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4

(FD22-0681) 好書分享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
的美好,激發正能量
培訓目錄

1. 淺談閱讀
2. 認識認知偏誤
3. 十大認知偏誤及解決方案
4. 認知偏誤例子
1. 淺談閱讀
如果有人要求您說出真正使成功人士與眾不同的一個特
徵,那麼您會想到什麼?

A. 天賦
B. 資源
C. 強大的網絡基礎
D. 創新思想
E. 閱讀
閱讀有什麼好處?

成功人士、名人都有閱讀習慣 (wealth system, 2020,成功


習慣,自我增值)
• 習慣和財富創造專家湯姆·科利(Tom Corley)的研究表
明,有85%的成功人士每月都會閱讀兩本或更多的自我
完善或教育書籍。
華倫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 巴菲特每天都會花上五到六個小
時來閱讀五份不同的報紙。
• 他會翻閱500頁的金融文件,並
建議未來的投資者也像他一樣這
麼做。
• 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門投資課
上表示:「知識就是這樣,會像
複利一樣慢慢累積。你們都能做
到,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不會
這麼做。」 (wealth system, 2020)

網絡圖片
比爾·蓋茨(BILL
GATES)
• 比爾·蓋茨每年都會讀50本
書,也就是大約一個星期讀
完一本。
• 他閱讀的主要是公共衛生、
疾病、工程、商業和科學。
(wealth system, 2020)

網絡圖片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 2015年,馬克·扎克伯格曾在
Facebook發誓,要每兩周讀完一
本書,「主要是為了了解不同的
文化、信仰、歷史和技術。」
• 「書籍能夠讓你去充分探索一個
主題。和現今的大多數媒體相比,
書籍更能讓你沉浸其中,」他如
是寫道,「我希望把自己花在媒
體上的精力更多地轉移到閱讀
上。」 (wealth system, 2020)

網絡圖片
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閱
讀使您過上更好的生活。
• 埃隆·馬斯克在年輕時一天可以花
上十個小時來閱讀科幻小說。
• 時至今日,他依然將自己在火箭
方面的豐富知識歸功於對讀書的
熱愛。當被問及自己怎麼會懂這
麼多知識時,他回答道:「因為
我讀了很多書。」(wealth system,
2020)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HOW TO READ A BOOK《如
何閱讀一本書》

• 「閱讀界的聖經」
• 1940年初版、1972年大幅增訂《如
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和查理‧范多倫
(Charles Van Doren)在哥倫比亞
大學任教和共事。
• 主動的閱讀,互動問答
• 閱讀目標:為獲得資訊,求得理解,
閱讀就是學習

網絡圖片
閱讀的四個層次

•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 只要你識字,能讀懂書裡的段落、章節,都可以歸類在基
礎閱讀。
• 「這個句子在說什麼?」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 首先,有系統化地略讀或粗讀,然後,粗淺的閱讀。
• 目的是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和內容,以及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做到第三層次的分
析閱讀。
• 其次,要做到主動閱讀的習慣,也就是說: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且必須自己嘗
試回答這些問題。以下是四個基本的提問:
A. 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說什麼?
B. 這本書的架構如何?
C. 這本書說的全部有道理?還是部份有道理?
D. 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第一階段: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1. 先看書名頁,然後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 研究目錄頁
3. 如果書中附有索引,也要檢閱一下
4. 如果那是本包著書衣的新書,不妨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
5. 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6. 最後一步,把書打開來,東翻翻西翻翻,唸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
要太多。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第二階段:粗淺的閱讀
• 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
• 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
• 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 我們大多數所受的教育,都說是要去注意那些我們不懂的地方。但是如果時候不到
就做這些事,卻只會妨礙我們的閱讀,而非幫助。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許多書值得精讀,但有更多的書只需要瀏覽一下就行了。分析閱讀,以下是三個階段:
1. 找出一本書談什麼
2. 詮釋一本書的內容: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還沒解決?
3. 評論一本書的規則:當能詮釋透徹,區分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並進行評
論。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閱讀的最高層次,也是提升理解力、思考力的最佳策略,找出一個想要探討的主題,尋找
很多本相關的書來交互參照、對談。採用檢視閱讀快速挑選眾多相關書籍後,接下來一共
有五個步驟:
1. 找到相關的章節
2. 帶引作者與我達成共識
3. 釐清問題
4. 界定議題
5. 分析討論
雪球速讀法 宇都出雅巳 (一個月考取國際
認證財務規劃師CFP)

• 讀得慢,不如讀得快、讀得多次,反覆且快速
的來回閱讀,被證明是更能掌握整本書精華的
方法。
• 真正的速讀其實是累積腦中「雜學資料庫」的
過程。
• 起初緩慢、辛苦、沒效率。漸漸地,當資料庫
累積到一定的量,開始出現雪球效應,才會讓
整體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

網絡圖片
事者竟志有成
有志者事竟成
01 參考書目(雪球速讀應用,1個月)

 大腦喜歡這樣學-Barbara Oakley  學得更好-Ulrich Boser


 學習如何學習-Barbara Oakley 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Gary Keller
 開始-Jon Acuff 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高原
 完成-Jon Acuff  極度專注力-Chris Bailey
 結果,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一切- 藤由達藏  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Angela Duckworth
 五秒法則-Mel Robbins  最高學習法-樺澤紫苑
 一小時的力量-Adrienne Herbert  最高學以致用法-樺澤紫苑
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Benjamin Spall  不用記憶的記憶術-樺澤紫苑
 你怎麼看待時間,決定你成為哪種人-谷本有香  精神科醫師的輸入與輸出學習法-樺澤紫苑
 生時間:高績效時間管理術-Jake Knapp  最強腦科學時間術-樺澤紫苑
 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Francesco Cirillo  原子習慣-James Clear
 專注力就是你的超能力-DaiGo  彈性習慣-Stephen Guise
 執行力的修練-Sean Covey  刻意練習-Anders Ericsson
 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古川武士  完美練習-Doug Lemov
 學習的王道-Josh Waitzkin  超速學習-Scott H. Young
 練習的心境-Thomas M. Sterner
02 參考書目(雪球速讀應用,1星期)

如何閱讀一本書-Mortimer J. Adler and Charles Van Doren


雪球速讀法-宇都出雅巳
快思慢想-Daniel Kahneman
雜訊-Daniel Kahneman
不當行為- Richard H. Thaler
零偏見決斷法-Chip Heath &Dan Heath
真確-Hans Gosling
學習需要連結知識

• 先分散學習,後把資料
連結,形成資料版塊
• 先學會,再交錯練習
高速閱讀+大量循環重複閱讀,
建立速讀複利效果
•請填寫以下連結的題目
•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1U9xHA5chIfNNlRg_YA2RtFZuRd-
J507fM574aTOZ85-lsg/viewform
2. 認識認知偏誤
• 康納曼,普林斯頓大學
心理學教授和伍德羅威
爾森學院公共事務教授,
並兼任希伯來大學理性
研究中心研究員。
• 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挑戰
了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
式,當代最偉大的心理
學家之一。
• 他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
父,更於2002年獲頒諾
貝爾經濟學獎。
誤差
• 舉凡任何人類做出的決策和判斷,跟正確的
答案之間都一定有「誤差」,也就是所謂判
斷的缺陷。
• 誤差=偏誤+雜訊
偏誤和雜訊
• 「偏誤」(bias)指的是人們「偏向同一個方向的平均
誤差」,也是心理學上面最廣為人知的研究領域。
• 「雜訊」(noise)指的是人們「彼此判斷的方向不同、
意見分歧的程度」,但只有從統計學的角度才看得到雜
訊。
系統一與系統二
一支球棒和一顆球要價110元,球棒比球貴100元。
請問球棒幾錢?
系統一與系統二
自動化,不費力 要注意力,費力
• 比較物件的遠近 • 在賽跑時,注意嗚槍
• 回答2+2=? • 比較2部電話的整個價值
• 了解簡單的句子 • 在嘈雜的場所注意某1個人
的說話
不當行為
• 《不當行為》作者 Richard H. Thaler 曾
任職美國經濟學會主席,被美國國家
公共電台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
• 在行為經濟學領域中,Richard H.
Thaler 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高居前三,
也因為作者在行為經濟學領域做出的
卓越貢獻,在 2017 年獲得了諾貝爾經
濟學獎的肯定。
不當行為1
• 史丹利因為不想為割草坪花上10美元,所以他每個週末
自己割草坪,儘管這會讓他的花粉症嚴重發作。
• 奇怪的是,但是若鄰居出20美元,他也不願意幫對方割
草坪。
不當行為2
• 選購低價物品時(原價$45),會因為另一家分店正在
舉行特價優惠(特價$35),而花費十分鐘車程開到另
一家購買,但選購高價物品時(原價$480,特價$470),
卻不會。
• 奇怪的是,都是省下同樣的錢,在高低價商品卻有不同
反應。
不當行為3
• 夫妻共有帳戶,平日丈夫節儉不會購買昂貴商品。
• 奇怪的是,但若是太太在節慶購買時,丈夫卻會收下個
昂貴禮物,儘管也是用共有的錢購買。
3. 十大認知偏誤及解決方案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 作者 Hans Gosling 是瑞典已故的公衛教授和醫生,致力以數據教世人認識世界真實


的樣貌。
•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
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
• 若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我會說:「留意並設法脫離直覺偏誤的盲區,冷靜地用
謙虛和好奇的態度,更新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基於世界正在逐漸變得美好的
事實下,忽視雜音並找出真正值得關注的重大危機。」
二分化
• 1.現今全世界的低所得國家裡,多少女孩會讀完小學?
□ (A)20%
□ (B)40%
□ (C)60%
二分化
• 2.世界上的多數人是生活在哪裡?
□ (A)低所得國家
□ (B)中所得國家
□ (C)高所得國家
負面型

• 3.在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
□ (A)幾乎翻倍
□ (B)大致不變
□ (C)幾乎減半
負面型
• 4.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 (A)50歲
□ (B)60歲
□ (C)70歲
直線型
• 5.現今全球有20億個兒童,年齡介於0到15歲之間。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
年全球會有多少個兒童?
□ (A)40億
□ (B)30億
□ (C)20億
直線型
• 6.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再增加40億人,而主要原因是什麼?
□ (A)兒童人口增加(不到15歲)
□ (B)成年人口增加(15歲到74歲)
□ (C)老年人口增加(75歲以上)
恐懼型
• 7.過去100年間,全球死於天災的人數是如何變化?
□ (A)幾乎翻倍
□ (B)大致不變
□ (C)幾乎減半
失真型
• 8.現今全球約有70億人,下列哪張圖正確呈現人口分布的狀況?(每個人像代表10
億人)
概括型
• 9.現今全球多少1歲兒童有接種疫苗?
□ (A)20%
□ (B)50%
□ (C)80%
宿命型
• 10.全球30歲的男性平均接受過10年的學校教育,而同
齡的女性平均接受過幾年的學校教育?
□ (A)9年
□ (B)6年
□ (C)3年
單一觀點
• 11.1996年,老虎、熊貓和黑犀牛都列為瀕危動物。現
在這3種動物裡,哪幾種面臨更迫切的危機?
□ (A)2種
□ (B)1種
□ (C)0種
怪責型
• 12.全球多少人口享有電力?
□ (A)20%
□ (B)50%
□ (C)80%
急迫型
• 13.全球氣象專家認為接下來一百年裡平均氣溫會⋯⋯
□ (A)更暖
□ (B)一樣
□ (C)更冷
零偏見決斷法
4. 認知偏誤例子分享
澳門失業率1996-2022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Postiveeducation.org.hk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
(英文:2009 H1N1
Pandemic),也稱2009年
豬流感大流行(2009 swine
flu pandemic),死亡率約
1.18%。

網絡圖片
M平方
GDP & 炭排放
• GDP,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vjBe0Bz_8
• 人均GDP,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re3OYKjCk
• 炭排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cs6WALbXo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