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12 年 6 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un.

,2012
第3期 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o.3

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人文性研究 *
庄晓云,苏新春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本文选取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六套初中语文教材,在介绍选文“工具性”的基础上,围绕选文的作 者 、时 间
和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突出“人文性”在不同教材中的不同体现。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文性;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 (2012 )03-0054-07

一、引言 材、功能特征及练习等方面,着重从分析训练学生语
在《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比较研究》 文能力的角度出发。不可忽略的是,虽然这些选文被
中,我们通过组织形式、体裁等方面的对比,了解了 教材编纂者赋予特定的功能作用和身份, 但它们都
两岸三地六套教材的选文系统概况和不同教材的 是由其作者写出,从形式,内容到表达的情感,无不
“工具性”特点。作为深入探讨,本文在前文的基础和 深刻烙下作者的痕迹, 学生阅读课文如同与作者进
有关数据统计基础上,主要从选文的作者、时间、题 行着对话,这不仅是技巧方法的学习,更是情感体验
材等方面展开论述,体现不同教材的选文特点,并结 的传递,同时也是文化的碰撞。 基于此,我们从教材
合选文的思想内容, 力求揭示不同教材的教育思想 作者成分的角度出发, 分析六套教材选文作者的情
和教育理念。 况特定, 试着从中找到优秀经验或者教材应该注意
在 2001 年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的地方。
标准》( 实验稿 ) 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里的教材编 表1 六套教材作者成分比较情况

写建议中第五条就是明确针对教材选文而定的 : “教 教材
人教版 苏教版 康轩版 翰林版 朗文版 启思版
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 地区

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难易适度,适合 大陆 125 174 42 45 60 88


学生学习。 ”此外,在其他条目中还提到教材编写要 台湾 9 1 32 24 8 14
注意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 香港 1 12 25
国外 35 29 5 2 6
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
总计 169 205 77 71 80 133
优秀文化等。那么,现行教材是怎么体现课程标准的
要求,各部教材又有何自身的特点?下面我们围绕作 以上表格的数据呈现了一个主要的趋势, 六套
者、 时代和课文思想几方面对六部教材做系统的比 教材对课文的选择以大陆作家为主, 人教版大陆课
较。 文占了 73.9%,苏教版为 84.8%,康轩版为 54.5% ,翰
二、选文作者的多元化和本土化 林版为 63%,朗文版为 75%,启思版为 66.1% 。 较高
1.选文作者的地域性 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各套教材对祖国文化的
学界对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多注重在体裁、题 认可和尊重。 大陆课文在作文方式和思想情感表达

* 本研究得到厦门大学“教师类基础创新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海峡两岸基础教育教材语言对比研究’”资
助,特此表示感谢。
收稿日期:2012-05-21
作者简介:庄晓云,厦门大学 2009 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苏新春,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主任。
2012 年 庄晓云,苏新春: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人文性研究 55

方面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 六套教材的选文作者具有一定


其次, 各教材对外国篇目选取比例也是值得关 程度的差异性, 这主要是受教材编写观念和教育目
注的。 外国篇目在人教版占约为 20.7% , 苏教版为 标的影响。 但通过比较,我们也发现,有部分作者的
14.1% ,康 轩 版 为 6.5% , 翰 林 版 为 2.8% , 朗 文 版 为 作品是两岸三地的教材都收入的, 下面我们以其中
0%,启思版为 4.5%。 大陆的人教版和苏教版对外国 几位为例,解读教材作者的共通点。
作品的选取最高,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 (1)鲁迅
再者,六套教材都对台湾作家的作品有所选取, 作为时代的文学巨匠, 鲁迅先生的作品被大陆
而对香港作家关注相对少了。 台湾作家选文在人教 学生所熟悉。人教版在七年级上入其作品《风筝》,七
版 中 比 例 约 为 5.3% , 苏 教 版 为 0.4% , 康 轩 版 为 年级下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八年级上
41.5% ,翰 林 版 为 33.8% ,朗 文 版 为 10% ,启 思 版 为 入《阿长与 < 山海经 > 》,下册入《藤野先生》、《雪》,九
10.5%。 选取香港作家作品的教材只有三部,分别为 年级上入《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下册入
苏教版 0.4% , 香港本土教材朗文版 15% , 启思版 《孔乙己》。苏教版在七年级上入其作品《社戏》,七年
18.7% 。 从港台教材对各自区域作品的选文比例来 级下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年级下册入《孔乙
看,它们都具有比较高的本土性特征。 己》,九年级下册入《藤野先生》、《雪》。香港朗文版中
各教材对大陆以外地区作品的选取不仅体现了 一下入《一件小事》,启思版中二下入《立论》,中三下
不同地区侧重的教材目的不同,也体现了不同地区 入《风筝》,台湾教材均无入选鲁迅作品。
的文学差异。 显而易见,大陆教材与港台教材在选 有人认为,鲁迅作品半文半白,许多作品在内容
文的地域社群上体现出了一些不同之处: 上时代性过强,与现代中学生有隔膜,所以不适合中
大陆教材更注重选文的多元化。 多元文化教育 学生阅读。 诚然,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早期白话
是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帮助学生了解 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性, 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刻性等
并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尊重与自己不同的其他民 原因, 并不是所有鲁迅作品都适合给今天的中学生
族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的教育。 一个勇于吸收人类 阅读,但是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如《从百草园到
文化尤其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风筝》、《阿长与
民族。 人教版和苏教版中外国选文比例适中,真正 〈山海经〉》等,都写得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接受,适合
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尊重 教学。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指出,“鲁迅是语文的
多样化文化,培养他们的全球性文化视野和吸纳人 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 鲁迅的文章从
类优秀文化的态度和意识。 来都不会跑题,随便翻开鲁迅的杂文集,每篇文章都
港台教材更注重选文的本土性。 这种本土性主 非常切题, 古今中外正反左右, 没有他做不了的题
要体现在台湾教材选文的民族性和香港教材的功能 目。 学生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学生想写
性。 好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鲁迅。温儒敏认为,鲁迅
台湾是个以汉族移民为主发展起来、并受过多 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
种不同文化影响和冲击的社会。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 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让中
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台湾文学具有某些与大陆文 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
学稍异的个性,显出其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 须重视鲁迅。
和强烈的兼蓄性等特点。 香港文学与大陆文学是具 ⑵胡适
有比较鲜明的互补性。竞争在香港体现得尤为激烈, 胡适先生是五四新文学主将之一, 同时也是最
市场需求决定了文坛的发展方向,也使得香港文学 早尝试创作白话新诗的诗人, 在理论主张和创作实
的商业性无比浓烈。 这样的商业性对教材编选的影 践上,他都为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开拓
响,就在于更注重选取具有功能作用的选文,目的在 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胡适先生受西方实用主义
于以这些选文为媒介更高效地让学生掌握中国语文 哲学思想的影响,行文具有平白浅显的特点。
知识,提高中文运用能力。 在本文所涉及的六套教材中, 人教版在八年下
2.同一作者选文比较 选取了胡适所著的《我的母亲》这篇散文,康轩版和
56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年

朗文版在中一上选取了《差不多先生传》,启思版则 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 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


在中二下同样选取这篇寓言。 倾向。 80 年代后,他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
《差不多先生传》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寓言,胡适 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
先生巧妙的运用夸饰、排比、映衬、反讽等修辞法,以 余光中先生文通古今, 学贯中西, 集诗文为一
浅显生动的语言,让人在荒谬好笑的语言背后,领略 身。 他的诗文将雅洁、意境与现代白话融合,在艺术
其严肃的用心,并且符合主角的个性,使读者能透过 上达到“可听、可 看 、可 感 ”以 及 “音 调 铿 锵 ,形 象 鲜
其言语而见其为人。 全篇语言朴实无华,讲述的几 明”的境界,是对白话“白”得有余、含蓄不足的反拨。
件事也都颇具生活化,人人经历,人人都明白,这就 他的现代散文艺术吸取了各种语体精华, 不论白话
更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中有些人处事马虎、不肯认真 还是文言,不论古典还是现代,不论中文还是西语,
的“差不多”精神,使人猛然警醒,让读者的心灵于朴 只要有利于散文艺术的表达,都可以为“我”所用。
朴素素的文字中受到强烈的震撼。 老舍先生在《关 在对其作品的解读中, 我们品出了余光中先生
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中说:“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 对 祖 国 深 厚 的 情 感 。 他 说 :“蓝 墨 水 的 上 游 是 汨 罗
楚楚写下来的文章,而且写得好,就是最大的本事, 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
真正的功夫。 ”还说:“文艺工作者的本事就是用浅 黄河的支流”。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
显的话,说出很深的道理来。 ”《差不多先生传》就是 的散文兼擅雄奇与柔丽,其乡愁诗是很流传,浅显然
这样一篇典范之作。 而有丰富的诗味,清新隽永。余光中先生在诗歌和散
胡适先生的另一篇佳作——
—《我的母亲》之所以 文中的巨大成就不仅推动文学的发展, 同时也是学
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凭借的不是宏伟的结构和 生在学习语文的重要典范, 教材通过对其作品的选
华丽的文字,而在于它的真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 取,不仅使学生学习掌握优秀的散文和诗歌艺术,也
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文章在平淡的语 使学生在体会作品情感的同时加深对祖国的爱。
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 三、选文的时代特征
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
果。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胡适先生提倡白话文,并躬亲力行,首先创作白 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同时也强调:教材应体现时代
话 诗 歌 和 宝 华 戏 剧 ,其 散 文 有 明 白 晓 畅 ,以 学 识 见 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
长,自然清新,其政论文章说理严密,分寸恰切,语气 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肯定。 胡适作品平易直白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作 价值观。 这就需要教材对选文的时代有比较合理的
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灵活的修辞形式又是学生 把握,不仅应当选取体现中华文化的经典篇章,也需
学习的优秀范例,这些都是其作品入选多部教材的 加入具有时代生命力的课文。
原因,更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榜样典范。 针对选文的时间维度,本文将其划分为古代、近
⑶余光中 代、现代、当代选文,古代指的是从有文学开始延续
六部教材对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作品的选取也 到 1840 年的鸦片战争,1840 年到 1919 年五四运动
颇具思考意义。人教版在九年级下选取其诗歌作品, 是近代,1919 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是现代,1949 年
苏教版在九年级上选取了《乡愁》,康轩版在中二下 以后是当代。
选取《车过枋寮》,翰林版在中二上选取《母难日》,朗 表2 六套教材中选文年代的数量情况

文在中二下选取其《一枚铜币》,启思在中一上选取 教材
人教版 苏教版 康轩版 翰林版 朗文版 启思版
了《亲情伞》和《春来半岛》。 可以看出,余光中先生 时代
是两岸三地教材都较为关注的作家。 古代 52 57 27 28 29 33
余光中先生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他创作的轨迹 近代 17 17 1 1 2 4
基本上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 现代 48 49 11 6 4 8
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 70 年代 当代 52 82 38 36 45 88
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 总计 169 205 77 71 80 133
2012 年 庄晓云,苏新春: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人文性研究 57

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选文在各教 四、选文的“人文性”意识
材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人教版古代课文占 30.7% , 语文教育, 就是由语言文字教育进而语言文学
苏教版为 27.8%,康轩版为 35.1%,翰林版为 39.4%, 教育, 进而蕴涵着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教
朗文版为 36.2%,启思版为 24.8%。 古代课文一般表 育。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新时代学生
现为文言文,包括诗词歌赋等多种形式。 文言作为 的培养, 要有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高尚的文化素
古 代 、近 代 通 用 的 书 面 语 ,有 长 达 两 千 年 左 右 的 历 养,更要有丰富健康的人文精神,这些都需要在学习
史。 从古代社会延至近代社会, 文言都是通用书面 中对学生倾注“人文性”关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
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典籍都由文言记载,官府 中之重。
公文用文言,考试科举用文言,文言成为必须掌握的 通过我们对两岸三地六套教材的整理归纳,可
工具。 文言在社会上如此流通的地位,决定了它在 以看出教材中选文体现人文精神有一些共同点:
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文言文在在选编中也随着 1.内容的涉及面广
教材的发展经历着完善的过程。 早期文选型教材只 六套教材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所包含的内容相当
注重经典范文的选取教授,而近现代教材对古代课 丰富,基本满足了初中学生涵养人文底蕴、形成健康
文的选取多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训练。 人格之所需。 教材由礼赞先贤、 思索历史到认识社
六套教材的古代选文对诗歌、词选、元曲、小说、 会、感悟人生哲理,由性格培养、理想信念到道德教
寓言等形式都有所涵盖,涉及了游记、神话、劝谏、论 育、社会抱负,由珍爱生命、珍视情感到尊重自然、忧
理、抒情等多种内容,这有助于将中华文化可能全面 思环境,体现了巨大的包容性;选文中,有对民俗文
地展现给学生。 其中,某些篇目如《陋室铭》、《爱莲说》 化、感受艺术魅力的欣赏,也有呼唤和平、拒绝战争,
《五柳先生传》、《木兰诗》等,在各教材中都入选,体现 更有从神话和古人的作品中想到的社会理想、 金钱
六套教材对古文经典的标准和尊重的一致性,使得中 观、朋友观和事业观等方面,这种宏大的视角很好地
华文化精髓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体现了语文教材的人文性, 有利于通过语文教学提
当代课文在六套教材中所占比例都很高,这是 高学生的人格品质,优化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健康
值得我们关注的。 人教版的当代选文约有 30.7%,苏 人格的逐步形成。
教版有 39.1% ,康 轩 版 有 49% ,翰 林 版 有 50.7% ,朗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中国人文思想以伦理
文版有 56.2%,启思版有 66.1%。 语文教材不仅应传 为中心,中国人自古就崇尚德道,孔子尚且“一日三
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同时也应体现时代特点,与 省”,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两岸三地教材皆有选取的
时俱进,关注人类,关注情感和多样文化,帮助学生 经典篇目,其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裹玩焉”的名句,这种洁身自
大陆教材和港台教材的较大不同之一,在于近 好,正直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更使人们领
现代文的选编。 我们看到,人教版和苏教版近现代 悟到“德”的又一境界。
文的比例为别为 38.4% 和 31.7% , 而康轩版、 翰林 2.突出教育重点
版、朗文版和启思版则分别只有 14.2% 、9.8% 、7.5% 从微观对选文进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各套教
和 6.02%, 这也许与三地在近现代历史中所处不同 材有意识地对特别重要的人文精神给予了特别的关
情况有关。 从日本侵华到新中国成立,大陆文学异 注,综观之下,选文比例较大的人文主题主要有爱国
军突起,各学者为救国图存奔走努力,文化界可谓是 爱民、礼赞先贤、培养科学精神、感受培养人间真情、
蓬勃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陆的近现代文 热爱大自然、感受文化艺术魅力等方面,我们选取教
学成就非凡,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页,大陆的初中 材较着重的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语文教材对近现代文的选入,正是对中华文化的全 其一,尊重自然,和谐发展
面展示和对文化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真实记录,这不 各版教材中都十分强调尊重自然的和谐理念。
仅有利于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更深化 人教版的《山中访友》中有着众生平等、博爱和宽容
了学生的爱国思想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 的思想内涵,体现的是朴素的和谐理念;《敬畏自然》
的重要部分。 中提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 摒除 “征服自
5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年

然”的旧思想,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苏教版的“人与 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木兰


自然”单元选用《苏州园林》来呈现人和自然的和谐 的这种行为中,蕴含着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又如《出
状态之美;《都市精灵》则是提出了这样的看法:都市 塞》是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动物的生存情况,往往可以用来衡量都市的环境质 仔细品味 , 诗中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元素 : 诗中表
量,也可以据以了解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人与动物 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关心 , 抒发了对一代名将李
应该和谐相处。 康轩版和翰林版本选取《车过枋寮》 广的钦佩之情 ,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边境未宁的忧虑。
和《大明湖》等篇目,以自然风光的美妙唤起学生热 今人凭吊古迹、缅怀先人的作品中,也不乏爱国
爱和保护自然之情。 这些选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 之情。 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写的一篇游记《内蒙访古》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 也包含着爱国主义的内容。 文中提到的昭君墓就涉
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和谐理念。 及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 : 王昭君虽不愿离开自己的
其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故土和亲人 , 但为了国家的利益 , 她还是充当了和平
时代精神与社会意识也是各教材选文中人文精 使者 ,跋山涉水来到匈奴。
神涉及的重点之一。 选文中作者深邃的思想、强烈 其四,忠贞的爱情意识
的社会意识及其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尤其适合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多元文化的交融, 媒体的发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度》中斑 展,信息的迅速传递,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情感类型
羚群在生死面前将最宝贵的东西——
——
—牺牲精神呈 也在增加,其生理成熟提前,少男少女“怀春”“钟情”
现在我们面前时,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震撼,令人肃然 现象有扩大趋势。关于爱情教育,在各套教材中的选
起敬。 苏教版选用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以赞美 文中情况有所差异, 大陆的人教版中涉及爱情内容
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 的篇目相对最多,苏教版在九年级以《诗经》的形式
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 阐述了古代的爱情观, 台湾两部教材均无涉及爱情
族的精神品质,课文诠释的白杨的坚毅性格,正是在 领域,香港的朗文版以《陌上桑》向学生展示忠贞的
新时代学习应该具备的品质。 台湾香港教材皆有选 爱情观。
取 刘 蓉 的 《习 惯 说 》,旨 在 告 诉 学 生 ,一 个 人 在 学 习 以人教版为例,体现“爱情”的篇目有:七年级上
时,初始阶段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 册何其芳《秋天》,李商隐《夜雨寄北》;八年级下册纪
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这也正式在当今飞 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李商隐《无题》;九年级
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具有的时代精神。 上 册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的 《致 女 儿 的 信 》,温 庭 筠 《望 江
其三,爱国主义的洋溢 南》,李清照《武陵春》、《醉花阴》;九年级下册《诗经》
新 课 标 强 调 语 文 是 “人 类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两首,《简爱》。 综合观之,人教版本的爱情教育体现
分”,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 了鲜明的特点,既有课内学习的,也有课外背诵,拓
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 展阅读的,形成课内外横向拓展局势,年级越高,涉
体、美的和谐发展”。 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极为重 及内容越多,以体 现 “爱 情 ”的 责 任 、严 肃 、慎 重 、坚
视人文精神的有机渗透,努力以文载道。 爱国主义 贞、忠诚、独立、平等为主。 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
作为一种优秀传统 ,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发挥着凝聚 儿的信》,主要采用形象生动故事委婉传授爱情的智
人心、 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 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 慧之道,强调爱情的责任、忠诚。 爱情主题的选文也
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是形式多样的, 主体是中国文学为主, 辅以外国文
两岸三地的教材对爱国主义题材都所涉及,表现形 学,古今诗词、书信、小说均有。
式也多种多样。 利用教材对初中生进行爱情教育, 并不是鼓励
北朝民歌《木兰诗》是两岸三地教材均有选编的 学生“早恋”,而是让学生从教材中理性认识爱情,有
课文,文中写的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英雄的故 智慧地面对个人成长历程中的情感世界, 促进学生
事。 认真分析其内容就会发现,在“军情急”的情况 身心健康成长,以补社会,家庭情感教育之不足。
下代父从军,不仅体现了木兰对年迈父亲的孝心,而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充满了人情的意蕴、人生
且也表现了身为女子的她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体现 的积淀和人品的精华, 同时也展示着人世的阅历和
2012 年 庄晓云,苏新春:两岸三地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人文性研究 59

人间的沧桑,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彩。 语文教学应 父从军的故事”,“全诗运用顺叙法”,以及“既表现木


该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尊重个体,让人文雨 兰的孝思, 也成功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巾帼英雄的形
露浸润到灵魂的深处,为学生所吸纳、内化,形成内 象”等方面对课文进行解读。从这种课文思想的定位
在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 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只是集中强调了木兰“孝思”
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作为语文教 的一面,而对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战争的残酷、
学的中心,更需要对选文的人文性进行合理的规划, 男尊女卑的观念、劳动人民的牺牲精神、普通民众对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人格品质的 和平的向往、 花木兰不爱功名富贵的情怀等都作了
提高。 淡化的处理。
四、由台湾教材的本土化引发的“去政治化”思考 第四,本土题材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文化与大陆 从上述的初步分析中, 我们能看出台湾教材较
文化同宗同源,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特殊的 明显的“本土化”特征,这种特征不仅体现在大量选
地理条件和历史遭遇,台湾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 取台湾作家的作品, 也体现在闽南语作品的逐渐进
多元的文化特征上。 教育领域的文化主要是精神文 入教材,如翰林版中一上选取萧萧的《憨孫吔,好去
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作为这些文化的承载形式, 睏啊! 》一文。
教材是这一功能的最集中的体现,而文科类教材又 不少学者针对以上的现状,提出了“去政治化”
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精神文化领域中的 的“教材台独”看法。我们认为,对于台湾教材选文本
价值观念。 土化趋势,不应单纯用“去中国化”来概括。 “中国文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了现阶 化”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中国本土的文化,
段台湾语文教材的一些特点: 也包括外来的文化,既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汉文化,
第一,淡化“忧患意识”。 “中国历来有进取精 也包括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 既包括统治者推崇的
神的文人,往往以探历代得失兴亡之理、穷格物致知 经典文化或主流文化, 也包括渊源流传的各种民间
知源为己任,笔端凝聚有剧烈的爱国之痛和感时之 文化或亚文化, 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创造
哀”,“这一精神也深获台湾作家之心。 从这片美丽 的以儒家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在长期的历史的发展
而充满忧患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学,一开始就有 过程中不断增益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形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明显的悲怆色彩。 从明郑时的悲 态。台湾教材的选文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很重视对
歌追怀,乙未后的海天孤愤,到近五十年来的感时伤 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从整体的框架上来说,它承继
怀,不少作家将沉重的忧患与苦恼,注入自己的艺术 了儒家理论的价值体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创作中” 。 但翻开台湾教材,这种忧国忧民的题材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课文甚少,很难体味到“感时伤怀”了的民族文化精 其身;欲 修 其 身 者 ,先 正 其 心 ;欲 正 其 心 者 ,先 诚 其
神。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
第二,台湾教材对古代作品的选取,较注重个人 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修养的方面,回避了一些民族、政治题材作品。 教材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
中对古代文学作品倾向于个人品德的塑造,如陶渊 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
明 的 《五 柳 先 生 传 》、刘 禹 锡 的 《陋 室 铭 》、周 敦 颐 的 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
《爱莲说》、、李白的《黄鹤搂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 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足见“修身”在儒家思想中
的《客至》、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等,而基本不涉及 的位置,“修身”是儒家思想中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
文人们的著名爱国佳作。 关系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台湾教材中虽然少了直面
第三,教材淡化了文章的背景以表现普遍的人 政治的题材, 但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修身养
性。 性的优秀佳作的选取占了较高的比例。其次,台湾教
台湾教材中对北朝的乐府诗《木兰辞》的解读就 材中很重视对语文基础系统知识的教授, 在汉字书
是很好的例子。 康轩版和翰林版都选取了这篇乐府 写、 诗歌格律和文章作法等方面都有非常浓郁的中
诗,但教材“课文导读”都是围绕“叙述女英雄木兰代 华民族文化色彩,充满了民族历史的纵深感。
60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年

康轩版和翰林版教材开篇第一篇课文就是宋晶 [4] 柳士镇,洪宗礼 . 语文教材评介 [M].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


宜的《雅量》,按照我们的解读,其所表现的主旨就是 社,2000 ,9.
[5] 叶 圣 陶 . 叶 圣 陶 语 文 教 育 论 文 集 [M]. 北 京 : 教 育 科 学 出
“人人都应有彼此容忍与尊重对方看法与观点的雅
版社,1980.
量”,也许编者试图以这篇文章教育学生“尊重别人
[6] 倪 文 锦 , 何 文 胜 . 祖 国 大 陆 与 香 港 、台 湾 语 文 教 育 初 探
不同的观点,以开放的心胸与人互动”。 这是很有象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征意义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好说明台湾当代社会中 [7] 语文(七至九年级)[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
不同种群不同民族或不同时空范围的异质文化的相 6 月第二版 .
互碰撞、冲突与交流、融合,我们不应用绝对化的眼 [8] 语 文 (七 至 九 年 级 ) [M]. 南 京 : 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2005.6
光看待其教材的改变。 第三版 .
另外,台湾教材的选文系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 [9] 国中国文(中一至中三)[M]. 台湾:康轩文教事业出版,
民国 94 年第二版 .
—“儒学与乡土混搭”。 这是台湾地区国中国
现状——
[10] 宋裕、萧萧主 编 . 国 文 (中 一 至 中 三 )[M]. 台 湾 :翰 林 出
文教材的特色,但也产生了种种局限,如对中华文化
版社,民国 100 年初版 .
的多元性和当代性关注不足,对外国文学的关注严
[11] 郑华达 . 朗文 综 合·中 国 语 文 (中 一 至 中 三 )[M]. 香 港 :
重欠缺,现代性意识有所不足。在“儒学与乡土混搭” 朗文香港教育,2005.
之外如何融入更多的当代性元素,是台湾地区国中 [12] 布裕民等 . 启 思·中 国 语 文 (中 一 至 中 三 )[M]. 香 港 :启
国文教育必须审慎思考的课题。 思出版社,2005 年第二版 .
笔者以为,优化教材文本,要从教材选文入手, [13] 许 秀 如 . 大 陆 台 湾 两 地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比 较 研 究 [D]. 福
在训练学生的能力过程中培养品德情意,这样才能 建师范大学 ,2008.

落实课标所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选文 [14] 杨 丽 . 香 港 启 思 版 与 内 地 人 教 版 教 材 之 比 较 研 究 [D].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应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首先,在内容上,展示给
[15] 李琳 . 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分析与
学生的应该是个真实而丰富的世界,尽可能扩大反
思考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映现实生活的范围,让学生在社会情境中掌握鲜活
[16] 王红 . 课 文 选 取 标 准 的 初 步 探 讨 - 一 新 时 期 初 中 语 文
的语文知识;其次,在思想层面,选文应体现正确的 教材评述 [D]. 首都师范大学,2001.
价值观,与时俱进,古今内外兼容并蓄,将弘扬优秀 [17] 王 娟 . 大 陆 与 台 湾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的 比 较 研 究 一 一 以
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高尚品质 大陆人教版、台湾翰林版为例 [D]. 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为重中之重。 再次,教材需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的 [18] 王晓霞 . 国外及港台地区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标准观比
学习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适当的选择教材内容进行 较研究 [J]. 学科教育,2004 (3 ).
[19] 童明辉 .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 [J]. 内蒙
学习,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做到“物尽其才,各
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 (12 ).
尽所用”,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独特
[20] 周 新 . 人 教 版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的 人 文 精 神 评 析 [J]. 中
的见解和主张,多元化培养他们鲜明的个性。
小学教学研究,2009 (8 ).
[21] 张 新 洲 . “苏 教 版 ”与 “人 教 版 ”语 文 教 材 之 比 较 [J]. 探
注释: 索争鸣,2007.
① 杨 匡 汉 主 编 : 《中 国 文 化 中 的 台 湾 文 学 》 [M], 长 江 文 艺 [22] 赖一郎 . 台湾地区国文教材:儒学与乡土混搭 [J]. 当代
出版社 2002 第 7 页 教育科学,2011.
[23] 苏鸿 . 论中学学教材结构的建构 [J]. 课 程·教 材·教 法 ,
参考文献: 2003 ,(2 ).
[1] 许建中 . 中学语文教材研究 [M]. 保定 : 河北大学出版社, [24] 顾之川 .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专家 研 讨 会 综 述 [J]. 课 程·
1997. 教材·教法,1999 ,(8 ).
[2] 朱绍禹 . 中学语文教材概观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徐 冰 欧 . 台 湾 小 学 国 语 教 科 书 特 色 管 窥 [J]. 中 国 小 学
1998 ,3. 语文教学论坛 ,2003 ,(10 ).
[3] 王 相 文 ,韩 雪 屏 ,终 士 凡 . 中 学 语 文 教 材 研 究 导 论 [M]. [26] 杨 匡 汉 主 编 . 中 国 文 化 中 的 台 湾 文 学 [M], 湖 北 :长 江
沈阳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97 ,3. 文艺出版社 .
(下转第 71 页)
2012 年 陈潇潇 : 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篇际词汇重复模式研究 ? 71

A Research on Lexical Repeating Patterns between Texts in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Chen Xiaoxiao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P.R. China )
Abstract: vocabul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 lexical repeating
patterns in the texts of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Statistics shows that in
the three most widely used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in China, the ratios of vocabulary and morphology in all the textbook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random native English language texts; the ratios of hapax legomena to all vocabulary in textbooks are high,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in random native English language materials, but the increase of hapax legomena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of texts is well-
managed; and the ratios of vocabulary repeating 5 to 15 times and more to all vocabulary in textbooks are relatively low,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random native English language texts. The distribution of hapax legomena in textbook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lexical acquisition, but the ratio of vocabulary repeating 5 to 15 times and more in all vocabulary is low, which requires some
appropriate compensational measure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 vocabulary learning approaches; accumulated vocabulary between texts; lexical distribution

!!!!!!!!!!!!!!!!!!!!!!!!!!!!!!!!!!!!!!!!!!!!!!
(上接第 60 页)

Humanities Research on the Reading Selec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s in Three Districts
Zhuang Xiaoyun & Su Xinchun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six se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from the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kong, and
deals with the aspects of author, time and content of the reading selection based upon the data statistics, mainly elaborating the
humanities nature of the textbooks in different materials.
Key words: Chinese textbooks; the humanities nature; comparative stud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