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 自然 科 学 史 研 究 》 第 卷 第 期 年 一

’ 、术

” “ ”
与 三俱 敦 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 ”
印度 生 命吠 陀 医 学理 论

陈 明

北 京 大 学 东 方 文 学 研 究 中心 东 方 学 研 究 院 北京

摘 要 敦 煌 吐 普番 出 土 的 医 学文 书 是 研 究 中外 医 学文 化 交 流 的 重 要 史
。 ,

料 传 世 的 中 医 典 籍 以 及 敦 煌 吐 普番 文 书 中 就 保 留 了印 度 佛 教 医 学 知 识 以 及
。 “ ”
一些天竺方剂 而 作 为 印 度 古 典 医 学 主 流 体 系的 生 命吠 陀 与 中 医 的 影响 互
。 、 , “
动 关 系是 最 值 得 研 究 的 俄藏 瓜 几 等文 书 直接 反 映 了 生 命吠
” 。

陀 理 论 在 敦 煌 吐 普 番 地 区 的 传播 文 书 中还 体 现 了以 中 医 知 识 去 解 释 生 命吠
“ ” ,
陀的 文化误读 现家 这 对 进 一 步研 究 中 印 古 代 医 学 理 论 的 交 流 有 直接 的 重

要意义
关键词 中印 古 代 医 学交 流 印度 医 学 生 命吠 陀 八术 三俱

中图 分 类号
一 一 一

文 献 标识 码 文 章编号

敦 煌 吐 鲁 番 文 书是 研 究 中外 文 化 交 流 的 重 要 史 料 其 中的 医 学 文 献 亦 能 反 映 中外
。 , ,
医 学交 流 的一 些 面 貌 总体观之 研究 者对 中医 文献措 意较多 对 涉及 外来 的 医 学文 化
。 “
成分 则关 注不够 西 域 出 土 的胡 语 医 学 文 书 反 映 出 印度 古 典 医 学 文 化 知 识 亦称 医文
” , 。

明 在 西 域 的 传 播 程 度 与 影 响力 远 远超 过其 它 种类 的 医学 知识 传世 的 中医 典籍 以

及 敦煌 吐 鲁 番 出土 的 中 医 文 献 之 中 尚保 留 了 印 度 佛 教 医 学 知 识 的 片 言 只 语 以 及 一 些
, 。 , “ ”
天 竺方剂 研究 者对此 已 有所 揭示 不过 学界几乎从未 涉及 过有关 生 命 吠陀
, “ ” , “ ”
古译 阿输 吠陀 理论 的 出土 写 卷 生命吠陀 乃 是 印度古典 医 学 的主
新 近 出版 的 《俄 藏敦煌 文 献 》 中
, 。 ,
流体系 其 与 中医 的影 响互 动关 系 最值 得关 注 有
、 “ ” , 。

且 几 等 两 件直 接记 载 生命吠陀 理 论 的文 书 可 谓 弥足 珍 贵 现略加
, ,

笺证 以 探 讨 该 理 论 在 敦煌 吐 鲁 番 地 区 的传 播 与影 响 使 之 有 助 于 中印古 代 医 学 文 化 交

流 史 之研 究

一 一

收 稿 日期
, , , , ,
作 者 简介 陈明 年生 湖南衡 阳 人 文学博士 北 京 大 学 东 方 文 学 研 究 中心 东 方 学 研 究 院 讲 师 从事 印

度语 言文 化研究
墓 金项 目 全 国哲 学 社 科 基 金 青年项 目 项 目编 号 。。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煌 吐 鲁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命吠陀 医学理论

八 文书 笺 证
, , , ,

俄藏 八 残片 正背书 每面 行 每行 字不等 图版刊 于 俄藏敦煌
文献》 第
。 , ,
册田 录文如下 缺字 用口表示 不 能确 定所 缺 字 数 的 用 团 表示 推补
」之 内

文 字置 于 繁 体字 用 通 行 简体字 录 出
团 道 团
, ,

郎口 口 口 贫穷下 贱 团

凡 口 仁妙 〕
, ,
才利 此医工弟 第 一 志地
。 。

鲜 解 八术 何名八术 请 与列名 口
、 , 。

口云 头眼 方 灌鼻等方 弟 第 一米
云〕 五 藏六府
、 、 、 , 。

口 腑 内病 切脉 疗口 第二 米
第三 术 」
、 , 。

口气 翘 翘 鬼 气等治之 此
疗〕 疮瘫砷 巨四 术 〕
、 、 , 。

金疮 下血等 此弟 第
, , 。

诸 毒 药方 合 仙 药得 长命 团
, 。

五童子 此 五 弟了 第五 米 疗诸 童子 团

第 六 」术
, 。

等 此 疗静 团
下残
几 〔
, 、 、 、 、 、

经 笔者考证 只 与只 井
工 了
飞 几 几

与吐鲁番 交河古城 出土 的 《 首婆五藏论 》



和 八 等 个编号 的残 片 和
《 诸 医 方髓 》 同一组 文 书① 属 于 《诸医 方髓 》 的一部分
, 。 ,
是 只 条列
“ ” 。 “ ” 。

了 八术 中的 前 六 术 内容 此 残 片 中最 重 要 的 一 个 概 念 就 是 八术
, “ ” ,
印度 生命 吠 陀 体 系 的 医 书 中 八术 既 表示 生 命 吠 陀 医 术 的分 类 也是其 医 术 的代
《妙 闻本集 》

“ ” “ ” 。
反八
表符号 八术 的梵 文 复 数 形式 为 直译 为 八支
, 一 、
反 反
的开 篇就有详细说 明 依次为论诸疮 论针 刺 首疾
、 一 、 一 、 一 、
反 反
治身患 论鬼瘴 童子方
一 、 一 、

论恶揭陀药 长年方 论 足身力 方
《 医理 精华 》
。 , “
户润 以下 简称 为 第 一章第 一颂解 释 为 它 医

术 的诸分 支 为 针刺首疾 眼科 治身患 鬼

瘴 反 治诸疮 恶揭陀药 长年法
。 , ”
② 〔 刁次 序 与
一 一 。

治童 子病 足身法 妙闻

本 集 》 略有差异

① 陈 明 《 俄 藏 敦 煌 文 书 中 的 一 组 吐 鲁番 医 学 残 卷 》 《 敦煌 研究 》 。。 。 一
, , 。

年第 期 页
② 参 见 陈明 《 印度梵文 医 典 研究》 梵 文 医 典 《 医理 精 华 》 翻 译
, , ,
医 理 精华 下篇 北 京大学 博士学 位论文
《 医理精华》
。 , 。 。

年 以下所引 汉译文 均 出 自此 恕不 一 一注 明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 —— —— 一 一— 一 — —— 一 — — — —一—

一 州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①困
, 。

在汉 译佛 典 以 及汉 地 僧 人创 作 的佛 经 注 疏类 作 品 中 有 不 少 地 方提 到 八 术 现

按 照 其 出 现 的 时 间顺 序 略 作 排 列
译 的 《 大般 泥恒 经 》 卷六
, “
东晋 法显 于 义熙 十四 年 公元 年 译为 八种
仁〕 ②
” , , 。

术 卷 十二 页上
译 的 《 大般涅 架经 》 卷九
, “
北 凉昙 无 俄 于 玄 始 十年 公元 年 譬如 良医解

, , ” , , 。 , , “
八种药 灭一切病 唯除必死 卷 十二 页中 又 卷二 十五 譬 如 良医

, , ” , , 。

善八种术 先观病相 相有三种 卷 十二 页中 此经有 两种译法 八种药


与八 种 术
南 北 朝 时 陈朝 天 竺 三 藏 真谛 公元 一 年 所译 的数论 派哲 学经 典 《 金 七 十
论 》 卷上 〕 隋代 吉 藏 《 百
, “ , ” , , 。

一者 八分 医 方 所说能 灭 身 苦 卷五 十四 页中

论 疏 》 亦 引为 从 现 存梵本 《 数 论颂 》 一 译 《 僧怯 烦
“ ” 。
反 一 ,

八分 医 方 勺 来

与 《 金 七 十论 》 。
, “ ” “ 一 ” , 。

看 八分 医方 所对 应 的 词 为 旅 意 即生 命 吠陀论
隋 代 净 影 寺 沙 门慧 远 的 《 大 般 涅 架 经 义 记 》 卷 二
, “ ” “
对 八术 的解说 为 初中
, 。 , 。

明 医 喻佛 如来 能宣 治法故说 为 医 晓八 术 者 喻佛 如来 明识 根 药 何 者八 术 一知病
, , , , 、 。 ,
体 二知病 因 三 知病相 四 知病 处 或在 五脏 或在支节 五 知病 时 平旦 发者是如
, 。 , 。 , 。 ,
此病 如是 等也 六 者知药 识 其药体 七 者知治 知如此药 治 如是 病 八者知禁 知
、 , 。 。

如是 病 服 如 是 药 忌 如是 食 如是 等也 善 疗 知 方 八 中差别 从真现应名远 方来
」 卷三 十七
, , 。 ,
页下至 页上 这 反 映 了 将 佛 法 与 医 法 相 印证 的 心 态 但对 了
“ ” 。

解 八术 原初 的 医 学 含意 并无 帮助
唐 代 天 台沙 门湛 然 再 治 的 《 大 般 涅 架 经 疏 》 卷

隋代 章 安 灌顶 法师撰写 的
, , “ , 、 、 、 、

六 对 八 种 术 做 了 注释 云 初 文 明 医 晓八 术 一 治身 二治眼 三 治胎 四 治 小儿 五

、 、 、 。 , ” , ,

治创 六治毒 七 治邪 八知星 内合 佛 知 八 正 道 能 治八 倒 病 卷 三 十八

页下至 页上
南 海 寄 归 内法 传 》 卷 三

唐代高僧义净天 授二 年 公元 年 写成的 先体
” , “ ” , 。
“ ,
病源 条 称之为 八医 并 有 更详细 的说 明 然 西 方 五 明论 中 其医明日 先 当察
, , , 。 , ,
声色 然后行八 医 如不解斯妙 求顺 反 成 违 言八 医 者 一论所 有诸疮 二论针刺首
, , , , , , 。

疾 三论 身患 四论鬼瘴 五论恶揭陀药 六论童子病 七 论长年方 八论足身力 言


。 。 , 。 。 。

疮 事 兼 内外 首 疾 但 目在 头 齐咽 已下 名为身患 鬼 瘴谓是 邪 魅 恶揭 陀遍治诸毒 童


。 。 。 , ,
子 始 自胎 内 至 年 十 六 长年则延 身久存 足力乃 身体强健 斯 之八 术 先 为八 部 近日
心〕义 净 在 天 竺 求 法 多 年
。 ’ , , 。

有人 略为 一 夹 故 能 明确指 出 八 医属于 医方 明的范畴


义 净所译 的 《 金光 明最 胜 王 经 》 卷九

长安三 年 公元 年 除病 品第二 十
” , “ , ” “ , ” “ , ,
四 中云 善解 医 明 妙通八术 虽善医方 妙通八术 复应 知八术 总 摄诸 医 方


《 太 上 灵宝 元 阳 妙经 》 卷 十
, ” 。 , , “ ,

此外 在 道 教 典籍 中 也 有 八术 的说 法 比如 复 有 明 医 晓八 种 术 善疗 众

《 正统道藏 》 。
, 。 , , , ,

病 知 诸方 药 第 十册 台北 新 文 丰 出版 公 司 影 印本 年 页下 该 道 经 中抄 录
了 佛教 《 大 般 涅 桨 经 》 的 不 少 内容
, “ ” 。

故此 处 的 八种术 必 指 印度 生 命 吠 陀 医 学 无 疑
引文录 自 《大正藏》 即 《 大 正新 修大藏经 》
, , 、 , ,
高楠 顺 次 郎 渡边海 旭 监修 日本 大 正 一 切 经 刊 行 会 大正
。 。 。

年 年 到昭 和 年 年 出版 该 藏经 共 册 卷 下同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 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 命吠陀 医 学理论

, 。 , , , ”
于此若明闲 可疗众生病 谓针刺伤破 身疾并鬼神 恶 毒及孩童 延 年增 气力
〕 ①
, , 。 。

卷 十六 页下至 页中 后 四 句就是 对 八 术 的简 明解释


唐 代 翻 经 沙 门慧 沼 撰 写 的 《 金 光 明最 胜 王 经 疏 》 卷 六
, “ ,
云 八术者 一疗 被针
、 、 、 , 、 、 、 、

刺法 二 疗 破 伤法 三 疗身疾 即前 四 病 四鬼损 互 中毒 药 六疗孩童 七延寿 八


仁」 卷 三 十 九
” , , 。

养身 页下
唐 代 慧 琳 于 建 中末 年 至 元 和 二 年 公元 一 年 所撰 《 一切 经音义 》 卷二
, “ 、 、 、 、 、 、 、

十五 八种术 一 治身 二治眼 三 治疮 四 治小儿 五 治鬼 六治毒 七 治胎 八占


」 卷五 十四 与 上 引 《 大 般 涅 架 经 疏 》 卷六 相 比
, ” , , 。 ,
星 见注涅架经 页下 顺
《 一 切 经 音 义 》 同卷
。 , , “ 、 、 、

序有所差 异 又 解八 种药 一治身 二治眼 三治疮 四 治小


、 、 、 、 , ” , ,
儿 五 治邪 鬼 六 治毒 七 治胎病 八 占星 如下 首婆所说 卷五十四 页


再 依 《 妙 闻本 集 》 的次序
, , “ ”
为 了清晰起见 将 印度 八术 分列 如下

、 一 , ,
即 疗 治 身 体 内外 的 无 关 却 能 造 成 痛 苦 的 任 何 东 西 相 当于
“ 、 、 、 、
” 。 。

治创 所 有诸疮 伤破 疗 破 伤法 治疮 指 治 疗 身 体 内外 的 创 伤 等 疾 病
一 , 、

创 浏 原 意作 为外科 手 术 的 一 个 分 支 而 使 用 锋 利 的 医 疗 器 械
“ 、 、 、 ” 。 ,
针等 相 当于 针刺首疾 针刺 被针 刺法 治眼 根据义净 的注释 可 以 知道它指代
。 , “ 、 ”
咽 喉 以 上 部 位 的所 有 头 部疾 病 的治疗 方 法 值得注意 此外的 针刺 针刺首疾 的
“ ” , , “ ” “ ” , 。

针 实 际 上 代 表 了一 类 外 科 器 械 与古 代 中医 针灸 的 针 意义并 不 等 同
一 , , “ 、 、 ” 。

治疗 身体 相 当于 治身 身患 身疾 指 对 咽 喉 以 下 身体 部

位疾 病 的治疗
, 、 、 、 、 , 一 一 ,
有鬼 神 妖魔 精灵 非人 邪魅等意思 石
, “ 、 、 、 、
” 。 。

即 驱邪 除魔 相 当于 治邪 鬼瘴 鬼神 鬼损 治鬼 指治疗 邪 魔 侵袭所造成 的疾病


一 一 , 。
“ 、 、 、
反 即保护儿童 相 当于 治小儿 童子病 孩童 疗
” 。 , , 。 ,

孩童 据 义 净 的解 释 从胎儿 一直到 岁 都算作儿童 因此 它指治疗 各种 儿科疾


《大般 涅 架经疏 》 卷六 《 一 切经 音义 》 卷 二 十五 中的
。 , 、
“ ” ,

病 的方法 应该注意 治胎 病
, 。

实 际上包含在童子方之 中 而 不 应分开
, , “ ” ,

一 、 一
指 一切解 毒药 音译 恶揭陀 阿伽陀 等 爷
, “ 、 、 、
” 。 。

即解 毒 相 当于 治毒 恶揭陀药 恶毒 中毒 药 指 治疗 所 有 毒 害 的 方 法
一 一 , , “ 、 、

意 为使 人 长 生 不 老 相 当于 长年方 延年 延
” 。 。

寿 指延 年 益 寿 的养 生 之 道
、 , 、 , ,
·
一 一

有精子 种子等意思 即 生 精 壮 阳术 相
“ 、 、
” , 。

当于 足 身力 增力气 养身 主要 指壮 阳 的方法
而据 《 旧唐书》
, “ ” 。

依上所示 八术 在 唐 代 佛 教 知 识 谱 系 中有 所 体 现 志第 二 十 四
” , , ,
职官三 记载 唐代 太 医署 是 国家最 高 的 医 疗行 政 与教 育机构 由太 医 令 统 领 分设医

① 、
, , 一
有 关 该 品 的 研 究 参 见
人。 , 爪‘

刀 “ ‘,‘ 人 , ,
· · ·

从 人 斌 一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 — — —— — —
— — ——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 , “
师 针师 按 摩 师 和禁咒 师 四 种 医师 以 下有 诸医药博士 由他 们 掌 以 医 术 教 授诸
谓习 《本草》 《 甲乙 脉经 》
” 。
“ ” “ ” , “ 、 ,
生 这些 医药博士 所 掌握 的 医术 具体为 分而 为
, 这 五种分类〕 《新
, 、 、 、 、 。 ’
业 一 日 体疗 二 日 疮肿 三 日 少小 四 日耳 目口 齿 五 日 角法也

唐 书 》 中称 为
“ ” “ ” , “ ”
五业 与 印度 八术 基本 上 可 以对 应起 来 体疗 对应于第三术
“ ” “ ” “ ” “ ”
治身 身 患 身疾 疮肿 对应于 第一术 治创 所有诸 疮 治疮 少小 对 应于 第五
“ ” “ ” “ ” “ ”
术 治小儿 童子 病 疗 孩 童 耳 目口 齿 对应于第二术 针刺首疾 角法 对应于
① 《 唐六典 》 卷 十四
“ ’, 。 , “ , 。 ,
第六术 治毒 注云 诸 医 生 既 读诸 经 乃 分业教 习 率二 十人
、 、 、 、 。

以 十 一 人 学 体疗 三人学疮 肿 三 人学 少 小 二人学 耳 目 口 齿 一 人学 角法 体疗 者七
, , 。

年成 少小及疮肿 五年 耳 目 口 齿之疾并角法 二年成 这是唐代最高 医疗机构规定
而 印度 文 献 中并 没 有 类 似 的 细 致 规 定 ②
“ ” , 。

的学 习 五业 的人 数 与学 制 年 限 虽然此 五
” “ ” , ,
业 的先后 次序与 八术 有些 差别 但是 它 能够 证 明唐代 的官方 医疗 知识 体 系 中 吸
而 这 种 分 类 法 还 影 响 到 了 日本 古 代 医 学 ③ 〕
。 。

收 了 印度 生 命吠 陀 医 学 的 一 些 因素
“ ”
再来 看 八 中 的分 类 与 印度生 命 吠 陀 八术 的对应
、 。 “ ” 。

第一术 头眼方 灌鼻等方 对应于 生命 吠陀第二术 针 刺首疾


、 、 、 。 “ ” 。

第二术 五藏六府 腑 内病 切脉 疗口 对应 于 生命 吠陀第三术 身患


、 。
“ ” 。

第三 术 口气 烟烟 鬼 气等 治之 对应 于 生 命 吠陀第 四 术 治邪 鬼 瘴
、 、 。
“ ” 。

第四术 疗 疮瘫 肿 金疮 下血等 对应于 生命吠陀第一术 治创


, , 。 “ ” 。

第五术 诸毒药方 合仙药得长命 口口口 对 应 于 生 命 吠陀第六 术 治毒


。 “ ” 。

第六术 疗诸 童子 口口 等 对应 于 生 命吠陀第五 术 疗孩童


疗静… …
。 , 。

第七术 以 下缺文 意义不 明


第八术 缺文
它未 依 《 妙 闻本
“ ” 。 ,
八 中的前六 术 与生 命 吠陀 八术 基 本 能 够对应 从 次序来 看
集》 而是 与 《 医 理 精华 》 的前五 术 义 净 译 《 金 光 明最 胜 王 经 》 卷 九 的前 六 术
, 、 “
仅 伤
” “ ” 。 , “ , ”
破 与 身疾 对换 次序基本一致 不过 八 的 诸毒药方 合 仙药得长命 一

① 唐 代 王 煮 《 外 台秘 要 》 卷 四 十 引 《 古今 录 验 方 》 云
“ ” , “ , 、

蝎 鳌人 二 十七 首 又 甄 立 言以 此蝎 毒阴蛇 即非 蜂
, , 。 , , ,
娱蛤之辈 自有 小 小 可 忍 者 有 经 一 日一 夜 不 可 忍 者 京 师 偏 饶此 虫 遍 用 诸药涂 敷 不 能应 时 有 效 遂依
。 , 、 , 、 。 , 。 ,
角法 以 意用 竹依作小 角 留一 节 长三 四寸 孔径四 五分 若指上 可取 细 竹作之 才令搭 得 鳌 处 指
, 。 , 。 、 , 。 , 。

用大角 角之 气漏不 嘲 故 角 不厌 大 大 即 嘲急差 速作四 五枚 挡 内熟 煮 取 以 角笙 处 冷 即换 初被


, , 。 , 、 , 。 。 ,
鳌 先 以 针刺 鳌处 出血 然 后 角之 热畏 伤肉 以 冷水暂浸 角 口 二 三分 以 角之 此神验 不可 以 口 嘲
。 , , 。 ” ,
毒人 腹 杀 人 甄公 云 灸 即差 以 热 角 嘲之 无火灸也 甄 立 言 作 过 太 医 署 的 上 级 主管 太 常 垂 在 贞观 年 间
校 定 《 明堂 图 经 》
、 、 , 。 “ ” ,
与甄权 承 务 郎 司 马 德逸 太 医 令谢季 卿等 他 所论述 的这种 角法 是 用竹子 导 出蝎
, 。 “ ” ,

毒的方 法 应 该是初 唐 时期疗 毒法 的 一 种 在宋 明 的 医 书 中 也有提 到 角法 的 资料 有 的 地方 还 称 为


“ ” “ ” , 。

水角法 或 水银角法 看 起 来 与 治 疗 中毒有 或 多 或 少 的 关 系 此 点 承 蒙 台 北 中研 院 史 语 所 李 贞 德 女 史


, 。

年 月 日 电子 函 件 指 教 特此感谢
② 比如 《 四 分 律 》 与 《 佛说奈 女者 婆 经 》 等 记 载
, ,

佛 典 中记 载 印 度 习 医 的 年 限 多 为 七 年 者 婆跟 随 阿 提 耶

与 《唐六典》
。 “ ” “ ” ,

学医七年 印度 的这 种 满 七 年 医 道 成就 体疗 者 七 年 成 双方 时 间上 的吻合或

许 暗 示 出某 种 内在 的 联 系 吧
③ 日本 《 政 事要 略 》 卷九 十 五 “ ” , ,
至要杂事 学校 条记载 日 本 医 生 的 学 习 分 为 两 个 阶段 二 年后 开 始分体
、 、 、 。

疗 内科 创肿 外科 少小 儿科 耳 目口 齿 五 官科 四科学习
“ ” “ ” “ ”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 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命吠陀 医学理论

, “ ” “ ” “ ” 。 一
条中 合仙 药 得 长命 本是 生命 吠陀 八术 中第 七 术 长年方 延年 动 的
, 。

内容 此 处 颇 有 出人

几 文书 笺 证
, 。 , , , 。

俄藏 几 残片 正背书 现存 叶 前后残 中 间缺 每面共存 行 从现存


其 图版 刊 于 《 俄 藏 敦煌 文献 〕
, 。 。

最 长 的一 行 推 断 每行字数 约 字 第 册 录文如
下 繁体字 以 通行 简化字 录 出

前缺
。 、 ,

口也 问曰 何 者三 俱 七界 答 曰 三俱者 风黄
。 , 、 、 、 、 、 、 。

痰 七 界者 一味 二血 三 肉 膏 五骨 六髓 七脑

问 曰 食饭 入 口 到 月胃 胃 中 生 熟 二 藏 如 何 消口

〕 便〕 生 者〕
, , 。 ,
答 曰 熟者 上焦出泪唾涕 下 焦 出大小 仁
团 饭 味 精好 入 髓 叼

团 泽髓 内 此 些些 些些 团

团 人 身四 大 因 缘〕 团
团 四 内先 要 五 实 撞 种 团
中缺

团 风黄痰 总集 病生 问 曰 团

团 答 曰 寅 卯辰 时 风 病口 团

团 申 酉戌时 痰病 团
风 」黄 疾 病 生 者 团

团 问 曰 答 曰 风 病发 动 者
仁以 油 腻 〕 到 病发 动 者】
, ,
倒 灌治 之 黄
。 , 。

以 汤 药治 之 痰 病发 动 者 与变吐 药治之
何〕 者有病

问曰 何 者无 病 答 曰 风黄痰 七 界 团

吸 脉〕
, , , ,
团 高下 身润 光泽 四 大轻利 一 呼 脉再 动 一
, ,
再 动 呼吸 中间 脉 存五 动 此 时常脉 团
后缺

前缺
团 问曰〕 此 风 黄 痰 人 身 内在 何 处 也 答曰 风在
, , , 。

团 肠口 内 至上 上至 耳 下 至脚足 是 名风道路 黄在熟 藏


。 , 、 、 , 。

团 痰 在生 藏 上至胸 喉咙 顶 在诸 骨 节 内 团
。 , ,

口 至 养性 命 此风黄痰 外 更加 者 必损四 大 团

团 问曰 何 名 风 黄 仁痰 团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 ————— 一 ———— 一 —
——
一 一

口者

黄 处 中团 在



团 相 员处 知 团

团 黄 强者 须服 团
…… 中缺

团 作 从胸至咽喉 团

团 在齐 脐 至喉用 事 出 团

团 脉 内用 事 出 团

出」团

团 骨 节 内用 事

肠 」内 用 事
, 。

团 出大 小 便 仁问 曰 此
如〕
, ,

巨四 大 任持黄 其状 如 何 答 曰 此黄如味 味如 奄磨味


, , 。 ,

仁石 留 榴 子味 如醉味 热体 此 相 似 此 黄用事 熟饭 消 化
。 ,

口口口悦 颜 色 问曰 此 四 大 任 持痰 其状 如 何
此 痰 味 〕 如 成味
、 。 ,
如 脂 腻味 此疾 用事 肥壮口
后缺
“ ” “ ” 。

此件 文 书 主 要 涉 及 了 生 命 吠 陀 中 的 三液 与 七界 的理 论 其 主 要 词 汇 笺 证 如下
一 , 。 、 、

三俱 梵文 英译 指风 胆汁
、 、 , 。 ,
痰 即 人 体 内循 环 的 三 种 体 液 如果 没 有这 三 种体液 人就

义 净 《 南 海 寄 归 内法 传 》 卷 三

“ ” , “ , ,
无法生存 进 药方法 条云 夫四大违和 生灵共有
故世尊亲说 《 医 方经 》
, 。 , 。 ,

八 节交竞 发 动无 恒 凡是 病生 即须将 息 日 四大不调者 一


, , , 。 , 。 , 。

宴噜 二燮跋 三毕哆 四婆哆 初则地大增 令身沉重 二则水大积 涕唾乖常 三


, 。 , 。 、 、 、

则火大盛 头胸壮热 四则风大动 气息击 冲 即 当神 州 沉 重 痰瘾 热黄 气发 之异


。 , , 、 、 , , ”
名也 若依俗论 病乃有其三种 谓风 热 瘾 重 则 与瘾 体 同 不别彰其地大
, 。 , “ ” 。

习 页 此 处 将 三 液 与 宴噜 盯 合 为 人 体 内的 四大 三 液音译名为 燮
、 、 , 、 、

跋 毕哆 婆哆 它 们 与 中 医 所 说 的痰 瘾 热黄 气发三 个概念
。 , “ ” 。 , “ ”
有些相似 燮跋 相 当于 痰液 或淋 巴 液 即 痰 毕 哆相 当于 胆 汁 即 黄 婆 哆意为
, , “ ” 。 、 、

风 特 指 人 体 内产 生 并 循 环 不 已 的 一 种 风 相 当于 中 医 的 气 风 胆汁 痰 是 印度 生
。 , , “ ”
命吠陀最基本 的概念 人体 内的这 三 种体 液 如果互相平衡 维持一定 的 自量
人体就会生病① 〕
, 。 , ‘ 。
·

血 人体就平 安正 常 而 只 要 某 一种 失衡 增 多或减少
, , “ ” 。 ,

所以 除指 体 液 外 还有 疾病 的意思 由于 三 液 失衡 能 导致 疾病 所 以 它们 又
“ ” “ ”

。 ,
被称为 三毒 或者 三 病 相 一 般地 由失 衡 的体 液 所 造 成 的
。 、 、 、 、 、

疾病一共有七种 即 风性 胆 汁性 痰性 风 与胆 汁和 合性 风与痰和 合性 痰与胆

① 陈天 竺 三 藏 真 谛 译 《 阿 昆 达 磨 俱 舍 释 论 》 卷 第 十 二
“ , , 。

不平者 风 热淡互 相 违 反 令 身 四 大 皆不 调 适
〕 」中
, , , ,
。 、 。

卷二 十九 页上 又 参考文 献 指出 有 广 义 与狭 义 之 分 别

② 南 本 《 大 般涅 架经 》 卷 二 十三
“ , , , 。 , 。

知病知药 应 病授 药 故譬如 良医 善 八种 术 先观 病相 相有三种 何


。 , 。 。 。 ” , ,

等 为三 谓 风热 水 有风病者 授之 酥油 热病之人授之石 蜜 水病 之人 授 之 姜 汤 卷 十二
页中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 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印 度 生 命吠陀 医学理论

、 。 , 、 、 、

汁和 合性 三 液 聚合性 在佛经 中 风性 胆 汁性 庚性 所 对 应 的 病 也 常 称 为 风 病 热
, “ ” 。

病和 水病 三 液 聚合性 的病称 为 总集病


《大宝积经 》 卷一百 一十
, 。 , 。 ,
在汉译佛典 中 另有译法 其一 三因 隋天竺
“ ” , “ 。

三 藏 阁那 崛 多 译 贤 护 长者 会第 三 十九 之二 云 即贪镇 痴名 三 界 因 又 风 黄痰亦 名三

压」 卷 十 一 唐 代 地 婆 诃 罗 译 《 大 乘 显 识 经 》 卷 下 译 法 同此
” , , 。 ,
因 页上 又
「」 卷 十 二 真 谛 译 《 随相 论 》 云
, , 。 , 。 , “ 。

页上 其二 三分 人身有三分 从心 向
。 。 。 , 。

上是淡位 从心 下 至 脐是 热位 从脐下至足是风位 此三分若相 通者 则调适无病 若


「〕
, ” , , 。 、 、 。

奎结不通 则成病 卷三 十二 页上 此 三 分 即淡 痰 热 黄 风
西 晋竺 法 护 译 《 修行 道地 经 》 卷 四
。 , “ ,

风 梵文 或 爪 云 何 谓 为风 风有二事
、 。 , 。 , ,
内风 外风 何 谓 内风 身 所受气 上下往来 横起 肋 间 脊 背 腰 风 通 诸 百 脉骨 间 之风 掣
。 , , , ,
缩 其筋 力风 急暴诸 风兴 作 动 发 则 断人 命 此 谓 内风 于是颂 日 载 身诸 风 犹 机关 其断
沈 曾植 《 海
, , ” , , 。

人命众 风 动 喘息 动摇 掣 缩 体 是 则 名 日 为 内风 卷 十五 页中
日 楼札丛 》 卷六

《 翻 译名 义 集 》 《天
“ , “ , 。 ‘ ,

释 家丹 田 条 道 家 说丹 田 释 家亦 言之 优陀那
台 禅 门》 云 《 大论 》 云
, 。 , , 。

此 云丹 田 去 脐 下二 寸半 如人语 时 口 中风 出 名优 陀那 此风
, 。 , , , , ,
出已 还人 至 脐 褐云 风 名优 陀 那 触脐 而 上 去 是风触 七处 顶及 酚 齿唇 舌喉及 以胸
” ①田 〕 又 饶 宗颐 先 生 在 《 安茶 论 与 吴 晋 间 之宇 宙 观 》 一 文 中
。 , , ,

是 中语 言 生 亦指 出

“ , , 、 。 一 ,
了 风 与气 的 关 系 风 即气 印度 四 大 之风 梵文 为 即 如 中所 谓人 体 之 五 风
中印之说 悉 同 《 齐物论 》 云
, 。 , 。 ‘ , 。


其首 即 实 即气 也 风 之 为气 大块噎气 其名 日 风
仁‘ 」
可 译 为 《 吠 檀多 精 华 》

” 一 , , 。

是矣 翻 短 书名
, ” , 、

内风 的五 种 变 化 实 际是 指存 在 于 人 体 内的五 种 气息 即 波那风 阿波
《金七 十
、 、 、 。
反 反
那风 婆摩那 风 优陀那风 婆那风
论 》 卷 中第 … … 何者共事
, “ , ” , “ 。 。

颂 诸 根 共 同事 婆那 等 五 风 其解释 为 若五种风
、 、 、 、 。 , 。

一者波那 二 者 阿 波那 三 者优陀那 四 者婆那 五 者 姿摩 那 是五风 一 切 根 同一 事


, , 。 , 。

波那风者 口 鼻是 其 路 取 外尘 是 其 事 谓我止我行 是其作事 外日 是波那何根能


。 , , 。 ,
作 答 日 是 十三 根共 一事 譬 如 笼 中鸟 鸟动故笼动 诸根亦 尔 以波那 风动故 十
, 。 , 。 , 。

三 根 皆动 是 故 十 三 根 同其 事 阿 波那 风 者 见 可 畏 事 即缩 避 之 是风若多 令 人怯 弱
, , , 。 , 。 ,

优 陀那 风者 我 欲上 山 我胜他不 如 我能作此 是 风若多 令 人 自高 谓 我 胜 我 富等


。 , , 。 , 。

是优 陀那 事 婆那 风 者 遍满于身 亦极 离身 是风若多 令人 离他不 得安乐 是风若


, , 。 , , 。 ,

稍稍离 分分如死 离尽便卒 要摩那 风者 住在心处 能摄持是其事 是风若多 令


「〕
” , , 。 ,

人铿 惜 觅财 觅伴 卷五十四 页下 因此从意义上来说 它们依次 可 以称


、 、 、 、 。 , ,

为 呼吸风 缩避风 胜他 风 遍满风 摄持风 从功能上看 此 五 风之 消长 能够 左


右人 之行 动作 为乃 至 一 生 之 荣枯
。 、 、 , 。

黄 梵文 佛 经 中汉 译 为 黄 热 黄热等 实 指 人体 内的胆 汁 人 体 内总 共有

① 唐代 澄 观 《 大方 广 佛 华严经 随疏 演 义 钞 》 卷 三 十 九 即 《 智 论 》 第七 云
, “ , , 。

又 如 人 欲语 时 口 中有 风 名优 陀 那
, 。 。 , , ,
还 人 至 脐 即有 响 出 响 出之 时 触 七 处 过名 生 语 言 如 有 倡说 风 名优 陀那 触脐而 上 去 是风七处触 项及断


。 。
” , ,

齿唇 舌咽及 以胸 是 中 言语 生 卷三 十 六 页上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 “ “
、 、 、 、 、

五 种胆 汁 消化 汁 犷 染欲汁 五 犷 心智 汁 眼汁
、 。

阿罗 伽 汁 润肤 汁
淡 等 ① 有 时 候 还 译 为水
, 、 、 、 。 。

痰 梵 文云 或 佛 经 中 汉 译 为 痰瘾 痰饮 痰

唐代 慧琳 《 一 切 经音 义 》 卷二 十九
, “ , 。

解释为 痰瘾 上 音谈 下 阴禁 反 案 痰瘾 字 无
, 。 , , 。 ,
定体 胸 扁 中气 病 也 津 液 因气 疑结 不散 如筋胶 引挽 不 断 名 为痰瘾 四 病根本之 中

仁」 卷 五 十 四
, ” , , 。

此 一能生百病 皆上 焦 之 疾 也 页下 人 体 内总 共 有 五 种 痰 胃
、 、 、 、 、

液 心液 味觉液 脑液
关节 液 ‘
、 。

《 金光 明最胜 王 经 》 卷九
一 , “ ” , “ ,

七界 梵文 肚 除病 品 云 明 闲身七 界 食
仁〕 ② 慧 沼 撰 《 金 光 明最
, , ” , , 。

药 使无 差 谓 味界 血 肉 膏骨 及髓 脑 卷 十六 页上
胜王 经 疏 》 卷六 …… 二血
, “ 。 、 、 、 、 、

解释为 一 味界者 三肉 四膏 五骨 六髓 七脑
〕 《 医理精华》 等生命吠陀医 书 中的
, , 。 “ ”
卷三 十九 页下 七界 为

、 、 、 、 、 、

味 币 血 肉 膏 脂 骨 髓 云
, 。 。 一 “
精 英译 第 七 项 与 义 净 的译 法 不 一 致 而八 中所 谓 七 界
, 、 、 、 、 、 、 ” 。

者 一味 二血 三肉 四膏 五骨 六髓 七脑 却 与义 净 的译 法 完 全 相 同
慧 沼撰 《 金 光 明最胜 王 经
, , “ ” “ ” 。

味 梵文 英译 指人体 七界 中的 乳糜
疏 》 卷六
, “ , , 。 , 。 ,
云 一 味界 者 梵 云 阿罗 婆 在 脾 胃间 饮食至此 分 为二 分 一怯罗 界 即

。 , ” , , 。

滓质成大小便 二 味界 即津味委 资身分 卷三 十九 页中


“ ” 。 , 、

味 的另一层 意思 为 味道 印度 医 书 中 药 物 之 味 常 分 为 甜 盯 酸
《 医理精华 》 指 出
、 、 、 、 。

咸 辣 苦 涩 六种
“ , , 。

了六 种 味 的功 能 应该知道 甜味利于 眼 使 身 体 的元 素 增 强 酸 味利于 排


, , , , 。

泄物 的流 出 健心 脏 是 消化 剂 促使食物 消化 和 成熟 以及增 强 消化之火 的 热量


, 。 、 、 ,

咸 味 造 成 清洗 和 成 熟 促 进 消 化 和 使 肌 肉松 软 辣味能减肥 减 去懒惰 去毒
。 、 , ,
以及增强 消化 之 火 的 热量和促使成熟 苦味能去热 止渴 助消化 利 于 清洗
。 、 , ,
和 刺激 胃口 涩味能 使肌 肉 痛楚 减肥 使排泄物干躁 中止 清洗 和 引 起 伤 口

③ “
。 一 , 。 ,

愈合 在 消化 之后 味道 呈 两 种方 式 甜 味和 辣 味 应该 知道 对这
, , 。
” , “ ”
两 种 味道 而 言 前者性重 后者性轻 值得 一 提 的是 味 字 在 印度 文 化 史
〕 。

上 的意 义 十 分 重 大 味 论 诗 学 是 印 度 文 艺 理 论 中最 有 代 表 性 的 一 派
。 。

梵 文分别 为 反息 和 忘 指 食 物 在 肠 内消 化 的两 种 状 态 及
生藏 熟藏
《 修行道地经 》 卷三

“ , , 。

其位置 即 胃 与大 肠 举食著 口 嚼与唾合 与吐 适 同 若人 生

① 玄类 译 《 大 宝 积 经 》 卷 四 十 二
, “ 、 、 、 , ” 。

疽 癣 恶厉 风 热痰 饮 众病所 聚
② 梵 本 《 金 光 明经 》 二 一 一 一 一 “ ” ,
拍 除病品 户 公 中不 是 七界 而为


, ”

一 , 。 ·
, 一 一 ,
六界 杏 英译 参见 矫
“ ,
一 , , 。

年 页
③ 表示 《 医理 精华 》 第
, , 。 ,
卜 章第 颂 第 至 行 第 一 个 数 字 表 示 章节 数 其余 的分别 表 示 颂
。 。

数 和 行数 下同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 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命吠陀 医学理论

, , 。 , 。 , , ,
藏 身火煮之 体水烂 之 风吹展转 稍 稍 消化 堕 于熟 藏 坚 为大便 湿为小便 沫
。 。 , 、

为涕 唾 藏 中要 味 以 润 成 体 此要众 味流布诸脉 然后长养发 毛爪齿 骨 髓 血 肉肪 膏 精


真谛译 《 阿 昆
。 , ” , , 。

气 头脑之属 是 外 四 大 养 内五 根 诸根 得力 仁 卷十 五 页上
达 磨 俱舍释 论 》 卷八
, “ , , 。

譬 如所 食所 饮 是诸 食饮若未 消时 不堕熟藏 余师说 如此
〕 北 宋元 照 的 《 四分律行事钞 资持记 》 卷下 二 云
, , 。

卷二 十九 页上 浚人生
, 。 , 。
” “ ,

藏 食 即酸臭 次人 熟 藏 即成 屎 尿 人肠 上 节 食未 变是 生 藏 下 节 变 为粪秽 名熟
〔 」 卷四十
” , , 。

藏 页 中至 下
宋代知礼 的 《 金 光 明经文句记 》 卷六 《黄
。 “
上焦 下焦 此 为 中医 术语 上 引
帝脉经 》 云 〕
” ,
上 焦 自头 已 下 至 心 中 焦 自心 已 下 至 脐 下 焦 自脐 已 下 至 足 卷三
隋 天 台智 者 大 师 《 释 禅 波 罗 蜜 次 第 法 门 》 卷 八
, 。 , “
十九 页中 云 上 焦 主 通 津液 清
, , 。
” , ,
温之气 中焦 主 通 血 脉 精 神 之 气 下 焦 主通 大便之物 三 焦 主利上下 卷 四 十六
《 四 分 律行 事钞 资持 记 》 下 四

“ ” , “ ,
页中 释 瞻病 篇 注云 从顶 至 心 为上 焦 从心至
〕 ①
, 。 ” , , 。

腰 为 中焦 从腰 至 足 为下 焦 此三共为一府 卷四十 页下
。 、 、 、 。

四大 梵文 手 常指 构成 人 体 的 四 大元 素 地 火 水 风
一 。
“ ” 。

总 集病 梵文 三 液 聚合 性 的病 称 为 总集病 义

净 译 《 金 光 明最胜 王 经 》 卷 九
, “ , , ,
云 众生有四病 风 黄热 痰瘾 及 以总集病 云何而疗
” “ , , 。 ” “ , ” ,

治 病有 四 种别 谓风热痰瘾 及 以总集病 风热瘾俱有 是 名为总集 卷


义净译 《大宝积经 》 卷五 十七
, 。

十六 页下至 页中 佛说人胎藏会第 十 四 之
” , “ 。 , , , 。

二 云 人身有如是病苦 复有百一风病 百 一 黄病 百 一痰瘾 病 百 一 总集病 总有


总集病一 名多 为义净所译②
。 ” , , 。 。

四百四病 从 内而 生 卷十一 页上
北 凉昙无俄译 《 金光 明经 》 卷三
, 。

其 它 佛 经 中的 汉 译 法 有 其一 等分病 多风病
… … 有 热病者
, , , 。 ,

者 夏则发 动 其热病者 秋 则发 动 等分病者 冬则发动 秋服冷甜


玄奖 译 《 大般 若 波 罗
, ” , , 。 , 。

等分冬服 甜 醉肥 腻 卷十六 页上 其二 三 杂病
蜜多经 》 卷五 百 一 十一
, “ , ” , , 。

又 加众病 谓风热痰或三 杂病 卷七 页中 其
义 净译 《 佛说 大 孔 雀咒 王 经 》 卷 上
, 。 , “ , , ,
三 三集病 诸有怖畏 风热 痰瘾 或三集病 或

” , , 。 , 。

四百四病 若 一 一 病 生 即应 念 诵 卷十九 页下 其四 总集三病 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揭磨》 卷一
, “ , , , ”
骨 节烦 疼 及诸疟病 风黄痰瘾 总集三病
仁」 卷 二 十 四
, , 。

页中
《 金 光 明最 胜 王 经 》 卷 九
、 。 , “ ,

变吐 梵文 叱 风病服 油 腻 患热利
《 南 海 寄 归 内法 传 》 卷 三
, , ” , , 。 ,
为良 瘾 病应 变 吐 总集须三 药 卷 十六 页中
“ , , , , , ,

若疑 腹有 宿食 叉 刺脐胸 宜须态饮熟 汤 指剔喉 中 变吐令尽 更饮更决 以尽为

玄 类 译 《 分 别 缘 起 初 胜 法 门经 》 卷 下
” , 。 , , “
度 页 又 云何变吐 世尊告 日

” , , 。

诸 修所 断烦 恼 断故 卷 十六 页上

① 马 伯英等在 《 中外 医 学 文化交 流史 》
, , 。

文 汇 出版社 年 一书的 页 对三 焦 的起 源 有所讨论


② 义 净 译 《 根 本说 一 切 有部 昆奈 耶 杂 事 》 卷十二
, , “ , , , 。

又 复有 百 一 风 病 百 一黄病 百 一 痰瘾 病 百 一 总 集病

〕 义 净 译 《 佛说 大 孔 雀咒 王 经 》 卷 中
, 。 ” , , , “
总有四百 四病 从 内而 生 卷二 十 四 页中 风 热痰瘾
” , , 。

或总 集病 仁 卷 九 页上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一 — 一 — — 一 一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据 《 妙 闻本
“ ” , “ ” 。 一 、 一 。

风道 路 应为 风道 路 字 当衍 梵文 即 肚
集 》 第一部
“ ” 一 , 、

绪论部 以 第 章 五 种 风 在 人 体 内的具 体分 布位 置 运动
, , 、

方 向以 及 对 身体 的影 响情 况 如下 优 陀那 风 在咽喉间 它 向上 运 动 促成说话 唱
。 , ,
歌等 活动 该种风如果被扰乱 那 么会在锁骨 以 上 部位产生疾病 波那 风 在心 脏
, 。 , 、

间 引 起 从 嘴 向 外 呼气 以 及 向 内吸 气 该种风如果 被扰乱 就 会 导致 打呱 哮喘 以及
, ,
类似 的疾病 姿摩那 风 在 胃和 肠 子 间 此 风 用 消食 之火 消化食 物 并使之分解 成
、 。 , 、

乳糜 大小便等 该 种 风 如果 被 扰乱 就 会 导 致 消化 不 良 腹 泻 和 身 体 的肿 胀 阿
, 、 、 、 、 。 ,
波那风 在下腹部 向下 驱 动 大 便 尿 津液 月经 胎儿 该种风如果被扰乱 就会
、 、 ,

导致 膀胧 肛门 精子 以及多尿症等严重疾病 婆那 风 遍 布 整个 身体 负责 流体
, 、 、 。

的分 配 引起 流 汗 出血 以及 眼 睛的开合等运 动 身体 的整个 运 动 功能都 依 赖于 该 种


。 , 。

风 该 种 风 如果 被 扰乱 就 会 导 致 影 响 整 个 身 体 的疾 病
。 、 , 。

奄磨 梵文 指芒果树 芒果 学 名 八么 故 佛 典 中的 音译 有 落
《 一切经音义 》 多处有解释
、 、 、 、 、 、 。 。

没罗 奄罗 奄摩 罗 奄末 罗 蓄婆罗 阿末 罗 阿摩勒等
」 卷五十四
, “ 。 。
” , ,
卷五 奄没 罗 果 梵语果 名也 或 云 蓄婆罗 此 即奄罗果 页
。 , “ , 。 , ,
中 卷十一 葡摩 罗 树 梵语果树名也 此 国无 古译或 云 奄婆罗 或 日 葡罗 树 皆
《 涅 架经 》 云
。 , , ,
一也 如奄罗树 一 年三 变 有 时生 花 光色敷荣 有 时生 叶 滋茂翁郁
, 。 , ” , , 。

有 时凋落 状如枯树 又云 如 葡罗 树 花 多果 少 卷五 十 四 页中 卷二
, “ 。 , 。
” ,
十五 奄罗 果 此无正翻 状 如 木瓜 其 味香 甘 经取生 熟难分者也 卷五十
, 。 , “ , 。 ,
四 页中 卷二 十八 落罗 或 言蓄婆 罗 果名也 案 此果 花 多 而 结 子甚 少 其
, 。 , 。 , 。

叶 似柳 而 长 一 尺余 广三指许 果形似梨 而底钩曲 彼 国名 为 王 树 谓在王 城种之也


……
, 。 , , 。 ” , ,
经 中生 熟难 知者 即此 也 旧译 云奈 应误也 正 言庵 没 罗 卷五 十四
。 , “ 。 , 。 ,
页中 卷五 十一 葡罗 果 上 暗含 反 案 葡罗 者 天 竺 国果 名也 此 国亦有 似

。 , ” , , 。

梨小于彼国者 为 响梵语 不求字义 卷五 十 四 页下 此处所 谓 的 奄
这 与 《 医 理 精 华 》 中所 论 胆 汁 之 味 基 本 一 致
” , 。

磨味 即为酸甜味
“ ” “ ” ,
几 所反映的 生命吠陀 的 三俱 理 论 内容 共有六点
, “ ” “ ” 。 “ ” 。
“ ”
其一 条列 了 三俱 和 七界 的 内容 三俱 一 词 独见 于 此 七界 的 内容
而 与义净 《 金 光 明最 胜 王 经 》 中的译 法 完全相 同
, 。

与 生 命 吠 陀 医 书 略有 出人
《 医 理 精 华 》 亦论 述 了消化 问题
, 。 , 。

其二 生 熟二 藏 与 消化 问题 但没有提到生 熟二 藏

生 熟 二 藏 在 佛典 中的运 用 更 多 一些
……到
, “ ” 。 , “ ,

其三 三俱 致病 的相 应疗 法 几 指出 风 病 发 动者 倒 灌治
病发动 者 〕 「 《 金 光 明最 胜 王 经 》
, , 。 , 。

之 黄 以 汤 药 治之 痰病发 动者 与变 吐 药 治之
, “ , , , ” , ,

卷 九云 风 病服 油腻 患热利 为 良 瘾 病应 变 吐 总 集须 三 药 卷 十六 页
风 病 发 动者」 … …
。 , , “ ,

中 二 者关 于 痰病 的疗 法 相 同 而且 据后 者 前者 似 可 增 补 为 以
” 。

油腻 到 倒 灌治之
……
, “ ” 。 , “ , ,
其四 时辰 与 三俱 的变化关 系 爪 指出 寅卯 辰 时 风病 仁申 酉
痰病 … … 宋 代 沙 门子 瞻 录 《 金 刚 经 纂 要 刊定 记 》 卷 三
, ” 。 , “ ,
戌时 谓 一 日夜 十 二 时 总成 四
。 , , 。 , , 。 , ,

分 一初分 即 寅卯 辰 诸天食时 二 中分 即 已 午未 人法食 时 三 哺分 即 申酉 戌 神


。 , , 。 。 。

鬼食 时 四 夜分 即亥 子 丑 畜生 食 时 今 言辰 时 即初 分 之 后 际 也 唐 周 二 译 皆 言 日初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命吠陀 医学理论

」 卷三 十 三 《 医 理精华 》 指 出
” , , 。 , “ ,
分 页中 对 风 病来说 在傍 晚 时 分 和 食 物 消
, 。 , 、 , 。

化结束时 它增 强 对 胆 汁病 来说 在 中午 半 夜 以 及 食物 正 在 消 化 时 它增 多 在 刚好 吃
、 , 。

完饭 的 时候 以 及 在 晚 上 的 第 一 个 部分 亥时 和 早晨 痰 方 面 的 病 可 能会 产 生
《 金 光 明 最 胜 王 经 》 也 指 出 了 三 种 体 液 与食物消化 时 间的关 系
, “ ,
其卷 九 云 食 后 病 由瘾
〔 与 《 医理精
, , ” , , 。

食 消时 由热 消 后 起 由风 准时须识 病 卷 十六 页上
华 》 在 时 间上 的 论 述 并 不 全 同 黄病 … … 〕
, “ , ” 。

前 者仍 可 增 补 一 条 已 午未 时

风在 … … 肠
, “ ” 。 , “ , , ,
其五 三俱 在 人 身 的处 所 只 指出 口 内 上至耳 下至脚足
黄在 熟 〔 藏 下 〕 ……
。 , 。 、 、 , 。
” “ ”
是 名风道 痰在 生 藏 上 至 胸 喉咙 顶 在诸骨节 内 就 三俱
真谛 译 《 金 七 十论 》 卷 上
, , “ , 。

的处所 如 医 方说 从齐 脐 以 下 是 名风处 从 心 以 下是 名 热
《 医 理精华 》 认为
。 ” , , 。 , “
处 从 心 以 上 并 皆属 淡 卷五十四 页上 卫 内风处 在肛
、 。 。 、 、 、 。

门 骸骨 和 股 间的 部 位 胆 汁位 于 大 肠 内 痰 处 在 胃 喉 咙 胸 腔 头部 和 关 节 中 从
与 《 医 理 精华 》 的 描述差 异 不 少
, 。

几 尤 其 是 有 关风 的 分 布位置
, “ ” 。 , “ ,
其六 三俱 的性能 八 指出 此黄如味 味如 奄磨 味 如 石 留
化 」… … 悦 颜 色
, , 。 , 。

榴 子味 如 醉味 热体此相 似 此 黄用事 熟饭消 问日 此


… … 仁此 痰 味 肥壮……
, 、 。 , ” 。

四大任持痰 其状如何 如咸味 如脂腻味 此痰用事


《 医理 精华 》 认 为
, “ 、 、 、 、 、 。

内风 的 性 质 为 冷 轻 微 硬 粗 动和有力 它分成 巨五种 变


、 、 、 、 。 , 、 , 。

化 呼 吸风 缩避风 摄持风 胜他风 遍满风 胆汁 味酸 辛辣 产生热量 它主


, 。 , 、 , , ,
消化 是 产 生 生 命元 气 和 造成 脸 部红 润 的原 因 痰 味甜 咸 多油的 性重 非常的

” 一 。

豁滑 二 者 关于 黄 与痰 的 味道 性能 的论述 基本 一 致
基本上 不 出 《 医 理 精华 》 第 一章
, , “
以上六点 除 有关 生 熟 二 藏 的第 二 点 之 外 医学
” 。 ,

理论 的范畴 而 需 要 指 出的是 只 与几 中还 有 用 本 土 中 医 知 识
, “ ” 。 ,
来解 说 印度 生 命 吠 陀 知识 的迹 象 这 就是 所谓 的 文化误读 现象 其一 明显 的标 志
“ ” 、 “ ” 、
“ ” 。
“ ” “ ” 、 “ ”
就是 切脉 脉内 常脉 等词 生命 吠陀 八术 与 三俱 七界 中本 无 脉
虽 然 《 妙 闻本集
, 。 ,
学 的论述 等 医 典 中有 类 似 于 脉 与 穴 之 类 的 概 念 阳口 在 汉译佛典 中 也
比附的结果② 〕
, 。

曾译 出 过 脉 诊 之 类 的 词 汇 但 一 般 都 认 为 那 是 用 中 土 的 术 语 去 脉诊之术
, 。

切脉 在 印度是 相 当晚 出 的 而 且是 受到 中医 脉学 的影 响才产 生 的 脉诊 梵文为


世 纪 的医典 《持 弓本集 》
一 , , 、 “
动 一 词 首 次 出现 于 印度 是 在 大 约 加
、 习
。 , “ ” 、
“ ” , ,
介动 之中 其二 上焦 下焦 也是 中医概念 而在生命 吠陀 医 书 中 没有

吉 藏 撰 《 百论疏 》 卷 上 之 中
, “ 。 。
一 内苦谓 风热 淡 等 从 脐下是 为风 处 从脐 上 至 心 名 热 处 从 心 已 上名 为淡 处 八


” , ,

分 医 方 能治 此 苦 卷 四 十二 页中
宋 钱唐 沙 门释 智 圆 述 《 请 观 音 经 疏 阐 义 钞 》 卷 四
, “ 。 , 。

经云 取 一 中脉 者 口 诀云 直往趣脐 号日 优陀那风
, , 。 , , , 。

优 陀那 者 中也 故 号 此 脉 为 中脉也 又取等者 即是 中脉 直 下 趣 脐 还从脐 出 至 于 头 十脉 故经云 从


。 , 。 。 ,
大 脉 出至 于 舌 下 也 口 诀云 其 息 出从 脐 出人 至 脐灭 今 明 出息至 舌 端 故取 上 四 十 脉 合四大脉为十四
。 。 , 。 , 。 ,
也 应舌至鼻者 应 宜作从 字之误也 即释经 文从舌脉出 乃 至 至 于 鼻端 还人 心 根 直趣 于 脐 犹如江 海
。 。 , 。 , 。 , 。 , 。

流 注也 口 诀云 身 中脉如 百 川 通 海 是 也 肝属木 故气青 肺 属金 故白 脾属土 故黄 肾属 水 故黑


, 。 。 。 , 。 , 。

心属火 故赤 是 略耳 者 以 经 不 言 不 赤故 诸 气来 会鼻等 者 诸气 即五 藏脉气 也 至 鼻时 失 其 青等 本 色


。 , 。 。

但如琉璃莹彻非 五色也 息细八寸者 此释 经 文 正 长八 寸也 八 寸是 出 息 之 微 细 不 粗 大 也 正 即端 正 不 斜 曲



” , ,

也 卷三 十九 页下 至 页上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 。 , “ , ,
三 焦 的分类 二者之 间区 别甚 大 其三 几 中的 一 呼脉再 动 一 吸脉再 动
脉〕 存 五动 此 时 常脉 … … 实 则 源 于 《 黄 帝 内经 素 问 》 卷 五
, ” , 。

呼吸 中间 一句 唐代
王 冰注 《 素 问》 本原文 为
“ , , , ,
一 呼脉再 动 一 吸脉再动 一 吸脉亦再 动 呼 吸定 息 脉五
, , 。 , 。

动 闰以太息 命 日 平人 平人者 不病也 可见 几 此处 就是 征 引本 土 固有 的文
, “ ” 。

本去解说外来 知识 其 误读 之 中表 现 出 两 种 文 化 的 互 动趋 势 这 与佛经 翻译前期所


“ ” , ,
用的 格义 手法有绝大相 似处 也 正说 明古人 在接 受异 质 文 化 的时候 并没有采取全
, 。 。

盘 照搬 的态 度 而 是 融人 了本 土 的 中医 知识 尽管这 种融人 有 时显 得并 不 那 么 协 调

“ ”
生命吠 陀 理 论 残 卷 的 性 质 及 其 传 播 背景
、 , ,
几 八 两 件 文 书 的形 制不 同 不 能轻 易判 定 后 者亦 为 吐 鲁番所 出 尚有
。 , 、 ,
待新材料来加 以证 明 不过 几 几 在 内容 上 同为 生 命 吠 陀 理 论 形 式上 均
。 , 、 、

采用 问答式 与几 相 关 的那 一 组 吐 鲁 番 医 学 文 书 中 几 几 几
。 ,

与八 亦 用 问答 式 之 所 以 用 问答 式 可 能是 为 了方 便 解 释 相 对 陌 生 的域 外 医 学 知
识① 可 能亦 是 《 诸 医 方髓 》 的 一 部分
。 , , 。 , ,
所以 笔者初步推测 几 若果 如此 那么
《 诸 医方髓 》 残卷

“ ” 。

几 几 或许可 暂拟名为
、 ,

从几 爪 两 件 文 书 的 笺 证 来 看 它 们 与 汉 译 佛 经 中所 引 的 生 命 吠 陀 理 论
。 ,
知识 有 着很 密切 的联 系 汉 译 佛 经 中最 集 中 引 述 浓 缩 的 生 命 吠 陀 理 论 知 识 的 就是 前 文
多 次提 到 的义 净译 《 金 光 明最 胜 王 经 》 卷 九
“ ” 。 、

除病 品 几 几 的源头是 印
, ,
度 生 命 吠 陀 医 书 自无 疑 义 但 其 形 式 却 反 映 出 它们 并 非某 一 部 印度 医 书 的直 接 译 本 而

很有可 能是 对一部 或几部 印度 医 书 的编译 本 编 译 者 还 采 用 了 一 些 汉 译 佛 典 中的术


。 , “ ” , 。

语 作 为解 说媒 介 依生命吠陀医 书 几 论述 八术 位 置 当在 几 之前 以
《 金 光 明最胜王 经 》
“ ” ,

除病 品 为参 照 其 中反 映 生 命 吠 陀 的 内容 次 序 为 一年 的 四 季与
、 、 、 、 、 、

六时 人身七 界 四病 四 病 在 四 季 中的 变化 四季所服药 味 消化过 程 与三 俱 的关 系


、 、 、 、 、

四 病 的服 药 法 则 善 医 者 的素质 要 求 八 术 的组 成 梦所 反 映 的患 者本 性 死相征兆 诃
。 “ ” “ ” 、

梨 勒 与三 果 三 辛 的疗 效 几 的 内容 次 序 则 为 三俱 和 七界 的组 成 生熟二

“ ” 、 “ ” 、 “ ” 、

藏 与 消化 三俱 致 病 的相 应 疗 法 时辰 与 三俱 的变 化 三俱 在 人 身 的处 所
“ ” 。 , “ ” 。 ,
三俱 的性 能 两相对照 几 并 没有依从 除病 品 的次序 这就说 明 几
“ ” 。 , , 。

并不是 除病 品 的疏解 文 字 换 言之 几 的性 质 不 是 佛 教 经 疏 而是 医学文书


“ ” , ,
几 中的 总集病 一词 最 早 就 出 自义 净 笔 下 见于 长安三 年 公元 年 所译
《 根本说一 切有部百 一揭磨 》 卷一 《 金光 明最胜 王 经 》 卷九
、 、

以及 神龙元 年 公元
所译 《佛说大 孔 雀咒 王 经 》 卷上
, 。

年 这表 明 几 的撰 著 年代不 会早 于 公元 年
基 本上 不 出 《 医理 精华 》 第 一 章
, , “ ”
前文 已经指出 只 引述 的理 论 医学理 论
这 还 不 能说 明 《 医 理 精 华 》 就是 几
。 , 、 。

的范畴 但是 几 的直接 源 头
《 医理精华 》 是拉维岌多
一 ,
约撰于 世 纪 中期 的 一 部 医 书 内容 系 精 选 自多 部

① 《 伤寒论 辨 脉 法 》 中有 采 取
。 , ·
“ ” 、 “ ” 。

敦 煌 中 医 文 书 中亦 多 采 用 之 比如 问日 答日 的形 式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煌 吐 鲁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命吠陀 医学理论

大 体 上 反 映 了 当 时 印 度 的 医 学 成 就 ①吻 《
, 。


医籍 医 理 精华 印度 古典 医 学 在 敦煌 的
实 例 分 析 》 一 文 曾经 考 察
“ ” , “ ‘ ’ ,
四大 理 论 在 敦煌 的影 响 认为 单从 四大 理论来看
《 医 理 精 华 》 对 敦 煌 医 书并 无 影 响 该文 还 通 过对 敦煌汉 文 医方 与 《 医理精华 》 药方 的
” 。

《 医 理 精华 》 没 有 直 接影 响到敦煌 吐 鲁番 地 区 的 中医
, “ ” , 、

比较 认为
与 《 医理精
。 , , , ,
页 现 在看来 这 两个 结论 依 然成立 只不过 我们现在要 充分注意到
华 》 内容 类 似 的 印 度 生 命 吠 陀 理 论 曾 经 在 敦 煌 吐 鲁 番 留 下 过 痕 迹

在 敦煌 出土 的非 医 学
上 海 图 书 馆 所 藏 敦煌 文 书 《 温 室 经 疏
“ ” 。

文 书 中也 提 到 了 八术 这 一生命 吠陀理论术语
一卷 》
, , 。 , “
上图 号 慧净法 师制 为唐写卷子 该 文 书指 出 抵域 散解 四
《 金 光 明寺故 索 法 律邀 真 赞
, , , 。
” ,
病之元 妙通八术之要 下 针定差 投药必 治 又
并序》
, “ , 。 , 。

悟真撰写 记载 索法 律 练心八解 洞 晓三 空 平治心地 克意真风 灯 传北


皿〕
, 。 , 。 ” ,
秀 导 引南 宗 神农 本 草 八 术 皆通 该文 书写 于 文德二年 公元 年 此处 说明
“ ” , “ ” 。


索法 律不 仅通 晓 中医 神农本草 而 且 在 印度古 典 医 学 八术 方 面也有造诣
, ,

生 命 吠 陀理 论 在 敦煌 吐 鲁番 地 区 传播 的 历 史 背 景 大 而 言之 印度文化与佛教传播
, 。 ,
的浪 潮 在从后 汉 至 宋初 的丝绸 之路上 就一 直没 有停顿过 小 而 言之 以 生命 吠陀 为主
、 、 ,
流 的 印度 古 典 医 学 以 及 受 其 极 大 影 响 的 西 域 地 区 于闻 粟特 吐火罗等 医学 也在
。 ,

敦煌 吐 鲁 番 流传 敦煌 作 为丝 绸 之路 上 一 个 地 位 突 出 的文 化 交 流 据 点 曾接 纳 过 印度 古
这 不 仅 仅 只 有 《 医 理 精华 》 一 例 为证 川
, 。

典 医学 的因素 敦煌 还 出土 过 梵 文 于 闻文 的双语
医 书 《看婆书》 , 〕
一 、 〕 一 ,
笋 于 闻语 的药方 以及 等 还

有 伯希和 拿走 的三 件梵文 医 药文 书和 敦煌写本粟 特语 医 药文 书 而 敦煌 的 中医 文 书也颇


。 〕
。 。

为可观比 这 些 都 证 明敦煌 是 一个 多 种 医 学 文 化 的 汇 聚地 吐 鲁番 阿斯 塔那墓 出土 过
, ,

唐 代汉文 医书 大 谷 文 书 中也 有 汉 文 医 学 残 片 这些是 中医 学 在此地 流行 的直接证


有 《 昆卢 本集 》

。 , 。 “ 一
据 川 而 德 国吐 鲁番 探 险 队收集 的梵文 写 本 中 动 等

为数 不 少 的 医 学 文 书 比 〕
。 ,

此外 吐 鲁 番 出土 的唐 永 隆二 年 公元 年 旅帅张相 欢墓
龙树②
, 。 ,
志 中提 到 首 域 即看婆 和 亦 证 明 吐 鲁 番 地 区 曾受 到 过 印 度 医 学 的 熏 习 所以
该 地 区 出 土 的 《 诸 医 方 髓 》 成 为 中印 医 学 文 化 汇 通 之 一 例 就 不 奇怪 了

参 考 文 献

陈明 《 医理精华》 印度 医 学 在 敦煌 的 实 例分 析 〕 敦煌 吐 鲁番研究 第 卷 北京 北 京大学 出版社



上海 七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俄 罗 斯 科 学 院东 方 研 究所 彼 得 堡 分 所 等 俄藏敦煌 文 献 口 第 册

‘,、 ,



、 、 。 一
一 片 了 尸二 二 入了

① 敦 煌 藏经 洞 曾 出 上 过 《 医 理 精 华 》 的 于 闻 文 译 本
, ,

据 恩 默瑞 克 教 授研究 该 文 本 译 自藏
, 。 ,
文本 时 间约 在十 世 纪 其敦煌 于 闻 文 本 上 有 于 闻 国 使 臣 弥 金 山 的 粟 特 语题 名 该写 本的 年代可 能要 晚于
《 及 其敦煌于 闻文 写 本 》 《
, 。 ,

其 中的 影 响 关 系 还 有 待论 证 参见 陈明 印度梵文 医 典 医理精华 敦

煌研究 》 。。。

年第 期 一 页
② ‘

尺。 、 、 、 、
, , , 尸 , 一

张相 欢 墓 志 图版见 从 八 动
“ “ 。 、
, 录 文 见 陈 国 灿 心斯 坦 因 所 获 吐 鲁 番 文 书 研 究 》
, 二 , ,
对 修订 本 武汉
参看拙 文 《 香 婆的形 象演变 及 其在
, , 。 ,

武汉大学 出版社 年 页 关 于 普 婆 在敦 煌 吐 鲁 番 地 区 的影 响

敦煌 吐鲁番地 区 的 影响 》

待刊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卷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


·


仁〕
, , , ,


, 、

二 巴 二
了 介
。 〕
。 £ 二 , £ , 别
人 人 己 户户 占

古 印 度 佛 教 医 学 教 育 略 论 仁〕
, , ·

陈明 法音 一

大 正 新 修大 藏 经 高楠 顺 次 郎 渡边海旭监修 日本大 正 一 切 经 刊行 会 一
南海 寄 归 内法 传 校 注 「
, ,
唐 义 净原 著 王 邦维校 注 北京 中华 书 局 巧


· ·

旧唐书 职官志 中华 书局 点校 本 一

, ·

, ︸
丈 八
乙 王 金林 汉 唐 文 化 与 古 代 日本 文 化 天津 天 津人 民 出版 社
。。

俄 罗 斯 科 学 院 东方 研 究 所 彼 得 堡 分 所 等 俄 藏 敦煌 文 献 口 第 册 上海 上 海 古籍 出 版 社


, ,


,八 ,
, ,


·

沈 曾植 海 日楼 札 丛 沈阳 辽 宁教 育出版社

工 ︵


与 吴 晋 间 之 宇 宙 观 仁 」 梵学 集 巨 〕

饶宗颐 安茶论 上海 上 海 古 籍 出版 社

黄宝生 印度 古 典 诗 学 口 北京 北 京大 学 出版社
“ ” “ ” , ,
廖 育群 印度 医学 的 脉 与 穴 中 国科 技 史 料 一

— 〕

汤用彤 针灸 印度 古 医 书 康 复札 记 之 二 口 汤用 彤全集 第七 卷 石 家庄 河 北 人 民 出版 社


, 亡
石 卿 可
, ·

《 医 理 精 华 》 是 一 部 重 要 的 印度 梵 文 医 典 〔 」 五 台山研究
, ,
︺ 自



曰 ︺

陈明 一
《 医理 精华 》 及 其敦煌 于 闻文 写 本 。。。
, ,

陈明 印度 梵 文 医 典 口 敦煌研究

饶宗颐 敦煌邀 真 赞校 录并 研 究 仁 口 台北 新 文 丰 出版 公 司

」 敦 煌 学 「〕 。
, ,

郑炳 林 党新 玲 唐代敦煌 医 僧 考 第 辑 一
郑炳林 唐 五 代敦煌 的 医 事研 究 仁 」 兰 州大学 敦煌 学研 究所 敦煌 归 义 军 史 专题 研 究 〔 〕 兰州 兰 州大学
, ,

出版社

敦 煌 出 土 的梵 文 于 闻 文 双 语 医 典 《 香 婆 书 》
, ,

陈明 中 国科 技 史 料 一

﹄日


曰 ︺






马继兴 敦煌古医籍考释 口 南昌 江 西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敦煌 医 粹 〔

赵健雄 贵阳 贵 州 人 民 出版 社

丛 春雨 敦煌 中医 药 全 书 口 北京 中 医 古 籍 出版 社
敦 煌 医 药 文 献辑 校 〔
, ,
马继 兴 等 南京 江 苏 古 籍 出 版社

」 北京 。。

丛春雨 敦煌 中医 药精粹 发微 中 医 古 籍 出版 社

戴应新 从 中医 药学看新疆地 区 与祖 国 内地 的密切关 系 仁 」 新 疆历史论文集 〕 乌 鲁木 齐 新疆 人 民 出版


社 一

— 〕
《 吐 鲁 番 出土 文 书 》 学 习 札记
, , ,

戴应新 祖 国 医 药 学史 的重要 文 献 文博 一
八 曰

乃 一

, , ,
耿鉴庭 等 新疆 吐 鲁 番 唐墓 出 土 的 药方 及 药 丸 江苏医药 中医
, , ,
王 珍仁 孙 慧珍 吐 鲁 番 出 土 文 书 中 所 见 祖 国 医 药 方 研 究 仁己 北 京 图 书馆 馆 刊
、 一 、

〔 〕


“ ” “ ” “ ”
期 陈明 八术 与 三俱 敦煌 吐 鲁 番 文 书 中的 印度 生 命 吠陀 医学理 论

、£ ,
, 二。 、 ‘


亡 , ,
可 夕 召 行 一 人

, ,
几 几

、 , ,



工 几

一 , , ,

、 。 ,

责任 编 辑 康小 青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