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CS 11.120.20
C 48'

yy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医药 行 业标 准
YY/T 
0148
-2006
代替 YY 
   0148
-19
93

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Me
dic
al 
adhe
siv
e banda
ges
-Ge
ner
al 

equ
ire
ment

2006
-04-
19发布 2007-
04-
01实 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 布
YY/T 
0148- 2006

Bl
i 吕

本标准代替 YY 
     01
48-1
993《医用橡皮膏》
。本标准与 YY 
01
48-19
93的主要区别在于扩大了标
准 的适用范 围。其技术内容主要采用 了《英国药典 》 199
3版的有 关要求。
本标准 的附录 A、附录 B、附 录 C和 附录 F是规范 性附 录。本标 准 的附录 D和 附录 E是 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 由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 医疗器械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 口。
本标准主要起 草单位 :
     山东省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 中心 。
    
本部分参加起 草单位 :河南飘 安集团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 草人 :骆红 宇 、
     刘斌 、
孙光字 、
范向阳 、
万敏
YY/T 
0148- 2006

引 言

本标准第 5章所规定 的一般要求适 用于各类粘贴胶带 ,


     第 6章所规 定的特殊 要求只对 有相应 明示
的产品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 粘贴胶带,符合本标准不 意味着能满 足临床要 求。对于这些产品 ,本标 准规
定之外的要求也可能是必须 的。
医用胶带上粘贴物质 的质量、
     织物 的组织结构和经纬密度是控 制产 品质量 的重要参数 ,
但 由于粘贴
胶带的种类的多样性 ,本标准 中不 可能对 这些特性统 一给 出规 定。另外 ,
本标准 也不涉及产 品的供 应
形式和包装的要求
多数医用胶带不直接 与创 面接触 ,
     但有些粘贴胶带预期 直接与创 面接触 ,
故也称之 为粘贴 敷料 ,

类产品临床上要求无菌供应 。
YY/T 
0148- 2006

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 定了各 类与体表或创面接触 的医用胶带 (


又称粘贴绷带),
包括粘贴敷料 的通用要求 。
本标准不包 括:

) 医用胶带 (
包括粘贴敷料 )
的粘贴面保护层的要求 ;
b) 粘 贴敷料贴中敷料垫的要求 ;
c) 医用胶带的包装要求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 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准的条款 。凡 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


     其 随后 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 准, 然而 ,
鼓励 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 文件 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 日期 的引用 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GB/
    
T 1
6886
. 1 医疗器 械生 物学评 价 第 1部 分 :
评价 与试 验 (
GB/
T 16
886. 

-20
01,i
dt 

SC
10993-1;1997)
YY 
    
0466 医疗器械 用于 医疗器械标 签、
标 记和提供信 息的符 号(YY 
046
6-2
003, 
ISO 
152
33
2000, 
IDT 

YY/
    
T 0
471
. 
3-20
04 接触性创 面敷料试 验方法 第 3部分 :
阻水性
YY/
    
T 0
471
. 
4-2
004 接触性创 面敷料试 验方法 第 4部分 :
舒适性

术语 和定义

YY/
    
丁047
1确 立的以及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 准
3. 

二氧化钦弹性粘贴绷带 t
     it
ani
um 

iox
ide 

las
ti
c 
adh
esi
ve 
ba
ndag

棉、
    
棉 和粘胶 的织物上均匀涂有含二 氧化 钦的粘贴物质 ,经或纬向具有弹性的绷带 。
3.2

透水蒸气粘贴膜敷料 v
     apo
ur-
per
mea
ble 

dhe
siv
e f
il
m dr
ess
ing
在基材 (
    如聚氨醋膜)上均匀涂有合成粘贴物质 的无 菌产 品 该 敷料可拉伸 、
阻水 、
水蒸气可透过且
透明。粘贴面上盖有一个保 护层。去除保护层不会将粘贴物质带下 该产品单件无菌供应 。敷料的一
边可以有一处无粘贴物 质的着色区域或其他适宜 的装 置,
以供手持

通 用试验要求

本标准所要求 的各项试 验样品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按 附录 A规定 。

5 一般 要求

5. 
1 尺寸
产品尺寸应不小于标称值 的 99%0
    
5.2 粘 性
5‘
2.1 持粘性
按附录 B中第 B. 
     2章试验 时 ,
在烘箱 内试验 期间 ,
贴于不锈钢板 上粘贴胶带 的顶端下滑应 不超过

           
YY/T 
0148- 2006

2.5 
mm,

5.
2.2 剥离强度
按 附录 B中第 B, 
     L章试 验时 ,
粘贴胶带 每 1 

m宽度所需 的平均 力应不小于 1
. 0 
N'
5. 
3 生物相容性
应按 GB/
     T 1
6886
. 规定对粘贴胶带进行 生物 学评价,结 果应 表明无不可接受的生物学危害 。

6 特殊要求

6. 
1 舒适性(可伸 展性)
如果胶 带明示具有“
     舒适性 ”,
按 YY/T 
0471
. 4
-20
04试验 时,
可伸展性应不大于 1
4N "c
m-'
。按
YY/T 
047
1, 
4-2
004试验时,
永久变形应不大于50

6.2 水 蒸 气 透 过 性
如果粘贴胶带 明示 透水蒸气 (
     如,透水蒸气粘贴膜 敷料).按附录 C试验时 ,
每24 
h的水蒸气 渗透
应不少于5
00 
g,m-
i 

6.3 阻 水 性

如果粘贴胶带 明示 阻水 ,其阻水性应满 足 YY/


     T 0
471
. 
3-2
004所规定试验的要求 。
6.4 特 定 物 质

如果粘贴胶带 明示粘贴 物质中含有抗菌、


     收敛或滋 润等作用 的特 定物质 (如氧化 锌 、
二氧化钦 等),
采用适 当的方法检验时 这类特定物质的含量应不小于粘贴物 质的 10.0%0
注 :附录 D和附 录 E分别给 出了氧化锌、二氧化钦含量 的试验方 法
    

.5 弹性
如果 粘 贴胶 带 明示 具 有 “弹 力”或 “弹性 ”,按 附 录 F试 验 时,恢 复 长度 应不 大 于 全伸 展 长 度
    
的 80% .
6.6 染 色
如果粘贴胶带被染色 ,宜在单包装或贮运包装 的标 签上明示其 颜色。
    
6.7 无菌
如果粘贴胶带明示无菌,
     供应的产品应经过一个确认过的灭菌过程o
    
注:参考文献中所列标准 GB 
18278至 GB 
18280适用于对灭 菌过 程的确认和对灭菌效果进行 常规控制的要求 。我
国药典中规定了产品 的无 菌检查 法,
         但该 方法不能用于灭菌产品 的放行控 制

7 标签

YY 
046
6给出的医疗器械用的标签、
标记和提供信息用符号适用于粘贴胶带。
注 :粘 贴 胶 带 的 产 品 的 包 装 一 般 都 很 小 ,
采 用 YY 
0466规 定 的 符 号 ,
可以提供更多的信 息

1)对于应用场合对粘贴强度要求不高 的医用粘贴胶带 ,该指标可以取 0. 


5 
N,但需予 以明示
YY/T 
0148- 2006

附 录 A
      
(规 范 性 附 录 )
    
状态调 节与试验环境

A. 
1 试 验环境控制

除非另有规定 ,
试验环境应 为 180
C-220
C,相对湿度为 6
0%-7
0%0

A.
2 试 验状态调节

用于测量质量 、
     面积 、每标称长度线数 、
最小扯断力和吸水 性的供试材 料 ,
除另有规定外 ,试验前 去
除包装 ,
打开或悬挂 ,
使 两面均匀暴露于试验环境下 24
h,并应在 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

附 录
   B
(规 范 性 附 录 )
粘性试验 方法

B. 
1 仪器

B.1.1 不 锈 钢 板
含碳量低于 。
     . 1
2% ,
镍 含量 不 少于 8%、铬含 量 不少 于 1
7% 的抗腐 蚀 钢板 ,边 长为 20
0 mm 

50 
mm,
厚度约 2 
mm,布氏硬度为 13
0-200,钢板 表面抛光 ,
然后沿板 的长轴方向用研磨 剂研 磨 。检
验研 磨表面的方法是 ,
在离板 的长轴距 离为 10 
mm 的两条线的范围 内,
间断进行五次横向测量 , 确保 已
经形成的表面粗糙度轮 廓均 线的算术偏差 为 。05 
pm-0
. 45 

.m,最大不规 则度为 4 


m,取样 长度为
。 8 
mm,
横跨长度为取样长度 的 5倍
不锈钢板沿其 长边 每间隔 3
     0 mm作一标线 ,
第一标线距其一个窄边 的距 离为 25 
mm
每次试验期间都需 防止 钢板划伤 ,
     以免改变其表面性质
每次试验前用脱脂 棉沾 甲苯擦拭钢板表 面。必要 时,将钢板悬 挂于 甲苯蒸 气浴 中,
     不使 钢板与液
体甲苯接触 ,
让蒸气线 达钢 板顶 端 ,
使钢 板保 持该 位置 5 
min。取 出钢 板 ,
使其 在标准 大气 压下 放置
30 
min
B. 
1. 
2 滚子
用一抛过光 的直径不小 于 5
     0 mm的金属 圆柱 。必要时 ,
增加配 重 ,
使 其质量按 被检材料 每厘米宽
度施 加 2
0 N(
2 kg)的压力 。

B. 
2 试验 1
- 持粘性

B. 
2., 样 品制备
试验前将粘贴胶带卷或粘 贴胶带片进行状态调节 24 
     h。对于条状 试样 ,
试验前将粘 贴胶带卷 以约
30 c
m/s的速度展 开 ,
裁 取约 6
0 mm 长的试 片后立即试 验。如果供试 材料宽度不 足 25 
mm,
则用整个
宽度 。如果供试材料宽度 大于 25 
mm,则在 25 
mm 的试样宽度 上进行。对于片状试样 ,
试验前去除保
护物 ,
裁取相应 尺寸的试样后立即进行 试验。试 验期间注意不弄脏粘贴表 面。
B. 
2. 
2 步骤
将 备好的试样一端 的粘 贴面与不锈钢板 的清 洁表 面接触 ,
     使试样 的端部 的整个 宽度 与距钢板端 面
25
mm 处对齐 ,使试样两边平行 于钢板 的长边 。试样 的未粘 贴端悬 于钢板该 端面 以外。粘贴试 样时 ,
YY/T 
0148- 2006

要确保试样与钢板之间没有气泡 用滚子 向试 样粘 贴部分施加压 力 , 以约 6


0 c
m/mi
n的速度沿试样 长
度方 向滚压 四次 ,
并使其在标准大气压 下停放 1
0 mi
n。在试 样端线部 做一标记线 ,在 试样 的悬 挂端 按
每厘米宽度 0 .8 
N(80 
g)
贴一重物 ,
施力要均匀分 布与整个带 宽上 。将钢板 悬挂于 36 0
C -3
8℃热空 气
烘箱 内 3
0 mi
n,使钢板与垂直面呈 2 -倾斜 ,
以防止 试样 与钢板剥离 ,
并 能使重物悬挂 。对 另外 4个试 样
重复这一步骤
对于弹性很大 的产 品,
     在所施加 的重力与试样之 间贴一段相 同宽度 的无伸展性的粘贴带 。
对二氧化钦弹性粘贴绷带 试验时 ,
     弹性丝线 应位于 钢板宽度 方 向,
载荷 施加于非 弹性 的丝 线方 向
上 在这种情况下 ,试样宽度至少为 2 5 
mm条件下才 能进行试验 。如果 供试材料 的宽度是 25 
mm,

在试样上贴一段非 弹性 的粘贴 胶带(长约 60 
mm,
宽 度与试样相 同),
使胶 带的未粘贴 部分悬 挂于不锈
钢 板 的端 部 ,使 其 悬 挂 重 物 时 受 力 均 匀 。

B. 
3 试验 2
— 剥离强度

B. 

. 1 样 品制备
试验前将粘贴 胶带 卷或 粘 贴胶 带片 进行 状态 调节 2
     4 h。对 于条 状试 样 ,
试 验前 将胶 带 卷 以约
30 
cm/s的速度展 开 ,
裁取约 40
0 mm长的试片后立 即试验 。如果供试材 料宽度不 足 25  mm,则用 整个
宽度 。如果供试材料宽度大 于 25 
mm,则在 25 
mm 的试样宽度上进行 。对 于片状试样 ,
试验前 去除保
护物 ,
裁 取相应尺寸的试样。试验期 间注意不弄脏粘 贴表 面.
B.3
.2 步 骤
将试样贴于不锈钢板 的清洁表面的中央 ,
     使试样 的两边平行 于钢板 的两个长边 。用 滚子 向试样 粘
贴部分施加 压 力,以约 6
0 c
m/mi
n的速 度沿 试 样 长度 方 向 滚压 四次 。使其 在 标 准 大气 压 下 停 放
10 
min.

用力值读数范 围在满量程 的 1
     5%至 85%之间的适 宜的测 力仪器 ,测定 从钢板 剥离试样 所需 的力

施 力角为 18
00,
剥离速度为 2
70 
mm/mi
n-3 30 
mm/
min)。观测第一个 25 
mm 长度处施 加的作用力 ,
每30 
mm观测一次作用力 ,取六次读数 的平均值 。对 另外 4个 试样重 复进行试验 , 计算 5个试样 的平
均值

附 录 C
      
(规 范 性 附 录 )
    
水蒸气透过性试验方法

C. 
1 装置

一只 由抗腐蚀材料制成 的盒子,
     外部尺寸约 为 % mm/2
5 mmX20 
mm,净质量不超过 6
0 g,
除了
顶部有 8
0 mmx1
0 mm 长方形开 口,
其余 均密闭 ,
除开 口(
用供 试材料盖住 )以外该盒 子完全不透 水或
水蒸气 。

C.2 步 骤

将一只装有约 1 
     kg无水 氯化 钙 的盘 子,放 人带 有循 环 空气 设施 的 电热干 燥 箱 内,温度 保持 在

6'C-
- 3
80C。
取五只符合上述要求的小盒子 , 各放人约 2 g吸水棉 ,各倒 人约 20 
ml水 ,用供试材 料试条
盖住开 口的顶部 ,
按压材料 ,
按 压时不使 材料伸展 ,
使 开 口完全被 封住。确保 湿的吸收 棉不与供试 材料
的下表面接触 。材料 的宽度必须 至少大于开 口尺寸 5 mm.
对封 口的盒子称量 ,
     精确到毫克 ,
将 它们放人柜 中约 18 
h(
计 录时 间精确到 15 
mi
n)。从柜 中取出
盒子 ,
在 标 准 大气 压 下 冷 却 1h,再 次 称 量 ,精 确 到 毫 克 。
YY/T 
0148- 2006

C. 
3 结果表 示

用 各 盒 子 顶 端 的开 口 面 积 和 质 量 损 耗 计 算 每 24 
h的 水 蒸 气 渗 透 ,以 克 每 平 方 米 (g 
,m-
  z)表 示 。

附 录 D
            
(资 料 性 附 录 )
          
粘 贴 物 质 中氧 化 锌 含 t 试 验 方 法

D.1 溶 液 配 制

6 
mol
/I乙酸 :
取 冰乙酸 3
5 ml,
加水稀释至 1
00 
mLo

氨缓冲液( pH10
. 9
):称取 67. 
5 
g氯化钱 ,
用10 
mol/I的氨溶液 溶解 并定容至 1 00
0 ml。

0. 
1 
mot
/工的乙二胺 四乙酸二钠标 准滴定 液 : 按 GB/T 
601
--20
02中 4
.15配制并标 定

指 示剂:
称取 。. 
5 
g媒染 黑 1
1(又称铬黑 T)和 4. 
55 
g盐酸经胺 ,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 1
00 
m工。

D.2 步 骤

将 1g供 检材料(
     切成 条)
与7 5 
m工J三氯 甲烷 ,
6 ml
, 
6 
mol
/I的乙酸和 40 
m工的水一起装人一只锥
形烧瓶 中 ,
加热 至三氯 甲烷层沸 ,
持续加热 4  mi
n,同时不 断进 行涡漩 混合 。使 稍冷 ,
盖上塞子 ,
用 力振
摇2 
min。
用水淋洗瓶 塞 ,
淋洗 液集于该烧瓶 中。加人 10 
ml氨缓 冲液(
pH1
0. 

),在仍温热条件下 , 加人
0. 
2 
mL指示剂 ,
边摇动边用 。. 1 
mot
/工_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液 滴定。每 1 mL 

. 1 
mol
/L的
乙二胺 四乙酸二钠相 当于 8. 
13
7 mg氧化锌 将该 滴定过的液 体通过一 个网孔为 10
6pm 的滤网倒 出,
将滤 出的纤维返回至烧瓶 中的织 物中, 用少量三氯 甲烷 连续洗几次 ,
于105℃下干燥并恒量 。

D.3 结 果 表 示

粘 性 物 质 的 质 量 由称 量 之 差 求 出 ,计 算 粘 贴 物 质 中 氧 化锌 的 百 分 含 量 。


              
录 E

(资 料 性 附 录 )
          
粘 贴 物 质 中二 氧 化 钦 含 t试 验 方 法

E. 
1 溶液配制

E. 
1. 
1 
  0. 
5 
mol
/L硫 酸
量取 28 
     mL硫 酸,
缓慢加 到 50 
mL水中 ,再加水稀释至 1 

00 
mL
E. 

. 
2 质量浓度为 1
50留L的硫酸铁(
班)按的硫酸溶液(
体积分数为 2
5%)
称取 工5g硫酸铁(m)
     馁 ,加体 积分 数为 2
5写的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 1
00 
ml
E. 

.3 
 0. 
1 
mol
/L的硝酸钵 (N)
rx标准滴定液
E. 
1. 
3. 
1 配制

量取 56 
     mL硫 酸,
加人 54
. 8
2 g硝酸钵(W)按,振摇 2 
min,连续 5次小心加入 1
00 
mL水 ,
每加人
一次进行振摇 ,然后将该澄清溶 液稀 释至 1 00
0 m1。放置 10 
do
E. 
1. 
3. 
2 标定
称取基准三 氧化 二砷 80 
     mg加 人 15 
ml
,O. 
2 
mol
/I_的 氢氧 化钠 溶液 ,
微 热使 溶解 ,
加 人 50 
mL
1 
mol
/L的 硫 酸 溶 液 ,0. 
15 
mL 质 量 浓 度 为 2. 
5对 工 的 四 氧 化 饿 的 1 
mol
/L硫 酸 溶 液 ,再 加 人 0. 
1 
mL
YY/T 
0148- 2006

亚铁溶液 ,
用硝酸钵(W)
馁标准滴定 液滴 定该溶液直至红色被置换 ,
再慢慢滴 定至终点 。每 1 
mL标准
滴定液相 当于 4. 
946 
mg的三 氧化二砷 ( AS,
O,)o避光保存 。
E. 

. 
4 亚铁菲哆琳(f er
roi
n)指示剂
称取 。7g硫 酸亚 铁及 1
     .7
6 g 
1,
10-菲哆琳 盐酸化物 ,
加 人 70 
ml水并加水至 1
00 
m工一

用 以下 方 法 进 行 验 证 :
    
对钵 (
    
W)的灵 敏度 :
向 50 
mL 
1mo
 l
/I的硫酸溶 液中,
加人 。
. 1 
ml该 指示剂和 。.1
5 ml俄 酸溶液

四氧化饿的质量浓度为 1
0 g/I
,的水溶液) 再加人 。
. 1 
mL 
0. 
1 
mol
/L的硝酸钵 (N)按 ,
溶液应 由红
色 变 为浅 蓝 色

E.2 步 骤

称取 5g胶带 ,
     灼烧并用 3g硫 酸氢钾熔 融。向残渣中加 1
0 mL水 ,
混合 ,
加 10 
m工硫酸 轻轻 煮
沸至澄清 ,
冷却 ,
慢慢加 30 
mL硫酸( 体 积分数 25%),
用 水稀释至 100 
MI.
(溶 液 A) 

向3
    
00 
g细锌粒中加人 300 
mI.
质 量浓度为 20 g/
1一的硝酸汞 (I)和 2 
mL硝 酸。振摇 1
0 mi
n并用
水清洗 。将制得 的锌汞 齐装于一只装有开 关和 一个滤板 的玻璃 管(4 0 

m X 

0 mm)中,
向 该柱子倒 入

00 
mL 1mo
 l/I的硫 酸,使流过 ,再通过 1 00 
m工水, 确保 新汞齐完 全被液体 覆盖 。以约 3 
mL/mi
n的
速率慢慢通过 2 00 
mL 
0. 
5 
mol
/L硫 酸 ,
再通过 1 0
0 mL水。混合洗 出液收集 到一 只烧瓶 中, 瓶 中事 先
装有 5
0 mL质量浓度 为 15
0 g
/L的硫酸铁(1
0)钱的硫酸溶液 (
体 积分数 25%),
立即用 0. 
1 
mol
/L的硝
酸柿(W) 按滴定 ,
以亚铁菲锣琳离子液作为 指示剂(、 :)。慢慢通过 该柱子 200 
mL 

. 5 
mol
/L的硫酸 ,
再通过 20 
mL的溶液 A,先后 用 1
00 
ml的 。
. 5 
mol
/L的硫酸和 10
0 mL的水洗。洗出液 收集到一 只烧
瓶 中,
瓶中事 先加人 50 
mL质量浓度为 15 0 
g/L的硫酸铁 (f

i 
)按的硫酸 溶液 (体积分 数 2
5%),
立 即用
0. 
1 
mol
/L的硝酸钵钱滴定 ,
以亚铁菲哆琳离子 液作 为指示剂(
。:)。

E,3 结果计算

用式(
E. 

)计算二氧化钦的百分含量 :
= 3. 
99(n 一n, 
)/- (E. 
1)

式 中:

— 二氧化钦的百分含量 ;
n,
— 空白消耗硝酸钵按滴定液 的体 积,
单位为毫 升(
-1-
);
二:
— 样品消耗硝酸钵按滴定液 的体 积,
单位为毫 升(mL) 

二— 是制备溶液 A供试物的质量 ,
单位为克 (
9)。

E. 
4 结果表示

再用胶带中的二氧化钦的百分含量 乘以单位面积质量 ,再除 以单位面积粘 贴物质的质 量计算 出粘


    
贴物质中的二氧化钦的百分含量


   录 F

(规 范 性 附 录 )
弹性试验方法

F.1 仪器

F.1
.1 夹具
分 固定夹具和移动夹具 。
    
YY/T 
0148- 2006

F. 
1.2 加 力 装 置
弹簧测力计或其他适 合的仪器。
    

F.2 步 骤

F. 

. 1 测量无拉伸条件下 的材料 长度 (
L),
将材料的一段 固定于 固定夹具上 ,另一端固定到加 力装置
的可移 动夹具上 ,这样可使材料在弹性方 向上拉伸 。确保 材料两端被 夹紧,如夹具上带 有夹齿 ,以使拉
伸 时产 生 的 滑 动 为 最 小 。
F. 
2. 
2 在两夹具间 的材料上标示 出两个 相隔约 5
0 c
m 的标 记(1
)。对移动 夹具施加 每厘米宽度 1
0 N
的力 ,并确保在 5 
s内完成加载
F. 

. 3 加载完成后尽快测量材料两标记 间的距 离(
:),
精确到厘 米(
cm).
F. 

. 4 维持 该载荷在 55 

-65 
s的拉 伸时间 ,
确保 不超时和超载 。然后快速 释放 拉伸力 ,
但不 使材料
缠结 。
F. 

.5 材料从 夹具 间取出前 ,
使其 粘贴面向里沿其长度方向将试样两边对折 。
F.2
.6 从夹具 中取出,从释放拉伸开始使材料松弛 4. 75 
mi
n-5
. 2
5 mi
n的时间。测量两标记 间的距
离(s2 
) 

精确 到厘米 (
cm).

F. 
3 结果计算
竺Z 些Z

按式 (
F. 
1)
计 算全伸展长度 L&:
 

一 

(F. 
1)

按式 〔
F. 
2)
计算恢复长度 Lv
,:
 

一 

(F. 
2 )

式中 :
L,— 全伸展 长度 ,
单 位为厘米(
cm) 

L,— 恢 复长度 ,
单位 为厘米(
cm) 

l— 加 载 前 材 料 两 标 记 的 距 离 ,
   单 位 为 厘 米 (cm) 

加载 中材料 两标记间的距离 ,
单位为厘米(c
m);
卸载后材料 两标记的距离 ,
单 位为厘米(

cm),
YY/T 
0148- 2006

参 考 文 献


门 GB/丁6
01-2
002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习 GB 
182
78-20
00 医疗 保健 产品 的灭 菌 确 认和常 规控 制要求 工 业湿热 灭菌
(i
    
dtI
SO 
11134;1994)
[3
1 GB 

827
9-2
000 医疗器械 环氧 乙烷灭菌 确认 与常规控制 (
idt 

SO 
111
35;
199
4)
[4
」 GB 

8280
-20
0。 医疗保健产 品的灭菌 确认 和常规控 制要求 辐 射灭菌 (i
dt 

SO 
111
37;
199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