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4

1.

前言/整備資料

前 言
   本服務手冊是將光陽 AIR 150 Fi 系列噴射引擎機種修護要領
說明。
第一章是服務手冊全部作業上應注意事項包括在內,作業之前請先
將它詳讀。
第二章是各項修護相關,拆裝頻率較高的外裝部品之拆裝要領說
明。
第三章是檢查調整要領說明,車輛之安全性,及各部之機能的維護
方法,從定期檢點開始實施。
第四章以後為引擎,車架,電裝的各部分解,組合及檢查要領說明。
在編輯中各章前面均有分解圖及系統圖,保養故障診斷等說明。
本服務手冊上所載內容、型式與車輛有所差異時,則依新車
型式為準。車輛型式或構造若有因實際需求而作部份變更,導致手
冊上的照片、圖片或說明等與實車有不同之處,以實車式樣為主,
敬請原諒,光陽不另行個別通知。
本服務手冊內所有資料、圖片、規格等,係根據出版時之最
新產品資料,光陽工業公司有保留不經通知而隨時變更及不負任何
義務之權利。本服務手冊僅提供維修技術人員使用,未經光陽公司
書面同意,不得轉載、散佈、販售於第三人,並不得任意重製翻印
本服務手冊之任何章節或圖片,如有違反將依相關法令追訴,絕不
寬待。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技部海服課教育股 編製
(此為認證版,尚未簽核發行,非正式版)
1.前言/整備資料


內 容 索引

引            擎

前言/整備資料 1
檢查,調整 2
潤滑系統 3
燃料噴射系統 4
引擎拆裝 5
汽缸頭,氣門 6
汽缸,活塞 7
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離合器 8
離合器、齒輪移位構造 9
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機構、起動樞軸 10

前輪,煞車,前懸吊 11
後輪,煞車,後懸吊 12
油壓煞車 13

座墊、後架、後土除、排氣管 14
點火系統 15
電裝

充電系統 16
起動系統 17
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18
排放系統

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19
1.前言/整備資料

引擎號碼位置及車 架號碼打刻… 1- 0 工具………………………………1-11


諸元表…………………………… 1- 1 油脂補給圖………………………1-13
作業上注意……………………… 1- 2 導線配置圖………………………1-14
鎖緊扭力…………………………1-10 故障診斷…………………………1-20

引擎號碼及車架號碼打刻位置
車架號碼打刻位置

引擎號碼打刻位置

1-0
1.前言/整備資料
諸元表

燃 料 裝 置
車 名 及 型 式 AIR150 空 氣 濾 清 器 型 式 海綿濕式
車 台 名 稱 及 型 式 RT30HC 油 箱 容 量 6 公升(L)
長    度  (mm) 1755 節
寬    度  (mm) 765 流 ψ26
節 流 閥 型 式
高    度  (mm) 1030 閥
軸    距  (mm) 1200 體


點 火 裝 置 電瓶 離 合 器 變
引 擎 型 式 四行程 O.H.C 型 式 ECU


總 排 氣 量 mL(c.c.) 149.4 NGK
燃 料 種 類 無鉛汽油 92 或 95 火 星 塞
CR8E


前 軸 54
車 輛 重 量 (kg) 火星塞間隙 (mm) 0.6~0.7
後 軸 67


( 整 備 重 )
合 計 121 容 量 12V8Ah(9B-BS)
前 軸

77
車 輛 總 重 量 (kg)
後 軸 115 型 式 濕式多片式

合 計 192
前 輪 120/80-12
輪 胎 型 式 5 速國際檔

後 輪 130/70-12
最 低 地 上 高 (mm) 140
性能

操 作 方 式 腳踏或勾

制動停止距離 (m) 7.9m/40km/h
最小回轉半徑(R/L) 2195/2355mm 型 式 永久嚙合式

起 動 方 式 電起動 一 檔 2.77/2.86

種 類 汽油4行程 二 檔 1.88/2.06
汽 缸 數 及 方 式 單缸 4V 減 速 比 三 檔 1.40

燃 燒 室 型 式 屋頂型 四 檔 1.13
   發        動        機

門 閥 機 構 O.H.C 五 檔 0.96

前 車 軸

內徑×行程(mm) ψ62×49.5 後 傾 角 NA
壓 縮 比 10.0

壓 縮 壓 力(kgf/cm2) 13 連 桿 NA
最高出力 kW/rpm 依營業部型錄

輪胎壓(kgf/cm²) 前輪 2.00
最大扭力 kgf.m/rp m 依營業部型錄 ( 2 人 乘 ) 後輪
氣門開閉時期

2.25
吸 氣 開 2∘BTDC

左 33.5∘
(1mm升 轉 向 桿 角 度
降 時 ) 閉 17.5∘ABDC 右 33.5∘
前 碟(220mm)式
排 氣 開 -2∘BBDC 制 動 裝 置 型 式
(1mm升 後 鼓(140mm)式
緩衝裝置

降 時 ) 閉 33.5∘ATDC 前 潛望式
懸 吊 方 式
氣門間隙 吸 氣 0.06 後 DOUBLE SWING
(冷車時)mm 排 氣 0.06 前 油壓彈簧
緩 衝 器 方 式
怠 速 回 轉 數 1700±100rpm 後 油壓阻尼式
潤滑裝置

潤 滑 方 式 壓送飛賤併用式 車 架 型 式 PIPE UNDER BOND


油 泵 型 式 內外轉子式
油濾器型式 鐵絲濾網
潤滑油全容量 1.0 公升(L)
冷 卻 方 式 空冷

1-1
1.前言/整備資料
作業上的注意事項
■ 墊片、O 環、環夾,開口銷等部品,經拆
開分解後必須更換新品。

■ 螺絲螺帽,上緊時必須要從外徑大的向
小的逐次上緊,以及按對角之方式依規
定扭力值鎖緊。

■ 零件油脂類必須使用正廠零件。

■ 在修理作業時,必須使用專用或共通工
具裝卸。

■ 零件分解後,須檢點之部品應清洗清
潔,組立時各部品之磨擦作動面應塗機
油使之潤滑。

1-2
1.前言/整備資料

■ 指定之潤滑部位,必須使用指定油脂塗施
潤滑和加灌潤滑

■ 組立後各部之鎖緊及作動性必須加以確
認。

■ 有兩人作業時,必須互相確認修理安全
性。

■ 作業之前必須先把電瓶(-)端拆下。
■ 開口板手等與車體應注意接觸。

■ 作業完成後,各部接點、固定、通路應確
認。
電瓶接線時應從(+)端先接。
■ 電瓶接線後兩端必須塗上黃油。
■ 端子蓋應完全裝妥。

1-3
1.前言/整備資料

■ 保險絲斷了,必須檢查原因修理,依指
定容量保險絲更換。

■ 蓋類,作業完畢後,必須確實將端子蓋
妥。

■ 在取出接頭時,必需先將接頭上的鎖扣
解開後再作業。

■ 接頭、接續、拆取,必須手持接頭本體。
■ 不可持著導線張拉。

■ 接頭之接觸 端子彎曲,過出或脫落必須確
認。

1-4
1.前言/整備資料

■ 使接頭完全插入。
■ 若此兩接頭有鎖,則必要使鎖扣在正確
的位置。
■ 檢查有無任何一條線脫落。

■ 檢查雙接頭的封套有否完全封蓋住,及
確實地固定好。

■ 在接合端子前,檢查套子有否損裂,及
負端子有否鬆掉。

■ 使接合端子完全插入。
■ 檢查封套有否完全封蓋端子。
■ 不要使封套的開口朝上。

■ 主配線上的束帶,必須確實的固定在車
體規定的位置。
而鋁束帶上的絕緣體必須與主配線結合
固定在一起。

1-5
1.前言/整備資料

■ 夾子與主配線必須確實的夾住。

■ 熔接在車體上的夾子,使用時不可以朝
向熔接點方向夾住。

■ 固定主配線時,勿使其與旋轉,移動或
振動之處接觸。

■ 固定主配線時,勿使其與產生高熱之處
接觸。

■主配線使其從車體端之銳角旁通過,勿使
電線攀在螺絲的頂部尖端。
■ 主配線使其從螺絲旁通過,勿使電線攀
在螺絲的頂部尖端。

1-6
1.前言/整備資料

■ 主配線的裝置勿太鬆或太緊。

■ 當配線必須接觸到邊緣或銳角處時,用
管子或膠布包住以保護之。

■ 當主配線使用橡膠護套時,要使護套固
定妥。

■ 勿使配線表皮破裂。
■ 如果配線表皮破裂了用膠布包好或換
新。

■ 在按裝其他零件時,勿使電線被夾住或
壓住。

1-7
1.前言/整備資料

■ 勿使主配線在按裝時打絞。

■ 手把左右作動時主配線是否會過緊過
鬆、彎折或與銳角相摩擦請確認。

■ 當使用測定器時,要研究此儀器的操作方
法直至徹底了解為止,然後全照這操作說
明書去做。
■ 注意勿使配件掉落。

■ 當眼見接頭端子有銹時,用砂紙或類似品
拭掉,再進行接合工作。

■ 導線類被螺絲夾住,折曲變形損傷是作動
不良的原因。

1-8
1.前言/整備資料

■ 圖案記號的意義:
下例的圖案記號,在這本修護手冊中是指示
作業方法及應該注意事項。

     :機油塗布
      指定的部位
      (使用指定的機油潤滑)

     :黃油塗布潤滑。

     :傳動齒輪箱機油(90#)。

     :專用工具使用。

     :共用工具使用。

     :要注意事項。

     :危險又重要事項。

1-9
1.前言/整備資料
鎖緊扭力值
標準力值
種   類 鎖緊扭力(kgf.m) 種   類 鎖緊扭力(kgf.m)
5mm 螺栓螺帽 0.5 5mm 螺絲 0.4
6mm 螺栓螺帽 1.0 6mm 螺絲 SH 螺栓 0.9
8mm 螺栓螺帽 2.2 6mm 凸緣螺栓螺帽 1.2
10mm 螺栓螺帽 3.5 8mm 凸緣螺栓螺帽 2.7
12mm 螺栓螺帽 5.5 10mm 凸緣螺栓螺帽 4.0
以下表示為各部位扭力規格。
引擎關係
鎖 緊 部 位 個數 螺徑(mm) 鎖緊扭力值(kgf.m) 備   考
凸輪軸座螺帽 4 8 1.8~2.2
氣門調整固定螺帽 4 6 1.4~1.8
火星塞 1 12 1.1~2.3
內鏈條調整導片銷螺栓 1 8 1.2~1.6
起動單向離合器 3 8 1.8~2.4
ACG 飛輪螺栓 1 14 4.5~5.0
ACG 線圈固定螺栓 3 5 0.8~1.2
曲軸位置感知器固定螺栓 2 5 0.4~0.7
機油過濾器固定螺帽 1 16 4.0~5.0
機油過濾器外蓋固定螺帽 1 5 0.4~0.7
變速轂凸輪 1 6 1.0~1.6
機油洩放螺栓 1 12 2.0~3.0
汽缸頭螺栓 4 8 0.7~1.1 雙頭螺栓側
內鏈條調整器調整螺栓 1 6 0.35~0.5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 1 8.8 0.75
車體關係
鎖 緊 部 位 個數 螺徑(mm) 鎖緊扭力值(kgf.m) 備   考
轉向桿固定螺帽 1 22 6.0~8.0
前輪軸螺帽 1 12 5.0~7.0
後輪軸螺帽 1 16 11.0~13.0
後緩衝器螺栓(上) 1 10 3.5~4.5
後緩衝器螺栓(下) 1 12 5.0~6.0
前卡鉗固定螺栓 2 8 2.4~3.0
引擎吊架螺帽(上及車架處) 2 8 2.4~3.0
引擎吊架螺栓(後上) 2 8 2.4~3.0
引擎吊架螺栓(下) 2 10 3.0~4.0
排氣管固定螺栓 2 8 3.0~3.6
後叉 1 12 5.0~7.0

1-10
1.前言/整備資料
工 具
專用工具(引擎)如有設變,工具不適用以實車式樣為主
工具名稱 工具號碼 參考圖示 備註
需搭配ψ9mm 梅花板
氣門調整器 A120E00012

第 2 單元-5

軸承拆取器 A120E00037

軸承及油封安裝器 A120E00014

汽門彈簧拔取器及安裝器 A120E00051

A.C.G 飛輪拔取器 A120E00005

離合器固定架 A120E00013

油濾轉子四角螺帽套筒 A120E00010

專用工具(車架) 如有設變,工具不適用以實車式樣為主
工具名稱 工具號碼 參考圖示 備註
上橋板套筒 A120F00006

後避震器安裝與拆裝器 A120F00004

上.下珠碗拆取器/安裝器 A120F00008

1-11
1.前言/整備資料

給油脂補給圖
引擎關係
使   用   位   置 名      稱
氣門導管,氣門桿活動部 光陽純正機油(SAE15W-40)
凸輪軸凸部面 API 分類 SG 級引擎機油或以上
氣門搖臂摩擦面部
凸輪軸傳動鏈條
汽缸固定螺栓螺帽
活塞周圍及活塞環溝
活塞銷周圍
汽缸面
連桿,活塞銷孔
連桿大端
曲軸R側油封
曲軸起動單向離合器轉動部
機油泵浦傳動鏈條
起動減速齒輪嚙合部
副軸齒輪嚙合部
最終齒輪嚙合部
各軸承轉動部
O環面
油封唇部
起動惰齒輪 耐高溫黃油
摩擦彈簧活動部,軸活動部
軸活動溝部
起動樞軸活動部軸
起動單向離合器螺牙部 螺牙固定劑
交流發電機接頭 粘著劑
最終傳動齒輪箱通氣管

1-12
1.前言/整備資料
油脂補給圖(車體關係)
下列各給油部位:
指定以外之部位請塗布黃油。
未經指定部位之可動部請使用機油或黃油塗布,可防止異音提高耐久性。

前煞車拉桿樞軸

傳動鍊條

速度錶導線
加油導線

速度錶齒輪
後輪軸承
前輪軸承
主腳架/側支架軸

1-13
1.前言/整備資料

導線配置圖

離合器導線

右把手開關導線 左把手開關導線

前煞車油管

速度錶導線
節流閥導線

1-14
1.前言/整備資料

儀表/開關類導線接頭

電瓶

ECU 繼電器
起動繼電器

點火線圈
主開關 曲軸位置感知器 燃油泵浦繼電器

1-15
1.前言/整備資料

後煞車燈開關導線接頭
活性碳罐 濾波電容器
轉倒感知器 ECU

燃油泵浦導線接頭
燃油計量器導線接頭
電瓶

1-16
1.前言/整備資料

節流閥體 火星塞
ECU

調壓/整流器
空氣濾清器

怠速空氣旁通閥
含氧感知器
引擎溫度感知器

1-17
2.檢查、調整

整備資料 …………………………………………………………… 2- 1
保養時間表 ………………………………………………………… 2- 2
汽油濾清器 ………………………………………………………… 2- 3
節流閥手柄作動 …………………………………………………… 2- 3
空氣濾清器 ………………………………………………………… 2- 4
火星塞 ……………………………………………………………… 2- 4
氣門間隙調整 ……………………………………………………… 2- 5
點火時期 …………………………………………………………… 2- 6
汽缸壓力 …………………………………………………………… 2- 6
引擎機油 …………………………………………………………… 2- 7
傳動鏈條 …………………………………………………………… 2- 7
煞車來令片、煞車遊隙調整 ……………………………………… 2- 8
煞車液 ……………………………………………………………… 2- 8
離合器拉桿遊隙調整 ……………………………………………… 2- 8
懸吊 ………………………………………………………………… 2- 9
螺帽、螺栓、固定器 ……………………………………………… 2- 9
輪圈、輪胎 ………………………………………………………… 2- 9
轉向桿 ……………………………………………………………… 2- 10

2-0
2.檢查、調整
整備資料
一般
! 警 告
․ 引擎運轉前,確認周圍空氣是否通風良好,絕不可在密閉場所發動引擎,廢氣含有一氧化
碳會使人失去知覺或喪命。
․ 在某種情況下,汽油容易揮發並爆炸,工作地方要通風,並且熄火在工作區內或儲油處嚴
禁煙火。
規格
引擎 車架
● 節流閥自由間隙:2~6mm ● 前煞車拉桿間隙:10~20mm
● 火星塞間隙:0.6~0.7mm ● 後煞車踏板:10~20mm
● 火星塞規格:CR8E ● 煞車液:DOT-4
● 氣門間隙:
IN:0.06mm
EX:0.06mm
● 汽缸壓縮壓力:13kgf/cm2
● 點火時間:ECU 自動控制
● 怠速回轉:1700±100rpm
● 引擎機油:分解  1.0L
一般交換 0.9L

輪胎 單位:kgf/cm2
1 人乘 2 人乘
前       輪 2.0 2.0
後       輪 2.0 2.25

輪胎規格
前輪:120/80-12
後輪:130/70-12
扭力值:
前輪軸螺帽:5.5~7.0 kgf.m
後輪軸螺帽:6.0~8.0 kgf.m
後叉軸螺帽:6.0~7.0 kgf.m

2-1
2.檢查、調整

一、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定期保養表:
保養里程
3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備 註
工作項目
潤滑系統 燃料供

引擎機油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I:檢查
A:調整
機油濾網 C C C C C
C:清潔
齒輪油 R:更換
給系統

T:鎖緊
燃油泵浦/燃油
I/C I/C I/C I/C M:維修保養
泵浦濾網
D:診斷器檢查
空氣濾清器 C R C R C R
․維修保養及診斷
空氣供給系統

活性碳罐 I I I I 器檢查等項目請
依標準步驟實
進氣歧管螺絲 I I 施。
P.C.V 蒸發控制閥 I I I
• 車輛於行駛中或
控制有關的各空氣管路 I I I I
檢查中,發覺有
觸媒轉化器 I I I I 必須清潔潤滑補
凸輪鏈條 I I I I 充、調整或更換
傳動系統

者。且未嚴重影
傳動鏈條 I I I I 響污染排放,可
驅動皮帶(無此機 直接進行並記錄
構 之。若嚴重影響
閥門間隙 I I I I 污染排放,須經
報備核準後進
點火系統

行。
火星塞 四行程 I I I R I I
․每 1000km 建議添
加一瓶光陽指定噴
點火線路 I I I
嘴清潔劑於汽油油
節流閥體 M/I M/I M/I 箱(用量依指示)。
燃油噴嘴 D/M D/M D/M C D/M D/M
引擎管理系統

․ 燃油噴嘴及節流
怠速空氣旁通閥 D/M D/M D/M
閥體,每 3 個月或未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 D D D D D D 達 10000km 需 清
進氣溫度暨壓力感知器 D D D D D D 潔。

轉倒感知器 D D D D D D
點火線圈 D D D D D D
電瓶 D D D D D D
其 車體重要螺栓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它 煞車系統(碟煞) I I I I I I I I I I M I I I I I

二、廢氣排放控制系統不定期保養:
項   目
點火系統 如有明顯的持續性點火失常、引擎過熱、引擎熄火,則進行保養或點檢。
10000~15000 公里之間若有引擎馬力大幅下降時請將排氣系統、汽缸頭、活塞
積碳去除
頭之積碳去除。
傳動系統 10000~15000 公里之間若有極速明顯下降請對傳動系統進行保養及點檢。
1000 公里以前若過嚴使用可能使活塞、活塞環及氣缸體磨損或卡缸請清掃或
活  塞
搪缸或更換新品。
燃油噴嘴 每 1000 公里時或長時間放置未使用時需清潔燃油噴嘴積碳或膠質。

2-2
2.檢查、調整
燃油噴嘴
燃油濾清器
檢查燃油管是否劣化、損傷。
如有劣化、損傷、燃料洩漏則更換新品。

嚴禁煙火。

燃料管

節流閥手柄之作動
檢查節流閥手柄之作動是否順暢。
檢查節流閥手柄遊隙。
遊隙:2~6mm。

節流閥手柄間隙調整時在節流導線調整螺帽
調整。
放鬆固定螺帽,旋轉調整螺帽調整之。

       螺整螺帽   固定螺帽

2-3
2.檢查、調整
空氣濾清器
濾清器交換
拆下右邊蓋。
拆下空氣濾清器蓋 3 支固定螺絲,取下濾清
器蓋。
取下濾清器海棉及濾網。
檢查是否污穢、損傷。
如有污穢或損傷時則更換新品。

固定螺絲
濾清器海綿
交換時間
車輛在惡劣路或雨天行走時應提早交換。

空氣濾清器裝入不完全,會使灰塵直接被
吸入汽缸內,引起磨損馬力降低,影響引
擎壽命。

濾網

火星塞
拆下火星塞。
檢查火星塞之燒損、污穢、積碳。
如有污穢、積碳時,用火星塞清除器或針刷
清除。
指定火星塞:CR8E

火星塞
火星塞間隙檢查
間隙:0.6~0.7mm 間隙污穢積碳檢查
0.6~0.7mm

火星塞安裝時,先用手裝入後再使用火星
塞套筒上緊。 華司損傷檢查

龜裂檢查

2-4
2.檢查、調整
氣門間隙調整

檢查、調整時在冷車狀態實施。

拆下汽缸頭蓋。

螺栓
旋轉發電機飛輪,使活塞位在壓縮上死點位 圓孔記號
置,發電機飛輪在 T 旁”I”記號對準左曲軸箱
蓋記號。
凸輪軸鏈齒輪上”O”圓孔記號要朝上安裝。

氣門調整後,將曲軸多轉幾圈以確認氣門
間隙。

氣門間隙檢查、調整
氣門間隙規格值:IN(進氣門):0.06±0.02mm
圓沖點記號
EX(排氣門):0.06±0.02mm
氣門間隙調整扳手
調整時放鬆固定螺帽,再旋轉調整螺絲至標
準規格值。
(注意:鎖緊固定螺帽時,切勿將
厚薄規留在氣門間隙上,以免損壞厚薄規。)

氣門間隙調整扳手

固定螺帽上緊後再次檢查氣門間隙。

固定螺帽

2-5
2.檢查、調整
點火時期
•全晶式點火裝置,點火時期不須調整。
•點火時間不準確時,檢查點火系統。

接上診斷器檢查怠速惰轉點火角度是否符合
標準值。

檢視孔蓋

依噴射維修診斷表標準確認點火時期。
怠速回轉時為 9-20BTDC

點火正時燈
汽缸壓力 壓縮壓力計
引擎在暖機時實施。
拆下火星塞,裝上汽缸壓縮壓力計。
節流閥全開,使用起動馬達運轉引擎測量汽
缸壓力。
壓縮壓力:13±2kgf/cm2/500rpm
※使用接頭螺栓式時,用力壓下不得有洩氣
之現象發生,否則不易取得準確的數據。

壓縮壓力太低時,檢查下列項目:
․氣門洩氣
․氣門間隙太緊
․汽缸頭墊片損傷
․活塞環磨損
․活塞、汽缸磨損
※壓縮壓力太高時燃燒室及活塞頂部積碳過
多。

2-6
2.檢查、調整
引擎機油
油量檢查時在平坦地面上,將車子主腳架
立起來,使車體平行。

引擎停止後 2~3 分鐘檢查機油量是否在視窗


上限與下限之間。 上限
油面太少時請補充油量。 下限
※推薦機油規格:SAE15W40#

更換機油時請將洩放螺栓確實鎖緊。 機油檢視孔
檢查洩放螺栓華司是否有損傷。
※機油容量:分解時:1.0L
交換時:0.9L

濾油網清潔:
拆下濾油網蓋。
取出彈簧、濾油網,檢查是否有綿紗污穢,
然後使用高壓氣體清潔或換新品。

安裝時注意不可以將濾油網裝反,會使引
濾油網彈簧
擎燒損。

濾油網

傳動鏈條
檢查傳動鏈條自由鬆弛度。
規定鬆弛度:10~20mm。

傳動鏈條調整方法:
1. 先將後車軸固定螺帽放鬆。
2. 調整左、右鏈條調整器使得左右兩側標刻
劃平行相對正。
3. 轉動後車輪,檢查鏈條自由鬆弛度是否在
規定範圍。 後輪軸
4. 然後鎖緊後輪固定螺帽。

傳動鏈條調整後,務必檢查後煞車踏板間
隙,必要時調整之。

2-7
2.檢查、調整
煞車來令片
煞車拉桿拉到制止位置時,煞車臂上的箭頭
與煞車盤上刻印對合時,煞車鞋必須交換新
品。

煞車遊隙調整 機油檢視孔

煞車拉桿/踏板遊隙
前煞車拉桿遊隙檢查。
遊隙:10~20mm。

後煞車踏板遊隙檢查。
遊隙:10~20mm。

離合器拉桿遊隙調整    前輪        後輪

檢查離合器拉桿遊隙。
遊隙:10~20mm。
離合器拉桿微調時,由拉桿側調整螺帽調
整。
大調整時,由離合器箱蓋離合器導線調整螺
帽調整之。
先放鬆固定螺帽,再旋轉調整螺帽後,再將
固定螺帽鎖緊。

調整螺帽 固定螺帽
煞車液
將手把擺正,檢查煞車油貯槽油量是否在
“MIN"位置線間。
指定煞車油:DOT-4 光陽特使煞車油。

2-8
2.檢查、調整
懸吊

把前煞車拉桿拉緊,將前緩衝上下壓縮,檢
查作動情形。
檢查前緩衝是否漏油,各部是否損傷鬆動。


後緩衝上、下壓縮檢查作動情形。
檢查緩衝器是否漏油,各部是否損傷、鬆
動。
把車側支架彈回,再如圖示車尾部壓下並再
將後輪押住左右擺動,檢查後叉懸吊襯套是
否鬆動。

螺帽、螺栓、固定器
檢查各部螺栓、螺帽類是否鬆動。
如有鬆動時,上緊至規定扭力值。

輪圈、輪胎
檢查輪圈是否左右偏擺,上下振幅,必要調
整鋼絲緊度。
檢查輪胎是否裂痕、異物夾著或其他損傷。
檢查輪胎氣壓。

輪胎氣壓測定在冷的時候測定。

規定氣壓 單位:kgf/cm2
1 人乘 2 人乘
前   輪 2.0 2.0
後   輪 2.0 2.25

輪胎規格
機 種
項 目 RT30HA/RT30HB
前   輪 120/80-12
後   輪 130/70-12

2-9
2.檢查、調整

檢查前後輪軸是否鬆動。
如鬆動時上緊至規定扭力值。
扭力值:前輪軸螺帽:6.0~8.0kgf-m。
後輪軸螺帽:8.0~10kgf-m。

輪軸螺帽

轉向桿
手把左右擺動檢查確認導線類是否干涉。
前輪轉動,手把自由擺動確認。
手把作動不順鬆動時,檢查轉向桿軸承。

2-10
2.檢查、調整

備 忘 錄
3.潤滑系統

潤滑系統分解圖 ………………………………………………… 3-1

整備資料 ………………………………………………………… 3-2

故障診斷 ………………………………………………………… 3-2

引擎機油、機油濾網………………………………………………3-3

機油泵浦……………………………………………………………3-5

3-0
3.潤滑系統
潤滑系統分解圖

3-1
3.潤滑系統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 本章之作業引擎在車體上實施。
● 機油泵浦拆卸時,注意引擎內部不可有異物滲入。

● 機油泵浦不可分解,到使用界限時,必須交換整組。

● 機油泵浦安裝後,檢查各部機油是否洩漏或有潤滑正常。

● 機油量不足時,必須補足,不同機油規格之機油請勿混合使用。

基本資料 單位:mm
項            目 標準值 使用限度
內轉子與外轉子之間隙 ─── 0.20mm
機油泵浦 外轉子與泵體之間隙 ─── 0.20mm
轉子端面與泵體之間隙 0.015~0.10 0.15mm

故障診斷
機油量減少 引擎燒損
● 機油自然消耗 ● 油壓無,或油壓太低
● 機油洩漏 ● 機油通路阻塞

● 活塞環磨耗、安裝不良 ● 未使用指定規格機油

● 汽門導桿油封磨損

3-2
3.潤滑系統
引擎機油、濾油網
機油量

․檢查機油量時,車子必須停放在平坦地
上限
面上作業。
下限
․引擎運轉 2~3 分鐘後,停止約 2~3 分鐘
後再進行檢查機油量。
目視機油量檢視孔。
機油量在下限以下位置時,請補充機油至上
限位置。 機油檢視孔

機油交換

引擎暖車時交換可使機油更容易流出。

拆下機油洩放螺栓使機油流出來。檢查洩放
螺栓華司是否變形、損傷,有則更換新品。

引擎機油容量:分解時:1.0L
交換時:0.9L
※請使用光陽指定專用機油。
機油於新車 1000km 更換,日後每 3000km 更
機油洩放螺栓
換一次。
檢查機油洩漏後,發動引擎怠速 2-3 分鐘,
停止約 2~3 分鐘再檢查機油量。

機油濾清器拆卸
拆下機油濾油網蓋,取下彈簧、濾油網。
使用壓縮空氣清除污穢物。
檢查濾油網蓋O環是否變形、破損、硬化,
有則更換新品。
裝上機油濾油網蓋。

機油濾油網蓋

3-3
3.潤滑系統
離合器蓋
機油泵浦
拆卸
1. 拆下離合器導線。
2. 把引擎機油洩放出來。
3. 拆下離合器蓋固定螺栓,取下離合器蓋。
4. 檢查墊片油封、O環是否漏油、損傷,有
則更換新品。

․使用清潔容器將引擎機油盛起來。
․安裝時,離合器蓋墊片務必更換新品。 螺栓
固定螺絲  油濾轉子
拆下油濾轉子蓋 3 支固定螺絲,取下蓋。
使用四角套筒取下油濾轉子固定螺帽,取出
華司,取下油濾轉子。

安裝時,華司英文字“OUT"向上安裝。

機油泵浦蓋
拆下機油泵浦齒輪蓋。 曲軸驅動齒輪
拆下機油泵浦驅動齒輪固定螺帽。
取下機油泵浦驅動齒輪。

機油泵浦驅動齒輪
機油泵浦
拆下 2 支機油泵浦固定螺栓,取下機油泵浦
本體。

固定螺栓

3-4
3.潤滑系統
分解
拆下 1 支機油泵浦蓋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
厚薄規
檢查
檢查機油泵浦本體與外轉子之間的間隙。
使用限度:0.20mm 以上交換

外轉子 機油泵浦本體
厚薄規
檢查內轉子與外轉子之間的間隙。
使用限度:0.20mm 以上交換

內轉子

檢查轉子端面與機油泵浦本體之間的間隙。
使用限度:0.15mm 以上交換

3-5
3.潤滑系統
組合 本體蓋      機油泵浦本體
安裝機油泵浦內外轉子,裝上機油泵浦軸。

安裝時注意泵浦軸缺角與內轉子缺角相對
合裝入。
裝上墊片及機油泵蓋。
裝上螺絲鎖緊。
安裝後輕輕旋轉機油泵浦確認。

內轉子  外轉子

安裝
裝入機油泵浦本體並鎖緊 2 支螺栓。

別忘了裝上 2 個O環,並注入些機油。

裝上機油泵浦驅動齒輪及驅動鏈條。
裝上機油泵浦蓋並鎖緊 2 支螺栓。
扭力值:0.4~0.8kgf.m

固定螺栓
機油泵浦驅動鏈條
安裝油濾轉子並鎖緊四角螺帽。
扭力值:4.0~5.0kgf.m

安裝離合器蓋。

機油泵浦蓋
華司    油濾轉子

3-6
3.潤滑系統

備 忘 錄
4.燃料噴射系統
燃料噴射系統部品配置圖
․燃料系統

曲軸位置感知器 燃油噴嘴 ECU

全晶式點火線圈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

轉倒感知器 怠速空氣旁通閥

節流閥體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 含氧感知器

4-0
4.燃料噴射系統
噴射部品配備介紹

4-1
4.燃料噴射系統
燃料噴射系統作動原理概要
1. 打開主開關後,燃油泵浦會運作 5 秒鐘,若 5 秒鐘過後,使用者仍未發動引擎則電子控
制元件(ECU)切斷燃油泵浦繼電器,以節省秏電。隨後電子控制元件(ECU)定時讀取下
列七個訊號輸入值:
 一.曲軸位置感知器:藉由曲軸轉動一週的時間,計算引擎轉速。
 二.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測知油門開度。
 三.汽缸頭溫度感知器:偵測引擎汽缸頭溫度。
 四.進氣溫度與壓力感知器:用以偵測進氣歧管壓力與進氣溫度。
 五.電瓶輸出電壓。
六.含氧感知器:偵測空燃比現況。
 七.大氣壓力感知器:用以偵測大氣壓力。
2. 起動引擎。
3. 首先電子控制元件(ECU)由引擎轉速及油門開度及歧管壓力,判定引擎運轉狀態。
4. 電子控制元件(ECU)拫據引擎運轉狀態及上述 7 組感知器感測值,分別依各種穩(或暫)
態所發展出圖列的設定值,計算出下列 3 組所需之控制輸出值。
 一.噴油正時(BTDC)及噴油量(ms)。
 二.怠速空氣旁通閥(步進馬達)開啟步數。
 三.點火角正時(BTDC)及充磁時間(ms)。
5. 將上述輸出持續開啟量及點火正時,轉換成飛輪上之對應齒數。
6. 根據對應齒數分別控制燃油噴嘴,怠速空氣旁通閥,點火線圈。重複步驟 3~6,直至主
開關,關閉為止。

目錄
FI 系統配置圖…………………………4-0 維修服務方法…………………………4-14
第三代噴射部品配備介紹……………4-1 電子控制元件(ECU)拆卸、更換之步驟 4-20
燃料 噴射系統作動原理概要………4- 2 ECU 檢測方法(接腳定義、檢測方法)4-22
整備資料 ……………………………4 -3 T.P.S(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檢查…………4-23
整備基準……………………………4 -4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拆卸、檢查………4-24
故障診斷……………………………4 -5 怠速空氣旁通閥拆卸、檢查…………4-25
故障診斷排除對策表…………………4-7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拆卸、檢查………4-26
故障燈亮/故障碼怎麼判斷…………4-10 燃油噴嘴拆卸、檢查…………………4-27
故障排除後如何清除故障碼?確認故障已排 燃油泵浦拆卸、檢查…………………4-30
除?……………………………………4-10 燃油泵浦/壓力檢查步驟………………4-31
故障碼一覽表…………………………4-11 含氧感知器拆卸、檢查………………4-34
附件一故障碼記錄表…………………4-12 掌上型診斷器操作說明………………4-35
維修診斷記錄表………………………4-13 PC 版診斷軟體操作說明………………4-53

4-2
4.燃料噴射系統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1. 引擎運轉時嚴禁將接電瓶之電極導線拆下,否則將造成 ECU 損毀。
2. 電瓶電極與主配線間不可反接,否則將造成 ECU 損毀。
3. 油箱燃油量加至 2,000cc 以上。(防止使用側支架時,燃油泵浦無法輸油)
4. 電瓶與配線務必以鎖付方式避免使用鱷魚夾,接觸不良造成電壓降。
5. 電瓶充滿電達 11.7V 以上(理想 12V 以上)。

4-3
4.燃料噴射系統
整備基準

4-4
4.燃料噴射系統

4-5
4.燃料噴射系統

故障診斷
 起動困難或不能起動 回轉不順(高速)
  ․油箱內無汽油   ․油箱內汽油量少
  ․油箱至燃油噴嘴之油管阻塞   ․活性炭罐通氣孔阻塞
  ․活性炭罐空氣孔阻塞   ․燃油泵浦不良
  ․燃油泵浦不良   ․燃油濾網阻塞
  ․燃油濾網阻塞   ․空氣濾清器阻塞
  ․燃油壓力調節器不良   ․凸輪軸定時齒輪記號不對
  ․燃油管脫落
  ․燃油噴嘴不良
  ․進氣歧管有空氣吸入 診斷器當機
  ․燃油壓力不正確   ․點火線圈與高壓導線的結合未組立
  ․怠速空氣旁通閥阻塞 定位
  ․怠速空氣旁通閥斷路或短路   ․未使用廠家規定R型火星塞
  ․火星塞積污
  ․燃油噴嘴積碳
 回轉不順(特別是低速或惰速) 回轉不順(速度不起、無力)
  ․進氣歧管 O 環不良   ․空氣濾清器阻塞
  ․進氣歧管固定螺帽鬆脫   ․燃油壓力不正確
  ․進氣歧管破裂、進氣歧管束環未   ․排氣管阻塞
鎖緊或束環裂開   ․燃油泵浦不良
  ․負壓管破裂、進氣歧管本體上負   ․燃油壓力調節器不良
壓管加工不良   ․汽油不良
  ․燃油壓力調節器不良   ․進氣歧管有空氣吸入(洩漏)
  ․燃油泵浦不良   ․燃油壓力調節器 O-ring(○環)破損
  ․火星塞積污   ․含氧感知器本體螺牙不良
  ․燃油噴嘴積碳   ․燃油噴嘴積碳
  ․燃油噴嘴與進氣歧管結合的O環
   不良
 

4-6
4.燃料噴射系統

日氣 KTR150 Fi 故障排除對策表
一、使用時機:
1.當車輛發生故障時,並透過《維修診斷器》讀出故障碼時。
2.當車輛發生故障時,並透過《實車上自動顯示故障燈號數》讀出故障碼時。
二、故障碼之優先等級:
當車輛打開主電源開關後,ECU 發現車輛有故障存在時會在儀錶引擎檢測燈上以亮燈或閃爍
燈來表示故障位置,其優先等級可分下列三級。
A.優先度 1(最緊急)—引擎檢測燈以每隔 0.3 秒閃爍一次,連續閃爍方式表示,發生要馬上處
理。
B.優先度 2(有問題)--引擎檢測燈以常亮表示,表示有系統零件作動異常,可以行駛後處理(有
可能引擎會不發動)。

燈號
故障代碼 故障碼內容 優先等級 維修處理方式
閃爍
1. 檢查曲軸位置感知器輸出腳位是否異常(反
接、鬆動斷路)?(ECU pin24)
2. 檢查曲軸位置感知器感應點與飛輪上之編
曲軸位置感知器
02 P0335 2 碼齒之間隙是否在 0.6~1.2mm 之間?
或電路異常
3. 曲軸轉動時是否偏擺?
4. 曲軸位置感知器可使用三用電錶檢查是否斷
(短)路?正常值(冷車)為 96~144Ω。
1. 確認 ECU pin25 是否輸出 5VDC 電壓(用三用電
錶測量?)如使用診斷器可參考『參數資訊』中〈
感知器電壓供應〉是否在 5 ± 0.1V 範圍內?
感知器電源供應 2. 確認各感知器導線接線端之電源電壓是否為 5V
04 P1560 2
異常 DC ECU pin25 與 pin4 之壓差?
3. 此電源供應〈汽缸頭溫度感知器、進氣溫度/壓力
感知器、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此三項零件電源,
如果此三項同時故障就應注意 ECU 是否故障?
1. 使用維修診斷器確認怠速位置是否在規格
內。(0 度時為 0.68±0.05V)
節流閥位置感知
2. TPS 導線接頭、接線是否有鬆動之現象(ECU
05 P1120 器全閉學習值 2
異常 pin22)?
3. TPS 接頭內是否有水份進入(可使用診斷器
查看油門怠速學習值電壓是否偏低?)
1. TPS 導線接頭、接線是否有鬆動、斷路之現
節流閥位置感知 象(ECU pin22)?
06 P1122 2
器變動異常 2. TPS 內是否有水份進入(可使用診斷器查看
油門怠速學習值電壓是否偏低?)。

4-7
4.燃料噴射系統
1. 立刻停車並且立刻進行維修檢查。
2. 檢查〈引擎溫度感知器或電路〉是否異常?
08 P0217 引擎溫度過高 1 3. 檢查潤滑、冷卻系統是否異常?
4. 檢查引擎點火及供油系統是否正常?
5. 是否長途行駛?
1. 確認引擎溫度感知器電阻值是否在規格
內?(使用三用電錶測量電阻值,於冷車時為
引擎溫度感知器
09 P0115 2 8.24~14.4KΩ)。
或電路異常
2. 檢查感知器導線接頭、接線是否鬆動及斷路
(ECU pin21)?
1. 確認電瓶電壓是否過低(12V 以下)或過高
(15V 以上)?
2. 檢查充電系統是否正常?(暖車狀態下使用
診斷器檢查應在 13.5V~14.5V 之間)
10 P0560 電瓶電壓異常 1 3. 確認 ECU 處黑/藍色線及紅色線是否有斷
路之情形?
4. 檢查電瓶是否有不良之情形?(例如:假電
壓)
5. 如 ECU 不良時可配合三用電錶檢查。
1. 確認感知器電阻是否在規格內?使用三用電錶
測量電阻值,於 0℃~80℃時,為 6458~309Ω。
進氣溫度感知器 2. 檢查導線接頭是否鬆動或線路斷路、脫落之情
11 P0110 2
或電路異常 形(ECU pin21)?
3. 使用診斷器檢查可參考—參數資訊進氣溫度一
般使用下不會超過 80 度。
1. TPS 導線接頭、接線是否有鬆動、斷路之現
節流閥位置感知
象(ECU pin22)?
12 P1121 器輸出範圍異 2
2. TPS 內是否有水份進入(可使用診斷器查看

油門怠速學習值電壓是否偏低?)。
1. 檢查導線接頭是否鬆動或線路斷路、脫落之情形
引擎負壓感知器 (ECU pin2)?
13 P0106 2
或電路異常 2. 在引擎未發動狀態使用診斷器查看〈參數資訊〉中
引擎負壓值是否在 101.3±3kpa 範圍內?
1. 檢查導線接頭是否鬆動或線路斷路、脫落之情形
大氣壓力感知器 (ECU pin2)?
14 P0105 2
或電路異常 2. 因大氣壓力感知元件內建於 ECU 內,更換 ECU
確認
1. 確認感知器接頭、接線有無移位及斷路
含氧感知器或電 (ECU pin 23)?
15 P0134 2
路異常 2. 若仍出現異常,更換新品流程確認是否感知
器異常?

4-8
4.燃料噴射系統
1. 確認含氧感知器電阻是否斷路或短路?
2. 確認感知器接頭、接線有無移位及斷路?(ECU
含氧感知器回饋
17 P1169 2 pin 23)
控制異常
3. 確認是否怠速空氣旁通閥異常?
4. 確認供油系統是否正常作動?
轉倒感知器或電
1. 確認感知器輸出電壓是否在規格內?
21 P1110 2 2. 確認感知器接頭、接線有無移位及斷路
路異常
(ECU pin20)?
1. 轉速超過引擎安全設定,降低引擎運轉速度即
可以消除此故障碼。
22 P0219 引擎轉速過高 2
2. 檢查鏈條是否斷裂?造成引擎過高轉速。
3. 使用非“R”型之火星塞造成之干擾。
1. 當引擎起動轉速超過 CVT 帶動門檻,為避免暴
衝,ECU 會降低引擎轉速甚至熄火。
2. 發動時有轉動加油手柄。
怠速引擎轉速過 3. 檢查加油導線及節流閥處是否卡住?
23 P0700 2
高 4. 確 認 油 門 怠 速 學 習 值 電 壓 是 否 在 (0.68 ±
0.05V)範圍內?
(僅適用於 Scooter 5. 檢查 CVT 皮帶是否斷裂?
車輛) 6. 低溫時有此現象發生。
1. 檢查燃油泵繼電器導線接頭是否有鬆動、斷路
燃油泵繼電器或
31 P0230 2 之情形(ECU pin32)。
電路異常
2. 此繼電器如果主開關打開時,會有“嗒”一聲。
1. 確認怠速 空氣旁通閥電阻 是否斷路或 短路?
(ECU pin12, 13, 30, 31)
怠速空氣旁通閥 2. 確認節流閥體是否全閉異常?
33 P0505 2
學習值異常 3. 確認進氣歧管有無漏氣現象?
4. 確認怠速節流閥開度是否異常(卡住、設定螺絲
有調整過、空氣螺絲有調整過)?
1. 確認怠速 空氣旁通閥電阻 是否斷路或 短路?
(ECU pin12, 13, 30, 31)
怠速空氣旁通閥 2. 確認節流閥體是否全閉異常?
34 P0410 2
或電路異常
3. 卸下怠速空氣旁通閥,進行 Key ON, OFF 操作,
檢視其是否進行初始定位
含氧加熱器或電
1. 確認感知器輸出阻抗是否在規格內?
38 P0135 2 2. 確認感知器接頭、接線有無移位及斷路
路異常
(ECU pin16)?
1. 確認燃油噴嘴電阻是否在規格內?(使用三
用電錶測量電阻值,於冷車時為 11.5 ~12.5
燃油噴嘴或電路
51 P0251 2 Ω)。
異常
2. 檢查燃油噴嘴導線接頭、接線是否有鬆動或斷
路之情形(ECU pin34)?
1. 確認點火線圈電阻是否在規格內?(使用三用電
點火線圈或電路 錶測量電阻值,於冷車時為 0.55~0.75Ω)。
61 P0350 2
異常 2. 檢查點火線圈導線接頭是否有鬆動、斷路之情
形(ECU pin18)?

4-9
4.燃料噴射系統
․讀取故障碼:
手動式故障燈顯示操作方法-不需要。
自動顯示-ECU 升級版(有含氧感知器):直接由儀錶版讀取故障碼。
◎Key On→2 秒後熄滅,當引擎檢測燈再亮起時即開始輸出故障碼,若無燈號即表示正常。

故障排除後,如何清除故障碼?確認故障已排除?
 ․開啟電源,保持未發動狀態,持續讓引擎檢測故障燈亮四個循環後,自動熄滅即表示歷
史故障碼自動清除。
 ․(或使用診斷器:清除歷史故障碼)
 ․再次檢測,確認故障碼排除:
  再次開啟電源,無殘留歷史故障碼,啟動引擎,故障燈沒有亮起或閃爍→OK。

4-10
4.燃料噴射系統

◎故障碼一覽表
 附件(一):
 使用時機:
當車輛進行維修診斷器連線讀出故障碼時;可利用故障碼一覽表了解故障部品為何?以作為
進一步維修的參考(詳細的維修診斷方法)。

故障碼一覽表
故障
燈號 故障
故障碼內容 應檢查部品、對策方式 級
閃爍 代碼

02 P0335 曲軸位置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曲軸位置感知器 2
04 P1560 感知器電源供應異常 ECU 2
05 P1120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全閉學習值異常 節流閥體 2
06 P1122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變動異常 節流閥體 1
08 P0217 引擎溫度過高 檢查潤滑系統是否故障 2
09 P0115 引擎溫度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 2
10 P0560 電瓶電壓異常 檢查電瓶充電系統、AC 發電機 1
11 P0110 進氣溫度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 2
12 P1121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輸出範圍異常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 2
13 P0106 引擎負壓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 2
14 P0105 大氣壓力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ECU 2
15 P0134 含氧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含氧感知器 2
17 P1169 含氧感知器回饋控制異常 含氧感知器 2
21 P1110 轉倒感知器或電路異常 轉倒感知器 2
22 P0219 引擎轉速過高 CVT 或鏈條 2
23 P0700 怠速引擎轉速過高 CVT 2
31 P0230 燃油泵繼電器或電路異常 燃油泵繼電器 2
33 P0505 怠速空氣旁通閥學習值異常 怠速空氣旁通閥 2
34 P0410 怠速空氣旁通閥或電路異常 怠速空氣旁通閥 2
38 P0135 含氧加熱器或電路異常 含氧感知器 2
51 P0350 點火線圈或電路異常 點火線圈 2
61 P0251 燃油噴嘴或電路異常 燃油噴嘴 2

註: “23 怠速引擎轉速過高” 項目僅適用於 速克達 車種。

4-11
4.燃料噴射系統
附件-故障碼記錄表

日期
車輛
燈號 顯示項目 顯示項目 顯示項目 顯示項目 顯示項目 顯示項目
閃爍碼 勾選 勾選 勾選 勾選 勾選 勾選
02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7
21
22
23
31
33
34
38
51
61

註: “23 怠速引擎轉速過高” 項目僅適用於 速克達 車種。

4-12
4.燃料噴射系統
項次 記錄值 參考值 備註欄
版本認證 ECU 序號 --- 車型年式: ALH3
機種 2013.01.21 版
軟體(版本)
校正(識別碼)
引擎溫度 符合環境溫度±20C
空氣溫度 符合環境溫度±20C
大氣壓力 101.3±3kpa
(節流閥開度)TPS 00 / 800±2 油門自由狀態/油門全開
引擎未運 (節流閥電壓)TPS 0.68±0.05V /3.5V 以上 油門自由狀態/油門全開
轉之冷 (空氣旁通閥)ISC STEP
車時 (空氣旁通閥)ISC 學習值 -10~+15%
電瓶電壓 >12V
怠速目標設定值 ― 隨當時引擎溫度而變(發動中才可讀值)
轉倒(感知器輸出)電壓 0.4~1.44(駐車時) 3.7~4.4(傾倒時)
ECU 運轉時間 ―
±20% 1700±100rpm 引擎溫度> 100℃時
怠速目標 1700 rpm 引擎溫度> 100℃時
引擎溫度 > 100℃ 暖機條件為引擎溫度> 100℃
TPS 00 / 0.68±0.05V
ISC STEP
ISC 學習 -10~+15%
空氣溫度 ―
大氣壓力 101.3±3kpa
進氣壓力 65~80kpa Tappet 間隙為 0.06~0.08mm
噴油 1.7~3.7ms
點火 9~20 BTDC
充磁時間
O2 電壓 0~1.0V
O2 加熱器 ON
O2 修正量 100±20%
觸媒前 CO% (無二次空氣) 0.4~2.0% 此為觸媒前(暖機條件為引擎溫度 100~120℃)
轉速 1700±100rpm 引擎溫度> 100℃時
怠速目標 1700 rpm 引擎溫度> 100℃時
引擎溫度 > 100℃ 暖機條件為引擎溫度> 100℃
維修調整後 熱車後

TPS 00 / 0.68±0.05V
ISC STEP
ISC 學習 -10~+15%
空氣溫度 ―
大氣壓力 ( 101.3±3kpa
進氣壓力 65~80kpa Tappet 間隙為 0.06~0.08mm
噴油 1.7~3.7ms
點火 ) 9~20 BTDC
充磁時間
O2 電壓 0~1.0V
O2 加熱器 ON
O2 修正量 100±20%
觸媒前 CO% (無二次空氣) 0.4~2.0% 此為觸媒前(暖機條件為引擎溫度 100~120℃)

4-13
4.燃料噴射系統
維修服務方法
一、整備資料:
1.引擎檢測燈(CELP)顯示燈號說明:
1-1.引擎檢測燈(CELP)自我測試→打開電源(KEY-ON)後引擎檢測燈(CELP)會亮起2秒。供使
用者了解ECU有正常反應與及燈泡並未故障。
1-2.故障優先度警示→第一級;燈"閃爍"(每隔0.3秒亮一次)。第二級;燈"常亮"。第三級;燈"
不亮"。
2.檢修規格資料~參見”EMS部品檢修規格列表”。
二、注意事項:
1.引擎運轉時嚴禁將連接電瓶之電極導線拆下,否則將造成ECU損毀。
2.電瓶電極與主配線間不可反接,否則將造成ECU 損毀。
3.執行"實車上故障碼顯示操作"(本單元之五~3.),卻不會輸出故障閃爍燈號(Flash Code)
時。即為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故障或是其線路斷線或是接頭未接妥,請立即排除該故障
以利於下一步的診斷工作及故障維修的進行。
4.電源打開(KEY ON)未發動,拔掉電子部品接頭,故障燈不一定會立即閃爍或常亮,須
將引擎運轉或重新關閉電源(KEY-OFF)再打開電源(KEY-ON),故障燈才會閃爍或常
亮。
三、定期保養程序:
1.使用時機:
當噴射系統車輛行駛一段時間之後,如同傳統化油器車輛一般也必須進行保養。尤其更應該
注意引擎管理系統(EMS)的運作狀況追蹤。在目前的噴射系統車輛中,已提供維修診斷器
作為維修保養的輔助工具(使用操作方法請參考維修診斷器使用手冊")搭配以下的工作程序
及資料進行定期保養。
2.執行步驟:
2-1.當噴射系統車輛進行保養時首先打開主電源(KEY-ON)並保持引擎在熄火狀態。然後接上
維修診斷器(使用操作方法請參考"維修診斷器使用手冊")讀取"歷史故障碼"查看是否有故
障碼存在。
2-2.若沒有維修診斷器可以使用時,可利用"五、檢查、維修與組立方法3.實車上故障碼顯示
操作."讀出車輛是否有故障碼存在。
2-3.若是有故障碼存在則跳往"四、故障維修程序"進行適當的故障排除處理。
2-4.若是無故障碼存在則進行適當的定期保養工作。
2-5.保養完成後必須接上維修診斷器再次確認有無故障碼存在。若無故障碼存在則完成定
期保養程序。

4-14
4.燃料噴射系統
四、故障維修程序:
1.使用時機:
1-1.當噴射系統車輛於開啟電源(KEY-ON)後或行駛中引擎檢測燈(CELP)出現第一級或第二
級燈號顯示時("閃爍"或"常亮"),表示車輛的引擎管理系統已有故障發生。
1-2.若是噴射系統車輛於開啟電源(KEY-ON)後或行駛中引擎檢測燈並無上述的第一、二級故
障顯示而車輛行駛狀況異常時,表示車輛有其他系統的故障發生。
2.執行步驟:
2-1.當噴射系統車輛進行故障維修時首先打開主電源(KEY-ON)並保持引擎在熄火狀態。打開
座墊底下電池盒蓋取出車上的診斷接頭,然後接上維修診斷器(使用操作方法請參考"維修
診斷器使用手冊")讀取"故障碼歷史記錄"查看有哪些故障碼存在。
2-2.若沒有維修診斷器可以使用時,可利用"實車上故障碼顯示操作"讀出車輛有哪些故障碼存
在。
2-3.當步驟2-1.、2-2.執行完畢後並未發現有故障碼存在而車輛仍然有故障情形時,則跳到步
驟2-6.。
2-4.將讀出之故障碼比對"故障排除對策表"進行適當的故障維修處理。
2-5.故障排除後再次接上診斷器並將故障碼歷史記錄清除或參考單元6以手動方式清除。若已
無故障碼存在而車輛仍然異常則跳到步驟2-6.。
2-6.參考"故障診斷流程(車輛運轉系統)"逐一比對車輛的故障情形並加以排除。
2-8.故障維修完成後接上維修診斷器再次確認有無故障碼存在(避免在車輛拆裝後漏接
EMS 部品);若無故障碼存在則完成故障維修程序。

五、檢查、維修與組立方法:
1.線路檢修方法(參考車輛電裝佈線圖):
1-1.線路檢修重點~應接妥而未接妥者、不應短路而短路者、不應斷路而斷路者、線路內
電阻過大與壓降過大者(接觸不良或接點氧化)。
1-2.應接妥而未接妥者~檢查電瓶電極導線是否接妥、保險絲是否接妥、各個噴射電子部品、
感知器接頭是否接妥?
1-3.不應短路而短路者~各個噴射電子部品、感知器接頭之上的PIN孔彼此間不應該有短路的
現象。可利用三用電錶之短路偵測檔位進行檢查。
1-4.不應斷路而斷路者~各個噴射電子部品、感知器接頭之上的PIN孔連到電源、地線、ECU PIN
腳時,其線路兩端不應該有斷路的現象。可利用三用電錶之Ω檔位進行檢查若大於40MΩ
則顯然發生斷路。
1-5.線路內電阻過大~各個噴射電子部品、感知器接頭之上的PIN孔連到電源、地線、ECU PIN
腳時,其線路兩端不應該有內電阻過大的現象。可利用三用電錶之Ω檔位量測兩端電阻值
再減去三用電錶之探棒內阻(將兩支探棒相搭觀察顯示之電阻即為其內阻)後,若電阻值仍
大於3Ω則屬於不正常。

4-15
4.燃料噴射系統
1-6.線路壓降過大~可利用三用電錶之 V 檔位,量測各個噴射電子部品、感知器接頭之上
的電源 PIN 孔與地線所量測出的電壓值與電瓶正、負極所量測出的電壓值比較後若
小了 0.2V DC(壓降)以上,則屬於不正常需進行接合點檢查。
 2.手動 TPI 初始化方法:KEY-ON 後 ECU 約 1 秒自動初始化故不需要執行。
3.實車上故障碼顯示操作:
3-1.使用時機:當車輛於始動後怠速或行駛中"引擎檢測燈"出現警示時(燈常亮或閃爍時),卻
無維修診斷器可用。
3-2.操作步驟:
3-2-1.打開主電源開關在(KEY ON)引擎檢測燈亮起2秒後熄滅。(此表示檢測燈功能正常)
3-2-2.之後引擎檢測燈會開始輸出故障碼(如”燈號顯示範例”一般。以燈號閃爍的方式輸出故障
碼)。
3-2-3.每個故障碼間相隔3秒;檢測燈亮1秒表一個十位數,亮0.5秒表一個個位數,當所有故
障碼顯示完畢後將從頭再循環4回,其會自動停止顯示故障碼。如要再確認只需重新KEY-
OFF再KEY-ON即可。
3-2-4.將顯示出的每個故障碼對照故障碼一覽表(參考"故障排除對策表")進行相關的後
續維修保養工作。

兩個不同的故碼之間會燈熄 3 秒作區分

檢測燈長亮一秒共 2 次,故表十位數:2
檢測燈短亮 0.5 秒共 3 次,故表個位數:3
所以故障碼為→2×10+3=23

4-16
4.燃料噴射系統
4.實車上故障碼清除操作:
4-1.使用時機:當車輛之故障排除完畢後,請確實進行故障碼清除操作。以免造成後來的
維修人員對車輛狀況誤判與維修困擾。
4-2.操作步驟(操作中引擎不可處於運轉狀態):
KEY-ON 後讓所有故碼顯示完畢後從頭循環 4 回,即會自動清除歷史故障碼。
  注意:當故障碼尚未從頭顯示循環 4 回完畢前,決不可將引擎發動,否則無法清除
故障碼。
5.火星塞潮濕的清油(Anti Flood)操作:
5-1.使用時機:當車輛無故障碼存在,且經過多次啟動操作(按下電啟動按鈕)後仍無法使車輛
進入順利運轉時,此時可能火星塞已經潮濕。必須進行清油(Anti Flood)操作。
5-2.操作步驟:
5-2-1.確認電瓶電壓>12V DC,若電壓不足則更換足夠電壓的電瓶。
5-2-2.打開主電源開關(Key On)引擎檢測燈亮起2秒後熄滅。
5-2-3.等到引擎檢測燈熄滅後再將油門轉到全開位置(>65°TPS)並保持住,按下電啟動按鈕2~3
秒鐘。使啟動馬達帶動引擎轉動,此時系統不會噴油但會點火。
5-2-4.完全放回油門,再次啟動引擎。若仍然無法啟動引擎則重複操作步驟5-2.的內容。
5-2-5.若仍然無法啟動引擎則重複操作步驟5-2-1~5-2-4.的內容2~3次。

4-17
4.燃料噴射系統
8.燃油噴嘴與進氣歧管組立步驟(參考底下付圖):
  8-1.塗抹適當 30#機油於燃油噴嘴上側 O-RING 表面上。
  8-2.將油杯托架與燃油噴嘴組立至適當位置。
  8-3.將高張力橡皮組立至燃油噴嘴上.
8-4.塗抹適當 30#機油於燃油噴嘴下側 SEAL 表面上。
8-5.將燃油噴嘴與油杯托架總成組立至進氣歧管止。
  8-6.以一彈簧墊圈及螺絲鎖付固定於進氣管上。
  8-7.拆卸部品時依組立反順序作業。

4-18
4.燃料噴射系統
 9. 怠速空氣旁通閥與節流閥體組立步驟(參考底下付圖):
  9-1.將白色 NYLON 環由下側套入怠速空氣旁通閥。
  9-2.確認怠速空氣旁通閥之 O-RING 不可有損傷的現象。
  9-3.塗抹適當 30#機油於 O-RING 表面上,下側套入怠速空氣旁通閥。
  9-4.約略將怠速空氣旁通閥接頭轉至如圖示方向,將怠速空氣旁通閥徒手組入節流閥體。
  9-5.使怠速空氣旁通閥頭部方形突起部嵌入托架內部星形孔。
  9-5.以一螺絲將托架連同怠速空氣旁通閥鎖付固定於節流閥體上。
備註: 打檔車之節流閥體另外包括進氣溫度及壓力感知器。

打檔車:

10.汽缸頭溫度感知器組立步驟:
10-1.徒手將汽缸頭溫度感知器旋入汽缸頭上之鎖付孔內。
  10-2.以扭力扳手鎖緊,鎖緊扭力 60~90Kg-cm。
  10-3.拆卸部品時依組立反順序作業。

打檔車:

4-19
4.燃料噴射系統
日氣 FI 電子控制單元(ECU):
1.機能說明及構造:
使用 DC 8~16V 電瓶電源,共有 36 支功能接腳。以單晶片微控制器為控制核心。單晶片微控
制器中錄有程式,內容包括控制策略、陣列資料(MAP)與自我診斷等程式內容構成其軟體。
內含引擎狀況感知器的處理界面迴路以及燃油噴嘴、燃油泵、全晶體式點火線圈之驅動迴
路構成其硬體。

電子控制元件(ECU)為精密電子元件,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勿泡水
二.主開關打開時避免拆裝電瓶,導致電子控制元件(ECU)燒損。

2.ECU 更換之步驟
※電瓶接且 Key on 時,不可拔取或接上(含剪線/接線)ECU。
1. 確認 Key Off 狀態。
2. 更換新 ECU。
3. Key On
因為新 ECU 尚未學習該車狀態,初期可能不好發動或啟動後熄火,待怠速暖車 ECU 存入該
車學習值後,就能逐漸正常,且 ECU 會自動於後續每次使用中,持續學習最佳補正量。

4-20
4.燃料噴射系統
3.ECU 檢測方法:
●ECU 接腳正視圖

ECU 側

配線側

18 ← 1

36 ← 19

4-21
4.燃料噴射系統
․ECU 接腳定義

Pin 導線顏色 英文簡稱 功  能


1 紅/黑 VB ECU 電源正極輸入端
2 黑/黃(1) Map Signal 控制參數信號輸入端
3 灰/藍(2) Air Temp. Signal 大氣溫度信號輸入端
4 綠/桃(1) Sensor GND 感知器接地端
5 灰/黑 O2 Signal 含氧感知器信號輸入端
6 藍/黃 Grank Signal + 曲軸位置感知器正極輸入端
7 淺綠/紅 Neutral Switch 空檔位置開關
8 黃/紅 Start Switch 起動開關
9 綠/黑 System GND 系統接地端
10 ----- -------- --------
11 藍/橘 K-Line 序列傳輸信號輸入/輸出端
12 綠/黑(2) ISC B+ 怠速空氣旁通閥 B+
13 綠/橘 ISC A+ 怠速空氣旁通閥 A+
14 紅/白 ECU Relay ECU 繼電驅動器
15 ----- -------- --------
16 灰/白 O2 Heater 含氧感知器加熱
17 綠 Power GND 1 功率接地端 1
18 綠/灰 IGN. 點火線圈驅動端
19 黑/藍 KEY Switch 主開關電源起動輸入端
20 黑/白 TILT Signal 傾倒感知器信號輸入端
21 綠/藍 Head Temp. Signal 缸頭溫度感知器信號輸入端
22 紫/黑 TVO Signal 油門開度感知器信號輸入端
23 綠/桃(2) O2 Signal GND 含氧感知器信號接地端
24 綠/白 Grank Signal - 曲軸位置感知器負極輸出端
25 紫/紅 VREF (5V) 感知器用電源輸出端
26 黃/綠 Side Stand Switch 側支架開關
27 ----- -------- --------
28 ----- -------- --------
29 藍/紅 Eng Check 引擎檢測燈驅動端
30 灰/藍(1) ISC B- 怠速空氣旁通閥 B-
31 棕/白 ISC A- 怠速空氣旁通閥 A-
32 藍/黑 Pump Relay 燃油泵浦繼電驅動器
33 黑/黃(2) RPM Signal 引擎轉速信號輸出端
34 白/紅 Injetor 燃油噴嘴驅動端
35 綠(1) Power GND 2 功率接地端 2
36 綠/桃(3) Case GND 本體外殼接地端

4-22
4.燃料噴射系統
T.P.S(節流閥位置感知器)
診斷器檢查
主開關打開,接上診斷器進入參數資訊螢幕顯
示節流閥開度為 0 度。

感知器電壓
油門全閉:0.68±0.05VDC
在此範圍內為正常。

不在以上範圍內,可能為節流閥導線組立
或者是節流閥位置感知器不良。

節流閥體拆卸
拆下怠速空氣旁通閥導線接頭。
拆下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導線接頭。
拆下節流閥體加油導線。
拆下進氣歧管束環。
拆下節流閥位置感知器導線接頭。
取下節流閥體。

三用電錶檢查
主開關打開,測量電子控制元件(ECU)至節流
閥位置感知器之輸入電壓,使用三用電錶檔位
轉至 20VDC♁極接紫/紅線,○ - 極接搭鐵線,

參考電壓為 5±0.25VDC 範圍內為正常。

電瓶需在滿充電狀態。

節流閥位置感知器本體導通檢查:
使用三用電錶測量節流閥位置感知器內電阻
值。

標準值:0.6~1.4KΩ(10℃~40℃)
沒有在標準值範圍內則更換新部品。

4-23
4.燃料噴射系統
固定螺絲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拆卸
主開關 OFF 並拆下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導
線接頭及 1 支固定螺絲。
取下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
三用電錶檢查
主開關 OFF 並拆下主配線與進氣溫度/壓力
感知器連接的導線接頭。
主開關打開測量電子控制元件(ECU)至進氣
溫度/壓力感知器之輸入電壓使用三用電錶
檔位轉至 20VDC♁極接紫/紅色線,○ - 極接

搭鐵線,參考電壓應 5±0.25VDC 範圍內為


正常。

電瓶需在滿充電狀態。

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本體導通檢查:
使用三用電錶測量進氣溫度/壓力感知器接
腳 1 與 2 間的電阻值。
標準值:1620~2544Ω(20~30℃)
沒有在標準值範圍內則更換新部品。

診斷器檢查
主開關打開,接上診斷器進入資料分析,螢
幕顯示進氣溫度是否在目前所在環境之溫
度。
進氣溫度感知器電壓範圍需在 0~5VDC 之
間,否則更換新部品。
安裝時依拆卸反順序作業。

4-24
4.燃料噴射系統
怠速空氣旁通閥
怠速空氣旁通閥拆卸
壓下怠速空氣旁通閥導線接頭固定夾。
主開關 OFF 並取下導線接頭。
拆下怠速空氣旁通閥 1 支固定螺絲。
取下怠速空氣旁通閥。

固定螺絲
三用電錶檢查
主開關打開,使用三用電錶檔位轉至 20VDC
♁極接茶/白線,○ -極接搭鐵線,電瓶供應電
壓應在 12-14.5VDC 範圍內為正常。

電瓶需在滿充電狀態。

怠速空氣旁通閥本體導通檢查
使用三用電錶測量怠速空氣旁通閥 2 支接腳
間電阻值。
標準值:80Ω±10%(20~30℃)
沒有在標準值範圍內則更換新部品。

4-25
4.燃料噴射系統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之拆卸
然後拆下汽缸頭溫度感知器導線接頭,拆下
導線接頭。
再拆下汽缸頭溫度感知器。

三用電錶檢查
主開關 OFF 並拆下主配線與汽缸頭感知器
連接的導線接頭。
主開關打開,測量電子控制元件(ECU)至汽
缸頭溫度感知器之輸入電壓,使用三用電錶
檔位轉至 20VDC♁極接綠/藍線○ - 極接紫

/綠線,參考電壓為 5±0.1VDC 範圍內為正


常。

汽缸頭溫度感知器本體導通檢查:
使用三用電錶測量汽缸頭溫度感知器兩支
接腳間電阻值。

標準值:8.24~14.4KΩ(10℃~40℃)
沒有在標準值範圍內則更換新部品。

․電瓶需在滿充電狀態。

․在安裝汽缸頭溫度感知器時,,鎖付
扭力值:0.6~0.9kgf.m

4-26
4.燃料噴射系統

診斷器檢查
主開關打開,接上診斷器,進入參數資訊螢
幕顯示汽缸頭溫度為目前引擎之溫度範圍
內。

燃油噴嘴之拆卸
拆下油箱。
拆下燃油軟管。
拆下燃油噴嘴固定螺絲 1 支。
取下燃油噴嘴。
取下燃油噴嘴導線接頭。

燃油噴嘴本體導通檢查:
使用三用電錶測量燃油噴嘴兩接腳間電阻
值。
標準值:11.5~12.5Ω(20~30℃)
沒有在標準值範圍內則更換新部品。

․拆下或更換燃油噴嘴時,須將兩個密
封○環更新,沾機油裝付。
․燃油噴嘴及其濾網使用清潔劑清洗切
記不得使用任何硬物清除噴油孔。

4-27
4.燃料噴射系統
FI 燃油噴嘴積污清潔方法:
一、現象:
  燃油噴嘴積碳時導致低速頓車及起動不良。
二、操作方法:
  1.使用零件部販賣之恐龍牌-積碳油污清潔劑測試,清污效果佳。
2.清潔程序:
 A.將有問題之噴嘴拆下來清潔,如圖一所示。
B.以清潔劑噴入燃油噴嘴之“噴油口"3~4 次,並以擦拭紙輕輕擦拭噴油口。
C.以清潔劑噴入燃油噴嘴之“入油口"3~4 次。
D.以上步驟完成後,應同時將燃油噴嘴兩端之 O RING 擦乾。
 P.S:1.使用擦拭紙或布擦拭噴油口時不可含有棉絮,防止阻塞燃油噴嘴的噴油口。
2.以上清潔工作進行時,請於通風處及遠離火源處進行,同時注意不要噴到眼睛及手部。
噴嘴口方向

使用清潔劑噴入噴嘴的入油口 3~4 次

4-28
4.燃料噴射系統
FI 燃油噴嘴清潔方法:
一、現象:
  燃油噴嘴不噴油或噴油量少。
二、原因:
  燃油噴嘴積碳阻塞。
三、操作方法:
  1.可用超音波清洗機配合自製儀器做燃油噴嘴之清潔。
2.超音波內清潔液高度,不可超過燃油噴嘴配線插座高度。
3.於燃油噴嘴入口處噴入清潔劑,清洗約 30 分鐘後,就可組立於車上發動。
4.附圖自製儀器製作方法。

4-29
4.燃料噴射系統
燃油泵浦
拆卸
拆下座墊。
拆下左、右邊蓋。
關閉主開關。
拆下油箱。
拆下燃油泵浦接頭。
拆下燃油泵浦 10 支固定螺栓,取下燃油泵
浦。
燃油泵浦固定螺栓
檢查
關閉主開關,並拆下燃油泵浦接頭。
三用電錶檔位轉至 20VDC。
打開主開關,測量燃油泵浦電源,正極♁極
接紅/黑色線,負極○
- 極接綠色線。

電瓶需在滿充電狀態。

燃油泵浦導線接頭
安裝 固定螺絲
安裝時依拆卸之相反順序作業。

4-30
4.燃料噴射系統
     燃油泵浦出油管
燃油泵浦壓力檢查步驟
 先將車輛 KEY-OFF 然後塑膠外觀件取
下,並嚴禁煙火。
 將燃油泵浦出油管由燃油泵浦之出油口
端取下(位於油箱蓋板上燃油壓力調節器
旁)。
 準備油壓錶,油壓錶一端(接頭軟管)連接
燃油泵浦出油口(如圖示 A),油壓錶另一
端連接燃油泵浦出油管(如圖示B,往燃
油噴嘴) 燃油泵浦    燃油噴嘴
  完 成 以 上 三 步 驟 後 將 車 輛 連 續 KEY-         
ON、KEY-OFF 數次(勿發動車輛)觀察
KEY-ON 5 秒 內 的 油 壓 是 否 到 達
270kPa(Scooter)、350kPa(Bike)。若油壓未
達到規格值則為異常,請檢查燃油壓力調
節器之 O-RING 有無破損。若燃油壓力不
足而 O-RING 正常時請更換整組燃油泵浦
組合(FUEL PUMP ASSY)。

       接燃油噴嘴入油口

※故障排除:例(故障現象→檢查、判斷→故障排除)
1.燃油泵浦不作動時之判定:
A--KEY ON 時繼電器會有一作動聲音(電源接通),然後可聽到燃油泵浦轉動之聲音,約 5~10
秒再次聽到一繼電器作動聲音(電源斷電)。
B--繼電器有作動聲音不代表燃油泵浦就會轉動(燃油泵浦繼電器內部白金接點嚴重磨損或碳
化)。
C--繼電器有沒有故障可參考<參數資訊>燃油泵浦狀況關(引擎未轉),開(引擎轉動)
2.行駛中有熄火現象,無法發動(沒有故障碼):
A--燃油泵浦接線脫落有此現象(火星塞是乾燥的)
B--燃油泵浦繼電器接觸不良也有此情形。

4-31
4.燃料噴射系統

含氧感知器(OXYGEN SENSOR)
(1)機能說明及構造:
使用 DC-8~16V 電池電源。共有 4 支接腳,1 個電源接腳;1 個
加熱器接腳;1 個訊號輸出腳;1 個接地腳。該感知器裝配在排
氣管前管上,檢測排氣之含氧濃度值,供決定 ECU 是否需增油
或減油,以符合環保排污法規。當排氣溫度未達 350℃之前,感
應部無法活化,致無信號輸出;此時,ECU 會驅動感知器內的
加熱器,加速感知器溫度提升,使含氧感知器儘快開始正常作
動。正常時加熱器阻抗為 6.7~9.5Ω,可由三用電錶測出。於暖
車後感知器輸出為:
A/F:<14.7(混合比太濃)時>0.7V
A/F:>14.7(混合比太稀)時<0.18V
(2)何謂含氧感知器
1995 年 BMW 將含氧感知器列為全車系噴射引擎的標準配備。
․何謂含氧感知器?
Ö含氧感知器主要是由氧化鋯(ZrO)元件所組成。
Ö含氧感知器利用氧化鋯偵側廢氣中氧氣的含量,然後轉換成電壓訊號傳送給微電腦控制單
元。
Ö含氧感知器的工作溫度必須達到 300℃以上才能作動。
․含氧感知器分為加熱式、非加熱式兩種:
Ö非加熱式-感知器本身不具備加熱功能,須靠排氣溫度加熱,要達到工作溫度費時較久;
而且一但引擎怠速太久,感知器溫度會回降,使得感知器停止作動。
Ö加熱式-感知器本身具備加熱功能,能提早讓感知器到達工作溫度並隨時保持工作狀態溫
度,光陽系統即使用加熱式的含氧感知器。
  (3)故障模式:
-排氣檢測 CO 值高,引擎檢測燈亮起,引擎檢測燈有時閃爍有時正常。
  (4)原因
   -斷線(裝配時本體導線彎折、拉扯及扭曲或角度過於直角或超過 60∘或未定位在固
定勾位置或線組懸空長度太長或導線跨接 R 角度太短(需≥20mm)。
   -導線接頭鬆動
   -外表燒焦
   -內部加熱器線圈斷路或短路
-內部加熱器斷裂(拆卸碰撞車架)

4-32
4.燃料噴射系統
電子噴射引擎開、閉迴路系統控制概述
․何謂閉迴路(close loop)系統?
 當電子噴射系統同時具備下列兩個條件時,稱為閉迴路系統:
 Ö電子噴射系統必須有含氧感知器。
Ö當含氧感知器開始作動時。
※在閉迴路狀態時,含氧感知器開始偵測廢氣中的含氧量,並將訊號回饋給微電腦控制單元,
作為修正噴油量的依據,以得到完全燃燒之空氣燃油比:
 Air/Fuel ratio=14.7(相當於 14.7 公斤的空氣以及 1.0 公斤的燃油)

開、閉迴路系統迴路控制示意圖
․開迴路系統迴路示意圖
排氣
微電腦控制單元 噴油嘴 引擎

․閉迴路系統迴路示意圖
過濃或過稀之訊號回饋

排氣 O2 Sensor
微電腦控制單元 噴油嘴 引擎

噴油量修正成 A/F=14.7

三用電錶檢查含氧感知器主配線端電壓及本體電阻:
①測量含氧感知器電源接腳電壓:拆下含氧感知器導線接頭,取下含氧感知器,三用電錶轉
至 DCV20V 檔位,♁極端接主配線端電源接腳,○ - 極端接車架,正常值同電瓶電壓。

②測量含氧感知器本體加熱器電阻:
三用電錶轉至 200Ω檔位,♁極端接含氧感知器本體電源接腳,○ - 極接加熱器接腳,正常值

為 6.7~9.5Ω。
③測量含氧感知器回饋訊號輸出電壓:
接上含氧感知器本體至主配線,三用電錶轉至 DCV20V 檔位,♁極端接主配線端含氧感知器
回饋訊號輸出線,○ - 極接車架,正常值為 5V 以下(約 3.73~3.9V)

4-33
4.燃料噴射系統
    導線接頭
含氧感知器拆卸檢查
拆下含氧感知器導線接頭。
拆下排氣管固定螺帽及螺栓。
取下排氣管。
注意含氧感知器不能碰撞及防止水份滲
入,安裝時螺牙須塗佈防卡劑,並上緊扭
力。
扭力值:2~3kgf.m

含氧感知器導線拆裝時,不可扭曲摺線。
         含氧感知器

從排氣管上拆下含氧感知器。
測量本體加熱器電阻。
三用電錶轉至 200Ω檔位。
正極接本體電源接腳,負極接加熱器接
腳,
正常值為 6.7Ω~9.5Ω

測量含氧感知器電源電壓。
拆下含氧感知器導線接頭。
三用電錶轉至 DCV20 檔位。
正極接主配線端接腳,負極接車架,正常
值同電瓶電壓。

測量含氧感知器回饋輸出電壓。
三用電錶轉至 DCV20 伏特檔位,正極接
含氧感知器回饋輸出端,負極接車架,正
常值為 5V 以下(約 3.73~3.9V)。

4-35
4.燃料噴射系統

備 忘 錄
5.引擎拆裝

分解圖

5-0
5.引擎拆裝

整備資料……………………………5-1 引擎安裝……………………………5-3
引擎拆卸……………………………5-2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引擎之拆卸作業必需有一個腳架將車子架起。
․引擎拆卸時需準備另件盤,將所拆卸螺絲部品放置好。
․所拆下之車體蓋放置時注意塗裝面不可向下放置,以免損傷塗裝。
․引擎拆卸需要準備維修部品。

機油容量:
分解時:1.0L
一般交換:0.9L

扭力值:
引擎托架螺栓 2.0~2.5kgf.m
傳動齒輪固定螺栓 0.8~1.2kgf.m
排氣管接頭固定螺帽 0.8~1.2kgf..m
排氣管吊板固定螺栓 2.4~3.0kgf.m

5-1
5.引擎拆裝
引擎拆卸 排氣管吊板螺栓 空氣濾清器束環 火星塞蓋
拆下節流閥體。
拆下離合器導線。
拆下含氧感知器導線接頭。
拆下排氣管接頭 2 個固定螺帽。
拆下排氣管吊板 1 支固定螺栓。
取下火星塞蓋。
拆下 P.C.V 管接頭。

․引擎拆卸前,先將引擎內機油洩放出
來。 P.C.V  離合器導線  排氣管固定螺帽
․排氣管溫度很高,在冷車情況下作業。    發電機導線接頭

拆下發電機導線接頭。
拆下起動馬達導線。
拆卸前吊板螺栓與螺帽。

   起動馬達導線
       固定螺栓
拆下左後曲軸箱蓋。
拆下驅動齒輪 2 支固定螺栓。
取下驅動齒輪固定片,取下驅動齒輪及驅動鏈
條。
拆下變速桿 1 支固定螺栓,取下變速桿。

齒輪固定片  變速桿  驅動齒輪

拆下汽缸頭溫度感知器導線接頭。
拆下引擎前托架 3 支固定螺栓,取出 3 支螺
栓,取下引擎托架。
拆下引擎與車體結合之 2 支固定螺栓。
先取下上方螺栓,使引擎向前傾斜。
再取下下方螺栓,由右側將引擎取下。

固定螺帽           前托架

5-2
5.引擎拆裝
引擎安裝
引擎安裝時務必依拆卸之相反順序作業。
使用千斤頂或其他可調整之支物,小心的將引
擎裝回原位。

․引擎與車體結合時,避免損傷螺栓螺
紋、電線裝置及車體塗裝。
․安裝變速桿時,須將桿上及樞軸上的沖
點記號相對。
․使用指定規格機油注入曲軸箱至適當
的油面高度上限與下限之間。
․安裝完成後車實施下列檢查及調整:
1.節流閥遊隙調整。
2.離合器拉桿調整。
3.驅動鏈條鬆緊度調整。

5-3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6-0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整備資料…………………………6-1 氣門導管交換……………6-7
故障診斷…………………………6-2 氣門座檢查修正…………6-8
汽缸頭拆卸………………………6-3 汽缸頭組合……………………6-10
汽缸頭分解………………………6-5 汽缸頭安裝……………………6-11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汽缸頭之拆卸作業必須將引擎從車上拆下方可操作。
•組合時初期潤滑,氣門導管活動部,氣門搖臂滑動面,塗布二硫化鉬或機油。
•氣門搖臂機構之潤滑,是由引擎機油經汽缸頭機油通路供給,汽缸頭組合前機油通路必須
先行清除乾淨。
•部品分解後,檢查測定前先洗後使用壓縮空氣吹乾。
•部品拆卸後,依照順序記號排列,組合時依放置反順序組合。

準備基準
標 準 值 使 用 限 度
項     目 150cc 150cc
IN 0.06 -
氣門間隙(冷間)
EX 0.06 -
汽缸頭壓縮壓力 kg/cm2 10~14 8 以上
汽缸頭面歪曲 - 0.05 以上
IN 12.00~12.015 12.10 以下
氣門搖臂內徑
EX 12.00~12.015 12.10 以下
IN 12.00~11.980 11.900 以下
氣門搖臂軸外徑
EX 12.00~11.980 11.900 以下
IN 89∘~90∘ 90∘以上
氣門座角度
EX 89∘~90∘ 90∘以上
IN 5.00~5.012 4.95 以下
氣門導管外徑
EX 5.00 4.95 以下
IN 5.00~5.012 5.03 以上
氣門導管內徑
EX 5.00~5.012 5.03 以上
IN 0.010~0.037 0.08 以上
氣門桿與導管間隙
EX 0.030~0.057 0.10 以上

6-1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扭力值
汽缸頭蓋固定螺栓     0.8~1.2kgf.m
汽缸頭固定螺帽     2.3~2.8kgf.m
凸輪鏈條調整器固定螺栓  0.7~1.1kgf.m
工具

氣門彈簧壓縮器 氣門彈簧壓縮器
氣門座絞刀 24.5mm 45∘IN-EX 氣門間隙調整扳手
氣門座絞刀 25mm 平面絞刀 37.5∘EX 氣門導管起子
氣門座絞刀 22mm 平面絞刀 37.5∘EX 氣門導管絞刀
氣門座絞刀 26mm 平面絞刀 63.5∘IN/EX 氣門導管拆卸器
絞刀夾具 5mm 氣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故障診斷
•汽缸頭作動不良,壓縮壓力測定,或是由引擎上部發出聲音來比較判斷得知。

怠速不順 排氣管排出白煙
•壓縮壓力太低 •氣門桿或氣門導管磨損破裂。
壓縮壓力太低 •氣門導管油封損傷。
•氣門間隙調整不當。(太緊) 異音
•氣門燒損或彎曲。 •氣門間隙調整不當。(太大)
•氣門不正時。 •氣門燒損或氣門搖臂損傷。
•氣門彈簧損傷。 •凸輪軸磨耗。
•氣門座氣密不良。 •凸輪軸軸承損壞。
•汽缸頭墊片洩漏。 •氣門彈簧斷裂。
•汽缸頭歪曲或 裂。
•火星塞安裝不良。
壓縮壓力過高。
•燃燒室積碳、活塞頭部積碳過多。

6-2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固定螺栓
汽缸頭拆卸
拆下汽缸頭蓋 4 支固定螺栓。
取下汽缸頭蓋。
檢查汽缸頭蓋 O 環是否破損、硬化,有則更
換新品。

拆下凸輪鏈條調整器 2 支固定螺絲,取下凸
輪鏈條調整器。

凸輪鏈條調整器拆卸時,請先將調整器
螺絲順時針方向旋轉鎖緊,再拆調整
順時鐘鎖緊    固定螺栓
將飛輪反時針旋轉使飛輪 T 旁〝I〞記號對準曲 圓孔向上

軸箱蓋記號,凸輪軸鏈齒輪上圓孔向上位置,
為壓縮上死點。

圓沖點平行
拆下汽缸頭固定螺栓。
華司     螺帽
拆下凸輪軸固定座,螺帽、華司。

凸輪軸固定座拆卸,螺帽對角分 2-3 次放
鬆螺帽。
拆下汽缸頭與汽缸內側 2 支固定螺栓。

內側固定螺栓

6-3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固定銷
取下凸輪軸固定座,固定銷。

把凸輪軸從凸輪鏈條拆下,取下凸輪軸。 凸輪鏈條

凸輪軸
檢查凸輪軸
檢查凸角面,凸輪高度是否損傷。
使用限度:IN:30.75mm 以下交換
     EX:30.26mm 以下交換

凸輪軸軸承
檢查凸輪軸,軸承是否鬆動、磨損,有則更換
全組。

6-4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氣門搖臂軸     氣門搖臂
凸輪軸固定座分解
拆下 5mm 螺栓取下氣門搖臂軸固定片。

螺栓    固定片
凸輪軸固定座
檢查凸輪軸固定座
檢查凸輪軸固定座,氣門搖臂,氣門搖臂軸是
否磨耗,損傷。

氣門搖臂滑動面有磨耗時,則必須檢查凸
輪軸凸角面是否磨耗,損傷。

氣門搖臂軸     固定片

凸輪軸固座及氣門搖臂活動部外徑測定。
使用限度:11.900mm 以下交換
氣門搖臂內徑測定。
使用限度:12.10mm 以上交換
氣門搖臂軸與氣門搖臂活動部外徑測定。
使用限度:12.10mm 以上交換
氣門搖臂與氣門搖臂軸之間隙。
使用限度:0.10mm 以上交換

汽缸頭之分解
使用氣門彈簧壓縮器壓縮取下氣門鎖扣,取下
承盤,氣門彈簧,彈簧座華司,氣門導管油封。

•氣門彈簧拆卸必須使用氣門彈簧壓縮器
作業。
•拆卸部品依順序放置,安裝時依反順序
作業。
氣門彈簧壓縮器

6-5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燃燒室

氣門彈簧壓縮器

氣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燃燒室及排氣口積碳清除。
清除汽缸頭表面附著之墊片材料。

注意不可損傷到汽缸頭接合面。 排氣口

檢查
汽缸頭
檢查火星塞孔,氣門孔附近是否 裂。
使用直角規及厚薄規檢查汽缸頭歪曲面。
使用限度:0.05mm 以上修正或交換

氣門彈簧
測量氣門彈簧自由長度。
使用限度:29.1mm

氣門桿,氣門導管
檢查氣門桿是否彎曲,燒損?
氣門導管作動是否順暢?
各氣門桿外徑測定。
使用限度:
IN 4.925mm 以下交換
EX 4.925mm 以下交換

使用氣門導管絞刀除去積碳物。
氣門導管絞刀

通常使用絞刀時是向右回轉,在絞刀停止
之狀態時,不可把絞刀直插或拔出。

      氣門導管絞刀

6-6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各氣門導管內徑測定
使用限度:
IN:5.03mm 以上交換
EX:5.03mm 以上交換

•氣門導管超過使用限度時,更換氣門導
管。
•氣門導管更換新品時,必須修正氣門座。
氣門導管

氣門導管交換
使用氣門導管起子把導管打出。

•作業時必須先將導管積碳清除。
•作業導管起子必須垂直打出。

氣門導管起子
      氣門導管起子

把新的 O 環塗布機油裝入導管上再將新的導管
打入

•注意不可傷害到汽缸接合面。
•打入後檢查氣門導管是否損傷。
•新的氣門導管外徑必須加大尺寸。

打入後氣門導管使用絞刀修整。
       氣門導管
           氣門導管起子
•使用絞刀修整時,必須使用切削油作
業。
         
•通常使用絞刀時是向右旋轉,在絞刀
停止狀態時不可把絞刀直插入或拔
出。

氣門導管絞刀
      氣門導管絞刀

6-7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研磨棒
氣門座檢查,修正
氣門座檢查
燃燒室及氣門積碳清除。
氣門與氣門座接觸面使用金鋼砂塗布。
使用研磨棒把氣門磨合。
取出氣門,檢查氣門接合面。
氣門面粗糙或偏磨耗,上下接合不良時更換新
品。

氣門座接觸面寬度檢查。
使用限度:1.2~1.5mm 以上修正
接觸面寬度不均或太寬太窄時,氣門座使用倒
角器修正。

氣門座之修正
45∘之氣門座面用倒角器針穴和粗糙處研
削。
請注意勿研削過度。

用 37.5∘之倒角器作平面之修正。

6-8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用 63.5∘之倒角器作內面之修正。

舊氣門座面寬

用 45∘之倒角器把氣門座面修成一規定之座
63.5°
寬。

氣門座寬
標準值:1.0mm

1.0mm

45°

檢查氣門座接觸位置。
接觸位置太高時用 37.5∘倒角器研磨。 接觸面太高
接觸位置太低時用 63.5∘倒角器研磨。
舊氣門座面寬

修正後在氣門接觸面塗布金鋼砂,用研磨棒把
37.5°
氣門磨合,

磨合後把汽缸頭,氣門洗淨。

•研磨時,如把氣門強力壓在閥座上,則 接觸面太低
容易損傷,應輕輕壓下使它回轉。
•研磨中請注意,勿將金鋼砂進入閥桿與 舊氣門座面寬
氣門導管中。

一切修正完成時請以紅丹塗布 45∘座面確認
氣門之接觸面的中央部位是否均勻。
63.5°

6-9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氣門桿     氣門導管油封
汽缸頭之組合
將氣門桿塗些機油,再裝入氣門導管。
把氣門導管封內測塗些機油,裝入氣門導管
上。

•氣門導管封拆下時,請以新品更換。

裝上彈簧座、華司、內外彈簧、承盤,使用氣          氣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門彈簧壓縮器把彈簧壓縮,然後裝上氣門鎖
扣。

•以氣門彈簧壓縮器,壓縮彈簧,作業時
不可傷及汽缸頭面。
•氣門鎖扣向下方向確實裝妥。

  氣門彈簧壓縮器

氣門彈簧壓縮器

氣門彈簧壓縮器附件
氣門桿端用塑膠鎚輕輕敲 2-3 下,使氣門鎖扣
密合良好。

•不可損傷氣門。
塑膠鎚
    固定銷
汽缸頭之安裝
把固定銷,新的墊片,裝於汽缸上。

汽缸頭拆下重新組裝時務必塗密封膠或液
體黏著劑

墊片

6-10
6.汽缸頭、氣門、凸輪軸、氣門搖臂
凸輪軸固定座 氣門搖臂
汽缸頭安裝
凸輪軸固定座組合
將進、排氣門搖臂裝入凸輪軸固定座內。
裝上氣門搖臂軸。
再裝上氣門搖臂軸固定片鎖緊 5mm 固定螺
絲。
•進、排氣門搖臂軸先端之切角與凸輪軸固
定座之螺栓孔要相對合。
固定片 螺栓 氣門搖臂軸
圓孔向上
把汽缸頭安裝上。
再旋轉飛輪,使飛輪上 T 旁〝I〞記號對正刻劃
(活塞在上死點),凸輪軸鏈齒輪上的圓孔向
上,左右兩沖點與汽缸頭平行位置(凸輪軸凸
角向下)
,把凸輪軸裝於汽缸頭上。
把凸輪鏈條裝於凸輪軸鏈齒輪上。
把凸輪軸固定座、華司、螺帽裝於汽缸頭上。
鎖緊汽缸固定頭螺帽,並上緊內側 2 支側邊螺 兩沖點平行
固定螺帽
栓。
扭力值:
   汽缸頭固定螺帽:2.3~2.8kgf-m
   汽缸頭側邊螺栓:0.8~1.2kgf-m
裝上凸輪鏈條調整器。
氣門間隙調整。(B2-5)

•凸輪軸固定座螺帽對角分 2-3 回鎖緊。


•凸輪軸固定座螺帽上緊後再上緊側邊螺
栓。 固定螺栓

注意 O 環必須安裝於凹槽內。

汽缸頭蓋

6-11
7.汽缸、活塞、活塞環

7-0
7.汽缸、活塞、活塞環
整備資料…………………………7-1 活塞拆卸…………………………7-2
故障診斷…………………………7-1 活塞安裝…………………………7-5
汽缸拆卸…………………………7-2 汽缸安裝…………………………7-6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汽缸、活塞之拆卸作業必須將引擎從車上拆下方可作業。
•部品分解後、檢查測定之前洗淨後,使用壓縮空氣吹乾淨。
整備基準                          單位:mm
標 準 值 使 用 限 度
項               目 150cc 150cc
內 徑 58.00~58.010 58.10 以上
彎      曲 度 - 0.05 以上
汽 缸
圓 筒 度 0.01 以下 0.05 以上
真 圓 度 0.01 以下 0.05 以上
活塞環與活塞環 頂 環 0.015~0.50 0.09 以上
之間隙 第 二 環 0.015~0.50 0.09 以上
頂 環 0.15~0.3 0.5 以上
合 口 間 隙第 二 環 0.15~0.3 0.5 以上
活 塞
機 油 環 側 軌 0.2-0.9 -
活塞環
活 塞 外 徑 57.975~57.995 57.90 以下
活塞外徑測定位置 裙部下端約 10mm
活塞與汽缸間隙 0.010~0.040 0.1 以上
活塞銷孔內徑 15.000-15.008 15.06 以上
活塞銷外徑 14.994~15.000 14.96 以下
活塞與活塞銷間隙 0.002~0.014 0.02 以上
連桿小端部內徑 15.016~15.034 15.06 以上

故障診斷
•始動不良,低速不順時,檢查曲軸箱通氣管是否有白煙排出。曲軸箱通氣管有火煙排出時,活塞環
磨耗、燒著、或活塞環斷。
壓縮壓力低             排氣管白煙
•活塞環磨耗、燒著或拆斷           •活塞環磨損、損傷
•汽缸、活塞磨耗或損傷            •活塞、汽缸磨損、損傷
․壓縮壓力過高           活塞打音
•活塞,燃燒室積碳              •汽缸、活塞、活塞環磨損
                       •活塞銷孔與活塞銷磨損

7-1
7.汽缸、活塞、活塞環
汽缸拆卸 凸輪鏈條張力片     凸輪鏈條導片

拆下汽缸頭。(Ö6-3)
取下凸輪鏈條導片。
拆下汽缸

固定銷
拆下汽缸墊片、固定銷。
把曲箱軸汽缸面上附著墊片刮除乾淨。

墊片
活塞

活塞拆卸
拆下活塞銷固定圓夾。

注意固定圓夾不可掉入曲軸箱內。

取出活塞銷,取下活塞。

   活塞銷    固定圓夾

檢查活塞,活塞銷,活塞環。
取下活塞環。

注意勿使活塞環損傷或折斷。

活塞環溝附著積碳清除乾淨。

7-2
7.汽缸、活塞、活塞環

裝上活塞環,測量活塞環溝之間隙。
使用限度:頂環:0.09mm 以上交換。
第二環:0.09mm 以上交換。

取下活塞環,把活塞環,裝在汽缸底部。

用活塞頭部把活塞環在汽缸內壓入。

測量活塞環合口間隙。
使用限度:0.5mm 以上交換。

活塞銷孔內徑測定。
使用限度:15.06mm 以下交換。

測定活塞銷外徑。
使用限度:14.96mm 以下交換。

7-3
7.汽缸、活塞、活塞環

活塞外徑測定。

活塞外徑,對準活塞銷孔 90∘方向,
活塞裙部下端約 10mm 位置測定。

使用限度:150cc:57.90mm 以下

檢查汽缸
檢查汽缸內面是否刮傷磨耗,燒著。
與活塞銷成 90∘直角方向(X-Y 方向)
分上、中、下三個位置測量汽缸內徑。
使用限度:150cc:58.10mm 以上

使用限度:0.1mm 以下修正或交換
汽缸與活塞之間隙以最大值為準。
各測定值為直圓度(X 方向-Y 方向之差)而
圓筒度(X 或 Y 方向之上、中、下位置內徑之
差)以最大值為準。
使用限度:0.05mm 以上修正或交換

檢查汽缸面彎曲度
使用限度:0.05mm 以下修正或交換。

7-4
7.汽缸、活塞、活塞環
連桿小端內徑測定
使用限度:15.06mm 以上修正或交換。

安裝
活塞環之安裝
先將第三條環側軌裝入然後裝上油環再裝上側
軌,再裝上第 2 及 1 壓縮環。 120°
各活塞環塗布機油。
120° 頂環
120°
•注意活塞不可刮傷,活塞環不可折斷。 第二環
•活塞環合口端上面刻有英文字母記號 刮沖環
面朝上組立。
•組合後活塞環與活塞環溝必須會自由 20-30mm 20-30mm
轉動確認。

活塞安裝 固定銷

把曲軸箱上面附著之墊片刮除乾淨。

注意曲軸箱內不可有異物掉入。

裝上新的墊片及固定銷。

墊片

7-5
7.汽缸、活塞、活塞環
      活塞

安裝活塞,活塞銷,活塞環固定圓夾。

•活塞安裝頂部〝IN〞記號向進氣門方
向安裝。
•活塞銷固定圓夾不可掉入曲軸箱內,使用
布類將曲軸箱塞住。

          活塞銷固定圓夾
    固定銷
汽缸安裝
把 2 個固定銷,墊片裝於曲軸箱上。

     墊片
   汽缸
汽缸內面,活塞,及活塞環塗布機油。
活塞環,注意壓縮,裝入汽缸內。

•注意活塞環不可損傷、折斷。
•活塞環合口位置注意在活塞銷方向與直角
方向作 120∘的分割。

       活塞
裝上凸輪鏈條導片、固定銷、墊片。 凸輪鏈條導片    固定銷

•凸輪鏈條導片凸部確實裝入曲軸箱及
汽缸凹槽內。

汽缸頭安裝。(Ö6-12)
鎖緊汽缸螺帽。
氣門間隙調整。(Ö2-5)

墊片

7-6
7.汽缸、活塞、活塞環

備 忘 錄
8.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向離合器

8-0
8.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向離合器
整備資料………………………8-1 起動單向離合器拆卸………………8-2
故障診斷………………………8-1 起動離合器安裝……………………8-4
起動馬達拆卸……………………8-2 發電機安裝…………………………8-4
左曲軸箱蓋拆卸……………………8-2 左曲軸箱蓋安裝……………………8-5
發電機拆卸………………………8-2 起動馬達安裝………………………8-5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起動馬達、左曲軸箱蓋、發電機、起動單向離合器,可以在車上維修作業。
•安裝起動離合器時不可強行裝入作業。
•發電機安裝時飛輪凹槽要對準曲軸上的鍵裝入。

整備基準                          單位:mm
項 目 標 準 值 使 用 限 度
減速齒輪軸外徑 9.972~9.987 9.932 以上
減速齒輪軸孔內徑 10.031~10.056 10.096 以上
起動減速齒輪軸端外徑 9.966~9.984 9.926 以下
起動減速齒輪軸孔內徑 10.031~10.056 10.096 以上
滾子外徑 10.19~10.205 10.15 以下
起動齒輪軸內徑 22.01~22.022 22.062 以上
起動齒輪軸外徑 36.975~37 36.935 以下

扭力值 工具
發電機飛輪固定螺栓 4.0~5.2kgf.m
左曲軸箱蓋固定螺栓 0.8~1.2kgf.m 飛輪固定器
起動馬達固定螺栓 0.8~1.2kgf.m 飛輪拔取器

故障診斷
起動、高速不良 起動時雜音
•起動減速齒輪磨損。
•發電機飛輪固定螺栓鬆動。
•起動齒輪磨損。
起動打滑
•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磨損。
•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磨損。
•減速齒輪軸承不良。
•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彈簧不良。
•起動齒輪軸外徑磨損。

8-1
8.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向離合器
 起動馬達
起動馬達拆卸
拆下起動馬達電源導線。
拆下起動馬達 2 支固定螺栓。
取下起動馬達。
檢查起動馬達 O 環是否損傷、硬化。
檢查起動馬達小齒輪是否損壞、磨損。

            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     銷   軸

左曲軸箱蓋、發電機之拆卸
拆下左曲軸箱蓋。(5B2)
拆下發電機導線接頭,取下空檔燈開關導
線。
拆下左曲軸箱蓋 6 支固定螺栓。
取下左曲軸箱蓋(內有發電機安裝)。
            減速齒輪
          起動減速齒輪

起動單向離合器拆卸
使用飛輪固定器把飛輪固定起來。
拆下飛輪固定螺栓。
使用飛輪拔取器取下飛輪。 空檔燈開關導線   華司
 飛輪固定器     飛輪固定器

取下起動齒輪,起動減速齒輪及上、下 2 片
華司取下 2 個固定銷。
把左曲軸箱蓋上的墊片刮除乾淨。
固定螺栓       飛輪拔取器

8-2
8.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向離合器
針狀軸承

檢查
檢查起動齒輪軸針狀軸承。
測量起動齒輪內徑。
使用限度:22.062mm 以上交換

測量起動齒輪軸外徑。
使用限度:36.953mm 以下交換

檢查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外徑。
使用限度:10.15mm 以下交換

             滾子
滾子彈簧

檢查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彈簧、滾子彈簧
蓋,是否變形損壞。

滾子彈簧蓋

8-3
8.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向離合器
 起動齒輪        起動減速齒輪
起動齒輪安裝
先裝起動減速齒輪及上下華司。
再裝上起動齒輪。

•安裝起動減速齒輪時別忘了上、下各
有一塊華司。

凹槽         滾子

起動單向離合器安裝
將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彈簧裝入彈簧蓋,再
裝入離合器本體。
再將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裝入起動單向離
合器本體。

梅花扳手

發電機安裝
裝上發電機飛輪,使用飛輪固定器將飛輪固
定,然後鎖緊固定螺栓。

•安裝時注意飛輪軸孔凹槽必須對準曲
軸固定鍵安裝。
•安裝時注意要輕輕裝入以避免損傷到 飛輪固定器        飛輪固定螺栓
起動單向離合器滾子。

扭力值:4.0~5.2kgf.m

飛輪固定器

8-4
8.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向離合器
左曲軸箱蓋安裝 固定螺栓

裝上左曲軸箱蓋,鎖上 8 支固定螺栓。(參
閱 8-3)
扭力值:0.9~1.2kgf.m

固定螺栓

裝上起動減速齒輪、華司,再裝上減速齒輪
蓋,鎖緊 3 支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f.m

•安裝時起動減速齒輪軸銷對準底座凹
槽裝入。
•減速齒輪蓋 O 環塗布機油才安裝。

起動馬達

起動馬達安裝
起動馬達安裝時先將 O 環塗布機油然後輕
輕裝入。
鎖緊 2 支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f.m
             固定螺栓

8-5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9-0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整備資料…………………………9-1 離合器拆卸………………………9-2
故障診斷…………………………9-1 離合器安裝………………………9-5
右曲軸箱蓋拆卸…………………9-2 右曲軸箱蓋安裝…………………9-7

整備資料
作業上應注意事項:
•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可以在車上修理作業。
•離合器鋼板安裝時要同一角方向安裝。
•離合器推力華司安裝時倒角要向上,平面向下裝。

基本資料
項        目 標        準 使  用  限  度
離合器彈簧自由長度 35.5 34.2
離合器摩擦片厚度 2.9~3.0 2.6 以下
離合器鋼板之彎曲度 0~0.1 0.2 以上
離合器外套內徑 111~111.5 112.5 以上
外 徑 28.00~28.04 28.06 以下
離合器外套導管
內 徑 30.00~30.10 30.40 以上
扭力值: 工具
離合器中心體固定螺栓  0.8~1.2kg-m

萬能固定器
外張鉗
故障診斷
當加速時、離合器打滑 離合器無法作動,幾乎緩緩慢行
•無間隙。 •間隙太大。
•摩擦片磨損。 •離合器鋼板彎曲。
•彈簧疲乏。
離合器無法作動 離合器拉桿壓力太大
•間隙太大。 •離合器導線彎折、損壞或污穢。
•離合器鋼板彎曲 •提起器機構損壞。
變速不良 離合器作動、感覺不順
•離合器調整不當、間隙太大(拉桿) •離合器外套之溝槽加工不良。
•變速樞軸彎曲。 •變速樞軸彎曲。
•離合器鋼板磨損變形。 •齒輪齒磨損。
•變速轂凸輪槽溝損壞。
•變速轂制止不良。

9-1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右曲軸箱拆卸
右曲軸箱蓋拆卸。
先將引擎機油洩下。

拆下離合器導線。
拆下右曲軸箱蓋 13 支固定螺栓。
取下右曲軸箱蓋。

  離合器箱蓋      固定螺栓
拆下油濾轉子。(B3-4) 軸承導銷     油濾轉子
拆下機油泵浦驅動齒輪。
拆下驅動鏈條。

驅動鏈條      機油泵蓋
提起器板         固定螺栓
離合器拆卸
拆下離合器提起器 4 支固定螺栓。
取下離合器提起器板及 4 條張力彈簧。

             張力彈簧
使用外張鉗取下 20mm 固定圓夾環,取出離     固定圓夾環
合器中心體及離合器摩擦片與鋼板。

•取下 20mm 固定圓夾環時,不可擴張


得太開以免變形。
•固定圓夾環安置時,倒角面向下安

9-2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取下推力華司取出離合器外套及外套導管。 推力華司

離合器外套
檢查
離合器張力彈簧
測量離合器張力彈簧自由長度。

使用限度:34.2mm
如彈簧小於使用限度範圍時則更換新品。

離合器摩擦片             遊標卡尺
測量離合器摩擦片之厚度。
使用限度:2.6mm

離合器摩擦片
離合器鋼板
厚薄規
用厚薄規檢查離合器鋼板,板面之彎曲程
度。
使用限度:0.20mm

        離合器鋼板

9-3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離合器外套
檢查離合器溝槽是否有被摩擦片磨損造成割
痕、刮紋。
測量離合器外套之內徑。
使用限度:30.40mm

           移位凸輪制止器
齒輪移位機構:
先拆下變速踏桿。
取出變速樞軸及華司。

變速樞軸
移位凸輪      固定螺栓
拆下制止器螺栓,取下制止器及彈簧。
拆下移位凸輪固定螺栓。
取下移位凸輪及固定銷。

彈簧          制止器螺栓
       移位凸輪制止器
檢查
檢查移位凸輪制止器是否磨損、鬆動,有則
更換新品。

   磨損        鬆動

9-4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磨損變形

檢查變速樞軸移位凸輪撥板是否變形磨損,
有則更換新品。

        移位凸輪撥板(變速臂)
檢查移位凸輪凸角是否有磨損成圓角形,有         移位凸輪
則更換新品。

安裝        磨損
先將移位凸輪制止器及彈簧一起安裝並鎖上 彈簧
6mm 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m

先把移位凸輪上的固定銷裝入變速轂孔內。

移位凸輪制止器
把移位凸輪上銷孔對準固定銷裝上並鎖緊固
               固定銷
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m

•安裝移位凸輪後將移位凸輪制止器安
置於移位凸輪凹槽內並上緊移位凸輪
制止器固定螺栓。
•轉動變速轂確認移位凸輪制止器之作
動情形。

9-5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曲軸箱凸點
裝上變速樞軸
變速樞軸安裝時注意把華司裝上,回力彈簧
端叉必須對準曲軸箱凸點兩側裝入。

回力彈簧  變速樞軸  回力彈簧端叉
推力華司
裝上離合器外套及推力華司。

•推力華司倒角面向上安裝。
裝上離合器組。
安裝離合器組時把摩擦片和離合器鋼板交叉
的放在離合器中心體,把摩擦片整理整齊後
把離合器中心體與摩擦片組一起裝入離合器
外套內。

固定圓夾環

裝上固定圓夾。

•固定圓夾環倒角面向下安裝。

    固定螺栓        彈簧
裝上張力彈簧及離合器提起器。
把華司裝入螺栓並鎖緊 4 支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m
裝上離合器提起板導銷
裝上驅動齒輪。
安裝油濾轉子
裝上華司鎖緊四角螺帽。
扭力值:4.0~5.0kg-m
離合器提起器板       驅動齒輪

9-6
9.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
華司         油濾轉子
•安裝時華司 OUTSIDE 英文字向上裝

        
裝上油濾轉子蓋。 油濾轉子蓋        固定螺絲
檢查墊片是否破損,有則更換新品。
裝上 3 支固定螺絲。
扭力值:0.3~0.4kg-m

   固定銷
右曲軸箱蓋安裝 離合器蓋
先裝上固定銷後再裝上墊片。
然後裝上離合器蓋並鎖緊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m

•鎖緊離合器蓋螺栓時要對角交叉上

        固定螺栓

9-7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分解圖

10

10-0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整備資料…………………………10-1 變速系統之拆卸………………10-5
故障診斷…………………………10-2 變 速 齒 輪 組/曲軸之拆卸……1 0 - 7
曲軸箱之拆卸…………………10-3 檢查/交換軸承……………10-8
平衡軸之拆卸…………………10-3 曲軸之檢查…………………10-9
平衡軸之安裝…………………10-5 曲軸箱之安裝………………1 0 - 11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本章曲軸箱分解作業必須將引擎從車上拆下來方可作業。
•曲軸箱分解時不可使用鐵鎚敲擊分開,以免使曲軸箱變形損壞。
•曲軸箱分解後注意左右結合面不可碰撞以免損壞產生漏油。
•左右曲軸箱分解後墊片必須更換新品。
•變速系統分解結合後,必須做變速排檔確認後方可組合後面工程。
•變速系統,曲軸組合時必須塗布機油安裝。
基本資料
項            目 標 準 值  mm 使 用 限 度 mm
爪       厚       度 4.93~5.0 4.43 以下
變速叉 內               徑 12~12.018 12.085 以上
軸       外       徑 11.976~11.994 11.936 以下
左 12.984~12.996 12.926 以下
變速鼓外徑
右 20.959~20.98 20.919 以下
主軸起動齒輪 20.02~20.041 20.081 以上
主軸三檔齒輪 20.02~20.041 20.061 以上
主軸五檔齒輪 20.02~20.041 20.061 以上
齒輪內徑 副軸起動齒輪 20.02~20.041 20.081 以上
副軸一檔齒輪 19.52~19.541 19.581 以上
傳動齒輪
副軸二檔齒輪 22.40~22.42 22.61 以上
副軸三檔齒輪 20~20.021 20.061 以下
左曲軸箱端 15.00~15.40 14.80 以下
主軸外徑 起動齒輪 19.959~19.98 19.919 以下
三、五檔 19.959~19.98 19.919 以下
右曲軸箱 20.00~20.18 19.98 以下
左曲軸箱 15.00~15.40 14.80 以下
副軸外徑 一檔齒輪 16.45~16.70 16.05 以下
二檔齒輪 22.00~22.41 21.60 以下
四檔齒輪 20.04~20.45 19.60 以下
連桿大端左右間隙 0.05~0.3 0.8 以上
曲軸 連桿大端部直角方向間隙 0~0.008 0.05 以上
擺振 0.03 0.1 以上

10-1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工具

軸承拆卸器
軸承拆卸器滑塊
萬能軸拆取器
工具

軸承沖具導桿
軸承外套沖具
軸承外套沖具
軸承外套沖具
軸承外套沖具
導具  15mm
導具  17mm
導具  20mm
導具  22mm
內軸承沖具導桿
軸承外套沖具內徑 30mm

故障診斷
引擎噪音
•主軸頸部軸承磨損。
•曲軸銷軸承磨損。
•傳動裝置軸承磨損。
變速系統跳檔
•齒輪磨損。
•變速叉彎曲。
•變速叉軸彎曲。
•變速鼓移位凸輪制止器損壞。
變速困難
•離合器調整不當。
•變速叉彎曲或損壞。
•變速叉軸心彎曲。
•變速樞軸彎曲。
•變速鼓移位凸輪溝槽損壞。

10-3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曲軸箱之拆卸
曲軸箱拆卸之前先拆下列各部品。
•汽缸頭(B6-3)
•汽缸,活塞。(B7-2)
•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離
合器。(B8-2)
•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B9-2)
取下凸輪鏈條,拆下凸輪鏈條張力片。
拆下飛輪半圓鍵取下套管。     套管
拆下左曲軸箱 12 支固定螺栓。 半圓鍵          左曲軸箱
左,右曲軸箱分開。

不可使用平口起子敲開會傷及結合
使用塑膠鎚輕輕敲分開左曲軸箱。

固定螺栓
固定銷
取下墊片,固定銷。

•注意變速樞軸上的華司是否失落。

平衡軸之拆卸 墊片
              固定螺帽
拆下右曲軸箱蓋。
使用四角套筒拆下平衡軸驅動齒輪固定螺
帽。
取下平衡軸驅動齒輪。

•注意平衡軸驅動齒輪固定螺帽為左螺

    平衡軸驅動齒輪

10-3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拆下左曲軸箱 12 支固定螺栓左、右曲軸箱分
開。
使用塑膠鎚輕輕敲分開左曲軸箱。

固定螺栓
平衡軸

取下平衡軸。

滑動面

檢查
檢查平衡軸的滑動面是否磨損或損壞。
必要時以新品更換。

軸承

左、右軸承是否損壞。

10-4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磨損
檢查平衡軸驅動齒輪是否損壞或磨損。
必要時更換新品。

平衡軸
平衡軸之安裝
從曲軸箱由左而右的把平衡軸安裝上。

曲軸齒輪   沖點記號 半圓鍵
將半圓鍵安裝在平衡軸凹槽內。
把平衡軸驅動齒輪對準平衡軸之半圓鍵並對
準沖印記號。(平衡軸驅動齒輪和曲軸齒
輪)。裝上凸輪華司,鎖緊固定螺帽。

注意平衡軸驅動齒輪固定螺帽為左螺

     平衡軸驅動齒輪
              變速叉軸
變速系統之拆卸
先拆下變速叉軸及變速叉。

 變速叉

10-5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變速鼓

取下變速鼓

檢查
檢查變速叉,變速鼓。
檢查變速叉是否彎曲或損壞。
測量變速叉之厚度。
使用限度:4.43mm 以下交換

測量變速叉軸孔之內徑。
使用限度:12.058mm 以上交換。
檢查變速叉軸是否彎曲或損壞。
測量變速叉軸外徑。
使用限度:11.936mm 以下交換。

檢查變速鼓是否刮傷,或潤滑不良情形。
檢查變速鼓溝槽是否損壞。
檢查軸承是否間隙太大。
測量變速鼓之外徑。
使用限度:
左端:12.926mm 以下
右端:20.919mm 以下
檢查變速鼓及左右曲軸箱上之變速叉軸孔是
否損壞或損傷。

10-6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變速齒輪組
變速齒輪組,曲軸之拆卸
從右曲軸箱上取下主軸及副軸。

•拆卸時變速齒輪整組取下來。

取下曲軸。

分解主軸及副軸。

二檔齒輪 五檔齒輪 三檔齒輪 四檔齒輪 一檔齒輪 最初起動齒輪

副軸

主軸

二檔齒輪 五檔齒輪 三檔齒輪 四檔齒輪 一檔齒輪 起動

齒輪及軸環之檢查
檢查齒輪,油孔及齒是否過度或不正當磨損
或潤滑不良現象。
測量每一個齒輪之內徑。
使用限度:
主軸 3、5 檔齒輪:20.061mm 以上交換。
副軸 3 檔齒輪:20.061mm 以上交換。             軸襯套

測量每一個軸襯套之內徑。
副軸起動惰輪:16.85mm 以上交換。
副軸一檔齒輪:16.85mm 以上交換。

測量每一個軸襯套之外徑。
副軸起動惰輪:19.55mm 以下交換。
副軸一檔齒輪:19.0mm 以下交換。

10-7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檢查主、副軸心。
測量主軸及副軸之外徑。
使用限度:

主軸外徑:
3、5 檔齒輪:19.919mm 以下交換

               主軸
副軸外徑:
一檔齒輪:16.05mm 以下交換
二檔齒輪:21.60mm 以下交換
四檔齒輪:19.60mm 以下交換

         副軸
檢查軸承
間隙
檢查主、副軸、軸承之作動是否圓滑鬆動。 間隙

如有噪音及過度的鬆動,軸承更換新品。
橫方向

橫方向

右曲軸箱副軸針狀軸承如產生噪音或間隙太
大,則需與曲軸箱整組更換。

主軸軸承 副軸軸承  軸承拆卸器
軸承之交換
使用軸承拆卸器拆下右曲軸箱內主、副軸之
軸承。

軸承拆卸器
軸承拆卸器滑塊

右曲軸箱     主軸軸承 副軸軸承

10-8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右曲軸箱

使用軸承沖具把新的軸承安裝進去。

•軸承安裝時在軸承外圓塗布機油再安
裝。
工具

軸承沖具        軸承沖具

曲軸之檢查
檢查連桿大端左右間隙測量。
使用限度:0.8mm 以上交換。

檢查連桿大端之軸直角 X-Y 方向間隙測量。


使用限度:0.05mm 以上交換。

檢查曲軸之擺振測量。
使用限度:0.05mm 以上交換

   A 端          B

10-9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檢查曲軸軸承是否異音鬆動。
如有異音鬆動時,更換新品。

•曲軸,軸承拆卸時,使用萬能軸承拆卸器
作業。

萬能軸承拆卸器
        軸承
    主軸    副軸
先把主軸,副軸組合好,再裝入曲軸箱內。

•主副軸組合時要檢查各華司是否齊全。
再裝上變速鼓。

右曲軸箱

把右變速叉裝在副軸 3 檔齒輪上,將齒輪提
高並把變速叉導銷裝入變速鼓導槽內。

•變速叉安裝時變速鼓上空檔燈銅片朝向
汽缸方向旋轉較容易裝變速叉。

中變速叉   右變速叉
接著將中變速叉裝入主軸的 4 檔齒輪並裝入
變速鼓導槽內。

左變速叉   右變速叉

10-10
10.曲軸箱、曲軸、平衡軸、變速系統
變速叉軸
把左變速叉裝入副軸 5 檔齒輪上並將變速叉
導銷裝在變速鼓導槽。
將變速叉軸裝入。

•安裝後確認主、副軸必須互相平行。

裝上曲軸。 平衡軸 曲軸

•曲軸安裝時垂直裝入不可敲擊強行裝

裝入固定銷,墊片。

裝上左曲軸箱。

•左曲軸箱安裝時注意起動樞軸必須對準 墊片
左曲軸箱孔裝入不可強行作業。
•左曲軸箱安裝時注意固定銷及墊片不可
歪曲,以免洩漏。
鎖緊 9 支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f.m

•鎖緊曲軸箱固定螺栓時,必須對角交叉均
勻鎖緊。
曲軸安裝後確認變速系統作動是否順暢。
安裝下列各部品:
•起動馬達,發電機,左曲軸箱蓋,起動單
向離合器。(B8-2)
•離合器,齒輪移位機構。(B9-2)
•汽缸、活塞。(B7-2)
•汽缸頭。(B6-11)

10-11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11
11-0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整備資料…………………………11-1 前輪………………………………11-4
故障診斷…………………………11-2 前緩衝器…………………………11-8
手把………………………………11-3 轉向桿……………………………11-12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作業之前先使用千斤頂在引擎底部把車子支撐起來。
•煞車系統如必要分解時,須先將油壓系統內的油放出。
•填加煞車油加入貯油槽時,勿讓其他雜物進入。
•確實防止煞車油濺及塗裝表面或儀表蓋,以免損壞。
•行駛前檢查煞車系統之操作。
•煞車油對塗裝塑膠類,破壞性很強,在處理煞車油時,必須先用一塊布保護油漆,塑膠橡
膠部份。假如以濺及應立即用布擦拭乾淨,沾有煞車油之布,請勿再做擦拭車體用。
•指定外之煞車油請勿混合使用易引起煞車失靈之情形。
基本資料
項             目 標   準   mm 使 用 限 度 mm
前輪輪軸偏心度 - 0.2
橫方向 0.5 2.0
前輪輪圈偏心度
縱方向 0.5 2.0
前緩衝器彈簧自由長度 456.8 450.8 以下
前緩衝器管偏心 - 0.2
前緩衝器油容量 135±1cc -
煞車碟厚度 4 3.8
煞車碟偏心 0.15 -
煞車主缸內徑 12.7 12.75
煞車主缸活塞外徑 12.7 12.68
煞車鉗活塞外徑 25.4 25.35
煞車鉗缸內徑 25.4 25.45
扭力值
轉向桿螺帽        6.0~8.0kgf.m 前輪軸固定螺帽    5.0~6.0kgf.m
上橋板固定螺栓      0.9~1.3kgf.m 上緩衝器固定螺栓   3.0~4.0kgf.m
煞車主缸固定螺栓     1.0kgf.m 下緩衝器固定螺栓   3.0~4.0kgf.m
前煞車碟固定螺帽     1.5kgf.m 煞車鉗放氣閥螺栓   0.4~0.7kgf.m
煞車鉗架上螺栓      2.4~3.0kgf.m
來令片銷螺栓       1.5~2.0kgf.m
煞車油管螺栓       3.0~4.0kgf.m
主缸固定器螺栓      0.8~1.2kgf.m

11-1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工具

轉向桿起子。
上.下珠碗拆取器/安裝器 A120F00008

軸承拆卸器 A120E00037
軸承及油封安裝器 A120E00014。

鋼珠座圈沖具導桿

故障診斷
懸吊太軟
轉向太緊
•緩衝器彈簧無力。
•輪胎胎壓不足。
•緩衝器油量不足。
•轉向桿調整螺帽太緊。
懸吊太硬
•轉向桿鋼珠或座圈損壞。
•緩衝器油量不正確。
•轉向桿珠碗損壞。
•緩衝器管彎曲。
轉向偏側或不順
•緩衝器管油通路阻塞。
•左、右緩衝器調整不平均。
前懸吊噪音
•緩衝器彎曲。
•滑動部份彎曲。
•前輪軸彎曲,前輪安裝不正確。
•緩衝器油量不足。
前輪擺動
•緩衝器軸承磨損。
•輪軸沒有適當鎖緊。
•速度錶齒輪油脂不足。
•輪圈損壞。
煞車困難
•前輪軸承磨損。
•油壓系統膠著。
•輪胎不良。
•活塞膠著。
煞車拉桿鬆軟
煞車制動力差
•油壓系統內空氣混入。
•來令片不潔。
•煞車油油面過低。
•煞車碟或車輪未成平行。
•油壓系統漏油。
煞車噪音
煞車拉桿太硬
•來令片不潔。
•活塞膠著。
•煞車碟偏心太多。
•油壓系統阻塞。
•煞車鉗安裝錯誤。
•來令片光滑或過份磨損。
•煞車碟或車輪未成平行。

11-2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手把
拆卸
拆下手把右邊開關 2 支固定螺栓,取下手把
開闢。

固定螺栓
拆下手把配重固定螺栓。
分解節流閥導線再取下節流閥管。

節流閥管   節流閥導線
拆下前煞車主缸 2 支固定座螺栓,取下煞車
   主缸
主缸。

拆下手把左邊開關 2 支固定螺栓,取下手把 螺栓      固定座


開關。
拆下離合器拉桿座 2 支固定螺栓取下拉桿
座。

      螺栓

11-3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拆下手把 2 個固定螺栓取下手把。
安裝時依拆卸反順序作業,

固定螺栓
節流閥管
安裝
將手把表面清潔,裝上節流閥管,檢查作動
是否順暢。

   表面清潔
把節流閥導線裝入節流閥管上。
在節流閥導線上塗布黃油。
固定板上之銷對準手把上之沖孔,裝上節流
閥罩並鎖緊 2 支固定螺栓。

         節流閥導線
前輪
輪速錶導線 輪速錶導線接頭
放置一千斤頂或其他可以調整之支撐物於引
擎下方,將前輪撐起離開地。
拆下前輪速度錶導線接頭,取下速度錶導
線。
拆下前輪軸固定螺帽,取出前輪軸。
取下前輪。

前輪軸  螺絲

11-4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檢查
把前輪軸,軸心置於 V 型承座上。
檢查軸心彎曲度。
使用限度:0.2mm 以上交換。

輪圈之檢查
將前輪置於一旋轉台上,檢查輪圈之偏心
度。
使用針盤測微規(量規) ,並以手旋轉檢查輪
圈之偏心。
使用限度:橫方向 2.0mm 以上換新品。
     縱方向 2.0mm 以上換新品。
鋁合金鋼圈變形則更換新品。
將前輪置於旋轉台上,並以手旋轉檢查軸承
的間隙。
假若發生噪音或間隙太大,則更換新品。

縱方向    橫方向

[輪速齒輪組       防塵油封
拆下
從前輪左邊取下輪速齒輪組防塵油封及凸
緣。

              凸緣

11-5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從車輪右邊取下軸套筒。

軸套筒
固定螺栓

取下防塵油封。
拆下 5 個固定螺栓及煞車碟,

防塵油封
          軸承拆取器
用軸承拆取器將車輪的軸承、軸套推出。

軸承沖具導桿
安裝
將軸承腔內塗滿黃油,首先將右邊軸承壓
入,裝上軸套,再把左邊軸承懸入。

軸承外套沖具

11-6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防塵油封
裝上煞車碟並鎖緊螺帽。
防塵油封塗布黃油後裝上。

安裝凸緣時,凸出片與溝凹槽相吻合。 速度錶齒輪箱      凹槽

              凸出片
            
防塵油封及速度錶齒輪箱塗上黃油裝在車輪
之左邊。

輪速齒輪組
把軸套筒裝到車輪右側。

軸套筒

11-7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凹槽
安裝前輪於緩衝器上,並使緩衝器上之凸端
與輪速齒輪組上之凹槽相切合。

•前輪安裝時煞車碟必須置於在兩煞車來
令片中間。

  凸端
速度錶導線
裝上輪軸並上緊螺帽。
扭力值:5.0~6.0kgf.m
安裝輪速齒輪組導線鎖上固定螺絲。

安裝輪速齒輪導線時凹槽必須與凸處切
合才可強行裝入。

前輪軸 固定螺絲
       上橋板束緊螺栓
前緩衝器
拆卸
拆下前輪。(B11-7)
拆下前土除左、右各 2 支固定螺栓。
放鬆上、下橋板束緊螺栓,再取下左右緩衝
器。

        下橋板束緊螺栓
  緩衝器螺栓
分解
將緩衝器導管以軟物墊著,使用老虎頭鉗挾
住,拆下螺栓。

拆卸緩衝器螺栓時注意管內彈簧會彈
出,請

從緩衝器管內取出緩衝器彈簧,並上下壓縮
幾次把內部機油擠出。

11-8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緩衝器彈簧
將緩衝器底管放入老虎鉗中,並以軟物或用
毛巾墊著。
使用六角扳手卸下內六角螺栓。

內六角螺栓
•使用老虎鉗時請勿過份鎖緊緩衝器底
管。
•假若拆卸內六角螺栓有困難時,先暫時裝

取下緩衝器活塞及回力彈簧,取下緩衝器底
管及鎖油塊。

取下防塵油封及扣環,將防塵油封及固定環
取出。

•取出防塵油封及固定環時注意勿傷及底
管。

防塵             扣環

檢查
測量緩衝器彈簧自由長度。
使用限度:450.8mm 以下更換。
緩衝器彈簧超過使用限度則更換新品。

11-9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把緩衝器導管放置在 V 型座上,測量其彎曲
度。
使用限度:0.2mm 以上更換。

           前緩衝器底管
檢查緩衝器管、底管、活塞是否有括傷過度
或不正常磨損,如有則更換新品。
檢查緩衝器活塞環的磨損情形。
檢查回力彈簧是否疲乏或損壞。

 活塞 回力彈簧 活塞環 前緩衝器管

組合
組合之前使用高燃點或不燃溶劑清洗,並擦
拭乾淨。

11-10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鎖油塊
把回力彈簧及活塞裝入前緩衝器管中,並裝
上鎖油塊於活塞端並將前叉管裝入底管內。

前緩衝器管       活塞
將前叉底管置於老虎鉗中,以軟物或毛巾墊
8mm 六角扳手
著,內六角螺栓塗布黏著劑,然後裝入底管
中,使用六角扳手上緊內六角螺栓。

•上緊內六角螺栓時,先暫時裝上緩衝器彈
簧及前叉管。

扭力值:1.5~2.5kgf.m

前緩衝器油封拔取器 C07747-0010400
裝上新油封,安裝時先在油封上塗布些機
油,然後使用前緩衝器油封拔取器,將油封
壓入,再裝上扣環及防塵油封。

 
前緩衝器油封拔取頭 077470010100

將前緩衝器完全壓縮,注入 8#機油到前緩衝
器管內。 指定油面 158mm
壓縮

•請勿注入過量機油。
指定容量:135cc。

11-11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前緩衝器螺栓
將緩衝器彈簧裝入前緩衝器管。
直徑小的圈端向下安裝。
裝上前緩衝器管螺栓並鎖緊,
扭力值:1.5~3.0kg-m。

安裝
把前緩衝器管裝到上下橋板內,並鎖上束緊
螺栓。

束緊螺栓
安裝前土除 前土除
將前土除放入前緩衝器中間裝上左右各 2 支
固定螺栓。
扭力值:0.8~1.2kgf.m。

轉向桿之拆卸 鎖緊扳手 30×32mm
先拆卸下列部品
前燈組。(B18-1)
手把。(B11-4)
前輪。(B11-7)
前緩衝器。(B11-10)
使用鎖緊扳手,拆下轉向桿固定螺帽。
拆下上橋板。拆下頂座調整螺帽,取下頂座
調整螺帽,上珠碗,轉向桿及鋼珠。

11-12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調整螺帽扳手
拆下鋼珠時,小心保管,不可遺失。

取下上、下鋼珠座圈。

承座之安裝
使用鋼珠座圈沖具將鋼珠座圈壓入車架轉向
管內。

車架轉向管
轉向桿

轉向桿之安裝
安裝新的華司及防塵封到轉向桿上,再壓入
下珠碗到轉向桿上。

11-13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頂座調整螺帽

下珠碗
防塵封
華司 鋼珠

上珠碗

上珠碗 頂座調整螺帽
先把珠碗及鋼珠塗布黃油。
在每個珠碗內裝 21 個鋼珠。
把轉向桿裝入車架轉向管內,再裝上珠碗及
頂座調整螺帽。

調整螺帽扳手
鎖緊頂座調整螺帽,直到頂座調整螺帽至緊
的狀態下,再回轉 1/8 轉。

•左右扳動轉向桿檢查是否順暢,確認垂直
是否也有鬆動。

鎖緊扳手
先把前緩衝器裝上。(B11-15)
裝上前上橋板,華司及轉向桿固定螺帽。
鎖緊轉向桿固定螺帽。
扭力值:6.0~8.0kg-m
適當的調整裝上前緩衝器(B11-10)

11-14
11.前輪、前緩衝器、轉向系統、前煞車

備 忘 錄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12

12-0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整備資料…………………………12-1 後煞車……………………………12-5
故障診斷…………………………12-2 後緩衝器…………………………12-8
後輪………………………………12-3 後叉………………………………12-9

整備資料
作業上應注意事項
● 傳動鏈條調整依規定調整,左右調整器刻度要一致,以免影響行車安全。
● 傳動鏈條經過調整後,必須再次確認煞車踏板遊隙做適當調整。

項                 目 標 準 值 (mm) 使 用 限 度(mm)


後輪軸軸心彎曲度 ─ 0.2 以上
橫方向 ─ 2.0 以下
後輪輪圈偏心度
縱方向 ─ 2.0 以下
後輪煞車鼓內徑 Ø140 141 以上
後輪煞車來令厚度 4 2.0 以下

工具

軸承與油封安裝器   A120E00014
軸承拆卸器   A120E00037
後避震器安裝與拆裝器 A120F00004

扭力值
後避震器上螺帽 3.0~4.0 kgf.m
後避震器下螺帽 3.0~4.0 kgf.m
後輪軸螺帽 8.0~10.0 kgf.m
後避震器阻尼桿固定螺帽 1.9~2.8 kgf.m
後叉樞軸螺帽 6.0~8.0 kgf.m

12-1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故障診斷
搖晃或震動 煞車動作不良
● 輪圈不正或變形 ● 煞車調整不良
● 車輪軸承鬆弛 ● 煞車來令磨損
● 輪胎不良/胎壓不足 ● 煞車來令損壞、污穢
● 輪軸螺帽鬆動 ● 煞車凸輪磨損
● 後叉樞軸螺帽鬆動 ● 煞車鼓磨損
懸吊太軟 ● 煞車來令未裝妥
● 彈簧疲乏 ● 凸輪接觸面與煞車鞋間磨損
● 避震器調整不當 ● 凸輪軸磨損、失油
● 阻尼器漏油
懸吊太硬
● 避震器調整不當
懸吊噪音
● 避震器彎曲
● 固定器鬆弛
● 阻尼器無油

12-2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後輪 後輪軸螺帽
拆卸
拆下後輪軸固定螺帽。
拆下後煞車盤拉桿。
拆下後煞車調整螺帽。
取出後輪軸。

後煞車調整螺帽 後煞車盤拉桿
驅動鏈條
取下後煞車盤。
取下傳動鏈條。
取下後輪。

檢查
將輪軸置於 V 型塊上,使用針盤測微規測量
輪軸彎曲度。
使用限度:0.2mm 以上更換新品。

把後輪置於旋轉台上,檢查輪圈左右偏心
度。
使用限度:
橫向:2.0mm 以上
縱向:2.0mm 以上

檢查輪圈變形。

12-3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把車輪置於一旋轉台上,並以手旋轉車輪, 間隙
檢查車輪軸承間隙。 間隙

橫向 縱向

檢查傳動鏈條齒輪之狀況。
假如磨損或損壞,則更換齒輪。 好 的 更 換

假如傳動齒輪磨損或損壞,則傳動鏈條亦
需作檢查,必要時更換新品。

減震襯套 防塵油封

後輪之分解
從車輪左邊取下軸套及防塵油封。
拆下螺帽,再取下傳動齒輪。
檢查減震襯套之損壞程度。

將車輪軸承使用軸承拔取器拔出軸程出,取
下軸矩套筒。

軸承拔取器

12-4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所有軸承塗布黃油。
裝入左邊軸承。
再裝入軸矩套筒。
再把右邊軸承裝上。

把軸承垂直的打入軸座內。
安裝時軸承有密封的向外面安裝。

安裝傳動齒輪鎖上固定螺栓。
防塵油封塗布黃油裝於軸承上。
裝上側邊軸套筒。

安裝
後輪安裝時,依拆卸相反順序作業。

安裝後輪之後,調整傳動鏈條之鬆弛度及
煞車踏板之間隙。

扭力值:8.0~10.0kgf.m

後煞車調整螺帽

後煞車
拆卸
拆下後輪取下煞車板。
檢查
測量後煞車來令之厚度。
使用限度:2.0mm 以下更換新品

12-5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測量煞車鼓內徑。
使用限度:141mm 以上更換新品

定位銷         煞車凸輪
分解
拆下煞車來令片。

煞車來令片
螺栓
拆下固定螺栓後,取下煞車臂。
取下磨損指示板及毛氈封。
取下煞車凸輪。

煞車臂

黃油
組合 煞車凸輪

煞車來令上不可附著油污,否則會降低煞
車效果。
安裝時必須將煞車凸輪上多餘黃油擦拭
黃油
乾淨。 彈簧
煞車來令

12-6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黃油
在煞車凸輪及錨銷滑動部位須塗抹黃油,並
安裝煞車凸輪軸於煞車盤上。

煞車板        煞車凸輪
沖印記號      毛氈封
將機油塗佈於油封上並裝於煞車凸輪上。
安裝煞車磨損指示板煞車凸輪之溝槽上之記
號對準。

煞車臂
固定螺栓
安裝煞車臂時,煞車凸輪沖印記號與煞車臂
沖印記號相對正。
扭力值:0.7~1.2kgf.m

安裝
安裝煞車盤及後輪,依拆卸相反順序作業。

安裝後輪後,再檢查傳動鏈條及後煞車踏
板間隙。

12-7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緩衝器 固定螺帽
拆卸
拆下左右緩衝器固定螺帽華司,把車子往下
壓,扳出緩衝器。
再將左右緩衝器下端固定螺栓拆下,取出緩
衝器。
把避震器放置於彈簧壓縮器內,將彈簧壓
縮。

固定螺栓

檢查
後緩衝器是否彎曲、變形及漏油,有則更換
新品。

檢查
後緩衝器作動是否異音及彈回不良。

固定螺帽

安裝
把車子向下壓,裝上左、右緩衝器,並鎖緊
各螺帽及螺栓。
扭力值:3.0~4.0kgf.m

固定螺栓

12-8
12.後輪、後煞車、後懸吊

後叉拆卸
先拆下後輪。(參閱 12-4)
再拆下後緩衝器。(參閱 12-9)
拆下後叉軸固定螺帽,取出轉軸,取下後叉。

後叉樞軸螺帽

取下傳動鏈條滑座,並檢查是否磨損或損
壞。

更換後叉軸襯套必需使用壓力將軸襯套
壓入與後叉成一平面。

軸襯套 滑座

安裝
安裝後叉時,依拆卸相反順序作業。
鎖緊後叉樞軸螺帽。
扭力值:5.5~7.0kgf.m

裝上後叉後,安裝下列部品。
後緩衝器。(參閱 12-10)
後輪。(參閱 12-6)
後煞車調整。(參閱 2-8) 後叉樞軸 後叉

12-9
13.油壓煞車

13

13-0
13.油壓煞車

整備資料 ……………………………………………………… 15-2

故障診斷 ……………………………………………………… 15-3

煞車油之更換/洩放空氣 …………………………………… 15-4

煞車來令片/碟盤 …………………………………………… 15-5

煞車主缸 ……………………………………………………… 15-7

煞車卡鉗 ……………………………………………………… 15-9

13-1
13.油壓煞車
整備資料
作業上應注意事項
● 如必需分解時,須先將油壓系統的油放掉。
● 填加煞車油入貯油槽時勿讓其他雜物進入。
● 確實防止煞車油濺及塗裝表面或儀錶蓋,以免損壞。
● 行駛前檢查煞車系統之操作。
● 煞車油對塗裝類、塑膠類破壞性很強,在處理煞車油時,必須先用一塊布護蓋塗裝或塑膠
品表面,假如已濺及應立即用布擦拭乾淨,沾有煞車油之布請勿再做車體擦拭用。
● 指定外之煞車油請勿混合使用易引起煞車失靈之情形。

基本資料
項          目 標  準  值  (mm) 使  用  限  度 (mm)
煞車碟盤厚度 5 4.5 以下
煞車碟盤偏心 0.15 0.30 以上
煞車主缸內徑 12.7 12.75 以下
煞車主缸活塞外徑 12.7 12.65 以下
煞車卡鉗活塞外徑 25.4 25.35 以下
煞車卡鉗缸內徑 25.4 25.45 以上

扭力值:
煞車卡鉗架上螺栓 2.4~3.0 kgf.m
來令片銷螺栓 1.5~2.0 kgf.m
煞車油管螺栓 2.5~3.5 kgf.m
煞車卡鉗放氣閥 0.4~0.7 kgf.m
主缸固定器螺栓 1.0~1.4 kgf.m

工具

內張擴張鉗

13-2
13.油壓煞車
故障診斷
煞車拉桿鬆軟 煞車制動力差
● 油壓系統內空氣混入。 ● 來令片不潔。
● 煞車油油面過低。 ● 煞車碟盤或車輪未成平行。
● 油壓系統漏油。 煞車雜音
煞車拉桿太硬 ● 來令片不潔。
● 活塞膠粘。 ● 煞車碟盤偏心太多。
● 油壓系統阻塞。 ● 煞車卡鉗安裝錯誤。
● 來令光滑或過分磨損。 ● 煞車碟盤或車輪未成平行。
煞車困難
● 油壓系統膠著。
● 活塞膠著。

13-3
13.油壓煞車
貯油槽蓋    固定螺栓
煞車油更換/洩放空氣
在平坦地面把車子撐起來扳正手把。
拆下貯油槽蓋 2 支固定螺絲。

使用布類將塗裝部及塑膠類蓋住,以防煞
車油濺到車體。

固定螺栓
接上一條透明膠管在煞車鉗放氣閥上,然後     放氣閥
放鬆放氣閥螺栓。
使用注射吸筒或真空鎗把煞車油吸出來。

煞車油注入
煞車卡鉗放氣閥接一透明膠管及注射吸筒或 注射吸筒           放氣閥
真空鎗,放鬆放氣閥螺帽。
把煞車油注入貯油槽內,使用注射吸筒或真
空鎗,把煞車油由上方吸入煞車油管內,直
到透明膠管內無空氣出現為止,再將放氣閥
鎖緊。

注射吸筒或真空鎗在做吸取動作時,注意
貯油槽需保持一半以上之油面,以防止空
氣被吸入。
指定以外煞車油不可使用。
透明膠管
※指定煞車油:DOT-4 特使煞車油 油糟

煞車系統空氣洩放
先接一透明塑膠管於放氣閥上,然後連續拉
幾下拉桿後不要放開,接著將放氣閥螺帽放
鬆,讓空氣排出來,連續重複作業至無空氣
為止。

放空氣時注意貯油槽油面保持在一半以
上之高度。
煞車拉桿

13-4
13.油壓煞車
固定螺栓
煞車來令/碟盤
煞車來令片更換。
拆下煞車卡鉗 2 支固定螺栓。

煞車來令片之更換不必拆下煞車油管。

取下煞車卡鉗。

煞車鉗
銷螺栓
拆下來令片銷螺栓,然後再取下來令片銷螺
栓及煞車來令片。

來令片彈簧
取下來令片彈簧。

鎖螺栓
組合
來令片組合時依分解之反順序作業。
鎖緊來令片銷螺栓。
扭力值:1.5~2.0kgf.m

13-5
13.油壓煞車
測量煞車碟盤厚度
使用限度:4.5mm 以下更換新品

測量煞車碟盤彎曲度。
使用限度:0.30mm 以下更換新品

煞車主缸拆卸
油管螺栓
先將煞車系統中煞車油洩放出來。

嚴防煞車油濺及塗布塑膠類,作業時置一
塊布於塗裝塑膠類表面上。

先拆下 2 個內六角固定螺栓,取下煞車主
缸。

拆卸油管螺栓時,管端應加以覆蓋以防止
污穢,確實堵住油管以防煞車油漏出來。    煞車油管       固定螺栓

分解
從煞車主缸體上取下活塞套和扣環。

扣環內張鉗
煞車主缸    主活塞
從煞車主缸上取下華司、活塞及彈簧。
使用煞車油清洗煞車主缸及貯油槽裏面。

彈簧      防塵套

13-6
13.油壓煞車
檢查
測量煞車主缸內徑。
檢查煞車主缸是否裂痕刮傷及割傷。
使用限度:12.75mm 以下更換新品。

測量煞車主缸活塞外徑。
使用限度:12.65mm 以下更換新品。

組合
組合煞車主缸,在組合前所有部品以煞車油
塗抹。
彈簧及第一個皮碗一同安裝。

組合主缸時,主缸、活塞、彈簧須整組安
裝,不可相互對調更換。
組合前將活塞皮碗用煞車油浸一下。 彈簧      皮碗

安裝活塞及扣環。
安裝活塞套。
安裝煞車拉桿。

13-7
13.油壓煞車
油管螺栓
把煞車主缸置於手把上,裝上固定座,
“UP"記號向上,手把印記號與固定座之接
合而成一直線。
先鎖緊上方內六角螺栓,再鎖下方內六角螺
栓。
扭力值:1.0~1.4kgf.m

“UP”記號
螺栓

將螺栓及兩個密封華司與油管裝上。
補充煞車油至貯油槽之上限 ”MIN”位置。
洩放空氣。

密封華司

13-8
13.油壓煞車
煞車卡鉗
分解
取下煞車卡鉗、來令片彈簧。
煞車卡鉗下放置一乾淨容器,從煞車卡鉗上
拆下煞車油管。

慎防煞車油濺及油漆表面。

油管螺栓
煞車鉗座
從煞車卡鉗上拆下來令片銷螺栓。
拆下煞車來令片。

從煞車卡鉗上,取下活塞。
使用壓縮空氣從煞車卡鉗上煞車油入口吹
入,把活塞擠出來,並在下方放置一塊布類
以防止活塞,脫落受到污穢。

把活塞油封向內推,取下油封。
使用煞車油清洗活塞油封之溝槽。

小心,勿讓活塞表面受損。

活塞油封

13-9
13.油壓煞車
檢查
檢查活塞是否割痕、磨損。
使用測微規,測量活塞外徑。
使用限度:25.35mm 以下更換新品。

檢查煞車卡鉗,汽缸是否割痕、磨損,並測
量內徑。
使用限度:25.45mm 以上更換新品。

組合
清洗所有拆下的部品。
將活塞及油封塗抹矽黃油,用煞車油潤滑煞
車卡鉗缸壁內。
先裝上油封再裝上活塞,活塞凹端應向外。

安裝活塞時,其外端應突出於煞車卡鉗
3~5mm。
用一乾布擦拭多餘的煞車油,塗布矽黃油於 固定螺栓
煞車卡鉗座銷及煞車卡鉗內。

安裝
把煞車卡鉗裝於左前緩衝器上並鎖緊螺栓。
扭力值:2.4~3.0kgf.m
裝上煞車油管到煞車卡鉗上。
扭力值:3.0~4.0kgf.m
填加煞車油,到貯油槽內及洩放空氣。

油管螺栓

13-10
13.油壓煞車

備 忘 錄
14.座墊、後架、後土除、排氣管

14

14-0
14.座墊、後架、後土除、排氣管
整備資料…………………………14-1 後土除…………………………14-4
座墊………………………………14-2 排氣管…………………………14-4
後架……………………………14-2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拆卸後架時,注意後燈之電線配置不可挾著損傷,以防短路。
•排氣管拆時,應在冷車狀態下實施以防燙傷。
•安裝完成後應確認後燈、方向燈、剎車燈,是否作動正常。
•排氣管安裝時先由排氣管接頭固定螺帽先鎖緊,然後再鎖緊排氣管吊板螺栓。

扭力值
後架固定螺帽 3.0~4.0kgf.m
排氣管接頭螺帽 0.8~1.2kgf.m
排氣管吊板螺栓 2.4~3.0kgf.m

14-1
14.座墊、後架、後土除、排氣管
座墊拆卸
拆下座墊左、右各 1 支固定螺栓。
取下後座墊。

固定螺栓
後置物箱蓋拆卸
拆下 1 支固定螺栓。

取下後置物箱蓋組。

固定螺栓

後扶手拆卸
拆下後扶手 2 支固定螺栓。
取下後扶手。

後土除支架拆卸 固定螺栓
拆下後土除支架左、右各1支固定螺絲。 固定螺栓
拆下後土除支架後1支固定螺絲。
拆下後土除支架上 2 支固定螺絲。
取下後土除支架。

左、右 上 後

14-2
14.座墊、後架、後土除、排氣管
後土除拆卸       固定螺栓
拆下後土除上方 2 支固定螺絲。
移出 ECU,取下活性碳罐及防干擾器。
取下方向燈及後燈導線接頭。
取下後土除。

安裝
固定螺栓
後土除安裝時依拆卸時相反順序作業。

安裝時,後燈、方向燈導線必須確實接好
注意配置位置。

左、右 上 後
排氣管
拆卸
排氣管拆卸時,避免在熱車狀態下作業以
防被燙傷。

先拆下含氧感知器導線接頭。
拆下排氣管前接頭 2 個固定螺帽。
再拆下排氣管固定螺栓。
取下排氣管。(注意不可碰撞含氧感知器)
檢查
檢查排氣管接頭、墊圈是否破損、變形。
如有洩氣情形,則更換新品。
安裝 固定螺栓 含氧感知器接頭 接頭固定螺帽
排氣管安裝時,先將排氣管接頭墊圈裝入,
再將排氣管裝上。
先將排氣管接頭 2 個固定螺帽鎖緊,然後再
鎖緊排氣管固定螺栓。
接上含氧感知器導線接頭。
扭力值
排氣管接頭螺帽:0.8~1.2kgf.m
排氣管固定螺栓:3.0~4.0kgf.m

14-3
15.點火系統

全晶式點火線圈 ECU
轉倒感知器
電瓶

15

保險絲盒
主開關 曲軸位置感知器

15-0
15.點火系統
整備資料…………………………15-1 點火線圈/曲軸位置感知器……15-3
故障診斷…………………………15-2 轉倒感知器………………………15-4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點火系統之檢查請依故障診段表 15-3 順序追蹤檢查。
•點火系統為電氣式自動進角裝置,在 ECU 內,所以點火時間不須調整。
•點火系統之點火控制組不可脫落下垂,或受強力撞擊,會引起故障,拆卸時要特別小心。
•點火系統之故障為接頭插座的接觸不良原因較多;在整備之前先檢查接頭各部是否接觸不
良。
•火星塞使用之熱價是否適當,不適當的火星塞會使引擎運轉不順或燒損。
•各系統之檢查,請參照各單元之作業方法實施。

項                       目 標    準    值
標          準 CR8E
火星塞熱價 熱          型 CR7E
冷          型 CR9E
火 星 塞 間 隙 0.6~0.7mm

點  火  時  期 引擎轉速(怠速時) > 100℃ 9~20 BTDC

一   次   線   圈
2.2Ω±10%
(一次測)
點火線圈抵抗值(20℃)
二   次   線   圈
8.5KΩ±10%
(二次測)
曲軸位置感知器之抵抗值(23℃) 96~144Ω
點火線圈一次側最大電壓 140V 以上
曲軸位置感知器最大電壓 1.5V/300rpm 以上

測試儀器
數位式三用電錶
噴射診斷器

15-1
15.點火系統
故障診斷
引擎發動即熄火
•火星塞跳火不良。
•點火正時不當。
•ECU 不良。

火星塞無火花
•主開關不良。
•電路連接不良、破損或脫落。
•曲軸位置感知器與 ECU 與點火線圈之間不良。
•ECU 組與點火線圈之間不良。
•ECU 組與主開關之間不良。
•點火線圈與火星塞之間不良。

引擎發動但運轉不順
•點火線圈不良。
•線路接觸不良。
•火星塞不良。
•火星塞蓋漏電,
•交流發電機(曲軸位置感知器)不良。
•編碼齒飛輪或曲軸位置感知器組立不良。(鬆動)
•ECU 組不良。

15-2
15.點火系統
          點火線圈
點火線圈檢查
導通測試
拆下點火線圈黑/黃線接頭,測量一次線圈之電
阻。
電阻值一次線圈:2.2Ω±10%

電阻值二次線圈:8.5KΩ±10%

三用錶扳在×20kΩ位置。

點火電源檢查
拆下點火線圈導線接頭。
三用電錶轉至 DCV20V 檔位,測試棒♁極接紅/
黑線,○
- 極接地(車架),打開主開關,電壓應與

電瓶電壓相同。

點火線圈導線接頭

曲軸位置感知器
檢查
拆下曲軸位置感知器導線接頭。
測量藍/白與綠/白間之電阻值。
電阻值:96~144Ω

曲軸位置感知器導線接頭

15-3
15.點火系統
固定螺絲
轉倒感知器
拆卸
拆下座墊。
拆下轉倒感知器 2 支固定螺絲。
主開關 OFF,拆下導線接頭。
取下轉倒感知器。

三用電錶檢查轉倒感知器電壓:

此項測定為轉倒感知器之輸入輸出電壓是否
正常。

測量轉倒感知器輸入電壓,三用電錶轉至
+極端接紫/紅線,○
DCV20V 檔位,○ -極端接綠色
線,正常值為 5V±0.1VDC。

再將轉倒感知器 2 支螺絲拆下,傾斜超過 65 度,
此時輸出電壓升至 3.7~4.4VDC 範圍,表示轉倒
感知器作動正常。

此項測定電瓶須在滿充電狀態。

轉倒電壓

15-4
15.點火系統

備 忘 錄
16.充電系統

調壓/整流器 電瓶

16
保險絲盒
主開關 交流發電機

16-0
16.充電系統
整備資料…………………………16-1 充電系統…………………………16-3
故障診斷…………………………16-1 交流發電機………………………16-3
電瓶………………………………16-2 調壓/整流器……………………16-4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電瓶為 MF 型不需補充蒸餾水。
•充電時請勿使用急速充電,請使用 MF 充電機充電,電瓶溫度請勿超過 45∘以上。
•充電時必須把電瓶拆下,如需要在車上充電,應遠離火源火花,因充電時電瓶內部會產氫
氣。
•交流發電機之檢修時使用三用錶測量。
•充電系統線路配置必須妥善固定,慎防夾破皮造成短路。
基本資料
電     瓶     容     量 12V8Ah
電   解   液   比   重 1.320/20℃
充     電    電     流 正常 0.8A/快充 4.0A 最大
充 電 回 轉 數 2100rpm(最小)
交 流 發 電 機
性       能 2A 最小/3,000rpm
調壓/整流器 無接點式
充電線圈電阻 1.0~1.8Ω
工具

飛輪固定器
飛輪拔取器

故障診斷
電流斷續
無電源
•電瓶配線接觸不良。
•電瓶過放電。
•充電系統接觸不良。
•電瓶無電解液。
•照明系統接觸不良。
•電瓶配線未接續。
•電源主開關不良。 充電系統不良
•線路接頭接觸不良、斷線或短路
電壓低
•調壓/整流器不良。
•電瓶充電不良。
•A.C 發電機不良。
•接觸不良(椿頭)。
•充電系統不良。
•調壓/整流器不良。

16-1
16.充電系統
電瓶座
電瓶
拆卸
拆下左邊蓋。
拆下電瓶負極線再拆下正極線。
拆下電瓶固定座 4 個固定螺絲。
取下電瓶。

•○
+ 極拆卸時作業中工具不可與車架接

觸,否則會引起短路火花會引燃汽油,電
固定螺絲
瓶會損壞非常危險。
安裝時依拆卸之相反順序作業。

防止短路,先接○
+ 極線再接○
- 極線。

充電狀態(開路電壓)之檢查。
拆下前座墊。
電瓶椿頭導線拆下。
完全充電:13.0~13.2V
充電不足:12.3V 以下

•充電狀況檢查必須使用電壓錶作業。
充電
連接方法:充電機○
+ 極接電瓶○
+ 極。

     充電機○
- 極接電瓶○
- 極。

•電瓶附近嚴禁煙火。
•充電開始或完畢必須先將充電機開關先
關掉,以防止連接部發生火花產生爆炸危
險。
•充電時必須依照電瓶上所標示電流時間
為 1/10 小時率。

•電瓶急速充電除緊急外不可使用。
•充電後必須隔 30 分鐘後再行測量電壓。

充電電流:標準:0.8A
     急速:4.0A
充電時間:標準:5~10 小時
     急速:1 小時
充電完了開路電壓:12.8V 以上

16-2
16.充電系統
充電狀況之檢查
使用勾錶(適合較大電流檢測)
(數位萬用鉤錶)
1. 選至適當的 (40 或 400 )檔位,
按下 REL△鍵,勾錶顯示器歸零。
2. 再將測試電路置勾錶夾中央,即可顯示
電流量。
3. 電流值若為負值,錶示電流流向與測量
方向相反,欲獲得正值僅需改變電流夾方
向即可。
5. 發電機輸出電流應符合下表規定。
再接上電壓錶,將電壓錶正極接電瓶正極,
負極接電瓶負極測量充電電壓。
充電性能:
點燈 充電開始
1500rpm 5000 rpm
開關 RPM
OFF 2150
1.0A 以上 1.6A 以上
(白天) rpm 以上 數位式勾表
ON 2150
0.4A 以上 1.0A 以上
(夜間) rpm 以上

限制電壓測定:
發動引擎,引擎回轉數慢慢上升測量限制電
壓。
限制電壓:14.7±0.4V
註:電瓶在滿充電狀態下測試。

•測定限制電壓時,請接診斷器確認 rpm。     


交流發電機
拆卸
交流發電機之拆卸。(參閱 8-2)
檢查
拆下交流發電機導線接頭,測量各黃色端子
間之電阻值。
電阻值:1.0~1.8Ω

•A.C 發電機黃線(三條)不可搭鐵。    

16-3
16.充電系統
調壓/整流器      調壓/整流器導線接頭

檢查
拆下油箱。
拆下調壓/整流器之接頭。
檢查各導線間之導通性。

紅/白

正方向:有導通

 測試棒  測試棒
I 黃 綠
II 紅 黃

逆方向:不導通

 測試棒  測試棒
I 綠 黃
II 黃 紅/白

․調整性能之測試
 把電壓錶在電瓶兩端子之間。
 然後使引擎回轉數慢慢上昇。
 電瓶端子之電壓在 14.0~15.0V 間表示良
好。

16-4
16.充電系統

備 忘 錄
17.起動系統

起動按鈕
起動繼電器
電瓶

保險絲盒

17
主開關 起動馬達

17-0
17.起動系統
起動系統之配置…………………17-0 起動馬達…………………………17-2
整備資料…………………………17-1 起動繼電器………………………17-5
故障診斷…………………………17-1 起動馬達安裝……………………17-5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起動馬達之拆卸,可在引擎上作業。
•安裝起動電路時,必須確實接好以防止接觸不良而造成起動困難。

扭力值
起動馬達固定螺栓   0.35~0.5kgf.m

故障診斷
不能起動 起動馬達轉動力弱
•保險絲斷 •電瓶電量不足
•電瓶電量不足 •連接線接觸不良
•主開關不良 •起動馬達齒輪被異物卡住
•起動單向離合器不良 起動馬達回轉引擎不回轉
•起動繼電器不良 •起動單向離合器不良
•連接線接觸不良 •起動馬達逆運轉
•起動馬達不良 •電瓶電力不足

17-1
17.起動系統

起動馬達        固定螺栓

拆卸

•起動馬達相關整備工作前,必須先將主開
關 OFF,把電瓶搭鐵線拆下,然後再將電
源打開試看起動馬達是否會作動,以確認
安全性。

先拆下起動馬達導線固定螺帽。
再拆下起動馬達本體 2 支固定螺栓,取下起
動馬達。

固定螺栓  O 環

17-2
17.起動系統
導線接頭
起動繼電器
作動檢查。
拆下前座墊。
打開主開關〝ON〞按下起動按鈕,有〝卡答〞
聲音之檢查。
有卡答聲音時表示起動繼電器內磁場線圈為
正常。

起動繼電器
無聲音時
•檢查起動繼電器電壓。
•檢查起動繼電器搭鐵回路。
•檢查起動繼電器,黃/紅與綠/紅之導通
性。

起動繼電器
把起動繼電器黃/紅與綠/紅接在 12V 電
瓶,起動馬達的兩端子連接三用電錶(電錶
在Ω檔位置),如果兩端子間導通(Ω值愈小
愈好)則為正常,不導通則更換新品。

電瓶通電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起動繼電器
內磁場線圈發燙。

導線接頭
O環
起動馬達安裝
起動馬達 O 環部塗布機油,然後稍微左右轉
動裝入;鎖上後端 2 支固定螺栓。
裝上起動馬達導線螺帽,防水套。

17-3
18.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整備資料…………………………18-0 主開關……………………………18-2
起動按鈕、喇叭按鈕………………18-3
故障診斷…………………………18-0
前煞車燈開關、後煞車燈開關、方向燈
前燈………………………………18-1 開關、前燈開關……………………18-4

方向燈……………………………18-2 遠 近 燈 切 換 開 關 、 燃 油 計 量
器…………………………………18-6
煞車燈、後燈………………………18-2

整備資料
作業上注意事項
•所有塑膠插頭都有固定扣,在拆卸前必須將此部份車體上卸下。
•如要檢查兩點間之連接導通,必須使用三用電錶測量,三用電錶內也有電壓錶可用來測量
線路上的電壓。
•各種燈類的瓦特數不同,交換時必須依照規格更換,以免線路燒毀。
•開關的接續測試不須從機車上卸下,可作業。
基本資料
前燈       12V 35W
煞車燈&後燈   12V LED/2W
方向燈      12V LED/2W
方向指示燈    LED×2
空檔燈      LED
側支架燈     LED
速度錶燈     LED
遠燈指示燈    LED 18
保險絲      10A

故障診斷
前燈開關打開燈不亮 前燈開關操作時前燈光線不變換
•燈泡不良或破損。
•燈泡壞了。
•遠近燈切換開關不良。
•主開關或前燈開關壞了。
•線路接頭脫落。
•保險絲斷了。
•電瓶接觸不良或沒電。
燈會亮但燈亮昏暗
•電瓶電壓低。
•線路或開關電阻過高。
•燈泡老化或回路不良。

18-0
18.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前燈
拆卸
放鬆前燈罩 2 支固定螺絲。
拆下前燈組導線接頭。

拆下燈泡固定鈎,取下燈泡(HS135W)。
檢查燈泡是否燒損有則更換新品。

固定螺絲
燈泡
安裝
依拆卸相反順序安裝前燈。

安裝時注意前燈光束之調整。

固定勾
儀錶(速度錶)
拆下速度錶導線。
拆下速度錶照明燈泡導線接頭。
拆下速度錶座固定螺帽 2 個。
取下速度錶座。
取下儀錶組。

固定螺帽
安裝
安裝時依拆卸相反順序作業。

18-1
18.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方向燈
拆下方向燈殼 1 支固定螺絲,取下燈泡。
檢查燈泡是否燒損或破裂,有則更換新品。
安裝時依拆卸之相反順序作業。

方向燈導線接頭 固定螺栓
後燈組導線接頭

煞車燈/後燈/牌照燈
拆下後燈組 2 支固定螺帽.
取下燈組檢查 LED 燈泡是否損壞,有則更換新品
(整燈組)。
燈泡規格:12VLED2W(煞車燈/後燈)
     

後燈組
主開關
拆卸
拆下主開關導線接頭。
拆下主開關 2 支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
檢查 主開關
檢查各線路之間接續情形。
顏色
位置
黑 紅 黑/白 綠
OFF ○ ○
ON ○ ○

18-2
18.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起動按鈕
起動按鈕
拆下油箱。
拆下右邊開關接頭。
檢查黑色線與黃/紅線之間導通情形。
顏色
位置
黑 黃/紅

押 ○ ○

喇叭按鈕
拆下油箱。
拆下左邊開關接頭。
檢查黑色線與淺綠色之間導通情形。
顏色
位置
黑 淺綠

押 ○ ○

喇叭
拆下喇叭導線插頭。
喇叭按鈕
將喇叭接頭接上 12V 電瓶,如喇叭會響則為良
喇叭
好,不響則更換新品。

燃油指示燈
拆下燃油計量器組與燃油計量器接頭。
將燃油計量器組導線端綠線與黃/白線相接,打開
      電瓶
主開關,燃油指示燈亮,拆下相接導線指示燈即
熄滅,則為良好。

18-3
18.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前煞車燈開關
拆下前煞車燈開關插頭。
檢查前煞車燈開關接續情形。
煞車拉桿拉時:導通。
煞車拉桿放時:不導通。

    前煞車燈開關
後煞車燈開關導線接頭
後煞車燈開關
拆下座墊。
取下後煞車燈開關導線接頭。
檢查後煞車開關接續情形。
踏下煞車踏板:導通。
放開煞車踏板:不導通。

方向燈開關 方向燈開關
拆下方向燈開關導線接頭。
檢查方向燈開關作動線路接續情形。
顏色
位置
橙 灰 空
R ○ ○
L ○ ○

前燈開關
       方向燈開關導線接頭
拆下前燈開關導線接頭。
檢查前燈開關作動線路接續情形。
顏色
位置
黑 茶 藍/白 茶/白
y
○ ○ ○
○ ○ ○

        前燈開關導線接頭

18-4
18.燈類/儀錶/開關/喇叭
遠近燈切換開關
拆下遠近燈切換開關導線接頭。
檢查遠近燈切換開關作動線路接續情形。
顏色
位置
白/藍 藍 白
○ ○
○ ○

         導線接頭
燃油計量器 導線接頭

•作業時嚴禁煙火。

拆卸
拆下座墊,油箱。
旋轉燃油計量器。
取下燃油計量器。

•燃油計量器取下時注意浮筒角度慢慢取出。
燃油計量器

檢查
檢查燃油計量器 O 環是否損壞、變形、硬化,如
有則更換新品。
檢查燃油計量器浮筒位置在空及滿時之電阻值。
電阻值:滿:∞
    空:導通

空:導通

18-5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19
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分解圖……………………………………………………………………………19-1
 油氣蒸發排放控制系統之功能……………………………………………………19-2
 故障診斷…………………………………………………………………………19-2
 油氣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定期保養表………………………………………………19-3
 修理情報…………………………………………………………………………19-4
 機車引擎燃料蒸發控制系統試驗………………………………………………19-5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拆卸………………………………………………………19-6
 蒸發控制閥/檢查安裝………………………………………………………19-7
 活性碳罐檢查…………………………………………………………………19-8
P.C.V 系統(曲軸箱吹漏氣回收系統)…………………………………………19-9
 廢氣排放相關系統檢查…………………………………………………………19-9
ECU 檢查 …………………………………………………………………… 19-12

19-0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蒸發排放系統示意圖

排放污染系統示意圖
燃油噴嘴
節流閥體

三元觸媒轉化器

19-1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前言:
  蒸發排放控制系統簡稱為 E.E.C.系統,為將燃油箱之蒸發油氣收集回收至引擎再燃燒的
一種裝置,以避免油氣散發至大氣而造成污染。

功能
項   目 目    的 作     用

將油箱內所蒸發的 HC 經活性碳罐吸收,引擎發動時控制
蒸發油氣控制閥 控制汽油內蒸發之 HC 流入至大氣。
閥產生脈動現象將油氣再導入引擎燃燒。

吸收油箱,油氣所蒸發之 HC 儲存起 燃油箱蒸發之 HC 經活性碳之特性收集,規定排放量不得


活性碳罐
來。 超過二克以上。

P.C.V 將曲軸箱內吹漏氣之 HC 完全回收再燃 將曲軸箱所產生的吹漏氣經 P.C.V 作用把油氣與油分離再


(曲軸箱通氣閥) 燒。 導入汽缸燃燒。

將引擎排放出 A/F 狀態轉換電壓值傳送訊號給 ECU, ECU


含氧感知器 控制 A/F 在最佳環保節能空燃比例範圍
控制且判定是否修正噴油量而達到環保節能效果。
利用觸媒轉化器內的貴金屬,將排放廢氣中的 HC 和 CO
三元觸媒 減少排放廢氣中 HC/CO 及 NOx 產生。 氧化還原成 CO2 和 H2O 等無害物質後排放至大氣中及降
低 NOx 有害物質。
為一種採用電子控制單元(ECU,ELECTRIC CONTROL
控制系統由電子迴路組成
UNIT)為核心,接收引擎各感知器資訊並加以計算,達到精
ECU 控制引擎所需要的噴油、點火和進氣量.
確控制引擎之噴油及點火。使引擎性能全域提升、達到降
感測車輛狀態
低油耗及排污控制之目的

故障診斷
引擎馬力下降,怠速不穩
空氣濾清器阻塞
蒸發控制閥不良
E.E.C.系統各管路鬆脫或破裂
ECU 不良
引擎怠速,加速不良
防翻閥不良
蒸發控制閥不良
活性碳罐阻塞不良

19-2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車輛運轉系統定期保養表:
保養里程
3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備 註
工作項目
潤滑系統 燃料供

引擎機油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I:檢查
A:調整
機油濾清器 C R R R R R R R
C:清潔
齒輪油 R:更換
給系統

T:鎖緊
燃油泵浦及燃
I/C I/C I/C I/C M:維修保養
油泵浦濾網
D:診斷器檢查
․維修保養及
空氣濾清器 C R C R C R 診斷器檢查
空氣供給系統

項目請依照
活性碳罐 I I I I 標準步驟實
進氣歧管螺絲 I I 施。
P.C.V 蒸發控制閥 I I I ․ 車輛於行駛中
或檢查中,發
控制有關的各空氣管路 I I I I 覺有必須清潔
觸媒轉化器 I I I I 潤滑補充、調
整或更換者。
傳動系統

凸輪鏈條 I I I I
且未嚴重影響
傳動鏈條 I I I I 污染排放,可
驅動皮帶 直接進行並記
錄之。若嚴重
閥門間隙 I I I I
影響污染排
點火系統

火星塞 四行程 I I I R I 放,須經報備


點 火 線 路 及 核準後進行。
I I I *車子久未騎乘易
ECU
受汽油材質(產
節流閥體 M/I M/I M/I
生膠質)變化影
D/ D/ D/ D/ D/ 響,造成無法起
燃油噴嘴 C
M M M M M 動,請顧客做好
引擎管理系統

定期保養.
D/ D/ D/
怠速空氣旁通閥
M M M *燃油噴嘴及節
引擎溫度感知器 D D D D D D 流閥體,每 3
個月或未達
進氣溫度暨壓力感知器 D D D D D D 10000km 需清
轉倒感知器 D D D D D D 潔。
點火線圈 D D D D D D
電瓶 D D D D D D
其 車體重要螺栓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它 煞車系統 I I I I I I I I I I M I I I I I

二、廢氣排放控制系統不定期保養:
項   目
點火系統及 ECU 如有明顯的持續性點火失常、引擎過熱、引擎熄火,則進行保養或點檢。
10000~15000 公里之間若有引擎馬力大幅下降時請將排氣系統、汽缸頭、活塞
積碳去除
頭之積碳去除。
傳動系統 10000~15000 公里之間若有極速明顯下降請對傳動系統進行保養及點檢。
1000 公里以前若過嚴使用可能使活塞、活塞環及氣缸體磨損或卡缸請清掃或搪
活  塞
缸或更換新品。
燃油噴嘴 每 1000 公里時或長時間放置未使用時需清潔燃油噴嘴積碳或膠質。

19-3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修理情報
作業上注意事項:
 作業時嚴禁煙火
 注意各管路組立位置
 各管路如損壞,必須更換新品
 各管路接頭要確實鎖緊
 活性碳洩漏孔必須向下方安裝

工具
真空泵浦-
壓力泵浦-

保養基準
蒸發控制閥負壓   45m/mHg
活性碳罐容量    90cc
活性碳罐安裝角度  傾斜 60°

19-4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機車引擎燃料蒸發控制系統試驗
一、洩漏試驗管路圖(簡易)

活性碳罐

    1.活性碳罐塞子(位置點①)

二、洩漏測試位置點(簡易)
1. 活性碳罐、油箱(位置點②)
將②處軟管注入壓縮空氣測試洩漏。
2. 負壓管路(位置點③)
將③處軟管注入壓縮空氣測試洩漏。
三、洩漏測試加(簡易)

19-5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油氣蒸發排放控制系統拆卸
蒸發控制閥拆卸
1.拆下車體後蓋。
2.拆下車體後端右邊蓋。
3.拆下蒸發控制閥接節流閥體之負壓管,及
接至空氣濾清器之軟管,取下蒸發控制閥/
活性碳罐。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

蒸發控制閥檢查
使用真空泵浦連接在蒸發控制閥接空氣濾
清器接管上輸入 250m/mHg 之壓力,如果能
保持在 1 分鐘之壓力則為良好,相反則為不
良,必須更換新品。 接節流閥
體負壓管

檢查蒸發控制閥真空壓力使用真空壓力器
連接在蒸發控制閥接節流閥體管上,輸入 接節流閥體負壓管
45m/mHg 之負壓如果能保持 1 分鐘內表示
良好,相反則不良,必須更換新品。

19-6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檢查蒸發控制閥流通量
1. 使用真空泵浦連接在蒸發控制閥負壓
管上輸入 45m/mHg 之負壓。

2. 在蒸發控制閥接活性碳罐管上接上壓
力泵浦輪入壓力每分鐘流通量為 9.4 公
升以上為良好,相反則為不良,必須更
換新品。

為了避免蒸發控制閥損壞,不可使用高壓
氣體測試,只能使用手操作壓力泵浦作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安裝
1.安裝時依拆卸相反順序作業。
2.將蒸發控制閥各管路確實接妥。

各管路必須確實接好,不可有擠壓不順現
象。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

19-7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拆卸
3.拆下活性碳罐。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

檢查活性碳罐
1.把蒸發控制閥上往空氣濾清器連接管(如
右圖 A 端)與洩漏管阻塞。
2.在負壓管接上真空泵浦。
3.把蒸發控制閥上往油箱油氣蒸發接頭接
一軟管用嘴吹,如果暢通則表示良好, 活性碳罐
相反阻塞不通則為不良,必須更換新
品。
4.檢查活性碳是否有龜裂情形,有則更換新
品。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之安裝
活性碳罐安裝依拆卸時相反順序作業。

• 活性碳罐安裝位置不可自行任意改
變,以免影響性能。
• 各連接管路不可受到擠壓破裂或鬆
 蒸發控制閥/活性碳罐
脫。

19-8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PCV
P.C.V.(曲軸箱吹漏氣回收系
統)
P.C.V.拆卸
1.拆下車體後蓋。
2.拆下車體左邊蓋。
3.P.C.V 紅色透明膠管如有積油將其清除
乾淨。

 紅色透明管 接曲軸箱

空氣濾清器
濾清器交換
拆下右側蓋。
拆下空氣濾清器蓋固定螺絲,取下濾清器蓋。
取下濾清器海棉與濾網。
檢查是否污穢、損傷。
如有污穢或損傷時則更換新品。 濾清器海棉與濾網

•空氣濾清器蓋安裝時要確時裝妥,以
免空氣塵埃吸入。

交換時間
車輛在惡劣路面或雨天行走時應提早交換。

廢氣排放相關系統檢查
空氣濾清器清潔或更換。
噴油時間檢查
火星塞清潔檢查。
接上診斷器進入資料分析。
點火系統檢查。
引擎暖機至引擎溫度 100°C。
接上診斷器進入資料分析。
檢查噴油時間是否在規格內
引擎暖機至引擎溫度 100°C。
噴油時間 參考值:1.7 ~ 3.7 ms
檢查點火角度是否在規格內
點火角度:9~20°/1700RPM

19-9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本車型廢氣排放控制系統是在排氣管中間裝置三元觸媒,而達到減低廢氣污染物的排出。

●廢氣排放控制系統管路

燃油噴嘴
節流閥體

三元觸媒轉化器

功能
項   目 目    的 作     用

將油箱內所蒸發的 HC 經活性碳罐吸收,引擎發動時控制
蒸發油氣控制閥 控制汽油內蒸發之 HC 流入至大氣。
閥產生脈動現象將油氣再導入引擎燃燒。

吸收油箱,油氣所蒸發之 HC 儲存起 燃油箱蒸發之 HC 經活性碳之特性收集,規定排放量不得


活性碳罐
來。 超過二克以上。

P.C.V 將曲軸箱內吹漏氣之 HC 完全回收再燃 將曲軸箱所產生的吹漏氣經 P.C.V 作用把油氣與油分離再


(曲軸箱通氣閥) 燒。 導入汽缸燃燒。

將引擎排放出 A/F 狀態轉換電壓值傳送訊號給 ECU, ECU


含氧感知器 控制 A/F 在最佳環保節能空燃比例範圍
控制且判定是否修正噴油量而達到環保節能效果。
利用觸媒轉化器內的貴金屬,將排放廢氣中的 HC 和 CO
三元觸媒 減少排放廢氣中 HC/CO 及 NOx 產生。 氧化還原成 CO2 和 H2O 等無害物質後排放至大氣中及降
低 NOx 有害物質。
為一種採用電子控制單元(ECU,ELECTRIC CONTROL
控制系統由電子迴路組成
UNIT)為核心,接收引擎各感知器資訊並加以計算,達到精
ECU 控制引擎所需要的噴油、點火和進氣量.
確控制引擎之噴油及點火。使引擎性能全域提升、達到降
感測車輛狀態
低油耗及排污控制之目的

19-10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含氧感知器檢查
排氣管前管 (EXHAUST PIPE):由於需鎖付一含氧感知器,故排氣管前管需追加全周焊一螺帽
(NUT),並於鎖付時需於螺牙部塗佈防卡劑,以防止高溫燒結情況。鎖付扭力:2.7kgf.m

含氧感知器(OXYGEN SENSOR) 使用 DC 8~16V 電池電源。共有 4 支接腳,1 個電源接腳;1 個加熱


器接腳;1 個訊號輸出腳;1 個接地腳。該感知器裝配在之排氣管前管上,檢測排氣之含氧濃度值,
供決定 ECU 是否需增油或減油,以符合環保排污法規。當排氣溫度未達 350oC 之前,感應部無法活
化,致無信號輸出;此時,ECU 會驅動感知器內的加熱器,加速感知器溫度提升,使含氧感知器儘
快開始正常作動。正常時加熱器阻抗為 7.7±1.2Ω,可由三用電表測出。於暖車後感知器輸出為: A/F:
>14.7 時>0.7V A/F: <14.7 時>0.18V

廢氣測定與調整

1.先發動引擎,並溫車數分鐘,接上噴射診斷器至資料分析處(引擎溫度在 100℃)
2.怠速需在 rpm1700±100rpm 範圍內。
(ECU 控制不可調整)
3.廢氣測定器採樣管接在排氣管之觸媒前 CO 量測孔。
4.測定範圍:RT30HA 機種-- CO:0.4~2.0 %(觸媒前)

5.如 CO 超出測定範圍時,請檢查噴射相關部品(例如噴油嘴噴油時間、汽油泵浦壓力等)。
6.如無效,請檢查廢氣排放相關系統及引擎汽缸頭進/排氣門是否有洩露(HC 會偏高)。
7.請勿任意拆除含氧感知器及換裝無觸媒式樣市售改裝排氣管,因此舉動可能導致廢氣測定不合格,
甚至於被罰款。
8.光陽設計排氣管覆熱蓋符合中華民國臺灣消保法規定因此請勿任意拆掉覆熱蓋或變更其設計,因此
舉動可能導致乘客有燙傷疑慮,後果不堪設想。

19-11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電子控制單元檢查
ECU拆卸

勿讓ECU掉落,尤其是掉落在堅硬表面上。如此衝擊 可
能會令ECU損壞。

● 拆卸座墊 。
● 脫離接頭並拆除ECU。

ECU安裝
安裝係為拆卸的相反順序。 ECU

ECU檢查

目視檢查ECU接頭。
若接頭內有泥沙或灰塵阻塞時 ,請使用壓縮空氣將它吹除
乾淨。
拆除ECU(請參見第4單元噴射系統)。
目視檢查ECU接頭的端子。
若主線束接頭之端子有受損時,請更換該主線束。
若ECU接頭之端子有受損時,請更換該ECU。
將主開關旋至ON位置。
接上光陽Fi診斷器至主配線Fi診斷器接頭。
以光陽Fi診斷器診斷ECU版本及內MAP是否異常。

觸媒轉換器檢查
單品檢查
利用市售有附燈具可繞內視鏡由排氣管前管進入檢查觸媒單體是否脫落、破損、被機油覆蓋或已
呈現黑色(正常是灰褐色)如有上述情況請更換新品以避免導致廢氣測定不合格,。
惰轉觸媒轉換效率檢查
將引擎暖機 8~10 分鐘,接上廢氣分析儀, 檢查觸媒前 CO 值與觸媒後 CO 值,觸媒後 CO 值通常比
觸媒前 CO 低,如測量值不正常,可能觸媒轉換器已劣化或失效, 如有上述情況請更換新品以避免導
致廢氣測定不合格,。
.請勿任意換裝無觸媒式樣市售改裝排氣管,因此舉動可能導致廢氣測定不合格,甚至於被罰款。

19-12
19.蒸發排放控制系統/廢氣排放控制系統

備 忘 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