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文本細讀︰閱讀教學課堂反思(文言作品選讀)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主辦

附件三:《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工作紙
第一部分:破格為使

敘 表一(a):學生閱讀課文後,用六何法整理資料。
事 藺相如出現前 藺相如出現後
時間 趙惠文王時
地點 趙廷
人物 趙王、廉頗、諸大臣 趙王、藺相如
原因 起因是秦人以城求璧。 繆賢舉薦相如,於是王召見。
經過 趙王與廉頗諸大臣共同商 藺相如從國勢強弱和是非曲直
議,卻拿不定主意—獻璧怕 的 角 度 來 衡 量 趙 國 的 被 動 處
被騙欺,拒絕又怕秦人藉口 境,主張「寧許以負秦曲」。
開戰。
結果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相如自薦為使,奉璧西入秦。

根據上表,藺相如出現前後,趙國在訂定策略上起了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 表一(b):繆賢口中的藺相如是怎樣一位智勇雙全的人物?後來趙王與藺相如廷對,藺的
人 表現果如繆賢的描述嗎?試摘錄課文句子,並加分析:
繆賢口中的藺相如 藺相如廷對的表現
認識國際關係 「夫趙彊而燕弱,而君幸於趙 「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貪
王,故燕王欲結於君。」燕王 圖玩好,隨時成為強秦侵略借
納交乃基於形勢,而非私情。 口。
具政治謀略 「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分析力強 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 拒絕合理請求,其曲在己;巧取
矣。」走燕必致亡身。 豪奪,其曲在秦。既然自己不能
出錯,則只能讓對方出錯。
掌握對方心理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 「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
判斷準確 幸得脫矣。」了解趙王吃軟, 請完璧歸趙。」懂得趙王不甘損
經不起苦苦央求。 失的心理。
主動果敢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 「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何以知燕王?』」敢於犯顏直 自薦為使,並承諾「城不入,臣
諫。 請完璧歸趙」,近於有去無回。

根據上表,相如廷對的表現和繆賢的描述是否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細讀︰閱讀教學課堂反思(文言作品選讀)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主辦
附件三:《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工作紙
第二部分:完璧歸趙

敘 表二(a):讓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完成下表:
事 戲璧—收璧 歸璧—失璧
地點 章台 秦廷
人 秦國 秦王、美人、左右 秦王、群臣、左右
物 趙國 藺相如 藺相如
原因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
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 秦王 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
沒有把這個名不經傳趙國使者放在眼 趙。」
內,故意戲弄藺相如。 秦王受制相如緩兵之計,相如暗中遣璧。
經過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
「璧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
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 使者藺相如……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
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秦王 九賓禮上,相如力斥秦國歷來無信,宜先
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 踐其言以求璧,趙國弱小,不敢不奉璧來;
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 自己則護璧有責,甘於受罰。
先是設計智取,繼而據理力爭,再而誓
死捍衛。
結果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殺相
可得……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 如,終不能得璧也……』卒廷見相如,畢
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禮而歸之。」
秦王輕視相如,判斷一連出錯;相如得 秦王判斷當眾失禮,於事無益,結果璧玉
以據璧拖延。 失之交臂,賠了夫人又折兵。
禮節 禮節甚倨 完成九賓之禮,畢禮而歸之
相如功勞 化被動為主動,璧玉力保不失。 得到禮遇,全身而退,趙國避免損失。

根據上表分析秦王兩次與藺相如交手,均落於下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 表二(b):讓學生完成下表,一邊朗讀課文,一邊體會當中的情感變化。
人 秦王 藺相如
章台初見 態度 貪婪得意,態度傲慢 奉璧盡禮,冷靜觀察
行動 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相如奉璧奏秦王
收璧之後 態度 驚恐憂慮,低聲下氣 果斷堅決,寧為玉碎
行動 辭謝固請,答應所求 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九賓禮上 態度 相視而嘻,屈辱無奈 不卑不亢,凜然不懼
行動 阻止部下對付相如,畢禮而歸之 力斥其非,伏罪請罰
根據上表,分析秦王的行動和態度一再變化的原因;並分析本段文字中藺相如侃侃陳詞的效
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細讀︰閱讀教學課堂反思(文言作品選讀)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主辦
附件三:《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工作紙
第三部分:澠池之會

敘 表三(a):試完成下表,並評估結果。
事 鼓瑟事件 祝壽事件
秦 摘錄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 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
人 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
「某年月日, 為秦王壽。」
抑 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趙 分析 秦趙地位相當,趙王怯於秦勢,一旦答允鼓瑟 秦國境內,群臣眾多,齊聲吶
請求,載於史冊,等同服從其命令,地位矮了 喊,震耳欲聾,要求縱不合
一截,顏面上過不去。 理,但收先聲奪人之效。
藺 摘錄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 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
相 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 為趙王壽。」
如 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
尊 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
趙 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
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
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
分析 相如擒賊先擒王,要脅秦王鼓瑟,由於膽識過 藺相如一人喊話,提出更不合
人,惡言厲色,讓秦國君臣生怯,被逼就範。 理要求,以作回應。
結果分析 一方是「秦王令趙王鼓瑟」,一方是「相如令 秦人倚仗人多,相如則凜然不
秦王為趙王擊缻」。瑟是中原正聲的樂器,缻 懼,鎮定回應,輕輕一句,壓
是蠻夷之音,那是嘲笑秦人不登大雅,化外之 下了秦人千軍萬馬的氣勢。
民。

人 表三(b):試填寫以下「敘功紀錄表」,把兩人的功勞一一記下。
藺相如 廉頗
制定策略 兩人共同定下策略,以作回應(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兩人分工 隨行入秦(趙王遂行,相如從)。 坐鎮國內,主持大局,必要時輔助太子
為王(以絕秦望)。
兩人表現 秦人抑趙之舉措,一一被相如瓦解(秦 以軍事實力作為後盾(盛設兵以待秦,
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 秦不敢動)。
兩人功勞 保存了趙王的顏面。 加強了國家的底氣。
敘功行賞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 敘功比不上相如,官職反居相如之下。
右。

敘功行賞一項,其實見於下一部分。試評評這個獎賞的次序是否合理?如果你是廉頗,會否覺得
不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細讀︰閱讀教學課堂反思(文言作品選讀)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主辦
附件三:《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工作紙

第四部分:廉藺交歡

表四:秦趙之爭,成就了藺相如的英雄事業,也引致廉頗忿忿不平,不甘受辱,
打算教訓藺相如。完成下表,探索箇中緣故。
廉頗 相如
早 言論 「 我 為 趙 將 , 有 攻 城 野 戰 之 大 不予回應。
期 功……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
忍為之下。」
行為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
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態度 氣憤不平 冷靜忍耐
原因 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 冷靜應付,一再忍讓,不想激化
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 矛盾。
為之下。
後 言論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期 也。」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
後私讎也。
行為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 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
藺相如門謝罪。 車避匿。
態度 後悔羞愧 忍辱負重
原因 自知胸襟、品格比不上藺相如。 不想以私害公,損害國家利益。
結果 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

根據上表,探討廉頗不滿相如的原因,及相如一再避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頗、藺相如兩個人物形象,一個可愛,一個可敬;一個重情,一個重義。究竟
哪一個的品格更值得敬佩?學生可開個小型討論會,互相辯論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