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3

第三章 气体中的沿面放电和高压绝缘子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第三节 支柱绝缘子
第四节 棒形绝缘子计算
第五节 瓷套管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第八节 污闪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绝缘子用于将不同电位的导电体在机械上相互连
接,在电气上相互绝缘

1.1:绝缘子:导体与
地之间绝缘和连接

支柱绝缘子

盘形悬式绝缘子 2/63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1.2:瓷套:用做电气内绝缘的容器




避 电流互感器


3/63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油纸电容式穿墙套管

1.3:套管:用做导 变
体穿过电器外壳和墙 压


管 4/63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绝缘功能的丧失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固体介质击穿:一旦发生击穿,即意味着不可逆转
地丧失绝缘功能。
 沿介质表面发生闪络(气体放电):由于大多数绝
缘子以电瓷、玻璃等硅酸盐材料组成,所以沿着它们
的表面发生放电或闪络时,一般不会导致绝缘子的永
久性损坏。电力系统的外绝缘,一般均为自恢复绝缘,
因为绝缘子闪络或空气间隙击穿后,只要切除电源,
它们的绝缘性能都能很快地自动彻底恢复。

5/63
沿面放电的实验现象:

沿固体介质表面的闪络电压不但比固体介
质本身的击穿电压低得多,而且也比极间距离
相同的纯气隙的击穿电压低不少。

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外绝缘的实际绝缘水平
取决于它的沿面闪络电压。它与设备表面的干
燥、潮湿或清洁、污染有较大关系。

6/63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 气体沿面放电的主要类型

干闪电压:表面清洁、干燥的绝缘子的闪络电压。是户
内绝缘子的主要指标。
湿闪电压:表面洁净的绝缘子在淋雨时的闪络电压,是
户外绝缘子的主要指标。
污闪电压:表面脏污的绝缘子在受潮时的闪络电压。
人造雨:体电阻率100欧.米,降雨量1~1.5mm/min,45
度角

7/63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绝缘子其他性能

机械性能:拉伸负荷、(盘形悬式绝缘子)
弯曲负荷、
扭转负荷(隔离开关的支柱绝缘子)
冷热性能:膨胀应力
老化性能:抗老化

8/63
第一节 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
绝缘子材料
电瓷:无机材料,耐腐蚀,抗老化,具有足够的电气强
度和机械强度;脆,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大得多;上釉
强度大
钢化玻璃:电气和机械强度大于电瓷,输电线路钢化玻
璃绝缘子损坏后能“自爆”,便于巡线时及时发现
有机复合材料:重量轻、体积小、工艺简单;表面有憎
水性,抗污闪能力强,复合绝缘子的玻璃纤维芯棒的抗
拉强度高于钢

9/63
10/63
11/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沿面放电:沿绝缘子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的放
电现象称为沿面放电;
闪络:沿面放电发展到贯穿性的空气击穿称为闪
络;
沿面闪络电压比气体或固体单独存在时的击穿电
压都低

均匀电场沿面放电
极不均匀电场沿面放电
12/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界面电场分布可分为3种典型情况,见下图

 (a)固体介质处于均匀电场中,界面与电力线平行
13/63
 (b)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且界面电场的垂直于
表面分量En比平行于表面的切线分量Et要大得多(套管)

 (c)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但大部分界面上的电
场切线分量Et大于垂直分量En(支柱绝缘子)
14/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1)均匀电场沿面放电
1)固体与电极接触面中气隙产生局部强场引发
放电
2)介质表面吸附水分形成水膜,水膜中离子迁
移到电极附近畸变电场,降低了闪络电压
3)介质表面电阻不均匀、表面粗糙,畸变电场

沿面放电电压<纯气
体放电电压
15/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1)均匀电场沿面放电

固体表面吸附水分能力的影响
表面吸附水能力小的介质,受
湿度影响小(石蜡)

16/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1)均匀电场沿面放电

电压变化较慢击穿电压较低
离子移动,电荷积聚需要时间,
电压变化缓慢,较电压变化快
时要低。

17/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2)极不均匀电场强垂直分量沿面放电
基本过程:
1)电晕放电
2)刷状放电 碰撞电离:与电压成正比
3)滑闪放电:碰撞电离和热电离
4)完全击穿
滑闪机理:
带电离子撞击介质表
面,使局部温度升高,
导致热电离
滑闪是绝缘表面气体热电离引起
的,沿着绝缘表面的不稳定的树
枝状放电,它并没有贯穿两极。 18/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2)极不均匀电场强垂直分量沿面放电

滑闪放电在交流和冲击
电压下很明显

随着电压的增加,滑闪
长度增加得很快

→单靠加长沿面距离来
提高闪络电压的效果很

19/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2)极不均匀电场强垂直分量沿面放电
等值电路:由表面电阻、
体电容、体电阻构成

比电容C0:介质表面单
位面积与另一电极间的
电容(F/cm2)
电容电流
放电现象与比电容和电 热电离
压变化率有关
管壁↓ 比电容↑ →滑
闪火花长度↑

20/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2)极不均匀电场强垂直分量沿面放电
E0 K
=
工频起始放电电压: U0 = 0.5
提高起始电压的 ωC0 ρ s (C0 )
方法:
1)减小比电容→
增加厚度、采用
介电常数小的介

2)减小表面电阻
率→涂半导体漆

21/63
第二节 气体中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
2)极不均匀电场弱垂直分量沿面放电

1)电场垂直分量小,沿表面不会有较大电
容电流,不会出现热电离→没有明显的滑
闪放电

2)闪络电压与空气击穿电压的差别比有强
垂直分量时要小得多

3)一般从改进电极形状以改善电场分布入
手提高闪络电压
22/63
第三节 支柱绝缘子
3.1 户外 支柱绝缘子:弱垂直分量类型
实心带伞;
几个支柱绝缘子串接后,
沿表面的电压分布不均匀,
一般常采用均匀环

23/63
第三节 支柱绝缘子
3.2 户内

实心或空心带棱;

分为内胶、外胶和内外
联胶

空心瓷件顶部隔板用来
防止沿内表面闪络

24/63
第四节 棒形绝缘子计算
4.1 干闪电压
干闪距离:棒形绝缘子两电极间的最短空气距
离→决定了干闪电压
伞形、伞数、支柱直径对干闪电压影响不大
干闪电压接近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可用棒板
空气间隙估算
0.9
工频: U f = 5.6l kV
d
0.6
操作冲击: U 50 = 31.5l kV
d
0.92
雷电冲击: U 50 = 7.8l kV
d

ld 干闪距离 25/63
第四节 棒形绝缘子计算
4.2 湿闪电压

伞形、伞数决定了湿闪电压→户外绝缘子的外形结构
由湿闪电压决定
介质表面完全淋湿时,雨水形成连续导电层,泄漏电
流增加,闪络电压仅为干燥时的40%
设计时首先根据干闪电压初步决定绝缘件高度,再按
湿闪电压确定外形结构,并最终确定绝缘高度

26/63
第四节 棒形绝缘子计算
4.2 湿闪电压
垂直安装淋雨时闪络路
径:
1)小雨:AB-BCA’-
A’B’或AB-BA’-
A’B’:湿表面和空气
间隙串联(BB’没有被
雨贯穿)
2)大雨:BB’
水平安装淋雨时闪络路
径:绝缘子表面

27/63
第四节 棒形绝缘子计算
4.2 湿闪电压

影响湿闪电压的因素:
1)伞宽a:较小时表面干燥
区域小,闪络电压低;a增
加,湿闪电压升高
2)伞距t:减小伞距能提高
湿闪电压
3) a/t:一般a/t=0.5~1
4)伞的倾斜角:200~300
28/63
第四节 棒形绝缘子计算
4.2 湿闪电压
垂直安装:U f = E1l1 + E2l2
L1=EA+DA’+D’A”+FG:
淋雨表面长度
L2=AD+A’D’+A”F:
空气间隙长度
E1:淋雨表面闪络场强
E2:空气间隙闪络场强
3kV/cm
29/63
第五节 瓷套管
套管:典型的强垂直分量电场,在中间法兰边缘处
电场十分集中
分类:纯瓷套管、树脂套管、充油套管、充气套管、
油纸电容式套管等
纯瓷套管广泛用
于35kV及以下穿
墙套管和110kV及
以下电器套管

30/63
第五节 瓷套管
35kV套管特点:
1)套管内壁喷铝,并用
弹簧与导杆接触→内部
空气不会电晕
2)加大紧靠法兰的伞的
直径和瓷壁厚度→减小
该处比电容
3)法兰到大伞的瓷壁喷
铝或上半导体釉→将法
兰极不均匀的锐边电极
延伸到伞槽下,减弱了
法兰附近的电场强度
31/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悬式盘形绝缘子:
由铁帽、钢脚和瓷件组成,金具和绝缘
件用水泥胶合。
组成串时,钢脚接入铁帽的球窝,成为
软连接
瓷盘下表面有棱,或采用双棱瓷盘
瓷盘直径和结构高度的关系象湿闪条件
下考虑棒形绝缘子的伞宽和伞距一样,
比例为0.5~0.65
32/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33/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大多数的绝缘子:
瓷件承受压力

零值绝缘子:电阻小于
300M欧,成因于瓷件微小
的裂纹

34/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电压分布:中间低,两边高
对地

导线
35/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提高闪络电压
的措施:
1)加装均压环:
(220kV以下,
可以提高起晕
电压,但不能
提高闪络电压;
220kV以上,可
以提高闪络电
压)
多分裂

2)涂半导体涂料(RTV),电场大处,降低表面电阻
36/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带电检测

37/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带电检测-分布电压
火花叉系列:
测量绝缘子分布电压:
先将2接触下铁帽,然
后将1靠近上铁帽,产
生火花越早、声音越
大,表明电压越高。

38/63
第六节 线路绝缘子
带电检测-分布电压

语音报数

39/63
DL-型绝缘子
带电检测仪:
测量绝缘子
串纵向电场
分布

40/63
41/63
42/63
43/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44/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组成: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棒、硅橡胶伞盘、护套

45/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优点:抗拉、轻、小、防污闪(憎水性)、工
艺简单

46/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截至1998年底,我国合成绝缘子挂网总量达60万只,
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到2002年底我国已使用合
成绝缘子约160万只。京津唐电网在1998年就有3万余
支合成绝缘子在网上运行,占该网输电线路绝缘子总
数的1/3,而110kV线路和220kV线路合成绝缘子已占主
流,截止到2001年10月,京津唐电网的复合绝缘子用
量进一步增加至91912只,其中北京供电局达到18373
支,约占其主网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子的25%~30%

47/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问题:界面击穿、脆断、老化

界面击穿:
局部放电
沿护套与
芯棒的界
面发展形
成导通性
炭化通道,
从外表难
以观察到。

48/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问题:界面击穿、脆断、老化

脆断:护
套破损,
酸性水分
侵入腐蚀
芯棒,局
部放电侵
蚀芯棒

49/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问题:界面击穿、脆断、老化

老化:紫外线、
酸雨、湿污表
面放电使护套
和伞群变脆变
硬、开裂、粉
化、褪色、失
去憎水性

50/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措施:改进工艺、加强端部密封、
耐酸芯棒、高温硫化橡胶

新工艺:
真空浇
注压接

旧工艺:手工粘贴

51/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带电检测:红外测温法

原理:
缺陷部
位异常
发热

52/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带电检测:电场法

原理:缺陷部位
电场畸变(下降)

53/63
第七节 复合绝缘子
带电检测:电场法

电场分布曲线:
1 良好
2 高压端缺陷
3 中部缺陷

54/63
第八节 污闪
污闪是电力系统常见的事故之一。例如,1996年12月
27~30日华东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雾,华东电网23条
500kV线路中就有11条发生闪络,跳闸77次,其中3条
线路因零值瓷绝缘子炸裂导致导线落地,220kV系统
中24条线路闪络,跳闸58次,其中9条线路因零值瓷
绝缘子炸裂导致导线落地,虽然断路器、继电保护动
作正确,未造成大范围停电,但仍对电网安全构成了
严重的威胁,1996年12月,在上述华东、华中、西北、
山东、福建等地电网瓷绝缘子大面积污闪时,运行于
中等及重污秽地区的全部20多万支合成绝缘子无一闪
络。1991~1998年8月,京津唐电网合成绝缘子总的
闪络跳闸次数是同期瓷绝缘子的1/7,20余次闪络跳
闸大都重合成功 55/63
辽沈地区2001年2月22日遭遇
第八节 污闪 最严重大面积停电事故,沈
阳市区停电面积已经超过70%。
辽沈停电事故是从高压输电
线路污闪开始的。辽沈为我
国重工业区,含盐的空气污
染物附着在绝缘瓷瓶上,大
雾湿气使瓷瓶绝缘能力降低,
电弧沿着瓷瓶表面爬升,出
现闪烙放电现象。辽沈停电
事故中,几乎所有的高压输
电线路都出现污闪,停电事
故最厉害的就是工业集中、
污染严重的铁西区,该区全
部停止了电力供应,损失巨
大。 56/63
第八节 污闪

干燥情况下污秽物的电阻较大,受潮后泄露电流剧增,使
闪络电压显著降低

污闪不再是单纯空气间隙的击穿,而是脏污表面气体电离
和局部电弧发展、熄灭、重燃、再发展的过程

各类污秽中以化工污秽最严重,水泥等次之

引起污秽的气象条件则以雾、露、雪、毛毛雨为主

57/63
第八节 污闪
8.2 污秽闪络的基本过程
1)表面电阻大的地方干得快,
形成“干燥”带
电流变小,干燥带重新受潮
2)重复上述过程
3)干燥带承受高压,产生辉
光放电
4)线状放电火花跳动,热量
使干燥带扩大,湿润区缩小
5)电流增大,引起热电离,
形成局部电弧放电
6)电弧烘干邻近区域,并迅
速发展
7)电弧连通电极,形成闪络
58/63
第八节 污闪
8.3 影响污秽表面沿面放
电的因素

1)污染物性质与污染程
度→电导
2)大气湿度:>50%-70%
时很显著

59/63
第八节 污闪
8.3 影响污秽表面沿
面放电的因素

3)爬电距离:与污闪电压成
正比
4)绝缘子直径:直径大的绝
缘子表面电阻小,污闪电压会
降低。

60/63
第八节 污闪
8.4 污秽的检测

1)等值附盐密度:绝缘子表面单位面积上污秽物导电
性相当的等值盐量(NaCl, mg/cm2) [溶解于一定容积的
蒸馏水]

2)湿润污层的表面电导率(受潮情况下,交流低电压)

3)泄露电流脉冲:沿绝缘子表面会有跃变的泄露电流,
当电流幅值和跃变频度越大时,表明临近污闪。根据脉
冲数与电流幅值来监督污秽绝缘子的运行情况

61/63
第八节 污闪
8.5 污秽区的绝缘维护
1)定期清扫,带电水清洗,停电清洁,更换绝缘子
2)涂防尘涂料:憎水性涂料:有机硅油、地蜡
3)加强绝缘和采用防污绝缘子
4)采用合成绝缘子(憎水性迁移)

62/63
第八节 污闪
8.6 绝缘子的人工污秽闪络试验方法

1)洁雾试验:喷污,干燥,雾室中受潮,进行闪络试

2)湿污试验:喷污液到表面,静置3~5分钟,在潮湿状
态下试验,无需喷雾,简单

3)盐雾试验:喷NaCl盐水,规定电压下增加浓度直到
发生闪络

63/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