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论两类 “的 ”字句与其中助词 “的 ”的句法性质


杉村博文

日本大阪大学

提要 本文针对“
A 都 V 的 P(W )”和“
A 是 V 的 P”这两类“的”字句 以 及 其 中“的”字 的 句 法 性 质 进 行
了讨论。主要结论是:( A 都 V 的 P(W )”是“
1)“ A 都 V 的是 P(W )”的 紧 缩 形 式,“都”出 现 在 AV 之 间
是结构杂糅和“都”语气词化 的 结 果;( A 是 V 的 P”具 有 明 显 的 “先 l
2)“ e 后 de”特 征,“的 ”字 出 现 在
VP 之间,可以从“先l
e后 de”的角度进行解释。假如“后 de”没 有 在 “先 l
e”的 基 础 上 引 导 任 何 新 的 信
息,只是在形式上变成“是 V 的 P”来重申“先l
e”的话,那么其表达意图即可理解为对“先l
e”的已然性
重新进行确认。“的”仍是结构助词,并没有转化为动态助词或动词后缀。
关键词 “是……的”句 结构助词“的” 副词“都” 结构杂糅 “先l
e后 de”

DOI:10.13724/j.cnki.ctiw.2015.01.002
一 引言

1 本文准备讨论以下面例(
1. 2)划线部分为典型事例的两类“的”字句以及其中“的”
1)(
字的句法性质:
1)“怎么回事?”领班问服务员。

“我说马上给他上的……”
要不是周瑾拉着我,我手指能杵这服务员的鼻子上:“我要不说你也不马上给我上。
怎么着?我这钱不是人民币?比我晚到的都吃完了,你挤兑谁呢?”
“马上上,马上给您上。”领班劝抚我,问服 务 员:“他 都 要 的 什 么 菜?”(王 朔 《给 我 顶
住》)
2)因为有一回办壁报,我写了一首诗,其中用了“落花缤纷”一词,卢小波的爸爸读后

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 的 是“落 英 缤 纷”,你 何 故 改 去 一 字。 当 时 我 大 吃 一 惊,
因为我的确是用的“落英缤纷”,因抄写时将“英”写成了“花”,懒得改正,便成了“落
花缤纷”。(方方《一波三折》)
为讨论方便,我们将例( 2)所代表的句式分别记作“
1)( A 都 V 的 PW ”和“
A 是 V 的 P”,
A和

* 本文曾在第 35 届中日理论语言学研讨会(
2013 年 10 月 20 日,大 阪)上 宣 读,不 少 同 道 对 本 文 提 出
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此后又根据《世界汉语教 学》匿 名 审 稿 专 家 的 意 见 作 了 进 一 步 的 修 改 ,对 各 位 先 生 的
指正和帮助,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文中不妥和错谬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12
杉村博文: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

P/PW 分别代表 V 的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 PW 代表由疑问代词(组)充当的受事论元。


据我们所知,至今尚无一篇 文 章 专 门 讨 论“A 都 V 的 PW ”这 一 句 式。 只 有 木 村 (
2003)
在系统地讨论“的”字句时提 及 过 它。① 木 村 先 生 指 出,“的”字 句 不 仅 可 以 拿 疑 问 词 语 作 宾
语(如:“你都买的什么?”“你都要的什么菜?”),而且无论将“是”补充到“ A 都 V 的 PW ”句式
中的哪个位置上去,都会变 成 不 合 法 的 句 子,例 如: 是 你 都 买 的 什 么?”“* 你 是 都 买 的 什
“*

么?”“* 你都买的是什么?”② 木村先生进一步指出,虽然“的”字在“的”字句中“正在向动词后


缀的范畴转移”,但是与其将其视为类似“了、着、过”的体标记,倒不如“视为接近于动词后缀
‘得’也许更为贴切”。本文认为木村先生的观察 有 不 符 合 语 言 事 实 之 处。 下 文 我 们 将 力 图
澄清语言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观点。
2 与“
1. A 都 V 的 PW ”不同,“
A 是 V 的 P”已经积累了不少前人的研究,这里只介绍几
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朱德熙( 1978)认为,“ A 是 V 的 P”是由 两 个 主 谓 结 构 套 叠 而 成 的 一 种 判 断 句,其 中“V
的 P”是主 谓 结 构 “V 的 是 P”的 紧 缩 形 式,整 个 句 子 的 层 次 结 构 可 分 析 为 “A [是 (V 的
P)]”。③ 他的例子是“他 是 说 的 上 海 话”和 “我 是 买 的 旧 的”。“
V 的 P”为 非 紧 缩 形 式 的 “

是 V 的是 P”在实际语料中极为罕见,我们不打算对它作进一步的讨论。下面举 两 个 例 子,
仅供参考:
3)早早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 祖 母 虽 说 都 去 世 了,可 都 是 得 的 是 心 脏 病、脑 溢 血 这

些清清白白的病去世的。(毕淑敏《血玲珑》)
4)不过呢,人家说的可是别的意思,我可是说的是咱们女人家的事情。(张宇《软弱》)

例(
3)很明显是将“(他们)得的是心脏病、脑溢血这些清清白白的病”和“(他们)是得心脏病、
脑溢血这些清清白白的病去世的”杂糅而成的,应删去“得”后“的是”二字。例(
4)“人家说的
可是别的意思”中“可是”应该分析为两个词(语气副词加判 断 词);“我 可 是 说 的 是 咱 们 女 人
家的事情”中“可是”的优先解释是一个词,但也不完全排除分析为两个词。这里暂时忽略前
一种解释,采用后一种解释。
赵淑华(1979)认为“
A 是 V 的 P”是 一 种 “是 …… 的”句,并 指 出 “这 种 句 式 要 强 调 的 是
宾语,说话时重音落在宾语上”。她还 主 张,“ A 是 V 的 P”的 谓 语 表 示 的 是 “过 去 已 发 生 的
某一件事,侧重说明一种活动、一种行为”,而“的”很像是“了”“过”“来 着”一 类 的 动 态 助 词,
“应把它看作动态助词”,也就是说,应把“
V 的 P”分析为动宾结构。④ 她的例子是“我是骑的
自行车,他是骑的摩托车,当然他比我快。”和“每 个 同 学 都 给 墙 报 投 了 稿,有 人 是 作 的 诗,有

① 木村(2003)所谓的“的”字句是由下列一组 事 例 构 成 的 句 式 范 畴:“小 王 什 么 时 候 来 的?———他 前


天来的。”“小王在西单买的车。”“你都买的什么?”“写的这封信?”。
② 理论上应该还有一个可能出现“是”的位置,即“* 你都是买的什么?”此例同样也不成立。
③ 张和友( 80)指出:“‘他们 都 是 做 的 小 本 生 意。’…… 实 际 上,虽 嫌 赘 余 但 更 为 严 密 的 表 达 是
2012:
‘他们都是做的是小本生意。’”
④ 赵先生没有明确指出这个句式中的“是”到底是什么成分。

13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人是写的文章,有人是画的漫画。”⑤
杉村(
1995)根据像下面例(
5)(6)这种语言现象,从“先l e后 de”的角度对“
A 是 V 的 P”
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也认为“ A 是 V 的 P”是一种“是……的”句(详见第三部分):
5)她走到电话机旁,随手拿起话筒,顺手拨了个号码,却是拨的李向阳家。(柯云路《夜

与昼》)
6)局长,那个报案的人会不会是提供的假情报呢?(王亚平《刑警队长》)

沈家煊( 2008)从“移情”(
empathy)为语义要求,“糅合”(bl
end
ing)为句法机制的角度对
A 是 V 的 P”进行分析,指出“
“ A 是 V 的 P”属于“主观认同句”,表达了说话人对 P 的“主观
认同”。“移情”和“主观认同”指的是,说话人把 A 的“情”“移”到 P 的身上,在“主观”上将 A
和 P 等同起来。从结构上讲,“
V 的 P”是一个定中结构,只 是“
V 的”作 为 定 语“没 有 多 少 语
义分量”。他的例子有“他是投的赞成票”“我是花的银子啊”等。
以往的研究,包括诸如 Pau
l & Wh
itman(
2008)、Hol 2011)⑥ 等 国 际 语 言 学 界 发 表 的
e(
文章在内,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 从 动 态 文 本 的 角 度 去 研 究 “
A 是 V 的 P”的 使 用 情 况,
以致得出的结论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片面 性,未 能 全 面 地 反 映 语 言 事 实。 杉 村(
1995)指
出,“的”字居 VP 之间的现象只有在句子平面上才能看到。例如:
7)他是为我受的伤。 ~ 为我受(* 的)伤的战士

8)他是从北京地区推荐上的大学。 ~ 从北京地区推荐上(* 的)大学的学生

V 的 P”只能出现在谓语位置,不能出现在其他句法位置,这就说明我们有必要将其放在句

子(即“语用单位”)层面上去加以考察、分析。本文准备沿袭杉村(1995)的思路,从动态文本
A 是 V 的 P”进行考察和分析,说明其语义、句法及语用上的特点。
的角度对“

二 A 都 V 的 P”的使用情况及其句法分析

1 我们已经在上文指出,至今尚无一篇文章专门讨论“
2. A 都 V 的 P/PW ”这一句式(以
下把 P/PW 改写为 P(W ),
P(W )表示“
P 或 PW ”),究 其 原 因,很 有 可 能 与 它 的 实 际 用 例 极 为 罕
见有关。尤其是“都”管辖其后 PW 的例子,除去例(
1),我们在一千多万字的当代小说语料库
里只搜集到了下面例(9)一个例子:
9)孔繁星 郑权的东西,是我开的证明倒腾来的哟!

(略)
何 贵 都倒腾的什么吧?

⑤ 赵淑华(
1979)的两个例子均为对举结构,张斌主编( 603)举的例子也是对举结 构:“他 是 买 的
2010:
衣服,不是买的鞋子。”由“
A 是 V 的 P”组 成 对 举 结 构 时,“是 ”字 轻 读,重 音 落 在 P 之 上。 参 见 下 文 对 例
( )(
42 43)的分析。
⑥ Ho
le( 1729)有一个例子“是张三来 的”,值 得 推 敲。 根 据 杉 村 (
2011: 1995),非 宾 格 动 词 (
una
ccus
a-

iveve
rbs)可以用于“(是)
AV 的”,非 作 格 动 词 (
une
rga
tiveve
rbs)却 不 能 用 于 “(是)AV 的 ”。 我 们 不 能 说
“* (是)谁来的?——— * (是)张 三 来 的”,也 不 能 说 “* (是)谁 死 的——— * (是)张 三 死 的”。 但
比如 在 静 静 的 课 堂 上 突 然 有 学 生 肆 无 忌 惮 地 大 笑,打 破 了 课 堂 的 宁 静,老 师 就 有 可 能 叱 责
道:“(是)谁笑的?”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4
杉村博文: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

孔繁星 无非是中药跟文物…… (苏叔阳《家庭大事》)


至于下面例(
10),据母语者的语感,“都”总括的是前面的“一天到晚”,而不是后面的“什
么”。从语用上看,整个句子以表示不满为主,一般不用于正面提问的场合:
10)“也不知道(这孩子)一天到晚在学校都 学 的 什 么。”慧 芳 道,“得 查 查 她 一 天 到 晚 都

跟什么人混在一起。”(王朔《刘慧芳》)
将“都”换成其他单音节副词,实际用例罕见的情况仍然不 变,比 如“
A 也 V 的 P(W )”虽
然在结构上合格(如“我也吃的披萨饼”),但我们却尚未发现一例。
当“都”出现在 V 前总括后面的 PW ,并在“的”的位置上需要使用动态助词时,一般会用
“了”或“过”,例如:
11)哥们儿,都犯了什么事儿了?(陈建功《卷毛》)

12)匡总,您今天都点了些什么菜呀?(毕淑敏《血玲珑》)

13)你喜欢读书?你都读过什么书?(钟晶晶《黄羊堡故事》)

14)江导,都导过什么大作呀?(王朔《懵然无知》)

而当 P 由普通名词(组)充 当 时,“都”一 般 会 出 现 在 “的 ”之 后,构 成 “AV 的 都 是 P”句
式,例如:
15)我没犯罪,我说的都是实话!(李迪《傍晚敲门的女人》)

(16)从餐厅的帐单看,那天晚上你要的都是双份。(张平《十面埋伏》)
这时“都”后面一定要用“是”,如果省去“是”,句 子 就 会 变 得 不 合 法,“* 我 说 的 都 实 话”“* 你
要的都双份”都是不能说的。 至 于“都”出 现 在 AV 之 间 的 “
A 都 V 的 是 P”句 式,我 们 准 备
留到 2.
4 节再谈。
2 木村(
2. 2003)指出,无论将“是”补充到“ A 都 V 的 PW ”中的哪个位置 上 去,都 会 变 成
不合法的句子,这一观察恐怕 不 符 合 语 言 事 实。 因 为“A 都 V 的 PW ”这 一 句 式 的 信 息 焦 点
在 P 上,所以如果把兼有焦点标记功能的“是”放在 A 或“都”前,“是”就无法标记信息焦点,
句子自然会不成立,这是不难理解的。那么,把“是”放在信息焦点,也是结构焦点的 PW 前会
怎么样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17)“老子什么时候在晚上干过事情!中午 12 点 20!要干就大天白日地干,偷偷摸摸

地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你们都干的是什么?”⑦
“当然是抢钱!抢 银 行! 抢 运 钞 车! 老 子 不 抢 银 行 不 抢 钱,跑 到 那 些 地 方 去 干 什
么!”(张平《十面埋伏》)
18)问题是,如果刘老师真的是指郭志杰,都指的是哪些事呢?是指上次同我握手的那

件事?还是指昨天课堂上发生的事?(出处失记)
19)看看你都 传 的 是 一 些 啥 球 啊! 为 啥 我 们 的 进 攻 总 是 面 对 对 手 二 人 以 上 的 拦 网?

(新浪网)
20)以前我不喜欢阿里汉,记得朱广沪刚 当 国 家 队 主 教 练 时,我 还 对 朱 指 导 说 过,那 个

⑦ 有一位北京长大的受试者觉得“你们都干的是 什 么?”这 个 例 子 不 合 法,但 她 同 时 又 承 认 把 “什 么”


改成“什么事儿”,句子的可接受度就会明显提高。

15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阿里汉都用的是什么人啊!(新浪网)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以存现句为基础的,与“
A 都 V 的是 PW ”平行的例子:
21)罗维民,你他妈的真是个笨蛋!笨透了!脑子不够用,眼睛也瞎了!就不睁眼看看

车里都坐的是什么人!(张平《十面埋伏》)
可见,“
A 都 V 的是 PW ”是可以成立的。也就是说,将“
A 都 V 的 PW ”作 为“是 …… 的”
句的一种类型来论证其中“的”字的句法性质,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3“
2. A 都 V 的 P(W )”的实际用例极为 罕 见,加 了“是”的“ A 都 V 的 是 P(W )”同 样 也 很
罕见,这是不难解释的。我们从“ A 都 V 的 P(W )”中拿掉“都”,从“AV 的 P(W )”谈起。
AV 的 P(W )”既可解释为“
“ AV 的是 P(W )”的紧缩形式,也可解释为“ A 是 V 的 P(W )”的
紧缩形式,但母语者的语感表明,“ AV 的 P(W )”的优先解释不是 A 和“
V 的 P(W )”构 成 主 谓
结构,而是“ AV 的”和 P(W )构成主谓结构,也 就 是 说 “ AV 的 P(W )”会 优 先 解 释 为 “
AV 的 是
P(W )”的紧缩形式,层次结构为“[ AV 的][(是)
P(W )]”。下面的例子非常清楚地揭示了这一
点:
22)他写的散文,我写的是诗歌。(陆俭明,
( 2013:
29)
23)一般的问候后,钟先生进入正题:“那个孩子怎么样了?”魏晓日略微愣怔了一下,他

在判断先生说的是哪 一 个 孩 子。 他 飞 快 地 断 定 先 生 指 的 是 夏 晚 晚。 “嗯,发 育 良
好,现在已经迁出暖箱,像正常足月婴儿一样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体温也没有
波动……”魏晓日简要报告。“哦。”先 生 若 有 所 思 的 样 子。“那 个 孩 子 怎 么 样 了?”
他又问。这一回指的谁,⑧ 魏晓日就很明白了。
24)等大家填完纸条,组织处的人就带了回去。女老乔又找小林下去“通气”,问:“你填

的谁?”
小林这时学聪明了,反问:“乔大姐,您填的谁?”
女老乔撇撇嘴说:“有人亲自找我,想让我填他,我偏偏不填他!我填的全是两个外
边的!”
小林说:“我填的也是外边的!”(刘震云《单位》)
既然“
AV 的 P(W )”优先解释为“(
AV 的)
P(W )”,那么当有必要把副词“都”放进去时,自
然会把它放在谓语 P(W )之前,然后再把“是”补上去,这样就可以组成合法的句法结构“
AV
的都是 P(W )”。与此相反,如果把“都”放 在 AV 之 间,势 必 会 破 坏 层 次 结 构,从 而 导 致 层 次
分析和语义解释互不 对 应 的 结 果。 因 此,如 果 没 有 非 要 那 么 做 的 充 分 理 由,我 们 就 不 会 把
“都”放在 AV 之 间。 这 一 点,我 们 可 以 从 这 样 一 种 现 象 得 到 证 实,即 如 果 从 “A 都 V 的
P(W )”中把“都”拿掉,改成“ AV 的 P(W )”,那么,正如上面例( 22)- (24)所示,极 为 罕 见 的 句
式就会变成极为常见的句式。请看下面的例子:
25)她最近的一篇日志写的什么?(电视剧台词)

26)刚才你在那纸条上写的什么呀?(电视剧台词)

27)哟,你们喝的什么酒哇?(王朔《过把瘾就死》)

⑧ 这里省略了“是”,“是”字在疑问 代 词 前 比 在 名 词 前 更 容 易 脱 落,因 为 疑 问 代 词 陈 述 性 强,指 称 性


弱,所以即使省略了“是”字,也不容易造成歧义。比较:他买的领带(有歧义)~ 他买的什么(无歧义)。

16
杉村博文: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

28)那天王少怀穿的什么衣服?(李迪《傍晚敲门的女人》)

像( 28)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举不胜举,这和“
25)- ( A 都 V 的 P(W )”的极 为 罕 见 形 成 鲜 明 的
对比。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可以逼得“都”跑到 AV 之间去呢?
4 我们认为“
2. A 都 V 的(是) P(W )”是通过两种句式的结构杂糅( st
ructura
lmixt e)产
ur
生的,比如“他都要的 什 么 菜?”就 是 “他 都 要 了 什 么 菜?”和 “他 要 的 都 是 什 么 菜?”的 结 构 杂
糅。如上所述,“ A 都 V 的(是)P(W )”使用频率极低,远不如后两种句式用得多,这正好说明
了“
A 都 V 的(是)P(W )”是一种结构杂糅造成的非常规句式。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导致这
种结构杂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我 们 先 看 P 由 非 疑 问 代 词 (组)充 当 的 例 子。 请 比 较 下 面
四组例句:
( a.我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但我 说 的 都 是 我 的 心 里 话 …… (孙 云 晓 《握 手 在 十
29)
六岁》)
b.你想着我喝醉了 说 胡 话 哩,我 一 点 也 没 有 胡 说。 我 都 说 的 是 我 心 里 话。 (张 宇
《软弱》)
a.你哪里知道,那时候我们这些女兵,穿 的 都 是 “空 心 棉 袄”,棉 袄 里 边 连 一 件 小 褂
30)

儿和汗背心也没有。(赵大年《公主的女儿》)
b.……还有,他们抓人打人的时候,……都,都穿的是警服。(张平《十面埋伏》)
( a.她写字画画用的都是右手,左手不要紧,她已经准备牺牲左手了……(钟晶晶《黄
31)
羊堡故事》)
b.……两封信都 用 的 是 长 型 国 际 航 空 信 封———这 真 莫 名 其 妙,从 天 津 往 北 京 寄
信,为什么要用航空信封呢?(王蒙《恋爱的季节》)
( a.季陶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汪曾祺《鉴赏家》)
32)
b.台上有三张 画,都 画 的 是 三 里 湾,有 一 张 有 水,有 一 张 有 汽 车! (赵 树 理 《三 里
湾》)
很显然,“
A 都 V 的是 P”是“心 急 嘴 慢”造 成 的,也 就 是 说,说 话 者 太 想 强 调 总 括 意 味,
结果未等把句子结构组织好,就 把 本 应 放 在 “的”后 面 的 “都”放 在 了 AV 之 间。 拿 ( 29b)来
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我心里话)我都说了”和“我 说 的 都 是 我 心 里 话”的 结 构 杂 糅。 如 果
没有“心急嘴慢”,仔细斟酌着遣词造句的话,“都”就会出现在“的”字后面。例如:
33)如果你说的都是事实的话,那么秀珠把事实隐藏了十几年,为什么突然间要抖落出

来?(电视剧《少年包青天》)
34)她看得出来,冯先生并不很有钱,要的 都 是 些 一 般 的 菜,不 像 邻 桌 几 个 欧 洲 人 那 么

挥霍。(海岩《便衣警察》)
上面我们已经指出,在小说语言 里 很 难 找 到 “
A 都 V 的 (是)
P(W)”的 例 子,这 也 许 跟 它
的极端口语化有关。与口头语言相比,经过深 思 熟 虑 整 理 成 文 字 的 语 言,结 构 相 对 严 谨、规
范,极少出现结构杂糅,这是不难理解的。
5 从母语者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来看,“
2. A 都 V 的 是 P”在 很 多 情 况 下 都 应 该 分 析 为
A[都(
“ V 的是 P)]”,这是以主谓结构“
V 的是 P”作谓语的格式。请比较下面一对例子:
35)是的,他当时对我说的也是这句话:“这就对了。”(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36)燕燕到了小晚家,也走的是妇女路 线,先 和 小 晚 他 娘 接 头。 这 地 方 的 普 通 习 惯,只


17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要女家吐了口,男家的话好说,没有费多大工夫,就说妥了。(赵树理《登记》)
由于“当时对我”的存在,例(
35)被切分为“他当时对我说的(也是这句话)”的概率比“他
(当时对我说的也是这句话)”大得多,因此就很难将“也”挪到“说”前面去,“他当时对我也说
的是这句话”远没有(
35)那么自然通顺。相反地,“燕燕走的也是妇女路线”则完全可以切分
为“燕燕(走的也是妇女路线)”,因此就有了例(
36)副词“也”修饰主谓结构谓语“走的是妇女
路线”的格式。这是将“也走了妇女路线”和“走的也是妇女路线”杂糅而成的。
除此之外,与单音节副词有关的结构杂糅还有“也有的……”和“还有的……”。例如:
37)人们的心情是复杂而激动的,有的为 陆 青 抱 不 平,但 敢 怒 而 不 敢 言;有 的 为 自 己 被

蒙蔽而痛心;也有的拍手叫好,唯恐天下不乱。(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有的拍手叫好 + 也有拍手叫好的 → 也有的拍手叫好
38)他们有的牵着羊,有的捧着雪白的奶酪。有的背着哈密瓜和伊犁苹果,还有的带着

新摘的草莓,来看望我,希望我为他们拍张彩照。(孙云晓《握手在十六岁》)
有的带着新摘的草莓 + 还有带着新摘的草莓的 → 还有的带着新摘的草莓
6 至于 P 由疑问代词(组)充当的“
2. A 都 V 的(是)
PW ”,有的似乎已经从“结构杂糅”更
往前走了一步。母语者的语感和内省告诉我们,当句子带上“抱 怨”“责 难”“不 能 理 解”等 语
气时,造“
A 都 V 的(是)
PW ”的例句就会变得容易得多。例如:
39)食堂都做的什么饭啊!简直是猪食!

40)你们都受的什么教育啊!连这个字都不认识!

41)你都开的什么车啊!怎么老往人群里冲呢!

不难看出,在上面这些例子里“都”已经从总括副词彻底转变成语气副词,表达由于事情
的极端性在说话 者 心 中 引 起 的 “抱 怨”“责 难”“不 能 理 解”等 极 为 强 烈 的 负 面 感 情,这 就 给
“都”提供了“无 视”层 次 结 构,插 到 AV 之 间 去 的 语 义 动 因 (
seman
tic mo
tiva
tion)。袁 毓 林
( 315)指出:
2002:
因为语气副词属 于 句 子 所 表 达 的 基 本 命 题 之 外 的 模 态 性 成 分 (moda
lor moda
li-
y),跟谓语动词关系相对疏远,所以可以远离谓语动词。于是,在汉语这种中心语居后

(he
ad-f
i l)语言中,语气副词就可 以 居 于 谓 语 动 词 之 前、句 子 主 语 之 后 的 最 前 端 的 位
na
置。
如果拿例(41)来进行层次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你(都)开的什么车(啊)]”,
也就是说,例(
41)是由主谓结构“你开的什么车”和框式 结 构“都 …… 啊”组 成 的,而“你 开 的
什么车”则通过重新分析,分析为“[(你)(开的什么车)]”。“开的什么车”是个主谓结构,“开
的”做主语,“什么车”做谓语。至于其中“的”的句法性质,既 然 我 们 将“开 的 什 么 车”分 析 为
主谓结构,那么“的”就只能分析为结构助词了。
上面也举了“他都要的什么菜?”“都倒腾的什么吧?”“你们都干的是什么?”“都指的是哪
些事呢?”(例 1、
9、 18)这 些 例 子,它 们 的 主 观 语 气 虽 然 没 有 例 (
17、 21)和 例 (
19)- ( 39)-
41)那么直白、强烈,但也不难看出它们或多或少都带有“不能理解”的语气。比如例(
( 1)“他
都要的什么菜?”就带有“到底做什么菜需要那么长时间呐?”这样一种言外之意,而想要表达
“不能理解”的语气,用“他都要的什么菜?”来提问 比 用“他 都 要 了 什 么 菜?”更 合 适,因 为“他
要的(菜)”已经隐含了“他要了(菜)”,所以问“他都要的 什 么 菜?”就 可 以 把“要 了”抑 制 下 去

18
杉村博文: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

的同时,把“什么菜”凸显出来,更加明确地要求听话人回答“什么菜”。

三 A 是 V 的 P”的语义、句法及语用特点

1 在这一章里,我们准备讨论“
3. A 是 V 的 P”这一句式的语义、句法及语用特点。先看
下面的例子:
42)八分之一决赛,西班牙对意大利,我押的意大利。(电视剧台词)

此例可理解为“我押的是意大利”的紧缩形式(“是”字轻读,重音在“意大利”上),也可理
解为“我是押的意大利”的紧缩形式。前一种分析 被 优 先 选 择,而 后 一 种 分 析 则 必 须 满 足 两
个条件才能被选择:一,“是”字重读;二,语境预设了“我押了/过意大利”。⑨ 再看一个例子:
43)清早起来小林和小林老婆都吃的剩 饭,把 昨 天 的 剩 饭 泡 了 泡,就 着 咸 菜 吃 下 了 肚。

(刘震云《一地鸡毛》)
离开了上下文,此例也可以有两种分析,一是“小林 和 小 林 老 婆 都 吃 的 是 剩 饭”的 紧 缩 形 式,
二是“小林和小林老婆都是吃的剩饭”的紧缩形式。前 者 倾 向 于 说 明“他 们 平 时 的 情 况”,但
也不排除说明“他们这一天的情况”,而后者则一定是说明“他们这一天的情况”的。

从以上观察可见,“
AV 的 P”作 为 一 个 句 式,是 个 有 歧 义 的 结 构。 在 接 下 来 的 讨 论 中,
为讨论对象明确无误起见,我们将考查对象限制在“
A 是 V 的 P”上。
现将例(2)重录如下:
44)因为有一回办壁报,我写了一首诗,其中 用 了“落 花 缤 纷”一 词,卢 小 波 的 爸 爸 读 后

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的是“落 英 缤 纷”,你 何 故 改 去 一 字。 当 时 我 大 吃 一 惊,
因为我的确是用的“落英缤纷”,因抄写时将“英”写成了“花”,懒得改正,便成了“落
花缤纷”。
此例“我……用了‘落花缤纷’一词”和“我……是用的‘落英缤纷’”之间存在着一种承指
关系,杉村(1995)主要根据这 一 观 察,将 与 “我 …… 是 用 的 ‘落 英 缤 纷 ’”类 似 的 “A 是 V 的
P”也看作“是……的”句的一种类 型,并 认 为 “的”字 仍 是 结 构 助 词,并 没 有 转 化 为 动 态 助 词
或动词后缀。至于“的”字居 VP 之间的语义动因,杉村(
1995)的认识可以概括为:“的”字居
VP 之间是为了从形式上保证 VP 的已然性。
与“
A 是 V 的 P”不同,“
A 是 VP 的”很 难 保 证 VP 的 已 然 性,比 如 “她 是 画 油 画 的”,只
能理解为“她”是“画油画的”这类 人 中 的 一 员 (从 属 性 的 角 度 给 A 分 类),而 不 能 理 解 为 “她
画了张画儿,画的是油画”(从受事论元的角度对已然事件进行区分)。
瑡 至于“

AV 的是 P”,
虽然已然性程度很高,但也不限于已然性事件。比较:
45)我要写的是他,是 他 们 的 家 庭,不 是 你。 ~
( * 我 是 要 写 的 他,是 他 们 的 家 庭,不 是

⑨ 后一种分析,如果“是”字不重读,重音落在“意 大 利”上 的 话,句 子 一 般 需 要 组 成 对 举 结 构,如:“我


是押的意大利,不是西班牙。”参见注释 ⑤ 。


瑠 例(
43)的三种情况(即原句和两种非紧缩形式),“都”均重读。如果不重读,就给人一种对 于“剩 饭
P)”融入了“不能理解、抱怨”语气的感觉。



瑡 详见杉村(
1995)、小野( 42-46)。请 注 意,此 处 “
2008: VP”并 不 是 Ve
rbPhr
ase 的 缩 写,而 是 一 个
动词带一个受事论元的动宾词组。

19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你。
46)你 知 道 他 们 正 在 讨 论 的 是 什 么 问 题 吗? ~
( *你知道他们是正在讨论的什么问题

吗?
V 的 P”在“是……的”句中,一般情况下总是毫无新信息可言,只是为了引导新信息而

存在。例如:
47)他们打了我。他们是扑上来把我压在最底下打的我。

48)“他已经找过我三次,提出进修的事儿。”“他是什么时候找的你?”

不难看出,“打的我”和“找的你”所担负的句法作用无非就是将“打 了 我”和“找 了 我”作 为 其
先行成分,用来引导新信息“扑上来把我压在最底下”和“什 么 时 候”。这 种 新 旧 信 息 的 编 排
方式和部分“得”字句平行。例如:
49)有一年冬天,她堆了个雪人,雪人堆得特别美,特别美!(李汉平《梦·泪·梦》)

50)原来五星红旗周围有一圈金属的栅 栏,栅 栏 里 还 站 着 四 个 解 放 军 战 士。 他 们 都 站

得笔直笔直的,而且还端着枪。(白连春《北京》)
“(雪人)堆得”和“(他们)站得”分别以“堆了(个雪人)”和“站着(四个解放军战士)”作为其先
行成分,为引导新信息“特别美”和“笔直笔直的”服 务。 杉 村(
1995)把 这 种 上 下 文 衔 接 情 况
叫做“先l
e后 de”。
如上所述,“后 de”从形式上保证了“先l
e”的 已 然 性,因 此 在 事 件 发 生 与 否 方 面 “后 de”
就不会带出反问语气来。试将“我什么时候说的?”与下例划线部分进行比较:
51)“我听说郑岩 的 身 世 很 曲 折。”“您 听 谁 说 的?”“我 听 你 说 的。”“我 什 么 时 候 说 了?”

(电视剧台词)
“我什么时候说了?”带有明 显 的 反 问 语 气,这 是 因 为 这 句 问 话 在 可 以 取 消 “先 l
e”的 情 况 下
(即“先le”未成为预设),便询问了“先l e”发生的时间。
关 于“先l
e后 de”,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后 de”作为承接成分是个形式概念,但“先l
e”却
只能是信息概念,不能是形式概念。很多情况下,“先l
e”是通过各种可以暗示事件已然性的
语用预设来提供的。其实,人称代词回指的先行成分也是信息概念,不是形式概念。例如:
52)他……指着台上 的 女 士 问 我:“你 怎 么 和 她 搅 在 一 起 了?”(邓 建 楚 《
( 92 年,
5 月 17
日》)
53)赵新明在照片里翻出一张来,递给了代英。“你看看他是谁?”(张平《十面埋伏》)

一般情况下,“后 de”必 须 在 “先 l
e”的 基 础 上 引 导 新 信 息,但 在 例 (
44)里,“后 de:用 的
‘落英缤纷’”却没有引导任何新信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做何解释呢?
3.2 让我们先看一看更为典型的“A 是 V 的 P”。现将例(
5)重录如下:
(54)她走到电话机旁,随手拿起话筒,顺手拨了个号码,却是拨的李向阳家。
杉村(1995)将此例分析为:以“拨了个号码”为“先l
e”,以“拨的号码”为“后 de”,引导新
信息“李向阳家(的号码)”,而新信息“李向阳家(的号码)”存 在 于 旧 信 息“号 码”的 次 范 畴 层
面,起着从受事论元的角度对“先le”加以区分的作用。
瑢 完权(

2013)指出“* 我是吃的饭”不
合法,说成“我是吃的红米饭”才对。这一现象可以从“先l e后 de”传递信息的特点上得到解



瑢 关于新信息 P 的语义作用,我们采用了木村(
2003)的表达方式。

20
杉村博文: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

释。即,“吃饭”之于“吃红米饭”相当于“拨号码”之于“拨李向阳家的号码”,“吃饭”作为一个
事件信息缺乏对“先l
e”加以区分的信息量,不宜在“
A 是 V 的 P”中充当“后 de”;而“吃红米
饭”则属于“吃饭”的次范畴,具备了对“先l
e”加以区分的信息量,可以在“
A 是 V 的 P”中充
当“后 de”。

让我们再看两个解释起来稍微费些事的例子:
55)接待生振振有词地介绍说我们这儿二 ○ 八房是总统套房您有兴趣住住吗?一九一

二年孙中山赴京会晤袁,一九二四年北上反段,都是住的这套房子。(海岩《永不瞑
目》)
56)那个夏冠书真不是个东西,什么阴险 的 事 都 做 得 出 来。 他 还 向 市 纪 检 部 门 举 报 了

你。可能是写的匿名信。(牛伯成《游魂》)
与例(
54)相比,此二例的问题就在于上文里找不到文字表述的“先l e”。这就要求我们到“字
里行间”或“生活常识”中 去 为“后 de”寻 找“先l
e”。 例(
55)可 分 析 为:以“(孙 中 山 在 我 们 这
儿)住过房子”为“先l
e”,以“住的房子”为“后 de”,引导新信息“这套(房子)”;例(
56)可分析
为:以“(夏冠书)写了信(举报了你)”作为一种可能的“先l
e”,以“写的信”为“后 de”,引导新
信息“匿名(信)”。在解读例(
56)的过程中,“先l
e:写了信”是按照“向市纪检部门举报了你”
推论出来的。请注意,句 中 加 了 “可 能”两 个 字。 生 活 常 识 告 诉 我 们,上 个 世 纪 “举 报”最 典
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写信”。
3 现在再来看例(
3. 44)。这个例子告诉我 们,我 们 以 往 对“
A 是 V 的 P”的 认 识 并 不 全
面。采用“ A 是 V 的 P”这个句式,不仅可以引导并凸显 P,而且还可以对“先l e”的已然性重
新进行确认(这时重音要落在“是”上面)。例(
44)就是这种用法:以“用 了‘落 花 缤 纷’一 词”
作为“先l
e”,再用“是 + 后 de:是用的‘落花缤纷’”来重新确认“先l
e”的已然性。

下例采用“他到底做的是什么梦?”优于采用“他到底是做的什么梦?”:
57)酒杯碰过,两个老友开始聊天,达西问李寻常在忙什么。李寻常说:做了一个梦,南

柯一梦做完了。达西问他到底做的是什么梦。李寻常迟疑一下,就把那件事说了。



瑣 其实,如果将“吃饭”和“吃面”对比着说的 话,“我 是 吃 的 饭”也 可 以 成 立。 这 时,“吃 饭”特 指 “吃 大

米饭”,也属于“吃饭”的次范畴。沈家煊(
2008)有“他 是 去 年 生 的 孩 子 ”和 “ 他 是 去 年 生 的 外 甥 ”这 样 一 对
例子,前者自然,后者不自然。沈先生将其中 对 立 归 结 为 “移 情 ”问 题,这 无 疑 是 正 确 的。 但 我 们 还 不 能 就
此得出“他是去年生的孩子”是“主观认同句 ”的 结 论。 因 为 我 们 发 现 “他 生 了 个 孩 子 ”和 “?他 生 了 个 外 甥 ”
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对立,前者自然,后者不自然。比较:
他生了个孩子。 他是去年生的孩子。
? ?
他生了个外甥。 他是去年生的外甥。
依照本文的思路来说就是:“先l
e”不 自 然,“后 de”当 然 也 不 会 自 然。 换 言 之,如 有 特 殊 语 境 “他 生 了 个 外
甥”成立的话,那么“他是去年生的外甥”也应该可以成立。


瑤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个观察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先l
e后 de”上面去。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a.他(是)什么时候去意大利的? │ 他(是)什么时候谈女朋友的?
b.他(是)什么时候去的意大利? │ 他(是)什么时候谈的女朋友?
母语者的语感和内省表明,如果给 a句和 b 句接上“我怎么不知道?”对“先l
e”的已然性 表 示 怀 疑 的 话,
b句
比 a句更合适,因为“
V 的 P”从 形 式 上 保 证 了 “先 l
e”的 已 然 性,所 以 当 “先 l
e”的 已 然 性 遭 到 怀 疑 时,比 之

VP 的”对于说话人的冲击会更大。

21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储福金《莲舞》)
因为在此例中提问者只想问清李寻常南柯一梦的 内 容 是 什 么,信 息 焦 点 明 白 无 误 地 直 接 落
在“什么梦”上面,所以压根儿就没有理由采用“
A 是 V 的 P”这样一种复杂的句式。这个句
式的复杂性体现在结构组织和 焦 点 配 置 的 不 和 谐 上。
瑥 在 这 个 句 式 里,
瑏 信息焦点 P并没有
出现在“是……的”所圈定的焦点范围之中,反而被隔离在焦点范围之外。这显然与“是……
的”句的一般情况大相径庭。即使采用“
AV 的是 P”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矛盾,因为“
AV 的
是 P”是用来对“
AV 的”所指谓的事物进行归类,而“
A 是 V 的 P”则是用来对“先l
e”所指谓
的动作行为加 以 区 分 的。 因 此,当 “后 de”没 有 在 “先 l
e”的 基 础 上 引 导 任 何 新 的 信 息 时,
A)是 V 的 P”就只能被解读为“对‘先l
“( e’的已然性重新进行确认”。
从焦点配置和句式选择的角度比较下列例子里的划线部分 :
58)刘军长问:“我军围城肯定也要记入 你 的 县 志 了?”朱 先 生 说:“你 围 的 是 西 安 府,不

是围的滋水县,因之无权载入本志:……”(陈忠实《白鹿原》)
59)姬铭骢揉揉被拧痛的胳膊,出了房门。老张等在外面,说:“没什么事吧?”

姬铭骢说:“没事。”
老张说:“我不是问的她,我问的是您。不要紧吧?”(毕淑敏《女心理师》)
60)但是报信者说,这篇文章最后仍然暗暗落到了沐浴学之争上,是对赵小强的不点名

批评。一说是不点名批评,赵小强就 有 点 毛 了。 到 底 是 不 是 批 的 他 呢? 他 无 从 打
探,也无法声明表白。越是关心他的好友越说批的就是他,但他又想不起自己有贬
低布鞋或者豫剧的劣迹。(王蒙《冬天的话题》)
61)老人说日落很长一段时间给我写信总要提到河,最后一封信全是写的河。说着,老

人便拉开一个包的白拉链,取出一封信。 那 封 信 上 果 然 写 的 全 是 河。(阎 连 科《夏
日落》)
例(58)“你不是围的滋水县”把“我军围了城”作为“先l
e”,“滋水县”是“城”的次范畴;例( 59)
“我(老张)不是问的她”把“我(老张)问了人”作为“先le”,“她”是“人”的 次 范 畴;例(
60)“文
章是不是批的他?”把“文章批评了赵小强”作为“先l
e”,“赵小强”和“他”指同一个人;例(
61)
“信全是写的河”把“日落写信总要提到河”作为“先l e”,先后两个“河”指同一个概念。
以上讨论初步证明,从“先l
e后 de”的角度对“
A 是 V 的 P”进行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从形式上看,“(A 是)
V 的 P”是 一 个 承 接 已 然 事 件 的 句 法 形 式;从 语 义 上 看,在 一 般
情况下,见于“先l
e”中的受事论元 P 的次范畴成为信息焦点,起到从受事论元的 角 度 对“先
e”加以区分的作用。只有当“后 de”没有在“先l
l e”的基础上引导任何新的信息,只是在形式
上变成“是 V 的 P”来重申“先l
e”的时候,“(
A)是 V 的 P”才被解读为“对‘先l
e’的已然性重
新进行确认”。



瑥 龙海平、肖小平(
2011)从不同的角度指出“
A 是 V 的 P”的复杂性:“这种句式的系动词需要跨过关
系小句直接标识中心词 N2 ,难度较大,因而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成 为 高 频 出 现 的 句 式 。”引 文 中 “系 动 词”“关
系小句”和 N2 分别 对 应 本 文 的 “是 ”“V 的 ”和 P。“是 …… 的 ”结 构 和 焦 点 成 分 的 配 置 方 式 ,详 见 袁 毓 林

2003)。

22
杉村博文:论两类“的”字句与其中助词“的”的句法性质

四 结语

本文针对“
A 都 V 的 P(W )”和“
A 是 V 的 P”这两类“的”字句的句法性质以及其中“的”
字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是:( 1)“A 都 V 的 P(W )”是“
A 都 V 的是 P(W )”的紧缩
形式,“都”出现在 AV 之间有 两 个 理 据,即 结 构 杂 糅 和 “都”的 语 气 词 化。“的”仍 是 结 构 助
词,并没有转化为动态助 词 或 动 词 后 缀;(
2)“A 是 V 的 P”具 有 明 显 的 “先 l
e 后 de”特 征,
“的”字出现在 VP 之间,可以从动态的、“先l e 后 de 的角度进 行 解 释。 如 果“后 de”没 有 在

“先l
e”的基础上引导任何新的信息,只是在形式上变成“是 V 的 P”来重申“先l
e”的话,那么
其表达意图便可理解为“对‘先l
e’的已然性重新进行确认”。
我们觉得对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下结论,时 机 尚 未 成 熟。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我 们 还 缺 乏 对 它
们的描写性研究,尤其缺乏以汉语母语者的语感和内省为基础的、细致的描写性研究。举个
例子,根据一个汉语母语者的内省,在“
V 的都是 P”和“都是 V 的 P/都 V 的是 P”中“都”的
语义辖域不同,前者中,“都”只 是 将 P 作 为 其 语 义 辖 域,信 息 焦 点 集 中 在 P 上 面,而 在 后 者
中,不仅 V 和 P 都被包含在“都”的语义辖域之中,而且还不一定要求 V 在语境中事先被确
认,从而便导致了如下对立:
62)他的文章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 抄的都是别人的东西 ~ 都是抄的别人的东 西/都

抄的是别人的东西。
这一观察是否属实,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汉语背
景的学者对本文提出的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龙海平、肖小平 (
2011)“我是昨天买的票”句式及其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 3 期。
陆俭明 (
201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木村英树 (
2003)“的”字句的句式语义及“的”字的功能扩展,《中国语文》第 4 期。
杉村博文 (
1995)中国語における動詞·形容詞の承 前 形 式,大 東 文 化 大 学 語 学 教 育 研 究 所 《語 学 研 究 大
会論集》第 3 期。
2008)“移位”还是“移情”?———析“他是去年生的孩子”,《中国语文》第 5 期。
沈家煊 (
完 权 (
2013)事态句中的“的”,《中国语文》第 1 期。
小野秀樹 (
2008)《統辞論における中国語名詞句の意味と機能》,東京:白帝社。
袁毓林 (
2002)多项副词共现的语序原则及其认知解释,《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袁毓林 (
200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 1 期。
张 斌主编 (
2010)《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和友 (
2012)《“是”字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汉语语义性特点的一个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淑华 (
1979)关于“是……的”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朱德熙 (
1978)“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 1、
2 期。
Ho
le,Dan
iel(
2011)Thede
cons
truc
tiono
fCh
ine
ses
hì…dec
lef
tsr
evi
sit ngua121:1707-1733.
ed.Li
l,Wa
Pau ltr
aud & J
ohn Wh
itman (
2008)Sh
i…def
ocusc
lef
tsi
n Manda
rinCh
ine
se.Th
eLi
ngu
ist
icRev
iew
25:413-451.

23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9 卷 2015 年第 1 期

Synta
cti
cPr ope
rti
esofTwoKind
so f
De-S
entenc
esandPa r
tic
leDeTher
ein

Sug
imur
a Hi
rof
umi

Abstr
act Th i
sa rt
icl
ed iscuss
esthesynt
act
ica
lpr opert
iesoftwo ki fde-s
ndso en-

encs,wh
e ichar
ef ormul
izedas“ Adōu(都)Vde(的) P(W)”and “As ì(是)Vde(的)P”


espe
cti
vely,andthoseofpa r
ticedei
l nthetwosent
encet ype
s.Itfi
rstpo
intsou
tt t“
ha A
dōu VdeP(W)”i
sar
etr
ievedf
o f“
rm o A dōu V des
hì P(W)”,andt
heoc
cur
renc
eofdōu
betwe
en AandVismo
tiva
tedbyst
ructur
almixt
ureandmoda
l-pa
rti
cli
zat
ionofdōu.Then

tshowsthat“As
hìVdeP”be a
rstheappar
entfea
tur
eof“Fi
rstLeNex tDe”cohe
sionr
e-

ati
onsh
ip(
Sug a,1995),wh
imur i
chinturnc
anbeus
edtoexplainwhydeoccur
sbetween
VandP.If“NextDe”merel
ychange
sintot
hefo
rm of“
shì V deP”andneveraddsany
newinf
orma t
ionont
opof“FirtLe”,t
s henthei
ntensi
onofut
ter
ancecou
ldbecompr
ehen-
deda
sr econ
firmi
ngther
eal
ityoft
heeventdesc
ribedi “
n F
irs ”
tLe .Whenitcomestothe
syn
tac
ticpr
ope
rti
e fde,i
so tisa
rguedt
hati
trema
insas
truc
tur
alpa
rti
clewh
ichha
sneve

changedin
toana
spec
tua
lpart
iceo
l raverbalsu
ffix.
Keyword “
s sh … ”
ì de s, ent
enc ,
e struc
tura
lmi x
t e,s
ur truc
tur
alpa
rti
clede,adve
rb
dōu,F
irtLe Nex
s tDe

作者简介
杉村博文,男,
1951 年生,大阪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
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著有《中国語文法教室》、《世界の言語シリ ーズ 2 中国語》
(合著)等,发表论文多篇。[
sug
imur
a@l
ang.
osaka-u.
ac.
jp]


《世界汉语教学 》在近期期刊评价中再获佳绩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中 心、中 国 学 术 文 献 国 际 评 价 研 究 中 心 先 后 发 布 了 《中 国 人
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
2014 年)》和《中 国 学 术 期 刊 国 际 引 证 年 报 (
2014 年 )》,《世 界 汉 语 教 学 》分 别 入
选“权威期刊”以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
2014 年)》对 733 种 中 文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术 期 刊 进 行 评 价 ,综 合 评
价后,共评出 17 种顶级期刊,
40 种权威期刊,
430 种核心期刊和 246 种扩展期刊。语言学学科共收录 32 种
期刊,其中:顶级期刊 1 种(《中国语文》),权威期刊 2 种(《外语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 学》),核 心 期 刊 19
种,扩展期刊 10 种。《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
2014 年)》筛 选 的 期 刊 标 准 为:国 际 他 引 影 响 因 子 大 于
01、国 际 他 引 总 频 次 均 大 于 20、所 发 表 50% 以 上 文 献 为 研 究 论 文 的 期 刊 。 参 与 评 选 的 人 文 社 科 期 刊 有
0.
1238 种,经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
2014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 学 术 期 刊”
60 种,“
2014 中 国 国 际 影 响 力 优
秀学术期刊”
60 种。《世界汉语教学》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