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高三化學 2-3 溶解平衡 ____年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A)
解析:將以下兩反應式相加,且平衡常數相乘
Ag(NH3)2+ Ag+(aq)+2 NH3(aq) Kc=9.00×10-9 
Ag+(aq)+Cl-(aq) AgCl(s) Ksp=1.00×1010
可得 Ag(NH3)2++Cl-(aq) AgCl(s)+ 2 NH3(aq) Kc=90
由 Kc==90 ⇒ [NH3]=0.30 M
2.(D)
解析:設 CaSO4 與 Ag2SO4 之溶解度分別為 S 與 S',則 S2=6.4×10-5 4S'3=3.2×10-5
解得 S=8.0×10-3  S'=2.0×10-2
故 Ag2SO4 的溶解度約為 CaSO4 的 2.5 倍
3.(B)
解析:溶解度 S 愈大者,溶解等莫耳數所需之水量最少。
(A) NiCO3 Ni2++CO32-
S 1 S1
∴Ksp=S12=1×10-7 ∴S1=×10-4
(B) MgF2 Mg2++2 F-
S 2 2 S2
∴Ksp=4 S23=7×10-9 ∴S2=×10-3
(C) Ag3AsO4 3 Ag++AsO43-
3 S 3 S3
∴Ksp=(3 S3)3.S3=27S34=1×10-22 ∴S3=×10-6
(D) Pb3(PO4)2 3 Pb2++2 PO43-
3 S 4 2 S4
∴Ksp=(3 S4)3.(2 S4)2=108 S45=8×10-43 ∴S4=×10-9
∴MgF2 的溶解度最大,即所需水量最少。
4.(B)
解析:等體積混合,濃度先減半。欲發生 PbI2 沉澱,則[Pb2+][I-]2 需大於 Ksp,即 C.(×10-3)2>
2.5×10-9,可解得 C>0.02 M。
5.(A)
解析:Ba2++SO42-→BaSO4(s)
Ag++Cl-→AgCl(s)
Ag++I-→AgI(s)
AgCl(s)+2NH3→Ag(NH3)2+(aq)+Cl-
6.(B)
解析:(1)溶液具有極佳導電性,判斷為電解質水溶液,可能為:酸、鹼、鹽,(C)不合。
(2)溶液 pH 值和純水相近,判斷:鹽類,水解後為中性,(D)(E)鹼性,不合。
(3)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產生碳酸 H2CO3,陽離子 H+ 皆不生沉澱,而陰離子 CO32─
 除 IA+、H+、NH4+ 外,其餘陽離子皆沉澱,(A)(D)(E)不合,因 Na+、K+為 IA+;
(4)溶液加入等體積的 0.01 M NaOH 溶液,陽離子 Na+ 皆不生沉澱,而陰離子 OH─
 除 IA+、H+、NH4+、Ca2+、Sr2+、Ba2+、Tl+ 外,其餘陽離子皆沉澱,
 (A)(D)(E)不合,因 Na+、K+為 IA+;
 鈣 Ca2+ 與氫氧根 OH─產生白色氫氧化鈣 Ca(OH)2 沉澱,故為 (B)。
 註:Ca(OH)2 為微溶性

7.(E)
解析:MgC2O4(s) Mg2+(aq)+C2O42-(aq)
(A) Ksp=[Mg ][C2O4 ];(B)飽和溶液之 [Mg2+]=[C2O42-],代入上式可求得 Ksp;(C)可由溶解前、後
2+ 2-

之質量變化,推出 [Mg2+]、[C2O42-],進而求得 Ksp;(D)離心機用高速旋轉使難溶之粒子聚集在一起


上層澄清液為飽和溶液;(E)沉澱非氧化還原反應,故無法用過錳酸鉀滴定求得 Ksp。
二、多重選擇題:
1.答案:(A)(B)(D)(E)
解析:(A) CaSO4 之 Ksp=S2=2.5 × 10-5,S=5 × 10-3(M);

(B) ,(0.1+x)‧x=2.5 × 10-5,x=2.5 × 10-4(M);

1
(C)
(0.01+S1) × S1=1.7 × 10-10,S1=1.7 × 10-8(M),S22=1.7 × 10-10,S2=1.3 × 10-5,=1.3 × 10-5;
(D)混合後[Ba2+]=[SO42-]=0.005(M),Q=0.005 × 0.005=2.5 × 10-5>1.7 × 10-10,∴有沉澱產生;
(E) [Ba2+]=[Ca2+]=0.01 M,而 BaSO4 之 Ksp 較小,所以先沉澱。
2.答案:(B)(C)(D)
解析:(1)欲分離陽離子,加入的陰離子必須使一個沉澱,另外一個不發生沉澱。
(2)氨水中有 NH4+及 OH-。
(3) PbCO3、PbI2、PbSO4、PbS、Pb(OH)2 難溶,MgCO3、PbCO3 難溶,但 MgI2、MgSO4、MgS 易溶。
3.答案:(A)(E)
解析:Br-可與 Ag+、Pb2+、Hg22+、Cu+、Tl 產生沉澱,故濾液中剩 K+、Fe2+、Ca2+,S2-與 IA、IIA 的金
屬離子及 NH4+不產生沉澱,∴水溶液中還含有 K+、Ca2+。
4.答案:(D)(E)
解析:BaC2O4(s) Ba2+(aq)+C2O42-(aq)
(A)加水稀釋,但 H2O 為此平衡系統之溶劑,稀釋初期因[Ba2+]及[C2O42-]下降使平衡向右移,但因
溫度不變,則溶解度不變,當重新平衡時,只要 BaC2O4(s)量足夠,或加入的水不會過多,則[Ba2+]
及[C2O42-]均與稀釋前相同。
(B)加入 Ba2+為共同離子,將使[Ba2+]上升,根據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左移,則溶解度會下降。
(C)同理於(B),加入共同離子 C2O42-,將使溶解度下降。
【註】:(B)(C)選項有瑕疵,題目未說明 Ba2+與 C2O42-是以何種方式加入,若是以其他可溶性鹽類固
體加入,則溶解度下降是正確的,但若是以其他可溶性鹽類的水溶液加入,則須視加入的濃度即
加入體積而定,未必會使溶解度下降。
(D)加入 H+會發生反應:H+(aq)+C2O42-(aq) HC2O4-(aq)造成[C2O42-]下降,根據勒沙特列原理,
平衡將右移,則溶解度上升。
(E)加入 Ca2+,會發生沉澱反應:Ca2+(aq)+C2O42-(aq) CaC2O4(s) 使[C2O42-]下降,根據勒沙特列
原理,平衡將右移,則溶解度上升。
故本題應選(D)(E)。
三、非選題:
1.答案:(1) CD;(2) EF;(3) DE
解析:(1)實驗一配出的溶液是無色透明溶液,必不含(D) CuSO4(水溶液為藍色),且(C) CaCl2 和
(F) Na2CO3 其中必有一種不存在,因兩者混合會產生 CaCO3 白色沉澱。實驗二加入 HCl 會有氣泡,表
示溶液中有 Na2CO3,沒有 CaCl2。
(2)由實驗二知,溶液必含 Na2CO3,由實驗三知,溶液必含 Na2SO4,加入 BaCl2 溶液,可產生
BaSO4 白色沉澱。
(3)實驗四加 BaCl2 溶液,實驗五加 AgNO3 溶液,兩者混合即可產生 AgCl 白色沉澱。兩個實驗不做,
並不影響第(1)(2)題的結果。
2.答案:(1) D;(2) B
解析:(1) Pb2++2 Cl-→ PbCl2(s)。
(2)先加入 NaSO4,產生 PbSO4(s),再加入 NaCl,產生 AgCl(s),最後加入 Na2S,產生 NiS(s),則可逐一
分離。
3.答案:(1) Fe3+;(2)血紅色;(3) 0.05 M;(4) 2.5×10-3
解析:(1)(2) Fe3++SCN- FeSCN2+,FeSCN2+為血紅色;
(3) Ag +SCN
+ -
AgSCN(s);nAg+=0.05 × 10=0.5 (mmol),[Ag+]==0.05 (M)=[CH3COO-];
(4) Ksp=[Ag ] [CH3COO-]=[Ag+]2=2.5 × 10-3。

4.答案:60.6
解析:CuSO4.5 H2O 式量 250,CuSO4 式量 160
80 ℃、156 克的 CuSO4 飽和溶液含 CuSO4 56 克,含 H2O 100 克
=  x=60.6 克
5.答案:(1) A;(2) E
解析:(1) Ni(NO3)2(aq)+Na2S(aq) → 2 NaNO3(aq)+NiS(s) ↓(黑色)
S2-與 IA+、H+、NH4+、IIA2+可溶,餘皆生沉澱,硫化物大多為黑色。
(2)欲分離 Ag+、Mg2+、Ba2+、Ni2+,每次只能使一種離子沉澱出來,故滴加試劑的順序應為:
(1) NaCl+Ag+ → Na++AgCl(s) ↓
(2) Na2SO4+Ba2+→2 Na++BaSO4(s) ↓
(3) Na2S+Ni2+→ 2 Na++NiS(s) ↓(Ag+離子已沉澱)
(4) 2 NaOH+Mg2+→ 2 Na++Mg(OH)2(s) ↓(Ag+、Ni2+離子已沉澱)

2
Ra2+﹑Pb2+產生沉
澱,餘可溶
2-
S Ag2S(s)↓ NiS(s)↓ 與 IA+﹑H+﹑
NH4+﹑IIA2+可溶,
餘皆生沉澱
OH- Ag2O(s)↓ Mg(OH)2(s)↓ Ni(OH)2(s)↓ 與 IA+﹑H+﹑
NH4+﹑Ca2+﹑Sr2+﹑
Ba2+﹑Tl+可溶,餘
皆生沉澱

6.答案:(1) D;(2) E
解析:(1)(A)氫氧化鋁溶解度最大時的 pH 值為 12;(B)若 H+離子濃度愈大,氫氧化鋁溶解度愈大;
(C)若 OH-離子濃度愈大,氫氧化鋁溶解度愈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