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儒家思想

“儒”在古代指的是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其中一派。根据
冯友兰先生的探讨,他进一步说明:“后来在儒之中,有不止教书相礼为事,而且欲
以昔日之礼乐制度平治天下,又有予昔日之礼乐制度以理论的根据者,此等人即后来
之儒家。” 孔子不是儒的创立者,但却是儒家的创立者。
在殷商时期,“儒”主要是为了为贵族举办祭祀等礼仪时的相礼。此时,它的
社会地位不会太低;西周时期注重教化,由于“儒”在社会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他
们成为隶属于司徒之官的教官,以“六艺”为教;等到周朝天子衰微之后,官学解体,
学术下移,原来主要从事祭祀礼仪和“六艺”之教的“儒”也地位下降,从而也只能
流散各地,在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继续“六艺”知识的传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为人赞礼、相礼,以作为谋生之道。孔子也属于这样的一位儒者,他勤奋好学,知识
丰富,名声远播。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培养了大批的弟子,他宣扬自己的学说,从
而逐渐形成了在后世影响巨大的儒家学派。
在秦代以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的政治、社会秩序混乱,战争和篡弒不绝。因此,中国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学说,
为的就是恢复社会的秩序。其中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三位人物,分别是孔子、孟子和荀
子都想通过提倡自己的政治理念,令举国上下产生守礼爱人的思想,希望国民透过自
我省察,达到爱人的目标,从而使社会恢复和谐及稳定。孔子主张透过“仁”、“守
礼”等伦理道德来恢复社会秩序;孟子主张回复人本来的善性,并加以发扬光大,便
可以成就各种德行;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有为恶的倾向,而且又有各种欲念,若不透
过教育改善,就很容易会引起纷争。他还主张统治者要重视礼法,以“礼”使人安守
本份,维持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建构并逐渐形成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方的统治思
想。它从宗法血缘关系出发, 以伦理关系为核心, 强调家国同构、天人合一。儒家思
想不是宗教,但传播久远,因为孔子继承了先人的文化,经过吸收和整理,并通过自
己的实践,加以总结提高的结果。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 在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
儒家与人文文化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孔子把道德修养看得很重,认为有道德的人才能
称为君子。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模式。它的本质是让人们学会
善良和诚实,以实现人文化成的治世目标。《周易》中曾说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是最重视人间秩序,重视人类文化发展,以仁政治天
下,以礼乐教人道德,使得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富有人文精神的民
族文化。在儒家经典中,“信”和“礼”都是“五常”的重要内容。诚信不仅是一个
人在世界上立足的标准,更是人生应具有的一种美德。孔子以“文、行、忠、信”教
育学生,告诫学生“言出必行,果断行事”,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人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昌”的道德信条。孟子的人性“四端”说虽然没有提到“信”,但在孟子
的教义体系中并不缺“信”,因为“信”就是“诚”的意思。孟子在其“思诚”命题
中,将诚信视为自然规律,追求诚信为做人的规律。他还把“以信为友”作为人际交
往的基本原则,提到了“五伦”的高度。诚信在荀子的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认
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即使身无分文,也能顺
利周游世界,获得人格尊严。
儒家与家庭
中国古代社会最核心的伦理关系是五伦之道,那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
和朋友。其中,父子、夫妇、兄弟就是家庭伦理关系。在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的宗教
上,有一个相当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儒教具有一个能够形成十分稳固社会组织的形成
原理。这个形成原理的基础,便是家庭。在一个家庭中,可以看见子女敬爱祖先、父
母,而且重现长幼秩序;而支持这些现象的中心思想正是家庭管理中的“孝梯”德目。
子日:“孝涕也者,其为仁之本钦!”(《论语・学而篇》)
孔子认为,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仁爱,而仁爱的最根本便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
兄长。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而家庭管理就是社会管理的缩影。有了家庭管理,便
可进一步地推展到社会。封建时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究竟一是凭借着哪一种力
量,而得以维持、管理呢?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的“孝梯”思想。
家庭管理当然不是在管理一个封闭而平静的世界。家庭的成员一定会和社会保
持联系,也必须和朋友保持往来。在儒家看来,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的处理原则,也是
家庭伦理关系的推扩。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主张需要有宽大、替人着想的胸怀,
能够慎重地处理事情,能够信赖朋友。这些可说是孔子的家庭管理思想中的外交原则。
总的来说,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这“五伦”,完全概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类以家庭的自
然关系为基础,进而推广到社会关系以及政治关系。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中说: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从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不仅仅是秩序先后的关系,更
是从道理上相互蕴含。在个人、家庭、国家,这一连串的关系中,“个人”是开端,
“家庭”是关键。能够“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因此,儒家文化
是家族文化,也是人伦文化。它维持封建时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不止能帮助修
养人性,调整人际关系,也是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的静态文化。
儒家与社会
公平与正义是人类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公平与道义的
民族。两千多年前,孔子所抒发的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激励并鼓舞了无数人
的远大理想和正义感。公平和正义正是道义的主要内容。《论语》中提到的“不患寡
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蕴含着一种‘均平’的思想。朱熹将这句话中的
“均”解释为“人人有份”,即人人得到其应得的(权利、地位、物品等)。在儒家
眼中,财富均平的平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充满了公平和正义。《孟子》中的公
正思想可表述为“制民之产”。“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希望建立一个财富分配公平的小农经济社会,让
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得到饱暖之供养。儒家的公平思想,即人人“各得其分”,主张
通过适度等差来维护社会秩序。

儒家与政治
伦理政治化是儒家伦理的根本特征。儒家伦理适应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社
会特点,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思想。政治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根本的联系。古代儒
家强调政治德行对于政治实践过程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中蕴含了非常丰厚的政德资源 ,
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以仁、忠、义为核心的政治德行。孔子认为“为政
以德”才能得到民众的爱戴。秦汉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 儒家伦理所倡
导的“孝父忠君”的“三纲五常”道德体系也被纳入到政治体系之中。儒家伦理与政
治结合直至发展到以道德代法的地步, 不遵守儒家政治伦理的原则要“依法究治”,
儒家伦理也成为封建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所谓“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即根
据上下、尊卑之序,严格加以界定的三种伦理关系;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五种恒常不变的道德准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般人所信奉的所谓 “名教”、
“礼教”、“世教”以及“王教”,其实都是指“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政治伦理原
则的形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成熟。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伦理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
封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核心。
三纲说强调的是封建主义人伦的尊卑、主从关系;五常说强调的是处理这种人
伦关系的道德准则。但无论三纲,还是五常,其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确立和维护法
定的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序列,由此强调等级之分不可逾越;社会各个方面的关
系,不再是相互、相对的,而是依附的、绝对的,只有着卑者、下者对尊者、上者的
服从敬顺,不见了尊者、上者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对这一政治伦理原则,封
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家,都毫无例外地拥护它并围绕着它来思维,他们逐渐把汉代以来
流行的纲常观念推向绝对化、神圣化,并使之深人广布于人心,从而使之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后期人伦关系的基本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对封建时代的传统社会和专制政
治起到了稳定作用。
总结
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家庭伦理对于中国历史发展、道德理想和家国情怀有着深
远的影响。西周时期,周公礼乐制度建立了丰富多彩的周朝礼制,建立了以血缘为纽
带的宗法制国家统治。基于这种“家国同构”的特殊模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着
力以“礼”与“仁”来调节和协调“五伦”的关系。入则孝、出则悌”,“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仪规范,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构
建了一个以家庭为中心向朋友、社会、国家、天下衍射的人伦同心圆,每个人都从家
庭孝悌伦开始,通过对父母、兄弟和妻子的孝顺来培育仁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将仁爱之心、宽恕之行
延伸到邻居,朋友甚至国家和世界。在这条道德提升的道路上,儒家将修身与齐家延
伸到治国天下,将仁爱、友善从家庭延伸至他人、社会和国家。

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撷取“法家”、“墨
家”、“道家”等思想的精华,逐渐形成阶级的管理思想。儒教屡经提倡,使它得以
在不知不觉中感化民众,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儒家的思想体系也渐
渐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中的中和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大
同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虽然也无不打着时代的印记,但其积极的层面都
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