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2022 年第 3 期( 总第 50 卷 第 373 期) 建筑节能( 中英文) ■绿色建筑

No. 3 in 2022( Total Vol. 50,No. 373) Journal of BEE Green Buildings

doi: 10.3969 / j.issn.2096-9422.2022.03.004

自然通风对半透明光伏双层皮幕墙
*
夏季运行特性的影响
1,
2 1 3 1 1
马 潇 , 史晓鹏 , 綦远磊 , 马明一 , 徐春雯
( 1.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2. 中铁建工集团
山东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3. 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 搭建了全尺寸实验房,分别在自然通风、封闭模式下测量半透明光伏双层皮幕墙 ( STPV -


DSF) 的 SHGC、U 值、空腔及表面温度以研究其传热性能,测量发电功率以研究其发电性能。
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模式和光伏玻璃的应用均可降低双层皮幕墙 ( DSF) 的日射得热。 自然通
风模式下,透过率(τ ) 分别为 100%、20%及 40%的 DSF 相对于封闭模式可分别降低 0. 87%、
31. 37%和 13. 04%的室内得热。外层皮采用τ = 20%及τ = 40%光伏玻璃的 STPV - DSF 的 U 值
比采用τ = 100%普通玻璃的 U 值更小,其隔热性能更优。自然通风模式下, τ = 20%与τ = 40%
的 STPV - DSF 相比于τ = 100%普通玻璃 DSF 分别可降低 69. 3%和 47. 4%的室内得热。 自然
通风的作用使τ = 20%的 STPV - DSF 发电效率提高 14%,因此自然通风对光伏玻璃的发电性
能也具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光伏; 立面; 传热; 实验; 自然通风
中图分类号: TU111.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9422( 2022) 03-0024-07

Effect of Natural Ventilation on Performance of Semi-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Double Skin Facade in Summer
MA Xiao1,2 ,SHI Xiao-peng1 ,QI Yuan-lei3 ,MA Ming-yi1 ,XU Chun-wen1
( 1. College of Pipeline and 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
Shandong,China; 2. China Railw 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handong Co.,LTD. ,Qingdao
266100,Shandong,China; 3. East Asia Decoration Co.,LTD.,Qingdao 266000,Shandong,China)
Abstract: A full-scale laboratory has been built. In order to study its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the
SHG C,U value,cavity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f semi-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double skin fac,
ade
( STPV-DSF) are measured under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losed mode,and the power generation is
measured to study its power genera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mod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voltaic glass can reduce the solar radiation heat of double skin fac,ade
( DSF) . Compared with closed mode,DSF with transmittance (τ ) of 100%,20% and 40% can reduce
indoor heat gain by 0. 87%,31. 37% and 13. 04% respectively. The U value of STPV-DSF with τ = 20%
and τ = 40% photovoltaic glass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glass with τ = 100%,so their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re better. Under natural ventilation mode,STPV-DSF with τ = 20% and τ = 40%
can reduce indoor heat gain by 69. 3% and 47. 4%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ordinary glass DSF with
τ = 100%.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can improve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STPV-DSF with τ = 20%
by 14%,so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can also improve the power 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photovoltaic glass.
Keywords: photovoltaic; fac,ade;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 natural ventilation
收稿日期: 2021-01-13; 修回日期: 2021-03-10
* 基金项目: 山 东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面 上 项 目) “新 型 半 透 明 光 伏 双 层 皮 幕 墙 通 风 腔 微 气 候 与 室 内 热 环 境 动 态 耦 合 作 用 机 制 研 究 ”
( ZR2019MEE060)

24
马 潇 ,等 : 自 然 通 风 对 半 透 明 光 伏 双 层 皮 幕 墙 夏 季 运 行 特 性 的 影 响

0 引言 量流动示意图。太阳辐射照射到双层皮幕墙表面,其
双层皮幕墙 ( double skin fac,ade,DSF) 是一种多 总辐射强度为( Gi) ,一部分能量被反射 ( Gr) ,一部分
层外围护结构,通常由常规内层围护结构、外层皮及 能量被光伏玻璃电池吸收转化为电能 ( Epv ) 和余热,
[5]
二者之间的通风空腔组成,隔热保温性能一般比普通 其余部分进入空腔内 。 外层皮玻璃吸收的部分太
的幕墙高 20%以上,其热传递形式不再是简单的传导 阳辐射热量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内层皮表面,
和空气界面对流,而是增加了幕墙内部空气的对流和 并且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与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换热。
[1]
换热 ,具有增大自然采光、促进自然通风、提高热舒 当空腔与外界连通时,空腔内的热量( Gexh) 能够在自
适度等优点,其适用的气候区包括我国的夏热冬暖、 然通风的作用下被带到室外,否则封闭模式下会使空
[2]
夏热冬冷地区,也可用于寒冷地区 。 半透明光伏玻 腔内的温度持续升高。 内层皮一方面得到透过外层
璃( semi - 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glass,STPV) 即在内 皮投射的太阳辐射,进行反射、吸收和透射,另一方面
部封装半透明光伏组件的玻璃,通过改变其透光性可 和空腔内的气流进行对流换热并进一步将热量通过
以起到遮阳防眩光的作用。 光伏与建筑表皮一体化 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室内。 在封闭模式下,空腔
设计能够体现现代建筑技术的优越性,且能在一定程 的热量不能由气流带至室外,
导致空腔与内层皮的对流
[3]
度上改善建筑表皮的热工性能 ,将双层皮幕墙与光 换热作用加强,
内层皮温度升高,进而增强了内层皮与
伏玻璃耦合是一种将被动式和主动式的太阳能利用 室内的对流、
辐射传热,
加剧了夏季室内的冷负荷。
[4,
5]
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幕墙技术方案 ,由此得到的半
透明光伏通风双层皮幕墙 ( STPV - DSF) 不仅能降低
得热,还可产生少量电能。
国内外学者对通风型 PV - DSF 的节能特性进行
了研究,文献[6]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相比于封闭型的
PV - DSF,通风型 PV - DSF 每年能够节约 35%的能
耗。文献[7]将通风型 STPV - DSF、单层光伏窗以及
封闭型 STPV - DSF 三种类型幕墙进行比较,发现通
风型 STPV - DSF 在降低光伏电池运行温度、减少室
内得热方面表现最优。 文献[8]~[10]计算了香港地
区通 风 型 STPV - DSF 和 封 闭 型 STPV - DSF 的
SHGC 和 U 值,证明了通风型 STPV - DSF 可降低更
多的室内太阳热增益,而封闭型 STPV - DSF 则具有
更好的保温性能。 文献[11]将带 PV 材料的百叶置
于空腔内得到 PVB - DSF,通过实验得到夏季 PVB -
DSF 比传统带遮阳 DSF 节省 12. 16%的能量,比无遮
[12]
图1 自然通风模式下 STPV - DSF 系统能量流动图
阳 DSF 节省 25. 57%的能量 ; 冬季每平方米 PVB - Fig. 1 Energy flow s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ventilated PV-DSF system
DSF 每天比传统墙体节能 1121 Wh,与 PV - DSF 相
比,PVB - DSF 的保温性能较好,但 发 电 性 能 较 弱, 根据 上 述 能 量 传 递 过 程,可 对 通 风 型 STPV -
PV 组 件 的 输 出 功 率 受 天 气 因 素 及 太 阳 辐 射 影 响 DSF 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如公式( 1) 所示:
较大
[13]
。 G i = G r + Gτ + G a + G rad + G conv + G exh + E pv ( 1)
2
然而,目前关于通风型光伏双层皮幕墙的研究主 式中: G i 为双层幕墙接收到的总太阳辐射,W / m ;
要集中于机械通风模式,由于自然通风空腔内气流组 G r 为双层幕墙反射的太阳辐射,W / m 2 ;
织形式复杂,其对光伏双层皮幕墙的运行特性的影响 Gτ 为透过双层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W / m2
还不明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夏季自然通风模式及 ( 与 PV 组件的吸收率和玻璃透过率密切相关) ;
封闭模式下的双层皮幕墙的光 - 热、光 - 电及传热特 G a 为双层幕墙吸收的太阳辐射得热量,W / m 2 ;
性进行对 比 实 验,研 究 自 然 通 风 对 于 新 型 STPV - G rad 为双层幕墙的辐射换热量,W / m 2 ;
DSF 运行特性的影响。 G conv 为双层幕墙各表面对流换热量,W / m 2 ;
1 能量传递过程 G exh 为空腔内气体排出的热量,W / m 2 ;
图 1 为自然通风模式下 STPV - DSF 系统内的能 E PV 为 PV 组件产出的电能,W / m 2 。

25
MA Xiao ,et al . Effect of Natural Ventilation on Performance of Semi -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Double Skin Facade in Summer

太阳得热系数(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SHGC) 2. 4 m( 宽) × 3 m( 高) ,测试地点位于北纬 36°27'、东


是用于评价透光围护结构日射得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经 120°03'。本实验南侧外墙分为三个模块,分别采
之一,为通过双层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与投 用透过率τ = 20%和τ = 40%的两块碲化镉 ( CdTe) 的光
射到幕墙结构上总太阳辐射热的比值。 根据本研究 伏玻璃以及一块普通透明玻璃( 透过率τ = 100%) 作为
实测方法,SHGC 值可近似采用公式( 2) 进行计算。 幕墙 外 层 皮,内 层 皮 为 普 通 双 层 玻 璃,具 体 尺 寸 见
Gτ + G 1 + G 2 表 1。 南 面 幕 墙 从 西 至 东 依 次 是 STPV - DSF ( τ =
SHGC ≈ ( 2)
Gi 40%) 、
τ = 100% 的 DSF、STPV - DSF ( τ = 20%) 的 玻
式中: Gτ 为 透 过 双 层 幕 墙 进 入 室 内 的 直 射 太 阳 璃,用于对比透明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三部分幕墙
2
辐射,W / m ; 之间有绝热隔板,互不相通。 外层皮上下设置角度可
G 1 为通过内层皮的辐射热通量,W / m 2 ; 调节向上开启的玻璃窗,用于实现幕墙空腔气流的自
2
G 2 为通过内层皮到室内的传导热通量,W / m ; 然通风,本实验中采用的上下开窗角度为 30°。 实验
G i 为双层幕墙接收到的总太阳辐射,W / m 2 。 房外部南向视野开阔,无遮挡性建筑物,各部分结构
其 中,Gτ 与 G 1 之 和 可 由 辐 射 热 流 传 感 器 尺寸见表 1。
TS - 34C 测得,G 2 可由传导热流传感器 CHS - 30 测
得,G i 可由室外日射强度计测得。
U 值用来度量幕墙整体的热传导能力,表示结构
在单位面积上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可表征建筑围护
[14]
结构的隔热性能 。根据 ISO 9869 - 1: 2014[15]中对
于建筑构件热阻、传热系数测量方法的规定,需测量
通过幕墙的热流量和室内外温度来求得幕墙的实际
U 值。实际 U 值的测量最好在稳态条件下进行,另外
要求室内外温差应该较大,尽量避免在春秋季节进行,
应排除太阳辐射的干扰。本文中 U 值的测量在夏季夜
间进行,
此时室内外温度波动小,所以能够得到较为准
U 值可用公式( 3) [8]近
确的实际 U 值。根据测试条件,
似计算。 图2 实验房实景图
G1 + G2 Fig. 2 Appear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room
U value ≈ ( 3)
ΔT
2
表1 实验系统各部分尺寸参数
式中: G 1 为夜间内层皮向室外的辐射热损失,W / m ; Table 1 Size parameters of each parts of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G 2 为夜间内层皮向外的传导热损失,W / m 2 ; 名称 尺寸 / mm
ΔT 为夜间室内、外温度差,K。 外层玻璃宽度 600
其中,G 1 可由辐射热流传感器 TS - 34C 测得, 外层玻璃高度 1 200
G 2 可由传导热流传感器 CHS - 30 测得。 PV 玻璃厚度 7
发电效率用于评价光伏材料的发电性能, 即实际发 内层双层玻璃厚度 6 mm + 12 A + 6 mm
电量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之比,
由公式( 4) 计算得到: 内层双层玻璃高度 1 200
P
η= ( 4) 内层双层玻璃宽度 600
A·G i
空腔深度 400
式中: η 为 STPV - DSF( τ = 20%) 的发电效率;
通风口高度 600
P 为 PV 组件总发电功率,W;
通风口宽度 600
A 为光伏电池发电的实际面积,m 2 ( 在本文中为
0. 48 m × 1. 08 m = 0. 518 m 2 ) ; 在 2019 年 8 月 对 STPV - DSF 和 τ = 100% 的
G i 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W / m 2 。 DSF 进行了封闭模式和自然通风模式实验,测试期间
2 实验方法 选取室外气象条件及太阳辐射强度接近的晴天工况
2. 1 实验设置 进行比较,用来研究自然通风模式对 STPV - DSF 和
图 2 为实验房实景图,房间尺寸为 2. 8 m ( 长 ) × τ = 100%的 DSF 在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运行特性的

26
马 潇 ,等 : 自 然 通 风 对 半 透 明 光 伏 双 层 皮 幕 墙 夏 季 运 行 特 性 的 影 响

影响。封闭模式的测试日期为 8 月 17 - 19 日,自然
通风模式为 8 月 22、
23、
28 日。 封闭模式和自然通风
模式实验各持续 3 天,且两种模式对应的天气状况接
近,减小了天气情况造成的实验误差。 除了 23 日午
2
时的瞬时太阳辐射达到 1100 W / m ,其余天数太阳辐
2
射峰值均在 900 W / m 左右,太阳辐射日波动曲线基
本重合,可认为两种运行模式下室外太阳辐射强度相
近。实验过程中对室外气象条件、玻璃各表面温度、
空腔温度、进入室内的平均辐射热量与平均传导热量
等进行了测量记录。
2. 2 实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室外温湿度、风速气象条件采用 DAVIS Vantage
Pro2 plus 06162 型 气 象 站 ( 温、湿 度 灵 敏 度 0. 1 ℃ 、
0. 1%RH,风速误差 ± 3%) 进行记录。 太阳总辐射及
散射辐射强度采用 Delta OHM LP PYRA02 辐射强度
计进行测量。
图3 实验系统的测点布置
封闭及 自 然 通 风 模 式 的 幕 墙 实 验 测 点 布 置 见
Fig. 3 Distribution of measuring points
图 3。 其中,C 为传导热流传感器 ( 灵敏度 1. 1 μV /
( W·m 2 ) ,误差 < 3%) ,贴附于各内层皮内侧,用来测 3 结果与讨论
量进入室内的传导热通量; R 为辐射热流传感器 ( 灵 3. 1表面及空腔温度分布
2
敏度 2. 7 μV / ( W·m ) ,误差 < 3%) ,由三脚架支撑置 由图 4 可知,封闭模式下 STPV - DSF( τ = 20%) 对
于内层皮附近,用来测量进入室内的辐射热通量。 表 应的 4 个玻璃层表面的平均温度中, 正午时外层皮内表
面及空腔温度测量采用顶峰科技 20100 热电阻 ( 精 面温度最高,最大数值为 54. 4 ℃ ,其次是外层皮外表
度 ± 0. 1 ℃ ) ,Tca1~ Tca5 分别表示空腔内距室内地面 面,
最高温度为 52. 4 ℃ 。在自然通风模式下,STPV -
660 mm、
990 mm、 1260 mm、 1530 mm、 1860 mm 的热 DSF( τ = 20%) 的外层皮内外表面温度曲线几近重合,
电阻,Tout1 ~ Tout3、T ’out1 ~ T ’out3、Tin1 ~ Tin3、 日间最大温度出现在正午时分, 为 48. 5 ℃ ,
与封闭模式
T’in1~ T’in3 分别表示外层玻璃外侧、外层玻璃内侧 、 相比,
其外层皮温度与内层皮内表面温度都降低了 6 ℃
内层玻璃内侧 、内层玻璃外侧的热电阻 ,各玻璃表面 左右。STPV - DSF( τ = 40%) 和τ = 100%的 DSF 也与
竖直方向温度测点距室内地面高度分别为 990 mm、 STPV - DSF( τ = 20%) 一样,由于自然通风模式下幕墙
1260 mm、
1530 mm。 其中 ,热流及温度电信号均连 空腔内气流自下而上带走了部分热量, 上述温度也下降
接 Agilent 34970A 数 据 采 集 仪 进 行 记 录 。PV 玻 璃 了 6 ℃ 左右。由于内层皮内表面直接与室内空气接触,
发电功率 、电压 、电流由 M PPT 记录并上传到电脑 , 内层皮内表面温度越低,与室内空气温度越接近,二者
在 M PPT 后连接 12V 蓄电池 ,另外配备直流风扇一 之间的对流换热作用越缓慢,即自然通风模式可以降低
台 ,在蓄电池蓄电量充满时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处理 。 幕墙与室内的对流换热量,
从而减少室内得热。

图4 玻璃表面的温度分布( STPV - DSF,


τ = 20%)
Fig. 4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glass surface

27
MA Xiao ,et al . Effect of Natural Ventilation on Performance of Semi -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Double Skin Facade in Summer

由图 5 可知,空腔气温随测点高度的升高而变 由图 6 可知,透过率越高,空腔平均温度越高。
大,正午时空腔最高处温度与最低处的平均温差为 相比于封闭模式,自然通风模式下空腔内平均温度差
2. 4 ℃ 。在 9: 00 - 15: 00 出现了温度分层现象,这是 异很小,仅在白天太阳辐射较强时有细微差异。3 个
由于该时段太阳辐射较为强烈,空腔内热浮升力作用 空腔内的温度都是在正午时达到了峰值,其变化趋势
较强,空腔内空气在多种换热综合作用下被加热,温 与每日的太阳辐射保持一致。 封闭模式下空腔平均
度高的空气密度变小,从而导致热空气不断上升,冷 温度比 自 然 通 风 模 式 下 高,对 于 STPV - DSF ( τ =
空气不断下沉,高度越大,温度越高。 20%) 和 STPV - DSF( τ = 40%) ,正午时空腔温度在封
闭模式下比自然通风模式高 10 ℃ 左右; 对于τ = 100%
的 DSF,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正午时其空腔平均温度
在两种运行模式下的差值约为 13 ℃ 。 较大的温度差
异证明,进出风口的开闭对空腔内空气温度有很大影
响,自然通风可带走空腔内大量余热,从而减少室内
得热。
3. 2 太阳得热系数( SHGC)
由图 7 可 知,在 两 种 工 况 下,3 种 幕 墙 对 应 的
图5 自然通风模式下空腔内不同高度处温度( STPV - DSF,
τ = 20%)
Fig. 5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the cavity under
SHGC 曲线中均为τ = 100%的 DSF 最高,STPV - DSF
natural ventilation mode ( τ = 40%) 次之 ,STPV - DSF( τ = 20%) 最低 。封闭模

图6 空腔平均温度
Fig. 6 Mean cavity temperature

图7 太阳得热系数随时间变化
Fig. 7 The change of SHGC over time

式下白天 9: 00 - 17: 00 三种幕墙对应的平均 SHGC ( τ = 40%) 可降低 40. 0%的室内太阳得热。 自然通风


分别 为 0. 051 ( STPV - DSF,
τ = 20%) 、0. 115 ( τ = 模式下白天 9: 00 - 17: 00 的平均 SHGC 分别为 0. 035
100%的 DSF) 和 0. 069( STPV - DSF,
τ = 40%) 。 在封 ( STPV - DSF, τ = 20%) 、0. 114 ( τ = 100% 的 DSF) 和
闭模式下,与τ = 100%的 DSF 相比,STPV - DSF( τ = 0. 060( STPV - DSF,τ = 40%) 。 所以自然通风模式下
20%) 可 降 低 55. 7% 的 室 内 太 阳 得 热,STPV - DSF STPV - DSF( τ = 20%) 与τ = 100%的 DSF 相比可降低

28
马 潇 ,等 : 自 然 通 风 对 半 透 明 光 伏 双 层 皮 幕 墙 夏 季 运 行 特 性 的 影 响

69. 3%的室内太阳得热,STPV - DSF( τ = 40%) 可降低 降低了 13. 04%。 说明在寒冷地区的夏季,自然通风


47. 4%的室内太阳得热。 模式与封闭模式相比可明显降低室内太阳得热,且与
由公式( 2) 可知,室外条件相同时,SHGC 的大小 τ = 100% 的 DSF 相 比,STPV - DSF ( τ = 20%) 和
与室内直射辐射得热、长波辐射得热、传导得热有关。 STPV - DSF( τ = 40%) 降 低 室 内 太 阳 得 热 的 比 例 更
由实验数据可知,STPV - DSF( τ = 20%) 对应的辐射 高,即自然通风降低室内太阳得热的效应在 STPV -
得热和传导得热在两种工况下都为最低, τ = 100%的 DSF 系统上比在τ = 100%的 DSF 系统上表现更显著。
DSF 最高,这是由于在相同的室外太阳辐射下,幕墙 3. 3 U 值
透过率越低,透过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就越低, 由图 8 可知,两工况下 19: 00 至次日 6: 00 三幕墙
同时透过外层皮到达内层皮的太阳辐射相应减少,进 U 值差距较小,总体趋势上τ = 100% 的 DSF 略 高 于
而内层皮吸收的热量降低,所以内层皮向室内的辐射 STPV - DSF。 封闭模 式 下 的 平 均 U 值 分 别 是 1. 50
热通量和传导热通量都相应减少,即 G2 和 G3 降低; ( STPV - DSF, τ = 20%) 、 1. 59( τ = 100%的 DSF) 、 1. 51
所以 STPV - DSF ( τ = 20%) 的 SHGC 最 低,而τ = ( STPV - DSF, τ = 40%) ; 自然通风模式下平均 U 值分
100%的 DSF 的 SHGC 最高。 别是 2. 51 ( STPV - DSF, τ = 20%) 、2. 76 ( τ = 100%的
将这两个工况下 3 种幕墙白天的平均 SHGC 进 DSF) 、2. 64( STPV - DSF, τ = 40%) ,将两种工况进行
行大小排序为: τ = 100%的 DSF( 封闭 ) > τ = 100%的 对比,各幕墙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 U 值都高于其在封
DSF( 自然通风) > STPV - DSF( 封闭, τ = 40%) > ( 自 闭模式下的 U 值,即自然通风模式下幕墙的热损失更
然通风, τ = 40%) > STPV - DSF ( 封 闭, τ = 20%) > 明显。这是由于夏季夜晚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自
STPV - DSF( 自然通风,
τ = 20%) 。 由此可见,空腔通 然通风模式下空腔气流通过对流换热降低了内玻璃
风口开闭( 运行模式 ) 与透过率都可影响室内太阳得 的温度,从而促进了室内散热的缘故,因此封闭模式
热,但透过率对 SHGC 的影响较大,其次才是空腔进 的隔热性能比自然通风效果要好。 另外, τ = 100%的
出风口的开闭,即封闭和自然通风二者之间运行方式 DSF 的 U 值在封闭和自然通风模式下都比 STPV -
的选择。将同种幕墙在自然通风模式与封闭模式下 DSF 略高,这是由于 STPV 玻璃透过度低,阻碍了夜
的 SHGC 进行对比可得: STPV - DSF( τ = 20%) 在自 间室内向 室 外 的 辐 射 换 热 过 程,相 比 于τ = 100% 的
然通风模式下的 SHGC 比在封闭模式降低了31. 37%, DSF 的保温隔热性能更优。
τ = 100%的 DSF 降低了 0. 87%,STPV - DSF( τ = 40%)

图8 U 值随时间变化
Fig. 8 The change of U-value over time

3. 4 发电性能 模式,对应的发电功率却低于自然通风模式下 PV 组
图 9 为 STPV - DSF( τ = 20%) 8 月 17 日 9: 00 - 件的发电功率,所测时间段内 PV 组件在自然通风模
15: 00 与 8 月 22 日 9: 00 - 15: 00 测得的 PV 组件运行 式下总发电量为 160. 2 Wh,封闭模式下总发电量为
温度、太阳辐射强度、PV 组件发电功率的关系,其中 153. 2 Wh,即前者发电量约比后者高 4. 6%。
PV 组件温度为外层皮的内表面温度。 由图 9 可知, 用公式( 4) 计算出 9: 00 - 15: 00 的 PV 组件发电
发电效率与全辐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致,均随时间 效率,封闭模式下 PV 组件的平均发电效率为 6. 4%,
[8 - 10]
先增高后下降,在 12: 20 左右达到峰值。 封闭模式日 自然通风模式下为 7. 3%。 由文献调研可知 ,PV
间 9: 00 - 15: 00 室外太阳辐射强度略高于自然通风 组件发电功率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和运行温度的影

29
MA Xiao ,et al . Effect of Natural Ventilation on Performance of Semi -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Double Skin Facade in Summer

响。图 9 中封闭模式下对应的 PV 组件温度始终高于 电效率和发电功率相对封闭模式更高,相比封闭模式


自然通风模式,所以封闭模式下 PV 组件的发电效率 其平均发电效率可提高 14%,自然通风有助于降低光
均低于自然通风式。 伏材料的运行温度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参考文献:
[1]俞天琦,王艳. 外循环双层玻璃幕墙能耗模拟研究[J]. 建筑节能,
2020,
48( 6) : 12 - 17.
[2]刘佳宁,黄 琼,张 颀. 基 于 建 筑 能 耗 模 拟 的 建 筑 立 面 被 动 设 计 研
究[J]. 建筑节能, 2018, 46( 12) : 14 - 20.
[3]李思萌. 光 伏 与 建 筑 表 皮 一 体 化 设 计 策 略 探 讨[J]. 建 筑 节 能,
2018,
46( 10) : 84 - 87.
[4]Rustu Eke,Ali Senturk. Monitoring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 and
Triple Junction Amorphous Silicon Modules in Two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 BIPV) Installations[J]. Applied Energy,
2013,
109: 154 - 162.
[5]Jun Han,Lin Lu,Hongxing Yang.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the Mixe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a Double-pane Window Integrated w ith See-
Through A-SIPV Cells w ith Low -E Coatings[J]. Applied Energy,2010,
87( 11) : 3431 - 3437.
图9 PV 组件在封闭与自然通风模式下发电功率对比 [6]Jinqing Peng,Dragan C. Curcija,Lin Lu,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Fig. 9 Comparison of pow er output of PV modules of th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a semi-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Double-
betw een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skin Facade in a cool-Summer Mediterranean Climate [J]. Applied
Energy,
2016,
165: 345 - 356.
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晴朗天气时,与封闭模式相 [7]裴刚,季杰,蒋爱国,等. 光伏双层窗的综合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
比,STPV - DSF( τ = 20%) 在自然通风模式下可产生 2009,
报, 30( 4) : 441 - 444.
更多电能且平均发电效率略高,这是因为自然通风模 [8]Meng Wang,Jinqing Peng,Nianping Li,et al. Comparison of Energy
Performance Betw een PV Double Skin Facades and PV Insulating Glass
式下 PV 组件运行温度较低。 但本实验中所用的由 Units[J]. Applied Energy,
2017,
194: 148 - 160.
CdTe 材料制成的半透明光伏组件的功率温度系数较 [9]Jinqing Peng,Lin Lu,Hongxing Ya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低,约为 - 0. 214%/ ℃ ,而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功率温度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Novel Photovoltaic Double-skin Facade in
Hongkong[J]. Solar Energy,
2013,
97: 293 - 304.
系数约为 - 0. 45%/ ℃ ,目前使用的 CdTe 材料仅为后
[10]Jinqing Peng,Lin Lu,Hongxing Yang,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者的一半,所以用降温的方式改善本实验中 PV 组件 the Thermal and Pow er Performances of a Semi-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产电量效果有限。 Facade under Different Ventilation Modes[J]. Applied Energy,
2015,
138:
572 - 583.
4 结论 [11]Yongqiang Luo,Ling Zhang,Zhongbing Liu,et al. Coupled Thermal-
分别 对 封 闭 和 自 然 通 风 模 式 不 同 透 过 率 的 Electrical-Optical Analysis of a Photovoltaic-blind Integrated Glazing
STPV - DSF 在夏季晴朗天气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 Facade[J]. Applied Energy,
2018,
228: 1870 - 1886.
[12]Yongqiang Luo,Ling Zhang,Xiliang Wang,et al. A comparative
验研究,对比了自然通风对 STPV - DSF 的光热、光电
Study on Therm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ew Double Skin Facade
及传热特性,具体结论如下: System Integrated w ith Photovoltaic Blinds[J]. Applied Energy,2017,
( 1) 自然通风与透过率都可以影响室内日射得 199: 281 - 293.
[13]Yongqiang Luo,Ling Zhang,Zhongbing Liu,et al. Experimental
热,但透过率比自然通风的影响更加显著。 自然通风
Study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PV - blind Embedded Double Skin
模式下,相比于τ = 100%的 DSF, τ = 20%与τ = 40%的 Facade in Winter Season[J]. Energy,
2018,
165: 326 - 342.
STPV - DSF 分别可降低 69. 3%和 47. 4%的室内得热。 [14]Tin-tai Chow ,Chunying Li,Zhang Lin. Innovative Solar Window s
for Cooling-Demand Climate[J].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 2) 自然通风可降低空腔与玻璃表面的温度,进
2009,
94( 2) : 212 - 220.
而降低室内得热。相比于封闭模式,自然通风模式下 [15] ISO 9869-1: 2014,Thermal Insulation-Building Elements-In-Situ
τ = 100%的 DSF、 τ = 20%和τ = 40%的 STPV - DSF 分 Measurement of Thermal Resistance and Thermal Transmittance-Part 1:
Heat Flow Meter Method[S]. ISO copyrightoffice,
2014.
别降低了 0. 87%、 31. 37%和 13. 04%的室内得热。
( 3) 自然通风模式下 U 值均高于封闭模式,且无
作者简介: 马潇( 1996) ,女,山东菏泽人,暖通空调与燃气工程专业,
论在封闭还是自然通风模式下, τ = 100%的 DSF 的平 硕士,研究方向为主动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利用技术( 15954243621 @
均 U 值均高于τ = 20%和τ = 40%的 STPV - DSF,半透 163. com) 。

明光伏玻璃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幕墙的保温
通讯作者: 徐春雯( 1986) ,女,山东临沂人,毕业于丹麦奥尔堡大学,
隔热性能。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主
( 4) τ = 20%的 STPV - DSF 在自然通风模式下发 动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利用技术( cxu@ upc. e - du. cn) 。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