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110 學年度清華大學普通物理實驗( 2 )

■預報 或 □結報 課程編號:

實驗名稱:
系 級: 組 別: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 員: 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日期:__ _年_ __月 日 補作日期:_ __年__ _月 日
◎ 以下為助教記錄區
預報繳交日期 報告成績 助教簽名欄

結報繳交日期

報告缺失紀錄
一、 實驗目的
1. 熟悉運動體軌跡和相關物理量測量方式(光電計時器和攝影軟體分析)
2. 測量滑車受外力之運動,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3. 學習以不同儀器、不同方法測量或記錄運動體的運動軌跡和運動相關的物理量,
並觀察比較各使用儀器的差異性、優缺點與所得之實驗數據的精確度
4. 學習使用數據分析軟體與數位影像位置擷取
二、 實驗原理及分析方法
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物體運動時的加速度和他所受的外力總和成正比,
和質量成反比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公式:
ΣF=ma
(外力總和 ΣF(N),物體質量 m(kg),物體加速度 a(m/s2))
本實驗利用以下兩種實驗驗證一維空間中的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1. 固定待測物(滑車)質量 m1(kg),改變外力 F(N),觀察 F(N)和 a 之間的關係
2. 固定外力 F(N),改變待測物(滑車)質量 m1(kg),觀察 m1 和 a 之間的關係

三、 實驗器材

1.一維運動軌道系統 2.多功能光電計時/紀錄器 3.影像數據擷取與分析軟體

4.超音波測距器模組 5.遮光板 6.滑輪 7.光電閘固定架 8.光電閘

9.滑車 10.棉線 11.砝碼 12.多功能可調檔塊架 13.電腦

四、 實驗步驟
1. 平面(光電閘)
(1) 安裝滑輪、光電計時閘、遮光板於軌道,綿線連接滑車和砝碼
(2) 調整光電閘測量儀器至適當功能及單位並規零
(3) 將滑車拉至兩光電閘之前,鬆手使儀器測量其加速度並紀錄,重複此步驟數次

2. 平面(Arduino)
(1) 安裝滑輪、滑車與軌道並用棉線連接滑車和砝碼
(2) 放置 Arduino 儀器並連接到電腦
(3) 將滑車拉至兩光電閘之前,鬆手使儀器測量其位置並紀錄之,重複此步驟數次
(4) 將滑車上的砝碼移至掛鉤,重複上述步驟
3. 平面(攝影)
(1) 安裝滑輪、滑車與軌道並用棉線連接滑車和砝碼
(2) 放置比例尺,開始錄影
(3) 將滑車上的砝碼移至掛鉤,重複上述步驟
4. 斜面
(1) 安裝滑輪、光電計時閘、遮光板和滑車於軌道,並用綿線連接滑車和砝碼,放
置木塊於軌道下,以製造出斜面
(2) 調整光電閘測量儀器至適當功能及單位並歸零
(3) 將滑車拉至兩光電閘之前,鬆手使儀器測量其加速度並記錄之
(4) 改變砝碼質量並重複上述步驟
(5) 求出上述兩步驟之斜率誤差值
五、 預測結果
由上述實驗可以得知,滑車加速度 a(m/s2)確實跟所受到的外力成正比,也可以推

出以下公式(忽略摩擦力):
ΣF=(m1+m2)a=m2g
(滑車質量 m1(kg),砝碼質量 m2(kg),滑車加速度 a(m/s2),重力加速度 a(m/s2))
而如果軌道為斜面,公式如下:
m2g-m1g(sin ø)=(m1+m2)a
(斜面和地面夾角 ø(rad))
六、 問題預習
1. 滑車軌面與滑車間的所產生的摩擦之大小,是否與滑車的速度有關?
因為此摩擦力為動摩擦力,為正向力 FN(N)乘上和軌面材質有關的動摩擦係數 μk,
所以應該和滑車速度無關
2. 試述如何以實驗方法估計軌道與每台滑車間的摩擦力?
用測量到的加速度、砝碼質量、滑車質量應該就可以推算出摩擦力 Fk(N)
(m1+m2)a-Fk=m2g
3. 如果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驗證實驗中,質量改變量太小和太大,對實驗結果分
別有何缺點?
會不容易看出 m 和 a 之間的關係,需要多做幾次才可以看出來,但耗費時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