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8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group

高一上第一次段考題
Cafe
試題 1   :建國中學 …………………………………… 1
試題 2   :北一女中 …………………………………… 4
試題 3   :師大附中 …………………………………… 7
試題 4   :中山女中 …………………………………… 10
試題 5   :成功中學 …………………………………… 12
試題 6   :松山高中 …………………………………… 14
試題 7   :大同高中 …………………………………… 16
試題 8   :板橋高中 …………………………………… 18
試題 9   :中崙高中 …………………………………… 20
試題 10:麗山高中 …………………………………… 23
試題 11:大直高中 …………………………………… 26
試題 12:和平高中 …………………………………… 29
試題 13:內湖高中 …………………………………… 31
試題 14:中正高中 …………………………………… 34
試題 15:中和高中 …………………………………… 37
試題 16:林口高中 …………………………………… 40
試題 17:台中一中 …………………………………… 43
試題 18:台中女中 …………………………………… 47
試題 19:高雄中學 …………………………………… 49
試題 20:高雄女中 …………………………………… 51
試題 21:高師附中 …………………………………… 54
試題 22:武陵高中 …………………………………… 57
試題 23:桃園高中 …………………………………… 60
試題 24:新竹中學 …………………………………… 63
試題 25:新竹女中 …………………………………… 65
試題 26:嘉義高中 …………………………………… 68
試題 27:台南一中 …………………………………… 71
試題 28:台南女中 …………………………………… 74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建國中學
一、是非題(佔40分)說明:第1至20題為是非題,每題答對得2分,若該題敘述正確請
打「○」,錯誤請打「×」。
1. 0.9  1
273
2. 可化為有限小數。
336
n
3. 能表示成 的數( m  0 且 m 、 n 為實數),就是有理數。
m
4. 設 a 、 b 為實數,若 a  b 2  0 ,則 a  b  0 。
5. 設 q 為有理數且 q  0 ,則 3 q(q 2  3q  3)  1 為有理數。
6. 設 a 、 b 為實數,若 a  b 為有理數且 a  b 為無理數,則 a 2  b 2 為無理數。
a 3b 5
7. 設 a 、 b 為實數且 a  b ,則 a   b。
5 3
8. 設 x , y , z 為實數,則 x  y  xz  yz 。
9. 設 a 、 b 為實數,若 ab  | ab | ,則 | a  b |  | a |  | b | 。
10. 任何實數都可以表示成10的乘冪。
2 5
11. 設 a  0 ,則 a 5 與 a 2 互為倒數。
4 5
12. 1.1  1.1 。
5 6

13. log1  0 。
14. 103log5  107 log 2 。
15. log 3 100  0.6
第16至20題為題組,請閱讀以下資料,並根據這些資料,回答第16至20題。
我們在課堂上介紹過有理數,也了解到它擁有很多良好的性質(交換率、結合律、分配
律、三一律、稠密性、對加減乘除的封閉性…等),但在電子工程及電腦科學領域,「布
林代數」才是數位電路中的數學基礎。在電路中的訊號可分為高、低電壓訊號兩種,
當兩個訊號輸入邏輯閘(電路上的某種元件)時,邏輯閘會再輸出一個訊號。此模式可
用數學運算來表達,0表示低電壓訊號,1表示高電壓訊號,而邏輯閘則視為某種定義
在0和1上面運算,不同型式的邏輯閘代表不同運算,如下列兩個例子:

  ~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上述左例的邏輯閘「  」運算,右例的邏輯閘「+」運算。設a、b、c為0或1,請根據以
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6. 根據上述定義,0和1在「  」運算之下具有封閉性。
17. (1  0)  (0  0)  1 。
18. 「+」運算具結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19. 「  」運算對於「+」運算具有左分配律 a  (b  c)  (a  b)  (a  c) 。
20. 滿足 (a  b)  (a  b)  (a  a)  (a  b)  (b  a)  (b  b) 。

二、填充題(佔36分)說明:第21至26題為填充題,每題答對得6分,答案請化為最簡的
形式,否則不給分。
21. 已知 log121  k ,則 log 0.00121 可以用 k 表示為 。
22. 已知 | ax  1|  b 的解為 3  x  1 , a , b 為實數,試求數對 (a, b) 為 。
1
23. 設 的整數部分為 a ,小數部分為 b ,試求 a 2  2ab  3b 2 之值為 。
3 5
1
24. 設 x  5  2 6 ,試求 x3  3 之值為 。
x
25. 設 a  0 ,試求 (a 3  8)(a 3  8)  (16a 2  4  a 2 )  (a 2  2)2 之值為 。

請閱讀以下資料,並根據這些資料回答問題:
(1) 現代人在運算和記憶時,習慣使用十進位,電腦則常用二進位,一個二進位數字
的每個位數只可能是0或1,例如:11010(2) ,右下角的 (2) 顯示其為二進位數字。十
進位數字89757可以理解成7個1、5個10、7個100、9個1000、8個10000,所以
89757 (10)  8 104  9 103  7 102  5 101  7 100 。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理解一個二
進位,並將二進位數字轉換為十進位數字,
例如:11010(2) 可以理解成0個1、1個2、0個4、1個8、1個16,所以轉換成十進位數
字可以得到 11010(2)  1 24  1 23  0  22  1 21  0  20  26(10)
(2) log 2 是一個實數,更進一步說,它是一個無理數,我們可以利用反證法證明。在
實務上,我們會取 log 2 的近似值為0.3010,它是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第四位的結
果,所以最右邊的那個0並不是寫好玩的。
(3) 「位元」(bit)是電腦資料的最小儲存單位,一個位元可以記憶二進位數字的一個位
數。在不特別將數字資料編碼或壓縮的情況下,一個 n 位數的二進位數字需要用 n
個位元來儲存,例如: 11010(2) 需要用5個位元來儲存。
26. 根據以上資料,現有一個十進位數字 10200 ,若要將此數字用上述方法儲存在電腦
裡,則需要用 個位元來儲存。

  ~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三、計算證明題(佔24分)說明:第27至28題為計算證明題,第27題佔14分,第28題佔
10分。
27. 試以分段討論的方法,解絕對值不等式 2 | x  3 |  | x  2 |  6 。
(將數線分成三段來討論解的情況,用其他方法不給分。)
28. 建中數學科團隊為慶祝建中121週年校慶,打算設計一款底面為長方形的四角柱水
杯(無握柄),經數學老師討論後,希望此水杯高度為10公分,最大容量為360 m / 
(把水杯裝滿的情況下),且在杯壁厚度忽略不計的情況下,底面和側邊四個面的表
面積總和要最小。試問:底面和側邊四個面的表面積總和最小是多少?此時水杯
的長、寬分別是幾公分?

《試題解答 》
一、是非題(佔40分)說明:第1至20題為是非題,每題答對得2分,若該題敘述正確請
打「◯ 」,錯誤請打「×」。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二、填充題(佔36分)說明:第21至26題為填充題,每題答對得6分,答案請化為最簡的
形式,否則不給分。
13  5
21. k  5 22. (1, 2) 23. 24. 18 3 25. 4 26. 665
8

三、計算證明題(佔24分)說明:第27至28題為計算證明題,第27題佔14分,第28題佔
10分。
10
27. x  2 或 x   28. 表面積最小為 276 平方公分,長、寬分別為 6 公分
3

  ~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北一女中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290  a 290  a
1. 已知 a 是位於區間 (0,10) 內的整數,且 可以化為有限小數,則將 化為
140 140
有限小數後的值為何?
(1)2.08 (2)2.09 (3)2.1 (4)2.11 (5)2.12
2. 計算 2.5 107  5 108 的值為多少?
(1) 4.75 108 (2) 2 107 (3) 2 108 (4) 2.5 107 (5) 2.5 108

二、多選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 下列哪些選項中的數值存在?
1
1 1 1 1
(1) (5)5 (2) (5) 5(4) ( )5 (5) ( ) 5
(3) ( )5
5 5 5
2. 在數線上有三點 A(a) 、 B(b) 、 P( x) ,已知 a  b ,且 2 | x  a |  3 | x  b | ,試問下列選
項哪些正確?
ab 2a  3b
(1) P 在 AB 上 (2) PA : PB  3 : 2 (3) 5 | x  a |  3 | x  b | (4) x  (5) x 
2 4

三、填充題(每題 6 分,共 60 分)
3
5
3  44
1. 計算並化簡 3
 。
6
1 1

2. 已知 a  0 ,且 a 2  a 2  5 ,則 a  a 1  。
3. 在數線上, C 、 D 兩點在 A 、 B 之間,已知 C 點坐標為 7, D 點坐標為 8,且
AC : BC  1: 2 , AD : BD  3 : 2 則 A 點坐標為 。
4. 若絕對值不等式 | 2 x  a |  b 的解為 7  x  1 ,則數對 (a, b)  。
y
5. 已知 3x  4 , 3 y  8 ,則 2  x

6. 已知 | x  3 |  4 ,則 | x  2 |  | x  1| 的最小值為 ,最大值為 。
1 1 1
7. 已知 n 為自然數,且 n  2   n  2   ,則的最小值為 。
n n 9
8. (1) 10  3 11 的整數部分為 。
(2) 計算 10  3 11  10  3 11  。
9. 溶液的酸鹼程度常以 pH 值來衡量。當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 [ H  ]  10 x 莫耳∕升時,
pH 值就定為 x 。若有 50 升 pH 值為 5 的甲溶液,則需與 升 pH 值為 3 的乙溶液
一起混合,混合後的溶液 pH 值才會是 4。

  ~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0. 已知一個人的體重與該星球的重力成正比,且地球的重力 9.8 m / sec2 。天文館有一
個體重器,只要站在體重器上,就可以顯示出在地球和在木星上的體重數值,若此
體重器上所顯示出來的數值,其在木星上的體重為地球上體重的 x 倍,且正負誤差
不超過在地球上體重的 k 倍。若 x 滿足 | x  2.53 |  k ,試問:
(1) 木星上的重力約為 m / sec 2 (取三位有效數字)
(2) 今有一對姊弟和父母去量體重,呈現出的體重數值如下表。

依照姊弟父母量測的體重數值判斷, k 的值至少為下列哪一個選項?
(A)0.0003 (B)0.003 (C)0.03 (D)0.3 (E)3

四、計算題(第 1 題 3 分,第 2 題 7 分,共 10 分)


1. 已知 2 為無理數,試證明 2  2 為無理數。

2. 有一園藝設計師欲種植一片面積為 6000 平方公尺的矩形綠地,並且鋪設一條步道


環繞矩形綠地的外圍,此橫向步道的寬為 3 公尺,縱向步道的寬為 5 公尺,如圖所
示。試問:
(1) 當矩形綠地長和寬各為多少公尺,此步道面積會最小?
(2) 步道面積最小為多少平方公尺?

  ~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1.(3) 2.(2)

二、多選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1)(3)(4) 2.(2)(4)

三、填充題(每題 6 分,共 60 分)
23
1. 3 2. 3 5 3. 4. (6,8) 5. 2 2 6. 3,15 7. 325 8.(1)4 (2) 22 9. 5
4
10.(1)24.8 (2)(C)
四、計算題(第 1 題 3 分,第 2 題 7 分,共 10 分)
1. 設 2  2  a 為無理數
 2  2  a 2 為無理數
 2  a 2  2 為無理數,矛盾。
故 2  2 為無理數
2. (1)長 100 公尺、寬 60 公尺 (2)1260

  ~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3:師大附中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共 15 分。請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1. 試比較以下五個數據,何者最大?
4 7  11 7  9 11 7  4 11 3 7  2 11 7  11
(A) (B) (C) (D) (E)
5 10 5 5 2

2. 不等式 1  | x  2 |  3 之解為何?
(A) x  1 or x  3 (B) 1  x  5 (C) 1  x  1 or 3  x  5
(D) 1  x  1 or 3  x  5 (E) 1  x  1 or 3  x  5

3. 設 E (r ) 為芮氏規模 r 的地震震央所釋放出的能量, E (r ) 與 r 的關係為


log E (r )  1.5r  11.8 ,已知民國 105 年 2 月 6 日美濃大地震的規模是 6.4,民國 88
年 9 月 21 日集集大地震的規模是 7.3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試問集集大地震
所釋放出的能量約為美濃大地震的幾倍?(已知 100.35  2.238 )
(A) 0.9 倍 (B) 1.35 倍 (C) 2.2 倍 (D) 13.5 倍 (E) 22 倍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 8 分,共 24 分。錯一個選項得 5 分,錯兩個選項得 2 分,


錯三個選項以上或未作答得 0 分。)
1. 下列敘述那些是正確?
(A) 若 a, b 為不為 0 的有理數, c, d 為無理數,且 a  c  b  d ,則 a  b 且 c  d
a
(B) a, b 為實數,若 a  2b 為無理數且 為不為 0 的有理數,則 a, b 均為無理數
b
(C) 若 a3 與 a 7 是有理數,則 a8 亦為有理數
(D) 若 x 為實數,則 x 2  x
16
(E) 若 x 為大於 5 的實數,則 x  的諈小值為 8
x

2. 試問那些選項中的方程式有解?
(A) | x  2 |  | x  1|  3 (B) | x  2 |  | x  1|  4 (C) | x  2 |  | x  1|  2
(D) | x  2 |  | x  1|  3 (E) | x  2 |  | x  1|  4

3. 下列關於常用對數之敘述哪些正確?
(A) 常用對數值增加 1,則原始值增加為 2 倍
(B) 若 log a  4.8 ,則 a 為四位數
(C) 若 log a  4.8 ,則 a 小數點後第五位不為 0
(D) 若 log(log a )  3 ,則 a 為 1000 位數
(E) 若 log a  4.8 , log b  2.8 則 a 是 b 的 100 倍

  ~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三、填充題:(每格 6 分,共 36 分)
1. 數線上兩點 A(1.5) 、 B(3.49) ,點 P 在 AB 上且 AP : BP  2 : 9 ,求點 P 的坐為 。
3
 1  16
2. 試求    24 8  。
4
1 5
3. 令 x  9  2 20 ,化簡分式  2 ,並求其值 。
x3 x  x6

2 1 2 1
4. 已知 a  ,b  ,試求 a 3  b3  。
2 1 2 1

5. 若絕對值不等式 | ax  1|  b 之解為 3  x  9 ,求 (a, b)  。

6. 不等式 | 3x  1|  | x  2 | 之解為 。

四、計算題:(未詳細寫出計算過程者,不予計分,共 25 分)
1. 已知小丸子、小玉、花輪三人住在同一直線街道上,將他們的家標示在座標上,
小丸子家標示為 A(1) ,小玉家標示為 B(3) ,花輪家標示為 C ( x) ,若不確定花輪家
在哪,只知花輪家到小丸子家的距離與花輪家到小玉家的距離和為 6,試求以下問
題:(1)請將上述句子轉換成 x 的方程式。(3 分) (2)請解出上述之方程式。(4 分)

2. 設直角三角形 ABC 的面積為 8 平方公尺,且 C  90 ,令 BC  a 公尺, AC  b 公


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試寫出 a, b 所滿足的關係式。(2 分)
(2) 請用 a, b 表示出三角形 ABC 的周長。(2 分)
(3) 承上,試問當 a, b 各為何值時, 能使三角形 ABC 的周長有最小值?
此最小值為何?(請詳列過程,沒過程者不給分)(5 分)

3. 考古學家發現一隻恐龍化石,想知道此恐龍大約生活在什麼年代。科學家們提供
了一種常用的方法:利用絕對年齡來測量恐龍化石年齡,就是直接測量包裹恐龍
化石的岩石年齡。科學家透過周文不同方向的岩石含有的同位素進行確認。而
C  14 在活體生物體內含量為 1.2 1012 ,當生物死亡後 C  14 逐漸衰變至無。若現
在發現的恐龍化石之 C  14 含量為 1.2 106032 且 C  14 的半衰期為 5730,試回答以下
問題:(註 1:放射性物質半衰期的定義為:每經過時間 T 。該物質的質量會衰退
成原來的一半。) (註 2: log 2  0.301 )
(1)請將 2 表示成 10 的某次方。(即表達成 2  10 x 之型態) (2 分)
(2)利用(1)之結果,確認此恐龍化石已經過幾個半衰期。 (4 分)
(3)此恐龍大約活在距今多少年前?(請用科學記號表示) (3 分)

  ~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B) 2.(C) 3.(E)

二、多重選擇題:
1.(B)(C) 2.(A)(D)(E) 3.(C)(E)

三、填充題:
21 5 1 3 1
1. 2. 2 3. 4. 198 5. ( , 2) 6.   x 
11 5 3 2 4

四、計算題:
1. (1) | x  1|  | x  3 |  6
(2) 若 x  3  x  1  x  3  6  x  4
若 1  x  3  x  1  x  3  6  4  6 (無解)
若 x  1   x  1  x  3  6  x  2
1
2. (1) ab  8  ab  16
2
(2) 三角形 ABC 的周長 a  b  a 2  b 2
ab
(3)  ab  16  4  a  b  8
2
a 2  b2
 a 2b 2  ab  16  a 2  b 2  32  4 2
2
8
最小值周長 8  4 2  a  b   4
2
3.(1) 2  10log 2  100.301
1
(2) 1.2 106032  1.2 1012  ( )k  1.2 1012  (100.301 )k
2
 106032  10120.301k  6032  12  0.301k  k  20000
(3) 5730  20000  114600000  1.146 108 年前

  ~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4:中山女中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共 30 分)
1. 下列何者為循環小數?
11 2
(1)  (2) 23 (3) 2.56 (4) (5)
55 21

2. 已知一不等式的解如下圖斜線區域,試問下列哪一個選項為該不等式的解?

(1) | x |  5  1 (2) | x  1|  5 (3) | x  1|  5 (4) | x  5 |  1 (5) | x  5 |  1

3. 醫學中常用”鈷 60 射線”。已知該射線每穿過一塊”厚度 1cm”的鉛版時,其強度減弱


為原來的 0.568 倍。欲使其強度減為原來的 15%以下,最少需多少塊”厚度 1cm”的
鉛板相疊作為屏蔽。(參照表中的數據)

(1)1 塊 (2)2 塊 (3)3 塊 (4)4 塊 (5)5 塊

22 3 3 2 3 2 2 3 3
4. 試比較 a  ,b  ,c  的大小?
3 4 5
(1) a  b  c (2) a  c  b (3) b  a  c (4) b  c  a (5) c  b  a

5. 20  19 介於哪兩個整數之間?
(1) 3~4 之間 (2) 4~5 之間 (3) 5~6 之間 (4) 6~7 之間 (5) 7~8 之間

6. 設 a  3 10 且 100.3010  2 , 100.4771  3 。關於 a 4 的範圍,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1) 0  a 4  5 (2) 5  a 4  10 (3) 10  a 4  15 (4) 15  a 4  20 (5) 20  a 4  25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 8 分,共 16 分)
1. 試判斷下列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1)若 a、b 均為有理數,則 a  b 必為有理數
(2)若 a、b 均為無理數,則 a  b 必為無理數
(3)若 a、b 均為實數且 2a  3b 和 3a  2b 皆為有理數,則 a  b 均為有理數
a 12  b
(4)若 a、b 均為有理數,則 為無理數
3 1
1
(5)若 a 為無理數,則 a  為無理數
a

  ~1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
2. 如圖, OP  2 ,延長直線 OP ,使得 OA  5OP ,以 OA 為直徑作半圓,過 P 作 BP 垂

直 OP ,交半圓於 B,若 C 為圓心,作 PQ 垂直於 Q,則下列哪些選項中長度值為有
理數?
(1) PB 的長 (2) BC 的長 (3) OB 的長 (4) BQ 的長 (5) PQ 的長

三、填充題(每格 6 分,共 54 分)
2
1. 計算 64  (0.25)3 的值3

2. 設 A(12),B(  6)為數線上兩點。已知 P 點在 A、B 之間,且 3 AP  4 BP ,求 P 的坐
標 。
3. 世界衛生組織規範女性標準體重的公式為標準體重 ( Kg )  (身高 ( cm ) 70 ) 0.6 。若標準
體重增減 10%為正常體重的範圍,已知一位身高為 160 公分的女性體重為 x 公斤,
其正常體重的範圍恰可表示成 | x  a |  b ,求 (a, b) 的值 。
4. 已知 a  5 ,求 (a  1)(a  1)(a  a  1)(a  a  1) 的值
3 2 2

b 1
5. 設實數 11  6 2 的整數部分是 a,小數部分是 b,則 之值為 。
b 1
1 1

6. 已知 a  0 ,且 a 2  a 2
 2 , a  a 1  。
| x  a |  1
7. 已知不等式  的解為 1  x  2 ,求 (a, b) 的值 。
| 2 x  5 |  b
8. 有一食品商,混合 A、B 兩種菌類製成新的優酪乳,市調後發現,A 菌數量是 B 菌
數量的 2000 倍以上時,新產品才受歡迎,又 A 菌一日後成為原來的 6 倍,B 菌一
日後成為原來的 3 倍,現在取相同數量的 A、B 兩種菌,讓它們同時繁殖,則至少
第 天後(四捨五入取整數)混和 A、B 兩種菌類,才能製成受歡迎的優酪乳。
9. 若 a  0、b  0,設 △ ABC 為一直角三角形,A  90,且 AC  2a, AB  b,今以 AC 、
AB 、 BC 為邊,往外畫出 ACDE、ABHI、BCFG 三個正方形。若正方形 BCFG 的面
積為 12 時,則 △ ABC 面積的最大值為 。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 (5) 2. (3) 3. (4) 4. (2) 5. (2) 6. (5)
二、多重選擇題
1. (1)(3) 2. (1)(2)(4)(5)
三、填充題
1 12 1 2 2
1. 2. 3. (54,5.4) 4. 4 5. 6. 2 7. (2,1) 8. 11 9. 3
4 7 7

  ~1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5:成功中學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6 分,共 12 分)
1. 下列哪些分數可化成有限小數?
108 5 3 41 39
(A) (B) (C) (D) (E)
144 60 48 16 128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
-1
(A) log 3 是無理數 (B) 5-2 6 = 5+2 6 (C)設 x 為實數,則 5x+5-x>2
1
(D) 3 -8 =(-8 ) 3 (E) log ( 17+19 )=log 17+log 19

二、填充題(每格 6 分,共 72 分)
1. 化簡 0.213 + 0.23 = 。
(化成最簡分數)
2. 114×121-53×125 的最大質因數為 。
-0.25 - 5
3. 化簡  
81
×( 0.25 )-1.5+3 5 ×9 2 = 。
 16 
4. 設 a , b 均為有理數,且滿足 1-3 5 a+    
5+2 b=- 5 +5,求數對 ( a , b )= 。
x-3 y
5. 設 ( 12.3 )x=1000, ( 0.00123 )y=10,求 = 。
xy
6. 已知 2 x  2 x  5 ,則 8x  4 x  4 x  8 x = 。
a+2b-c
7. 設 log 2=a,log 3=b,log 5=c,則 10 =
8. 設數線上有 A、B 兩點,坐標分別為-7、8。若數線上另有一點 C 在 AB 外且 AC :
BC =2:3。則 C 點坐標為 。
9. 已知 log 3 ≈ 0.4771,n 是正整數,若 3n 是 50 位數,則 n= 。
(全對才給分)
10. 若滿足不等式 3  | ax+1 |<b 之 x 的範圍為-2<x -1 或 2  x<3,則數對 ( a , b )
= 。
11. 在真實世界中,許多類型的數據通常都遵守「班佛定律」,班佛定理是指在該群數
據中,首位數字為 a 的比例約為 log  1+  。某公司的資深會計師在查核一張財務
1
 a
報表時,習慣使用班佛定律來觀察公司的帳務是否有異常。已知此公司帳務支出
中,首位數字為 1 的數量共有 20 筆。若以首位數字為 1 的數量為標準,則帳務支
出中首位數字為 3 的數量應該為 筆才符合班佛定律?
4
(利用 log 2 ≈ 0.3010、log 3 ≈ 0.4771 與 log =log 4-log 3 來估算答案並四捨五入
3
到整數位)

  ~1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2. 成功菜園有位農夫想利用 128 公尺的竹籬圍成一個矩形的菜園,並在其中一個邊的
正中央留下 8 公尺的出入口如圖。請問這此農夫所能圍成的菜園面積最大為 平
方公尺。

三、計算題(每大題 8 分,共 16 分)
1. 解不等式 | 3x+3 |-| x-2 |  9-2x

2. (1)試比較 a= 2 ,b= 3 3 ,c= 5 5 的大小關係。


(2)設 x>0,y>0,z>0 且 2x=3y=5z,試比較 2x, 3y, 5z 的大小關係。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A)(C)(D)(E) 2.(A)(B)

二、填充題:
49 19 18
1. 2. 67 3. 4. ( 1 , 2 ) 5.-4 6. 133 7. 8.-37 9. 103 或 104
110 3 5
10. (-2 , 5 ) 11. 100 12. 1156
三、計算題:
1. (1)當 x  2 時,得 x  1 (不合)
4
(2)當-1  x<2 時,得 x 
3
(3)當-1<x 時,得 8 -6
4
綜合(1)(2)(3)解範圍為 x 
3

 3  = 3  、  5  = 5 
1 1
2. (1) ∵ 3 10
2 =  215  30 、 5 6 30

且 310>215>56 ∴ 3 > 2 > 5
3 5

(2) 由 2x=3y=5z 可得  3  =  2  =  5 
3y 2x 5z
3 5

∵承第一小題 3 3 > 2 > 5 5
∴5z>2x>3y

  ~1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6:松山高中
一、單選題:每題五分 共四十分
1. 實數 a  7  84 滿足? (A) 4  a  5 (B) 5  a  6 (C) 6  a  7 (D) 7  a  8

2. 下列何者是無理數? (A) 12.1 (B) 121 (C) 1.21 (D) 1210

9
3. 517 16 2 小數點後第幾位開始不為零? (A) 16 (B) 17 (C) 18 (D) 19

4. 滿足不等式 4  | 2 x  6 |  14 之整數個數為? (A) 11 (B) 10 (C) 9 (D) 8

5. 已知 8100 與 16100 各為 91 與 121 位數,則 2140 為幾位數?


(A) 43 (B) 42 (C) 41 (D) 40

2 22 3 4 22 3 3 2 5 3
6. 已知 a  ,b  ,c  ,則大小關係為?
4 6 8
(A) a  b  c (B) c  a  b (C) c  b  a (D) b  c  a

7. 若實數 a 滿足 a 3  3a 2  3a  1 ,則 | x  a |  | 2 x  1| 的解為?


(A) (0, 2) (B) (1,3) (C) (, 1)  (3, ) (D) (, 0)  (2, )

8. 松山高中為讓高一學生發自內心體會立定自身志向、愛護共有環境、付出實際行動
的精神,而有「校山巡禮」的傳統。右圖是活動宣傳海報,尺寸為 59  84cm,現在
若想將其印在 21  29cm 的 A4 紙上,則海報面積縮小倍率四捨五入至整數最大可
取? (A) 15% (B) 14% (C) 13% (D) 12%

二、 填充題 每題六分 共四十二分


8 x3  27 8 x3  27
1. 化簡:(1)   。(三分)
2x  3 2x  3
(2) 1  3(a  1)  3(a  1)2  (a  1)3  。(三分)

2. 以區間符號表示不等式 |1  x | 2 x  3 的解為 。

3. 設 a、b 為正實數,若 log a  5.5 , log b  6.5 ,則 a  b 的近似值以科學記號表示為


。(已知 log 3.16  0.5 )。

  ~1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4. 若 3  x  1 , 1  y  2 ,則 ( x  y )2  xy 的最大值 。

5  24
5. 化簡  。
3

82a150
6. 若有理數 為有限小數,則可能的 a  (答案有兩個)。
175

7. 設 n 是正整數,則使 1.25n 整數部分為 10 位數的最大 n 值是 (已知 log  0.0969 )


三、 計算題:每題六分,需有詳細過程,共十八分
1. 設兩正實數 x、y 滿足 4 x 2  9 y 2  24 ,
(1) 求 xy 的最大值。(三分) (2) (2 x  3 y )2 最大值成立時,x,y 分別為多少?(三分)

3 3
2. 求 (37  6 28)  (37  6 28) 。
2 2

12 8 4
3. 比較 a  86 與 b  612 之大小(符號如 23 指 281 )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A) 2.(D) 3.(C) 4.(B) 5.(A) 6.(B) 7.(D) 8.(D)

二、填充題:
2 3 6
1. 12x 2. a 3 3. [ , ) 4. 19 5. 6. 2,9 7. 103
3 3
三、計算題
2 3
1. (1) 2 (2) x  3 , y 
3
2. 3 62
12
312 4 12
38 16
38 4 12
38
3. a  82  (83 ) 2 , b  62  (62 ) 2
 83  881  616  62
4 4

a  b

  ~1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7:大同高中
一、填充題:80 分(每題 5 分)
1. 若 m,n 是有理數且 (3  2)m  (4 2)n  6  2 2 ,求 m,n 之值。

1
2. 設 28  10 3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計算 a  的值。
b

3. 設 A(7) , B(3) , P( x) 為數線上三點且 AP : PB  3 : 2 ,求 x 之值。

4. 解方程式 | x  1|  | x  5 |  8

5. 解不等式 | x  3 |  | x  2 |  9 ,並用區間符號來表示解。

6. 設 a,b 為實數,若 | ax  3 |  b 之解為 1  x  4 ,求 a,b 的值。

1 2
7. 求 36 2
 6 2 之值。

3
8. 已知 a 4  27 ,求 a 之值。

2 3
9. 設 a  (0.7) 3 , b  (0.7) 4 ,比較 a,b 的大小。

10. 用指數律化簡 3  3 4 。

1 1 1
11. 求 (40) 3  [(625) 3 ] 2 之值。

12. 求 102log3 之值。

13. 請用常用對數來表示滿足 2 x  5 的 x。

14. log 0.000357 會落在哪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15. 人類平均一天眨眼 1.5 104 次,如果老奶奶活了 100 歲(1 年以 365 天計算),則老


奶奶一生大約共眨眼多少次?(化為科學記號,並以 2 位有效數字表示)。
  ~1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6. 聲音的強度是用每平方公尺多少瓦特( W / m2 )來衡量,一般人能感覺出聲音的最小
強度為 I 0  1012 ( W / m2 );當測得的聲音強度為 I ( W / m 2 )時,所產生噪音分貝數 d
I
為 d ( I )  10  log 人類能感覺出聲音的最大強度為 102 ( W / m2 ),此強度相當於多少
I0
分貝?

二、說明․舉例․證明題:20 分
1. (1) 說明:有理數的定義。(2 分)
(2) 任意兩個相異有理數 a,b 之間,請找出一個有理數。(3 分)
(3)「若 a,b 為無理數,則 a  b 也是無理數」是不正確的敘述,請舉出一個反例。
(4 分)

2. 已知 2 為無理數,請利用反證法說明 5  2 是無理數。(5 分)

ab
3. 設 a,b 是非負實數,證明:  ab ,且當 a  b 時,等號成立。(6 分)
2

《試題解答 》
一、填充題:
1. m  2 , n  1 2. 5  3 3. 37 4. 1 或 7 5. (, 5)  (4, ) 6. a  2 , b  5 7. 6
1 2
log 5 1  log 2 1
8. 81 9. a  b 10. 3  2 2 3
11. 10 12. 9 13. 或  1
log 2 log 2 log 2
14. 3 與 4 之間 15. 5.5 108 16. 140

二、說明․舉例․證明題:
q
1. (1)可以化成 型式的數, p, q  
p
ab
(2)取 a, b 中點
2
(3)取 a  1  2 , b  1  2  a  b  2 為有理數
2. 設 5  2  a    2  a  5   矛盾
故原假設錯誤, 5  2 是無理數
2 2
ab a  b  2 ab a  b  2 ab ( a  b ) 2 ab
3.  ab    0   ab
2 2 2 2 2
( a  b )2
等號成立時, 0  ab
2

  ~1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8:板橋高中
一、單一選擇題:
(每題五分,共十分)
1. 下列哪一個數最大?
2  2 3 2  3 2  2 2  5 4 2  3
(1) (2) (3) (4) (5)
3 4 5 6 7

2. 若 2a  3 且 5b  7 ,則下列何者等於 0.42?
(1) 2a 1  5b 1 (2) 2a 1  5b 1 (3) 2a 1  5b 2 (4) 2a 1  5b  2 (5) 2a 1  5b  2

二、多重選擇題:
(每題十分,錯一個選項得七分,錯兩個選項得四分,錯三個選項得
一分,其餘不給分,共三十分)
3. 下列哪些選項中的 a 必為有理數?
3
n
(1) a  ,其中 m, n 均為整數且 m  0 (2) a 2 是有理數
m
(3) b 與 a  b 均為有理數 (4) a 3 與 a 7 均為有理數 (5) a  0.4

4. 下列哪些數值是有意義的?
1
(1) (8) 3
(2) 010 (3) (1) 2
(4)  3.14
(5) 10log( 10)

5. 下列有關兩相異正數 a、b 的不等式,哪些是正確的?


a b
1 4 1 2 a  2b ab
(1) a  b  2 ab (2)  (3)  2 2 (4) 2a  2b  2 2
b ab a 2
(5)對任意實數 x 恆有 | a  b |  | x  a |  | x  b |

三、選填題:(每格六分,共六十分)※以下答案一律用最簡分數作答
A. 將循環小數 1.257 化為最簡分數為 。

B. 計算 210  26  log1000  (log1000)2  。

1
C. 已知 a  14  4 10 ,且 a 的小數部分為 b,則 a   。
b

D. 已知 k  log11 ,則 1000k  。

  ~1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E. 已知方程式 4(4 x  4 x )  16(2 x  2 x )  23  0 ,則:
(1) 2 x  2 x  。(2)方程式的正實根 。

F. 已知 a  0 且不等式 2  | ax  b |  8 的解在數線上所佔的總長度為 4,則 a  。

G. 已知 3100 以科學記號取到小數點後第 2 位有效數字為 3100  5.15 1047 ,


由此估計 350 應為 位數,且最高位數為 。

H. 當代最具影響的美國庭院園藝大師梅爾(Mel Bartholomew)發明出一種「一米菜
園」(Square Foot Gardening),是一種即使在都市內只使用 20%的空間,卻能得到
100%收穫的園藝方式。瑞瑞剛調配好的『梅爾混合土』一袋 24 升(24000 立方公
分),想在菩提農場中用小型圍籬隔出一個『日』字形的一米菜園如圖,其中鋪滿
10 公分深的『梅爾混合土』
。若她將土完全鋪完,且不計圍籬厚度,則至少要為這
個『日』字形菜園所有邊緣準備 公分長的小型圍籬。

《試題解答 》
一、單一選擇題:
1.(4) 2.(3)

二、多重選擇題:
3.(1)(3)(4)(5) 4.(4) 5.(1)(2)(3)(5)

三、選填題:
83 5
A. B. 29 C. 5 D. 1331 E.(1) (2) 1 F. 3 G. (1) 24 (2)7 H. 240
66 2

  ~1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9:中崙高中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有一到五個正確答案,全對得 6 分,答錯一個選項得 4 分,答
錯兩個得 2 分,答錯三個以上或無作答者得 0 分,共 30 分)
1.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4551
(A) 1.9  2 (B) 4.596  (C)兩個相異無理數相乘必為無理數
999
(D)兩個有理數相乘必為有理數 (E) 6  20  6  20 為有理數

2 111  3 222 3 111  2 222 111  2 222 2 111  222


2. 設 a  、b  、c  、d  ,請
5 5 3 3
選出正確的大小關係:
(A) a  b  c  d (B) d  c  b  a (C) c  a  b  d (D) c  a  b  d
(E) d  a  c  b

3. 下列各方程式中,請選出有實數解的選項:
(A) | x  1|  | x  5 |  6 (B) | x  1|  | x  5 |  4 (C) | x  1|  | x  5 |  3
(D) | x  1|  | x  5 |  6 (E) | x  1|  | x  5 |  4

4.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 若 2 x  2 x  5 ,則 4 x  4  x  5 (B) 2 3  2 5
(C) 2 8  2
3 4
(D) 0.7 6  0.7 5 (E) 9 4  9 3

5. 設 a  7.53  1023 、 b  2.3  109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 a 有 23 位數 (B) a 的有效數字有 3 位
(C) b 從小數點後第 10 位開始出現不為 0 的數
(D) b 的有效數字有 9 位 (E) a  b 的最高位數字是 7

  ~2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二、填充題:(配分方式如下表,共 70 分)
答對 1 格 2 格 3 格 4 格 5 格 6 格 7 格 8 格 9 格 10 格 11 格 12 格 13 格 14 格 15 格
得分 6 分 12 分 18 分 23 分 28 分 33 分 38 分 42 分 46 分 50 分 54 分 58 分 62 分 66 分 70 分
1
1. 設 11  72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則 a   。(請將分母有理化)
b

2. 設 x  0 , y  0 且 2 x  5 y  12 ,則
(1) xy 之最大值為 。(2)此時 x  。

3. 設 A(4) 、B (10) 、P ( x ) 是數線上相異三點,且 AB : BP  3 : 4,則 x 可能的值為 。

4. 不等式 | 2 x  1|  x  6 的整數解有 個。

5. 若成人正常的體溫範圍:耳溫是攝氏 [36 , 37.5] 。設耳溫為攝氏 x 度,若以


| x  a |  b 表示成人正常的體溫範圍,則數對 ( a, b)  。

1 1 3 3
 
6. 設 x  1 ,若 x 2  x 2
 2 2 ,則 x 2  x 2
 。

7. 若 5 x  3 ,則 52 x  。

3.111  3.19
8. 設 a  3.110  3.19 、 b  3.112  3.111 、 c  ,則 a、b、c 之大小關係為 。
2

9. 若 10 x  0.6 ,則 x  。(以常用對數表示)

10. 若 log 5130000 落在連續整數 a 和 a  1 之間,且 log 0.0000289 落在連續整數 b 和 b  1


之間,則 a  b  。

11. 已知 log P  108.04 ,若 P 的整數部分為 n 位數,則 n  。

12. 已知 log Q  4.8,若 Q 從小數點以下第 m 位開始出現不為 0 的數字,則 m  。

  ~2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3. 完美身材比例是身高與下半身長(肚臍到腳底)的比值為   1.618 。換言之,
下半身長 1.618  身高或身高 1.618  下半身長。若阿崙身高 160 公分,下半身長
110 公分,則他至少要戴 公分的帽子(從頭頂算起)才能達到完美身材比例。
(答案請四捨五入至整數位)

1
14. 所謂半衰期就是,一個放射性物質的質量 M 變成原來的一半(即  M )所需要經過
2
的時間 T。鉛製容器中有兩種放射性物質 A、B,已知物質 A 的半衰期為 2.5 小時,
物質 B 的半衰期為 15 小時,若經過 6 小時後,兩種物質的質量相同,則一開始記
錄時容器內,物質 A 的質量是物質 B 質量的 倍。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A)(D)(E) 2.(D) 3.(A)(B)(E) 4.(B)(C)(E) 5.(B)(E)

二、填充題:
4 2 18 86 26 25
1. 2.(1) (2) 3 3. 或  4. 8 5. (37.75 , 0.75) 6. 14 7.
2 5 3 3 3
8. b  c  a 9. log 0.6 10. 1 11. 109 12. 5 13. 18 14. 4

  ~2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0:麗山高中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1. 已知 a  1  3k , b  1  3 k ,其中 k 為實數,則下列何者等於 b?
a a a a 1 a2
(1) (2) (3) (4) (5)
a 1 a 1 1 a a a 1

2. 請選出不正確的選項:
1
(1) 0.343 不是有理數 (2) 0.34  (3) 0.34  0.343 (4) 0.34  0.35 (5) 0.34  0.343
3

二、填充題 I:(每題 5 分,共 40 分)


3 2 1
1. 已知 a  ,則 a 2  2  。
3 2 a

2. 若 9 x  25 y  15 xy ,則 x  y  。

3. 已知 k  log 3 ,則 1000 k  100  k  。

4. 一農夫想用 33 公尺長之竹籬圍成一長方形菜圃,並在其中一邊正中央留著寬 3 公
尺的出入口,如下圖所示。此農夫所能圍成的最大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尺? 。

5. 設 a,b,x 為實數,若 | ax  1|  b 之解為 2  x  5 ,求數對 ( a, b)  。

5 Lm
6. 天文學中,m 等星之光量以 Lm 表示,n 等星之光量以 Ln 表示,已知 n  m  log ,
2 Ln
則 ( 1) 等星之光量為 4 等星之光量的多少倍? 。

7. 設 a  ( 5)5 5 ,則 5 a 的整數部分為多少? 。

8. 滿足 n 300  7800 之最大正整數 n 為何? 。

  ~2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三、填充題 II:(每題 6 分,共 30 分)
9. 若 x 2  2 7 x  2  0 ,則 x 4  24 x 2  7  。

10. 已知實數 a、b 滿足 a 2  2a  1  49  14a  a 2  12 | b  2 |  | b  4 | ,則 a 2  b 2 之最大


值為何? 。

1 1 1
11. 設  a  b ,其中 a 為整數,且 0  b  1 ,求   。
14  6 5 ab b

12. 滿足 3 x  5  13 的整數解有多少個? 。

13. 已知 log( k  1)  log( k  1)  3 , k  。

四、題組題:(每題均需寫出演算過程或理由,否則將予扣分甚至零分。每一子題配分
標於題末,共 20 分)
1. 設 a、b 為正實數,試求:
1 1
(1) (a  )(b  ) 的最小值?(5 分)
b 2a
(2) 發生最小值時, ab  ?(3 分)

2. 聲音的強度是用每平方公尺多少瓦特( W / m 2 )來衡量,一般人能感覺出聲音的最小
強度為 I 0  1012 ( W / m 2 ):當測得的聲音強度為 I ( W / m 2 )時,所產生的噪音分貝數
I
d 為 d ( I )  10  log 。
I0
(1) 一隻蚊子振動翅膀測得的聲音強度為 10 12 ( W / m 2 ),求其產生的噪音分貝數。
(2 分)
(2) 汽車製造廠測試發現,某新車以每小時 90 公里速度行駛時,測得的聲音強度
為 103 ( W / m 2 ),試問此聲音強度產生的噪音為多少分貝?(4 分)
(3) 棒球比賽中,若一支瓦斯汽笛獨鳴,測得的噪音為 70 分貝,則千支瓦斯汽笛
同時同地合鳴,被測得的噪音大約為多少分貝?(6 分)

  ~2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5) 2.(1)

二、填充題 I:
1 2 7
1. 98 2. 2 3. 27 4. 81 5. ( , ) 6. 100 7. 6 8. 179
9 3 3

三、填充題 II:
9. 3 10. 65 11. 4 12. 18 13.1001

四、題組題:
9 1
1. (1) (2)
2 2
2. (1) 0 (2) 90 (3) 100

  ~2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1:大直高中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6 分,錯一個選項得 4 分,錯兩個選項得 2 分,錯三個或三個
以上選項得 0 分,未作答不給分,共 18 分)
1. 下列哪些數可化成有限小數?
78 75
(A) (B) (C) 10 0.5 (D) 10log 0.2 (E) log(100.3 )
30 108

2. 有關有理數與無理數的運算性質,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a
(A) 若 a,b 都是無理數,則 是無理數
b
(B) 若 a  b 與 a  b 都是有理數,則 a,b 皆為有理數
a
(C) 若 ab 與 都是有理數,則 a,b 皆為有理數
b
(D) 若 a,b 是有理數且 c 是無理數,則 a  bc 是無理數
(E) 設 a  0 ,若 a 3 、 a 5 都是有理數,則 a 是有理數

3. 設 a  20.4 , b  40.3 ,則下列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a
(A) a 4  2b (B) a 3  b 2 (C) a  b  2 0.2 (D) a  b  2 (E)  20.2
b

二、填充題:(每題 6 分)
1. 已知 a,b,c 為非負整數,且 a  b  c ,若 0.a  0.bc  0.76 ,則滿足上述條件的序對
( a , b, c ) 有 組。

1
2
2. 設 (27  5 8)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則 b   a 
2

b

3. 設 a 為整數,若 7  4 3  a  5 12 亦為整數,則 a  。

4. 設 a,b 為實數,已知 | ax  3 |  b 的解為 5  x  2 ,則數對 (a, b) 為 。

5. 已知 x 為實數且 | x  4 |  3 | x  2 | ,則 x 之值為 。(x 有兩解)

| x  1|  a
6. 已知不等式  的解為 1  x  5 ,則數對 (a, b) 為 。
| 2 x  5 |  b

  ~2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 1

7. 已知 a  1 且 a  a  6 ,則 a  a
1 2 2
 。

27 x  27  x
8. 已知 9 x  2  1 ,則  。
3x  3 x

9. 芮氏規模為地震大小的標度,芮氏規模每增加 1,釋放的能量約變為 32 倍,則芮


氏規模 5.8 所釋放的能量是芮氏規模 4.2 的 倍。

10. 農夫想用籬笆沿著牆邊圍出兩塊相鄰且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田地,其中靠牆的一邊
不圍,如圖所示。已知圍籬的總長為 72 公尺,求其中一塊長方形田地面積的最大
值 平方公尺。

11. 已知 log 2  0.3010 , log 3  0.4771 ,則 6 40 是 位數。

12. 正實數 a 的小數部分為 b,且 a  b 2 為正整數,則 b  。

三、計算與證明題(共 10 分)
1. 已知 log 2  a , log 3  b ,
1
(1) 試求 2 a 。(6 分)
(2) 試證: 2b  3a 。(4 分)

  ~2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A)(D)(E) 2.(B)(E) 3.(A)(B)(D)

二、填充題:
1
1. 3 2. 1 3. 28 4. ( 2, 7) 5. 5 或 6. (4,3) 7. 2 8. 3  2 9. 256 10. 216
2
1  5
11. 32 12.
2
《分析》:
9. 增加 n ,變成 32n 倍,增加 1.6 變成 321.6 = (25 )1.6  28  256 倍

三、計算與證明題:
1 1
1. (1) 2  10a  2 a  (10a ) a  10
1 1
(2) 2  10  2  (10 )  10
a a a a

1 1
3  10b  3b  (10b ) b  10
1 1 1 1
 2  3  (2 )  (3 )
a b a ab b ab
 2 b  3a

  ~2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2:和平高中
一、填充題:(每題 5 分,共 90 分)
1. 求 0.13  0.103  。

2. 若有理數 a, b 滿足 (a  3 2) 2  b  24 2 ,則數對 ( a, b)  。

2
3. 若 17  12 2 的整數部分為 a ,小數部分為 b ,則 a   。
b

4. 若 a 3  5 ,則 (a 2  4)(a 2  2a  4)(a 2  2a  4)  。

1 1
5. 已知 x  3  10 ,試求(1) x 2   。(2) x 3   。
x2 x3

6. 設 A( 1) , B (14) 為數線上兩點,若 P 在數線上且滿足 AP : BP  2 : 7 ,則 P 點坐標


為 。

7. 解不等式 1  | 3 x  2 |  7 。

8. 設 a, b 是實數,若 | 2 x  a |  b 的解為 3  x  8 ,則數對 ( a, b)  。

2
1.6 1.5 2.5

9. 求 ( )  (0.25) (( 3 ) ) 的值為
3 3

2.5

2 3
10. 求 (( 10) 3 ) 3
 (3 2 ) 8  100 3  102 3
的值為 。

11. 若 a 是實數且 4 a  3 ,則 3  2 a 1  8a 1  。

12. 若 a 是實數且 2 a  2  a  5 ,則 ( 2) a  ( 2)  a  。

13. 芮氏規模為地震大小的標度,芮氏規模每增加 1,釋放的能量約變為 32 倍。若芮


氏規模 7 所釋放的能量是芮氏規模 2 的 2 n 倍,則 n  。

  ~2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4. 10log8  log 0.001  log10000  。

15. 若 b  log 3 ,則 100b  10b  10  b  。

16. 已知 log 2  0.3010 , log 3  0.4771 ,


試求(1)12 大約是 10 的 次方? (2) 660 的整數部分有 位。

二、計算題:
3 2
1. 已知 a, b 是正實數且 ab  18 ,求  的最小值,此時的 a, b 分別為何?
a b

《試題解答 》
一、填充題:
116 7
1. 2. (4,34) 3. 6  2 4. 39 5.(1) 38 (2)234 6. or 7
495 3
5 1 125 100
7.   x  or 1  x  3 8. ( 5,11) 9. 10. 11. 26 3 12. 7
3 3 6 81
35
13. 25 14. 9 15. 16.(1)1.08 (2)47
3
二、填充題:
2 3
1. 最小值 , a  3 3 ,b  2 3
3

  ~3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3:內湖高中
一、單選題:(一題 4 分,共 20 分)
1. 設 a  11  51 ,則 a 在哪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A) 0 與 1 (B) 1 與 2 (C) 2 與 3 (D) 3 與 4 (E) 4 與 5

2. 設 a,b 為實數,若 | ax  2 |  b 之解為 3  x  5 ,則 a  b  ?


(A) 6 (B) 10 (C) 2 (D) 8 (E) 8

3. 下列哪一個數值最大?
2 2 3 5 3 22 5 3 24 5 4 2 3 5 2 5
(A) (B) (C) (D) (E)
5 5 7 7 2

4. 試問 log 39910 的値會落在哪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A) 1 與 2 (B) 2 與 3 (C) 3 與 4 (D) 4 與 5 (E) 5 與 6

5. 試問 1018.9 在小數點後第幾位開始不為 0?
(A) 17 (B) 18 (C) 19 (D) 20 (E) 21

二、多選題:(每題 8 分,共 40 分)(錯一個選項扣 3 分,錯 2 個選項扣 6 分,錯 3 個選


項以上為 0 分)
6. 選出以下正確選項:
26
(A) 0.34  0.343 (B) 0.12345 為有理數 (C) 分數 可化成有限小數
65
77
(D) 0.256  (E) 2401 為無理數
300

7. 選出以下正確選項:設 a  b  0
4 1
1 1
6
(A) ( ) 4  2
(B) a  2a (C) (8)  2
3
(D) 3
16  (2 )3 4
(E) 3 a  3 b
9 2

8. 根據下表,找出正確選項:
原始値 a 1000 p q r s 10000
常用對數値 log a 3 3.2 3.4 3.6 3.8 4
sr
(A) s  p  0 (B) q  p  0 (C) s  r  0 (D) 1 (E) s  r  q  p
q p

  ~3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9. 若 15  176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試選出以下正確選項:
1 11 2a  b  3 11  10 11
(A) a  2 (B) b  3  11 (C) ab  6  2 11 (D)  (E) 
b 11 ab2 11

10. 不等式 | x  3 |  | x  2 |  k 有解,k 可以為下列何値?


(A) 4 (B) 5 (C) 6 (D) 7 (E) 8

三、填充題:(每題 5 分,共 40 分)
11. 求 ( 3  2)3 ( 3  2)3  (0.0001)0  (21 ) 2 的値為何?

1 1

12. 已知 x  x  3 ,求 x  x 1 的値為何?
3 3

13. pH 値是衡量溶液酸鹼程度的標準,定義: pH 値   log[ H  ] ,其中 [ H  ] 為氫離子


濃度(莫耳/升)。試算 pH 値為 3 的氫離子濃度是 pH 値為 5 的氫離子濃度的幾倍?

14. 想用鐵絲圍出一多邊形,如下圖(虛線部分不需圍起),此區域若按照虛線可分為面
積相等的五塊矩形,身邊只有 24 公尺的鐵絲,請問圍出的多邊形,面積最大為多
少平方公尺?

15. 不等式 | 2 x  1|  3 的解為?(請用區間符號表示)

16. 求絕對値不等式 | x | 2 | x  2 |  5 的範圍為?(請以不等式方式表示)

17. 不等式 3  | 2 x  3 |  9 的解為?(請以不等式方式表示)

18. 一名選手參加一場 42 公里的馬拉松比賽,選手擬定比賽計畫如下:每跑總距離的


1
,就停在路邊休息,補充能量。但在到達第四個休息處時發現帶在身上的參賽
6
證明手環不見了;可是第三個休息處時,手環尚在,所以選手懷疑是從第三個休
息處,跑至第四個休息處時,不小心遺落在路上,由於還有充裕的時間,選手打
算返回出發處的方向尋找手環。選手將這次發生情況全程記錄下來,得知:發現
手環不見前所跑的距離,與發現手環不見後,返回找到手環所跑的距離,兩者比
例為 14:1,請問手環是在參賽幾公里處遺失的呢?

  ~3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E) 2.(A) 3.(A) 4.(D) 5.(C)

二、多選題:
6.(B)(C)(D) 7.(A)(D) 8.(D)(E) 9.(B)(E) 10.(B)(C)(D)(E)

三、填充題:
1
11. 2 12. 18 13. 100 14. 180 15. ( 2,1) 16. x   或 x  3
3
17. 3  x  0 , 3  x  6 18. 26
《分析》:
18. 令手環在 x 公里處遺失  21  x  28
 28 : (28  x)  14 :1  x  26 公里處

  ~3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4:中正高中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
1. 如圖,數線上,A 點坐標為 a,B 點坐標為 b,小安以「線段等分方式」作圖,若
尺規作圖的過程都正確,則 P 點坐標為下列何者?
5a  3b 3a  5b 2a  3b 3a  2b 5a  2b
(A) (B) (C) (D) (E)
2 2 5 5 3

n n 1
2. 設 n 為自然數,  13  ,則 n  ?
6 6
(A) 18 (B) 19 (C) 20 (D) 21 (E) 22

二、多選題:(每題 5 分,錯 1 個得 3 分,錯 2 個得 1 分,錯 3 個以上不給分)


1. 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A) 若 a,b 為相異有理數,至少存在一個有理數 c 介於 a,b 之間
a
(B) 若 a,b 為整數且 b  0 ,則 ab 與 也是整數
b
(C) 若 2a  3b 、 5a  6b 都是有理數,則 a  b 為有理數
(D) 若 a,b 為實數,若 a  b 3  2  3 ,則 a  2 , b  1
2a  b a  3b
(E) 若 a  b ,則 
3 4

2.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 4
(A) 5
7  710 (B) 3
16  3 42  ( 3 4) 2  2 3 (C) (3.14   ) 2  3.14  
1 1 3
1
(D) (12)3  (12)5  (12) 2  (E) (3) 4  (3) 2  (3) 4
144

三、填充題:(每格 5 分)
1 1
1.   。
2 3 5  24

1 1

2. 設 a  1 ,且 a 2  a 2
 5 ,則
(1) a1  a 1  。(2) a1  a 1  。

3. 若 a,b,c 為正整數,則滿足 2 a 4b8c  1024 的解 ( a, b, c ) 共有 組。

  ~3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4. x, y   , 3  x  1 , 4  y  7 ,求
(1) 3x  y 的範圍 。 (2) x 2  y 2 的範圍 。

5. a,b 為實數,已知 | ax  1|  b 之解為 x  9 或 x  1 ,則數對 ( a, b)  。

6. 已知 a、b 是正實數且 9a  b  30 ,求
(1) ab 的最大值為 。
(2) 又此時數對 ( a, b)  。

7. | 2 x  1|  | x |  5 ,求 x 的值為 。

8. 若 | x  4 |  | x  2 |  k 無解,則 k 的範圍為 。

9. 不等式 | x  2 |  1  2 x 的解為 。

1
10. 設 9  2 20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則 a  之值為 。
b

11. a 3  3  1 ,計算 (a  a 1 )(a  a 1 )(a 2  a 2  1)(a 2  a 2  1)  。

12. 設 4 2  3 ,求 8 a  2 a  2 的值為 。

13. 滿足 7  | 2 x  5 |  11 ,則 x 的範圍為 。

  ~3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A) 2.(D)

二、多選題:
1.(A)(C) 2.(C)(E)

三、填充題:
1. 2  2 2. (1) 23 (2) 21 3. 4 4. (1) 16  3 x  y  1 (2) 16  x 2  y 2  58
1 5 5 4
5. ( , ) 6. (1) 25 (2) ( ,15) 7. 2 或  8. k  6 9. x  1 10. 6  5
4 4 3 3
65 3 5 3
11. 12.  13. 3  x  1 或 6  x  8
2 36

  ~3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5:中和高中

  ~3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3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3)(4)(5) 2.(2)(3)(4) 3.(2)(3) 4.(1)

二、選填題:
A. 5 B. 30 C. 4.21 1015 D. 3 E. 97 F.  2  1 G.625 H. 2 2  2 I. 55 J. 12

三、計算題:
440
1.(1) 220 (2) 12
2
1 2
2.(1)小號 (2) 2  2  (212 )8  4  2 3  4 3 22  4 3 4

1 5
3. (1)弦樂器 (2) 440  2  2  (2 )  1760  2  1760 6 25  1760 6 32
12 10 6

1 1 1 1 55 55 55
(3) 440     1
 3
 
2 2 2 12 9
4
2 3 4
8
(2 ) 2 4

  ~3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6:林口高中
一、多重選擇題:
1. 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 7 + 3 < 6 + 4
(B) 10 - 7 < 6 - 3
(C)設 a,b 是有理數,且 b≠0,則 a+b 必為無理數
(D)設 a,b 是任意實數,且 b≠0,則 a+b 必為無理數
(E) 0.34 = 0.343
2
2. 請選出比 ( 0.2 ) 3 大的選項。
(A) 0.2 (B) ( 0.2 )4 (C) 1 (D) ( 0.2 ) - 10
(E) ( 0.2 )-3
3. 已知 a,b 為相異正數,x,y 為異於 0 之實數,設 ax=by,則下列何者成立?
y x y
2x 2y x+1 y+1
(A) a=b x
(B) a =b (C) a =b (D) a =b
2 2
(E) ax2=by2
4. 下列方程式或不等式何者有實數解?
(A) | x-1 |+| x-3 |=6 (B) | x-1 |+| x-3 |=4 (C) | x-1 |+| x-3 |=2
(D) | x-1 |+| x-3 |<0 (E) | x-1 |+| x-3 |<2

二、選填題:
1. 已知 a,b 為有理數且 ( a+2 3 )2=b+12 3 ,求 a+b 的值為 。
2. ( 13 - 7 )3 ( 13 + 7 )3= 。
3. 試計算下列各式的值:
2
101.6  100.2
(1) ( 0.027 ) 3 = 。 (2) = 。
10-0.2
4. 設 a= 10+ 43 ,若 a 在連續正整數 k 與 k+1 之間,求 k= 。
2
5. 若 19+8 3 =a+b,其中 a 是正整數,0<b<1,求 -b= 。
b
6. 設 A (-4) , B ( 16 ) , P (x) 是數線上三點,若 P 點在 AB 上,且 AP : BP =3:2,則 x 之值
為 。
67
7. 將化成小數後,若小數點後第 n 位數字為 an,試求 a1+a2+…+a23 之值= 。
275
|-2 x+3 |<9
8. 解不等式  ,其解表示成區間符號為 ( a , b ),則 a+b= 。
| x+1 |>3
1 1
9. 設 a>0,且 a +a =4,求下列各式的值:
2 2

3 3
(1) a+a-1= 。(2) a 2 +a 2 = 。
10. 滿足不等式 | ax+3 |<b 之 x 的範圍為-3<x<9,則 a+b= 。

  ~4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1. 在一條筆直數線上,有阿貓、阿狗兩隻寵物,其位置依次在-1 與 8 上,現有一餅乾在數
線上。已知阿狗跑的速度是阿貓的 2 倍,當牠們發現這塊餅乾時,同時跑去搶食,結果也
在同一時間搶到,餅乾的位置可能在 a 或 b,求 a+b= 。
12. 已知 log 2 ≈ 0.3010,log 3 ≈ 0.4771,a=2100、b=1032、c=1230 試比較三者誰最大? 。
(a 最大填 1,b 最大填 2,c 最大填 3)
13. (1) ( 3×104)×( 2.5×105)=a×10n(考慮有效數字,並以科學記號回答),求 a+n= 。
(2) log ( 3×104)×( 2.5×105) 落在連續正整數 k 與 k+1 之間,求 k 值= 。
14. 苗栗縣是石虎棲息地,縣府獲農委會核定以通霄鎮為指定復育區,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石虎
100
數量函數為 N(t)= ,其中 t 為距離現在年數,10 年前數量即為 N (-10 ),5
1+9  3-0.1(t+10)
年後數量即為 N(5)。試問:
(1)現在通霄鎮石虎數量為 。 (2) 年後數量能達到 50 隻。
15. 臺灣交通安全條例規定的酒測超標與處罰(2019/3/26 修法)
(酒測值單位:毫克/毫升)
酒測值 機車 小型車 大型車 備註
1.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附載未滿十
0.15-0.24 15,000 19,500 22,500
二歲兒童或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並吊扣駕駛執照二年;致
0.25-0.39 22,500 29,000 33,500 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2.駕駛營業大客車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0.4-0.54 45,000 51,500 56,000 3.因而肇事且附載有未滿十二歲兒童之人者,按其吊扣駕駛
執照期間加倍處分。
0.55 以上 67,500 74,000 78,500
4.應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不依指示 1.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銷其駕駛執照;如肇事致人重傷
接受稽查 90,000 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或拒測 2.應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1.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銷其駕駛執照;如肇事致人重傷
5 年內 2
90,000 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次以上
2.應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假面超人跟蝙蝠俠以前從未有酒駕紀錄,但在一次晚宴中,兩人皆喝完 300 毫升的烈
酒,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均急遽上升到 0.64(毫克/毫升)
,已知停止喝酒後,血液中的
1
酒精含量每小時減少 。
4
(1)假面超人停止喝酒後 1 小時,立刻騎機車離開,應處罰 元
(2)蝙蝠俠比假面超人再多休息 2 小時,立刻開大型蝙蝠車離開,應處罰 元
(3)請問兩人喝酒後至少要休息 小時(整數)才能駕駛汽機車而不會受罰。

  ~4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A)(B)(C)(E) 2.(C)(D)(E) 3.(A)(B)(D) 4.(A)(B)(C)

二、選填題:
1. 24
2. 216
3.(1) 0.09;(2) 100
4. 4
5. 2
6. 8
7. 99
8. 8
9.(1) 14;(2) 52
10. 5
11.-8
12. 3
13.(1) 17;(2) 9
14.(1) 25;(2) 10
15.(1) 45000;(2) 33500;(3) 6

  ~4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7:台中一中
說明:請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上對應之處,若有畫記不清致讀卡無法辨識者,其責任
自負。答案卡上應書寫處未完整書寫者,扣總分十分以為懲戒。本評量之得分,
依標示所列,若總得分超過 100 分,以 100 分計算。本次測驗可使用科學型計
算機應試,但不能使用手機、平板、行動載具等內附的計算機 App。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 6 分)
1. 一個質子的質量約為 1.673 1027 公斤,一個中子的質量約為 1.675 1027 公斤,一個電
子的質量約為 9.109 1031 公斤。大自然中的氫原子具有最簡單的原子結構:恰由一
個質子與一個中子組合成原子核,而有一個電子在原子核外繞行,可參考右圖。請
利用上述條件計算氫原子核的質量約為其電子質量的多少倍?
(1) 1800 倍 (2) 2600 倍 (3) 3200 倍 (4) 3700 倍 (5) 4200 倍

2. 有一個手機程式,每次點擊螢幕上的數 n 後,螢幕上的數就會變成 n 2 ,例如,點擊


。若當一開始時螢幕上有一正數 m ,經連
螢幕上的數「5」後,在螢幕上出現「25」
續點擊螢幕 3 次後,在螢幕上的數非常接近 1000。試問,正數最接近下列那一個選
項?
(1) 2.1 (2) 2.4 (3) 2.7 (4) 3 (5) 3.2

3. 對某數 N 取一次後,其值為 x ,再對此數 x 取一次 log 後,其值為 108,試問 N 是幾


位數?
108
(1) 108 位 (2) 108  1 位 (3) 10108 位 (4) 10108  1 位 (5) 1010  1 位

AB BC
4. 如右圖,古希臘認為最美的身材比例要滿足    (A 為頭頂,B 為的肚臍,
BC CA
C 為地面站立處),這個比值  稱為黃金比例。小美的身高為 170 公分,她的肚臍到
腳底的距離為 102 公分。為了達成黃金比例,請問小美要穿高多少公分的高跟鞋?
(1) 4 公分 (2)5 公分 (3)8 公分 (4)11 公分 (5)16 公分

  ~4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全對得 8 分,答錯一個選項得 5 分,答錯二個選項得 2 分,答
錯三個選項以上不給分。)
5. 已知 a 為非負實數, m 、 n 為正整數,則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1
1
(1) (a   )  1 (2) a
0 n
 n (3) a  a  a
m n m n
(4) (a )  a  (a ) (5) (a   ) n  n a
m n mn n m

6. 設 a 為非零之有理數, b 為無理數。請從下列敘述中,選出所有正確選項:
a 2a  b 2a  b
(1) b2 為有理數 (2) 為無理數 (3) 為無理數 (4) 為無理數
b 3 2 1
(5) 若 a  b 2  0 ,則 a  b  0

5 1
7. 考慮 a  、 b  ,下列何者正確?
13 7
a
(1) a  0.384614 (2) b  0.142857 (3) 必為循環小數 (4) a  b 的循環節仍為 6 位
b
(5) a  b 化為小數後,小數點後第 2019 位數字為 7

8. 小串想利用尺規作圖,先隨意畫一段大於 0 的長度 AB ,以其為直徑做一個半圓,


然後在 AB 上取一點,再作 CD  AB ,交圓於 D 點的方式來得長度為 15 的線段,如
下圖。試問: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1) 若取 AC  3 、 AB  8 ,則 CD 即為所求。
(2) 若取 AC  3 、 BC  2 ,則 AD 即為所求。
(3) 若取 AC  1.3 ,則無論操作上述的作圖方法幾次,也無法完成目標。
(4) 無論使用選項(1)或選項(2)中所採取的方式,作圖後所得到的半徑長皆大於 15。
(5) 長度為 15  1 的線段,可仿照上述方式多作幾次尺規作圖後得到。

  ~4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9. 身高 170 公分、體重 100 公斤的小串,9 月 18 日完書離開中一中時,因肚子餓所以
走到大門前的全家便利超商買了一個打 7 折(註 1)的食品「海陸雙手卷」
,如圖。吃
「昨天家政
完其中的一個手卷後,正在吃第二個手卷時被同學大柱看見,大柱說:
課教到 BMI 值(註 2)的計算方法與理想的 BMI 值範圍,你那時不是一直說為了健康
要一起減重,現在都晚上十點多了,還在吃!別吃了,一起去跑步吧。」於是,小
串把剩下的手卷一口塞進嘴裡吞下肚中,然後跟著大柱一起去跑步。請選出正確的
相關敘述。
註 1:全家便利超商在計價時採無條件捨去法取到元。
體重(公斤)
註 2: BMI  理想的 BMI 值介於 18.5~24 之間。
[身高(公尺)]2
(1) 由此食品的標示,可知當時全家便利超商冷藏櫃攝氏溫度的設定範圍,可以用
區間 [16, 20] 來表示。
(2) 購買這個食品花了小串 27 元,而且為小串帶來 390 大卡的熱量。
24  18.5
(3) 若將「理想的 BMI 值」以 I 表示,則 I 必滿足條件 I   24  18.5 。
2
(4) 承(3),若小串的 BMI 值記為  ,則 |   I |  10
(5) 已知兩個手卷的熱量比是 1: 2 ,如果小串把沒吃完的手卷收起來而非塞進嘴裡
吞下肚,那麼他減少吸收的熱量(大卡)應該落在區間 [130, 260] 內。

三、選填題:(每題 6 分)
A. 已知 4a  5 ,求 8a  2a  2 的正確值到小數點後第一位為 。

B. 若不等式 | x  2 | 2 | x  7 |  15 的解可用區間 [a, b] 來表示,則數對 (a, b)  。


  ~4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 1
C. 若 14  4 10 的整數部分為 a 、小數部分為 b ,試求  之值為 。
ab5 b

1
D. 令 x  3 2  3
,求 4 x3  12 x  5 之值為 。
2

E. 大柱的老家有一大片田地一直空著沒有使用,
大柱的爸爸為讓老家附近有一個休閒的空間,
於是規劃用總長 600 公尺的竹籬圍成一個矩形
的休閒農場,其中三邊各有 10 公尺不圍竹籬,
預計作為出入口使用,如右圖,則此休閒農場
的最大面積為 平方公尺。

F. 我們將「 2n  1 」型式的質數稱為做梅森質數,科學家於 2017 年底,發現了當時的


「 277232917  1 」
最大質數: ,同時此數也是第 50 個梅森質數(由小而大排列)。日本出版
社虹色社把這個第 50 個梅森質數印成一本書出版,書名為《2017 年最大質數》
。假
設每頁可以印出 23715 個數字(紙張為 A3、字型為 8pt 大小且行距為 9pt),試問該
書將所有的數字都印出來,至少需要 頁。

四、加分題:(6 分)
G. 設 a 、 b 都是正整數,且 a  b 。若方程式 | x  a | 2 | x  b |  108  2 x 恰有一解, 求 b 之
值為 。

《試題解答 》
一、單一選擇題:
1. (4) 2.(2) 3. (4) 4.(3)
二、多重選擇:
5. (1)(3)(4) 6. (2)(3) 7. (2)(3)(4)(5) 8.(1)(2)(5) 9.(1)(2)(3)(4)
三、選填題:
A. 2.2 B. (1,9) C. 6 D. 11 E. 24806.25 F. 981
四、加分題
G. y  2 x  108
過點 (a, 2(b  a))  b  54

  ~4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8:台中女中
一、多重選擇題:共 2 題,每答對一個選項得 2 分,總分 20 分,答錯不倒扣。
1. 設 a、b、c 都為實數,則下列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1)若 a7 為有理數且 a9 為有理數,則 a 必為有理數
(2)若 a2+b2、b2+c2、c2+a2 都為有理數,則 a、b、c 都為有理數
(3)若 a、b 為相異的有理數,則在 a、b 之間必有至少一個無理數
(4)若 a2+b2+c2+ab+bc+ca=0,則 a2+b2+c2-2ab-2bc+2ca=0
2
 1
(5)若已知 c0=1 成立,則 c 3 = 3 成立
c2

2. 設 x2-5x+1=0,則下列哪些結果是正確的?
1 1

(1) x+x-1=5 (2) x2+x-2=27 (3) x3+x-3=110 (4) x 2 + x 2
=±7
(5) x-x-l=± 21

二、填充題:共 16 格,每格 5 分,總分 80 分


※注意:
(1) 答案若為分數或根號,請化至最簡;答案不可用循環小數、次方形式表示。
(2) 每格需完全答對才給分。
1. 設 a、b 為有理數,且已知 3 是無理數,若 ( 3 +1 ) a+( 2- 3 ) b=7-2 3 ,則
數對 ( a , b )= 。
2. 設方程式 x2-2x-6=0 的兩根為 α、β,且 α<β。若 α=n+b,其中 n 為整數,b
1
為一個正的純小數,則 α2+ 之值為 。
b
3. 一位農夫有 120 公尺的圍籬,想用這些圍籬圍出如右圖的農地以種植三種不同的作
物,且圖中三塊為全等的矩形。則當 ( a , b )= (單位為公尺)時,可圍出最
大農地面積為 平方公尺。
4. 因式分解下列各式:
(1) x6-1= 。
(2) 4x4+11x2+9= 。
2-1 2+1
5. 設 x= ,y= ,則 x3+y3= 。
2+1 2-1
6. (1)解方程式-4x=| 2x+3 | 得 x 的解為 。
| 2 x-3  5
(2)解不等式  得 x 的解為 。
|-2 x+1  7

  ~4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7. 甲、乙兩人分別位在高鐵站的西方 6 公里、東方 21 公里處,今兩人同時開著車以
等速在東西方向上移動,若甲、乙的速率比為 4:5,且已知他們會相遇,則他們會
在距離高鐵站 x 公里的地方相遇,x 的值為 。
1 0.2 2 k
8. 化簡 3 8 ( )  4 2 × 3 8-3 ×( 4 3 24 ) =2 ,則 k= 。
64
9. 物理學家費曼先生提過一則有趣的故事:
「給你一顆橘子及一把刀,將橘子切成薄
片,有辦法讓薄片薄到足以蓋著整個地球表面嗎?」費曼利用這道問題來檢驗學生
是數學思考還是物理考量。假設在數學思考的前提下,想用一片面積為 30 平方公
分的正方形橘子皮蓋住整個地球表面,做法如下:先將橘子皮切成原來厚度一半的
2 片薄片,此為第一步;再將這 2 片薄片都切成原來厚度一半的 2 片,得到 4 片薄
片,此為第二步;再將這 4 片都切成原來厚度一半的 2 片更薄的薄片,得到 8 片薄
片,此為第三步;依此類推。已知地球表面積約為 5.1×107 平方公里,則至少應進
行 步操作,才可使這些薄片能蓋滿整個地球表面。
(參考數據:220 ≈ 1.05×106,230 ≈ 1.07×109,240 ≈ 1.10×1012,250 ≈ 1.13×1015)
10. 10log1+10log3+10log5+10log7+…+10log99= 。
11. 下列各式的數值均為有效數字,請取適當位數的有效數字表示下列各式的計算結
果:
(1) ( 3.230×106)+( 4.71×105)= 。
5 2
(2) ( 1.25×10 )÷( 2.5×10 )= 。
60
12. 已知 log 3 ≈ 0.4771,則 3 為 位整數。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1)(3)(4) 2.(1)(3)(5)

二、填充:
19-3 7
1. ( 1 , 3 ) 2. 3. ( 15 , 10 ),450
2
4.(1) ( x+1 ) ( x-1 ) ( x2+x+1 ).( x2-x+1 );(2) ( 2x2+x+3 ) ( 2x2-x+3 )
1 31
5. 198 6.(1) x=- ;(2) x=4 7. 6 或 114 8.- 9. 54 10. 2500
2 20
11.(1) 3.70×106;(2) 5.0×102 12. 29

  ~4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19:高雄中學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共 25 分)
1. 設 a, b 為有理數, c, d 為無理數,則下列何者正確?
(1) a  c 為無理數 (2) c  d 為無理數 (3) ac 為無理數 (4) cd 為無理數
(5) 若 a  c  b  d ,則 a  b , c  d

2. 若 a, b, c, d 皆為實數且 a  b , c  d ,則下列何者正確?
1 1
(1) ac  bd (2) a  c  b  d (3)  (4) 若 a 2  b 2  | a |  | b | 為無理數
a b
(5) a  d  b  c

3. 關於函數 f ( x)   x 2  2 x  3 ,下列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1) f ( x) 之定義域為  x   | 3  x  5
(2) f ( x) 之值域為  y   | 0  y  4
(3) 對於所有定義域中的 x ,恆有 f ( x)  f (1)
(4) 若 a 2  b 2  | a |  | b | 為無理數
(5) 函數 f ( x) 為偶函數

4. 設 A  1, 2,3, 1, 2 , B  1,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1 A (2) 1 B (3) B  A (4) B  A (5) B  A

5. 設 p, q, r , s 為命題,且已知 p 為 q 之充分條件,q 為 r 之充要條件,r 為 s 之必要條件,


則下列何者為真?
(1) p 為 s 之充分條件 (2) p 為 s 之必要條件 (3) p 為 q 之必要條件
(4) p 為 r 之充要條件 (5) q 為 s 之充要條件

二、填充題:(每題 6 分,共 60 分)

1. 設 9  2 23  6 10  4 3  2 2 之整數部分為 a ,正小數部分為 b ,則
1 1
  。
a  b 1 a  b 1

2. 若 | x  1| 2 | x | 3 | x  2 |  | x  4 |  k , x 為無解,則 k 之範圍為 。

3. 設 a, b 均為實數,若 | ax  4 |  b 的解為 x  2 或 x  6 ,則數對 (a, b)  。


x 1 x 1
4. 設 f ( ) ,求 f ( x)  。
x2 x

  ~4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5. 設 x  y  z  5 , x 2  y 2  z 2  9 , x3  y 3  z 3  20 ,求 xyz  。

6. 設 A   x | | x  2 |  3, x為實數 , B   x | | x  2019 |  k , x為實數 ,若 A  B 時,則 k 值的


範圍 。

7. 從 4096 到 1000000 的自然數中,為完全平方數或完全立方數有 個。

8. 利用 (5  22)3 與 (5  22)3 的展開式,估計出 (5  22)3 的值,得知是介在二個連續


整數 n 與 n  1 之間,求 n  。

9. 因式分解: x5  x  1  。

10. 設 x  0 , y  0 ,且 xy  12 ,
(1) 3x  2 y 之最小值為 。(2) 此時數對 ( x, y )  。

三、綜合題:(共 15 分)
1. 已知"若 n 2 為 3 的格數( n   ),則 n 為 3 的倍數",試證: 3 不是有理數。(7 分)

2. 作圖: y  2 | x  1| 3 | x  2 | 4 ,並求 y 之最小值。(6 分,2 分)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1) 2.(2)(4)(5) 3.(3) 4.(1)(2)(3)(4)(5) 5.(1)(4)(5)
二、填充題
2  3x
1. 2 2. k  9 3. (2,8) 4. 5. 5 6. k  2024 7. 859 8. 909
1 2x
9. ( x 2  x  1)( x3  x 2  1) 10.(1) 12 2 (2) x  2 2 , y  3 2
三、綜合題
1.略 2.作圖略,最小值 2

  ~5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0:高雄女中
一、是非題:每題 1 分,共 8 分
log 2  0.3010 , log 3  0.4771 , log 7  0.8451
a
1. 若 a, b 為實數,則 a  b  ab , a  b  ( b  0 )。
b
2. 若 a, m, n 為實數,且 a  0 ,則 a m  a n  a m  n , (a n ) m  a nm 。
3. 每一個實數都可以用尺規作圖的方式,在數線上找到其位置。
2a  4b a  2b
4. 若 a, b 為實數且 a  b ,則 a    b。
7 3
5. 已知 0  a  1 , n, m 為正整數且 n  m ,則 n a  m a 。
n
6. 最簡分數 為有限小數,則 m 最多只能有 2 個質因數。
m
7. 若 a 為有理數, b 為無理數,則 ab 為無理數。
8. 如果已知 103.5  3.16 103 ,那可得知 103.5  3.16 103 。

二、填充題:共 82 分
1. 求不等式 2  | x |  5 的解為 。
2. 數線上三點 A(2) , B(9) , P( x) ,已知 AP : BP  3 : 4 ,則 x  。
3. 已知 log 9958  3.9982 ,則 log 99.58  。
4. 化簡下列各題:
(1) 4  15  。(2) 103log 2 4log1  。
脂肪重量
5. 已知體脂肪率= 100%,某人現在的體重為 70.0 公斤、體脂肪率為 20.0%,
全身體重
假設在減重的過程只有減少脂肪,則此人必須至少減掉 公斤的脂肪。才能達
成體脂肪率 10.0%。(答案請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一位)
6. 設 x, y 為實數,滿足 | x  1|  2 且 | y  5 |  3
x
(1) 若 a   b ,則 (a, b)  。(2) 若 c  3xy  3x  2 y  1  d ,則 (c, d )  。
y
7. 求不等式 | x  1|  | x  2 |  2 x  2 的解為 。
5 1 a 3 x  a 3 x
8. 設 a  0 且 a 2 x 
,則 x  x  。
2 a a
9. 假設水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為 [ H  ] ,濃度單位為莫耳∕公升,即溶液每公升的氫
離子莫耳數,而溶液的酸鹼值定為 pH   log[ H  ] 。今小安有一瓶 pH  4 的運動飲
料 200ml (毫升),加入 pH  7 的純水 600ml 稀釋,而稀釋後的運動飲料為 800ml,
此時的 pH 值介於兩個連續整數 n , n  1 之間,則 n  。

  ~5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0. 如右圖所示,PQRS 為一給定的矩形,長 PQ  16 、寬 QR  5 ,而為等腰三角形,
其中 AB  AC ,P、Q 在 BC 邊上,R、S 分別在 CA 、 AB 邊上,則當 △ ABC 中 BC  a
時, △ ABC 的面積有最小值 b , (a, b)  。

8
11. 不等式 | x  |  k 的解中包含 4 個整數,若 k 的可能值的最大範圍為 a  k  b ,則
3
( a, b)  。
12. 已知 5  21  a  b ,且 a, b 為實數,則 a  b  。
13. 右表為從民國 98 年到民國 103 年的逐年台灣酒駕致死人數與累計人數,某學生將
累計人數做成圖表如圖一所示。依圖形的走勢,該生為了計算方便將民國 99 年記
為 800 人,將民國 101 年記為 1600 人(如圖二),試著找出累計人數 ( y ) 與時間 ( x) 的
關係,得到 y  a  log[( x  97)] 。該生忘了 a 值為多少。依照此關係,妳(你)能幫忙
推算出民國 年時累計人數會達到 2400 人。

  ~5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三、計算題:共 10 分
1. 近幾年很多網紅利用某知名串流影音平台來經營個人頻道,會上傳自製影片累積
頻道的觀看次數,一般來說每 1000 次的觀看次數大約可以獲得 30 元的頻道收益。
今年 8 月該影音平台開始對上傳的影片做比較嚴格的審查,對有疑慮的影片內容
會用「黃標」來註記,被黃標的影片最快也要經過 2 天人工審查的時間,才能移
除黃標的註記。同時,被黃標的影片除了不會被平台推薦給用戶觀看之外,在黃
標期間的觀看次數不會獲得任何的收益。這就是當時讓很多網紅驚慌的「黃標事
件」。 有一網紅洗揚揚在知名串影音平台有 64000 人訂閱,洗揚揚發現自己影片
的每天觀看次數 ( N ) 與影片發佈的天數 (d ) 兩者關係為 N  64000  (2  a 2 d  a  d ) ,且
a, d 均為正整數。而被黃標期間的影片每天觀看次數 ( N ) 與影片發佈的天數 (d ) 的關
3
係為 N  64000  (a 2 d  a  d ) ,近來洗揚揚上傳了甲、乙兩隻影片,乙片上傳後馬上
4
被黃標,甲片有被審查通過。
(1) 洗揚揚查看甲片第 x 天( x  1 )的當天觀看次數為 10000 次,試問正整數 a 為
何值?且 x 為第幾天?(8 分)
(2) 承(1),如果乙片只有一開始的 2 天有被黃標,那乙片最初的 2 天累積了多少次
的觀看次數?(2 分)

《試題解答 》
一、是非題:
1.× 2.○ 3.× 4.× 5.○ 6.○ 7.× 8. ×
二、填充題:共 82 分
10  6 3 1
1. 5  x  2 或 2  x  5 2. 5 或 19 3. 1.9982 4. 5. 8 6. 7.8 7. ( , )
2 2 2
5 5 7
8. (46,38) 9. x   10. 5  1 11. 4 12. (32,160) 13. ( , ) 14. 2 15. 105
2 3 3
三、計算題:共 10 分
1.(1) a  2 、 x  3 (2) 56000 次

  ~5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1:高師附中
一、是非題(本大題共 13 題,每題 1 分,共計 13 分)
1. ( )已知 x  0.101001000100001 ,則 x 為無理數。
y
2. ( )已知 x 、 y 及 皆為無理數,則 x  y  xy 也會是無理數。
x
3. ( )若 a, b  R ,且 a 2  b 2 ,則 a 可能小於 b 。
4. ( )若 a, b  Q ,且 a  c 2  b  d 2 ,則 a  b 且 c  d 。
5. ( )若 c  2a  b ,則在數線上 a, b, c 的大小關係為: a  c  b 。
2 1
2  b 2b
6. ( )已知 ax  b  2 ,則 2  ax  b  2 ,可推得: x 。
a a
1 1
7. ( )已知 1  x  0 ,則 x 2  2 
2
 x 。
x x
1
x
x2  1 1 x  x  1  1 ,所以  x  1  最小值為 2 。
8. ( )因為  x  ,利用  
x x 2 x  x
9. ( )已知 a  0 ,則 log a  0 。
10. ( )已知 abcde 為一個 5 位數,且 log abcde  4.87 ,則 log 0.abcde  1.87 。
11. ( )已知 log a  3.8 , log b  3.7 ,則  a  b  為 5 位數。
1
12. ( )在計算機上按下數字 2 後,再連續按 、 、 、 ,所得到的數代表 2 。8

13. ( )若 log 2 取 4 位有效數字的結果為 0.301 ,則 100.301  2 。

二、填充題 A 部分(本大題共 8 題,每格 5 分,共 40 分)


1+2 3
1.  。(請以最簡根式作答)
3+ 3
18
2. 若 a  0.9487 
,則將 a 寫成小數型式時,小數點後第 2019 位數字為 。
55
3. 絕對值方程式 3 x  x  2  7 的解為 。
4. 絕對值不等式 x  1  2 x  3 >7 的解為 。(請以區間符號表示)
5. 若 x  1  x  5 的最小值為 M , x  1  x  5 的最小值為 m ,則 M  m  。
6. 28  10 3  4  7  。(請以最簡根式作答)
7.  3.6 10 2
 12.3  5.9  10 1
   4.6 10    2.3 10  
3 3
。(請以科學記號表示,取 2
位有效數字)
8. 10log7  log107  。

  ~5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三、填充題 B 部分(本大題共 6 題,每題皆有 2 小題,答對第(1)小題得 6 分,答對第(2)
小題得 8 分,同一題最高得 8 分,本大題最高採計 40 分)
1
1. (1)若 a  log 10 , b  log100 10 , c  log ,則 a  b  c  。
1000
1
(2)若 a  log 10 , b  log100 10 , c  log ,則 10a bc  。
1000
2. (1) 若 Li 代表下列各絕對值不等式的區間長度,且 L1 : x  3 , L2 : x  4  4 ,
L3 : 2 x  3  5 , L4 : 3x  7  11 ,則 L1 , L2 , L3 , L4 的大小關係: 。
(2) 已知絕對值不等式 kx  p  10 的區間長度為 8 ,則 k  。
3. (1) 已知 log  log a   1 ,則 。(請以科學記號表示,取 3 位有效數字)。
b
4. (2) 已知 log  log a   0 , log  log b   1 ,則  。
a
5. (1) 某放射性物質的重量現為 400 克,已知 5 年後剩下 25 克,請問該放射性物質重
量衰變為一半所需的時間為 年。
(2) 某放射性物質的重量現為 400 克,已知 5 年後剩下 25 克,請問該放射性物質重
量衰變為 0.4 克所需的時間至少為 年。(取到整數)
6. (1) 已知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為 a mol / L,規定它的 pH 值是  log a。若溶液 A 的 pH
值是 2.5 ,溶液 B 的 pH 值是 4.5 ,則溶液 A 的氫離子濃度為溶液 B 的氫離子濃
度的 倍。
7. (2) 已知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為 a mol / L,規定它的 pH 值是  log a。若溶液 A 的 pH
值是 2.5 ,溶液 B 的 pH 值是 4.5 ,則取溶液 A 2L ,溶液 B 3L 混合,則混合後的
pH 值為 。(取 2 位有效數字)
a 3 x  a 3 x
8. (1) 已知 a x  a  x  2 ,則  。(請以最簡根式作答)
a x  ax
a x  a 3 x
(2) 已知 a 2 x  3  5 ,則 x  。(請以最簡根式作答)
a  ax

四、填充題 C 部分(本大題共 3 題,每題 3 分,最高採計 7 分)


1. 已知數線上 A 點代表 107 , B 點代表 105 ,數線上使得 3 AC  4 BC 成立的 C 點有兩
個,分別為 C1 、 C2 ,則 。(請以科學記號表示,取 3 位有效數字)
 x  5  a
2. 滿足絕對值不等式  的整數 x 共有 16 個,且 a, b 皆為正整數,則
 x  1  b
a b  。
2
3. 若 10log a  102log a 的最小值為 m ,最小值發生時 a  k ,則數對 。

  ~5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是非題(本大題共 13 題,每題 1 分,共計 13 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 × ◯ × × × ◯ × × × ◯ × ×

二、填充題 A 部分(本大題共 8 題,每格 5 分,共 40 分)


題號 1 2 3 4
9
 , 3  
5 3 3 5 
答案 6 ,
6 4 3 
題號 5 6 7 8
10  2 3  14  2
答案 0 7.4  108 14
2

三、填充題 B 部分(本大題共 6 題,每題皆有 2 小題,答對第(1)小題得 6 分,答對第(2)


小題得 8 分,同一題最高得 8 分,本大題最高採計 40 分)
題號 1(1) 1(2) 2(1) 2(2) 3(1) 3(2)
7 5
答案 1 L2  L4  L1  L3  1.26  10 0 109
4 2
題號 4(1) 4(2) 5(1) 5(2) 6(1) 6(2)
5 7 2 15  9 5
答案 13 100 2.9
4 2 4

四、填充題 C 部分(本大題共 3 題,每題 3 分,最高採計 7 分)


題號 1 2 3
答案 3.39  10 5 8  2,1

  ~5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2:武陵高中
一、多選題:(每題 7 分,共 28 分)
1. 下列何者為有理數?
0.2 7 1 2 2
(1) (2) 3.14159 (3) 2 (4) (2  3)  (5)
1.7 9 2 3 2 1

2. 請問下列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1) 若 a 2 為有理數,且 a 5 為有理數,則 a 必為有理數
(2) 若 a  b , ab 為有理數,則 a、b 均為有理數
(3) 2  11  6  7
(4) 設 a、b 為正實數,若 a  3b  12 ,則 ab 的最大值為 12
(5) 設 a、b 為實數,若 a  b 3  0 ,則 a  b  0

3. 下列哪些不等式的解,在數線上畫出的區間長度是相等的?
(1) | x  5 |  3 (2) | x  5 |  3 (3) | x  3 |  5
(4) x 5  3 (5) x 2  14  2 45

4. 坐標平面上四條直線 L1 , L2 , L3 , L4 與 x 軸、y 軸及直線 y  x 的相關位置如圖所


示,其中 L1 與 L3 垂直,而 L3 與 L4 平行。設 L1 , L2 , L3 , L4 的方程式分別為 y  m1 x 、
y  m2 x 、 y  m3 x 以及 y  m4 x  c 。試問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1) m3  m2  m1
(2) m1  m4  1
(3) m1  1
(4) m2  m3  1
(5) c  0

二、填充題(每格 6 分,共 66 分)
1 1

1. 9 2  83  3 813  。
2. 已知坐標平面上直線 L 的方程式為 x  2 y  1  0 ,今將直線 L 水平向左移 2 單位,
再鉛直向上平移 1 單位後,所得的直線方程式為 。(以一般式 ax  by  c  0 作答)
3. 坐標平面上有一平行四邊形 ABCD,且直線 AB 的方程式為 2 x  3 y  1  0 ,直線 CD
的 x 截距與 y 截距的和為 2,試求直線 CD 的方程式為 。(以一般式 ax  by  c  0
作答)

  ~5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4. △ABC 中, A(1, 2) , B (2, 1) , C (5, 4) ,點 D 在 BC 邊上,且 BD : DC  2 :1 ,試求 AD
的方程式為為 。(以一般式 ax  by  c  0 作答)
2x  5 y 9 y  7z x
5. 已知正數 x、y、z 滿足  10 xy 與  63 yz ,求比值  。
2 2 z
6. 若 a,b,c 皆為整數,且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i) 1000  a, b, c  2000 ,(ii) ab  9  a 2  3b ,(iii) a 2  ac  c 2  a 3  c 3 ,
則 a,b,c 的解共有 組。
7. pH 值也就是酸鹼值,是判斷液體為酸性或鹼性的測度值,它的液體中氫離子濃度
有關。假設某液體的氫離子濃度為 M 莫耳∕升,則其 pH 值定為  log M 。一般正
常雨水的 pH 值為 5.6,小於 5.6 即為酸雨,酸雨對整個地球是有危害的。1979 年,
美國維吉尼亞洲曾測到 pH 值為 1.6 的雨水,求這種雨水的氫離子濃度是正常雨水
的氫離子濃度的 倍。
8. 設 A(2, 3) 、 B (5,1) 、 C (4, 6) 形成△ABC,若直線 L: y  mx  3m  2 與△ABC 相交,
則實數 m 的範圍為 。
3 5 2
9.  a  b ,其中 a 為正整數, 0  b  1 ,則  a  。
2 b
1
10. 已知 x 2  4 x  1  0 ,則 x 3  3  。
x
11. 滿足不等式 | 3 x  p |  5 的整數恰有 1,2,3 三個數,則 p 值的範圍為 。
三、計算題(共 6 分,每小題 3 分)
1. 「碘 131 」半衰期僅八天(每八天輻射強度衰減一半),政府規定:
「碘 131 」殘留量的基
準值是每公斤 37 貝克(即不能超過 37 貝克)。原子能委員會於 3 月 25 日中午 12 點
採樣分析國外某大學研究用核反應器周圍環境的「碘 131 」殘留量,偵測到「碘 131 」
含量每公斤 148 貝克,懷疑與輻射外洩有關。經此採樣分析後,該大學才承認匿
報輻射外洩,並承認該校核能反應器在 3 月 1 日中午 12 點發生輻射外洩事件。試
回答下列兩問題:
(1) 原子能委員會採樣分析後幾天,核反應周圍環境的「碘 131 」殘留量值才會下降
至政府規定的基準值每公斤 37 貝克?(3 分)
(2) 該校核反應器發生輻射外洩時,
「碘 131 」殘留量為每公斤幾貝克?(3 分)
(註:貝克是輻射強度的單位)

  ~5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多選題:
1. (1)(2)(3) 2.(1)(3)(4)(5) 3.(1)(2) 4.(1)(2)(4)(5)

二、填充題:
35
1. 6 2. x  2 y  3  0 3. 12 4. x  9 y  17  0 5. 6. 997 組 7. 10000
18
3 5
8. m 9. 5 10. 52 11. 5  p  7
5 2

三、計算題:
1. (1)16 天 (2)1184(貝克)

  ~5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3:桃園高中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1. 若 a,b 為實數,則下列各式何者必成立?
1 1 1
(A) | a |  a (B) a 2 =a (C)若 a<b<0,則 > (D) (a a )2=a2 (E) 10-log 5=
a b 5
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1
(A) ( 100.6+100.4 )>100.5 (B) ( 10-0.6+10-0.4 )>10-0.5 (C) 1> 0.9 (D)若 a2 , a4
2 2
皆為有理數,則 a 為有理數 (E)若 a3 , a7 皆為有理數,則 a 為有理數

二、填充題:(每題 5 分,共 80 分)
A. 若 0<n<10,比較 ( 10+n - 10 ) ( 10 - 10-n ) 的大小。
(請填入“<”,“=”,
“>”)

B. 孫悟空陪同師父唐三藏取經的路程中,因三藏肚子餓,悟空須到附近的人家化緣素
菜,而此時,路程前方有蜘蛛精,後方有鐵扇公主。若蜘蛛精所在位置於數線上點
2 的地方,鐵扇公主位於數線上點-5 的地方,而三藏位於點 x 處,悟空為確保師
父安全,用金篐棒畫了一個安全區域,告訴師父只要師父與鐵扇公主的距離大於蜘
蛛精距離的 2 倍,則便可受咒語保護,不被妖魔侵略。試問有 個整數點 x 可確
保三藏安全無虞?

C. ( 4 - 5 )99.( 4 + 5 )100 的值最接近哪一個整數?

3 2
D. 若 0.00038a=100,3.8b=1000,試求 - = 。
b a

E. 比較 a=27 2 ,b= 3 3 81 ,c= 243 的大小 (以 a,b,c 表示)


F. 2015 年時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衛星及超級電腦等科技工具,計算出地球上約有
3.04 萬億棵樹,假設每棵樹平均每年可吸收 18 公斤的二氧化碳,求地球上的樹一
年共可吸收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化學科學記號,並以 2 位有效數字表示)

G. 已知 x , y 皆為整數,且 x<log 21907<x+1、y<log 0.000357<y+1,則 x-y


= 。

  ~6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1 1
H. 設 4+ 12 =a+b,其中 a 是正整數,0<b<1,求 - = 。
a+b b

I. 設 x,y 為正實數,且 xy=8,若 2x+9y 有最小值,試問此時數對 ( x , y )= 。

J. 數線上有 A (-5 ),B (7),C (x),已知 AB : BC =3:4,求 x= 。

K. 設 a、b 都是實數,若 | ax+3 |  b 之解為-1  x  5,求 ( a , b ) 之值。

L. 設 a、b、c 是整數,若 | a-2 |+2 | b+1 |+3 | c+4 |=2,則 a+b+c 的最大值為 。

M. 聲音的強度是用每平方公尺多少瓦特 ( W/m2) 來衡量,一般人能感覺出聲音的最小


強度為 I0=10-12 ( W/m2 );當測得的聲音強度為 I ( W/m2 ) 時,所產生的噪音分貝數
I
d 為 d (I)=10.log 。已知一隻蚊子振動翅膀測得的聲音強度為 10-12 ( W/m2 )。唐
I0
三藏取經的路程中經過虎頭山時一直被蚊子咬,這時孫悟空使用金篐棒想要消滅蚊
子,因為怕傷及無辜,所以需要知道蚊子的數量,這時沙僧拿出了分貝計測得蚊子
產生的噪音為 20 分貝。若欲將蚊子產生的分貝數降為 10 分貝,請推估悟空要消滅
隻蚊子?

1 1 1 1
N. 已知 x+ =6,且 0<x<1,若 x2+ 2
=a,x3+ 3 =b,x- =c,則數對
x x x x
( a , b, c )= 。

1 27
O. 已知 = 0.01369863 ,則 化成小數,小數點後第 108 位數字為何?
73 73

2n
P. 已知費馬數是以數學家費馬命名一組自然數,具有形式:Fn=2 +1,現在某人想
10
列印 F10= 22 +1 出來,則全部共有 (log 2 ≈ 0.301)
個數字。

三、計算證明題:(共 10 分)
1. 試求絕對值不等式 | x+1 |+2 | x+2 |+x>7 的解。(7 分)

2. 已知 ΔABC 為直角三角形,且∠A=90°,D 為 BC 中點, AH 為 BC 上的高,比較


AH 、 AD 的大小並說明。(3 分)

  ~6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A)(C)(E) 2.(A)(B)(E)

二、填充題:
4
A.< B. 2 或 9 都可 C.-4 D. 4 E. a>c>b F. 5.5×1013 G. 8 H.-1 I. ( 6 , )
3
-3 9
J. x=23 或-9 K. ( , ) L.-1 M. 90 隻 N. ( 34 , 198 ,-4 2 ) O. 8 P. 309
2 2

三、計算證明題:
1
1. (1)若 x -1,原式  x+1+2 ( x+2 )+x>7  4x+5>7  x> …①
2
(2)若-2  x<-1,原式 -x-1+2 ( x+2 )+x>7  2x+3>7  x>2 (不合)
(3)若 x<-2,原式 -x-1+2 (-x-2 )+x>7 -2x-5>7  x<-6…①
1
綜合①①得 x> 或 x<-6
2
BC
2. D 點為三角形外心,所以 AD = 。
2
1 1 AB  AC
三角形面積為 × AB × AC = × BC × AH ,所以 AH = 。
2 2 BC
2
BC AB  AC BC -2  AB  AC
AD - AH = - =  0。
2 BC 2  BC
2 2 2 2 2
(因為 BC = AC + AB  2 AC  AB =2× AC × AB )
所以 AH  AD (“=”成立於 AB = AC )

  ~6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4:新竹中學
一、多選題:(每題 7 題,共 28 分。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 7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
得 4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1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
該題以零分計算。)
29
1
1. 若 a  4 10 , log b  ,則下列哪些選項的值為 10 8 ?
8
ab 1
(A) (B) (C) a14  b (D) (10log b )29 (E) 1012log a  105log b
10000 1000b5

2. 若 a、b 為二無理數且 a  b 為有理數,則下列何者必為無理數?


2a  b
(A) | a |  | b | (B) a  b (C) a  b (D) (E) a 2  b 2
3

3. 設 a、b、c、d 為實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c  bd
(A) 若 a  b 2  c  d 2 ,則 a  c 且 b  d (B) 若 a  b  c  d  0 ,則 a  b
cd
5a  b 3a  2b
(C) 若 a  b ,則  (D) ( 6  10)a 2  (1  5)a 2
5 6
(E) 若 a  b ,則 | a |  | b |
2 2

4. 已知 log 2  0.3010 , log 3  0.4771 ,請選出下列正確的選項


(A) 2  log1  (2019  log 3  109  log 2) 0  2  1 (B) 5  10log 5 (C) 2  5  10log 2 log 5
(D) 100.7781  5 (E) 10000.3010  6

二、填充題:(每題 6 分,共 60 分)
1. 設 x 為實數,方程式 | x  4 |  | x  2 |  6 的解為 。

2. 數線上有三點 A(4)、B (3)、P ( x ),設 P 在 A、B 之間,且 AP : BP  1: 5,則 x  。


(須有理化,否則不予計分)

3. 已知 x  3 (47  47  47  47  46 )  (51 2 3 )12 3 , log x  。

4. 已知正方形面積為 26  6 12  44 ,則此正方形邊長為 。(須化為最簡根式)

18
5. 若 a  0.1234  ,則將 a 展開後,小數點後第 2019 位數字為 。
55

  ~6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3 3

1

1
x2  x 2
6. 設 x  0 ,且 x  x 2 2
 4 ,則 2  。
x  x 2

7. 若 x、y、z 皆為正數, 27 x3  54 x 2 y  36 xy 2  8 y 3  0 且 y 2  2 yz  y  2 z  0 ,則
x2  y 2
 。
z2

8. 若 28a 2  7b 2  10 ,則 a  b 的最小值為 。

9. 心理學家常用 L(t )  a(1  10bt ) 來描述學生經過 t 星期學習之後可以背熟的單字量,


這裡的常數 a 與 b 跟學生及學習的科目相關。如果小華一星期可以背熟 50 個英文
單字,兩星期可以背熟 90 個英文單字。在這個模式沒有改變的情形下,請利用上
面的數據推算小華三星期可以背熟 個單字。

10. 設正數 a 的小數部分為 b,其中 b  0 ,若 a 2  2b 2  15 ,則 a  2b  。

三、計算題:(共 12 分,請在答案紙上詳列計算過程,否則不予計分)
1. 解不等式 | 2 x  1|  3 x  1 。(6 分)

2. 已知 47100 是 168 位數,則


(1) 47 30 是幾位數?(3 分)
(2) (0.47)30 展開後,小數點後第幾位數字開始不為零?(3 分)

《試題解答 》
一、多選題:
1.(C)(D) 2.(B)(D) 3.(B)(D)(E) 4.(B)(C)

二、填充題:
7 5  23 11 17 20 5
1. 2  x  4 2. 3.  4. 11  3 5. 0 6. 7.  8. 
4 3 72 9 14
9. 122 10. 3 3

三、計算題:
2
1. x 
5
2. (1) 51 (2)10
  ~6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5:新竹女中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7 分,每答錯一個選項扣 2 分,扣完該題題分為止,共 35 分。)
1. 關於有理數與無理數的運算,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1) 若 a 為有理數,b 為無理數,則 a+b 為無理數
(2) 若 a 為有理數,b 為無理數,則 ab 為無理數
(3) 若 a+b 為有理數,且 b 為無理數,則 a 為有理數
(4) 若 ab 為無理數,且 b 為無理數,則 a 為有理數
(5) 若 a+2b , 3b+4c , 5c+6a 皆為有理數,則 b 為有理數

2. 關於循環小數的敘述,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1 19 19
(1) 無法化為循環小數 (2) 0.19 = (3) 0.19 = (4) 0.19 = 0.199
19 99 90
(5) 0.19 <0.2

3. 設實數 a>1 且滿足 a+a-1=4,則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1 -1
(1) a 2 + a 2 = 6 (2) a-a-1=2 3 (3) a2+a-2=16 (4) a3+a-3=52
(5) a4-a-4=112 3

4. 關於指數的運算式,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1 13
0 -2
(5) 3(2 ) =310
5
(1) π =1 (2) 5 =-25 (3) (-8) =-2 (4) 2 . 8 = 2
3 3 4 12

5. 「碳 14 定年法」是利用生物體死亡後,體內的放射性碳 14 會開始進行衰變,其
半衰期為 5730  40 年,故可依其殘存的碳 14 含量來推算死亡時間,但此法能測
量的時間不超過 6 萬年。小美利用近日所學將上述半衰期 x(年)的範圍表示為
| x-a |  b,其中 a , b   ;並推論該定年法能測量的時間最多只有 n 個半衰期,
其中 n   。則依小美的結論,下列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1) a+b=5770 (2) a-b=5690 (3) n=11
(4) 經過 n 個半衰期後,碳 14 含量為原來的 1/1024 倍
(5) 生物體內碳 14 含量比率約佔全部碳的 10-12,若死亡經過 n 個半衰期後,該比率
會低於 10-15

  ~6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二、填充題:(每題 5 分,全對才給分,共 45 分)
A. 設 a , b   ,已知 ( 2+ 5 ) a+( 1- 5 ) b=7- 5 ,則數對 ( a , b )= 。

3+ 5 2
B. 設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則 -a= 。
2 b

C. 設數線上 A , B, C 三點的坐標分別為-2 2 , 2 , x,且 AC:BC =3:2,則 x= 。


(有兩解)
D. 設正實數 a 的小數部分為 b,且 a-b2=2,則 b= 。

E. 設實數 x 滿足方程式 | x-2 |=2 | x+1 |,則 x= 。(有兩解)

F. 設實數 x 滿足不等式 3  | 1-2x |<5,則 x 的範圍為 。

G. 已知放射性碘 I131 的半衰期是 8 天,即 8 天後質量會變為原來的一半。設放射性


碘 I131 每經過 1 天,質量會變為原來的 a 倍,且 a=2x,則實數 x= 。

H. 設 a , b   ,已知不等式 | ax  6 |  b 的解為 x  2 或 x  6 ,則數對 ( a, b)  。

| x+1| < a
I. 設 a , b 為正實數,已知聯立不等式  的解為 0  x  2 ,則數對
| 2 x-5 | < b
( a, b)  。

三、計算題:須書寫推論過程,否則不予計分。(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 設 x 為實數,試解不等式 | x+1 |-2 | x-5 |  3。

2. 某日,數學課堂上,老師拿了一條長為 60 公分的繩子,問了幾個問題,向來數感
頗佳的小沂皆立即有答案。
其對話如下:
老師:用這條繩子圍成任意邊長的矩形,則所圍成的面積是否都相同?
小沂:不一定。
老師:如果面積不一定相同,那麼面積是否有最大值?若有,又發生在什麼情況呢?
小沂:有,當矩形為正方形時面積最大。
試以數學推論驗證上述小沂的答案。

  ~6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多重選擇題:
1.(1)(5) 2.(2)(4) 3.(1)(2)(4)(5) 4.(1)(4) 5.(1)(2)(4)(5)

二、填充題:
2
A. ( 2 , 3 ) B. 5 C.- ,7 2 D. 0 E. 0,-4 F.-2 < x -1,2  x < 3
5
1
G.- H. (-3 , 12 ) I. ( 3 , 5 )
8

三、計算題:
1. (1) x  5, 原式  ( x+1 )-2 ( x-5 )  3 -x+11  3  x  8 又 x  5 ∴5  x  8
(2)-1<x<5, 原式  ( x+1 )+2 ( x-5 )  3  3x-9  3  x  4
又-1<x<5 ∴4  x<5
(3) x -1, 原式 -( x+1 )+2 ( x-5 )  3  x-11  3  x  14
又 x -1 ∴x 無解
由(1)(2)(3):4  x  8
2. 設矩形的長 x 公分,寬 y 公分,其中 x , y > 0
則 x , y 滿足 2 ( x+y )=60  x+y=30,
且矩形面積為 xy。
x+y
由算幾不等式知:  xy  xy  225
2
又當 x=y=15 時,上述等號成立。
故任意邊長的矩形面積 xy 不一定相同。
且面積 xy 有最大值為 225 平方公分,
此時矩形為長、寬皆為 15 公分的正方形。

  ~67~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6:嘉義高中
一、單一選擇題
1

1. 在 a=3.14159,b=π,c=7 2
,d= 49 ,e=5- 3 ,f= 0.36 ,g=log 2 共 7 個數
中,共有幾個有理數?
(1) 1 個 (2) 2 個 (3) 3 個 (4) 4 個 (5) 5 個

2. 設 a=230,b=320,c=514,下列哪一選項代表 a、b、c 的大小關係?


(1) a<b<c (2) a<c<b (3) c<a<b (4) b<a<c (5) b<c<a

3. 目前國際使用芮氏規模來表示地震強度,設發生芮氏規模 M 時,地震震央所釋放
出來的能量為 E(爾格)
,其關係為 log E=11.8+1.5 M,日本 2011 年宮城大地震的
芮氏規模為 9.0;1999 年臺灣發生集集大地震芮氏規模為 7.3。請問宮城大地震震央
釋放的能量約為集集大地震震央釋放能量的多少倍?請選出最接近的數值。(已知
100.55 ≈ 3.55)
(1) 35 倍 (2) 55 倍 (3) 255 倍 (4) 355 倍 (5) 3500 倍

二、多重選擇題
1. 關於下列選項的敘述。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4 3
1.3
(1) ( 1.7 ) <( 1.7 ) 3
(2) ( 0.7 )<( 0.7 ) 4
(3) log 201900 落在 6 與 7 兩個相鄰整數之間
(4) 107.93 整數部分是 7 位數 (5) 10-6.12 小數點後第 7 位開始不為 0

2. 關於下列選項的敘述。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1) 2 + 7 < 3 + 6 (2) 11 - 5 < 13 - 7 (3) 0.9 <1 (4) 5< 6 + 7
(5)「 3 與 8 的距離」小於「3 與 10 的距離」

3. 數線上,有 A (a),B (b),C (c),D (d),E (e) 相異四點滿足 c=,d=,e=,試選


出正確的的選項。
(1) AC : BC =2:3 (2) c>e (3) A 點在 C 點與 D 點之間
2 | a |+3 | b |
(4) A 到 B 的距離是 A 到 D 的距離的 3 倍 (5)若 | c |= ,則 a×b×c>0
5

  ~68~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三、填充題
5 9
1. 化簡:( 3 5 -7 ) ( 3 5 +7 )- + = 。
2 4- 10
2. 將小數化成最簡分數: 1.257 = 。
20.2  80.4
3. 化簡: 5
+( 0.25 )-1.5+(π+ 3 )0= 。
4
4. 化簡:10 log 5+log 1+log 100= 。
5. 設 a、b 均為有理數,且( 2+ 3 ) a+(-1+ 3 ) b=7- 3 ,求 ( a , b )= 。
6. 光年(英語:light-year)是長度單位之一,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
大約為 9.46×1012 公里。截至 2018 年為止,發現離地球最遠的恆星距離約為 90 億光
年(90×108 光年)
,將此距離換為公里,並化為科學記號,並以 2 位有效數字表示,
則該恆星與地球的距離約為 公里。
2
7. 將 化成小數後,求小數點後第 2019 位的數字是 。
7
1 1 1
8. 已知 x+ =4,求 ( x2+ 2
)+( x3+ 3 )= 。
x x x
9. 如右圖,P (x)、A (2)、Q (y)、B (11) 是數線上四點,且 AP : PB =2:5,
AQ : QB =2:1,求 ( x , y )= 。 P A Q B
   
a 3 x-a-3 x
2x
10. 設 a>0,x 為實數,且 a =2- 3 ,求 x -x = 。
a -a
11. 設 a、b 均為實數,且 | ax+3 |  b 的解為-2  x  5,求 ( a , b )= 。
1
12. 設 19-8 3 =a+b,其中 a 為正整數,且 0<b<1,求 a-b- = 。
b
13. 設 x、y 均為正實數,且 xy=2,若 9x+2y 之最小值為 m,最小值發生時 x=a
與 y=b,求 m×a×b= 。
14. 將三隻蝸牛放在數線上,而且三隻蝸牛都沿著數線移動,在某個時刻三隻蝸牛的位
置分別在 A (-4 )、B (1)、C (x),且三隻蝸牛彼此的距離和為 14,求 x= 。
(兩
解)
15. 不等式 | x+3 |+| x-2 |<9 的解為 。
1 2
16. 設 x、y 均是實數,且 67x=9,603y=81,求 - = 。
x y
17. 在實驗室中進行某種細菌的培養,根據細菌生長的特性,每隔相等的時間細菌分布
面積之增長倍率是一樣的。若開始觀察的 1 日後細菌分布面積增為原來的 k 倍,且
1
3 日後、4 日後細菌分布的面積分別為 24 平方公分、192 平方公分,求開始觀察
2
時的 2 日前細菌分布的面積為 平方公分。
18. 不等式 | x+3 |+2 | x-1 |  x+9 的解為 。

  ~69~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一選擇題:
1.(3) 2.(1) 3.(4)

二、多重選擇題:
1.(1)(5) 2.(1)(4) 3.(3)(4)

三、填充題:
83
1.-2 2. 3. 11 4. 7 5. ( 2 ,-3 ) 6. 8.5×1022 7. 5 8. 66 9. (-4.8 ) 10. 5
66
11. (-2.7 ) 12.-2 13. 24 14. 3,-6 15.-5<x<4 或 (-5 , 4 ) 16.-1
3
17. 18. x -2 , x  4
128

  ~70~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7:台南一中
參考數據:絕對溫度=攝氏溫度+273.15; 2  1.414 ; 3  1.732 ;
log 2  0.3010 ; log 3  0.4771 ; log 5  0.6990 ; log 7  0.8451 ;
2.204÷1.496  1.47326203
一、單選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1. 設 a  8  24 ,則 a 值在下列哪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A) 2 與 3 (B) 3 與 4 (C) 4 與 5 (D) 5 與 6 (E) 6 與 7

1 1 k
2. 介於 與 之間的「有理數為 的最簡分數」(分母固定為 1404)者有多少個?
12 13 1404
(A) 1 個 (B) 2 個 (C) 3 個 (D) 4 個 (E) 5 個或 5 個以上

二、多選題:(每題 6 分,共 12 分)
3. 當放射性物質的質量變成原有質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
。若 2013
年一放射性物質開始衰變,一年後的 2014 年測得該物質的質量變為 8 公克,再經
兩年後,即 2016 年,它的質量剩下 4 公克,則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A) 該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為兩年
(B) 該放射性物質原來的質量小於 11.2 公克
(C) 該放射性物質原來的質量大於 11.3 公克
(D) 兩年後的 2015 年測得該物質的質量變為 6 公克
(E) 十年後的 2023 年該放射性物質剩下的質量小於 0.1 公克

4. 下列哪些直線方程式表示的是同一直線?
2 2 4 4  2
(A) y  2  ( x  1) (B) y 
x (C) y  4  ( x  4)
3 3 3 4 1
x 3y
(D) 3 x  2 y  1  0 (E)  1
2 4

三、填充題:(每格 5 分,共 65 分)
2 4
1. 計算 9 3  3 3 之值等於 。
1 2 9

2. 計算 (10 )  102 3 log 2
 ( 100)  3 105 
3 2

3 4
3. 已知 a、b 為實數, 67 a  27 , 603b  81 ,  之值為 。
a b

4. 方程式 | x  2 |  | x  1|  3 的解為 。

  ~71~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5. 已知某溶液的氫離子的莫耳濃度為每公升 6  104 莫耳,則此溶液的 pH 值是 。
(以四捨五入法取至小數點後第一位)[請參考第一頁的參考數據]

6. 已知 a、b 為實數,不等式 a  | x  5 |  | x  b |  14 的解為 8  x  6 或 4  x  6 ,則數


對 ( a, b)  。
2
7. 請將 化為小數,則小數點以下 100 位數字為何?
13

8. 航海家 1 號(Voyager1)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
系太空探測器,重 825.5kg,於 1977 年 9 月 5 日發射,截止到 2019 年仍然正常運
作。它是有史以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也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飛
行器。截至 2019 年 10 月 3 日止,航海家 1 號正處於離太陽 2.204  1010 km 的位置,
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若以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1.496  108 km 為 1AU,則在
2019 年 10 月 3 日,航海家 1 號與太陽的距離約為 AU(取 4 位有效數)
[請參考第一頁頁首的參考數據]

9. 若 x, y 是有理數 (5  2) x  (2  2 2) y  7  3 2 ,試求 x  y  。

x2  1
10. 已知 x  3 , f ( x)  ,當 x  x0 時 f ( x ) 有最小值 m,則數對 ( x0 , m)  。
x2  3

11. 老張花 300 萬購買一台跑車。已知經過 8 年後跑車的帳面價值為 60 萬元,設此跑


車 x 年後的帳面價值為 y 萬元,其中 0  x  10 ,若 y 與 x 的關係是 y  ax  b ,剛購
買後經過 10 年,跑車的帳面價值為 萬元。

12. 已知 91100 是 196 位數,則 9120 是 位數。

13. 平面上有共線三相異點 A、B、C,如圖 B 介於 A、C 之間,AB  3  2 3、BC  9  14 3 ,


若以 AC 為直徑作一半圓,過 B 作 AC 垂直線交半圓於 D, BD 的長度可化簡為
a  b 3 (其中 a、b 都為正整數),則數對 ( a, b)  。

四、計算題:(第一題 7 分,第二題 6 分)
2
1. 氣體質量擴散率 D 和絕對溫度 T 的關係可以用 D  k  T 3 表示,且 k 為常數,已知
當絕對溫度 T  343 度時,氧氣的氣體擴散率為 0.175(cm2/s)
(1) k 常數是多少?(3 分)
(2) 當氧氣的氣體擴散率為 0.1(cm2/s)時,此時的絕對溫度是多少?(4 分)

2. 證明 3 為無理數。

  ~72~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B) 2.(C)

二、多選題:
3.(A)(C) 4.(A)(B)(C)(E)

三、填充題:
1. 9 2. 5 3. 2 4. x  1 5. 3.2 6. (10, 3) 7. 8 8. 147.3AU 9. 2 10. ( 7, 4)
11. 0 12. 40 13. (3, 4)

四、計算題:
1
1. (1) k  (2) 56 7
280
q
2. 設 3    , ( p, q )  1 , p, q  
p
 3 p  q  3 p2  q2
 q 2 為 3 倍數 q 為 3 倍數  (1)
令 q  3t , t  
 3 p 2  (3t )2  p 2  3t 2
 p 2 為 3 倍數  p 為 3 倍數 (2)
由(1)(2)知 ( p, q )  1 ()
故原假設錯誤, 3  

  ~73~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試題 28:台南女中
一、單選題:(25 分)
說明:每題選出最適當的一個選項,將答案劃記在拿案卡,每題答對得 5 分,答錯不
倒扣。
1. 已知 2 為無理數。若 a、b 均為有理數,且 (3  2)a  (1  2)b  9  2  0 ,則 a  b
的值為下列哪一個選項?
(1) 1 (2) 2 (3) 3 (4) 4 (5) 5
2. 已知 SARS 病毒的直徑為 85 奈米,其中 1 奈米等於 107 公分,而頭髮的直徑為 5 103
公分,請問頭髮的直徑為 SARS 病毒直徑的多少倍?請選出最接近的選項。
(1) 600 (2) 800 (3) 1000 (4) 1200 (5) 1400
3. log (0.000000123)的值介於哪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1) 6 與 5 之間 (2) 7 與 6 之間 (3) 8 與 7 之間 (4) 9 與 8 之間
(5) 10 與 9 之間
27 a  27  a
4. 已知 9 a  10log 5 ,則 的值等於下列哪一個選項?
3a  3 a
21 24 31 56 5 56 5
(1) (2) (3) (4) (5)
5 5 5 5 5
5. 不等於 | 2 x  1|  3 x 的解為下列哪一個選項?
1 1 1
(1) x  1 (2) 1  x  (3) x  1 或 x  (4) x  (5) x  1
5 5 5

二、多重選擇題:(25 分)
說明:每題各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劃記在答案卡中。
五個選項全部答對得 5 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 3 分,錯兩個選項者得 1 分,所有選項
均未作答或答錯多於 2 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6.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將 2.131928 化成科學記號,並以 33 位有效數字表示的結果為 2.13  106
(2) 2.13  1019 是 20 位數
(3) 2.13  10 19 是從小數點後第 20 位開始出現不為 0 的數字
(4) 10213.19 的整數部分是 213 位數
(5) 若 log a  213.19 ,則 a 從小數點後第 213 位開始出現不為 0 的數字
7. 下列哪些選項中的數為有理數?
1
5
(1) (2) 3.14 (3) 4 4 2 log 2
(4) (10 ) (5) 6  4 2  2
2

  ~74~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8. 若 a  0 且 a  a 1  2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1

2
(1) a  a  5 (2) a  a  10
2 3 3 1
(3) a  a  8 (4) a  a 2 2
 2 (5) a  1
9.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5 6 1 1
(1)  6 (2) 5  6  11 (3)  (4) (0.3)0.2  (0.3)0.4
2 6 5 7 6
(5) (0.3)0.2  (0.3)0.4  2(0.3)0.3
10. 下列哪些選項中的方程式,其解必為正數?
(1) | | x  1|  | x  2 |  2 (2) | x  1|  | x  2 |  3 (3) | x  1|  | x  2 |  0
(4) | x  1|  | x  2 |  2 (5) | x  1|  | x  2 |  3
三、選填題:
說明:
1. 選填題的題號是 A,B,C,…,兩答案的格每題可能不同,考生必須依各題的格式
填答。每題完全答對得 5 分,答錯不倒扣,未完全答對不給分。
2. 答案請化為最簡分數或最簡根式,並將答案劃記在答案卡所標示的列號
1
31.8
A. 試求 (9.99)0  (( 3) 4 ) 8   。
30.2
B. 實驗室進行某種細究培養,細菌數 1 日後增加為 a 倍,其中 a 為定值。因若開始
1
觀察時細菌數為 N,則 x 日後細菌數為 Na x 。已知 2 日後、 3 日後的細菌數分別
2
為 10 萬、80 萬,則 4 日後的細菌數為 萬。
C. 所謂梅森質數是指形如 2 p  1 的質數。已知 2521  1 是一個質數,試問 2521  1 是幾位
數? 。
D. 在數線上,已知 A( x ) , B ( y ) 為數線上兩點,且 x  y 已知點 P (5) 在 AB 上,點在 AB
上,且滿足 AP : BP  AQ : BQ  5 : 3 ,則 x  ,y 。
E. 一位農夫想用 34 公尺的竹籬,沿著牆邊圍出一個長方形菜圃,其中靠牆的一邊不
圍,並在牆的對邊正中央留著寬 2 公尺的出入口,如下圖所示,則此農夫所能圍

出的菜圃最大面積為 平方公尺。

1
F. 設 (1  2) 2 的整數部分為 a,小數部分為 b。則 a   。
b 2公尺
| x  1|  2
G. 已知聯立不等式  的解為 3  x  14,則 b 的最大值為 。且當 b 等於
| 2 x  a |  b
最大值時, a  。

  ~75~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四、混合題組:
說明:本部分共有一大題,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1. 子題子甲與子題乙的答案請畫在答案卡上對應的列號
2. 子題丙請在答案卷上作答,作答時必須寫出演算過程或理由,否則將予扣分甚至零
分。作答時請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若因字跡潦草或
其他原因,致評閱人員無法清楚辨識,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一、高速公路從交流道 A 到交流道 B 這個長 8 公里的路程上(以下簡稱 A−B 路段),


該路段總長度
定義: v  車輛平均行駛速度  (單位:公里/小時)
該路段行駛總時間
該路段的車輛總數
d  車輛密度  (單位:台/公里)
該路段的總長度
假設每日上午 8 時到 9 時 A−B 路段的 v 與 d 均保持不變,數學家建立了一個 v 與 d 的
(k  v)
數學模型。 log d 
65
其中 k 為常數。已知 10 月 1 日上午 8 時該路段車輛平均行駛速度 v  88 ,且此時車輛
密度 d  10 。請根據這個模型以及試卷後所附的參考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甲、 單選題,本題請畫記在答案卡上的第 35 列
常數 k 的值為下列哪一個選項?
(1) 23 (2) 65 (3) 76 (4) 88 (5) 153

乙、 選填題,本題請依據選填題格式畫記在答案卡上相對應的列號
已知在 10 月 5 日上午 8 時 A−B 路段的車輛總數為 184 台,則此時該路段車輛的平均
行駛速度為每小時 公里。(本題答案請計算至整數,小數點後第一位四捨五入)

丙、 非選擇題,本題請書寫在答案卷上
10 月 9 日上午 8 時小明從交流道 A 開車行駛到交流道 B 花費 6 分鐘,而在 10 月 10
日上午 8 時小明從交流道 A 開車行駛到交流道 B 花費 12 分鐘。請問 10 月 10 日上午 8
時 A−B 路段的車輛密度,是該路段在 10 月 9 日上午 8 時的車輛密度之多少倍?(本題
答案請計算至整數,小數點後第一位四捨五入)

  ~76~   林群老師編授
‫ڒ‬ཏᇴጯ 108 高一上學期
第一次段考題
可能用到的數值
1. 參考數值: 2  1.41 , 3  1.73 , 5  2.24
2. 指數近似值:(例如 100.60  0.398 )
x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10 x 3.98 4.07 4.17 4.27 4.37 4.47 4.57 4.68 4.79 4.90
3. 對數近似值:(例如 log 2  0.30 )
x 2 3 4 5 6 7 8 9
log(x) 0.30 0.48 0.60 0.70 0.78 0.85 0.90 0.95

x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log(x) 1.30 1.31 1.32 1.36 1.38 1.40 1.41 1.43 1.45 1.46

《試題解答 》
一、單選題:
1.(5) 2.(1) 3.(2) 4.(3) 5.(4)

二、多重選擇題:
6.(1)(2) 7.(1)(2)(5) 8.(3)(4) 9.(1)(3) 10.(4)(5)

三、選填題:
13 11  2
A. B. 160 C. 157 D. x  5 , y  11 E. 162 F. G. a  13 , b 最大值 15
3 2

四、混合題組:
甲、(5)
乙、65
丙、4

  ~77~   林群老師編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