS / 2.5 = 0.4 S DS PGA = S DS / 2.5 = 0.4 S DS

容量震譜法
1. Transform Capacity Curve to Capacity Spectrum

(Capacity Curve) (Capacity Spectrum)


V
Sa = Sa
V
α 1W

Δ roof
Δ roof S d = Sd
PF1φ roof ,1

6
SERCB Win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圓桿 圓管

Ar = 48 mm 2 At = 65 mm 2
Er = 208 GPa Et = 104 GPa
(σ r )Y = 248 MPa (σ t )Y = 310 MPa

(σ r )Y = 248MPa (σ t )Y = 310 MPa

(ε r )Y = 0.0012 (ε r )Y = 0.0030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12kN 圓桿

( Pr )Y = (σ r )Y Ar = ( 248 MPa ) ( 48 mm 2 ) = 12 kN
(σ r )Y
0.9mm
248 MPa
(δr )Y = (ε r )Y L = L= (750 × 10−3 m)
Er 208 GPa
= 0.90 mm

圓管
20kN
(
( Pt )Y = (σ t )Y At = (310 MPa ) 65 × 10−6 m 2 = 20 kN )
(σ t )Y 310 MPa
8kN (δ t )Y = (ε t )Y L = L= (750 × 10−3 )
Et 104 GPa
0.9mm 2.235mm = 2.235 mm

8
SERCB Win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CASE 1:設圓桿與圓管之 ε u = 0.005 圓桿 圓管

(σ r )Y = 248MPa (σ t )Y = 310 MPa

圓桿先達到降伏應變
(ε r )Y = 0.0012 (ε r )Y = 0.003
ε u = 0.005 ε u = 0.005
Pu =32kN
32kN
整體結構 P = Pr + Pt
δ = δ r = δt
20kN

圓管與圓桿共同達到極限應變

圓桿已進入塑性階段但未達極限應變
0.9mm 2.235mm
δ u = 3.75mm
圓管達到降伏應變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三、側推分析之觀念說明

CASE 2:設圓桿 ε u = 0.002 圓桿 圓管


圓管 ε u = 0.005
(σ r )Y = 248MPa (σ t )Y = 310 MPa
(σ u ) = 208MPa
圓桿先達到降伏應變
(ε r )Y = 0.0012 (ε r )Y = 0.003
ε u = 0.002 ε u = 0.005
32kN
整體結構 P = Pr + Pt
Pu = 25.3kN
δ = δ r = δt
20kN

圓管尚未達到降伏應變
圓桿已達到極限應變

0.9mm 2.235mm

δ u = 1 . 5 mm 整體結構非線性行為受
各別桿件之非線性特性影響
10
SERCB Win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M
構材塑性鉸之設定 Mb
M by

M vy
C D
Mv
E
PUSHOVER分析 M vu

B
A
M cr
θcrθiθy θu
θ
破壞模式一
剪力破壞模式塑鉸設定
剪力破壞模式
SERCB是以構材之切線勁度為基準,進行
Pushover各階段非線性分析,而非以割線
勁度作考量,故不需考慮勁度折減。
11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M
構材塑性鉸之設定 Mb
Mi C D
M by
E
Mv
PUSHOVER分析
M vu

M cr B
A θcr θy θi θu
θ
破壞模式二 撓曲­剪力破壞模式塑鉸設定
撓曲­剪力破壞模式
SERCB是以構材之切線勁度為基準,進行
Pushover各階段非線性分析,而非以割線
勁度作考量,故不需考慮勁度折減。
12
SERCB Win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M
構材塑性鉸之設定
M vy
Mv

M vu
PUSHOVER分析 M bu E
M by
D Mb
C

M cr B
A θcr θy θu
θ
破壞模式三 柱撓曲破壞模式塑鉸設定
柱撓曲破壞模式
SERCB是以構材之切線勁度為基準,進行
Pushover各階段非線性分析,而非以割線
13 勁度作考量,故不需考慮勁度折減。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四、鋼筋混凝土梁、柱塑性鉸之設定

因ETABS在進行PUSHOVER分析時,當構材桿件數較多時,使用具負勁度的原
始塑鉸常常會發現無法發揮到負勁度階段,造成構材非線性變形無法完全發
展出來的現象,為改善此種情況,本程式特開發等值的修正塑鉸模式供用。
惟建議使用者針對同一建築物可分別使用二種模式進行耐震能力評估,視其
結果再行綜合判斷。
MIDAS因可以有效處理負勁度,並無此現象存在,若使用MIDAS進行PUSHOVER
分析時則可直接選用原始塑鉸(具負勁度)模式即可。

剪力破壞模式塑 撓曲­剪力破壞模式塑
M M
鉸設定 鉸設定D
C
C
1 E′
1 E′
C′ D′
C′ D′ 2 D 2
E E

B B
A
θ C′
θ A
θ C′ θ D′
θ
θ D′
1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方位 X軸(長軸方向) Y軸(短軸方向)

結構物基本資料 東西向 南北向

樓層數 三層樓。(無地下、無屋凸)

樓層高 標準層樓高3.6m

結構物總高 建築總高 10.8m

使用材料 鋼筋混凝土抗壓強度 165 


kgf / cm2
鋼筋降伏強度 2800 
kgf / cm2
砂漿塊抗壓強度 100 
kgf / cm2
紅磚單軸抗壓強度 150 
kgf / cm2
磚牆之邊界條件 三邊圍束

磚牆砌法 順砌法

地質條件 台南市東區 第二類地盤

近斷層 無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結構物斷面配筋圖

#3@25cm #3@25cm
#3@25cm #3@25cm
#3@25cm
C2 B3 B5
#3@25cm B1
C1
B2
C3 B4

#3@25cm #3@25cm
1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塑鉸設定

SERCB原始塑鉸設定

修正塑鉸設定

1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塑鉸發展順序

1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細部構材位置:一樓柱底

1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細部構材位置:塑鉸發展

2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細部構材位置:塑鉸發展

2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細部構材位置:塑鉸發展

2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細部構材位置:塑鉸發展

破壞柱

23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磚牆構材位置:一樓柱底

2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 側力位移圖

側力-位移
350000

300000

250000
側力(kgf)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0 2 4 6 8 10

位移 (cm)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 容量震譜

2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耐震能力評估

step 週期 阻尼比

0 0.609 0.050

1 0.609 0.050

2 0.610 0.052

3 0.611 0.054

4 0.613 0.056

5 0.615 0.060

6 0.641 0.087

7 0.643 0.091

8 0.844 0.165

9 0.846 0.168

10 0.972 0.187

11 1.041 0.234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破壞機制討論

2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破壞機制討論

柱進入B點

2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破壞機制討論

磚牆進入B點

3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破壞機制討論

一樓窗台柱部份進入C點

3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破壞機制討論

一樓窗台柱全進入D點

3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 層間轉角-基底剪力/結構物總重


規範揭示公式
I * S aD
V u = * W 自重
Fu
V I * S aD
u
= = 0.39
w 自重 Fu

303.3 tonf

1400 tonf

0.77

I 1.25

2.46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 PGA-層間相對位移

PGA-相對位移
0.25

0.2
PGA (g)

0.15

0.1
一樓 PGA‐相對位移
0.05 二樓 PGA‐相對位移
三樓 PGA‐相對位移
0
0 1 2 3 4 5

相對位移 (cm)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長向(X軸)側推 PGA-層間相對轉角

3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選擇塑鉸比較

3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目標基底剪力增量簡略概估:

V補強前,非彈性 = Sai × α1補強前 × W補強前 = PGA補強前 × 2.5/FU 補強前 × α1補強前 × W補強前

V補強前,彈性 = V補強前,非彈性 × FU 補強前 = PGA補強前 × 2.5 × α1補強前 × W補強前

V補強後,彈性 = V補強後,非彈性 × FU 補強後 = PGA補強後 × 2.5 × α1補強後 × W補強後

先行忽略補強前後α1 、W與 FU 之變化

ΔV預估補強 = V補強後,彈性 − V補強前,彈性 = α1 × W × ( PGA補強後 − PGA補強前 ) × 2.5

3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剪力概算

ΔV預估補強 = α1 × W × Δ PGA × 2.5 ……………(d)


PGA補強目標 =0.4 * SDS *I 0.385
PGA補強前 0.23 (k=1)
ΔPGA 0.155
α1 0.938
W 1400 tf
V預估提升 508.8 tf

若欲滿足PGA補強目標,則約需增加約508.8 tf之剪力

38
SERCB Win

補強效益檢討
„ 補強方式: 增設剪力牆
„ 尺寸:2排 #4@15cm 共增設2道

165
2800
bw 0.2 m
d 3.0 m
H 3.45 m

Vc = 0.8 × f 'c × b w × d = 61.6 tf


A v × fy × d
Vs = = 1 4 9 .0 to n f
S
Vn = Vc + Vs = 210.6 tf
單片剪力牆強度為210.6 tf
V預估提升 約為508.8 tf
V預估提升
約需增加 n 1.1 
2.4
Vn
約增加 2.4 道剪力牆 先試2道剪力牆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補強位置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

4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塑鉸發展

4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4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43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0.4SDS *I

PGA補強後 < 0.4SDS * I NG!


4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結構-選擇塑鉸比較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

4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4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二樓柱進入B點

4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二樓柱底部份C
點,磚牆進入B點

4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二樓窗台柱部分進入D點

4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二樓窗台柱抵達E點

5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補強位置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二樓

5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塑鉸發展

5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二樓

53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二樓

5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二樓

0.4SDS *I

PGA補強後 > 0.4SDS *I OK!


5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耐震能力評估

補強兩道剪力牆(中央對稱處)
補強於一樓、二樓

OK!

5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一樓、二樓柱進入B點

5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三樓柱底部份C點,
磚牆剪力牆進入B點

5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三樓梁進入B點

5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 補強結構-破壞機制討論

三樓窗台柱進入D點,直至破壞

6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補強位置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6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極限塑鉸圖

6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剪力牆塑鉸發展

63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6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6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0.4SDS *I

PGA補強後 < 0.4SDS *I NG!


6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二樓柱底B點

6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二樓柱C點、
磚牆進入B點

6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二樓窗台柱部
分進入C點

6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二樓窗台柱部分進入D點

7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二樓窗台柱進入
D點直至破壞

7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補強位置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7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剪力牆塑鉸發展

73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7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7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0.4SDS *I

PGA補強後 > 0.4SDS * I OK!


7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ETABS補強結構 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OK!

7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三樓柱進入B點

7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三樓柱進入C點、
磚牆進入B點

7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一、二樓柱進入B點

8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三樓窗台柱進入C點

8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二樓

三樓窗台柱進入D點,直至破壞

82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位置檢討

補強2道-中央

83
補強4道-兩端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位置檢討

0.4SDS * I

8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模型建立
MIDAS-模型建立,塑鉸、降伏點設定

原始塑鉸
考慮負勁度 選擇STEP 0之降伏點

8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 長向(X軸)側推

8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 長向(X軸)側推 塑鉸發展圖

8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 長向(X軸)側推 塑鉸發展圖

8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 長向(X軸)側推 塑鉸發展圖

8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 長向(X軸)側推 塑鉸發展圖

90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長向(X軸)側推 側力-位移

91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step 週期 阻尼比

0 0.81 0.05
MIDAS 長向(X軸)側推 PGA-位移
1 0.81 0.11

2 1.003 0.10

3 1.092 0.09

4 1.147 0.08

5 1.185 0.08

6 1.213 0.07

7 1.236 0.07

8 1.256 0.07

9 1.285 0.07

10 1.319 0.07

11 1.397 0.07

12 1.441 0.07

13 1.486 0.06

14 1.441 0.06

15 1.486 0.06

16 1.637 0.06
92
17 1.692 0.07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 選擇塑鉸比較

93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補強效益檢討 –補強位置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94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補強效益檢討 –補強位置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95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補強效益檢討 –側推塑鉸發展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96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補強結構–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97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MIDAS補強結構–側力位移、容量震譜

98
SERCB Win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綜合檢討 未補強之PGA-位移

ETABS-塑鉸設定

MIDAS-塑鉸設定

99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五、整體建築結構側推分析結果之檢討

綜合檢討 補強後之PGA-位移 補強兩道剪力牆(兩端)


補強於一樓
ETABS-塑鉸設定

0.4SDS * I

MIDAS-塑鉸設定

100
SERCB Win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101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SERCB Win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CSC檔 匯出時缺少部分資料

103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刪除*.BFD檔中, *.CSC檔 所缺少的部分


SERCB Win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105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ETABS分析所得PGA跳動的問題

刪除*.BFD檔中, *.CSC檔 所缺少的部分

106
SERCB Win

MIDAS降伏點選擇
MIDAS降伏點選擇

耐震能力評估 PGA分析

107

MIDAS降伏點選擇
MIDAS降伏點選擇

耐震能力評估 PGA分析

選擇較前面之降伏點

108
SERCB Win

PUSHOVER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 活載重LL按結構用途而異,取0.5LL進行詳評

„ SERCB計算柱軸力分為自重與極限狀態,因
自重狀態僅能選擇一種類型,因此靜載重DL與
活載重LL必須使用同一載重名稱施加。實務作
法為將DL與LL相加後,僅用DL輸入即可。

PUSHOVER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 活載重LL按結構用途而異,取0.5LL進行詳評

„ 柱如因窗台束制時須分為2段,以便觀察柱是
否因短柱效應現象造成剪力破壞。
„ 針對窗台段的柱,根據實驗觀察多保持彈性無
損壞。因此,該柱兩端的塑性鉸於SERCB程
式指定後應移除,以避免側推分析時因窗台段
出現塑性鉸,而造成性能曲線過早終止的問題

SERCB Win

PUSHOVER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Q:隔間牆及台度磚牆之模擬如何考量?

☉模擬方式:
1.設定參考面。
2.斜撐約束之參考面。
3.塑鉸性質與位置修正。
◎補強設計期末審查表格:
SERCB Win

Q:考慮斷面主軸與側推方向不正交之處理?

☉模擬方式:
1.柱構件同時放置M3與M2塑鉸。
2.將Y向側推之M3塑鉸改為M2塑鉸,
放入X向側推模型分析即可。

EQX

EQY

PUSHOVER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 側向地震力該如何施加
側推分析之側向地震力係依據建築物耐震設計
規範規定計算所得之地震力,於載重定義時
(1)依規範規定之地震力豎向分配至各樓層節點。
(2)選擇user coefficient,由ETABS程式自動計算
,依倒三角形線性分配至各樓層剛性樓版中心
位置。
SERCB Win

PUSHOVER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 牆構件是否須含在空構架中
牆塑鉸以斜撐方式模擬,斜撐於建立詳評或補
強結構模型時就已加入空構架中,因此梁、柱
受側向力作用時,內力較接近真實結構,並非
先分析梁、柱塑鉸後再加入牆塑鉸。
SERCB使用斜撐模擬RC剪力牆塑鉸,與等值
寬柱方式不同,故ETABS模型中剪力牆兩側的
邊界柱無須移除,並應檢核邊界柱軸力。

PUSHOVER分析常見問題探討

„ 剪力牆的軸力該如何決定
補強前評估時,考量剪力牆與邊柱施工為一體
澆置,牆體與主結構一同承擔上方結構的重量
,宜適度考量軸力效應,由斜撐軸力之垂直分
量估計。
補強後評估時,考量剪力牆為二次施工,假設
不承受上方重量,軸力可設為零。
SERCB Win

結論
結論
„ 結構補強之順序
(1)針對房屋結構現況進行耐震詳評,經由側推分析找
出結構系統中之弱點所在。
SERCB可提供各構材之塑性鉸發展順序,幫助使用者
迅速偵辨整體結構之破壞發展。
(2)判斷房屋結構現況耐震性能與耐震能力是否足夠。
SERCB可提供PGA(或V / W)與各樓層層間位移角之關
係圖,方便使用者迅速判別。
(3)依據結構系統中之弱點採取有效的耐震補強工法。
(4)針對補強方案進行耐震詳評,經由側推分析找出結
構系統中之弱點所在, 並判斷房屋結構現況耐震性能
與耐震能力是否足夠。

結論
結論
„ SERCB之特色
(1)可同時展現各構材與整體結構二者間之力學特性關
連,幫忙使用者能夠正確的掌握整體結構與各構材之
交互關係。
(2)可展現梁、柱等主要構材之斷面(含尺寸與配筋),幫
助使用者迅速判斷輸入資料是否正確。
(3)各構材塑性鉸係依據完整的理論基礎所設定,使用
者由各構材塑性鉸之圖形即可立即判別各構材之破壞
模式。
(4) 本研究團隊所研發的改良式容量震譜法,可將整體
結構自彈性至塑性乃至於破壞等階段所對應之地表加
速度予以完整展現,符合以結構性能為基準的耐震能
力評估方法(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EVALUATION OF RC BUILDING, PB-SERCB)。
SERCB Win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1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