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第一课

一、课文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黄苓 黄柏各二两(各 6g)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
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
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
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
班;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
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
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苓清上焦之火。佐
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
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1.辨证要点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
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
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
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 肺炎,必尿系感染,流行性
脑脊…..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4.使用注意本方为大苦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阅读练习
根据阅读课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黄连解毒汤是由几个药物组成的?
(2)黄连解毒汤的功效是什么?
(3)黄连解毒汤主治什么?
(4)黄连解毒汤的君臣佐是哪个药物?
(5)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什么病人?

二、生词

(一)一般生词

生词 拼音 词性 越南语
1.组成 zǔ chéng (名、动) cấu thành, cấu tạo
2.功用 gōng yòng (名,动) công dụng
3.要点 yào diǎn (名) yếu điểm
4.运用 yùn yòng (名,动) vận dụng
5.使用 shǐ yòng (名,动) sử dụng
6.用法 yòng fǎ (名,动) cách dùng
7.主治 zhǔ zhì (名,动) chủ trị
8.流行 liú xíng (形,名) lưu hành
9.合用 hé yòng (名,动) hợp dùng
10.常用 cáng yòng (名,动) thường dùng
11.应用 yìng yòng (名,动) ứng dụng
12.有力 yǒu lì (形,名) có lực
13.血 xuè xiě (名) máu
14.小便 xiǎo biàn (名) tiểu tiện
15.注意 zhù yì (名,动) chú ý

(二)专名术语

生词 拼音 越南语翻译
1. 黄连 huáng lián hoàng liên
2.黄柏 huáng bò hoàng bá
3.栀子 zhī zi chi tử
4.大热烦躁 dà rè fán zào đại nhiệt phiền táo
5.小便黄赤 xiǎo biàn huáng chì tiểu tiện vàng đỏ
6.热伤络脉 rè shāng luò mài nhiệt thương lạc mạch
7.苦寒 kǔ hán khổ hàn

三、一般词语解释

(一)以

原句: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

用法:动词,相当于“用”“拿”的用法

例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二)之

原句:兼下中焦之火

用法: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例句:光荣之家,无价之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三)者
原句: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
用法:指人。在古文中,“者”常用来表示人,物,事。这句“者”就是
“的人”
例句:善者,患者

四、专名术语解释
(一)泻火解毒
泻火解毒是一个中医的名字,是在实热毒火引起的身热口渴。它也是一
个方子的名称,是一种治法。适用于实火炽盛而致高热,烦渴,吐血,衄血,
目赤,口苦,尿赤等症。常用药物有清凉的功用如黄连,黄苓,黄柏等。
(二)小便黄赤
小便黄志是一个中医的名字,也是一个症状。排尿时出现尿液,尿道灼
热,也就是所说的小便黄赤的情况中医可能认为有上火的表现,很有可能是
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
(三)清热凉血
清热凉血是指凉血解毒,解毒散瘀,凉血解毒用以治疗实热毒瘀。常见
病症便秘,皮炎等,常用中药有赤芍,甘草,紫草等

五、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拼音 汉字 拼音 汉字
dà rè fán zào ............................ xiǎo biàn huáng chì ........................
kǒu zào yān gàn ............................ shé hóng tāi huáng .........................
rè bìng tù xiě ............................ mài shuò yǒu lì .........................
nù xuě ............................ sān jiāo zhī hǒu .........................
fā bān ............................ rè shāng luò mài .........................

(二)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汉字 拼音 汉字 拼音
实热火毒 ............................ 栀子 ............................
泻火解毒 ............................ 清热解毒 ............................
黄连 ............................ 清热凉血 ............................
必尿系感染 ............................ 错语不眠 ............................
三焦火毒 ............................ 内外 ............................

(三)选词填空
吐血 小便 湿热黄疸 三焦 脉数有力
火毒 舌红苔黄 热伤络脉 心火 内外皆热

(1)……….的症状呗,脾气急躁,心烦失眠,较旺表现舌头,尤其是舌头
非常红,甚至出现舌尖有小吃的东西。
(2)一般引起……………..增多的原因是因为,吃了水分比较多的食物,或
者是喝水多引起的。
(3)………..,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的合称。
(4)……………这种情况大多数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
(5)脉搏跳动,如果……………是实热内盛。
(6)阴虚肝旺,…………….所引起的眼底出血可以吃夏明片吗曾经治疗吗?
(7)疟疾发作前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颌,寒罢则…………..,头
痛面赤。
(8)有一种病是身体因为湿热导致病邪侵入引起的黄疸叫做………………..。
(9)……………是由于主湿热,多与饮食不湿,脾胃失运等因素有关。
(10)在中医中,………………..是指火热病邪结成毒。

(四)把下面的词语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成句子:

(1)炽盛/实火/的/指/邪热/实热症/引起

(2)症象/身热/是/的/一种/证明,/发热/指/全身

(3)具/黄连解毒汤/清热剂,/之/清热解毒/功效/有/为

(4)的/黄连解毒汤/急性外感热病/历来/是/治疗/名方/有效

(5)目前/黄连解毒汤/运用/已/被/心脑血管疾病/于/广泛

(五)把下面的词组/句子/短文翻译成越南语

(1)黄连解毒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
火毒征。大热烦燥,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班,
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
(2)湿热黄疸,可能是由于身体湿邪比较严重。有可能是肝脏出现了一些问
题,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舌干,眼晴发黄,小边干燥,并且出现失眠的症
状。要尽快进行治疗。

(3)黄连,中药名。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心,脾,胃,肝,胆,大肠
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泻痢,黄疸,高热神昏,
心火亢盛,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

(4)清血:治疗血热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血热炽盛,而出现吐血,衄血,妇
女崩漏,内热烦燥,若邪热入血分,则兼见状热,发狂,斑疹等症。前者可
用生地,玄参,丹皮等药,后者并配合清热解毒药。

(5)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三焦之火为实火,另外
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咽干舌燥,眩晕耳鸣,
健忘失眠,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三焦的病变常表现
为实火正,可选择中成药施治。
第二课
一、课文
八珍汤
[组成 ]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穹 白芍药 熟地黄 甘草炙,各一两
(30g)
[ 用法 ] 上爵咀,每服三钱(9g), 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
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三片,大枣
五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
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 方解] 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
病在心、脾、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
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
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合营助熟
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穹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
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
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运用 ]
1.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运用以气短乏力,心悸眩
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若以血虚为主,眩晕心悸明显者,可加大地、芍均用;以气虚为
主,气短乏力明显者,可加大参、术用量;兼见不寐者,可加酸枣仁、五味
子。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
两虚者。
阅读练习
根据阅读课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钱等于几克?

(2)气血两虚证有什么表现?

(3)八珍汤的功用是什么?

(4)八珍汤中哪种药是君药?

(5)血虚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生词
(一)一般生词

生词 拼音 词性 越南语
1.两 liǎng 量 lạng
2.盏 zhǎn 量 cốc, chén nhỏ
3.滓 zǐ 名 cặn
4.由 yóu 介 do, từ
5.各 gè 代,副 mỗi, các
6.人参 rénshēn 名 nhân sâm
7.白术 báizhú 名 bạch truật
8.白茯苓 báifúlíng 名 bạch phục linh
9.当归 dāngguī 名 đương quy
10.川芎 chuānxiōng 名 xuyên khung
11.白芍药 báisháoyào 名 bạch thược dược
12.熟地黄 shúdìhuáng 名 thục địa hoàng

(二)专名术语
生词 拼音 越南语
1. 气血两虚 qìxuè liǎngxū khí huyết lưỡng hư
2. 面色苍白 miànsè cāngbái sắc mặt xanh xao
3.头晕目眩 tóuyūn mùxuàn hoa mắt chóng mặt
4.心悸怔忡 xīnjì zhēngchōng đánh trống ngực, hồi hộp
5.舌淡脉细 shédàn màixì lưỡi nhạt mạch tế
6.面黄肢倦 miànhuáng zhījuàn mặt vàng chi mỏi
7.气短懒言 qìduǎn lǎnyán khí đoản lười nói
8.脉虚无力 màixū wúlì mạch hư vô lực

三、一般词语解释
(一)由
原句: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
病在心、脾、肝三脏。
用法:由(yóu)基本字义:1、原因:原~。事~。理~。~于(介词,
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从:~表及里。~衷(出于本心)。3、凭
借:~此可知。

(二)故
原句: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
舌淡脉细;
用法: 1、意外的事情:事~。变~。
2、原因:缘~。原~。
3、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三)以
原句:临床运用以气短乏力,心悸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用法:〈介〉引入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材料等:~毒攻
毒;~不变应万变。

四、专名术语解释
(一)补血
补血,中医名词,补血(养血)指以补血药物治疗血虚症的方法。血虚
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经量少
或经闭,舌淡脉细为主症。中医治疗血虚症的方法。又称养血。属补法。血
虚症是由于血不足而使脏腑组织失于濡养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补血能使脏腑
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
(二)益气
益气, 中医名词,指补益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内伤劳倦或病久虚羸,
而见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神疲无力、肌肉消瘦等症。常用药物如党参、黄
耆、白术、甘草等。

五、练习
(一)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补血............................ 血虚............................

益气........................... 萎黄............................

气短........................... 舌淡............................

苍白........................... 脉细............................

无力............................ 肌肉............................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iànsè............................ zhēngchōng............................

xīnjì............................ tóuyūn............................
mùxuàn............................ qìduǎn............................

lǎnyán............................ màixū............................

wúlì............................ zhījuàn............................

(三)选词填空

气短 面色苍白 益气
心悸 补血 面色痿黄

(1)冬季吃水果的禁忌:枣:具有健脾、..................、和中功效,脾虚、久泻、
体弱、肝炎、贫血等病人食用均有益处.
(2) 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
(3)大约十分钟后,李强..................,气喘嘘嘘的站在了郑鹏身后面。
(4)猪血含有的丰富铁质,是造血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对老年人容易
发生的缺铁性贫血可起到..................作用。
(5)适用于体虚、..................、四肢厥冷、腰膝疼痛、阳痿早泄等症。
(6)他身体不好,胸闷..................。医生让他去南非让干燥的气候治好他
的病。

(四)把下面的词语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成句子:

(1) 补血/补血/药物/指/以/的/治疗/血虚症/方法。

(2) 是/治疗/的/常用方/八珍汤/气血两虚证。

(3) 为/使/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

(4) 脏腑组织/血虚症/是/血不足/而/使失于濡养/所表现/出来/证候/由于/ 的。

(5) 常用/药物/的/如党参、黄耆、白术、甘草/益气/等。
(五)把下面的词组/句子/短文翻译成越南语

(1) 久病失治.......................................

(2) 病后失调.......................................

(3) 失血过多.......................................

(4)脾主运化.......................................

(5)化生气血.......................................

(6)唇甲色淡.......................................

(7)头晕眼花.......................................

(8)失眠健忘.......................................
第三课
一、课文

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郁金、犀角(水牛角代)、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各
一两(30g),梅片、麝香各二钱五分(7.5g),珍珠五钱(15g)、金箔衣。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脉
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用银花、薄荷煎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
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现代用法:以水牛角浓缩粉 30g 代替犀角。以上 11 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
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
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及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服一丸,每日 1 次;小儿 3 岁以内一次 1/4 丸,4
岁至 6 岁一次 1/2 丸,每日 1 次;或遵医嘱。亦作散剂。按上法制得,每瓶装
1.6g。每服 1,6g 1 日一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 0,4g,4 至 6 岁 1 次 0,8g,1 日
一次,或遵医嘱。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热邪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
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方解】本方证因温热毒邪内陷心包所致。热闭心包,必扰神明,故高热烦
躁,神昏谵语;邪热夹秽浊蒙蔽清窍,
舌为心窍,势必加重神昏;热闭窍机,则舌謇不语,热闭心包,热身厥亦深
故伴见手足厥冷,是为热厥。所治中风昏迷,小儿高热惊厥,当属热闭心包
之证。治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为法,并配辟秽安神之品。方中牛黄苦凉,
清心解毒,辟秽开窍;水牛角咸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芳香开窍醒神。三
药相配,是为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臣以大苦大寒之
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合牛黄、犀角则清解心包热毒之力颇强,
冰片、郁金芳香辟秽,化浊通窍,以增麝香开窍醒神之功。佐以雄黄助牛黄
辟秽解毒,朱砂,珍珠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用炼蜜为丸和胃调中为使药。
原方以金箔为衣,取其重镇安神之效。本方清心泻火,凉血解毒与芳香开窍
药并用,但以清热解毒为主,意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法,亦是凉开法的代表方。凡
神昏谵语属邪热内陷心包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用(温病条辨)清宫汤煎汤送服本方,可加强清新解毒之力,
若温病初起,邪在肺卫,迅即逆传心包者,可用银花,薄荷或银翘散加减煎
汤送服本方,以增强清热透解作用;若邪陷心包,兼有腑实,症见神昏舌短,
大便秘结,饮不解渴者,并开窍与攻下并用,以安宫牛黄丸 2 粒化开,调生
大黄末 9g 内服,先服一半,不效再服,热闭证见脉虚,有内闭外脱之势者,
急宜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
尿毒症、肝昏迷、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
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暑热闭心包者。
4.使用注意:本方孕妇慎用

二、生词
(一)一般生词

生词 拼音 词性 越南语
1.组成 zǔchéng (名、动) cấu thành, cấu tạo
2.牛黄 niúhuáng (名) ngưu hoàng
3. 郁金 yùjīn (名) uất kim
4.犀角 xījiǎo (名) tê giác
5.黄连 huánglián (名) hoàng liên
6.黄芩 huángqín (名) hoàng cầm
7. 山栀 shānzhī (名) sơn chi
8. 朱砂 zhūshā (名) chu sa
9.雄黄 xiónghuáng (名) hùng hoàng
10.梅片 méipiàn (名) mai phiến
11. 麝香 shèxiāng (名) xạ hương
12. 珍珠 zhēnzhū (名) trân châu
13.金箔 jīnbó (名) kim bạc(vànglá)
14.银花 yínhuā (名) ngân hoa
15. 薄荷 bòhe (名) bạc hà

(二)专名术语
生词 拼音 越南语翻译
1. 清热解毒 qīngrè jiědú thanh nhiệt giải độc
2. 开窍醒神 kāiqiào xǐngshén khai khiếu tỉnh thần
3.清心凉血 qīngxīn liángxuè. thanh tâm lương huyết
4.清热泻火 qīngrè xièhuǒ thanh nhiệt tả hỏa
5.清心安神 qīngxīn ānshén thanhtâm an thần
6.脉数 màishuò mạch sác

三、一般词语解释
1. (一)亦
原句: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法,亦是凉开法的代表方。
用法: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
例句:易得到者亦易失
(二)于
原句: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用法: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到”
“向”“从”“对于”……
例句:它的质量取决于可靠性强。
(三)以
原句:以水牛角浓缩粉 30g 代替犀角。
用法: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例句:“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四、专名术语解释
1.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清热法之一。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或疮疡疔毒
的治法。症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尿黄、或吐衄发斑,或红肿热痛,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蓝根、
蒲公英等,代表清热类食物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宜于治疗热证。用痛
肿疔毒等病证的治法。
2. 开窍
指脏腑与体表器官生理上相通,如心开窍于舌(与耳),肺开窍于鼻,
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现代汉语用来表示开始懂了,
逐渐可以理解事情的道理了。
3.凉血
凉血就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使血分有热而运行过速的血恢复、正常
运行,以避免血行过速而造成出血等。 适用于血热炽盛,而出现吐血、衄血、
妇女崩漏、内热烦躁、舌质红绛者;若温邪热入血分,则兼见壮热,发狂,
斑疹等症。

五、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拼音 汉字 拼音 汉字
qīngrè ............................ xièhuǒ ............................
méipiàn ............................ ānshén ............................
shèxiāng ............................ màishuò ............................
zhēnzhū ............................ yánfā ............................
mò ............................ xì ............................

(二)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汉字 拼音 汉字 拼音
山栀 ............................ 组成 ............................
凉血 ............................ 牛黄 ............................
犀角 ............................ 郁金 ............................
薄荷 ............................ 解毒 ............................
安神 ............................ 活血 ............................

(三)选词填空
疗效 加强 研发 用于 为
凉血 亦 清热 毒 如
(1) 用(温病条辨)清宫汤煎汤送服本方,可………………新解毒之力。
(2)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丸。
(3) 只要辨证准确,安宫牛黄丸的………………是不容置疑的。
(4) 药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其原材料和………………过程来决定的。
(5) 药不对证,再贵重的药都没用,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6) 只能………………急救,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
(7) 开窍指脏腑与体表器官生理上相通,…………心开窍于舌(与耳),肺开
窍于鼻
(8) 爱与善是幸福,………………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与真理。
(9) ………………,医学名词.是治疗血热的一种方法。
(10) 菊花是………………解毒的一种药物。

(四)把下面的词语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成句子:
(1) 所致/本方/证因温热毒邪内陷心包
(2) 以/大苦大寒/黄连、黄芩、栀子/臣/清热泻火解毒/之
(3) 别/安宫牛黄丸/日常/保健药/把/当
(4) 清心泻火/本方,与/芳香开窍药并用/凉血解毒
(5) 常/流行性乙型/脑炎/本方/用于

(五)把下面的句子/短文翻译成越南语
(1) 安宫牛黄丸对中风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民间一直被奉为中风急救
的“必备药”
(2) 中医所说的“中风脱证”以及寒痰阻窍所引起的昏迷,有出冷汗、遗尿、
四肢冰冷、舌苔白腻等阳虚的临床表现者就不宜用安宫牛黄丸,否则可能会
加重病情。
(3) 好药也要讲究服用方法,用法不对,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或者适得其反。
使用安宫牛黄丸一定要掌握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4) 安宫牛黄丸中含有麝香,孕妇服用容易导致流产。
(5) 平时经常腹泻的脾胃虚弱患者不宜使用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
犀牛角、黄连、黄芩、山栀子等药材都是大寒之品,容易损伤人的脾胃阳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