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碳纤维复合材料

摘要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概况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用途
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
五、碳纤维的产业
六、结论
1、概况
在复合材料大家族中,纤维增强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玻璃纤维
与有机树脂 复合的玻璃钢问世以来,碳纤维 、陶瓷纤维以及硼纤维增强的复
合材料相继研制成功,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使其复合材料领域呈现出一派勃
勃生机。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别具特色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2、结构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
一般在 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
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
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
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   
碳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融的人造化学纤维,经热
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 1/4,碳纤维
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 3500Mpa 以上,是钢的 7~9 倍,抗拉弹性模
量为 23000~43000Mpa 亦高于钢。因此 CFRP 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
之比可达到 2000Mpa/(g/cm3)以上,而 A3 钢的比强度仅为 59Mpa/(g/cm3)左
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
3、用途
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结构材料。碳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
中是最高的。在密度、刚度、重量、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要求高温
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都颇具优势。   
碳纤维是 50 年代初应火箭、宇航及航空等尖端科学技术的需要而产生的,
现在还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械、纺织、化工机械及医学领域。随着尖端技术对新
材料技术性能的要求日益苛刻,促使科技工作者不断努力提高。80 年代初期,
高性能及超高性能的碳纤维相继出现,这在技术上是又一次飞跃,同时也标
志着碳纤维的研究和生产已进入一个高级阶段。   
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由于其比重小、刚性好和强度
高而成为一种先进的航空航天材料。因为航天飞行器的重量每减少 1 公斤,就
可使运载火箭减轻 500 公斤。所以,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争相采用先进复合材
料 。有一种垂直起落战斗机,它所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占全机重量的 1/4,
占机翼重量的 1/3。据报道,美国航天飞机 上 3 只火箭推进器的关键部件 以及
先进的 MX 导弹发射管等,都是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   现在的
F1(世界一级方程锦标赛 )赛车,车身大部分结构都用碳纤维材料。顶级跑
车的一大卖点也是周身使用碳纤维,用以提高气动性和结构强度   碳纤维
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传统使用中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
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
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
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
业机器人、汽车 板簧和驱动轴等。
4、优势
1、高强度(是钢铁的 5 倍)   
2、出色的耐热性(可以耐受 2000℃以上的高温)   
3、出色的抗热冲击性   
4、低热膨胀系数(变形量小)   
5、热容量小(节能)   
6、比重小(钢的 1/5)   
7、优秀的抗腐蚀与辐射性能

5、碳纤维的产业
5.1 碳纤维的取材形式及比例
预浸布:51.6%,编织布:20%(其中有12.4%要经过预浸进入后段),短切纱:
19%,纤维丝束通过缠绕等方式直接使用:9.9%.
5.2 碳纤维产业链关联度非常紧密,上游帮扶下游就是帮自己碳纤维产业链。碳
纤维制造企业因为资金和技术的优势,要成为引领整个产业链的生力军!市场
培育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推进从碳纤维向纤维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制品的纵深发
展,完善产业链,扩大碳纤维的应用范围,才能使整个碳纤维行业实现跨越式
的发展。
5.3 碳纤维产业链中的价值链我们常听到关于碳纤维价值链的说法是:从石油
原料到碳纤维,增值关系是1 到3,而把碳纤维做成复合材料,增值可以到10。
而国际上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一个工业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成本构成,
其中碳纤维和树脂的成本占25%,把碳纤维转成预浸料或编织布(我们称之为纤
维材料),转化成本为15%,而把纤维材料制造成复合材料构件,需要60%的成
本,原因是这个过程的边角废料太多,主要是沿袭于航空航天的成型工艺效率
太低。
当很多人抱怨:碳纤维因为价格太高而影响其应用面时,我们必须重视除了 25%
~30%的碳纤维成本之外的其它70%~75%的纤维和构件成型的巨大成本。否则,
即使碳纤维成本降得再低,做出的复合材料成本还是惊人!

6、结论
中国碳纤维“平民化”发展之路探讨
碳纤维因品种和质量的不同,价格从100 多元/kg 到5 万多元/kg(日本东丽的
M60J 据说曾炒到这个价格)都有。其中,走小批量、高精尖的品种,我们不妨
戏称为“贵族碳纤维”,而量大、价格相对低的碳纤维,我们则戏称为“平民化
碳纤维”。中国堪称是世界碳纤维研发的“老人”,但却是产业化的“新手”,
所以,对于中国众多碳纤维企业来说,探讨“平民化”之路有实质意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