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110 學年度清華大學普通物理實驗( 1 )

■預報 或 □結報 課程編號:

實驗名稱:
系 級: 組 別: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 員: 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日期:__ _年_ __月 日 補作日期:_ __年__ _月 日
◎ 以下為助教記錄區
預報繳交日期 報告成績 助教簽名欄

結報繳交日期

報告缺失紀錄
一、 實驗目的
學習多種基本測量儀器使用、設計原理及實驗數據分析,同時對於數據的準確度
(accuracy)和精密度(precision)建立基本概念。
二、 實驗原理
1. 數據的表示方式:數量、精密度和單位缺一不可,為清楚簡潔的表達數值,可以用科
學記號(a.bc ± d)*10n 並加上單位
2. 有效數字和捨入:在記錄數值時,除了從儀器讀出的精確數字外,通常還會加上一
位不準確的估計數字,(精確數字+估計數字=有效數字),運算結果若有多的位數,
可按照四捨六入原則
i. 捨去的數≥6,捨去後,前一位數+1
ii. 捨去的數≤4,直接捨去,前一位數不變
iii. 捨去的數=5,前一位數為奇數則直接進位(逢單則入)
偶數則直接捨棄(逢雙便捨)
3. 實驗誤差:測量的可信度,通常只能推測一個範圍,因此需了解如何減低誤差,誤
差主要分為兩大類,系統誤差和統計誤差
i. 系統誤差:(1) 系統設備誤差:儀器不夠精密,需要選擇適當儀器,利用標準
設備或數據校正儀器求出校正公式
(2) 環境設備誤差:外在環境因素,溫度壓力濕度都是,需要用特
別設計消除或設法修正誤差
(3) 人為誤差:有可能和實驗者個性、習慣、偏見有關,需要有不同
實驗者分別測量取平均,若有充分理由或證據證明為實驗疏忽,需要捨去數據
重做
ii. 統計誤差(statistical error):又稱為隨機誤差(random error),一種無法控制的機率
問題,需要增加實驗次數,才有可能得到較接近真確值的結果
4. 統計分析

i. 算術平均值(mean):

ii. 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

iii.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iv. 平均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mean):

v. 誤差傳遞:
(1) ;
(2)

(3)
vi. 機率分布:(1) 二項式分布:

(2) 朴松分布:

(3) 高斯分布:

5. 準確度(accuracy)和精密度(precision):前者為實驗值和實際值的差,後者為實驗結果
重複的程度
三、 實驗儀器
1. 待測物 2. 游標尺 3. 粗天平(三梁天平) 4. 精密天平(電子天平) 5. 測微器

四、 實驗步驟
測量待測物密度
1. 用直尺測量待測物的長度和直徑 10 次,每次使用尺的不同位置測量
2. 用游標尺、測微器兩大冊五的長度或直徑 10 次,每次使用前均須做零點的誤差校正
3. 用粗天平、精密天平測量待測物的質量 10 次,為確保每次測量的獨立性,每次測量
情要調整水平歸零
4. 計算分析數據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標準差、平均標準差,並比較三種偏差的差異
5. 計算密度導出量和導出量的誤差傳遞情形
五、 問題預習
1. 量金屬圓柱體的高度和直徑時,應該在同一位置量多次,還是不同位置與不同方向
都要量?為什麼?
應該在不同位置與不同方向都要量,這樣可以避免誤差
2. 為什麼用直尺量長度多次時,每次要取自直尺不同的位置
確保誤差最小
3. 一個長方形物體的長、寬各測十次,計算面積時應以長度平均值與寬度之平均值相乘
或是長、寬一對一相乘後再平均?
應該是先將每個數值取平均之後再想乘,數值會較準確
4. 請一一列舉此實驗所使用的儀器之系統誤差
使用游標尺時,可能因為沒有推到最底,或是沒有和測量的長度平行,產生些微誤
差,使用天平時,可能因為沒有事先歸零,或震動到,產生誤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