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农家参谋 NONG JIA CAN MOU 科技研究

秘境与真实——文化符号视域下武术与汉字的相关研究
王峰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体育教研室,贵州贵阳,550281)

【摘 要】作为文化符号的汉字它深植于华夏大地,融入到我们的 一致,宇宙自然是一大天地,人体自身是一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
生活点滴,然窥视汉字,我们发现对其既熟悉又陌生;同样,风靡全球的 人相通,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顺应
武术热看似推动了武术发展,实则为武术为武术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本文 自然,不违背自然方能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武术中的表现就是要自身
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力求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探究武术与汉字的真与实。 适应于自然,顺乎自然,达到两者的一致。此外,还突出的体现在武术家
【关键词】武术;汉字 在创新和发展武术时效法自然,如,模仿动物的神情姿态创编出猴拳、蛇
武术与汉字都有悠久的历史,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 拳等。汉字从其产生发展直到现在都有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烙印。象形
的活化石。而作为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极为 是汉字最大的特点,而象形就是汉字对其所要表达的客观实体加以描绘将
深刻,中华武术无论是在哲学理念上、认知方式上、思想根源上还是表现 其外形特征浓缩为图案化和抽象的线条,即效法自然的表现。而在汉字的
形式上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与汉字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六种基本构字法“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
物实则隐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象形、指事、会意”等三种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效法自然,
1 武术与汉字本体层面研究 顺应自然,天人相通。
武术虽说是体系庞大、流派众多、功法各异,但定位到一招一式上, 3 武术与汉字美学层面研究
仍不过几个构成要素而已。具体的说就是基本的手形手法与步形步法等肢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审美对
体运动方法以及实战的基本技法。基本的手形手法有,拳、掌、勾、爪等, 象、审美意识和联系二者的审美关系。武术与汉字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元
基本的步形步法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等。而每一种手形手 素,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并以其特立独行的、源远流长而在世界文
法或步形步法又有几种小的不同形式,并且在不同拳法以及同一拳法的不 化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同流派中有不同的形式。整个武术的各个动作便是这些基本手形手法和步 武术在美学及艺术上主要是通过竞技武术套路、武术散打等体现出来
形步法的不同变化组合而成。基本的实战技法有“四击”,即,踢、打、 的。武术运动中一招一势的演练都要求喻之以形、寓之以意。即对武术单
摔、拿等四种技法。同样每种技法都包含了几种小的不同形式,并且在不 个动作的定式造型不仅肢体动作要符合技术要求表现出美观、潇洒,而且
同拳法以及同一拳法的不同流派中有不同的形式,正是这些基本技法组成 要喻之以形,如练习“手挥琵琶”这个动作时就要有犹如手抱琵琶挥舞的
了内容丰富的武术套路和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击。而汉字虽然数量众多、浩 感觉等,同时还要配合好呼吸、眼神与意念,要能展示出武术动作独到的
如烟海,但归根到底汉字仍属于面性图形符号,是用线条构成的。各种形 “神韵”来。中国一直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汉字直接脱胎于图画。
状的线条其实就是不同的笔画,楷书中笔画分为两大类,平笔和折笔。平 至隶书之后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以一种更为简
笔的六种笔形为,横、竖、撇、捺、点、提。[1] 折笔又分为单折笔和复折 洁、抽象的方式融会到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之中。[2] 使人们以胎动汉字的字
笔等。这些笔画的不同组合便形成了奇幻无比的汉字。 形进行丰富的联想,增加了汉字的奇妙感,表现出独特的汉字美感。而线
不同的手形手法与步形步法以及踢打摔拿的组合产生出了博大精深 条首先反应在汉字的笔画上,笔画实际就是各种形状的线条。进而在书写
的中华武术,而横、竖、撇、捺、点、提等笔画刚构成了汉字。武术的马步、 上表现出了“或凝重端庄、或潇洒飘逸、或雄浑苍劲”的线条美。在中国,
弓步等手法步法和技法正如汉字中的笔画,组成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字” 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与气的宇宙最相合的是线的艺术,汉字中的线条犹
(武术)。 如天地间的气流,气之流行而成物,线之流行而成字,汉字的线条艺术中
2 武术与汉字哲学层面研究 蕴藏着中国艺术中线之美的特色,这就是汉字在美学及艺术上的体现。
2.1 太极阴阳说在武术与汉字上的体现 4 结语
太极阴阳学说中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易经》最根本的思想。《易》 从文化学视角出发,“武术”与“汉字”都是文化符号的一种形式。
有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指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无不是相互对 在本体层面上武术与汉字在构造上都是由一些基本的要素组成。在表现形
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体现。
进而由阴阳对应观念衍化出一系列对应概念, 式层面上,武术运动与书法练习均有“力与势”,“形与意”,“章法布局”
如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始终等。 等方面的要求,并体现出一定的相通之处。在传统哲学层面上,武术与汉
武术中更认为阴阳之道即武术之道,提出了“一阴一阳谓之拳”的说法。 字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太极阴阳”、“天人合一”学说的影响。
武术运动中的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快与慢、轻与重、起与落、转和 在美学层面上,武术与汉字在美学及艺术上也表现出众多的相通性。我们
折、内与外等都是武术中阴阳双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体现。而作为一 应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引导武术的发展,使中华武术这一古老的东
种象形文字的汉字书写上也将太极阴阳的理论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纸为白, 方文明焕发出新的光彩。
字为黑,一阴一阳。纸白为无,字黑为有,有无相成。纸白为虚,字黑为 参考文献
实,虚实相生等。不仅如此,在汉字书写时的手法如提按、顿挫、转折、 [1] 田芳兵 . 论竞技武术的审美特点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0):16-
轻重、枯涩、浓淡、起落、快慢、奇正等方面都是阴阳哲学思想的反应。 17.
2.2 天人合一在武术与汉字上的体现 [2] 王峰 . 武术与汉字的相关性研究 [D]. 长江大学 ,201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精髓之一。所谓“天”并不是
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

-18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