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第 67 卷 第 12 期 地 理 学 报 Vol.67, No.

12
2012 年 12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 2012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孙东琪 1, 张京祥 2, 朱传耿 3, 胡 毅 1, 周 亮 1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3;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 210093;
3.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徐州 221116)

摘要:在搜集整理 1990、1995、2000、2005、2010 年 5 个时间点的相关多种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 Excel、SPSS19.0、ArcGIS10.0 技术,对中国及其 31 个省市区、三大经
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计算了中国生态环境质
量重心的变化轨迹。研究表明:① 1990-2010 年 20 年间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减缓,但
依然很严重。② 总的来看,自 1990 年至今,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小于破
坏,生态赤字依然在扩大的态势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③ 中国自西向东
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速度逐渐变缓。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了先天的自
然环境基础外,自西向东区域经济、科技、文化越来越发达,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人力、物
力、财力、技术力度越来越大起到了关键作用。④ 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使中国人口、经
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其 31 个省市区也是如此。因此,控制人口,改善
环境,集约精细化发展,进行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调控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应当高
度重视、深入研究、详细论证、科学实施。
关键词:中国;生态环境;变化态势;时空分析

1 引言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发
展付出的生态环境成本代价同样惨重。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日趋
恶化,已经影响到人民的生存安全,成为民生中的大问题。然而,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在
政界和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观点:① 2006 年 4 月 12 日,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称“十五”期间
中国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趋于好转 [1]。国务院研究机构也持此看法,认为“十一五”相对
“十五”期间,中国的生态和环境变化态势稳中有好,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某些
区域的少数指标开始转好。这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呈现的“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情况
相比,有质的变化[2]。② 许多学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中国为实现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生
态环境代价日益巨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且日趋加剧 [3-5]。因此,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
今,中国生态环境变化的态势究竟是怎样的,成为政府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于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不罕见,但基本上都是从特定区域、特定年
份开展研究,因此,仅仅反应了当地当年的基本情况[6-9],无法揭示纵向、横向的发展变化
态势,属于静态性研究。即使有个别跨年度的动态研究[10-11],也是时间跨度较短,或者就
环境论环境,或者就环境单一要素开展研究,难以很好的揭示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
空变化态势。基于此,在 1990-2010 年中国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选择 1990、

收稿日期:2012-04-20; 修订日期:2012-09-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171134; 4090108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2007@ZH005); 国家软科
学 重 大 项 目 (2700ZXQ4D166)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171134;
No.40901082;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s Special Commission Project of China, No.2007@ZH005; Key
Project of National Soft Science of China, No.2700ZXQ4D166]
作者简介: 孙东琪 (1985-), 男, 山东单县人, 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S110009101M),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
划与区域经济, 人口与生态环境。E-mail: aibidsk@163.com
1599-1610 页
1600 地 理 学 报 67 卷

1995、2000、2005、2010 年 5 个时间点,对全国及 31 个省、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


时空分析,揭示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变化的趋势。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中国及其各省、市、
区确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目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确定区域
生态环境人口容量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及其 31 个省、市、区为对象 (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研究的时间


跨度为 1990-2010 年。因研究的区域多,时间跨度较大。因此,选取每 5 年为一个时间段
开展研究。由于 1990 年重庆属于四川省管辖,还没有上升为直辖市,为了研究的需要,
把 1990 年的重庆市看作独立于四川省之外的直辖市。数据来源于 1990、1995、2000、
2005、2010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公报;1991、1996、2001、2006、2011 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
鉴》、《中国水利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各省市区的统计年鉴;1996、2001、
2006、2011 年的 《中国土地年鉴》;2001、2006、2011 年的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11 年的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 年 《中国水利统计年
鉴》。因采集提取的原始数据量较大,故文中省略。

3 研究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相关分析法[12]、分级贴近度法与环境质
量评价[13]、综合评价法[14-16]、绝对指标法 (或相对指标法)[17]、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指
数评价法[18]、模糊评价法[19]、物元分析评价法[20]、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21]、灰色关联度分
析法[22]、主成分分析法[23]、集对分析法[24]、层次分析法[6, 25-27]、指数评价法[26]等。1989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预警研究课题组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区的生态环境
质量进行评价、预警[28],并向当时的国家科委提出了“生态赤字—未来民族生存的最大危
机”报告,得到国家科委主任、两院院士宋健先生的肯定,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鉴
于其研究方法和结论的权威性,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价中国及其各省、市、区生态环境质
量,揭示其 1990-2010 年 20 年间的变化态势,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
进行评价。
3.1 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科学性、综合性、简洁性、层次性和数据可获得性 5 个原则,构建区域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 4 层:一级指标层 (A),即最终评价结果,反映区域生态
环境综合质量;二级指标层 (B),包括制约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 4 个因素指标;三
级指标层 (C),即对二级因素指标的细化,包括 12 个因素指标;四级指标层 (D),即对三
级因素指标的细化,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的具体因素指标,包括 30 个因素指标
(图 1)。
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2.1 构建判断矩阵 根据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关系进行判断比较,通过专
家小组讨论、评分,分别构造出 A—B (二级指标层因素相对一级指标层的比较判断矩
阵);B1—C,B2—C,B3—C,B4—C;C1—D,C2—D,……,C12—D 等判断矩阵。
3.2.2 计算各层次之间的单排序权重
① 将判断矩阵每一列进行标准化:
12 期 孙东琪 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1601

hm2

图 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Fig. 1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 n
-
bij = bij ∑b ,
k=1
ij i = 1, 2, ..., n (1)
② 每一列经标准化后的矩阵按行相加:
- n
-
W = ∑bij , i = 1, 2, ..., n (2)
j=1

③ 对向量标准化求特征向量 W,W 即权重:


n
-
W = Wi ∑W j , i = 1, 2, ..., n (3)
j=1

④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n
(AW )i
λ max = ∑ (4)
i = 1 nW i

式中: (AW)i 表示向量 AW 的第 i 个元素。


⑤ 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29]:
CI = (λ max - n)/(n - 1) (5)
1602 地 理 学 报 67 卷

式中:CI 为平均随机性指标,当 CI = 0 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为了检验判断矩阵


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 CI 与同阶平均随机性指标 RI 进行比较。
CR = CI/RI (6)
式中:CR 为随机一致性比率。当 CR < 0.1 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反
之,就必须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直到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依据上述方
法即可计算出各层次之间的单排序权重。
3.2.3 计算层次总排序权重 依据式 (1)~(6) 可计算二级指标层 (B) 对一级指标层 (A)
的总排序权重。三级指标层 (C)、四级指标层 (D) 分别对一级指标层 (A) 的总排序权重,
可通过相应的各层次之间的单排序权重的加权组合计算获得。经层层计算,最后得出四级
指标层 (D) 对一级指标层 (A) 的总排序权重 (表 1)。表 1 给出了 30 个评价指标对总目标生
态环境质量的权重,因而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单因素指标评价、综合评价与排序。
表 1 四级指标层 (D) 对一级指标层 (A) 的总排序权重
Tab. 1 The fourth index weight ranking for the first index

D1  0
.06
0  D6  0.
031
  D11  0
.021
  D16  0.
025
  D21  0
.04
9  D26  0
.02
4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指标  权重 

D2  0
.06
0  D7  0.
031
  D12  0
.018
  D17  0.
025
  D22  0
.01
8  D27  0
.02
6 
D3  0
.08
0  D8  0.
016
  D13  0
.021
  D18  0.
032
  D23  0
.01
8  D28  0
.03
6 
D4  0
.05
6  D9  0.
026
  D14  0
.045
  D19  0.
037
  D24  0
.02
3  D29  0
.03
7 
D  0
.05
5  D10  0.
018
  D15  0
.015
  D20  0.
037
  D25  0
.02
4  D30  0
.03
6 
 5

3.3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3.3.1 单因素评价 根据某因素在某省区的实际出现值比该因素在中国境内的最高值,
求得各因素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评价值。为了便于计算乘以 100,使得最低分为
0,最高分为 100。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益处的因素取正值,表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
对环境有压力的因素取负值,这样可得出每省区的单因素评价值 (值越高,环境质量越
优),为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3.3.2 综合评价 将各因素的评价值分别乘以各因素的权重值再相加,得到各省区生态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值越高,环境质量越优)。
n

EEQi =∑UiWi , (i = 1, 2, ..., n) (7)


i=1

式中:EEQi 表示各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简称环境指数);Ui 表示各因素的评价值;Wi


为各因素的权值;n 为因素的总个数。

4 中国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的时空分析

根据上面相关数据和方法,利用 SPSS 19.0,即可计量出 1990、1995、2000、2005、


2010 年 5 个时间点的中国 31 个省市区及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表 2),值越大,表示生
态环境质量越好,反之,则相反。
根据表 2 中的数据,利用 Excel、ArcGIS 10.0,可绘制出 1990-2010 年中国及 31 个省
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图 (图 2) 和空间分布格局图 (图 3)。
4.1 1990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格局
从表 2 和图 2 中可以看出,1990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在其空间分
布上可以划分为 4 类:① 质量好 (EEQ > 25):包括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天津、福
建、安徽、山东 8 个省市,多位于沿海地带,自然生态环境良好。1990 年主要生态环境问
题是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但这类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较高,污染治理水
12 期 孙东琪 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1603

表 2 1990-2010 年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EQ)
Tab. 2 The index (EEQ) of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China from 1990 to 2010
省区  1 990  1 995  20 0 0  2 00 5  2 010  省区  1 990  19 95  2 00 0
  20 05  2 01 0
 
北京  2 1.
91  21 .
65  2 1.73 2 1.98 2 1.
94  湖北  1 9.
16  1 6.
17  1 6.19  15.
26  1 3.
98  
天津  2 5.
44  23 .
09  2 3.42 2 1.00 2 0.
42  湖南  1 8.
74  1 6.
17  1 5.65  13.
59  1 4.
88  
河北  1 8.
88  18 .
43  1 8.48 1 5.76 1 5.
25  广东  2 7.
43  2 4.
99  2 5.62  24.
95  2 4.
44  
山西  1 0.
75  9 .65  9. 06   8 .
09  7. 13  广西  2 1.
96  2 0.
98  1 9.72  19.
47  1 7.
84  
内蒙古  1 5.
78  15 .
09  1 2.77  8 .
88  7. 83  海南  1 8.
73  1 6.
88  1 8.29  18.
08  1 6.
96  
辽宁  1 7.
14  15 .
43  1 5.73 1 4.53 1 3.
89  重庆  2 2.
53  1 8.
43  2 0.63  20.
54  1 8.
99  
吉林  2 1.
78  19 .
24  1 9.57 1 7.85 1 7.
81  四川  2 2.
47  1 6.
89  1 8.63  18.
38  1 7.
77  
黑龙江  1 8.
64  17 .
77  1 5.90 1 5.55 1 4.
18  贵州  1 5.
90  1 4.
26  1 4.39  12.
88  1 2.
44  
上海  2 7.
29  25 .
97  2 6.57 2 4.65 2 3.
82  云南  2 1.
98  1 7.
73  1 8.08  17.
10  1 5.
96  
江苏  2 6.
60  24 .
06  2 5.32 2 4.32 2 4.
14  西藏  2 2.
30  2 0.
38  2 0.55  19.
33  1 7.
82  
浙江  2 9.
58  28 .
42  2 7.23 2 5.88 2 5.
28  陕西  1 2.
13  1 0.
71  1 0.01  9.94  1 0.
34  
安徽  2 5.
34  23 .
84  2 4.03 2 3.52 2 1.
55  甘肃  1 5.
61  1 4.
47  1 1.19  10.
28  9 .
12 
福建  2 5.
41  23 .
78  2 4.07 2 2.47 2 2.
37  青海  1 5.
54  1 4.
50  1 1.44  10.
39  9 .
55 
江西  1 9.
98  19 .
03  1 8.23 1 7.30 1 6.
34  宁夏  1 1.
58  1 0.
87  9 .
40  9 .16  8 .
12 
山东  2 5.
22  23 .
86  2 3.94 2 3.73 2 3.
66  新疆  2 3.
60  2 1.
66  2 1.83  19.
49  1 8.
45  
河南  2 2.
45  19 .
50  1 6.87 1 4.64 1 5.
02  全国  2 0.
72  1 8.
84  1 8.53  17.
39  1 6.
69  
 
平高。核心问题是这类省区大部分
乡镇企业发达,乡镇企业排放的
“三废”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会持
续 较 长 时 间 。 ② 质 量 较 好 (EEQ
生态环境质量

20-24 之 间): 包 括 新 疆 、 重 庆 、 四
川、河南、西藏、云南、广西、北
京、吉林 9 个省市区,省区之间无论
是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还是
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都有较大差
异。新疆主要是土地沙漠化和草场
资源退化;重庆、四川的突出问题
是农业自然灾害严重;河南突出的 图 2 1990-2010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
问题是灾害成灾率高,土地盐碱化 Fig. 2 The trend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s 31 provinces
from 1990 to 2010
严重;云南和广西的主要问题是森
林砍伐过度,覆盖率降低;北京主要是人口过多,灾害天气多;吉林省城区水污染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是西部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③ 质量较差 (EEQ 18-20
之间):包括江西、湖北、河北、湖南、海南、黑龙江 6 省,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强烈,尤其是江西、湖北、河北、湖南 4 省,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成灾率高,灾情
严重。江西、湖南、湖北是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湖北省乡镇企业污染和生态破坏
严重,耕地急剧减少;海南过度的圈地运动和外资企业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黑龙江省
的主要问题是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严重。④ 质量差 (EEQ 10-18 之间):包括辽宁、贵
州、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 8 省区,除辽宁外,都位于中国西部,尤其
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率低,人均产值低,污染治理能力和
治理水平低。除辽宁省废气、废渣污染严重外,其他省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严重和土地沙漠化。
中国三大经济带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条件相结合长期演变的产物,三大经济带
的省、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能折射出中国生态环境演化的宏观空间格局。
1990 年,中国东部经济带 12 个省市区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
1604 地 理 学 报 67 卷

a. 1990 b. 1995

c. 2000 d. 2005

e. 2010 图例

非研究区域

0 500km

图 3 1990-2010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格局


Fig.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s 31 provinces from 1990 to 2010

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 23.79,生态环境相对
最好;中部经济带 9 个省区 (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 19.18,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西部经济带 10 个省市区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平均值为 18.36,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就全国来看,生态环境自东向西越来越差。
4.2 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的时空分析
根据表 2 和图 2,可以把 1990-2010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划分为 4 种
类型 (表 3)。依据表 2、表 3 和图 2,结合三大经济带的空间格局,进行 1990-2010 年中国
及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的时空分析。
4.2.1 1990-1995 年 这一时期 (可看作是“八五”期间),a、b、c、d 4 种曲线类型均呈
下降态势,表明全国和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均趋于恶化,但恶化的速度有所不同。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降低情况 (表 2、图 2),其恶化速度相对可分为 4 类:① 低速恶
化 (环境指数降低在 1 以下):广西、黑龙江、宁夏、内蒙古、河北、江西、北京 7 个省市
12 期 孙东琪 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1605

表 3 1990-2010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变化态势类型


Tab. 3 The trend types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s 31 provinces from 1990 to 2010
环境态势曲线类型  环境质量特征  区域 
(Q)环境质量 19
90-
199
5年逐渐变差  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
环境质量

19
95-
200
0年逐渐变好,较缓慢  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
a型 
199
019
9520
0020
052
010  20
00-
201
0年逐渐变差,较缓慢 
(T)时间
贵州、云南、西藏、新疆 
年份

( Q)环 境质 量 19
90-
201
0年逐渐变差  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江西、 
环境质量

广西、甘肃、青海、宁夏、全国 
b型   
( T)时 间
19901
995200020052010
年份

19
90-
200
5年逐渐变差  河南、湖南、陕西 
环境质量

20
05-
201
0年逐渐变好,较缓慢 
(Q) 环 境质 量

c型   
( T)时 间
199
01995200020052
010
年份

(Q) 环境质 量 19
90-
199
5年逐渐变差  北京 
环境质量

19
95-
200
5年逐渐变好 
d型    20
05-
201
0年逐渐稍微变差 
(T
) 时间
19
901
9952000200
520
10


年份

区;② 中速恶化 (环境指数降低在 1~2):新疆、福建、西藏、海南、辽宁、贵州、安徽、


陕西、山东、上海、浙江、青海、山西、甘肃 14 个省市区;③ 快速恶化 (环境指数降低
在 2~4):湖南、湖北、河南、吉林、江苏、广东、天津 7 个省市;④ 高速恶化(环境指数
降低在 4 以上):四川、重庆、云南 3 个省市。
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看,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 12 个省市区,除了广西、河北、
北京 3 个省市区环境质量指数降低在 1 以下外,其余均高于 1,最高的是江苏 (2.54),最低
的是北京 (0.26),该经济带环境指数平均下降了 1.49,生态环境恶化速度相对缓慢。中部
经济带 9 个省区,除了黑龙江、内蒙古、江西 3 个省区环境指数降低在 1 以下外,其余均
在 1 以上,最高的是湖北 (2.99),最低的是内蒙古 (0.69),该经济带环境指数平均下降了
2.32,生态环境恶化速度相对较快。西部经济带 10 个省市区环境质量恶化速度差别很大,
四川、重庆、云南环境指数降低在 4 以上,其余都在 2 以下,最高的是四川 (5.58),最低
的是宁夏 (0.71),该经济带环境指数平均下降了 2.41,生态环境恶化速度相对快。
这一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是:① 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之其持续快速增
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② 荒漠化不断扩大;③
水土流失严重;④ 土地沙漠化加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农村环境污染不断恶化;⑤
各省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千差万别;⑥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
重的环境代价,造成“三废”污染问题蔓延。这一时期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问题
依然是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以城市河流水质恶化为代表的水体污染和道路交通噪声
长期居高不下的噪声污染。
4.2.2 1995-2000 年 这一时期 (“九五”期间),中国生态环境变化态势总的来看仍然
趋于恶化,但 a 曲线类型的 18 个省市区和 d 曲线类型的北京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稍有好
转,而 b 曲线类型的 9 个省区和 c 曲线类型的河南、湖南、陕西 3 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
势依然趋于恶化。尤其是甘肃、青海两省环境指数降低在 3 以上,其生态环境恶化明显。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994 年中国政府颁布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各省市区生态
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制定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对策和措施,由于自然、经济、科技等的
区域差异性,但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a 曲线类型的 18 个省市区生
态环境恶化稍微得到控制,但其内部也有较大的差异性,江苏、海南、四川、重庆 4 省市
1606 地 理 学 报 67 卷

环境指数升高了 1 以上;天津、吉林、云南、湖北、辽宁、福建、上海、广东 8 省市升高


在 0.33~0.63 之间;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山东、河北 6 省市区升高在 0.05~0.29 之
间。北京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稍有好转的原因除了贯彻落实 《中国 21 世纪议程》 外,
申办奥运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该阶段中,北京市以防治大气污染为重点,广
泛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环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尽管
b、c 两曲线类型的 12 个省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效不如 a、d 两曲线类型的省市区,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趋于恶化,但并不意味着环境质量就差。如 2000 年浙江是全国 31
个省市区中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 (环境指数为 27.23)。这一时期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仍然以国营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大量排放的“三废”污染为主。
从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看,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 12 个省市区,除了浙江、广
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外,其余 10 省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均有所改善。该经济带环境指数
平均上升了 0.22,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中部经济带除了吉林、湖北、安徽 3
个省区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一定遏制 (环境指数均增加了 0.3 以上),其余 6 个省区生态环境
持续恶化。该经济带环境指数平均下降了 0.8,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西部经济带除了青
海、甘肃、宁夏 3 个省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外,其余 7 省区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均有所减
缓。该经济带环境指数平均下降了 0.4,总的来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4.2.3 2000-2005 年 这一时期 (可看作是“十五”期间),d 曲线类型北京的生态环境质
量变化态势稍趋于好转,a、b、c 曲线类型的 30 个省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依然趋于恶
化,但恶化的趋势减缓,环境指数平均降低不到 1.1。就全国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有所减缓。其主要原因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环境发展理念上,提出科学发展
的先进思想;在经济增长模式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建设上,积极构建资源节约
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文明形态上,提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国家和
各级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
化,使其恶化趋势变缓,并朝好的方向转化。由于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受自然灾害、社
会、历史、经济、科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些省区,诸如山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的
生态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得到改观,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从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看,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 12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指数
平均下降了 1.12,中部经济带 9 个省区平均下降了 1.06,西部经济带 10 个省区平均下降了
0.87。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相对较快,中部经济带
次之,西部经济带相对缓慢,其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部
经济带次之,西部经济带开放开发速度依然缓慢。
4.2.4 2005-2010 年 这一时期 (“十一五”期间),c 曲线类型的河南、湖南、陕西 3 省
区有所好转, a、b、d 种曲线类型的中国 28 个省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仍趋于恶
化,其恶化态势参差不齐差别很大,恶化相对最严重的 3 个省区是安徽、广西、重庆,生
态环境指数均下降了 1.63 以上,其中安徽高达 1.97。下降最小的是北京,仅为 0.04。这一
时期北京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比较特殊,2005-2008 年,由于承办奥运会,北京加强生态
环境建设,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变好。奥运会后,2009-2010 年,北京生态环境质量稍微变
差,除了自然等原因外,机动车带来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起了主导作用,奥运会之前北
京的机动车是 300 万辆,到 2010 年底猛增到 478 万辆。全国生态环境指数下降了 0.7,从
理论上看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明显减缓。主要原因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
减排”,2006 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
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
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对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起了重要作用。
从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看,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带 12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指数
12 期 孙东琪 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1607

平均下降了 1.00,中部经济带 9 个省区平均下降了 1.22,西部经济带 10 个省区平均下降了


2.24。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西部经济带相对较快,中部经济带次之,东
部沿海发达经济带相对缓慢。
1990、1995、2000、2005、2010 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20.72、18.84、
18.53、17.39、16.69,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 年 4 个时间段环境指
数分别下降了 1.88、0.31、1.14 和 0.70,表明 1990-1995 年环境恶化速度快,1995-2000 年
在上一时间段的基础上持续恶化,态势减缓,2000-2005 年恶化态势有所上升,2005-2010
年又有所减缓。中国的环境现状是总体持续恶化,局部改善,治理小于破坏,生态赤字继
续扩大,其速度有所减缓。中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可归纳为 10 点:① 传统
工业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和自然环境对废弃物有限的降解能力是生态环境持续恶
化的根本原因;② 发展经济中利润至上的资本逻辑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内在驱动力;
③ 环境缺失的市场机制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制度因素;④ 负面效应的科学技术是生态
环境持续恶化的助推器;⑤ 物质第一的主流价值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价值根源;⑥ 经
济第一的发展目标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政治原因;⑦ 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是生态环境持
续恶化的政策因素;⑧ 法律漏洞和执法腐败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法制因素;⑨ 人类中
心的环境伦理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认识根源;⑩ 发达国家的转稼策略是生态环境持续
恶化的国际因素[30-31]。

5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的变化轨迹 表 4 1990-2010 中国生态环


境质量重心轨迹
由于 31 个省市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人口以及生 Tab. 4 The gravity centre
产活动方式的区域差异性,导致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 change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quality
分布的不均衡性,故在其空间分布的平面上产生了生态环境质
N  E 
量重心,重心随着各省、市、区空间生态环境质量和时间的变
年份  生态环境质量重心 

化而变化。因而掌握了其移动态势,也就认识了区域生态环境 19
90  3335'  11238'
 
质量空间发展趋势。 19
95  3306'  11254'
 
生态环境质量重心可以由公式 (8) 直接算出: 20
00  3329'  11258'
 
20
05  3313'  11303'
 
20
10  3315'  11317'
 
n n n n

X =∑Wi Xi /∑Wi ; Y =∑WiYi /∑Wi (8) 


i=1 i=1 i=1 i=1

式中:X 为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的经度 (E);Y 为生态环境质量


重心的纬度 (N);Xi 和 Yi 分别是省区首府的经度、纬度;n 表
示首府数 (n = 31);i 为首府的序号 (i = 1,2,…,31);Wi
为各省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1990-2010 年中国生态环
境质量重心轨迹见表 4。由表 4 数据可绘制中国生态环境质
量重心移动轨迹图 (图 4)。从图 4 可以看出,1990-2010 年中
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总趋势基本上是自西向东,表明
中国自西向东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图 4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
轨迹
Fig. 4 The gravity centre changes of
6 结论与讨论
China's environmental quality

(1) 通过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的时空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生态环境变化态势,
既不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所说的“十一五”相对“十五”期
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也不像许多学者所说的为实现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生
态环境代价日益巨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且日趋加剧。实际上,“十一五”相对“十
1608 地 理 学 报 67 卷

五”期间,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减缓,但依然很严重。
(2) 通 过 中 国 及 31 个 省 、 市 、 区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变 化 态 势 的 时 空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
1990-2010 年的 20 年间,中国及 31 个省市区生态环境态势变化差别极大,a、b、c、d 4 种
类型,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的得到改善,有的持续恶化,改善或恶化的速度有快有慢,呈
波浪状态,参差不齐。但总的来看,自 1990 年至今,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局部改
善,治理小于破坏,生态赤字依然在扩大的态势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还要持续一定的
时间。
(3) 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总趋势是自西向东,说明中国自西向东生态环境质量越
来越好,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速度逐渐变缓。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了先天的自然环境基础
外,自西向东区域经济、科技、文化越来越发达,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
力、技术力度越来越大起到了关键作用。
(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生态环境尤为复杂,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使
中国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其 31 个省市区也是如此。因
此,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调控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由于生态
环境是一个巨型系统,其结构的层次性、复杂性、系统性,及其发展过程中较长的周期性
和巨大惯性,导致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调控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
深入研究、详细论证、科学实施。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Administ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ormed
Tenth Five-Year condi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comple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 People's Daily,
2006-04-18. [国家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通报十五环境质量状况环保计划完成情况. 人民日报, 2006-04-18.
[2] The Academic Group of 12th Five-year Plan i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Trend of China's
environment and the strategies in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Reform, 2010, (2): 5-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
五”规划研究课题组.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取向. 改革, 2010, (2): 5-13.]
[3] Yang Dongping. Green Book of Environment·Annual Report o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of China (2011).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2011. [杨东平. 环境绿皮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1).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11.]
[4] Liu Yulin, Wen Huaide. The trend and forecast of environment loss based on economic analysis. Ecological Economy,
2008, 28(1): 376-380. [刘渝琳, 温怀德. 中国环境损失走势与政策建议. 生态经济, 2008, 28(1): 376-380.]
[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y Group,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08: Policy Review and Outlook.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8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政策回顾与展望.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6] Fu Bojie. The evalu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ies in China.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2,
2(2): 48-54. [傅伯杰. 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排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2, 2(2): 48-54.]
[7] Chen Zheng.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n the status of eco-environment in China.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09, 24
(3): 13-19. [陈正.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统计评价分析.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24(3): 13-19.]
[8] Huang Baorong, Ouyang Zhiyun, Zhang Huizhi et al. Eco-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 28(1): 327-337. [黄宝荣, 欧阳志云, 张慧智 等. 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
性评价. 生态学报, 2008, 28(1): 327-337.]
[9] 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Miao Hong. China's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0, 20(1): 9-12.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生态学
报, 2000, 20(1): 9-12.]
[10] Chen Ao.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logy efficiency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hina:
Evidences from provincial data during 2000-2006.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10(16): 566-570. [陈
傲.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 2000-2006 年省际数据为例. 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0(16):
566-570.]
[11] Yang Bin.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efficiency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06: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DEA.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7): 1197-1202. [杨斌. 2000-2006 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 基于 DEA 方法的实证分
12 期 孙东琪 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1609

析. 经济地理, 2009, 29(7): 1197-1202.]


[12] Gao Zhiqang, Liu Jiyuan, Zhuang Dafang. The relations analysis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hinese
land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9, 3(1): 66-70. [高志强, 刘纪远, 庄大方. 基于遥感和
GIS 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 遥感学报, 1999, 3(1): 66-70.]
[13] Zhang Songbin, Li Wanhai, Wang Hong. Grading nearness degree method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0, 18(6): 50-53. [张松滨, 李万海, 王红. 分级贴近度法与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2000, 18(6): 50-53.]
[14] Zheng Xinqi, Wang Aiping.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based on
RS & GIS for Shandong Province.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0, 20(4): 489-493. [郑新奇, 王爱萍. 基于 RS 与
GIS 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20(4): 489-493.]
[15] Gao Chunfeng.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7(3): 215-219. [高春风.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渤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27(3): 215-219.]
[16] Dong Guihua, Zhang Jianhui, Zhao Xiaojun et al. Study on the change tendency of China ecology quality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2008, 24(2): 50-54. [董贵华, 张建辉, 赵晓军 等. 近期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中国环境监测, 2008, 24(2): 50-54.]
[17] Ye Yaping, Liu Luju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provincial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0, 13(3): 33-36. [叶亚平, 刘鲁君. 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13(3): 33-36.]
[18] Wan Bentai, Wang Wenjie, Zhang Jianhui et al. Evaluate degree of good or bad on eco-environment quality i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2003, 19(2): 46-53. [万本太, 王文杰, 张建辉 等.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
价. 中国环境监测, 2003, 19(2): 46-53.]
[19] Fu Zhe, Zhou Yunxuan, Liu Dianwei et al. Research on spatial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 case study in the west of Jilin Provinc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 19(5):
98-101. [付哲, 周云轩, 刘殿伟 等. 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以吉林省西部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
境, 2005, 19(5): 98-101.]
[20] Wu Huajun, Liu Nianfeng, He Jun et 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by matter ele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rban Science Edition, 2006, 23(1): 52-55. [吴
华军, 刘年丰, 何军 等. 基于物元分析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2006, 23(1):
52-55.]
[21] Li Hongyi, Shi Zhou, Sha Jinming et al. Evalu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6, 17(8): 1475-1480. [李洪义, 史舟, 沙晋明
等.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8): 1475-1480.]
[22] Li Yanl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grey clustering.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7, 32(5): 77-79. [厉彦玲.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测绘科
学, 2007, 32(5): 77-79.]
[23] Xu Cong, Cao Qin, Yuan Yu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research of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8, 24(2): 118-120. [许丛, 操勤, 袁媛. 基于主成分
分析法的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24( 2): 118-120.]
[24] Chen Jing, Wang Wensheng, Chen Yuan. Study on nationw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evel evaluation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2009, 27(2): 40-43. [陈晶, 王文圣, 陈媛. 基于集对分析的全国生态环境质
量评价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7(2): 40-43.]
[25] Zhu Xiaohua, Yang Xiuchun. Application of AHP method in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01, 18(5): 43-46. [朱晓华, 杨秀春.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 18(5): 43-46.]
[26] Li Kai.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o integrate evaluation of eco-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32(2): 183-185. [李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2): 183-185.]
[27] Zhang Weiping, Xie Guanglei. Actuality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1): 383-385. [张卫萍, 谢光磊.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科技信息, 2011, (1): 383-385.]
[28] Group on Eco-Environmental Early-warning, CAS. The evalu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ies in China. China Soft
Science, 1992, 7(6): 29-3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预警研究课题组. 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序. 中国软科学,
1992, 7(6): 29-32.]
1610 地 理 学 报 67 卷

[29] Zhao Huanchen, Xu Shubai, He Jinshe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Simple New Decision Method.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6. [赵焕臣, 许树柏, 和金生. 层次分析法: 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30] Zhang Xiubing, Liu Fu. The underlying causes behind the continued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3): 459-461. [张秀冰, 刘福.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深层原因. 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3): 459-461.]
[31] Hu Hongbin.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The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oughts of CPC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9, 10(2): 136-141. [胡洪彬.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述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0(2): 136-141.]

An Assess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hange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SUN Dongqi1, ZHANG Jingxiang2, ZHU Chuangeng3, HU Yi1, ZHOU Liang1


(1.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3. Colla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sure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in China over tim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hanges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The data is collected from statistical yearbooks of 31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1990, 1995, 2000, 2005 and 2010. It provides a gener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and three economic regions from western to eastern China. In
addi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gravity centre
chang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SPSS
were us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Som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1) During
1990-2010, the deterioration rat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duced, b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ill worsened. The paper argued that this deterioration trend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was neither as the results "deterioration trend was under control" which
was noticed by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nor as many other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terioration rat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2)
On the whole, from 1990 onward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worsening in China, but it
was improved in some areas.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s still expanding and will continue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3) From western to eastern China, the deterioration rat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reasons are the good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developed regional economy,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support. 4)
As the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ere has been an
imbalance among the population, economy, society and eco-environment in the 31 provincial
regions.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take concrete measures,
such as controlling population, improving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balance the socio-ecological system.
Key words: China; eco-environment changes; time-space analysi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