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彼得前书第 1 章逐节注解、祷读 05-12-2020

【彼前一 1】「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
推尼寄居的,」

 彼得以「耶稣基督的使徒」身分写信,「使徒」相当于旧约时代的先知,职责是传扬或记下主
耶稣说过的话(徒一 22;二 42)。
 「寄居的」指暂时寄住在国外的异乡客旅,原文有「被拣选」(2 节)做形容词,即「被拣选
的寄居客」,在此指外邦信徒。许多收信者可能一辈子都未曾离开过家乡,但他们在属灵意义
上是「寄居的」,是「天上的国民」(腓三 20)。
 「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分别位于黑海以南、小亚细亚北部的四个罗马
行省,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其中「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是三个罗马行省的名字,「本
都」和「庇推尼」合起来构成罗马行省「庇推尼本都」。
 当初保罗要前往「庇推尼」传道,圣灵却不许,而是差遣他经特罗亚前往欧洲(徒十六 7-9)。
现在「庇推尼」也有了教会,可见圣灵已经安排别人去传福音,传福音的人不可固执己见、替
神做主。

上图: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这些地方位于今日的小亚西亚,大部分属于土耳其。地名的先后次序可能
代表送信者(可能是彼前五 12 提到的西拉)所走的路线。送信者可能在本都地区的一个港口上岸,先到加拉太,再到加帕多家,
然后向西循着横越加拉太南部的贸易大路,穿过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而到达亚西亚行省的老底嘉,可能顺便拜访亚西亚的
歌罗西或以弗所教会。最后经过庇雅尼的尼西亚、尼科米底和迦克墩,从迦克墩或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的拜占庭登船直接回罗
马。这样,所有小亚西亚的重要教会都一一拜访到了。

【彼前一 2】「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祂血
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给你们。」
 救恩是三位一体的真神共同的工作:圣父「拣选」我们,圣灵使我们分别为圣、越来越「顺服
耶稣基督」,圣子的「血」救赎并不断洁净我们。
 「被拣选」在旧约中都用来指选民以色列人,彼得用来称呼外邦信徒,让他们明白自己与旧约
的以色列人一样,「作了神的子民」(彼前二 10)。
 「蒙祂血所洒的人」:旧约只有三种洒血在人身上的情况:西奈山下的立约仪式(出二十四
8),摩西设立亚伦和他儿子为祭司时(出二十九 21),祭司洒血在大麻风痊愈的人身上(利
十四 6-7)。这里可能指第三种情况,信徒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被罪玷污,所以需要时刻被基
督所洒的血洁净(约壹一 7),一直不断地与神保持交通。
 「恩惠、平安」结合了希腊式的「恩惠」和希伯来式的「平安」。当时的书信一般用「问候
(Chairein)」一词来问安(徒十五 23;二十三 26),但彼得却改为双关语「恩惠
(Charis)」,原意是「那引致喜乐的」,「恩惠」是神赐给不配的罪人白白的、主动的礼物,
是我们喜乐的源泉。希伯来文「平安(Shalom)」不只是没有战争的状态,更表示繁荣、兴盛,
特别是属灵事物上的兴盛。

【彼前一 3】「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着耶稣基督从死
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活泼的」表明这盼望是活的,会不断增长、加强。「活泼的盼望」是「重生」的必然结果,
只有「重生」的人才有「活泼的盼望」,在基督以外没有盼望(弗二 12;帖前四 13)。

【彼前一 4】「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 这「活泼的盼望」就是「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即信徒在新天新地中将要得着的福气与赏赐。
与地上的产业相比,「天上的基业」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
 「存留」原文是被动完成式,代表已经完成的动作,绝对不会被取消,「必能得着」(5 节)。

【彼前一 5】「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 当时教会面临的小逼迫时有发生,并即将面临尼禄的大迫害,有人可能担心自己在「百般的试
炼中」(6 节)会失去对基督的信心。但彼得却向他们保证,凡是神所拣选的百姓,必能得到
永远的「保守」,没有一个会失落。
 「因信」表明信心是接受神「保守」的途径,神的大能也不断维持并更新我们的信心。
 「保守」原文是现在式,表示「不断受保护」,但并不等于不受「试验」(雅一 3),乃是虽
受试验却不至失败。
 「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指当主再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完全拥有我们蒙赎后应得的一切福气
(二 2;罗十三 11)。

【彼前一 6】「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

 「因此」原文的代名词是阴性,指因着「活泼的盼望」(3-5 节)。
 「大有喜乐」原文是「不断地大有喜乐」。但信徒的生活也不全是喜乐,也会「在百般的试炼
中暂时忧愁」,这「忧愁」在神的计划中是不可缺少的。

【彼前一 7】「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
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试验」原文指金银被火熬炼的过程,并非为了鉴定真假,而是为了炼净杂质(雅一 3)。
「信心既被试验」指信心经历逆境的熬炼以后,杂质炼净,更加强化(赛四十八 10)。
【彼前一 8】「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
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你们」指没有见过主耶稣的信徒,但却因信心生发对主的爱慕,并因持续的信心而有持续的
「大喜乐」,「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五 7)。

【彼前一 9】「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

 每日凭信心过喜乐生活,会让我们的灵命不断成熟。「得着」原文是现在分词,表明持续不断
地得着,愈得愈多。
 「灵魂的救恩」指完全得着救恩所包含的一切福气(5 节)。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持续
信靠基督,从而持续有「大喜乐」,因此不断累积救恩福气的过程。

【彼前一 10】「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地寻求考察,」

「众先知」指旧约时代的众先知。「恩典」指新约时代救恩的福气。

【彼前一 11】「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
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

「基督的灵」指圣灵。旧约圣经是众先知被圣灵默示所写的,都是为了「预先证明」基督的所
是和所做。

【彼前一 12】「他们得了启示,知道他们所传讲(原文是服事)的一切事,不是为自己,乃是
为你们。那靠着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天使也愿意
详细察看这些事。」

 天使不但过去「察看」基督先受苦后得荣耀的事实,现在也从天上「察看」我们这些跟随基督
的人,因此我们凡事都要显出「圣徒的体统」(弗五 3)。当我们在落在苦难、试炼中的时候,
也不要忘记天使正在「察看」我们,我们所经历的「试验」(7 节)都在神的「保守」之中(5
节)。
 「愿意」原文指极强烈的愿望。

【彼前一 13】「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原文是束上你们心中的腰),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
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

「约束你们的心」字面意思是「束上你们心中的腰带」,意思是预备心,做好准备。古代中东
人在跑步或工作之前,要把长袍拉紧,用带子束腰。

【彼前一 14】「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

 「作顺命的儿女」指信徒都是神家中的儿女,过着顺服天父的生活。
 「效法」表明信徒得救后仍可能随从我们里面的肉体情欲,被我们身上残余的罪引诱。

【彼前一 15】「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

神是「圣洁」的,我们是按着神的形像被造的,祂呼召我们是要把我们带回到起初造我们的目
的,彰显神「圣洁」的形象。我们若照神所赐「圣洁」的生命而活,就能流露出「圣洁」的生
活。

【彼前一 16】「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信徒在地位上已经成为「圣洁」(2 节),但还必须在生活经历上「追求圣洁」(来十二
14)。因为「圣洁」是神的性情:「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利十九
2);是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帖前四 3);是我们亲近神
的前提:「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 14)。

【彼前一 17】「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
世寄居的日子,」

我们若不「存敬畏的心」,按「父」所赐的圣洁生命在世度日,将来必要按「主」公义的法则
受严厉的审判。神是「不偏待人」的,祂不但会为我们伸冤,也会「按各人行为审判」我们。
因此当我们落在苦难中的时候,不要急着求主施行公义,好像我们是清白无辜的,首先要省察
自己有没有「存敬畏的心」行事为人,有没有「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追求「圣洁」(15 节)。

【彼前一 18】「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
物,」
【彼前一 19】「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 还没得救的人过着「放纵私欲」的生活(14 节),既无意义、也无益处,所以是「虚妄的行
为」。
 「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表明这些信徒大都是外邦人。
 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是为我们所献上的「逾越节的羔羊」(林前五 7),「如同无瑕疵、无
玷污的羔羊之血」成为赎买我们的代价。这血能洗净我们的良心(来九 14),洗净我们一切的
罪(约壹一 7),使我们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直接亲近神(来十 19)。

【彼前一 20】「基督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神知道的,却在这末世才为你们显现。」

「预先被神知道」指基督不仅预先存在,并且已经预先被神计划好所要执行的任务。耶稣基督
道成肉身、为人受死,并非神临时起意,也不是补救措施,而是照着神在永世里的计划,在
「末世」为我们的罪、为我们的得救「显现」的。从基督道成肉身开始,「末世」就开始了。

【彼前一 21】「你们也因着祂,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又给祂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
都在于神。」

 基督是我们信心的来源,我们的信心是「因着祂」。基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祂,
没有人能到神那里去(约十四 6)。
 我们「信心和盼望」的对象「都在于神」,我们所当「敬畏」的「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神
(17 节),也是我们永远可以信靠、可以盼望的神。

【彼前一 22】「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从
心里:有古卷是从清洁的心)彼此切实相爱。」

「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指信徒在重生得救后追求心灵上与生活上的圣洁。一旦信徒开
始追求圣洁,必然会带出「彼此切实相爱」。人若没有清洁的心,「爱弟兄」是「虚假」的,
只是外表的敷衍或口头的应付。

【彼前一 23】「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
常存的道。」

「神活泼常存的道」是赐生命的「种子」,不但使我们「重生」,也维持我们的属灵生命。
【彼前一 24】「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
谢;」

「美荣」指今生值得矜夸的事,如:美容、美名、财富、成就等。「都像草上的花」比喻外表
好看,但转瞬即逝。本节引自赛四十 6-8。

【彼前一 2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主的道是永存的」,「主的道」所结出来的一切生命的果子也都是永存的。

《彼得前书》背景

初代教会公认《彼得前书》的作者是使徒彼得。写作日期应该是在尼禄开始迫害基督徒之前、
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释之后,大约于主后 62-64 年之间。写作地点是罗马,「巴比伦」(五
13)是罗马的隐名。最初的读者是小亚细亚北方的众教会,其中大部分都是外邦人,也有犹太
人。本信希腊文行文优美,是新约中最浅白的书信之一,可能西拉帮助在文字上进行了润色
(五 12)。
教会最初被视为合法的犹太教的分支,主要是受犹太教的逼迫,来自罗马政府的逼迫不多。后
来福音逐渐传播到整个罗马帝国,在教会逐渐兴旺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误解。一方面,有些
人把犹太基督徒与那些热衷政治、反抗罗马统治的犹太革命分子混为一谈;一方面,罗马人认
为外邦基督徒是反社会分子(拒绝给罗马皇帝献祭)、无神者(不参与异教的崇拜仪式)、食
人者(吃喝基督)、乱伦(弟兄姊妹彼此相爱),因此信仰经历「百般的试炼」(6 节)。
本信中有许多关于信心、顺服、受苦的教导,鼓励信徒借着信心与顺服而生命长进,尤其在受
苦时更当如此:「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
主」(四 19)。主后 64 年,罗马皇帝尼禄迫害基督徒,彼得和保罗都在这次逼迫中殉道,但
本信的教导却帮助教会经历了两百五十年十次大逼迫和无数小逼迫。
上图:初期教会福音的传播。当第一世纪彼得写《彼得前书》的时候,福音已经传遍了小亚细亚。

 DATE2014-12-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