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網誌首頁▼ 會員登入 免費註冊 找文章

呆福特貝爾的部落格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輕鬆生活,隨性拍照,簡單分享

DECEMBER 24, 2009 DAFTBEAR的地盤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分享

網誌分類: 圖像創作
首頁
相簿
網誌
留言
名片
好友
影音
加為好友
- ����� -
- 好友的網誌 -

最新的文章
幾近完美,暖調且銳利的CONTAX Planar
80mm f2
恆河沙中一芥子 人間築夢兩百年 - 水來青

2011新年春節底片流水帳
2011新年春節數位流水帳
台中科博館隨拍
PCE同事Wanyun婚禮
母老虎媽媽 - 戰爭之歌(待續)
算是別有洞天的台北奧萬大
北投溫泉博物館隨拍
近日隨拍碎念

文章分類
生活(93)
時事(27)
遊記(88)
相片(196)
電影(42)
音樂(18)
運動與電玩(18)
器材(113)
孩子(34)
這次來分享在SDF論壇上我認為很棒的討論文章,因文字很多,所以分上下兩篇...... Puki(12)
未分類文章
---

通常在網路的論壇上只要有朋友提到他想要入門或嘗試手動鏡頭 我的收藏分類
我都會提供他兩個方向,一個是M42接環的系統,一個是Nikon接環的系統 未分類文章(2)
Nikon就不用說了,它提供了可靠好用的機身與品質優良的鏡頭群
而M42鏡頭就是使用42mm螺紋當做接環的鏡頭 所有收藏分類文章
關於歷史便不贅述,簡單來說它是目前數量最龐大也是最有趣的鏡頭系統
最新的收藏文章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早在開始寫這部落格前,我已經接觸M42鏡頭這系統許久 關於愛情15--噤 聲(09/17)


只是實際接觸與使用過的鏡頭不多 作者:apophoto
我的財力與時間有限,要真的玩遍M42鏡頭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我的文章被司法官抄襲了?(03/26)
僅能只能選擇其所好多看看文章與照片而已 作者:freefish94
多年下來,也累積了一些知識與文章 更多收藏文章..
只是雜亂無譜,就算想分享也怕屆時所知有限文筆拙劣,不擔心被先進指正,就怕
誤導了後輩 文章彙集
前一陣子在SONY DSLR Family (Minolta) 索尼 單眼 (單反) 相機家族 - SDF 所有文章列表
論壇上 - ���� -
- 文章彙集 -

看到篇討論串是關於M42老鏡介紹與轉接的資訊
內容詳細且清楚
可以了解分享資訊的airsama 肯定費了不少時間與心力在分享 搜尋這個網誌的文章
我便不客氣的將其文字部份轉載至下面
其他還有如圖文說明等文章,可以至老鏡轉接大哉問 裡獲得更多的資訊
搜尋

如果可以的話.....也別忘了給SDF與airsama 兄一些鼓勵喔! ✔ 標題 ✔ 內容

---

最新的回應
老鏡轉接大哉問 (09.12.11 更新 Vivitar 鏡頭編號說明)
在幾個友站都被人追著問轉接老鏡的問題,每次都要重新解釋一遍,滿累的。反正 Re: 開始收藏你的相機吧 - 最具古典味的折
我的磨鏡文章都放在SDF,乾脆在這邊開個問答總匯文章,以後被問到的時候,直 疊相機, by julienbike (Feb 23)
接丟連結會比較輕鬆。(真是夠懶的) Re: 幾近完美,暖調且銳利的CONTAX
Planar 80mm f2, by julienbike (Feb 23)
各位朋友對老鏡轉接有什麼問題,可以盡量在這邊發問,能答的小弟一定回答。小 Re: 恆河沙中一芥子 人間築夢兩百年 - 水來
弟主要是玩M42鏡頭,轉接在Sony Alpha系統上。如果是其他接環的鏡頭或機身轉 青舍, by julienbike (Feb 22)
Re: 恆河沙中一芥子 人間築夢兩百年 - 水來
接,小弟不一定答的上來。不過SDF有很多深藏不露的神人,相信各位也能獲得滿
青舍, by kevenchen (Feb 22)
意的答案!如有任何錯漏,也請大家用力指正! Re: 恆河沙中一芥子 人間築夢兩百年 - 水來
青舍, by sjbox1201 (Feb 22)
除了問答以外,小弟想到什麼也會慢慢更新,希望能幫到有興趣玩轉接的朋友。
Re: 2011新年春節底片流水帳, by
kevenchen (Feb 21)
[索引]
Re: 2011新年春節底片流水帳, by
第一頁:各系統比較,轉接 M42 須知。 julienbike (Feb 18)
第二頁:轉接環相關資訊,特殊用語列表。 Re: 2011新年春節底片流水帳, by
第四頁:手術改接環須知。 sjbox1201 (Feb 18)
第五頁:M42 鏡頭概論,東蔡白銀時代鏡頭介紹,C/Y 康蔡可改口鏡頭介紹。 Re: 2011新年春節數位流水帳, by
第六頁:東蔡斑馬時代鏡頭,黑鐵時代鏡頭介紹。 sjbox1201 (Feb 10)
第七頁:東德 Meyer 白銀時代、斑馬時代、寶塔時代鏡頭介紹。 Re: 2011新年春節數位流水帳, by
第八頁:Pentacon 鏡頭,蘇俄鏡頭介紹,日本鏡頭概論。 julienbike (Feb 9)
第九頁:Mamiya 鏡頭,Yashica 鏡頭,Takumar 鏡頭介紹。
第十頁:西德鏡頭概論,Rodenstock 鏡頭,Enna鏡頭介紹。
最新的引用
第十一頁:Isco 鏡頭,Schacht 鏡頭介紹。
第十二頁:Steinheil 鏡頭,Schneider 鏡頭,蔡福+祿福鏡頭介紹。 Re: Kipon 的Sony NEX轉接環全球搶先曝
第十四頁:Vivitar 鏡頭編號說明。 光!, by ia00001 (Jul 2)
Re: 剝皮寮老街30分鐘隨便拍, by 草莓草莓
--- 生的真美麗 (Apr 28)
Re: 足足等待了四年 - Gran Turismo
先來貢獻第一篇,各系統轉接M42的比較。 PSP版, by moni948的網路日誌 (Oct 4)
Re: 終於給老爸面子的兒子, by lee17so
說到轉接,最好轉的當然是「任你插到爽」的Canon。加上5DII的全幅吸引力,很多 (Jul 19)
人都會選擇Canon來轉。但是就M42鏡頭來說,Canon有2個致命的缺點。

第一個,就是反光板的問題。5DII的反光板,是向前弧形的翻起來,會有一個扇形的 誰來我家
運動路徑。而反光板翻起來的時候,大概距離接環只有不到5mm的距離。也就是
說,一些鏡尾突出接環較多的鏡頭,反光板會狠狠地拍下去。Canon的反光板有多
脆弱,不需要小弟多做說明。重點是鏡尾的後玉如果被撞到,很可能會造成難以修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復的刮傷。

第二個,則是Canon的色彩問題。Canon的色彩有很明顯的偏向性,配合M42老鏡
那種每一顆都不同調性的特色,會需要在後期進行很多的色彩調整,拍起來會很
煩。

而對M42轉接最友善的系統,則屬Pentax了,不需晶片接環就有A模式跟合焦提示,
可以手動輸入防手震焦段,還可以玩陷阱對焦。但是Pentax沒有全幅機,這是美中
不足之處。還有一個不小的問題,便是Pentax的色彩偏青黃色的暖調,而且普遍偏 參觀人氣統計
濃。上大姑媽鏡頭色彩會非常漂亮,但是如果使用德頭,會壓住德頭特有的風味, 當日人次: 124
不太好控制。 累積人次: 288438

Alpha系統方面,首先當然是2台擁有巨大觀景窗的平價全幅,這絕對是完全發揮老
鏡頭能力的好機。Alpha系統或許是和蔡司合作的原因,色彩調性偏藍,非常適合裝
德系鏡頭來表現。不過也不是極端冷調,就算上了偏黃的大姑媽鏡,一樣能表現出
其特質,反而拍人的時候還能適當壓制住肝病色。

防手震及合焦提示方面,Alpha系統就要靠晶片轉接環來處理了,而且要配合焦段,
會比較貴。但是比起完全不能防手震的Canon來說,已經是個優勢。

反光板不需擔心,Sony FF機的反光板,是用支架向正上方「抬」上去的,基本上向
前翻動的幅度極小,目前沒有任何一顆M42鏡頭會打到屁股。APS機種更不用擔
心,反光板小,打不到。

Olympus/Panasonic的4/3或m4/3,也是什麼都可以插的,M42當然沒問題。不過只
取中間一小塊的成像,所有焦段要加倍,值不值得拿來轉接,是要仔細考慮的。

Nikon轉接M42,轉接環一定有矯正鏡片,不然無法無限遠合焦。所以通常討
論M42轉接的時候,都不關Nikon什麼事。

至於Leica系統轉接M42 … 那是另一個次元的事情了。

---

轉接M42老鏡須知

1. 老鏡絕對都是手動對焦,一定要有足夠的手動對焦能力,有新人類或心眼等特技
更好。

2. 老鏡每一顆都有不同的特性,換句話說,每顆都有獨特的缺陷,鮮少有全能鏡
頭。在不適當的環境下,用了不適當的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很容易會讓人失望。

3. 老鏡沒有現代鏡那麼制式,鏡頭的特性是要自己磨出來,不能光聽別人說,因為
每個人的拍攝習慣不同。

4. 老鏡每一顆都需要加減ev來拍攝,最好稍微了解測光概念再玩。

5. 別以為M42老鏡便宜就想也不想跳進來,便宜可是會買死人的。

6. 老鏡是玩味道,玩層次,不是玩銳利,最好別把現代鏡頭的玩法套上來。

7. 所有的老鏡都有耀光嚴重的毛病,包括蔡司這些名牌貨。雖然耀光也能算是一種
創作元素,不過大部分情形還是多用左手遮光罩吧。

8. 請盡可能用RAW拍,因為手動縮光圈後,入光量減少,機內白平衡色偏的機會大
增。自訂白平衡達人可以無視這條。

9. 老鏡的年齡動輒三、五十年,不要太苛求品相完美,完全沒入塵無瑕疵的鏡頭並
不存在,除非被拆開來洗過。

10. 拿手動鏡在外面拍照,要能忍受其他攝影者的異樣眼光,甚至是恥笑。不過既然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用Sony系統,這條應該不是大問題。

先寫10條,有想到其他的,以後再慢慢追加吧。

---

在介紹鏡頭之前,先來必要的特殊用語教學,不然可能會有人看不懂。

東蔡:Carl Zeiss Jena,東德蔡司的縮寫,也叫CZJ。


西蔡:Carl Zeiss Oberkochen,西德蔡司的縮寫,在 M42 的鏡頭群中,西蔡通常
代表收購福輪達後所出的蔡福。
西施:西德御三家Schneider、Steinheil、Schacht的統稱,因為三個都是S開頭。
大姑媽:日本旭光學的Takumar鏡頭,旭光學就是現在的Pentax。
媽咪呀:Mamiya Sekor。
奶頭:西德Schneider Kreuznach光學廠,通常叫施耐德,或信乃達。
海爾:西德Steinheil光學廠。
蘿莉:Rollei,又稱祿萊。
愛斬人:法國Angenieux,又稱愛展能。
老福:1974年前,德國生產的福倫達鏡頭,也稱原福。
新福:1974福倫達賣給Rollei後,在新加坡生產的鏡頭。
日福:2000年福倫達與Cosina合作後生產的鏡頭。
山寨蔡:蘇俄抄襲蔡司的眾多鏡頭總稱。
真水無香:Schneider的別稱,主要指其高解析度、階調細膩、色彩真實的成像風
格。

大B:東蔡Biotar 75mm F1.5。


小B:東蔡Biotar 58mm F2。
騙可樂:東蔡Pancolar雙高斯結構,也就是Planar。
百年鷹眼:蔡司Tessar結構,一般指50mm F2.8這顆。
神眼:Schneider Kreuznach C-Curtagon 35mm F2.8,又稱 Baby-C。
眾神的珠戒:Voigtlaender Skoparex 35mm F3.4,傳世經典之一。
霹靂馬:Meyer Primoplan結構。
太陽神:蘇俄Helios 40 85mm F1.5。
八羽怪:蘇俄Helios 44 58mm F2。
輻射鏡頭:泛指大姑媽 50mm F1.4這類含有稀土放射元素「釷」的鏡頭,輻射量並
不大,不會讓攝影者變白癡。
斑馬:泛指對焦環或光圈環為黑白相間樣式的鏡頭。
鑭系玻璃:高級老鏡都會使用的高透光鏡片,會隨著時間黃化。

蔡司紅:蔡司鏡頭對正紅色的渲染,一般形容暗部的紅色,關鍵詞為「華麗」。
海爾藍:Steinheil鏡頭對正藍色的渲染,不是暗部的藍,關鍵詞為「優雅」。
大姑媽黃:大姑媽鏡頭對正黃色的渲染,非指拍人會有肝病色,關鍵詞為「溫
馨」。
媽咪呀綠:Mamiya鏡頭對正綠色的渲染,不過似乎大部分人不在乎綠色,關鍵詞為
「恬靜」。
施耐德紫:Schneider鏡頭對紫色的渲染,在數位機上也有很好的表現,關鍵詞為
「高貴」。
磨鏡:了解鏡頭特性的磨合過程。
蔡味:藍色暗部配合純色渲染的色彩表現,以蔡司為代表,不過大部分高級德頭都
能表現出來。
大姑媽味:偏黃暖調配合極度細膩但不是太銳的高層次成像風格,通常出現在大姑
媽鏡頭上,現代Pentax三公主也有。
路過的熊:SDF深藏不露的的老鏡拍妹高手,性溫和,不喜勸敗;但身懷大量昂貴
稀有老鏡,周身是毒,生人勿近。

暫時只想到這些,有想到其他再補充吧 …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

在與某魔人的閒聊中講到,改鏡頭也屬於轉接的一種,並且我覺得在這邊出沒的人
們應該也是對蔡頭比較有興趣,因此我就來補充一些改鏡頭的資訊了。
其實 ....
本來不想這麼早寫這段的 .... 因為很怕到時候一堆人跟我搶鏡頭 ....

請注意,改鏡都有其必然的風險存在。可能拆開了裝不回去、可能拆開的時候因為
鏡片黏在鏡身上而導致裂開、幾乎一定會在改鏡過程中入塵、可能弄了半天弄好了
裝上機身結果反光鏡打鏡身or最後一片鏡片、可能裝上去因為鏡組保留調整位置不夠
而無限遠無法對焦、可能該鏡頭組裡面有特殊機關(尤其是浮動鏡組)而導致改完
之後成像異常 .... 等不一而足。
所以,要走上改鏡這條路,建議您有以下的想法再來改:改鏡應該是覺得該鏡頭真
的值得改,這個鏡頭目前放在那就不能用,而您想讓它浴火重生,讓它再次成為可
以陪您上山下海、與您共度攝影生涯的朋友。如果您只是想看看這個鏡頭在您相機
上的表現、只想改來玩玩、之後就轉手賣掉,那麼建議您不要改鏡。
恩,還要記住浴火之後不一定是重生,就此成灰的可能性也不低。

看了以上描述之後,如果您還是決定要改、執意要改,那麼希望以下講的個人經
驗,能讓一些初次接觸老鏡改接的人們少一些走錯路的機率。
接下來的內容,以轉到alpha接環上的考慮為主,改鏡後能手動對焦、手動調整光
圈、轉接上後能連續拍照為預設立場。能轉接的就不列入考慮了。

首先;建議對改鏡頭到alpha mount上有興趣的人,先到網路上找有關於該接環鏡後
距。其中鏡後距離以底片時代來說,是鏡頭定位點到底片的距離。由於alpha接環這
個距離是 44.5mm,所以;只要您想動刀的鏡頭的鏡後距=> 44.5mm,那恭喜您,
該鏡頭有很高的機率可以改口到alpha mount上來使用。以Contax C/Y鏡頭為例,鏡
後距=45.5mm,所以改到alpha mount上應該不是問題。
鏡後距比44.5mm短一點,也不是全部不能改,只是相對難度會比較高。但是短太
多,那基本上就不用考慮了,當然還是有例外,下面會講到。

其次;通常長距鏡(以135來說,焦距=>75mm)比廣角鏡(焦距<=35mm)來的好
改。因為長距鏡的鏡組的最後一片鏡片在鏡後距之前的機率比較高,廣角鏡的鏡組
的最後一片鏡頭往往會稍微突出來一些。因此,若是該鏡頭原始鏡後距比較短,但
長距鏡的後鏡組到底片距離比44.5mm長(或者不要差太多),就有機會改到alpha
mount來用。最好的例子就是Contax G的2.8/90mm那隻鏡頭;不過通常會因此切割
鏡身。

再者;該鏡頭後鏡(組)不能太過突出。如果太過突出,簡單的講就是會打板(反光
鏡)。有些可以藉由磨短後鏡組外的保護機構來避免,有些可以用磨短反光鏡來避
免(那些老鏡轉接豬兔的很多就忍痛磨反光鏡了),最後一種當然就是超出太多,
那就不用改了。

再者:原始鏡頭(組)要有最基本的對焦機構。不然該鏡頭可能是為了特殊應用而設計
的,改接過來之後,無法對焦的話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再者:有個特殊改鏡方法叫做種鏡,簡單的說,殺掉一顆新的、二手的可以在alpha
mount上正常運作的鏡頭,然後把您想改的鏡頭的鏡組拆出來,種進去。這個方法花
費相當高,危險性也很高,請三思後行。

最後,先多拜拜咕狗大神看看該鏡有沒有已經被某位網路上的勇者改過的紀錄、以
及改鏡後使用該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有勇者存在表示有成功紀錄,那該鏡頭能成功
轉換的機率就會相對較高、甚至可能有該勇者貼上來的冒險歷程(改鏡過程)。沒
有的話表示還得拆開鏡頭,慢慢研究改鏡成功的可能性。
至於照片是看看該鏡頭在alpha系統上的表現如何,如果表現與您的預期差距太多,
您就不用去動刀去殺鏡頭了。
如果都找不到而您還是決定當勇者,我只能先祝福該鏡頭一路好走 ....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接下來,談到改的時候常需要考慮的問題:
改鏡費用貴不貴?其實要看狀況。有些鏡頭已經改了很多次;熟悉得很,改鏡者很
快就能改好,那就相對便宜點。但是有些鏡頭就算改很多次,但是裡面機關太多,
要搞很久,那基本工時成本就便宜不下來,那就相對貴一些。有些鏡頭修改的時候
可以使用市面上賣的通用接環,那當然成本也比較低;有些卻得特殊訂製接環、並
且還得要求很高的精密度,那當然就貴上許多了。最後改鏡者有些特殊儀器、設備
的成本也是會在您的身上攤提的。所以,建議您有要花一筆錢來修改的心理準備。

改鏡時間久不久?也是看狀況。有時候真的是大家都一箱箱地寄來、送來改(恩,
真的是以箱為單位),那早到的鏡頭當然就慢慢地改,晚到的鏡頭就只能乖乖地
等。所以建議您跟改鏡者先聯絡好以免有太大的落差。

是否非破壞性改鏡?對於收藏家、鏡頭原廠來說,只要動過了螺絲,保存價值就大
降、並且回廠維修的時候價格都會因此提高許多。所以要不要非破壞性修改,就要
看鏡頭主人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單純想將來還能改到別的接環上,那麼比照上面
所提到的基本限制來考量,能改的就是能改,不能改的把原始機構留下來還原也還
是不能改。如果是想要再組回去原始的接環上拍照那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要組
回去再賣個人會覺得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改;並且,動過了價值就會低許多。
還有,很多改鏡是必須破壞性修改的,這點請您要有心理準備。

是否需要做到光圈連動?請先以改了就是全手動鏡頭來考慮。部份鏡頭適合做光圈
連動,但是還要看連動機構的轉向(nikon跟alpha是反方向的)以及實際鏡組空間夠不
夠才能知道,鏡後距比較短的標準、廣角鏡頭應該就不用太去考慮了。

光軸偏移以及焦平面偏移問題。原廠鏡頭出來一定會有一個容許誤差,改鏡者多只
能儘量去對準前後接口的接環與鏡組的中心點。所以,這個問題是可能存在的。如
果您很在意這個問題,可能要先與改鏡者討論、甚至尋找有特殊校正儀器的改鏡者
來協助您修改。

臨時之間只想到這些,比照某魔人的說法,有想到再補。

---

終於到了鏡頭概論時間了 …

M42 老鏡,簡單來講可以分成4個體系,分別是:德國鏡、日本鏡、俄國鏡、以及電
影鏡。

其中德國鏡可細分為西德與東德,西德可謂眾星雲集。

西德:Carl Zeiss Oberkochen、Schneider、Voigtlander、Steinheil、A.


Schacht、Isco、Enna、Rollei等等。

東德相對貧乏許多,只有兩間光學廠。不過其中一間是正統蔡司的Carl Zeiss
Jena,一間抵10間。

東德:Carl Zeiss Jena、Meyer/Pentacon。

日本鏡頭可細分為旭光學和富岡光學兩大派系。旭光學就是Asahi Pentax大姑媽鏡
頭,富岡光學就是Mamiya、Yachica這些廠家。

俄國鏡頭沒啥好分的。

電影鏡方面,小弟沒啥接觸,所以不會介紹太多。電影鏡頭最大的優勢,就是絕佳
的鏡片用料,所帶來的豐富細節和層次。至於調整焦距及光圈不會造成走位這部
份,拍照時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理會。

不過電影鏡因為產量少,加上又被人炒作,現在的價格已經飛天了。其實電影鏡的
畫質,在相片上跟一般老鏡,頂多也就是99分跟96分的差異。為了這3分而去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花10倍的錢,值不值得就見人見智了。

---

介紹鏡頭第一篇,當然要以大家熱愛的蔡司來開頭。東德蔡司的歷史,網路上隨便
找就一大堆,小弟就不多寫了,來些網路上比較少見的資料吧。

東德蔡司Carl Zeiss Jena基本上可以分為3個時代:白銀時代、斑馬時代,黑鐵時


代。

白銀時代的鏡頭通體銀白色,鏡片沒有鍍膜,或只有一層鍍膜,反光為藍色,俗稱
「藍眼睛」。這個時代的鏡頭全為無段光圈,以玻璃鍛冶的退火工藝取勝,不過請
盡量選購編號400萬以內的鏡頭,玻璃品質更好。而手感方面,因為年代久遠,通常
很多毛病。另外,由於配方的問題,鏡片變質的情況很常見,還會有氣泡。

白銀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35mm f2.8 Flektogon:常見廣角,沒用過。
40mm f4.5 Tessar:非常稀有,成像極好,能與雙高斯拼高下的Tessar結構。
50mm f2.8 Tessar:很常見,成像比後期天塞好,不需要追求紅T,那時代的T鍍膜
有等於無。
50mm f3.5 Tessar:很稀有,沒見過。
50mm f2.0 Flexon:夢幻逸品,從沒出現過,跟Pancolar是一樣的Planar結構。
58mm f2.0 Biotar:雙高斯結構,成像超優,低反差高層次,高光捕捉為東蔡最強,
數量不少。
60mm f4.0 UV-Objectiv:限量生產的特殊鏡頭,似乎沒人用過,功能不明。
75mm f1.5 Biotar:58mm f2.0的人像版本,成像更好,一年難得出現一次的天價逸
品。
80mm f2.8 Tessar:另一顆有能力跟雙高斯拼的天塞頭,拍人的膚色極好,非常稀
有。
80mm f2.8 Biometar :雙高斯結構人像頭,上面那顆的升級版,很少見。
85mm f2.0 Sonnar:非常少見的逸品,小弟沒用過,不過可以買到蘇俄的山寨品。
135mm F4 Sonnar:偶爾會出現,成像非常好,算是經典鏡頭。
135mm F4 Triotar:上面那顆的cost-down版本,經常有。

接下來是斑馬時代了 …

---

接下來介紹我比較有研究的 Carl Zeiss Contax CY mount 鏡頭改 alpha mount的部


份。

首先,我們先來建立點基本共識:
在談到轉接Contax到135相機的時候,我們通常指的是在1970年代開始,與日本
Yashica合作,Zeiss生產鏡頭,Yashica協助出產機身的Contax Yashica交換鏡頭。
而不是最一開始,從1930年代就開始生產的contax系列相機用的鏡頭。所以,本篇
僅只討論此一部份。
使用在Contax Yashica的機身的鏡頭所使用的接環通稱CY mount,但Contax鏡頭
有四個常用的描述名詞:AEG、MMG、AEJ、MMG。AE/MM指的是鏡頭功能的差
異:AE鏡頭只能支援光圈先決、 MM鏡頭還可以支援快門先決與P Mode,MM鏡約
在1980年代中、末期開始生產,在鏡頭內部鏡組的鏡桶結構上及鏡片外緣有做額外
的抗反光塗漆、在鏡身上的光圈數值最小的一個標示為綠色。G/J代表的是德國產與
日本製。所有的鏡頭僅有Sonnar 2.8/80同時出現四種都有的狀況,其他大多為兩
種、少數三種。

接下來為已知成功例子:
目前曾經確定看過有成功改到alpha接環(尤其是alpha 900上用過的有,改成其他接
環的、包涵M42不在本討論範圍),請特別注意AEG/AEJ/MMG/MMJ有可能得視為
四種接環,內部構造有些差異。沒列出者表示不能確定其為哪種版本,但是確實有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看到改後成品。

定焦
Distagon 2.8/25 AEG
Distagon 2.8/28 AEJ
Distagon 2/28 MMG
Distagon 2.8/35 MMJ
PC-Distagin 2.8/35 AEG
Distagon 1.4/35 AEG
Tessar 2.8/45 MMJ
Planar 1.7/50 MMJ
Planar 1.4/50 MMJ
S-Planar 2.8/60 AEG
Sonnar 2.8/85 MMG
Planar 1.4/85 AEG
Sonnar 2.8/135 AEJ
Sonnar 2.8/180 MMJ

變焦
Vario-Sonnar 3.3-4.0/28-85 MMJ
Vario-Sonnar 4/80-200 MMJ

相關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myrtus21/s ... 817199308/
http://www.leitax.com/

接下來為上面沒列表,但是因為有找到曾經改到M42、Pantex或者Nikon上的資訊,
所以推論可以改到alpha系統上的:

定焦
Distagon 4/18 AEG
Distagon 2.8/21 MMJ
Distagon 2.8/25 MMJ
Distagon 2.8/28 MMJ
Distagon 1.4/35 MMG
Tessar 2.8/45 MMJ 100 Jahre
Makro-Planar 2.8/60 AEJ
Sonnar 3.5/100 MMJ
Planar 2/100 MMJ
Tele-Tessar 3.5/200
Tele-Tessar 4/300
Mirotar 8/500

變焦
Vario-Sonnar 3.4/35-70
Vario-Sonnar 4.5-5.6/100-300 MMJ

特別注意事項:
鏡頭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生產而導致的發色、散景、光圈結構等等差異也不在本
篇討論範圍中,那些請找網路上有用過整系列Contax系列鏡頭的大大、前輩們的文
章自行研究。
MM系列鏡頭到2014(有些2015, 也有例外的)年都還可以送回去contax原廠做CLA的
動作。所以;若是您覺得拿到手的鏡頭有些問題:如鏡片刮傷、鍍膜損壞、對焦光
圈環不順手等等問題,包含AE鏡頭,其實還是可以送回去原廠處理的。您可以選擇
自己送日本、或者請原本Contax代理商(達利德,原台雅)轉送。當然,CLA不便
宜,請自行決定。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京瓷美達:
Okaya Service Center
Kyocera Corporation
Optical Equipment Division
3-11-1 Kohagi, Osachi, Okaya
Nagano, Japan 394-8550
mail: opticalservice@kyocera.jp" onclick="window.open(this.href);return false;"
onclick="window.open(this.href);return false;
達利得:
台北市復興北路423號2F
02-8712-0111

---

Carl Zeiss Jena斑馬時代,是指鏡身黑色,但對焦環卻是黑白相間的樣式。這時期


是單膜鏡頭,但是已經沒有使用蔡司二戰時的那批傳奇玻璃了。大部分來說,暗部
非常優秀,高光稍弱,色彩是一等一的好。不過實際上每個鏡頭的特性都不同,還
是要看場合使用。

附帶一提,這時期已經出現了光圈頂針,但是沒有A/M開關,而是以一個類似按鈕的
結構,按下去才縮光圈,比較接近景深預覽。如果不是使用日本近代牌昂貴封頂針
接環,那還是避免使用這個時期的鏡頭,因為非常不好操作。

斑馬時代的鏡頭,小弟只用過一次,因為太難用而放棄,因此成像上完全沒有心得
可以分享,請有用過的大大補完吧。

斑馬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20mm f4 Flektogon:Distagon廣角,M42鏡頭少見的20mm。
25mm f4 Flektogon:同上,只是焦距變成25mm。
35mm f2.8 Flektogon:據說跟白銀版沒啥差別。
50mm f2.8 Tessar:比白銀版表現爛,還有個長相奇怪的「星際大戰」版,收藏用
的天價鏡,成像沒有不同。
50mm f2.0 Pancolar:Pancolar結構先行試作版,產量不大,很少見。
50mm f1.8 Pancolar:赫赫有名的雙高斯標準鏡,很常見。
55mm f1.4 Pancolar:極為稀有的版本,從未出現過,具體細節不明。
75mm f1.4 Pancolar:也是超稀有的版本,從未見過,想也知道是天價。
135mm F4 Sonnar:聽說也是跟白銀版差不多。
300mm F4 Sonnar:很大,很重,很稀有。

接下來是黑鐵時代了 …

---

Carl Zeiss Jena黑鐵時代,鏡身通體黑色,有A/M開關,轉接DSLR很方便,也是市


場上最常出現的版本。

這時期是東蔡M42頭最輝煌的時代,許多經典鏡頭都在這時出現。而且這時期正式
引入T鍍膜前身的多層鍍膜,奠定了東蔡那華麗色彩的經典地位。

紅色MC是早期內銷東德,白色MC是後期外銷西方世界,基本上差異不大(但是有
差)。早期因為跟西蔡的官司,外銷西方世界的會只寫上aus Jena,不會寫Carl
Zeiss。

附帶一提,東蔡鏡頭後面常會寫著DDR,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縮寫。

黑鐵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20mm f2.8 Flektogon:裏三寶之一,M42時代最強廣角鏡之一,近拍0.19m,鑭系
玻璃,全開絕對可用,變形控制極佳。不過價格飛天了,正常人不見得買的下手,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包括小弟。
35mm f2.4 Flektogon:表三寶之首,東蔡最出名的全能鏡頭。名氣太響,不用多介
紹。
50mm f2.8 Tessar:東蔡最可恥的一顆鏡頭,不是說很糟,但不像是蔡司拿的出手
的東西。
50mm f1.8 Pancolar:表三寶之一,鑭系玻璃,華麗色彩的最佳代名詞。不過抗耀
奇爛,要注意。
55mm f2.8 Macro Pancolar:只聞其名的謎之鏡頭。
80mm f1.8 Pancolar:裏三寶之首,M42時代頂級人像頭,熊的最愛,各項指標都
超水準,偶爾會出現,價格也是在天位。
135mm F3.5 Sonnar:表三寶之一,最容易入手的三寶鏡,也是最適合入門的鏡
頭。發色清雅,幾乎全能。
180mm F2.8 Sonnar:裏三寶之一,代號Olympia。1.3公斤重的怪物,成像極為優
秀。小弟沒用過,但是某位路過的毒物似乎有 …
200mm F2.8 Sonnar:1.2公斤重,沒用過。
300mm F4 Sonnar:2公斤重,很稀有,沒用過。
500mm F8 Fernobjektiv:不是反射鏡,是個非常長的大炮,可以拆成兩節,天價。
500mm F4 Spiegelobjektiv:7.3公斤(沒打錯)的反射鏡,海灣見過一次,價格已
經不是人類可買的了。
1000mm F5.6 Spiegelobjektiv:14公斤(發誓沒打錯)的反射鏡,從來沒出現過。

偶爾會出現29mm F2.8這個東西,那是Pentacon的鏡頭,蔡司貼牌,也沒有T鍍
膜,別被騙了。

下回預告:Meyer/Pentacon

---

東德蔡司介紹完,輪到東德第二把交椅,Meyer/Pentacon 了。

Meyer 是東德僅次於蔡司的光學大廠,由做電影鏡出名的Hugo Meyer先生創立。在


二次大戰後被Pentacon收購,Pentacon的鏡頭則沿用Meyer的結構。

Meyer的歷史就不多說了,網路上一堆,還是寫實用的資料吧。

Meyer 鏡頭大略上可以分為4個時代:白銀時代、斑馬時代、寶塔時
代、Pentacon時代。

白銀時代的鏡頭通體銀白色,鏡片跟蔡司一樣沒有鍍膜,或只有一層鍍膜,反光也
是藍色。這個時代的鏡頭全為無段光圈,玻璃退火工藝略遜於蔡司。大部分鏡頭高
光細節優秀,可以輕鬆拍出高調照片。

白銀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35mm F4.5 Primagon:Meyer第一顆反望遠廣角鏡,為Triplet三片前加一片的結
構。不太貴,也很常見,小弟沒用過。
40mm F4.5 Helioplan Wide-Angle Anastigmat:名字很長,好像很有名,小弟沒看
過,不清楚是什麼。
50mm F2.9 Trioplan:標頭,跟蔡司天塞不能比。
50mm F2.8 Primotar:cost-down 後的標頭,三片結構,錢太多才買吧。
50mm F3.5 Primotar-E:標頭cost-down以後再cost-down的版本,錢多也別買啦。
58mm F1.9 Primoplan:Meyer經典標準鏡頭,雙高斯,完全不輸蔡司的Biotar,某
路過的有一顆。
75mm F1.9 Primoplan:Meyer 白銀年代最好的鏡頭,沒用過,但是某路過的好像
也有。
80mm F3.5 Primotar:上面那顆的cost-down版,不是很常見,沒用過。
90mm F3.5 Telefogar:超稀有,沒見過 …
100mm F2.8 Trioplan:性能很好的三片結構,適合人像,但不知道為什麼被炒高
了。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135mm F3.5 Primotar:理論上不該是稀有品,但竟然沒見過 …


150mm F5.5 Telemegor:沒見過 …
180mm F3.5 Primotar:經常出現,但沒用過。
180mm F5.5 Telemegor:上面那管的升級版,沒用過 …
250mm F5.5 Telemegor:小弟不愛超長焦的 …
300mm F4.5 Telemegor:又是超長焦 …
400mm F5.5 Telemegor:太長了啦 …

下回預告:Meyer 斑馬時代 + 寶塔時代

---

Meyer後期的斑馬時代,跟東蔡一樣,都改為黑色鏡身,黑白紋路對焦環。後來斑馬
時代結束,Meyer 被 Pentacon收購,Pentacon就沿用Meyer的所有結構,連外觀都
照抄。當時鏡頭前方Pentacon的商標旁,會打上一個電波塔一樣的標誌,所以稱為
寶塔時代。

這兩個時代的鏡頭,基本上光學性能和白銀時代相差不遠。雖然已經使用了單層鍍
膜,但Meyer的鍍膜跟蔡司很難比,所以不太需要計較這方面。

這兩個時代的鏡頭出現了光圈頂針,也和東蔡一樣,安裝了類似景深預覽的按鈕設
計。不過東蔡的按鈕是突出來,但Meyer的鏡頭卻是在鏡尾安裝一個凹進去的按鈕。
保證難用,如果轉接環沒有頂針擋板,盡量別買這時代的鏡頭。

斑馬及寶塔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29mm F2.8 Orestegon:有名的廣角結構,Meyer版的不是太常見。
30mm F3.5 Lydith:上面那顆的平民化版本,沒有光圈頂針,成像非常銳利,價錢
不貴。
50mm F2.8 Domiplan:很常見的三片結構,超便宜,成像不好,縮到F8才像樣。
50mm F1.8 Oreston:Meyer 有名的雙高斯標準鏡頭,低反差高層次,傳世名作
「勝利之吻」就是這顆拍出來的。
90mm F3.5 Telefogar:只存在於Meyer斑馬時代,超稀有,沒用過。
100mm F2.8 Orestor:常出現,但沒什麼人買,價錢不高,我也沒用過。
100mm F2.8 Trioplan:海灣從未出現過,都是白銀版本的,只存在於Meyer斑馬時
代。
135mm F2.8 Orestor:偶爾出現,成像很好,沒有光圈頂針,15片形狀奇特的光圈
葉片,外號「蓮花寶座」,價格算中等。
200mm F4.0 Orestegor:很長很大支,算稀有,沒用過。
300mm F4.0 Orestegor:更長更大支,更稀有,更沒用過。
500mm F5.6 Orestegor:3.5公斤的巨砲,非反射鏡,看都沒看過。

下回預告:Pentacon 時代

---

進入了多層鍍膜時代後,Pentacon把鏡頭全部改為黑色,並針對有光圈頂針的鏡
頭,安裝了轉接方便的A/M開關,正式進入Pentacon的時代。這時代的鏡頭似乎賣
的很好,二手市場很常見,玩轉接的人也很愛用,是很理想的入門選擇。

不過相對於斑馬時代的Meyer鏡頭,Pentacon雖然使用了相同的結構,但是卻在看
不見的地方cost-down,也就是鏡片用料。因此Pentacon後期的鏡頭,成像表現和原
本的Meyer相去甚遠。雖然加上了多層鍍膜,但畢竟不是三大鍍膜那種水準,用處不
大。

Pentacon時代的鏡頭大略有:
29mm F2.8:原Orestegon廣角結構,很不容易控制的鏡頭,但是拍出來味道很好。
常見,不貴。
30mm F3.5:原Lydith廣角結構,還是一樣的銳利,又便宜。但因為cost-dowwn更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兇了,所以變的很沒風格。無段光圈,沒有頂針。
50mm F1.8:原Oreston雙高斯結構,經常出現,價格合理,標頭中的標頭,低反
差,很容易用。
50mm F1.4:文獻上有這顆,但從來沒見過,無法評論。
100mm F2.8:原Orestor結構,斑馬版一天到晚有,但後期版本就很少見。不貴,
沒人買是主因,小弟沒用過。
135mm F2.8 早期版:原來那顆Orestor「蓮花寶座」,好像沒賣多久就改版了,不
太常見,算是cost-down比較少的鏡頭。
135mm F2.8 後期版:大cost-down版本,光圈葉片減少為6片。顏色異常濃郁,高
光暗部都收的很快,但是銳利討喜,非常現代風格的鏡頭。
200mm F4.0:斑馬那隻改的。
300mm F4.0:就斑馬那隻改的啦。
500mm F5.6:啊就斑馬那隻改的咩。

東德部份至此告一段落,至於那些Feinmess Dresden Bonotar 105mm F4.5這類的


稀少鏡頭,就不在討論之列了。想要知道稀有鏡情報的朋友,歡迎發文提問,大家
一起討論。

---

因似乎已超過無名這裡的文章字數限制......下文待續~

2
推薦此文章
分享 推 收

當日人次: 3 累積人次: 3535


個人分類: 器材 全站分類: 創作 / 影像 / 攝影
daftbear at 無名小站 於 01:16 AM 發表 | 回覆(3) | 引用(0) | 收藏(1) | 轉寄給朋友 | 檢舉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daftbear&article_id=9620737
複製引用網址

回覆

laji垃圾 1樓

FUCK 於 May 28, 2010 12:52 AM 回應

給你一個讚!
版主 於 May 28, 2010 09:56 AM 回覆

你好 請問哪裡有2手老鏡的賣場 2樓

阿明 於 June 3, 2010 05:57 PM 回應 |

你好,PCHOME的露天拍賣跟奇摩拍賣都有很多老鏡可買喔!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版主 於 June 3, 2010 06:05 PM 回覆

請問一下 東蔡那顆80mm 1.8的可以轉接5D嗎? 3樓

danny luo 於 June 5, 2010 10:50 PM 回應

你好,若是M42的話應該是沒問題,但我沒用過,所以只能就所知的回答,
謝謝囉~
版主 於 June 7, 2010 09:54 AM 回覆

給個回應

Name:

Email:

URL:

記住我的個人資料 是 否

給個回應 (最多 1000 個字) :

請輸入下圖所顯示的數字:

( 防止機器人留言垃圾廣告 )
( 看不到圖中的數字怎麼辦? )

確定 取消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My Documents/Downloads/M42老鏡轉接大哉問( 轉載自SDF ) - 上.htm[25/2/2011 10:45: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