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1 CH.

5 買好保險

終身壽險:買最低保額當主約

 意外險雖然也有身故保險金,但是申請理賠時必須符合意外三要件、理賠條
件較為嚴格。而且根據衛福部 103 年統計數據,因意外而身故的比例僅佔全
體的 4.3%,所以儘管費率最便宜,仍不適合當作保障身故風險的主要工具。
 壽險可以理賠因「意外」或「疾病」而導致的身故,所以它才是預防身故風
險的最佳工具。壽險依照保障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終身型與定期型。若以有限
預算追求最大保障的前提下,應以定期型為主角、終身型當配角。
 理由 1. 身故保障只有階段性需求:
o 通常身故保障的合理保額應該像拋物線,兩端低、中間高。這是因為中
年時要養三代、責任最重,但隨著空巢期來臨、房貸還完、雙親已享天
年後,扛負的重擔逐漸減輕,因此對身故保障的需求會隨著下降。
o 就像租房子一樣,人生對身故保障也只有階段性需求,所以中年時投保
定期壽險就是保障身故風險最好的方式。
 理由 2. 終身壽險的保費很貴:
o 終身壽險的保費比定期壽險的貴很多。而且通常愈年輕,兩者之間的費
率差異會愈大。如果要追求「小錢買大保障」,就應該用定期壽險當作
身故保障的主角。
o 保險契約(保單)有主約與附約兩種,主約是指可以單獨購買、出單的契
約,而附約則不能單獨購買、出單。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必須先購買主約
後,才能將附約附加在主約之下。
o 雖然很多的保單都可以當主約,但還是建議保戶將終身壽險當作主約,
這是因為它可以附加的保單數量與種類最多、可以節省整體保費。
o 通常會用終身壽險來附加住院醫療險、重疾險,殘廢險等險種。這是因
為身故保障有階段性需求,中年以後保障需求下降;醫療保障卻剛好相
反,中年以後需求反而上升,因此用終身壽險當主約,附加其它險種,
可以接手保障中年後的疾病風險。要注意的是,由於終身壽險主約用來
掛附約,所以只要買最低額就行了。
o 終身壽險雖然可以附加最多的附約,但是定期壽險卻不適合附加在終身
壽險之下。這是因為保險公司通常會要求定期壽險附約的最高保額不能
超過終身壽險主約的若干倍數。譬如當倍數為 1:5 時,終身壽險保額 100
萬元,定期壽險最多只能買到 500 萬元;若想拉高定期壽險的保額到
1,000 萬元,就需要先拉高終身壽險的保額到 200 萬元,由於終身壽險
的保費很貴,這麼做會讓整體保費的負擔暴增。

定期壽險 1:預算若吃緊,先選「1 年期」商品

 1 年期定期壽險的保費最便宜。很多人鍾情投資型保單,部分原因是「提供
2 CH. 5 買好保險

的壽險很便宜」,其實投資型保單所提供的壽險,就是 1 年期的定期壽險。
如果是衝著便宜壽險才去買投資型保單,不如將保險與投資分開來,單獨買
一張 1 年期的定期壽險就好。
 想要用有限預算買到最多的身故保障,就要鎖定「定期壽險」 。如果是期繳,
有 1、5、10、15、20、30 年的方式可選擇,當然年期愈長、保障時間愈久、
費率也愈高。如果是女性,費率只有男性的 4 成多。
 除了費率便宜外,保額可以彈性調整這一點,也被認為是 1 年期定期壽險的
優勢,因為只要在減少保額時、不低於最低承保額度,或增加保額時、仍在
免體檢的範圍內,保戶就不用負擔額外的調整成本。相較之下,若保戶採取
「減額繳清」或「部分解約」的方式調整中長期型定期壽險時,不論是哪一
種都會付出一定的調整成本,明顯不利於保戶。
 但是 1 年期定期壽險的契約期只有 1 年,所以保戶應該選擇有「保證續保」
的保單。只要在期限前提出申請,免體檢就能續保。通常該類保單的最高續
保年齡可到 80~95 歲。
 選擇 1 年期定期壽險當作身故保障的主力時,有 2 個重點需要注意:
o 重點 1. 附約的選擇性少。定期壽險當作主約時,對保險公司貢獻的利
潤較少,所以只能附加少數險種。因此除了 1 年期定期壽險外,建議使
用最低保額的終身壽險當主約,將沒有附約延續權的其他附約,掛在終
身壽險之下。(有延續權的附約,不會因為主約理賠後而失效)
o 重點 2. 只適合當作階段性的保障工具。中長期壽險採取「平準費率」,
即繳費期間費率相同,因此保障倍數不會隨著年齡而變動;1 年期定期
壽險採取「自然費率」,費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年上揚,因此保障倍
數將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
 壽險保單一定會有「身故」 、「全殘」這兩項給付。被保險人憑全殘診斷書就
能領到一次性理賠,因此 1 年期定期壽險也可以當成保障全殘的主力。很多
人以為殘廢風險要靠長期看護險,但是長看險的理賠條件較嚴格,就算已符
合壽險定義的全殘條件,也不一定會符合長看險的條件。此外,壽險是一次
性支付,但是多數長看險卻是「定期診斷、分次給付」,這對於被保險人來
說相當不便。
 除了定期壽險外,很多險種都有「1 年期」的產品,譬如住院醫療險、重大
疾病險、防癌險等。想用最少預算買到最大保障,可以優先考慮這些商品。

定期壽險 2:預算稍寬裕,採分段式規劃省更多

 1 年期定期壽險,因為採用「自然費率」,所以它的費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
逐年遞增,因此只適合當成中短期的保障工具。
 包裹式規劃(1 張保單、1 種期間、1 個保額)的總保費會較為昂貴。如果想要
減少總繳保費,可以考慮分段式規劃(多張保單、多種期間、多個保額)。簡
3 CH. 5 買好保險

單來說,分段式規劃就是先將身故保障的總額拆開,再按不同責任項目需要
保障的期間,選擇不同年期的定期壽險。
 因為定期壽險是「保障年期愈短、費率愈低」,若是將原本一張高費率的 20
年期保單拆成 3 張分別為 10、15、20 年期的保單,由於 10、15 年期的費
率都較 20 年期的低,所以自然能減少總繳保費(P.135)。

定期壽險 3:房貸負擔重,繳費方式要選「保額遞減型」的「期繳式」

 1 年期的期繳費率最低、分段式的總繳保費較省。若想節省更多保費,其實
還可以為房貸風險購買「保額遞減型」的定期壽險。一般來說,除非為了新
資金需求而進行增貸,不然房貸餘額會愈還愈少;換句話說,針對房貸風險
所買的定期壽險,保額應該跟著房貸餘額逐漸下降。然而,實際上絕大多數
保戶選擇的都是保額平準型,而非保額遞減型。
 保額遞減型的繳費方式有「期繳式」與「躉繳式」兩種。「期繳式」的費用
比保額平準型便宜約 4 成,「躉繳式」的費用甚至不到保額平準型的一半。
因此選擇保額遞減型的好處是它的「年繳保費」與「總繳保費」都會較保額
平準型的定期壽險來得低。
 如果要節省總繳保費,躉繳當然會比期繳更便宜,但是可能會付出較高的代
價。假設老張買了 20 年期的保額遞減型定期壽險,而且選擇躉繳,但是在
第 2 年年底不幸身故,這等於是先付了 20 年的保費才得到理賠;若是選擇
期繳,同樣也在第 2 年年底身故,這等於是只先付了 2 年的保費就得到相同
的理賠。因此選擇躉繳不如選擇期繳。
 在挑選保額遞減型定期壽險時,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o 重點 1. 繳費年期與保險年期是否相同。市場上多數的保險公司提供的
都是「繳費年期<保險年期」的商品,這等於是要求保戶提早幾年就把
保費繳清。少數像全球人壽才有提供「繳費年期=保險年期」的商品。
o 重點 2. 給付內容。同樣是保額遞減型的保單,若發現某張保單屬於費
率高,但保障範圍卻侷限於因特定原因所造成的意外身故與重大燒盪傷,
此時建議還是選擇費率較低、給付項目單純的保單,以免增加無意義的
保費支出、買到不實用的保單。
o 重點 3. 除了費率,還要比理賠率。保額平準型保單的理賠比例是 1:1,
也就是保額買 500 萬元、理賠時就會領到 500 萬元。保額遞減型保單則
是按照「理賠比例」給付理賠金,而且理賠比例會隨著投保年數增加而
遞減。通常保險年期過一半時,理賠比例就會跟著打對折。
o 重點 4. 房貸銀行也有便宜的房貸壽險專案。有的銀行為了搶房貸戶,
會推出「房貸+壽險」的套裝專案。由於是以團險費率投保,保費自然
更有利於保戶。
o 重點 5. 慎選保險年期。如果保險年期與繳費期限都是 15 年,但是房貸
4 CH. 5 買好保險

戶平均在第 10 年就會還清房貸,此時需要保障的風險已經清除,但是
保費卻還是要繼續繳。因此最好選擇可以與房貸配合的保單投保。
o 重點 6. 不要用保額遞減型保單掛附約。保額遞減型定期壽險雖然都是
主約,但不建議將附約掛在這種階段性功能的保單上,這是因為當主約
到期時,沒有附約延續權的附約也會跟著失效。因此,有終身需求的附
約,還是要掛在終身壽險主約之下比較好。

定期壽險 4:選擇優體保單,現省 3 成保費

 保戶的體況可分為弱體、標準體、優體。弱體是指身體健康有問題的保戶,
所以保費會較貴,甚至被拒保;標準體是指身體狀況正常的保戶;優體則是
身體狀況比標準體更好的保戶。
 如果你是健康寶寶,便可以使用「優體保單」節省壽險保費。在同樣的條件
下,優體保單費率會比標準體便宜約 2~3 成。
 若與同一年齡費率相比較,優體保單只輸給 1 年期定期壽險。但是要注意的
是,1 年期定期壽險採用「自然費率」,保費會逐年上調,所以費率會慢慢
趕上、超過採取平準費率的優體保單。

定期壽險 5:除了保費,更要比「給付內容」

 了解定期壽險的 4 種購買策略後,接下來就要挑選保單了。以下是購買時要
特別注意的地方:
 重點 1. 保證續保:
o 如果有保證讀保,這張定期壽險就能夠免附健康證明,請求繼續提供保
障。目前只有部分保單才有提供保證續保。
o 但是保證續保滿期時的年齡不得超過 75 或 80 歲,否則就跟終身壽險沒
什麼差別了。
 重點 2. 終身壽險轉換權:
o 如果保單有提供轉換終身壽險的權利,就能按投保時的費率定價,只是
要再補足期間的保價金。
o 這種轉換權是否保證轉換,也就是免體檢核保,要依照各保險公司的條
款內容而定。通常中長年期的定期壽險才有提供這種轉換彈性。
 重點 3. 身故給付內容:
o 目前各家定期壽險的身故給付內容,分別有「投保金額」、「投保金額+
已繳保費」、「投保金額+已繳未到期保費」等。
o 只給付「投保金額」的保費通常比另外 2 種來得低。
 重點 4. 殘廢生活扶助保險金:
o 定期壽險給付項目的基本款是「身故給付」與「全殘給付」,有的還會
5 CH. 5 買好保險

再提供「殘廢生活扶助金(殘扶金)」。
o 有殘扶金的保費會比基本款的貴近 4 成,而且殘廢風險發生後也不是終
身給付。因此,是否值得購買,就得先看看保單提供的殘扶金保障範圍
有多大再說。有的定期壽險殘扶金只保障 1~3 級殘,有的保障 1~6 級殘,
有的甚至只限「意外」造成的 1~3 級殘,當保障範圍愈小,暴露的殘廢
風險就愈大。
o 目前能夠不限意外或疾病,保障到 1~11 級殘的險種,主要是殘廢險。
 重點 5. 殘廢豁免:
o 老張中風導致全殘,雖然領到全殘保險金。但是終身無法工作的老張,
每年還要繼續繳納剩餘的保費,負擔仍然吃力,這時就需要殘廢豁免的
功能了。
o 殘廢豁免,就是豁免剩下未繳的保費,但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有殘廢
豁免的保費當然也會較貴。

殘廢風險 1:意外險

 重殘風險比身故風險還可怕,保障殘廢風險的主要保單是意外險。保險公司
為了增加保費收入,近來推出的意外險,增加一籮筐的給付項目。以下是評
估的重點。
 重點 1. 保障項目若增加、保費也會跟著增加:
o 意外險首重買夠一般身故保險金、殘廢保險金的保額,因為不限時間、
地點,這兩種基本給付的保障範圍最廣。
o 目前意外險除了一般身故保險金、殘廢保險金,還會針對特定事故提供
增額保障,例如提供增額給付、看護費給付、每月生活費照護金給付等。
雖然發生特定事故會加倍給付,但是也因此會讓保障範圍大幅限縮,因
此不要捨本逐末去挑選有增額給付的險種。若決定購買時,務必要配合
個人職業型態、活動範圍、活動頻率去選擇相關的加倍給付保單。
 重點 2. 自動續保 vs 保證續保:
o 很多險種都有中長期可以選擇,但意外險主要是 1 年期,特別是產險公
司的意外險都是 1 年期,因此續保與否,就會成為保戶的關注重點。
o 沒有續保機制的保單,保險公司每年都會新寄一份要保書給保戶。待保
戶簽名後寄回,才算完成續保的動作。而重新寄要保書,意味著保戶每
年都要盡「健康告知」的義務,因此可能會被要求加費、拒保。
o 自動續保是只要有按約定續繳保費,保單效力就能持續下去,因此保戶
不用「健康告知」,也不用擔心因為體況變差而被加費、拒保。
o 只是自動續保的保單,保險公司仍然保有「不續保」的權力。當某保單
依法規停止銷售時,即使有自動續保的保單也要下架,此時保險公司會
請保戶改買給付內容相似的新保單,這時就會產生健康告知的風險。
6 CH. 5 買好保險

o 保證續保的保單,即使保戶的體況變差或有重大、多次理賠紀錄,保險
公司都不能拒保。而且只要保戶願意繼續繳費,就不會發生因為舊保單
下架、必須改買新保單的困擾。
 重點 3. 跟產險公司買 vs 跟壽險公司買:
o 礙於法規限制,目前產險公司的意外險都沒有「保證續保」。壽險公司
意外險最大的賣點就是「保證續保」,但是這並非絕對。
o 通常產險公司的意外險,主要給付項目是身故與殘廢保險金。因為產險
公司是用「最低危險發生率」計算保費,因此較壽險公司的保費便宜約
3~4 成,但也因此不保證續保。如果秉持小預算買高保障的原則,應該
優先考慮產險公司的意外險。
o 譬如同樣年繳 6,000 元,小張可向產險公司買到 1,000 萬元的保額,小
李卻只可向壽險公司買到約 550 萬元的保額。假設兩人都發生重殘意外,
按殘廢等級表理賠 70%,小張能領到 700 萬元(1,000*70%),小李只能
領到 385 萬元(550*70%)。就算兩人後來又發生意外,殘廢等級已到 90%,
小張可能因為重大理賠紀錄被拒保,小李卻可以繼續請求理賠,只是第
二次理賠金額僅有 110 萬元[550*(90%-70%)]。
o 小張領的(700 萬)竟然比小李領的(385+110=495 萬)還多。因此可知,即
使再度發生重殘風險,壽險公司雖然有保證續保,但也只是按「差額比
例」理賠而已,這還不如沒有保證續保、但可以在第一次就獲得高額理
賠的產險公司保單。
 重點 4. 職業等級影響保額、費率:
o 其它險種多是用性別、年齡計算,但是意外險則是按職業等級分類,共
分為 6 類與拒保類。1~4 類大致是按內勤行政、外勤業務、技術指導、
現場操作而分,5、6 類則是高危險職業,拒保類則是指超級危險行業。
等級愈低、費率愈便宜。
o 由於第 5、6 類族群投保意外險,費率比相同保額的定期壽險還貴,此
時不如改保定期壽險,還可以保障到因疾病造成的身故與重殘風險。要
提醒的是,高危險職業買定期壽險,也還是會被限額。
o 如果需要較高保額,但是職業分類又被限額,想要藉由多家投保的方式
來拉高保額的話,保戶就有主動告知的義務。保險同業公會有通報系統,
一旦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很快就能查出保戶是否多家投保,若未事前主
動告知,理賠時就會出現爭議,保費也可能白繳。

最便宜的意外險,投訴比例第二高

 要先了解意外險的理賠限制,才能真正用最低保費買到最高保障。
 限制 1. 意外事故必須符合 3 要件:
o 同樣是理賠 1,000 萬元,意外險費率最低。業者如果不提高理賠門檻、
7 CH. 5 買好保險

也就是嚴格定義意外事故原因,就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o 保單條款中對於「意外傷害事故」的定義,是指「非由疾病所引起之外
來突發事故」
,也就是要同時符合「外來、突發、非疾病」這三項條件,
才能獲得保險給付。講白了,就是保障範圍受到很大的限縮。
o 相較於意外險,一般壽險的身故保險金只要不是少數特定狀況,譬如要
保人故意致被保人於死、被保人因犯罪被處死、被保人因越獄、拒補而
死或全殘,保險公司不論意外或疾病都會給付。然而,壽險保障範圍大,
當然費率也會貴上一大截。
 限制 2. 殘廢等級的認定差距很大:
o 殘廢程度的認定,主要是根據「殘廢等級表」。殘廢等級表分為 1~11
級,定期壽險只能保障全殘或 1~3 級殘廢、殘扶金頂多只保障到 1~6
級殘廢,而意外險可以理賠 1~11 級殘廢,因此意外險被當作保障殘廢
風險的主要工具。
o 但是當意外事故發生時,被保人與保險公司對於殘廢等級的認知,往往
會有很大的落差,使得理賠金額無法應付失去工作能力後的日子。因此
在計算意外險的傷殘保額時,最好按 2 倍的身故保障,也就是「2*身故
保額」去購買意外險的保額。
 限制 3. 職業變更要主動通知:
o 既然意外險是按職業等級計費,當被保險人的職業或職務有變更時,應
即時以「書面」通知保險公司。
o 如果新職業、職務的職業等級下降,保險公司會自變更之日起,按差額
比率退還未滿期的保費;反之,則會按差額比率增收未滿期的保費。
o 如果新職業、職務的職業等級上升,卻沒有通知保險公司,一旦發生保
險事故,保險公司會按「原收保險費與應收保險費的比率」,折算保險
金給付。譬如投保 1,000 萬元的意外險,若未及時通知職業或職務的變
動,而且發生事故致死,假設新職的應收保費為 8,000 元,原收保險費
只有 6,000 元,只能獲得 750 萬元(1,000 萬*6/8)的理賠 。
 限制 4. 除外責任最多、最嚴:
o 所有的保單都有所謂的「除外責任」條款,也就是當發生除外責任所涵
蓋的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
o 意外險費率便宜,當然除外責任的項目也較多,因此不能只靠意外險來
保障全部的殘廢風險。在意外險之外,建議加保一張殘廢險或殘扶金,
這樣才能架構出範圍夠大的殘廢防護網。
o 被保人故意自殺或自殘,對壽險來說屬於除外責任,所以原則上不會理
賠。但是實務上,自契約訂立或復效起 2 年後,故意自殺致死者,保險
公司仍會負給付「身故保險金」的責任。
o 然而,意外險的被保人,即使是契約成立 2 年後自殺,保險公司仍然可
以拒絕給付身故保險金。因為在保險公司的認定中,自殺是可以抗拒的,
8 CH. 5 買好保險

所以不符合理賠要件。

殘廢風險 2:殘廢險、殘扶金

 殘廢險通常是一次領,而殘扶金則是分期領。近來業者又推出兩者的綜合版,
但是二種給付方式都想要,當然費率也會更高。購買時,由於險種名稱未必
會出現「殘廢險」或「殘扶金」的字樣,因此建議用「一次領」與「分期領」
去找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保單。
 重點 1. 給付標準要廣:
o 不管是殘廢險、殘扶金,或是綜合版,保戶都要確認「給付標準」是否
包括因意外與疾病而導致的殘廢,好讓殘廢風險得到合理控制。
 重點 2. 要選「健康險」型的殘扶金:
o 目前意外險、壽險、健康險都有提供殘扶金。但是意外險型有理賠認定
嚴格的問題,壽險型則有保費偏高的疑慮。這是因為壽險型殘扶金的理
賠額度,受限於壽險的保額額度,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殘扶金的理賠,必
須先提高壽險保額,於是保費也會跟著提高。
o 相較之下,健康型的殘扶金,給付標準不限意外或疾病所造成的殘廢,
而且沒有壽險型保額被綁住、費率偏高的問題,因此值得優先考慮。
 重點 3. 分期領也有保證給付的設計:
o 很多保戶對於分期領,會擔心領不到幾次,保單就到期了。針對這點,
有些保險公司的保單設計有「保證給付特定期數」的機制。
o 如果想要節省保費,保戶可以在主約開始有保價金的年度申請主約「減
額繳清」。要注意的是,該附約的條款載有「主契約變更為減額繳清保
險時,本公司不得終止本附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附約的效力。
 重點 4. 殘扶金的保障範圍要廣:
o 有些殘扶金只保障 1~3 級殘,這種保單的保障範圍太少。若是不幸發生
5 或 6 級的殘廢狀態時,不但很難維持原有工作,也領不到任何理賠金。
o 因此,殘扶金的保障範圍至少要 1~6 級殘。
 重點 5. 無身故保障的保費省一半:
o 綜合版大多屬於終身型保單,而且大多有身故保障,包括退還總繳保費
或身故保險金。
o 只有少數的終身型保單是純消耗型,也就是保費有去無回。若想用小錢
買到大保障,應優先選擇「無身故保障」的保單。
 重點 6. 不要有主約保額限制:
o 有些殘廢險附約會規定「保額不得超過單件主契約危險保額的投保金
額」。如果日後想拉高附約保額,就要先把主約保額提高,如此一來保
費就會跟著大增。
o 但是有的殘廢險附約,就算主約是用最低保額投保,仍然允許附約保額
9 CH. 5 買好保險

可以直接拉高到最高 500 萬元。如此才能避免主約牽制附約的困擾,使


保戶可以用最少代價便買到足夠的殘廢風險保障。
 重點 7. 預算吃緊,先挑定期型再選終身型:
o 定期型就像是租屋,終有型就像是買屋。因此,經濟能力弱時先租屋,
等日後行有餘力時再買屋。
o 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為了控制風險,對於終身型保單會採取有條件承
保。譬如有體況限制(限健康體)或有職業限制(限 1~4 類職業)。
 重點 8. 定期型要有保證續保:
o 如果是定期型,特別是 1 年期的,為了避免體況變差而被拒保,建議要
選擇有「保證續保」的保單。有保證續保的保單,只要續繳保費,即使
日後該附約停售,保險效力也不會受到影響。
o 此外,該保單最好也要有「附約延續權」,因為日後要是主約因為出險
而失效,附約才不會受到影響。
 重點 9. 一次領為主,分期領為輔:
o 由於一次領的殘廢險,保障範圍最廣、通常為 1~11 級殘,因此建議先
規劃一次領的殘廢險。
o 然而,因發生殘廢狀態而拿到的理賠金額通常會被打折,譬如全殘才能
領到理賠金的 100%,6 級殘則只能拿到理賠金的 50%。此時可以再規
劃分期領的殘扶金來防範這個風險缺口。
o 根據勞委會的報告資料,職災造成的 1 級殘約存活 13 年,2、3 級殘約
存活 18 年,這意味著在事故發生後,最好能靠理賠金持續保障 20 年。
由於重殘狀態通常很難逆轉,殘廢發生後甚至會持續終生,因此在規劃
殘廢險時,要確保被保人家庭可以靠著理賠金應付往後的長期支出。

避免重複買,要先釐清醫療險的分類

 住院醫療險:
o 醫療險中花樣最多的就是住院醫療險,大致可以區分為實支實付型與日
額給付型。實支型(限額給付),是指住院所產生的醫療費用,都可憑診
斷證明、收據正副本,在保額限度內請領理賠金;近年來由於住院的自
費項目增加,健保新制下的住院天數被限縮,使得實支型的優勢較日額
型明顯。日額型(定額給付),則是依照「住院天數*購買的保額/單位數」,
向保險公司請領理賠金。
o 單純的實支型已經很少,目前的實支型多指「二擇一型」,可以擇優選
擇實支實付或日額給付,所以保費比純實支型來得貴;日額型也從原本
只有「每日病房費用」的基本款,演化到包含一堆給付項目的豪華款,
由於保費是基本款的數倍,除非預算寬裕,否則當作參考就好。
o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建議先以二擇一型當作第一道疾病風險的防線。
10 CH. 5 買好保險

等日後防癌險、重疾險等防線也架構完成,可以再考慮日額給付型的基
本款,用來補貼住院期間的工資損失或看護費用。
 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險:
o 重大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尿毒症、癌症、
癱瘓、重大器官移植等 7 項疾病。特定傷病則進一步包括運動神經元(漸
凍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多達 10~20 項疾病。
o 上述眾多疾病對經齊狀況的影響會逐漸浮現在出院後的療養期間,這是
僅投保住院醫療險所無法涵蓋到的風險缺口。因此,人在接近中年時,
應該開始著手架構起第二道防線。
 防癌險:
o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有家族病史的保戶有必要加保防癌險,因為
抗癌的花費驚人,往往動輒上百萬元。以一般的住院醫療險來說,實支
型只能填補住院開銷,而日額型只能補貼工資或看護費,要是癌症風險
真的發生了,這些都是遠遠不夠的。
o 重疾險也包含癌症,但是買了重疾險後,還需要再買防癌險當作第 3
道防線。因為重疾險不理賠原位癌與部份癌症,而且出險理賠後保單就
失效了,若是日後不幸又罹癌,就完全沒有保障了。
 以下原則可以協助保戶用最少的預算架構起 3 道疾病風險的防線。
 原則 1. 先買定期險:
o 以往法定傳染病屬於醫療險的除外責任,但是 SARS 發生之後,政府遂
規定將法律傳染病也納入保障範圍。1 年期醫療險因為採用自然費率,
會將此風險計算進去,因此必須理賠法定傳染病。然而,當時已銷售的
終身型醫療險,費率並未將此風險計算進去,於是不理賠此項傳染病。
這告訴我們,1 年期醫療險因為適用從新從優原則、比終身型醫療險更
具有彈性,所以可以防範日後發生的新型疾病,但終身型卻不行。
o 年輕時除了疾病風險外,還必須顧及身故、殘廢、老年風險,預算有限
的前提下應該先買定期險。
o 很多保戶擔心定期險只能保障到 75 歲,晚年反而得不到醫療保障,因
此年輕時就急著先買終身型。然而事實上,年輕時買的終身型,它的理
賠範圍無法包括到中老年時需要的新醫療技術,因此為了避免中老年時,
需要理賠、卻無法申請的風險,建議還是中老年時再買終身型。
 原則 2. 不選含壽險、儲蓄險、還本險的醫療險:
o 只要是保單的給付項目內有「身故保險金」 、
「祝壽保險金」
、「所繳保費
加計利息返還」等,都會讓醫療險的保費暴增。
o 結果就是排擠到其它風險的預算、只買到一把「迷你傘」。
 原則 3. 不選複合式的醫療險:
o 有的保單設計,將多種保險全部兜在一起賣,並美其名是「關愛一生」。
但是這種保單的費率較高,使原本有限的預算分散在各種保險之間,結
11 CH. 5 買好保險

果就是每一道防線都很脆弱,無法得到足夠的保障。因此,建議還是分
批將保額買夠就好。
 醫療險的建議投保順序為,二擇一型住院醫療險→重疾險→癌症險→日額給
付型的基本款→長看險。
 長看險的理賠嚴格、保費偏貴。當預算有限時,可以另用「意外險+殘廢險/
殘扶金」的組合,來防範需要長期看護的重殘風險。
 傷害醫療險被歸類為傷害險(意外險),因此必須附加在傷害險之下。

實支型醫療險:不是「實支」多少就賠多少

 即使有健保,但因病床難求、手術與醫藥/醫材出現明顯的自費趨勢,住院
難免還是會傷荷包。這時就要靠「住院醫療險」提供健保以外的保障。以下
是挑選時應注意的重點。
 重點 1. 目前已無純粹的實支型,取而之的是二擇一型:
o 二擇一型,又稱為混合型,除了實支實付保險金外,還提供「住院醫療
日額保險金」的選擇。當住院醫療費用較多時,採實支實付較有利;當
住院醫療費用較少時,採日額給付較有利。在申請理賠時,保戶可以選
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給付方式。
o 買保險主要用來填補損失,二擇一型裡的實支實付可以用來填補健保以
外的實際開銷,而日額給付型則是貼補住院期間的工資損失、看護費,
因此挑選順序應該是二擇一型優先於日額給付型。
 重點 2. 不是實支多少,保險公司就賠多少:
o 實支型的理賠金,以「投保金額」為限。申請理賠的金額,若以「每日
病房費用」而言,是以當初所買的「計劃別/單位數*住院天數」,因此
買的保額愈少、理賠金也愈少,而且不得超過投保金額。
o 譬如張三的投保金額是每日病房費用 1,000 元。若張三因病住院,並且
選擇升等雙人房,每日必須自費差額 2,000 元,住 5 天總共花了 1 萬元
(2,000*5)。然而,因為投保的每日病房費用只有 1,000 元,因此張三只
能申請理賠 5,000 元(1,000*5)。
o 實支型的理賠金,按「給付項目」分別計算。假設實支型的給付項目為
「每日病房費用」 、「住院醫療費用」 、
「住院手術費用」這三項,事後不
是按帳單總金額申請理賠,而是按照前述 3 項逐項計算。
o 以「住院手術費用」而言,理賠金按照「手術費用投保金額*手術名稱
及費用表的給付比例」計算。假設張三的住院手術費用限額為 3 萬元,
他若是割除鼻息肉,因為此項手術的給付比例是 10%,所以他可以申請
到 3,000 元(3 萬*10%);他若是更換心臟瓣膜,因為此項手術的給付比
例是 290%,所以他可以申請到 87,000 元(3 萬*290%)。
 重點 3. 除外責任不賠:
12 CH. 5 買好保險

o 除外責任,就是保險公司有權不負給付責任。
o 除了一般的犯罪、故意、吸毒等行為外,其它像是「裝設義齒、義肢、
義眼、眼鏡、助聽器,心律調節器或其它附屬品」等非因意外導致的支
出,保險公司也不負給付責任。
 重點 4. 條款有「超過全民健保給付的住院費用」最有保障:
o 當保戶住院有自費醫藥/醫材的開銷時,主要是靠「住院醫療費用(醫療
雜費)」理賠。但是要注意的是,相當比例的實支型保單條款,對於這
項給付採取「列舉式」 。因此,如果自費的醫樂/醫材不在列舉項目內,
就可能會有理賠爭議。
o 對保戶最有利的條款是「概括式+超過全民健保給付的住院費用」
,也就
是自費醫藥/醫材超過全民健保給付費用的部分,可以在保額內理賠。
這項條款的保障範圍會較列舉式廣而有彈性,可以讓人更放心地選用自
費醫藥/醫材。
 重點 5. 實支型保單大多只接受收據正本:
o 出院時,醫院只會開立一份收據正本,但是保戶卻跟兩家保險公司各買
了一張實支型保單。如果兩家都要求收據正本,這時保戶就要小心了,
因為另一張保單可能無法申請理賠。
o 目前接受收據副本理賠的公司已經增多。保戶在跟乙公司買第二張時,
必須先在乙公司要保書的「告知事項」內,圈選「已投保其它實支實付
型商業險」、告知已經先跟甲公司買過一張實支型保單的事實。日後若
保戶有理賠需求時,乙公司才會接受保戶用收據副本申請理賠。
o 購買兩張實支型保單有兩種策略。第一種,跟同一家公司買,但是要先
確認這家公司可以接受正本或副本理賠;第二種,先跟只接受正本理賠
的甲公司買,第二張再跟可以接受副本理賠的乙公司買。

實支型醫療險:給付項目不是愈多愈好

 重點 1. 優先選定期型:
o 目前實支型保單多是 1 年期的定期型、附約,至於少數終身型因為含有
壽險成分,因此同樣的保額下,保費會貴上許多。建議選擇保費便宜,
並且有「保證續保」的定期型,才能用小錢買大保障。
o 以往保證續保多只到 75 歲,目前已有保單最高到 80~85 歲、保障期間
已經與終身型相差不遠。但是 1 年期保單多採用「自然費率」,每年或
每 5 年會調高保費,這會造成中年後的保費大增。因此,中年後若行有
餘力,建議可以改買終身型。
 重點 2. 主約繳費期滿後省下的預算,可當作老後的保障:
o 實支型的附約,通常會用低保額的終身壽險當作主約;在主約繳滿後,
附約則續繳。
13 CH. 5 買好保險

o 主約保費因為期滿後省下來的錢,應該存起來或是投資。如此一來,便
可以為附約結束後的醫療空窗期,提早準備一筆老後的醫療基金。
 重點 3. 給付項目不是愈多愈好:
o 保險的真義是「保大不保小」,扛不起的風險才需要投保。因此給付項
目不是愈多愈好,譬如花費有限的門診給付、手術,或是錦上添花的出
院療養金等,不應該作為投保時的重點。
o 反而應該在「每日病房費用」保額相同的條件下,比較「住院手術限額」
的理賠比例、「住院醫療費用」的限額。譬如在相同單位數或計劃別的
基礎上,保費雖然差不多,但因為「住院手術限額」的理賠比例,有的
只到 100%,有的卻多達 400~500%,日後理賠金的差異勢必很懸殊。
 重點 4. 保費不是愈便宜愈好:
o 為避免買到不合適的保單,在保費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應該確認這張保
單的給付內容是否合理。
o 譬如 30 歲男性,大多數實支型附約的費率是兩千多元,但是某張保單
卻只要 1 千多元。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這張保單要求保戶先購買至少
50 萬元的壽險後,才能加保實支型附約;或者是,實支型保單只理賠
負擔低,卻未理賠像「住院手術費用」這類負擔高的項目。
 重點 5. 提高「住院醫療費用」限額,仍無法代替防癌險:
o 有專家建議提高實支型的購買單位數、將「住院醫療費用」的限額拉到
最高,若日後不幸罹癌時,就可以靠這項給付應付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
費用。但前提是,想申請到這項給付的最高限額,住院天數可能要長達
181~365 天才行。
o 目前健保新制下,保戶很難長期住院。因此就算將「住院醫療費用」的
限額拉到最高,仍然也申請不到最高限額。
 重點 6. 雙實支實付的必要性,仍有待商榷:
o 有專家建議分開買兩張實支型,因為這樣同一筆「住院醫療費用」,可
以同時向兩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是,買兩張實支型的附約,也要同
時加買兩張主約,雖然日後理賠金額可以增加,但是保費的負擔也會因
此跟著上升。
o 實支型的本意是「損害補償原則」
,而不是靠第二張保單去多賺理賠金。
因此,未來的修法方向可能會要求「兩張加總的理賠金額,不能超過實
際的帳單金額」。

日額型醫療險:優先選擇「基本型+定期型」

 重點 1. 住院天數被限縮:
o 健保在 2010 年實施 DRGS 支付制後,每種疾病都有一個給付上限,因
此醫院除了將住院手術儘量改為門診手術外,也會減少不必要的檢查、
14 CH. 5 買好保險

用藥,以及住院天數。
o 首當其衝的就是日額給付型。因為日額給付保險金=住院天數*購買的保
額單位,所以當住院天數下降時,就算買的保額單位再多,也是英雄無
用武之地。
 重點 2. 用自有儲蓄支應:
o 根據健保局的統計,平均住院天數約 10 天。如果需要自費住雙人房,
並且聘僱全天候看護,要準備一筆約 4 萬元[(病房自費差額 2,000+全天
候看護費 2,000)*10]的住院基金。至於住院期間的薪資損失,因為有帶
薪年假、國定假日的關係,被扣薪的天數其實有限。
o 一般人在老齡之前,很少會年年住院。而且就算住院,看護費、薪資損
失等在住院期間產生的開銷,也能以自有儲蓄支應。
o 在健保新制下,日額給付型的效益不大,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不建議
投保。並非所有財務損失的風險都要靠保險轉移,我們應該將有限的預
算先用來防範無法承擔的巨大風險才是。
 重點 3. 選擇基本款:
o 如果擔心健保病房的品質、住院的相關費用,希望能安心療養的話,建
議選擇基本款的日額型就好。以前的日額型主要給付「住院日額保險金」,
由於內容單純,因此稱為基本款。
o 然而,現在的日額型,給付項目大增,內容變得相當豪華。這種豪華型
的日額型,因為給付項目跟實支型已部分重疊,所以買了只是錦上添花,
並無多大助益。更重要的是,它的給付項目雖多,但獨缺了實支型才有
的「住院醫療保險金(雜費)」。
o 根據統計,住院醫療的帳單有 5 成以上屬於雜費,這也就是為何專家會
建議保戶應該以實支型當作住院醫療的主力,等行有餘力時,再考慮日
額型的原因。
 重點 4. 終身險,高保費、低保障:
o 有專家認為定期險無法保障終身。然而,目前日額型的定期險,最高續
保年齡為 75~85 歲,有的甚至還到 105 歲,而且是保證續保,保障期間
其實已經跟終身險差不多了。
o 有專家認為定期險大多是附約,必須買主約才能附加;如果主約失效,
附約也會跟著失效。然而,目前法令已經修改,即使主約的終身壽險因
為全殘理賠而失效,附約醫療險的效力仍會維持下去;而且法令修改前
的舊保單,如果有附約延續權,一樣不用擔心失效。
o 有專家認為採取「自然費率」的定期險初期費率雖然較低,但是每 5
年會調漲保費,因此未必較終身險划算。然而,若是拿 1 年期的日額型
跟採取「平準費率」的終身險相比較,就會發現定期險低費率的優勢要
一直到 70 歲之後才會失去。
o 終身險有一項值得思考的地方是「總理賠金額上限」,只要這個額度被
15 CH. 5 買好保險

用完,保單立刻就失效,完全不符合終身保障的精神。此外,中老年後
即使住院頻率增加,但是自有儲蓄也漸豐,是否還需要靠終身險來補貼
相關支出呢? 而且即使有餘力加買,建議選擇保費低、沒有總理賠金額
上限的 1 年期日額型即可。
o 相較之下,實支型雖然有每日或單次最高給付金額的限制,但是並沒有
總理賠金額上限。

重大疾病險:病情嚴重者才能獲賠

 進入中年,重大疾病發生的機率漸漸升高。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符合重疾險
涵括的疾病項目,就能請領一次或是多次給付,而且由病患自己決定保險金
要用在生活費、看護費,或特殊醫療費。
 重點 1. 優先選擇無壽險成分的消耗型險種:
o 只要保單的給付項目,除了重大疾病保險金、特定傷病保險金外,還有
身故保險金、全殘保險金、祝壽保險金等,就屬於壽險型。
o 壽險型的重疾險,如果保險期間沒有罹患相關疾病,身故時受益人仍然
能領回保險金,消耗型的就無法領回任何保險金。如果預算有限,應該
先選消耗型的重疾險,再用定期壽險轉移身故風險。
o 要注意的是,目前主約型的重疾險多屬於壽險型;附約型的重疾險才是
消耗型,而且有的附約還會限制「同一被保人累積本險保額以不超過累
積壽險主契約保額之 2 倍為限」,譬如定期壽險保額若為 100 萬元,重
疾險附約就不能超過 200 萬元。
 重點 2. 年輕時選定期險、中年後選終身險:
o 如果預算有限,可以年輕時先買定期型,等中年保單到期且行有餘力時,
再改買終身型。
o 目前定期險續保最高至 75 歲,可是千萬別等到 75 歲再改買終身型,因
為保險公司對此設有購買年齡的上限。譬如繳費年期若是 10、15 年期,
最慢要在 50 歲前投保;繳費年期若是 20 年期,最慢要在 45 歲前投保。
此外,中年後體況變差,即使已有餘力繳費,也有可能被拒保。
 重點 3. 有特別擔心的疾病,可選擇有加倍給付的險種:
o 假設由於家族病史的緣故,特別擔心中風、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可以針對特定疾病選擇有加倍給付的險種。
 重點 4. 給付方式分為一次給付、分期給付:
o 重疾險的給付方式,大多是按保額一次給付,但也有的是用「生活照護
金」的名義分期給付。譬如在「確定給付期」時,不論被保人生存與否,
都會按月給付生活照護金。
 重點 5. 各張保單對於「等待期間」的定義不同:
o 為了避免保戶帶病投保,重疾險一定會規定等待期。等待期愈長,就表
16 CH. 5 買好保險

示保戶曝險的時間也愈長。
 重點 6. 特定傷病項目愈多,保費就愈貴:
o 很多特定傷病的疾病項目發生的機率相當低,除非有家族病史或是預算
寬裕,否則不需要使用「理賠項目的多寡」來當作挑選保單的指標。
 重點 7. 理賠的定義嚴格:
o 重疾險只針對七項特定的重大疾病,所以並非只要病情重大就能獲得保
險公司的理賠。
o 換句話說,重疾險除了罹患相關的疾病外,病情還必須惡化到「嚴重」
的程度,才能獲得理賠。這是保戶在投保前必須瞭解的。

防癌險:優先選「1 年期+一次給付型」

 提供癌症防線的保險有住院醫療險、重疾險、癌疾險。
 以住院醫療險來說,它的保障範圍僅限於「住院期間」,但是癌症治療中的
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通常需要住院的時間很短,甚至不用住院。因此,
只用住院醫療險抗癌是不夠的。
 以重疾險來說,它雖然有涵蓋癌症,但是有部分癌症是除外不賠的。而且若
是先中風或心肌梗塞,之後才不幸罹癌的話,由於重疾險已因理賠中風或心
肌梗塞而失效,就無法再提供抗癌的保障了。
 由於住院醫療險與重疾險都無法提供罹癌的完全保障,如果家族近親有癌症
病史,建議還是要將癌症險納入規劃。因為抗癌的「標靶藥」,一個完整療
程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元,對一般家庭而言相當的沉重。
 通常癌症險申請理賠,只需要提供「診斷證明書、病理組織檢查報告、病理
切片報告」等文件,並不需要收據正本。因此只有一份收據正本時,就不會
有該用來申請住院醫療險,還是癌症險的困擾產生。
 重點 1. 一次給付型 vs 分項給付型:
o 一次給付型的優點是,如果保額有買夠,一次領到的保險金應可支付抗
癌最沉重的「標靶藥」;缺點則是,如果往後癌症復發,一次給付型的
保單已經因理賠而失效,就無法再提供任何幫助了。
o 分項給付型的優點是,即使之前已經請領相關給付,如果後來癌症復發,
仍然可以繼續申請相關給付;缺點則是,因為要逐項申請,所以每次都
要準備一堆單據;化療保險金是按住院日數給付,無法應付昂貴的標靶
藥;日後若有新療法,可能不在保單當時的保障範圍內。
o 雖然一次給付型與分項給付型各有利弊,建議先買一次給付型。因為若
不幸罹癌,當務之急是籌措沉重的標靶藥費用,而非應付未來不確定的
復發風險。
 重點 2. 壽險公司 vs 產險公司:
o 基於小錢買大保障的原則,建議購買 1 年期附約。
17 CH. 5 買好保險

o 此外,由於目前只有壽險公司販售的一次給付型有提供「保證續保」,
因此在法令未修改前,可優先考慮壽險公司的 1 年期附約。
 重點 3. 低侵襲性癌症或原位癌是否納入保障:
o 有的癌症險將很多癌症納入低侵襲性癌症的範圍內,並且規定「初次罹
癌保險金」不能理賠治癒率較高的「低侵襲性癌症」。
o 此外,治療癌症的過程中,相當容易引起併發症。因此有的保單會先用
保單條款將併發症排除在外。
 重點 4. 安寧病房是否理賠:
o 在癌症末期時,住在安寧病房的時間可能長達 1~2 個月。如果購買的是
分項給付型,最好優先挑選不會將安寧病房排除在外的保單。
 重點 5. 是否要含生存險或壽險:
o 癌症險若是加上生存險(滿期保險金)或是壽險(身故保險金)的設計,保
費都會暴增數十倍。

投保「即期年金險」,保證「孝順」到天年

 投保年金險可以讓你每月領到生活費,不會被騙、被偷、被搶,就算活到一
百歲也不必擔心。
 年金險有兩種。第一種是「未來領」的「遞延型」年金險,適合青壯年族群
購買,先期繳或躉繳保費後,等準備退休時再開始申請年金給付;第二種是
「現在領」的「即期型」年金險,適合準退休族購買,先躉繳保費後,即可
按時領取年金給付。此外,目前有些壽險公司也可以將終身壽險的「保單價
值」轉為即期年金險。
 從即期年金險費率表可以看出,女性的費率比男性的貴,這是因為女性的餘
命比男性的長,未來預期領到的年金總額會比較多,而且愈早買愈貴。但是
換個角度想,年金險用來保障長壽風險,不管是活到 90 或 100 歲,都不用
擔心老本會用完。
 重點 1. 附加費率:
o 保戶買即期年金險,需要支付的成本稱為「附加費用率」。通常年金險
的附加費用率在 3%左右。
o 這代表保戶的躉繳 100 萬元,保險公司會從中先賺走 3 萬元,再用剩下
的 97 萬元去計算往後要支付給保戶的年金。
 重點 2. 預定利率:
o 即期年金險,如果按照領取的金額是固定或浮動來看,可以分成「甲型」
與「乙型」這兩種。甲型按「預定利率」計算年金,每期領到的是定額
年金;乙型按「宣告利率」計算年金,每期領到的是不定額年金。
o 甲型目前是市場主流,因為大多數退休族希望領到的年金能夠穩定,而
不是忽高忽低。當預定利率愈高,保戶可以領到的年金也愈高。
18 CH. 5 買好保險

o 由於即期年金險是保障長壽風險的好工具,準退休族還是可以考慮將部
分資金轉買即期年金險,先確保退休期間有最基本的生活費,再將剩餘
資金投資在其它報酬率較高的工具。
 重點 3. 保證期:
o 保證期是指「不論被保人生存與否,保險公司保證給付年金的期間」。
如果被保人在保證期間內身故,則依約給付給受益人,直到保證期滿。
o 被保人可以在保證期間內申請提前給付「未提領完的年金餘額」,但是
在保證期滿後就不能再申請,也就是這筆資金將失去變現性,若被保人
仍持續存活,保險公司就必須給付到 110 歲才算期滿。
o 因為於保證期間內,仍然有選擇變現的權利,所以保戶通常會希望保證
期愈長愈好。但是要注意的是,保證期愈長、躉繳保費就愈高,是否值
得投保就要看保戶如何考量了。與此相反的是,若是老年時擔心不肖子
孫覬覦或是年老容易被騙,這種情況下,保證期反而是愈短愈好。
 重點 4. 安全性:
o 即期年金險不是存款、不受「中央存保」的保障,而是受到「人身保險
安定基金」的保障。
o 人身保險安定基金的規模有限,保戶應該避免選擇「淨值為負」的保險
公司,以免保險公司比自己還短命,日後無法靠保險公司養老。
 活到老、領到老,年金險與終身還本險都辦得到,但為何優先建議年金險呢?
這是因為兩者「產品結構」的關係:
o 年金險屬於生存險,保險給付裡只有「生存金」。
o 終身還本險屬於生死合險,保險給付裡有「生存金、身故/全殘理賠金」,
兩者都想要的話,必須付出比即期年金險至少多一倍的保費。而且要思
考的是,若想靠終身還本險養老,不肖子孫可能還會強迫年事已高的父
母去質借或解約、徒增家庭紛亂。

只要繳 6 年,退休後保證年年領退休金?

 以近年來熱賣的某張終身還本險為例(P. 206),以下四個步驟可以協助保戶判
斷是否適合當成退休工具。
 步驟 1. 是否已為「死、病、殘」的風險做好準備 ?
o 在責任最重的 50 歲前,如果不幸碰上「死、病、殘」中的任何一項風
險,和樂的家庭就會變調。
o 保戶在投保養老險前,應該先排序出自己目前最擔心的風險,以及是否
已先做好因應。
 步驟 2. 是否會讓家庭的現金流惡化 ?
o 如果已經為「死、病、殘」的風險做好準備,接著還要檢視養老險的保
費支出是否會讓家庭的現金流惡化。
19 CH. 5 買好保險

o 由於養老險的保費必須連繳數年,如果在這段期間臨時需要資金,提前
解約會造成本金損失、保單借款會產生借款成本。如果每個月本來都是
收支平衡,這些方式都可能讓家庭的財務狀況惡化。
 步驟 3. 是否了解保本不等於保值 ?
o 養老險能讓保戶保本,但不見得可以保值。如果這張保單的報酬率>通
膨率,就可以保值;如果報酬率<通膨率,就無法保值。
o 買養老險的當下,保單的報酬率就已經被鎖定,但是通膨率卻難以事先
估計,再加上還本期間愈長,通膨率的影響愈難控制。因此幾十年後的
養老金是否能對抗當時的物價,就十分令人懷疑了。
 步驟 4. 是否了解保單的真實報酬率 ?
o 養老險的保費有躉繳與期繳,還本金有一次領與分期領。這種保單的現
金流入與流出相當複雜。
o 要算出不同情境下的真實報酬率,可以運用 excel 裡的財務函數 IRR。
 如果自己不善投資、存不住錢,就適合用養老險當退休工具。反之,則應該
將有限的預算先拿去買保費較便宜的純保障型險種,接著靠投資型險種(變
額年金險)、基金、股票等工具籌措退休金。如此一來,才能在兼顧保障的
同時,實現安心退休的目標。

算算看,保單在你退休後的「真實報酬率」

 根據調查,國人主要的退休工具,不是存款就是保險。但是靠保單養老的效
益為何,這就得仔細算過才知道。
 再怎麼複雜的投資,只要能掌握現金流出、現金流入,就可以靠 IRR 算出保
單的真實報酬率。因此,這種方式只能用在還本型的保單(因為有現金流出
與流入),不能用在非還本型的保單(因為只有現金流出)。
 業務員強調的預定利率,並非保單的報酬率,它純粹只是保險公司用來計算
保費的依據。當預定利率高時,保費較少;當預定利率低時,保費較高。

把終身壽險「活化」成退休金

 終身壽險原本就有變現機制,包括「部分解約、全部解約與保單貸款」這三
種方式。當保戶有資金需求、選擇解約的方式後,就無法保障日後的身故風
險;相反地,選擇貸款的方式後,仍然可以保障日後的身故風險,只是身故
時拿到的保險金會先扣除貸款的本金與利息。
 金管會為了因應高齡化,於是在 2014 年推動「保單活化」的政策,也就是
允許將終身壽險轉換為年金險、醫療險、長看險等險種。於是,退休族可以
將原本是「保障別人」的終身壽險用來「保障自己」。
 終身壽險如果符合以下兩項條件,也可以轉作退休準備:
20 CH. 5 買好保險

o 人生重擔已缷下。譬如貸款還清、子女成人、高堂已享天年等。
o 老後的準備不足。可以選擇將終身壽險「轉為」為年金險。
 重點 1. 只有特定公司與特定保單提供轉換:
o 高預定利率保單愈多的保險公司通常會愈積極提供保單的轉換,這主要
是保險公司可以藉此減緩「利差損」壓力的緣故。
o 保單轉換對於退休金不足的保戶來說是一大福因。建議在選購終身壽險
時,務必仔細地將各保險公司對於保單轉換的條件、彈性列入考量,好
讓日後的轉換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 重點 2. 轉換為醫療險或長看險可以享有較便宜的費率:
o 30 歲買的終身壽險,若選擇在 60 歲轉換為醫療險或長看險的話,其實
不用擔心超齡的問題,因為此時的費率也是比照 30 歲時的水準。只是
轉換前要配合填寫「健康告知書」,而且在特定情況下要進行體檢。
o 若選擇轉換為年金險,則不用體檢。
 重點 3. 轉換為年金險會喪失變現性:
o 保險公司為鼓勵保單轉換,通常會提供較市售保單略高的預定利率,以
及較長的保證期。但是要注意的是,開始領取年金後,保單就不能再申
請貸款與解約,也就是這筆資金會喪失變現性。
o 另外,轉換為年金險之後,若在終身壽險保障期間內過世,與選擇「部
分解約」相較之下,會較為不利,這是因為「年金險的已領年金+保證
期內未領年金」<「部分解約的總解約金+身故保險金」的關係。
o 轉換為年金險,就是活愈久愈得利、死愈早愈虧。但是不要忘了,年金
險的意義在於防範長壽風險,而不是資金效益。
 重點 4. 部分解約領取的總解約金不如年金險領取的總年金:
o 選擇年年部分解約的好處是,每年均可領取解約金,這相當於年金險的
年金給付,可保有資金運用的彈性;而且,在全部解約完畢前,仍享有
部分的身故保障。
o 另外,轉換為年金險之後,若在終身壽險保障期間後過世,與選擇「部
分解約」相較之下,會較為有利,這是因為「年金險的總領年金」>「部
分解約的總解約金」;而且,年金險可以保障到 110 歲,保單則是全部
解約後就會失效。
 重點 5. 全部解約轉買其它家的即期年金險:
o 終身壽險除了可以轉換成同一家保險公司的年金險之外,保戶也可以選
擇全部解約、改買其它保險公司的「即期年金險」。
o 目前提供即期年金險的公司愈來愈少,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報出來的
預定利率普遍不如預期。要注意的是,反而是愈積極進行保單轉換的保
險公司報出來的預定利率會愈有利於保戶。
o 若活得愈長、預定利率愈高,選擇轉換年金險的結果就會比部分解約或
全部解約後再轉買其它即期年金險有利。
21 CH. 5 買好保險

 重點 6. 保單維持原狀,請子女提供孝養金:
o 有專家建議,因為不論是轉換為年金險、部分解約、全部解約所領到的
金額都比終身壽險的身故保險金少了一大截,因此保留終身壽險,等天
年後讓子女領取最有利。至於不足的退休金,若是子女有能力孝養,而
且沒有道德風險的話,就由子女提供。
o 然而,從不少真實的社會案件來看,可因弒父、弒母提前拿到身故保險
金的受益人,通常就是加害人,所以當父母將身故保險金當做交換而得
到子女孝養時,還是要防範可能的道德風險。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