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身體活動 log:

這是我學期初和同學打桌球時的情況

這是我和同學去打羽球的時候

這是我和同學去大魯閣打棒球的時候
我和同學騎腳踏車去新竹

這是今年的行走步數

這一學期我還有參加系籃,但好像沒有照片。
這是和同學打完籃球拍的照片

我和高中同學平時沒事就會去約打球,像是開學過後就有約了大概十多次,每
次都持續大約3到4小時。
本學期上課心得與回饋:
經過這一整學的課程後,我認為我在運動上面的表現跟過往有很大的不
同。首先是,相較於之前沒有規則,每天只有跑步打球的日子來說,現在我更
能倚靠在上課所學到的規劃方法,來進行運動的安排。第二,我在運動上面的
選擇變多了,過往不會去考慮健身,甚至連定向越野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經
過這學期的課程過後,我更能去接觸還有進行多元、不同的運動方法,而非侷
限於打籃球的這個部分。第三,我的體態在這一學期有了不錯的進步,倘若一
周只上課3天,我無法培養運動的習慣,但是老師教導我們去把運動的部分,
輻射到日常生活之中,像是第一周教的 Increase Your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讓我
可能夠去發想一般生活中能夠替代的運動方法,像是走較遠的路,讓肌肉使用
量的增加,透過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培養,不知不覺中就能讓我們的毎日運
動量增加。
除此之外,我認為最後幾周讓我們自行規劃課程的部分很有趣,不同於某
些體育課,上課的時候就打球,我在那幾周見識到了不同於以往的上課形式。
尤其是在進行活動規劃時,我才意識到要做出一堂課程的難度有多高,從一開
始的規劃、分工、想辦法把活動時間拉長,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要設計一個
活動讓大家有目標去追求,要能容納那麼多人參加,要能對於他們有吸引力,
這一切都看似容易但是在規劃上是十分困難的。我認為整個課程規劃的最大阻
礙是要迎合不同面向的人,要想出最中庸的活動,讓不同專長的人都能參與,
還要能夠有趣、有創意,就是其中最關鍵的部分。而到了當天在舉辦課程的時
候,還會有很多突發狀況,可能是在之前沒有想到,而這就考驗了我們的臨場
反應,對應不同的狀況,我們必須要給予最合適的處置,我認為這是課程規劃
上最困難的地方,也是我學到最多的地方。我對於課程中最印象深刻的部分就
是教導健身的那幾周,我在高中的時候只有稍微介紹過健身器材怎麼使用,但
是很少會去實際接觸,在這一學期的體育課中,我也認真使用過,知道了要怎
樣才是有用的健身方法,老師還請了台大健美社的學長來介紹,對於我們來說
更能去知道有在使用的人的心得還有他們使用器材更加細節的部份。
我認為這堂課算是在忙碌的大一課程中,唯一我能好好停下來休息去體會
的課,沒有龐大期末專題的壓力和種種考試的逼迫,還有各種有趣的活動還有
各類運動相關知識介紹,讓我感覺十分新鮮。但我希望如果之後老師要改進的
話可以稍微去延伸一下教導跑步知識的那幾堂,雖然很有趣也學到很多,但很
難上手,說不定換個教導的方法,或是放慢步驟來指導,更能讓我們去知道要
怎麼跑步才會快。

You might also like